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2017-06-13 09:02:5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共7篇)手工丝网印刷技术[视频]:印刷制版和印刷技术[农广天地]手工丝网印刷技术(2010 8 5)丝网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的秦汉时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丝网印刷质朴的基本原理: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

篇一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手工丝网印刷技术[视频]:印刷制版和印刷技术

  [农广天地]手工丝网印刷技术(2010.8.5)

  丝网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的秦汉时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

  丝网印刷质朴的基本原理: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

  将感光材料凃在丝网上,通过曝光,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丝网孔为通孔,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孔被感光材料堵住,成为盲孔,这样就可制作成印版。

  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

  手工丝网印刷技术可在平面物、球面物、曲面物,甚至凹凸面上进行操作,印刷后的墨层厚实,立体感强,美观醒目。手工丝网印刷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便于推广。

  本视频为您介绍手工丝网印刷技术。

  丝网印刷一般分直接制版法和间接制版法两种方式:

  直接制版法:

  方法:直接制版的方法是在制版时首先将涂有感光材料腕片基感光膜面朝上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将绷好腕网框平放在片基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浆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经干燥充分后揭去塑料片基,附着了感光膜腕丝网即可用于晒版,经显影、干燥后就制出丝印网版。

   工艺流程:已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

  间接制版法:

  方法:间接制版的方法是将间接菲林首先进行曝光,用1.2%的H2O2硬化后用温水显影,干燥后制成可剥离图形底片,制版时将图形底片胶膜面与绷好的丝网贴紧,通过挤压使胶膜与湿润丝网贴实,揭下片基,用风吹干就制成丝印网版。

  工艺流程:1).已绷网——脱脂——烘干

  2).间接菲林——曝光——硬化——显影

  1and2——贴合——吹干——修版——封网

  还有一种两种混合的直间混合制版法:

  先把感光胶层用水、醇或感光胶粘贴在丝网网框上,经热风干燥后,揭去感光胶片的片基,然后晒版,显影处理后即制成丝网版。

  技术优势:

  丝网印刷技术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水和空气以外(包括其它液体和气体),任何一种物体都可以作为承印物。有人评价丝网印刷时曾这样说过:如果你想在地球上找到理想的印刷方式,达到印刷目的,那很可能就是丝网印刷法。

篇二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教程视频

  专池养殖泥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稻田养殖泥鳅:

  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锹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他鱼类一样,在 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 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万—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篇三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丝网印刷操作教程

丝印初学者疑问以及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解答

(初学者必读材料)

一 丝印需要什么工具材料?

答:最基本的工具材料是印刷机网版刮刀油墨稀释剂洗网水

二 网距对印刷效果有什么影响?

答:网距就是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用h表示.网距的作用是使丝网要印刷时能以线接触或线分离的方式进行.其h>0称离网印刷,一般情况h=2~3mm并根据效果再适当调整.网距越大,丝网的回弹力就越强,剥网的速度就越快,则越有利于图案的清晰.但是随网距的增加,丝网的拉伸变形也会有所增加,从而引印刷图案尺寸的误差和位置精度的误差

三 刮刀角度控制在多少角度?

答:刮刀的角度是指刮刀与网版所形成的夹角.刀角大,刮刀对油墨的挤压力小,所以下墨量小;刀角小,与丝网的摩擦力大,刮刀对油墨的挤压力大,下油量也大,但有时造成填油过量,且与印刷面接触会变差.刀角应控制在60°~80

四 丝网印刷中如何控制压力?

答: 压力的作用是保证网版与承印面充分线接触,在此前提下其越小越好.因为压力越大,刮刀虽与网版的接触好,但丝网的压扁程度和刮刀嵌入网孔的程度高,故传墨量小,刮刀的变形也就越大,这将对填油的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将使网版的变形增大,并且刮刀与网版间的摩擦力也会增加,这样既增加对丝网的摩擦,也影响了印刷的行刮速度

五 丝网印刷过程中的刀速如何为好?

答:刀速是指印刷时刮刀前行的速度.刀速太慢,虽填墨较好,但在图案边缘会出现油墨的渗透现象,致使图案扩大;刀速太快,会造成填墨不足,印迹不完整,而且还会造成释墨速度跟不上印刷速度,导致粘连段过长而影响印刷质量.油墨粘度大,流动性差,刀速适当慢些,反之亦然;丝网目数高,网孔面积小的丝网,丝刷时刮刀的速度可慢些.在印刷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刮刀速度的快慢,还要注意运刮速度的均匀.如果忽快忽慢,在承印物上就会出现几条痕迹影响印刷质量

六 丝网印刷过程中如何匀墨(回墨)

答:匀墨的作用就是保证印刷时具有足够的墨量,并减少印刷间隔所造成的堵网现象,这是因为如果回墨不足,印迹也就不够饱满,甚至出现发虚的现象.而丝网版面如果没有油墨的遮盖,其上剩余的少量油墨就非常容易干结而产生堵网的现象

七 丝网印刷中出现的堵网现象(塞网)

答:1. 油墨干燥过快 丝印油墨中相当一部分是经挥发干燥为主,所以干燥速度非常快,在使用这类油墨时,就容易产生堵网现象.此时加入慢干剂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

2. 油墨粘度过高 印刷时直接使用原墨,油墨粘度往往过高.此时必须经过适当的调配.调配时要充分、均匀,且边调边加慢干剂或减粘度剂,使调节的油墨从调墨刀上流下时呈线状,以细而不断为宜

3. 印刷过程太慢 在印刷过程中,特别是手工印刷,由于对位、输进和取出承印物等时间过长,造成了印刷过程太慢导致油墨的干结,而出现的堵网.

4. 环境条件不好 印刷环境不讲究,环境温度过高或有风吹,都会使网版上的油墨挥发干燥,而造成堵网.

5. 网版制作不良 网版制作时不通透或有一层淡膜没有冲洗掉而造成印刷时的堵网现象.

八 印刷时图案发虚现象(缺线)

答:1. 油墨转移不正常 印刷时油墨干燥过快或油墨的粘度过高,使网版堵塞而产生的现象.为此可清洗网版或加稀释剂.

2. 印刷方法不对 在印刷时,印刷压力不足,刮墨速度太快、印刷刮墨刀角度过大都可能导致图案发虚.可适当加大印刷压力、放慢印刷速度及减小刮刀角度.

3. 模版产生湿收缩 由于模版产生湿收缩,使图案变细、发虚.因此在印刷完毕后一定要迅速干燥,减少模版产生的湿收缩.

4. 油墨与承印物的结合力差 由于油墨与承印物的匹配关系不好,或未对承印物表面进行处理,都可能使油墨与承印物表面的结合力差,而造成发虚现象.

5. 剥网太快 由于网距过大而产生的剥网力,使得网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变差而导致发虚现象.

九 印刷时图案模糊现象(肥油)

答:1. 油墨的流动性过大 由于油墨粘度小、流动性大,印刷时油墨易铺展而导致图案模糊.为此可提高油墨的粘度,或增强室内通风性,以提高溶剂挥发的速度.

2. 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也会使油墨铺展而导致图案模糊,此时可减少印刷压力.

3. 刮刀不适或操作不当 所用刮刀硬度不够、太软,或刮刀尖锐不够,过于圆滑,印刷时刮刀角度太小,都可能导致出墨量过大而使图案模糊.为此可调整刀角,选择硬度较高的刮刀或对其进行修磨.

4. 网距过小 网距过小使得印刷时粘连段过长而导致图案模糊.此时可适当调整网距.

5. 丝网目数太低或绷网松弛 丝网目数太低,丝网较厚,因而出墨量较大,图案容易模糊.而有时由于丝网松弛所造成的粘网现象也会导致图案模糊.此时可更换丝网【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十 印刷时出现墨不匀现象(色差)

答:1. 墨刀压力不均匀 压力时大时小,从而导致墨色深浅不一,所以印刷时行程的稳定非常重要.

2. 印刷时刮刀速度不均匀 速度时快时慢,甚至中途有停顿,也容易导致墨色深浅不一,所以印刷时速度就保持均匀.

3. 刮刀锐边不齐或弯曲 刮刀锐边不齐或弯曲,因而印刷时压力不匀,也会

造成墨色深浅不一,此时需更换刮刀或进行修磨

4. 刮刀角度不稳定 经常变刮刀角度从而导致墨色深浅不一,这在手工印刷时比较容易出现.

5. 网版四周的网距高低不一致 网版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一定将网距高度一致.

十一 印刷时图案出现锯齿状(牙边)

答:图案边缘出现锯齿,实际上就是像边通过网孔的能力较差,而这与丝网的目数有关.丝网越粗,网孔就越大,像网边通过的能力就差,所以用目数较低的丝网印刷,其印刷图案像边缘一定不会齐整而呈现锯齿状.目数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另外在制版时,菲林与丝网的角度没有调整好,若重复图案边与网孔周期相近,也会在图案边缘出现锯齿现象.

十二 印刷时出现漏网现象(漏油)

答:1. 在制版时,由于菲林或晒版台不干凈,使得制成的网版有许多针孔,造成印刷时网版漏油.可用封网浆封好.

2. 印刷时,由于油墨质量低劣,油墨中的硬质颗粒将版面擦伤,造成漏油.可用胶带封漏.

3. 模版过薄或硬化不足,也容易造成模版破损漏油.最好重新制版.

4. 积墨区域破损造成漏油墨可以用封网浆或胶带封贴好即可.

5. 印刷过程中,由于堵网或停留时间较长需要擦洗网版时,擦洗网版力量过大,造成模版损伤而漏油.擦洗时就注意避免擦洗图案处,主要清洗印刷面.

篇四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丝印工艺教程

篇五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丝网印刷技术教程

丝网印刷的曝光时间的长短之经验谈:

由于丝网疏密、感光胶的品牌、光源等方面的原因,曝光时间会不一致,这要透过时间来累积经验。

这里,我们推荐一个试验的方法︰

1、准备一块上好感光胶的网板,还准备一张底片(上面最好有大图案,也有细线条),将底片的左端与网板用透明胶布黏牢(避免底片与网版之间的位置移动)

2、用一张红纸(红色或黑色蜡光纸,或红膜--特点是薄且遮光效果好)放在底片与网版之间,遮住图案部分的右边四分之三,左边的四分之一露出来,用平常的方法曝光五分钟之后,关掉电源

3、将红纸往右边挪动四分之一,即底片有一半被遮住,一半露出来,用平常的方法再曝光五分钟之后,关掉电源;„„依此类推,曝光四次,则网版上从左到右的四个部分分别被曝光2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

4、用平常的方法将网版清洗出来,仔细观察,哪一个部分的效果好,就用哪个时间。

注意︰

1、也可以选择将红纸从右往左移动

2、你也可以选择每次曝光1秒钟、180秒钟、300秒钟„„

移印中的印刷故障解决

在移印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印刷故障,不知道各位是怎样解决的,下面我谈一个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各位谈论一下,有不同意见的大虾可以发表:

1.印刷品上出现明显的针孔状

假若小针孔较大,而且出现在印刷品上的同一位置,那么要检查移印头和凹版上的图象。如果需要,更换移印头和凹版。

可能的原因为:移印头表面受到损害,更换移印头,或者调节移印头的位置,让受到损害的部位不会影响移印图象

移印头表面过于平整 换一个形状稍微尖一点的移印头 移印头硬度不够 换一个硬度较硬的移印头

腐蚀凹版 曝光时操作不当或灰尘影响,使凹版腐蚀效果不理想 重新制版 油墨太粘稠 往油墨中添加一些稀释剂

承印材料 油墨受到硅橡胶或油脂污染(换新墨)。

2.印刷品的线条和文字不清楚,出现模糊现象。

移印头 太软 用一个稍微硬一点的移印头

移印头的形状选择不当 用另外形状的移印头试一试

腐蚀凹版 凹版腐蚀不精确 重新制作一块凹版

凹版腐蚀深度太深 重新腐蚀一块深度适中的凹版

凹版材料类型选择不当 选用合适的凹版类型(例如用钢版取代聚酯版) 网屏选用不当 选用另外的网屏试一试

油墨过于粘稠 往油墨中加一些稀释剂

油墨过稀 减少油墨中稀释剂的用量

油墨干燥速度太慢 换一种干燥速度更快的稀释剂

承印材料

对象表面不干净 预先将印刷对象的表面清洗干净

表面坚硬且呈颗粒状 假若可能,重新换一种材料。或者试用一个硬度较大的移印头

表面凹凸程度厉害 采用特殊形状的移印头和移印头底座装置

印到物体边缘上 夹具必须能防止移印头滑动

其它可能原因

工件夹具没有达到足够稳定 换一个新的工件夹具

高速印刷导致移印头出现变形 降低印刷速度。如有必要,在油墨准备转移之前稍微停顿一会,目的是让移印头变形得到恢复

3. 油墨的粘着性达不到要求

这个故障在移印中十分常见,因为你对油墨的配方不了解,也可能是选用的油墨类型不正确。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移印头 : 移印头表面的硅橡胶过多 使用新移印头前,用醇类溶剂清洗新移印头 腐蚀凹版 : 凹版腐蚀程度过深 重新制作一块深度适中的凹版

油墨 : 油墨类型选择不适当 根据承印材料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油墨 选用了双份油墨 若选用了双份油墨,应该采用硬度更大的移印头印刷

油墨和坚膜剂(硬化剂)的配比不正确 按比率称油墨和硬化剂数量,再重新混配墨 承印材料 : 表面不干净 在印刷前用醇类溶剂清洗对象表面

其它原因 :

预先的处理工作不充分或没有进行预先处理 检查预先处理的程序。如果可能,重复预先处理工作

没有达到固着时间的要求 在预试油墨的结合牢固程度之前,让印刷品能够充分干燥固着

后处理工作不充分 使用热管道,有时还需要火焰干燥装置

4. 墨层浓度不平整 : 经常出现下油墨覆盖区域较大的部位。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移印头

移印头的形状选择不当 换另外一种形状的移印头试试

腐蚀凹版

凹版材料不当 采用钢板凹版,防治油溢出

腐蚀深度不当 重新制作凹版,而且控制好凹版深度

网屏选用不当 选用另外的网屏试一试

油墨

油墨大稀 减少稀释剂的用量

油墨太稠 多加一点稀释剂

油墨和添加剂的混合不充分 把调配好的油墨放到墨盘之前,使油墨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承印材料

承印物材料的形状很不规则 选用合适的移印头

其它可能原因

刮墨刀太软 换一个硬度较大的刮墨刀,或移印机采用墨盅供墨装置

印刷图象出现扭曲

在表面凸起或凹下的对象之上印刷时,经常会出现图象扭曲的故障。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移印头

移印头的形状选择不当 换另外一种形状的移印头试试

移印头太软或太硬 使用硬度不同的移印头试试

图象过于*近移印头的边缘 移动一下移印头的位置,或者换一个新的移印头 腐蚀凹版

腐蚀深度太深 油墨太稀和印迹蹭脏经常被误为图象扭曲的原因

油墨

油墨太稀 导致印迹蹭脏

承印材料

印刷时印刷对象发生移动或表面被压扁 采用特殊夹具或移印头

其它原因

印刷对象的夹具选用不当 更换夹具,使它能够牢固支撑印刷对象的各个位置 夹具发生移动 检查夹具,使其牢固

印在边角上 检查夹具的角度是否正确

印刷图象呈斑点状

腐蚀凹版上油墨干燥结皮通常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斑点或白点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移印头

移印头的形状过于平整 换一个形状尖一点的移印头

移印头有孔且磨损厉害 换一个新移印头

腐蚀凹版重新腐蚀制作一块腐蚀深度较深的凹版

凹版腐蚀深度太浅

凹版材料类型选择不当 重新制作凹版

油墨

油墨太黏稠 加一点稀释剂

油墨干燥固着在凹版的凹坑面 用稀释剂清洗凹版

承印材料

印刷物件受到油脂的污染 用乙醇清洗印刷物件

其它原因

移印机的速度太慢 提升移印机的速度

印刷图象的边缘呈头发丝状

出现这种印刷故障,可能因为印刷对象表面有静电,也可能是其它原素导致这种故障,例如移印头形状、油墨黏度不恰当等等。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移印头

移印头形状过于平整 换一个形状稍尖一点的移印头

腐蚀凹版

凹版腐蚀深度太深 重新制作一块深度稍浅一点的凹版

加网不当,或者根本没有加网 重新换一个加网网屏试试

油墨

油墨太黏稠 多加一点稀释剂

油墨干燥速度太慢 采用干燥速度快的稀释剂

承印材料

印刷对象表面有静电 使用消静电装置,或者增加车间的相对湿度

其它原因

空气湿度太低 把室内相对湿度调整到60-80%

印刷速度太快 降低印刷速度

移印头的压力过大,导致油墨外溢 降低移印头的压力。

说了半天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移印是干什么用的,那我在此讲一讲移印技术的原理及印刷方法。摘自培训教程:

移印技术的原理及印刷方法概述

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 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方法。

原理

工艺过程很简单: 先将设计的图案蚀刻在印刷平板上, 把蚀刻板涂上油墨, 然后, 透过硅胶头将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转印到被印刷物体上。

于蚀刻板上涂油墨的方法 于蚀刻板上涂油墨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将油墨喷涂在蚀刻板上, 然后用一把可伸缩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掉。这时,

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 而后胶头下降到蚀刻板上, 吸上油墨。

吸油墨与印产品

胶头吸上蚀刻板上的大部分油墨后上升, 此时, 这层油墨又挥发一部分,

剩下一部分未干的油墨表面更利于被印刷物体与胶头的紧密结合。胶头的造形要能产生一个滚压动作, 以排尽蚀刻板与油墨表面的多余空气。

在生成过程中油墨和胶头的配合

最理想的情况是蚀刻板上的所有油墨全部被转印到被印物体上,

在生成过程中(接近10微米或0.01毫米浓的油墨附着被转印到基质上)胶头印刷容

易受空气、温度、静电大小等影响。 如果从蚀刻板到转印胶头,

到基质的整个过程中, 挥发速度和溶解速度正好控制在平衡状态, 那 才算是进行了成功的印刷。 如果蒸发太快,

油墨被吸收前就已干涸。如果蒸发太慢, 油墨表面尚未形成胶状, 不易使胶头和基质附着。

蚀刻板

几种主要蚀刻基板:

1. 浓钢板

2. 薄钢板

3. 塑料光聚合板(可感光的)

就任何图像而言, 它们都是用照相的方法生成的。首先, 用感光乳剂将被拍照物体制作出正片, 然后, 把正片放在板面上。该板已涂感光层,

在紫外线下曝光时, 无图像区变硬。然后, 洗去图像区的感光物质(塑料光聚合板要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清洗), 最后凉干。

这种高质量的蚀刻板制作设备价格低廉, 按客户要求制造大约花费3,000元。 对于金属板来说, 一旦图像区的感光物质被洗去后,

就将金属板放入如氯酸铁或盐酸等腐蚀材料中, 进行蚀刻, 并且需要精心操作。使用浓或薄钢板,

还是塑料光聚合板取决于印刷商。浓钢板最适合生产制作, 但印刷质量较差; 薄钢板与浓钢板不同, 通常预涂一层感光乳剂, 比较实用; 然而,

塑料光聚合板在三者之中印刷的质量最好, 但就生产制作来说却最糟。 蚀刻的深度和质量非常重要。深度不恰当,

图像效果就差。如果使用有瑕疵的劣质钢板, 那 , 印刷品就会反映出来。 硅胶转印头

转印头由有弹性的硅胶制成, 可被做成许多不同的形状。它的作用是从蚀刻板上取得图案,

并把图案转印到基质上。转印头吸收油墨的能力及其印刷质量受下列四个原素的影响:

1. 转印头的形状

2. 转印头的硬度

3. 转印头的表面条件

4. 转印头的制作材料

转印头的基本形状倾向于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这类形状适合转印头表面在先与蚀刻板接触, 然后与被印刷物接触时,

滚压图案。图案的尺寸和形状及滚压的力度决定了选用哪一种转印头。选取原则是: 转印头越硬,

油墨转印效果越好。而硬度取决于添加在橡胶里的硅油的数量, 使用带溶剂的油墨只需添加很少的硅油。理想的转印头表面非常平滑且无光泽;

用浸透溶剂的薄纱仔细地擦拭转印头可产生很好的效果。在印刷约50,000次后, 如果转印头显示出摩损的迹像, 就应更换转印头,

同时必须小心谨慎, 不要损坏转印头表面。

油墨

篇六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新手入门丝网印刷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篇七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丝印培训课程教材

丝印培训内容

第一节课:

一. 印刷作业前的准备及调油注意事项

1. 每天上班前做好交接班。

2. 接班时需注意看网板有没有问题,夹具上保护胶有无破损,保养记录表有无填写完整,刮胶和刮刀有没有异常,机台及工作台是否干净整洁,如不能处理需立即上报管理人员处理。

3. 生产前需准备开机时辅助 工具;无尘布,无尘纸,叉子,丙酮,开油水,粘尘胶,吸笔等。

4. 调机;在印刷过程中先用调机品印刷,不可以用OK品调机。

5. 生产前需核对,油墨,网版,夹具与工程图,样板是否一致后,一致方可装机,如发现异常需立即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6. 网版使用前必须经过自检才能使用,如发现有透光,牙缺,凸点等不良时需马上更换修补才能使用。

7. 领取治具时需自检OK后再使用,如发现有凹凸不平,松动没贴高温胶,高温胶破损等需马上更换。

8. 作业前将机台、工作台、治具表面油墨、污渍、灰尘擦干净,并摆放整齐。

9. 装机前需将网版给品保人员检查机种名称和道数判定与工程图吻合后才能装机。

10. 作业前准备好如刮刀,回墨刀,网版,调油刀,开油水,丙酮,油墨等辅料,将操作机台,工作台上所有非本次生产机种的玻璃标识全部清理干净,包括调机品,OK品,白片,报废品,返修品。

11. 网版,夹具,油墨在上机前需核对加工工程表,印刷工程图,确定油墨,印刷方向,玻璃材质,烘烤条件等。

12. 刮刀回墨刀必须经过检查才能装机,如发现上面有牙缺,锯齿需马上更换。

13. 印刷前先检查本机台上是否是本工序的待印品,如发现有其他工序的待印品需马上搬走清理掉。

1.油前及油墨开罐后必须搅拌3-5分钟方可进行调配,油墨调配时一定要根据油墨工程图的配比添加相应比例的固化剂,稀释剂,固化剂和稀释剂必须匹配油墨的系列型号添加,不可随意更改油墨助剂的添加比例。

2.油墨调好后必须搅拌3-5分钟后方可倒油近网版开始调机,油墨调好后需在油墨调配记录表上做好记录,每杯油墨的杯子上必须标有调油时间,油墨型号,机种名,工序名才能上机,以避免用错油墨和油墨使用时间过长引起的异常现象。

丝印培训内容

第二节课:印刷中注意事项

一.印刷时的注意事项

1 印刷时必须要养成按自检习惯,自检时每3盘自检1片,自检的不良项包括《牙缺,正反面脏污,漏油,油墨不均,针孔漏光》等。

2 为了减少不可返修品的产生,一道,盖底在自检时需做到有方法的检验,检验顺是; 1 logo, 2 IR LED孔 3按键区最后是视窗的四边。

3 白色机种前三次白在自检时一定要对灯光自检漏印和多印,比正常品透《颜色浅》的是漏印,比正常品颜色深的是多印。【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4 停机待料时必须把网版图案洗干净用无尘布将网版擦干,等要生产时必须重新送测尺寸和透过率。

5 印刷中的辅助材料需按规定时间清洁 更换,治具、吸笔按规定每半小时清洁1次;粘尘垫每1小时更换一张,扫尘布每2小时更换一次,以上规定的事项在印刷中如发现有脏污的需立即更换。

6 生产中有尺寸和透过率管控要求的工序在调机后必须重新送测尺寸和透过率OK后方可生产,必须重新送测的条件包括以下;1 网距调整 2 刮刀回墨刀的平衡和压力调整 3 洗网和换油 4 油墨稀稠度的调整 5 印刷速度的调整 6 机台气压的调整 7 千分尺的调整。【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7 生产中发现牙缺,粘尘,溢油,粘网等现象时,需用无尘布粘少量丙酮进行擦网,擦网时不可用力过大,以用无尘布顶起网布1-3 mm为宜,需做到快 轻 准 三字诀,以免擦爆网版和擦坏菲林。

8 印刷时的回墨和刮刀压力不可以过重,回墨以刚好贴平网版为准,头色,盖底,对位线工序的刮刀压力都以刚好印出来再加重半圈到一圈为准,按键,IR,LED工序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加重1-3圈。

9 异常时技术或管理人员调机OK后,需把调机方法告诉作业员,作业员也需主动询问该异常的调机方法,以达到公开透明,让大家的技能都有所提升的目的。

10 生产中如有散油,回油,油墨不均,尺寸不良,粘板,牙缺等异常,需调机时应检查的有以下几点;1,;网距是否合适,2,气压是否正常,3,刮刀,回墨刀是否平衡居中,4,印刷压力是否过重过轻。5,刮胶,回墨刀是否有锯齿。6,网孔是否堵塞模糊不下油等,上述全部检查OK后再进行调机。

11 有透过要求的IR,LED,按键工序在生产中停机超过1分钟的需拿调机片印刷2-3次方可生产,停机待料超过《 》分钟的必须重新送测透过率OK后方可继续生产。

12 一道,盖底,按键IR油墨每4小时更换一次,收油把网版洗干净后需用无尘布沾点丙酮把网版擦干,下油生产时需用调机品调机,外观,尺寸和透过率必须OK后方可用良品生产。

13 未经允许不能用良品调机,如有发现用良品调机的,第一次培训教育,第二次记警告,第三次进行罚款处理。

14 作业员在未经考试合格时不允许自行添加任何助剂,所有的油墨一定要匹配系列 型号的添加固化剂,稀释剂,油墨在添加稀释剂时需在技术或其他管理人员的监督下添加,不可私自添加,以免加错和加过量造成不必要的不良。

15 吸笔不允许吸在桌子和机台上,盘子里不允许摆放杂物,包括;无尘布,油墨杯,调油刀,手套,等脏东西。

16 每位同事有义务对品保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其中包括1;有没有按时巡检尺寸,外观和透过。2;巡检时拿走的产品有没有拿回来,有没有放回原位。如有发现上述行为请及时反馈给班组长。

17 生产中需保持机器、工作台、工作区域干净整洁,下班前需将机器、工作台、工作区域清洁干净并给技术员或班长检查确认OK后方可下班。

18.一道装机时网版需由按键往logo方向印刷,盖底需由logo往按键方向印刷。

19.白色机种在印刷前必须检查是当前工序的待印品后才能印刷生产,印刷前必须先把整摞产品的其他标签撕完再生

产。 20.为控制印刷的稳定性特对机台参数做以下规定;

1;一道工序的印刷速度是10-30mm/sec。

2,盖底工序的印刷速度20-40 mm/sec.

3 IR LED孔 按键工序的印刷速度是20-50mm/sec。

丝印培训内容

第三节课:丝印常见不良种类原因及改善对策

一.长牙

原因:1:晒制的网版有牙边,牙缺(锯齿状)导:

2:印刷时油墨刮刀没有调平衡或压力过大导致

3:油墨太稀,太干导致

4:油墨或玻璃表面粘附灰尘导致。

对策:1:印刷前检查网版是否完好,确认OK后方可生产

2:重新将油墨刮胶调平使其压力保持平衡,从低到高慢慢调试。一般以刚印刷出来加多半圈为准。

3:调油员按规定要求调油墨,生产中每1小时开一次油墨,一次不能加过多慢慢调试直到油墨浓度OK为止。

4:将玻璃或网版上的灰尘用丙酮擦掉,擦网时需快,轻,准。

肥油

原因:1:油墨太稀导致2:印刷油墨刮刀,回油刮刀压力过大导致。

对策:1:通知调油员说明原因重新调配油墨。

2:重新调整油墨刮胶,回油刮刀压力,从低到高慢慢调试。一般以刚印刷出来加多半圈为准。

漏油

原因: 网板感光胶,水菲林脱落或网纱破了一个小孔 油墨 漏出导致。

对策:印刷前检查网版是否有透光现象,用封网浆封网后再用银龙胶纸将视窗内框位贴住。印刷中每1小时用白底或黑底检查是否有漏油现象,发现漏油时必须立即通知当班技术员或管理人员处理并追回已印刷的不良品予以区分并处理。

走位

原因:1:夹具损耗后松动导致

2:夹具没有粘紧导致

3:网版夹,机器工作平台等固定螺丝松动导致

4:气压不稳定导致。

对策:1:生产前检查夹具是否松动,如有松动立即更换夹具

2:生产前需检查夹具是否有松动现象,生产中如有发现夹具有松动现象立即通知管理人员确认产品并追回不良品予以区分处理。再用银龙胶纸将夹具重新贴紧,重新测量尺寸,测试OK后方可继续生产。

3:重新调机并锁紧所有固定螺丝重新检测尺寸OK后方可生产,生产中需多自检各固定开关是否有松动现象4:发现异常后检查气压表是否达到5-6帕,如有异常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边缘积油 (边油)

原因:1:产品印刷中走位油墨漏到产品与夹具缝隙中导致

2:夹具不平或油墨刮刀压力不均衡导致。

3:玻璃来料不平导致4:玻璃低于夹具时油墨漏到产品与夹具缝隙导致。

4:油墨过稀导致或网距过低导致

对策:1:重新调机检测尺寸OK后方可生产

2:调整刮刀压力使其压力保持均衡

3:发现玻璃来料异常立即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4:使用合适的夹具或用高温胶纸将夹具垫高使玻璃四周高于夹具0.5MM左右

5:通知调油员说明原因后重新调配油墨。调整网距,一般为2-4MM

划伤

原因:制成划伤是由作业员手法不正确引起

对策:保持夹具保护胶纸完整无缺,取放玻璃按照规定手法轻拿轻放并且一次取放到位,玻璃不可以在夹具上滑动。每半小时用丙酮清洁一次夹具,清洁后用干净的无尘布将其擦拭干净。

脏污

原因:印刷面1:洗网时残留的开油水没有擦干净粘到镜片上导致 2:手指套脏污接触到镜片上导致。

3:擦石油醚清洁IR孔时脏布接触到镜片上导致。 4:烤炉,烤箱中油墨蒸汽粘附到镜片上导致。

玻璃正面1:夹具上污渍接触到镜片导致。 2:夹具上保护胶纸破损导致胶渍粘到镜片上导致。 3:钢盘表面脏污导致。 对策:印刷面1:洗网重印时必须用干净的无尘布沾少量的丙酮轻轻擦拭。 2:经常自检手指套,发现脏污必须立即更换。


丝印技术教程视频相关热词搜索:丝印制版视频教程 丝印菲林制作视频教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丝印技术教程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丝印技术教程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296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