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黑木耳栽培视频

黑木耳栽培视频

2017-06-14 09:47: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黑木耳栽培视频(共6篇)黑木耳立体栽培技术[农广天地]黑木耳大棚吊袋立体栽培 2016071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目前黑木耳生产栽培形式多数是地摆全日照管理,这种生产栽培管理形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不够稳定,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近几年来,在黑龙江、吉林以及华北等地区探索出了一种黑木耳大棚吊袋立体栽培技术。这...

篇一 黑木耳栽培视频
黑木耳立体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黑木耳大棚吊袋立体栽培 2016071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目前黑木耳生产栽培形式多数是地摆全日照管理,这种生产栽培管理形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产量不够稳定,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近几年来,在黑龙江、吉林以及华北等地区探索出了一种黑木耳大棚吊袋立体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变得日渐成熟,具有丰产稳产的特点,同时又可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是适合现代集约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从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的设施,生产周期,菌袋入棚,出耳管理,病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加工等几部分,来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了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的管理措施,以期让这项新技术创造出更高更大的经济效益来。(《农广天地》 20160711 黑木耳大棚吊袋立体栽培)

  

  

  相关介绍:

  大袋立体栽培黑木耳的技术,不仅解决了黑木耳袋料栽培产量低、易污染的弊病,而且具有不受气候条件、场地、资源、资金等限制,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优、栽培难度低、周期短、效益高。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栽培场地。可利用蔬菜大棚、空闲场地、阳台、楼顶、林果树荫下等场地,要临近水源,通风好,远离污染源

  二、栽培季节。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5-25℃的时候为最佳出耳期。

  三、原料及配制。

  A.棉籽壳90%麸皮5%玉米粉3%石灰粉1%石膏粉1%

  B.玉米心粉80%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粉2%生石灰粉2%石膏粉1%

  四、装袋。菌袋可选择22×38×0.04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筒。装料时要力求装紧,不能使袋与料之间出现空隙,扎口要紧,以防形成水袋,使栽培失败。

  五、灭菌。一般采用蒸气灭菌,根据生产量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锅炉。家庭栽培可用铁桶改制成蒸气发生器。改制时在铁桶的一侧割开一个口,并用直径为2厘米的钢管从开口处插入桶的另一侧,再将开口与钢管接触处焊严密。在开口的同一侧的不同位置开一个4厘米的口,并用一根4厘米的短钢管(稍插入桶壁即可)与开口焊接严密。2厘米管作加水管,4厘米管作排气管,用砖砌成灶,将桶坐在灶上,桶内加水后即可于灶内烧火,使蒸气产生。灭菌中间须经常加水以免将桶烧干,影响蒸气发生量。

  六、接种。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后首先可用75%的酒精棉球仔细擦洗双手一遍,然后每3人一组,一人从瓶内挖出菌种,两人解袋、扎袋。每袋两端接入红枣大小菌种2-3块即可。一次要将所有菌袋全部接完,中间不可随意出入,否则需要重新熏蒸灭菌后才可再行操作。

  七、发菌管理。接菌后的菌袋放入干净的室内或大棚内避光培养。保持温度在25-28℃。前5天不要通风,棚内可利用增光或遮光的方法增降温度,增光时袋堆要用黑膜或草帘遮光。5天后适合时适量通风,保持湿度在70%以下。经过40-50天的培养,菌丝发满袋后可转入出耳管理。

  八、出耳管理。

  A.场地管理。如果出耳场地选择在棚内,可在棚内作成15厘米宽,15-20厘米高的小土埂,土埂间距80厘米,在室外也可以按这种方法作成土埂,如在硬化的地面,可按上述距离铺一层砖即可。

  B.菌袋开口。准备好场地后,就可以对菌袋割出耳口。先将菌袋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2%克霉灵溶液清洗袋的表面,然后用锋利的刀片在两端分别划开4-6个“V”形口,口的上部直径为2厘米左右。

  C.菌袋摆放。划口后将菌袋平放于土埂上,袋与袋间距5-8厘米,中间用土填实,如系硬化地面,也可不填土,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也加上2-3厘米厚的土层,然后按第一层摆法摆好第二层菌袋。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层袋上摆上两根直径2-3厘米的小竹竿,然后放第二层菌袋。这样,依次摆放6-8层。最后在土堆近处铺设一层地膜,以防止喷水时土粒溅到耳片上。

篇二 黑木耳栽培视频
黑木耳规模化栽培新技术

黑木耳规模化栽培新技术

摘要:黑木耳是我国北方食用菌的主栽品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黑木耳并把它作为养生保健的必备食品来消费。国内外需求量也是逐年上升,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由于南北气候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黑木耳北耳南栽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现实。在几年的探索生产试验中我们根据浙江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南方规模化生产的经验。并实行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企业发展模式,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菌种:引进浙江龙泉地方主栽品种。

季节安排:3月后制种,6月-9月生产,9月菌袋下地(高海拔地区可适当提前)。 液体菌规模化制种

用液体菌液制作三级固体种菌袋规格17×33无棉盖体封口。配料:棉籽壳26.5%木屑65%红糖1%碳酸钙0.5%麸皮7%过磷酸钙1%。高压灭菌,无菌通道接种。25℃培养20天左右发满,发酵罐6个连续生产。日产12000袋。

原料配制与装袋灭菌

配方:粗木屑80%、玉米芯10%、麸皮10%、碳酸钙1%(水分含量至70%)。

制作:用大型拌料机二级搅拌,传送机将料传至装袋机。机械化自动装袋,菌袋采用16×60的规格。扎口机扎口。

灭菌:采用贝斯特BMQ-73大型高压灭菌锅前期-0.05抽真空2次,0.12kg/M2压力下保持3小时,焖制30min后打开门散热后出锅。

接种:百级空气净化车间,5条流水线接种,人员自身消毒多级净化后进入操作间,2人发料10人接种4人出料。气动打孔自动接种人工套袋,严格消毒,日接种量11000袋。 培菌: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大棚里,根据气温决定码放的层数,25℃培养。期间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污染的及时检出处理,7-10天进行倒袋一次。让其发菌均匀。待其发满菌丝后备用。

菌袋放气:菌丝长满后继续让其后熟7天,然后就转入通气阶段,菌袋通过菇耳放气机每个菌棒打约200个4-5mm的出耳孔。菌袋打孔后即可下地了。

场地的选择与材料的准备

木耳菌包应选用水,电,交通方便,无污染源,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防水旱的田块或草坪做耳场。

栽培场地的整理

在菌包下田前应把田块或草坪整成龟背状凹床,宽1.8米长不限,边沟为人行道;对面平整后,每亩地用50-60斤石灰进行场地消毒。地面铺一层稻草,这样出耳后即保湿,又不让田泥,沙污染菌耳,准备工作做完后,每行两头要选择无霉烂的圆木或方料两根,长

1.6米,直径4-6厘米,木柱6根长50厘米,一头削尖备用,2-4厘米大的小木柱12根,一头削尖备用。每行用小木杆或铁丝架,每行6排,没拍间隔25厘米。每行最中间一排30厘米留用摆放喷水管。行与行之间间隔70-80厘米留作人行道和排水之用。每行间隔150厘米处打上两个立柱架上事先备好的竹片或木条,作为固定铁丝和减轻铁丝的压力。每行铁丝与地面高度应为30厘米。

木耳晾晒场地的准备

按每亩栽培场地做晾晒场地,晾晒架制作:1米宽,长度按田的长度,每隔1.6米立两根粗8厘米,长1.4米的木柱,地上1米,再用纱网绷紧,也可绷两层纱网,立柱上面用竹片固定成拱形,一边下雨时覆盖薄膜。

木耳的田间管理

大田木耳摆袋现场

木耳下地后的管理十分重要,三分种七分管,前期的所有努力都是为出耳做准备。管不好就没有收益所以后期的精心管理很关键,下面介绍出耳的管理细节。

将打孔后的菌袋碰头人字形交叉摆在铁丝上(菌棒下地时选择晴天或阴天摆放)。注意摆放时菌包与菌包之间间隔10厘米。菌棒摆好后就把水幕管道也铺好,我们采用的是露天出耳法。水分的管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水分管理的要点:木耳对水分的生理特性是需要干湿交替才生长良好,木耳干了不长,湿了会流耳烂包,所以采用少喷多次进行保湿。在菌棒下田后的前期保湿中如果菌包出现黄水或霉菌应立即停止喷水,让其干燥待其消失后在喷水。前期的喷水是为了保湿让其菌丝自愈自愈后的菌棒发硬。菌棒自愈后7天就可以催耳了,早晚各延长喷水时间,大的温差和适合的湿度会使木耳在10多天的时间有耳芽出现,耳芽出现后的保水保湿更为重要。阴天不下雨可一天多次少喷水,下雨不喷,晴天早晚喷上午10点前,下午五点后喷。直至木耳长大采收。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作为全球食用菌专业网站排名第一的门户网站,在2009年“第六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上荣获“农业百强网站”“农副业类十强网站”“中国农业信息化贡献单位”等大奖。本网站涵盖产业新闻动态、产区地图、政策法规、工厂化生产、供求买卖、采购名录、市场行情、市场预测、专业菌类市场、求职招聘、专家在线、实用技术、病虫防治、产业书库、蘑菇图库、行业名录、菌菜烹制、在线展馆、视频展播、展会动态等几十个栏目,十年运作中依托自身强大的信息服务系统和传媒平台为我国2500多万菇农、600多个食用菌主产区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目前已构筑起稳定的网络客户群体,现有全球网络用户38000多家。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以现代电子商务为依托,以大型网报《食用菌商务》为载体,通过静态媒体与动态媒体在传播功能上的互补,从而加 强了网站的受众面,使其传播途径更为广泛,并且通过每年组织“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全国菌种菌需物资展销会”等会展活动,搭建全国食用菌产业产供销的信息平台,每届参展、参会人数近千人,真正地实现了从虚拟网络到现实交易的转换。现本网郑重承诺:如有求购食用菌相关产品、需要招聘求职的食用菌从业者,客服将义务为您联系!当木耳耳片生长至直径10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将采收的鲜木耳放在晾晒架上不可重叠摆放,注意翻身管理。直至干燥。将晒干后的干木耳装包。

生产黑木耳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黑木耳菌包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染和烧菌,木耳菌丝的抗逆能力,抗杂能力比较弱,在生产中的任何程序都应该严格对待,尤其在菌丝培养阶段因为出于高温期要特别注意菌袋内的发菌温度在28℃以下,在23-26℃范围较好。发菌棚要注意干燥通风,有污染的要及时挑出处理。在耳芽以及出耳期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会造成后期污染,各地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灵活的掌握或搭荫棚或罩遮阳网等,从事生产的农户要充分掌握和了解黑木耳生物学特性。不至于造成生产的失误,通过精心的管理以达到稳产高产的要求。通过本公司2年的实践以及多年的不断试验以使南方黑木耳南方规模化生产栽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产量和质量都稳定在理想的范围。

总结

地栽黑木耳一般每亩地可放8000-10000个菌棒,管理得当每个菌棒平均采干木耳在

1.6两左右。将干制的黑木耳统一上交给公司,公司按保护价扣除菌袋费用剩下的就是农户的收益。收益的多少就要看管理的水平。公司通过集中生产分散管理统一回收销售,农民零成本生产的模式受到了菇农的普片欢迎和认可。生产和认购规模进一步扩大。为打造当地特色农业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同时本项目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南方黑木耳规模化生产的成功运作打破了南方不能生产黑木耳的说法,此方法为南方黑木耳的生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它同时适合于南方各贫困县区的效仿,是打造当地特色农业品牌和产业结构最好项目。

篇三 黑木耳栽培视频
地木耳的人工栽培探究设计方案

地木耳的人工栽培探究设计方案

作者: 贾武 (庄浪县南坪中学)

地木耳,俗称地皮菜、地耳、鼻涕肉、地踏菜、地软、地

衣、地捡皮等,为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的藻体。《本草纲目》记载:地木耳味甘、淡,性寒,清热收敛,益气明目。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火伤,久痢,脱肛。地木耳生存范围很广,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资源丰富,并且生命力极强,即使休眠几十年,一遇水又马上恢复生机。地木耳一般在夏秋季雨后采收,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通过上网浏览

初步掌握地木耳的生活习性,所需营养物质和营养价值。通过上网浏览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认识其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各种的方法。

2、通过调查了解地木耳的经济价值,认同人工栽培的地

木耳实际意义。

【黑木耳栽培视频】

3、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无土栽培的优点,使学生了解无土

栽培可以获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它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善于动手实践、善

于总结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上网查询、动手实践、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

形成对人工栽培地木耳的全面认识。

2、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

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研究中形成对科学研究的尊重与热爱,同时培养

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认识人工栽培地木耳的优点,了解人工栽培

的地木耳可以获得容易加工食用的 “绿色食品”,它将有很好的经济开发前景。

2、引导学生认识无土栽培的优点,了解无土栽培可以获

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它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地木耳一般都生长在山坡、地埂等处,其上沾满了草叶、树枝、土粒等,清洗起来十分麻烦,如果采用人工栽培,既可以解决捡拾困难,又可以解决清洗困难。在进行人工栽培时,离开了土壤,植物能不能生长呢?植物的生长究竟与土壤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对于无土栽培,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他们所知道的,仅是一些比较具体的实例,尤其是地木耳的人工栽培,学生知道的更少。究竟什么是无土栽培,无土栽

培有什么优点,无土栽培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地木耳的人工栽培需要什么条件……学生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书本上也提供了相关的资料,但不具体,不全面。因此,我们想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无土栽培和地木耳的人工栽培,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无疑,网络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学生可通

过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料库搜集各种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进行交互式、个别化、自主性学习。

四、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1、多媒体技术:录像、数码相机。

录像:主要运用于课的导入阶段,通过录像,让学生初步【黑木耳栽培视频】

感知什么叫无土栽培,为进一步的探究奠定基础。同时,运用多媒体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兴致昂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数码相机:运用于学生实验结束后成果展示阶段。运用数

码相机拍下学生的作品,并及时上传,既可清晰地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验成果,也为他们今后的观察、比较积累资料。

2、网络技术:

互联网

网络技术主要运用于活动探究阶段,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全

面地了解有关无土栽培和地木耳的人工栽培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课前表演:请你设计动作来表示:吃地木耳(地软)包子很香的样子。

(一)导入新课

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吃过地木耳(地软)包子吗?地木耳(地软)一般都生长在哪里?

2、游戏(表演):老师出个题,请你用动作表示:离开了土壤,植物还能活吗?

3、两派同学各自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

4、引导: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争论不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看一看现代农业示范园,相信通过观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给学生看视频)。

5、小结揭题: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植物离开了土壤也能生长,我们把植物的这种种植方式叫做无土栽培。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三)网络探究

1、质疑提问

关于无土栽培你还想了解什么?(板书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归类:如没有土壤为什么植物也能生长?谁发明了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有什么优点?无土栽培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进行无土栽培?地木耳(地软)也可以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进行人工栽

培?)

激励表扬:你们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问题是探究的开始,创造始于问题,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爱提问题,所以,老师要给这些敢于提问的同学隆重地授予“探究小博士”称号。(老师颁发荣誉卡)

2、分组研究

(1)提问: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哪些方法?(提示学生,每种方法都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方法)

(2)谈话:今天,就让我们采用网络这种最快捷、资料最丰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介绍“无土栽培”网站——主要是“学习资源”栏目。

(4)提示: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我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进行研究。每组可以自由选择一到两个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研究时可以随时交流,也可以一两个同学一起在一台电脑上研究。

3、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也可运用网络向同伴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鼓励学生用简洁、概括的语言,鼓励学生流畅地表达。评出最佳小组,颁发“知识小博士”卡。

(四)指导实践

1、讲述:通过网络我们对无土栽培技术有了一个全新的

篇四 黑木耳栽培视频
地耳做法视频流程

地耳做法视频流程

地耳

摘要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地耳地耳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地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地耳所含的一种成分可以抑制人大脑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能对老年痴呆症产生疗效。地耳是一种美食,最适于做汤,别有风味,也可凉拌或炖烧,也是寒性食品。

地耳基本资料

中文名:地耳

英文名:Nostoccommune

别名:葛仙米、地踏菇、念珠藻、地木耳、地衣、地皮菜等

科属:为蓝藻门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地耳简介

地耳

地耳是念珠藻属的1种,俗名:地木耳、地皮菜、地踏、雷公尿。藻体自由生长,最初为球形,其后扩展成片状,大可达10厘米,状如胶质皮膜,周边部分较牢固,褶叠或波状,颜色为暗橄榄色、茶褐色、极少为鲜蓝绿色,干后呈黑褐色或黑色。藻丝卷曲,仅在群体周缘的藻丝有明显的胶鞘,黄褐色,厚而有层理,并在横隔处收缢。细胞为短腰鼓形或近球形,4.5~6微米宽,长略大于宽,橄榄绿色。异形胞球形,7微米宽。孢子少见,比营养细胞大,卵球形,6.5微米宽,7~9微米长,胞壁平滑无色。

食用藻类。

地耳分布范围

陆生。广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在山丘和平原的岩石、砂石、砂土、草地、田埂以及近水堤岸上,甚至石缝中。在向阳而稍潮湿处生长较旺盛;耐干旱,干至手搓即碎时,得水亦能生长。故雨后藻体吸水膨

胀,呈橄榄绿色或茶色,为柔软冻胶片状,活跃增殖并固氮。耐寒冷,在南极-30℃以上时,仍能生存。在中国广泛分布。为中国传统副食品。地耳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入肝经。

地耳功效主治

清热明目,收敛益气。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脱肛等病症。

地耳营养成分

地耳每11克含水分96.4克,蛋白质l.5克,粗纤维1.8克,灰分1克,胡萝卜素22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0.5毫克,维生素E2.24毫克,钾102毫克,钠10.7毫克,钙14毫克,镁275毫克,铁21.1毫克,锰7.74毫克,锌5.0毫克,铜1.13毫克,磷53毫克,硒9.54微克。

此外,还含有肌红蛋白,B胡萝卜素(B-caroteme),海胆烯酮(echineno),鸡油菌黄质,磷质,淄醇以及葡萄糖甙,香树脂醇类,

维生素C等。

地耳主要作用

1.降脂明目地耳是一种很好的低脂肪营养保健菜,能降脂减肥,同时,对目赤、夜盲、脱肛等病症也有一定疗效。【黑木耳栽培视频】

2.清热降火地耳性寒而滑,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内服外用,可辅助治疗烧伤、烫伤及疮疡肿毒。

3.补充营养地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可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益气,滋养肝肾的作用。

【黑木耳栽培视频】

地耳食疗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地耳性味寒淡,具有清热明目、收敛、益气、利肠道等功效。主治夜盲、脱肛。外用烧伤、烫伤等病症。

地耳

方法如下:

1.肝热目赤、双目肿痛:干地耳、野菊花各15克,蒲公英30克,加清水适量,煮汤饮服,每天2次,连饮数日。

2.夜盲症:地耳适量,清水洗净,随意作菜常吃。

3.久痢脱肛:鲜地耳60克清水洗净,用白糖适量浸泡,取汁内服。

4.肝血虚少、目昏眼花、夜盲等症:每次用鲜地耳60-120克(干品10-30克),瘦猪肉200克,切成小块,加适量食油、酱油、食盐等调味品,煮成菜食,时时服食。

5.烧、烫伤:地耳焙干研末,菜油调搽患处。

6.子宫脱垂、阳痿遗精、白带:鲜地耳100克,韭菜250克,共炒,调味,食用。

7.身体虚弱:鲜地耳100克,熟猪肉丁、油炸花生米各50克,将地耳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沥干水,放入盘内,加入熟猪肉丁、花生米,再放入酱油、味精、精盐、调味,最后淋上麻油,作为凉拌菜食用。

8.便秘、阳虚干咳:鲜地耳200克,猪肉15克,加入适量清水,文

篇五 黑木耳栽培视频
食用菌栽培

篇六 黑木耳栽培视频
木耳生长自动控制系统

摘 要

温室是黑木耳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设备,用它有效地控制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是改变黑木耳生长环境、为黑木耳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前提。

本控制系统是采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对黑木耳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实时监控。由按键设定初值,通过温度和湿度以及光照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由ADC0809对其电压信号转换数字信号,而温度部分主要由AD590对温度信号采集以及转换,最终通过

AT89S52单片机和键盘显示的处理来实时显示所对应的数据。当所有设定值设定结束后,通过DAC0832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驱动电动调节阀进行调节直到设定值,软件部分采用一种智能控制方法,PID控制来控制系统的参数。其最突出的优点是技术成熟、易熟悉和掌握、只需要建立简单数学模型、控制效果好等,这些优点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对黑木耳生长过程中的空气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度进行了实时地、连续地检测、直观地显示并进行自动地控制。克服了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不能进行连续测量的弊端,节省了工作量,并避免了人为的疏漏或错误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黑木耳生长控制系统;单片机;PID;温湿度传感器【黑木耳栽培视频】

Abstract

Greenhouseis the basicequipment necessary or the production of Black fungus, Use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illumination of the greenhouse, and it is the premise of changed for Black fungus growth to create the best conditions, avoid changing seasons and severe weather outside of its impact.

AT89S51 SCM used as the core of the system,can monitor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aturated steam,pressure,sterilization time and water level which is at the bottom of the Hight Pressure Steam Sterilizer. Initial value is setted by the keys.The pressure and liquid level sensor collect the signals. The voltage signal is conversed to digital signals by ADC0809. The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and conversed by AD590 and dealing with the date through AT89S52 SCM and the keyboard display.After all of dates are setted ,the DAC0832 which converses the digital signals to the analog signals, drives the electric controlling values for drainage until the setting point, The most prominent advantage is the mature technology and easy to be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Only need to build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controlling effect is good ,which makes it widely used.

The system use Real-time and continuous detection, display intuitively and control automatically on soil mois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light illuminance in the process of Black fungus growth. The system can overcome the defects from the traditional manual methods of measurement which can not measure continuously, and save the amount of work, avoid omissions or unnecessary losses that caused by errors.

Key word:sproduction of Black fungus;MCU;PID; humidity sensors

目录

第1章 绪 论 ....................................................................................... 1

1.1 题目的来源和意义 ................................................................... 1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2

1.3 设计过程及工艺要求 ............................................................... 3

第2章 方案论证 ................................................................................. 4

2.1 概述 ......................................................................................... 4

2.2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量与控制措施 .................................. 4

2.2.1 温度控制 ........................................................................ 4

2.2.2 湿度控制 ........................................................................ 6

2.2.3 光照强度控制 ................................................................ 7

2.3 硬件设计方案论证 ................................................................... 8

2.3.1 主控制器的选择 ............................................................. 8

2.3.2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11

2.3.3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13

2.3.4 光照度传感器的选择 ................................................... 14

2.3.5 显示器件的选择 ........................................................... 16

2.3.6 A/D转换器的选择 ........................................................ 18

2.3.7 驱动控制的选择 ........................................................... 19

2.3.8 D/A转换器的选择 ........................................................ 20

2.4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1

2.5 软件设计方案论证 ................................................................. 22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24

3.1 单片机模块设计 .................................................................... 24

3.2 8253拓展电路设计 ................................................................ 25

3.3 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26

3.4 湿度传感器电路 .................................................................... 26

3.5 光照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 27

3.6 A/D转换电路设计 .................................................................. 28

3.7 D/A转换电路设计 .................................................................. 29

3.8 LCD显示电路 ........................................................................ 30

3.9 驱动电路的设计 .................................................................... 30

3.10 报警电路的设计 ................................................................... 32

3.11 电源电路设计 ...................................................................... 33

3.12 键盘电路 .............................................................................. 34

第4章 软件设计 ............................................................................... 36

4.1 PID控制算法 ......................................................................... 36

4.2 主程序流程图 ........................................................................ 37

4.3 LCD显示程序流程图 ............................................................. 38

4.4 参数测量子程序流程图 ......................................................... 38

4.5 键盘扫描子程序流程 ............................................................. 41

4.6 变频器子程序 ........................................................................ 42

4.7 报警程序 ............................................................................... 43

第5章 结 论 ..................................................................................... 44

参考文献 ............................................................................................ 45

致 谢 .................................................................................................. 47

附录I ................................................................................................. 48 附录II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III ............................................................................................... 65

第1章 绪 论

1.1 题目的来源和意义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传统的方法是用毛发湿度表、酒精温度计等进行人工测量,再对不符合的温度、湿度、光照度通过在温室大棚进行灌溉、降温、遮光等控制操作来调节,这种人工测控的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无法保证测量的连续性,测量的误差大、随机性大,随意性强。为了克服以上几点不足,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自动测控系统。

本课程主要研究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黑木耳这一菌类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控制,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可食、可药、可补,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 黑木耳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现在环境控制问题己成为制约黑木耳生产的瓶颈。随着黑木耳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首先新的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和商品市场对黑木耳品质的高标准对生产用菌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黑木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木材,随着木材资源的减少和国家“天保工程”的事实,黑木耳栽培需要原材料来源锐减的问题凸显,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提高黑木耳品质,促进黑木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必要从源头上抓好黑木耳的菌种质量,提高黑木耳栽培的生长环境,促进黑木耳的生长,才能使黑木耳高效安全的生长。


黑木耳栽培视频相关热词搜索: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计划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黑木耳栽培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黑木耳栽培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272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