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2017-06-14 09:49: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共7篇)[我爱发明]黄粉虫自动分离机 虫虫特攻队(发明人陈光付)[我爱发明] 20140531 虫虫特攻队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黄粉虫有着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因此往往被作为高蛋白的饲料,但只有将成虫单独挑选出来才能卖出去,所以挑选很费时费力。发明人陈光付发明的黄粉虫自动分离机,将手工分离的去掉蜕皮、排泄物、...

篇一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我爱发明]黄粉虫自动分离机 虫虫特攻队(发明人陈光付)

  [我爱发明] 20140531 虫虫特攻队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黄粉虫有着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因此往往被作为高蛋白的饲料,但只有将成虫单独挑选出来才能卖出去,所以挑选很费时费力。发明人陈光付发明的黄粉虫自动分离机,将手工分离的去掉蜕皮、排泄物、死虫和蛹的工作利用机械原理全部代替,并集中在一台机器上完成。通过三代改进,不断完善,最终实现可分离大小不同体积的黄粉虫,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我爱发明》 20140531 虫虫特攻队)     发明人联系方式电话:陈光付 15926656123     《虫虫特工队》花絮:接到这个题目后,很好奇黄粉虫是什么。百度了才知道黄粉虫就是我们常见的面包虫。你一定想不到养殖多年黄粉虫的陈光付却对黄粉虫的排泄物过敏。但这并没有成为他发明路上的阻力,而是让他不断改进黄粉虫分离机的动力。     发明介绍:一种能将黄粉虫养殖盒内各种成份同步进行分选的第二代多功能分离机。第二代黄粉虫多功能分离机在原机基础上增加了安全罩和收集虫粪、虫皮的装置,改进后的下振动筛上移至中部;该机分为机架装置[来源:      

篇二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黄粉虫养殖技术视频 附解说词

  黄粉虫养殖技术视频解说词:

  一、开篇

   黄粉虫原产于南美洲,国内外均有民间饲养的纪录,约有百年的饲养历史。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北京动物园自前苏联引进并驯养,以后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

   黄粉虫原为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重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素。又因黄粉虫具有抗病力强、耐粗养、生长发育快、易繁殖等优点,成为仅次于养蚕、养蜂业发展最快的养虫业之一。本片向大家详细展示如何养殖黄粉虫?

   二、黄粉虫养殖技术之黄粉虫特性

   黄粉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虫甲属。俗称面包虫,就是在各地花鸟市场上出现的喂鸟用的虫子。黄粉虫属于全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虫态。

   1、形态特征

   卵

   极小,长约1—1.5mm,长椭圆形,乳白色,卵外表为卵壳,卵壳白而软,易破裂,外有粘液,产下后被麸皮掩盖,形成保护,卵期为8-10天

   幼虫

   指破壳孵化出来的小虫至蛹化前的老虫,统称为幼虫,只不过前期称小幼虫,后期称为老幼虫。从卵初孵化出幼虫时仅有2mm长,为乳白色。随着龄期的增加,体长达27mm以上,共分10个龄期,脱一次壳为一龄期,每7—10天脱一次壳,所脱落的皮屑称为“虫蜕”,在各龄期退皮时呈乳白色。老龄幼虫虫体呈黄褐色,头壳较硬,为深褐色。幼虫期约80天。

   蛹

   长约15-20毫米,刚由老熟幼虫变成的蛹,乳白色,体表柔软,很稚嫩。之后体色变灰白色,体表变硬些,是典型的裸蛹。背中有淡色纵条,腹部侧面有乳状突,胸节大,侧面有雏形翅和附肢。蛹期为黄粉虫一生中最为脆弱的阶段,须高度重视。经过7—10天形成成虫。

   成虫

   甲壳虫,具有生殖力,成虫阶段为黄粉虫的繁殖期,是黄粉虫生产的重要阶段。成虫一般体长约12-20mm,蛹开始变成虫,体色从白到红最后变黑,体形呈椭圆形,体表多密集黑斑点,有光泽。繁殖时温度在25℃—30℃能达到排卵高峰期,它的生长期为50—60天。

   2、黄粉虫养殖技术之黄粉虫的生殖习性

   黄粉虫至成虫期才具有生殖能力,雌雄相当,寿命最短20天,最长180多天。羽化后四,五天即开始交配产卵。产卵期平均22-130天,80%的卵在一个月内产出。雌虫平均产卵量276粒。饲料质量和管理力度影响产卵量。

   3、运动习性

   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和幼虫一样均靠爬行运动。极活泼,为防其逃逸,饲养盒内壁要保持一定光滑。

   4、群居性和自相残杀性

   高黄粉虫喜群居,便于高密度饲养。自相残杀习性是指成虫吃卵、咬伤幼虫和蛹、高龄幼虫咬伤低龄幼虫或蛹的现象。自残残杀影响产虫量,此现象发生于饲养密度过,虫态重叠的情况下,特别是成虫和幼虫不同龄期混养更为严重。其次,饲料跟不上,造成相互残食。

   5、负趋光性

   黄粉虫原为仓储害虫,由于长期隐藏于阴暗角落之中,适应了黑暗环境,且夜间活动较多,故怕光。白天光线稍暗,对幼虫尤其是成虫的生长,繁殖都有好处。因此养殖黄粉虫采用多层分盘立体式饲养。即避光,又能充分利用空间。

   三、黄粉虫养殖技术之养殖的条件

   黄粉虫的培育技术比较简单,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要避光、通风,冬季需取暖保温。养殖黄粉虫,首先必须解决场地,设备等问题。

  1、场地要求

  黄粉虫对养殖场地要求不高,一般闲杂房子、简棚等均可作为养殖黄粉虫的场所,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米,1间房能养300-500盘。但要防止阳光直射保持相对黑暗,通风好的房屋就可使用,有恒温条件的房子最为理想。夏季温度最好能控制在30℃以下,冬季如需生产,温度应仍能保持在20℃以上。

  2、饲养用具

  黄粉虫的饲养用具简单,常用设备主要有养殖盘、产卵盘和虫筛等。

  (1)养殖盘

  饲养黄粉虫宜制作同一规格的木盒,要求内壁光滑,以防黄粉虫外逃。养殖盘统一规格为80×40×8厘米的敞口盒。盒内壁应无钉眼、无缝隙、无虫钻痕迹,在四周镶上装饰板条或粘贴胶带纸固定好作光滑的衬里以防虫逃。

  (2)产卵盘

  成虫产卵盘统一规格为75×35×7厘米的敞口盒。敞口面四周垂直于盒壁;底部装钉铁丝网,网孔12目,眼孔径为3毫米,以便成虫将产卵管伸出产卵;每个成虫产卵盒还要装配一个略大于底部的接卵盘。

  (3)虫筛

  虫筛用于筛除不同龄期的虫粪和分离虫子。筛网一般为16目、20目或50目的普通铁窗纱制成。容器内壁四周要求光滑。网盘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80厘米×40厘米×8厘米

[1] [2] 下一页

篇三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黄粉虫技术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篇四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面包虫的养殖

面包虫的养殖

首先买来1元钱的面包虫(此时购买面包虫的数量要以饲养容器的大小而定),准备一个小盆饲养它们,家中的温度足以供它们生长,它们的食物是再便宜不过的麸子粉,把麸子粉跟它们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饲养容器里,平时适当的给它们一点蔬菜吃,它们会长的更好!不久它们便会变成蛹,我为了防止面包虫吃掉虫蛹,所以把它们弄到了一个盘子里,过1周左右便会变成成虫(变成成虫期间无需管理),但要注意,如果你看见他们正在蜕皮从蛹里出来,千万别碰它们,我上次就是因为看它们蜕皮太费劲,所以就拽了一下,不但没有拽出来,反倒把它们的小命搭上了.由于刚从蛹里出来,它们的身体会很脆弱,待它们身体颜色发暗了以后,便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繁殖盒里,此盒的空间不必太大,大约长度在25~30CM之间,高度越10~15CM左右的塑料盒便可(吃完冰淇淋的盒子不错),盒子内铺上5~10CM的麸子粉此时你不必担心它们会跑出来,虽然长有翅膀,但它们飞不起来,5CM的高度它们绝对跑不出来!也不必担心它们回饿到,当成虫交配并产完卵死掉后的尸体,是它们的食物.过段时间,小心的翻开盒子内的麸子粉,便能看见附着在底部的虫卵.刚破卵而出的小面包虫大小越1MM,身体为纯白色.别看它们小,盒子内的麸子粉已经可以作为它们的食物了!此后, 就慢慢等待小虫子长大吧~

注意:变蛹前的虫子可能会有死亡,也许数量不少,如不即使清理饲养盒内死掉的虫子和粪便,便会散发出臭味,清理会很麻烦,但希望爬友们有耐心!

小虫子会是很好的幼体毒虫的饲料,而小的面包虫市场上几乎是没卖的,只有靠咱们自己动手了!

(二)

黄粉虫的繁殖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 为100天左右。黄粉虫各虫态期和长短, 因气温的冷热而延长并缩短。成虫羽化后3~ 5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280~369粒,平均304 粒。交尾时间是在下午8时至凌晨2时,产卵于饲料上,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室温25~27℃,以3~5天即可孵出幼虫,若室温在13.5~23℃,需经22~24天 。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 黄粉虫的生活习性 黄粉虫的幼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 ℃以上仍能生长,35℃以上则会 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缺食时也会相互残杀,幼虫有时也把 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 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次。幼虫50日龄体长达2~3厘米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 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 变为成虫。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迅 速,不喜飞行。羽化后一周产卵。 黄粉虫设备和饲料配制 黄粉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 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塑料 纱网,网孔3毫米。 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60厘米×45 厘米×15厘米为宜。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上面用纱网作盖,避免黄粉虫爬出和防 止蜘蛛、壁虎、蝉螂等虫危害。 配制黄粉虫饲料 黄粉虫的饲料简单、方便、来源广。主要是麦麸,还有米糠、树叶、野草等。注意 不能喂刚喷过农药的菜叶。菜叶最好用清水洗过,凉干叶面水分再喂。水分太多,精 料霉败,会造成黄粉虫大批死亡。目前,采用配合饲料营养更完善,生产效果较好。 配料如下:麦麸45%,米糠45%,鱼粉10%,或以麦麸为主,喂中添加少量的维生素C ,维生素B。 黄粉虫的运输 在运输途中,虫口密集在袋内,如果气温较高,虫体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地散 出,使袋内温度急剧增高,就会导致黄粉虫因受热而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夏秋季节运输黄粉虫是十分危险的。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夏秋季节在平均气温达到30 ℃左右时,采运黄粉虫

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1)选早晚气温较低时上路。 (2)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抓紧在气温较低的1~2天内,赶快采运。 (3)运虫密度不能太大,一定要使用较大的布袋装虫, 使虫体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以 便散热。一般一只面袋装虫不要超过2.5千克。 (4)尽量买小虫。相同数量的小虫比大虫产热量少得多。 虽然小虫不能及时进入繁殖 期,但从长期看,买小虫比买大虫经济得多。 (5)平均气温达32℃以上,途中又无法实施放冰袋等降温措施的, 不宜长途运输。 (记者 佚名)

篇五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黄粉虫专题写作汇总终极版

1 黄粉虫幼虫的饲养管理

1.1 小幼虫的饲养管理

在生产实际生活中,将0~1月龄黄粉虫称为小幼虫。黄粉虫的卵经6~7天孵化后,幼虫头部先钻出卵壳,体长约2毫米,它啃食部分卵膜后爬至孵化箱麸皮内,并以麦麸为食,此时应去掉旧报纸,将麦麸连同小幼虫抖入箱内饲养,长到4~5毫米时,体色变淡,停食1~2天便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体白,约2天后又变成淡黄色,一般每4到6天蜕一次皮,一个月内长6到10毫米、体宽0.6到1毫米的中幼虫。该期饲养管理要点为:①控制料温在20~32℃,最适料温27~32℃。②室内相对湿度为65%~70%。③经常在麦麸表面撒布少量碎菜叶,使其含水量达到20%.当麸皮吃完变成微球形虫粪时,可适当撒一些麸皮,1月龄时即用80目网过筛,将剩下的中幼虫均匀分到2个幼虫箱中饲养。

1.2 中幼虫的饲养管理

在生产实际生活中,将1~2月龄称为中幼虫中幼虫。它生长发育增快,好料渐多,排粪也增多,通过1个月的饲养管理,经5~8次蜕皮,体长可达10~20毫米、体宽1~2毫米,平均个体重0.07~0.15克。在管理上应做到:①虫群内温度控制在20~32℃,最适温度27~32℃,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室内黑暗或散弱光照。②每天早晚各投喂麸皮、菜叶类碎片1次,投喂量为虫体重的10%左右或按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投喂。实际喂量要更据虫体健康、虫日龄、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③每7~10天筛除虫粪1次,筛孔约40目。4、2月龄时筛除虫粪后将每箱大幼虫分成2份放入大幼虫。

1.3 大幼虫的饲养管理

在生产实际生活中,将2~4月称为大幼虫,变蛹前称为老熟幼虫。大幼虫食摄多,生长发育快,排粪多。当蜕皮13到15次后即成为老熟幼虫。大幼虫群体厚度为1~1.5厘米,不得厚于2厘米。稀密度养殖箱也可达到5000条。老熟幼虫摄食渐少,不久则变成蛹。老熟幼虫体长达22~30毫米时,体重即达到最大值,是用于林蛙等动物饵料的最佳时期。此期的管理要点是:①控制料温在20~32℃,最是料温27~32℃。②根据大幼虫实际摄入量充分供给麸皮和菜叶,做到当日投料、当日吃完,粪化率达90%以上。③每5~7天筛一次,筛粪同时用风扇吹除蜕皮。④菜叶饲料含水量多又新鲜大虫喜食菜类饲料含水较多又新鲜,大虫喜食,但投喂量也不能过多,否则可导致虫箱太湿而使虫沾水死亡。

2黄粉虫蛹的饲养管理

2.1环境的黄粉虫蛹的影响

根据许多实验和相关资料可以知道:黄粉虫蛹的发育期明显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黄粉虫蛹发育期缩短,在完全黑暗条件下,黄粉虫蛹发育期延长。在一定的弱光条件,变温环境和适宜的空气湿度能缩短黄粉虫虫蛹发育期,促使羽化时间提前。蛹期是黄粉虫最危险的阶段,也是生命力最弱的阶段,因为身体娇嫩,不食不动,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幼虫或成虫咬伤。只要蛹的身体被咬开一个很小的伤口,就会死亡或者羽化出畸形成虫,不能产卵。

2.2饲养管理方法

2.2.1手工挑选 取一个空养虫箱,均匀的撒上一层麦麸;将老熟幼虫(种虫)从饲养盒中挑出,放到在麦麸上,并每天投喂多次的青饲料,补充营养及水分。

2.2.2 装管化蛹 准备好6cm长pvc线管,或小塑料杯若干,将挑选出来的分挑至化蛹管

或化蛹杯内一起化蛹;此期间,黄粉虫不吃不动,但仍在消耗体内水分,故需将化蛹盘置于通风干燥处,不鞥呢放在封闭的容器里,而且要在保湿的环境中,但不能封闭和太湿。

2.2.3 集中羽化 当化蛹盘内虫子百分之70化蛹成功,可将虫蛹转移至另一个养殖盒中进行集中化蛹。在盒中放置时不要太厚,以平铺1到2层为宜。另外在盒子中还要铺上约1厘米的麦麸。因为麦麸比较柔软,能保护蛹不被损伤,在蛹羽化为成虫之后也能提供饲料,减少噬咬其他蛹的机会。在蛹整个羽化过程中不要翻动或挤压虫体。蛹在羽化时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蛹在羽化时所需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空气湿度为百分之50到70左右。

2.2.4 分拣成虫 一般温度在25--32摄氏度的条件下,经过7--10天百分之90的蛹羽化成为成虫。因为羽化时间不一致,化蛹不及时挑出容易先羽化的成虫会咬伤未羽化蛹,所以需要尽快进行蛹虫分离。挑出的成虫,最好每2天的放入一盘,使其同步发育繁殖,方便养殖管理。

3 黄粉虫成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有四个形态,分别为,卵、幼虫、蛹、成虫。成虫是黄粉虫整个世代交替中的最后阶段,在这最后的阶段完成繁殖。所以,在饲养管理中主要注意繁殖中主要的事项。在产卵时,对温度、湿度、密度、光照等的要求比较高,黄粉虫有向下产卵的习性。产卵时伸出产卵管穿过铁纱网孔,将卵产在基质(麦麸等)中。因此,设计产卵盘时,应该是分两层的,中间有40-60目的网筛。网筛下层先垫上一张报纸,再平铺一层0.5-1cm的麸皮,网筛上可投放少量食料。若网筛上的食料过多会阻止到产卵时,产在网筛上层,被成虫所食用。放一张报纸接网筛下的成虫所产的卵。卵盒中的接卵纸一般7天左右更换一次,但在成虫产卵盛期或产卵适温季节接卵纸最好每5天更换一次。次序是先换接卵纸,再添加麦麸等产卵基质,每次更换的接卵纸要分别放在不同的卵盒中孵化,以免所出的幼虫大小不一。成虫产卵盒可纵横叠起,保留适当空隙。具体操作方法:将成虫投放于产卵筛后,即投入食料,在饲养过程中视成虫取食情况不断添加。在产卵筛中,成虫要投放较高的密度以提高卵筛的利用效率和产卵板上卵的密度。产卵板撒上厚约1厘米的麦麸后放在卵筛下面采卵,一般每5~7天更换一次。卵的收集方式有以下两种,即利用产卵筛采卵或利用饲养盘直接采卵。

3.1利用产卵筛采卵

即在黄粉虫成虫产卵时,在产卵筛的纱网底下铺垫的白纸上,撤一层薄薄的麸皮等基质,卵从网孔中落在下面的基质中,一般接卵纸2—3天左右换一次,将换下的基质、虫卵放人饲养器具中,约经7~10天便可自然孵出幼虫。这种方法所收集到的卵的数量比较多,繁殖出的幼虫大小比较均匀。

3.2标准饲养盘采卵

即是沿用饲养器具,底垫白纸,但会有部分卵散落于饲料中,搜集时应该同时将二者放在一起。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糙纸,上铺0.5~1.0厘米厚饲料,每盒中投放6 000只(3000雌:3 000雄)成虫,成虫即将卵均匀产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2天即可产10000~15 000粒卵,每隔2天取出一次,即制作成卵卡。换上新的粗纸和相同厚度的麸皮。另有部分

卵散落于饲料中,即可忽略不计,可以用作孵化时的覆盖物。成虫的产卵盒可以按常规方法制作,在采卵时所不同的是以硬质不变形的产卵板(一般为三合纤维板)代替了报纸进行采卵。在此方法中,可减少产卵盒的用量,减少器具,节约成本。而缺点是,很有可能发生成虫将虫卵吃掉,造成繁殖不出理论上的产卵量。

另外,在虫态管理上,因成虫和幼虫形态不一样,活动方式也不一样,对饲料要求也一致,一定不要混养,以免干扰其产卵,影响产量。更不要与蛹混放在一起,以免成虫食卵,造成经济损失。在饲料配方上,要给予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方,且要经营变换饲料品种,做到营养全面,提高产卵量高。刚羽化的成虫虫体较嫩,抵抗力差,不能吃水分多的青饲料。在饲料投喂量上,要量少勤投,一般至少每1天投喂1次,5—7天换一次饲料品种。在疾病预防上,要预防成虫出现干枯病或软腐病。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成虫期所需适宜温度为25—33℃,大气湿度60%—75%,饲料湿度10%—15%,并要减少投喂青饲料。实践证明,在此期间,若投喂青饲料太多,会降低其产卵量。在时间管理上,在产卵筛上要标注成虫入筛日期,以掌握其产卵时间和寿命的长短。

4 黄粉虫的繁殖技术

4.1 黄粉虫生育周期简述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黄粉虫各虫态期和长短, 因气温的冷热而延长并缩短。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280~369粒,平均304粒。交尾时间是在下午8时至凌晨2时,产卵于饲料上, 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室温25~27℃,以3~5天即可孵出幼虫, 若室温在13.5~23℃,需经22~24天。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

4.2黄粉虫的繁殖技术

4.2.1虫种的选择

黄粉虫生产中选用优良虫种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人工饲养,黄粉虫群体会出现退化现象。种群内部经繁殖数十代,甚至上百代,因是近亲繁殖,加上人工饲养中会有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因素,使部分黄粉虫生活能力降低,抗病能力变差,生长速度变慢,个体变小。所以黄粉虫人工饲养中应注意选种。优良的黄粉虫虫种生活能力强,不挑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也高。黄粉虫虫种在幼虫期选择比较合适。选择老熟幼虫做虫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个体大 一般可采用简单称量的方法,即计算每千克重的老熟幼虫头数。幼虫以每干克重3500 一4000 只为好,即虫子个体大。一般的幼虫每千克重约为500 -6000 只,这种重量的幼虫不宜留作种用。(2)生活能力强 虫爬行快,对光照反应强,喜欢黑暗。常群居在一起,不停地活动。把虫子放在手心上时,它会迅速爬动,遇到菜叶或瓜果皮时会很快爬上去取食。(3)形体健壮 虫体较充实饱满,色泽金黄,体表发亮,腹面白色部分明显。体长在30 毫米以上。在初次选择虫种时,最好购买专业部门培育的或自行培育的虫种,以后每养2-3 代更换1 次虫种。因为专业育种单位是经过科学方法选育的,种虫具有家养与野生品种的共同优点。用优良的虫种饲养比用退化品种有更多的优越性,生产中将会获得更大的效

益。除直接选择专门培育的优质虫种外,在饲养过程中繁殖虫种也应经过选择和细致的管理。繁殖用虫种的饲养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4 - 30 ℃ 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 % - 75 %之间。繁殖用虫种的饲料应营养丰富,组分合理,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充足,必要时可加人适量的蜂王浆,以促进其性腺发育,延长生殖期,增加产卵量。成虫雌雄比例以1 : 1 较合适。成虫寿命一般为80 一185 天,若管理得好,饲料好,可延长成虫寿命。优良的虫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每头雌成虫产卵量可达880 粒以上。

4.2.2 种虫的喂养

除投喂一般饲料外,待幼虫长到5 毫米长时,可适量投放一些青菜、白菜、甘蓝、萝卜、西瓜皮等。投放多汁饲料应将菜叶等洗净晾至半干,切成约1 平方厘米的小片,撒人养虫箱中幼虫特别喜欢取食瓜菜类饲料,但投放量一次不能过大,过大会使养虫箱内的湿度增高,湿度过高虫子易患病。菜叶投喂量一般以6小时内能吃完为度,隔两天喂1 次多汁饲料,夏季科适当多喂一些。在幼虫化蛹期应少喂或不喂多汁饲料。

4.2.3 黄粉虫虫卵收集

黄粉虫成虫产卵时可用卵筛通过纱网集卵。在养殖箱撒上一层细细的麸皮,再放上卵筛,筛网的大小可根据虫的大小而定,最后在筛网上放种虫和饲料,黄粉虫种虫产卵时每7-10天换1 次养殖箱,重新收集卵。集卵也可小用纱网,向在饲料的下面放一张纸,黄粉虫成虫产卵时每3- 5 天取1 次卵纸,连同饲料中的卵和纸一起取出集中放入养虫箱中,另换上新的饲料和报纸,供成虫产卵。如此反复收集黄粉虫虫卵,待其孵化。但此方法不及筛网集卵方法好,因为黄粉虫成虫还有机会取食部分卵块。

4.2.4卵的孵化

产卵期间要将室温控制在22-28℃,相对湿度65%-70%,虫卵的孵化率可达99%。温度低延长孵化期,可适当加温,温度高时可在地面洒水增湿降温。干燥时,还可在孵面盖上菜叶,室内挂上湿布,切不可卵面喷水。湿度大时要通风,地面撒石灰或草木灰。 5黄粉虫的疾病防治

5.1 如何防治黄粉虫干枯病

5.1.1病因

发病原因主要是空气干燥,气温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而发病。一般在冬天用煤炉加温时,或者在炎夏连续数日高温(超过35度)无雨时易于出现此类症状。

5.1.2症状

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慢慢发展到整体干枯而死。

5.1.3防治

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对干枯而死的黄粉虫,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健康虫吞吃生病。

5.2 如何防治黄粉虫腐烂病

5.2.1原因

此病多发生于湿度大、温度低的多雨季节。因饲养场所空气潮湿,加上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再加上管理不好,粪便及饲料受到污染而发病。

5.2.2 症状

表现为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排黑便,重者虫体变黑、变软、腐烂而死亡。病虫排的黑便还会污染其他虫子,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整盒虫子全部死亡。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夏季主要预防的疾病。

5.2.3 防治措施

发现此状况后应立即减少或停喂青菜饲料,及时清理病虫粪便,开门窗通风排潮,及时挑出变软变黑的病虫。若连续阴雨室内湿度大温度低时,可燃煤炉升温排潮,提供相适宜的温度。药物防治措施:可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箱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麸皮拌青料投喂。

5.3如何防治螨虫侵害

5.3.1 螨虫对黄粉虫的危害

危害黄粉虫的螨虫主要是粉螨,欲称“糠虱”、“白虱”、“虱子”。夏、秋季节,在米糠、麦麸中很容易滋生,使饲料变质。如果把带有螨虫的米糠作饲料投喂时被带入盒内,在高温、高湿的适宜环境条件下,又有丰富的营养,螨虫繁殖力又极强,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发展、蔓延到全部饲养盒中。

5.3.2病因 一般在7~9月份高温高湿容易发生螨虫病害。饵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5.3.3症状 螨虫一般生活在饲料的表面,可发现集群的白色蠕动的螨虫,寄生于已经变

篇六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黄粉虫

黄粉虫 编辑词条

[1]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甲属。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养殖蜘蛛、蜈蚣、蝎子、蛇以及家禽家畜的最佳饲料。

快速导航

分布区域 北美洲

属 中文名 黄粉虫 界 动物界 鞘翅目 粉虫甲属

科 拟步行虫科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目录

∙ ∙ ∙ ∙ ∙

∙ ∙ ∙ 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 3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 ∙ ∙ ∙ ∙

∙ ∙ ∙ ∙ ∙ ∙ ∙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 ∙ ∙ ∙

∙ 4养殖技术 5饲养方法 6 四、注意清洁 7 8 9 10综合利用 11

1形态特征

黄粉虫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黄粉虫在25℃时,经3-5天即可孵化,温度降低则延迟孵化。幼虫化蛹后要及时与幼虫分开,因为蛹不会活动,有被虫咬的可能。分开后要把蛹放在通风、温度、干燥的环境中,在20℃以上时,经过一星期基本上能变成黑色甲壳虫。 卵

乳白色,很小,长约1-2毫米,直径为0.5毫米, 呈椭圆形。卵外面有卵壳,比较薄,起保护作用,卵液为白色乳状粘液。卵分为:卵壳、卵核、卵黄、原生质。

幼虫

黄色有光泽,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呈圆筒形。有十三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淡黄色。依此而命名为黄粉虫。 头胸所占虫体的比例较短,约为身体的1 /5。身体直,皮肤坚,中间较粗。腹部末端一节较小。头缝呈U字形,咀扁平。尾突尖,向上弯曲。

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成虫

蛹在25℃以上经过一星期后蜕皮为成虫。成虫刚刚蜕皮出来为乳白色,甲壳很薄,十来个小时后变为黄褐色,黑褐色,有光泽,呈椭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6毫米,甲壳变得又厚又硬,这时完全成熟了。经过交配产卵进行第二代繁殖。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成虫头部比幼虫头部多长出一对触须,并且是幼虫面的五倍长。足三对,一对长在前胸部,二对长在腹部,足长比幼虫长8至10倍。每个足尖二个钩爪,足趾上有毛剌。背部翅膀上有竖纹若干条。成虫虽然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但只能作短距离飞行, 翅膀一方面保护身躯,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爬行。

2生活习性

黄粉虫的图册(3)黄粉虫生性好动,昼夜都有活

动现象。一般发生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30℃,在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 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 %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 %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性别比1:1,喜群居,性喜暗光,黄昏后活动较盛。羽化后的经3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上面,每条雌虫可产卵约200余粒,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壳薄而软,雌虫寿命1-3个月不等,产卵一半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7-8月卵期要1周,幼虫有

1-10个龄期,约4-6 天脱皮1次,历经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开始取食活动。

3饲养环境

温暖、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化学污染。

适宜生长密度

(1 )成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5000 — 8000 只。

( 2 )幼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 万只左右(约5 千克)。

( 3 )蛹身体娇嫩,以单层平摊无重叠挤压为宜。

( 4 )种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000—3000 条为宜。

( 5 )夏季高温饲养密度要小一些,冬季密度可稍大

适宜生长湿度

饲料含水量15 % ,大气湿度70%左右。若饲料含水量超过18%或空气湿度大于85 % ,黄粉虫发育减慢并容易患病。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适宜生长温度

对于成虫和幼虫来说,—4 ℃ 是其生存低限,低于6 ℃ 进人冬眠状态,12 ℃ 是发育起点,30—33 ℃ 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 ℃ ,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 ℃ 生长速度减慢,39℃ 是其致死温度。对于蛹来说,最怕高温,30 ℃ 以上就可能使其窒息死亡。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温,减小密度,防止太阳暴晒。 4养殖技术

成虫期

蛹羽化成虫的过程大约3-7天,头、胸、足、翅先羽出,腹、尾后羽出。因为是同步挑蛹羽化,所以几天内可全部完成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都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随意搅动。发现筛盘底

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5-7天换一次卵盘。成虫存活期在50天左右,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养虫车间

卵期

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卵的木盘上架,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的幼虫。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

幼虫期

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饲料。 成虫产卵的盘,孵化7-9天后,待虫体蜕皮体长达0.5厘米以上时,再添加麦麸子和鲜菜。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公斤,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因饲料不足,虫体活动挤压而相互咬杀,要随着幼虫的逐渐长大,及时分盘。

麦麸子是幼虫的主要饲料,同时也是栖身之地。因此饲料要保持自然温度。在正常情况下,当温度较高时,幼虫多在饲料表层活动,温度较低时,则钻进下层栖身。木盘中饲料的厚度在5厘米以内,当饲料逐渐减少时,再用筛子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1-2龄幼虫筛粪,要选用60目筛网,防止幼虫从筛孔漏掉。要先准备好盛放新饲料的木盘,边筛边将筛好的净幼虫放入木盘上架。

黄粉虫幼虫生长要突破外皮(脱皮),经过一次次蜕皮才能长大。幼虫期要蜕7次皮,每蜕一次皮,虫体长大,幼虫长1龄。平均9天蜕一次皮。幼虫蜕皮时,表皮先从胸背缝裂开,头、胸、足部,然后腹、尾渐渐蜕出。幼虫蜕皮一般都在饲料表层,蜕皮后又钻进饲料中,刚蜕皮的幼虫是乳白色,表皮细嫩。 黄粉虫幼虫如何管理

刚孵出的黄粉虫幼虫长约3毫米,乳白色。1天后,体色变黄。体13节,呈圆柱形,头部位于体节的前端。口器扁平,咀嚼式,能啃食较硬食物。第2一4节为胸部,长有3对足,第5一12节为腹部,第13节下部有肛门,尖部有两锥形短尾。

幼虫同幼蝎一样,有蜕皮特性。其生长发育是经蜕皮进行的,约1个星期蜕1次皮。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蜕皮顺利,很少有死亡现象。刚孵出的幼虫为1龄虫,蜕第1次皮后变为2龄幼虫。刚蜕皮的幼虫全身为乳白色,随后逐渐变黄。经60天7次蜕皮后,变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长2.5一3厘米,接着

篇七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黄粉虫养殖常识

黄粉虫养殖常识【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几个常用概念 为了讲述的方便,我们需要先澄清几个概念

1、孵化 黄粉虫的卵完成发育后,幼体冲破卵壳爬到外界的过程叫做孵化

2、蛹化 黄粉虫卵孵化为幼虫后通过汲取外界食物积累营养,并不断脱皮,当长到一定阶段后,幼虫转化为相对静止的蛹期,由幼虫变为虫蛹的这个过程称为蛹化。黄粉虫由幼虫变为虫蛹,体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中蛋白质含量也有所上升。我们仔细观察虫蛹后会发现,蛹虫既像幼虫又像成虫,蛹期是黄粉虫身体各部位器官由幼虫期形态向成虫期形态过渡的阶段。

3、羽化 类似于蛹化,羽化是指黄粉虫虫蛹变为成虫的过程。黄粉虫蛹的羽化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25-30℃的温度及65%-75%的湿度为羽化的适宜条件,反之则会减缓羽化甚至不羽化。

4、龄期 龄期是我们在讲述过程中常用的一个概念,黄粉虫两次蜕皮之间的间隔时长称之为一个龄期。

黄粉虫之所以要通过蜕皮长大与其独特的生理结构有关。黄粉虫与其他很多昆虫一样,属于外骨骼动物,所谓“外骨骼”其实是一种形象的称谓:其表皮坚韧如骨,又处在身体外部,故称外骨骼。外骨骼的实质是一层几丁质化的表皮组织,其

伸展性很小,当虫体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蜕去旧皮以形成面积更大的新表皮,使虫体得到进一步增大的空间。蜕皮现象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

黄粉虫幼虫约9天左右蜕1次皮,即一个龄期大约有9天左右。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会顺利地自然蜕皮,否则将出现蜕皮困难,长期蜕皮困难会导致黄粉虫畸形以至死亡。黄粉虫每次蜕皮后进行筛粪,然后添加新的饲料并补充菜叶等青饲料。

生存条件 很多养殖黄粉虫的朋友都比较关心一个问题:什么条件适合养殖黄粉虫。对于此问题,我们认为所谓“条件”是指黄粉虫赖于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称。这些因素又可大致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指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形成的因素,我们称之为“自然因素”,另一块是指饲料及饲养技术等被养殖者控制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人控因素”。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自然因素”往往不能满足黄粉虫良好繁育的条件,于是我们常常要通过人为控制外部环境去改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

温度 黄粉虫的不同虫态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也不一致,如自然越冬的幼虫低于6℃即进入冬眠状态,而大龄幼虫最低可忍受-15℃的低温而不致死;理论上12℃是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但对于成虫来说,-4℃就是其生存底限

温度。黄粉虫能忍受的最高温度不超过40℃,长时处在40℃以上可造成黄粉虫大量死亡。

综上所述,黄粉虫的生存温度区间为[-15—40℃]。

但我们人工养殖决不是为了考验它们的生存极限,养不死即可,而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最合适的生存温度,以获得最大化的养殖收益。

经实验,[20-33℃]是黄粉虫生存的合适外界温度,而

[25-30℃]是黄粉虫生存的最适外界温度。在最适外界温度下,黄粉虫生长迅猛,成活率高。注意,我们一再强调“外界”一词,是因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养盘和外界温度有2-4℃的温度差。外界温度低于20℃,生长速度放缓,容易发病。高于33℃生长速度也会减慢。对于蛹来说, 35℃以上就可能导致其窒息死亡。

因此,养殖黄粉虫在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减疏密度,防止太阳暴晒,冬天要采取安全方法加温,防止冻死,加快生长。 湿度 在适宜温度下,大气相对湿度55%-75%,饲料含水量15%为黄粉虫生存的适宜湿度。空气湿度大于85%或饲料含水量超过18%,黄粉虫发育减慢并容易患软腐病而大量死亡。当空气湿度小于50%时,干燥可影响其生长和蜕皮,甚至诱发干枯病致死。

我们注意到,上述的温度以及湿度范围,也是我们人类普遍感觉比较舒适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大致用我们自身的感受

来观照黄粉虫的生存湿度,但这只是一种简便方法,代替不了温湿度计的准确测量。

交配 像许多动物一样,黄粉虫也是通过成虫间的两性交配进行繁殖的。成虫寿命一般在60~160天之间,平均寿命120天左右。成熟的雄虫和雌虫喜在阴暗处交尾产卵,一生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1~10粒,最多30粒。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一个月前后,产卵量约在60~480粒之间,平均产卵量300粒左右。改善饲养管理可提高雌雄比例,延长产卵期,增加产量。在提供营养丰富的复合生物饲料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优质种虫的产卵量最高可达1000粒以上。 因夜间光线较弱,声响等外界刺激少,故黄粉虫交配多在夜间进行。交配过程中遇声光刺激会受惊吓而终止交配。所以黄粉虫养殖场选在比较僻静的地方也有益于其繁育。另外,温度也会对交配产生影响,20℃以下或33℃以上很少交配。 黄粉虫的几个生活习惯

1、吃 我们知道,黄粉虫属于低等一些的动物,有些营养的东西都会“来者不拒”,在极度饥饿状态下,还会啃噬饲养盘。人工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黄粉虫能吃饱还要它能吃好,以便尽快地获得收益。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它们的食性,安排适当的“膳食食谱”。 饲料应合理搭配,其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营养、维生素、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来源

以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主。一般采用以麦麸为主料,各种蔬菜、瓜果的叶片皮核等为辅料。

另外也可将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经过发酵等处理后利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秸秆资源,其中玉米、小麦、稻草的秸秆更是以亿吨为计算单位的。另外经罐头厂、饮料厂、酒厂加工后的果核、果皮等下脚料也可直接作为黄粉虫的优良饲料。我国大量的果品加工下脚料尚未得到合理利用,有的甚至直接作为垃圾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所以,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榆叶、桑叶、桐叶、豆类植物等的叶片也可作为黄粉虫的辅助青饲料。需要强调的事,饲料不用千篇一律,特别是青饲料,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才是经济可行的。例如我们黄粉虫养殖基地利用当地一种盛产的野菜作为青饲料,不但大大节省了成本,还为当地的水上环保做出了贡献。

不同虫态的黄粉虫在饲料配方上稍有异样,坊间流传的配方也有很多种,使初养者不知采用哪一种更好。在这里,我们只推荐两种实用的配方,供大家参考:

1、幼虫饲料配方:麦麸80%,玉米粉16%,蛋白饲料2%,饲用复合维生素1%,普通食盐1%;

2、成虫饲料配方:麦麸70%,玉米粉24%、蛋白饲料2%,鱼骨粉2%,饲用复合维生素1%,普通食盐1%。在这里需


黄粉虫虫蛹分离筛相关热词搜索:黄粉虫筛虫机 黄粉虫蛹的分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黄粉虫虫蛹分离筛”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黄粉虫虫蛹分离筛"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27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