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养殖,棘胸蛙

养殖,棘胸蛙

2017-06-14 09:53: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养殖,棘胸蛙(共6篇)石蛙养殖:雷游松零成本养蛙赚千万[每日农经]石缝里的生财蛙(20130819)联系方式: 福建省龙岩市:雷游松:13859551358石蛙,又叫棘胸蛙,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为食。别看它长得难看,但它肉多味鲜并且具有滋阴降火、健肝胃、解热毒等药用价值,历来都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

篇一 养殖,棘胸蛙
石蛙养殖:雷游松零成本养蛙赚千万

  [每日农经]石缝里的生财蛙(20130819)

  联系方式: 福建省龙岩市:雷游松:13859551358

  石蛙,又叫棘胸蛙,它们长期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为食。别看它长得难看,但它肉多味鲜并且具有滋阴降火、健肝胃、解热毒等药用价值,历来都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近年来,由于野生石蛙越来越少,不少养殖户开始人工养殖石蛙。

  在福建省龙岩市古田镇苏家坡村,有个80后名叫雷游松,近几年经过不懈努力和摸索,不仅养殖了当地很多人养不了的石蛙,并且还做到了零成本养蛙,给他带来了千万元的财富,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白捡”来的石蛙。他不仅创造了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而且成功探索出了一套石蛙人工高密度养殖模式,年创产值500万元左右。

  其它石蛙养殖新闻:

  湖北恩施州咸丰县小村乡中心场村青年黄立文,利用家乡水质资源的优势养起了石蛙。第一年,黄立文就投入十多万,建起了一千多平方米的池子,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养殖以失败告终。

  但他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棘胸蛙养殖技术,并开始改建养殖池,寻找合适的水源研究养殖食料,黄立文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养殖方法,自己的棘胸蛙养殖也获得了成功。

  黄立文说,现在不少人打电话来要货,福建、浙江市场非常大,只要喊卖,人家马上来拖完。


  在安徽省休宁县的深山里,天气渐热的时节,刚入夜,就有胆大、勤劳的当地能人打着手电,来到人烟罕至的山谷里,拨开长满灌木、杂草溪畔,在透凉的小溪水中捕捉着一种美味与滋补并存的蛙类,这就是当地最为盛名特产之一——“石蛙”。

  由于石蛙对环境异常挑剔,很多人养殖都以失败告终。小时候时候就常常随父亲一起捕捉石蛙的休宁县溪口镇巴源村小坑村民朱荣光原来一直在外面打工,多年的外出务工生涯却没有挣到钱已经让他开始了厌倦,随着家庭的成长,孩子读书需要照顾,父母年老也需要赡养,在家能干一份事成为了他当时最大的愿望。

  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地出现养殖石蛙致富的报道,各种养殖石蛙的知识网上随处可查,正值壮年的朱荣光似乎看到了养殖石蛙前景的光明,何不利用家乡溪流清凉的环境加上养殖技术的科学指导。

  养殖石蛙对环境的营造对于前期投资时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养殖场池就需要投资10万元,还要购买种蛙等,资金没有落实,就迟迟不敢行动,找银行贷款能容易贷到么?

  恰逢休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实施的如火如荼之际,他看到村委会粘贴的休宁农商银行溪口支行公示的阳光信贷的信息,便拨打了所服务的行政村的客户经理电话,银行工作人员及时的调查和和回答让他悬着终于放了下来,答应了他养殖的场池建好,购买种蛙和后期所需的3万元资金给予信贷支持。

  一切就绪,他开始了养殖生涯,汗水与挫折相伴的一年,成就如今场池内养殖石蛙7000多只,不仅满足了本地几家高档酒店的需求,而且因为养殖环境和喂养食物的地道,肉质上和野生石蛙没有多大区别而不时受到外地的客商的青睐,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溪口支行贷款的3万元也已经还清,尝到成功甜头的他准备扩大养殖。

篇二 养殖,棘胸蛙
生财有道石蛙 宁志刚养殖龙虎山石蛙致富

  [生财有道]崇尚自然的石蛙财富(20140121)

  江西龙虎山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当地的石蛙非常有名,被誉为“百蛙之王”。龙虎山的石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宁志刚让龙虎山石蛙再次成为龙虎山的特色代表,为龙虎山带来声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利益。

  石蛙。其实它真正的学名叫棘胸蛙。它和林蛙一样,本来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野生蛙。人工养殖,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的话,很难成功。可是江西龙虎山的宁志刚,把它养殖成功喽。

  好吃的石蛙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石蛙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的功效。对于这一点,《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石蛙在我国食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自古以来,它就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称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但多年来,石蛙作为野生物种,一直是被保护的对象,要想品尝到它的美味还真不容易。

  今天的主人公宁志刚,39岁,江西龙虎山人,养殖石蛙已经有4年时间了。接下来咱们就走进宁志刚与龙虎山石蛙的创业故事。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的西南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宁志刚创造了大额财富。

  石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因胸部有大团刺疣又得名棘胸蛙,近代中医药认为经常食用石蛙可以补中益气、活血消积、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等。石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药用动物志对其都有功效的记载。美食家更是因为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称其为“百蛙之王”。

  石蛙并不是龙虎山的独有品种,那龙虎山的石蛙又好在哪里呢?由于本地环境海拔高,环境好,长成商品蛙需要3年时间,因此肉质细腻。水质的标准达到了国家一级饮用水的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宁志刚怎么会想到人工养殖石蛙呢?又是怎么走上石蛙养殖的创业致富之路的呢?

  相关新闻:

  日前,在江西省万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中,龙虎山石蛙基地的负责人宁志刚获得省级优秀学员称号。此次培训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旨在对创业意识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党员,进行现代农业理论、农村产业政策、农业适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

  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龙虎山共有6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期间,他们认真学习,学会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模式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了农村大创业的技能,为进一步带动景区农民致富增加了本领。

篇三 养殖,棘胸蛙
棘胸蛙养殖可行性报告

棘胸蛙养殖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

项目实施地点∶ 湖北省鹤峰县铁炉乡犀牛村一组

项目内容 ∶ 建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与养殖 适量收购种蛙

项目规模 ∶ 占地面积一千六百平方米 年产商品蛙8000斤

项目总投资 ∶ 总投资6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 四年

项目负责人∶ 王

项目技术负责人∶ 王

项目编制单位: 鹤峰县林业局

项目实施单位:: 绿种子生态园

编制时间: 2013

一、目的意义

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等连续多年将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但我县农村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仍以外出务工为主,农副产业为副的结构形式,由于我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结合我县农村优静的环境条件,水源丰富,植被好,气候适宜等特点,发展棘胸蛙养殖业前景可观,同时还是搞活地方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羹滋补品棘胸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今世界名菜之一。

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鸡,石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参差型亚目(Diplasiocoela),蛙科(Ranidae),蛙属(Rana),广泛分布于我县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 棘胸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不仅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它 体大肉多而细,味美,营养丰富。 蛙肉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王”。棘胸蛙肉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棘胸蛙药性平,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滋阴降火、 清心 调肺、健肝肾的功效,对治疗疳积、病后虚弱、 心烦口渴等有一定辅助疗效。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 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日趋减少。 大 力发展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即能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需求,又能保护自然生态平衡。而且,棘胸蛙养殖条件要求不高,资金投入不大,不管是稻田,池塘,还是房前屋后的坑塘,有无污染水源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养殖。在农村养殖,为了解决石蛙养殖的饵料问题,需要联合农户进行蚯蚓养殖,因此,随着石蛙规模化养殖的进行,就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人心所向。

二、项目实施具备条件

1.栖息环境 棘胸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20~25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

2.活动特点 棘胸蛙有两条粗壮的后腿,因此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达1米左右。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木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在洞穴周围20~50米,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

棘胸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6~26℃,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3.冬眠 棘胸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进行冬眠,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15℃时,也有部分棘胸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棘胸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4.生长特性 蛙类的生长可分为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三个阶段。棘胸蛙的蝌蚪有尾和鳃,完全生活于水中。早期全长9毫米左右,重0.5克。在蝌蚪期生长慢,一般从孵化到变态完成约需90天。在自然环境中,成蛙的生长受环境及食物丰欠的影响,一般第一年增重20~60克,翌年可达150克左右,第三年可长至250~300克,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生长来得快。在考察中,曾发现雄性个体最大的可达750克,而雌性最大个体为590克。于4月底采集到的20~60克的

幼蛙,放入试养池中进行人工饲养,10月上旬时已达150克左右。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饲养,因饵料较充足、敌害较少,其生长速度一般比野外环境中要快。

5.摄食习性 棘胸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边也不摄取。当发现食物目标时,就猛然跳起,直扑食物对象,甩出带粘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间,白天捕食较少见。

6.食性 刚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内靠孵黄囊营养,当孵黄被消耗之后便开始觅食。经解剖观察,蝌蚪的肠中有植物碎屑、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以及硅藻、甲藻、金黄藻等。进行人工饲养时,可投喂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蛋黄、豆浆及鱼粉等。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围很广,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该项目场地鹤峰县,具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植被茂密,有常年不断的优质矿泉水源,泉水冬暖夏凉,是棘胸蛙生存的天然场所,可保证棘胸蛙常年正常生长。且具有棘胸蛙丰富的食源,小虾、小螺,小鱼,以及遍地的蚯蚓、昆虫。具备了棘胸蛙“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是一个棘胸蛙仿生态养殖的天然场所。且该项目已经作了大量前期工作。并且在县委,县林业局,野保站,水产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负责人在周边省市等石硅养殖基地进行了系统学习,具备了过硬的养殖技术,因此,在鹤峰县实施开发棘胸蛙养殖业,有天然的条件和该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基础和良好的技术保障。

三、市场前景

棘胸蛙的丰富营养价值 和多种药用功效,同时在我国大部份地区民间有着传统的食用习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地增加了市场的需求量,目前产品供不应求,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类似棘胸蛙的产品。由于人们大量捕杀和人为环境的破坏,自然生长的棘胸蛙急剧减少,市场价格昂贵,而且难以买到。现当地市场价格已达到60—100元/公斤,沿海及发达城市已达到120元/公斤左右,市场前景可观。同时该养殖业又是一项能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良好项目。

四、技术分析

棘胸蛙的养殖生长过程为: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养殖一般是指将蝌蚪培育成幼蛙(体重50-80g/只),然后将幼蛙养成至达到商品规格(体重150g/只以上)的成蛙;或直接放养幼蛙养成至成蛙。

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棘胸蛙的养殖场地应具备“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一般地,应选择水量充裕、引水方便、水质优良、林木葱郁、自然环境幽静的山涧、山村庭院或依山傍水的场地建场。

建好仿生态养殖池:根据自然条件、棘胸蛙不同生长阶段与养殖特点,结合计划

养殖规模与生产投资,可选用不同的养殖方式,并建造仿生态养殖池。 一,营造仿生态环境:

1 建造防逃设施

养殖场地应加强管理,尽量避免养殖人员和生产操作以外的干扰。室外养殖场地的四周要用砖石或水泥瓦等建造围栏,围栏底脚挖30-40cm的深沟,用碎石填平,防蛙潜穴逃跑,围栏高在1.5m以上,顶端设置向内约20cm的倒檐,既防止棘胸蛙逃跑和敌害的袭击,又形成隔断外界干扰的屏障,维持棘胸蛙养殖所需的清静环境。

2 设置遮阳条件

胸蛙喜阴凉的生态环境,故应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可在水渠附近种植常绿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形成一个四季常有的阴凉环境;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绿种子生态园进行技术革新,在沟渠边上种上皇竹草,由于皇竹草高达三米,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又能为牛羊所食用,因此随着气温升高,皇竹草遮阴面积逐渐增大。同时又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生态条件,并能招引昆虫以供蛙体补充摄食。 3 配置保持流水状态的进排水系统

棘胸蛙的整个养殖过程中,养殖用水必须为常年细水长流,循环不息,并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水温稳定。水源以山溪水、泉水为佳,不宜选用水质浑浊、有机质含量较多的池水。养殖池根据不同要求和水深,在每池的排水口内应设置限水孔,用以调节水位和水流量。建立一个常年自流的进排水系统,此系统应包括常年自流引水、蓄水池、供水和排水渠(管)等,且进排水切忌串池。 4 饵料投喂

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其生长速度相对取决于其食物来源,在我们参观的一系列养殖户中,其重要亏损原因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饵料,常见的食物黄粉虫由于价格较贵,在作主粮喂食时得不偿失。绿种子生态园为了突破这一瓶颈问题,大力发展周边农户养殖蚯蚓,免费提供蚯蚓种,市场价回收成品蚯蚓,保底价三元/平方米。由于蚯蚓养殖具有不限场地,无论田间地角,林下果园都可养殖,即降底了养殖厂的饵料成本,又让千家万户增加了收入。

五、项目建设规模

1、建产卵池(1个)10平方米;

2、孵化池(10个)10平方米;

3、幼蛙池(1个)10平方米;

4、成蛙池500平方米;

5、蝇蛆(作饵料用)池600平方米;

6、肥土地(用于培育蚯蚓)面积600平方米

7、饲料房和住房100平方米;

8、办公室及科研室320平方米。

年产商品蛙8000—10000斤。

六、项目实施方案

前期工作: 2010年建产卵池1个,孵化池1个,幼蛙池1个,成蛙池1个。蝇蛆房1间,工作室1间,蚯蚓地600平方米。收集种蛙100对,并进行驯化和繁殖的准备工作。

第一阶段:2010年制备棘胸蛙鲜活饵料设施并培育鲜活饵料(小鱼、蚯蚓、黄粉虫等)。发动五十户左右的农户进行合作蚯蚓养殖。并再次收集种蛙100对进行人工驯化和繁殖,繁殖蝌蚪达一万尾培育成幼蛙。

第二阶段:2010年--2011年增建产卵池1个;孵化池9个;并进行生产安排。

第三阶段:2012年进一步完善生产设施和技术管理措施,全面投入生产。并有一定量的商品蛙上市供应。【养殖,棘胸蛙】

第四阶段:2013年,年产商品蛙达一万斤。

第五阶段:扩大投资规模,拟融资二百万,建成年产80吨商品蛙的大型养殖基地,招收工人50人,合作农户达到一千户左右。

七、投资规模估算

1,场地租赁费用 每年2000元,4年出产商品蛙,共计8000元。

2、建设养殖池530平方×40元/平方米=21200元;

3、修建办公房科研房饲养房及住房:320平方米×350元/平方米=112000元;

4、种蛙200对 收购40000元;

5、饲料设备5000元;

6、防逃设施20000元;

篇四 养殖,棘胸蛙
棘胸蛙养殖可行性报告

棘胸蛙养殖可行性报告

http:// 秘书乐园 查看相关范文>>

项目名称∶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

项目实施地点∶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

项目内容 ∶ 建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 收种蛙

项目规模 ∶ 占地面积×平方米 年产商品蛙×吨

项目总投资 ∶ 总投资×.×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 五年

项目负责人∶ 吴纪国

【养殖,棘胸蛙】

项目技术负责人∶ 吴纪国 郭万林 李建强 杨丽萍 郑萍

项目编制单位: 正安县畜牧水产事业局

项目实施单位:: 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编制时间: 二×七年三月:

一、目的意义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式下,省委、省政府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优惠政策。根据我省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但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结合我县农村优静的环境条件,水源丰富,植被好,气候适宜等特点,发展棘胸蛙养殖业前景可观,同时还是搞活地方经济,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羹滋补品棘胸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今世界名菜之一。

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鸡,石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参差型亚目(Diplasiocoela),蛙科(Ranidae),蛙属(Rana),广泛分布于我县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 棘胸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不仅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它 体大肉多而细,味美,营养丰富。 蛙肉中含有蛋 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 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 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 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 王”。棘胸蛙肉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棘胸蛙 药性平,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滋阴降火、 清心 调肺、健肝肾的功效,对治疗疳积、病后虚弱、 心烦口 渴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 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日趋减少。 大 力发展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需求,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而且,棘胸蛙养殖条件要求不高,资金投入不大,不管是稻田,池塘,还是房前屋后的坑塘,有水源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养殖。只要向农村进行养殖技术推广,就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该项目的实施,是人心所向,属势在必行。

二、项目实施具备条件

×.栖息环境 棘胸蛙栖息的洞穴一般为自然石洞或土洞,于繁殖季节时居石洞者较多。洞穴多在溪流岸边靠近水面,或者洞口有一半在水面之下。这些洞口一般不大,较光滑,进出洞时不易擦伤体表。洞深一般为×~×厘米。洞底略低于洞口。

×.活动特点 棘胸蛙有两条粗壮的后腿,因此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达×米左右。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木草丛中觅食、嬉戏,异常活跃。但其活动范围一般不大。在洞穴周围×~×米,夜深时,便逐渐返回洞穴,天亮后很少在洞外发现其踪迹。【养殖,棘胸蛙】

棘胸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冬眠 棘胸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进行冬眠,主要靠体内贮存的养分来进行极为微弱而缓慢的新陈代谢。根据观察,一般在霜降后开始冬眠,惊蛰时节,水温高于×℃时,也有部分棘胸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动。冬眠时,棘胸蛙喜栖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内或溪边有泥土的洞穴内,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生长特性 蛙类的生长可分为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三个阶段。棘胸蛙的蝌蚪有尾和鳃,完全生活于水中。早期全长×毫米左右,重×.×克。在蝌蚪期生长慢,一般从孵化到变态完成约需×天。在自然环境中,成蛙的生长受环境及食物丰欠的影响,一般第一年增重×~×克,翌年可达×克左右,第三年可长至×~×克,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生长来得快。在考察中,曾发现雄性个体最大的可达×克,而雌性最大个体为×克。于×月底采集到的×~×克的幼蛙,放入试养池中进行人工饲养,×月上旬时已达×克左右。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饲养,因饵料较充足、敌害较少,其生长速度一般比野外环境中要快。

×.摄食习性 棘胸蛙的视力较差,它只能捕食活动着的活饵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边也不

摄取。当发现食物目标时,就猛然跳起,直扑食物对象,甩出带粘液的舌头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捕食多在夜间,白天捕食较少见。

×.食性 刚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天内靠孵黄囊营养,当孵黄被消耗之后便开始觅食。经解剖观察,蝌蚪的肠中有植物碎屑、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以及硅藻、甲藻、金黄藻等。进行人工饲养时,可投喂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如蛋黄、豆浆及鱼粉等。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虫、小型昆虫及昆虫幼体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围很广,如:昆虫、蜈蚣、蜂蛛、马陆、蜗牛、螺蚬、虾、蟹、杂鱼、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鸟类等。

该项目场地正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天然的防护林,有常年不断的优质矿泉水源,泉水冬暖夏凉,是棘胸蛙生存的天然场所,可保证棘胸蛙常年正常生长。且具有棘胸蛙丰富的食源,县境内有河流溪沟×条,小虾、小螺,小鱼,以及遍地的蚯蚓、昆虫。具备了棘胸蛙“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是一个棘胸蛙仿生态养殖的天然场所。且该项目在正安县已经作了大量前期工作。县水产技术干部吴纪国领办的棘胸蛙生态养殖场已通过遵义市科技局立项,现已有一定规模。因此,在正安实施开发棘胸蛙养殖业,有天然的条件和该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基础和良好的技术保障。

三、市场前景

棘胸蛙的丰富营养价值 和多种药用功效,同时在我国大部份地区民间有着传统的食用习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地增加了市场的需求量,目前产品供不应求,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类似棘胸蛙的产品。由于人们大量捕杀和人为环境的破坏,自然生长的棘胸蛙急剧减少,市场价格昂贵,而且难以买到。现当地市场价格已达到×—×元/公斤,沿海及发达城市已达到×元/公斤左右,市场前景可观。同时该养殖业又是一项能使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良好项目。

四、技术分析

棘胸蛙的养殖生长过程为: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养殖一般是指将蝌蚪培育成幼蛙(体重×-×g/只),然后将幼蛙养成至达到商品规格(体重×g/只以上)的成蛙;或直接放养幼蛙养成至成蛙。

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棘胸蛙的养殖场地应具备“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一般地,应选择水量充裕、引水方便、水质优良、林木葱郁、自然环境幽静的山涧、山村庭院或依山傍水的场地建场。

建好仿生态养殖池:根据自然条件、棘胸蛙不同生长阶段与养殖特点,结合计划养殖规模与生产投资,可选用不同的养殖方式,并建造仿生态养殖池。

营造仿生态环境:1、建造防逃设施 养殖场地应加强管理,尽量避免养殖人员和生产操作以外的干扰。室外养殖场地的四周要用砖石或水泥瓦等建造围栏,围栏底脚挖×-×cm的深沟,用碎石填平,防蛙潜穴逃跑,围栏高在×.×m以上,顶端设置向内约×cm的倒檐,既防止棘胸蛙逃跑和敌害的袭击,又形成隔断外界干扰的屏障,维持棘胸蛙养殖所需的清静环境。

2、设置遮阳条件 棘胸蛙喜阴凉的生态环境,故应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可在围西半球附近种植常绿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形成一个四季常有的阴凉环境;夏季,在养殖池上方需搭建凉棚,并种些蔓藤、攀藤作物和瓜果等;在池边的空地上种植一些常绿植物,如南瓜、花草等,以增加遮阳面积,同时净化空气,改善生态条件,并能招引昆虫以供蛙体补充摄食。3、配置保持流水状态的进排水系统 棘胸蛙的整个养殖过程中,养殖用水必须为常年细水长流,循环不息,并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水温稳定。水源以山溪水、泉水为佳,不宜选用水质浑浊、有机质含量较多的池水。养殖池根据不同要求和水深,在每池的排水口内应设置限水孔,用以调节水位和水流量。最好建立一个常所自流的进排水系统,此系统应包括常年自流引水、蓄水池、供水和排水渠(管)等,且进排水切忌串池。4、

封沟养蛙、山沟庭院式养蛙、依山傍水式养蛙,都是棘胸蛙良好的养殖场地。棘胸蛙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易饲养,抗病历强。常见的病主要有四种,水霉病、腐皮病、肠胃病、水肿病,这些病的预防及治疗都很简单。

五、项目建设规模

1、建产卵池(×个)×平方米;

2、孵化池(×个)×平方米;

3、幼蛙池(×个)×平方米;

4、成蛙池×平方米;

5、鱼苗(作饵料用)池×平方米;【养殖,棘胸蛙】

6、肥土地(用于培育蚯蚓)面积×平方米

7、饲料房和住房×平方米;

8、办公室及科研室×平方米。

年产商品蛙×吨。

六、项目实施方案

前期工作: 2006年建产卵池(×个)×平方米,孵化池(×个)×平方米,幼蛙池(×个)×平方米,成蛙池(×个)×平方米。已具备饵料培育房×平方米。收集种蛙×对,并进行驯化和繁殖的准备工作。

第一阶段:2007年制备棘胸蛙鲜活饵料设施并培育鲜活饵料(小鱼、蚯蚓、黄粉虫等)。收集种蛙×对进行人工驯化和繁殖,繁殖蝌蚪达一万尾培育成幼蛙。

第二阶段:2008年--2009年建产卵池×平方米;孵化池×平方米;幼蛙池×平方米;成蛙池

×平方米;鱼苗池×平方米;饲料房和住房×平方米;办公室及科研室×平方米;收集种蛙×对。并进行生产安排。

第三阶段:2010年进一步完善生产设施和技术管理措施,全面投入生产。并有一定量的商品蛙上市供应。

第四阶段:2011年---,年产商品蛙达×吨。

七、投资规模估算

1、修建池塘×平方米××元/平方米=×.×元;

2、修建办公房科研房饲养房及住房:×平方米××元/平方米=×.×万元;

3、种蛙收购×万元;

4、饲料设备×万元;

5、防逃设施×万元;

6、其它×万元;

总投资×.×万元。

八、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资金来源:该项目共需资金×.×万元,申请项目经费×万元,自筹资金×.×万元。

2、资金的使用:第一阶段:2007年前的前期工作投入资金×`×万元;

第二阶段:2008年--2009年建产卵池×平方米;孵化池×平方米;幼蛙池×平方米;成蛙池×平方米;鱼苗池×平方米;饲料房和住房×平方米;办公室及科研室×平方米;收集种蛙×对,进行生产。投入资金×万元;

第三阶段:2010年进一步完善生产设施和技术管理措施,全面投入生产,投入资金×.×万元。

九、经济效益分析

1、每平方米按最低放养成蛙密度×只计,每只商品蛙按最低体重×克计:×平方米××只/平方米××克/只=×吨;

2、每公斤按当地最低价×元计:×吨××元/公斤=×万元;

篇五 养殖,棘胸蛙
棘胸蛙养殖技术规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 本标准由龙泉市石蛙养殖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九重天蛙业有限公司,龙泉市林业局,龙泉市渔业局,龙泉市石蛙养殖行业协会,龙泉市青山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先有、吴孝元、张小伟、徐志高、陈益伟、李雪勇、吴金有。

棘胸蛙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棘胸蛙人工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及养殖设施、饲料、亲蛙的选择与培育、蝌蚪培育、幼蛙与成蛙饲养、越冬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棘胸蛙人工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养殖,棘胸蛙】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亲蛙

蛙龄2年~3年,用来繁殖下一代的雌、雄棘胸蛙。

3.2 蝌蚪

为两栖动物从受精卵孵化后至变态前这一生长阶段的形态,体呈椭圆型,尾大而扁。棘胸蛙蝌蚪的身体与尾巴连接处带特有的V字形花纹。

3.3 变态期

蝌蚪从后肢长出至尾巴吸收的一段时期。

3.4 幼蛙

已完成变态的,体重<100g的棘胸蛙。

3.5 成蛙

体重≥100g的棘胸蛙。

3.6 养殖池

用于棘胸蛙养殖的产卵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和亲蛙池。

3.7 敌害生物

影响棘胸蛙生存、生长、栖息和摄食的生物,如肉食性鱼类、鼠类、鸟类、蛇类、水生昆虫等。 4 环境条件及养殖设施

4.1 场地选择

选择环境僻静、冬暖夏凉、交通便捷、管理方便的地点。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夏季最高水温低于30℃。养殖区域及取水点上游无污染源。

4.2 水质

养殖用水应符合NY 5051规定。

4.3 养殖设施

养殖池分为室内养殖池与露天养殖池。室内养殖池要求通风、凉爽;露天养殖池设遮荫凉棚,可增设诱虫设施。

养殖池以方形池和沟渠形池为宜。方形池以砖砌、水泥抹面,池底向一侧倾斜,池上方安装进水管,最低处开排水孔,蛙类池上口设防逃网;沟渠形池以水泥抹面,沟底向出水一侧略微倾斜,外围设防逃围墙并设防逃网。养殖池要满足棘胸蛙对水面、陆地、石穴、水生植物、食台等条件要求。

养殖池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养殖池

【养殖,棘胸蛙】

4.4 养殖池消毒

放养前10d左右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将养殖池清洗排空后,用1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或10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喷施消毒,放养前排灌一次。

4.5 养殖水排放

养殖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规定。

5 饲料

5.1 饲料种类

棘胸蛙人工饲养所用饲料主要分为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有黄粉虫、蝇蛆、蚯蚓等;植物性饲料有蔬菜、玉米粉、水草等。

5.2 饲料来源

自己种养、加工或外购。外购饲料或原料要求来源清晰、检验合格。

5.3 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规定。

6 亲蛙的选择与培育

6.1 亲蛙要求

体质健壮,无伤残,发育良好,活力较好;雌蛙体重≥100g、雄蛙体重≥150g。

6.2 雌雄鉴别

雌蛙胸腹光滑,仅在背部、体侧、四肢背面有分散的小圆疣和小黑刺,咽侧无声囊孔;雄蛙除腹部外,全身排布长短不一的窄长疣、小圆疣,胸部布满大刺疣,前肢第一指基部有膨大的关节婚瘤,咽侧有声囊孔。

6.3 亲蛙放养

6.3.1 亲蛙消毒

放养前用1%~3%氯化钠溶液浸浴15min~20min,或10mg/L~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min~20min。

6.3.2 放养比例

雌、雄亲蛙的放养比例为1∶1。

6.3.3 放养密度

2只/㎡~4只/㎡。

6.4 饲养管理

保持养殖池干净卫生、水质清新,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每天傍晚定时定点投喂一次,投喂量为体重的3%~5%,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各种动物性饲料交替投喂,保证营养均衡。

6.5 产卵

篇六 养殖,棘胸蛙
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

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04-11-30

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

一、基本生物学特征

石鸡属两栖动物,又名棘胸蛙,拉丁文名:Paa Spinosa。肉味鲜美,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雄性胸部有分散的大黑棘,雌雄蛙身体布满小的圆疣,疣上有分散的小黑棘。一般两龄以上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为每年4—9月,每年可交配产卵3次。一般水温到10摄氏度以下冬眠。

二、养殖技术

1、苗种生产:用天然苗种和人工繁殖苗种两种。

(1)天然苗种:扑捞野生蝌蚪或幼蛙进行养殖。

(2)人工繁殖和苗种生产:

亲蛙培育与选择

棘胸蛙亲蛙培育池面积6-12平方米,池墙高0.8米,饲料台面积占总面积的2/5,饲料台外水环境占总面积的3/5,池水深0.2-0.3米,进水口处设置供亲蛙越冬栖息的“洞穴”,池上方设置防逃罩网,夏、冬两季设度夏和越冬棚。亲蛙饲料以“大平二号”蚯蚓、蝇蛆、黄粉虫为主,兼投环毛蚯蚓,4月—11月水温10℃—22℃时,亲蛙日摄食量为体重的4%—10%,12月至翌年3月水温10℃—13℃时,亲蛙日摄食量为体重的2%—3%。亲蛙要求体大健壮,无伤病,皮肤色泽明亮,富有黏液,体长11厘米—13厘米,体重150克—250克。雄蛙要求胸部疣棘明显,前肢抱握有力,鸣声洪亮。雌蛙要求腹部膨大、松软,用手指触摸腹部有卵粒感。雌雄比为1:1,催产亲蛙密度为2对/平方米。

催产与管理

水泥催产池面积5平方米左右,水深30厘米,池内用石块摆成多个洞穴,或用木板在池的一侧分隔成多个洞穴。在池内放入少量维管束植物,供亲蛙栖息和产卵。催产时间一般选择下午4时左右。催产剂配置方法:用LHRH—A3和混合激素A、B型加0.7的生理盐水配制而成。雌蛙注射剂量:LHRH—A3200毫克/千克,或混合激素A型20IU/千克,或混合激素B型20IU/千克。雄蛙剂量减半。亲蛙放入催产池之前,先清洗催产池,将遗留在石块和池壁上的污泥和卵胶膜洗刷干净,并按催产池要求把石块摆设好,催产池注满水后仍然保持流水,催产过程中,夜间尽量避免惊扰亲蛙,早晨7时检查产卵情况。

收卵时间与方法

收卵时间选择在气温较低的上午10时之前或下午5时之后,收卵用镊子或徒手进行收集。集卵器选用盆、桶、碗等表面光滑的工具。收卵时,先徒手将卵胶膜与附着物分离,然后用镊子将卵放入盛有水的碗内或盆内。收卵时应防止拉拽而损伤胚体。卵在集卵盆内不宜太久,避免胚体缺氧死亡。集卵盆应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水温升高影响胚胎发育。

孵化和蝌蚪培育

孵化池内放入水生维管束植物或蕨类植物,然后将卵均匀放在其上。放卵量为1500粒/平方米—2000粒/平方米,流水孵化。孵化期间,应及时清刷污物和卵胶膜,检查出水口防止卵流失。孵化后期适当加大进水量。胚胎发育到原肠后期时,任取100粒卵计算其受精率,发育到右腮盖封闭期时,计算其孵化率。全部出苗后,取出附着植物,以防水质恶化。

初孵蝌蚪全长15毫米左右时,身体弱,不易移动,留在孵化池内饲养。出膜第三天起投喂煮熟蛋黄,早晚各1次,连喂3天,每2000尾1粒/天。投喂时停水30秒。蛋黄放在纱布内,用手将蛋黄捏挤成糊状后在碗里荡洗,直到蛋黄成微小悬浮颗粒,用手指将蛋黄弹入池内,分2次—3次喂完。第四天起,投喂煮熟泥鳅或黄鳝或米饭,投喂量约为体重的4%。随着蝌蚪的生长为35毫米左右,摄食活动能力强,此时进行蝌蚪成活率检查,并分池喂养,放养密度为300尾/平方米左右,投喂量增加到体重的10%左右。60天后,蝌蚪全长为60毫米左右,再次检查成活率和分池喂养,放养密度为200尾/平方米,蝌蚪长四肢后,池内放入供变态幼蛙登陆的板、台和集蛙箱,并在池上设网防逃,或将长有四肢的蝌蚪收集到幼蛙池内饲养,此时的蝌蚪不投料。

2、成蛙养殖技术

(1)饲养池建造:人工养殖棘胸蛙必须选择在无污染的水、泉水、地下水流经的地方,模拟野生棘胸蛙的野生生态环境建造饲养池。饲养池最好在海拔200—800米的高山区地带,有利于渡夏越冬。如在海拔低的平原高温区养殖棘胸蛙,可导引深井水、冷塘水或深洞积水入池,并使养殖环境保护安静、荫蔽、凉爽、温差变化小、湿度大。所在,养殖场内要有遮荫设备,养殖池附近具备川流不息的清洁水源条件。

(2) 饲养管理:小蝌蚪5—8天开始摄食。100组成蛙的蝌蚪可用鸡蛋或鸭蛋5个与豆腐渣5—7.5公斤拌和,傍晚投放,每天1次;10日后,每天投饵2次,这时可改用豆腐渣;20日后,喂食配合饲料,用量以每天吃完为佳。夏季池间气温不宜超过32℃,水温保护在28℃以下。依据蛙用肺、皮呼吸的生理特点,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80%左右。为给棘胸蛙提供足够的饲料,应结合饲养蝇蛆和蚯蚓。

(3)饲料以天然饵料为主,主要包括“太平二号”蚯蚓和蝇蛆、黄粉虫。

三、病害防治

肠胃炎,病因:蝌蚪、幼蛙因摄食过多引起。措施:控制投食和饵料大小。 腹腔积水,病因:水质不良引起,可影响蝌蚪、幼蛙、成蛙。措施:调节水质。 细菌性烂皮病,水质不良引起,措施:调节水质。


养殖,棘胸蛙相关热词搜索:豪猪养殖 兰花养殖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殖,棘胸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殖,棘胸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28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