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2017-06-14 11:42:2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共7篇)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农广天地]池塘鱼菜共生技术(20140813)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池塘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制约水产养殖的一个瓶颈。以前人们主要靠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但是成本太高。如今在重庆,有一种办法可以在减少微生物制剂使用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池塘富营养化的问题,这...

篇一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池塘鱼菜共生技术(20140813)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池塘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制约水产养殖的一个瓶颈。以前人们主要靠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但是成本太高。如今在重庆,有一种办法可以在减少微生物制剂使用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池塘富营养化的问题,这就是池塘鱼菜共生技术。池塘鱼菜共生技术很简单,它通过搭建浮床,然后种上空心菜。利用蔬菜来吸收水中的氨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池塘鱼菜共生技术是建立在以养鱼为核心的基础上,种菜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好鱼。因此,种上菜的池塘仍然需要正常的管理,并且是一点都不能放松的。池塘鱼菜共生技术虽然很简单,操作也很方便,但是传达出的理念却很有价值,它对我国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扩展阅读: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使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废物(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从而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变害为宝,在使养鱼水体自然净化,水质保持长久稳定,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可以收获到一定量的水生蔬菜,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鱼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

  1 养殖池的选择   

  一般的精养池塘都可以。池塘要求保水性好,鱼产量亩产在800kg以上为好。池鱼放养模式结合当地养殖习惯即可,不用特意选择品种和模式。

  2 水生蔬菜的选择

  空心菜、水芹菜、生菜等常见的绿叶菜均可在水上安家,需大水大肥的丝瓜等也可种植。

  2.1 空心菜

  又叫蕹菜,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富含各维生素、矿物盐。在15-40℃条件下均能生长,在北方地区生长期5-10月,时间长、产菜期长。一般播种后35-45d开始采收,在初收期及生长后期,每隔7-10d采收1次,生长盛期5-7d采收1次。

  2.2 水芹菜

  水芹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15-20℃生长最快,5℃以下停止生长,能耐-10℃低温;水芹菜含有丰富的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产量高而稳,病虫害少,是无公害食品,天气条件影响不大,亩产量在3000-5000kg。

  2.3 生菜

  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生长适温为15-20℃,最适宜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的环境,定植至采收为30-50d,北方地区生长期4-10月。

  2.4 丝瓜

  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根系强大。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需大水大肥、可搭架立体利用水面以上的空间。

  3 栽种技术

  (1)蔬菜种植面积不超过养鱼水面的30%、不低于25%。(2)池塘里不能有龙虾和草鱼等食草的水产品种。(3)用竹子或做塑料管做浮筐,做成1m×2m或1m×4m的浮床,在浮筐上用聚乙烯网布作浮床的面和底,使其面[来源:

  4 日常的管理

  每天巡塘看鱼时同时检查蔬菜生长情况,定期采摘蔬菜。

  典型事例
  
  (1)2010年,重庆市引育种中心在水产养殖池塘水面上进行水生蔬菜种植,池塘水面栽种空心菜,不占地、不施肥、不用药,除浮架、菜苗外无其他成本,每亩栽种25%水面,全年产空心菜7125kg,每亩光蔬菜就可增加收入11880元。而水上种植空心菜后大大改善了水质条件,五月底空心菜生长前和六月底空心菜大量生长后,测得水质指标为:透明度由10cm增加到30cm,溶解氧由4mg/L提高到6mg/L,NH3由0.19ppm降低到0.16ppm,H2S由0.3ppm降低到0.15ppm,PH由6.4提高到6.8。

  (2)高淳县淳溪镇渭风村村民孙传跃,家中有10多亩养殖水面。在养殖池塘里进行水体养鱼水面种菜,亩产空心菜达4000kg左右,一年除水产外,光空心菜就挣了10多万元。

  (3)沅陵市2009年在陈家滩乡养鱼池塘水面上进行水生蔬菜种植。在1.2亩的养鱼水面上,收获鲜空心菜1.1万斤,平均亩产达4000多kg,平均亩获利1.5万多元。

篇二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美洲鲶、钳鱼,属鲶形目鮰科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斑点叉尾鮰皮滑肉嫩,味道鲜美,是加工鱼片的上好原料。斑点叉尾鮰适应性比较强,在我国的南北各地各淡水水域都可以养殖,目前,主要产区集中在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份。在生产中,斑点叉尾鮰商品鱼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和大水面网箱养殖两种方式。本片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养殖技术。其主要内容有: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准备、鱼种放养、日常管理、其它管理措施,病害防治以及捕捞上市等内容。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颌须1对,颐须2对,长短各异,以颌须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最短。鳃孔较大,鳃膜不连于颊部,颐部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体重大于0.5千克的个体斑点消失。具有脂鳍一个,尾鳍分叉较深,各鳍均为深灰色。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步不明显或消失。 

  2、生活习性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食,尤其喜食由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商品饲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还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常见的有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 

  1、斑点叉尾鮰池塘要求准备 

    池塘一般要求为长方形,东西向,面积最好3350~13400平方米,水深1.6~2.2米。池底平坦,无淤泥或少淤泥,有进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8.5,每1350平方米池配1.5千瓦增氧机一台。 

   2、斑点叉尾鮰鱼种放养 

    (1)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15天,先清除池塘淤泥,保持水深6~1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60~100千克,进行消毒。然后用猪、牛、人粪将水质培肥,待池塘水体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后放苗。 

    (2)鱼种要求。鱼种应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形正常,体表不充血,背部肌肉丰满,尾柄粗短,游泳活泼,溯水性强。在合理的放养密度下,养殖周期内能达到0.5~0.9千克/尾的上市规格。 

    (3)放养模式。每667平方米放养斑点叉尾鮰鱼苗800~1200尾,规格每尾30~50克,同时套养25克/尾左右的白鲢鱼种150~200尾。实践证明,鮰鱼池不宜套养其他吃食性鱼类,否则会影响到鮰鱼的摄食和生长。 

  (4)放养时间。放养时间以冬放为佳,选择春节前后放养,冬季水温低伤亡小,能延长鱼的适应时间增长生长期,利于鱼苗早开食、早生长。 

  3、斑点叉尾鮰投饲量及投饲方法 

  (1)饲料选择。鮰鱼养殖以投喂专用的鮰鱼配合颗粒饲料为主,不宜投喂其他饲料,否则会影响到鮰鱼生长和体色。鮰鱼对饲料营养需求范围为:蛋白质32%~36%,脂肪7.0%~8.0%,碳水化合物12.5%~20.0%,

  (2)投饵量。根据放养量,鱼体增重倍数和饲料系数来确定全年的饲料量。再根据温度确定一年中各月的饲料分配计划及各月投饲量。鱼种放养初期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6%~8%,成鱼阶段为鱼体重的3%~6%。但具体投喂时还要根据水温、天气和鱼的摄食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3)投喂方法。采用投饵机定点投喂,根据鮰鱼喜欢弱光摄食的习性,所以开始驯化摄食颗粒饲料的时间定在黎明和傍晚,每天2次,每次驯食时间30分钟。驯食时边投饲料边给一定频率的声音,投饵速度不宜过快,一把饲料分5次撒下,每次间隔3秒钟为宜,饵料落水面积控制在1平方米内,驯食要有耐心,切忌急躁。7~10天的可驯化成功,就可每天8时和17时定点用投饵机投喂。投饵时要坚持“四看”、“四定”的原则,即看季节、看水质、看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四定即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每次投饵要做到匀、好、足,并做好记录。 

  4、斑点叉尾鮰日常管理 

  (1)巡塘。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查看水质,观察鱼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9月,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雨天晚上提早开机,下半夜开机到天明。每天要捞除池中杂草、污物、死鱼,保持塘口清洁卫生,并做好塘口记录。 

  (2)水质管理。鮰鱼窒息点低于四大家鱼,耐低氧能力相对较差,易浮头或泛塘,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过程中要长期保持水质肥、活、爽,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定期注排水,7~9月每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30厘米。水色过浓,透明度低于25厘米,应及时冲注新水。5~8月池水保持最高水位(1.6~2.0米)每半月或1月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10千克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 

  (3)检查和记录。每半月至1月检查一次池鱼情况,检查时随机抽样30尾,计数、称重,推算出存鱼总量,算出饵料系数及下一阶段投饵量,做好记录。 

  5、鱼病防治斑点叉尾鮰抗病能力较强,全程使用鮰鱼颗粒饲料养殖的,能增强鱼类体质,且不污染水质,能大大降低鱼类发病率。①“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②清塘药物尽可能选用生石灰以改良水质。③在夏季应15天左右加注一次新水并施用生石灰。④定期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⑤养殖过程中每20~30天进行一次全池消毒杀虫。 

  6、主要病害的防治①锚头鳋病:用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到0.3~0.4毫克/千克。②出血病: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池水呈

[1] [2] 下一页

篇三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

山东海洋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目: 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

姓 名: 蔡莺媚

2013年 05月 10日

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

【摘 要】

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种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具有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质量;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抑菌;景观工程等优势。

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水处理设施由底部吸污、生物滤槽、鱼菜共生池塘等组成。采用池塘养殖水环境调控与循环利用技术、养殖源水处理与废水减排再利用技术、养殖设施构建技术、养殖容量与品种搭配技术以及池塘健康养殖生产管理技术,建立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系统。通过高效生物滤槽、水生蔬菜等水处理设施,有效的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

并针对不同的养殖环境做出不同的生态养殖模式

淡水调控与修复:鱼菜共生生态系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

海水调控与修复: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

【关键词】

水质调控与修复;生态养殖;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

1 引 言

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然而由于养殖业迅猛发展而产生的环境和病害问题不容回避。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使传统养殖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将成为今后长期制约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循环水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必然趋势。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过度追求高产、高密度养殖,饲料的投喂、肥料及药物的使用量大大的增加,养殖动物的排泄、未摄食完的饲料、施肥、生物(如藻类等)留下的尸体等远远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化能力。养殖水质的调控与修复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举动。【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水产养殖中,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养殖池塘逐步老化,池塘自净能力及缓冲能力下降,养殖环境恶化。总的来说环境的恶化是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形成的,要想解决水质的恶化,也必须从方方面面入手,全面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培养平衡的生态系统。 循环水养殖是人类保障食物来源必走的一条路,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相对其他养殖业来说,水产养殖是消耗资源最少、污染最小、供给量最快、最大的一个行业,而现在海洋资源逐渐走向枯竭,食物来源势必转向水产养殖业获取,将来这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中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驱使行业不得不走向标准化的循环水养殖模式,所以说,水产养殖业势必会走上室内循环水养殖之路。

2 设计理念

2.1 设计理念【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根据台湾鱼菜共生循环水系统理念而设计的循环水池塘改造。以池塘为主体,在池塘边上修建生物滤槽和生态净化渠,由池子底部的水抽到生物滤槽,经而循环。在鱼菜共生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池塘循环水养殖和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开展进一步的鱼菜共生系统工程研究。池塘循环水主要运用生物菌群(益生菌、硝化细菌)为鱼类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为水体的生态系统保持在一个平衡上,使水体能有相对应的自净化能力。

鱼菜共生技术是一项涉及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生态的人工系统。鱼菜共生技术以饲料为物质投入,既系鱼类营养源,也是蔬菜直接或间接的营养源。水体作为载体或介质,中间无污染环节。鱼类为第一产出,蔬菜为第二产出,并均具备无公害品质,与工业化养鱼技术比较,体现了净化过程中自身增值的优点,并且具有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质量;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抑菌;景观工程等优势。鱼菜共生系统可完全实现可循环节能型的有机耕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趋势,更是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主体,小投入、大产出的“鱼菜共生”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3设计视图

(3 D 视 图)

(剖 面 图)

备注:(剖面图)管道1适合现有池塘、旧池塘改造

管道2适合新池塘的建设

4设计原理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主体池塘+鱼菜共生(淡水)+生物过滤器

4.1 生物滤槽(生物过滤器)

氨氮是鱼排泄物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对鱼的毒性很大。一般鱼类养殖水体中要求总氨氮量不高于1mg/L,或非离子态氨小于0.025mg/L。生物滤槽用于去除氨氮,是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重要装置,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细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一般不具毒性的硝态氮。当然生物滤槽也有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4.2 生物菌群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动物生活在水环境中,其体内微生物组成除了受自身机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易随着来自外界环境与食物中的微生物入侵而发生改变。为了有效地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进行防治,可以采用外界添加益生菌的手段实现改善水产动物生存的环境,平衡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强水产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目的。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益生菌常作为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进行实际应用:

1、分泌作用:通过分泌细菌素、胞外酶等物质,抑制或杀灭有害细菌。

2、竞争作用:通过分泌抑制性物质,竞争营养物质,竞争宿主的定植位点或通过竞争排斥的原理,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3、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通过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动,激活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从而提升宿主的免疫能力。

4、净化改良水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分解和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抑制有害细菌滋生,改善水体环境,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4.3 生物滤槽简介

用于水处理的生物过滤器有两大类:有机物消化菌类与氨氮转化菌群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用到的是最后一类,该过滤器的细菌以氨氮为基质生长并将氨氮最终转化为硝态氮。一般认为,每转化1g氨氮约需4.18-4.57g氧气,生成0.17g细菌干物质,同时还消耗7.14g碱度(碳酸钙)及8.6g有机碳。

按细菌生长的形式,生物过滤器又可分为悬浮生长式或固定膜式两类。养殖系统中常用的是固定膜式过滤器。顾名思义,这类过滤器的特点是氨态氮转化菌群依附在某种固体表面上生长,氨氮通过扩散的方式传递到固定生物膜内并被转化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固定膜面积的估算,对生物过滤器的工作进行设计与评估。

篇四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2011年第03期(总第253期)

吉 林 农 业

JILIN AGRICULTURAL

NO.03,2011(CumulativetyNO.253)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吴德杰1,郭贵良2

(1. 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1;2. 长春市水产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

摘要:在池塘的水体中养鱼,在养殖水体的表面种植水生蔬菜的技术就是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这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文章对几种水生蔬菜的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进行了简介,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关键词: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中图分类号:S964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相关热词搜索:鱼菜共生技术博文 鱼菜共生技术加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池塘鱼菜共生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池塘鱼菜共生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48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