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生态雨林造景

生态雨林造景

2017-06-14 11:48:4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生态雨林造景(共7篇)海南热带雨林奇妙的昆虫[科技苑]奇妙的昆虫(20130129)【主持人】:为了搞清楚我国海南热带雨林中的昆虫种类,发掘这些昆虫的利用价值,中国林科院森保所的昆虫学家张培毅对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我们的记者也随行来到了神秘的海南岛热带雨林。【解说】: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

篇一 生态雨林造景
海南热带雨林奇妙的昆虫

  [科技苑]奇妙的昆虫(20130129)

  【主持人】:为了搞清楚我国海南热带雨林中的昆虫种类,发掘这些昆虫的利用价值,中国林科院森保所的昆虫学家张培毅对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我们的记者也随行来到了神秘的海南岛热带雨林。

  【解说】:海南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这里的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一26℃之间;因为这里没有冬天,所以这里昆虫全年都可以繁衍。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最富于活力的生态系统,这里有着一个神秘的昆虫世界。

  【解说】:我们穿行在雨林中,忽然专家告诉在树上发现一只螳螂;常见的螳螂一般是绿颜色的多,可是我们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螳螂,最后专家指给我们看,我们还是看不出来,最后从侧面以天空为背景,才看到它身体的剪影,不仔细看就以为是一小块儿翘起的树皮,它身上的斑纹和颜色与树皮的颜色环境浑然一体;即使我们人的双眼看物体是3维立体的,但从螳螂正面看,很难看出这是一只昆虫;螳螂即使是捕食性昆虫,但是它在捕猎的同时,也需要伪装自己以防天敌。昆虫这种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颜色,在昆虫学上被称为:保护色。

  【解说】:这次要不是专家眼光敏锐,差点与它失之交臂。这真是一个惊奇的发现,这种布氏角跳螳连专家在第一次见到时,也不得不为它的伪装叫绝。

  【解说】:昆虫为保护自己,它们用色彩进行伪装,这是它们进化出来的本领。

  【解说】:这只夜蛾白天为了自身的安全,它的伪装与布氏角跳螳有一曲同功之妙,它也靠的是身上树皮一样的斑纹和色彩把自己巧妙地隐蔽起来。

  【解说】:我们都知道蝴蝶的颜色非常艳丽,但有一种蝴蝶外形通过变异和进化成了一片枯叶状,这就是枯叶蛱蝶,它为了保护自己它除了颜色和形状象枯叶以外,就连上面的叶脉都模拟的极其逼真。

  【解说】:专家发现了一片奇特干树叶,远看没有什么异样,但经过仔细观察发觉不对,一碰它,才知道它是一只螳螂,原来它把自己变成一片树叶了。

  【解说】:假如你不惊动它,根本就不会认为这是一只虫子,这种隐蔽的本领就象是武术中的缩骨功。目前专家还没有发现其它种类螳螂有这种特殊的功夫。这种模拟周围物体隐蔽自己的行为就是拟态。

  【解说】:这是一种叫:薄翅螳螂,它身体长纤细单薄、浑身绿色,这种绿色也是与环境融为一体,当它走近猎物时,不易被察觉,也不易被天敌发现,它是靠的是绿色的保护色。

  【解说】:这只薄翅斧螳,它捕猎可不是到处走,到处爬,这只螽斯刚一靠近螳螂,就被逮了个正着,糊里糊涂地就送了命。有了保护色的伪装它可以悠闲地享受大餐了。

  【解说】:绿丽金龟有了保护色,它似乎有点若无旁人。

  【解说】:这次我们发现的是一种叫蜡蝉的昆虫。说到蝉我们可能想到是那种能鸣叫的那种蝉,其实它们只是近亲而已,还有这种角蝉也是上千种蝉中的一种;它们正在树上吸食植物茎杆里的汁液,它们的安全靠的也是保护色保护。

  【解说】:很多时候,拍摄昆虫看起来是比较难,其实最难的不是拍,尤其是那些个头很小,伪装巧的昆虫,找起来极为困难。

  【解说】:还有一种昆虫不仅靠保护色还要加上拟态,这就是竹节虫了,它有着天然的双重保护,它的学名叫休。它不仅颜色与环境色浑然一体,而且身体大小简直就象一根竹筷子。它是个真正的欺骗高手。

  【主持人】:昆虫的始祖是三叶虫,而三叶虫是在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的节肢动物,在不断的变异和进化中,现在人类发现和命名的了100多万种,在复杂上午生态环境中,昆虫要保护自己是各显神通,有的昆虫靠的是鲜艳的色彩。

  【解说】:刚才我们看到有些昆虫是用保护色和拟态来隐蔽自己,但是还有一些昆虫,偏偏要暴露自己,凸显自己。

  【解说】:这些蝴蝶的幼虫身上的红色,好象是对天敌在说:我有毒。

  【解说】:有些蛾类昆虫的幼虫也是如此。因为它们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所以它们只有靠身上的鲜艳色彩来吓退天敌。红色和黄色在昆虫学上被称为:警戒色。

  【解说】: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蛾子,学名叫八点灰灯蛾,它在白天静静爬在的树叶上,遇到危险它本能地将身上的黄颜色的背露出来,这就是它对天敌的警告。

  【解说】:每天早上起来工作我们总会有新的发现。我们在雨林里看到很多蝴蝶络绎不绝地【解说】:飞来,并在这里翩跹飞舞。白带锯蛱蝶、枯叶蛱蝶、大帛斑蝶和美凤蝶等也来了。

  【解说】:这是一只玉斑凤蝶在独自觅食。

  【解说】:这是一只蓝凤蝶,在这里享受阳光和美食。

  【解说】:这是一美凤蝶。

  【解说】:它们就象是飞动的花朵。它们身上都有红、黄颜色斑点,颜色越鲜艳,天敌就会离它越远。

  【解说】:这只红色的蜻蜓在林中格外显眼。

  【解说】:这是一只黄色的龟甲。它是森林里最漂亮昆虫之一。

  【解说】:这只盾蝽的身上颜色更是耀眼。猎蝽的黄色也很鲜艳,也很突出。

  【解说】:这是方肩荔蝽的成虫。它的若虫身上有着突出的红色。

  【解说】:原来它们是用黄色和红色等警戒色来吓唬天敌的,总之,它们同样玩儿的是恐吓术。而这只黑色的锹甲对白蜡树分泌出的树汁很感兴趣,但是没有保护色保护的觅食之旅,可以说是一种冒险。

篇二 生态雨林造景
香草兰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香草兰种植技术     

   香草兰是高级食用香料,有“食用香料之王”之称,豆荚含有2-3%的香兰素,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烟、酒和高级化妆品。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从国外引种香草兰,目前采用人工荫棚栽培香草兰,两年半后即可开花结荚,平均每亩产干荚650千克。现在为大家介绍香草兰种植技术。  

  香草兰系典型热带雨林的兰科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期间,要求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而又不过多,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350毫米,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年日照时数达2473~256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6%~58%,平均每日实照时数为6.8~7.0小时。最冷月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在19℃以上,越冬没有问题。喜静风和微风环境。 

  香草兰种植技术 

  一、香草兰种植园的建立  

  1、 香草兰种植园地的选择与规划:要选择近水源且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 高、比较肥沃疏 松的微酸性土壤;台风主风方向有良好屏障比较静风的向阳缓坡地或平地,每30 亩要有主防风林带,每6亩要有副防风林带。  

  2、 香草兰种植荫棚系统的建立:香草兰是藤本植物,需要有支柱攀缘,并 要求适度的荫蔽 。测定结果表明50%的荫蔽度有利于香草兰的生长发育。荫蔽物有两种,一种是死荫蔽,通过修建人工荫棚的办法(用遮光网)达到控制荫蔽度的目的。这种方式需要水泥柱或石柱作为香草兰棚架或攀缘的支柱。另一种是活荫蔽: 可选择天然树木或人工种植的椰子、槟榔等作物为活无能为力柱,以控制活支柱树冠来调节种植园的荫蔽度。  

  二、香草兰种植定植  

  在海南,一般定植季节为5-6月和9-10月。种苗采用0.5米--1.0米长的壮蔓切口消 毒,盖土1-2厘米,露出叶片和切口。适宜的株行距为1.2×1.6米,双苗定植。  

  三、香草兰种植覆盖  

  香草兰的根系主要集中在5厘米厚的土表层,用椰糠或杂草进行根际死覆盖,有利于香草兰的生长发育。  

  四、香草兰种植田间管理技术  

  1、 水、肥管理:香草兰对水湿条件的要求因生育期不同而异。 营养生长期要保 持较高的湿度,生殖生长期要相对干旱,有利花芽分化,授粉后果荚迅速生长。高温季节应增加供水量以促进果荚生长,在果荚成熟期也要相对干旱,利于果荚成熟。适量施肥对香草兰是有利的。每年需施5-6次腐熟的有机肥(塘泥或表土25%+34%牛粪+ 1%过磷酸钙)。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而定。香草兰的根外追肥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每月2-3次。  

  2、 绑蔓与修剪:种植后新长出的藤蔓要及时用绳子将蔓茎绑在 支柱上,使其向上攀缘,到达攀缘架后将其缠绕于铁线上,呈环状生长。香草兰的修剪一般在结果头一年的11月下旬进行全面去顶,长度约40-50厘米,控制植株营养生长,诱导开花。  

  3、 除草、起畦、田间清洁:一般每月一次。  

  4、 荫蔽树的修剪和防风林的管理。  

  五、 香草兰人工授粉人技术  

  在海南3月上旬到5 月下旬为香草兰开花期。香草兰花由于结构特殊,自然授粉率仅为1%左右,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结荚。香草兰花在清晨五时左右开始开放,中午1时开始闭合。所以授粉应在当天6-13时完成。授粉方法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亡练工人每人每天授800朵花左右。  

  六、香草种植兰病虫害防治 

  危害香草兰的病虫害较多,其中以根(茎)腐病、细菌性软腐病及炭疽病最为严重。在虫害方面,危害特别严重的种类尚未发现,只有鳞翅目幼和盲蝽时有为害嫩叶、嫩蔓及幼荚,但也多为地区性的。 

  1、根(茎)腐病是香草兰最主要的病害。在低温、多雨的季节最易发生,其病原菌为香草兰尖镰孢。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但多为侵染气生根和地下不定根。严重时蔓延到茎部,导致根和茎蔓腐烂,最后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种植园管理,堆肥要腐熟。排除积水,控制土壤含水量,保持通风透光。田间操作时避免机械损伤,每4天检查一次,发现病株,及时处理并喷洒农药。 

  2、细菌性软腐病:系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病害。在潮湿地,病害扩展迅速,几天内就可使全叶软腐塌萎,其病原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入。 

  防治办法:田间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雨季来临前,全面喷施保护剂(每月一次)。雨后及时清除病株、病蔓、兵叶,并用农药直接涂洒病株。 

  3、炭疽病:侵染叶、茎蔓、根以及果荚,引起叶斑、茎斑、根腐和落荚。种植过密、连续降雨、排水不良以及过度荫蔽均易发生此病。 

  防治办法:加强种植园管理,施足肥料,排除积水,保持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选晴天剪除重病叶,并清除地面病残组织集中烧毁,以减少侵袭来源。发病初期可喷洒农药。 

   4、香草兰拟小黄卷蛾为害症状:该虫属鳞翅目卷蛾科褐带卷蛾属。主要为害香草兰嫩梢、嫩叶和花苞。在田间,低龄幼虫钻入香草兰生长点与其未展开的叶片间为害;高龄幼虫则在嫩梢结网为害。1个嫩梢仅1头虫为害,1头幼虫一般可为害3~5个嫩梢。经幼虫取食过的嫩梢和花苞一般不能正常生长,有些甚至枯死。该虫还可携带传播软腐病,更加剧了危害的严重性。防治措施: 

  (1)要及时中耕除草,发现被害嫩梢应及时处理。 

  (2)香草兰拟小黄卷蛾的寄主植物有甘薯、铁刀木、变叶木等,在香草兰园四周不要栽种这些寄主植物。 

  (3)保护好田园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天敌。通过从香草兰园采回的幼虫室内饲养发现,小茧蜂对拟小黄卷蛾2龄、3龄幼虫的寄生率可达10%~20%。在田间要注意保护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尽量少施药,为天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4)为迅速控制拟小黄卷蛾为害,每年9月中旬和12月中旬可用20%乐斯本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杀虫素乳油400~800倍液喷洒植株。如果在1月下旬或2月上旬虫口达到每11株有害虫5头以上,可再进行1次防治。 

  5、可可盲蝽为害症状:该虫为害香草兰的嫩叶、嫩梢、花、幼果荚及气生根。以成虫、若虫刺吸香草兰幼嫩组织的汁液,致使被害后的嫩叶、嫩梢及幼果荚凋萎、皱缩、干枯。中后期被害部位表面呈现黑褐色斑块,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2)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和周边寄主植物,减少盲蝽的繁殖滋生场所。 

  (3)抓紧在3~5月香草兰开花期和虫口密度较大时喷药保护。喷药时间选在早上9时前或下午4时后,每隔7~10d喷药2~3次,药剂可选用40%乐果1 500~2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 500~2 000倍液,或20%乐斯本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90%敌百虫1 500倍液。 

  七、香草兰种植收获 

  海南,香草兰豆荚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成熟。以下两方面为作为采收的依据。①从时间上说,一般有8个月以上的生育期;②果色的变化是确定采收期的主要依据。从不同成熟度果荚的加工效果比较好看,果荚从深绿色转为浅绿略微晕黄或果荚末端(0.2厘米~0.5厘米处)略见微黄时采收,加工后的质量比果荚上出现明显黄条纹(裂线变黄,果端已有1厘米~2厘米黄色)时采收好;免伤及其余未成熟果荚。果荚成熟的顺序一般也是与开花顺序相一致,自下而上逐渐成熟。采回室内的鲜荚,一般当天采摘当天进行加工;若采摘的量较多,可将果荚堆放或摊开于通风阴凉处,切不可置于有太阳暴晒的地方,以免果荚裂开,影响加工质量。 

篇三 生态雨林造景
园林造景100种植物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有五个重要的观赏特性:植物的体量(整体类型)、姿态、色彩、质感和芳香,它们犹如音乐中的音符,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是情感表现的语言。植物通过这些特殊的语言来向人们表现自己,体现美感。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在理解这些语言的基础上,研究能使主观产生美感的植物景观的内在规律,设计出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植物景观。 1.1园林植物的整体类型

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花卉及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1.2园林植物的姿态

园林植物的外形,是重要的观赏要素之一,对园林景观的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1树形

树形影响景观的统一和多样性。常见的有垂直向上型、一般水平式的展开类型、无方向型。在运用树木姿态时应注意:植物姿态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注意把握人对不同植物姿态的重量感。 1.2.2影响树形的因素

树形由树干和树干两方面决定;树木的分枝方式;分枝习性;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1.2.3乔木的树形

常见乔木的树形有以下几种:圆柱形,如杜松 尖塔形,如雪松 圆锥形,如圆柏 卵圆形和球形,如樟树 伞形,如合欢 棕椰形,如棕榈 风致形,如黄山松。

1.2.4灌木的树形

总体上可分为四大类:丛生球形、长卵形、偃卧及匍匐形、拱垂形。

1.3园林植物的色彩

渲染园林色彩、表现园林季相特征是植物特有的观赏功能。艺术心理学家认为视觉最敏感的是色彩,其次才是形体和线条等。因而令人赏心悦目的植物,首先是色彩动人的,色彩是园林植物最引人注目的观赏特征。植物的色彩还被看作是感情的象征,直接影响着环境的氛围。由于色彩易被人看见,因而它也是构图的重要因素。植物的色彩通过植物的各个部分呈现出来,如叶片、花朵、果实、大小枝条及树皮。 1.4园林植物的芳香

一般艺术的审美感知强调视觉和听觉的感赏,只有植物中的嗅觉感赏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道出了玄妙横生、意境空灵的梅花清香之韵。人们通过感赏园林植物的芳香,得以绵绵柔情,引发种植回味,产生心旷神怡、情绪欢愉之感。 熟悉了解园林植物的芳香种类,尤其编排好花香植物开花的物候期,充分发挥嗅觉的感赏美,配置出月月芬芳满园、处处浓郁香甜的香花园,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手段。 1.5园林植物的质感

整株植物的质地取决于叶片、枝条的大小、形状及其排列,以及叶表面的 光润度等。主要分为:粗质型、中质型、细质型。

2.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主要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生态环境功能、建造功能和美学功能。所谓生态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改善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防风、减噪、遮荫等功能,可为园林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质量。建造功能是指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像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视线的方向,从而形成心理上各种空间感。美学功能除了指植物的美学特征外,还包括植物的完善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识别作用、软化作用等。在一个设计中,孤植或者群植的植物都至少同时体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

3.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

园林植物造景是景观美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园林、园艺等相关理论,也与种苗的引进、生产、运输以及施工种植等技术密切相关。而且对于植物本身来说,其色彩、形态、生态条件、栽培要求都千差万别。

一、植物的生态要求: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造景时必须先满足它的生态要求。 (一) 植物对光的要求 光是绿色植物的生态条件之一,也正是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交能转化为化学能,不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源。 (二) 植物对土壤水中水分的要求

大多数植物对土壤中含水量要求适中,既不能太干也涌太湿,少数种类则对此要求不严。有些耐干旱而有的可以耐水湿。 (三)植物对大气的要求

城市中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防护措施的缺乏或不完善,造成大气污染,与自然界相比,多了一些对植物生长不利的成分,如二氧化硫、氯化物、氯化物、氟化物、光化学烟雾等。不同植物对这些有毒物质的忍耐力也不同,有的植物只要有很低尝试的有毒物质生长即受到影响,而有的则可忍受较重的污染。在落落工矿区,道路边等处则需选用抗污染性强的植物种类。

二、考虑植物种间关系

有的植物常以它种植物为栖居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死亡部分上取得养分而已。在寒冷的温带植物群落中,苔藓、地衣常附生在树干、枝桠上;在亚热带,尤其热带雨林的植物群落中,附生植物种类更多,如蕨类、天南星科、兰科、萝蘼科植物、这种附生景观不但啬了单位面积中绿叶的数量,增大了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还可形成各种上各样美丽的植物景观。

4.植物配置的原则 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园林植物与园林水体组合造景:作为水体与植物的组合景观,水面具有开敞的空间效果,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水面常给人以空旷的感觉。用水生植物点缀水面,可以增加水面的色彩,丰富水面的层次,是寂静的水面得到装饰盒衬托,显得生机勃勃,而植物产生的倒影更使水面富有情趣。

二、园林植物与园路组合造景: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承担着引导游人、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功能及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游步小道三种类型。

三、园林植物与建筑组合造景:单纯的建筑会给人以呆板、死气沉沉和无生气的感觉,植物可以用来缓和或消除建筑物或构筑物因造型、尺度、色彩等原因与周围园林环境不相称各种矛盾,即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

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若植物配置得当,将能很好地丰富建筑物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位置与形态虽固定不变,而植物则是随季节、随年龄而异的有机体,因此植物的四季变化和 生长发育可让凝固的建筑产生生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四、园林植物与室外环境造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环保和绿化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环境的空间同时不忽视绿化、让我们的环境溶于大自然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5.重要的园林植物观赏期和观赏要素举例说明

【生态雨林造景】

篇四 生态雨林造景
造景鱼缸经验分享

造景鱼缸经验分享——水草伴鱼儿,和谐又逍遥

聊聊鱼缸。SMZDM里面,真的是藏龙卧虎,什么领域都有专业的大侠涉猎到,所以说起鱼缸,我仅仅接触了半年,只能是再次抛砖引玉,那我自己的短处,“勾”出大侠们的长处!希望牛Ber的各位君们和大神们(特别是号称穷屌丝的大神)出现,写出更专业、更透彻的经验文章!

それじゃ、これから ですよ!(现在开始了哟!)

说到鱼缸,很多人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图画——一个圆缸中,两条金鱼游来游去……其实鱼缸的形状可以千变万化,而且有了水草后,就会变得完全不同。鱼缸里面的,除了金鱼,也可以有其他的水族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水草造景鱼缸。

一次“误入歧途”,偶然步入了十里河天娇花鸟鱼虫市场后(LZ在北京混迹),我就被水草造景鱼缸深深地吸引住了。试想,由清澈灵动的水、沉木与山石组成的微缩的景、五颜六色的植物,再加上精灵般的热带鱼虾穿梭其中,共同构成梦幻般的水下世界,谁能抗拒它的魅力呢?而且,水草造景不仅增添了鱼缸的勃勃生机,更能营造一个适合鱼虾繁衍生息的真实自然环境。

利用业余时间在论坛潜水、恶补知识,我终于从一个 水草造景鱼缸的“小白”成长为初级入门者,也终于在几个月前将自己的草缸开缸了。

几个多月过去了,看着自己的“作品”一天天丰满、繁茂起来,鱼儿、虾儿一天天成长、茁壮起来,甚至已经繁殖出下一代,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交织在一起的快乐溢满了心间! 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开缸步骤,也为有兴趣的同志们提供一个参考。【生态雨林造景】

一、构思:构思成景后的样子,先做到“胸有成竹”再进行下面的步骤。这一步如同盖房子之前的奠基,对最后的成景有决定性意义。从宏观的沉木和石头的摆放造型,水草的种类,到细节的底泥深厚、水草种植位置等,全都要规划一番。至于造景的鱼缸大小,我选择的尺寸为60cm长,再小了造景施展不开有难度,太大不适合我这样的新手。

二、材料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建立一个状态好的鱼缸,必须得根据第一步的想法,提前准备好下列必备器材。【生态雨林造景】

价格神马的、购买地点神马的,我先不贴出来,如果大家关心我回头再追加,反正我的全套总成本在

2000左右。

1)鱼缸,超白玻璃材质(一种超透明低铁玻璃,也称低铁玻璃、高透明玻璃,透光率可达91.5%),尺寸为60*45*45(cm),购买地点是在十里河的实体店。鱼缸下面的底柜,我选的是配套尺寸的木柜。这里说一点自己的教训:第一次配底柜,买的是密度板材质的(便宜嘛),结果3个月后,柜子里的CO2自制反应系统的密封出问题了,往外滋水,我2天后才发现,结果密度板底柜的一侧底部就吸水“肿”了,手一摸还簌簌地掉木头渣子。为了避免它彻底垮掉,我又买个实木的底柜… …;

2)水草底泥,用于固定水草和造景,也作为肥料的载体,作用类似于种植农作物时的土壤,购于X宝;

篇五 生态雨林造景
园林造景实训总结

植物造景实训分析【生态雨林造景】

14园林② 胡潮林 0414140228

在大二第二学期的课程中,很荣幸我们能由张晓华老师为我们教授《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这一课程。在结束了将近半个学期的理论课之后,张晓华老师带领我们先后走进云台花园,花城广场,小北花圈和海珠湖公园,亲临其境感受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

顶着烈日,我们第一天来到云台花园,云台花园的构造颇具艺术特色,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身,融古今文化于一体,显现出别具一格的园林风格。园内建有新颖雅致、各具特色的景点10多处,有谊园、玻璃温室、醉华苑、岩石园、太阳广场、飞瀑流彩、玫瑰园、露天交谊舞场等等,欧陆风情与东方园林造景相交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白色的罗马柱门和它前面的喷泉湖,看起来非常宏伟壮丽,可以说是这个花园的一大亮点。

另外就是以下的园林小品,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小品,很有中国古典的韵味,五只小羊也代表着广场的五羊,在草坪上觅食和栖息,阶梯状的布景看起来非常有层次感,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出十分丰富的造景。加上流水形成一幅动静结合、欣欣向荣、绿意安然的景象。

第二次实训老师带领我们去到花城广场,花城广场作为广州市新中轴线广场,政府对其投资非常之大,整个广场是以中心对称设计的,在广场的北入口处,种植了整齐的加拿利海枣,体现南亚热带的地域性特点,也是入口有导向意味的标志性植物景观。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投资巨大,花城广场植物种类繁多,数量惊人,仅大树就有600 多棵,且多为乡土植物。既有利用数种不同叶色、花 色的草本植物拼成美丽的花台图案,如选用一串红、鸡冠花、四季 海棠、皇帝菊和彩叶草等;也有利用数种甚至数十种高矮不同的乔 木、小乔木和灌木构成层次多样的植物造景,如选用小叶榄仁、洋 紫荆、黄槐和金叶假连翘等。

【生态雨林造景】

在第三次实训,我们去到小北东濠涌,虽然场地不大,但整条道路的绿化做得很好,尤其是在墙边搭建的花架,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而且还有遮荫的作用。

另外在路边还种植了竹子还有春羽、海芋等植物,看起来很有中国风的古典韵味。

第四次实训是在海珠湖公园。海珠湖公园非常大,是由内湖和外湖组成的,外湖上是由六条河涌相连组成的“玉环”,环抱着圆形的内湖,十分优美,其湖心岛恰好与广州塔、体育中心呈一直线。在公园内有一段路种植了很多高大的棕榈科植物,营造出一种热带雨林的风格,

篇六 生态雨林造景
植物配置与造景 第三章

篇七 生态雨林造景
几种流行性水草造景风格简介

几种流行性水草造景风格简介(图)

一、荷兰式水族造景

讲究唯美,把自然界中最美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法的欣赏视角与技术带进水族箱中,品种各异的水草在“黄金比例分割法”的基本原理下,巧妙的栽植、严格的养护、合理的搭配,使这种方式的水草造景更具有层次分明的立体感,以致于“黄金分割比例法”成为国际水草造景评比的评分准则之一,也是目前代表国际水草造景流派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荷兰式水族箱有三个特点:一是水族箱是封闭式的,水族箱的顶部有带通气孔或不带通气孔的盖子;二是所种植的水草密度比较大。它的布局是根据区块和层次安排的,比较注重色彩上的搭配和水草形体上的协调,使之成为一座水中花坛;三是在水族箱中都放养有热带鱼,有时只放养一种鱼,形成以鱼的名称为主题的水族箱。

荷兰式造景的水族箱,一般都把椒草当做前景草来种植,椒草叶片大小不同,其颜色搭配也是一种学问,如墨绿椒草、虎斑椒草、咖啡椒草是浅棕色,桃叶椒草、温蒂椒草、长椒草是淡绿色,这些椒草多应用在侧面和后景部分。此外也可以在水族箱底部用丙烯板等材质设计成阶梯状,再分区种植各种水草。

二、德国式水草造景的特点

德国人崇尚自然,崇尚科学,在水族箱造景中也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及大自然的魅力。在高科技水族设备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展示出水草近乎自然的生长状态,并且开放式的展示格局可以更为方便地从水底、水面、水中三个不同的空间角度欣赏到各种水草的生长变化,景观构思似乎显得粗旷、凌乱,但是仔细欣赏之余就会发现造景布局上显示出别具一格的自然美。

办事认真,哲理性强的德国人,他们可以追根求源,到水草的原产地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当地的水质、土壤、气候以及景观地貌,然后完全按照当地的自然情况,人为地制造出这样一种环境条件。在一种与原产地极为相似的环境中,水草和热带鱼似乎又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由于过分地追求自然,德国水草造景中,一些挺水植物会挺出水面开

花结果。所以德国的水族箱是开放式的,没有盖子,照明设备也是吊挂式的点光源,很少采用管灯。有人认为德国水族箱不美,其实正是因为德国人追求自然的性格,才得以使自然景观真真切切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一个以亚马孙河为主题的德国水草造景,那么里面的水草则完全是产自南美的,并且摆放有许多沉木,热带鱼也是产自亚马孙河的,水质条件也与亚马孙河的水质相似。站在这样完全自然的、近乎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水族箱前,人们仿佛真的来到了亚马孙热带雨林,德国风格的造景方式最能展示出水草近乎自然的生长状态。

三、东南亚水草造景的特点

东南亚风格造景是以湄南河人海口处的沼泽地风景为范本的水草造景。湄南河的上游为山区,多为激流浅滩,下游地势平坦,水量充沛,水网如织,气候炎热,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沼泽地上面长满各种各样的湿生植物,水溪中多为鲫科倪类,此外还有攀鲈、斗鱼以及鳅科和鲶科鱼类。著名的射水鱼也产在这里的河口一带。

东南亚水草造景以各种东南亚特产的椒草为主,前景草以鹿角苔、小莎草、牛毛毡或谷精草栽成许多小块,模仿沼泽地的形象,放养鱼类以东南亚特有的小型鲤科鱼类为主,如蓝三角等。

四、日本式水草造景的特点

日本水草造景比欧洲水草造景晚了大约40多年。日本式水中造景与荷兰式或德国式水草造景最大的区别是:日本式水草造景被赋予了思想内容,寓情于景,富有诗意。东方人看了会有陶醉的感觉,西方人看了则会大惑不解。因而西方人称日本式水学造景是“哲学式”的。

由于日本的庭园设计很具特色,受其影响日本式水草造景也有庭园风格。日本式水草造景大部分都摆放石头,而且对石头非常重视,在形状、纹路、色泽上都非常讲究。日本式水中造景的另一特点是小巧玲珑,水草的布局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景观,但是里面不乏珍贵的水草,这也是日本式水草造景的一个特点。

五、中国台湾式水草造景 宝岛台湾既不能摆脱大陆五千年文化的洗礼,又深受欧美各国流派的影响,

因此在水族技术领域发展上是得天独厚的,在水草造景方面更是博取众家之长。造景过程中大量选取栽培难度较高的品种,在展示完美景观的同时,也体现出极深厚的水草栽培技术功底。台湾的水草造景风格在大陆的北方很难有市场,一方面是技术上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则表现在造景风格与水草的养护上。

六、中国大陆式水草造景的特点

中国水草造景不过是近10年的事情,因而中国水草造景目前尚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特点。但是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水草造景当然也离不开儒家的“仁爱”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中国山水画和中国盆景的影响,同时也受着中国诗歌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中国水草造景与日本水草造景有相似之处,但肯定也会有不同之处。总之,中国水草造景应吸收荷兰水草造景的华丽、德国水草造景的自然和日本水草造景的富有诗意的优点,结合中华民族的特点,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它应该是不失自然的、华丽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表象大气的水草造景。

七、非洲水草造景的特点

非洲水草造景,是以坦噶尼喀湖风景为范本的一种水草造景。坦噶尼喀湖位于坦桑尼亚、布隆迪、扎伊尔和赞比亚四国的交界处,正处在东非大裂谷上。由于坦噶尼喀湖是岩石陷落形成,所以湖滨悬崖峭壁直插人湖中,瀑布从天而降,湖水洧澈深不见底,透出一种原始而又神秘,狂野而又奔放的风格。

在非洲式水草造景中,常用一整块砂片岩或其他片状岩石,直立或稍微倾斜地放置在水族箱中作为背景板,以营造出悬崖峭壁的气势。在片状岩石的坡脚处,点缀一些鹅卵石、龟纹石或菊花石等具有纹理或色彩特点的石块。水族箱内种植各种水榕、黑木蕨或网草,放养各种非洲短鲷、琴尾鱼、刚果灯等非洲特色的水草和鱼类。但不要放养口孵鱼,因为这类鱼在产卵时有掘砂造窝的习性,很可能使岩石倒塌。

八、南美水草造景的特点

南美风格造景是以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为范本的水草造景。亚吗孙河上游地处高山峡谷,河流奔腾、水势汹涌。从中游开始地势平坦,水流平稳,众多支流汇人其中使水量激增,河道宽广,两岸树林茂密葱茏,遮天蔽日,云雾缭绕,林下灌木丛生,藤蔓缠绕,水中倒木、浮木上长满青苔,湿生植物层层叠叠。这里的雨水不会从天上直接落到地上,而是从树叶上一层一层地往下滴落,俨然是一个天然的巨型滴流式过滤器,最后雨水全都渗入到由落叶堆积的腐殖质中,再慢慢渗人河中,使水呈红褐色、pH

为微酸性。

南美洲风格的水草造景所使用的水草种类非常丰富,可以使州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各种水草,可以皇冠草为主,最重要的是多置几块沉木,上面缚满莫丝。放养鱼类以脂锂科的各种灯鱼为主,也可以放养几尾神仙鱼或七彩。

九、水陆式水草造景的特点

水陆式水草造景是在水族箱的后半部用岩石堆叠起来,并使岩石高出水面。除了在水中栽植水草之外,在岩石上也种植花草。也有的是将水族箱分成前后两部分,后部为过滤槽。在过滤槽上摆放岩石。岩石上种植的花草均为喜湿的种类。如:白网纹草、亮丝草、花叶芋、白鹤芋、合果芋、朱蕉、虎斑秋海棠、富贵竹等等。也可以栽种榕草、椒草、皇冠草的水上草。在岩石上还可以摆设陶瓷人物或建筑,如:垂钓者、弈棋者或嬉戏小儿、房屋、草寮等等。还可以用加湿器制造山云雾缭绕的景观。

水陆式水草造景为水草造景与山水盆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做这类造景时,既要懂水草造景又要懂山水盆景的构思方法。山水盆景有尺山寸树三分人的说法,即各种摆件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协调。一般市场上出售的摆件往往人物比建筑物要大,这就需要将楼、台、亭、阁等建筑摆件安置在后面的山峰间,人物安置在近处岸边,避免人比房大,船比桥宽,马比树高的现象出现。一般可将房屋安置在半山腰,旧花草遮住一部分,造成时隐时现效果,这样会更好一些。

水陆式水草造景加进了人物、建筑物等因素而更富有诗意,同时可以在造景上题咏。题咏一般以岸上摆件为主题,例如,岸上草坪问放一二匹马,可题咏饮马春江;岸边置一钓鱼老翁,可题咏秋江夕钓;水面上置一孤舟可题咏渔捕归来、风雨归舟、野渡舟横等;岸边置一仕女可题咏踏春图。也可以景致题咏,如山清水秀、湖光春色、湖光山影、春来江水绿如蓝或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


生态雨林造景相关热词搜索:雨林生态缸造景技术 雨林生态缸造景图解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生态雨林造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生态雨林造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49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