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明治维新,企业

明治维新,企业

2017-06-15 11:57: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明治维新,企业(共7篇)日本百年企业有2 1万家 中国呢?几个金刚组工人,在20世纪早期拍摄。有统计称,截至2012年,在日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2 1万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排在世界最古老企业前三位的都是日本企业。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

篇一 明治维新,企业
日本百年企业有2.1万家 中国呢?

几个金刚组工人,在20世纪早期拍摄。

   有统计称,截至2012年,在日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2.1万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排在世界最古老企业前三位的都是日本企业。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在欧洲也不少,德国有837家,222家在荷兰,还有196家在法国。就连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百年家族企业也达到1100家。

   而在中国,经营历史超过150年的百年企业,仅有5家。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而超过100年的企业还有青岛啤酒、泸州老窖等。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7-8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我国每年近100万家企业倒闭。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公司:金刚组公司

   日本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叫“金刚组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公司。其创立于公元578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已有1435年的历史,专门从事寺院建筑业。

   金刚组曾经历多次危机,曾多次差点倒掉。第一次是19世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反佛教运动导致许多寺庙被毁,金刚组惨淡经营。第二次是1934年,金刚组传至第37代时,世袭传人无意经营,家族只好任命第37代嫡孙之妻担任“堂主”才让金刚组避免了解体。第三次是二战时期,因为战争,金刚组差点关门,这家坚韧的公司最终通过制造军用木箱才熬过战争时期。第四次危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1955年金刚组转型有限公司,除建造寺庙、庭园外,开始承办一般建筑,但过度扩张的行为最终引发庞大负债。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金刚组负债累累,终于在2006年宣布清盘。但经过各方努力,新公司最终保持了“金刚组”的名称,并延续了公司原有的组织结构,传统因此而被传承下来。

   金刚组虽然结束了家族式经营,但新公司将延续了1400多年的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却一定程度地保留了下来。金刚组的祖传家业是做“造寺工匠”们的总管,上层有总部和堂主,内部分成多个造寺工匠小组,约5至8人为一组。“堂主”相当于总裁一职,总部则会承接佛寺和神社的建造和修复工程,经过评估各造寺工匠小组能力后分派工作。金刚组内的各小组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相互竞争,同时又会集中改良固有技术,共同支撑金刚组。各个工匠小组通过相互切磋磨砺来谋求技术的提高。这种引入内部竞争机制,独立但不分散的经营模式,是金刚组保持企业活力的重要力量。

   此外,金刚家族还将建筑工艺的提高与改良作为其生存发展的核心。在1400多年中,金刚组不断吸收中国、西方的新建筑手法,结合先进技术,将其与家族传统工艺相结合。曾参与法隆寺修复的一位工匠如此表述:“等到两三百年以后把这些建筑物拆开的时候,人家负责拆房子的木匠会想起我们这些匠人来。他们会感叹说,瞧这活儿,干得真棒!”对技艺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支撑金刚组乃至整个日本制造业傲立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工匠达人的亚洲”和“商人的亚洲”

   日本经济学家野村进认为,就外部条件来说,免遭欧美殖民地化、未受华商威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外因。相比亚洲其他国家,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既没有因沦落为殖民地而遭到欧美的商业打击,又没有因华人的大量涌入而受到华商的经济威胁。

   但究其根本,野村认为,植根于日本文化中的对工匠达人的崇尚精神才是造就这一奇迹的主要原因。在他的定义里存在着两个亚洲,即“工匠达人的亚洲”和“商人的亚洲”。

   在日本,家族手工业和制造业的数量非常庞大,据《老店企业研究》统计,在10万多家百年以上的日本老店中,约有45000家是从事制造的。即使古代“士农工商”的身份识别制度非常严格,手工业和制造业却依然能够家族式地传承下去。这是基于日本人对“工匠达人”的喜爱与尊敬。

   在亚洲将工匠达人尊为人生目标和典范的国家,可能只有日本。在日本,不论是当权者还是老百姓,都对工匠达人充满了尊敬,并且竭尽所能的厚遇和庇护。

   而一些百年企业没落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警惕和借鉴。

   金刚组的没落也在其中,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时,公司大举借债投资房地产,迅速扩大规模。90年代日本进入经济衰退,其拥有的资产大幅缩水,以致资不抵债,最终被收购。其最大原因是,适应不了泡沫经济出现后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老字号企业直接受到泡沫经济崩溃后造成的资产价值暴跌影响的打击。究其根本,“多元化经营”被视为老字号店和企业倒闭的最大原因。

   在经历过泡沫经济引发的危机后,金刚组的整体战略发生了转变,决定禁止“宗教建筑”以外的一切工程。

   200年以上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家族企业

   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诞生于英国(1554年)。但值得思考的是,今天全球拥有200年以上历史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家族企业。90%的日本百年企业都是员工少于300人的中小企业,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经营范围大部分是制作食品、了就、酒类、药品以及与传统文化相关行业。

   日本家族企业多具有“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的特点,超越血缘来选定继承人。为了在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日本家族企业往往会通过招赘女婿、收养养子等做法,在不分割财产的“总有制”前提下,将没有血缘关系的才干之士立为一家之主。这种制度在全世界非常少见,而其他国家的企业则多采取家族式继承制度。

篇二 明治维新,企业
全球化时代的领导力

  在《组织的兴衰》一文里,我已经总结了人类组织的四种主导力量:

  亲情:以种姓和血缘为维系枢纽,如家庭;

  信仰:以精神的服从为基础,如宗教;

  权力:以生命、自由等强制手段为约束方式,如国家和它的统治工具军队等;

  利害:以钱财等物质作为刺激和奖励,如企业。

  其实,每一个组织内部都存在这四种力量,它们在企业内部分别表现为:

  亲情-私交

  信仰-企业文化

  权力-流程、规章制度、法律

  利害-薪酬、奖金、期权、股份等

  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是这四个要素综合运用的结果。

  说到领导力,我理解领导力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提出目标;其次是带领人们去实现这一目标。而领导力的大小与所领导群众的素质和设定的目标高度相关:所领导的人越是平常,所实现的目标越是远大艰难,领导力就越强——毛泽东领导中国农民夺取政权就是一个强大领导力的例子。

  

  中、日、欧美企业领导力的对比

  

  对于不同国家的企业,需要风格不一样的领导人,这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造成了这样的差异。

  由于中国的历史特别悠久,文化特别深厚,让一个美国人来管理中国本土的企业,就非常困难和危险。我还没有找到一个老外CEO在中国成功管理一家大企业的成功案例。

  中国的企业并购国外企业,成功的案例也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国外的员工并不是很认同中国的崛起和形象。虽然IBM笔记本的主要业务在国外,员工也以外国人为多,联想最终还是换掉了老外CEO,老柳亲自披挂上阵。不知道成功的胜算是多少?

  这种现象只是说明了中国离全球化的距离还很远,中国在唐朝时就广泛使用外国人,连县长、公安局长这样的职务都有外国人担任。中国目前的实力、胸怀、视野和形象,距离唐朝还有很远。

  讨论这样的差别,有助于看到目前我们中国企业和日本、欧美的不同。

  围绕组织的四个关键要素,将中、日、欧美企业不同的领导力差别总结如下:

  首先看欧美,这些国家具备完备的法律,宗教信仰非常普及;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发源地,精通方法论,我们现在的很多管理词汇都是从他们那儿来的:ERP、MBA、TQM、BSc等等;重流程和规则,讲求平等和自由,尊重创新,个性张扬;具备管理大组织的经验。

  再看看日本,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脱胎换骨,是最西方化的东方国家。但是天皇仍然是全日本的精神偶像,佛教和许多中国东渡过去的东方传统依然保持得很好,在学习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上做得最好,而且在某些领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如TQM、茶道等。由于东方文化的传承,家族、权威、年龄成为领导力的重要因素;终身雇佣制使得更注重长期利益,而非短期绩效;更加专一和精益。

  最后看看中国,氏族,皇帝,儒、释、道,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基,造成注重个人关系,如:亲戚、老朋友、老乡、老同学、老同事等,制度经常让位于人情和面子,但基本的流程和管理技能仍然得到重视和普及;皇帝和英雄的缩影,使得领导者被塑造成“全八”和“超人”,CEO个人价值观和性格对于企业方向和企业文化影响非常大。但是由于中国的企业历史都太短(好几个10周年的企业都要大肆庆祝一把),建立强势企业文化的努力需要时日;同时由于中国人民长期物质生活的贫乏,人们渴望改善生活,物质刺激还是相当有效的激励方法。

  

  中国CEO领导力的建议模型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为了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建议中国企业管理者领导力模型做如下改进:

  在利害关系方面,要和欧美看齐,包括现金薪酬在内,尤其是期权、股权。在企业成功的同时,能够培养出一批百万、千万、亿万级的富翁;在企业稳定、持续经营的时候,能够孕育、滋养一大批中产阶级,年薪在百万、数十万以上。   在权力要素下,企业流程、制度向西方看齐。这就要求企业和CEO本身要守法经营,尤其要远离寻租式获取商业资源的途径。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堪称经典,中国的企业应该继承和发扬。当前,具备管理大组织经验、精通现代管理方法的本土人才在中国还是稀缺的,企业如果自身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适时地引入也很有必要。

  企业文化建设仍然要借助企业家、CEO的个人修行,因为企业文化受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不能独立存在。再说文化需要时间沉淀,先由领袖作为引子,聊胜于无嘛。现在的中国也是一个出英雄的时代,如果需要,就做一会儿英雄吧!

  在处理亲情和人情方面,挑战最大。但也用不着害怕和回避。东方文化本来就是“人”的文化,我们继承传统,才不会割裂历史和文化。像日本企业一样,要将这一点变成为东方企业的优势,增加企业的粘着度和稳定性。在对待亲情和人情方面,坚持“用人优先,但不唯亲;同等报酬;更高标准”的原则。做一个“人本”的现代领导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企业家单一大股东的地位,有利于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反而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在吸纳西方VC/PE资本的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管理模式,并且大致按照我这个建议的领导力模型在实践,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是其他企业可以借鉴学习的范例。

  中国企业领导力,地域特点还很明显。还不具备辐射能力。如何学习西方和日本优秀经验,融合中国传统和文化,锻造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企业领导力,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面临的课题。希望有一天,当我们的祖国恢复到昔日唐朝时代的辉煌,被拥戴上菱丽的皇冠时,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会是那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篇三 明治维新,企业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发展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发展

摘要: 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贫弱的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这个东方岛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军国主义

后来日本成为世界大国俱乐部中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日本的铁蹄践踏了亚洲的许多国家,日本的野蛮和凶残让世界为之震惊。“大日本帝国”最终在战争的疯狂中败亡。

但日本又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站了起来,从1968年起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引起无数争议。

【明治维新,企业】

明治维新铺就现代化之路

与中国一样,日本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一直与世隔绝。19世纪中叶,美国政府强迫日本于1854年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强行打开了日本门户。

对日本来说,这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从此,面对强大的西方世界,日本开始进行一场为赶超强国而进行的、最彻底的学习。

19世纪中叶,内忧外患引发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日本从此走上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已经形成。废藩置县后的日本政府为了建立现代化国家,日本政府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建国的指导方针。

军国主义体制形成毒瘤

【明治维新,企业】

“殖产兴业”,就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874年,大久保利通提出了《殖产兴业建议书》,它为日本资本主义确立了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根本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日本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率先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然后以低价、长期分期偿付的方式出售这些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十余年发展,至19世纪80年代中期,工业革命已几乎席卷日本一切工业部门。

“文明开化”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科学和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为了实现国民的文明开化,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建立起包括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在内的教育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富国强兵”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进行军制改革,建立常备军。1873年,兵部省发布征兵令,实行征兵制。他们在德国军事代表团的帮助下征募了一支陆军部队;在英国人的指导下建立了一小支海军部队。1978年,日本形成了陆军省、参谋本部、监军本部三大军事部门。这三个部门独立于内阁之外,直接隶属于天皇。

这种体制形成以后,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军部直接秉承天皇旨意,不断干涉政治,独断专行的恶劣后果,并且把日本推上了不断发动战争、侵略邻国的军国主义道路。

日本“维新三杰”发起的明治维新是日本避免沦为欧洲殖民地的转折点,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国家。由于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因此,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军事特征,使日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很快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崛起后走上侵略路脱亚入欧要扩张

在完成自身的现代化之后,日本开始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生涯。只要看看日本的好战传统,看看它的军事领导人自古就享有的巨大威望,这一点也就毫不奇第1页,共5页

怪了。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胆小者将一无所获。【明治维新,企业】

1885年3月16日,日本思想泰斗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首次表明日本要脱亚入欧的立场。从此日本从一个被侵略的国家走上了侵略亚洲邻国的道路。直到今天,脱亚的思想还在影响着日本,成为他们轻视亚洲国家的根源之一。

侵我华夏近百年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王国居民被台湾土著杀害,开始侵略台湾,而其最终目的在于吞并琉球。这是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国,从此,日本开始对中国延续70年的侵略历史。

1879年,琉球正式被日本吞并,日本的下一个目标就指向了朝鲜,这导致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胜利,使全体日本国民陷入了民族主义的狂热,日本从此走上了不断进行军事侵略的不归之路。

连年的对外侵略,日本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仅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掠去的赔款数额,就相当于它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多,赔款中的一半以上都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

核爆惊醒“大国梦”

几番得手之后,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更加膨胀起来,终于发展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独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地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日本扩张势力的战争一个接着一个。

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挑起七·七事变;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

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80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第2页,共5页

一 、日本是一个既重传统、有善于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19世纪中期开始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于列强行列。“二战”后,注重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2、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大力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日本一直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列,增强了综合竞争能力。3、外部的扶持也是日本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战后美国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利用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在日本实施民主化改革,基本清除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封建性残余,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大量军事订货也对日本经济起到了强大的刺激作用。

1868年的明治维新涉及政治体制、社会文化、教育军事和司法宗教等各个方面。 同时期的中国也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甚至在1898年还出现了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戊戌变法”。但是中日变法的不同结果确实令人深思。在笔者看来,日本之所以在推翻幕府统治后能迅速的进行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以下的三点因素不容忽视:

一是日本天皇制的历史性的原因。从12世纪末镰仓幕府的建立开始,日本皇权至上的古代天皇制已名存实亡。长期以来天皇无法掌握实权。正是由于没有天皇长期揽权的传统,作为新政权领袖登场的明治天皇在掌权后也比较容易放弃一部分权力,从而自上而下地实施资本主义改革。

而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国,皇室唯我独尊、独揽大权的思想十分浓厚,很难实行真正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即便是光绪皇帝个人觉悟立志改革,也终究因为掌握实权的皇室集团忌讳放弃自己所得利益而失败。

二是由于日本对外来科技和文化所持的开放态度。日本在觉得有必要的时候会非常积极、开放地吸收外来文化和科技的精华。正是由于日本文化中本来就包含有许多外来因素,所以其在日后必要时对于吸收外来文化并没有很大的抵触感。而当时的清王朝忌讳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只是不彻底地进行了部分经济和军事改革,始终未触动最深层的政治体制和思想观念的问题,从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不彻底和失败。

三是日本民族强烈危机的意识,而这种危机意识要远远超过当时的清王朝。日本人非常具有危机意识,当一个问题还没有演变成现实问题的时候,经常就已经有人在思考可能的对策了。即便是在今天的日本社会,各项应急机制也是非常完善。在幕府统治末期,西方列强横行世界让日本深受震动。所以日本下定决心变法强国,让自己变得强大和安全。

即便是在明治政府完全掌握国内政权以后,它仍然觉得深受西方强国的威胁。于是,在经济和军事方面赶上西方国家,成为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著名的“富国强兵”口号便是证明。只不过,这种对安全过度的敏感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军事大国化的进程,进而陷入了以军事追求安全的怪圈之中。而在当时的中国,清王朝的危机意识更多的是对自己统治的危机意识,而不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不受外族侵略和奴役的危机意识。

第3页,共5页

新日本:经济强国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事件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后,却出人意料地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异军突起。

战败的日本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由于旧殖民地的丧失,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无法取得,国民的粮食也告断炊。因此,工人没工做,国民没饭吃,简直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战败地狱图。

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后,却出人意料地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当时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和经济强国。

从1968年以来,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一直位居第二位。日本的再度崛起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就已完成。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日本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1983年1月24日,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提出了著名的“战后政治总决算”。他认为:“今后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要增加日本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稳固的,美、欧、日三足鼎立。日本作为经济大国、贸易大国、金融大国和投资大国的地位没有改变。在各个领域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明治维新,企业】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政治开始出现右倾化倾向,思想意识逐渐变得保守。尤其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虽然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但在小泉纯一郎当政之时,中日关系长期处于“政冷经热”的困难状态。

第4页,共5页

篇四 明治维新,企业
中日的明治维新时期经济方面简要对比

日本

(特点”破旧”和“立新”)

1.经济方面: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

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2)土地改革

①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

①内容: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②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 保障

(4)“殖产兴业”政策

①内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A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

B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C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

a

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 b

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②特点:

A、重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政府扶持

③影响: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掀起了 工业革命的热潮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同时期的中国经济 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

【明治维新,企业】

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洋务派登上清朝的政治舞台后,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

以后,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相继出现。轻工业也在洋务运动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880年,左宗棠创办兰州织呢局,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鼻祖。中国近代纺

织业、自来水厂、发电厂、机器缫丝、轧花、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篇五 明治维新,企业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明治维新,企业】

篇六 明治维新,企业
明治维新经济内容

篇七 明治维新,企业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八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企业相关热词搜索: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内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明治维新,企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明治维新,企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847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