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2017-06-16 08:49: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共7篇)[我爱发明]农用遥控自动喷药车 喷药大侠(发明人秦广泉)[我爱发明] 20170413 喷药大侠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春天播完种之后,农民朋友们就该给农作物打药了,人工打药腰疼胳膊酸,还有安全隐患,来自安徽合肥的秦广泉发明了一台遥控自动喷药车,利用视频监控,远程操控,大大提高了喷药的效率。(《我爱发...

篇一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我爱发明]农用遥控自动喷药车 喷药大侠(发明人秦广泉)

  [我爱发明] 20170413 喷药大侠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春天播完种之后,农民朋友们就该给农作物打药了,人工打药腰疼胳膊酸,还有安全隐患,来自安徽合肥的秦广泉发明了一台遥控自动喷药车,利用视频监控,远程操控,大大提高了喷药的效率。(《我爱发明》 20170413 喷药大侠)

  发明人联系方式:发明人:秦广泉 电话:15375406137 13761378988

  发明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安全高效农用喷药车,涉及农用喷药机械技术领域,所述喷药车包括主体部分、驱动部分和喷雾装置;主体部分包括:车挡、车架、方向杆、斜杆;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传动轴、传动总成;喷雾装置包括:药箱、喷药控制器、输送杆、喷杆、喷头;主体部分车架最前方装有方向杆,方向杆被车挡所包围,方向杆通过轴承与车架相连接,斜杆连接于方向杆与车架间,发动机固定在车架下方,发动机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连接传动总成上,车架上方装有药箱,药箱后方是喷药控制器,车架尾部是传输杆,传输杆的顶端是喷杆,喷杆上设有数个喷头。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更能有效的降低农民中毒事件的发生。

  

  

  

  

  

篇二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我爱发明]收粮机 自动收粮食机器(发明人李忠恩)

  [我爱发明] 20140705 巧收粮食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收麦子和收谷子的季节到了后,粮食收上来必须晾晒,农民们晒粮、收粮都特别辛苦。李忠恩因为自己的母亲被收粮折腾的够呛,所以他发明了收粮机。李忠恩发明的收粮机核心就是螺旋绞龙,随着机械的前进运动,螺旋绞龙在转动下降粮食转到一边,再通过提升链条将粮食刮到卸粮仓,最后引入袋子。但在现场尝试中,收粮机会发生堵塞,容易浪费时间。(《我爱发明》 20140705 巧收粮食)     李忠恩 18071831582     《巧收粮食》花絮:在这次拍摄时,记者跟农民师傅学习怎么收粮,仅仅是二百斤的粮食,就让记者收了有将近二十分钟,即便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收完后也累的气喘吁吁。拍摄的当天,烈日炎炎,发明人的收粮机顶着烈日工作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发明说明: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是一种刮板式高速收粮机,具有车架,车架顶部设置有把手,车架底部前侧装有一对车轮,车架底部后侧中间装有一个万向轮,其特征是:所述车架上倾斜装有两端开口的输粮箱,输粮箱内装有带刮板的输送装置;输粮箱的末端配装有卸粮斗,卸粮斗的入口正对输送装置的末端,卸粮斗的出口朝下设置;输粮箱的下部位于车架上装有动力机,动力机与输送装置之间传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采用手工收粮食、农民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广泛用来给晒干后的各种农作物进行灌包。            

篇三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一、夏朝

从二里头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如石铲、石镰,以及蚌铲、骨铲、蚌

镰和木制耒、耜等。 [1]

夏代的农业生产比过去有了大的发展,《史记.夏本纪》说禹在治水的同时“令益予众庶

稻,可种卑(氵一丝土)。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这说明禹在治水的过程之中推广了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夏代已有农田的排灌沟渠,《论语.泰伯》载孔子的话说禹“尽力乎沟洫”。《史记.夏本纪》则说禹“浚吠(quan)浍(kuai)致之川”,《集解》注引郑玄说“吠浍,田间沟也”。这就是说禹疏浚田间吠浍使之达于河流。这里就有排与灌两方面的问题。

夏代在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他地区农业经济也在发展之中,如分布在黄

河上流及其支流渭河、湟水流域,时间上大约与夏同时的齐家文化就是如此,齐家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其主要遗址有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和秦魏家等350多处。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也以农业为主,部落、氏族居民过着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主要农作物是粟,大何庄遗址出土的陶罐中就发现了粟。生产工具为石器、骨角器,挖土工具为石铲、骨铲,有的石铲用硬度强的玉石作成。收割谷物多用磨光穿孔的石刀、石镰。加工谷物用石磨盘、石磨棒、石杵。夏朝的北方,约在今内蒙赤峰一带、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分布着一种首先发现于内蒙赤峰夏家店村遗址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资料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部族先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过着定居生活。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有打制石锄、磨制石铲、磨制石刀,谷物加工有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1]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二、西周

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力而耕。这样,既较省力,动作又快,当是耕

作方法的一个进步。金属农具的应用和耦耕的推广,使开垦荒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千耦其耘”的诗句,反映了成千上万的人大规模耦耕的景象。

当时人们不仅能进行深耕、熟耘,而且也能使用绿肥和制造堆肥。“荼寥朽止,黍稷茂

止”,就是把田间耨锄的荼寥和杂草沤作绿肥,使黍稷等作物生长得更为茂盛。用火化、土化等方法制成的堆肥,也是常用的肥料。此外,对防治虫害也非常注意。[39]

三、春秋时期

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形成。春秋时期的人们发明了以前没有的铁犁铧、铁锄、

连枷、石磨等新农具。春秋时期是我国农具史上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阶段,即是铁农具和牛耕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原始农业有很大的进步,因而农具也有所改进,种类增加,

虽然仍以木、石、骨、蚌农具为主,也出现了青铜农具(晚期还出现了铁农具)。整地农具

有耒、耜、耰、铲、锸、锄、䦆、犁等,中耕农具有钱、 等,收获农具有钅至、艾、镰等,

加工农具为 磨盘、杵臼等。

耒耜是当时最重要的整地工具,《管子·海王篇》也说:“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

若其事 立。”显然,耒耜是两种独立使用的整地农具。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是从采集经

济时期挖掘 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早期的耒就是一根尖木棍,再后在下端安一横木便

于踏脚,入土容 易。再后木耒由单尖变为双尖,成为双齿耒。单尖木耒的刃部发展成为扁

平的板状刃,就成为 木耜。铲是一种直插式整地农具。铲和耜是同类农具,在原始农业的

生产工具中并无明显的区 别。各地出土的商周石铲、骨铲和铜铲,都是考古学家们根据其

形状类似现代的铁铲而套用 的,实际上其中一些较大型的铲都应该是耜。现在一般将器身

较宽而扁平、刃部平直或微呈弧 形的称为铲,而将器身较狭长、刃部较尖锐的称为耜

春秋时期的农业已经摆脱了原始农业那种刀耕火种的粗放状态,建立起较均衡的农 牧【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业生产结构,田间生产技术有较明显的进步,突出表现在一整套农业工具的齐备,能够满足

大田作业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尤其是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更是我国农业历史上的重大成

就。它为战国时期我国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真正形成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因此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战国时期 生产工具方面所出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是铁器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春秋末年已经有了

铁器,但不普及。进入战国后,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业,都已离不开铁工具。在《孟子》书里

已提到铁耕。《管子》则以为: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

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他们就不能成其事。据所知,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

辽宁、湖南、湖北等省都出土过战国铁工具,可见当时使用铁器的区域异常广阔。而且铁工

具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如有锄、臿、镰、铚等农具,也有斧、铸、凿、刀等手工工具,在同

一种工具中又有大小或不同式样的差异。在青铜器时代,铜工具往往和木、石、骨、蚌制成

的工具并存。到战国时,不仅木、石工具渐渐消失,就是青铜工具也日益减少。锐利而坚固

的铁工具大量地使用于农业和手工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汉朝

汉朝时期,铁农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

耕田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国家注重兴修水利,尤以关中地区为最。著名的水渠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有成国渠、六辅渠、白渠等。东汉时期,出现了翻车和渴乌等水利工具,增加了农业生产效

率。【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

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

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

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

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

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

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六、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方自然条件不同,因此所用的工具也有所区别。南方主要以

翻车、龙骨车、曲筒等为主。而北方则主要应用桔槔、辘轳、滑车等。到了唐代后,又发明

了筒车、高转筒车、立水井等更为先进的灌工具。

“江东犁”和南方水田地区的耕作技术

江东犁是适应南方稻田整地作业而出现的。据陆龟蒙《耒耜经》的描述,江东犁由

十一个零件组成,这十一个零件包括:犁鑱、犁壁、犁底、压鑱、策额、犁箭、犁辕、

犁梢、犁评、犁建、犁盘。其中除犁鑱和犁壁是由金属铸造而成的以外,其它皆由木制

而成,具体形制和功用如下:

筒车,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据史料记载,筒车发

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筒车又称 “天车” 、“竹车” 、“水轮”、“水车”,是水力灌溉工具。按照材质

分竹筒车和木筒车两种。筒车的水轮直立于河边水中, 轮周斜装若干竹木制小筒, 有达四

十二管者。利用水流推动主轮; 轮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满, 至顶倾出, 接以木槽, 导入渠

田。

七、宋朝

南宋曾之谨撰《农器谱》三卷、续二卷,记述耒耜、耨博、车戽、蓑笠、轾刈、筑篑、

杵臼、斗斛、釜甑、仓庾等十项农具和有关器物,

宋代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已配套,是唐代所不及的。起秧有秧马。碎土工具有穋碡、砺砗、

耖。粮食收成后,稻谷扬净使用的是扬扇。

踏犁在农业中发挥较大作用是在宋代。为解决耕牛不足的困难,北宋政府曾于淳化五年(994)和景德二年(1005)分别在黄淮地区和河北地区两次推广踏犁。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八、明清

明代,农业生产工具的类型和作用,基本上已经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高度。新出现或有所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耕翻农具人力“代耕架”的应用。它大致创始于唐代,到明代有较大的发展。

成化二十一年(1485)李衍总督陕西,遇连年旱灾,耕牛严重缺乏,农业生产进行困难,于是他“取牛耕之耒耜,反观索玩,量为增损,易其机发”,制成五种“木牛”,分别称为“坐犁”、“推犁”、“抬犁”、“抗活”和“肩犁”。这些耕具适应山丘、水田和平地等不同耕作条件,使用人力二至三人,每日可耕地三、四亩。

天启年间(1621—1627),王徵又做了“代耕架”,并撰有《代耕图说》及附图.从《代耕图说》上看,“代耕架”是在田地两头分别设立的人字形木架,架上各装一辘轳,在辘轳中段缠以绳索,索中间结一小铁环,环与犁上曳钩,连脱自如。辘轳两头安装十字交叉的橛木,手扳橛木,犁自行动.三人合作,田地两头耕架各一人,交替相挽,一人扶犁,则使一来一往.屈大均说:“木牛者,代耕之器也”,且是“耕具之最善者”。

“木牛”和“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杆原理,从现代机械角度看,它们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耕地机械上毕竟是一大进步。代耕架暂可解决耕畜缺乏的问题,此外,如灌溉农具拨车和风力水车,稻谷脱粒农具稻床等,也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或在以前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农用机具。

清朝,出现了“深耕犁”。清代深耕到何程度,《知本提纲》中提到“有浅耕数寸者,有深耕尺余者,有甚深至二尺者。”说明当时的犁有大犁、小犁和坚重犁之别。深耕犁的发展,反映了耕作技术的提高。

小型农具在清代进一步完善,如稻田整地灭茬的农具辊轴,作用是把田间杂草和秧苗同时滚压入泥,过宿之后,秧苗长出,而草则不能起。《致富纪实》一书中谈到种植双季稻时使用的一种农具,在早稻收割后,“不再犁田,铺石灰一道,用匍蓘将禾兜打落,便可插秧”。道光年间(1821—1850),贵州遵义一带出现一种名为“秧马”的农具,其形制和作用,与宋元时记述的“秧马”不同,而类似辊轴,用以掩杀绿肥和杂草。以上农具在双季稻地区作用尤为明显。

塍铲、塍刀是清代南方丘陵地区水田作业的两种农具。用以整治田埂,这种农具灵巧轻便,能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梭山农谱》记述了一种水稻除虫工具:“田家奋臂举梳行,累累就毙矣.虫当梳者,血肉俱糜梳齿上”。《农言著实》著录一种适应于北方旱作地区的中耕除草工具:“漏锄”.这种锄的特点是锄地不翻土,锄过之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墒,而且使用轻便,漏锄至今在关中地区仍然普遍使用。

篇四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名人故事:从普通农民到发明专利的创业路——李会山

名人故事:从普通农民到发明专利的创业路——李会山【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李会山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却依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在创业路上走了30年;他只有初中文化,但凭借着刻苦钻研,他发明的水泥瓦成型机获得了国家专利。

他就是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村民李会山。

是什么让他坚持创业30余年?是什么促使他去发明国家专利产品?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往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来到李会山的家中,拜访这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经过几分钟短暂的等待,李会山从自家田地里赶回到了家中。今年53岁的他看上去很精神。古铜色的面容、洪亮的声音、炯炯有神的双眼,都印证着这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能人。

话匣子打开了,李会山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矢志不渝谋创业

翻开李会山的经历,可以说是厚厚的一本书,记录着他并不波澜壮阔但也丰富多彩的人生。

1973年,18岁的李会山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北寨村当了一名实物保管员,负责保管村里的物资、器械等。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了。在恪尽职守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李会山对机械维修和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实物保管员的职位也给他琢磨机械维修和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闲暇之余,李会山都会到仓库里,对着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仔细研究半天。他不仅把这些工具一件件擦拭得十分明亮,还经常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有时还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良。甚至必要时,他还会把工具拆得七零八碎,仔细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熟悉制作工艺流程。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被他捣鼓过的工具变得更精巧实用,用着也更得心应手。而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人生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说实物保管员给了自己很多学习机会,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李会山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自己当保管员的收入,远远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于是,李会山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做小生意。李会山就此算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最开始,李会山卖过农用工具,收过榆树皮,当过粮食经纪人。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勉强养家糊口。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李会山也开始不安分起来。1994年,他拿出多年做生意积累的5万元资金,和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型造纸厂。可以说,李会山这时才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路。 办厂伊始,根据分工,李会山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维护和卫生纸产品质量。在此期间,他所积累的机械知识得到充分实践。同时,这也让他对大型机器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深了解。由于他和朋友经营有道、管理有方,他们把这个小造纸厂办得红红火火,生产的各类中高档卫生纸在市场销售十分顺畅。这也为他们带来了每年数十万元的利润分红。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01年,小造纸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对生态也造成了严重破坏。痛定思痛,小召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彻底取缔乡域内所有小造纸企业(包括家庭作坊)。而此时,已经握有几十万元资金积累的李会山正准备和朋友在这一行业大展身手。但由于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李会山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带头关闭了小造纸厂,开始寻找新的创业路。

2002年,经过多方考察,李会山觉得建筑行业前景广阔。于是,他投资2万元与他人合建了一座砖瓦窑厂。但就在他们的砖瓦窑厂刚刚起步,新型墙体材料免烧砖出现了。免烧砖的出现也让他们生产的实心黏土砖没有了市场,而且当时政府又开始整治取缔砖瓦窑厂。就这样,只经营了一年多的砖瓦窑厂只好草草收场。李会山只好又一次重新上路。

2005年,李会山拿出资金20万元,与他人合作注册成立了许昌县一龙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等待省环保局审批项目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会山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篇五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第一课 农耕方式的演变

篇六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名人故事:从普通农民到发明专利的创业路——李会山

名人故事:从普通农民到发明专利的创业路——李会山

李会山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却依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已经在创业路上走了30年;他只有初中文化,但凭借着刻苦钻研,他发明的水泥瓦成型机获得了国家专利。

他就是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村民李会山。

是什么让他坚持创业30余年?是什么促使他去发明国家专利产品?他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往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来到李会山的家中,拜访这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经过几分钟短暂的等待,李会山从自家田地里赶回到了家中。今年53岁的他看上去很精神。古铜色的面容、洪亮的声音、炯炯有神的双眼,都印证着这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能人。

话匣子打开了,李会山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矢志不渝谋创业

翻开李会山的经历,可以说是厚厚的一本书,记录着他并不波澜壮阔但也丰富多彩的人生。

1973年,18岁的李会山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北寨村当了一名实物保管员,负责保管村里的物资、器械等。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了。在恪尽职守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李会山对机械维修和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实物保管员的职位也给他琢磨机械维修和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闲暇之余,李会山都会到仓库里,对着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仔细研究半天。他不仅把这些工具一件件擦拭得十分明亮,还经常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有时还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良。甚至必要时,他还会把工具拆得七零八碎,仔细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熟悉制作工艺流程。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被他捣鼓过的工具变得更精巧实用,用着也更得心应手。而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人生经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说实物保管员给了自己很多学习机会,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李会山清醒地认识到,依靠自己当保管员的收入,远远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于是,李会山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做小生意。李会山就此算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最开始,李会山卖过农用工具,收过榆树皮,当过粮食经纪人。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勉强养家糊口。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李会山也开始不安分起来。1994年,他拿出多年做生意积累的5万元资金,和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型造纸厂。可以说,李会山这时才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路。 办厂伊始,根据分工,李会山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维护和卫生纸产品质量。在此期间,他所积累的机械知识得到充分实践。同时,这也让他对大型机器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深了解。由于他和朋友经营有道、管理有方,他们把这个小造纸厂办得红红火火,生产的各类中高档卫生纸在市场销售十分顺畅。这也为他们带来了每年数十万元的利润分红。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01年,小造纸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对生态也造成了严重破坏。痛定思痛,小召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彻底取缔乡域内所有小造纸企业(包括家庭作坊)。而此时,已经握有几十万元资金积累的李会山正准备和朋友在这一行业大展身手。但由于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李会山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带头关闭了小造纸厂,开始寻找新的创业路。

2002年,经过多方考察,李会山觉得建筑行业前景广阔。于是,他投资2万元与他人合建了一座砖瓦窑厂。但就在他们的砖瓦窑厂刚刚起步,新型墙体材料免烧砖出现了。免烧砖的出现也让他们生产的实心黏土砖没有了市场,而且当时政府又开始整治取缔砖瓦窑厂。就这样,只经营了一年多的砖瓦窑厂只好草草收场。李会山只好又一次重新上路。

2005年,李会山拿出资金20万元,与他人合作注册成立了许昌县一龙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等待省环保局审批项目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会山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篇七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第1课_发达的古代农业


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相关热词搜索:牛人发明的农用工具 农用机械新发明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农民发明农用工具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94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