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2017-06-16 09:04:5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共7篇)螃蟹养殖有新设施,花勃的螃蟹养在盒子里[科技苑]养在盒子里的螃蟹(20130822) 节目导视: 本来是在江河湖海生活,有人偏偏要把它搬进了盒子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小小的盒子,螃蟹能住得习惯吗?住到了新家,它为什么能长得好、长得快?探秘螃蟹的另类生活,《乡村夏令营》马上播出。 螃蟹,本来是生活江河湖...

篇一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螃蟹养殖有新设施,花勃的螃蟹养在盒子里

  [科技苑]养在盒子里的螃蟹(20130822)

  节目导视:

  本来是在江河湖海生活,有人偏偏要把它搬进了盒子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小小的盒子,螃蟹能住得习惯吗?住到了新家,它为什么能长得好、长得快?探秘螃蟹的另类生活,《乡村夏令营》马上播出。

  螃蟹,本来是生活江河湖海里的,可是青岛有一个叫花勃的怪人,他居然把螃蟹一个一个都养在了盒子里,一个小盒子里住一只螃蟹。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探秘。

  

  一组放蟹进盒子镜头、蟹呆在盒子里的镜头

  花勃:我们现在让螃蟹住在一格一格的小单间里 一个小盒子只放一个

  螃蟹在池塘里也能正常生长,花勃为什么非要让螃蟹住在这样的盒子里呢?这要从他们在池塘养殖中遇到的难题说起。

  花勃:蟹它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损害,比如天敌。

  (一组海蟹和乌贼的镜头)在自然界中,蟹的天敌有很多,

  螃蟹在池塘里住着,它们也会遭受各种外来的侵害,例如海鸥等鸟类。除了天敌,它们也之间还会互相残杀。(一组蟹打架的镜头)

  花勃:因为螃蟹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攻击性的生物,在自然环境下或者池塘养殖下它们之间会相互残杀。

  螃蟹之间并不友好,它们为了争夺地盘,为了争夺食物,会攻击自已的同伴,自相残杀司空见惯,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法则,这本没有什么不合适。但是对于人工养殖来说,要的是效益,这种自然竞争的状态就要尽可能的回避。尤其在螃蟹蜕壳的时候,壳硬的会伺机猎杀刚刚蜕完壳的。

  专家:蟹是甲壳动物,蟹蜕皮就是个生长过程。

  螃蟹的外面有一层硬硬的甲壳,这层甲壳限制它的生长,螃蟹要长大,必须把硬的甲壳给它脱掉,那么脱了甲壳以后,身体是软软的。

  花勃:这就是一只刚刚蜕完壳的螃蟹,它整个身体都是软的,包括它的很有攻击力的钳子,也都是软的。你看它的钳子现在完全是软的。

  螃蟹蜕皮的时候没有甲壳的保护了,非常脆弱,它没有盔甲的保护,也没有保自己的能力,甚至逃跑的能力都没有,它这个时候,一旦藏不好,就很容易沦为别人的腹中餐。躲过这个最危险的时期,水里面有钙、镁等等元素,会促使软甲壳慢慢地硬起来了,形成新的保护盔甲。

  一只螃蟹在生长周期中,大概要蜕13次壳,每一次蜕壳,都要经历生死考验。

  螃蟹呆在池塘里,难免互相会碰头,刚蜕壳的碰上没有蜕壳的,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在池塘里养螃蟹,成活率非常低。

  花勃:一般成活率在20%,你撒了一万个苗,可能你收能收到2000只就算不错了。

  让螃蟹住进盒子里,住在自己单独的空间里,除了可以避免自然界天敌的猎食,最重要地是能有效地避免它们自相残杀。

  花勃:我们一个盒放一个螃蟹,让它住单间,这样以来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影响。相互之间不会见面,就避免了在软壳状态,或者在平时受到同类的捕食影响。

  蟹公寓为每一只螃蟹提供单独的空间,一个蟹一个窝,各不相关,能避免相互攻击和蚕食,所有的螃蟹都生活在没有任何危险的安全环境下,脱壳的时候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花勃:你看这是一只刚刚蜕完壳螃蟹的壳,蜕得很好,蜕得很干净。这个盒子相当于给它提供一个临时的庇护所。

  螃蟹住到了盒子,没有了天敌的威胁,也不用担心同类的残杀,一次次安心地脱壳,顺利地在成长。

  螃蟹住到盒子里,还能规避坏天气带来的影响。在池塘里的螃蟹,如果遭遇台风、洪涝、连续暴雨、海冰、气温骤升骤降、热带风暴等恶劣气,有可能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现在花勃把螃蟹全搬到室内,不会受到自然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再担心这方面造成损失了。

  把螃蟹搬到室内,还能解决一个大问题。

  专家:我们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它可以立体养的,非常节省占地。如果水塘养殖的话可能需要十几亩的土地,普通的养殖模式池塘养殖可能需要几十亩的池塘来养这个螃蟹,养相同数量的螃蟹,用我们这种模式几十个平方就够了。 

  螃蟹住到了盒子里,的确不错,可是在自然界,它们可是生活在一个大环境里,从原本广阔的天地,移到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它们能舒服吗?

  花勃:不要小看我们这个小盒子,螃蟹住在里面非常舒服的。

  首先螃蟹喜欢独居,有些鱼类喜欢过群居的生活,而螃蟹是一种典型的独居动物,是独行侠,它们喜欢独来独往的,只有到了繁殖季节它们才会聚在一起。

  专家:螃蟹它独立性很强,它从幼苗开始,它就是相对独立的,不像其他动物群居,形成个群,或者就是说母体和幼体之间还有相互互动,有一个保护,它没有,出来就是很独立的。

  现在每一盒子只住着一只螃蟹,一只一只相互独立的生活着,单独过日子没问题,螃蟹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应。

  螃蟹不会觉得孤单,但是这盒子比起自然环境中那么大的的空间,可小多了,就让螃蟹呆在这样一个小盒子,它们会不会觉得很憋屈呢?

  花勃:螃蟹是一种很懒的动物 它平时是不太爱动的 而且生活在洞穴里面的 它对活动的空间要求并不大 它的活动量也并不大

  自然生长的螃蟹一般是穴居或隐居,越是狭小的缝隙,螃蟹越是喜欢,只要身体能够进

  去,洞穴、石头下、砂砾、草丛都是它们的藏身之处。(一组躲起来的镜头)

  白天它们都藏起来,到了晚上才出来觅食,吃饱以后就要寻找隐蔽的地方,躲在那里慢慢消化。

  螃蟹比较懒,大多数时间都不太爱动,活动量也不大,螃蟹喜欢很狭小的空间,花勃就根据螃蟹的这个特点,给她们设置了安逸的新家。

  花勃:内侧长度是32厘米,宽度是20厘米,对于螃蟹来讲它的活动量是足够的。

  住到了盒子里后,一方面螃蟹的食物都是人工提供的,螃蟹不用再去辛苦地找食吃了;另一个方面,螃蟹从小时候放进来,长到八两左右上市,这个盒子的空间,足够螃蟹生长和活动,它们并不会觉得自已受到任何的限制。

  花勃:我们把一只螃蟹放到一个盒子里面的话,是完全符合它生长习性的。这种环境下完全不会影响它的生长。 

  演播室2:把蟹养在盒子里,既充分考虑了螃蟹的习性,也为螃蟹好,的确不错。不过说起这盒子,花勃用的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而是蓝色,他为什么非得用这种颜色呢?继续来揭密。

  花勃为什么用让螃蟹住在这蓝色的盒子,是他几年来摸索的结果。

  花勃:关于这个盒子到底用什么颜色,我们一开始做过很多实验,比如白色(红黄)其他颜色,都不利于它生长。

  螃蟹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白天躲在水草、石头、还有洞穴等较暗的地方休息,到了晚上了,光线彻底暗了,它们就会出来活动和觅食,螃蟹是不管休息和觅食都喜欢暗暗的环境,这样它们觉得安全。

  

[1] [2] 下一页

篇二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我爱发明]螃蟹养殖机构 蟹公寓 螃蟹安家记(发明人花勃)

  [我爱发明] 20160330 螃蟹安家记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的发明人花勃发明了室内立体养殖螃蟹的新模式——蟹公寓。采用单只喂养螃蟹的方式,让蟹公寓不仅能有效抵抗外界因素对于螃蟹生长的影响,提高了螃蟹的成活率,而且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减少了食用螃蟹前清洗吐沙的工序,并且蟹公寓占地面积小,可减少养殖户的占地租金,方便大规模养殖。(《我爱发明》 20160330 螃蟹安家记)

  发明人联系方式:花勃 15066192700

  发明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坡度底面的螃蟹养殖结构,包括左面、右面、后面、前面、底面,所述底面分别与左面、右面、后面、前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盒底的底面是一个多面组成的斗形或锥形,与水平面呈1-45°倾角,所述封闭式内空间上设有进水管和双层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卡在所述左面和右面上的其中一对凹槽里。本实用新型底部为倾斜设计,使得底部的沉水性污染物可以快速随水流和重力的双重作用流向双层出水管的下方,双层出水管下方设有一个环形凹槽,使污染物能更有效的收集集中,并快速彻底的排出养殖盒,从而保持了养殖盒的清洁,提高了养殖螃蟹的水环境质量,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篇三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的试验

第46卷 第2期 2007年3月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Xiame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Vol.46 No.2Mar.2007

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的试验

韦剑群,林琼武,陈学雷,艾春香,王桂忠,李少菁,雍 杰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

摘要:在水温为19~26 、盐度为25~32、pH值为7.5~8.4、溶氧量>3.0mg/L的水体中进行为期50d的青蟹室内

单个体立体笼养试验.结果表明,青蟹笼养平均成活率为93.3%,个体平均增长率为33.7%,单位水体生物量为187.8g/m3;以单性全雌养殖效果最好,成活率为100%,个体增长率为46.3%,蜕壳率为77.8%,单位水体生物量为291.6g/m3;体质量相对增长率为全 >全!> ∀!=2∀1> ∀!=1∀1(p<0.01);个体在完成蜕壳前的一段时间出现负增长;蜕壳后体质量、甲长和甲宽增幅分别为53.9%~67.3%(平均59.9%)、11.6%~25.6%(平均16.1%)和8.5%~19.3%(平均15.7%);体长、体质量与甲宽的关系分别为: y=0.6903x+0.2295(r=0.9269)、!y=0.5934x+0.8259(r=0.907), m=0.3717x2.6207(r=0.9301)、!m=0.1508x3.1447(r=0.8904).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优于其它养殖模式,因此这种养殖模式是可行的.

关键词:青蟹;单个体;笼养;性比;生产性能

0248 06中图分类号:S968.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 0479(2007)02

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Estampador,1949)]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养殖蟹类之一.Estampador(1949)记述了菲律宾海域3个种和1个新亚种的青蟹,Fus cya&Watanabe(1996)电泳分析遗传距离,认为青蟹属至少有3个种.Keenan等根据同工酶和mtDNA序列分析方法,结合形态、生态学特征,确认从东非到印度 西太平洋分布着4种青蟹,并将Estampador(1949a)的亚种提升为新种,Keenan认为分布于厦门的青蟹和香港的一样,同为新种(Scyllaparamamo sain)[2].本试验采用青蟹均来自于厦门海区,故确定其为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而非以前一直认为的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Forskal,1773).

我国人工养殖青蟹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其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式、围栏式、瓦瓮式、网箱式等[3-11],这些模式存在放养密度低、互残现象严重、存活率低等问题.为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试验利用水泥池单个体立体笼养青蟹,以实现提高养殖密度、存活率、产量,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开发出青蟹养殖新模式,为丰富海水养殖理论和指导养殖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1]

[1]

1.1 试验时间、地点和材料来源

试验于2005年4月1日至5月21日(历时50d)在厦门五通厦大建南海洋生物研发基地进行.试验用的青蟹购于福建诏安,体质量为38.77#6.96g.

1.2 试验设施及设计

试验池大小为135cm∃130cm∃100cm的水泥

池,试验用水经两次砂滤和一次棉花过滤.试验期间水温为19~26 、盐度为25~32、pH值为7.5~8.1、溶氧量>3.0mg/L.笼箱规格为58.0cm∃37.5cm∃20.0cm的塑料筐,底部铺一层筛绢网,用铁丝固定.隔板材料为塑料万通板,用铁丝固定.每个笼箱平均分隔为6格,每格大小为(19.0~20.0cm)∃(17.5~18.0cm)∃20.0cm.笼养器具设置见图1、2.

试验分组及设置:4个水泥池分别记为A、B、C、D,A池中A1、A2、A33个笼箱层叠放置,为平行组;B、C、D同理设置.A%、B%、C%、D%为对照组,分别表示A、B、C、D池中笼箱外的水域.大水泥池(面积为10m2)为不同模式比较组(具体见表1).

1.3 试验方法

试验期间每天详细观测和记录青蟹摄食、自切、死亡、蜕壳情况和水温等.试验起始(4月1日)对试验青蟹逐只进行生物学测量,建立个体档案.之后每隔10d对笼养青蟹进行一次生物学参数测量,包括甲长、甲宽和体质量.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12],通过Excel、Origin软件分析,得出笼养青蟹甲长(y) 甲宽(x)1 材料和方法

收稿日期:2006 11 08

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项目(2002AA603013)资助*通讯作者:qiongwulin@126.com

第2期 韦剑群等: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的试验

&249&

图1 笼养箱的叠放

Fig.1 Thesuperpositionofsegregativecages

图2 笼养箱内的分格设置

Fig.2 Thedesignofsegregativecages

1.4 日常管理

试验期间每天投饵一次,饵料主要是小杂鱼和花蛤.日投饵量为蟹体质量的5%~7%,视其摄食情况而调整.每天投饵均在傍晚5点左右,先将笼箱提上来干露半小时左右,然后打开每个笼箱逐个投喂.笼箱外及大池中的饵料定点投喂.

试验初期每3天换一次水及清洗池底.为促进青蟹的蜕壳,自5月8日后每天早晨7点慢慢将水排干、清污,并干露1h,再缓缓加水,模拟潮汐,水位高于笼箱10~20cm.每个池中放2个充气石.大池1周换一次水及清洗池底,投放8个充气石,保证溶氧充足.

至试验结束,所有笼养青蟹的蜕壳率为69.6%.

2.2 笼养青蟹不同性比的生产性能差异

(1)笼养青蟹不同性比生产性能比较

从表2看出,除成活率雌蟹远高于雄蟹外,雌、雄蟹的蜕壳率和个体增长率差异不大.但不同性比下,雌、雄蟹间的生产性能差异显著,单性养殖效果要比非单性养殖好,且全 养殖效果又比全!养殖好.

(2)笼养青蟹不同性比体质量相对增长率的差异通过Excel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全 (A1、A2)、全!(B1、B2)、 ∀!=1∀1(C1、C2)、 ∀!=2∀1(D1、D2),以体质量相对增长率作为指标单因素分析,得出4个不同性比设置下平均体质量相对增长率为全 >全!> ∀!=2∀1> ∀!=1∀1(p<0.01)(表3).

(3)笼养青蟹不同性比生长情况比较

从笼养青蟹不同性比生长曲线(图3)看出,笼养青蟹体质量增长是一种不连续的跳跃式生长.在养殖前期,青蟹体质量呈负增长;养殖30d后,全 组最早开始正增长,并且体质量剧增;养殖40d后,其余组也开始正增长及体质量剧增.

通过体质量相对增长率差异性分析,或不同性比生长情况比较,均可以看出,在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条

2 结 果

2.1 青蟹水泥池单个体立体笼养的试验

从表2看出,除个体增长率试验组略低于对照组外,其余的各项指标试验组均远远高于对照组.

试验至第10~20天,笼养青蟹断肢现象极其严重.4月21日观测到A2中一只蟹十肢全断,其个体肥满度极好,新壳已形成,却延迟到5月7日才蜕壳,且重新长出十肢.对照组断肢蟹远少于试验组,但成活率远低于试验组.笼养34d后,全 组青蟹开始蜕壳,截

表1 试验分组及设置Tab.1 Theexperimentdesign

试验组

组别

A组(A1、A2、A3)B组(B1、B2、B3)C组(C1、C2)D组(D1、D2)大水泥池

设置

全 ,共18只全!,共18只

∀!=1∀1,共12只 ∀!=2∀1,共12只 、!混养,共35只

组别A%B%C%D%

对照组

设置

全 ,共4只全 ,共4只

∀!=1∀1,共4只 ∀!=2∀1,共3只

&250&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表2 单个体立体笼养青蟹的试验结果

Tab.2 ResultsofScyllaparamamosainindividuallycage cultivated

试验组(笼养)

项目

A全

B全! 18151275.0288.939.154.940.4205.8

C ! 614233.3010041.644.87.790.3

614350.0183.347.259.425.890.3

D ! 814675.0010039.654.537.6

414250.0175.039.251.230.6

220100

17485.7

68.860.7

总体 ! 32

28

4

2007年

对照组(非笼养)A%

B%

C%

D%

放养数目(ind)放养密度(ind/m3)蜕壳数(ind)蜕壳率(%)死亡数(ind)成活率(%)试验起始均质量(g)试验结束均质量(g)个体增长率(%)单位水体生物量(g/m3)

18151477.8010043.062.946.3291.6

42.51250.0

42.5125.0250.035.944.824.820.3

32.0

2.530100

75.025.0

233.320.343.626.6

41.940.857.455.437.035.8

31.732.948.445.052.736.876.127.6

163.0163.0

注:水温4月为19~22 ,5月为20~26 ;D%组早期死亡2只,只剩下1只雌蟹,故只考虑其成活率,而不考虑其蜕壳率和增长率.

表3 笼养青蟹不同性比的体质量相对增长率

Tab.3 GrowthrateofScyllaparamamosainrearedincages

atfourdifferentsexproportion

组别12平均

A0.5433230.5951930.569258

B0.3682150.3585460.3633805

C0.1972820.1797510.1885165

D0.299380.4053160.

352348

图4 青蟹甲长与甲宽的线性关系

Fig.4 ThelinearityrelationofScyllaparamamosain

carapacelengthandwidth

图3 笼养青蟹不同性比的生长曲线

Fig.3 PeriodicABWofScyllaparamamosainrearedin

cagesatfourdifferentsexproportion

图5 青蟹体质量与甲宽的相关曲线

Fig.5 ThecorrelativecurveofScyllaparamamosain

bodymassandcarapacelength

件下,以单性全雌养殖青蟹效果最好.

2.3 单个体立体笼养条件下青蟹的若干生物

学参数

(1)笼养青蟹的甲长、体质量与甲宽的关系笼养青蟹甲长(y) 甲宽(x)、甲质量(m) 甲宽(x)关系见图4、5.从图4看出,青蟹甲长与甲宽呈线

.3.r.=

0.5934x+0.8259(r=0.907);从图5看出,青蟹体质量和甲宽呈幂函数关系: m=0.3717x2.6207(r=0.9301)、!m=0.1508x3.1447(r=0.8904).

(2)笼养青蟹的蜕壳与生长

青蟹每经一次蜕壳,其甲长、甲宽与体质量均发生,9%

第2期 韦剑群等: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的试验

表4笼养青蟹脱壳增长情况

&251&

Tab.4IncreaseofbiologicparametersofScyllaparamamosainafterexuviationrearedincages

蜕壳前

甲长/cm

1(A1 3)2(A3 5)3(B1 4)4(C%)5(D1 4)6(C2 6)平均

4.34.24.14.34.54.8

甲宽/cm6.15.75.55.96.16.5

体质量/g40.436.134.735.640.652.0

甲长/cm5.44.94.64.85.25.5

蜕壳后甲宽/cm7.26.86.46.47.07.6

体质量/g67.657.653.456.466.980.7

甲长/cm25.616.712.211.615.614.616.1

增长率/%甲宽/cm18.019.316.48.514.816.915.7

体质量/g67.359.653.958.464.855.259.9

价格低廉.相对于水泥池散养和土池养殖模式,水泥池单个体立体笼养青蟹的生长效果最为显著.可见,室内

单个体立体笼养青蟹是可行的,这种高密度养殖模式为实现青蟹的集约式机械化、工厂化养殖提供了可能.周维武等报道,笼养青蟹成活率达80%,体质量平均达250g/ind[13],说明这种养殖模式可行.

3.2 青蟹单个体立体笼养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青蟹生长是不连续的,一生共蜕壳13次[2].刘英杰报道池养青蟹的生长呈跳跃性,雌雄蟹分开养殖或少量搭配雄蟹有利于提高养殖青蟹的质量[14];杨培根也指出,笼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呈跳跃式生长[15].本试验中,全 组青蟹蜕壳最早、蜕壳率最高, ∀!=2∀1组蜕壳率比 ∀!=1∀1组高.这可能与不同性比带来的信息素相关,雌蟹的蜕壳激素产生效应的时间要比雄蟹早.

青蟹不同发育生长时期,其蜕壳周期长短不一.冯

~67.3%,平均59.9%(表4).青蟹蜕壳情况可见图6.

兴钱等认为体宽为4.4~7.6cm的青蟹蜕壳周期平均为33d[2,16].本试验中,笼养34d全 组出现蜕壳,其他各组都在40d后才开始蜕壳,至试验结束时仍有31.2%雌蟹、29.2%雄蟹尚未蜕壳.出现蜕壳周期延长的原因主要是试验容器大小适度,以及试验过程中所带来的应激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对笼养模式下青蟹个体大小相应容器适宜度、给饵技术和模拟自然潮汐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青蟹在应激条件下会产生自切和体质量下降等现象,以应对新环境、新模式的刺激,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适应.本试验中4月21日A2组出现一只青蟹新壳已形成,但没有完成蜕壳,而是十肢全切,半个月后(5月7日)才蜕壳,并重新长出十肢,证明青蟹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生命力极强.赖庆生报道,在一个蜕壳周期内青蟹增长率最小为33.3%,最大为177.3%,平均为115.0%.但本试验中从开始笼养,.[2]

(a) (b) 图6 蜕壳后青蟹及蜕下的壳

(1)蜕下的壳(腹面);(2)蜕下的壳(背面);(3)蜕壳后的青蟹;(4)蜕下的壳;(5)蜕壳后的青蟹

Fig.6 Thecrabafterexuviationandtheexuviatedcara

paces

2.4 3种养殖模式下青蟹养殖效果的评析

笼养青蟹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池散养和土池养殖模式(表5).因此,青蟹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的养殖模式是可行的.

3 讨 论

3.1 青蟹水泥池单个体立体笼养的可行性

青蟹营底爬或底埋习性,即使养殖条件下放养密度不高时,会聚集于池底表面,导致过渡拥挤而引起高死亡率

[6-7]

.这是长期以来制约青蟹养殖发展的因素

之一.青蟹养殖过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逃逸,环境不良或饵料不足时,青蟹常常集体迁移、逃逸.采用单个体立体笼养,避免了青蟹的相残和逃逸,提高了成活率、

&252&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表5 单个体立体笼养、水泥池散养和土池养殖青蟹生产性能比较

2007年

Tab.5 Contrastofproductionparametersforthreedifferenttypesofproductionmethods

养 殖 模 式

项目

室内单个体立体笼养

池塘面积(m2)养殖时间(d)放养量(ind)放养密度(ind/m2)幼蟹体质量(g)试验起始总质量(g)试验结束总质量(g)产量(g)单位产量(g/m2)成活率(%)

7.050608.529.5~54.02494.23164.5670.395.893.3

水泥池散养10.050353.523.3~42.21183.01482.029929.985.7

土池养殖①6670120100001.53.8~9.067.7∃103241.2∃103173.5∃10326.020~30

注:水泥池水温4月份为19~22 ,5月份为20~26 ;土池水温7~8月份为26~33 ,10月份为20~28 .

不适或胁迫,青蟹摄食量减少;二是青蟹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抵抗新环境、新模式的刺激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刺激.通过对蜕壳后的青蟹跟踪测定,其生长呈增长趋势,说明应激效应正逐步减弱.也有研究表明,池养雄

性青蟹体质量增长率高于雌性[13-14],与本试验结果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养殖条件和养殖模式造成的.

crabScyllaserratainmangroveareas[C] MudCrabAq uacultureandBiology.Canberra:AustralianCentrefor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1999:89-94.[8] AvelinoTTrino,OseniMMillamena,ClivePKeenan.

Monosexcultureofthemudcrab(Scyllaserrata)atthreestockingdensitieswithGracilariaascrabshelter[C] MudCrabAquacultureandBiology.Canberra:AustralianCentrefor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1999:61-66.

[9] 谢营梁.东南亚青蟹Scyllaserrata养殖[J].现代渔业信

息,1994,9(2):27-29.

[10] 王宇.印太地区青蟹的养殖和育肥[J].世界农业,1994

(6):42.

[11] 艾春香,林琼武,李少菁,等.我国青蟹养殖的若干问题

思考[C] 方永强,主编.福建省海洋生物优良种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417-425.【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12] 杜荣骞.生物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 周维武,姜启平,郑春波,等.青蟹浅海吊笼养殖的可行

性分析[J].齐鲁渔业,2005,22(8):29-30.

[14] 刘英杰.北方地区池塘养殖青蟹生长特征的研究[J].河

北渔业,2000,109(1):13-16.

[15] 杨培根,李晨红.笼养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和生长[J].上

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7(2):158-161.

[16] 冯兴钱,陈辉超.青蟹几个形态参数关系的初步分析

[J].水产科技情报,1992,19(2):47-48.

参考文献:

[1] 李少菁,王桂忠.青蟹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2):552-565.

[2] ClivePKeenan.TheFourthSpeciesofScyllaMudCrab

AquacultureandBiology[C].Canberra:AustralianCen trefor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1999:48-58.

[3] 冯兴钱,方家仲.青蟹养殖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4.

[4] 张义浩,方家仲.沿海滩涂青蟹坛式养殖研究[J].浙江水

产学院学报,1997,16(2):109-115.

[5] 张万隆.青蟹人工养殖技术[J].水产科学,1999,13(1):

35-38.

[6] ClivePKeenan.Aquacultureofthemudcrab,Scyllaser

rata

past,presentandfuture[C] MudCrabAqua

cultureandBiology.Canberra:AustralianCentreforIn 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1999:9-13.

[7] JeromeGGenodepa.Pencultureexperimentsofthemud

篇四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如何养殖螃蟹

1、如何设计和建设蟹种培育池? 蟹种培育池应选择*近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且排灌方便的田块进行开挖和建设,要求整个池塘呈东西向长方形,四角略呈弧形,面积1—5亩为宜,以1—3亩为最适,水深0.8-1米,池塘四周坡面从池塘底部开始至池塘上口贴附规格为每平方厘米30目的聚乙烯网,防止幼蟹掘穴成为懒蟹,影响蟹种成活率。池埂上方用钙塑板或硬质塑料围成防逃设施,高度50-60厘米,以防蟹种逃逸。池底留有淤泥或翻耕碎土层3-5厘米,便于种植水草。蟹苗下塘前,还应在池塘四周水面设置水花生带,方法用绳、桩固定,宽度视池塘大小而定,一般1亩左右的池塘,保持2米宽的水花生带,2-3亩的池塘保持3米左右宽度的水花生带,5亩以上的池塘,应保持水花生带4米以上。除设置水花生带外,还应种植水草,方法是采用伊乐藻栽插,行间距1×1米。 2、如何选购优质大眼幼体? 蟹苗质量是影响蟹种培育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选购优质大眼幼体,除注重品系外,质量掌握上总的来讲应做到“三看一抽样”。一看蟹苗个体大小是否一致;二看蟹苗体色是否一致,呈黄褐色,具有光泽者为佳,颜色不一致或体色透明发白者为差;三看蟹苗活动能力,用手抓取一把轻捏后放开,能迅速散开者为佳,散开慢者为差。最后抽样检查,随机称取1-2克蟹苗,折算数量,每公斤14-20万只为正常,14-16万只为优质苗,22-26万只为劣质苗。 3、蟹种培育如何加强投饵管理? 常州地区蟹种培育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大眼幼体直接培育成蟹种,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投饵管理。首先是培肥水质培育红虫等浮游生物。大眼幼体下塘后3天内以红虫为主要饵料,因此,蟹苗下塘前7天-10天,应施肥培育浮游生物(每亩施用发酵后的畜禽粪便50-100公斤)。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则应捞取红虫补充和增投鱼糜等人工饲料,增补量为蟹苗重量的150%。第二是科学投饵。一期仔蟹后投喂鱼糜加熟的猪血、豆腐糜,投喂量为仔蟹体重的100%,每天分4次投喂,6小时投喂1次,傍晚1次占全天投喂量的60%,直至出现三期仔蟹为止。三期后,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1天分2次投喂,至蜕变为四期仔蟹。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量的20%,同时搭配浮萍等水草,直至蜕变为五期仔蟹为止,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投喂。五期仔蟹以后,每日投喂1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直至长成每公斤160-200只的大规格蟹种。整个蟹种培育阶段应按照是“两头精、中间粗”的投饵原则和“前促、中控、后补”的投饵方法科学投喂。“两头精”即五期仔蟹以前,以及蟹种最后一次蜕壳

至越冬之前这两个阶段,应投喂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要求粗蛋白38-40%。“中间粗”,即五期仔蟹以后至蟹种最后一次蜕壳之前这个阶段,应掌握吃饱不吃好,饲料粗蛋白含量只要求25-28%。以防营养过剩,提早成熟。“前促”,即前期投喂好饲料,促进生长为提高蟹种成活率打好基础。“中控”,即中期投喂一般性饲料控制生长。“后补”,即后期补投较好饲料,各界营养越冬,减少越冬损失。 4、蟹种培育阶段水质管理的方法? 蟹种培育阶段水质要求总的来说要“肥、活、嫩、爽”,具体达到:溶蟹氧5mg/L以上,PH7.5—7.8、透明度30-40厘米,氨氮0.1mg/L以下。因此,要采取以下管理方法:一是注换新水。由于前期施肥,培育活饵料,池水较浓,一期仔蟹以后,改投人工饲料,不需要较肥的水质,因此必须及时注换新水来进行调节。前期一般5天左右加水一次,每次提高3-5厘米。每隔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25%左右。6月份以后,气温升高,水位应逐渐加深,7月份以后,保持水位1.2-1.5米。二是施用生石灰。除坚持注换新水外,还要不定期地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一般一个月左右(视水体肥度而定),施用生石灰一次,亩用量10公斤(1米水深),化水全池泼浇,施用时应避开幼蟹蜕壳期。三是施用光合细菌、EM原露等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EM原露等微生态制剂能转化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降低水体肥度,从而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水质较肥的塘口10天至半个月施用1次,用量为每亩2-3公斤(PSB或EM原露),水质清瘦的塘口,一月施用一次即可。施用微生态制剂时,不可同时施用消毒剂如漂白粉、生石灰等,以免降低效果。 5、如何控制蟹种性早熟? 积温过高、营养过剩、水质过浓都会导致蟹种性早熟,因此,要采取以下对策。 防止积温过高可采取: ①尽量推迟放苗。适宜的放苗时间为5月中下旬,既不影响幼蟹生长,又能减少温度积累,从而有效控制蟹种性早熟。 ②加深水位。高温季节保持池水深度1.2-1.5米,有利于降低水温、减少积温。 ③增设水生植物。除种植水草外,还应设置水花生带(方法同前述)能有效降低水温。 防止营养过剩可采取: ①适当加大大眼幼体的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0.5-0.75公斤。 ②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饲料投喂方法。即5期幼蟹阶段,投喂粗蛋白38-40%的高营养饲料。中期投喂粗蛋白25-28%的植物性饲料,适当搭配青萍、伊乐藻等水生植物。后期(霜降以后)补投蛋白含量38%左右的颗粒饲料,以积累营养越冬。整个培育阶段饲料投喂应做到投足投均,方可提高蟹种成活率,降低性早熟

比例。具体投喂方法如前所述。 防止水质过浓可采取: 一是注换新水,二是使用生石灰,三是施用光合细菌、EM原露等微生态制剂。方法同前所述。但应适当控制加水次数,因注水会促进幼蟹蜕壳,除前期需勤加水,促进生长外,中后期要减少加水频率,可采取先排水,一次加足的办法。 6、蟹种的捕捞方法? 蟹种的捕捞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地笼捕捉,另一种是采用水花生打堆,用网具在水花生下方抄捕,一般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一个月内可基本捕尽。 7、成蟹养殖的主要方式 常州地区成蟹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湖泊网围养殖、稻田养殖三种形式。 ①池塘养殖。池塘养成蟹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河蟹养殖形式,它的特点是可人工控制养殖的全过程,回捕率较高,经济效益可观。池塘养蟹的养殖方式又可分为二种,一是单养,二是混养。单养即单养河蟹,只放蟹种,不放养鱼、虾等其它养殖品种。一般亩产成蟹50-75公斤;混养即以河蟹为主,混套养青虾、鳜鱼等鱼类,一般亩产河蟹60公斤左右,青虾20-30公斤、鱼类80-100公斤。近年来,常州地区池塘养蟹大多采用后一种形式,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的蟹池“631”模式(即亩产河蟹60公斤、青虾30公斤、优质鱼类100公斤、亩效益2000元的养殖新技术),成效显著。 ②湖泊网围养殖。湖泊网围养蟹是在网围养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河蟹养殖方法,其技术内容主要是:在湖泊中选择水质良好、水草茂盛、水位适中的一片水域,用网片加竹桩固定,网栏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一定的面积(数十亩至数百亩不等),根据河蟹的生长要求,种植水草、移殖螺蛳、投喂饲料,精心饲养管理。这种养蟹方式由于湖泊水体流动性大,水质好,河蟹活动范围广,天然饵料丰富,生产的河蟹一般规格大、品质好。 ③稻田养殖。利用稻田饲养成蟹,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使稻禾和河蟹在同一环境中共生,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病害,提高稻谷、河蟹商品质量和种养经济效益的目的。稻田养蟹只需在田间开挖养殖沟,在稻田四周建好防逃设施即可养殖,饲养管理措施同池塘养蟹。 8、如何营造池塘养蟹生态环境? 一是种植水草。水草除了作为河蟹的天然饵料外,还可吸收氨氮净化水质,以及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还是河蟹蜕壳生长最佳的隐避场所,因此,必须种植水草。沉水植物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黄丝草、苦草等,挺水植物种植茭白、茨菇等,浮叶植物移殖菱藕、水花生等。水草种植面积一般占水面的50-60%。二是移殖螺蛳。螺蛳是河蟹喜食的动物性活饵料,同时,螺蛳的滤食作用又直接降低了水

体肥度,净化作用明显。一般每亩池塘投放螺蛳300-500公斤,投放时间在清明前后。三是施用微生态制剂。PSB(光合细菌)、EM原露等微生态制剂,可转化吸收水体中的氨氮、H2S等有害物质,经常使用,净化水质、改善底质效果明显。亩用量一般为1-1.5公斤(1米水深)。 9、怎样选购优质蟹种? 选购蟹种应注意:一是看水系。首选长江水系蟹种,根据长江水系河蟹主要特征进行选择。二是看亲本。要求用于繁殖的亲本蟹个体重量雄蟹175克以上,雌蟹125克以上。三是看蟹种是否性早熟。性早熟蟹种应剔除。四是看培育蟹种的水域。应为淡水,有盐度的水培育的蟹种,性腺有早熟趋势,影响长成规格。五是看体质。应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规格整齐(每公斤100-200只)。六是要早购早放,运输得当,切忌酷热或严寒时购运蟹种。 10、池塘生态养蟹的放养模式? 池塘生态养蟹,就是根据池塘生态位原理,通过种植水草、移殖螺蛳等技术措施培植资源,人工营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结合河蟹、青虾、鳜鱼、花白鲢等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河蟹及套养品种放养量,建立复合型的池塘生态系统,采取先进的管理措施,达到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的目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放养模式是:亩放自育蟹种600-800只(平均规格100-160只/公斤)、青虾种10公斤、鳜鱼种30-40尾(体长5厘米以上)、花白鲢20尾(每尾3-4两,比例各半)、异育银鲫、细鳞斜颌鲴、花鱼骨等大规格鱼种8-10公斤。可亩产成蟹60公斤(平均规格每只150克以上)、青虾30公斤、鳜鱼等优质鱼类100公斤,亩效益2000元以上。 11、成蟹养殖如何科学投喂饲料? 饲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河蟹的整个生长阶段,一方面可利用池塘中人工培育的水草、螺蛳等饵料生物,但大部分还要依*人工投喂。 在饲料的品种上,有植物性、动物性和配合饲料三大类。植物性饲料有豆粕、玉米、小麦、地瓜、南瓜、水草、旱草等;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鱼粉、螺蚬、河蚌、蚕蛹等;配合饲料是采取科学配方将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加工制成的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河蟹长势好、投喂方便、饵料系数低、便于存放等特点,目前成蟹养殖大都投喂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投喂应根据河蟹不同的生长阶段,确定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春以后至6月底之前,这个阶段为河蟹的适宜生长期,必须加强营养,要求投喂粗蛋白36-38%的颗粒饲料;高温期由于水温较高、闷热天气较多,影响河蟹正常摄食和新陈代谢,只要求投喂粗蛋白32%左右的颗粒饲料,同时搭配水草、南瓜等青饲

料;高温以后(8月份以后)天气转凉,水温逐步回落,河蟹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这个阶段必须投足投好饲料,要求投喂粗蛋白35%以上含量的颗粒饲料,同时,投喂的数量一定要达到河蟹摄食需求。 每天的投饵量要根据月、日投饵计划和河蟹吃食情况而定,具体做到“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在季节方面,2-3月份,天气较冷,河蟹摄食量少,可用颗粒饲料或鲜活小杂鱼开食。清明以后,水温逐渐升高,可按河蟹体重的5-6%投喂颗粒饲料,高温季节由于水温较高,有时气压偏低,往往影响河蟹正常吃食,正常天气按河蟹体重的3-5%投喂即可。白露以后河蟹趋于性成熟,应加大投喂量积累营养;在天气方面,晴朗天气应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天不投,以免饲料腐烂变质败坏水质;在水质方面,水质清新可多投,水质较肥应少投;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蟹的活动情况,同时,每塘搭建1-2个1平方米左右的食台,沉于水下30-40厘米,每日于食台上投放饲料,用于检查河蟹吃食情况。如食台上投喂的饲料很快吃完,可适当增加投喂量,反之则减少;在投喂时间上,因河蟹白天隐蔽在水草丛下阴暗地方,黄昏以后才出来觅食,因此投喂时间应在傍晚。投饵方法一般全池散投,池边坡面浅水处应适当多投。水温15℃左右,隔日投喂一次,水温20℃以上,每天投喂一次。 12、成蟹养殖池如何合理调控水质? 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溶氧充足、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活,池水的水温、溶解氧、PH、硫化氮、氨氮以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均对河蟹的栖息和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获得较高的养殖效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水质适合河蟹的生长需要,对不适宜的水质进行改良和调节。河蟹对水质的要求是:溶解氧每升池水含5毫克以上,氨态氮0.1毫克以内,PH7.5-8.5,透明度60厘米以上,根据这些要求,可采取以下综合调节方法。 (1)彻底清塘。冬春季清塘时,不光要用药物彻底消毒,而且要清除过多淤泥,因淤泥中存在过多的有机质,在溶氧缺乏时,引起水质、底质恶化,产生硫化氢、氨、沼气等有害物质危害河蟹,因此在放养前一定要消除过多淤泥(只可留淤3-5厘米,用于栽培水草)。 (2)栽培水草。除为河蟹长期提供青绿饲料外,水草可以吸收水体肥度而净化水质,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在高温季节还能降低局部水温。栽培水草的方法,一般是将伊乐灌切茎分段进行栽插,行间距3×4米。 (3)放养滤食性鱼类。鲢鱼、鳙鱼等鱼类可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而降低池水浓

篇五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螃蟹的养殖技术

螃蟹的养殖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

经济价值。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

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

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

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

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

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

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

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

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

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

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篇六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淡水蟹养殖技术

淡水螃蟹养殖技术

1.1 长江水系蟹种的特点与优点

长江蟹的背甲为浅黄色、椭圆形、侧冀尖锐,其中第四侧齿明显,额齿中间凹陷明显;第二步足与第三步足等长,第四侧齿对径与第三步足长之比为1:20(这个比例是长江水系蟹种与其它水系蟹种区别的关键),步足毛金黄色,第二、三足上无刚毛。长江蟹的优点很多,最大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成蟹个体明显大于其它水系的品种。

1.1.2 亲本的优选选择顺序为:长江>湖泊>池塘

1.1.3 水产苗种的优选选择顺序为:天然(捕捞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人工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以大规格产蟹为亲本的人工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

1.2 质量要优良

1.2.1 正确识别性早熟蟹种,提高蟹种成活率

性早熟蟹种是指当年的蟹苗,在培育成当年的蟹种后,个体不大,通常在20克左右,性腺却已发育成熟的蟹。用这种蟹种翌年进行商品河蟹生产,绝大部分因蜕壳困难而死亡,从而给河蟹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正确识别性早熟蟹种的方法为四看:

(1)看蟹种的腹部。如雌蟹腹部已变为近似圆形,即已呈团脐,脐周围长有绒毛,腹甲第四、五节变宽,则表明该此蟹已性早熟;雄蟹腹甲内的交接器若已发育成白色坚硬骨质化的管状物,则表明该雄蟹已性成熟。

(2)看蟹种的螯足、步足内侧掌节部有没有绒毛,若有,也不为连续细而短的绒毛;性早熟的蟹种螯足或步足绒毛稠而密长,颜色较深。

(3)看头胸甲的颜色及蟹纹。正常蟹种头胸甲背部颜色为淡黄色,而性成熟的蟹种背甲为墨绿色或青色;正常蟹种背部比较平坦,起伏不明显,而性成熟个体背部都为凹凸不平状。

(4)看蟹种的性腺发育状况。打开头胸甲,若在肝上看到有二条紫色条状物,甚至有卵粒,则为性成熟卵巢;有二条白色的条状物,则为成熟的精巢。若只看到枯黄色的肝脏,则表明性腺未成熟。

1.2.3 有条件的最好自育蟹种。

自育蟹种成活率高,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质量明显好于外购蟹种。

2.蟹池清淤消毒

河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水草丛中。在人工养殖中,可以改变其穴居的特性。根据调查观察,养殖池成蟹穴居比率是比较低的,而且雌性多于雄性。绝大部分河蟹掩埋于底泥中,只露出口器以上的眼和触角,维持呼吸。我们认为,底泥的质量要求也是大规模蟹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看来,河蟹发病因素的重点之一即在于底质的清洁与否。在生产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良、改善底质,以满足河蟹生活生长的需要。

2.1 所有塘在每年年底前后大多通过干塘清淤(底泥不超过15Cm)、暴晒后,再用100—100 Kg/亩生石灰清塘。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2.2 可以通过采用水下吸泥机等手段彻底清淤。

2.3 流水增氧或使用增氧机增氧,确保水中溶氧不低于5mg/L。

2.4 努力推广使用、投喂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可有效吸收水中、水底有毒物质。其作用

如下:

(1)净化水质,明显改善水环境(可吸收硫化氢、氨盐等有毒物质),降低它们在水体中的浓度;

(2)可有效提高溶氧,稳定水环境PH值;

(3)光合细菌本身为高蛋白质(含量高达65%),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

(4)可有效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

(5)可降低生产成本;

(6)可生产绿色产品、无污染产品。

3.调整放养模式

3.1 适当的密度。

改密养为稀放,一般放养500—600只/亩,这样,河蟹有一个充裕的生活、生长空间。

3.2 适中的规格。

一般为100—200只/kg,这样才能确保成蟹上市规格。

3.3 适时放养。

改冬放为春放,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水温在8—12℃的时候。

3.4 先暂养后放养。

“暂养”是蟹种放养前必须的过渡阶段。蟹种经过暂养后放养,可大大提高下塘成活率。注意暂养时间的长短,要视水温和池水中水草生长情况而定。

4.种植水草

种植水草是当今生态养蟹中大力提倡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俗话说得好:“蟹大小,看水草”。

4.1 种植水草的主要目的

起分散作用,可充分利用水体,利用河蟹的立体良性分布,即上、中、下水体分布适宜。

4.2 水草品种

可以选择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但以伊乐藻为最佳,其营养价值较高,且生命力特强,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4.3 种草面积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一般控制在水面的60%左右,若过密,要每隔10—15m开一宽为3—5m 的通道,以确保池底有足够的光线。

4.4 种草时间

一般选择在清明前后,不宜过早过晚。

4.5 种植方法

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以无性繁殖为主,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亩用量25—30kg;苦草以播种为主,每亩用种量0.1kg。

4.6 管理要点

(1)要适时适时施肥(复合肥、基肥要足;无机肥要适量,要努力推广磷酸二氢钙的使用)。

(2)水草种植要在蟹种放养前进行,确保蟹种下塘前已有水草长出,否则草的嫩芽被河蟹摄食,影响水草生长。

5.改进投喂水产养殖技术

饲料质量要求是大蟹、好蟹生产的物质保证。

3 月份,当水温达到10℃以上时就开始投喂。饵料主要有动物尸体及其屠宰下脚料、

蚌肉、螺蛳肉、小虾等以及麦、谷、饼类、水生或陆生鲜嫩的草类。投喂必须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4—5月,池塘中的水草萌发,生物饵料孳生,且刚放的蟹种个体小,水温又低,河蟹摄食强度不高,可少投喂动物性饲料,多投青、粗饲料。6—10月,河蟹个体逐渐长大,水温增高,河蟹的摄食强度大,尤其是8—10月,河蟹肥育聚黄,体重显著增加,要多投喂动物性饲料。每天傍晚前后投喂1次,饲料投在池边浅水处,设置多点的食台上。每次投喂量占蟹全重的10—20%左右,并视季节、水温、天气、摄食、生长情况适当增减。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清明时分要每亩投放300 kg以上鲜活的螺蛳蚬蚌等,以作为全年的基础饵料。

(2)投喂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3)人工配制混合饲料时,最好将饲料制成面条状或团状等利于河蟹采食的形状。

(4)在河蟹生长中前期主要投喂小麦、南瓜、谷、饼类等,在这期间提倡投喂麦芽(麦芽投喂可保证其1—2天不会腐烂变质),其余饲料宜煮熟投喂。

(5)河蟹的一生,要经过多次蜕壳。体躯的增大,形态的改变,以及断肢再生等都在每次蜕壳之后形成。蜕壳贯穿着河蟹整个生长、生活过程。因此,平时要适度投喂蜕壳素,而且蜕壳素投喂与饲料投喂在时间上要适度分开;另外,在河蟹蜕壳期间,要勤注换新水,保持微流水,可以有效刺激河蟹的蜕壳。

(6)在整个养殖周期内,还要适量泼洒生石灰,一方面净化水质,一方面给水体增加钙的含量,以备多次蜕壳之需。

6.科学调理水质

健康养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必须科学地调理水质。

6.1 水质指标

要求透明度35—40cm,溶解氧在5 mg/L以上,PH值7.5——8.5,氨氮浓度0.2—0.5mg/L。以上水质指标在临床上可通过采用水质测试盒等手段进行检测,从而采取一些措施(主要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水环境进行必要的、有益的、及时的调控。

6.2 池水调控

2月底3月初蟹种放养初期,水深控制在0.6—0. 8 m,5—7月份水深在0.8—1.0 m,8—10月份水深掌握在1.0—1.2 m之间。春秋两季,每周换水1次,每次加深30—40 cm。换水时要边排边灌,换水温差不要超过±5℃。如池底积淤较多,透明度低,水色变浓,河蟹背甲色深黑,腹部出现水锈,步足末端变黄,每亩用新鲜生石灰7.5—15 kg,化成水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5—7天,可调节水质,增加水中钙的浓度,有利于河蟹生长和蟹壳色泽的变化。

6.3 注意事项

(1)要及时换水、适量换水,以改善环境、降低温度。河蟹的适宜蜕壳水温为25—28℃。【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2)生石为不宜多用、重用、常用。若经常使用,水体硬度会偏大、溶氧会降低、磷酸盐浓度会降低。

(3)为保持池水一定肥度,促使螺蛳蚬蚌等饵料生物繁殖生长。

(4)实行蟹鱼混养。蟹鱼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利用率,净化水质,有效改善池塘水质条件。但要以养蟹为主,可适应放养少量的鲢、鳙、草、鳊、罗非鱼,但不可放养鲤、青鱼等底栖肉食性鱼类。要注意防逃。

篇七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大规格螃蟹的养殖技术

大规格螃蟹的养殖技术

河蟹以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规格小,品质差的河蟹越来越不受消费者欢迎。大规格河蟹不仅销售通畅,而且价格也占绝对优势,大规格河蟹的市场售价比小规格河蟹高3-4倍,规格在 150g以上的120-160元/kg,而规格在75g左右的只有30-40元/kg,但如何培育生产无公害大规格河蟹是养殖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所谓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培育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技术主要是:

  一、选用良种,把好放养蟹种质量关

  大规格河蟹必须有优质蟹种作基础。选用自育或本地培育的长扛水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附肢健全,有光泽,活动力强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作蟹种,要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这是养殖大蟹和提高成活率最重要因素。通常可从3个方面来选择优质蟹种:从外观、体型、步足、前额齿等几个生理特征来鉴别长江水系的蟹种;剔除无饲养价值的性早熟的"小呆蟹",所谓"小呆蟹"就是指当年的一龄幼蟹,体重10~35g就:达到性成熟,生长停滞,陆续死亡;从步足残缺程度,苗种活动情况,体表有无寄牛虫等来挑选健康优质蟹种。

  二、种植水生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在养殖成蟹水域中种植水生植物,一是作为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二是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减少相互残杀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并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营养化,可起到净化水质作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养殖环境;四是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有利河蟹生长,栽种水生植物品种不宜单一,要多样化,最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相互结合,合理分布,以适合河蟹多方面的需求。沉水植物可选种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挺水植物如芦苇、茭白草等,漂浮植物如浮萍等。养蟹水域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50%- 60%。夏季7-8月是河蟹摄食水草的高峰期,应密切注意,既要保证河蟹的吃食利用,又要有较高的存储量。不够时要采取措施补足水草,但水草切忌捞入太多,腐败水草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河蟹疾病。水草过多,尤其是类似伊乐藻的单一品种过多,极易引起底层水休不流动,而造成底层水变坏,应及时疏出水体通道,有利于进排水流动,改善蟹池水质,否则易发生黑鳃、水肿等疾病。   三、控制放养密度,注意合理混养

  蟹种放养密度与蟹种规格、饲养条件、上市要求规格、管理水平等有关,可采取两年制养殖模式,就是 5月底6月初购进蟹苗,在池中粗放增育,年底可育成扣蟹,第2年春再把这些扣蟹投放到池场,通常蟹种放养规格为100-200只/kg。每亩水面放养

300-500只,采取适当释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规格和质量。以河蟹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养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等)、杂食性鱼类(鲤、鲫、罗非鱼等)、肉食性鱼类(乌鳢、鲶鱼、鲈鱼等),而只能混养一些滤食性负类(鲢、鳙鱼等)。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防止水质变差。但由于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较清瘦,故混养数量不宜多。一般每亩水面混养50- 100g/尾白鲢、鳙鱼种40-50尾 (鲢、鳙鱼比例为5:1),此外,养蟹池也不能混养鳖,有条件的话,可采取养蟹池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用生态养殖管理的措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四、投放螺蛳,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物质的需要

  螺蛳是河蟹最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饵料,螺蛳底栖,行动缓慢,净水能力强,在成蟹养殖池中,每亩水面投放活螺蛳150~250kg,止其自然繁殖,这样可为河蟹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活性蛋白饵料。在各种螺类中可选择淡水螺类中养殖个体最大的优良品种--苹果螺。苹果螺又叫福寿螺,壳薄,个体大,含肉率高(可食成分占体重的

38%),食性杂、生长快、繁殖期长、增殖倍数高。在养蟹池中移植苹果螺既能维护蟹池水质清新,又能为河蟹提供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饵料,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成蟹上市规格。

  五、调节水质,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 8.5,透明度

30-40cm左右,一年四季的水位要做到春浅,夏、秋、冬深,保持蟹池水质好、活、嫩、爽的良好水域环境,促进河蟹健康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定期注水,早期每隔10-15d换水1次,每次换水1/3。高温季节为确保水质清新,每天添加些新水,并每隔1周,换水2次。另外,每隔 15-20d用生石灰8-10g/m3化水全池泼洒,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使用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

  六、做好蟹病防治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养蟹规模的不断扩大,蟹病也在不断蔓延和升级,以前从未有过的蟹病,现在也大量发生,主要是幼蟹的纤毛虫病和成蟹的抖抖病,给养蟹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蟹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选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高温季节定期使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预防。在纤毛虫高发期每隔 15-20d用甲壳净或纤毛虫净等杀虫1次,为避免抗药性,药物应交替使用。抖抖病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微生物,采用敌杀死清池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抖抖病的方法。

螃蟹的养殖方法

一、养殖前准备

A、温室条件

试验温室为钢架双层太阳板保温温室,


室内怎么养殖螃蟹相关热词搜索:室内螃蟹的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室内怎么养殖螃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室内怎么养殖螃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96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