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2017-06-19 10:57:0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共7篇)嵇忠芬给小鸡治病预防疾病有偏方(2010 7 20)相关视频:嵇忠芬:养殖小鸡防病冶病有偏方(主持人)民间有句话,叫做偏方治大病,山东莱阳的嵇忠芬,给她养的小鸡用起了偏方。这用上了偏方的小鸡,得病少,成活率高,销路也特别好。嵇忠芬都给鸡用上了哪些偏方,她又是怎么想起用偏方的呢?一起去看一看。上山拔草...

篇一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嵇忠芬给小鸡治病预防疾病有偏方(2010.7.20)

  相关视频:嵇忠芬:养殖小鸡防病冶病有偏方

  (主持人)民间有句话,叫做偏方治大病,山东莱阳的嵇忠芬,给她养的小鸡用起了偏方。这用上了偏方的小鸡,得病少,成活率高,销路也特别好。嵇忠芬都给鸡用上了哪些偏方,她又是怎么想起用偏方的呢?一起去看一看。

  上山拔草药、屋前采香椿、地里拔萝卜。

  (采访)嵇忠芬:这些是我们给小鸡平时预防疾病所使用偏方的材料,有萝卜,蒲公英、白头翁、还有我们平时吃的香椿。

  嵇忠芬找来的偏方材料,都是些很常见的蔬菜和草药。用它们给鸡治病,能管用吗?

  再说,这小鸡打一出生开始,就得打各种各样的疫苗,这些疫苗可都是专家们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来的、又是专业机构生产出来的高科技产品,嵇忠芬的这些白萝卜、野草药,代替得了吗?这您就误会了,嵇忠芬说,她养的鸡,疫苗还是得一针不落地打,不过疫苗防治的主要是一些病毒性的疾病,像新城疫、马利克氏病等等,这小鸡在生长过程中,还有可能得另外一些病,是疫苗管不到的,像煤气中毒,鸡白痢等等,这些病用嵇忠芬自己琢磨出的偏方来治,一是就地取材、省成本,二是可以减少鸡的药物残留。

  (采访)嵇忠芬:可以把药物残留降到最低,而把鸡肉的品质提升,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嵇忠芬用她自己琢磨出的偏方给鸡苗治病已经有好几年了,效果相当地不错。不过,她是怎么想起来搞这个的呢?这还得从嵇忠芬刚开始养鸡的时候说起。

  (采访)嵇忠芬:在小鸡的育雏过程中,出现一些一氧化碳中毒。

  (采访)嵇忠芬:你看到这只鸡了吗?就是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它在拼命的伸着脖子,它的眼睛是闭上的,它的翅膀是耷拉的,正常情况下这个翅膀是紧贴在身体上的。

  小鸡为什么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呢?因为育雏室的温度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一日龄到5日龄,得保持在33-35摄氏度以上。为了给育雏室保温,嵇忠芬就在屋里安了一个煤炉。虽然嵇忠芬她们很注意室内通风,煤炉的烟囱也接得很严密,煤炉产生的煤气还是有可能留在室内。

  小鸡身体又弱,一点点的煤气人可能还感觉不到,小鸡却已经不行了。

  为了防止小鸡煤气中毒,嵇忠芬一开始是按照书上的方法,给它们添加葡萄糖,可后来发现,解毒的效果比较慢。

  (采访)嵇忠芬:以前对中毒我们用的是葡萄糖给它解毒,治疗时间比较长,相对来说效果比较缓慢。

  葡萄糖解毒过程比较长,得用上八九天,那有没有速度快一点的解毒方法呢?

  嵇忠芬不但养鸡的知识很丰富,还是个喜欢钻研和探索的人。这时她偶尔听说,绿豆可以解一氧化碳的毒,就想试试看。可是,这一批鸡苗几万块钱,万一用错了损失可就大了。于是,嵇忠芬去请教当地技术员盖正,技术员肯定了绿豆对鸡有解毒效果,因为绿豆中的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鸡体内的毒素。

  了解到绿豆的解毒功效,小鸡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嵇忠芬就给它们喝绿豆汤。一般喝上三五天,小鸡就可以解毒了,可嵇忠芬却又发愁了,因为绿豆的成本太高了。

  (采访)嵇忠芬:绿豆的成本很高,500克一般是3、4块钱,虽说解毒的效果很好,但是成本太高。

  搞养殖图的就是个效益,成本高了自然不划算。绿豆不行,嵇忠芬又想到了另外一种便宜的解毒食物——萝卜。

  (采访)嵇忠芬:冬吃萝卜、夏吃姜。

  在民间俗语里边,关于萝卜的俗语可多了,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什么“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民间还有萝卜汁可以解药的说法,那萝卜能不能治小鸡的一氧化碳中毒呢?嵇忠芬试着给一些一氧化碳中毒的小鸡喂点萝卜,发现它们很快就解毒了。后来,她还向烟台大学的教授贺君请教,得知这白萝卜、青萝卜里的铁质和维生素C,的确能够解一氧化碳的毒。

  (采访)贺专家:铁质可以增强骨髓的造血能力,增强血红蛋白的生成量,血红蛋白的生成量增加,那么和氧气的结合能力也是增加,从而抑制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结合。

  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工具,如果有过多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和血红蛋白结合,让

  血红蛋白没法运输氧气了,这样小鸡就会因缺氧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而萝卜里含有铁质,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产生更多的血红蛋白,来保证氧气运输不会中断,小鸡也就不会因缺氧而中毒了。另外,萝卜里的维生素c,还能氧化一氧化碳,让它不能和血红蛋白结合,所以也能缓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采访)嵇忠芬:萝卜,我们一般是按照一百斤水里面加上十斤萝卜丝熬水给它饮用。

  把萝卜刮成丝,按照10千克水放1千克萝卜的比例,熬成萝卜水给鸡喝,喝上五到七天,这样出现轻微中毒的小鸡就可以治好了。而严重中毒的就无法治疗,在日常管理中,预防还是要重于治疗。预防小鸡煤气中毒,也可以给它们喝萝卜水,只要是育雏时用煤炉加温,最好每天都给小鸡一次萝卜水,这样小鸡就很少出现中毒现象了。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小鸡打完疫苗后的二十四个小时不能给它们喝。

  (采访)技术员:因为打疫苗时使用偏方会使这个疫苗失效,达不到药效。

  萝卜具有解毒的作用,打完疫苗马上给鸡喝,就容易解除疫苗的药效,达不到打疫苗的效果。

  (主持人)小鸡煤气中毒的问题是用萝卜偏方解决了,能不能试一试其它病呢?小鸡还有一种常见病白痢,这不嵇忠芬又开始对症找方了。

  得了白痢的鸡最突出的表现是下痢,得了白痢的小鸡身体变弱,生长速度也会慢下来。

  (采访)嵇忠芬:出现了白痢这个鸡长得非常慢,看一下它的羽毛,跟他同样大的鸡翅膀、小尾巴都长出来了。它会“吱吱”的叫,叫起来的声音好像是夹住它哪个部位一样。

  鸡白痢还很容易传染,鸡群一旦感染上死亡率就会升高,严重者高达20~30%。

篇二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

  [农广天地]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黄瓜是一种抗逆性较差的蔬菜植物,病虫害较多,特别是在田间管理差、连作地、低湿地、施肥不当的植株上,更容易诱发病害。本期节目介绍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具体介绍几种黄瓜的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方法。 

  黄瓜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

  1、 黄瓜霜霉病。⑴症状: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最常见的一种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发病严重时,影响黄瓜结瓜或造成提早拉秧。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后迅速扩展,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霜霉状,霉层为灰黑色,病重时,叶片病斑相互连片,病叶枯黄而死,高湿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⑵原因:黄瓜霜霉病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 ℃,适宜发病湿度为85%以上,温度高于30 ℃或低于15 ℃,可抑制该病的发生,湿度低于60%时,病菌孢子无法产生,湿度低于70%时,病菌孢子不能发芽造成侵染。

  ⑶防治措施:黄瓜霜霉病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抗病黄瓜品种;二是实行轮作,加强管理,使棚室内的温湿度不利于其发展,且调控好肥水,促进瓜秧健壮;三是药剂防治:①烟熏法。一般在结瓜期发病前进行,用45%百菌清烟剂3 000~3 750 g/hm2于傍晚时将药剂放在棚内,放置密度60~75处/hm2,密闭棚室,次日清晨通风。②喷雾法。常用药剂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2、 黄瓜角斑病。⑴症状:黄瓜角斑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造成侵害,受害部位主要为叶片。初受害时,在叶片上呈现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形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当外界湿度较大时,有白色菌脓现于叶背病斑处,且容易造成开裂或穿孔。果实及茎受害后,初呈水渍状病斑,有白色菌脓着生其上,果实上的病斑可沿维管束的果肉向内扩展,并可蔓延到种子,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初生水渍状圆斑,稍凹陷,后变褐色干枯。

  ⑵原因:病原菌可随病残体或种子在土壤中越冬,存活期可达2年。种子带菌,发芽后即可引起初侵染,对子叶造成侵害,出苗后子叶病部溢出的菌脓,可借昆虫、水流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侵入部位有气孔、伤口及水孔,从而造成多次重复侵染。低温、高湿、重茬的棚室发生严重,特别是当叶片上有水珠或结露时间长时发病更为严重。

  ⑶防治措施:黄瓜角斑病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从无病瓜上选留种,瓜种可用70 ℃恒温干热灭菌72 h或50 ℃温水浸种20 min,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 min,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 h或100万U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 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三是药剂防治,用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预防,7 d用药1次;当发病较轻时,用氟硅唑咪鲜胺600~800倍液喷施,5~7 d用药1次;当发病严重时,用氟硅唑咪鲜胺300倍液喷施,3 d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决定。

  3、 黄瓜靶斑病。⑴症状: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初受害时,呈现直径1 mm左右的黄色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大为不规则形或圆形,病斑整体褐色,中央呈现半透明的灰白色,叶正面的病斑粗糙不平。发病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 mm,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居于病斑中央,当外界湿度较大时,有稀疏的灰黑色霉状物着生于病斑上。

   ⑵原因:黄瓜靶斑病由细菌和真菌混合侵染引起,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存活期可达6个月,第2年外界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雨水或气流进行传播,完成初侵染。该病在结瓜盛期发生较多,发病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最终导致植株枯死。

  ⑶防治措施:黄瓜靶斑病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同时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种子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摘除中下部病斑较多的病叶,减少病原菌数量。三是药剂防治。如发现病情即使用20%硅唑·咪鲜胺1 000~1 200倍液均匀喷施于患病处,效果突出,或用黄斑净对水进行叶面均匀喷雾,或使用黄瓜靶斑净25 g对水15 kg均匀叶面喷施,发生严重地块适当加大浓度,间隔5~7 d再喷施1次,可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4-6]。

  4、黄瓜“戴帽”现象。⑴症状:幼苗出土后种皮不脱落,而是夹住黄瓜一片或二片子叶。⑵原因:播种时覆土过浅,床面湿度不够,种皮干燥;种子成熟度不好,生活力弱等。⑶防治方法:播种前浇足底水,覆土适当,

  5、黄瓜“花打顶”。⑴症状:早春黄瓜移栽后不发苗,植株顶端心叶不及时抽出,花、瓜集中顶部,一般情况下是根部发育不良。⑵原因:苗期喷洒乙烯利浓度过大;定植时瓜苗伤根,没有及时缓苗;定植后地温低、水份大产生沤根;蹲苗时间过长。⑶防治方法:首先要摘除雌花,然后根据发病原因对症采取耕作栽培措施。对烧根引起的根系发育不良而导致的“花打顶”要及时灌水;对沤根引起的“花打顶”及时中耕,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太原市黄瓜可以不使用乙烯利,如果使用,一般在一叶一心期使用40%乙烯利水剂3000倍液。 

  6、黄瓜低温障碍。⑴症状:低温过后,轻者叶缘或部分叶片组织呈黄白色,重者叶片枯死。⑵原因:早春定植后,遇到0-5℃持续低温就会发病。⑶防治方法:发芽种子需在0℃条件下进行低温锻炼24小时,增加抗寒能力;根据大棚性能、外界气温,掌握适当定植时期。一般在当地棚内最低气温稳定通过10℃,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时定植比较安全;低温天气采取有效防冻措施,如:盖草帘、生火炉、放烟雾、点蜡烛等;夜晚已发生冻害大棚要缓慢升温,使黄瓜生理机能逐渐恢复。 

  7、黄瓜叶烧病。⑴症状:植株中上部叶片病部叶绿素明显减少,形成白色至黄色斑块。⑵原因:当相对湿度低于80%,遇40℃高温,放风不及时或放风量小;高温闷棚防霜霉病时间过长,均会产生叶烧病。黄瓜产生叶烧病将导致叶片失绿影响光合作用及产量。⑶防治方法:加强棚温管理,及时通风;有经验农户尽量避免采用高温闷棚防治霜霉病的方法。 

  8、黄瓜生理性萎蔫。⑴症状:整株叶片萎蔫,有的早晚可以恢复,几天后死亡,茎部没有发生病变。⑵原因:采瓜初期,瓜田积水造成土壤中产生有毒气体,使根系发育不良,晴天中午出现萎蔫,晚上恢复,几日后植株不再恢复而枯死;高温季节,在炎热中午,突然降雨后转晴,造成棚内高温高湿,使叶片蒸腾受阻,造成萎蔫,甚至死亡。⑶防治方法:避免大棚内田间积水,尽量采用大棚软管滴灌技术;加强中耕管理,晴天高温条件下,增加大棚浇水量。 

  9、黄瓜焦边叶。⑴症状:以中部叶片居多,表现叶缘组织枯黄。⑵原因:高温高湿条件下突然放风,造成叶片失水过多、过急;喷杀虫剂、杀菌剂时浓度过高或量大,使药液集中叶缘;土壤中盐份含量过高,造成盐害,都易形成焦边叶。⑶防治方法:棚内外温差大时,不能突然放大风;使用杀菌剂、杀虫剂时注意使用浓度和使用量。浓度按产品说明配制,使用量以雾滴沾满叶片为准;盐份含量高的土壤,应利用空闲时间泡水洗盐。 

  10、黄瓜畸形瓜。⑴症状:植株生长正常,但瓜呈畸形,表现为尖嘴瓜、大肚瓜、细腰瓜等。⑵原因:尖嘴瓜,目前的大棚黄瓜种子多属单性结实,只要营养条件好,不受精,同样可以结实,反之,营养不良则形成尖嘴瓜、大肚瓜;当雌花授粉不充分,授粉的前端先膨大,营养不足或水份不均匀形成大肚瓜;细腰瓜;当营养和水份时好时坏时,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也容易形成细腰瓜。⑶防治方法:畸形瓜应及时摘出,避免养份消耗,严格进行温湿度管理;增施钾肥,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篇三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肉鸡常见疾病表现及防治

篇四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雏鸡常见疾病

小鸡打喷嚏甩头,伸脖子但叫不出声音是什么病呀,并有些小鸡有

拉肚子症状

而且还打瞌睡,翅膀下垂

提问者: 周敏

等级:列兵

时间:03-24

悬赏:50

解决时间:2009-04-13 05:19

回答 共 1 条

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

病,在气温突然改变、舍内鸡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时可促进该病的发生。

当健康鸡吸入病鸡喷出的含有病菌的飞沫时可以染病,同时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

具传染,此病单独发生其病程约3-4周,发病高峰时很少死鸡,但在流行后期鸡群开始好转,

产蛋量逐渐回升时,常常继发其它细菌性疾病,使病程延长,死亡增多。

发生特点: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委顿,垂头

缩颈,食欲明显降低。最初看到鼻孔流出水样汁液,继而转为浆性粘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

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主要病理变化为鼻

腔和眶下窦的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浆液粘液性分泌物。眼结膜充血、

肿胀。部分病鸡可见下颌及肉髯皮下的水肿。内脏器官一般不见明显变化。流行后期死亡鸡

只多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防治措施:在鸡120-130日龄时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即在每只鸡胸部肌肉注射0.5ml,

免疫期为6个月。发病后,各种磺胺类和抗生素对该病都有效。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

效剂与其它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

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投喂磺胺类药物应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发病初

期鸡群食欲尚未明显降低,正是给药的好时机,如若鸡群食欲下降,经饲料给药达不到有效

浓度,治疗效果差。此时可考虑用抗生素采取注射的办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一般选用链

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合并应用。红霉素、土霉素也是常用治疗药物。总之磺胺类药物和抗

生素均可用于治疗,关键是给药方法能否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这是值得注意的问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题。

另外本病经治疗,鸡群康复,但康复鸡仍可带菌。带菌鸡作为传染来源,对其它新鸡是

一个威胁。因此鸡场对患过本病康复的鸡群应按时淘汰,严禁在群中挑选尚能下蛋的鸡并入

其它鸡群。

病鸡群康复后,鸡舍内外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本病原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

一般鸡舍内经清扫、水冲、有条件的还可用火焰喷灯消毒,再经消毒药喷洒和福尔马林熏蒸

消毒后空舍一定时间,进入新鸡群,是安全的。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苗,经实验和现场应用对本病流行严重地区

的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根据本地区情况可自行选用。

养鸡管理及常见病防治

2007年12月29日

一、容易忽视的几个管理问题

1. 雏鸡的保温与通风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通风量。春秋冬三季要有供暖措施,而不是靠不通风来保温。

2. 雏鸡的第一次饮水

雏鸡及时开饮的重要性:

促进卵黄吸收,排除胎粪

促进肠道的蠕动,肠管扩大,增进食欲

不开饮,食欲不好,雏鸡变成弱小鸡

必须做到:

足够的饮水器,每个饮水器60只鸡,饮水中加葡萄糖,但是必须现用现配,两个小时用完,以防酸败。

3. 雏鸡的用药预防

育雏前三天,饮水中加泰乐菌素,可防止呼吸道疾病

育雏第一周加电解多维,有助于增强小鸡体质

育雏前期,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利高霉素可以防止小鸡的大肠杆菌。

4. 开食料的选择

雏鸡开食不宜饲喂蛋白过高的饲料。若采用颗粒料开食,可以与破碎的玉米按照1:1的比例混匀后饲喂。可以防止小鸡的糊肛。若自配料,豆粕添加量后逐渐增加饲料中蛋白含量,3-4天后可以换成育雏鸡的高蛋白饲料。

5. 垫料的管理

垫料育雏的情况下,10天以后,由于小鸡生长速度加快,代谢旺盛,采食量增加,垫料开始潮湿、结块,甚至发霉,有氨味。这时要及时扩栏。

6. 霉菌毒素的影响

发霉的饲料、垫料容易导致鸡霉菌毒素中毒,腺胃糜烂,口腔溃疡,采食减少,消化率降低,生长变慢。

二、平时注重鸡场的消毒防疫,防重于治

1. 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呼吸道疾病的来源:大鸡传给小鸡,养鸡户之间交叉感染。单纯的雏鸡舍消毒不能杜绝病原,人员和空气的传播是不可杜绝的。带有呼吸道症状的小鸡免后容易继发其他疾病。

2. 卖鸡后对鸡场环境的净化

鸡舍打扫干净,用火碱或甲醛消毒,整个鸡场场地要消毒,饲料仓库消毒。

进鸡前消毒,进入鸡舍要有专门的工作鞋。

3. 平时注重带鸡消毒

可选消毒药:惠福星(过氧乙酸)、百毒杀(双链季胺盐)、欧福(百毒杀+甲醛)

带鸡消毒避开免疫前后各48小时,其他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

方法:用普通喷雾器,将消毒药稀释后,在鸡舍内喷洒,喷头向上,不要直接喷在鸡身上。

好处:可以消灭环境中相当一部分病原,避免免疫时这些病原继发感染。减少免疫时易出现的呼吸道症状。

时间间隔:一周一次到两次

三、平时预防性地加药

1. 育雏前期加药

2. 育雏一周后,饲料中添加一些喹诺酮类药物,如强力霉素、环丙沙星、蒽诺沙星、氧氟沙星,连续使用三天,预防大肠杆菌。

3. 育雏两周左右,要加入一些抗球虫的药物,如磺胺类、克球粉、马杜拉霉素(杜球)

4.免疫前后,饮水中适当加一些广谱抗菌药,防止免疫继发细菌病。如:阿莫西林、强力霉素、蒽诺沙星。

四、一些常见病的防治【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一)呼吸道病

1. 病因:鸡场环境净化不好,特别是一些分布密集的老鸡场,同时有几批鸡存在。环境中有野毒:新城疫、流感、传支、大肠杆菌、支原体。

2. 免疫加重了呼吸道症状:免疫后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抵抗环境中的病原。

3. 预防:合理的免疫程序

4. 在鸡群免疫前96-48小时,加强带鸡消毒,免疫48小时以后,同样注意带鸡消毒。

5. 免疫前后,预防性地加入庆大霉素、利高霉素、蒽诺沙星,对由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有一定作用。

6. 育雏时温度要保证,另外温度也不能出现太大的波动,不要突然的降温。

7. 出现呼吸道疾病,疫苗我们还做吗?

做!疫苗可以选择毒力弱一点的。

新城疫Clone-30、传支Ma5、新城疫Avinew(梅里亚生产,肠道繁殖)

8. 出现该病的治疗方法:

饮水中加入防止呼吸道病菌继发的药物:泰乐菌素、高力米先水溶剂(硫氰酸红霉素)。

篇五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散养土鸡常见疾病预防

散养土鸡常见疾病预防

农户散养的土鸡一般疾病少、耐粗饲,远离环境污染,利于防病。但因为饲养周期较长,加之长期放养于野外,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有时还会遇上作物喷施农药而引起中毒。所以,散养鸡的防疫不容忽视。除加强日常管理,如严格消毒、隔离饲养预防疾病外,做好免疫是很重要的。综合诊断,对症下药。

1.鸡新城疫接种。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鸡瘟",即所谓亚洲鸡瘟鸡。以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敏感鸡群死亡率常高达90%-100%。: 7~14日龄、25~28日龄时,用克隆30疫苗,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或滴鼻点眼,同时按每500只鸡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万单位,也可用海达、海天、普杀平、兰星等混合使用。鸡55~6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系与克隆I系疫苗按1∶1.5混合肌肉注射。鸡125日龄时用新支减三联苗、流感二联油苗肌肉注射,每只0.5毫升。鸡306日龄时重复用克隆I系肌肉注射。在土鸡440日龄(出栏前)用弱毒苗(Ⅱ系或Ⅳ系疫苗)饮水

(附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排出绿色或黄白色稀粪。口、鼻内有多量粘液,甩头时常见粘液流出。嗉囊充满气体或液体。呼吸困难,表现有喘气、咳嗽、张口呼吸。发病2-3天后死亡增加,4-5天后达到高峰,8-10天鸡只死亡缓慢下降。耐过鸡可出现阵发性痉挛,头颈扭转、角弓反张、运动失调以及麻痹症状。产蛋鸡在发病初期还表现产蛋量大幅度下降,软壳蛋,畸形蛋明显增多。)

2.传染性法氏囊炎防疫又称甘布罗病。本病鸡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育雏阶段发病率最高,以20-40日龄多发。种鸡产蛋前没有接种过法氏囊疫苗或接种油苗半年后没有再次接种的,其后代在5日龄时应用弱毒苗滴口;如果种鸡在接种弱毒苗的同时皮下注射油苗0.2毫升/只,那么在土鸡15日龄、32日龄时就不用再防疫。如果种鸡接种后半年又进【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了接种,其后代在14日龄时可用弱毒苗滴口。如果种鸡在接种弱毒苗的同时每只用油苗0.2毫升皮下注射,土鸡在24日龄时就不用再防疫。在法氏囊炎暴发区,鸡1日龄时用高免蛋黄饮水,5日龄、15日龄、32日龄时各免疫一次效果更好。商品鸡1日龄、7日龄、14日龄、21日龄时用高免蛋黄饮水,日后可以不用防疫。鸡场一旦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炎,可及时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每只鸡1-2毫升,一般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附症状:突然发病,病鸡腹泻、精神沉郁,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肿大和肌肉出血。)

3.马立克病预防。鸡雏出壳后1日内,必须用马立克氏病弱毒冻干苗进行防疫。本疫苗专供预防此病,无治疗作用。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种蛋、孵化器、孵化室严格消毒;育雏舍场地、用具严格消毒。从高发地区引进的雏鸡要补打第二次马立克病疫苗。在雏鸡1月龄之内饲养人员避免串舍,

必须隔离。一旦发病,应马上淘汰病鸡,对受威胁鸡用鸡康散拌料,安力2000消毒,以加强预防。疫苗接种是防治马立克氏病的最有效办法。在污染地区最好用液氮保Cv1988多价苗或采取世代不同疫苗接种1日龄鸡雏。同时应用免疫增强剂能显著提高免疫效果。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武器--I型CVI988细胞冷冻活疫苗

(.附症状:跛行:病鸡发生跛行,严重者卧地不起;一支腿伸向前方,另一支腿伸向后方。头颈麻痹:少部分鸡头下垂或头颈歪斜。皮肤粗糙:部分鸡背部、尾部羽毛脱落。毛囊部位皮肤隆起变粗糙,仿佛患有疥癣。瞎眼:一只眼或两只眼的虹膜变成灰色,看不见东西,瞳孔边缘不整齐或瞳孔变得很小。.内脏肿瘤:病鸡消瘦,剖检见卵巢、肾、脾、心、肺,特别是肝上易发生大小不等的肿瘤块,呈灰白色,质地坚硬而致密。鸡群中若出现上述某一症状,可初步怀疑患有马立克氏病。)

4.禽流感预防。鸡20日龄和120日龄、产蛋半年或快进入流感高发期时以及上次接种类减蛋油苗半年后每只用类减蛋油苗0.5毫升肌肉注射接种一次。 (附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5.鸡痘预防。鸡15~35日龄、90~140日龄时各刺种一次禽痘疫苗,4~5天后刺苗处结痂表明有效,保护率一般在100%。做好定期预防接种,接种方法为翅内皮肤刺种。鸡群一旦发生鸡痘,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消毒的基础上,可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实践证明,富特口服液对鸡痘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也可抽取生过鸡痘已治愈的鸡身上的血注入病鸡中,可很快治愈。同时,为了防止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生,可同时添加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 (附症状:皮肤型:在鸡冠、肉垂、眼睑和爪趾部等无毛部位发生结节状痘疹。发生眼痘时,易继发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肝菌)感染,引起化脓性结膜炎,造成眼睑肿胀,重者眼瞎。鸡痘的流行常易暴发葡萄球菌病。应引起重视。

粘膜型:在口腔、咽喉处出现溃疡或黄白色伪膜,又称白喉型。伪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可见出血的溃疡面。气管前部也有隆起的灰白色痘疹,严重者喉裂被干酪性渗透出物堵塞。病鸡呼吸困难,因窒息而死。此型鸡痘可致大量鸡只死亡,死亡率可达20%-40%)。

6球虫病预防:主要由寄生在鸡的盲肠和小肠的几种球虫引起的,以15-45日龄幼鸡最易感染、属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寄生虫病。通常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季节最易流行。其传播方式,主要是小鸡吃食被球虫病鸡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口感染。

用药:治疗球虫病的药物较多,常用的有青霉素,可按3000-6000单位/只计,日用2次饮水,连用3天,严重者可肌肉注射。还有呋喃唑酮、氯苯胍、磺胺喹、恶林等多种,可按说明书量用。

球虫主要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用具并经口感染,因而搞好环境及禽舍卫生和消毒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大约经过1-3天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因此,每天清除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有利于控制其感染和传播

(附症状:病雏精神不好,羽毛松乱,翅下垂,喜拥挤在一起,腹泻,粪便带血甚至为血便。多数在发病后6-10天死亡,死亡率达50%以上。)

7。对土鸡的寄生虫病(主要是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惟有改善饲养环境,加强营养及饲养工具的消毒才是最有效的预防途径。细菌病:一是鸡白痢,二是禽霍乱,三是大肠杆菌病。

8.鸡的免疫程序

1日龄

马立克氏病CVI988液氮苗皮下注射

4日龄

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饮水

8日龄

新城疫Ⅳ系苗饮水

12日龄

传染性法氏囊中毒疫苗饮水

22日龄

传染性法氏囊中毒疫苗饮水

25日龄

新城疫Ⅳ系苗饮水、副粘-禽流感灭活苗注射

30日龄

鸡痘苗刺种

40日龄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饮水

50日龄

传染性支气管炎H52饮水

70日龄

鸡痘苗刺种

9.鸡免疫接种十法

免疫接种是养鸡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其成败事关养鸡生产效益的高低。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选择有效的免疫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免疫效果。

1、滴鼻点眼法: 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摇匀,用标准滴管(眼药水塑料瓶也可)各在鸡的眼、鼻孔滴一滴(约0.05毫升),让疫苗从鸡气管吸入肺内,渗入眼中。此法适合雏鸡的鸡瘟Ⅱ、Ⅲ、Ⅳ系疫苗和传支、传喉等弱毒疫苗的接种,它使鸡苗接种均匀、效果好。

2、浸头免疫法: 按每只鸡0.5~1毫升的生理盐水稀释疫苗(20日龄内用0.5毫升),盛在茶碗内,将鸡腿、翅膀捉住。由助手按住鸡头浸入疫苗中(没过眼部)2秒钟,迅速拿出使鸡的眼鼻口中都沾上疫苗。此法适合鸡瘟Ⅱ、Ⅲ、Ⅳ系或法氏囊等弱毒苗,经检测抗体形成比单独滴鼻、饮水、注射都好,养鸡户也反映效果好。

3、肌肉注射法: 按每只鸡0.5~1毫升的剂量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用注射器注射在腿、胸或翅膀肌肉内。注射腿部应选在腿外侧无血管处,顺着腿骨方向刺入,避免刺伤血管神经;胸部应将针头顺着胸骨方向,选中部并倾斜30度刺入,防止垂刺入伤及内脏;2月龄以上的对外开放可以注射翅膀肌肉,要选翅根肌肉多的地方注射,此法适合鸡瘟I系疫苗、油苗及禽霍乱弱毒苗或灭活疫苗。

4、皮下注射法 此法适合鸡马立克疫苗接种。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稀释于200毫升专用稀释液中,在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注射时应捏起皮肤刺入注射,防止伤及鸡颈部血管、神经。

5、翅内刺种法 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充分摇匀,用蘸笔尖或接种针蘸取疫苗,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20日龄内雏鸡刺一针,大鸡刺二针。此法用于鸡瘟I系和鸡痘疫苗的接种,但3天后要检查刺种部位,若有小肿块或红斑则表明免疫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刺种。

6、喷雾免疫法 喷雾前关闭通风孔,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加无菌蒸馏水150~300毫升稀释后,用喷雾器(枪)喷于存养500只鸡的鸡舍空中,通过鸡呼吸

进入体内,要求气雾喷射均匀,喷头离鸡头1.5米,喷雾20分钟后再打开通气孔,免疫后须在饲料中加入抗菌素,防止发生气囊炎。此法适合鸡瘟Ⅱ、Ⅲ、Ⅳ系和传支疫苗的接种。

7、擦肛免疫法 此法主要用于传喉疫苗接种。将1000只剂量的疫苗加入3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把鸡倒提,用手捏鸡腹使肛门粘膜外翻,用接种刷或棉球,刷肛门粘膜,至粘膜发红为止,每500只鸡换一把刷子。

8、饮水免疫法 在饮水免疫前3小时(夏季2小时)将鸡停水,将饮水器反复冲刷干净,再用凉开水冲洗一遍,确保无残留消毒剂或异物。用2倍于鸡群的疫苗凉开水稀释,水量严格控制:5~15日龄的鸡每只5~10毫升,16~30日龄的10~20毫升;30~60日龄的为20~30毫升。按上述饮水量稀释疫苗,在水中加0.1%的脱脂奶粉,疫苗应在1小时内饮完,再过半小时方可喂料,24小时内不准饮高锰酸钾水及其它消毒剂。此法适合鸡瘟Ⅱ、Ⅳ系和法氏囊等弱毒疫苗的接种。

9、拌料免疫法 主要用于农村散养鸡。近年澳大利亚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鸡瘟疫苗,这种疫苗V 4-UPm是澳V4毒株的耐热变种,用实验仪器将该疫苗包裹在饲料颗粒内,用来喂鸡便可产生对鸡瘟的免疫力。【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10、毛囊涂擦法 适用于鸡痘疫苗接种,将1000只剂凤苗用3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摇匀,把鸡腿部羽毛拔出几根,用棉球蘸疫苗逆羽毛生长方向涂擦,3天后检查毛囊,发红或肿胀表示成功。

10.鸡病早知有五招

1。是早起开灯看鸡群。早起开灯后,健康鸡群见到饲养员,发出"嗄嗄"的唱料声,表现出急待吃食的样子。如开灯后笼内鸡只出现懒惰卧笼不动,闭眼打瞌,头卷曲到翅膀下或站立发呆,两翅下垂,羽毛膨松,说明鸡已发病。

2。是低头观鸡粪。早起观察鸡粪便,健康鸡排出的粪便是条状或团状,并有少量的尿酸盐,在粪便的末端形成白尖。如发病会出现拉稀,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发湿、糊屁股,病鸡粪便颜色呈现绿色、黄色、白色,有时会出现黄白红混合色和蛋清样稀便。

3。是观察鸡采食。健康鸡在喂料时表现活泼好动,食欲旺盛,整个鸡舍一片"嗄嗄"的唱料声,如鸡发病时,精神发呆,食欲降低,吃料减少,食槽内顿顿剩料。

4。是观察产蛋。每天要观察和监测蛋鸡产蛋时间和产蛋率。同时,还需检查产蛋破损率和蛋壳质量变化。蛋壳质量好,砂蛋少,软蛋少,破蛋率低,全天产蛋率正常的情况下破蛋率不超过千分之十为正常。反之,说明鸡已开始发病,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早采取措施。

篇六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禽类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常见疾病与防治

禽流感

一.临床症状:

1.死亡率高,发病快;流行速度快,尤其刮风时;急性死亡的鸡冠鲜红,发病三天后死亡的鸡冠呈紫黑色;采食量下降,饮水量下降,产蛋率下降。

2.温和型禽流感采食饮水正常,只是产蛋率下降;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甩头;精神萎靡不振,头扎翅下并缩头,羽毛松乱。

3.运动失调,小鸡头摆或磕头;肿头肿脸,流泪流涕;拉稀,从蛋清样水样到白色蛋清样,最后变成绿、黄、白样。

4.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蛋白变稀,软壳蛋、褐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增多;发生过禽流感的鸡冠变小,肚子变大,变瘦,这是后遗症。

二.剖检表现

1.成年鸡输卵管内有无色透明的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变成稠豆腐脑样的分泌物,后形成凝块。

2.腺胃与食道交界处粘膜出血,腺胃乳头粘膜出血。

3.成年鸡的卵巢和卵泡萎缩。

4.肌肉出血,腿肌内侧关节周围出血,心肌和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腹肌出血,腺胃和肌胃出血,嗉囊外侧出血,朐骨内侧出血,胰腺有白色或红色小点状坏死。

5.肠道节段性出血,泄殖腔直肠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两个盲肠交界处出血。

6.雏鸡患禽流感后法氏囊大出血。

7.眼睑有点状出血。

愈后不良反应

1.产蛋率上升缓慢;2.零星死亡;3.沙壳蛋、畸形蛋、蛋壳不全、无蛋黄、异物蛋等增多,蛋壳颜色不整齐。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及场内鸡舍的消毒。

2.定期的疫苗防疫,定期清除场内蚊蝇及老鼠,防止疾病的传播。

3.尽量减少场内外的人员流动。

4.要以“全进全出”为原则。

5.对死亡的病鸡进行深埋或焚烧,防止病菌的扩散。

6.在发病期间用强效多维加黄芪多糖饮水或拌料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

沙门氏菌病

由家禽的沙门氏菌病引起的白痢、伤寒、副伤寒,危害最严重的是白痢。

白痢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又称为雏白痢:特征为糊肛,慢性的引起瞎眼。

一.临床症状

1.鸡白痢主要症状是糊肛,肛门周围羽毛变湿,有腹臭味;

2.鸡患白痢后翅膀下垂,低头,缩颈,闭眼,呆立,羽毛松乱,怕冷,

发出“唧唧唧”的声音。

3.食欲不佳,采食量下降,嗉囊内无食。

4.个别鸡会出现瞎眼或瘸腿现象。

5.假如被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喘气。

6.成年鸡会形成大肚子,即卵黄性腹膜炎。

二.剖检症状

1.早期发病者,几乎没有剖检症状,只有在一周龄后发病的鸡,肝脏肿大,20日龄后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白色坏死点。

2.脾脏肿大。3.卵黄吸收不良。

4.心肌、肺部有坏死结节,会形成心包炎。

5.盲肠部位形成灰白色、白色套结。

6.直肠和泄殖腔有豆腐渣,石灰渣样白色的排泄物。

7.对于公鸡会形成睾丸炎,变性,不会繁殖;对于母鸡卵巢会受永久性破坏,会形成两性鸡,鸡冠、肉髯变大,不会产蛋。

8.冠癣,消瘦,滤泡萎缩,变成灰白色,还可能会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副伤寒

副伤寒主要发生在一月龄以内的雏鸡,传播媒介主要是病鸡和老鼠,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雏鸡大批量死亡。

一.临床症状

1.拉稀、缩头、闭眼、羽毛松乱无光泽,活动少,垂翅,发出微弱的叫声,反应迟钝。

2.脱水,嗉囊内无料无水,干瘦如柴。

3.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

二.剖检症状

1.肝脏肿大,变黄有出血。

2.心包炎,会有尿酸盐沉积,肝表面,肌肉上,关节下像撒了一层白面,叫痛风症。

3.肠道出血,盲肠有干酪样栓塞。

4.肝脏上有坏死灶,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灶。

伤寒

主要发生在一月龄以上的鸡,对青年鸡的危害最大,主要发病原因是营养不良,环境恶劣。传播途径同副伤寒。

一.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同白痢基本一样,鸡食欲不佳,翅膀下垂,饮水增多,拉黄绿色粪便,盲肠粪便常见有气泡。生长速度减慢,消瘦,呼吸困难,喘气,死亡率在10%左右。

二.剖检症状

1.肝脏、脾脏极度肿大,有时可达到正常的3-4倍,质地变脆变硬。

2.青铜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

大肠杆菌

一.临床表现

1.雏鸡以脐部炎症为主要特征,愈后不良,血夹、血线、发绿;

2.大肚子、扭头,歪脖子90%由大肠杆菌引起;

3.眼型大肠杆菌,眼鼓胀,有干酪样渗出物;

4.食欲不振,缩头,羽毛松乱,有白、黄、绿色粪便,发生过法氏囊后很容易感染大肠杆菌。

二.剖检症状

1.腹水症,无色透明到浅黄色、黄色,血水样;脐炎引起腹部积水。

2.大肠污染,卵黄变硬,变色或变水样液;气囊浑浊;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

3.肝周炎,心包炎、心包增厚,心包积水、心包腔内集聚大量灰白色炎性渗出物。

4.痛风症,心包膜增厚,肝、心都有结石,严重时可能引起尿结石。

5.肉芽肿,心脏,直肠可见肉芽肿,直肠有绿豆、黄豆大的肉芽肿,同时我也出血。

6.卵黄性腹膜炎,打开腹腔内有粪臭味,腹腔内集有大量的变形卵黄,有时见较大的卵黄凝块,卵石症。

7.盲肠套栓,变硬;白绿色粪便,拉稀,消化不良。

传染性法氏囊病

本病无名显得季节性,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传染;本病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

一.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病初有啄肛现象,随后病鸡拉

篇七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鸡的常见病防治

鸡的常见病防治 一、 肠炎(拉稀) 1、 芒硝、植物油各3克混合灌服成年鸡以清除肠内毒性病理产物,然后用大蒜4~5瓣捣烂灌服。 2、 韭菜4份,生姜1份,切细混合加少量食盐拌匀,让病鸡自由啄食或喂服(为避免味太浓鸡不吃,可加水取汁拌入饲料中喂服或自由吸食) 3、 火炭研碎,按2%与饲料混合,主雏鸡自由采食。 二、 鸡白痢 1、 把刚取下来的猪胆趁热装满黄豆,挂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当小鸡发生白痢时,喂食1粒黄豆即可,或将黄豆研细拌入饲料内,每天3次,每次1~2粒即可,严重者可适当加量。 2、 生姜、红蒜各40克捣烂,可喂20~30只小鸡,每日加水灌服3次。3日为1疗程。 3、 韭菜根、白糖各适量取汁,让鸡自饮。 4、 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让小鸡自饮。 5、 鱼腥草、地锦、茵陈、桔梗各100克、蒲公英150克、车前子60克、煎水取汁,可喂50只小鸡,一次喂完连用3日。 三、 禽霍乱 1、 柴花地丁2份,薄荷1份共研细末,每日喂3次,一次9克,连用2~3日。 2、 用土霉素或胺嘧啶按0。5~1%配料喂,或用青霉素每公斤病禽用1万单位青霉素肌肉注射。 3、 仙人掌30克去刺捣烂,拌饲料中喂10只鸡,每周喂一次,用于预防禽霍乱。 四、 蛔虫病 1、 槟榔、南瓜子、石榴等以4:3:3的比例研末,以2%比例加入饲料中混喂。空腹喂效果较好。 2、 石榴根皮水煎后去渣,加白糖让鸡自饮,饮前停食一次,停水3小时,每日1次。 五、 球虫病 1、 用2%硫磺粉拌于饲料中喂鸡,连用3天用于治疗;预防时硫磺用1%。 2、 鲜辣蓼、鲜马齿苋各250克,切碎混饲料中喂鸡连喂3日。 3、 用克球粉0。5~0。6克/公斤料混饲,或尼卡巴嗪,每公斤饲料加入100~125毫克,用于预防效果较好,若治疗可适当加倍量。 4、 1份大蒜加5份水共捣汁,用滴管注入小鸡嘴里,每次3~5滴,每天3~4次,连服3天。 六、嗉囊积食 1、 急救法可先拔去鸡嗉囊部的羽毛,用洒精或白洒清毒过的小刀将皮肤切开,露出嗉囊,再错开切口,将嗉囊切开,取出食物,冲洗干净,用针线分别缝合嗉囊和皮肤,涂点麻油或消炎膏或锅底灰加花生油调匀涂之。 2、 酵母片或小苏打1~3片,一次喂服灌适量水,并轻轻按摩嗉囊1~2分钟,每日2~3次。 七、简易母鸡醒抱法。 1、 肥用安乃近。0。5克/只,或盐酸麻黄片0。025克/只。 2、 灌服食醋。5~100毫升/只,早晨空腹时灌。 3、 生螺蛳7个。每日喂2次,连喂数日或用栀子2枚喂服。每日喂1~2次。 (摘自《农家之友》)


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相关热词搜索:小鸡常见病防治 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鸡常见病以及防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30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