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树林种植食用菌

树林种植食用菌

2017-06-20 10:43:2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树林种植食用菌(共7篇)怎样在树林里种植双孢菇栽培技术[科技苑]人工种出“野”蘑菇(20120312)双孢菇出了名的娇贵,对温湿度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人工种植双孢菇,都得用温室大棚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获得产量高、品相好的产品。但在河南驻马店,那里的双孢菇却一反常规,不是在温室大棚里种出来的,而是都长在了树林里。那么,...

篇一 树林种植食用菌
怎样在树林里种植双孢菇栽培技术

  [科技苑]人工种出“野”蘑菇(20120312)

  双孢菇出了名的娇贵,对温湿度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人工种植双孢菇,都得用温室大棚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获得产量高、品相好的产品。但在河南驻马店,那里的双孢菇却一反常规,不是在温室大棚里种出来的,而是都长在了树林里。那么,是谁想到要把蘑菇种到野外呢?在树林里种植双孢菇,产量和品质又如何保证呢?这么做还有哪些好处呢?本期节目将详细介绍这项双孢菇栽培技术。

  相关知识

  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除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4-32℃,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14-18℃。

  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覆土的含水量为16-20%。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过干或过湿的环境对菌丝体生长都不利。

  栽培双孢菇技巧:

  压菌水在床面有菌丝冒出时喷洒。方法:加大通风,让大风吹进菇棚,使菌丝倒伏,每平方米床面喷1公斤左右的水,早晚各1次,使土层厚度的1/2洇透水。喷水后,结合强通风,使床面表层约0.5厘米厚度的土面失水、略有发白,菌丝在该厚度以下的土层内可横向生长、连结,并达到生理成熟。

  结菇水在喷压菌水3天后喷洒。根据培养料及土层含水状况,结菇水按每平方米床面3公斤左右的用量分4次喷入,直到覆土层湿透但水无下渗为准。喷结菇水时,应加强通风。

  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较其他食用菌更为突出明显。因此出菇旺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供蘑菇吸收。假如没有土层,料面难以承受这样的大量的水分,而土层既能吸收贮存这样多的水分,空隙间又有足够的空气供蘑菇吸收

  出菇水的用量、喷洒方法与结菇水相似。此时已有菇蕾出现,注意尽量使水温与棚温相仿,不可使温差过大。并且,有菇蕾的地方应多次少量喷水,总量要足。但应注意不要有水渗入培养料。

  维持水要常喷,每天根据温度、通风等情况掌握喷水次数及用水量,保持棚内湿度在90%左右,覆土面基本湿润。若通风孔处、近门口处土层发白,属正常现象。随着子实体的不断长大,喷水次数及用水量也应不断增加。

  相关新闻:

  近日,山丹县位奇镇位奇村的双孢菇种植农户正忙着在蘑菇大棚内采收蘑菇,看着自己今年试种的双孢蘑菇个个长势诱人,菇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该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组织群众赴外参观学习双孢菇种植技术,采取农户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投资25万元建起了30座半坑式结构温室大棚。据了解,双孢菇主要集中在7至10月产蘑菇,预计每棚每年可产双孢菇1500至2000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9元计算,每棚可收入1.5至2万元,扣除成本,每棚纯收入1万至1.5万元,当年可全部收回成本。

篇二 树林种植食用菌
杨树林下种植仿野生栽培双包菇价格高

  [每日农经]野生的双孢菇(20111130)

   近几年,每到秋天,在河南省驻马店宿鸭湖畔的林地里总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城里人大包小袋地到树林里采摘购买野生蘑菇,这种野生蘑菇看起来个大、肉厚、一身太阳色,周身布满花纹;摸起来组织致密,厚实坚硬;吃起来口感好,口味好。原来这里是当地的双孢菇种植基地,他们引进了中科院梁枝荣教授的新技术,进行双孢蘑菇的野生化生产,喜获丰收。

  据了解,这双孢蘑菇本来是要在黑暗的地方、在温度相对恒定的环境中生长的,以前各地一般都是采用大棚或工厂化种植,经过10多年的研究,梁教授选育出了适应于野外天然条件下生长的品种。双孢里林地野生化栽培方式,树林里遮阴,负氧离子,林地腐殖质丰富,有利于蘑菇生长发育;蘑菇生长发育要浇水、松土,生产基质又是生物有机肥,肥土育林,也促进了树木的生长发育。宿鸭湖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水面、湿地,造成了这里独特的小气候,特别利于蘑菇的野生生长,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看增加8万亩土地的利用,促进这8万亩林地的发育, 更重要的是每年可以消耗5万吨麦秸、玉米秸,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痼疾,其社会生态环保效益不可估量。

  如今当地已栽培2万亩林地双孢菇,增加产值3亿元。

  视频同步解说词:

  记者:怎么样?风景不错吧,我现在是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宿鸭湖湖畔的林地里,当地人告诉我了,人家这儿,不仅是风优美,空气新鲜,而且还有不少的山真野味呢。

  种植户1: 有野鸡,有野兔。

  种植户2: 有野鸭。

  种植户3:还有野蘑菇呢。

  记者:啊?还有野蘑菇啊,你别说,我这人啊还就喜欢吃蘑菇,这个野蘑菇啊这口味一定更加不错,得了,走采蘑菇去了。

  记者:这蘑菇不错啊,您瞧瞧,这不是小姑娘,这是采蘑菇的俏大嫂啊。大嫂,我看咱们这个蘑菇是一拢一拢的,应该不是野生蘑菇,你们自己种的吧?

  女种植户:对,这是我们用野生方法种植的,所以叫野蘑菇。

  记者:是这么回事啊,这蘑菇我认识,双包菇对不对?

  女种植户:对,是双孢菇。--插两人反打 女人笑  菇的特写

  双孢菇又名圆蘑菇,白蘑菇,属伞菌、伞菌科,蘑菇属。 这种蘑菇原产于欧美,多年来一直是西方国家生产量最大、工厂化程度最高的食用菌品种

  驻马店市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武亚飞:我们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引进的这个野生化栽培技术,这个技术是咱们中科院梁枝荣教授经过五年驯化,已经初步取得成功。

  记者:我感觉挺奇怪,以往啊,人们总是把这个野生蘑菇经过人工驯化之后种到大棚中去,而现在您看看,偏偏有人把这个双包菇又种会到大自然中来,您说这样一来它到底有什么好处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教授梁枝荣:这个蘑菇生长的话,它需要通风,它需要许多氧气。这是个绿色的林海,地上是绿色的草丛,这里面的氧气肯定比较充分,#树下面土壤里面腐殖质比较多,#而这个腐殖质对这个蘑菇很好的一个营养。

  驻马店市市政协副主席徐群才: 种菇对林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因为啥呢?它能够不再施肥了,肥料也够了,在旱季不再浇水了,它水源也有了,所以林业将发展得更快。--稍微把啰嗦的减掉 插 后来又编一个画面在节目最后

篇三 树林种植食用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生态因子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行知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 陈晶(06266102)

指导老师:蒋冬花(教授)

摘要:营养素、矿质元素、温度、水分与湿度、PH、空气、光线等因素都能影响到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因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稳产、高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字:平菇 生态因子 影响

前言

平菇,学名为侧耳,又叫北风菌、冻菌(低温下栽培)、鲍鱼菇(味道类似鲍鱼)等。目前我国栽培最多的四种主要的食用菌(蘑菇、香菇、草菇、平菇)之一。中国和日本是平菇的主要生产国。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纲,伞目,侧耳科、侧耳属。我国已发现的食用侧耳有30多种,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美味侧耳)、金顶侧耳(榆黄蘑)、栎平蘑。近年来又驯化成功红平菇和从美国引进的佛罗里达平菇,从香港、澳大利亚引进的凤尾菇等。

我国平菇栽培起步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主要以木屑为培养料,栽培数量小。平菇商品生产开始于1972年,河南刘纯业用棉籽皮栽培平菇获得成功后,河南、湖北、河北等省开始规模生产。1978年河北省晋县利用棉籽皮栽培获得大面积高产,并于当年举办全国第一期培训班。从此,全国开始大面积平菇栽培。

一 平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平菇肉厚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10.5%,且营养必需的氨基酸的含量高达蛋白质含量的39.3%。平菇含有大量的谷氨酸、乌苷酸、胞苷酸等增鲜剂,这就是平菇风味鲜美的原因。

平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较高的矿物质成份。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比肉类高,维生素B12的含量比奶酪高。平菇中不含淀粉,脂肪含量极少(只占干物质的1.6%),被誉为“安全食品”、“健康食品”, 尤其是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平菇中的侧耳菌素、侧耳多糖等各种特殊成份的生理活性物质都分别具有诱发干扰素合成、加强机体的免疫作用,机体抵制癌变的能力,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等。因此,多食平菇既可防治高血压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中年肥胖症,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植物神经紊乱等病症,又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二 平菇的发展前景

1、平菇品种丰富

平菇种类多,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发生季节。通常以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的温度要求,把平菇属的种类划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种类型。

(1)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不超22℃,最适宜温度在13—17℃之间。如冻菌、P2—2等。

(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不超28℃,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0—24℃。如凤尾菇、佛罗里达平菇、紫孢平菇等。

(3)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温度能超过30℃,最适温度是24—28℃。如鲍鱼菇、红平菇、侧五等。

由于平菇具有各种温型的品种,使各地区可以在不同季节根据当地气温选择不同温型的品种。所以平菇栽培较少受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的限制。掌握得好,可以周年生产。

2、培养料来源广

平菇既可搞短木栽培又可用代料栽培。稻草、麦草、苞谷杆、苞谷心、棉籽壳、花生壳、葵花盘、甘蔗渣、锯木屑、粉渣、麸糠、酒糟等等农业林业下脚料都可栽培平菇。这些东西弃之为废物,用之是瑰宝。用来栽培平菇可变废为宝,还可净化环境。采菇后的菌糠是优质肥料或饲料。各地农村平菇培养料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成本低、周期短、易栽培、经济效益高

平菇栽培不需要专门设备和工具,从种到收只需要一个月左右,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的生产项目。人工栽培,简单粗放,好学易懂,容易成功,经济风险小。用稻草之类农作物秸杆栽培平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00%,即每公斤草可生产一公斤菇,如果用棉籽壳栽培,生物学效率还会更高。

4、不与粮食争地

平菇栽培方式很多,既适宜室内也适宜室外。空房屋、废瓦窑,房前屋后,树林竹林,山洞人防地道,冬闲地等都可栽培平菇。最近外地报道在苞谷行间栽培平菇,苞谷苗为平菇遮阴,平菇培养料为苞谷肥料,苞谷增产平菇丰收亩产值可达八千多元。可见平菇生产是不会和粮食生产争耕地的。

5、便于深加工,销路好,价格高【树林种植食用菌】

平菇不仅可以鲜食、干制,也可以盐渍和加工罐头。将干制平菇粉碎作调味品加在汤菜里面味道格外鲜美。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大于生产量。鲜菇价格呈直线上升,供不应求。盐渍平菇在国际市场畅销不衰。

三 生物学特性及其价值

【树林种植食用菌】

(一)形态结构:菌丝体白色、绒毛状、多细胞、分枝丝状体。功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子实体菌盖:呈贝壳状、舌状或扇状、丛生叠生,直径4~30cm,白色;菌柄:侧生;菌褶:由菌盖一直延伸到菌柄上部,形成脉直纹。

(二)生活史(异宗配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

1、菌丝体阶段(营养生长阶段)

孢子萌发期→多核菌丝期→单核菌丝期→双核菌丝期→结实菌丝期

2、子实体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根据子实体形态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桑椹期→珊瑚期→成长期→成熟期 桑椹期:菌丝体纽结形成子实体原基的时期。此时,在培养料表面可见一团白色或蓝灰色小米粒的子实体原基,形似桑椹,故称桑椹期。

珊瑚期:原基分化形成小菇柄,并各自伸长,形似珊瑚。

成长期:珊瑚期后,菌盖迅速伸展,菌柄加粗的这一时期。

成熟期:孢子形成并开始脱落的时期。

异宗结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模式图是:

子实体 → → 担子 → → 核配 → → 减数分裂

↑ ↓

珊瑚期 担孢子(AB、ab、aB、Ab)

↑ ↓

桑椹期 萌发

↑ ↓

纽结期 ← ← ← 双核菌丝 ← ← ← 单核菌丝

营养价值: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鲜菇中含水量为85.70~92.90%,游离氨基酸有23种,谷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总氮含量为

2.8%~6.1%,总糖量26.8%~44.4%,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和矿质元素(P、Fe、K)等。

药用价值:平菇除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多糖蛋白:抑制癌细胞;牛磺酸:降低血液中胆固醇;菌糖、甘露糖、纤维素、助消化的各种酶等:用于胃肠作用,促进消化。

袋栽平菇的优点:①有利于控制杂菌和害虫的危害,成功率高;②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③生产周期缩短,采用堆积发菌,增高料温,加快发菌,缩短菌丝生长期;④便于移动管理,可充分利用场地;⑤有利于控制温度,保持湿度,出菇整齐,菇形好,产量稳定。【树林种植食用菌】

四 生活条件

1.营养:平菇是木腐菌,在自然界它生长在朽木和枯枝上以及死去的树桩上,靠这些物质提供营养。其所需营养分三大类:①碳源指碳水化合物:有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具体指葡萄糖、双糖具体指蔗糖、多糖具体指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淀粉。它们是平菇生产所需要的碳源物质及能源的基础。这些碳水化合物在培养料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甘蔗渣等原料中都有大量存在。②氮源:它也是平菇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平菇菌丝生长过程需要合成蛋白质、核酸。这些物质是通过菌丝分泌蛋白酶、将培养料中的含氮物质、蛋白质分解吸收到菌丝体内供其菌丝生长和集结为子实体形成打好基础。含氮高的原料有麸皮、米糠、玉米粉、黄豆粉饼等。棉籽壳含氮相对其它秸秆也高。这两种物质含量比例、理论适宜的碳、氮比值为12:1-16:1。实际栽培时为了防治杂菌滋生、大面积栽培平菇,碳氮比例在30:1-40:1。原料中棉籽壳碳氮比值最适合,其它原料需增加氮源。③矿质元素:P、Mg、S、Ca、K等;在实际栽培中,常常加入适量的钙镁磷肥、石膏粉或过磷酸钙以提供Ca、Mg、P等。④维生素:天然培养料中含量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2.温度: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最适宜的温度是24-27℃,如在15℃以下菌丝生长就缓慢。实际栽培发菌过程气温在18-22℃之间为好,料温一般比气温高2-3℃,即21-25℃。子实体的形成及生长范围8-22℃,最适宜的温度为15-18℃,8℃以下子实体生长缓慢,25℃以上子实体生长较快,但菌盖薄,易破碎,质量差。平菇属于变温性结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子实体分化,而且菇质量好,菇的口味好。

3.水分与湿度:平菇子实体含水量在90%左右,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在60%左右,水分过大,则抑制菌丝生长,水分过低,菌丝生长没力,产量降低,要掌握好水分是栽培的关键。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在60-7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达80-95%之间,这样的湿度条件才能出好平菇。注意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培养料面干燥影响正常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菌盖容易变色,翻卷,也易造成细菌性病害发生。

4.pH: 平菇喜欢偏酸性环境。生长范围为pH 3.0-7.0,以pH 5-6为最适,配制培养料时,pH应调到6.5左右。

5.空气: 平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菌丝生长:注意适当通风换气。据试验,平菇菌丝体对CO2有较大的忍耐性,当CO2浓度为20~30%(体积)时,其生长量比正常通气情况还提高30~40%,但CO2>30%菌丝生长量骤然下降。子实体形成:由于旺盛的呼吸作用,对O2的要求也急剧增加,因而必须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在缺O2条件下,很难形成子实体,即使形成也往往菌柄细长、菌盖薄小、畸形

或不发育。因此,出菇后要经常通风换气。

6.光线:平菇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线的要求是不同的。

菌丝体生长:不需光,强光会抑制菌丝生长,应尽量避免光照。

子实体形成与发育:不需要光照。子实体形成:需一定散射光。光线过暗,菇体畸形,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但强光也会妨碍平菇的正常生长。

以上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到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因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稳产、高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 实验设计

将长满平菇菌丝的袋装培养袋分成4组并标号,按照下列条件进行实验

六 结果分析

(一)烂菇

发生原因:喷水过多,加上通风不良,菇体表面积水,引起水肿软化腐烂。

(二)培养料酸臭

发生原因:发菌期间遇高温未及时散热降温,细菌大量繁殖,使料发酵变酸,腐败变臭;料中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厌氧发酵导致料腐烂发臭。

(三)袋壁布满豆渣样菌苔

发生原因:培养料含水量大,透气性差,引发酵母菌大量孳生,在袋膜上大量聚积,料内出现发酵酸味。

(四)幼菇枯死

发生原因:持续高温,幼菇受热干枯;培养料含水量低,空气湿度小;二氧

篇四 树林种植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项目预算

食用菌种植项目预算

总计

525400

篇五 树林种植食用菌
常见食用菌栽培技术

常见食用菌栽培技术

资料来源于江西贵溪象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高级农艺师江国志

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常见食用菌的栽培及管理技术;了解食用菌的段木栽培技术。

重点与难点

1、不同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2、不同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

3、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常见种类、栽培方法、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

食用菌品种多样,特性各异。只有经过栽培管理,生产出各种食用菌产品,才能显示出它们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供人们享用,因此,食用菌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用菌依其生长习性可分为木腐型和草腐型。木腐型食用菌是以木质材料为主要原料,分解木质素能力较强的一类食用菌,如香菇、侧耳、黑木耳和金针菇等。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方式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草腐型食用菌是以秸杆类物质为主要栽培原料,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一类食用菌,如双孢蘑菇、草菇、鸡腿菇和竹荪等。

所谓“代料”,是指代替段木栽培木腐型食用菌的各种有机物。代料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保护林木,而且具有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高、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生物学效率是指食用菌鲜重与所用的培养料干重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如100kg干培养料生产了80kg新鲜食用菌,则这种食用菌的生物学效率为80%,生物学效率也称为转化率。利用农林业的秸杆、枝杈及酿造工业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还可以消除环境污染,所以,人们说食用菌生产是一个“一箭三雕”的产业。第一只雕是食用菌产品;第二只雕是减少了秸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杆对环境的污染;第三只雕是生产了大量的有机肥,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平菇栽培

一、 概 述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

(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

(Pleurotus)真菌。侧耳属的子实体菌盖多偏生于菌柄的一侧,菌褶延生至菌柄,形似耳状而得名。侧耳属是一个大家族,共有30多种,有很多名优品种,除平菇外,还有阿魏菇、鲍鱼菇、杏鲍菇、风尾菇、榆黄蘑、姬菇等。人们通常所说的平菇泛指侧耳属中许多品种,俗名冻菇、北风菇等。其中较著名的为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为糙皮侧耳。

平菇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总产量仅屈居蘑菇之后,列为第二。人工栽培起源于德国,始于1900年。我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1972年由河南省刘纯业用棉籽壳生料栽培成功

后,栽培生产迅速发展。棉籽壳在平菇栽培中的成功利用,是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改进。

【树林种植食用菌】

平菇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易、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栽培菇类。平菇是我国目前食用菌生产中生产量最大、发展最快、产量最高、分布最广的一个菌类。因为其栽培原料广泛(凡是含有木质素、纤维素的原料,如稻草、麦秆、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皆可以用来作为栽培平菇的原料),生物效率高(每100kg干料,经50~60天的培养,可产近100kg~150kg的鲜菇),资金回收快(成本低、出菇快、产量高)等特点,是目前推广栽培最多的菌类。

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30.5%(其中粗蛋白19.5%,纯蛋白11.0%)是鸡蛋的2.6倍,避免了动物性食品的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副作用。所含氨基酸达18种之多,谷氨酸含量最多。此外,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中VC的含量相当于西红柿的16倍,尖辣椒的1~3倍。平菇能补脾健胃助消化,除湿邪,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解决世界营养源问题的最重要的食用菌品种。

五、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有多种栽培方式。

1.依栽培原料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①生料栽培:栽培原料不需灭菌直接装袋接种;②发酵料栽培:栽培原料不需灭菌,但经过建堆发酵后装袋接种;③熟料栽培:栽培原料经过灭菌后装袋接种。

2.依装料方式不同,主要有①袋料栽培:将料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培养;②畦床栽培:将栽培料铺成畦床状进行接种培养。

3.依出菇方式不同,主要有①室内栽培:在室内将菌袋垛成菌墙进行出菇;②室外半地下土温室栽培:在室外大棚(外半地下土温室)将菌袋垛成菌墙进行出菇。

但以半地下土温室栽培方式效果最好,也比较简单易行。这种方式,已被广大菇农普遍采用。半地下土温室内,昼夜温差比较大,菌丝体生理成熟以后很快就会在袋口内产生菇蕾,容易出菇,并且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病虫危害轻,杂菌污染率低,高产稳产性能好,菇体盖大、盖厚,柄短,色质好,质量高。

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一般多为秋季8~10月份进行栽培,因秋季栽培出菇时间较长,可延长到昱年春季。

管理措施:

(五)发菌管理

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必须把菌袋放在20~25℃,空气湿度在65%~75%的条件下发菌。气温低时,菌袋可堆高5~7层;气温高时,可堆高2层或单个摆放。菌袋总体积应掌握在有效空间的20%左右。10天翻一次菌袋,翻袋时应注意把上下层翻到中间,中间的放到上下层,同时要将每个菌袋翻转180度。如菌袋内温度上升到35℃,则要及时翻袋,并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热,以防烧菌。精心管理25~30天即可发好菌丝,其标准:一拍即响,菌丝浓白,手掰成块,大多出现菇蕾。

(六)出菇管理

将菌袋两头松开,适量通风,以供给菇蕾新鲜空气,并每天向地面、墙壁、空间喷少量雾状水,温度应保持在85%~90%。温度低时,子实体易干,损失料内水分,影响出菇产

【树林种植食用菌】

量。湿度过大,子实体易腐烂,喷水时切记不要直接喷洒在子实体上面。随着菇体的生长,要适当加大通风量。

采取以下措施可提高产量:

1、温差刺激法 在平菇子实体形成阶段,每天给予7~12℃的温差刺激,可促使出菇提早,子实体发良整齐。方法是:白天盖膜保温,晴天傍晚或早晨揭膜露床,通过降温,加大温差,并结合高温浇水诱导出菇。

2、高温刺激法 先将菌床(或菌袋)敝开干燥1~2天,然后连续进行重喷水,使菌面上有大量的积水存在,让菌床(或菌块)慢慢吸收,每天喷水2~3次,连续2~3天,在此期间,一般可敝膜通风。菌床表层培养基含水量以手握有水滴下时为适宜,最后用棉布吸干料面上的积水,盖上地膜保温,几天后便可现蕾。采取高湿刺激法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菌丝体必须吃透整个培养基,而且必须达到生理成熟,主要标志为吐黄水、结菌膜、菌丝体略呈黄褐色,甚至出现个别菇蕾,二是培养基结块要好,不能过于松散。

3、光照诱导法 菇房种植平菇,子实体在形成时,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平菇播种后宜在黑暗条件下发菌,待菌丝发好后再曝光可诱导出菇。

在缺少光照时,可用电灯上光代替,也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4、覆土出菇 采完头潮菇后,清除老菌皮,脱去塑料袋,把菌袋切成两段,截面朝上放入深4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坑内。菌块间的空隙用营养土填实,用1%的复合肥、1%的磷酸二氢钾、0.5%的尿素、97%的水配成营养液浇入菌块通气孔内,并浇透土壤,达到存水不渗为宜。然后盖上薄膜和草帘,保温保湿。菌丝恢复生长后,又可长出新菇蕾。采完二潮菇后,补充营养液和水分,盖薄膜和草帘,还可收3~4潮菇。玉米芯栽平菇生物转化率一般在180%以上。

六、病虫害防治

随着食用菌专业化、规模化、周年化生产的发展,食用菌病虫也日趋严重。

危害平菇的杂菌主要有绿霉、毛霉、曲霉、根霉、细菌、病毒病、细菌性褐斑病、黄斑病等,主要以防治绿霉和黄斑病。

绿霉是侵害食用菌最严重的一种杂菌,凡是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基,均适宜绿霉菌丝的生长。平菇在培养料中灭菌不严格、接种时消毒不严格、出菇期环境卫生差,均能产生绿霉。

绿霉侵入到培养料和菌丝及菇体内严重时即报废。

防治方法:

1、培养基内水份控制在60~65%,过高水份极易引发木霉;

2、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无废料和污染料堆积。保持出菇场所的卫生,菇棚保持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减少浇水次数,防止菌棒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出菇,应干湿交替,菌棒应有较低的湿度环境养菌和转潮期;

3、及时采菇、摘除残菇、断根和病菇,清除污染菌棒;

4、用绿霉净注射绿霉处或用立信菌王或用菌绝杀注射。

其它病害的防治与防治绿霉的防治方法基本相似,只有用药有所选择。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对工具和手要用酒精或高锰酸钾严格消毒。

主要虫害有:多菌蚊(又称菇蚊或菇蛆)、瘿蚊、粪蚊、蚤蝇、果蝇、家蝇、食丝谷蛾、夜蛾、螨虫、线虫。

它们主要在秋季的11~12月,春季3~6月是繁殖的高峰期,在温度适宜情况下,卵期5~7天,幼虫期10~15天,它们在料中取食、产卵、孵化,繁殖率极强,对平菇生产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

1、清除周围杂草、垃圾,保持菇棚周围环境卫生;

2、清除废料,远离菇棚;

3、用菇虫净、阿维菌素、菇净、杀虫源、敌菇虫、高效氯氰菊酯喷洒或注射。

第二节 双孢蘑菇栽培

一、概 述

双孢蘑菇(Agaricus bitoquis)又叫白蘑菇,洋蘑菇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它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区域最广,总产量最多的食用菌。目前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栽培,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60%以上。

蘑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法国,距今约有3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1902年)用组织分离法成功获取菌种,从此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从法国传到英国、荷兰、德国、美国并扩大到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荷兰、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实现了双孢菇的机械化和工厂化生产。1936年主要在西欧约有10个国家栽培,年产量约4.6万t;1976年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鲜菇年产量67.5万t;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蘑菇生产,鲜菇年产量超过300多万t。

我国蘑菇栽培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主要在上海虹桥一带开始栽培,鲜菇专供租界、领事馆的洋人享用。自1958年由牛粪代替马粪栽培成功后,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后来又随着培养料两次发酵技术及杂交菌株的选育,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至90年代中期,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工厂化、立体化、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周年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主要生产省是福建、山东、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四川等。福建省是双孢蘑菇生产的大省,占全国生产量的50%以上。我国栽培规模已超过起始国,仅次于美国,名列世界第二。

蘑菇是有名的植物肉,蛋白质含量是菠菜、白菜等蔬菜的2倍,与牛乳相当,但脂肪含量仅为牛乳的1/10,比一般蔬菜含量还低。其热量比苹果、香蕉、大米、猪肉及啤酒还低,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4%~83%。;含有人体必须的6种氨基酸,精氨酸、亮氨酸、VB1、VB2、VC及磷、钠、锌、钙、铁的含量较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保健营养食品。含有胰蛋白酶、麦芽糖酶、酪氨酸酶等,可助消化、降血压。其浸出液制成的“健肝片”、“肝血灵”等对白细胞减少、肝炎、贫血、营养不良具有显著疗效。因是低热量碱性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可防止动脉硬化、心脏病及肥胖症等。所含的多糖化合物具有一定防癌、抗癌效果。近年来还发现蘑菇的核酸具有抗病毒的功效,具有抑制艾滋病毒浸染与增殖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药用保健品。

双孢蘑菇的肉质细嫩,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据测定每lOOg鲜菇中,含蛋白质3.58,碳水化合物7.38,脂肪0.58,纤维素1.18,灰分1.2s。在灰分中磷150.8mg,钾380.3mg,钙13.7mg,铁3.6mg。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租维生素。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符合当今人们对饮食结构的要求。

双孢蘑菇还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能,蘑菇中的多糖体,能降血压和胆固醇,而所含的β一葡聚糖和β一1,4葡聚糖苷对癌细胞和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健身强体。

栽培双孢蘑菇的原料大多是农、林副业的下脚料和畜禽粪类。原料丰富,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因此,栽培双孢蘑菇投资少,效益高,是发展农村副业,充分利用闲散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双孢蘑菇的形态结构

双孢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构成的。

菌丝体的作用是什么?双孢蘑菇栽培所使用的“菌种”,就是它们的菌丝体(图6-6)。其主要功能是从死亡的有机质中分解、吸收、转运养分,以满足菌丝增殖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食用菌生产中,菌丝体充分生长是获得丰收的物质基础。

子实体是如何形成的? 双核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开始扭结形成子实体(图6-7)。

图6-6 人工培养的双孢蘑菇菌丝体 图6-7 双孢蘑菇的子实体

双孢蘑菇子实体菌盖伞状圆正,肉质肥厚,洁白如玉,表皮光滑,味道鲜美。菌肉白色,受伤后变为浅红色。菌褶密集、离生、窄、不等长,由菌膜包裹,菌盖开伞后,才露出菌褶,并逐渐变为褐色、暗紫色,菌褶里面为子实层。菌柄短,中实,白色。子实体成熟开伞后散发担孢子。未成熟的担孢子为白色,逐渐变为褐色。担孢子圆形,光滑。

三、双孢蘑菇的生活史【树林种植食用菌】

双孢蘑菇属次级同宗结合菌类,其生活史比较特殊。因为每个担孢子内部含有两个(+-)不同交配型核,叫雌雄同孢。担孢子萌发后形成的是多核异核菌丝体,而不是单核菌丝体。这种异核菌丝体不需进行交配便可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菌褶顶端细胞逐渐长成棒状的担子,担子中的两个核发生融合进行质配,进而核配形成双倍体细胞,随后进行1次减数分裂和1次普通有丝分裂,产生四个核,四个核两两配对,分别移入担子柄上,便可形成两个异核担孢子,至此,完成了双孢蘑菇的生活周期。因为双孢蘑菇产生的孢子中,除多数是含有(+一)两个异核孢子外,还产生同核(++或一一)孢子,同时也产生单核(+或一)孢子。不同的孢子萌发后,形成双孢蘑菇生活史中的不同分枝。同核孢子和单核孢子萌发后都形成同核菌丝体,不同性别的同核菌丝体经质配形成异核菌丝体,异核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又产生不同类型孢子(图6—8)。

篇六 树林种植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计划

食用菌种植计划

一、种类选择

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特点(大部分时间偏热)选择相对比较适宜种植的食用菌种类,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分为熟料袋培法和发酵料平铺栽培法。1、熟料栽培法:将培养料混合均匀后装在塑料袋或其他容器内,经高温高压或高温常压灭菌后,再进行接种栽培的栽培方式。

备注:

1、以上食用菌对培养料含水量要求基本在65%左右

2、对光照的要求基本一致,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或暗光,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3、pH值在5.0-8.0都能生长,但以6.0-7.0最为适宜

4、菌丝生长阶段对氧气要求不高,子实体生长阶段需充足的氧气

2、发酵料平铺栽培法:培养料经自然堆置发酵产生高温杀死部分杂菌及虫卵后,平铺接入菌种后覆土或菌丝长满后覆土的栽培方式。

备注:

1、以上食用菌对培养料含水量要求基本在60%-75%左右

2、对光照的要求基本一致,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或暗光,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3、pH值在7.0-9.0都能生长,但以7.0-8.0最为适宜4、好气性菌类,需要充足的氧气,注意通风

二、估算产量:以一个房间(长5.8m×宽3.7m×高2.7m)为例,一个生长周期。

1、熟料栽培法:一个房间放四排架(架长4.8m),每排架六层,以塑料袋23×55mm规格生产出的菌棒大小为例,塑料袋规格改变数量变化。

备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产量根据培养料、管理方法不同而不同。

2、发酵料平铺栽培法:一个房间放四排架(架长4.8m),每排架四层,做长80cm×宽60cm×高18cm的盘装培养料。

备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产量根据培养料、管理方法不同而不同。

三、培养料配方:可根据实际原料情况作相应调整。

1、平菇:平菇培养料资源丰富,棉籽壳、麦秆、稻草、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下脚料均可作为种植原料提供碳源;加入尿素、麦麸、玉米粉、米糠等提供氮源;原料要求新、干、无霉变,混合料较单一料效果好;加入过磷酸钙、石膏粉等提供无机盐;加入糖或蔗糖等利于菌丝生长。配方一、玉米芯60%,米糠或麸皮37%,石膏粉1%,过磷酸钙2%。配方二、玉米芯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

配方三、稻草76%,蔗糖1%,石膏粉1%,麸皮,20%,过磷酸钙2%。

配方四、棉籽壳70%,麸皮12%,稻草15%,过磷酸钙1%,糖1%,石膏粉1%。配方五、棉籽壳96%,石灰2%,过磷酸钙1%,石膏粉1%。

配方六、阔叶树木屑82%,麸皮或玉米粉10%,石灰2%,过磷酸钙2.5%,石膏粉3%,尿素0.5%。

2、鲍鱼菇:鲍鱼菇培养料资源丰富,棉籽壳、麦秆、稻草、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下脚料均可作为种植原料提供碳源;加入麦麸、玉米粉、米糠等提供氮源;原料要求新、干、无霉变,混合料较单一料效果好;加入过磷酸钙、石膏粉等提供无机盐;加入糖或蔗糖等利于菌丝生长。配方一、棉籽壳37%,木屑或甘蔗渣37%,麸皮24%,蔗糖1%,石膏粉1%。配方二、棉籽壳40%,木屑或甘蔗渣40%,麸皮18%,蔗糖1%,石膏粉1%。配方三、棉籽壳88%,麸皮10%,蔗糖1%,石膏粉1%。

配方四、阔叶树木屑73%,麸皮20%,玉米粉5%,蔗糖1%,石膏粉1%。

配方五、阔叶树木屑37%,稻草37%,麸皮20%,玉米粉4%,蔗糖1%,石膏粉1%。配方六、阔叶树木屑7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2%,蔗糖1%,石膏粉1%。配方七、甘蔗渣50%,棉籽壳44%,玉米粉5%,石膏粉1%

配方八、玉米芯70%,麸皮10%,细米糠10%。玉米粉8%,蔗糖1%,石膏粉1%

3、杏鲍菇:杏鲍菇培养料资源丰富,棉籽壳、麦秆、稻草、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下脚料均可作为种植原料提供碳源;加入麦麸、玉米粉、米糠等提供氮源;原料要求新、干、无霉变,混合料较单一料效果好;加入磷酸二氢钾、石膏粉等提供无机盐;加入糖或蔗糖等利于菌丝生长。配方一、棉籽壳38%,木屑36%,麸皮24%,蔗糖1%,石膏粉1%。

配方二、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10%,玉米粉8%,磷酸二氢钾0.2%,石膏粉1%,石灰0.8%。配方三、棉籽壳78%,麸皮15%,玉米粉5%,石灰1%,石膏粉1%。

配方四、玉米芯50%,棉籽壳30%,麦麸15%,玉米粉3%,石灰1%,石膏粉1%。

4、榆黄蘑:榆黄蘑培养料资源丰富,棉籽壳、麦秆、稻草、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下脚料均可作为种植原料提供碳源;加入麦麸、玉米粉、米糠等提供氮源;原料要求新、干、无霉变,混合料较单一料效果好;加入过磷酸钙、石膏粉等提供无机盐;加入糖或蔗糖等利于菌丝生长。配方一、玉米芯89%,米糠或麸皮10%,石膏粉1%,。配方二、木屑80%,麸皮18%,石膏粉1%,糖1%。

配方三、棉籽壳85%,麸皮12%,过磷酸钙1%,糖1%,石膏粉1%。配方四、稻草或麦秆74%,玉米粉25%,石膏粉1%。

5、草菇:草菇是腐生菌中的粪草生菌,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富含纤维素的稻草、麦秆、甘蔗渣、棉籽壳、废棉等可作为碳源;氮源一般以有机氮及铵态氮为好,一般用粪肥、麦麸、玉米粉、饼肥、尿素、硫酸铵、硝基铵等作为氮源;加入过磷酸钙、石膏粉等提供无机盐,石灰调节pH值。配方一、棉籽壳95%-97%,石灰3%-5%

配方二、棉籽壳88%,麦麸5%,尿素0.4%,过磷酸钙1.6%,石灰5%

配方三、棉籽壳72%,稻草或麦秆20%,石灰4.5%,石膏粉3%,尿素0.5%配方四、稻草88%,麦麸5%,尿素0.4%,过磷酸钙1.6%,石灰5%。

配方五、废棉77%,麦秆或稻草10%,麦麸5%,尿素0.4%,过磷酸钙1.6%,石灰6%。

6、蘑菇(双孢菇):蘑菇是腐生菌中的粪草生菌,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富含纤维素的稻草、麦秆、甘蔗渣、棉籽壳、废棉、玉米芯等可作为碳源;氮源一般以有机氮及铵态氮为好,一般用粪肥、麦麸、玉米粉、饼肥、尿素等作为氮源;加入过磷酸钙、碳酸氢铵、石膏粉等提供无机盐,石灰调节pH值。

配方一、稻草46.2%,干牛粪46.2%,尿素0.8%,碳酸氢铵0.4%,过磷酸钙2%,石灰1.6%,饼肥1.6%。配方二、稻草40%,干牛粪56%,过磷酸钙0.5%,饼肥2.5%,石膏粉1%。配方三、稻草或麦秆58%,粪肥38%,饼肥3%,尿素1%。

配方四、稻草39%,干牛粪58%,尿素0.5%,过磷酸钙1%,碳酸氢铵0.5%,石膏粉1%。配方五、稻草98.3%,尿素1.2%,过磷酸钙0.5%.

配方六、稻草后麦秆65%,干牛粪13%,麦麸10%,玉米粉5%,过磷酸钙2%,石灰粉3%,石膏粉2%

7、鸡腿菇:鸡腿菇是腐生菌中的粪草生菌,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富含纤维素的稻草、麦秆、甘蔗渣、棉籽壳、废棉、玉米芯等可作为碳源;氮源一般以有机氮及铵态氮为好,一般用粪肥、麦麸、玉米粉、饼肥、尿素等作为氮源;加入过磷酸钙、碳酸氢铵、石膏粉等提供无机盐,石灰调节pH值。配方一、混合下脚料85%,粪肥或麦麸10%,过磷酸钙1%,石灰4%。配方二、棉籽壳95%,尿素0.5%,过磷酸钙1.5%,石灰3%。

配方三、稻草或麦秆80%,粪肥1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灰3.5%。配方四、稻草60%,干牛粪37%,尿素0.3%,过磷酸钙1.2%,石膏粉1.5%。

配方五、稻草70%,干牛粪20%,尿素0.3%,过磷酸钙3%,碳酸铵1%,石膏粉3%,石灰3%。配方六、玉米芯77%,干粪肥10%,麦麸6%,玉米粉5%,石膏粉2%

四、灭菌、消毒方法

1、高温高压灭菌:通过高温蒸汽,使压力达到103.4kPa,温度达到121.3℃,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维持3-4个小时的灭菌方法。2、高温常压灭菌:通过高温蒸汽,在常压下,使温度达到100℃,在此温度下维持12-20小时的灭菌方法。

3、堆置发酵:利用料内好氧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使料内温度上升,杀灭料内的杂菌和虫卵,同时起到降解和软化的作用。4、场地消毒:紫外线灯照射;喷液体消毒剂;烟雾熏蒸剂烟熏。

五、场地、设施、设备、试剂要求

1、场地:灭菌,堆料发酵场,接种,养菌,出菇

篇七 树林种植食用菌
如何种植食用菌才能赚钱

如何种植食用菌才能赚钱?

食用菌种植业在我国真正得到发展与推广是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80年代已经逐步发展成庭院农业经济,并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进入90年代,食用菌步入高峰发展期,并在农业中占据一定地位。

进入21世纪,2002-2010年间食用菌产业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并为行业乃至整个农业带来了骄人的发展。2011-2013年,由于传统种植技术所用原料的价格上涨,以及食用菌标准化、食用菌四季生产新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把一些传统的季节性生产及技术不成熟、不善于新技术生产管理的小而散的生产者挤到了市场边缘,造成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利润低的现象发生。

尤其近些年,国家对于农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加之食用菌的生产又是对农业资源的再利用,强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地方政府也在不断的选择通过发展食用菌,推动做大地方的农业循环经济。

凭借二十余年的食用菌生产经验,绿富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的史老师针对近些年对食用菌生产农户的深度合作,以及全国各地学员的在学习时的深入了解与沟通,就很多朋友反应“种植食用菌怎么不赚钱?”的问题做出以下分析与总结:

原因1:原料配方及原料处理技术问题,造成发菌成功率低、感染严重及菌菇减产 食用菌生长前段为“营养”生长,后段为菌菇生长。前段需要充足的氧气来提高菌丝的活力,为下一步菌菇的生长积累能量,随着菌丝的生长及部分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后段菌菇的生长,就全靠合理的原料配比来提供足够的养分,从而使菌菇在后期的生长能够达到丰收、高产。此外,如若原料在生产时处理不科学,也会造成后期菌菇减产的发生。目前许多食用菌种植户对原料的有氧发酵认识的不到位,技术应用的不熟练,误成了厌氧发酵,使发酵成的食用菌生产料出现黑、臭、粘、酸等现象,由于其培养料的不合格,不利于食用菌生长与繁殖,导致生产中病虫害以及发袋不全、发袋时间太长、袋内缺氧等情况的发生。这种现象也是食用菌生产者对技术掌握不熟练、不到位,造成种植失败率高、产量低的最常发生的问题。

原因2:品种选择不当、发菌期管理不科学,造成产量不高

食用菌品种除了分高、中、低不同温性之外,还要考虑其“分解”能力。因此,选种要考虑其适应性,并与原料特性及配比相吻合。不然菌种的分解原料能力下降,也会直接造成

转化率不高,又怎么能实现高产呢?

在发菌期,生产中许多菇农对于补氧换气刺孔的大小、位置、间距等主要技术没掌握到位,导致菌袋内代谢废气难排出,使菌丝生长受阻,后期菌菇的生长能量不能得到很好的积累,又怎么能实现高产呢?

原因3:很多种植户不懂“后熟”技术,严重影响到头茬优质菇的产量与二茬采收时间 多数菇农当菌丝长满后,便开口出菇,结果迟迟就不见出菇、菌菇生长不肥厚,严重者更是直接影响到二茬菇的生长。这里咱们绿富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的史老师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与技术的不断创新,重新定义改进了食用菌“后熟”的生产新技术,在菌丝达到一定程度时,给予其一定温度、光线、温差的生长条件一定时间的合理干预,使菌丝生长代谢速度减慢、出菇能量得到合理的积累,轻松实现爆发式出菇。

原因4:产菇期的管理技术不到位,影响到产品卖相与售价

菌菇的生长往往是时间性的,需要很好结合市场的需求量,才能赶个好行情,卖个好价格。食用菌冬季的生长管理中,很多菇农为了更多的收获菌菇,采取减少放风与加温并行的方式提高棚温,促进菌菇的生长。这样是不可取的,很容易出现菇片薄而小、大长腿、卷菇、蓝色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这种管理方式都是不符合菌菇产菇期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既影响的产品的卖相,由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价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原因5:采收时机把握不好,造成质差、价低、转潮慢

菌菇市场的高价菇永远是嫩而鲜的卖得上价格,而很多菇农采收的时候,比谁家的菇大,以此判断谁家的高产、技术好。这是食用菌生产上的误区,同时也与市场消费者需求和食用菌能量转化背道而驰,嫩小的菇价格高、销售快、分量重实。而大菇质轻、口感差,同时易散发孢子,污染棚内的环境,影响到其他菌菇的生长。此外,还影响到菌菇的转潮期,造成不必要的减产和经济损失。

关于采收时机如何把握,依据品种的特性采收什么样菌菇,怎样分别供应菜市场、超市、小餐馆、大饭店等场所不同的需求,做到菌菇收益最大化,以及什么样的菌菇可以选择贮存待到好行情再出售和菌菇的贮存技术,咱们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的史老师在后期教学实践中会给大家细细说道。

原因6:不会合理利用天气因素巧采收、轻松出菇管理、做到事半功倍

很多传统的旧的食用菌生产技术,依然采用的是靠天采收、靠天“吃饭”的旧生产模式,这样很容易造成菌菇的集中上市,区域上的产量一旦上来,价格势必跳楼式的下降。通过对天气情况的预判,加之咱们教您的合理的出菇管理技术,即可在市场量少、绝收的时候,咱

们依然可以大量的出菇、售卖,生产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菌菇产品。

综上所述,我想很多朋友应该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反应种植食用菌不赚钱了吧?究其原因首先是技术没能熟练的掌握,没法做到更好的生产管理,使之与市场更好的结合,更好的利用市场,把握商机。食用菌生产是门技术,食用菌管理更是门学问。


树林种植食用菌相关热词搜索:食用菌种植基地 食用菌种植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树林种植食用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树林种植食用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65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