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种植技术

2017-06-20 11:14:4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谷子种植技术(共7篇)谷子栽培技术要点谷子营养丰富、价值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杂粮。而且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只要科学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现将谷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选择地块,注意茬口 谷子耐寒、耐旱、怕涝,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

篇一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营养丰富、价值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小杂粮。而且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只要科学种植,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左右。现将谷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选择地块,注意茬口

  谷子耐寒、耐旱、怕涝,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不宜在低洼和不易排除积水地块种植。谷子不宜连作,宜生茬地或轮作种植,小麦、玉米、薯类等茬口均可,但以豆茬和薯类茬口最好。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谷子的地域性较强,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在我县一般春谷选用生育期长、抗病、稳产、高产的晋谷36、晋谷42等品种,夏谷选择中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张杂谷3号。

  三、精细整地,蓄水保墒

  谷子籽粒细小,发芽顶土能力弱,必须在墒情充足、疏松细碎的土壤上才易出苗。因而前作收获后应及时秋深翻,充分接纳秋冬雨雪,积蓄底墒,开春解冻后及早浅耕耙耢,精细整地,保护土壤水分。

  四、配方施肥,重施底肥

  谷子喜肥,对肥料反应比较敏感,应加强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底肥,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试验证明,每生产100千克谷子,需从土壤中吸取氮4.7千克、磷1.7千克、钾5.0千克。在当前中等地力的田块要想获得500千克左右的产量,亩需底施优质有机肥4500~5000千克,尿素25~30千克、过磷酸钙50~60千克,氯化钾12~15千克。

  五、精选种子,适时播种

  在播种前,对种子做进一步的精选和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用风车或簸箕清除秕谷和杂质,选留饱满的种子做种[

  六、机械条播,合理密植

  机械条播具有下籽均匀、深浅一致、用种量少、间苗省工等优点,而且利于苗间通风透光、培育壮苗,一般比撒播增产15%以上。可按27~30厘米的行距进行机械条播,亩播量以0.75~1千克为宜,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夏谷2~3厘米。做到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水地宜密,旱地宜稀;早熟矮秆品种宜密,晚熟高秆品种宜稀;夏播宜密,春播宜稀。亩留苗春谷2.5万~3万株;夏谷4万~5万株。

  七、精心管理,促进生长

  在种好的基础上,认真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才能达到苗壮、秆壮、穗大的目的。为此,需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及早间、定苗。按留苗密度要在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二是中耕除草。幼苗至抽穗期,及时进行2~3次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三是巧施追肥。拔节期亩追施尿素6~8千克,孕穗期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以行间条施为好。

  八、加强管护,适时收获

  谷子灌浆至成熟期,特别是早熟品种易遭受鸟类为害,应加强管护工作,并防止谷子倒伏。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应堆放7~10天后再脱粒,以利用后熟作用提高产量。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陇县陇马路21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721200)

篇二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超高产栽培新技术

  小米作为保健食品,倍受人们喜爱,市场销路广阔,价格逐年上涨。谷子抗旱耐瘠,节肥省工,旱涝保收,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我们经过十年50多万亩试验示范,改变了谷子低产低效面貌,实现了谷子高产高效。

  

  一、选用新品种

  

  金谷二号是强分蘖、超高产的优质谷子品种,十年在东北四省区推广50多万亩,乾安县2009年种植30万亩,公顷收入12000~15000元。金谷二号有八个突出特点:

  1、杆矮粗壮。株高80~100厘米,茎粗叶肥,抗倒伏。

  2、分蘖力强,单株分蘖6~8个,最多分蘖达18个。分蘖苗与主茎一样粗壮,都能正常成穗,谷穗大小与主茎穗差异不大,这是金谷二号超高产的主要因素。

  3、耐高密度。在亩留苗5万~6万株,比其他谷子苗多1~2倍的高密度下,不倒伏,群体增产潜力大。

  4、谷穗粗长。穗长20~25厘米,穗粗5~7厘米,穗重20~50克,穗粒重16~20克。

  5、抗逆性强。根系比其他谷子多2~3倍,抗旱、耐瘠、抗风、耐盐碱、无病害,生育期125~130天,适合干旱地区种植。

  6、米质优良。米色金黄,营养丰富,有糯性,饭味香,口感好,符合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

  7、草多质优。公顷产干草9000公斤左右,草质好,是优质饲草。

  8、高产稳产。公顷产量7500公斤左右,高产栽培可达10000公斤以上,比其他谷子增产80%~100%。

  

  二、开发新优势

  

  1、耐旱节水、旱涝保收。金谷二号比其他谷子根系多2~3倍,抗旱力极强,旱薄地、坡岗地都能种植。干旱年份能保产,水肥充足更高产,旱涝保收,适合干旱地区种植。

  2、投入低廉、效益较高。种谷子公顷投入仅千无左右,金谷二号公顷产量7500公斤左右,还可产谷草9000公斤,产糠1000公斤左右,公顷纯收入12000元以上。

  3、米质优良、市场广阔。小米作为保健食品,倍受人们喜爱,市场需求量大。我们协助许多乡村以金谷二号为基础,开发了绿色小米、有机小米和富硒锌保健小米,迅速占领了市场。

  4、以草养畜、种养结合。公顷产干草9000公斤左右,可喂5~6头大牲畜,有利于实现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良性循环,种养双丰收。

  

  三、栽培新模式

  

  三年实践证明,谷子套种玉米,是高效立体栽培新模式。具体做法:垄距65厘米,4垄谷子垄沟套种1行玉米,玉米刨埯抓把粪,株距18~20厘米,公顷套种18000株左右。这种模式,谷子是耐阴作物,公顷产量超万斤;玉米利用边行优势增产,公顷增产玉米3500~4000公斤,增收4000元左右。

  

  四、种植新技术

  

  1、种子处理。近几年谷子黑穗病(乌米)逐年加重,使米色发黑,影响商品价值。播种前用立克秀拌种剂5克,加水100毫升配成药液,倒入5公斤谷种中,充分搅拌均匀,使种子全部包上药,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止黑穗病(乌米)。

  2、整地施肥。公顷施农肥15~20吨,复合肥100~150公斤,生物菌肥10公斤,整地起垄,垄距65厘米。

  3、适时播种。吉林省4月中旬播种,最好4月20日前播完。垄上开沟踩好底格子或拖宽苗眼后播种,公顷播种量3.5~4公斤,覆土2~3厘米,镇压保摘。

  4、化学除草。谷友是新型谷田专用高效,低毒内吸的选择性除草剂,对谷子安全,可有效防除谷田中常见的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如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菜、反枝苋、黎等。春播谷子在播后苗前土壤喷施或谷苗三叶期后杂草没出土前茎叶处理。实践证明,在谷子播后三天内施药效果最好。公顷用谷友2100克,采用两次稀释法:先用少量水把药溶解后,再加水750公斤搅拌均后,在播种后三天内均匀喷湿土壤表面,喷后35天内不要破坏土层,否则影响药效,全生育期只能喷一次,不重喷、不漏喷,不准随意增减药量。如苗期使用应在谷苗三片叶后喷施,谷苗出土时对谷友最敏感,禁止施药。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土壤墒情差要浇水后喷药;没有浇水条件的下雨后喷药。

  5、间苗定苗。2~3片叶间苗,4~5叶定苗、苗距6~7厘米拐字苗,不可过密。

  6、及时中耕。在苗拱土时压一次仰脸磙子,苗齐苗壮,分蘖多,可增产10%左右。谷子要铲趟2~3次,封垄前趟起大垄。后期要注意及时拔出谷莠子和杂草。

  7、水肥管理。谷子苗期天气过旱时,要浇一次水,促进多分蘖。拔节期用奇农素1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50克,加水15公斤喷施,或用漯效王8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代替追肥,增产显著。

  8、防止秕粒。谷子空秕粒遍存在,一般减产15%~20%。在初穗期用奇农素10克+赤霉素0.25克+硼砂50克+尿素50克,加水15公斤,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增强授粉授精力,使谷子基本无空秕粒,籽粒饱满、增产15%以上。

篇三 谷子种植技术
有机谷子种植技术要点

中国有机农业网

有机谷子种植技术要点

有机谷子性喜温暖,适应性强,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在我国南北干旱、贫瘠山区都有种植。不宜重茬,连作病害严重,杂草多,必须合理轮作。春季作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基肥在播种前结合耕地一次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防治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种植要点:

①不宜重茬,连作病害严重,杂草多,必须合理轮作。

②春季作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③基肥在播种前结合耕地一次施入,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肥量:高产田以5000-7000公斤为宜,中产田1500-4000公斤;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最好。

④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防治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⑤春谷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播种为宜。大多采用沟播,播种量一般为每亩0.5 公斤,播深3-5厘米。

⑥出苗后2-3片叶时亩查苗补种,5-6片叶时间苗定苗,每亩留苗2.0-3.5万株。 ⑦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浅锄并细碎土块,清除杂草。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要深同时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以4-5厘米为宜,除松土除草外同时进行高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⑧腊熟末期或完熟期收获最好。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含水量高,产量和品质下降;收获过迟,茎秆干枯,穗码干脆落粒损失严重。

北京地区目前普遍种植的品种有:密谷2000、金谷2401,晋谷21、绿谷子、黑谷子和杂交谷子“张杂”系列。

篇四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栽培技术李如生

【谷子种植技术】

篇五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是农作物中较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目前已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的主要调剂食品,市场前景广阔。谷子是传统的粮草兼用作物,具有抗旱耐瘠薄、高水分利用率等特点,是稳产高产的主要粮食作物,非常适宜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干旱区种植,一般产量4 500 kg/hm2左右,经济效益较高。为此,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谷子不宜连作重茬,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马铃薯、大豆、玉米等,特别是使用过豆磺隆的地块不宜种植,否则会严重抑制谷子的生长。谷子属耐旱、怕涝、抗瘠薄植物,喜欢岗地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除涝洼地、砂土地外均可进行种植。谷子要实现高产,最好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黑土层较厚、土质疏松的地块进行合理轮作。地块选好后,要细整地,整平耙细,为谷子出苗创造条件。整地要求早动手,秋翻秋整地的地块,应在4月上旬及时镇压以待播种。土壤化冻一犁深即应及早翻耙起垄,做到旋、耙、起、压连续作业,农肥实行破垄夹肥[1]。4月20日前结束整地,达到待播状态。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应选用优质、抗逆性强新品种,通过谷子品种筛选试验,可选用丰产性能好、商品性和营养性均好的优良品种,如龙谷31、龙谷25、嫩选16等,在富裕地区生育期为115~118 d。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盐水选、风筛选,清除杂物、草籽、秕粒等,将种子阴干,然后用药剂处理,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可防治粒黑病;用35%瑞毒霉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可防治谷子白粉病;用种子重量的0.1%~0.2%的辛硫磷闷种,可防治地下害虫[2]。

3适期早播【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种子发芽最适温度12~14 ℃,最低温度7~8 ℃,幼苗不耐低温,因此确定播期要因地制宜。当气温稳定通过7 ℃时开始播种,主要是抢墒播种,富裕地区最适宜的播期为5月3—8日。整地要细,踩好格子,覆土均匀一致,播后如遇雨形成硬盖时,用磙子压或其他农具破除硬盖,以利苗全苗壮。同时应提高播种质量,对底墒较好、表墒较差的地块,推掉干土,把种子播在湿土上;对土壤墒情较差地块,在播前1~2 d闷湿有机肥,并施入土壤中,借墒播种。选晴好无风天气播种,机械开沟深施肥、垄上3行拐子点播、播后覆土镇压一条龙连续作业。播种方法采取垄上3条或双条播,播种深度为3~4 cm,播后镇压,一般用种量为7.5 kg/hm2左右。幼芽拱土时如出现干旱,压一遍磙子,提墒,确保全苗。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般根据地势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密植,原则是坡力、肥力低的地块密度小些,平地、肥力高的地块密度大些;坡地、肥力较差地块,保苗52.5万株/hm2左右;一般平地、肥力较高地块,保苗60

篇六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的营养价值很高,而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一是谷子的产量较低,二是对土质的要求很严,尤其是谷子怕涝,喜欢岗地和较高的地块,再加上多年来农田中有机肥的施量太少或根本不施,而大量的施用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土壤团粒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层的板结程度也就越来越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谷子并非天生就是低产作物,只要能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满足它的生活要求,就会获得理想的产量。一要选择雨季不存水不易受涝的肥沃地块,最好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河淤土,前茬大豆、玉米、高粱均可。二要选用适于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谷种,经过风选,除去杂质和不成实的籽粒,发芽率要接近100%。三是播种前将选好的谷种用赛力散、杀菌灵或盐水等彻底消毒,然后再用种子量0.3%的金满利拌种,阴干5小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先将原拢开沟,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2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铸1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然后合拢,垅顶平面宽度要保待15厘米。开播前在耙后梁上安装3个可调深浅的开沟器(铁筋或木根均可),间距6厘米,种沟深3厘米,播种箱的播种孔要正对着开沟器开出来的沟,进行等距3行条播。后面用平拉子覆土,将种子盖严即可,待表土稍平后用重磙子压实。

谷子出苗后,2.5叶-3叶期,要进行疏苗,并将行间苗全部拔掉。4叶-5叶期间苗定株,株距4.5厘米-6厘米,不可过密,二遍中耕松上后,用追肥锄或特制的小尖镐于3行苗的两个行间开沟,一可行间松土,二可为苗根培土,三可于沟内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铂铵15公斤,追肥后立即整地覆土。6叶-8叶期、抽穗前和灌浆初期每亩每次各喷15克4倍液金满利、其它照常管理。 这样种植栽培的谷子,根系发达,谷杆粗壮不倒,穗大而匀,籽粒饱满,砒粒极少。

1.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0.1%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0.2%-0.3%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 2.适时播种。陕北部播种适期为5月上旬,陕北南南及渭北播种适期为5月中旬。

【谷子种植技术】

3.精量播种。根据地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亩播种子0.3-0.4公斤,行距33-50厘米,株距6-10厘米。采用耧条播或机械条播。耧条播时,首先用犁开沟,在沟内施入农家肥500公手,尿素7.5公斤,再用犁拌匀肥料,然后用耧条播。播种时在种子里搀入种子量3-4倍的毒谷,既可保证下种均匀,并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4.播后镇压。陕北春季干旱多风,播种层水分不足,加之整地粗糙,土地较多,空隙较大,谷芽容易"悬死"。为使谷子早发芽,深扎根,出苗齐,应随种随镇压,一般播后到出苗前要镇压2-3次。

5.苗期管理。谷子刚出苗时,发现断条严重,可用温水浸泡种子,然后拌药闷种催芽,待胚芽突破种皮立即播种。谷苗略大,对缺株少的田块可利用

雨天移栽。一般谷苗在5片叶左右移栽最易成活。及时间定苗,防止苗荒,播种量过大的田块,应及早间定苗。一般在3-5叶时间定苗较适宜。若幼苗生长较旺,应于午后镇压蹲苗。

6.拔节孕穗期管理。苗高30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追第一次肥,亩施尿素10公斤;孕穗期追第二次肥,亩施尿素15公斤。最好结合降雨追肥。谷子拔节后深中耕,深度15厘米以上,可疏松土壤,接纳雨水,铲除杂草,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深扎。拔节到抽穗前结合第二、三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7-10厘米为宜。

7.抽穗成熟期管理。抽穗开花期管理应以防涝、防倒、防秕谷为重点。应及时排水,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进入灌浆期后,穗部逐渐加重,如遇刮风下雨,很容易发生倒伏。倒伏后及时扶起,避免互相挤压和遮阴,减少秕谷,提高千粒重。

一、轮作倒茬 谷子不宜重茬,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要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豆茬、马铃薯、甘薯、麦茬、玉米茬等。

二、精细整地 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秋深耕一般20cm以上,结合秋耕深最好一次施入基肥。我国谷子产区多为旱地种植。因此,春季整地要作好耙耱、浅犁、镇压保墒工作,才能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三、施肥 基肥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高产田以7.5—11.2万kg/hm2为宜,中产田2.2—6.0万kg/hm2。如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最好。谷田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较好。 种肥在谷子生产中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而广泛使用。氮肥做种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但用量不宜过多。以硫酸铵做种肥时,用量以37.5 kg/hm2为宜,尿素以11.3—15 kg/hm2为宜。此外,农家肥和磷肥做种肥也有增产效果。

追肥增产作用最大的时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阶段,一般以纯氮75 kg/hm2左右为宜。氮肥较多时,分别在拔节始期追施座胎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谷子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以促进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

四、播种 1、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 近年来各地培养了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其中大面积推广的有赤谷6号、晋谷22号、龙谷29号、铁谷7号、公谷63号、粘谷1号等品种。 谷子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有晒种、浸种、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等。药剂拌种可以防治黑穗病,地下害虫等。

2、播种期与播种方式

适期播种是保证谷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谷子产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别很大,加上品种类型繁多,因而播期差别较大。春谷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立夏前后)播种为宜。夏谷主要是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应力争早播。秋谷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一般在立秋前后下种,育苗移栽的秋谷应在前茬收获的20—30天前播种,以便适期移栽。此外,北方少数地区还有晚秋种谷的,即所谓冬谷”或闷谷”。播种时间一般在冬前气温降到2℃时较好。 谷子播种方式有耧播、沟播、垄作,耧播是谷子主要播种方式,全国大多数谷子产区采用耧播;沟播在旱坡地上采用的较多,有的地方叫垄沟种植,或叫水平沟种植,优点是保肥、保水、保土;垄作主要在东北地区,谷子种在垄上,这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

3、播量与密度 春谷播量一般为7.5 kg/hm2左右,夏谷播量9kg/hm2。播种深度3—5cm。一般旱地每公顷留苗30.0—52.5万株,水地留苗45—90万株。 五、田间管理 1.保全苗 谷子籽粒较小,种子所含能量物质较少,加之北方干旱等原因,容易造成谷田缺苗断垄,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一般在出苗后2—3片叶时进行查苗补种,5—6片叶时进行间定苗。2.蹲苗促壮 在水肥条件好幼苗生长旺的田块,应及时进行蹲苗。蹲苗的方法主要在2—3叶时镇压及控制肥水、深中耕等。 3.中耕除草 谷子的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一般2—3次。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掌握浅锄、细碎土块、清除杂草的技术。进行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追肥灌水进行,中耕要深,同时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以4—5cm为宜,中耕除松土除草外,同时进行高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六、收获贮藏 谷子适宜收获期一般在腊熟末期或完熟期最好。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谷粒含水量高,出谷率低,产量和品质下降;收获过迟,纤维素分解,茎秆干枯,穗码干脆,落粒严重。如遇雨则生芽、使品质下降。谷子脱粒后应及时晾晒,一般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可入库贮存。

一、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和气候特点,充分利用资源选用适宜的品种。我县一般选用中早熟、适于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二、播前备耕工作

1、选地倒茬。谷子耐寒、耐旱,怕涝,不宜重茬,要选择雨季不存水不易受涝的肥沃地块,最好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河淤土,,最好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质地松软并富含有机质的旱地、坡地、河滩地均可种植。

2、整地施肥。春白地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碳铵和过磷酸钙各40——50公斤。采取犁沟集中条施或穴施,肥料集中于播种沟,保证根系对养分的充分吸收。

3、种子和土壤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翻晒2——3天,忌在水泥地上晒种。用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2小时。晾干备播。

三、播种

1、适时播种。春谷5月中下旬10厘米地温达到10——15℃即可播种。中晚熟品种早些,早熟品种可晚些。夏谷要在6月20日前播种。适时播种的谷子出苗快,幼苗出土正值初夏季节,利于蹲苗,根系下扎,抗旱、抗倒,同时能使谷子的需水、光照等规律与自然气候降雨相吻合。

2、播种方式。谷子有机播,耧播等,也有垅播和沟播。平播一般行距27——30厘米,谷子亩播种量0.5——1.0公斤,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为宜。。夏谷2—3厘米为宜,播后镇压。

四、田间管理

1、苗期。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株距4.0厘米-6厘米,春播亩留苗2.5万株至3.0万株;夏播亩留苗50000-60000株,不可过密。结合间苗或定苗浅中耕松土、除草、保墒。定苗时做到留生长大小一致苗,留壮苗不留弱苗,留绿苗不留黄苗,留健壮苗不留病虫苗。

2、拔节到抽穗期。6月下旬进入拔节期。中熟品种出苗后40天左右,要及时中耕清垅,结合深中耕,亩追标准氮肥10公斤,到孕穗期水地浇透水,施肥结合浇水亩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旱地可趁雨追肥,追肥后中耕培土。 3、抽穗到成熟。旱地谷子要浅中耕提墒保墒,水地防涝防倒伏。在花期根外喷磷,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也可视地力不同,亩用硼酸30克兑水50公斤分别在抽穗、灌浆期喷施。【谷子种植技术】

五、防治病虫

1、谷子苗期和拔节抽穗期易受玉米螟和地下害虫的危害,若有虫害,可亩用50%辛硫磷50毫升兑水40公斤或用10%吡虫啉15—20克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2.、谷子灌浆至成熟,特别是早熟品种要注意防鸟害和防倒伏。

六、适时收获: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谷子叶片发黄,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堆放7—10天后再脱粒,利用后熟提高产量。

问:选择什么茬口的地块种植谷子好?

答:根据不同前茬作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谷子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谷子最好的前茬作物依次为豆类、马铃薯和红薯、麦类、玉米、高粱等。由于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土壤中氮素营养较多,杂草少,所以,豆类茬具有深翻基础和很好的耕层结构。马铃薯和红薯茬的土壤耕层疏松,剩余肥力足,杂草也少。麦茬的优势在于麦子收获早、休闲时间长、地力恢复好,同时麦后耕翻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疏松的土壤有利于谷子根系的发育。玉米茬的肥力条件好,草害较轻。高粱茬的优点是土壤紧实、容易保苗。此外,棉花、油菜、烟草等茬口,都是种植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

问:田地的耕作对栽培谷子产量影响很大,栽培谷子对耕地和整地有什么要求?

答:春谷栽培的田块可采用秋冬耕作。在土壤含水量为15%~20%时耕作质量最好,秋冬耕作、耕后耙地结合施用基肥,耕深以25厘米、施肥深度15~25厘米效果为佳。 没有经过秋冬耕作或未施肥的旱地谷田,春季要及早耕作。以土壤化冻后立即耕耙最好,耕深应浅于秋耕。经秋冬耕作的谷田也应在夜冻昼

篇七 谷子种植技术
谷子栽培技术

谷子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谷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品种选择与异地换种、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谷子;精细整地;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

谷子去壳是小米,小米熬粥营养丰富,适合老年人、病人、产妇食用,有代参汤美称。

1 精细整地

春播应从上年入伏多雨时中耕松土蓄水。秋耕,上茬收获后秋耕保墒蓄水,深20 cm,结合施基肥。秋耕应逐年加深,防生土减产;土层薄的地不宜深耕;计划刮碱的盐碱地不宜深耕;土壤过干和秋雨少的地不宜秋耕;风沙地不宜秋耕。若春耕宜早。镇压,秋耕后三九天或早春镇压,保水分。顶凌耙地,早春在夜冻昼消时宜早耙地,减少水分蒸发。

2 品种选择与异地换种

优良品种有较强抗御不良环境因子的能力,选择有较高产出的良种,如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一个品种长期在一个地方种植,种性会退化,异地换种可恢复品种种性,提高产量。换种距离3~5 km,同品种3~5年换1次。播前处理种子,精选种子,提前15 d晒种,连晒2~3 d。再用20%石灰水浸种1 h,或用56~57 ℃的温水浸种10 min,再入冰水浸泡2~3 min,晾干备用。或提前14 d包衣种子,形成包衣膜,包衣剂具有防治病虫害及补充微量元素等作用[1]。1 kg包衣剂包谷种40 kg。

3 适期播种

播期应根据各地土壤墒情、气温、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定,以谷子孕穗期与降水期相吻合为好,一般主播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个别晚的在5月下旬播种。播种方法为耧播,耧行距25~40 cm。双腿耧比三腿耧通透。宽窄行(宽行40~45 cm、窄行15~20 cm)利于高培土和通风透光。也可沟播,沟垄相间,垄宽50~65 cm,沟宽15~20 cm、深10~15 cm,沟内施肥下种,覆土镇压,生育中期培土。也可机播,播种量为7.50~11.25 kg/hm2,墒情差应加大播种量;播种深度5 cm,墒情好应浅播,春季风大、墒情差的不宜过浅[2]。播后镇压保墒,提高出苗率。

4 肥水管理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用量高产田75.0~112.5 t/hm2、中产田22.5~60.0 t/hm2,


谷子种植技术相关热词搜索:谷子种植技术视频 谷子种植技术与管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谷子种植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谷子种植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71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