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育秧绿育苗技术

育秧绿育苗技术

2017-06-22 10:43: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育秧绿育苗技术(共7篇)绿色能源植物黄连木及其育苗技术黄连木种子含油率为35%~42%,出油率为22%~30%;果壳含油率3 28%,种仁含油率56 5%。黄连木油脂肪酸碳链长度集中在16~18之间,由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碳链长度集中在17~20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15~19极为接近,油脂非常适合用来生...

篇一 育秧绿育苗技术
绿色能源植物黄连木及其育苗技术

  黄连木种子含油率为35%~42%,出油率为22%~30%;果壳含油率3.28%,种仁含油率56.5%。黄连木油脂肪酸碳链长度集中在16~18之间,由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的碳链长度集中在17~20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15~19极为接近,油脂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黄连木叶芽、树皮、叶均可入药,其木材为黄色,坚固致密,是雕刻、木制品的优质材料,同时黄连木还是极佳的观赏、绿化树种。人工开发黄连木资源,很有经济价值。

  1.种子来源黄连木3~4月开花,9~10月果熟。当果实从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及时采果,否则会自行脱落。母树树龄以20~40年生长为佳。及时将采收的果实放入40~50℃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3天,搓烂果肉,除去蜡质,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阴干后贮藏。秋季育苗,随采随播,种子可不处理,于晚秋土壤封冻前播下。春季播种,种子需要贮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深、宽各1米的坑,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坑中,距地面15厘米处填入河沙,做成土堆,在坑内竖一通气草把。第二年春季2~4月,取出育苗。

  2.播种育苗黄连木喜光,圃地应选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每667平方米施入2000千克基肥。春播一般在2月下旬到4月上旬。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幅为5~6厘米,播种深3厘米,播前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种量为每667平方米10千克左右,播后覆土2~3厘米,轻轻压实后覆草,保持湿润。出苗时分次揭去覆草,1个月后苗可出齐,发芽率50%至60%。种子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

  3.苗期管理为提高成活率,要及早间苗,第一次在苗高3~4厘米时进行,去弱留强,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间苗1~2次。幼苗生长期间,每隔10~20天除草松土1次,多在灌溉后或雨后进行,行内松土厚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松土可适当加深。苗高10厘米时即可定苗,苗距5~10厘米。后期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追肥灌水2次,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以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钾肥为主,停施氮肥。一般一年生苗高60~80厘米,每667平方米可产苗2万~2.5万株。■

  (湖南新邵县农业局422900隆旺夫)

篇二 育秧绿育苗技术
水稻新基质旱育苗栽培技术

  一、新基质旱育秧的优点

  

  1、解决取土难的问题。我省春季气温较低,回暖晚,土壤解冻慢,受雪水和雨水的影响,土壤湿度大,造成水稻取土、拉土、筛土困难。加之春季待播时间短,农时紧张,严重影响了水稻适时旱育苗,播种期拖后,易造成水稻贪青晚熟。

  2、解决破坏植被的问题。连年取土山地植被被破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3、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稻壳长年堆积易造成环境污染,稻壳中SIO2的含量93.4%、K2O0.27%、NO.24%,通过转化有利于水稻生长。

  4、解决育苗晚问题。水稻新基质可提早育苗5~7天,缓解春季整地、拉土和筛土难的问题,采用稻壳育苗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床土平均比土育苗高1.5~2.0℃,稻壳比土壤保温性强。

  5、解决床土杂草和药害问题。近年来大豆等旱田连年使用豆磺隆、乙草胺等化学农药进行封闭灭草,化学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使水稻秧苗常常受到土壤中除草剂的危害,抑制了水稻幼苗的生长,使其枯死,也限制了低节位分蘖的发生;同时苗床用化学药剂封闭灭草,也时常发生药害。

  6、解决根少苗弱问题。新基质育苗根好于土育苗,平均根数为15条,地上百株鲜重12.5克,地下鲜重8.9克。而常规育苗平均根数只有11~12条左右。

  7、解决运苗难问题。由于稻壳比较轻,可以减少运苗费用。

  8、解决机插育苗盘根问题,25天秧龄就可盘好根。

  9、返青速度快。

  10、青枯病少,根系好,满足地上水蒸腾问题。

  

  二、新基质育苗技术要点

  

  1、秧田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做新基质育秧田,秧田比例为1:100。

  2、整地做床:床底要平整,压实,确保盘底部与床面接触好,不悬空,床边缘修筑高出床面5cm高畦埂。

  3、稻壳的处理与铺放。

  (1)每公顷准备30~40mm孔径筛片粉碎稻壳400~450公斤(太细顶盖现象严重,太粗保温、保水性能差)。以粉碎稻壳加水堆积存放半年较好。

  (2)稻壳处理:粉碎的稻壳播种前三天放在水里浸泡,保证充足吸收水分,播种头一天晚上将浸泡好的稻壳捞出控水。

  (3)每25平方米所需稻壳约100公斤,拌壮秧剂(沃必达、苗必壮等)1袋,每80平方米拌一袋黑肥,均匀混拌。

  (4)基质铺放:将摆好的秧盘或隔离层铺好放基质,厚度2厘米,上部要平,用扫帚扫平后用板压实,播种时再浇一次水。

  4、播种及覆盖

  (1)播种时间:可比常规育苗提早3~5天。

  (2)播量:每平方米播芽种5~6两。

  (3)压种:将播好的种子压实。

  (4)盖种:将浸湿的松散而不成团,于而不冒烟稻壳盏种,厚度0.3~0.5厘米。

  (5)浇水:盖完种后用喷雾器浇透水,将所有稻壳浇透,露种地方要补盖好。

  (6)覆盖地膜:盖种浇水后覆盖地膜。地膜要用土等将周围压严,防止水分蒸发,保证出苗前水分。

  

  三、苗床管理

  

  1、水分管理:播种后出苗前每天检查一次,有落干现象用喷雾器补水,确保出齐苗的水分需要。秧苗出齐见绿及时揭地膜,出苗后根据水分情况及时补水,浇水要采取微喷,不可大水浇,以防止将稻籽露出,影响出苗。

  2、追肥:二叶期每平方米喷尿素10克,追施后用清水洗苗。

  3、温度管理同常规育苗。

篇三 育秧绿育苗技术
甘薯的育苗育秧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cn

甘薯的育苗育秧技术要点

作者:于中义 尹亚清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11期

摘 要:甘薯也叫红薯、地瓜、番薯,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食用型的甘薯既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也可以当主食食用,深受人们的喜爱。甘薯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粘蛋白,对人体的健脾、益气、补虚等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起到护肤美容的功效。是一种十分难得的食材。另外,甘薯在饲料生产、制淀粉、制糖、制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市场价值很高。甘薯的种植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本文主侧重育苗这一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为甘薯的种植提能帮助。

关键词:种薯;育苗;炼苗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1 苗地的选择

秧苗的长势好坏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地力情况、水分管理、养分供应、光照条件等,在选择育苗地时,制作苗床的地块要背风向阳,地势要略高些,这样排水顺畅。选地时还要注意附近水源是否就近,要有便利的浇水灌溉条件。一般土质要求没有盐碱、富含有机质最佳,甘薯育苗要尽量避免重茬,所选地块至少要2a内没种过甘薯或做过苗床使用。如果苗床要永久使用,在用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床土要换成新的,避免病害遗传。在育苗前要确定所用苗量,然后再根据用苗量来确定用排种量,基本上如果667m2苗要供6667m2地种植的话,要排种16kg/m2左右。

2 甘薯育苗的主要方式

2.1 露地式

这是一种操作相对简单的育苗方式,不需要什么设备和管理,就是利用一些方便的自然条件,比如地畦、小高垄、地头边角等都可以进行露地育苗。南方地区春来早、升温快的地方多采用这种方式。

2.2 加温式

多在北方地区采用,因为北方早春气温低,时间上尚不能达到出苗的条件,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自然条件,采用不同的加温方式,促进出苗。一般都是先建一苗床,苗床可以进行加温,比如回龙火炕、三道沟火炕、大通铺火炕等,用一些柴草、秸秆、煤等进行燃烧来提高苗床温度,以达到出苗的温度条件。现在也有用电热膜加热的,但相对成本要高些。

篇四 育秧绿育苗技术
水稻育苗技术

【育秧绿育苗技术】 【育秧绿育苗技术】

篇五 育秧绿育苗技术
水稻旱育秧育苗技术

【育秧绿育苗技术】

篇六 育秧绿育苗技术
水稻育苗技术

水稻育苗技术

水稻简塑钵盘育苗播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塑钵盘育苗,秧苗素质好根系干重比旱育苗多一倍,耐低温。移栽时不伤根,返青快,分蘖节位低,增多低位蘖,比旱育苗提早成熟2~4天,增产7~15%。

育壮秧的标准是秧龄30~ 35 d, 叶龄3. 5~ 4. 0 片叶, 苗高13 cm左右, 第一叶鞘高不超3 cm, 根14 条。百苗鲜重14g 左右, 叶片宽厚挺直有弹性, 叶色青绿无病害。要达到上述标准, 生产中必须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

1. 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优质、分蘖力强、穗大粒多、较抗病、抗倒伏、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苗床地选择与培养

苗床地应选浇水方便,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肥沃而疏松,背风向阳,pH值4.5~5的旱田地。应避免低洼地,易涝地,瘠薄地。同时苗床地培养要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保温、保湿、通气性好,秧苗生长健壮而根数多。

3.苗床准备

苗床地进行秋翻后进行秋耙,粗作床。春季细作床,翻深10cm,适时干耙平后作床。作床宽度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同时注意施基肥与调酸——目前大部分用育苗剂。pH应控制在4.5~5。将床土、化肥调酸剂均匀撒在床面,刨床,混拌在10cm床土中,用耙子耙平床面。

4.浇水及床土消毒

播种前浇透水,应湿透到5~6cm土层。并分2~3次浇水,每m2用水量40多斤。使用育苗剂时不必再进行消毒。土壤消毒也可以用立枯灵每m2喷4斤药液,土壤消毒后第二天可以播种。

(1)盘土配制:70%旱田土 + 30%农家肥+育苗剂。

(2)播种:气温稳定通过5℃时可以播种。每穴3粒,粒过多秧苗素质差(不要超过5个粒)。

其播种方法是用播种器播种——速度慢。先装土钵高的1/3~2/3,播种3粒,再进行覆土。其优点是出苗整齐,生长均匀。在安放秧盘时要将秧盘放置在浇透水的平整置床上,摆放盘后在盘上面放木版,压入土中,使盘底实实的接触土壤。

5. 种子准备

选好种子后测定发芽率和发芽势。先测发芽势再发芽率。首先进行晒种,晒种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增强种子吸水能力,增强胚的活力,种子干燥度一致,发芽整齐,有杀菌作用。其方法是选择晴天,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晾种,每天翻多次(1~3次)。

然后进行种子处理,有以下三种:

【育秧绿育苗技术】

第一用盐水选种。水稻在三叶前主要靠胚乳的贮藏养分来生长,饱满种子胚乳中养分多,幼苗生长良好,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强,幼苗健壮。具体方法如下:

选种时比重为粳稻1.11-1.13;粘稻1.08(或清水选)。

测比重时用比重计,若没有比重计时用新鲜鸡

蛋。如右图所示用鸡蛋在水中浮起多少来粗略计算

比重。浮出水面5分钱大小是比重为1.13,2分钱

大小时比重为1.11,鸡蛋悬浮接触水面时比重为

1.08。用100斤盐水可以选种600斤种子。选种时

先去掉秕谷,选择种子后要用用清水洗1~2次,

洗净

之后进行种子消毒,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恶苗病、稻瘟病菌。具体方法如下:(1)50% 种子上的盐分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48小时(2)恶苗灵250倍液浸泡3~4天。消毒后用水洗净。

第二是浸种,浸种的目的是水稻种子正常发芽,吸水要达到本身重量的40%,浸种积温达100℃。浸种水温达10℃时,需要10~12天,水温达到15℃时,需要6~ 7天,水温达20℃时,需要4~ 5天。

主要方法是将种子放入粗眼布袋或纱袋,放进浸种水里,每天换一清水。同时要注意浸种水要新鲜清洁防止进入油类或碱性物质。

第三是催芽,其目的是早出苗,出齐苗,提高成苗率。具体方法是在30~32℃温度下破胸,露白后降到25~30℃催芽。露白后开始,注意种子堆内温度上升,每天里外翻动几次,90%以上种子芽长1~2mm时把种子放在阴凉处,晾芽1~2天。

6. 播种

从安全插秧期逆算40天的日期,稳定通过5~6℃的日期为安全播种期。我省4月中旬为安全播种期。播种时要按秧盘称种,做到匀播、分次播。然后覆土,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边框上不应有泥,以防因串根而不利于起秧。

7. 土壤封闭除草法:播种覆土后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剂可以用秧草灵。避免杂草生长。

8. 育苗管理

秧龄40天秧苗壮秧标准为株高15cm,叶龄4.5,百株干重4g,茎粗3mm,根数30条,其中有7条白根,第一叶鞘长不到3cm,可带1~2个分蘖。育苗管理可分为出苗前管理、出苗开始—1.5叶期管理、1.5叶~

3.5叶管理、3.5叶—移栽前管理四个时期。

第一、出苗前管理:播种后苗床地上面平铺塑料薄膜。有保温,保湿,防止透风的作用。白天防止床面40℃以上,夜间防止5℃以下。

第二、出苗开始—1.5叶期管理:播种后5~7天,开始出苗,白天膜内温度超过30℃时要降温,最适温度为30℃,出苗达20~30%时,平铺塑料拿出来,防止烧苗。秧苗出齐后膜内温度控制在20~25℃,旱育苗一般情况下1.5叶期前不浇水。盘育苗根据干燥情况及时浇水。

第三、1.5叶~3.5叶管理:水稻三叶期(2.8叶期)是离乳期,胚乳养分耗尽,对低温和各种病害的抵抗能力最弱的时期。温度控制在20~25℃,注意通风练苗,防止高温徒长,三叶期开始进行大通风。三叶期前尽量少浇水,需浇水时应浇透水。没有进行土壤封闭的苗床的应进行灭草。稗草1.5~2叶期(离乳期)进行打敌稗。打药选择晴天上午9~10点,叶片无露水时喷药,打药后24小时不浇水。注意补充营养剂,多种微量元素隔7~10天打一次。

第四、3.5叶—移栽前管理:三叶期以后,叶面积大,水分蒸发量大,每天浇水1~2次,浇水要浇透,移栽前7天开始晚上揭膜,练苗。移栽前5天追一次送嫁肥。浇匀,随后用清水洗好,以防烧苗。移栽前一天用喷雾器喷洒800倍乐果稀释液,以防大田潜叶蝇。4.5~5叶期可以移栽。

水稻盘育苗技术是目前生产中抛摆栽培技术的基础, 秧苗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抛秧的质量和水稻产量的高低。

篇七 育秧绿育苗技术
育秧技术综述之一

育秧技术综述【育秧绿育苗技术】

大量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机插水稻栽培技术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与育秧技术能否适应机械栽插的需要,即育秧技术是决定机插水稻栽培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围绕机插水稻的育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育秧方式上提出了与机械栽插相配套的工厂化育秧、钵盘育苗抛植技术、打孔塑料地膜育秧技术、钙塑衬盘育秧技术、水稻复膜纸盘、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隔膜旱育秧技术等,在育秧基质上,开发和选用廉价的轻型基质材料作为育秧基质,开展基质育秧技术研究和推广。这些研究对促进稻作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育秧技术的研究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首要环节,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农机和农艺紧密结合的技术。水稻工厂化育秧运用先进的生物环境控制工程设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使育秧过程在室内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并按照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作业要求,培育出整齐、茁壮、易分检的水稻秧苗。

水稻工厂化育秧工艺流程如下:

晒种→脱芒→选种→浸种→催芽→脱水→播种→覆土→增温→出苗→绿化炼苗→机械抛秧。

但工厂化育秧技术与当地的气候、作物品种、农艺要求密切相关,宜先试点,成功后方可大面积推广[1]。

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钵盘育苗抛植技术试验、推广与新型钵盘的研制工作,于1984年研制出注塑方格硬质钵体盘,但由于一次性投资大,农民难以接受而未能推广。此后,我国围绕选择钵盘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改进钵盘规格形状,提高加工技术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直到1986年,成功地研制出并大量地生产聚乙烯薄软塑料钵盘,降低了成本,使该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广,并且自90年代以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普遍应用,为钵盘育苗抛秧术的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2]。

1975年,日本水稻栽培学家松岛省三先生与丸井加工公【育秧绿育苗技术】

司合作率先研制成功塑料钵体育秧盘,并进行了多点的抛秧生产试验,证明了该项技术省力、安全、稳产、增产。但由于以下原因而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一是当时的塑料工业技术水平不高,钵盘是用硬质塑料加工而成,价格高、投资大;二是除草技术还没有普及,抛秧造成的水稻无序分布使人工或机械除草不便,易产生草荒,同时给施肥、喷药等作业带来困难;三是日本的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户普遍选择了机插秧技术[3]。

打孔塑料地膜育秧技术。这种方法是先在塑料地膜上打孔,然后将地膜铺在整好的秧畦上,接着在地膜上铺土——播种——育秧。秧苗育好后再按插秧机秧箱宽度将秧苗截成片状,装上插秧机进行机插。这种方法技术简单,投资和生产成本远低于钙塑衬盘法,但它在育秧过程中使用的地膜难以收回,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这种方法难以培育大龄机插秧苗(起秧时秧苗不易成片),至使许多地区在应用机械插秧时不能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的品种。该技术主要在我国江苏等稻麦两熟地区应用。南方双季稻区早稻也有部分应用[4]。

钙塑衬盘育秧技术。这种方法是先用钙塑片制成衬盘,将衬盘放在塑料秧盘中,然后进行授土、播种、催芽等作业,接着再将衬盘和床土、种子一起从塑料秧盘中脱出,放入秧田中培育秧苗。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用价格低廉的钙塑衬盘代替大部分塑料秧盘,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费用和生产成本。该技术在我国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单季稻区应用较广,它对提高我国寒冷地区水稻产量水平有很好效果[5]。

水稻复膜纸盘是长春市广田绿色农业肥料研究中心研制的育秧新产品,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其应用价值,为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的育苗技术提供科据[6]。

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其基础是培育多蘖壮秧,在适当稀植的条件下,通过配套措施取得高额丰产。自1993年以来,根据扬州市的实际情况,围绕培育早壮秧的关键技术,对影响壮秧培育的秧池落谷量、苗床培肥、水分调控三因素展开了专题技术研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7]。

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郑爱军、仇家山等人研究了隔膜旱育秧技术。播种时,在做好苗床的基础上,用钉耙耙平,用300mm粗的水泥管压平,铺打孔底膜,两边用直径2cm的草绳、圆钢或木条作模板,铺厚度为2cm配制好的营养土,刮平后随即播种。播种后轻轻镇压,然后覆土0.5 cm,用喷壶浇少量的水泅床面,防止撤膜时两边床土坍塌,待水渗干后,将裸露的种子用土盖严,然后插弓、覆膜、浇水。浇水时从苗床两头打开薄膜浇灌,水漫床面,浇足浇透,不能存明水[8]。

目前的经济育秧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软盘育秧,即采用吹塑而成的薄塑料软盘或纸盘,放在硬塑盘中用播种流水线播种后,脱盘进行大田绿化练苗。此法由于采用机播,均匀度高,风险性较小,育秧成本降至50元,但仍偏高。另一种较为经济的育秧方式为双膜育秧,即采用双层薄膜育秧法[9]。

2.育秧基质的研究

有机质是育秧基质常用的材料,如各种类型的泥炭、树皮、锯末、堆肥等。优点在于其具有团聚或成粒作用,能使不同的材料颗粒间形成较大的空隙,保持混合物的疏松,稳定混合物的容重。缺点是质量缺乏稳定性,各批量间质量不均匀一致。如泥炭,要测定它的有机质含量、分解程度含水量、持水量、pH、颗粒大小、颜色等。秸杆、树皮、锯末要测定碳氮比,一般要调整到30:l以下,否则在栽培过程中需要追施大量氮肥,并且分解迅速,容易板结。堆肥(垃圾堆肥)有可能释放出不明确的有毒有害物质,故在混合物中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10]。

据北京双桥农场试验分析:利用有机育秧盘培育的秧苗根系含氮量均在1.5%以上,叶片含N量均在2.5%以上,为秧苗提供了足够的生长能,有机盘育秧苗全生育期不表现缺肥,生长健壮[11]。

东华大学的刘洪凤则研究了秸杆型非织造布。它是利用现代非织造生产技术,将农业废弃物一秸杆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农村中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通过调整原材料的比例和生产工艺来控制产品的吸水、保水性能,并且能在生产过程中

加入肥料,以满足不同作物根系的生长要求和对肥料的不同需求。因此,秸杆型非织造布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具有重量轻、可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进行调整其组成、可以制成各种形状来满足不同用途、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并且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独特的优点

[12]。

为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土,尤其是辽河、浑河、太子河流域近百万亩内陆盐溃土的水稻育苗问题,辽宁省水稻免疫育苗课题组,创见性地提出实行水稻免疫育苗,即是将种子严密消毒,杀死表面的细菌、真菌及线虫等然后播种在无菌的农用岩棉基质上,定时浇施全价营养液,培养健壮无病秧苗的新技术。1991年初步的研究结果,岩棉育苗可以有效地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根系发育,防止盐碱土育苗的盐害,控制苗期病害,适于水稻工厂化育苗和机械插秧。同时我们又对免疫育苗秧苗的生理特性、本田生长发育及产量等进行了研究,为这项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13]。

黑龙江省的李桂英、丁诗英等对同一基质选用不同覆盖物进行试验研究,全部选用稻壳粉覆盖的苗床,其保湿性差,出苗较常规CK晚2d,且有严重的顶盖现象,选用稻壳粉加土各半覆盖的苗床,其保湿性增强,顶盖现象有所缓解。对无土育苗的顶盖现象,采用浇水后压实方法即可解决,但相对增加工作量,提高成本。而改为全部选用土覆盖的方法,不仅解决出苗顶盖问题,重要的是保湿性能好,而且操作简便,易于实施,水稻出苗期较无土育苗早ld。为此,他们得出结论:水稻育苗适宜选用节土育苗,而不宜搞无土育苗

[14]。

3.机插水稻育秧的播种技术研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1998年起,采用从日本引进的ST一30盘播机、育苗器及SP一4插秧机连续3年进行了机械化播种、育秧、移栽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结合实际,改进了一些步骤[15]。

岳阳市屈原区农机管理局为了确保“湖南省农垦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在本区的顺利实施,以此推动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引进了韩国的东洋PF455S

型手扶插秧机和东洋P600型高速插秧机。通过实践,基本掌握了插秧机操作要领和农艺要求,为大面积推广积累了经验[16]。

2000年,盐城市引进了5台日本RR6型插秧机和6台韩国PF455s/4型插秧机布点试验,试验表明,机具性能、适应性、稳定性、可靠性均克服了过去插秧机的缺点,而且配套的农艺技术也已成熟,从播种育秧到插后大田管理,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艺技术路线,机插秧技术推广从技术角度看已不成问题[17]。

江苏农垦2000年引进89台韩国东洋插秧机,机插面积1300公顷,进行了多种育秧技术专题试验,掌握了许多量化指标,己初步形成“简易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多层次经营”的良好格局[18]。

机械栽插水稻是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过去白湖农场曾几次试用机械栽插水稻,终因育秧技术不配套或机械技术性能不适应等因素未能推广。2001年开始引进日本产水稻插秧机试用,当年栽插水稻127hm2,比同品种同期人工栽插的水稻单产增长3%-5%,获得了初步成功,并取得了一些与机械插秧相配套的育秧、机械栽插及机插秧大田的栽培管理等技术信息。2002年大面积推广应用,共栽插水稻约2530hm2,获得了全面丰收,显示了良好的推广前景[19]。

目前育秧设备制造厂主要有上海崇明、江苏宜兴、吉林延吉生产的是普通型毯状秧播种流水线;华南农大及湖南生产的是振动式播种流水线以播抛秧盘钵苗为主要对象。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振动气吸式育苗精量播种机以杂交稻单、双粒播种为主要对象[20]。

上述育秧技术和育秧基质技术的研究对推动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上述育秧基质中有的仍以土壤作为主要材料、有的工序较复杂、有的成本较高、还有的没有商品化等限制了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本试验以淮安市柴米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有机基质作为育秧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育秧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育秧绿育苗技术相关热词搜索:水稻育秧技术 旱育秧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育秧绿育苗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育秧绿育苗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521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