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嫩姜种植

嫩姜种植

2017-06-22 11:06: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嫩姜种植(共7篇)大棚种植新丰生姜上市早价格高效益好[每日农经]早上市的新丰生姜(20120726)张苑:“秋后新姜满市廛,灯光断续月光圆,更筹未尽人声沸,半是苏常贩客船”。这首清代诗人徐文朝的诗,说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收购生姜的商贩,他们的客船都聚集在汉唐河上,形成了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以往像这样热闹的场景只能在秋后才...

篇一 嫩姜种植
大棚种植新丰生姜上市早价格高效益好

  [每日农经]早上市的新丰生姜(20120726)

  张苑:“秋后新姜满市廛,灯光断续月光圆,更筹未尽人声沸,半是苏常贩客船”。这首清代诗人徐文朝的诗,说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收购生姜的商贩,他们的客船都聚集在汉唐河上,形成了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以往像这样热闹的场景只能在秋后才能够出现,不过现在新丰生姜在七月初就可以上市了。

  这就是浙江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的生姜采购一条街,每年的7月上旬开始,新丰农民开始到这里来卖姜,吸引了不少嘉兴市民前来买姜。

  消费者:我今天买了8斤。

  消费者:每年暑假的时候我都过来买姜的。

  消费者:专门过来买姜。买了多少?买了30斤。买了这么多?送人的。

  消费者:买了20斤吧。

  生姜是浙江嘉兴的传统农产品,早在明代就开始种植了,至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农机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姚金林:新丰生姜是我们浙江嘉兴的一个地方品种,学名叫红枣姜,这个姜和山东姜,山东大姜与我们的不同,因为我们是粘土,粘土种下去这个姜长起来慢,纤维要粗,辣度高。

  种植户陈继荣:我们这个姜全部可以收了。张苑:现在就可以采收了。

  可是这比山东那边的姜早了足足有两三个月是吧。

  那现在怎么采收呢,工具呢?陈继荣:喏,这两只手就是工具啊。

  张苑:用手,用手挖?陈继荣:用手拔。

  张苑:这可以吗?

  陈继荣:可以啊。

  张苑:啊,这么轻松。我也试试,哇,果然非常轻松地就拔出来了。

  这个姜一拔出来就闻到很浓的一股姜的香味。

  陈继荣:那我们新丰生姜本身就要这样嫩的,我们现在就可以生吃。

  张苑:辣不辣啊?陈继荣:不辣。

  张苑:不辣吗?那我也尝尝,谁说不辣,好辣啊!但是辣归辣,但是这个姜味非常地浓。

  新丰生姜具有辣度高、纤维多的特点。嫩姜肉质脆嫩,口感鲜美。在嘉兴,人们都习惯把腌制的嫩姜当菜吃。每年新姜收获的季节,新丰镇都举办盛大的活动庆祝新姜丰收。

  消费者:一般都是早上中午当菜吃的。

  消费者:爱吃甜的放一点糖,爱吃酸的放一点醋,都可以。

  那么,这样的小菜是怎么腌的呢?首先把嫩姜洗净,用刀拍一下,撒上盐,腌上两三个小时候,然后再根据个人口味加上酱油、糖、醋等调料。再腌上一两天就可以边腌边吃了。

  张苑:您看这个就是腌过的新丰生姜,那赶紧尝一下吧,哇,这个吃起来真是非常地入味,有一点甜的感觉,嚼起来也很爽口很脆,您看看这样一顿非常普通的早餐,因为有了这个小菜,那可以说是吃得有滋有味啊。

  生姜含有姜油硐、姜油酚、姜油醇外,还含有1.8%的蛋白质,4-7%的粗脂肪及丰富的铁、维生素A、C 等。生姜又可入药,姜性温、味辛、能入肺、胃、脾三经,有祛寒、发汗、镇呕、驱风、化痰等功效。

  消费者:稍微有点辣,但是还是有一股姜的清香的。

  消费者:我们平时腌的,炒的,烧鸡块都烧的,饭店也吃,家里也吃。

  消费者:特别是夏天吧,那个味道比较独特,早上吃的话可以解解暑气吧。

  国医大师路志正:姜的作用有五种,姜有姜皮,治浮肿的,姜有煨姜,有炮姜,治疗妇科病、月经病的,有干姜是治疗胃寒痛的。

  张苑:陈师傅这一片生姜都已经拔完了,您这在找什么啊,这地里还有宝贝啊?陈继荣:有,啊,这个是老姜,老姜就是姜娘。

  张苑:那像这个姜娘都已经生过生姜了,那还有用吗挖出来?

  陈继荣:有,炒菜可以做调味料,到市场上去卖还要卖四五元一斤呢

  光这个姜娘可以卖到三四千元。

  姚金林:这个母姜种下去这个本,种出来,重量打八折差不多。

  做个姜茶,这个老姜来泡最好的,特别做菜,去腥的,特别做虾啊鱼啊,这个最好的。

  现在市场上这个是价格是卖十元。

  姚金林:一亩生姜三千斤左右的产量,十元钱一市斤就是三万元,去掉成本将近七千元,它一亩地可以净赚利润二万三千元。

  记者吴兴民:老姜嫩姜都加上能卖多少钱?种植户陈继荣:一年能收入大概两万五六千元。

  据了解,新丰生姜采取大棚种植后,收了姜,还可以种一茬晚稻,有效避免了因重茬发生姜瘟的现象,因为上市早,效益比较高。即使大田种植的也比山东姜上市早一个月左右。现在新丰镇,不仅有鲜姜卖,还有不少深加工的姜产品。

  浙江嘉兴市生姜加工企业负责人陈永嘉:去年销售了二三十吨,今年估计达到七八十吨,卖到像杭州、上海、北京,像几个大城市的酒店,星级酒店。卖了三百七八十万。

  中共浙江省嘉兴市新丰镇党委书记陈新华:现在我们全镇一共是九千一百亩姜,总的产值1.6个亿。

  张苑:古有孔子曰:食不撤姜,现在在嘉兴当地,人们不仅每天吃姜,而且还开发出了很多跟姜有关的一系列的产品,可以说是把姜这个产业做得有声有色,我这光顾着说了,赶紧尝一尝亲身泡的姜茶吧。

  电话:13505737251    0573-83688262

篇二 嫩姜种植
生姜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既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又可药用,具有健胃、祛寒、发汗等功效,近年来消费量不断增长,种植效益较好。生姜栽培技术要求高,栽培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经济损失。本期节目以淮北地区生姜地膜栽培为例,介绍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栽培技术

   一、生姜培育壮芽 

  在播种前20-30天从贮窖中取出种姜,洗去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苫或干净地面上晾晒1-2天,晾晒时应注意适度,不可曝晒,若阳光太强,应适度用草苫遮阴。将种姜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盖草苫。与此同时严格选种,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或发软的姜块,选取姜块肥大、色泽鲜亮、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做姜种。然后再进行催芽,催芽是生姜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其方法很多,基本原理是保持22-25℃温度条件下分崩催芽20-25天即可达到播种要求,且幼芽饱满粗壮。可采用阳畦催芽,即在避风向阳处建阳畦,深0.6m-1.2m,长依种姜多少定,在底部及四周铺10cm厚的干草,将晒好的姜摆放其中,姜的百度以30-35cm为宜,在姜块上盖15cm厚的干草,保持黑暗和疏松透气,最后架上拱架,盖好塑料薄膜 ,夜间加盖草帘,保证畦温20-25℃。分崩催芽时应注意姜种保湿,在保证透气的条件下,尽量增加覆盖物厚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催芽标准为芽长0.5-2.0cm,粗0.5-1.0cm。 

  二、生姜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松软透气、呈微酸性的肥沃壤土,深翻30cm以上,1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kg以上,过磷酸钙50-75kg,整平耙细,高畦栽培,畦宽1.5cm包沟,高20cm以上,畦面上开3行10cm深的沟,可种3行。 

  三、生姜地膜覆盖栽培的播种 

  姜种块以50-75g左右大小为宜,出苗早,姜苗生长旺,产量高,若种块太小,则出苗迟,幼苗弱,单株产量低,商品性差,每块姜种上只留一个短壮芽,其余芽全部抹除,掰姜时发现芽基部或姜块断面变褐,应剔除。然后将掰好的姜块放入250-500mg/kg的乙稀利溶液中浸泡15min,捞出后随即播种,可促进生姜植株分枝,增强长势,提高产量。我地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到3月下旬播种,比露地栽培提早1个多月。 

  播种前应满足底水,但不可把垄湿透,以利操作,用平播法排入种姜,即将姜块水平放入沟向,芽一致向南;南北沟向,芽朝西,放好姜种后用手轻轻按入泥中,使姜芽与沟面相平,种姜播后立即覆土4-5cm厚,然后耙平土面。一般1亩栽7500-8000株,用种量300-500kg。 

  生姜播种覆土后,趁土壤湿润,1亩用1kg除草醚对水20kg,均匀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喷红时人员倒退操作,喷药后保持地面湿润。 

  生姜播种后,用宽1.2m的地膜拉紧于沟两侧的垄土,压紧地膜,沟底与上端膜的距离保持15cm,幼芽出土后,待苗与上端地膜接触时,打孔引出幼苗,5月下旬撤去地膜。 

  四、生姜田间管理 

  1、遮阴——生姜不耐强光和高温,5月中下旬去膜后要进行遮阴,8月上中旬去除,方法是用2-3cm粗的竹竿插于畦两侧,再在其上1.7-2.0m处绑横档小竹竿,,其上覆草。也可盖60-70%遮阳率的遮阳网,然后用绳固定。也可在行间插高秆或套种瓜类搭架遮阴,一般遮阴60%较适宜,遮阴不够,作用减少,遮阴过大,植株徒长,产量大幅度下降。 

  2、肥水管理——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半朋后第1次浇水,2-3天后第2次浇水,幼苗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65%-70%,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宜,暴雨后注意排涝,立秋后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较多,4-6天应浇水1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 

  发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cm,发1-2个分枝时追1次苗肥,667平方米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kg,立秋后结合拆姜棚追重肥,此期为姜膨大期,667平方米施饼肥75kg,处长合肥50kg,同时结合追肥第1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9月中旬追补充肥,667平方米施复合肥25kg。 

  3、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姜瘟病,一般从7月份始发,高温多雨发病重,此病主要采用家业综合防治,如轮作换茬,严格选种等,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四周0.5m内的健株一并去除,挖去带菌土壤,病穴内及四周撒消石灰1kg,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或50%的代森铵8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以防止病害继续发生。 

  4、及时收获——收种姜可与鲜姜在初霜到来前同时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一般不提倡早收,因易产生伤口引起病菌的侵入,鲜姜一般在初霜之前的11月上旬及时收获。 

  相关资料:

  无公害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一、生姜品种选择

  经多年种植实践证明,黄口姜为我地适宜的老姜栽培品种,它具有根茎肥大、色泽鲜亮、外形美观、质地细嫩、姜丝细少、香味浓、辣味重、纤维少、质脆嫩、营养丰富、耐贮耐运等优点。腌制不变色,适宜作腌制品和老姜销售。嫩姜品种,表皮黄白色,肉白色,辣味淡、香味浓、质脆嫩,品质中等,适宜作嫩姜销售。

  1、片选:收获时选择生长好的,没有病虫害的片姜作为留种片。

  2、块选:收获后选留姜块肥大、丰满、皮色鲜亮、肉质新鲜、芽眼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充分成熟的姜块留种。

  二、生姜姜种处理

  1、选、晒、困姜种

  姜种应选择肥大饱满、无病虫害、大小适中的姜块,选择晴天用清水冲净姜种上的泥土,单摆在草苫或干净地面上晾晒1-2天。晒姜时散射光照射最好,如果阳光过强,要适当遮阳;每天傍晚将姜种收回房中,以免姜种受到冷害。

  姜种晾晒1-2天后,要进行困姜。困姜就是要把姜种放在屋内,上面盖草苫或苇席,暗处理3-4天。困姜和晒姜要交替进行2-3次,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同时将干瘪皱缩、颜色为灰褐色的淘汰掉,然后进行催芽。

  2、催芽前把困好的姜种用2000倍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然后晾干,分层堆放在屋内,层层之间铺2-3厘米厚的干净麦秸,底部垫、周围盖上7-8厘米厚的干燥麦秸,保持姜堆内温度为20-25℃,经过20天左右,姜芽长1-1.5厘米时,进行栽种。

  三、生姜整地施肥

  生姜种植一般以姜稻水旱轮作为最佳,一般水稻收获后开沟排水,做到岩沟主沟2尺,厢沟边沟1.5尺,厢宽1丈。在霜冻来临前用铁锹深翻,耕翻深度1.5—2尺,耕翻后经秋冬晾晒和霜冻,使土壤风化、松软,同时消灭部分病虫害。到第二年开春后,进行二次深翻,同时结合重施一次以猪牛粪为主的有机肥(亩用量2000—3000公斤)。播种前可再翻耕一次,此次可结合施足化学底肥。

  四、生姜大田栽种

  1、栽种适期:大田姜在清明前后(即4月5日左右),选晴天播种,播种前把姜种多余的芽去掉,每块只留一个长势强的壮芽,种植行距60厘米起垄,垄高15-20厘米。在垄上开沟,沟深8-10厘米。然后浇水,水渗下1-2小时后,按株距18-22厘米栽种。

  2、栽种方法:开沟作姜埂,埂高1尺,底宽1尺,埂面宽4—5寸,沟底宽5—6寸,将埂用力压实,以免雨水冲垮。姜埂作好后在姜沟中施入尿素3两/平方丈和硫酸钾3两/平方丈(或复合肥1斤/平方丈),种姜栽植时,

  3、种植密度:一般按行距1.5尺,株距5-7寸,亩植6000株左右,用种量500—600斤。

  五、生姜化学除草

  1、播后芽前除草:姜种播下覆盖后,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或33%施田补乳油100毫升。

  2、苗后除草:在田间杂草1-2叶期时,亩用生姜专用除草剂——烟能乳油70毫升防除田间各类杂草。

  六、生姜田间管理

  1、抢时补苗:在出苗7天内对不能出苗的缺窝利用备用苗带土移栽抢时补缺。

  2、及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2—3个分枝进行。亩用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兑人畜粪水30担进行提苗促长;在4—5个分枝第二次追肥,亩用尿素10公斤、硫酸钾30—40公斤、优质细干粪2000公斤,粪水40担,重施攻枝肥促进大量分枝和根茎膨大;在处暑前后施最后一次追肥,亩用尿素15公斤兑粪水40—50担,以利降温后根茎进一步迅速膨大。

  4、适时培土:第一次在6月上中旬,以后每10—15天培土一次,培土不宜过厚,一般1寸左右,将姜埂变姜沟,原来的栽植沟变姜埂,培土可结合中耕、除草、施肥一并进行。

  5、灌溉排水:大田要做到三沟配套,排灌自如。栽种后,土面要适当干燥,以抑制病害,提高土温,以利出苗。出苗后到收获前,土壤不能干旱,特别是6—8月正是生长旺盛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多雨时抢时排水。

  七、生姜综防病虫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药防。

  1、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生姜的根茎、叶均可发病,表现为:姜叶急剧凋萎,呈萎蔫状,叶尖、叶脉变黄,开始鲜黄色,经1—3天后变成黄褐色而垂下失去光泽,叶边反卷,最后枯黄,造成成株枯死。在茎基部和地下茎的上部首先腐败,内部渐渐变软、腐烂,挤压病部有白色汁液流出,发出恶臭。防治方法:亩用芽孢杆菌50克叶面喷雾防治或用70%敌克松600倍液灌根防治,也可用姜瘟宁300倍液喷雾防治。

  2、纹枯病、炭疽病:主要表现为茎秆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叶片出现黄白色叶斑,斑点中部变薄,严重时斑点密布,后期全叶变褐色凋萎。防治方法:亩用30%爱苗10克在出苗后3—4叶喷雾防治,20—30天后再用一次,同时可有效增强生姜抗病能力,减轻姜瘟病的发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姜螟:又名钻心虫,主要危害生姜心叶,防治方法:亩用10%毒死蜱乳油50—80克或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粉1000倍液喷雾。

  4、小地老虎:又名土蚕,主要在幼苗前期危害,造成断苗缺窝,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2500倍液或90%敌百虫1500倍液于傍晚灌窝。

  八、生姜适时收获、贮藏

  1、适时收获:我地生姜分为收嫩姜和收老姜两种方式。

  ①收嫩姜。嫩姜收获在生姜旺盛生长期进行,这时姜块组织柔嫩,纤维含量少,水分多,辛辣味较淡,适合于鲜食,调节秋季蔬菜淡季,也可做腌渍、酱菜等加工食品。我地一般从8月中下旬开始收嫩姜,收挖时,先选一些已发生姜瘟或有发生姜瘟可能的病株进行采收,采收嫩姜每次不宜过多,要根据市场价格而定,嫩姜产量低,不耐贮藏。

  ②、收老姜。适时收获老姜,是保证生姜产量的重要环节,我地以11月上中旬采收为宜。收获时要注意:第一,在天气晴朗、土壤较为干燥时采收。第二,轻装运,不碰伤姜皮。第三,削姜时要留2-3厘米的地上茎,以利越冬。第四,收获时土壤不能过干过湿,以免影响收获和贮藏。第五,收姜时应注意选留无病、无伤、姜块肥大、芽眼粗壮的作来年种姜,进行单收、单贮。

  2、贮藏:窖藏是我市姜农贮藏生姜的主要方法,窖的地点一般都选在住房附近,避风向阳、地势高而干燥,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在贮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做好窖口四周的排水沟渠,防止雨水流入姜窖。

  ②、生姜入窖前,必须清扫窖内的土杂物,窖内过干时,可适当洒水保持湿润,多次使用过的窖还要提前用百菌清、多菌灵等进行消毒处理。

篇三 嫩姜种植
生姜种植技术方案

生姜种植技术方案【嫩姜种植】

一、姜的品种选择与催芽

根据姜作为早熟、晚熟鲜食姜、加工原料姜等用途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品种。如:黄爪姜、红爪姜、铜陵白姜、竹根姜等。

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尽快萌发,使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因而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催芽的方法较多,可以因地制宜,加以采用。常用的催芽方法有室内催芽池催芽、室外土炕催芽、熏烟催芽、阳畦(冷床)催芽等。【嫩姜种植】

二、姜的播种与管理

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大姜块掰成50~80克重的小种块,每个种块选留1~2个肥胖的幼芽,其余芽除掉,以便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壮苗旺。可按一定株距将事先准备好的姜种摆放沟内。

苗期追肥种类,还因栽培目的不同而异,如以收获嫩姜为主,则适当多施氮肥,促使姜块鲜肥细嫩,纤维少,辛辣味淡;若以收获老姜为主,则在适量追施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使姜块辛辣味浓,适于作调味品或加工制成姜干。

三、 遮阳网遮阴

夏季高温强光照,抑制姜的生长,因此要搭棚遮荫。采用遮阳网遮阴,其遮阴均匀一致,便于田间管理,姜苗生长势旺,具体方式有:①高位棚式遮阳网。利用水泥柱、竹竿扎成2米高拱棚架,扣上遮阳网,宜选择遮光率为60%的遮阳网。②条幅立式遮阳网。将遮阳网成条幅立式拉于生姜行间,用竹、木固定,幅宽60~65厘米,可选

择遮光率为40%的遮阳网。

四、对姜苗进行培土

培土能促进子姜肥大,疏松土壤,提高肥效,促进发根,并保持子姜皮薄幼嫩,节间伸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培土是决定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培土合适,才能使姜生长健壮,产量高。姜的根茎需生长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中,见光即停止生长,因此,应随姜的生长进行培土。

五、 采收嫩姜

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初秋天气转凉,在根茎旺盛生长期,植株旺盛分枝,形成株丛时,趁姜块鲜嫩,提前收获,谓收嫩姜。一般在6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嫩脆鲜姜,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收嫩姜越早产量越低,但品质较好;采收越迟,根茎越成熟,纤维增加,辣味加重,品质下降,但产量提高,故应适时采收。

篇四 嫩姜种植
种植技术(生姜)

一、植物学特征

生姜根系不发达,入土浅,主要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茎为肉质根状茎,腋芽不断分生可发生

一、二、三……次,次生根茎,丛生密集成块状,一般苗数愈多,姜块愈大,产量愈高。地上茎是叶鞘抱合成的假茎,高70~100厘米,直立不分枝。叶披针形.具叶鞘,绿色,叶互生,排列两行。姜在热带能开花,花黄绿色或红色,很少结果,以根茎繁殖。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茎叶生长适温25~28℃,15℃以下停上生长。而泥槽、庄科、阿那黑等村委会终年气温基本在15℃以上,最低热河谷区域,对生姜的生长非常适宜,产量也相对较高。

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农谚有“生姜晒了剑(新叶)等于要了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姜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受旱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三、类型及品种

根茎节多而密,姜块数多,双层或多层排列,代表品种有广东密轮细肉姜,我省的玉溪黄姜,西畴细姜。此外,还根据姜的外皮色分为白姜、紫姜、绿姜(又名水姜)、黄姜等。长势中等,分枝多,龙庆黄姜则属密苗型黄姜。

四、栽培技术

(一)栽培制度及季节:生姜可以净种,也可间套种,龙庆黄姜一般在清明前后,蚕桑树地里播种。 间套种可利用高杆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种植,也可以在包谷行间间作,起到遮阴作用。

(二)选地,整地及施肥:姜忌连作,愚好与水稻、葱蒜类及瓜、豆类作物轮作,并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强光,应选适当阴蔽的地方栽种。姜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亩农肥不少于3000千克,并施人硫酸钾2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满足姜对营养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选种,播种: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口应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厘米,使温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一般排姜多用打沟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12厘米。打塘播可按株行距33厘米,塘深7—8厘米。

沟、塘打好后,将姜种斜放,芽朝一个方向排列,排好后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土杂肥覆盖,厚度6—8厘米,肥上再盖少量土壤即可。

(四)田间管理:姜排好后如土壤湿润不需浇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干燥应浇一次水,但不宜过多,出苗后视土壤墒情及植株长相适时浇灌,高温期应提倡早浇,晚浇,雨季要注意排涝。

姜在生长期中要进行多次中耕松土及迫肥培土工作,当苗高15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追肥以人粪尿为主,培土3厘米。随着分蘖的增加,每出一苗再迫一次肥培一次土,培土厚度以不埋没苗尖为度,总汁培土3—4次,使原来的种植沟变成埂。培土可以抑制过多的分蘖,使姜块肥大。 姜怕强光,可在行间套种包谷或上架豆类,也可搭荫棚或插树枝、蒿杆遮阴。

(五)病虫防治:虫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败病即姜瘟,主要为害叶及根茎部,以高温期发病重,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药剂可用50%代森锌800倍,7—10天一次。

生姜一季栽培,全年消费,从7—8月即可陆续采收,早采产量低,但产值高,在生产实践中,菜农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分次采收。

(一)收种姜,又叫“偷娘姜”,即当植株有5—6片叶时,采收老姜(即娘姜),方法用小锄或铲撬开土壤,轻轻拿下种姜,取出老姜后,马上覆土井及时追肥。种姜不蚀本,所以农谚有“姜够本”之说。

(二)收嫩姜(子姜),立秋后可以采收新姜即子姜,新姜肥嫩,适于鲜食及加工,采收愈早,产量愈低,主要由市场价值规律决定。

(三)收老姜:霜降前后,茎叶枯黄,即可采收,此时采收产量高,辣味重,耐贮藏,可作加工,食用及留种。南部无霜地区可割去地上茎叶,上盖稻草等覆盖物,可根据需要随时采收或留种,但土壤湿度不宜太大。

留种用的姜,应设采种田,生长期内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选晴天采收,选择根茎粗壮.充实,无病虫及损伤姜块,单独贮存,在贮藏期经常检查,拣出病、坏姜。

[中药药性]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嫩姜种植】

生姜种植成本分析

2010-07-22 21:21 作者:1 来源:农科院

农科院 生姜高产新品种---山农一号

唯一亩产可突破万斤的生姜新品种

“山农一号”大姜是山东农业大学近年来成功培育出的生姜新品种。又经过了中国山药生姜脱毒研究所得进一步的组培提纯,它取材于莱芜大姜,是利用常规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CO60放射源辐射处理,诱导其变异,再用组培快繁技术,加速其繁育。从辐射处理的莱芜大姜种植田中选出目标单株进行种植复选,经过5年的连续筛选试验,成功选育出的性状优良而稳定的生姜新品种,取名为“山农一号”大姜。

山农一号生姜也正式被金盾出版社出版的《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所收录,并成为在全国主推的生姜品种!

该品种与莱芜大姜和面姜相比,主要优点为:

1、单产高,增产幅度大。亩产高达6000-7500kg,同等条件下比莱芜大姜和面姜增产38.7%。

2、商品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姜块大且以单片为主,奶头肥胖,姜丝少,肉细而脆,辛辣味适中。而莱芜大姜复片多,奶头小,姜丝偏多。

3、姜苗少且壮。相同栽培条件下,地上茎分枝只有10~15个,而莱芜大姜一般有15~20个。地上茎较莱芜大姜粗壮。

4、叶片开展,色深,抗逆性强。该品种叶片平展、开张,叶色浓绿。上部叶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积大。抗寒性强,进入10月份后,莱芜姜上部叶片明显变黄,而该品种仍维持绿色。

5、姜根少且壮。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地下肉质根较莱芜大姜数量少,但根粗壮。

该品种发展前景看好,姜块大,奶头少而肥,单片为主,商品性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该品种耐寒性强,可提早种植和延迟收获,利于产量的提高和营养成分的积累,利于品质的改善。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产量,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有着美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篇五 嫩姜种植
实训四:生姜切块及种植

教 案

实验四 生姜种姜切块及种植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熟练掌握生姜种姜切块及种植技术。

二、材料与用具 切刀、生姜种姜、草木灰、塑料盆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选种姜、晒姜

品种:罗平黄姜

选择肥壮、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不干缩、无病虫伤疤的姜块作种。播种前3天,从贮藏窖中取出种姜,平铺在室外地上晾晒3天,夜晚收进室内防霜冻。通过晒种,可提高姜块温度,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并减少姜块中的水分,防止腐烂。晒种后还有使姜瘟病病姜干缩变褐,症状明显,便于淘汰之作用。在晒姜后,严格选种,淘汰干瘪、瘦弱、发软和肉质变褐色的姜块。

2、掰姜

播种生姜前,需要把姜块掰成每块70-100克,种姜伤口应用草木灰消毒。在掰姜的同时,把多余芽抹去,每块只保留一个生势强的壮芽,并且要及时淘汰幼芽基部发黑或姜块断面发生褐变的种姜。同时也要把肥胖、芽壮的姜块与瘦小、芽弱的姜块分开播种,以便于管理。 3、整地做畦

(1)高畦栽培法:将土地平整开沟,畦宽1.2米,沟宽30厘米的高窄畦,每畦均匀纵开种植沟3条。施入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15~18cm的株距进行播种栽培,每亩可栽8000-9000株。这种方法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如稻田),可以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防止积水烂根。

(2)平畦栽培法:将土地深翻耙平,不做厢,按50cm的行距开10厘米cm深的浅沟开种植沟施放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15~20cm的株距进行播栽,以后培土做成垄。此法每亩可植8000株左右,适宜在地下水位低,通风透气性较好的梯地或斜坡地栽培。

4、播种

在播种前,按规定行距,在畦面上,浇足底水,以满足幼芽生长的需要。姜块放入沟中,姜芽向上,放好后的种姜用手轻轻地按入泥中,使姜芽与沟相平。在播种时,若是经过催芽的种块,应将芽朝上放,未经催芽的种块平放斜放均可。播种后覆盖5~6厘米厚的细泥土,使其尽快出苗。

5、搭棚遮荫

姜害怕烈日照射,但散射光对生长又有好处。因此在播种出苗,秧苗高达15厘米以后,应搭成高1米左右的平架,架上铺盖遮阴网挡住部分阳光,降低照射强度,以利植株生长。到了秋天光照强度减弱,这时由于地下部的根茎膨大,需要较多的光照,再撤去荫棚,增加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或者因地制宜在阴山坡栽培,效果均好。

6、中耕培土

一般中耕2~3次,结合培土进行。生长前期中耕适当深些,到了中后期植株较大,且地下部已开始膨大,应实行浅中耕。培土可增厚土层,防治姜块露出土面降低质量。【嫩姜种植】

通过培土,将原来的栽植平行逐渐变成垄行,使土壤滤水和透气,有利于生长,提高产量品质。

7、追肥

姜在生长期间,应根据植株的长势确定追肥,一般共追2~4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掌握先淡后浓的原则施用。在生长的前期由于植株不大,需肥较少,一般应少施,到生长中后期植株长大,且地下部开始结姜块,需肥较多,应多施勤施,可在人畜粪水中加进0.5%左右的复合肥,在晴天进行施用,既作肥又作水,效果良好。

8、采收

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

(1)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

(2)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

(3)种姜的采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5片叶片时,大约在6月中下旬进行。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若采收过迟伤根重影响植株生长。

四、作业

1、能够正确切块、播种,进行田间管理。

2、写出马铃薯种薯切块及种植技术要点。

篇六 嫩姜种植
窝子姜种植新技术

阆中县示范、种植窝子姜已经有5年,不仅其嫩姜产品白、嫩、脆、长,而且每亩生姜产量还能突破5000kg大关,通过我深受我市姜农欢迎。在实践中,们技术部门的探索总结,发现有以下问题需要引起姜农们注意。一是播种阶段若遇长期高温干旱,会严重影响生姜出早齐苗;二是苗,不能确保生姜早出窝、播种后出苗前,若遇长期低温多雨,不仅延迟出苗,而且姜窝容易积水,造成烂姜死苗;三是打窝时,通常会出现表层土壤垮塔,若姜窝深度不够,常规安放姜种方式,嫩姜长度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嫩姜的外观品质。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们多年打窝栽姜实践,总结出以下窝子姜面对不同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供姜农们参考。

一、早催芽早栽

窝子姜一般以收获嫩姜为主,应适当早栽,我市可提前到2月中下旬催芽,3月上旬以气温在10℃左右时即可打窝栽植,以达到早栽早上市的目的。二、挑选壮芽

为确保窝子姜早出苗、早出窝,必须选择姜块肥厚而且其上着生的姜芽粗壮,最好选择顶芽,每窝1个芽即可,不能超过2个。否则每窝出苗过多,导致嫩姜姜块细弱。三、规范姜地

窝子姜地块以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沃的壤土为宜,两季田或旱地均可。翻地深度要达到40cm,地表平整土细,同时开好姜田几沟,窝子姜田厢面宽3m,厢沟宽40cm、沟深40cm,主沟宽40cm、深50cm,并做好边沟、围沟,使姜田沟沟相通,雨住田就干。四、确保耕层土壤湿润

打窝栽姜时,若遇高温干旱,土壤干燥,必须提前3~4天浇淋土壤,使耕

一层土壤达到湿润状态。其目的在于:是打窝时便于形成竖状姜窝,窝子四周不容易垮塌;二是确保姜苗前期对水分的需要。

五、标准化打窝

采取边打窝边栽姜,按27cm×27cm的规格,每亩确保打窝8500个,窝深35cm左右。六、倒放姜种

为增加姜块长度,安放姜种时,要将带芽姜块顺着窝壁轻轻倒立放入窝子底部,以姜芽刚靠窝底即可,不能用力太大,以伤姜芽。然后用细土盖严姜芽。

七、集中施肥

在放姜芽的另一边,每窝集中施入生姜专用配方肥50kg/亩,要避免肥料放在姜芽上。

八、药土盖严姜块

窝子姜地下害虫较多,为防止地下害虫,每亩用辛硫磷3~5kg拌细土施入姜窝,同时用细土盖严整个姜块,确保姜块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姜芽。九、覆盖好薄膜

每厢打窝栽植结束后,应立即盖好

地膜(以0.006mm厚的地膜为宜),盖膜时地膜四周要盖严压实,防止雨水、大风揭膜,否则雨水灌入姜窝造成烂姜。

十、适时揭膜

适时揭膜对窝子姜成败非常重要。过早揭膜,气温低,姜苗生长缓慢,出苗不整齐,一遇大雨,姜窝倒灌雨水,容易造成烂姜死苗;揭膜过迟,气温较高,姜苗接触膜面容易烧苗。一般采取先引苗出膜,待气温正常,稳定通过15℃时即可全部揭去地膜。

十一、精细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人工除草,做到有草必有草早除;二是揭膜后及时追肥,先除、

以清淡粪水为主,每隔15天左右再以尿素10~20kg/亩对水追灌,待每窝有4~5株姜苗时,亩施生姜专用配方肥80kg/亩左右,然后用表层细土盖平姜窝;三是预防姜瘟姜螟,窝子姜螟虫危害较重,揭膜后要立即用药2次。(通联:①四川省阆中市河溪农业中心637400②四川省阆中市农牧业局)

窝子姜种植新技术

□肖平①陈义②

!!!!!!!!!!!!!!!!!!!!!!!!!!

(3)软腐病

发病初期可用72%农

辟蚜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

六、适时收获

当儿菜腋芽超过主茎顶端完全无新叶呈罗汉壮就完全成熟,此时高产、优质,商品率高,是儿菜采收的最佳时机,也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早收。如需推迟采收,应将儿菜的菜叶折弯盖心,

保护儿芽鲜嫩不劣变。

七、留种

一般采用成株采种法,收获前在田间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的植株为种株。最好通过适当晚播,不移栽留种,减少病害和串花。

(通联:四川省安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42350)

2012年第10期

用键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喷施。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4)霜霉病

发病初期可喷施25%

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10天喷1次,连续2~3次。(5)蚜虫

可用黄板诱蚜或喷施50%

《四川农业科技

25

篇七 嫩姜种植
生姜栽培技术


嫩姜种植相关热词搜索:南方嫩姜种植方法 四川乐山有种植嫩姜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嫩姜种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嫩姜种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525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