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2017-07-03 10:06:3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共2篇)中蜂饲养中华蜜蜂搬家记(2009 12 1) (主持人)中华蜜蜂是是古老物种,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前不久我们在中华蜜蜂保护区,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村了解到,村里有一部分村民养殖中华蜜蜂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多养殖中华蜜蜂的村民没有太大的收益。为什么同在一个村,养殖同一种蜜蜂,收益却有着这么...

篇一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中蜂饲养

   中华蜜蜂搬家记(2009.12.1) 

  (主持人)中华蜜蜂是是古老物种,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前不久我们在中华蜜蜂保护区,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村了解到,村里有一部分村民养殖中华蜜蜂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多养殖中华蜜蜂的村民没有太大的收益。为什么同在一个村,养殖同一种蜜蜂,收益却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就是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村,也是辽宁省的中华蜜蜂保护区。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都养殖了中华蜜蜂,养蜂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可一年养到头有人欢喜也有人愁。

  (采访)蜂农黄佳勤:我今年七十多箱蜂,能收一千多斤蜜,一斤蜜现在市场价一斤5,60块钱,不用打60按50块钱大伙就能算出这个账,这不就是五,六万。要是蜂养不了还可以卖蜂,我去年一箱蜂卖一千多块钱,我卖十箱蜂就是一万多块钱。

  (采访)以前的蜂养得不行,我一桶就是得个二三四斤蜜。

  大概一算,他家一个蜂箱平均产蜜十几斤,她家一个蜂箱只产三、四斤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距?  

  (采访)蜂农黄佳勤:桶养有几家养了三十年五十年,还是那么三个五个桶在那拙着,蜂根本发展不起来,

  传统的中华蜜蜂都是用桶养殖的,每年把自然界原始蜂群里飞逃出来的蜜蜂收集后,进行人工饲养。野外的中华蜜蜂就住在在古老的树洞里,为了不让这些中华蜜蜂再飞走,当地的老百姓就依着它们的居住习惯,直接用木桶进行饲养。这种简易的养殖方式经过世代相传,一直延用到今天。【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这种方法就是原始的桶养方法,这种方法与现在的养蜂法相比它有二个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它管理不便,因为这里是一个较笨重的大木头它比,前面只开一个小门,里面具体什么情况呢,外面观察不到

  在宽甸县大西岔村的山坡上、树林里,我们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养蜂桶。中华蜜蜂生活在这个封闭的桶里,蜂农从外面无法观察蜜蜂在里面的生活情况,更不便于蜂群的扩繁和对一些疾病的预防。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第二个缺点就是产量低蜜的品质差,为什么呢,因为它一年只能取一个蜜,而且采取的是毁巢取蜜,杀蜂取蜜的方法,把蜜蜂赶跑或者是熏死,然后把巢割出来采取压榨取蜜的方法,这种蜜呢相对品质要差一点,而且一年只能取一次蜜,产量是肯定低了。

  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桶里面蜂脾满没满就无法得知,即使蜂脾里已经有酿造好的蜂蜜,因为没法单独地取出来,也只能等到秋季,蜂农赶跑蜜蜂后,毁巢取蜜。这种桶养的方法不仅使蜂蜜的产量低,而且给蜂种资源造成浪费。

  (采访)辽宁省宽甸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局长孔繁臣:往年大伙都是以桶来饲养,这样就是秋天取蜜的时候往往对中蜂损失比较大,就是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

  为了取蜜赶走了蜜蜂,这时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有些蜜蜂因为无处安家,就会造成死亡,这对于中华蜜蜂的种群也是一种破坏。

  中华蜜蜂是我国独有的当家品种,它们能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而且适应性、抗病能力强,这些优点都是意大利蜜蜂无法赶上的。也非常适合我国山区定地饲养。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2003年中华蜜蜂已被辽宁省畜牧局列为十大畜禽牧产保护名录之一,要保护好这个品种,养殖模式就要改变。村民黄佳勤现在就把桶换成箱,开始了箱式饲养,这样养下来不仅壮大蜂群,提高蜜的产量,自己增加了收入,也保护了中华蜜蜂。

  (采访)宽甸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局长孔繁臣:后来从省蜜蜂原种场推广活框饲养以来,很多户都采取了这项技术,这些年逐渐推扩开来,现在活框饲养占三分之一以上,应该更加快。

  (主持人)用木桶来养殖,中华蜜蜂就像是依旧生活在野外的树洞里,处于半野生状态,这种饲养方式比较粗放;把木桶改成木箱,看似就是饲养器具变了,其实这是一种饲养方式的变化,现在要让中华蜜蜂生活在人工可控的条件,进行科学管理。【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养殖中蜂的箱子,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饲养意大利蜜蜂的蜂箱,长约440mm、宽约370mm、高约270mm、板厚20mm左右。前后壁内面都留有宽12mm、深3mm的浅槽,用于巢脾插入。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现在的饲养方法就是活框饲养,活框饲养的好处就是不伤蜂,更于管理,人可以提脾可以观察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蜂箱的脾是蜜蜂的巢房,现在蜜蜂的巢框是活的,养蜂人可以随时取出来,看到巢脾上蜜满了,就可以随时摇出来;看到蜜蜂繁殖的数量增多,也可以再多加上几框,让蜜蜂工作积极性始终高涨。

  (采访)辽宁省宽甸县大西岔镇双安村黄佳勤:比如说桶养一桶能得20斤蜜,改箱养就能得60斤蜜,也就是说它一群分出个三群,一群二十斤三群就六十斤蜜。

  能让中华蜜蜂能安安生生在这里住下,还得有点特殊的设计。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袁小波:像这个草帽子对蜂有个蔗荫作用,为什么要用这个帽子呢,因为中蜂它有好飞逃,就是当气温高了它有可能飞逃就是全群逃走了,所以呢当地老百姓就用它起个蔗荫作用。【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在蜂箱盖上面要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覆盖都能起到遮阴的作用。蜂箱的摆放要注意距离一般在1米5以上,如果地方允许尽量的扩散开摆放,因为中华蜜蜂的认巢能力比较弱,如果蜂箱摆放太近了会容易迷巢,迷巢后的中蜂容易互相残杀,造成蜂群损失。所以箱与箱的间距尽量保持在1米5以上,并且根据地形地式错开摆放。

  家安好了,就要帮中华蜜蜂从桶里搬家到蜂箱里。搬家对于中华蜜蜂来说可不是件小事。这是人为的强行改变蜂巢状况的过程,所以难免对蜂群的群内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同时也会对蜂巢内子脾和贮蜜造成损害。中蜂又有害怕干挠,容易飞逃的习性,这个家要是搬不好不仅使蜜蜂的伤亡惨重,造成集体飞逃,就会使蜂农一无所获。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  袁小波:选择适当的时机,就是在在外界蜜粉源比较好时过箱,在我们东北地区应该在五六月份,这个时间群势比较壮,群势壮了过箱就更容易成功。

  当外界的蜜粉源充足时,蜜蜂的工作干劲比较足,忙着采集和哺育;搬家后,蜂群的情绪能快速稳定下来,能对受损的蜂巢进行快速修复,很快地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因为搬家时难免要使蜂巢在外暴露,气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子脾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幼虫因受热或受冻而死。所以中蜂过箱的最佳气温应在25~30℃。

  (采访)辽宁省蜜蜂原种场畜牧师  袁小波:再一个就是过箱在傍晚操作,它经过一个晚上蜜蜂的整理,蜂群就容易稳定下来,过箱就容易成功。

  蜂群经过一个晚上的安静和对巢脾的修整,到第二天就能投入采集工作,过箱容易成功。如傍晚气温太低,也可以在午后过箱。

  (主持人)掌握了蜜蜂搬家的最佳时机,成功也就有了一半的把握。为了避免中蜂出现应急反应,家搬的要求尽量快速,时间短,所以在过箱前蜂农黄佳勤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采访)蜂农黄佳勤:中华蜜过箱事先准备工作必需刚刀一把,蜜刀一把,绑绳,梯框,需要几个用几个,撬手一个,标准式蜂箱一个。

  黄佳勤准备做的是翻巢过箱,一般较轻的,易于搬动和可翻转的木桶都用这种方法。过箱时,将巢箱搬离原地。

  蜂桶得倒立过来。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再将收蜂笼扣上。

  在桶低的一端撬开个缝,先来喷几口烟。烟力不够,再换大烟桶。这时还有人在不断的敲击木桶。

 

[1] [2] 下一页

篇二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土蜂养殖土蜂越冬养殖技术

  [科技苑]土蜂越冬有三险(20120224)

  土蜂酿的蜜,蜂农一年才取一回,由于它的各种营养成份极为丰富,所以土蜂蜜被称为蜜中极品。但进入冬季后, 土蜂就要冬眠越冬,来年春季再开始忙碌采蜜了。这时,如果不能为土蜂创造舒适的越冬环境,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咱们就很可能见不到有多少土蜂飞出蜂巢去采蜜,更严重的还会发现,有的蜂巢里,全部的土蜂不翼而飞。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土蜂养殖技术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土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相关热词搜索:科技苑中蜂养殖技术 科技苑蝎子养殖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科技苑中蜂养殖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576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