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2017-07-04 11:18:1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共7篇)受客家人喜欢的杜长大猪肉[每日农经]受客家人喜欢的猪肉(20130125) 联系电话:0311-85916000 0311-85916049 记者李文刚:如果您有机会去福建旅游啊,我一定推荐您到客家的土楼看一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有特色了,当然了您要是这时候来也是一个机会,因为春节快到了,您想不...

篇一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受客家人喜欢的杜长大猪肉

  [每日农经]受客家人喜欢的猪肉(20130125)

  联系电话:0311-85916000   0311-85916049

  记者李文刚:如果您有机会去福建旅游啊,我一定推荐您到客家的土楼看一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有特色了,当然了您要是这时候来也是一个机会,因为春节快到了,您想不想知道客家人是怎么准备春节的?

  记者:您好师傅我看咱们准备东西不少,这是干吗呢。

  厨师:准备年前的几道菜,全猪宴嘛。

  记者:全猪宴,那就是说每道菜都是用猪肉做的,那还不腻啊?

  厨师:这个肉挺好的,我们这边客家人都挺喜欢的,都管它叫alllike。

  记者:all like 还英文够洋的啊。

  厨师:你看这个肉都挺好的,我们当地都没有,都是从外面调过来的。

  被消费者喜欢当然是好事,但是能受到客家人如此青睐倒真是有点出乎我们的预料,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品种呢?根据当地人的指点,我们找到了这种猪的主要发货地--沙县。嘿,这不就是杜长大嘛!

  养殖户:其实这就是杜长大 但是我们养的跟别人的就是不一样!

  我们平时说的杜长大是用大约克的母猪和长白的公猪杂交后生下的母本再和杜洛克的公猪杂交后形成的三元猪,听着有点复杂,但是杜长大的确因为集合了几个品种的优点所以倍受瞩目。在这个养殖场,人家还会根据猪的不同年龄阶段,喂食包括玉米在内的粗粮,那长的可好了。

  它改善了胃肠道,吸收提高了,抗病力加强了,而且这种杜长大生长速度快,出栏时间比以往养殖的品种要早个10到15天。屠宰率能提高3%,瘦肉率能提高5%,这么一来,养殖户可就高兴了,来,听人家给你算算账。

  养殖户:现在生下的小猪30斤一过,卖现在是达到900啦 ,按以前的方案去养,我们的料肉比在2.6,2.7,现在以2.3的比去养杜长大,一头猪按现在的行情价算,可以赚到400,能多赚钱,说明市场需求量还不小,要货的当然什么地方都有啊。尤其是到了年节,生猪的销量就蹭蹭的往上长啊。

  经纪人:特别是客家人,像龙岩啊,就指定要这种猪,这种猪的瘦肉率高,颜色好。

  养殖户:客家人本来我们约定有230给他,现在那个猪明明看起来没有230,210 220就给它拉走了 没办法,我们长期客户一定要给他,一天都是两三百头,有时候三四百头。

  记者:您好几位师傅,咱们是本地的吗?都是本地的第一次过来收猪?问您一下您干这行多少年了?

  师傅:三四年。

  记者:您呢?

  师傅:四五年。

  记者:那您应该有经验,我问您是不是这猪咱们一看能准确说出重量来,差不多这猪还没称吧?这猪大概多少分量,您给我猜一下。

  师傅:两百一吧,两百二多一点吧。来,咱们上秤!

  记者:师傅,这猪多沉?

  师傅:净重240。

  记者:这两位怎么看走眼了呢?

  经纪人:这猪不一样,他比较重。

篇二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杜洛克猪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杜洛克猪的养殖技术(20130723)

  说起杜洛克,养猪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即便对这个猪没什么了解的人,光听它那洋气十足的名字,也能猜出是一个“老外”。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大名鼎鼎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养殖。杜洛克猪在我国的养殖量也是相当大的,尤其是红毛的杜洛克,更是在我国的养猪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杜洛克猪身体强健、骨骼结构匀称、生长速度快、背膘薄、眼肌面积大,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品种。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杜洛克猪的养殖技术。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原为脂肪型猪,后选育成瘦肉型品种猪,也是世界四大著名猪种之一,分布很广。该种猪以全身红毛色为突出特征,色泽从金黄色到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头小清秀,嘴短直,两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颜面稍凹。体躯瘦长,胸宽而深,背略呈弓形,腿臀部肌肉发达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

  杜洛克猪被毛淡金黄至暗棕红色,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倾,头较小而清秀,嘴短面直,背呈弓型,四肢及骨粗壮结实,体躯深广,肌肉丰满。具有适应能力强、放牧性好、生长速成度快、早熟、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胴体指标高、肉色好等优良特点,耐粗食,饲养条件比其它瘦肉型猪要求低。

  杜洛克猪养殖技术: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杜洛克猪种公猪的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能量适当。每头每日喂混合精料,成年公猪2.75公斤,冬季3.0公斤,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公斤。采用湿拌料,每日饲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后备公猪年龄达7.5月龄以上,体重110公斤才可参加配种,精液的活力达0.8以上,每4天配1头次,成年公猪每3天配一头次。一般采用重复配种方式: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1次配种,18-24小时进行第2次配种。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透光、经常梳刮猪体,夏天每天可洗澡l一2次。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预防注射和驱除内外寄生虫。要注意加强公猪运动,每天运动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提高公猪配种效率。 

  (二)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阶段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后备母猪的选育

  符合该品种的体型特征和外貌:头小颈短,尾细短,嘴大、下颌略长(更好),体长、腹宽,后躯大、肢高、胸宽、臀要圆,阴户大且下垂,阴户远距尾根;中等膘情,不过肥、不过瘦;有效乳头数一般品种要求在7对以上,而且排列整齐、均匀,无瞎乳头,乳距要宽,乳头长短粗细适中,性情温顺、不挑食。

  1.2 后备母猪的饲养

  准备作后备母猪的仔猪,断奶后公母分开饲养。小母猪按体重大小分群,并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逐渐减少每圈的饲养头数。定时定量饲喂,适当限饲,每日喂料2-3次,有条件的可加喂胡萝卜或优质青绿多汁饲料。限制增重,将日增重控制在650g以内。

  1.3 后备母猪的管理

  做好猪群的驯服调教工作,养成吃食、睡觉、排便三定位的习惯。保持圈舍卫生,忌潮湿拥挤。料槽和水槽每日清洗1次。适当运动可促进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防止过肥或过瘦。加强管理,注重疫病防治,防止皮肤病、四肢疾病和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

  1.4 配种年龄

  母猪的初配年龄为10月龄、体重110kg。初配母猪一般错过2-3个发情期再配种。配种前与经产母猪混养40-50天,不易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母猪,可通过单圈靠近公猪圈附近喂养、改变环境(混群、换栏)、加强运动、增加营养和日光浴、按摩乳房、注射促排I号和注射孕马血清等方式促其发情。个别不发情母猪及时淘汰处理。

  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发情间隔期为21天,每次发情持续2-3天,妊娠期为114天。

  2.1 发情征状

  杜洛克猪母猪的发情症状主要表现为:阴户红肿,有黏液流出;躁动不安,食欲差,拱门;发出尖锐叫声;嗅闻同栏母猪阴户,爬跨其它母猪或接受其它母猪爬跨;按压背部,翘尾不动,出现“呆立反射”。

  2.2 配种

  在正常情况下,杜洛克猪母猪每隔18-23天就发情一次,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期2-5天。母猪初配年龄应在8-9月龄,体重达到80-110公斤时配种较为合适。母猪最适宜的配种时间,在允许公猪爬跨后半天到一天配种最好,正好处于用手按其背站立不动之时。一般掌握在发情开始后1-2天(24-48小时),即在外阴户开始收缩,外阴肿胀,由红变为紫红时,配种最适宜。发情期配种两次的,间隔12小时配一次。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变动范围106-121天。

  当母猪出现“呆立反射”时就可以进行配种。配种的原则为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常用的配种方式有:

  ①单次配种:在母猪发情期间只用1头公猪配种1次。

  ②重复配种:在第1次配种后12小时,用同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③双重配种:第1次配种后,用另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④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可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杂交改良工作的推广。

  2.3 妊娠期管理

  杜洛克猪母猪配种后18-25天未发现发情或配种6周后仍无发情表现,而且表现为性情温顺、安静、贪睡、食欲增加、皮毛发亮并紧贴身躯、尾自然下垂、阴户紧闭、腹部逐渐膨大等症状,可基本判断母猪已经妊娠。

  母猪妊娠期的管理要点:

篇三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杜洛克种猪

从外貌鉴定杜洛克后备种猪及其选种要点

2014年08月26日 13:44

供稿单位:搜猪网【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点击量:403 评论:0

有不少业内同仁来访咨询,他们从国内外引进大量原种杜洛克种猪,当年当代性能尚可,两代之后退化严重,长速越来越慢,肢蹄病越来越多,公猪性能力越来越差,母猪泌乳力越来越低,仔猪初生重越来越小。这种品种退化的趋势在国内确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非不可避免。进口杜洛克猪种质退化有两个原因:其一,国内杜洛克猪的育种尚未完善到全国联合育种的水平,各场家自立育种群体,势必使血缘狭窄,理想基因频率降低。其二,受短期、局部、片面的市场影响,选种方向偏离了杜洛克原种既定的育种方向。为了投机短期效益而草率改变育种方向的结果必然是原有优良性能的损失殆尽而时髦的新性状又不能稳定遗传。在保持进口杜洛克猪种质性能水平的各项措施中,后备猪的外貌鉴定与选择是在国外选购和国内育种工作中关键的一招。其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杜洛克后备猪的外貌鉴定

头部特征是种性的集中表现反映出种猪的个体性能。后备猪应典型品种特征:天庭饱满,额宽颌广机灵,眼眶清晰紧凑而无臃肿之虚根厚实上挺呈弧线、与耳廓相连从垂;嘴筒宽而圆,鼻镜部呈楔状收缩者为上品。10月龄以上的公猪轮廓鲜明,阳刚威猛,嘴筒应日见宽大、并嚼得满嘴白沫,才能性感十足。后备母猪的头相对清秀,但也有三分富态,显得线条圆润,仪表端庄。正是:母猪面相何为贵?芙蓉秋水杨贵妃。

前躯由肩、颈、胸构成,前躯发达是优秀公猪的必备条件,因为宽大的前躯是心肺发达、骨骼肌肉充分发育、健康性感的外部表现;从产肉性能来说也是生产雪花梅肉、小排、胸叉切块的主要胴体部位;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评价,该部位的商业价值即单价较高。做外貌鉴定时,术者宜先仰视角度考量前胸,选留前胸开阔的个体。然后,宜从俯视角度观测,注意该公猪是否颈粗肩宽背厚。10月龄以上的公猪肩峰隆起,颈、背、肩连接成美丽的波纹曲线。最后要从正面考量其肩宽,18月龄以上的公猪肩宽接近定型,宽度可达50~60厘米以上,此时相应的体长在180厘米左右。在公猪背上骑一个中等身材的饲养员,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猪的肩宽明显大于人的肩宽;其二,由于猪肩背宽大,饲养员双脚悬空,不能触地。这才是现代杜洛克公猪应具备的体尺水平。母猪的肩宽也应充分发育,这是杜洛克猪的品种特征。一般情况下,在诸多品种的同龄后备母猪中,杜洛克猪的肩宽是最大的。前躯宽大才能代谢旺盛,快长高产。

公猪中躯应修长而宽厚,背部宽而平。现代种猪背线多平直修长,少数轻度弓背者乃传统背型,不算失格。背部宽厚是眼肌发达的表现。有些猪背中线有深沟,眼肌轮廓极度突起而背宽不足,此种猪应激反应大,长速较慢,不宜留种。中躯侧壁应坚实饱满,此部位是高档小排肉的出处。中躯腹壁应紧凑,腹线长而直,形成公猪特有的所谓箭杆肚。腹线两侧应有7对乳头排列整齐有序,公猪的乳头质量直接影响到后代母猪的乳头质量。公猪包皮不大而紧贴腹壁者为上选。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品种的特异性,杜洛克公猪的包皮普遍大于大白猪、长白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在选择时对包皮大小可适当放宽尺度标准,以确保配种能力为原则。凡中躯短小狭窄、凹背洼腰、腹部松弛下垂、乳头不齐、包皮过大者一律淘

汰。母猪中躯务必深长而饱满,忌细腰吊腹。母猪中躯是容纳消化系统和繁殖系统的部位,宽大的中躯对胎儿发育、消化吸收营养、制造乳汁、哺育后代有重大意义。母猪腹底线(即腹线)修长、两侧有序排开7对乳头十分重要。现代杜洛克仔猪长速极快,28日龄断奶前平均个体重可突破8.5千克,只有修长的腹线才能容得下10头以上8千克级的仔猪同时吃奶。 后躯是外貌鉴定时最吸引人的部位,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部位。优秀的杜洛克公猪在4月龄前表现为一个丰满多肉的卵圆尻,随生长发育逐渐形成青年乃至成年公猪修长圆润的卵圆尻,这是体大快长特点的外部表现。后躯肌肉的均衡发育和共济谐调对种猪特别重要,公猪后躯务必紧凑结实,无皱皮赘肉。睾丸应硕大饱满而且左右对称,杜洛克公猪的睾丸比同龄的其他品种公猪的睾丸要大一个档次。个别健康成年公猪的一个睾丸可以大如橄榄球。阴囊应富有弹性并保持适度紧张以便将睾丸维持在最佳体位。公猪尾巴应卷曲有力,粗壮结实,刚劲而多毛,如雄狮一般。

母猪后躯的鉴定是最容易出错的。初涉本行的生手往往被肥大多肉的腿臀吸引,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略了对种性和繁殖素质的考量。杜洛克母猪后躯的典型外部特征是丰满圆润的卵圆尻盖无大起大落的肌肉块,膝关节与飞节之间的小腿部宜紧凑而无赘肉,飞节结实,轮廓清晰。优良的母猪具有卷曲有力的尾部,紧缩的肛门,饱满肥大的阴户(阴户短小上翘者不留种)。宽大的骨盆和坐骨间距是杜洛克猪必备的种性,因为杜洛克猪初生仔猪的尺码和重量是所有品种之冠。

杜洛克猪是当今长速最快的猪,肥育期日增重在900克档次;也是体型体重最大的品种之一,成年体重在350~500千克范围。因此,必须要有一副强大的骨骼系统来支撑这个庞大沉重的躯体。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杜洛克猪的四肢明显比其他品种粗大这也是杜洛克猪的基本遗传特点。选后备猪的四肢不仅要选粗大,更要选结实,特别是腕关节和飞节的结实紧凑。国内有些猪场成年杜洛克猪种群中肢蹄病个体超过25%,这固然与地面设计不够科学、运动不足有关,但是,在选后备猪时对四肢审核不严也是重要原因。杜洛克猪肢蹄常见的隐性遗传缺陷如下:1)大小蹄:猪的内侧蹄匣明显小于外侧蹄匣,在70日龄时可被检出淘汰,此种猪往往肌肉特别发达,若不淘汰,则会随体重增加出现犬坐和跛行,并在成年前瘫痪。

2)羊蹄:幼小时不易发现100日龄后日渐明显,肢端两蹄开叉过大,使猪不能正常站立和行走。3)肉飞节:非细菌性(非链球菌导致)的飞节肿大多肉,手感柔软,可晃动。此种飞节非常脆弱,容易被地面和墙体擦伤造成感染。4)卧系:由于杜洛克猪生长快体重大,达100千克活重以后出现轻度卧系属于正常,也有利于缓冲猪体与地面的应力集中,此现象属环境效应。深度卧系(趾骨与地面平行)则是可遗传损征,常导致前肢X状和后肢刀状。携带上述遗传因子的个体应及早予以淘汰。性成熟的后备种猪四肢的健壮性较易判定。四肢健壮的猪在前行时饲养员很难在后面拖住它。

俗话说行家选猪七分神三分形,形随其神,神聚则形实,神散则形虚。神为精髓,形为外表,选猪要选到其精髓才选到位。例如头部鉴定,眼睛的大小形状是属于形,眼球的运动和反应则为神。有的猪眼大饱满,眼球突出,乍一看如天仙下凡,但仔细端详则是眼大无神、呆若木鸡,说明其神经系统协调能力极差,不能留作种用。在我们的养猪行业中,经验不足的新手选猪往往是三分神七分形甚至是有形无神,把商品肉猪的形象套用在种猪上,选出来的种猪只有肉感,没有性感,到了10月龄以后才发现选留的后备猪没有性能力。猪的神态

与风度在赶出圈外时表现最为明显。优秀的后备公猪一出圈门,急不可耐,有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水、左盼右顾、摇头摆尾、鼻镜闪动、吐沫横飞、气吞十米展厅、声如三月春雷;其运步如马踏飞燕,急停于刹那之末有泰山之稳,发力于俄顷之先、如脱兔之疾。健康的后备公猪对栏外的母猪有极大的兴趣,嘴里哼着只有它自己听得懂的情歌,经常拱门扒墙咬门闩,用单侧前肢扒门的行为在杜洛克品种中出现的最为频繁。后备母猪一般为群饲,放出圈后有炸群撒欢的生理习性,此时,最容易识别和选定反应灵敏、步态矫健、性感十足的个体。 总体印象与动态选种

在对后备猪进行各项分解鉴定后,应对其做一个总体印象的评估。总体印象是气质和外形汇总起来给评定者的视觉冲击。有经验的育种学家可在弹指之间通过这种视觉冲击读懂一头杰出种猪的潜在遗传素质,有如伯乐相马韦豕相猪之道。这种技巧需要多年在杜洛克原种场第一线观察揣摩,将杜洛克猪从出生到成年的体形外貌变化规律琢磨得烂熟于胸。同一头杜洛克猪在不同的生理发育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体形外貌。因此,外貌鉴定的要领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调整的动态技术。有些外形特点在出生时就已定型,如乳头数;有些外形要在28日龄才初露端倪,如耳形;有些特点要到6月龄后才充分表现,如体长、胸宽和外生殖器;有些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能表现,如骨架的硕壮性、个体的尺码和长速。杜洛克猪(以公猪为例)体形的动态变化可通过一个系列图示做一简单的形体特征概括。优秀的杜洛克种猪能将其骨架高大和生长迅猛的遗传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照片所示的14月龄公猪体长已达175厘米,预期其成年体长可超过190厘米。

育种标准尺度的把握

外貌鉴定是相猪术,好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通过肉眼观察帮助我们选出最优秀的个体;另一方面,也可能误导我们选到貌似优秀的个体。遗传基因优秀的个体可以因为环境营养不良而外貌委靡乏瘦,而遗传素质一般的个体可能因为营养条件优越而体态丰满从而造成优秀的假象。因此,应将体形外貌评分与被测个体及其祖先的性能成绩汇总加以综合审度,外貌鉴定才变得更有价值。笔者在2001年去美国内布拉斯加SPF核心育种场选购原种杜洛克猪。在70日龄后备待选猪中发现一头体型超大的小公猪293-2。此猪身材修长骨架高大,在同龄猪群中更显鹤立鸡群,可是其瘦骨嶙峋皮糙毛焦的外貌令人沮丧,当时体重不足30千克。在现场感到此猪弃之可惜,用之可忧。于是调其档案系谱与性能记录细审发现,该猪乃全美冠军之后裔。再回头分析现场的实际情况,整群猪的体重都在30千克水平上下,与杜洛克核心育种群的性能水平太不相称。再考核其饲养环境发现,其生长舍年久失修,当时又正值3月初,春寒未退,雪积尺余,故判定该猪体况瘦弱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其遗传本质是优秀的。293-2号公猪引入安徽原种猪场于2001年秋季开始配种,表现出卓越的遗传优势:其后代初生重超过1.8千克,28日龄断奶重超过8.5千克,有众多后代70日龄超过40千克,并在130日龄左右达到100千克。293-2成年(3岁)时体长达205厘米,它的儿子平均体长达195厘米。293-2的一个儿子曾于2003年荣获顺义杯全国种猪赛杜洛克公猪冠军。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档案系谱信息与外貌鉴定的配合与灵活应用是外购种猪现场选择的明智策略。

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优秀个体

按杜洛克猪选种的一般规则,头部品种特征必须规范,鼻镜以全黑为佳,白鼻者应予以淘汰。但是,有些种猪鼻镜中部有白色圆斑,此现象在美国原种猪场也颇为常见,此乃其祖先红毛巴克夏传下的特点,不可以此细小瑕疵作为品种不纯的理由。有些性能优异的待选种公猪有白鼻可以先留种后筛选,从该猪后代中选出性能优异而又有全黑鼻镜的继承公猪。例如,笔者在安泰种猪场2008年春仔猪中测得一头70日龄体重49千克的下床公猪100207号,可惜它的鼻镜上有一块豆大的白斑。为了选留该猪的快长基因,随即将此猪及其同胞留作后备,而后发现此猪长速超群,骨架高大,周岁时体长达163厘米,其同胞也达到160厘米水平,从侧面见证了其遗传稳定性。如今通过同质选配,已形成100207血统的快长系族亲缘群,2009年从其子代中获得了不少黑鼻镜的快长种猪苗,是一个扬长避短的选种案例。

选种误区

片面强调毛色与毛型

杜洛克毛色金黄、大红、棕红、棕、深棕(接近黑色,此毛色在初生时带条状斑纹)都属正常,同一窝纯种杜洛克仔猪就可能分离出上述不同毛色。但是,有些养猪户对某种毛色有特殊偏爱。例如,有些农户认为毛色越深越好,把毛色深的个体留下作种,而将其他红色或浅色个体全都淘汰,这种选择方法不能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只能使小群体的毛色相对固定,与此同时带来的副作用是使群体血缘过度集中,群体近交系数上升过快。近年来的杜洛克育种科研提示,杜洛克的毛色与生产性能无显著相关。在历届的杜洛克种猪大赛中,既有深色毛的冠军,也有浅色毛的冠军。

在美国杜洛克猪的毛型(卷毛、直毛)和毛旋特征不作为种猪评定标准,许多冠军猪身上都有不少毛旋,甚至有卷毛的。国内有些育种场忌讳所谓不吉利毛旋和卷毛,淘汰了不少优秀种猪甚为可惜。目前尚无有关毛旋影响经济性状的科研论文报道。

季节对猪的被毛外貌有重大影响。夏秋之际或100日龄之前,新毛初现,齐刷刷,亮闪闪,紧贴表皮如名裘披身,十分中看;而同样育种值的猪到冬季和早春就会长毛耸立,远看像狗熊,近看像刺猬。此时,相猪者务须透过其表面现象,着力考量其内部身躯骨架之发育。

片面强调胎次

我国传统本地猪有头胎不留种之说,此方法不宜用于杜洛克育种。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杜洛克育种单位还在沿用过去二胎乃至三胎留种的选种模式。现代杜洛克初配母猪体重已升级至120~160千克,初产体重一般都在200千克以上,优良的初生仔猪体重可达1 700~1 800克,个别品系可达2 000克以上。同一个母猪贡献给头胎猪和二胎猪的基因是等当量的。为了加快育种进展,我国的杜洛克选种工作应尽快采用头胎留种,与国际养猪育种接轨。 片面强调后躯

从国内现有的种猪广告照片的构图方式可以发现,取景和聚焦是以猪的后臀为中心,这种有悖于国际种猪育种标准侧身图版式的流行可以理解为迎合养猪客户的主观选种理念。这种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能跟上现代杜洛克猪的遗传进展。有些种猪后躯肌肉过度发育,股二头肌极度凸起下坠而贴近飞节,尻部中间形成一条沟,沟两边臀中肌隆起形成复尻。这种猪表面上看起来肌肉发达,条块凸现分明,外观非常肌肉化,实际上从解剖生理

基础角度分析是白肌纤维过度发育、比例失调的表现。当白肌纤维和中性纤维比例超过总纤维的90%时,无氧酵解成为猪肌肉活动的主要供能方式。这种猪在应激条件下,肌糖原无氧酵解产生的大量乳酸导致肌浆和体液氢离子浓度急速上升,即pH急速下降并逼近临界点

5.5,从而导致猪的应激综合征乃至猝死。股二头肌过度发达导致公猪配种猝死和母猪混群斗架猝死已成为不少种猪场的惨痛历史经验。此外,这种猪抗病能力低下,长速较慢,肢蹄病和繁殖障碍发生率较高。选种执行人务须明鉴后躯适度丰满和过度发育之间的区别和尺度之把握。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复尻是宽而短的尻形,正常的卵圆尻是长而椭圆的尻形。在114千克以下的生长猪的胴体中,复尻型猪的后腿比例可以比卵圆尻猪高出2%;超过114千克后,随体重的增加,这种差别逐渐缩小。最后,此两种尻形的后腿占胴体比例都在32%左右,没有显著差异。问题的关键是腿肉的单价比不上前躯肉(梅肉、小排、夹心、大排)或中躯肉(里脊、通脊、五花)的单价,肌肉凸起线条分明的复尻没有可行的经济意义。这是慎重把握后躯发达程度的又一个理由。

肉品科学的进展提示我们,肉的品质与肌纤维类型及其直径显著相关。PSE劣质肉的发生与白肌纤维特别是巨纤维的比例过高有必然的联系。常规的白肌纤维比例组织学测定比较费时费力,需要屠宰后做肌肉(眼肌和股二头肌)的组织学切片和解剖分离。股二头肌是猪身上唯一的一块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白肌纤维比例的肌肉,因为其他肌肉都是红白肌纤维交织混合组成,而股二头肌却是由泾渭分明的红肌层和白肌层平行相贴组成,白肌层靠近尾部下方紧贴皮下。因此,白肌纤维比例和直径发育过度而导致的股二头肌肥大很容易形成后腿凸起性的过度肥大,这种肥大的后腿在外观上十分吸引人,外行以为是高产精英,内行才知那是肢蹄病、繁殖障碍和劣质肉的先兆。【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杜洛克猪就是要有原汁原味的杜洛克猪品种特色,不要向皮特兰猪的体型方向误导。 国产杜洛克种猪与美国原产杜洛克种猪生产性能的差距可以看出,国产杜洛克猪与美国原产杜洛克猪在长速上有大约10天的差距。145日龄是一个关键数据。据安徽省原种猪场育种群2001年以来不同季节的饲养测定汇总分析,杜洛克种猪如能在145日龄前达到100千克活重,则料重比可以稳定在2.5水平以下。如果我国业内同仁能充分利用最新版的进口种猪,进行合理而理性的选种和育种,则可以在一个相对短的历史时期内将国内原种猪150天生长期(100千克)缩短到140天的国际先进水平。这10天的差距对一个杜长大三元杂交万头猪场来说相当于50 000天(10 000×5天,因为杜洛克对杜长大的遗传贡献是50%)的差距。节省50 000个头日饲养成本,相当于节省大约250 000元。中国的养猪业是如此庞大,假设我国现有的商品猪的75%是由杜洛克父本作终端,那将会节约22.5(5×4.5)亿个饲养日,相当于每年节约了112.5(22.5×5)亿元并减少了1 350万吨(22.5亿×6千克)的猪场排污把这个零头12.5亿元拿出来就足以把全世界的顶级种猪统统进口入关。当然,出国引进原种杜洛克猪还会继续,重要的是在国外选猪务必明确选育方向将真正体大快长、性能优秀的个体引入国内发展生产而不是引入徒有其表、花枝招展的走秀猪。

(审核编辑:猪猪侠)

篇四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猪的基础知识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篇五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提高生猪瘦肉率的措施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篇六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猪的基础知识

篇七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猪肉分割


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相关热词搜索:杜洛克猪肉的特点 杜洛克猪肉的纤维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杜洛克猪肉咬不动怎么回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16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