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2017-07-04 11:37:3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共6篇)虾蛄(又名皮皮虾、濑尿虾)美味难捕不难卖 看他们怎么剥皮皮虾【每日农经】(20160303)虾蛄难看不难卖 风高浪急海水寒,此时捕虾分外鲜,节庆上市皮皮虾,恰逢其时凯歌还。 当我们揭开皮皮虾那半透明的外皮时,难以抗拒的鲜美立刻会呈现在面前。不过我们今天要揭示的可不仅仅是皮皮虾的鲜美,从海洋到餐桌一路...

篇一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虾蛄(又名皮皮虾、濑尿虾)美味难捕不难卖 看他们怎么剥皮皮虾

  【每日农经】(20160303)虾蛄难看不难卖

  风高浪急海水寒,此时捕虾分外鲜,节庆上市皮皮虾,恰逢其时凯歌还。

  当我们揭开皮皮虾那半透明的外皮时,难以抗拒的鲜美立刻会呈现在面前。不过我们今天要揭示的可不仅仅是皮皮虾的鲜美,从海洋到餐桌一路走来,在皮皮虾身上处处都有令人惊叹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一为您揭开皮皮虾那不为人知的秘密。

  八级大风还要出海!是什么样的诱惑让他们如此冒险?船体颠簸幅度有一人多高!声称从不晕船的摄像师也哇哇直吐,福建东山东海之行是有多么的惊险和难忘,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早听说福建省东山县的虾蛄很有名气,这期节目的主角就是它,记者赶到东山的时候,天气预报说海上的风力达到七八级,记者以为要休息了,渔民却仍然要出海!

  记者 张苑: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渔民出海都希望赶上风平浪静的好天气,但是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在福建东山,渔民都希望这个天气越冷越好,这个风要大一点才更好,这是为什么呢?

  渔民甲:天气越冷越好,冷空气下来就有风,有风就有收获。

  渔民乙:那七八级风刮起来我们收获就多。

  渔民丙:风大就高兴,

  渔民丁:这个季节刮八九级风,风越大越好。

  渔民:风大了就好!

  虾蛄又叫皮皮虾、虾爬子、皮带虾、螳螂虾等名称,在我国沿海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是一种常见的海产品。李成木虽然只有30多岁,却在海上闯荡将近20年了。

  船老大 李成木:喜欢那种七八级大风的天气,今天天气比前几天冷了,捕捞每天都去,刮大风也去,刮大风才有。

  看到这天风大浪高,李成木预感着收获会比较多,他还特意又买了台增氧机,为了捕捞更多的虾蛄时使用。

  张苑:今天八级左右,那么大风能出海吗?

  李成木:我们去比较近的近海。海水浑浊温度低就好。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为了体验一下风大浪大出海的感觉,拍摄到第一现场,记者也只能跟着他们出海了!

  张苑:那你们出去一般得走多长时间?

  李成木:像今天有风的话大概要三个小时。

  张苑:三个小时?多远?

  李成木:12海里。

  张苑:一般来说出去作业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李成木:也就是五六个小时左右吧。

  福建省东山县是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捕捞虾蛄不需要离岸太远,一般距离海岸五六海里到十几海里就可以了。记者没有想到,这次出海成了迄今为止最为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

  张苑:现在海上的风力有七到八级,阵风九级,只有船员才能在船上站得住,导演已经吐了一路了。

  张苑:船像过山车一样,晃得太厉害了,我根本就站不稳,我必须得抱着这个柱子才行。我想问你,大哥,你们为什么要在这种天气里出海啊?

  渔民 林细辉:因为这种天气才有收获啊。

  张苑:现在已经是到地方了是吗?

  林细辉:对。

  张苑:那咱们现在赶紧捕吧。啊,太吓人了!太吓人了。肯定没问题吧?不会掉下去吧?

  即便是这么大的风,即便是因为摇晃和连续的呕吐,导演和摄像师都已经根本站不起来,对于船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终于开始拉网了。

  张苑:你看这捞出来的皮皮虾都还在动,啊!它夹到我了,好疼啊,疼死我了,它有时会咬人的,有时咬人是不是?

  渔民:对。

  张苑:啊!疼死我了。

  本来这虾蛄看起来就有点吓人,这不,记者张苑一伸手就给她了个下马威。

  张苑:该怎么抓啊?

  林细辉:要这样抓着,这个虾蛄要这样抓着才不会被它咬到啊。

  张苑:还有螃蟹,这个是虾,这一网捞上来好多东西。

  林细辉:但这个虾蛄最值钱。

  张苑:那你们一天能捞出来多少?

  林细辉:十多张网就一百多斤吧。

  张苑:那能持续多长时间捞这个?

  林细辉:持续两个月吧。

  张苑:那这个能活多长时间?

  林细辉:从水里捞上来以后,像这样放着两个小时它就不能动了。

  张苑:那赶紧放进去吧,好不容易捞出来这一筐。

  虽然说风浪大了捕捞的虾蛄才更多,但也要在安全的情况下,随着风浪越来越大,再捕捞下去就有可能会有危险,我们的船在捕了一网以后,不得不提前返航了。那么虾蛄为什么非要在有风浪的天气下捕捞呢?

  

[1] [2] 下一页

篇二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第十章 近海增养殖设施

第十二章 近海增养殖设施

第一节 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主要用于改善和优化海洋环境,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索饵、发育、避敌、生长、繁殖的场所,最终达到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

一、 人工鱼礁的起源和发展

1、人工鱼礁的起源

人工鱼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籍晋朝的《尔雅》一书中就有我国渔民“投树枝垒石块于海中诱集鱼类,然后聚而捕之”的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北海市一带沿海渔民就已经利用设置在海中的竹篱诱集鱼群进行捕鱼作业。这些竹篱通常用20多根毛竹插入海底,在间隙中投入许多石块、竹枝和树枝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人工鱼礁”。

2、人工鱼礁在近代得到发展

美国和日本是开发和利用人工鱼礁较早的国家。186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湾因洪水爆发,许多大树被冲倒入海。不久后,人们发现被冲入海的树木表面附着了许多生物,诱集到大量鱼类。于是渔民们纷纷用木料搭成小棚,装上石块沉入海底,果然于几周后观察到明显的聚鱼效果,由此,人工鱼礁逐渐在美国流传开来。

近代人工鱼礁的建设逐渐发展成一种产业则始于日本。1795年日本开始在近海投放人工鱼礁,1932年日本政府把建设人工鱼礁作为振兴沿海经济的一项国策来抓,二战后又把大批废船沉于近海作为人工鱼礁。

近20多年来,已有很多沿海国家都投放了人工鱼礁。在亚洲有中国(包括香港特区和台湾省)、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欧洲有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葡萄牙、荷兰、芬兰、罗马尼亚、波兰、俄国、土耳其、希腊;美洲有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大洋洲有澳大利亚等。其中,日本把建设人工鱼礁作为保障渔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加以实施,美国等部分国家则将其视为促进沿海旅游业的措施,也有一些国家把人工鱼礁作为海洋生态保护的景观进行建设。可见,近海敷设人工鱼礁的做法在世界各沿海国家已得到了大量应用。

3、 人工鱼礁大规模兴起的历史背景

(1) 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受到破坏

20世纪60年代以前,虽然美、日等国都曾较大规模的建设过人工鱼礁,但还未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世界各国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问题并不突出,人类对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观念还比较淡薄。此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近海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渔业领域也使得海洋捕捞能力明显增强,像沿海、陆架海域的底拖网等捕捞作业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世界范围内的渔业资源衰退已不可避免。从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地球和海洋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世界各国也深刻体会到,海洋渔业资源不能只是利用,更需要增殖和保护。

(2)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提出和实施

20世纪70年代,由智利等沿海国家提出的200海里经济区的管辖权问题,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经过长达九年的争议,《国际海洋法公约》终于在1981年获得通过,1994年开始实施。各国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纷纷制定相应措施,力争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3) 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

现代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垃圾不断增多,旧汽车、旧轮胎堆积如山,沿海被淘汰的废旧船充斥港口,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部分发达国家甚至每年都不惜投入大笔资金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处理。因此,如何将废物转化为资源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人工鱼礁的建设可以利用这些废弃物作为礁体制作的原材料,使废物得到再利用,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4)促进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性复苏,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回归大自然”已成为都市人的向往,海上生态观光旅游更是其中的热点。如著名的大堡礁、夏威夷、马尔代夫、加勒比海,都是海上生态旅游的热门景点。人工鱼礁,具有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诱集和保护鱼类的功能,因此,基于人工鱼礁发展起来的游钓业、海底潜水猎奇活动可以使海上旅游增色不少。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建设人工鱼礁,把人工鱼礁和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既保护了渔业资源,又丰富了旅游项目,使得人工鱼礁的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人工鱼礁的作用和分类

1、人工鱼礁的作用

(1)鱼礁是置于海底的构造物,可形成海底的突起,在海流、潮汐、波浪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水体 183

的上下混合和涡流,促进海底营养盐类的循环,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孳生能力。同时,礁体的表面是许多附着性饵料生物 (如藻类、腔肠、海绵、软体等无脊椎动物)附着生长的良好场所,进而可形成极佳的饵料场,吸引洄游性鱼类的聚集和滞留。

(2)鱼礁的结构、堆放后的重叠效应及其表面附着的生物所造成的孔隙、洞穴,构造了底栖鱼、贝类和仔稚鱼栖息和避敌的优越环境。

(3)鱼礁的表面及其隐蔽处,可供黏着性鱼卵、乌贼卵等的附着和孵化,并为孵化后的仔稚鱼提供适于保护成长的温床。

(4)中上层的洄游鱼类多半有聚集在底礁上层的习性,人工鱼礁也会吸引大群洄游性鱼类在其上层巡游。

(5)鱼礁可改善渔场的底质环境,使鱼种较少的砂泥底质环境变成生产力较高、鱼种较多的岩礁环境,增加附近渔场的资源量;还可防止底拖网作业和滥捕行为,对保护海洋资源起了促进作用。

(6)鱼礁上长满了大型藻类,通过藻类吸收了海水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净化了水质,降低了富营养化程度和赤潮的发生频率,大大改善了投礁海域的生态环境。

(7)允许渔民在人工鱼礁区附近从事捕捞生产,可减少航程和油料消耗,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大大降低了渔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渔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8)可为人们提供垂钓的休闲娱乐场所,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经济结构。

2、人工鱼礁的种类

人工鱼礁设计方法、使用材料等的不同,造成人工鱼礁的种类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以下的几种分类方式。

按照投放水域不同可分为:

(1)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投放在重要的渔业水域,用于保护渔业资源。

(2)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投放在重点渔场,用于提高渔获质量。

(3)开放型人工鱼礁:投放在适合发展休闲渔业的沿岸水域,用于进行游钓业经营。

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

(1)资源增殖型鱼礁:以资源增殖为目的,使海洋生物在礁体上或礁群中栖息、生长、繁殖。主要投放于浅海水域,用于放养海参、鲍鱼、扇贝、龙虾等海珍品,起到增殖作用。

(2)环境改善型鱼礁:可种植紫菜等藻类,产生海藻场效应,减少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物质,并为栖息于这一海域的鱼类、贝类提供饵料。

(3)渔获型鱼礁:多用钢制材料制成,投放于鱼类的洄游通道上,以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从而提高捕鱼效率,主要包括鲷科鱼类、金枪鱼、鲣鱼等。

(4)游钓型鱼礁:多投放于距滨海城市旅游区较近的沿岸水域,以诱集和增殖鱼类,供休闲垂钓活动之用。

(5)防波堤构造型鱼礁:在防波堤、渔港、码头等地投放的起防波护堤作用的礁体。

按设置的不同水层可分为:

(1)底层鱼礁:依靠礁体自重或配置一定量的重物后按照规划沉放至海底。

(2)中层浮鱼礁:浮体设置在海水中层,依靠浮体、系泊缆绳和锚锭来固定其位置。

(3)表层浮鱼礁:浮体设置在海面上,用系泊缆绳、锚锭固定其位置,缆绳一般呈悬链线状。

按制作材质不同又可分为:

(1)混凝土鱼礁:这类鱼礁占的比例比较大,包括一次性成型的混凝土礁体和组合起来的礁体。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特点是可塑性强、耐腐蚀,可制成不同形状,如:方形礁、三角形礁、台形礁、梯形礁、十字形礁、圆形礁等(图12-1)。

1 2 3

184

4 5 6

图12-1 各种混凝土鱼礁

1.方形礁 2.三角形礁 3.梯形礁 4.台形礁 5.十字形礁 6.半球形礁

(2)钢制鱼礁:通过工厂制作钢制鱼礁部件,在码头现场组装后投放。在建造大型礁体时,采用钢制鱼礁使得制造和运输都较为方便,但成本较高。当今开发的钢制鱼礁一般高为30-40m,也有70m高的特大型鱼礁,对深水海域较合适(图12-2)。

图12-2 钢制鱼礁

(3)混合型鱼礁:由多种材料制成,如由混凝土构件、木材、钢铁、石块、瓦片、贝壳等组成的礁体。多材料混合已逐渐成为鱼礁礁体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可适当发挥不同材料的作用,起到最佳的综合效果(图12-3)。

1 2

图12-3 混合型鱼礁

1. 木材钢制礁 2. 瓦礁

(4)废旧船鱼礁等:利用废旧船舶、汽车和轮胎等制成的鱼礁。这类礁体的制作可以变废为宝,但在投放之前必须进行清洗、去污等处理,否则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图12-4)。

图12-4 旧船礁

185【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总之,对于人工鱼礁的选材,要根据投放地点的底质、海况、生物种类等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功能性——适宜鱼类和水生生物的聚集、栖息、繁殖,能与渔具渔法相适应;

安全性——礁体在搬运和投放过程中不损坏变形,投放后不因波浪、潮流的冲击而移动或埋没,材

料不能溶出有害物质而影响生物附着或引起环境污染;

耐久性——礁体的结构能长期保持预定的形状,使用年限要长;

经济性——材料价格要便宜,制作、组装、投放要容易,费用要少;

供给性——材料来源容易,供给稳定、充足。

三、国内外人工鱼礁的建设概况

1、国外人工鱼礁的建设情况

(1)日本

由国家给予资助、政府立法加以保护并作为国策实施的人工鱼礁大规模建设最早始于日本。193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沿岸渔业振兴对策”,把人工鱼礁纳入资源增殖设施的范畴,拨款给个人和团体,资助建设和投放人工鱼礁。当时除了投放报废的船舶、车辆作为人工鱼礁外,还开始建造混凝土礁体。1954年政府规定补助款只限于制造混凝土鱼礁。1958年开始建造和投放大型鱼礁,即体积为1500空方的混凝土鱼礁,由国家资助一半费用,其余一半由各都道府县负担。此后,人工鱼礁建设普及到日本沿海各地。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开发和调查研究也活跃起来,1981年申请的有关人工鱼礁的专利就有100多件。1984年日本水产厅召开了有关建设海洋牧场设想的研讨会。1987年日本政府开始规划将渔获型渔业向栽培型渔业的转化,同时,建造了总体积为15万空方的超大型人工鱼礁,用以建设人工鱼礁渔场。

(2)韩国

韩国于1973年开始大规模建设人工鱼礁,迄今为止共建设人工鱼礁142440公顷,总投资超过5300亿韩元。韩国忠清道是韩国开展人工鱼礁比较好的地区,它位于韩国东部,共投放礁体64035个。从韩国国内的调查来看,在投放人工鱼礁3年后,礁体上普遍附着了大量生物。由于饵料丰富,大量经济鱼类聚集于鱼礁区,相比没有投放人工鱼礁的地区,产量增加2.3-3.1倍。实施人工鱼礁14年后,完全收回成本,30年后,利润达投资总额的15倍。另外,韩国已从2004年开始,根据各地区的特点推动鱼礁的规模化和基地化建设,并将鱼礁事业同种苗放流、海洋牧场化建设等相结合。

(3)美国

美国人工鱼礁建设的原则和运作管理方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明显的不同,其建造人工鱼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休闲渔业。一般来说,人工鱼礁规划的主体是州政府,建设者则主要是企业和民间组织(钓鱼协会、潜水协会等)。

美国于19世纪30年代在南卡罗来那州用原木建造了第一座人工鱼礁。其大规模的人工鱼礁建设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停滞不前。20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开始关注资源和环境问题,特别是对于传统消费鱼种的过度捕捞问题。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渔业增殖提案并相应地对人工鱼礁建设给予了肯定,并开始对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规范和监督。

根据国家人工鱼礁建设方案的指引,大约一半的沿海各州已经批准了建设人工鱼礁栖息地的规划。其中佛罗里达州是美国人工鱼礁投放数量最多的州,全美约一半的人工鱼礁在佛州。矿产管理局(MMS)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开采和渔业栖息地的情况,将平台导管架变为鱼礁,收到了良好成效。此外,约有200艘二战时的退役军舰也用作人工鱼礁。

此外,在法国、菲律宾、科威特、古巴、意大利、俄罗斯、墨西哥等国也都建有一定数量的人工鱼礁,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我国人工鱼礁的建设情况

我国大陆沿海的人工鱼礁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6月,广西钦州地区防城县研制了26座小型沉式单体人工鱼礁,投放于该县珍珠港外白苏岩附近的20米水深处。1980年8月扩大了试验,设计制造了石块和废船鱼礁、小型钢筋混凝土鱼礁、大型浮沉结合鱼礁、大型沉鱼礁等,投放地点从防城逐步扩展到北海、合浦、钦州等地沿海。2000年6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青湾仔的双山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人工鱼礁的试点建设,经考察评估,产生了一定效果。广东省还规划至2010年,在南海广东水域兴建12个重点人工鱼礁区域,礁区建设总面积为80000公顷。

浙江温州为了进一步保护海洋资源和提升渔业发展层次,投资建设人工鱼礁。南麂岛在“十五”期间投放旧船改造型鱼礁、多层翼船型结构鱼礁和旧轮胎礁共650座,达29万空方,形成了30个5000空方礁体的人工鱼礁渔场,加速了贝藻类的繁殖,使海洋生物得到有效保护。

186

浙江省舟山市从2001年起开始利用报废渔船在朱家尖情人岛外侧海域建设人工鱼礁,共投放报废渔船303艘。浙江嵊泗县的人工鱼礁一期工程建设,总面积将达470公顷,共设鱼礁23处,计划投放礁体9.8万空方,其中改造废旧渔船300艘,钢筋礁单体3000个。项目建成后,不但能吸纳大批转产转业的渔民,而且为培育嵊泗的游钓渔业和建设海钓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江苏连云港为拯救和保护海州湾,从2003年7月起,实施为期3年的人工鱼礁建设工程,已经累计投放钢筋混凝土礁1500个,旧船礁150座,浮鱼礁25个,投放礁区范围达15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建设,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鱼礁区的鱼群种类增加,礁体周围浮游生物聚集,已逐步形成新的人工生态系统。【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在我国其它地区,如台湾省,1974年便开始设置人工鱼礁,至1999年已建成人工鱼礁区75处,投放礁体166372个。其礁区布点范围遍及台湾岛四周和澎湖列岛、东沙群岛等处。较有名的礁区有东北部的宜兰县大里礁区、西北部的新竹县南寮礁区和苗栗县外埔礁区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1998年6月通过议案,5年内拨款6亿港元建设香港水域的人工鱼礁渔场。第1期工程耗资1亿港元,把20艘经过处理的旧船沉放于海下湾和印洲塘两地,并敷设216座轮胎礁、131座混凝土组件鱼礁,于1999年9月完工;第2期工程,在南部的索罟群岛、蒲台岛、果洲群岛、沙洲、龙鼓洲海岸公园等处敷设人工鱼礁,并已于2002年秋季全部完成。

四、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和生物效应

1、鱼礁的集鱼机理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1)鱼礁的堆放改变了底层海水的流态,在礁体的一侧形成涡流与流影,另一侧则产生滞流或紊流,同时在礁体的内部和周围形成几何阴影区。由于海水向上涌升,使得营养盐丰富的深层冷流和表层暖流相混合,从而加强了营养盐的向上输送,促进了藻类的生长。此外,浮游生物也在阴影区滞留和繁衍,因而形成了丰富的饵料场。

(2)不同的鱼种具有各自不同的行为特点,有的鱼类喜欢接触固态形体,有的喜欢以固态形体作为行动的定位,有的喜欢阴影,有的则喜欢流急处等等。对鱼礁而言,有的鱼类喜欢在礁体内部的阴影部分滞留,有的喜欢在鱼礁的上部停留,有的则喜欢在鱼礁周围游动。但无论如何,鱼类总是本能地游向饵料充足、水流多变且有阴影的场所。鱼礁的存在恰恰给鱼类创造了这样环境,正是利用了这个道理,日本率先利用“人造海流法”制造人工渔场,即在高10m、长10m左右的两块人造礁石之间构造向上的涡流,从而达到集鱼的目的。

(3)鱼类眼睛的视野范围通常在1m以内,但是在外界水流和声波的作用下,凭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共同作用,加上鱼类躯体侧线(感官)对反射声波的感应,可以感知到1km远处的目标。而对比不同的介质对声波的反射效果,可以发现,泥底反射系数仅为30%(即70%被吸收),沙底反射系数约为40%,而岩底则为60%,可见鱼礁的反射性能要好于其它介质。另外,当鱼礁改变了海水流态(即流场)的同时,也改变了海水的声学效应,即改变了声场。因此,当海水在输送过程中遭遇礁体形成涡动进而产生声波时,声波便可以传到更远的地方,这对鱼类趋礁行为的发生是十分有利的。然而,目前关于鱼礁水声效应的研究甚少,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和探索。

(4)海中设置鱼礁后,礁体周围的光、味环境也发生变化。在光线到达的范围内,鱼礁的周围可形成光学阴影,随着照度的增强,在水中会形成对比度较大的暗区(暗区的大小与鱼礁的大小成正比);制作鱼礁的材质多种多样,有些材质的鱼礁在投放后会溶出水溶性物质,礁体上及其周围的生物所产生的分泌物和有机物分子的扩散,也直接影响鱼礁下流方向的气味环境。国外研究发现,鱼礁形成的光、味环境对鱼类的诱集均起着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2、礁区的小型生物

鱼礁投放后,礁体周围的物理环境发生变化,随后引起了生物环境的变化。日本学者大久保等的调查研究表明,鱼礁投放后不久,附着生物便在鱼礁表面着生,鱼礁周围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发生变化:附着植物的着生量受水深、透明度、种质等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鱼礁的上方、侧上方以及较浅的水域比较大;附着动物的着生量,则在透明度高、底质较粗、流速较快的水域中比较大;附着生物的总量,主要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例如,水深35 m处的鱼礁在投放1个月后,其表面上着生了硅藻,3个月后出现了大量藤壶、蜗旋沙蚕等,9个月后礁体的表面完全被附着生物覆盖,一年后便形成了大型藻类群落;鱼礁区的底栖生物总个体数也比周围环境多,其中节肢动物的总量大于环形动物,只是单体鱼礁内部和附近的环形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有减少的倾向;在鱼礁的内部和后方,则主要聚集着许多浮游动物,其中桡足类主要分布在礁体后方,糠虾类则多分布在礁体内部。我国南海80年代的人工鱼礁效果调查也显示,春夏季投礁一个月后,礁体表面的附着生物覆盖率达100%,3个月内每平方米的湿重达21kg,种类多达152种,其中73.7%可供鱼类食用,广东近海的鱼礁表面附着生物量甚至是周围底栖生物量的1000倍以上。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187

篇三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浅析秦皇岛市近海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四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虾蛄池塘养殖技术

篇五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2015年6月中旬,一种被称为浒苔的绿藻连续第9年入侵连云港海州湾海域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六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浙江近海贝类养殖及其碳汇强度研究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5期 

doi:10.3969/j.issn.1007⁃9580.2014.05.008

35

浙江近海贝类养殖及其碳汇强度研究

权 伟1,应苗苗1,康华靖1,周庆澔2,许曹鲁2

(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碳汇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6;

2洞头县水产科技推广站,浙江洞头325700)

摘要:统计、分析了浙江近10年来(2004—2013)近海贝类养殖的产量、结构、碳汇强度及其在全国所占比例。浙江近海贝类养殖年均总产量为68.46万t,主要贝类所占比例为蛏35.75%、牡蛎18.33%、蚶17.77%。全国年均总产量为1100.47万t,主要贝类所占比例为牡蛎33.99%、蛤29.65%、扇贝11.28%。浙江近海贝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只有6.26%,但蚶产量占全国的40.45%,蛏占全国的34.65%。近10年,浙江贝类年均固碳量为6.29万t,全国年均固碳量为95.97万t,占全国年均固碳量的6.55%。浙江贝类固碳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蛏在各种贝类中年均固碳量最高达2.29万t,其次是蚶1.14万t、牡蛎0.99万t。关键词:贝类养殖;养殖产量;养殖结构;碳汇强度

中图分类号:S917.4;S9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580(2014)05⁃035⁃04

增碳汇,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CO2减排的承诺压力巨大。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有效延缓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海水养殖不仅具有生产水产品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生物固碳能力,即碳汇功能[3]。滤食性贝类养殖被称作绿色养殖产业,滤食性贝类具有强大的滤水能力,可摄食同化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形成碳酸钙伴随着养殖贝类的收获,大量的碳被直接从海水中移出成为较为持久的碳汇,形成了一个“可移产生重要的影响[9⁃11]。发展基于贝类养殖的碳汇渔业,对于扩增海域碳汇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2005年至2014年出版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分析了浙江及全国近10年贝类养殖产量、结构及其年际变化情况,估算了近海贝类养殖碳汇强度,有助于摸清浙江贝类养殖现状、问出的碳汇”,对养殖海区以及邻近海域的碳循环躯壳(贝壳)固定碳,间接减少海水CO2分压[4⁃8]。

  发展低碳经济产业,减排二氧化碳(CO2),扩

题、固碳强度及发展潜力,促进近海贝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浙江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减排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1 近海贝类养殖产量

量约为68.46万t,同期全国年均总产量约为

2004—2013年,浙江近海贝类养殖年均总产

1100.47万t。浙江贝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约为6.26%。总体而言,浙江近海贝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不高。

2 近海贝类养殖结构

蛎、蚶等为主,各贝类养殖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17.77%。上述3种贝类所占比例合计达到71.85%,占了绝大多数。同期全国近海贝类养殖以牡蛎、蛤、扇贝为主,各贝类养殖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年均比例分别约为牡蛎33.99%、蛤年均比例分别约为蛏35.75%、牡蛎18.33%、蚶

2004—2013年,浙江近海贝类养殖以蛏、牡

29.65%、扇贝11.28%,这3种贝类所占比例总计

收稿日期:2014⁃07⁃08 修回日期:2014⁃09⁃24

基金项目:2012年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20120013);2014年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科技计划项目(2014C25039);2012年浙江省海洋与

渔业局海洋环保项目(浙海渔计[2012]100号);2013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重大科研培育项目(温科职院[2013]58号);2012年洞头县科技计划项目(N2012Y37A)

作者简介:权伟(1981—),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碳汇生态学。E⁃mail:49100892@qq.com

通信作者:应苗苗(1983—),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碳汇生态学。E⁃mail:mmying0120@163.com

36

达到74.92%,占了绝大多数。

浙江近海贝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不高,但浙江部分种类的贝类养殖产量在全国40.45%、蛏占34.65%、贻贝占10.15%,明显高于浙江近海贝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年均比例6.26%。浙江贝类养殖结构独特,近海养殖的蚶、蛏对全国蚶、蛏养殖产量的增加有着重要贡献。

同种类贝类养殖量中占有较高比例,其中,蚶占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5期 

C含量(干质量),%;w(C)st—贝壳碳含量,%。P织比例,%;Rs—贝壳比例,%;w(C)st—软体组织等[12],文献中未列出的其他贝类各部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取各种类的平均值,Rst≈5.23%,Rs≈

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Rst、Rs参考TANG

58 92%。w(C)st、w(C)s参考张继红等文献3.2 浙江及全国近海养殖贝类碳汇强度数据[9,13,18]。

2004—2013年间,浙江贝类年均固碳量为

3 近海养殖贝类碳汇强度

3.1 碳汇强度估算方法

贝类滤食和同化浮游植物等所固定的碳(C)转化为软体组织和贝壳碳(C),收获海水养殖贝类,相当于从水体中移出了碳。贝类的碳汇贡献如下[1,18]:

由贝类的产量以及贝体的碳量进行评估。公式

C=P×Rst×w(C)st+P×Rs×w(C)s

6.29万t,约占全国年均固碳量的6.55%,2009年t,10年累计固碳量达62.88万t。蛏在各种贝类

固碳量最低5.65万t,2004年固碳量最高6.86万中年均固碳量最高达2.29万t,其次是蚶1.14万t、牡蛎0.99万t。

期间全国贝类年均固碳量为95.97万t,10年

累计固碳量达959.71万t。固碳量在2007年最低86.21万t,2013年最高111.07万t。其中,牡蛎年均固碳量在各类贝类中最高达29.63万t,其次是蛤27.32万t、扇贝12.00万t。

万t/10Kt

20066.552.451.210.930.711.2597.3330.8325.2811.108.289.81

20056.552.641.190.940.641.1593.2830.3123.9210.018.578.44

20046.862.821.340.970.581.1589.3029.7123.448.807.967.93

平均6.292.291.140.990.761.1095.9729.6327.3212.007.467.44

式中:C—贝类固碳量,t;P—产量,t;Rst—软体组

表1 近海养殖贝类碳汇强度

Tab.1 Carbonsinkcapacityofshellfishmariculture【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参数

总量蛏

浙江

蚶牡蛎贻贝其他总量牡蛎

全国

蛤扇贝贻贝其他

20136.402.091.241.220.920.92111.0733.4132.2715.548.298.46

20126.252.051.011.180.861.16105.5331.2831.2813.728.498.41

20116.062.041.021.190.631.17100.7329.7530.2512.627.857.61

20106.122.141.040.890.921.1296.6628.8529.6313.607.794.41

20095.652.021.020.830.800.9891.8927.7526.7312.347.086.54

20086.152.321.150.880.761.0487.7226.5725.6010.995.337.03

20076.292.361.180.900.761.0986.2127.7924.7611.264.985.77

4 讨论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14],有近200万hm2近海滩涂可供贝类养殖,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是沿海各省十分重视的一个新的经济增4.1 近海贝类养殖产量与结构分析

长点[15]。2013年全国滩涂养殖面积仅为69.75万hm2,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空间广阔。

殖面积达20万hm2,且沿岸河川密布,纵横交织,有机物丰富,构成了贝类生长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条件[16]。2013年浙江滩涂养殖面积为4.52万

浙江面临东海,6696公里海岸线,滩涂可养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5期 

hm2,仅为可利用面积的22.60%,利用率较低。虽然浙江发展近海贝类养殖条件良好,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但是近10年来浙江近海贝类养殖产量占全国比例却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9个省份有贝类养殖,浙江省产量排第7位,占全国贝类总产量的比例仅约为5.48%。这可能与浙江近海遭受围垦填海导致滩涂面积减少,渔民养殖积极性降低滩涂利用率较低等情况有关。

浙江近海贝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份额较低,虽然蚶、蛏部分贝类在全国同种贝类中占有较大比例,但产量不高。为提升浙江贝类养殖在全国中的地位,应大力发展适宜浙江近海水域条件的蚶、蛏等优势贝类,同时推广彩虹明樱蛤和厚壳贻贝等浙江省特色的贝类养殖种类,拓展养殖海域、扩大养殖面积以提高养殖产量。通过提升养殖技术、发展高效养殖模式、改善养殖水域环境及提高贝类种质质量等措施,进而提高贝类养4.2 近海贝类养殖碳汇强度分析

许多学者对贝类养殖的固碳量进行了核算。唐启升等[17]根据1999—2008年中国海水养殖贝类总产量计算,平均86万t碳作为贝类产品被收获,其中67万t碳以贝壳的形式被移出海洋;张继红等[9]计算得出2002年我国人工养殖的贝类可移出86万t的碳。本文估算出2004—2013年间全国贝类年均固碳量为95.97万t,比上述两位的计算量高。齐占会等[1]核算出2009年广东省海水养殖的长牡蛎、菲律宾蛤仔等4种滤食性贝类通过收获,可以从海水中移出10.64万t的碳。浙江省2009年海水养殖贝类的固碳量为5.65万t,仅为广东省的53.13%。2010年河北省通过收获海水养殖贝类可实现碳汇作用约2.74万t,其殖单产及效益。

37

造林资金近20亿元。浙江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但近10年间贝类养殖年均固碳量仅占全国固碳量的6.55%,所占比例较低,浙江近海贝类养殖在固碳和提高海域碳增汇能力等方面有巨大潜力。4.3 碳汇渔业发展对策

我国是个围垦大国,有着悠久的围垦历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滤食性贝类养殖是实现水产养殖产业总体上走高效低碳道路的结构性保障[19],建议在围垦开发时加强近海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以贝类养殖为主类养殖结构,加强海洋生物碳汇功能与碳汇渔业

2014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在秘鲁利体的碳汇渔业,增加不同品种的养殖产量,优化贝潜力的基础科学研究[20]。

马举行,我国作为近海贝类养殖第一大国,建议政府应当努力推进近海贝藻类养殖碳汇纳入联合国气候大会公约,争取像林业碳汇一样能充分体现其碳汇生态效益的价值,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空间。

5 结论

68.46万t,全国近海贝类养殖年均总产量为

(1)浙江省近海贝类养殖年均总产量为

1100.47万t。浙江部分贝类的养殖产量在全国40 45%、蛏占34.65%。

(2)浙江近海主要养殖贝类产量所占比例为

同种贝类养殖产量中占有较高比例,其中蚶占

蛏35.75%、牡蛎18.33%、蚶17.77%。全国近海29.65%、扇贝11.28%。6.55%。

主要养殖贝类产量所占比例为牡蛎33.99%、蛤

(3)浙江贝类年均固碳量为6.29万t,全国

浙江省2010年海水养殖贝类的固碳量为6.12万t,为河北省的2.23倍。

2004—2013年间,通过收获养殖贝类,浙江

中贝类软体组织中0.93万t、贝壳中1.81万t[18],

年均固碳量为95.97万t,约占全国年均固碳量的

参考文献

近海贝类养殖每年从海水中移出的碳量为6.29

[1] 齐占会,王琚,黄洪辉,等.广东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潜力

评估[J].南方水产科学,2012,8(1):30⁃35.

[2] 唐启升.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J].江西水产

科技,2011(2):5⁃7.

[3] 岳冬冬,王鲁民.中国海水贝类养殖碳汇核算体系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2012,(15):120⁃122,130.Mytilus

edulis

Linnaeus

1758

[4] RIISGARDH.Filtrationrateandgrowthinthebluemussel

dependence

on

移出C达63万t,相当于移出CO2为231万t。如果按照林业使用碳的算法计量,浙江近海贝类养

万t,相当于每年移出CO2为23.1万t,10年合计

殖每年对减少大气CO2的贡献相当于造林2.6万hm,10年合计相当于造林26万hm,直接节省

algal

38

29⁃36.

concentration[J].JournalofShellfishResearch,1991,10(1):BACHERC,BIOTEAUH,CHAPELIEA.Modellingthe

《渔业现代化》2014年第41卷第5期 

[11] 李纯厚,齐占会,黄洪辉,等.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及南海碳

汇渔业发展方向探讨[J].南方水产,2010(6)6:81⁃86.

[12] TANGQS,ZHANGJH,FANGJG.Shellfishandseaweed

MarineEcologyProgressSeries,2006,317:127⁃141.

[5] 

[6] GILBERTF,SOUCHUP,BIANCHIM,etal.Influenceof

ammoniumanddenitrificationatthewatersedimentinterfaceof

42:29⁃54.

dynamics:theThauLagooncase(France)[J].Ophelia,1995,

impactofacultivatedoysterpopulationonthenitrogen

maricultureincreaseatmosphericCO2absorptionbycoastal

shellfishfarmingactivitiesonnitrification,nitratereductionto[13] 周毅,杨红生,刘石林,等.烟台四十里湾浅海养殖生物及

附着生物的化学组成、有机净生产量及其生态效应[J].水产学报,2002,26(1):2l⁃27.

[14] 赵玉灵.近30年来我国海岸线遥感调查与演变分析[J].

国土资源遥感,2010(86):174⁃177.

[15]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贝类养殖技术之一:滩涂贝类健

康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0(9):23⁃24.

[16] 朱秋华,钱国英.浙江省贝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初探[17] 唐启升,丁晓明,刘世禄,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

发展战略与任务[J].中国水产,2014(5):5⁃9.

[18] 李昂,刘存歧,董梦荟,等.河北省海水养殖贝类与藻类碳

汇能力评估[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7):1201⁃1204.[J].水产学报,2011,35(10):1595⁃1599.

[19] 董双林.高效低碳———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 

权伟,应苗苗,康华靖,等.中国近海海藻养殖及碳汇强度[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13(2):16⁃17.

97⁃104.

ecosystems[J].MarineEcologyProgressSeries,2011,424:

[7] NAVARROJM,THOMPONRJ.Biodepositionproducedby

1997,151:143⁃159.

theTthaulagoonFrance[J].MarineEcologyProgressSeries,

[8] CHAUVAUDL,THOMPSONKJ,CLOERNJE.Clamsas

FranciscoBay[J].LimnologyOceanography,2003,48(2):CO2generators:ThePotamocorbulaamurensisexampleinSan

1997,209:1⁃13.

[J].JournalofExperimentalMarineBiologyandEcology,

horsemusselModiolusmodiolusduringspringdiatombloom

[9] 张继红,方建光,唐启升.中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

的贡献[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3):359⁃365.

[10] ZHOUY,YANGHS,ZHANGT,eta1.Influenceoffiltering

benthic⁃pelagiccouplinginaeutrophicbayinChina[J].andbiodepsitionbytheculturedscallopChlamysfarrerion

2086⁃2092.

估算[J].水产学报,2014,38(4):510⁃515.

QUANWei1,YINGMiaomiao1,KANGHuajing1,ZHOUQinghao2,XUCaolu2

(1WenzhouVocational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WenzhouInstituteofCarbonSinks,Wenzhou325006,China;2DongtouFisheries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Dongtou325700,China)Abstract:Inordertoknowtheshellfishfarmingyields,structures,carbonsinkcapacityandtheproportionoftotalnationalproduction,theywereanalyzedbasedonthedataof“ChineseFisheryStatisticalYearbook”from2004to2013.TheaverageannualproductionofshellfishinChinawasabout0.68Mt.TheproportiondistributionforZhejiang'smainmarineshellfishwas35.75%forrazorclams,18.33%foroystersand17.77%forArcas.TheaverageannualproductionofshellfishinChinawasabout11.00Mt.Chinesemainmarineshellfishspecieswereoyster,clamandscallop,whichaccountedfor33.99%,29.65%and11.28%oftotalshellfishproductionrespectively.AlthoughZhejiang’smarineshellfishproductionoccupiedbyonly6.26%oftotalnationalshellfishproduction,theproductionofArcasandrazorclamsshared40.45%and34.65%oftheirtotalproductioninChina.TheannualcarbonsinkcapacityforZhejiang’sshellfishwas0.063Mt,6.55%ofthecorrespondingnationaldata,whichwas0.96Mt.Chinaistheleadingcountryforshellfishmaricultureincoastalareas,itissuggestedthatgovernmentsectorsshouldmakegreateffortstopromotecarbonsinksofshellfishmaricultureintothe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ClimateConference,likethecarbonsinkofforestry.Promotingcarbonsinksofshellfishmaricultureasforestrycanfullyperformtheecologicalbenefitsofitscarbonsinks.Inordertostriveforgreaterspacefor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carbonfisheriesshouldalsobestrengthened.

Keywords:shellfishmariculture;farmingproduction;culturestructure;carbonsinkcapacity

ThestudyofshellfishmaricultureandcarbonsinkcapacityinthecoastalareasofZhejiangprovince


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相关热词搜索:近海养殖的困难 近海渔业养殖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癞尿虾能近海养殖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19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