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芝麻亩产多少斤

芝麻亩产多少斤

2017-07-04 12:05:5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芝麻亩产多少斤(共7篇)芝麻栽培技术 一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芝麻需求量逐年扩大,对商品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我国芝麻生产的现状来看,由于良种推广普及率低,种植的品种多、乱、杂,生产管理粗放,造成我国芝麻的产量低而不稳,商品质量差,导...

篇一 芝麻亩产多少斤
芝麻栽培技术 一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芝麻需求量逐年扩大,对商品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我国芝麻生产的现状来看,由于良种推广普及率低,种植的品种多、乱、杂,生产管理粗放,造成我国芝麻的产量低而不稳,商品质量差,导致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降低了农民的收入,严重制约着芝麻生产的发展。为了推广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国内芝麻的产量和商品品质,增强我国芝麻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此本节目特邀请了河南省农科院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卫双玲老师,请她谈谈芝麻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在卫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卫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主持人:我国芝麻生产地域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各地。但芝麻常年平均亩产仅四五十公斤,遇到灾害亩产降到十几公斤,甚至大面积绝收,始终无法摆脱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的局面。那么,卫老师,造成芝麻低产的原因是什么呢? 专家:其根本原因除了自然灾害之外,主要原因是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投入少。在栽培技术上,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1)晚:夏芝麻的播种期大多在6月中下旬。由于播种偏晚,缩短了夏芝麻的有效生育时期,更为严重的是因晚播带来夏芝麻生育期相应延迟,使各个生育期都处于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其结果是芝麻株高下降,结蒴部位增高,蒴稀且小,黄稍尖长,子粒秕,产量低。 (2)薄:我国芝麻产区大部分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土地瘠薄,土壤本身缺磷少钾,再加上农民不愿意增加生产投资,使施肥水平低甚至不施肥。即使有时施一些肥料,也因氮磷钾配比不合理或施肥方法不科学,而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甚至导致不良效果。 (3)涝、旱:芝麻产区旱涝灾害,频繁交替。多数年份由于芝麻生长季节降雨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芝麻受渍而生长不良,严重减产甚至大面积绝收。有的年份又因持续干旱,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生长停滞、落花落蒴、提前封顶终花而大幅度减产。 (4)病:由于芝麻产区种植面积大,轮作倒茬不合理,土壤中病原菌长年积累,茎点枯病、枯萎病发生严重;种植密度大,后期叶病也影响了芝麻的高产。此外,雨涝灾害频繁,更加速了病害的传播流行。 (5)杂: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由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新品种布局不合理,推广应用速度缓慢,使用的品种多乱杂,造成生产上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性低劣,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也降低了芝麻的商品品质。 (6)粗:播种粗糙,管理粗放。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芝麻撒播习惯,种植密度过大或偏稀,使得群体优势无法正常发挥。管理失时,间苗、定苗晚、草荒严重、打芝麻叶等,也是造成芝麻减产的原因。 2.主持人:刚才卫老师分析了造成芝麻低产的原因,农民朋友们肯定也有所了解了。卫老师,刚才您也讲到了造成芝麻低产的原因之一就是品种杂,那么,种植芝麻应该如何选用品种呢? 专家:选用芝麻品种应根据播种地区、播种时间、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品种,才能发挥芝麻品种的增产潜力。对于东北地区,生育期较短,应选择早熟品种,如冀芝系列、豫芝4号、豫芝11号等;黄淮地区应选与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如豫芝系列、中芝系列、驻芝系列、鄂芝系列等,江淮地区应选择豫芝系列、中芝系列、赣芝系列等芝麻品种。对于春播或地膜覆盖、或水肥充足的地块,应选择丰产潜力大的晚熟品种,如豫芝5号、杂交种郑杂芝H03;麦套芝麻种植方式,应选择中晚熟品种,如豫芝8号;夏播或秋播、丘陵瘠薄地的栽培条件下,应选用早熟品种,如豫芝4号、豫芝11号、冀芝4号等品种为宜。 3.主持人:卫老师,种植芝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宜呢? 专家:首先芝麻种植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第二,盐碱地和酸性强的土壤不宜种植芝麻。第三,芝麻是一种油料作物,在油份形成时,需要大量的磷、钾,因此,不仅要给芝麻施入氮肥、还要重施磷、钾肥,才能满足芝麻的生长。第四,芝麻种植的土壤应该是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土壤肥沃,富含磷、钾和和其它营养元素,保水保肥,水肥协调,排灌方便。 4.主持人:农谚说,“芝麻怕重茬,十有九年瞎”和“倒茬如上肥” 可见,芝麻最忌重茬种植。 专家:是这样的。轮作倒茬是芝麻增产的重要措施。 5.主持人:那么,芝麻应该怎样进行轮作倒茬呢? 专家:芝麻不仅对重茬敏感,而且对上年不同夏播作物的反应也不同。一般间隔2~3年种一次芝麻,一年夏播的大豆、红薯的田块,种植芝麻最好,其次为玉米、棉花再次之。而上一年种植瓜茬地,一般不宜种芝麻。 其轮作的基本模式为:芝麻-小麦-大豆(红薯、玉米、棉花等)-小麦-大豆(红薯、玉米、棉花等)-小麦-芝麻-……-芝麻。 6.主持人:卫老师,芝麻根据播种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春芝麻和夏芝麻,是这样的吗? 专家:是的。在冬闲地春季播种的或者油菜、大蒜、大麦等一些早茬地播种的芝麻,称为春芝麻。夏芝麻是一年两熟耕作制中,在秋播越冬作物如小麦、豌豆、蚕豆和一些越冬蔬菜之后播种的。 7.主持人:那么春芝麻和夏芝麻的适宜播种期都是什么时间呢? 专家:芝麻是喜温作物,其发芽、出苗要求稳定的适宜温度。芝麻发芽出苗要求的最低临界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18~24℃。所以春芝麻在地下3~4厘米土壤温度稳定在18~20℃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在5月中旬播种。山东省、河南省以南春芝麻以5月上旬或4月下旬播种。 对于夏芝麻,由于5月中旬后,已进入芝麻的最佳播种时间,影响夏芝麻播种期的因子不是温度,而是前茬作物收获的早晚,所以夏芝麻的播种期是越早越好。 8.主持人:好,卫老师,我们刚才说了春芝麻和夏芝麻的适宜播种期。那么,春芝麻和夏芝麻如何整地播种呢? 专家:春芝麻应采取种“犁垡”的方法。所谓“犁垡”就是前茬作物收获后,先经过施肥、耕翻、耙耱以后再播种芝麻。“犁垡”

[1] [2] [3] 下一页

篇二 芝麻亩产多少斤
油用牡丹发展前景怎么样?油用牡丹种植是骗局吗?普通农户要慎入

  油用牡丹是一种芍药科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陕西、山东等地,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它的食用功能、美容、保健等作用,得到了专业研究机构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因其“三高一低”和保持水土的生物特性成为我国热门的木本油料作物,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广阔,受到了国内很多省市的重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从油用牡丹种植中获得较大的财富,这个油用牡丹种植项目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种植户种植油用牡丹产生了较严重的亏损,认为这是一个油用牡丹种植骗局。

  油用牡丹发展前景

  【利用价值】 

  油用牡丹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牡丹精油及含量较高的牡丹黄酮。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在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多领域广泛应用。 

  牡丹花一度被誉为“植物黄金”。油用牡丹的花瓣、花蕊及叶片可通过与普通茶叶类似的制作工序,制作成牡丹花瓣茶、牡丹花蕊茶及牡丹叶片茶。油用牡丹茶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同时对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有辅助治疗作用,可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牡丹油中含有100多种活性物质,有较强的消炎、杀菌、止痒功效,尤其对口腔溃疡、青春痘、疱疹、红肿瘀血、蚊虫叮咬,真菌感染、炎症有显著效果。牡丹油是一种极佳的护肤美容的天然植物精油。牡丹籽油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尼克酸、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对皮肤具有极好的营养护理作用,可明显改善皮肤表皮细胞循环功能,延缓皮肤衰老过程,有抗皱、保湿增白作用。 

  油用牡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特点: 

  高含油率:含油率为2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 

  高品质:油用牡丹的籽油中,含有被誉为“血液营养素”“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含量可达42%以上,多项指标超过了“液体黄金”之称的橄榄油,是国内外市场上一种稀罕少有的高档食用油。 

  高产出:油用牡丹从第三年起开始结籽,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盛产期每亩产籽400千克左右,按20元/千克的收购价,每亩每年仅出售牡丹籽的收入就可达8000元左右;按牡丹30年1个生产周期核算,每亩纯收益为6000多元;而种植常规农作物,每亩每年仅收入1200元,为种植油用牡丹经济效益的五分之一。如果油用牡丹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牡丹精油、牡丹饼、牡丹菇、牡丹茶、白芍、干花等旅游产品能发展起来,则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可谓成本低、回报高。比如,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的凤丹牡丹,8个月未下雨没有旱死;甘肃兰州、定西一带的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干旱、贫瘠的山岭上,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200公斤左右。 

  【经济用途】 

  油用牡丹以结籽为主,也可观花,其开花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观光元素,油用牡丹产品的种植带动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种植油用牡丹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增加食用油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该作物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年种植多年受益。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全链式产业,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业开发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今年又被国家列为重点木本粮油树种和新资源食品,据了解,目前已在全国推广栽植,发展迅速。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

  药用牡丹生产通常每亩定植4500—5000株,每穴2株,而牡丹油用的栽培年限长,因此栽培密度应根据苗木大小和生长年限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小苗定植3年内每亩可定植5000株左右,3-6年生苗木每亩可定植2000株左右,8-10年生苗木每亩可定植1000株左右。油用牡丹定植后2年内可以利用牡丹间隙,套种芝麻、花生、玉米、豆类等农作物。

  据安徽省牡丹协会俞德孝会长介绍,油用牡丹种植下去后,到第5年才能形成产量,其生长期20年左右。在获得产量的前4年,农户共需投入种苗费、肥料费、人工成本等5000—6000元/亩。从第5年开始,每年仍需投入1000元/亩的管护费用。在油用牡丹生长的头十年,农户总计需投入1万元/亩以上(不计土地成本)。最近两年来(

  【油用牡丹种植风险提示】

  油用牡丹种植期长,短期内难以见效,由于基地建设周期长、种植油用牡丹前期投入较大,且需要3~4年才能成熟产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加上量少价高,市场接受度差。

  牡丹油属于高端消费食用油,目前其市场销售价格在80—200元/公斤之间,市场需求面狭窄。同时,油用牡丹籽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种植户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较高。

  俞德孝会长认为,普通农户最好不要介入油用牡丹种植,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得到政府项目支持的情况下,才可以规模化种植油用牡丹。

  扶持政策:

  许多地方政府推进油用牡丹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菏泽,目前全市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到46万亩。菏泽市财政计划每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还推行了油用牡丹政策性保险。去年以来,甘肃、山东、陕西、安徽等省也出台了油用牡丹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例如,安徽省林业部门已将油用牡丹与油茶一样列入了木本油料扶持品种范围内,与种植油茶一样,油用牡丹种植户向当地林业部门申报种植计划并获批后,每亩可以获得300元的种苗补贴。铜陵市是我省油用牡丹主要种植区域,该市明确规定,2014至2017年对新种植连片20亩以上油用牡丹(两年实生苗)的投资主体,按照每亩600元、连续补助两年 (不含造林补助)的标准,给予油用牡丹规模种植补助。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

  (一)油用牡丹育苗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地 牡丹是肉质深根系植物,在选地时应选向阳、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粘重、盐碱、低洼地块。 

  整地 每亩施用150~200 kg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500~2000kg,40~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同时施入10~15kg /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 /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深翻25~30cm,耙细整平。 

  2、选种 

  应选“育苗移栽”生长四年的牡丹植株,种籽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成熟,当牡丹角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摘下,晾晒场阴干,并经常翻动;种子在壳内后熟,并由黄绿色渐变为褐色至黑色。待果实干裂,种籽脱出即可播种。 

  播种前要用水选法选种,取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以40~50 ℃的温水浸种48h左右;或常温水浸种3~4d,每天换水一次。育苗前如土壤干燥要造墒后再进行播种。 

  3、育苗时间 

  育苗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如当年地温较低或育苗时间较晚,育苗后必须覆盖地膜。 

  4、播种技术 

  小面积育苗可进行畦播,畦面宽80~100 cm、高10~15 cm,按6~9 cm的行距5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种子间相距1~2 cm,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也可以将种子撒播于畦面,然后覆3~5 cm厚的土。种子用量每亩100~150kg。 

  大面积育种,应采用播种机播种,种子用量每亩70~90 kg左右,可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注意播种深度勿大于5cm。 

  5、育苗田管理 

  播种后30~40d即可长出0.5cm长的幼根,90d幼根达7~10cm;此时开始封冻,没有覆盖地膜的可在畦面上盖3~5cm厚的土或厩肥保温。第二年开春解冻后,应揭去地膜及覆土等;松土;如墒情很差要及时补充水分。苗期要经常拔草、松土、保墒,适时追肥浇水。牡丹苗在春季气温18~25℃时,生长迅速,结合春耕除草,可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磷酸二氢钾等,浓度控制在0.3%以内。 

  6、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叶斑病危害叶,叶正面为灰褐色近圆形病斑,有轮纹,生有黑色霉状物;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叶病斑圆形褐色,有不规则层纹,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防。其它病虫害参照“油用牡丹栽培技术”部分有关防治 

  (二)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 

  油用牡丹栽植,宜选高燥向阳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适宜pH值6.0-~8.2。 

  2、品种选择 

  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的“凤丹”牡丹品种为主,也可考虑选择“紫斑牡丹”。 

  3、整地施肥 

  土壤深翻30~40cm,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000~1500 kg,40~50 kg复合肥做为底肥。同时施入10~15 kg /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 kg /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 

  4、栽植时间 

  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最迟不超过10月底。新栽牡丹冬前“根动芽不动”,即牡丹秋季栽植后,封冻前地下根系要有一定的活动和生长,而芽子要在第二年春季才萌动生长。 

  5、种苗处理 

  一般选用1~2年生“凤丹”实生苗。栽植前首先要对种苗进行分级:苗径达到0.5cm以上、苗长达到20 cm以上为一级苗,苗径达到0.3~0.5cm、苗长达到16~20cm为二级苗,苗径在0.3cm以下或病苗、虫苗、弱苗要剔除。将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开,用福美双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液浸泡5~10分钟,晾干后分别栽植。栽前要将主根下部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2~3cm。 

  6、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定植的株行距一般为40cm×50cm或30cm×70cm,或40×(80+30)cm宽窄行栽植,即每亩3000株左右。如果是1~2年生种苗,为有效利用土地,栽植密度也可以暂定为每亩5555株,株行距为20 cm×60cm。1~2年后,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 

  7、栽植方法 

  栽植时,用铁锨或间距与株距等同的专用叉插入地面,别开宽度为5~8cm、深度为25~35cm的缝隙,在缝隙处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下2cm左右,并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栽植后按行用土封成高5~8cm的土埂,以利保墒越冬。 

  8、田间管理 

  锄地 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 

  追肥 牡丹喜欢有机肥与磷钾肥,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需要追肥。第二年开始追肥,可追2次肥,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 kg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之前,每亩施用150~200 kg饼肥加40~50 kg复合肥。第三年开始结籽后,每年以三次追肥为好,即开花前半个月喷洒一次以磷肥为主的肥水;开花后半个月追一次复合肥;采籽后至入冬之前,采用穴施或条施,将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一次施入土壤,以确保第二年足量开花结籽。 

  浇水 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适量浇小水。 

  清除落叶 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除,并带出牡丹田,烧毁或深埋,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整形修剪 采用1年苗定植的地块不存在修剪问题;3~4年苗定植地块需“平茬”,以促单株尽量多的产生分枝,以后开花量多,提高产量;3年生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回缩枝”。整形措施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和秋季灵活掌握。 

  9、种子采收 

  采收时间 种子成熟期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菏泽地区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育苗用种子采收时间是:当蓇葖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即可进行采收,过早种子不成熟,过晚种皮变黑发硬不易出苗。 

  制种方法 采收果壳褐黄色或褐色的果荚,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在20cm左右,让其后熟。经过10~15天,果荚大多数自行开裂,爆出种子。 后熟过程中,每隔2~3天翻动一次,以防发霉。可用脱壳机进行制种。 

  10、病虫害防治 

  红斑病 牡丹红斑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茎和叶。红斑病病原菌为牡丹轮斑芽枝霉。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在田间病株残茎中越冬,也可在不腐烂的病叶中越冬。病原菌侵入途径及潜育期:病原菌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其潜育期在25℃~30℃时为10天左右。 

  病害的发生时期:牡丹嫩茎、叶柄上的病斑出现在3月下旬,而4月上旬新叶刚抽出不久即可见到针头状的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展相连成片,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发病盛期。8月上旬以后很少再出现新病斑。11月上旬后,病原菌进入越冬期。 

  防治红斑病可选择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800倍液与叶面施肥混合进行。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一年防治4次。 

  根腐病 牡丹根腐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区发生比较普遍,老牡丹园病株率30%以上,新牡丹园病株率一般15%左右。 

  发病部位在根部,初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凹陷,大小不一,可达髓部,根部变黑,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被害,重病株老根腐烂,新根不长,地上部叶黄、萎凋。枝条细弱,发芽迟,甚至全株死亡。 

  根腐病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患病根部越冬,越冬的分生孢子无侵染力,而越冬菌丝新产生的分生孢子是初侵染源。 

  3月上旬随着地温的回升,病原菌可开始活动,侵入根部,5~7月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病菌停止侵染。病原菌随流水作近距离传染,或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病原菌可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其潜育期为15~20天。 

  对发现的病株要挖出烧毁,并在种植穴内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进行土壤消毒。化学防治,以40%福美砷、50%腐必治或50%多福可湿性粉剂300倍进行灌根(土壤消毒不得超过0.3毫克/公斤土),效果最好,防效均在84%~90%以上。 

  立枯病 立枯病出现在新的育苗地块,种苗根颈部腐烂等症状。病原为立枯丝核菌,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可在土壤存活2-3年,传播途径雨水、流水、带菌工具、带菌肥料。病菌从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对于发病地块,可喷洒50%福美双可湿性粉500倍,或70%五氯硝基苯800倍,每平方米用药液3升,或30%甲霜恶霉灵1000—1500倍液重喷。防治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 

  根结线虫 牡丹根结线虫在我市牡丹栽培区均有发生,感病轻的地块病株率一般在20%左右,病重地块病株率达30%以上,牡丹被根结线虫侵染后,营养根上长出瘤状物,形成根瘤,影响牡丹的生长、开花。根线虫的特点是根瘤上长须根,须根上再长瘤,可以反复多次,使根瘤呈丛枝状。可通过病土、流水、工具和带虫苗木传播。 

  化学防治:每株施40%甲基异柳磷或1.8%阿维菌素1~2ml,稀释300-500倍,灌根。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间作农作物最好不要套种花生。 

  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 化学防治:虫害地块用40%甲基异硫磷300—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进行灌根。栽培地预防用辛硫磷颗粒剂10~15kg,深翻埋入土下。 

篇三 芝麻亩产多少斤
夏芝麻标准化栽培技术

夏芝麻标准化栽培技术

芝麻是我国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属胡麻科、胡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芝麻在我国产区分布较广,最集中的种植区是江淮产区,其次是华北平原产区。芝麻按照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芝麻、夏芝麻和秋芝麻三种,其中,夏芝麻的种植面积最大,占我国芝麻种植面积的70﹪左右,它主要分布在黄淮、江汉平原及长江流域,本片介绍的就是夏芝麻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那么什么是标准化栽培呢?标准化栽培就是把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产经验制定成农业规程,并且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我国芝麻栽培亩产量长期徘徊在60~80千克,产量较低,品质档次也不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栽培技术落后,生产粗放,因此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势在必行。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标准化栽培,最高亩产可以达到130~140 千克,标准化栽培的具体要求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以夏芝麻的栽培为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 芝麻的植物学特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芝麻的植物学特性。(一级标题)

根 芝麻根属直根系,由主根、侧根和细根组成。细根很多,主要着在侧根基部,呈细密状分布。

茎秆 芝麻的茎秆直立,茎秆粗细与主茎高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茎粗1~2.5厘米,茎高60~200厘米。

叶 芝麻是双子叶植物,子叶小,呈扁卵圆形。

花 芝麻花是大型的两性花,属无限花序,同一植株上花的开放有先有后。

果实 果实为蒴果,有4室或8室,蒴果一般含60~80粒种子,种粒很小,千粒重在2~3.5克。

二、品种选择

种植芝麻,选用良种是关键。那么夏芝麻有哪些优良品种呢?(一级标题)

我国芝麻的品种有很多,适合夏芝麻栽培的优良品种有:中芝7号、宜阳白、皖芝21、皖杂芝176、鄂芝2号等,这些品种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夏芝麻产区种植,产量比较稳定。

三、栽培特点

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我国农民总结出了一套夏芝麻的栽培特点,您不妨了解一下。(一级标题)

老辈儿里传下来两句话:“芝麻瓜,怕重茬”,“换茬如上粪”。啥意思呢?就是说同一块田,不能连续两年以上种芝麻,不然会降低

产量。夏芝麻的前茬多数是小麦,也有一部分是油菜,蚕豆,建议您

①小麦—芝麻—小麦—大豆—

②小麦—芝麻—油菜—花生—

四、育苗

夏芝麻跟春芝麻、秋芝麻不同,有着自身的栽培方式。(一级标题)

芝麻栽培多是直播,对于夏芝麻来说,应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才能达到6月长苗,7月开花,8月灌浆充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收获。但问题接着就来了,5月、6月小麦、油菜等着收割,

芝麻种子等着下地,一个提前不得,一个耽搁不得,这可怎么办呢?庄户主早就想好了办法,一条道,育苗移栽!这样做有啥好处呢?一说您就明白!提前20~25天育苗,可以错开农时,延长芝麻的生长期,提高产量。这就叫:各得其所、一举两得。

1. 苗床的选择【芝麻亩产多少斤】

要想芝麻长得好,您首先得走好第一步——选择苗床。(二级标题)

您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其实挺简单,就是找一块2~3年内没有种过芝麻的旱地作苗床。那什么样的地块才适合作苗床呢?就是“土壤肥,地势平,背风又向阳;排水好,灌溉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瞅准了大田,算好了苗床,选好了种子就上场,需要注意的是苗床面积应根据大田计划面积和种植密度来确定,一般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10。

2. 苗床的处理【芝麻亩产多少斤】

选好了苗床,您还得对它进行处理,具体该怎么做呢?(二级标题)

首先翻耕晒白苗床,然后敲碎土块,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苗床施入腐熟猪粪1000千克或人粪500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氯化钾5千克,均匀撒施在畦面上,结合整地拌和在表土层,使土、肥充分混合,然后将苗床整平做畦,畦宽1~2米,畦沟宽25厘米左右,沟深15~20厘米,由于芝麻种子较小,出苗顶土力弱,所以苗床整地必须做到畦面平整,土壤细碎,土层上松下实。最后用40%的多菌灵按每平方米1.2克的用量,拌干土0.5千克,均匀撒在苗床表层并轻耥,进行土壤处理灭菌。

3.种子的处理

搞好了苗床,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芝麻的种子该如何处理。(二级标题)

一是晒种,选择晴天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摊开,晒1~2天,可以提高发芽势;

二是选种,咱们可以用风选的方法,去除霉子,秕子,枝叶杂质,留下粒大饱满,无病虫杂质的上等种子;

篇四 芝麻亩产多少斤
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整理

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整理

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整理

北凤

《中国作物载培史稿》

高梁:别名蜀黍,粗粮。抗旱耐涝、耐盐碱,抗旱超过玉米,唯产量不高,宜于新辟地,盛行于华北、东北低洼或盐碱地栽培。原产非洲,经埃及、印度,3世纪时传入四川。每亩播籽半升或一升,常田亩产六七斗,每棵投炕洞土一碗,亩可二石。

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杂粮。元代己有之,16世纪江南已有推广。宜于旱地和山地栽培,是东北、华北农村和西南山区的主要食粮。产量高而稳定,适应性强,山地、丘陵、平原皆可。但生育期间蒸发甚盛,北地怕旱、南地怕湿,年降雨量不足250毫米地区非有灌溉条件不可能生产。16世纪晚期,多粗植于生地、瓦砾、山场,每亩可得六七石,为旱地作物翘楚。每亩播籽春玉米四到五斤、夏玉米五到七斤,

甘薯,别名地瓜,南方备荒粮。16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喜温【芝麻亩产多少斤】

暖湿润气候。不易贮藏,高于18度则易发芽,低于9度则会遭冻坏腐烂。一亩数十石,胜谷二十倍。

马铃薯,别名土豆,主食,北方备荒粮。南路由两广至黔滇,北路由传教士至山陕,传入较甘薯晚,当不逾二百年。除赤道之外皆可种之,宜温带北部冷凉气候、温带南部的高山地区,不择土壤,然须精耕细作和培土。亩产两三千斤以上,甚至有达万斤者。

大豆,别名菽。原产中国。

======================

现代各种农作物亩产量:

葡萄:2500-3500千克

红薯:2500-3000千克

辣椒:1500千克

玉米:600-900千克

大豆:120-180千克

水稻:500-1000千克

小麦:200-400千克

高粱:500-600千克圆葱:4000千克黄瓜:5000千克茄子:3000千克番茄:5000-6000千克白瓜:4000-5000千克白菜:3500-4000千克马铃薯:2000-3000千克萝卜:3000千克

========================

民国时期宁夏省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亩产量的情况是:水稻260—480斤,小麦130—400斤,大麦150—300斤,粟50—400斤,高梁240—540斤,黍200—400斤,豌豆60—480斤,马铃薯300—2400斤。一般地,灌溉比较发达地区的粮食亩产量比干旱地区亩产量要高出许多。即使和邻近地区相比,宁夏的粮食亩产量也是比较高的,如1935年调查甘肃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是:糜子250斤,高粱300斤,粟213斤,豌豆275斤,水稻125斤,小麦300斤。

(《民国时期宁夏农村经济研究》黄正林,河南大学)

========================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清中叶全国平均为180市斤每亩,东北高于这个平均数,江南则低于这个平均数。

加工为成品粮为167.4市斤(九三折)。即180斤玉米可顶167

.4市斤小米,相当于粟279市斤(六折),

279市斤粟折合清制2.07石

一年一熟的玉米亩产一般较高,平均计算约为原粮2.18石。

一年两熟的夏玉米亩产较低,平均计算约为1.86石,再加上小麦一石,共计2.86石。

二年三熟的玉米亩产平均也约为1.86石,再加上小麦春谷(或高粱青玉米)三石,两年共计4.86石,平均一年为2.43石。

甘薯的单产数字记载不一,有的说“上田一千二百斤,瘠田五六百斤”;有的说“亩可数石”;有的说“一田之地收可十余石”;更有的说“上地一亩收万余斤,中地七八千斤,下地六百斤。每万斤晒干三千五百斤”。平均言之,可估计为亩产鲜薯约十市石,即一千斤,折甘薯干为250斤(过去是四折一,今已改五折一)。这是成品粮,在南方相当于稻谷500斤或3.84石;在北方相当于谷417斤,或3.09石。========================

《地方志》

山西朔州:

民国三年(1914年),小表亩产量约40多公斤,高梁亩产量约43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不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高梁亩产为65公斤,右玉莜麦亩产量为48公斤;马铃薯为朔州重要的粮食蔬菜作物,亩产为82公斤。整个山西:

小麦,1914年,平均亩产44.2公斤

玉米,1919年,平均亩产49公斤;1947年,平均亩产40公斤;1949年;平均亩产86公斤。

---------------------

陕西渭南县

秋粮作物(1990年)

玉米平均亩产216公斤,(华县赤水镇1.3亩掖单13号,亩产868.9公斤);大豆亩产77公斤;红薯、洋芋亩产208公斤(已折粮);谷子亩产84公斤;糜子亩产55公斤;水稻亩年264公斤。油料作物(1990年)

油菜亩产91公斤;花生亩产121公斤;芝麻亩产46公斤;小麻籽亩产100公斤;向日葵亩产107公斤。

---------------------

江苏沭阳沂涛镇(1986年):

陶庄村,小麦亩产量五百四十二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六百一十斤,大豆亩产二百三十斤,油菜亩产一百九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三十二斤。

大王庄,小麦亩产量五百五十斤,水稻亩产七百七十斤,玉米亩产量六百五十斤,大豆亩产一百二十斤,油菜亩产二百斤,花生亩产四百五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五十斤。

魏湾村,小麦亩产量五百八十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五百六十斤,大豆亩产一百八十斤,油菜亩产二百八十斤,棉花亩产皮棉

篇五 芝麻亩产多少斤
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整理

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整理 北凤 《中国作物载培史稿》 高梁:别名蜀黍,粗粮。抗旱耐涝、耐盐碱,抗旱超过玉米,唯产量不高,宜于新辟地,盛行于华北、东北低洼或盐碱地栽培。原产非洲,经埃及、印度,3世纪时传入四川。每亩播籽半升或一升,常田亩产六七斗,每棵投炕洞土一碗,亩可二石。 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杂粮。元代己有之,16世纪江南已有推广。宜于旱地和山地栽培,是东北、华北农村和西南山区的主要食粮。产量高而稳定,适应性强,山地、丘陵、平原皆可。但生育期间蒸发甚盛,北地怕旱、南地怕湿,年降雨量不足250毫米地区非有灌溉条件不可能生产。16世纪晚期,多粗植于生地、瓦砾、山场,每亩可得六七石,为旱地作物翘楚。每亩播籽春玉米四到五斤、夏玉米五到七斤, 甘薯,别名地瓜,南方备荒粮。16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喜温暖湿润气候。不易贮藏,高于18度则易发芽,低于9度则会遭冻坏腐烂。一亩数十石,胜谷二十倍。 马铃薯,别名土豆,主食,北方备荒粮。南路由两广至黔滇,北路由传教士至山陕,传入较甘薯晚,当不逾二百年。除赤道之外皆可种之,宜温带北部冷凉气候、温带南部的高山地区,不择土壤,然须精耕细作和培土。亩产两三千斤以上,甚至有达万斤者。 大豆,别名菽。原产中国。 ====================== 现代各种农作物亩产量: 葡萄 :2500-3500千克 圆葱:4000千克 红薯 :2500-3000千克 黄瓜:5000千克 辣椒:1500千克 茄子:3000千克 玉米 :600-900千克 番茄:5000-6000千克 大豆:120-180千克 白瓜:4000-5000千克 水稻:500-1000千克 白菜:3500-4000千克 小麦:200-400千克 马铃薯:2000-3000千克 高粱:500-600千克 萝卜:3000千克 ======================== 民国时期宁夏省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亩产量的情况是:水稻260—480斤,小麦130—400斤,大麦150—300斤,粟50—400斤,高梁240—540斤,黍200—400斤,豌豆60—480斤,马铃薯300—2400斤。一般地,灌溉比较发达地区的粮食亩产量比干旱地区亩产量要高出许多。即使和邻近地区相比,宁夏的粮食亩产量也是比较高的,如1935年调查甘肃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是:糜子250斤,高粱300斤,粟213斤,豌豆275斤,水稻125斤,小麦300斤。 (《民国时期宁夏农村经济研究》 黄正林,河南大学) ========================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清中叶全国平均为180市斤每亩,东北高于这个平均数,江南则低于这个平均数。 加工为成品粮为1

67.4市斤(九三折)。即180斤玉米可顶167 .4市斤小米,相当于粟279市斤(六折),279市斤粟折合清制2.07石 一年一熟的玉米亩产一般较高,平均计算约为原粮2.18石。 一年两熟的夏玉米亩产较低,平均计算约为1.86石,再加上小麦一石,共计2.86石。 二年三熟的玉米亩产平均也约为1.86石,再加上小麦春谷(或高粱青玉米)三石,两年共计4.86石,平均一年为2.43石。 甘薯的单产数字记载不一,有的说“上田一千二百斤,瘠田五六百斤”;有的说“亩可数石”;有的说“一田之地收可十余石”;更有的说“上地一亩收万余斤,中地七八千斤,下地六百斤。每万斤晒干三千五百斤”。平均言之,可估计为亩产鲜薯约十市石,即一千斤,折甘薯干为250斤(过去是四折一,今已改五折一)。这是成品粮,在南方相当于稻谷500斤或3.84石;在北方相当于谷417斤,或3.09石。 ======================== 《地方志》 山西朔州: 民国三年(1914年),小表亩产量约40多公斤,高梁亩产量约43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不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高梁亩产为65公斤,右玉莜麦亩产量为48公斤;马铃薯为朔州重要的粮食蔬菜作物,亩产为82公斤。 整个山西: 小麦,1914年,平均亩产44.2公斤 玉米,1919年,平均亩产49公斤;1947年,平均亩产40公斤;1949年;平均亩产86公斤。 --------------------- 陕西渭南县 秋粮作物(1990年) 玉米平均亩产216公斤,(华县赤水镇1.3亩掖单13号,亩产868.9公斤);大豆亩产77公斤;红薯、洋芋亩产208公斤(已折粮);谷子亩产84公斤;糜子亩产55公斤;水稻亩年264公斤。 油料作物(1990年) 油菜亩产91公斤;花生亩产121公斤;芝麻亩产46公斤;小麻籽亩产100公斤;向日葵亩产107公斤。 --------------------- 江苏沭阳沂涛镇(1986年): 陶庄村,小麦亩产量五百四十二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六百一十斤,大豆亩产二百三十斤,油菜亩产一百九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三十二斤。 大王庄,小麦亩产量五百五十斤,水稻亩产七百七十斤,玉米亩产量六百五十斤,大豆亩产一百二十斤,油菜亩产二百斤,花生亩产四百五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五十斤。 魏湾村,小麦亩产量五百八十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五百六十斤,大豆亩产一百八十斤,油菜亩产二百八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斤。 常荡村,小麦亩产量六百一十一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五百斤,高粱亩产七百斤,山芋亩产五百斤,大豆亩产三百二十斤,油菜亩产一百三十斤,棉花亩产皮棉八十八斤。 二圩村,小麦亩产

八百五十一斤;水稻亩产五百三十八斤;玉米亩产六百一十斤;山芋亩产五百八 十斤,大豆亩产二百四十七斤;油菜亩产二百零一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二十九斤。 沈集村,小麦亩产五百五十斤;水稻亩产五百七十五斤;玉米亩产五百六十斤,大豆亩产一百八十斤,油菜亩产二百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二十斤。 王团庄村,小麦亩产量四百五十斤;水稻亩产八百五十斤;玉米亩产四百七十一斤,大豆亩产二百零一斤,棉花亩产皮棉七十一斤。 钱圩村,小麦平均亩产五百斤;玉米亩产五百五十斤;山芋亩产六百斤,大豆亩产二百斤;油菜亩产一百八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斤。 鹿顶村,小麦亩产四百九十斤,大豆亩产二百斤;油菜亩产二百五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一十六斤,麻类亩产四百斤。 屋基村,小麦亩产五百三十八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五百六十六斤;山芋亩产五百七十二斤,大豆亩产二百三十八斤;油菜亩产二百一十六斤,棉花亩产一百一十四斤皮棉,麻类亩产五百斤。 大周庄农科站,小麦亩产五百六十斤、水稻亩产九百二十四斤,玉米亩产六百五十九斤,山芋亩产六百斤,大豆亩产二百五十斤,花生亩产四百三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三十斤。 ------------------------ 上海嘉定县: 水稻 1949年,中稻,亩产190公斤;晚季稻,亩产201公斤;总产量平均,201公斤。 1952年,中稻,亩产245公斤;晚季稻,亩产262公斤;总产量平均,261公斤。 1957年,早稻,亩产151公斤;晚季稻,亩产242公斤;总产量平均,242公斤。 1965年,早稻,亩产305公斤;晚季稻,亩产439公斤;后季稻,亩产317公斤;总产量平均,317公斤。 1970年,早稻,亩产330公斤;晚季稻,亩产360公斤;后季稻,亩产290公斤;总产量平均,316公斤。 1975年,早稻,亩产399公斤;晚季稻,亩产412公斤;后季稻,亩产319公斤;总产量平均,353公斤。 1980年,早稻,亩产329公斤;晚季稻,亩产355公斤;后季稻,亩产136公斤;总产量平均,232公斤。 1987年,晚季稻,亩产476公斤;总产量平均,476公斤。 麦子 1949年,小麦,亩产49公斤;元麦,43公斤;大麦,49公斤;总产量平均,46公斤。 1952年,小麦,亩产65公斤;元麦,66公斤;大麦,72公斤;总产量平均,66公斤。 1957年,小麦,亩产73公斤;元麦,66公斤;大麦,85公斤;总产量平均,71公斤。 1965年,小麦,亩产201公斤;元麦,191公斤;大麦,201公斤;总产量平均,201公斤。 1970年,小麦,亩产167公斤;元麦,131公斤;大麦,155公斤;总产量平均,152公斤。 1975年,小

麦,亩产251公斤;元麦,159公斤;大麦,212公斤;总产量平均,213公斤。 1980年,小麦,亩产283公斤;元麦,220公斤;大 麦,234公斤;总产量平均,266公斤。 1987年,小麦,亩产253公斤;元麦,180公斤;大麦,223公斤;总产量平均,247公斤。 大豆,民国19年,亩产54.5公斤;1969年,亩产132公斤;1987年,亩产113公斤。 玉米,1949年,亩产217.5公斤;80年代,亩产230-250公斤。 ------------------------ 湖南怀化县: 水稻,民国29年,平均亩产149公斤;1952年,试种双季稻18亩,早稻亩产167公斤,晚稻111公斤,两季亩产278公斤;1957年,平均亩产187公斤;1984年,平均亩产347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嗣后,由于以户经营,忽视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老化,渠道失修,管理不善,灌溉效益降低。 玉米,1949年,平均亩产34公斤;1954年,平均亩产210公斤;1987年平均亩产100公斤。 红薯,(均按400公斤鲜薯折谷100公斤计算),第三农业社种植40亩,平均亩产312.5公斤,其中1.7亩高产地,亩产500.5公斤。1977年,全县平均亩产123公斤(以总面积与总产量折算,下同);1979年,全县平均亩产195.5公斤。 黄豆,1958年,平均亩产40公斤;1981年,平均亩产82公斤;1987年,平均亩产78公斤。 小麦,1987年,平均亩产82公斤。 ------------------------ 四川内江县: 玉米,民国时期,二马牙一般亩产200公斤左右,糯包谷亩产50多公斤。1955年,金皇后亩产100-150公斤;80年代,平均亩产290公斤。 ------------------------ 广西鹿寨镇: 水稻,民国时期正常年景,一般亩产60-80公斤。1957年,城关平均亩产稻谷108.5公斤、鹿寨镇平均亩产稻谷90.5公斤。“大跃进”期间,镇境大量兴修水利设施,经过数年续建配套,发挥灌溉效益,双季稻面积逐年增加。1980年,城关平均亩产稻谷210.5公斤、鹿寨镇平均亩产稻谷208公斤。2003年全镇稻谷平均亩产362.5公斤。 玉米,1961年,亩产量为29.25公斤;1966年,亩产量为37.5公斤;1980年,亩产量49公斤;2003年,杂交玉米平均亩产240公斤。 红薯,1963年,亩产31.5公斤(已折粮,下同);1980年,亩产67.5公斤;2003年,154公斤。 ------------------------ 民国28年(1939年),甘肃礼县西和县,平常年景作物收获量如下表: 作物名称 每亩种籽(斤) 每亩产量(斗) 每斗斤数 小麦 10 1.5 50 玉米 3 2.2 65 青稞 8 2 40 小豆 9 1.6 70 稻子 4 3 40 荞麦 1 2 35 黄豆 6 0.8 70 洋芋 50 10 72 燕麦 4 2.3 30 胡麻 6 0.5 45 谷子 N 1.8 40 =========================

篇六 芝麻亩产多少斤
安徽芝麻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

篇七 芝麻亩产多少斤
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整理

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整理 北凤 《中国作物载培史稿》 高梁:别名蜀黍,粗粮。抗旱耐涝、耐盐碱,抗旱超过玉米,唯产量不高,宜于新辟地,盛行于华北、东北低洼或盐碱地栽培。原产非洲,经埃及、印度,3世纪时传入四川。每亩播籽半升或一升,常田亩产六七斗,每棵投炕洞土一碗,亩可二石。 玉米,别名玉蜀黍、苞谷,杂粮。元代己有之,16世纪江南已有推广。宜于旱地和山地栽培,是东北、华北农村和西南山区的主要食粮。产量高而稳定,适应性强,山地、丘陵、平原皆可。但生育期间蒸发甚盛,北地怕旱、南地怕湿,年降雨量不足250毫米地区非有灌溉条件不可能生产。16世纪晚期,多粗植于生地、瓦砾、山场,每亩可得六七石,为旱地作物翘楚。每亩播籽春玉米四到五斤、夏玉米五到七斤, 甘薯,别名地瓜,南方备荒粮。16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喜温暖湿润气候。不易贮藏,高于18度则易发芽,低于9度则会遭冻坏腐烂。一亩数十石,胜谷二十倍。 马铃薯,别名土豆,主食,北方备荒粮。南路由两广至黔滇,北路由传教士至山陕,传入较甘薯晚,当不逾二百年。除赤道之外皆可种之,宜温带北部冷凉气候、温带南部的高山地区,不择土壤,然须精耕细作和培土。亩产两三千斤以上,甚至有达万斤者。 大豆,别名菽。原产中国。 ====================== 现代各种农作物亩产量: 葡萄 :2500-3500千克 圆葱:4000千克 红薯 :2500-3000千克 黄瓜:5000千克 辣椒:1500千克 茄子:3000千克 玉米 :600-900千克 番茄:5000-6000千克 大豆:120-180千克 白瓜:4000-5000千克 水稻:500-1000千克 白菜:3500-4000千克 小麦:200-400千克 马铃薯:2000-3000千克 高粱:500-600千克 萝卜:3000千克 ======================== 民国时期宁夏省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亩产量的情况是:水稻260—480斤,小麦130—400斤,大麦150—300斤,粟50—400斤,高梁240—540斤,黍200—400斤,豌豆60—480斤,马铃薯300—2400斤。一般地,灌溉比较发达地区的粮食亩产量比干旱地区亩产量要高出许多。即使和邻近地区相比,宁夏的粮食亩产量也是比较高的,如1935年调查甘肃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是:糜子250斤,高粱300斤,粟213斤,豌豆275斤,水稻125斤,小麦300斤。 (《民国时期宁夏农村经济研究》 黄正林,河南大学) ========================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清中叶全国平均为180市斤每亩,东北高于这个平均数,江南则低于这个平均数。 加工为成品粮为167.4市斤(九三折)。即180斤玉米可顶167

.4市斤小米,相当于粟279市斤(六折),279市斤粟折合清制2.07石 一年一熟的玉米亩产一般较高,平均计算约为原粮2.18石。 一年两熟的夏玉米亩产较低,平均计算约为1.86石,再加上小麦一石,共计2.86石。 二年三熟的玉米亩产平均也约为1.86石,再加上小麦春谷(或高粱青玉米)三石,两年共计4.86石,平均一年为2.43石。 甘薯的单产数字记载不一,有的说“上田一千二百斤,瘠田五六百斤”;有的说“亩可数石”;有的说“一田之地收可十余石”;更有的说“上地一亩收万余斤,中地七八千斤,下地六百斤。每万斤晒干三千五百斤”。平均言之,可估计为亩产鲜薯约十市石,即一千斤,折甘薯干为250斤(过去是四折一,今已改五折一)。这是成品粮,在南方相当于稻谷500斤或3.84石;在北方相当于谷417斤,或3.09石。 ======================== 《地方志》 山西朔州: 民国三年(1914年),小表亩产量约40多公斤,高梁亩产量约43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不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高梁亩产为65公斤,右玉莜麦亩产量为48公斤;马铃薯为朔州重要的粮食蔬菜作物,亩产为82公斤。 整个山西: 小麦,1914年,平均亩产44.2公斤 玉米,1919年,平均亩产49公斤;1947年,平均亩产40公斤;1949年;平均亩产86公斤。 --------------------- 陕西渭南县 秋粮作物(1990年) 玉米平均亩产216公斤,(华县赤水镇1.3亩掖单13号,亩产868.9公斤);大豆亩产77公斤;红薯、洋芋亩产208公斤(已折粮);谷子亩产84公斤;糜子亩产55公斤;水稻亩年264公斤。 油料作物(1990年) 油菜亩产91公斤;花生亩产121公斤;芝麻亩产46公斤;小麻籽亩产100公斤;向日葵亩产107公斤。 --------------------- 江苏沭阳沂涛镇(1986年): 陶庄村,小麦亩产量五百四十二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六百一十斤,大豆亩产二百三十斤,油菜亩产一百九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三十二斤。 大王庄,小麦亩产量五百五十斤,水稻亩产七百七十斤,玉米亩产量六百五十斤,大豆亩产一百二十斤,油菜亩产二百斤,花生亩产四百五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五十斤。 魏湾村,小麦亩产量五百八十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五百六十斤,大豆亩产一百八十斤,油菜亩产二百八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斤。 常荡村,小麦亩产量六百一十一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量五百斤,高粱亩产七百斤,山芋亩产五百斤,大豆亩产三百二十斤,油菜亩产一百三十斤,棉花亩产皮棉八十八斤。 二圩村,小麦亩产八百五十一斤;水稻亩产五百三十八斤;玉米亩产六百一十斤;山芋亩产五百八

十斤,大豆亩产二百四十七斤;油菜亩产二百零一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二十九斤。 沈集村,小麦亩产五百五十斤;水稻亩产五百七十五斤;玉米亩产五百六十斤,大豆亩产一百八十斤,油菜亩产二百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二十斤。 王团庄村,小麦亩产量四百五十斤;水稻亩产八百五十斤;玉米亩产四百七十一斤,大豆亩产二百零一斤,棉花亩产皮棉七十一斤。 钱圩村,小麦平均亩产五百斤;玉米亩产五百五十斤;山芋亩产六百斤,大豆亩产二百斤;油菜亩产一百八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斤。 鹿顶村,小麦亩产四百九十斤,大豆亩产二百斤;油菜亩产二百五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一十六斤,麻类亩产四百斤。 屋基村,小麦亩产五百三十八斤;水稻亩产八百斤;玉米亩产五百六十六斤;山芋亩产五百七十二斤,大豆亩产二百三十八斤;油菜亩产二百一十六斤,棉花亩产一百一十四斤皮棉,麻类亩产五百斤。 大周庄农科站,小麦亩产五百六十斤、水稻亩产九百二十四斤,玉米亩产六百五十九斤,山芋亩产六百斤,大豆亩产二百五十斤,花生亩产四百三十斤,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三十斤。 ------------------------ 上海嘉定县: 水稻 1949年,中稻,亩产190公斤;晚季稻,亩产201公斤;总产量平均,201公斤。 1952年,中稻,亩产245公斤;晚季稻,亩产262公斤;总产量平均,261公斤。 1957年,早稻,亩产151公斤;晚季稻,亩产242公斤;总产量平均,242公斤。 1965年,早稻,亩产305公斤;晚季稻,亩产439公斤;后季稻,亩产317公斤;总产量平均,317公斤。 1970年,早稻,亩产330公斤;晚季稻,亩产360公斤;后季稻,亩产290公斤;总产量平均,316公斤。 1975年,早稻,亩产399公斤;晚季稻,亩产412公斤;后季稻,亩产319公斤;总产量平均,353公斤。 1980年,早稻,亩产329公斤;晚季稻,亩产355公斤;后季稻,亩产136公斤;总产量平均,232公斤。 1987年,晚季稻,亩产476公斤;总产量平均,476公斤。 麦子 1949年,小麦,亩产49公斤;元麦,43公斤;大麦,49公斤;总产量平均,46公斤。 1952年,小麦,亩产65公斤;元麦,66公斤;大麦,72公斤;总产量平均,66公斤。 1957年,小麦,亩产73公斤;元麦,66公斤;大麦,85公斤;总产量平均,71公斤。 1965年,小麦,亩产201公斤;元麦,191公斤;大麦,201公斤;总产量平均,201公斤。 1970年,小麦,亩产167公斤;元麦,131公斤;大麦,155公斤;总产量平均,152公斤。 1975年,小麦,亩产251公斤;元麦,159公斤;大麦,212公斤;总产量平均,213公斤。 1980年,小麦,亩产283公斤;元麦,220公斤;大

麦,234公斤;总产量平均,266公斤。 1987年,小麦,亩产253公斤;元麦,180公斤;大麦,223公斤;总产量平均,247公斤。 大豆,民国19年,亩产54.5公斤;1969年,亩产132公斤;1987年,亩产113公斤。 玉米,1949年,亩产217.5公斤;80年代,亩产230-250公斤。 ------------------------ 湖南怀化县: 水稻,民国29年,平均亩产149公斤;1952年,试种双季稻18亩,早稻亩产167公斤,晚稻111公斤,两季亩产278公斤;1957年,平均亩产187公斤;1984年,平均亩产347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嗣后,由于以户经营,忽视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老化,渠道失修,管理不善,灌溉效益降低。 玉米,1949年,平均亩产34公斤;1954年,平均亩产210公斤;1987年平均亩产100公斤。 红薯,(均按400公斤鲜薯折谷100公斤计算),第三农业社种植40亩,平均亩产312.5公斤,其中1.7亩高产地,亩产500.5公斤。1977年,全县平均亩产123公斤(以总面积与总产量折算,下同);1979年,全县平均亩产195.5公斤。 黄豆,1958年,平均亩产40公斤;1981年,平均亩产82公斤;1987年,平均亩产78公斤。 小麦,1987年,平均亩产82公斤。 ------------------------ 四川内江县: 玉米,民国时期,二马牙一般亩产200公斤左右,糯包谷亩产50多公斤。1955年,金皇后亩产100-150公斤;80年代,平均亩产290公斤。 ------------------------ 广西鹿寨镇: 水稻,民国时期正常年景,一般亩产60-80公斤。1957年,城关平均亩产稻谷108.5公斤、鹿寨镇平均亩产稻谷90.5公斤。“大跃进”期间,镇境大量兴修水利设施,经过数年续建配套,发挥灌溉效益,双季稻面积逐年增加。1980年,城关平均亩产稻谷210.5公斤、鹿寨镇平均亩产稻谷208公斤。2003年全镇稻谷平均亩产362.5公斤。 玉米,1961年,亩产量为29.25公斤;1966年,亩产量为37.5公斤;1980年,亩产量49公斤;2003年,杂交玉米平均亩产240公斤。 红薯,1963年,亩产31.5公斤(已折粮,下同);1980年,亩产67.5公斤;2003年,154公斤。 ------------------------ 民国28年(1939年),甘肃礼县西和县,平常年景作物收获量如下表: 作物名称 每亩种籽(斤) 每亩产量(斗) 每斗斤数 小麦 10 1.5 50 玉米 3 2.2 65 青稞 8 2 40 小豆 9 1.6 70 稻子 4 3 40 荞麦 1 2 35 黄豆 6 0.8 70 洋芋 50 10 72 燕麦 4 2.3 30 胡麻 6 0.5 45 谷子 N 1.8 40 =========================


芝麻亩产多少斤相关热词搜索:种植芝麻亩产斤 亩产万斤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芝麻亩产多少斤”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芝麻亩产多少斤"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24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