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2017-07-04 13:34:5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共7篇)半夏种植技术【概述】 半夏别名:麻芋头、老鹳眼、三步跳、野芋头、旱半夏、三叶半夏等。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块茎经搓去外皮,干燥,炮制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治湿痰阻塞、痰饮咳嗽、胸部胀满等症。半夏有毒...

篇一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半夏种植技术

  【概述】

  半夏别名:麻芋头、老鹳眼、三步跳、野芋头、旱半夏、三叶半夏等。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经搓去外皮,干燥,炮制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治湿痰阻塞、痰饮咳嗽、胸部胀满等症。半夏有毒,被国家定为28种毒性中药材之一。生半夏毒性最大,次为漂半夏,再次生姜半夏和蒸半夏,白矾半夏最小。

  半夏炮制方法不同,中药用途亦不同。生半夏外用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常用于燥湿化痰。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浙江、山东等省,广西、云南、贵州亦有产。全国多数省区有栽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地下块茎近球形,表面有黄棕色叶基残体,直径0.3~4cm,上半部周围生有多数须根。基生叶生于块茎顶端,具长柄,一年生叶为卵状心形单叶,2~3年生为三出叶复叶,叶片椭圆至披针形,中间一片较大,全缘。叶柄下部内侧着生一珠芽。花雌雄同株,花萼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下部筒状,顶端有鼠尾状附属物伸出于佛焰苞片之外。肉穗花序上部为粉白色雄花,下部为雌花,中部不育,浆果卵圆形绿色,熟时红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图11)。

  【生物学特性】

  半夏原野生于湿润的河边、沟旁、灌木丛和山坡林下,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家种喜温和、湿润气候和半荫蔽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若夏季缺水干旱则1年内可倒苗1~3次。

  半夏于气温8~10℃幼芽萌动,14℃开始出苗,随着叶柄的生长出现珠芽。15~26℃是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停止生长,此时若缺水则倒苗严重。秋末气温低于13℃开始出现枯叶。半夏属于浅根系植物,吸收能力差,生长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不一样。春季或秋季成熟期需水偏少,夏季时块茎膨大期需水较多。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达19.5%~25%最为适宜。有机质含量达1.12%以上,全含盐量在0.11%及pH7.4以下的砂壤土为种植半夏最适宜的土壤,一般不发生倒苗,产量亦高。

  半夏种植喜半荫蔽环境,所以光照强度对半夏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试验证明,半荫区的半夏形成的珠芽最多,增重达117.8%,而向阳区和全荫蔽区的产量相对较低。所以,适当遮荫,对减少水分消耗,降低地温,缓和旱情,减少倒苗具有较好作用。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好土地,这是使半夏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半夏为草本须根植物,根深一般不超过20cm,故宜选肥沃、含有机质多、pH偏酸性、土质疏松、具有排灌条件的砂质壤土或黏壤土地块栽种。山区应选山的半荫面坡地。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重黏土地易板结不利块茎生长,盐碱地块极易死苗,涝洼地块易积水烂块茎,均不宜栽种。

  试验证明:半夏喜肥,富含有机质的地块产量高,故宜多施农家有机肥。

  一般地块亩施圈肥5000kg、腐熟饼肥100kg、过磷酸钙50kg、生物钾肥(试验增产7%)2kg。冬天应在作物收获后立即施肥耕地作畦,尽可能在封冻前进行冬耕,以促进土壤风化,增加肥力。第二年春解冻后,进行施肥浅耕,耙细整平,做成85~110cm宽平畦,畦埂做35~40cm宽。偏碱性地不宜使氯化钾、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化肥,否则易发生倒苗和烂母块茎。为预防春旱,封冻前应先灌足水,待墒情适宜时冬耕,这样翌年春种前一般不用浇水,有利早春地温的上升,促使半夏早出苗。

  2.繁殖方法

  半夏有种子、珠芽、块茎三种繁殖方法。生产上主要采用珠芽和块茎繁殖。

  (1)种子繁殖:

  夏秋果实成熟时采下,剥出种子夏季可随采随种。在整好的地内,按行距10cm开2~3cm深的沟,将种子撒人沟内,耧平,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可出苗。秋季采种后应先用湿砂土贮藏,待翌年3月下旬按上述方法播种,种后可覆盖地膜,苗出齐后揭去地膜。当年长出一个卵状心形单叶,如加强肥水管理,块茎直径可达0.3~O.7cm;第二年个别植株出现三小叶复叶,能长出直径l~3cm的块茎。

  (2)珠芽繁殖:

  珠芽在叶柄上形成,因栽种的深浅不同,有的生在地下,有的则生在地上。在地下形成的个大,一般直径在1~1.5cm,而地上形成的直径一般为0.4~O.7cm。大田生产上一般不用单独采收珠芽进行再种,而是在珠芽出现后采用培土的方法使珠芽小块茎生根发芽,形成新植株,这样不但省工,而且出苗早,利于植株生长。当年可长成直径1~3cm的块茎,这也是增产的措施之一。

  (3)块茎繁殖:

  大田栽培的主要采用块茎繁殖法。块茎增重多,产量高。1)栽种时间:长江以南地区可在秋末随刨随种;黄淮地区可春栽。春栽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惊蛰”至“春分”间下种,但过早温度低,起不到早栽作用,过晚虽然出苗快,但生长期相对缩短,影响产量。

  2)栽种方法:

  栽种前10~15天,将选好的种栽用5%的草木灰液或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放在蔬菜大棚内或室内暖和处催芽,待种栽芽鞘萌动时即可栽至大田。在整好的畦内,将催芽的种栽,按其不同大小直径所需要的行距和覆土深度开栽种沟,每畦按行距20cm开4~5沟,沟底要平,按株距3~4cm将块茎交叉放人沟内,每沟放2行,芽头向上,先用土拌生物钾肥撒在种栽上,再按不同种栽的要求深度,一般栽种深度是块茎种栽直径的2~3倍为最好。覆土一般为5cm左右,小种栽4cm,轻踏一遍即可。栽种沟应开得稍深,以低于两边2cm左右为宜,使覆土后仍保留呈浅沟状,这样既预防出芽顶膜,又使第二代珠芽培土简便易行。

  种完1畦后,按每亩用乙草胺原液70ml,兑水40kg,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地面一层,立即盖地膜。盖地膜时,先将一头用土压实,再顺畦挣紧地膜,最后压好两边即可。种一畦、喷一畦、盖一畦。喷乙草胺对半夏植株生长有利。盖地膜既增温,又保墒,能提前出苗约25天。

  是否进行间作,各地应根据其栽种习惯与肥水条件来选择。如要间作,畦埂应留宽,间作物要尽量早种,使其半夏需要遮荫时正好长高,不需遮荫时恰好成熟。根据多年栽种半夏的经验,黄淮地区,只要选地适宜,肥水充足,管理得当,不间作也能使半夏倒苗率大大降低,达到丰产目的。

  除以上三种繁殖方法外,也可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法。选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良半夏的块茎、珠芽的切块或叶的切片进行繁殖,这是选择优质高产、习性优良品种的好措施。

  3.田间管理

  (1)地膜管理:

  “清明”至“谷雨”问,可以“破膜放苗”。当大块茎春栽盖地膜的苗基本出齐,晴天的中午膜内温度可达30℃,因此应经常锻炼小苗,于傍晚揭去地膜。如果小种栽出苗较晚,也可在‘‘谷雨”后揭去地膜,宜早不宜迟。

  (2)灌溉与排水:

  半夏喜湿润,怕干旱,需水较多。去膜后,如果土壤较干,影响幼苗生长时,应喷水浸透,不可大水漫灌;麦收前后,气温较高,黄淮地区往往受干热风的影响而出现旱情,此时正值块茎、珠芽膨大较快的时候,如干旱缺水,半夏很快倒苗,造成减产。因此,此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5%),使其处于旺盛生长的环境。雨季应特别注意排水工作,以防土壤过湿,块茎腐烂。“处暑”后,需水较少,应视天气情况适当浇水,以不出现干旱为宜。

  (3)中耕除草:

  由于降雨、浇水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土壤板结,影响半夏的正常生长。因此,适时中耕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利于半夏的生长。揭膜后,应勤松土除草,雨后或浇水后适时松土,中耕要浅,做到不漏锄、不伤苗,保持整个生长期地中无杂草。

  (4)盖麦秸保墒降温:

  半夏在烈日直射、气温高达35℃以上的夏季,生长基本停止。如天气干旱缺水,极易倒苗枯死。此季节采取地面普撒麦秸(糠)法,即:麦收前(“小满”前后),在浇水或雨后,于半夏地内撒一层(约3cm厚)麦秸或麦糠,可降低倒苗率50%以上,产量成倍增长。如到汛期高温少雨,仍应再加盖1次,此时盖的越厚,地温降得越低,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有利抗倒苗。如汛期雨水较多,不但不能盖第二次,而且还应将第一次的麦秸除去,以降低土壤湿度,减少烂块茎。

  (5)培土:

  目的是盖住珠芽,使其在土中生根发芽,尽快长成新植株。“小满”至“芒种”为结珠芽高峰期,出现多数珠芽时,用行间或畦埂土盖住,以高出珠芽2~3cm为宜。以后陆续出现珠芽时,用同样的方法培土即可。

  (6)雨季管理:

  对春栽秋收的黄淮地区,如果秋季阴雨连绵,土壤湿度过大,已成熟的块茎很易腐烂,不及时收刨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遇此种情况,不管是否到收刨季节,均应及时采挖,可收大留小,大的加工商品,小的留在地中使其自然生根发芽,待秋后再刨收。

  (7)防治病虫害

  1)块茎烂病:

  此病原不详。多在高温多雨、土壤湿度过大时发生。发病后块茎腐烂,地上部枯萎。

  防治方法:选高燥易排灌的地块种植;种栽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发现病株及时挖出,在病穴撒石灰粉消毒,防止蔓延。

  2)缩叶病:

  又名病毒病。多发生在夏季,染病后叶卷缩扭曲,植株矮小畸形。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栽;实行轮作,不重茬;苗期及时消灭传播病毒的蚜虫;发病后及时挖出病株烧毁,并用石灰粉消毒。

  3)烫叶病:

  又名“碎倒病”,病原不详。此病发病急,传染快,危害极大。多在高温多湿的雨季发生,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发生严重。发病初期叶及叶柄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随之色泽加深,患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呈半透明状下垂,相互黏连在一起,病田中有腥臭味。

  防治方法:选择易排灌的地块种植;注意轮作;进入雨季喷1:1:120波尔多液或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预防,7天1次,连续3次;发病初及时喷洒66.5%的普力克700~800倍液,7天喷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虫害:

  主要有天蛾幼虫(Deilephila elpenor Lewisi But-ler),7~8月为害叶片,发生时用90%的敌百虫800倍液喷杀。蚜虫发生时可喷洒50%乐果乳剂1500倍液防治。

  4.选育良种

  良种是半夏高产的基础。大田生产上,选用桃叶和竹叶型半夏为好。特点是叶柄高而粗,珠芽膨大时不致完全撕裂,易抗倒苗。叶片肥厚,色绿,光合作用强,产量相对较高。用大块茎做种栽,养分足,幼苗期生长旺盛,副芽多,叶柄发得多,结珠芽多,产量高。试验证明,大块茎比中小块茎分别增产18%和近80%。栽种前,从已选留的种栽中,再进一步剔出有伤口、腐烂、形状异型的块茎,剩下圆形或类圆形、质地坚实、直径1cm以上、芽头饱满的块茎备栽。

  【收获加工】

  (1)半夏要适时采收:

  长江以南地区多一年两收,即夏收与秋收。夏收于“夏至”前后,秋收于“霜降”至“立冬”间。黄淮地区以“秋分”前后收刨为宜,至迟不过“寒露”,否则不易脱皮,加工的商品易成“僵子”,质量差。收刨时,从畦一头顺行用铁锨或小铲贴根将半夏翻在一边,随即细拣。如果土壤湿度过大,不易打碎时,应提前数天顺行刨松一下,加快水分蒸发,在土壤湿度适宜时再仔细收刨。

  (2)加工方法:

  先将鲜半夏大小分档,去净须根,洗净泥土,分别倒人缸内或装入麻袋内,穿胶靴踩踏。在大部分外皮去掉后,倒在筛子或筐子里漂去碎皮,拣出未去掉皮的再搓,直至全部去净为止。如果较大的块茎底部仍有淡黄色半透明的“茧子”时,应一个个地刮去。如果栽种面积较大,最好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既省工时,加工质量又好。把去净外皮的半夏控净水,放在熏炕上用硫磺熏24小时,摊在箔或席上晒干。加工量大的应烘干。每3~3.5kg鲜品可加工成lkg干品。鲜半夏应及时加工,当天未加工的部分在屋内用湿土培,2~3天内一定要完全加工。

  (3)种栽贮藏:

  收刨时,将选留的种栽放在通风处晾2~3天,使其表面稍干时,放在地势高燥处的贮藏坑内。坑深lm,坑底用草铺垫,四周用玉米秸隔开,坑口用木棍支持,上覆盖土,并留l~2个小通气孔,使坑内温度保持2~7℃,待翌年春栽时挖出。

  (4)室内贮藏:

  在屋子的墙角,根据量的多少用砖垒墙,底层铺干砂土,放一层种栽盖一层土,放到30~40cm厚,上边盖8~10cm的砂土即可。

  半夏以身干、去净外皮、色白、质坚实、粉性足、圆形或类圆形者为佳。

篇二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林地间作半夏技术等

  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地株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能。耐阴耐寒畏阳光,幼苗怕炎热,适宜林木间作。

  

  一、繁殖技术

  

  半夏一般用地下球茎和珠芽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球茎繁殖。寒露前后采挖球茎时,选择较小的做种,用湿土埋藏在阴凉通风处,到第2年清明前后,按行株距10×6厘米移载于大田中。移栽深度,3厘米即可,地温15~20℃,半月可出苗。亩用种40~50公斤。

  2、珠芽繁殖。夏秋间,当地上部分枯萎后,叶梗下的珠芽恰好长成,即可采下作种,按6~8厘米开穴,穴播2个,覆土3厘米,稍压实,施入适量的磷钾肥,保持干湿适宜。珠芽繁殖是当前半夏繁殖的主要方法,发芽可靠,成熟期早。

  3、种子繁殖。选二年生的半夏,在清明前后整地作畦,按8~10厘米的行距,试播于畦内,覆土2厘米左右,踏实后再浇水,使均匀着地,上盖麦草或稻草,保持湿润,出苗后揭去草,亩用种1.5公斤左右。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半夏根系较短,喜肥,以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种植为好。翻耕土地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深翻20厘米,耙细整平,作1.2米宽的高畦。

  2、合理施肥。施肥应以重施底肥,巧施追肥,常施根外肥为原则。重施底肥:整地时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人畜粪2000~3000公斤。巧施追肥:在6月上、中旬进行第1次追肥。追施尿素5~7.5公斤,并施圈肥500~1000公斤,施肥后培土。7月份进行第2次追肥,井摘除花蕾。常施根外肥,每隔15~20天,根外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可促进块茎和珠芽膨大。

  3、合理浇水。半夏喜湿,若水分不足,湿度不够,半夏即出现枯苗现象,对产量影响极大。尤其是5~9月,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块茎生长。

  4、科学除草。苗出齐后,应及时清除杂草。行间浅锄,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株间草用手拔除。

  

  三、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病毒病以及块茎腐烂病,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防治,并在干旱时注意遮荫浇水,雨季时应注意排水。以免积水引起块茎腐烂。虫害主要为红天蛾和青虫,可用杀虫剂防治,也可以人工捕捉。

  

  四、采收及加工

  

  用块茎和珠芽繁殖,可于当年或第2年采收。用种子繁殖,则需在3~4年后采收。一般于9~10月半夏地上植株枯萎后挖出块茎,洗净,搓去外皮,晒干即可。鲜、湿半夏有剧毒,加工时要特别小心如用手接触过多,发生中毒现象时,最好用使用生姜水涂抹,2天后可自行消失。洗半夏的水千万不可乱弃,否则可危害人、畜、禽。

  

  应急抗旱灌溉的几种方法

  刘文和

  一、坐水播种

  

  坐水即是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是一种抗旱型半灌溉技术。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影响全年产量,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坐水播种的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的深度一般应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量每穴2~3升,每亩6~9立方米。坐水播种应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后选择离水源较远的地块。采用坐水播种的方法,可以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坐水播种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水源到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00米;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00米。一般出苗率可达95%以上,增产15~20%。

  

  二、地膜穴灌

  

  地膜穴灌是在抗旱坐水播种的基础上进行。播种后覆上地膜,当作物出苗快顶到地膜时,选择温暖天气将地膜呈十字形划破。待苗长出地膜后,再把播种坑扩大为灌水孔,即地膜集流穴。灌水时可每孔根据植株大小人工灌少量水,保证作物成活;同时地膜集流穴可以收集天然降雨时降到其他部分膜上的雨水,提高降雨的利用率。地膜穴灌还可先将土地整成沟垄相间的田面,灌水时水流通过放苗孔渗入土中,再通过毛细作用湿润作物根区。

  

  三、人工洞灌

  

  春季作物出苗后,如遇较长时间干旱,就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此时如果其他灌溉措施无法满足或无法到达时,可以进行人工洞灌法抗旱保苗。具体做法是:在幼苗根部附近,用直径2~3厘米的尖头木棒,由地面斜向根部插-20~30厘米深的洞穴,然后在洞内灌水1~2升,待水渗入后,用干土将洞口封闭,以减少蒸发。这样可缓解旱情,使作物度过干旱期,免于失收。

  

  四、软管扩浇

  

  利用软管输水扩浇简便易行、机动灵活。软管输水灌溉可以爬坡、过沟,而且投资小,管理方便,适合一家一户个体抗旱灌水、解决零散地块或局部旱田的浇水问题。软管输水灌溉的优点是:(1)可有效地减少渗漏、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比土渠输水节水30%左右。(2)输水快、省时,灌水效率高。(3)软管价格较低,投资少、见效快。(4)搬动省力,铺设容易,可长可短,伸缩自如,不受地形限制,小坡小坎能爬。沟路林带能穿,用时铺设,灵活自如。软管输水灌溉长度不宜超过200米。铺设力求线路短、控制面积大、输水畅通。地势较平坦的灌区,可沿田间道路、林网线路铺设;地形较复杂的灌区,可根据地势选择最佳路线;在老灌区,可沿原有土渠或顺耕作垄铺设。使用软塑管浇地,一般是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灌水过程中采用脱节分段法,浇完一段地,抽掉一节管。为了使用方便,软塑管每节长度可根据地块大小和畦田长短而定。联接方式,一般同径管宜采取“揣袖”法套接,即顺水流方向内插搭接长度为管径1.2~2倍,不应搭接太少,以防漏水或脱节,搭接处尽量

[1] [2] 下一页

篇三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半夏种植现状和发展建议

对半夏种植的发展建议

中药材半夏,为了与水半夏的区分,大家习惯叫做“旱半夏”。地方名字有江苏叫“野芋头”、河南称“闹狗蛋”、江西称“老鸹眼”、云南叫“小半夏”、山东称“鸦芋头”、湖北称“三步跳”、四川称“麻芋头”等等,属于天南星科植物的干燥块茎。它具有根浅喜肥、怕强光、怕高温、喜湿润、怕干旱、怕水涝等生长特殊习性。人工种植中为了满足以上生长习性,几十年来从事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很多种植管理技术,但因为各种因素,这些技术并没有得到普及,大多数半夏种植者,只是了解一些表面的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实用技术,所以,半夏的人工栽培产量低,质量差,货源少,价格逐年上涨。 2000年以来,半夏价格从20元/公斤逐渐上升到目前的120元/公斤(2012年9月1号),每年都在上涨,并不象其他中药材品种价格涨降不稳定。因为价格的上涨,每年都会新增好多种植户;但增加了种植面积,不一定货源就多,原因是大部分种植者只看价格,想象效益,忽略了自己是否具备条件、技术上的难度、病害会导致的产量低、甚至绝产的实际,把本年度市场上有限的块茎(半夏种植中的种源用鲜块茎)资源播种在地里,到收获时,收获的半夏还没有播种的种茎多。所以,种植的越多,用种量就越大,市场上的商品就越少,年复年的削减商品半夏货源;另外,半夏生产中用工量大,劳动力价格升高,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这就是造成半夏每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缓解半夏的供需矛盾,满足制药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药农收益,建议有条件的药农可以适当发展。种植半夏必须同时具备以

下条件:(1)土壤是沙壤土,不能太酸和太碱,PH在6.5-7.5之间,土壤中没有或很少有根生杂草和石块;(2)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超过1.2%以上;(3)有充足水源,浇水方便,并且能彻底排涝;(4)地

势有一定坡度,最好是坡

度在5-10度,没有坡度,要做多条沟。想种植半夏的药农朋友。然后结合自己掌握的或学到的技术和经济情况,确定种植面积。按现在技术水平和大田生产实际,如果达到以上四方面自然条件,并能在技术基础上人为满足半夏生长所需要条件,每亩可产半夏干品200公斤以上,按目前市场价格120元/公斤(2012年9月1号),亩效益可达两万元以上,收益相当可观。但是,不要只注意高效益,忽略了技术力量和具备的条件,碰年份、碰天气、马虎大意,跟风发展,盲目种植,以免给自己和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山东菏泽市半夏研究所 庞福海

篇四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半夏种植技术

一、植株形态特征

半夏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40 cm。地下块茎球形或

扁球形,直径0.5~4.0 cm,芽的基部着生多数须根,底部与下半【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部淡黄色,光滑,部分连年作种的大块茎周边常联生数个小块状

侧芽。顶基生叶1~4枚,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5~25 cm,

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直径3~8 cm,偶见叶片基部亦【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具一白色或棕色小珠芽,直径2~4 mm。实生苗和珠芽繁殖的幼

苗叶片为全缘单叶,卵状心形,长2~4 cm,宽1.5~3 cm;成年

植株叶3全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披针形至条形,中裂片长3~

15 cm,宽1~4 cm,基部楔形,先端稍尖,全缘或稍具浅波状,

圆齿,两面光滑无毛,叶脉为羽状网脉。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

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边缘多呈紫绿色,长6~7 cm;内侧

上部常有紫色斑条纹,佛焰苞合围处有一直径为1 mm的小孔,

连通上下,花序末端尾状,伸出佛焰苞,绿色或绿紫色,佛焰苞

下部管状不张开,上部微张开,直立,或呈"S"形弯曲。花单性,

雌雄同株;花序轴下部着生雌花,无花被,有雌蕊20~70个,

花柱短,雄花位于花序轴上部,白色,无被,雄蕊密集成圆筒形,

与雌花间隔3~7 mm,花粉粒球形,无孔沟,电镜下可见花粉粒

表面具刺状纹饰,刺基部宽,末端锐尖。浆果卵圆形,顶端尖,

绿色或绿白色,成熟时红色,长4~5 mm,直径2~3 mm,内有

种子1枚。种子椭圆形,两端尖,灰绿色,长2~3 mm,直径2.2

mm,不光滑,无光泽,解剖镜下观察有纵向浅沟纹。鲜种子千

粒重10 g左右。花期4-7月,果期8-9月。图10-10. 图10-10 半夏植株形态图

二、生物学特性

半夏为浅根性植物,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土、砾土、重黏土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其他土壤基本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深厚,含水量在20%~30%、pH 6~7的砂质壤土较为适宜。野生多见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情况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 半夏具有明显的杂草性,具多种繁殖方式,对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

一年生半夏为心形的单叶,第二至第三年开花结果,有2或3裂叶生出。半夏一年内可多次出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平均可出苗3次。第一次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第三次在9月上、中旬。相应每年平均有三次倒苗,分别为3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11月下旬。出苗至倒苗的日数,春季为50~60 d,夏季为50~60 d,秋季为45~60 d。倒苗对于半夏来说,一方面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珠芽数量,亦即进行了一次以珠芽为繁殖材料的无性繁殖。第一代珠芽萌生初期在4月初,萌生高峰期为4月中旬,成熟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半夏块茎一般于8~10℃萌动生长,13℃开始出苗。随着温度升高出苗加快,并出现珠芽。15~26℃最适宜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秋后低于13℃以下出现枯叶。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冬播或早春种植的块茎,当1~5 cm的表土地温达10~13℃时,叶开始生长,此时如遇地表气温持续数天低于2℃以下,叶柄即在土中开始横生,横生一段并可长出一代珠芽。地温、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越长,地下珠芽长的越大。当气温升至10~13℃时,叶直立长出土外。

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休眠特性。种子发芽适温为22~24℃,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一) 品种类型

半夏栽培历史虽较短,但因其为广布种植物,为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加之人为有目的的选择,在半夏自然和栽培群体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类型。主要表现在叶型、块茎大小和形状、珠芽数量和着生位置 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并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狭叶型半夏长势旺盛,叶数多,叶片大而厚,抗性强,珠芽多,块茎多且个体大,产量高。故在生产上应注意种质类型的优选。表10-10为来自16个产地的半夏居群引种至南京后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的含量比较。

表10-10 半夏不同居群的β-谷甾醇含量和两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郭巧生等,2001)

(二) 选地与整地

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地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黏重地、盐碱、涝洼地不宜种植。前茬选豆科作物为宜,可与玉米地、油菜地、麦地、果木林进行间套种。

地选好后,于10-11月间,深翻土地20 cm左右,除去砾石及杂草,使其熟化。半夏根系浅,一般不超20 cm,且喜肥,生长期短,基肥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5 000 kg,饼肥100 kg和过磷酸钙60 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播前,再耕翻一次,然后整细耙平。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宜作成宽【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1.2~1.5 m、高30 cm的高畦,畦沟宽40 cm,长度不宜超过20 m,以利灌排。北方浅耕后可作成宽0.8~

1.2 m的平畦,畦埂宽、高分别为30 cm和15 cm。畦埂要踏实整平,以便进行春播催芽和苗期地膜覆盖栽培。

(三) 繁殖方法

生产上半夏的繁殖方法以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为主,亦可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生产周期长,一般不采用。

1 块茎繁殖 于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取出贮藏的种茎栽种,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春栽,宜早不宜迟,一般早春5 cm地温稳定在6~8℃时,即可用温床或火炕进行种茎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0℃左右时,15 d左右芽便能萌动。2月底至3月初,雨水至惊蛰间,当5 cm地温达8~10℃时,催芽种茎的芽鞘发白时即可栽种(不催芽的也应该在这时栽种)。适时早播,可使半夏叶柄在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植株,并且产量高。

在整细耙平的畦面上开横沟条播。行距12~15 cm,株距5~10 cm,沟宽10 cm,深5 cm左右,沟底要平,在每条沟内交错排列两行,芽向上摆入沟内。栽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每亩用混合肥土2 000 kg左右。然后,将沟土提上覆盖,厚5~7 cm,耧平,稍加镇压。也可结合收获,秋季栽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方法同春播。

每亩需种茎50~60 kg,适当密植,生长均匀且产量高。过密,则幼苗生长纤弱,除草困难;过稀,则苗少草多,产量低。覆土也要适中。过厚,则出苗困难,将来珠芽虽大,但往往在土内形成,不易采摘;过薄,种茎则容易干缩而不能发芽。栽后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若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栽后立即盖上地膜。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0.014 mm),也可以用高密度地膜(0.008 mm)。地膜宽度视畦的宽窄而定。盖膜时3人一组,先从畦的两埂外侧各开一条8 cm左右深的沟,深浅一致,1人展膜,2人同时在两侧拉紧地膜,平整后用土将膜边压在沟内,均匀用力,使膜平整紧贴畦埂上,用土压实,做到紧、平、严。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4月上旬至下旬,当气温稳定在15~18℃,出苗达50%左右时,应揭去地膜,以防膜内高温烤伤小苗。去膜前,应先进行炼苗。方法是中午从畦两头揭开膜通风散热,傍晚封上,连续几天后再全部揭去。采用早春催芽和苗期地膜覆盖的半夏,不仅比不采用本栽培措施的半夏早出苗20 d,而且还能保持土壤整地时的疏松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可增产83%左右。

2 珠芽繁殖 半夏每个叶柄上至少长有一枚珠芽,数量充足,且遇土即可生根发芽,成熟期早,是主要的繁殖材料。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珠芽已成熟,即可采取叶柄上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播。按行距10 cm,株距3 cm,条沟深3 cm播种。播后覆以厚2~3 cm的细土及草木灰,稍加压实。也可按行株距10 cm×8 cm挖穴点播,每穴播种2~3粒。亦可在原地盖土繁殖,即每倒苗一批,盖土一次,以不露珠芽为度。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一举两得,有利增产。

3 种子繁殖 用种子繁殖的两年生以上半夏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夏季采收的种子可随采随播,秋末采收的种子可以砂藏至次年3月播种。此种方法出苗率较低,生产上一般不采用。按行距10 cm开2 cm深的浅沟,将种子撒入,耧平,覆土1 cm左右,浇水湿润,并盖草保温保湿,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苗高6~10 cm时,即可移植。当年第一片叶为卵状心形单叶,叶柄上一般无珠芽,第二年3~4个心形叶,偶见有3小叶组成的复叶,并可见珠芽。实生苗当年可形成直径为0.3~0.6 cm的块茎,可作为第二年的种茎。

(四) 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避免草荒。中耕深度不超过5 cm,避免伤根。因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其根系集中分布于12~15 cm的表土层,故中耕宜浅不宜深,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半夏早春栽种,地膜覆盖,在其出苗的同时,狗尾草、马唐草、牛筋草、画眉草、香附草、苋菜、小旋花、灰灰菜、马齿苋、车前等十余种杂草也随之出土,且数量多,往往造成揭膜后出苗困难,影响半夏的产量,因此应及时除草。

2 摘花 为了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促进块茎的生长,有利增产,除留种外,应于5月开花抽薹后,分时分批摘除花葶。此外半夏繁殖力强,往往成为后茬作物的顽强杂草,不易清除,因此,必须经常摘除花葶。

3 水肥管理 半夏喜湿怕旱,无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播前都应浇1次透水,以利出苗。出苗前后不宜再浇,以免降低地温。立夏前后,天气渐热,半夏生长加快,干旱无雨时,可根据墒情适当浇水。浇后及时松土。夏至前后,气温逐渐升高,干旱时可7~10 d浇水一次。处暑后,气温渐低,应逐渐减少浇水量。经常保持栽培环境阴凉而又湿润,可延长半夏生长期,推迟倒苗,有利光合作用,多积累干物质。若遇久晴不雨,应及时灌水,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因此,加强水肥管理,是半夏增产的关键。

在生长期间经常泼浇稀薄人畜粪水,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半夏生长,起到增产的作用。每次可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和过磷酸钙。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一般可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齐苗后,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 000 kg;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用人畜粪水2 000 kg;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每半月一次,至秋后逐渐出苗;第四次于9月上旬,半夏全苗齐苗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 kg、过磷酸钙20 kg、尿素10 kg,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浆的作用。半夏生长中后期,每10 d根外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4 培土 珠芽在土中才能生根发芽,在6-8月间,有成熟的珠芽和种子陆续落于地上,此时要进行培土,从畦沟取细土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厚1~2 cm。追肥培土后若无雨,应及时浇水。一般应在芒种至小暑时培土两次,促使萌发新株。两次培土后行间即成小沟,应经常松土保墒。

5 遮阳 生产上可于4月中下旬畦边间作玉米、辣椒及豆类作物,6月上、中旬间作物长高或搭架遮阳,9月后,气温渐低,应及时收获间作物。

(五) 病虫害防治

1 根腐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是半夏最常见的病害,多发生在高温多湿季节和越夏种茎储藏期间。危害地下块茎,造成腐烂,随即地上部分枯黄倒苗死亡。

防治方法:① 选用无病种栽,雨季及大雨后及时疏沟排水。② 播种前用木霉(Trichoderma spp.) 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半夏块茎,或以5%的草木灰溶液浸种2 h;或用1份50%多菌灵加1份40%的乙磷铝300倍液浸种30 min。③ 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在穴处用5%石灰乳淋穴,防止蔓延。④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可减轻危害。

2 病毒性缩叶病(Dasheen mosaic virus,DMV)是栽培半夏上普遍发生的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率随栽培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种茎带毒及蚜虫等昆虫传毒可能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多在夏季发生。为全株性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片变为花叶症状,叶片变形、皱缩、卷曲,直至枯死;植株生长不良,地下块根畸形瘦小,质地变劣。当蚜虫大发生时,容易发生该病。该病可使半夏在贮藏期间及运输途中造成鲜种茎大量腐烂,受害半夏块茎加工成商品后,往往质量差,品级低。

防治方法:① 选无病植株留种,避免从发病地区引种及发病地留种,控制人为传播,并进行轮作。② 施足有机肥料,适当追施P肥、K肥,增强抗病力;及时喷药消灭蚜虫等传毒昆虫。③ 出苗后在苗地喷洒一次40%乐果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每隔5~7 d一次,连续2~3次。④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深埋,病穴用5%石灰乳浇灌,以防蔓延。⑤应用组织培养方法,培养无毒种苗。

3 芋双线天蛾[Theretra oldenlandiae (Fabricius) Rothschild.et.Jordan]是半夏生长期间为害极大的食叶性害虫,栽培半夏田为害率可达80%以上。每年可发生3~5代不等,以蛹在土下越冬。8-9月幼虫发生数量最多。成虫白天潜伏在荫蔽处,黄昏时开始取食花蜜,趋光性强。雌蛾交配后2~5 d产卵。每只雌蛾产卵30~60粒,散产于半夏叶背面。一般每片叶只产1粒卵,幼虫孵化后取食卵壳,并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表皮。2龄后叶片吃成孔洞,3龄后从叶缘蚕食,造成大的缺刻,高龄幼虫食量暴增,每头幼虫每天可为害半夏苗10株以上。

防治方法:① 结合中耕除草捕杀幼虫。②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 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幼虫发生时,用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或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喷洒,每5~7 d一次,连续2~3次,可杀死80%~100%的幼虫。

4 红天蛾(Deilephila elpenor lewisi Butler)主要在5-10月造成为害,尤以5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量大,为害最严重。以幼虫咬食叶片,食量很大,发生严重时,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吃光。

防治方法:参考芋双线天蛾。

其他还有半夏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inelliae Saw.)、蚜虫和地下害虫等。

四、留种技术

1 种茎的采收和贮藏 于每年秋季半夏倒苗后,在收获半夏块茎的同时,选横径粗0.5~1.5 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中、小块茎作种用。大块茎不宜作种,这是因为中、小种茎大多是由珠芽发育而来的新生组织,生命力强,出苗后,生长势旺,其本身迅速膨大发育成大块茎,同时不断抽出新叶形成新的珠芽,故无论在个体数量上还是在个体重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增加。而大种茎都是大块茎,它们均由小块茎发育而来,生理年龄较长,组织已趋于老化,生命力弱,抽叶率低,个体重量增长缓慢或停止,收获时种茎大多皱缩腐烂。

半夏种茎选好后,在室内摊晾2~3 d,随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取出栽种。

篇五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半夏栽培技术

篇六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其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主治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头晕不眠等症。

一、植物学特征

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呈心形,两年后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呈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叶子两面光滑无毛。花期在5~7月,果期在8~9月,浆果成熟时呈红色,果内有1粒种子。

二、生物学特征

半夏每年出苗和倒苗两次,3月上旬地温渐高,从母块茎顶部生出叶子,即为第一次出苗,6~8月倒苗。第二次在9月出苗,10~11月倒苗。半夏的种子、珠芽和块茎只要条件适宜均可萌发。

半夏喜温和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和强光照射,一般野生于河边、沟边、灌木丛中和山坡下。半夏块茎的耐寒能力很强,0℃以下能在地里正常越冬。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在半阴条件下生长最为适宜。

三、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半夏根较短,喜水、肥,以选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整地前,每亩施腐熟的圈肥或土杂肥25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混合堆沤后做基肥,深翻20厘米深,耙细整平,做1.2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前茬可选豆科作物,也可和玉米、油菜、果、林等进行套种,在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也可种植。

(二)养殖及种植方法

1、块茎养殖。两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出的小块茎,可做养殖材料。在半夏收获时选取直径0.7~1厘米的小块茎做种,并稍带些湿润的沙土,储藏于阴凉处,以待播种。春季日平均气温在10℃左右即可下种。此方法能使块茎增重快,当年就可收获。在整好的畦内进行双行条播。其行距20厘米,株距3厘米,沟深4~5厘米,每畦开四沟将种茎交叉放入沟内,每沟放两行,顶芽向上,覆土搂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110~125公斤。也可在9月下旬进行秋播,方法与春播相同。

2、珠芽养殖。母块茎抽出叶后,每一叶柄下部或叶片

基部可长出1个珠芽,直径0.3~1厘米,两端尖、中间大。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芽,

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栽到3厘米深的沟内,栽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覆土。当年可长出1~2片叶子,块茎直径1厘米左右,翌年秋天可加工入药,小的可继续做种用。

3、种子养殖。夏秋季节半夏种子成熟时,随收随种。也可将种子储存于湿润的细沙土中,到翌年春季,按行距15厘米,开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搂平保湿,当温度上升到14℃时即可出苗。利用种子养殖的方法,在

篇七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半夏的高效种植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半夏的高效种植技术

作者:王亚虎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12期

摘 要:用塑料小拱棚种植半夏,使种植时间提前1个月,延长了生长期,有效提高了产量;采用块茎繁殖,一年一收,缩短了生长周期,实现当年播种,当年出售,实为高效栽培。 关键词:半夏;三叶半夏;马玉国;高效种植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玉果。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以块茎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作用,生用消疖肿。

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块茎球形或扁球形。叶着生于块茎顶端;幼苗时常为单叶,卵状心形;老株的叶为三小叶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一片比较大,两边的较小,先端尖锐,基部楔形,有短柄;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蛀牙,有时叶端也有一枚,肉穗花序;基部一侧与佛焰苞贴生,上生雄花下生雌花,花序先端有鼠尾状附属物。浆果熟时红色。花期5~7月,果熟期6~9月。

生长习性:半夏野生于池塘旁、水田边、山坡林下,灌木丛中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喜温和湿润气候,能耐寒,在北方可露越冬;耐荫蔽,不耐干旱。可与林间或果树林种植,也可与玉米间作。在壤土、粘壤或砂壤土都可生长。栽培时宜选疏松肥沃的砂纸壤土,但在砂土地、沟渠旁、山坡地上也能种植,粘重土壤不宜栽培。

种植地点为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乡东沟村,N34°35′,E105°43′,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无霜期170d,降雨量640mm。

1 选地

前作为豆科作物和玉米地,选择向阳,水、电、路方便,5~10°的缓坡砂质壤土地。 2 肥料的堆制和腐熟

播种前一年7~8月,按每667m2需羊粪1800kg,鸡粪1800kg,粉碎成面状的油籽饼150kg,充分混合,堆成宽2.0m,高0.5m,长度依地形而定的长方形堆上面覆盖塑料薄膜,7d之后,温度可以达到60~70℃,开始翻堆,上面的翻到下面,里面的翻到外面,再堆起,上面盖上塑料薄膜,这样一共翻堆8次,直到羊粪、鸡粪细碎、熟化,堆起盖膜以防雨淋,播种时待用。


半夏种植技术难题相关热词搜索:旱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种植技术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半夏种植技术难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半夏种植技术难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41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