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河蟹的养殖

河蟹的养殖

2017-07-06 10:02:0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河蟹的养殖(共7篇)河蟹养殖技术 怎么养螃蟹[农广天地]河蟹养殖技术 20160710  视频简介: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因为螃蟹性状可怕,长相丑陋凶横,不是勇士不敢吃。当然,这些都是文学寓意罢了。 河蟹是百姓餐桌上的熟客,它是诸多中华美食佳馔中的名品,不仅鲜嫩味美,而且含有丰富...

篇一 河蟹的养殖
河蟹养殖技术 怎么养螃蟹

  [农广天地]河蟹养殖技术 20160710 

  视频简介: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因为螃蟹性状可怕,长相丑陋凶横,不是勇士不敢吃。当然,这些都是文学寓意罢了。

  河蟹是百姓餐桌上的熟客,它是诸多中华美食佳馔中的名品,不仅鲜嫩味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深受人们的亲睐。河蟹一般两年达到性成熟,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河蟹养殖一般经过繁育、扣蟹蟹苗的培育和商品成蟹的养成等三个阶段。本期节目中将教您如何进行螃蟹养殖,敬请关注。(《农广天地》 20160710 河蟹养殖技术)

  

  

  

  

  相关养殖知识:

  河蟹养殖全程病害防治措施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重在预防,重点要抓好关键季节、关键生长阶段的病害防治工作。

  干塘后清整消毒。一般在当年12月至翌年元月份这个阶段进行。池塘淤泥较深的塘口,首先要进行清理淤泥及修整环沟;其次药物消毒,首选药物生石灰与漂白粉,最好是池塘加满水后全塘泼洒,用量:生石灰掌握在100公斤~150公斤/亩,漂白粉20公斤~50公斤/亩,同时生石灰能起到改善池塘土壤理化性状与增加水体钙质的作用。不赞成用清塘灵等有机类药物。

  养殖过程中把握好几次杀虫消毒的时机。第一、二、三次河蟹脱壳后,应进行杀虫、消毒,间隔时间大体上是一个月左右一次,对池塘进行一次杀纤毛虫病、鳃病、烂肢腐壳病等病害,根据以往脱壳时间,一般第三次脱壳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

  6月底开始一般要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季节的防病工作对河蟹来说至关重要,应对池塘水体连续1次~2次消毒,梅雨季节湿度大,温度适宜,光照不足,非常有利于有害病菌大量繁殖滋生,因此,这一阶段的杀菌消毒必须措施到位,确保养殖水体病菌量少,河蟹健康无病害做到高温来临之际河蟹安全度夏。5月~6月份在饵料中拌服2个~3个疗程的防病内服药,如预防肠炎、抖抖病之类的有效药物,一般内服药疗程为5天~7天,做到内服外消。进入高温季节,防病工作重点在维护好池塘良好的生态环境。

  不失时机地进行肥水培藻和应用微生态制剂。河蟹第一、二次脱壳不遂和进入高温季节河蟹发生病害死亡是影响河蟹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前期脱壳不遂主要是低温,阴雨天较多,高温季节连续高温天气多,针对这样的恶劣天气,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前期应利用晴好天气及时肥藻培水,在河蟹大量脱壳前期水体泼洒含钙、维生素之类的抗应激产品,进入高温季节前,病害防治措施要到位,高温期间应尽量避免环境突变。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内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从而抑制病菌的大量繁殖。天气突变时期,使用抗应激之类的产品,降低河蟹的应激反应,增强其免疫能力,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在药物使用上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药物,同时要考虑水产品的休药期,在养殖后期尽量不适用药物,确保河蟹质量安全。 

  河蟹养殖中水草管理注意事项

  一、科学控制水草密度,及时割除多余水草

  水草在池塘中生长过程就是一个吸收水体中有害物质的过程,然后作为载体的池塘对水草来说也有负荷限值。一旦水草数量超过这个负荷限值,水草白天化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无法满足夜间自生的氧气消耗,水草就会老化死亡。割草的原理就是割除老化水草,促进新生水草生长。总之保持池塘水草占比不超过30%,水草区域中间应该有水道,水道宽度保持2米左右。    二、不放养食草鱼类,不使用水草抑制药物

  一些食草鱼类,确实可以消耗过多的水草,但往往水草长势和食草鱼类无法被养殖户控制,是一个不安全因素。绝大部分的养殖户已经不再放养食草鱼类,而水草抑制药物,通常对水体藻类也有干扰,容易坏水和缺氧。同时是在水草中蜕壳的河蟹和青虾也有毒性作用。

  三、泥浆草是水体老化的体现

  出现泥浆草一般都是水体老化,过多有机质附着水草上。处理起来也非常简单,首先使用腐植酸钠去除水草泥浆并能激活水草再次生长,然后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降低水体有机质,改善水体藻相,同时使用生物改底药物,分解泥质中的有机物,三管齐下。同时也要注意水草夹浮现场,夹浮过多表明投喂饵料不足或者不合口,结合水质检测分析对症下药。

  治理河蟹塘里的青苔有妙招

  夏季池塘底部的青苔可造成池塘水质浑浊,使鱼出现缺氧现象。因此,清除蟹塘内青苔是河蟹养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如果清除方法不当,既会伤草又易败坏水体环境。现为您详细介绍清除青苔的方法。

  清除原理:由于青苔生长需要光照,养殖户可采取青萍覆盖的方法清除青苔。主要原理是通过培植青萍,阻隔水下青苔吸收光照,导致不能产生光合作用,从而达到消灭青苔的目的。

  实施方法:如果蟹塘内局部有青苔,可用草绳在有青苔的水面设置青萍区,一般覆盖7-10天,青苔便会自然消失,这样既消灭了青苔又保证了水环境;如全塘有青苔,也可用同样的方法,但过7-10天应把青萍区移至另一处,如此反复,以此清除全池青苔。

  注意事项:如果青萍繁殖过旺,应及时捞除多余的青萍,使池塘青萍数量合理布局,防止青萍繁殖过旺,影响水体溶氧量。

  通过以上简单便捷的方法就可以有效治理池塘底部的青苔,这样既可以保证水质,还可以清除青苔,真是两全齐美。

篇二 河蟹的养殖
中华绒鳌蟹养殖技术:长江1号螃蟹养殖

  [农广天地]中华绒鳌蟹“长江1号”养殖技术(20131128)

  “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绳。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这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一首诗,说的就是“身长八只脚,手持两把钳,喜欢横着走。”的螃蟹。螃蟹有河蟹和海蟹,我们常说的毛蟹、大闸蟹等,一般又统称为河蟹。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总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最近几年,河蟹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各地发展很快,不光沿海各地,所有通海的河流湖泊地带都有养殖,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将要给观众朋友们介绍的主角名为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它是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以1000组体形特征标准、健康无病的长江水系原种中华绒螯蟹为基础性群体,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的指标,经过连续5代群体选育而成的。2012年通过了国家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了中华绒螯蟹的新品种。

  中华绒螯蟹资料:

  (1)产地分布:中华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鳌蟹属,俗称河蟹、毛蟹。中华绒鳌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经济价值很高。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以江苏阳澄湖所产最为著名。由于苗种人工繁育的成功,已经成为我省淡水养殖的名优品种之一。

    (2)品种特征: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附有步足5对。头胸部的背面为头胸甲所包盖。头胸甲墨绿色,呈方圆形,俯视近六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共有6条突起为脊,额及肝区凹陷,其前缘和左右前侧缘共有12个棘齿。额部两侧有一对带柄的复眼。头胸甲的腹面,除前端为头胸甲所包裹外,大部分被腹甲,腹甲分节,周围密生绒毛。腹部紧贴。在头胸部的下面,普通称为蟹脐,周围有绒毛,共分7节。雌蟹的腹部为圆形,俗称“团脐”,雄蟹腹部旱三角形.俗称“尖脐”.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为鳌足,强大并密生绒毛;第四、五对步足呈扁圆形,末端尖锐如针刺。

    (3)生态条件与生活习性:中华绒螯蟹海水中繁殖,淡水里生长,喜栖息于水质清新、水草丰富的淡水湖泊中,营穴居生活。早期以浮游植物为食,以后转为杂食性,具有暴食和耐饥的本领,喜食杂鱼、虾螺、昆虫等。昼伏夜出。具有自切与再生防御敌害的巧妙本领。感觉灵敏,行动迅速,能在地面迅速爬行,也能攀登高处,能在水中作短暂游泳。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河蟹一生只能生殖一次。

    (4)生产性能:中华绒螯蟹蟹苗人淡水后,一般在饵料丰足的河湾、湖泊中生活18个月左右,性腺逐渐成熟。在自然界受精卵要经过4个月才能出苗,刚孵出的幼体约35天就长成蟹苗(大眼幼体),蟹苗再蜕一次皮,成幼蟹。刚脱壳的中华绒螯蟹称软壳蟹,它无力摄食和防敌,1~2天后壳才渐硬,这时才渐渐活动,脱壳后蟹体显著增大。河蟹繁殖后,身体很快便衰老、死亡。当年的蟹苗经越冬长成豆蟹,继续养殖可以达到75克以上的商品蟹。

    (5)适宜地区:我省内陆均可进行池塘养殖、网围养殖、人工增殖。沿海各海水育苗场可进行中华绒螯蟹苗种繁育。

篇三 河蟹的养殖
河蟹的养殖技术

【河蟹的养殖】 【河蟹的养殖】

篇四 河蟹的养殖
河蟹的生态养殖方法

  一、蟹池建造。蟹池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池底淤泥少、多草、位置较僻静的场所,要求排灌方便、通电、通路。蟹池的大小和形状不限,数百平方米至数十亩均可,一般以5-10亩较适宜,池水深1-1.5米即可。蟹池底要求平整且有一定的坡度,使池底向出水口一侧倾斜,一般还要在出水口前挖一圆形或方形的集蟹底槽,槽深20-30厘米,面积10-20平方米,在排水捕蟹时,河蟹顺流聚集于蟹槽中。四周池埂应是土质,并有较缓的坡度,坡上植草,以便河蟹蜕壳、栖息和觅食。   蟹池建设的关键是防逃设施。围栏材料要求光滑而紧实,周边既无供蟹足支撑的锐角和向上攀附的基,又要考虑成本低和取材方便。常用的防逃设施为砖墙,砖墙里面要用水泥粉面,外侧用水泥沟缝。   此外,给排水设施在蟹池的建设中也是重要的项目之一。进水管道应高于池面悬空伸向池中,以免池蟹沿着管道逃跑,如进水直接开口于池埂面上,要设置不锈钢网围栏。   二、蟹种放养   1、清塘消毒。蟹种放养前,可先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淤泥,曝晒池底,清除凶猛鱼类和鳖。投入前半个月,可在池底放水5-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 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即可消毒,进一步杀灭残余的野杂鱼,又可提高池水的pH值和增加水中钙的含量,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   2、灌水投草。放养蟹种前,蟹池应灌注新水和投放水草。如在初春放蟹,最初仅灌浅水,水深0.5-1米,以利池水升温,以后逐渐加深,蟹池放水后就可投放各种水草,这样既可起到洁净水质的作用,又可做幼蟹的饲料以及栖息场所。   3、蟹种投放。蟹种投放的季节,江淮流域宜在早春,其他地区依水温而定,时尚女装水温5-7℃时即可开始投放。放养数量取决于幼蟹的规格和秋季预期达到的收获规格和产量,如预期每亩收获150克规格的成蟹150-200千克,所投放的幼蟹平均体重为30克,那么每亩需要放养2000-2500只。在2、3月份的投放量一般为每亩2000-3000只,计10-15千克,亩产量可达60-90千克。   三、饲养管理   1、饲料种类。河蟹在天然水域,主要摄食水生植物和有机碎屑。 在人工饲养情况下,饲料的数量和种类对河蟹的生长影响很大。植物性饲料有苦草、金鱼藻、南瓜、青菜、甘薯、稻谷、麦类和玉米;动物性饲料有螺、蚌、鱼、虾、昆虫及其幼虫、蚯蚓、蝇蛆、蚕蛹、屠宰的下脚料;商品饲料包括菜籽饼、豆饼、花生饼、芝麻饼、豆渣和特制的人工配合饲料。此外,适当地配比投喂螺蚌类和在饲料中

增加一些钙质也有利于河蟹的生长蜕壳。   2、投饵数量。饲养河蟹的投饲量应依据水温、天气、水质、不同种类饲料的饵料系数、池蟹大小及其实际摄食情况而定。当水温为5-7℃时,河蟹开始摄食,10℃以上时摄食能力增强,因此需随着水温的增高而加大投饵量。天气晴朗,水质清新,投饵量可增加;天气阴雨,水质恶化,投饵量应减少,甚至停喂。饲喂水菜等粗饲料时,投饵量应大大增加;饲喂动物性饲料或商品饲料,投饵量可适当减少。同时还应根据当天的池蟹摄食状况,决定第2天的投饲量。投喂时间应在傍晚,以适应河蟹夜间觅食的习性,投喂的方法,可将饲料直接投放于水位线偏上的池坡上,或在池岸边架设食台。   3、日常管理。早晨巡塘主要观察蟹池水质和食物剩余状况。如河蟹在岸上经久不下水,或受惊下水又立即爬至池坡岸上,或池蟹停食等,都表明池水恶化或严重缺氧,应立即采取增氧、捞除剩余变质的食物等急救措施。傍晚巡塘主要观察池蟹摄食情况,检查蟹池围栏设施,察看是否有河蟹逃逸。   4、水质控制。蟹池水位应随着水温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长而逐渐加深,到6月份水深可加至1.5米。饲养河蟹的水色要求清淡,透明度高,河蟹喜欢在微碱性的水中生活,池水的pH值宜控制在7- 8.5之间,如饲养过程中水质偏酸可施用生石灰调到微碱性。6-9月是河蟹迅速生长季节。蟹池要定期换池水,经常加注新水,依池水水质状况,每周或每10 天换水1/4-1/3,保证河蟹在清新、溶氧高的水中良好生长。   5、敌害防除。鼠害是池塘养蟹的最大敌害。清塘时应及时建好或整修好防鼠设施,上海白癜风如将砖围矮墙的盖板伸向蟹池外测,防止老鼠由墙外跳入;在围栏设施的外侧施放药饵、鼠笼等各种方法来杀老鼠。此外,还需从蟹池内捞去青蛙及蝌蚪,捕捉水蛇、鳖等对河蟹有害的动物。   四、池蟹捕捞。江淮流域一般到9月中下旬,河蟹即能起捕。这时的河蟹往往正是成熟蜕壳,或是刚蜕壳的软壳蟹,河蟹的蟹黄(肝脏和性腺)不饱满,蟹肉未壮实,且气温尚高,运输死亡率一般都高达50%。如果到了12月份,虽然蟹壳坚硬,蟹肉壮实,运输成活率高,但蟹中肝脏所贮存的营养成分已逐渐因性腺发育而被吸收,故其品质是越往后越差。因此适宜的捕捞与上市季节应是10-11月间。   池蟹捕捞的最好方法是排水捕捞。因自建的蟹池池底倾斜,在排水口前设有集蟹底槽,只要排干池水,利用成熟河蟹秋季降河生殖洄游的生态习性,顺水而下,汇集于蟹槽中,

就可用手抄网在槽中捕捞,甚为方便,但这种作法难以一次捕尽,可以再注入少量 新水,再次排干捕捞,重复1-2次。最后,下池手工捕捉,就可基本捕尽。

篇五 河蟹的养殖
螃蟹的养殖技术

螃蟹的养殖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

经济价值。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

河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把当年的大

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

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河蟹的养殖】

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

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

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

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

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

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河蟹的养殖】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

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河蟹的养殖】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看水质:水质清,可正常投饵,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8、9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

【河蟹的养殖】

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定量:“鱼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河蟹也同样,这就要求根据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节、天气、活动情况来确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为存塘蟹体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维持生命,超过适时范围也影响生长,还增加饵料系数。

篇六 河蟹的养殖
河蟹的生态养殖方法

  一、蟹池建造。蟹池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池底淤泥少、多草、位置较僻静的场所,要求排灌方便、通电、通路。蟹池的大小和形状不限,数百平方米至数十亩均可,一般以5-10亩较适宜,池水深1-1.5米即可。蟹池底要求平整且有一定的坡度,使池底向出水口一侧倾斜,一般还要在出水口前挖一圆形或方形的集蟹底槽,槽深20-30厘米,面积10-20平方米,在排水捕蟹时,河蟹顺流聚集于蟹槽中。四周池埂应是土质,并有较缓的坡度,坡上植草,以便河蟹蜕壳、栖息和觅食。   蟹池建设的关键是防逃设施。围栏材料要求光滑而紧实,周边既无供蟹足支撑的锐角和向上攀附的基,又要考虑成本低和取材方便。常用的防逃设施为砖墙,砖墙里面要用水泥粉面,外侧用水泥沟缝。   此外,给排水设施在蟹池的建设中也是重要的项目之一。进水管道应高于池面悬空伸向池中,以免池蟹沿着管道逃跑,如进水直接开口于池埂面上,要设置不锈钢网围栏。   二、蟹种放养   1、清塘消毒。蟹种放养前,可先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淤泥,曝晒池底,清除凶猛鱼类和鳖。投入前半个月,可在池底放水5-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 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即可消毒,进一步杀灭残余的野杂鱼,又可提高池水的pH值和增加水中钙的含量,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   2、灌水投草。放养蟹种前,蟹池应灌注新水和投放水草。如在初春放蟹,最初仅灌浅水,水深0.5-1米,以利池水升温,以后逐渐加深,蟹池放水后就可投放各种水草,这样既可起到洁净水质的作用,又可做幼蟹的饲料以及栖息场所。   3、蟹种投放。蟹种投放的季节,江淮流域宜在早春,其他地区依水温而定,时尚女装水温5-7℃时即可开始投放。放养数量取决于幼蟹的规格和秋季预期达到的收获规格和产量,如预期每亩收获150克规格的成蟹150-200千克,所投放的幼蟹平均体重为30克,那么每亩需要放养2000-2500只。在2、3月份的投放量一般为每亩2000-3000只,计10-15千克,亩产量可达60-90千克。   三、饲养管理   1、饲料种类。河蟹在天然水域,主要摄食水生植物和有机碎屑。 在人工饲养情况下,饲料的数量和种类对河蟹的生长影响很大。植物性饲料有苦草、金鱼藻、南瓜、青菜、甘薯、稻谷、麦类和玉米;动物性饲料有螺、蚌、鱼、虾、昆虫及其幼虫、蚯蚓、蝇蛆、蚕蛹、屠宰的下脚料;商品饲料包括菜籽饼、豆饼、花生饼、芝麻饼、豆渣和特制的人工配合饲料。此外,适当地配比投喂螺蚌类和在饲料中增加一些钙质也有利于河蟹的生长蜕壳。

  2、投饵数量。饲养河蟹的投饲量应依据水温、天气、水质、不同种类饲料的饵料系数、池蟹大小及其实际摄食情况而定。当水温为5-7℃时,河蟹开始摄食,10℃以上时摄食能力增强,因此需随着水温的增高而加大投饵量。天气晴朗,水质清新,投饵量可增加;天气阴雨,水质恶化,投饵量应减少,甚至停喂。饲喂水菜等粗饲料时,投饵量应大大增加;饲喂动物性饲料或商品饲料,投饵量可适当减少。同时还应根据当天的池蟹摄食状况,决定第2天的投饲量。投喂时间应在傍晚,以适应河蟹夜间觅食的习性,投喂的方法,可将饲料直接投放于水位线偏上的池坡上,或在池岸边架设食台。   3、日常管理。早晨巡塘主要观察蟹池水质和食物剩余状况。如河蟹在岸上经久不下水,或受惊下水又立即爬至池坡岸上,或池蟹停食等,都表明池水恶化或严重缺氧,应立即采取增氧、捞除剩余变质的食物等急救措施。傍晚巡塘主要观察池蟹摄食情况,检查蟹池围栏设施,察看是否有河蟹逃逸。   4、水质控制。蟹池水位应随着水温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长而逐渐加深,到6月份水深可加至1.5米。饲养河蟹的水色要求清淡,透明度高,河蟹喜欢在微碱性的水中生活,池水的pH值宜控制在7- 8.5之间,如饲养过程中水质偏酸可施用生石灰调到微碱性。6-9月是河蟹迅速生长季节。蟹池要定期换池水,经常加注新水,依池水水质状况,每周或每10 天换水1/4-1/3,保证河蟹在清新、溶氧高的水中良好生长。   5、敌害防除。鼠害是池塘养蟹的最大敌害。清塘时应及时建好或整修好防鼠设施,上海白癜风如将砖围矮墙的盖板伸向蟹池外测,防止老鼠由墙外跳入;在围栏设施的外侧施放药饵、鼠笼等各种方法来杀老鼠。此外,还需从蟹池内捞去青蛙及蝌蚪,捕捉水蛇、鳖等对河蟹有害的动物。   四、池蟹捕捞。江淮流域一般到9月中下旬,河蟹即能起捕。这时的河蟹往往正是成熟蜕壳,或是刚蜕壳的软壳蟹,河蟹的蟹黄(肝脏和性腺)不饱满,蟹肉未壮实,且气温尚高,运输死亡率一般都高达50%。如果到了12月份,虽然蟹壳坚硬,蟹肉壮实,运输成活率高,但蟹中肝脏所贮存的营养成分已逐渐因性腺发育而被吸收,故其品质是越往后越差。因此适宜的捕捞与上市季节应是10-11月间。   池蟹捕捞的最好方法是排水捕捞。因自建的蟹池池底倾斜,在排水口前设有集蟹底槽,只要排干池水,利用成熟河蟹秋季降河生殖洄游的生态习性,顺水而下,汇集于蟹槽中,就可用手抄网在槽中捕捞,甚为方便,但这种作法难以一次捕尽,可以再注入少量

新水,再次排干捕捞,重复1-2次。最后,下池手工捕捉,就可基本捕尽。

篇七 河蟹的养殖
河蟹养殖技术课件


河蟹的养殖相关热词搜索:河蟹的养殖方法 辽宁河蟹的养殖方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河蟹的养殖”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河蟹的养殖"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87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