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介绍 >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

2016-01-12 09:47: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一: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际班简介 ...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一: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际班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际班简介

国际班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班项目是北京交通大学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我校将于2010年9月从新生中选拔学生组建首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际班,推行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聘请一批国外教师参与学校国际班主干课程教学,采用英语授课,营造校内国际化教育环境和氛围,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拔尖工程人才。

国际班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外国或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业务的需求,面向中国成熟企业向海外发展的需求,面向中国学生出国深造的需求和外国学生来华求学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工程人才和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工程人才。国际班将实践国际通行的培养计划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对未来职场对人才智商、情商、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要求,针对中国学生在沟通交流、动手实施、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不足,组织安排教学及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与国外的大学联合培养本校本科学生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有了7届90名毕业生,他们在北京交大学习一至两年之后出国,最终都获得了中外双方的2至3个学位。毕业后53人继续在国外学习或工作,37人回国。有53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进入了外国或跨国公司在海外或国内的部门就职,还有的利用在国外获得的资源开创了自己的公司,在国外就业的有19人,在国内就业的有34人。有的毕业后继续深造,18人在国外攻读第二硕士学位,1人回国攻读硕士学位,17人分别在比利时、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荷兰的著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人回国在北京交通大学攻博。

国际班营造的国际教育环境将为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弥补学生在交流表达、动手实施和团队协作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在国外学习的适应性,拓宽学生国际交流的途径,增强他们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班的专业设置

国际班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载体,面向全校各个专业进行选拔招生。国际班

一、二年级课程设置以机电门类通用的工科基础课程为主,三、四年级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为主,开展英语环境下的各项教学活动。学生在学完一年或两年后即可报名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经选拔后到国外合作大学进行所选专业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在本校国际教育环境中完成四年学业,获得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位,也可以在适当阶段参加国际合作项目到国外合作大学选择合适的专业进行学习,达到国际合作办学双方要求的学生可获得双方的学位。

国际班的授课方式

国际班的授课方式逐步与国际接轨。科学与工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以英语授课为主,任课教师由外籍教师和本校具有国际留学经历的教师出任。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采用中文讲授。

国际班学生在本校的培养模式与学位

国际班学生的在校培养方案基于教育部现行大类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培养计划并结合欧洲和美国大学的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特点制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科学与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四大类,4年总学分184学分。

国际班的学生如果不参加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将完全按照本校培养计划学习,达到本校成绩要求的可以授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

可以在学习一、两年后参加某一项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出国学习,在外方学校的可选专业内另选自己的专业方向,达到该模式的学业要求之后,北京交大将授予其相近专业的学位。

国际班的学生要转到其他专业学习的,可按学校和学院转专业的相关规定进行。 国际班可接续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国际班学生在本校学习一年或两年之后,可以自愿选择参加一项北京交大与国外合作大学举办的联合培养项目,到国外合作大学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学校将根据学生最终在国外大学获得的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本校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由于北京交大的本科学制是4年,美国大学的本科学制是4年,欧洲大学的本科学制是3年,面向的学生群体也各不相同,因此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提供了多种不同培养模式,随所参加的项目而异。具体介绍如下:

(1)比利时1+3培养模式:1年本科在交大学习(大一),2年本科在比利时鲁汶工程大学学习(大二、大三)和1年硕士在国外大学学习(研一)。学生在鲁汶工程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并通过考核后获鲁汶工程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然后在鲁汶工程大学或者国外其他大学完成硕士学习后可获该校的硕士学位和北京交大本科工学学士学位。此模式4年3个学位,适合国际班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已往北京交大的国际联合培养学生绝大部分选择了此项模式,73%的同学能用4年的时间完成学业,5年之内98%的同学都完成了学业。

(2)比利时2+2培养模式:2年本科在交大学习(大一、大二),2年本科在比利时鲁汶工程大学学习(特设大二、大三)。学生在鲁汶工程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该校的工学学士学位和北京交大的工学学士学位。此模式4年可获2个学位,适合国际班一般水平的学生,已往北京交大的国际联合培养学生有少量选择了此项模式。

(3)美国2+2培养模式:2年本科在交大学习(大一、大二),2年本科在美国奥克兰大学学习(大三、大四)。学生在鲁汶工程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

该校的工学学士学位和北京交大的工学学士学位。此模式4年可获2个学位,适合国际班一般水平的学生。

(4)比利时2+1+1培养模式:2年本科在交大学习(大一、大二),1年本科在比利时鲁汶工程大学学习(大三)和1年硕士在国外大学学习(研一)。学生在鲁汶工程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鲁汶工程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然后在鲁汶工程大学或者国外其他大学完成硕士学习后可获该校的硕士学位和北京交大本科工学学士学位。此模式4年可获3个学位,比模式1可以减少一年在国外的费用,但是出国后的学习强度很大,适合国际班优秀水平的学生。

(5)美国1+2+1培养模式:“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有100所中美大学参加,其中中国82所美国18所,北京交大是其中之一。根据该计划的培养模式,学生可在交大学习1年(大一),然后在美国的18所大学中的某所大学学习两年(大二、大三),然后回交大学习一年(大四)。成绩合格的学生可根据相关规定获得中、美双方两个学士学位。此模式4年可获2个学位,适合国际班一般水平的学生。参加此计划的美国大学有特洛伊大学、鲍尔州立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东华盛顿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等。

目前国际班可接续的北京交大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简况及相应要求见附表。

首届国际班的招生规模和报名程序

首届国际班拟招收30人,将从学校2010年已经录取的新生中选拔。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组班,学生英语水平在选拔中占很大比重。国际班报名工作将通过网络进行,新生在网上查询到被录取的信息之后即可打开国际班报名窗口进行报名,网络将自动生成报名表,新生将报名表下载打印后于报到之日交到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完成报名流程。上网或打印不方便的新生也可以在北京交大的报到现场填交报名表,报名截止时间为报到最后一天的下午4点。

请有条件的学生尽量采用网上报名、事前打印的方式,以减少本人在报到之日的办理及等候时间。

国际班只接受已经被北京交大正式录取的2010级新生,不对外招生。是否申请加入国际班不影响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想进入国际班学习的考生应当选择好自己的正常高考专业志愿,首先确保能被北京交大的某一专业录取,待确认北京交大的正式录取信息之后再开始国际班报名流程,国际班面向全校各个专业选拔学生。

首届国际班学生的报名流程如下:

1.查阅信息:查阅北京交大录取信息的同时可查到国际班报名信息。

2.网上报名:打开网上报名窗口填写报名信息,检查无误后提交。

3.下载打印:系统将根据网上报名信息自动生成报名表,检查无误后下载并打印报名表。

4.交表确认:入学报到时交表确认,完成报名,准备参加选拔测试。

首届国际班的学生选拔程序

首届国际班学生的选拔过程分为初选、复试和面试。初选以高考总分和英语单科成绩为依据,不另行考试,初选合格的学生可参加复试和面试。复试依据新生报到后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英语分级考试成绩,不另行考试。面试的测试内容主要是英语口语水平和综合理解表达能力,采取单独面试方式,时间安排在在复试之后,届时请注意通知。综合复试与面试的成绩,最终择优确定国际班录取学生名单,确定入选国际班的学生将由学校统一办理手续转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际班学习。

未入选国际班的学生仍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专业学习,不受任何影响。

首届国际班学生的选拔组班流程如下:

1.初选:学生提交报名表后,由学校根据高考成绩挑选。

2.复试:学生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入学后的学校英语分级分班考试。

3.面试:每个考生根据自己的面试通知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

4.公布结果:学校考核组将在规定时间张榜公布国际班选拔录取结果。

5.转班:录取学生按学校规定办理转班手续。

首届国际班的学习费用

首届国际班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为每年5500元,出国学习费用将按照联合培养项目的国外对方大学的要求执行。准备在适当时段出国参加联合培养的学生需要及早考虑出国学习发生的额外费用。在国外的学习及生活费用的粗略估计为:比利时的项目每年约需人民币10万元,美国的项目每年约需人民币20万元,具体费用请参看附表中各个联合培养项目介绍。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二: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插班

北京交通大学插班生2014年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具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1997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05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

我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我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我校任教。

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总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建筑与艺术系15个学院(系),设有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燕郊、清河职业技术学院和地处河北省黄骅市的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百十年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人才,特别是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重大技术与政策问题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全力建设以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目前学校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0个硕士点,有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4类专业学位。

北京交通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全校在编教职工2812人,有专任教师1706人,其中教授310人,副教授6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5.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7.8%。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9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0余人。

北京交通大学教学设施先进,教学及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已向国家输送了10余万建设人才。现在校本科生13965人,博士研究生2202人,硕士研究生6197人,成人学生7098人,外国留学生2010年累计突破500人。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有国家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基地被评为优秀国家工科教学基地;4个实验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通信工程等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设立了思源班、轨道交通试验班、本硕联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特色班,加强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学校学生艺术团在首都和全国历次高校比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赴台湾和欧洲丹麦等地演出,应邀在国家大剧院专场演出,排演的《长征组歌》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高水平运动队在

全国各类比赛中共获得56项(次)冠军,羽毛球队在近几年国内大学生重大比赛中成绩突出,共获得47块金牌。

北京交通大学科研力量雄厚,产学研合作日益增强。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6.37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153.39万册,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33万余册,网络资源等累计195万余册,学位论文全文118万余篇,建有铁路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已建成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有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和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4000余项。2006年以来3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立项。2008年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09年“双主持”项目“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建立了GSM-R技术实验室,主要进行中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调度指挥和无线传输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秦线、胶济线与青藏铁路,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取得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应用于城轨亦庄和昌平线。2010年科研合同经费达6.2亿。2009年在全国高校SCI排名第58位,EI第38位,ISTP第15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我校设立了“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北京市在我校设立了“北京市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依托我

校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并已形成独特“品牌”。

北京交通大学重视和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与美、英、德、法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及著名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澳商学院”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还在比利时鲁汶办有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每年主办和承办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为加强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与铁路行业、社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65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

一、北京交通大学插班生性质:

非国家普通统招计划,插班生是指能跟统招生一起听课、学习,使用普通本科教材,课程是四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的课程。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普通高等院校的结业证书。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可选择报读网络教育学习、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可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北京大学网络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学生毕业后可报考研究生和社会招录考试。

二、专业设置:

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策划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风险管理与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与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三: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我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我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我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我校任教。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过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行业和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以及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机遇,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学校确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初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三步走”战略。

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14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河北省黄骅市创办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等12类专业学位。 学校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办学实力的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在职教职工29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6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0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9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9.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2.9%)。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在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7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向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1997年、2006年参加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均获

得优秀。学校有在校本科生14009人,博士研究生2520人,硕士研究生7690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8144人,成人学生8022人,外国留学生2013年底在校1034人。近年来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8项,北京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46项;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3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1个;8个专业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10个;获批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39门、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8种26册、国家级精品教材9种、北京市级精品教材110种;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工电子和物理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通过设立理科试验班(思源班)、轨道交通试点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试点班(知行班)、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海外项目经理班等特色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生源质量和培养水平逐年提高,就业率稳定在较高水平,连续3年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在98%以上;本科生深造率连续2年超过50%。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和首都历次高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全国第一、二、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组一等奖,并多次赴欧洲、非洲以及美国和台湾等地演出,排演的大学生版《长征组歌》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校师生精心创作并排演的原创话剧《茅以升》成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圆满完成校内公演和武汉汇演,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家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冠军97项(次),其中羽毛球队在世界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冠军68项。

学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9.5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总量742.9万余册,建有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拥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6个,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局技术研发中心、4个国家认可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近5年,学校承担了 “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有关部委的各类科研课题9700余项,科研经费近36亿元;发表SCIE检索论文2135篇、EI检索论文3873篇;申请专利2046项,获授权专利1279项。创立学术交流品牌并连续主办8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70场“交大大讲堂”,主办和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18项,2011年主持完成的“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主持完成的“基于通信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和“复杂工况下磁性液体密封关键技术与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主持完成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学校把加强合作交流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与美、英、德、法等32个国家的150多所大学及著名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比利时鲁汶、美国休斯敦和巴西坎皮纳斯办有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主办或承办国际无线通信、信号处理、铁道工程、低碳物流等领域的多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国际文化节”,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董事会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海内外成立地方校友会26个,吸纳董事单位77家,与交通、物流、信息、能源

等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18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秉承“知行”校训,以更加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实现交通大学百年华诞时江泽民同志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更新时间:2014年7月)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四: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具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1997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05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她的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我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我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我校任教。

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总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建筑与艺术系15个学院(系),设有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燕郊、清河职业技术学院和地处河北省黄骅市的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百十年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人才,特别是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重大技术与政策问题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全力建设以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目前学校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0个硕士点,有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4类专业学位。

北京交通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全校在编教职工2812人,有专任教师1706人,其中教授310人,副教授6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5.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7.8%。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9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0余人。

北京交通大学教学设施先进,教学及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已向国家输送了10余万建设人才。现在校本科生13965人,博士研究生2202人,硕士研究生6197人,成人学生7098人,外国留学生2010年累计突破500人。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有国家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基地被评为优秀国家工科教学基地;4个实验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通信工程等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设立了思源班、轨道交通试验班、本硕联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特色班,加强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学校学生艺术团在首都和全国历次高校比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赴台湾和欧洲丹麦等地演出,应邀在国家大剧院专场演出,排演的《长征组歌》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共获得56项(次)冠军,羽毛球队在近几年国内大学生重大比赛中成绩突出,共获得47块金牌。

北京交通大学科研力量雄厚,产学研合作日益增强。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6.37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153.39万册,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33万余册,网络资源等累计195万余册,学位论文全文118万余篇,建有铁路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已建成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有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和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4000余项。2006年以来3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立项。2008年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09年“双主持”项目“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建立了GSM-R技术实验室,主要进行中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调度指挥和无线传输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秦线、胶济线与青藏铁路,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取得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应用于城轨亦庄和昌平线。2010年科研合同经费达6.2亿。2009年在全国高校SCI排名第58位,EI第38位,ISTP第15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我校设立了“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北京市在我校设立了“北京市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依托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并已形成独特“品牌”。

北京交通大学重视和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与美、英、德、法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及著名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澳商学院”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还在比利时鲁汶办有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每年主办和承办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为加强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与铁路行业、社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65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15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秉承“知行”校训,以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实现交通大学百年华诞时江泽民同志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和期望,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五: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保研人数

推荐2014届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名单汇总公示

经学生本人申请,学院或学校推免领导小组分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组织测试、组织面试答辩等环节,共确定电信学院康福泉等542名同学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今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汇总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须有本人署名)于2013年10月15日上午10:00前向学校推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反映。名单如下:

1

2

3

4

5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六:北交大GSS国际暑期学校课程手册

一GSS是什么

5

GSS暑假校区(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七:2016北京交通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

以下内容由凯程老师搜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一、北京交通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研究方向有什么?

不同专业研究方向每个院校也都不同,具体的要根据各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为:

0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 国际商务

03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践

二、北京交通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科目是什么?

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招生院校比较多,初试科目分为统考科目和专业课,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科目为:

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820 经济学

复试科目:03105 国际贸易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 03201 数理统计基础

② 03202 计量经济学

每个院校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可能会有变化,而且每年的招生专业也会有变化,所以在选择报考专业时,一定要去报考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查询该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三、北京交通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信息如何查询?

查询各院校的考研专业信息方法是一样的,了解国际贸易学考研信息就要首先登录该招生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

各省院校考研信息均会在九月份左右发布,考研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都要以每年各院校最新发布的为准。

四、北京交通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参考书目有什么?

820 经济学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宏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五、国际贸易学考研招生院校排名怎么样?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南开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中央财经大学、5湖南大学、6厦门大学、7上海交通大学、8山东大学、9复旦大学、10北京理工大学、11浙江大学、12天津财经大学、1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4东北财经大学、15上海财经大学、16清华大学、17西安交通大学、18浙江工商大学、19南京大学、20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八: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届)

1

目 录第一章 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分析

1.1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1.1.1 本科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1.1.2 毕业研究生规模与结构 1.2 毕业生就业率统计 1.2.1 分学历就业率统计

1.2.2 本科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统计 1.2.3 硕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统计 1.2.4 博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统计1.3 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分析 1.3.1 本科签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1.3.2 本科签约毕业生单位性质 1.3.3 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情况 1.3.4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 1.3.5 本科毕业生签约行业分布 1.3.6 不同群体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1.4 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及分析 1.4.1 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 1.4.2 毕业研究生签约单位性质 1.4.3 毕业研究生签约行业分布 1.4.4 不同群体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113445915181818192020212222232424

第二章 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2.1 2010-2014届毕业生规模及就业率 2.2 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2.2.1 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2.2.2 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 2.2.3 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2.3 毕业研究生就业趋势分析

252626262627

2.3.1 2010-2014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2.3.2 2010-2014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

2728

第三章 就业质量跟踪与反馈

3.1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抽样调查 3.1.1 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3.1.2 毕业研究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3.2 毕业生年薪收入抽样调查 3.2.1 本科毕业生年薪收入抽样调查 3.2.2 毕业研究生年薪收入抽样调查 3.3 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 3.3.1 毕业生求职期望调查 3.3.2 毕业生求职渠道调查 3.3.3 本科毕业生求职渠道调查 3.3.4 毕业研究生求职渠道调查3.4 毕业生就业匹配度调查 3.4.1 毕业生专业需求度调查 3.4.2 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调查 3.5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292929303031323233343435353637

第四章 建立就业反馈机制,继续完善招生、培养和 就业一体化建设 第五章 就业特色工作

5.1 完善机制,分工合作,推进就业工作精细化

5.2 全程服务,完善队伍,打造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平台 5.3 科学指导,多管齐下,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5.4 加强引导,细化服务,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建功立业 5.5 营造氛围,注重实效,引导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5.6 认真研究,加强反馈,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83839393939

女生 40%

男生 60%

男生 女生

图1.2 本科毕业生性别比例

本科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65名,占22%;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636名,占78%。

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78%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22%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图1.3 本科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

本科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其中毕业人数前三名的省市为 :北京市365名,河北省208名,辽宁省185名。各省生源人数如下图:

400350300250200150100500

东省山西省河南省新疆湖维南吾省尔自内治蒙区古自治区

河北省辽宁省

省川四

西

吉林

湖北

图1.4 本科毕业生生源省区

2

福建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九:国际班教学管理办法2011-4-26

国际班教学管理规定(试行)

一. 总则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际化试验班(简称国际班)是北京交通大学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际班立足于营造国际化教学环境,践行先进的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按照国际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 教学管理

1. 国际班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应尽量与国际接轨,应符合国际班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国际班课程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国际班的教学安排中会由一部分课程有外籍教师参与执教,在外籍教师授课期间,主讲教师如无特殊情况需全程跟踪听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衔接和教学质量,给予外籍教师必要的帮助,加强双方教师交流。

3. 在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后,外籍教师可以根据其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并将结果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中。

4. 国际班实行分阶段的校内教师培养工作,对国际班课程设立助课教师一职,助课教师经过一到两轮的助课后可独立开课。助课教师的管理参照《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上课与主讲教师任职资格的管理规定》执行。

5. 国际班办公室会结合学校和合作方院校的教学安排情况,在教务处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对国际班的教学安排进行一定调整,部分外教执教课程将会安排短期集中授课。任课教师应尽可能理解,配合并支持国际班教学安排工作。 6. 对于校内教师,除参照教务处及各学院教师管理规定将国际班课程的授课学时计入教师本年度的工作量核算外,还将按《国际班课时津贴发放的参考标准》发放国际班授课津贴。

7. 国际班办公室鼓励并支持国际班授课教师积极参与国际班教学研究工作和课程建设工作,国际班办公室每年将择优对部分教改项目和课程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三. 教学基本规定

1.教师在正式接受国际班教学任务后应按照《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基本规范》开展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料的准备工作。国际班任课教师应在开课前一个月向国际班办公室提交中英文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英文大纲模板见后),外籍教师只需提交英文版。课程大纲由国际班办公室向教学指导委员会报送审议,通过后报教务处批准。

2.国际班办公室推荐任课教师采用优秀的影印版外文教材或改编版英文教材作为学生教材。教师也可选择无固定教材的方式执教,但任课教师需向办公室提供教学参考书籍和课程讲义。

3.国际班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教师也可以用中文重复解释课程的部分重要内容或难点。

4.作为教学质量控制的一环,国际班办公室将根据教学需要协助教务处在开课前组织国际班任课教师的观摩交流会。

5.现阶段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将参照《北京交通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执行。

四. 其他

此规定未尽事宜由国际班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Recommended format of Course Syllabus (English version) for your reference.

Course Name

FALL 20XX

Time: e.g.10:10 – 12:00 AM, Mondays (weeks 10-17)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XX

HIGHLY RECOMMENDED TEXT

eg.

Case Memos (three at 10% each) Final Exam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Attendance

30% of total grade 50% of total grade TOTAL = 100%

GRADING SCALE

Letter grades will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andard:

Superior/Excellent range: A = 94-100% A- = 90-93% Very Good/Good range: B+ = 87-89% B = 84-86% B- = 80-83% Average range: C+ = 77-79% C = 74-76% Below Average range: C- = 70-73%

D+ = 67-69% D = 64-66% D- = 60-63%

Failing range: F = <60%

Student’s Rights: The student has the right to professionally prepared and delivered instruction; fair and impartial evaluation; a courteous and suppor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a body of knowledge that will be useful, timely, and applicable in a future work situation.

Student’s Responsibilities: The student is responsible for reading all assigned text and preparing all assigned homework in a timely and professional manner; for studying material outside of class as needed; to check the course website often; to arrive to class promptly; for participating in class discussions; and, for courteous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 to the professor and to other students (e.g., not talking when others are speaking to the class; turning off cellular phones and pagers).

Professor’s Rights: The professor has the right to courteous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 from all members of the class; timely student preparation of all assignments; and, honest student behavior during all evaluation activities.

Professor’s Responsibilities: The professor is responsible for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all classroom material; for fair and impartial evaluation of all student activities; for conducting class meetings in a professional manner; and, for presenting a body of knowledge that is useful, timely, and applicable in the modern workforce.

Although the course will generally follow the flow of the outlined schedule, the professor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adjustments. You will be notified of any significant adjustments; however,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checking the course website often for additions and adjustments.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篇十: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我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在北京市平谷区规划建设新校区。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我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我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我校任教。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过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行业和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以及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机遇,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学校确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初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三步走”战略。

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14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企业合作在河北省黄骅市创办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建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等10类专业学位。

学校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办学实力的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校教职工2847人,其中专任教师174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7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0.4%)。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在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7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已向国家输送了10余万人才。学校1997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05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3人,博士研究生2239人,硕士研究生5986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学生8116人,外国留学生2013年累计724人。近年来获国家级

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8项,有国家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工电子和物理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6个实验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校外实习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其中3个获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有通信工程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培养水平逐年提高,近5年本科就业率97%以上,研究生就业率98%以上;2012年本科生深造率超过50%。设立了思源班、轨道交通试点班、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特色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和首都历次高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全国第一、二、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组一等奖,并多次赴欧洲、非洲以及美国和台湾等地演出,排演的《长征组歌》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家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冠军90项(次),其中羽毛球队在世界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冠军62项。

学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8.1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总量706.8万余册,建有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拥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4个,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局技术研发中心、 4个国家认可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同时学校还建有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我校设立了“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近5年,学校承担了包括“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铁道部等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近9000项,科研经费33亿元;发表SCIE检索论文1995篇、EI检索论文3557篇;申请专利1880项,获授权专利1128项。2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计划立项,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14项,2009年主持完成的“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主持完成的“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主持完成的“复杂工况下磁性液体密封关键技术与应用”和“基于通信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学校把加强合作交流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与美、英、德、法等32个国家的150多所大学及著名跨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比利时鲁汶和美国休斯敦办有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主办或承办国际无线通信、信号处理、铁道工程、低碳物流等领域的多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国际文化节”,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董事会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海内外成立地方校友会23个,吸纳董事单位75家,与交通、物流、信息、能源等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6份,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17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秉承“知行”校训,以更加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实现交通大学百年华诞时江泽民同志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内容更新截止到2013年6月)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相关热词搜索: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axuejieshao/12846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