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介绍 >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2016-09-24 14:20: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共7篇)贵州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 210 40 132 25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贵州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 210 40 132 25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湖北民族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 www hbmy edu cn te...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供大家学习参考。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一)
贵州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210.40.132.25/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贵州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210.40.132.25/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二)
湖北民族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www.hbmy.edu.cn/templet/jwc/index.html/ ...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湖北民族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www.hbmy.edu.cn/templet/jwc/index.html/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三)
贵州民族学院本科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附件:

贵州民族大学本科学生实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教学实习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实习管理,使其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实习的目的

第二条 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学生对专业背景和生产实际的了解,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和组织管理知识技能。

第三条 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创业精神,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第四条 通过教学实习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新途径、新办法、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章 实习的分类

第五条 按实习内容划分

1.课程实习:结合课程教学需要,以完成某门课程的课程实训、测量实习、美术写生、艺术实践等所安排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实际操作、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实习场所一般在校外非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进行。

2.认识实习:在讲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使学生深入专业对口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进行参观、学习和现场劳动,联系实际进行专业范围、专业目标、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了解专业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的生产、管理过程、流程,对其主要设备和产品、机构设置、人员分工等企业概况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好专业基

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创造条件。

3.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深入生产、管理的现场,到一定的工序或岗位上进行实习劳动,把所学理论知识同生产、管理、设计、科研等实际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巩固和提高,获得从事生产、管理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带着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有针对性地到各对口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收集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毕业论文题目,可以安排毕业调研)。同时,通过上岗见习,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的工作范围、性质、职责、程序、方法,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第六条 按实习地点划分

1.校外实习:在学校签约的校外实习基地或其他校外实习场所完成的实习。

2.校内实习:在校内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完成的实习。

第七条 按实习方式划分

1.集中组织实习:通过学校指定人员与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联系,并获得对方同意接收学生实习后,学校审核批准,以专业班级为单位集中组织实习,有指导教师跟班进行指导。

2.分散实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减少依赖性,某些专业可以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实习,即允许学生将学院制订的实习大纲交送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在确认有条件实习的前提下,委派一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该学生的指导工作并安排其实习,学生须将接受单位意见返还学校。学院要严格按实习要求进行监督检查,不能放任自流。

第四章 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 实习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教务处在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作为校级管理单位,负责全校实习规划、实习规章制度的制订、实习过程的检查和督促等工作;各学院负责实习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及过程管理。

第九条 教务处职责

1.制定实习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备案各专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

2.审批《贵州民族学院本科学生实习审批表》(包括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实习经费审核等)和实习计划书;

3.配合各学院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

4.监控实习过程、组织评选和表彰校级先进实习单位和个人。

第十条 学院的职责

1.各学院于每年5月制定下一学年度本科生实习计划,并编写实习计划书报教务处。

2.各学院按本科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要求编制实习大纲(包括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经学院审核批准后,报教务处审查备案。

3.认真选择好实习地点,优先选择校内实训基地,选择校外实习场所时应注意:专业基本对口,能满足实习大纲要求;就地就近,相对稳定;选择生产正常,技术管理较先进,对学生教学实习较重视的单位;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便于安排师生食宿。

4.实习指导教师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对生产较熟悉,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讲师及以上教师担任。

5.实习经费的预算工作。

6.做好实习前动员工作、过程指导工作及结束后的总结工作。实习前,学院必须给每个参加实习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还要给学生讲明实习目的及要求,宣布纪律,进行安全教育,并组织讨论;实习过程中应深入实习现场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实习结束后学院要召开实习总结会议,听取指导教师的汇报,汇总《贵州民族学院本科学生实习总结表》,并报教务处备案。

7.填写《贵州民族学院本科学生实习审批表》,实习前两周报教务处审核。

8.分散实习要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学院批准后实习地点应在指导教师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和生活自我管理。

第十一条 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

1.实习前提前到实习地点了解和熟悉情况,根据实习大纲要求拟订实习计划,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教学实习进行中,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面向实际。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或作业,并且及时检查和督促。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既教书又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与安全。重视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一定形式的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

4.对在实习期间违反纪律或犯有其他错误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者,及时处理直至停止其实习,并向学院报告。

5.定期向实习单位领导通报实习情况,争取实习单位的指导和帮助。

6.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认真做好学生考核和实习总结工作,填写《贵州民族学院本科学生实习总结表》,交学院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案。

7.对于分散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宏观指导和检查考核,但应定期或不定期前往实习地点进行巡回检查指导。

第十二条 对学生的要求

1.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实习单位的安全、保密及劳动纪律等有关制度。

2.严于律己,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3.必须服从实习队(组)的统一安排和指挥,遵守实习的有关规章制度。实习中必须统一行动,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意外事故

的发生。实习期间未经实习指导教师允许,不得独自行动和在外住宿。学生因违反安全规定或违反纪律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并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4.按时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实习项目,并按要求完成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

第五章 成绩考核

第十三条 学生必须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并提交实习报告,方可参加考核。考核可用口试,也可用笔试,或两者结合进行。

分散实习的考核工作须在学生回校后立即进行,考核可采用小型答辩、口试或其他形式,学生必须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单位或指导人员的鉴定或证明方可参加考核。

第十四条 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评定。并应有简明扼要的评语。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优: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在考核时能比较完满地回答问题,并有某些独到见解。实习中无违法违纪行为。

良: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在考核时能比较完满地回答问题。实习中无违法违纪行为。

中: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考核时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实习中无违法违纪行为。

及格: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考核时能基本回答主要问题,但有少数错误。实习中无违法违纪行为。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以不及格论:未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者;抄袭实习成果者;考核成绩不及格者;实习中缺旷达三分之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四)
2012-3-18贵州民族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申报书

学 院: 项目名称:

贵州民族学院

基于WIFI通讯的智能家居系统 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类型:

□ 创业训练项目 □ 创业实践项目

负 责 人: 指导教师:

张文勇 聂思敏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二年三月

填 写 须 知

一、项目分类说明: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申报该类项目需额外提交企业导师合作指导协议书作为附件。

二、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三、申请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的人数含负责人在内不得超过5人。

四、填写时可以改变字体大小等,但要确保表格的样式没有被改变;填写完后用A4纸张双面打印,不得随意涂改。

1

2

3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五)
贵州民族学院校史——学院网站

贵州民族学院校史

贵州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的高校,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

学校坐落在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校园占地面积88.31万平方米,有校舍面积39.5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125.9万册,电子图书2100GB。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52人,其中专任教师6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365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2.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0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7.9%。教师中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贵州省人大常委1人、贵州省政协常委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6人、省管专家17人、省高校“教学名师” 7人。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占70%以上。学校自建校以来,已经为社会输送6万余名各类各级人才,不少人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和各自学科专业领域的骨干。【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经过近60年的实践和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文、史、法、管、理、经、工、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理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管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科技学院等19个学院,建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学辅助单位。

学校设有51个普通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建立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3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有9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成立了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民族经济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贵州侗族文化研究院、贵州民族医药研究院、法学研究院等9个研究院。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学会、贵州省回族学会等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中心均挂靠我校,形成了强大的民族文化研究阵容。近五年,我校师生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8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470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300篇,其中SCI、EI、ISTP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258部。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贵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贵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贵州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基地、贵州民族体育教学基地、贵州世居民族文化传承基地。近几年来,我校以开展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团体、学校与军警、学校与其他高校五大合作共建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的新途径,有力的推动了我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更好的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一直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英国、荷兰、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和港、台地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

学校四次被国务院评为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获 “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

位”、“全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优美校园”、贵阳市“红旗文明单位”,先后十二年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胡锦涛同志、江泽民同志、胡耀邦同志、温家宝同志、李瑞环同志等都曾先后到校视察。胡锦涛同志还亲自与我校师生在学校南大门旁植下“共青林”,江泽民同志来我校视察时,作了“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的题词,并为我校题写校名,我校50华诞,江泽民同志又为我校作了“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题词。

历经近60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贵州民族人才的成长摇篮,民族文化的传承纽带,民族学术的研究中心,民族团结的培育基地,民族地区的发展智库。目前,全校师生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校训和“奋发蹈厉,庄敬自强”的校园精神,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为中心,努力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校园和谐、民族团结、社会信赖、人民满意的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历史渊源(一) 创建时期(1951--1959)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贵州,推翻了压在贵州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贵州各族人民从此得到了翻身和解放。全国解放以后,我们党在全国城乡进行政权建设,开展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运动, 各条战线需要大量干部,少数民族地区因反动统治长期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造成经济、文化的落后,少数民族干部极为缺乏。鉴于这种情况,中央下发了《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试行方案》和《关于开办民族学院的决定》,着手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此,中共贵州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决定在贵州成立一所民族学院。1950年初,省政府派人到重庆向西南军政委员会主管民族事务的王维舟同志请示汇报,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同意成立贵州民族学院。省委指派徐运北、朱煜如等同志负责筹建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筹备,选定贵阳市普陀路一所教会学校——贵阳程万中学作为临时校址,招收了首届普通政治班学员251名,于1951年5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苏振华,副书记徐运北(兼贵州民族学院院长)、申云浦,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曾固、省教育厅长田君亮、省民委主任欧百川等参加了开学典礼。

贵州民族学院创办后,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少数民族普通政治干部,以适应当时民主改革的需要。从1951年到1953年,连续举办了三期普通政治班,为全省培养、输送了847名少数民族干部。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1953年,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中共贵州省委决定贵州民族学院的培养目标由培养普通政治干部转向轮训在职干部。从1953年起,相继开办了民族政策研究班、干部轮训政治班、干部轮训文化班,共轮训了2480名少数民族在职干部。

1956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贵州省委决定,贵州民族学院开始向全日制高等学校过渡。学校的任务侧重于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1956年,学校制订了十二年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将陆续开办民族语文系、历史系、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艺术系等,并逐步办成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1956年秋,开办了预科高中班、艺术中学部、民族语文班。1957年开办了艺术师范专修科。1958年开办民族语文系。1959年秋,贵州大学迁入民院的校址,贵州民族学院被撤销。

贵州民族学院开办初期,暂借贵阳市普陀路(立新路)原程万中学作为临时校址。随后,省委决定在贵阳市风景区——花溪,选址修建贵州民族学院校舍。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苏振华指派贵阳市市长秦天真、省军区副参谋长何光宇和贵州民族学院教育长朱煜如到花溪选择校址,最后决定在离花溪一华里的朝阳村(今贵州大学北区),1952年破土动工修建,1953年初,学院从贵阳市普陀路迁至花溪。在八年的时间里,

共修建了教学楼、图书馆、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大礼堂、办公楼、饭厅、医务室、幼儿园等大小校舍49幢,建筑面积达28,480平方米,连同原有的10幢校舍,总面积31,790平方米。并有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若干个。全校师生员工共植树120000余株,校园基本上绿化。

建校初期,全校仅有教职工18人,当时人们很风趣地称为十八罗汉,以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年增加,到1959年秋撤销时,已有教职工318人,其中:教学人员139人(副教授2人,讲师13人,助教12人,教员112人);行政干部129人(院级干部1人,正副处级干部10人,正副科级干部15人,一般干部103人);工勤人员50人。

在教职工中,有汉、苗、布依、侗、彝、水、回、壮、纳西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教职工占教职工总数的30.5% 。教职工中有共产党员64人,共青团员79人。

学校的组织机构开始只设组教科和秘书科。

组教科下设组织股、教务股、图书室、研究室各教学班属组教科领导,科长赵子安。

秘书科下设文书股、总务股、会计股、事务股。第一任科长李伟民,第二任科长耿宗周。

1954年,将组教科分为组织科和教育科。组织科第一副科长孙杰,第二副科长李振鹏。教育科科长李华,副科长贾磊、田惠芳。同时增设民族研究室。

1956年秋,为适应向高等学校过渡的需要,学校组织机构扩大为校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总务处 校办公室为党政合一的机构,办公室主任李华、耿宗周。

人事处下设人事科、学生科、保卫科,处长胡宗章,副处长潘学忠。

教务处下设教务科、教材设备科,第一处长王六生,第二处长李忻。

总务处下设行政事务科、膳食科、财务科、医务所。基建办公室归属总务处领导。总务处副处长张登胜。 贵州民族学院第一任院长由贵州省委副书记徐运北兼任,由教育长朱煜如主持全院的日常工作。1953年徐运北调北京,1954年免去其兼职,由贵州省民委副主任杨汉先兼任贵州民族学院院长,朱煜如任副院长并主持工作,赵子安任副教育长。

历史渊源(二)

学校开办初期由于党员不多,只设党支部,1954年成立党总支委员会,1956年成立党委,由副院长朱煜如兼党委书记。1957年夏,省委任命方士新为党委书记。贵州民族学院院党委由方士新、朱煜如、李华、王六生、胡宗章等人组成。1957年反右斗争以前,学校实行院长负责制,反右以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1956年党委成立以后,党委下面未设办事机构,只配几名专职干部从事党务工作。

1956年秋,共青团贵州民族学院委员会成立,设团委办公室,配有几名青年干部。

五十年代的贵州民族学院,由于形势和任务不同,培养目标也随之变化。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办了不同性质的班、系、科。

普通干部政治班

解放初期,随着各项工作的进展,急需大量的干部,普通干部政治班就是根据这种形势的需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输送普通干部而举办的,其首创于1951年5月,结束于1954年12月,连续办了三期,共招收882人,毕业人数为847人。普通干部政治班的招收对象是少数民族中的爱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农村中的积极分子。

普通干部政治班所学课程是: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共党史,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干部修养等。并结合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当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此外, 各期的学员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还分别学习了土地改革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农业合作化政策、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经济建设常识、医疗卫生常识等等。

普通政治班的教学方法是:(1)以大课讲授为主,自学辅导为辅。(2)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提倡思想自由,大胆暴露观点,然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3)采用苏联的“习明纳尔”教学方法,组织课堂讨论。(4)定期测验,民主评卷。(5)直观

教学,即通过参观学习,组织看电影及讨论等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

民族政策研究班

民族政策研究班的招生对象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区两级在职干部。具体任务是通过短期学习,提高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使之能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其他有关政策开展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

民族政策研究班办了四期共招收253人(毕业人数亦同)。每期学习半年左右。第一期招生100人,始业于1953年2月,结业于同年12月。第二期招生81人,始业于1953年10月,结业于1954年7月。第三期招生37人,始业于1954年7月,结业于同年12月。第四期招生35人,始业于1956年10月,结业于1957年6月。

民族政策研究班的课程有: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中国现代革命史、经济建设常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后一期增设马列主义基础课。

民族政策研究班的学员都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在职干部,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不仅联系思想实际,而且联系工作实际。即以理论作指导,对照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进行总结提高,写出总结报告。这种联系实际的方法,不仅使学员提高认识,而且交流了经验,效果很好。 干部轮训政治班

轮训政治班开办于1953年6月,结束于1958年5月。共举办5期,招收学员1332人。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民族政策研究班基本相同,只在招生的对象上有所不同。民族政策研究班要求招县区负责干部,轮训政治班不受职务限制。

干部轮训文化班

解放初期,我省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文化的要求非常迫切。

关于干部文化学习的问题,中央在1953年12月作出指示:“目前开展干部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文化水平较低的干部逐步提高到相当于高小以至初中毕业的水平,以便有效地学习政治理论、钻研业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使一部分工农干部具备条件升学深造。”对于贵州少数民教干部的文化学习,中共贵州省委也有具体指示。

根据少数民族干部的迫切要求以及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贵州民族学院于1954年5月开办干部轮训文化班,共举办3期。第一期始业于1954年5月,结业于1955年7月。第二期始业于1955年3月,结业于1956年12月。第三期始业于1957年3月,结业于1959年3月。三期共有895人毕业。

干部轮训文化班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政治、算术、珠算、自然、地理。语文课时最多,其次是算术。文化班的政治课主要是讲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中共党史。

文化班实行小班授课,每班四、五十人不等,每个小班配备正、副班主任各一人。班主任由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其责任是搜集、了解学生和教学的意见与要求,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副班主任是专职干部,负责全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生活管理。

历史渊源(三)

文化班的学员都是成年人,理解能力比较强,而且有强烈的求知欲。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上采取速成的办法,以较快的速度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为了防止速而不成的现象发生,学院领导始终强调“循序渐进”和“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讲”字上做文章(即认真备课,科学地传授知识),教育学员在“练”字上下功夫(即多读、多写、多演算)。

经过一至两年的学习,文化班学员的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毕业时,经过总评验证,就其语文水平来说,甲班的学员,达到初中毕业水平,乙班达到初中一、二年级水平,丙班达到高小毕业水平。其他科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预科

根据省委关于贵州民族学院逐步向高等学校过渡的指示,学校着手成立专业、系(科),并开办预科,为本科输送学生。

预科有初中部和高中部。预科初中部只办一期,有学生64人,始业于1955年3月,结业于1957年7月

1956年秋开办预科高中部,连续举办3期,共招收学生345人。

预科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政治、代数、三角、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俄语、音乐、美术等13门课。

预科的教学仪器设备比较齐全,每人一套化学仪器,两人一套物理仪器。

预科主任是无党派人士、省政协委员成启宇,三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热爱教育,对师生的要求极为严格。

预科学生来自农村,纯朴好学,尊敬师长。教师也关心爱护学生,认真备课,精心施教,教学质量良好。 1959年秋,贵州民族学院撤销后,57、58两届学生即转为贵州大学的预科生。

艺术系

我省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又需要修养有素的艺术工作者去挖掘、整理、提高。1956年秋,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将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科(包括全体教师及其设备)调整到贵州民族学院,成立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 根据艺术系学生在专业上起步要早的特点,学校举办艺术系附中,学制为三年,为本科预备学生。艺术系附中,设置音乐、美术两个专业,从1956年秋季起,连续招了三届,共招生205人,少数民族学生占38.9%。 音乐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有:钢琴、手风琴、小提琴、长笛、长号、圆号、小号、竹笛、二胡、琵琶、扬琴、黑管、声乐、视唱练耳、乐理作曲等。

美术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有:国画、版画、水彩画、素描等。

艺术附中设有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俄语等文化课。头一年文化课时占70%,后一年专业课时占70%。 为了适应中学教育的需要,1957年秋开办一期艺术师范专修科,招收学生31人,分音乐、美术两个专业,学制两年。专科课的科目与艺术附中相同,只是角度和深度不同(角度面向中学艺术教育;深度:大专程度)。

艺术系主任是朱石林,共产党员,音乐院校毕业,业务内行,尊重人才,爱惜人才。艺术系师资队伍发展较快,教学工作也颇有生气。

民族语文班和民族语文系

五十年代中期,国家组织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和其他有关机构的专家对贵州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先后制定了苗、布依、侗等民族的文字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为了推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贵州民族学院于1956年10月开办民族语文班。该班办了两期,第一期招收学生194人,有苗、布依两语种,始业于1956年10月,毕业于1957年6月。第二期招生162人,有苗、布依、彝、侗、水五个语种。学生来自贵州、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等五个省区。贵州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6%。 民族语文班开设的课程有:语言概论、语音学、修辞学、汉语语法、民族语文(包括语言、语法、词汇)、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此外,还请一些专家作有关民族语文工作的报告

为了培养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者,贵州民族学院于1958年秋开办民族语文系,设苗语、布依语、侗语三个专业,学制为四年,招收学生101人,大部分是贵州学生,少数来自毗邻的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四个省区。【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民语系只上了一年基础课,于1959年因民院撤销而并入贵州大学中文系。

民语系主任由教务处处长王六生兼任,副主任覃华儒,党支部书记覃磊。

民族研究室

民族研究室成立于1954年,1956年扩大为处级单位,下设文物和资料科。第一任主任由组教科长赵子安兼任,第二任主任田曙岚(党外人士,贵州史学界知名学者)。

历史渊源(四)

研究室的任务是为教学服务,兼为本省的民族工作服务。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喻世长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布依族语言词汇的搜集、记录、整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声韵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室的任务是为教学服务,兼为本省的民族工作服务。开始,在中

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喻世长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布依族语言词汇的搜集、记录、整理以及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六)
教学经费定义、类别、使用及管理

工学院关于教学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教学经费的使用,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教务处下拨的总体教学经费,学院对教学经费进行统一调整、核算、下拨,建立“系为主体、切块划分、合理使用、两级管理”的运行机制。具体使用和管理办法如下:

一、教学经费的使用范围

1、基本教学运转费:教学运转费,是按照每学期教学计划中开设课程门数下拨到各系。主要用于教师备课的投影胶片、幻灯制作、备课材料的复印、备课纸张、上课用教材、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的差旅费以及其他教学材料等项支出。教学运转费由各系集中统一使用,专项支出,不得挪用。

2、基本实验费:实验费是按照每学期教学计划中实验学时数或门类核定下拨到各系。主要用于日常实验耗材、小件实验设备的补充、实验室开放等专项支出。对于实验耗材较大的课程,在拨付的经费标准不足的情况下,可申请实验补充经费。

3、实习费:实习费是按照每学期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周数核定下拨到各系。主要用于 校、内外各类实习及实践教学活动、毕业设计等专项经费的支出。

4、调控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建设、补充基本运转费及校外实习经费不足、及全院本科生教学活动的其他开支,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教学经费的拨付方式

根据教务处下拨到学院的教学经费,按照各系每学期教学计划(承担的学时数、开出实验、校内、外实习环节等)进行预算。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召开系教学副主任会议进行核算,按照各系承担的教学任务,把经费直接拨入各系账号,经费每学期拨款一次。(为了保证实习经费准确到位,校外实习由带实习教师直接到院领取)

三、教学经费的管理

1、学院根据教务处每学期下拨的教学经费总额,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提出分配方案,经院务会讨论通过后,教学副院长负责执行。

2、使用调控经费,首先要写出书面申请或报告经系主任签字后,报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批签字后执行,金额较大的要提交院务会讨论后执行。

3、各系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应在每学期结束后,将教学经费实际使用情况向全系教师进行汇报,并向学院提交上学期教学经费使用情况明细表一份。

4、教学经费要专款专用,要全部足额用于教学活动开支,不得挪用。

工学院——教务与学生管理科

2006年3月

日常教学(耗材、教室窗帘、教室配件)、教改研究、教学科研、教育进修、教育培训 实习经费、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专项经费(师资培训、教研教改、优质课程、精品课程、)

教学业务经费分配使用规定

(试行)

为保证教学经费投入,提高教学经费使用绩效,同时适应教学评估需要,自

2009-2010学年度起原“专业学科建设咨询顾问费”等预算项目统一调整为“本

专科教学业务费”。现对本专科教学业务费分配和使用规定如下。

一、本专科教学业务费的分配

1.教务处根据本年度教学任务和上年度经费使用情况,依据各系(部)学生数和教学教师编制数,并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在董事会批准预算的基础上制定本专科教学业务费分配方案(包括各系(部)教学业务费和教育教学各专项经费),报

校长办公会批准后下达各系(部)。

2.系(部)教学业务费用于系(部)日常教学运行中的各项支出,细分为实验实习费、毕业论文(设计)费、教学差旅费、图书资料费、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费、校企合作及学术活动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费、教学办公和行政设备费、接待

费以及其它经系(部)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分项费用。

3.各系(部)在充分听取教研室、实验室和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参照上年度经费使用的情况,根据本年度教学任务,由系(部)党政联席会议集体拟定本部门教学业务费细分及使用办法。其中教学办公和行政设备费在数值上不超过按教学编制计算的额度数(个别经批准的系按占业务费总额的比例 < 15%计),接待费 < 3%。经系主任和教学副系主任签字后,报教务处汇总,教务处、财务处审核备案后

下达分项经费卡。分项额度的调整须经相同的程序。

4.分项经费卡须有明确的使用审批责任人,使用审批责任人由系(部)党政联席会议指定。各系(部)须严格执行“分项预算、分项使用、年终审计”。预算

及年终决算须向全系教职工报告。

5.经专家审核批准,教务处下达的校级教改建设项目,另外单列项目经费卡。

二、本专科教学业务费的使用

1. 各系(部)涉及经费的各项教学业务均需凭经费卡实行扣费后办理。

2.各分项教学业务费的使用范围如下:

实验实习费,用于教学实验所需的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实验所消耗的药品和材料费、低值易耗品及加工费、运杂费,以及外购少量或自制能独立使用的教学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教器材、标本模型、工具器具等教学仪器设备费;用于教学实习中的门票费、交通费、保险费、伙食补贴费、公司企业人员的讲课费、工厂

收取的管理费等。

毕业设计(论文)费,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经费,包括交通费、伙食补贴费、资料费、复印费、图纸等文具用品费、材料费、试剂费、加工费、试验

费、外单位仪器设备使用费,外校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课费、答辩费。 教学差旅费,用于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会议、教学调研、教学行政出差的差旅

开支。

图书资料费,用于系(部)订阅报刊、杂志和购买参考资料,以及教师领取

教材、讲义以及资料购置和复印等开支。

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经费,是系(部)用于支持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

建设、编写教材讲义等专项费用。

校企合作及学术活动费,用于各系(部)邀请校外企业及院校组建的专业指

导委员会活动费用、外来专家的讲座费、指导费等。【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经费,用于支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各项开支的专项经费,

含科技制作中材料消耗费、参加竞赛费用、教师指导费用等。

教学办公费,是指用于办公用品用具、教学用文具纸品、印刷复印、行政耗用的邮政电讯等费用;行政设备费,是指用于增添必须的紧缺的办公家具、行政机电设备、电讯设备、教师用计算机以及用于行政的工具器具等的购置费用以及维修

费用。

接待费,是用于接待的就餐费、礼品费等。

其它,如专业学(协)会团体会员会费、宣传费用等。

3.经费支出时由经办人提出,审批责任人审核签字,其中用于支付人员报酬的费用必须由系主任审核签字。报销时请务必在经费卡上填写清楚使用用途,以利财务处做好分类统计。凡不符合使用范围的开支一律不予审批,财务部门有权拒绝

支付。

4.用教学业务费购置仪器设备等,需遵守《上海建桥学院教学仪器与设备购置和管理办法》;用教学业务费购置的书刊、资料等需在各系(部)资料室统一登账、列入管理,发票上需加注各系(部)指定验收人员的签字方能办理报销手续。

5.教务处统管的校级教学改革经费,用于支持系(部)综合性、创新性重大教学改革、市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项目,以及新专业建设的调研、规划等。该类项目执行《上海建桥学院关于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经费下达和使用办法》。

6.每年十月下达新学年度教学业务费额度。上一学年度教学业务费结余部分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七)
贵州民族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龙荣发毕业论文

目 录

内容 页码 目录 ···················1 Abstract ·················2 Key word ·················摘要 ···················关键词 ··················

1.1引言 ·················

1.2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

1.3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 ··········

2.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 ········

2.2结合化学实验开展环境教育 ········

2.3把环保实验引进课外活动中 ········

2.31二氧化碳气对产生酸性环境的作用 ····

2.32二氧化氮对产生酸性环境的作用 ·····

2.33二氧化硫对产生酸性环境的作用 ·····

2.34比较上述三组实验的结果 ········

2.4开展环境保护讲座 ···········

2.5在测试题中加深学生的环境意识 ······

3.1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推进学生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

2 2 2 2 3 3 4 5 5 6 6 6 6 6 7 7 8 ···

【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贵州民族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作者通讯地址:锦屏县地茶九年制学校 556703

Abstract: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 must while carry on chemistry knowledge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nowledge seepage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both has enriched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content, has enlivened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enhanced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but also has raised stud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Key word: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摘要

: 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环保意识

1.1引言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把环境教育开展起来。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

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2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多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得到加强,核与辐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我国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1.3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

自从本世纪20年代以后,世界性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人类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经历了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综合防治、区域污染防治等四个历程。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的着眼点局限在一个工厂、一个行业、一条河流、一个地区。自从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威胁人类生存的不仅仅是局部地区,而是更大的 范围甚至是全球环境污染。

烟和其他污染物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很多,现在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三大问题上。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系列令人不安的环境问题,仍然表现在大气、水体、食物、土壤等几

个方面。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空气、水和食物污染的报告称:全世界城市居民中有五分之四生活在受污染的大气环境中,饮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另据报道,全世界有18亿人饮用过受污染的水,每年有30%的人因环境污染而患病。 2.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硝酸,稀硝酸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首先,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首理,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作为化学教师平时应等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教学要为生动活泼,紧密联系实际。

其次,为了改进实验教学,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制取二氧化

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气体时,对其尾气的处理,可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再则,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租挥发,污染空气。再如液溴贮藏时用水加封液面和用蜡封瓶口,溴水现配现用,防止溴蒸气逸散空中污染环境。

2.2结合化学实验开展环境教育

控制论告诉我们,教育系统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一定教育功能的整体。在化学科的环境保护教育中,我分析了教育控制的对象除了教师自己外,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内容也是控制的重要要素。经过分析,我决定对教育对象--学生实施兴趣控制的方法,对教学内容则采取让学生实践为主的模式控制。这样,结合化学实验开展环境教育就是一种好的选择。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改进实验条件,深入环保教育,让学生在设计实验中,充分考虑到环保问题。

如:①用CO还原CuO时,过量的CO应以点燃的方式及时除去。 ④结合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SO2的实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SO2的危害性,并尽量减少SO2产生。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中最使学生感兴趣的一个环节。我们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与加强环境意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自我动手中构思、设计环保装置,让学生从接受环保教育阶段上升到动手保护环境的自觉境界。这种教育控制中的自控方法,使学生控制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这就能把自控转化为他控,形成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爱好。

2.3把环保实验引进课外活动中

把环保实验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既可补充课堂教学上因时间限制而造成的时间不足,又可使学生加深认识,充分理解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实验:几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对产生酸性环境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贵州理工学院教务系统 贵州民族大学教务系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贵州民族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axuejieshao/65295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