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讲话 >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2016-06-07 09:19: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共3篇)读红色经典《实践论》有感读《实践论有感》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诞生后,即以拯救和改造中国为己任,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不屈不挠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成功,也经历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随着时局的相对稳定,毛泽东鉴于中国革命因为重大理...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读红色经典《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第一篇

读《实践论有感》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诞生后,即以拯救和改造中国为己任,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不屈不挠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成功,也经历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随着时局的相对稳定,毛泽东鉴于中国革命因为重大理论和路线错误而造成的多次重大挫败,花了很大精力从理论上深刻反思和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先后写下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剖析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指导思想。1937年7月写作的《实践论》(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就是毛泽东针对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文章重点对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故题为《实践论》。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特别是在1936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国民党西北军吃了红军的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西安事变又促成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毛泽东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军队陆续开赴前线了,此时(延安)抗大正准备办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班上需要作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泽东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的日常实例结合起来,并具体地、灵活地、巧妙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培训班上毛泽东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来具体讲述《实践论》和《矛盾论》。讲解时毛泽东自己认为《实践论》比《矛盾论》更重要。当时共产党内的思想状况来看,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者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的经验,不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轻视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到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只言片语,使中国革命力量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为了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教训,从思想上全面清算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对全党造成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而作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也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文化“围剿”,揭露张东荪等资产阶级哲学家和叶青等假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诋毁和篡改,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从事哲学研究,在延安的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等学校,以《辩证唯物论讲授提纲》为题,作哲学讲演。《实践论》便是其中的一节。

《实践论》是从认识上来揭露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实事求是的轨道。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从国外社会环境分析,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消除了、割断了党内教条主义者思想理论的国外根源,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社会分析,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不仅给毛泽东同志写作“两论”提供了环境条件和可能性,而且提出了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上肃清“左”的影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战斗力的必要性,这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前期难得的国内环境,从延安根据地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分析,

陕甘宁边区革命化生活和干部、战士学文化、学哲学的热潮,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特殊环境。

毛泽东的《实践论》以马克思的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重点揭露了看清实践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以认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为中心,系统阐释和发挥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实践论》开篇明确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指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后,毛泽东从两个方面对实践观作了深入展开。

关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除了生产活动之外,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人们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实际活动,也都是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毛泽东首次把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活动规定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关于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将实践在认识过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概括,特别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系统阐释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深刻地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们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越。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科学地概括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人们的认识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的发展,即两个能动的飞跃,一般说来,如果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对于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就算完成了。但对于事物过程的推移而言,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毛泽东指出:“任何过程,无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和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活动也跟着向前推移和发展。”“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是永远没有完结的,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深刻地指出党内“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他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离,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因此,他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是毛泽东在总结在中国革命和党内斗争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的认识论结论。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深入分析了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人们的认识究竟是怎样从实践发生,又服务于实践的。他说,人的认识过程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也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 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即理性阶段。前者只解决现象问题,后者才解决本质问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毛

泽东结合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指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违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条主义者否认认识开始于实践,否认感性认识的必要性。他们总是从书本出发,忽视对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生吞活剥地引证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中的个别词句去指导革命。经验主义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的感性认识,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而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的全体上都是错误的。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对实践重要性的足够认识,我们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成长。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我们,需要提高的认识和能力有很多,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参与社会实践。想现在的我们,都会找一些兼职做,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些事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知道。有了经历,也让我们了解了这个社会的现实,也为步入社会提前做好了思想准备。通过社会实践,我们才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就缺乏实践精神,在学校的学习中,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就像纸上谈兵似得,没有经过实践,缺乏自身对社会的体验,缺乏对工作的认识,很难融入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要学会以不同的方法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认知,去社会中历练,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认识,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实践论》是为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观点 “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 《实践论 》正式发表后,在中国、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批判 “左”倾错误的哲学总结, 又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 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哲学思想发展的巨大飞跃, 而且是现代中国哲学的璀璨明珠,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 在中华民族哲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由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并不意味着认识过程的完结,它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是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又是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的一个飞跃。理论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并不能由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要应用理论于实践,

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结果,在实践中检验其真理性,纠正其不完全性和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人们从社会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推移到理性认识,造成某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用来指导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一篇杰出的、具有创造性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丰富和发展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中的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它的发表,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为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与控制论思想》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第二篇

《实践论》与控制论思想

——纪念《实践论》发表七十周年

一、 引言

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深入思考和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系统批判了给革命造成极大损害的党内教条主义,写下《实践论》、《矛盾论》等具有鲜明特色和理论创新的著作。1937年春,毛泽东曾以这些著作中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为中国革命从此走上“理论联系革命实践”、“实践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胜利道路,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实践论》的主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知行关系是世界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而基础的论题,也是中国古今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中研究相对深入的一个范畴。从战国时荀子“行之”才能“明之”的朴素“先行后知”观,到宋代程朱理学强调知对于行之指导作用的“先知后行”主张,再到明清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王船山的“知行相资”,我们的先哲对知行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虽然“知行合一”已有较深的辩证思想,而“知行相资”更已包含了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但古代中国思想哲学史上的知与行多限于道德意识范围之内,就连“行”也几乎全是指“脑力”劳动的“行”。这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思想哲学方面的一种反应,也是马克思以前的其它唯物论的通病:不单是限于在“经典”里思辩寻求答案,而且“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这也使得传统的知行观与《实践论》中所论述的知行观相比较,针对中国大革命实践的历史机遇和环境,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细读《实践论》之后,感到全文的论述差不多都可以按照现代控制论来理解,甚至可以认为《实践论》是按控制论展开的,即建模、分析、控制、反馈和评估,其中控制、反馈和评估部分过去的知行观很少论述,是《实践论》的特色,也正是控制论的主要思想。《实践论》共有26段,按控制论的思想,大体上,前18段是关于认识模型建立和分析的论述,是全文的主体;第19段强调模型的知识应当也必须用于实践的指导与控制;第20段阐明必须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调节认识模型及其控制的不适和错误;第21到23段讨论了模型的多工况运行和相应的阶段性及其结构性调整,政治上就是与时俱进;第24段简要论述了评价认识模型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第25段指明认识模型的重要意义;最后,第26段对认识模型之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作了最后的归纳和总结。

然而,现代控制论是维纳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提出的,其发表晚于《实践论》十多年。控制论与信息论和系统论一起,为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奠定了科学和工程基础。因此,这里我们将不从政治、哲学和思想的角度去讨论《实践论》,而是按控制论的思路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初步理解其中的思想与理论。

二、 认识过程的建模与分析

《实践论》的主体是阐述辩证唯物论的知行观,全文26段中的18段是围绕这一论题展开的,其余部分也是为加强加深这一主题的讨论。按控制的术语,就是如何建立一般认识过程的正确模型、如何针对具体问题,应用认识过程的模型去指导并建立具体的问题模型。 首先,前5段明确了认识过程建模的基本原理,即,1)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2)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 1

的观点。”

第6段至第9段阐述了构建认识模型的具体方法和过程。首先,认识过程分为二个阶段,即:

1) 认识的感性阶段:“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做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2) 认识的理性阶段:“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

《实践论》强调了认识的理论阶段的重要性,用今天的术语,就是知识的重要性,认为这一阶段才是认识的真正任务:“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这是因为,“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第9段是全文最长的一段。在此,毛泽东进一步论述了认识两个阶段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直接实践与间接知识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指出认识过程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创新:“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毛泽东再次强调:“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在本段里,毛泽东还阐明了间接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同时,毛泽东还指出间接知识与直接实践的统一性,“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最后,间接知识的正确性是有条件的,“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对于从书本和论文中获取大部分知识的当代学子和学人来说,这段话今天仍有警示作用。

《实践论》关于间接知识和间接实践的论述,使我想到对“脑力”实践是否为真正实践目前该如何认识,将来“脑力”实践占人的实践比例会不会越来越高?也更使我想起南宋陆游的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愿后人看我们这代人时,还认可此诗的前两句。

第10段到第14段结合当时革命斗争例举认识过程,而第15到17段是对认识过程的进一步总结并再次强调1)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

2)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论认识,“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因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2

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特别是,“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

一句话,“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显然,这些认识的原理和过程之观点也是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时所必须遵守的。对于简单系统的控制,这些原理不言自明;但对于复杂系统的控制,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系统的“解析”规律,这些原理和观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按复杂系统的建模理论,《实践论》中第一阶段的感性认识与直接的“感官反应建模”相对应,而第二阶段的理性认识与间接的文字理解建模和解析的数学方法建模对应。因此《实践论》的认识过程包含了人类对自然进行控制时所采用的三种建模方式。对应地,就能进一步衍生出分析的三种模式和阶段,即以感觉为主的基于观察的感性分析、以语言为主的基于推理的定性分析、以数学为主的基于理论的定量分析。建模过程的阶段特性,是发展变化本身的层次性、条件性、开发性的必然反映。【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回顾控制的发展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上下,工程教育也经历了从“感性”工程实践到“理性”工程分析的一场变革。这就是“工程科学”体系的建立,数学等解析工具从此深入到工程教育和研究,引发了今日的技术革命。冯?卡门是这场革命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的学生钱学森是另一位重要的开拓者,不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把“工程科学”的概念引入中国,更把从“感性”实践到“理性”知识的升华实施到控制问题上,创立了“工程控制论”。这段历史与《实践论》强调感性知识必须上升到理性知识在思想上如此一致,在时间上如此巧合,实为一则佳话。而且,今天国际工程教育界正在反思“工程科学”化是否“化”过了头,学生缺乏“Hands on”动手经验的现象严重,加上我国目前急需大批有实际工程经验和技巧的实用人才之现况,又使我们不得不回想《实践论》中关于间接知识和实践第一性的论断。

三、认识过程中的控制与反馈

《实践论》关于知行的讨论与过去相关论述的一个十分不同的地方,就是强调认识知行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改造”或“控制”世界,而不单单是为了士大夫的“修身养性”。第19和20段论述了如何应用认识得到的模型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控制”,并通过“反馈”不断改进“模型”的精度和“控制”的功效。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而且,“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从知行关系来看,“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就自然科学而言,“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控制的观点,更明确地表现在,“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控制过程。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定义,就革命而言,《实践论》引用了斯大林的话,“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

3

目的实践。” 以现代控制论观点,斯大林的话也可“修改”为:理论模型若不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模型,同样,应用若不以理论模型为控制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应用。” 当然,这里的应用是指控制或自动化的应用。

理论指导和应用于实践不能是简单武断的指导和应用,就像控制不能是根据模型的盲目“开环”控制一样。在此,《实践论》隐含地提出了理论指导或控制实践的“反馈”机制,这正是控制论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

第20段的开头很有意味:“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所谓“完成”,是因为从感性到理论的认识过程“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想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这其实就是控制理论中的“开环控制”方法。所谓“没有完成”,就是“一般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 为什么?“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 其结果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而且“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这其实就是完完整整的基于“反馈原理”的“闭环控制”方法。通过反馈,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无限认识过程。

当然,《实践论》并没有直接使用“控制”、“反馈”等专业术语,也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控制或指导方法。但毫无置疑,现代控制的基本思想,已包含在这二段的内容之中。考虑到《实践论》的发表时间(1937年),再想到维纳的《控制论》与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的发表时间(分别为1948年和1954年),使我们在感叹其思想的一致之余,更为时间上的巧合和超前而惊奇。或许,这就是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时代之巧合吧。

其实,《实践论》的控制反馈思想,放在社会学的“社会控制”理论中去讨论,几乎可以认作是“专业”的。钱学森在其《工程控制论》的前言中,特别指出控制(Cybernetics)一词的原意:按照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安培(A. M. Ampère)的定义,控制论就是关于国务管理的科学。这一说明,进一步使我们看到由社会实践到社会控制而构成的《实践论》与控制论之间的联系之路。

四、 多工况阶段性结构变化和与时俱进

对于复杂系统的控制,控制理论中有多工况多工作点的控制方法。比如将一个系统的运行发展阶段分为许多工况和阶段,每个工况和阶段都选择一个工作点,然后围绕着设定的工作点对系统进行建模和控制。当工况和阶段变化时,系统的模型和控制策略也必须相应地变化,否则就会发生大问题。而且,这种变化往往是结构性而非参数性的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把一个非线性系统按不同的工作点和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线线展开,得到不同的近似模型,再按这些模型分阶段进行控制。

这种思想在《实践论》的第21到23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这里推移就是阶段性结构变化。因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如何应对?也就是控制策略,“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4

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这也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否则,“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这里,如果把“革命”换成“改革”,“革命党人”换成“执政党人”,依然十分正确并还有针对性,“改革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执政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改革走向胜利。” 因此,针对阶段性的结构转移,如果不采取“与时俱进”的控制策略,就会产生许多严重问题。不“与时俱进”的表现有两种,一是过于落后,“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出现“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 对于他们,“模型”与“实际”脱离,“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二是过度超前,“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在控制论中,这正是在时间轴上以当前控制工作点为参考时所发生的模型“左”、“右”滞后过度而失效问题。此时,基于模型的控制之功能已无法保障,由此催生了现代控制的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和智能控制等理论,也可以算是控制工程与理论的“与时俱进”。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五、 认识观评价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第25段是关于认识观或知行观之正确与否的评价问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如同普遍存在于特殊,绝对源于相对,“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何谓宇宙? 据宋陆象山言,古书解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所以宇宙的原意就是时间加空间,因此这里“总的宇宙发展过程”就应是过去、现在、还有至今并未经历的未来时间空间的全部演化。特别地,在“绝对真理”的阐述中,“无数”和“总和”是两个极其关键的词。“无数”是一个数不清但要不断数的过程,“总和”同样也是全部时空中全部事件的总和,尽管有许多无关的事与情,但还是要考虑过去、现在、还有未来。因此,当使用“绝对”一词时,尤其是在科学和政治领域里,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因为我们已“侵犯”了我们还未经历的时空。而且,“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尤其是当“斗争”是“残酷”的时候,许多人甚至希望“绝对”一词能从政治和社会的字典中消失,最好就是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沦为相对主义者。虽然“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但“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马列主义者不能忘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列主义者更应当时刻牢记,“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我们任重道远,因为“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当然,这里无产阶级的含义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执政的党。但我们的任务仍是“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在《实践论》的最后一段,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辨证唯物主义的知行观:目的是“通过

5

《《实践论》、《矛盾论》溯源》
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第三篇

《实践论》、《矛盾论》溯源

摘要:“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们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实践论》;《矛盾论》;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44-02

《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是毛泽东的哲学名著。“两论”问世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次研读“两论”及研究“两论”的著作,若有所得,意欲溯其源。

一、现代中国革命直接催生了“两论”的问世

1937年,“两论”问世。“两论”的问世,不是偶然的,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们是适应当时革命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党内却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为了揭露经验主义、特别是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而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这两种主观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更是为了从哲学文化上探索一种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正在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写了“两论”,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实践论经典语录 实践论经典段落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实践论中的经典语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nghua/45333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