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联系方式 >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2016-07-30 13:03:2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共7篇)铜陵学院学生证补办申请表铜陵学院学生证补办申请表铜陵学院教务处 制备注:1.补办学生证需两张一寸证件照。一张需粘贴在申请表上,并加盖学院骑缝公章;另一张补办学生证上使用。2.此申请表经所在学院签字盖章后交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办理。 3.学生证统一补办时间为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其它时间概不受理。教务处...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供大家学习参考。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一)
铜陵学院学生证补办申请表

铜陵学院学生证补办申请表

铜陵学院教务处 制

备注:

1.补办学生证需两张一寸证件照。一张需粘贴在申请表上,并加盖学院骑缝公章;另一张补办学生证上使用。

2.此申请表经所在学院签字盖章后交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办理。 3.学生证统一补办时间为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其它时间概不受理。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二)
教务处 铜陵学院2014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院教[2013]17号

铜陵学院2014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各学院、各有关部门:

为做好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就2014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如下:

一、选题及下达任务书(2013年11月8日—12月24日)

1.前期准备。各学院成立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学习《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及《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院发„2012‟48号),并根据此规定制订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实施细则,于2013年11月20日前将领导小组名单、实施细则和工作日程安排报教务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sjjx@tlu.edu.cn。

2.指导学生选题。各学院严格审查指导教师资格,每名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8人。各学院应于2013年11月30日前公布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紧密结合生产实践,要求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应一人一题。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和审核学生选题,填写《铜陵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附表1),明确选题意见,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要指导

学生重选。指导教师应在2013年12月24日前对所指导的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附表2)。

二、撰写开题报告(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15日)

1.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撰写开题报告。学生应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附表2)的要求,进行文献收集、整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附表3)。

2.2014年1月7日—15日,审核开题报告。各学院自行组织开题报告会,并对任务书、开题报告等材料进行审阅评议,明确开题意见。对于未通过的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应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指导和督促学生修改和完善。开题报告通过后,学生方可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

三、撰写初稿(2014年1月16日—4月20日)

2014年1月16日—4月20日,学生撰写初稿。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要求撰写初稿。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要与所指导学生保持联系,加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撰写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四、中期检查及修改初稿(2014年4月21日—5月30日)

1.各学院应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重点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和指导,形成中期检查意见及建议,各教研室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附表4),各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附表5)也是中期检查的重点。

2.学校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对各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3.2014年4月21日—5月30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修改毕业论文(设计)初稿,直至完成定稿。在此期间,指导教师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对学生提交的初稿进行相似性检测,凡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一律责令学生修改或重写,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五、评阅及答辩阶段(2014年5月31日—6月20日)

1.毕业论文(设计)评阅:5月31日—6月9日。5月底前学生应将毕业论文(设计)定稿一式三份及相应电子文档送交指导教师。各学院成立答辩工作委员会,并组织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阅。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分别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附表6、附表7),写出评语,明确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终审意见,并对照《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表》(附表10)进行成绩评定,分别给出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

2.答辩:6月10日—6月20日。各学院按照《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公开组织答辩。答辩小组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附表8)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语》(附表9),同时答辩小组对照评分表(附表10)进行答辩成绩评定。

六、成绩汇总及成绩录入(2014年6月23日前)

答辩工作委员会(小组)将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学生

答辩评分累加后确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并按100-90分为“优”、89-80分为“良”、79-70分为“中”、69-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的标准折合成五级制成绩。各学院应指派专人在6月23日前将本学院全体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七、终期检查(2014年6月24日—6月30日)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完成后,各教研室和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和要求,认真对照检查,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检查表》(附表11),逐项核实,对未完成任务的同学要查明原因,以书面形式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学院院长均要在附表11中的对应位置上签字,以明确责任。各学院最终将本次检查情况的汇总材料报教务处。

八、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014年7月4日前)

各学院按照《铜陵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院教„2009‟15号)的要求,按应届毕业生3%的比例在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获得“优秀”的学生中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填写《铜陵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附表12),7月4日前各学院将被推荐的毕业论文(设计)的电子稿发送至sjjx@tlu.edu.cn,同时将论文(设计)打印稿及相关材料报教务处。教务处将另行组织评选活动,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控制在应届毕业生人数的2%以内。【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九、总结(2014年7月5日—7月10日)

答辩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填写《铜陵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信息一览表》(附表13),同时对本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书面总结,填写《铜陵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附表14),全面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难度、份量、成绩和答辩情况等,并于放暑假前将信息一览表和工作总结报教务处。电子稿发送至sjjx@tlu.edu.cn,以便教务处将相关材料归类存档。

教 务 处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注:

1.附表1-14在教务处网页(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栏目)下载;

2.附件:2014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进度表。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三)
铜陵学院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试行)

铜陵学院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试行)

为科学考核和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构成与计算范围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构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训)、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

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范围:我院在籍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实践性教学各环节。

二、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依据

以我院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量为基础,以各系对实践教学实际安排和执行情况汇总表为依据,经教研室、系部和教务处三级审核后,按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和标准计算实践教学工作量。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实践教学课程必须提前两周向教务处申请并备案,经批准后方可计算工作量。

三、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实践教学工作总量=各实践教学环节工作量之和

1、实验教学

工作内容:实验准备、实验指导、管理、实验报告批改、核定成绩等。

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学时数×实验类型系数k1×重复系数K2×学生人数

实验类型系数k1:按实验难易程度不同,将实验类型系数k1分为两类:

①各专业上机实验: k1=0.033

②工科类课程实验: k1=0.040

实验重复系数K2:考虑到设备套数的差异,当设备台套数不能满足一个班同时做实验时,可进行重复实验。实验重复系数K2分别为:

重复次数0次: K2=1.0

重复次数1次: K2=1.5

重复次数2次: K2=2.0

重复次数2次以上:K2=2.5

在编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承担实验或实验指导任务,其工作量由承担实验或指导实验的工作量和实验室管理工作量两部分构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保证实验室干净整洁,保持实验室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8%且无安全责任事故的前提下,按30学时/学年/实验室的标准计算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工作量。对场地面积大、实验(训)设备多的实习(训)车间,按50学时/学年/车间的标准计算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工作量。

各门实验课程要求由理论课指导教师和承担实验任务的专职实验教师共同完成,其工作量原则上由参与指导的教

师平均分配。若只有1名老师指导则按计算结果的65%计算;若班级人数较少,原则上实验教学工作量按不低于理论课工作量计算。

实验教学工作量由教务处统一核算到系部,系部根据实验记录(或考勤记录)按比例分配给指导教师与实验管理技术人员。各系部必须提前将下一周的实验课及指导教师安排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以便核查。

2、指导课程设计(理工科专业适用)

工作内容:准备、辅导、管理、批改设计报告、核定成绩等。

计算公式:教学工作量=计划周数×0.6×学生人数

3、指导学年论文(经管、文法及艺术类专业适用) 工作内容包括拟题、制定计划、过程指导、评阅批改论文、核定成绩等。每名教师指导本科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超过部分按50%计算工作量。

计算公式:教学工作量=2×指导学生人数

4、指导集中性实习(训)

工作内容:准备、实习(训)指导、管理、批改实习(训)报告、核定成绩等。

计算公式:教学工作量=计划周数×0.7×学生人数

5、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选题、开题、指导、审阅、答辩、评阅、核定成绩等。每名教师指导本科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人数不应超过12人,指导本科学生人数超过12人的,超过部分按60%计算。

计算公式:

(1)经管、文法及艺术类

本科:教学工作量=8×指导学生人数

专科:教学工作量=6×指导学生人数

(2)理工科类

本科:教学工作量=9×指导学生人数

专科:教学工作量=7×指导学生人数

四、本办法自2009年9月份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09年6月30日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四)
教学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设计

课 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班 级 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姓 名 严勇、 申丽丽 学 号 1006121041、1006121066 指导教师 杨慧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铜陵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时间: 2012 年 5 月 21日 至 2012 年 5月25 日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论文)的评语(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能力水平、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和图纸质量等):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目 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开发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功能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业务流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数据流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概念模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0

6逻辑模型设计与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5

7物理设计和实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7

8网上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9【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9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3

10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4【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1、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不断深入,特别是采用TCP/IP协议的Internet/Intranet的不断普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网络的教学软件由于在现代教育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增长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一客观现实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站在信息化社会的高度用全新的视野积极参与和促进教育改革。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化教学与远程的网络化教学的普及,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重大的革命,也给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如何有效进行作业管理就是一个让很多老师头痛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作业管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将作业存在软盘上交;另一种者存放到教师电脑上的一个共享目录内。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弊端:前一种方法不方便携带、速度慢、容量小、易损坏;后一种方法虽然解决了软盘容量小、容易坏的问题。但却存在一个更致命的缺点:学生可以随意查看、更改和删除其它同学的作业,造成大量如抄袭作业、恶意删除或修改其他同学作业的事情发生;老师在帮学生修改作业时,也很容易弄不清楚作业批改与否;作业是谁的或是旧作业没删除掉,跟新作业搞混了等情况,虽然有些可以用严格的纪律来实现管理,但仍然会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很多的麻烦。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任何学校,都需要一个实用的作业管理系统来规范作业管理,这将会大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将作业管理系统作为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是非常有意义,具有研究的价值。

现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作业管理的软件,采用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如基于JSP、FTP模式,但大多数作业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网络学院的远程教学。至于校园内的正规教学,利用作业管理系统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并不多。针对国内外对教学管理软件的巨大需求和基本要求,一个好的教学管理软件,必须要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向用户展示友善的操作界面。在完善功能的同时又必须兼顾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健壮性。一个好的教学管理系统,不管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还是其他用户都能很快上手,操作简便,便于安装,容易普及。

2、功能描述

教学管理系统主要提供网上的作业管理平台,主要分为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部分的功能。管理员的功能体现在后台管理模块,教师和学生的功能用来进行留言交流,网上自测和网上答疑。

2.1管理员部分的主要功能要求

1.管理员登录功能,根据权限进入管理员相应的页面的功能

2.管理员发布公告、管理公告(查看、修改、删除)的功能

3.管理员设置院系、班级、课程、任课教师,同样具有查看、修改、删除的功能

4.管理员修改个人资料功能

5.管理员中的教师管理,实现教师登陆信息的初始化功能

2.2教师部分的主要功能要求

1.教师登录功能,根据权限进入教师相应的页面的功能

2.教师发布公告、管理公告(查看、修改、删除)功能

3.教师修改个人资料功能

4.教师查看学生名单功能

5.教师在线布置、批改作业功能

6.教师网上答疑功能

2.3学生部分的主要功能要求

1.学生登录功能,根据权限进入学生相应的页面的功能

2.学生查看、搜索公告的功能

3.学生修改个人资料的功能

4.学生查看、下载老师的作业题目,上传作业(说明作业格式),查看老师对作业的批改情况功能

5.学生在对老师提出疑问并能查看以往对老师提出的疑问功能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五)
铜陵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

铜陵学院关于制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为贯彻落实《铜陵学院关于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结合我院2010年工作要点及200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现就我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的制定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性意见。

一、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规格标准和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改革、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起点,创新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对于全面促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有特色、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按照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原则,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努力培养优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行开放办学,努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

三、基本原则与要求

1.与时俱进,坚持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要认真听取专业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以及毕业生的意见,开展市场调研,充分依托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一个或多个满足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借鉴国内外具有先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的高校做法,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与行业准入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同时,要积极使用与行业准入有关的教材。

2.整体优化,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认真研究和科学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内涵改革力度、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注重课程融合,不仅要有专业教育课程,还要开设博雅教育课程等,做到专业课程体现应用性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现文化素质教育,实现教学过程“五个结合”,即: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理顺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按照继承、摒弃、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改,合理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性;更新教学内容,要将新的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加强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综合性,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试方式,增加讨论课和自主学习型课程比

1

例,促进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实施平时作业和集中考试相结合、多次考核与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考试方法。

3.注重应用,坚持能力培养不断线原则。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有效的“全过程,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践课程开设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达到总学分的25%,理工类专业达到总学分的30%。要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保证实验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中等标准,要有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要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拓展学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

4.以人为本,坚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培养方案应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特点,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才智和潜力,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方案中可设置若干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各专业都要设置足够量的种类多样的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身条件进行选课。

5.服务社会,坚持人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及时跟进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各专业要根据就业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设课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一)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小范围,大幅度,分类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在会计学、艺术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方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类、大学英语类课程改革的同时,加大大学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课程改革的力度,采取分级教育、分专业教学、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大班教学小班操练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开设专业导论课。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专业内涵、性质和特征,掌握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了解专业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制定方法

在制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要以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要求为依据培养制定培养方案,也就是采用“倒推法”,即沿着企业(行业)调研——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能力分析表制定——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设计——培养方案草拟——校企共同论证——学校审批的路线进行。

五、基本结构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划分为十二个栏目,分别是:

(一)专业方向:各专业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明确一个及以上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方向。 (二)培养目标: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分方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三)培养要求:包含四个方面:1.思想政治素质; 2.专业技能素质; 3.文化素质 ;4.身心素质。其中,专业技能素质要体现知识结构要求和能力结构要求。

(四)能力分析表

2

表一 能力分析表

(五)学制、学位与最低学分要求 (六)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包含集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含课程实验教学等内容,具体要求参见表二。

表二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七)课程结构比例

表三 课程结构比例

3

(八)实践教学学时比例

表四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比例

(九)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包含两方面: 1、主干学科;2、主要课程。 (十)相近专业:填写2-4个相近专业 (十一)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表五 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十二)教学进程表。

六、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的课程体系包括六大模块,分别是(A)公共基础课模块、(B)专业基础课模块、(C)专业主干课模块、(D)专业方向课模块、(E)公共选修课模块、(F)拓展学分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模块由教务处统一搭建,分为理工类和经管类,各专业要求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公共选修课模块分为人文社会科学模块、自然科学模块、身心素质模块、创业创新模块、继续学习课程模块。各类不同模块的课程中,各专业学生选修公共选修课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理工类学科专业学生选修文管经法类选修课学分不少于2学分,文管经法类学科专业学生选修理工类选修课学分不少于2学分。各学科专业的学生不得选修属于本专业的必修课程或相近的选修课,否则,所修学分无效;拓展学分模块分为技能训练模块、学术发展模块和辅修专业模块。要求各专业学生必修学分不低于2学分,选修学分不低于4学分,总共不低于6学分。拓展学分模块学分不计入总学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全校课程按考试方式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考试课每学期一般不超过4门(不含体育课)。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大致为:公共基础课38%(平台由教务处统一搭建);专业基础课30%;专业课(含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25%;公共选修课7%(平台由教务处统一搭建)。

4

表六 经管类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安排表

表七 理工类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安排表

七、学科专业分类

根据学科要求和专业特点,将我院本科专业按照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等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投资学。

5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六)
铜陵学院教务系统入口:http://jw.tlu.edu.cn/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铜陵学院教务系统入口:http://jw.tlu.edu.cn/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七)
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主页入口:http://jw.hnnu.edu.cn/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主页入口:http://jw.hnnu.edu.cn/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相关热词搜索:铜陵学院学生管理系统 铜陵学院综合管理系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铜陵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lianxifangshi/5252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