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女性创业 >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2017-06-15 10:53:1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粉丝经济(共7篇)粉丝经济时代来了这个世界怎么了?“双十一”光棍节这个人造节日,让很多人熬夜守候,秒杀疯抢;人造美女居然成了万人迷,这让很多原装女人愤愤不平,金钱可以改头换面,变美更能赚钱,SO EASY?罗永浩叫板,小米手机疯卖,怎么韩庚也要“跟风”?看不懂的新粉丝经济,到底有什么规律? 光棍都是马云的粉丝你最近一...

篇一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时代来了

  这个世界怎么了?“双十一”光棍节这个人造节日,让很多人熬夜守候,秒杀疯抢;人造美女居然成了万人迷,这让很多原装女人愤愤不平,金钱可以改头换面,变美更能赚钱,SO EASY?罗永浩叫板,小米手机疯卖,怎么韩庚也要“跟风”?看不懂的新粉丝经济,到底有什么规律?

  光棍都是马云的粉丝

  你最近一次花钱花得惬意是什么时候?你最近一次血拼的成果如何?很多人会说起自己曾经一夜疯狂的光棍节“双十一”淘宝抢购,但是, 你真的抢到好货、占到便宜了吗?

  某位女士去年抢购的护肤品,现在还囤着,按照科学说法护肤品作用不大、主要是心理安慰,那么这放了一年的护肤品的心理慰藉已经趋近于零了,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价值。有位女士当晚抢到某衣库的衣服,一直到11月26日还没发货。是啊,价格便宜了一半,但是这日复一日的等待、若干次的询问客服,这些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难道不值钱吗?这种抢购行为和年轻人一向鄙夷的老先生老太太超市门口排队买便宜鸡蛋,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上这些,当然都是“事后诸葛亮”一样的思考,大部分缺乏理智和克制力的人,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双十一”的淘宝狂欢,这就是很有趣的经济现象——当激情战胜理智,当规则战胜了规律,消费者其实被消费了。一场人造的狂欢,我们参与并推动着,不知不觉成了合谋。

  被消费的不光是买家,这场游戏中的卖家也不例外。

  “双十一”前,天猫卖家如临大敌、全力备战,还有人拜起了马云,“信春哥能及格,拜马云能发财”。有位卖家甚至激动地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信仰,或许百年过后,关二爷和财神要让位给马云。”

  买家追随着淘宝的造势,卖家追随着马云的安排,买卖双方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论买家买对了没,也不管卖家赚钱没,平台永远是稳赢的,就这样,大家都成了马云的粉丝,并长期持续为之供养。

  “双十一”光棍节明明是个人造节日,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其实,人造节日要想成功,给点气氛就好。就像是假脸整容美女,但整成ANGELA BABY这个样子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有粉丝,就会有人买单。

  “喜不喜欢”决定“有没有道理”

  不管新商业模式还是传统行业,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谁为你买单?

  以前的理论是视顾客为上帝,让他为你买单;可是尼采说“上帝死了”,儒家云,求人不如求己。

  新一代的消费者,一出生就面临着互联网,他们知道世界是平的,他们认为权威是用来打破的,他们觉得没什么是不可能,地域、语言、种族等等差距,在他们面前不再像天堑。

  那么,他们相信什么?他们愿意为什么买单?

  新一波的85后90后们,也许他对政治经济无感,只在乎自己是不是吃过最好吃的松饼,是不是喝到全城最牛的咖啡。“难怪现在的美食新闻多过国际要闻,对口感重视超过世界危机。当社会集体进入口腔期,年轻人吃美食、老人家骂当局,一张嘴全搞定。”——王伟忠(台湾电视节目制作者)

  如今,与其小心翼翼揣测新一代消费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不如让自己成为“神”,神一样的产品——比如苹果手机,神一样的存在——比如青少年偶像,神一样的思维——比如马云,比如逻辑思维的罗振宇。

  这个世界当然没有神,但是,有让人惊艳的思维,让人为之一振的创意。罗振宇就是把思维卖出去的先例,他做过CCTV《经济与法》《对话》的制片人。2012年底,他与人合作打造了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如今,《罗辑思维》已经成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其介质包括了视频、微博、微信等产品形态。

  罗胖是这样讲述自己的生意经:由于传播介质的互联网化,受众人群和信息消费模式都将碎片化。传统大众传播将越来越难以奏效。未来的传媒将不再以信息为核心,而代之以人格。魅力人格体将是新媒体时代最关键的传播节点。受众在被细分之后,会基于兴趣和对不同自媒体人的喜爱,而发生分化与重组。

  所以,买单人会根据“我喜不喜欢你”,来决定“你讲的有没有道理”;“讲什么内容”比不上“谁来讲、怎样讲”要紧。据说,《罗辑思维》的粉丝已达百万。今年8月,罗振宇卖了5500个会员号,他们挣了160万元,成为首先挣钱的自媒体。

  罗胖再牛,在陈坤面前恐怕也得俯首低眉。陈坤是首位开收费微信账号的明星,9月份陈坤的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有人爆料陈坤微信一天能赚700万元,虽然当事人否认,但也有人认为,这对陈坤并非不可能完成任务,问题在于如何将他的现实影响力转换成经济影响力。

  如果这些商业理念和模式,听起来比较新奇,那么看看文学界的粉丝经济,流潋紫这些一战成名的网络写手就不必说了[来源:

  雷军、罗永浩、韩庚,还有谁要卖手机给我们?

  粉丝每月花18元看陈坤的私房照值得不值得?读者花钱买罗振宇的会员资格,去听一些可以百度得来的知识,到底值不值得?

  对于粉丝来讲,为爱付费,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为TA花钱不正是爱的表示吗?

  你选择花钱看陈坤的微信私房照、听他对你说晚安,这是你花钱证明自己的粉丝身份。你掏钱听罗振宇的观点、他的逻辑,你选择了他因为你信任和跟随。

  所以,“恋爱天王”陆琪开淘宝店卖开运水晶;ayawawa传授恋爱之道的时候不忘了推销自己的面膜护肤品;就连郭美美都开淘宝店卖泰国佛牌,因为她也有“美美全球后援会”。再比如小米手机,用的人觉得好,不用的人觉得不值一提,爱恨如此分明,这不也是雷军的粉丝经济?

  信雷军,总好过信锤子吧?可是,跟着罗永浩等待买他手机的人,会觉得自己站在智商的制高点,睥睨众生,越小众他们越happy。

  不必骂粉丝不理智,因为可能下一个就是你。

  最可怕的是,韩庚也要卖手机。韩庚为什么“跟风”卖手机?还有多少人要卖手机给我们?

  粉丝经济,并不表示粉丝多的人玩得转经济,如果粉丝经济被转换,效果很猛、很不可思议。因为小米手机卖得好,现在九阳豆浆机的老板王旭宁就找上雷军要合作豆浆机。

  颠覆传统,“为爱付费”的粉丝经济成了新商业王道。粉丝经济,赢的未必是产品,是人心。人心向背,赢的不是数字,是大势所趋。

篇二 粉丝经济
什么是网红? 网红的粉丝经济是怎么做的

  近期随着各大直播平台走红,“网红”(“网络红人”)一词又重新被广泛关注。网红靠粉丝关注和热捧在网络世界里“呼风唤雨”,但让人惊讶的不是那一张张被PS得有些相似的脸庞,更是她们惊人的赚钱能力。

  什么是“网红”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网红”是指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特征是,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具有一定量的社交资产,并且有能力将这些社交资产变现(如广告和网店等)。

  家住福州的陈小姐就是大家口中的“网红”。由于长相甜美,她从大学就开始参加一些综艺节目的录制,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用的彩妆和护肤品。陈小姐告诉记者,她主要是在微博上分享介绍自己用的化妆品,虽然人在福州,但是只要有网络她就能分享直播,“每次分享自己的彩妆都会有粉丝问牌子,我也会贴出来和大家分享。”据记者了解,除了像陈小姐这种靠录美妆视频经营自己的网红之外,还有专业机构负责包装营销的网红。

  就读于福州某高校的黄同学告诉记者,他一开始只是在美拍上发了一段自己的搞笑段子,谁知视频被转发了上万条,“马上就有北京一家传媒公司联系我想要签下我,主要是我写段子发网络上,公司负责营销和接广告。”目前网红的范围已经不止是网络上走红、善于自我营销的美女,还有各种社交平台上长期活跃着的各领域的意见领袖。一般平台上的网红分为美女网红、宠物网红、直播平台主播、段子手等,他们通过社交平台展示自己的特长,如美妆、穿衣、搞笑、唱歌等来吸引关注,他们靠粉丝人气赚钱,靠知名度变现。

  这些网红们足不出户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据记者统计,小网红一般也有几万关注度,知名的网红关注度更是达到好几百万,而这些都是他们挣钱的资本。

  网红的粉丝经济是怎么做的

  网红有了知名度之后,最多的就是接广告和开网店,这也是他们挣钱的渠道。陈小姐告诉记者,她一开始也就是将自己的照片放在微博上,就有一些粉丝会来问她口红什么牌子,衣服什么牌子,于是她就萌发了可以代理护肤品的念头,“我主要是卖我自己代理的护肤品,我有自己的供货渠道,一般没事就会在社交平台打打广告。现在我接的节目越来越多,面膜销量一直都不错,我爸妈都辞职帮我了”。据陈小姐所说,她的护肤品并不是什么大牌子,价格大概在100~300元之间不等,通常是她自己先用上之后拍照上传,粉丝看她本人用了就会比较放心,陈小姐透露如今她已经有很多下线代理了,她本人的月收入达到上万元。

  陈小姐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女生在微博或直播平台上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开淘宝店卖衣服、卖零食,在社交平台上通过自己的知名度打广告等。上述黄同学也坦言,虽然自己有公司在帮忙营销,但是他在社交平台上打的广告,公司都是有提成的,“这就像是我的一个职业,公司发我工资。”黄同学说,像他们这样有公司的虽然推广效果好,但是钱赚的不多,很多前辈们都是后来有知名度了自己出来单干才有钱赚。但她也坦言,这一行水太深,“都是吃青春饭,也有一些女孩为了吸引关注度会做一些搏出位的事情,在这一行太常见了。”

  相关人士认为,网红效应其实本身就是一种销售手段,网红利用其在时尚领域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将符合潮流趋势且迎合自身粉丝偏好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一方面保证了效率和销量,另一方面又是宣传自己的手段。网红为品牌电商吸引流量提供新的渠道选择,提高了粉丝到消费者的转化率。

篇三 粉丝经济
2017年粉丝经济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2017年粉丝经济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目 录

第一节 他经济——男性消费的崛起 ......................................... 4

一、从粉丝经济逻辑理解他经济 ......................................... 4

1、从粉丝经济的逻辑理解他经济:魔兽的例子 ........................ 4

2、他粉丝经济的内涵以及外延:小米的例子 .......................... 8

第二节 他粉丝经济的领域梳理 ............................................ 10

一、体育粉丝经济:以NBA为例 ........................................ 10

二、体育彩票:让男性欲罢不能 ........................................ 12

三、宅男粉丝经济 .................................................... 14

1、女子偶像团体 ................................................. 15

2、游戏和二次元 ................................................. 16

3、其他:美女和眼球经济 ......................................... 19

四、发烧友经济 ...................................................... 20

第三节 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 23

一、体育粉丝经济企业 ................................................ 23

1、中体产业 ..................................................... 23

2、莱茵体育 ..................................................... 23

3、智美体育 ..................................................... 23

4、鸿博股份 ..................................................... 23

5、华彩控股 ..................................................... 24

二、宅男粉丝经济企业 ................................................ 24

1、美盛文化 ..................................................... 24

2、万家文化 ..................................................... 24

3、宋城演艺 ..................................................... 25

三、发烧友经济企业 .................................................. 25

1、顺网科技 ..................................................... 25

2、联络互动 ..................................................... 25

3、奋达科技 ..................................................... 25

4、科通芯城 ..................................................... 26

图表目录

图表1:《魔兽世界》五个版本历年付费用户情况 .................................................................................. 5

图表2:《魔兽世界》用户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图 ...................................................................................... 5

图表3:魔兽世界国服现有前十服务器人数 ............................................................................................ 6

图表4:魔兽上映当天,陆家嘴巨幅显示屏寻找曾经的公会战友 ........................................................ 7

图表5:《魔兽世界》首映盛况 .................................................................................................................. 7

图表6:小米用户年龄层结构 .................................................................................................................... 8

图表7: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 .................................................................................................................... 8

图表8:NBA联盟收入构成 .................................................................................................................... 11

图表9:科比退役带来的球星效应 .......................................................................................................... 11

图表10:全球不同地区博彩业对比情况 ................................................................................................ 12

图表11:全球各地区博彩业增速 ............................................................................................................ 12

图表12:体彩销售同比回升 .................................................................................................................... 13

图表13:体育赛事举办年带来竞猜型体彩销量上升 ............................................................................ 14

图表14:AKB48相关周边 ...................................................................................................................... 15

图表15:中国游戏市场各类型占比 ........................................................................................................ 16

图表16:中国电竞用户规模 .................................................................................................................... 16

图表17:中国二次元产业模型 ................................................................................................................ 17

图表18:中国二次元产业链情况 ............................................................................................................ 18

图表19:二次元的粉丝经济 .................................................................................................................... 18

图表20:Massdrop社区 ........................................................................................................................... 20

图表21:购买VR产品绝大部分为男性玩家 ........................................................................................ 22

表格目录

表格1:VR产品 ....................................................................................................................................... 21

第一节 他经济——男性消费的崛起

“很多时候,男性那作为生产者和竞争者的隐忍背影之下,有着较之女性更加深刻而又躁动的消费诉求。”

从部落时代一直到现代社会,男性留给人类文明的就大多是这样的背影:没入丛林的猎人、戴月荷锄的耕种者、奔赴前线的战士、匆匆出门的上班族。现代社会的竞争一方面塑造了男性群体的特质分布与社会担当,另一方面,它立体打造了一名男性的消费诉求:为登上社会等级金字塔顶端而必须拥有的强健体魄、为体现男性社会地位而重复进行的品味与面子消费、为在众人面前保持从容与优雅所需要的得体着装与装扮;男性争强好胜的天性让其被残酷的竞技体育所吸引,同时现实生活的艰辛与压力使得男性更倾向于从电子产品与虚拟世界的幻想之中寻求安慰与满足。基于男性在社会、经济、家庭中多样的角色与地位,结合男人的天性,落实到消费领域。

一、从粉丝经济逻辑理解他经济【粉丝经济】

“一个人有多不正经,就有多深情。”歌手薛之谦在歌曲《绅士》中唱出了许多男人的心声,汉乐府民歌《上邪》中亦有关于男性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种心声讲的不仅仅是爱情,其背后也反应了亘古以来,男性矛盾的社会角色以及面对许多事物时候需要权衡的心态:在生产领域,当男性越被要求维持其家庭靠山、工作砥柱的角色时,他的另一面,即任性、抵挡不住诱惑、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在爱好上、容易对某件事物沉迷甚至狂热、寻求短暂的逃避与安慰等等,也越容易在消费领域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他经济值得关注的不仅仅在于体现男性生活品质和品味的奢侈品、汽车以及男性健康生活的体育、医疗制药保健品等领域,粉丝经济、宅男经济、甚至所谓的发烧友经济所带来的消费颠覆以及投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与研究。

1、从粉丝经济的逻辑理解他经济:魔兽的例子

【粉丝经济】

让我们再来看看魔兽IP这个案例。虽说魔兽的成功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问题,但作为对国内男性粉丝经济潜力最为完美的诠释,魔兽的案例被怎么研究都不过分。

我们从魔兽游戏以及其电影等IP的粉丝年龄段入手。图中可以看出,主流《魔兽世界》用户为20岁~40岁之间,而且男性玩家占比为85%,占据绝对优势。这部分用户恰好为“80后-95前“这个年龄段的玩家,他们完整经历了小霸王的一代,对于传

统MMO有着独特的感情和热爱。《魔兽世界》对这批用户的粘合度极高,虽然随着这批人慢慢步入职场和家庭,对于游戏业发展的影响已经不如新生代的用户,无法再去带动传统MMO网游在市场中的份额。但从魔兽大电影上映的火爆,我们可以看到,这批魔兽传统的游戏玩家和粉丝对于其所热爱的游戏乃至青春的忠诚度和热情的持久力是令人惊讶的,从2005-2014年十年历个版本的魔兽世界付费用户数据我们看到,男性消费的深耕性体现在男性对于优秀游戏、影视、体育、漫画文学作品大IP的长久关注、忠诚度以及持续的付费意愿上,通俗地说,就是男性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收入在部分韩国娱乐公司甚至可以占到总收入40%左右,足见其体量之大。但在国内粉丝经济领域,除了沿用B2C模式外,经纪公司对粉丝经济中的核心用户,并没有深刻的了解,而是泛泛地进行粉丝运营,并没有对粉丝群体进行分类。性别不同其消费习惯都有着巨大差异。从每一次明星活动及颁奖典礼完全可以看出,现有的粉丝运营模式相对来说更加符合女性消费群体的认可,女性用户占比超70%,偶像型艺人情况更加严重。可以说现行的“粉丝经济”是“女粉丝经济”,是狭义的“粉丝经济”。男性消费群体并没有被尊重及开发,而偏偏男性用户撑起了中国游戏行业的鼎盛发展。

图表1:《魔兽世界》五个版本历年付费用户情况

数据来源:魔兽官网,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

图表2:《魔兽世界》用户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图

篇四 粉丝经济
什么是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定义: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

如何理解: 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这一社会群体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情绪性的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文本来自书本、电视剧、电影或音乐的形式,或者是体育或流行符号皆可”。从广义层面上看,“粉丝”是指一部分对特定话题有较大兴趣的人;从狭义层面上看,“粉丝”不仅仅是对这些话题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理解概括:运用粉丝效应等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

案例:

聚美优品 CEO 陈欧“为自己代言”

“为自己代言”的聚美优品 CEO 陈欧,实际上是为自己省钱,通过明星式企业家的身份,陈欧团队自拍广告、参演网络电影、参加综艺节目,赚取销量、成本低廉、效率超高、获得大批忠实粉丝。雷军、任志强、潘石屹、马云等一众企业家,都是通过自我营销手段,经营粉丝经济。

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粉丝经济

如果说粉丝经济玩得最好的是小米手机的话,估计没有异议。

2012 年 9 月 28 日,小米公司通过微博向外界宣布,小米手机的销量已达到 400 万台。在此前 9 月 20日的第三轮购买中,30 万小米手机 1S 在 4 分 12 秒之内售罄,刷新了此前的记录,令业界瞠目结舌;小米2 代工程机也已于 9 月 22 日限量发售,正式版于 10月中下旬发布。相较于其他手机厂商的举步维艰,小米公司以近乎“卫星”的速度在发展。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小米手机成就了一个神话。先是,2012 年夏天,以一场估值达 40 亿美元的融资,创下了当年全年中国企业的融资之最;接着,小米科技对外宣布,2012 财年出货量为 719 万台,销售额(含税)达 126 亿元。一家成立不到三年,产品卖了只有一年多的创业公司竟然跻身百亿元俱乐部,这样的成绩在全球创业公司中绝无仅有。

曾有很多人把小米的成功解读为饥饿营销的成果;有人则更直接地将其称为变相的期货模式,即锁定用户的预付款而推迟发货,然而产品发布之际的超高性价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就了产品销售的超高利润。小米不过是用一个相对于现在的低价赚取了未来几个月以后的实际利润。

但实际上,低价、高配还难以让小米迅速成为神话。比 700 多万台手机销售成绩更为传奇的,是500 多万忠诚的小米粉丝——“米粉”。

小米的销售归功于“粉丝经济学”的胜利,雷军曾表示,“90% 的小米用户都在使用米聊”,这牵扯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米聊前期积累的优势被消费殆尽,还有多少用户愿意为其买单?

事实上,“米粉”依然疯狂。雷军坦承,小米手机成功的要诀有三,创业团队、创新和粉丝经济,而粉丝经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小米手机创办伊始,雷军就描绘了一张前进方向的蓝图。通过互联网培养粉丝;通过手机顶级配置并强调性价比的方式吸引用户;手机销售只通过互联网销售;在商业模式上,不以手机盈利为目的,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先积累口碑建立品牌,继而把手机变成渠道。

据统计,截止2014 年4 月,新浪微博上“小米公司”粉丝已达 268 万,“小米手机”粉丝达 878 万。借鉴了苹果的“天才吧”,小米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家“小米之家”,成为新媒体营销很好的线下延伸。在“小米之家”,用户可以自取手机,可以完成手机的售后维修,并且不定期地为当地米粉举办一些活动。小米借鉴了车友会的模式,把米粉的消费方式变成聚会娱乐方式,使米粉变得很抱团。在创业初期,小米手机不被认可,米粉有压力,但“打压”使得他们更加抱团来捍卫这个品牌。

数码控发烧友李帅莆对《执行官》透露,小米在做手机前操作系统 MIU 都已经有 3000 多万用户,还包括几百万海外用户,小米首先赢在系统的口碑,积累了大量粉丝,这是技术优势。成本优势更大,千万级的单品销售能找到最低成本的代工厂,这是生产原理。

【粉丝经济】

有人认为,小米的人全部在用小米,他们内部对小米很狂热,小米的成功,雷军并没有说出全部,他们只是说了做法上的招数,而背后的真正道理,小米并没有系统地复盘总结。然而,在总结小米的成功时有人还归结在于成本优势,来自基于粉丝的产品生产和供应管理,产品在粉丝中试错,近乎零库存的方式,还是削减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普通社区经济与粉丝经济的区别:

个人理解,社区经济是粉丝经济形成之前的必经阶段。

也就是说,当用户汇聚时候,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时候,就形成社区。当社区上的互动达到一定热度时候,形成一定的忠诚度时候,就会形成粉丝。

此外,粉丝经济的效率和转化率以及总体效果等要比社区经济强大的多。【粉丝经济】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篇五 粉丝经济
艺恩:粉丝经济研究报告

篇六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研究报告及粉丝经济发展趋势

粉丝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粉丝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篇七 粉丝经济
_粉丝经济_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_李文明

2014年第6期

(总第189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Fujian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No.6,2014General,No.189【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12李文明,吕福玉

(1.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2.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粉丝经济”是通过提升用户黏度来优化口碑营销实效以获取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信任代

理形态与经济运作方式。就发展趋势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从满足粉丝需求到引导粉丝追求,从经营粉丝圈子到经营粉丝社群,从众包到众消再到众筹,从C2C、B2C和B2B到FFC,从O2O1.0到O2O2.0;顺应“粉丝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应对策略,可大致归纳为几个方面:奠定“粉丝经济”的坚实基础,打造个性鲜明的粉丝品牌,开创电商3.0“粉丝经济”新局面,引爆兴奋点、社交点和分享点,打造社区商业的“粉丝经济”优势。

;发展趋势;应对策略关键词:“粉丝经济”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14)06-0136-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在这个过程中,适逢传统媒体遭遇网络与新媒体的全面冲击,因而出现了“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之类的提法。目前,随

(FansEconomy)转移,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传统经济正向“粉丝经济”整个社会的价值与

,“粉丝经济”信任体系正在被逐渐重构也成为21世纪互联网上的一门大学问。美国著名互联网理论

①家曾经说过,互联网改变世界大约需要10000天,到现在大概进行了一半,后面还有5000天。这一过

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②

:程,大体需要经历五到六次迭代。或者说,互联网的发展,

图1互联网发展的大致阶段

收稿日期:2014-09-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信息消费的四川路径研究”

(WHCY2014A2)、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研究”(WLWH14-32)和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政府第二批决策咨询课题“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14-

B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文明(1955—

吕福玉(1965—

②),男,四川自贡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高级编辑,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新媒体。),女,山东威海人,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经济。:《粉丝经济学》,新浪网,2013-12-30。朱平:《大数据时代旅游行业如何玩转粉丝经济》,上海资讯网,2014-03-20。周勃

在第一个5000天里,互联网已历经三代演化:第一代完成了信息的互联网化,雅虎、新浪、搜狐等综合性门户网站就是其典型代表;第二代实现了服务信息化,也就是网络社会化,微博、微信等成为社会化服务的急先锋;第三代基于移动互联网化,构成生活流。当下社会,正处于第三代互联网这一发展阶段。未来的第四代即智能互联网化,将凭借穿戴式设备的大量引入,构筑行为流;第五代则将实现物联网化,

①建成完整的物联网。至于第六代互联网,预计将实现真正的大数据应用。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环境下,网络经济从改变进入“流变”状态。除了核心价值,任何事物都可以融入到流变之中,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若欲在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发展进程中稳操胜劵,有赖于在以精神、情感、文化为核心的“粉丝经济”的浪潮中把握先机。互联网的本质,是把最大的

引领消费潮流,让人民群众说了算②。粉丝当道,主导优惠给予广大的民众,消解传统的权力(power),

“力量大”,创意社会。粉丝之所以有力量,并且正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媒介娱乐产业、

,“粉丝经济”我们可以说乃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和网络新经济的生财之道③。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2013年,的本质特征。中国互联网协会所发布的显示,我国网络经济整

体规模达到6004.1亿元,其中移动互联网经济规模达1083亿元,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助推力。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据商务部统计,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5.66万亿元,同比增长30.1%。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半年度环比增长7.9%,相当于

,“粉丝经济”成为2013年底炙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④。在苹果与小米的粉丝狂潮中

“粉丝经济”可热的词语之一。2014年,将会是元年。预计到2017年,网络经济整体规模将达17231.5

,“粉丝经济”。“粉丝经济”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既是一种新媒亿元

体营销手段,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只有清晰认识其发展趋势,才能确立有效的应对策略。

“粉丝经济”、的概念阐释一

“粉丝”的复数。从词源学考一词,最早形成于19世纪末,是英文“Fans”的音译⑤。Fans是“Fan”

Fan一词来自“Fancy”“Fanatic”,“狂热分子”,察,或也就是最早用于形容狂热的棒球队支持者。后来,

。台湾娱乐界“Filmfan”“影迷”;“XXfan”可以翻译为也就很自然地翻译为“N迷”或者“XX追星族”

N迷”XX追星族”首先将追星族称为粉丝,指追随、喜爱某一特定明星、偶像的族群。当”或”这两个词

语日渐式微后,粉丝一词,便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作为一种身份认同,粉丝通常以复数形式出现,组成亚文化群体,展现社会的多元化特征。

(一)粉丝

粉丝,是当代西方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文化消费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渗入,基于互联网的参与和分享精神,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关联性成了营销思维的关键词,“得粉丝者得天下”的商业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现阶段,粉丝不只是普通的消费者,不光是一般的用户,也不全是品牌追随者,而是具有情感纽带的品牌受益者。真正的粉丝,是跟企业或者产品、服务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故事性经历的老顾客,其间拥有隐形的情感纽带而并非单纯的商业交易关系。

有人以对偶像与品牌的认同度作为指标,由低到高排序,将消费者分为以下几类:

——粉丝———信徒———狂热者普通消费者—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产品收藏,即收藏所喜爱品牌粉丝对产品与品牌的喜爱、迷恋和投入,

的不同系列产品或纪念品;其二,信息搜集,即定期或不定期搜集跟其所喜爱的品牌相关的新闻与信息,密切关注该品牌的新产品、新服务动态;其三,参加社群活动,即在网络论坛中讨论相关产品或跟其他粉

⑤》,《南方日报》2014年5月12日。:《“粉丝经济”陈若然欲撼传统商业模式:《大话互联网思维从人性的角度谈粉丝群体》,2014-07-01。王吉伟速途网,:《粉丝经济:何以可能?———<粉丝力量大>阅读记》,《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期。杨玲:《上半年网购市场增33.4%交易规模逾万亿》,《羊城晚报》2014年7月31日。马汉青:《近十年中国粉丝文化研究》,2012年。赵倩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丝定期聚会,比如参与苹果电脑粉丝俱乐部、哈雷车友会等社群活动之类①。粉丝以其特有的品牌忠诚与重复消费行为,成为企业与商家必争的优质消费者。忠诚的粉丝,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一个品牌80%的产品,是由20%的消费者所购买的。这20%的关键群体,就是品牌的忠实粉丝,决定品牌的长期稳定收益,激励品牌成长,让企业摆脱微利竞争,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

(二)“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具有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视觉文化等多元特征,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形式②。粉丝、“粉丝文化”与媒介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的传受关系,而是呈现出相互依存的复杂格局。首先,粉丝是内容的关注者及传递者。粉丝对于媒介而言,是媒介产品的受众与消费者,他们既可反馈和参与媒介传

(User-generatedcon-播,也可成为媒介传播的内容来源甚至内容制造者,也就是所谓“用户生产内容”

tent,UGC)。其次,、“粉丝文化”,媒介对于粉丝而言,是粉丝交流的平台,并催化出“粉丝文化”进而成“粉丝文化”,“粉丝文化”为传播的重要渠道。再次传播,是全能形态的文化传播,且具有较为典型的仪

。“粉丝文化”式传播特征传播具有传受合一、狂欢化的特性,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粉丝即传播”。对传播本身而言也具有多重意义与价值,甚至可以说

(glocalization),粉丝的力量推动了全球地方化,也就是所谓“球土化”丰富了全球文化尤其是媒介

“粉丝文化”文化的内涵。在的视阈里,消费的意义是为了凸显自我,即消费者以消费凸显自我主体。

粉丝主动使用媒介、主动寻找偶像、主动进行自我形象的搜寻与建构,并主动展现自我,享受建立自我形象的乐趣。现实社会中不同地位的个人跨越疆界、跨越平台,藉由同样的品牌,找到共享的基点。粉丝

,“粉丝文化”是最具辨识能力、最挑剔的消费者也是全球大众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文化潮流。

从社会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粉丝的消费行为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过度、非理性,而是有所节制的③。偶像产品本身代表着一定的文化意义,粉丝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也就是对这些意义的符号性消费。而不同的符号意义,又把不同的粉丝群体互相区别开来,更在粉丝与非粉丝之间划出了一条界限。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粉丝群体已经渐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

是有了主动消费的意识与能力,也具备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对这些行为的正确引导,不仅可

“粉丝经济”以拉动的健康发展,更能繁荣文化产业,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与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传统上多为明星、

“粉丝经济”《超级女声》偶像和行业名人等。中国的从2004年湖南卫视选秀节目的推出而开始崭露头

,《超级女声》捧红了包括李宇春、张靓颖在内的一群原本默默无角,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④。2005年

“玉米”、“凉粉”闻的女生,缔造了等一大批新生代粉丝,使粉丝这个词语成为一个社会群体的标志,以

⑤。2006年末,全球首个以“至于境外一些媒体认为中国正式出现了“粉丝经济”粉丝”为主题的节

,撬动潜力巨大的“粉丝产庆在中国正式创立,主办者明确宣称其目的在于培育健康“粉丝文化”

⑥。2009~2012年的互联网上升期,出现了很多带有互联网思维的创,形成新兴的“粉丝经济”业”

新产品或服务⑦。信息逐渐摆脱了原来的中心化与整体化特征,变成了去中心化的零散碎片,在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为纽带的渠道中,呈现出裂变传播状态。此时,首次有了品牌粉丝这个概念,以至于有人把世界上的粉丝分为两种:一种粉丝因人而物,另一种粉丝因物而人。明星订制手机、卖水果属于前者,而乔布斯则属于后者。商业上的粉丝,应该是通过创造价值观与生活态度的认同感。进入

【粉丝经济】

④》,《价值中国》,2014年7月9日。:《粉丝经济,刘宁对消费者价值损益的期待和关注:《粉丝文化及其传播研究》,2010年。孙斌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粉丝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2009年。马竹音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1号店发钱看“粉丝经济”》,2014-04-24。葛甲搜狐,

》,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1月23日。“粉丝经济”⑤《中国的

“粉”,新浪,2006-11-07。墨登场》⑥《2006全球首届粉丝节展开11月6日

⑦:《粉丝经济引导潜在消费》,《佛山日报》2014年6月3日。曾君蔚

,即由一个粉丝增长为两个粉丝,移动互联网时代,粉丝作为核心顾客群,其最大价值就是“裂变”

甚至是一群粉丝,影响到身边众多的人。由于在网络经济中,数量越充分,价值也越高,到小米入局

,“粉丝经济”逐渐进入高潮。随着参与系统数量呈线性增加,其价值呈指数增互联网手机行业之后

加。如今,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粉丝不仅意味着影响力,还意味着经济价值。聪明的商家,正在奋

。力开拓“钱”途远大的粉丝产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粉丝经济”

1.“粉丝经济”的定义

2004年6月出版的《粉丝经济》一书,对“粉丝经济”给出了明确的定义①:

,是基于粉丝参与的品牌社群,在其信任关系之上的社会资本平台和商业经营行为。“粉丝经济”

该定义的关键词有:粉丝、参与、品牌社群、信任、社会资本和商业经营。全书27万字,主要围绕

,“粉丝经这一定义与这些关键词展开。有评论者认为,这个定义有点拗口;如果换个通俗的说法

济”就是拿一帮人的信任去兑现商业价值②。

这就需要明确“信任代理”的概念。信任代理(trustagent),指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将其所享有的代理权转托他人而产生的代理,故又称复代理、转托代理。所谓粉丝,就是让渡部分思考主权给自己所信任或崇拜的对象,例如偶像的人③。一批人信任某个人,自觉自愿地让渡思考力、决策权给后者。通俗地讲,有些事,不用问不用说,交给他们觉得值得托付的人,然后等结果就行了。就如同在餐桌上将点菜的思考主权交给更会点菜的人,而不必事事都独立思考一样。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粉丝的积极意义被更多地发掘,粉丝的作用与号召力被更多的人士和行业所重视,粉丝的概念也超出传统的娱乐范畴,向更广阔的领域蔓延。如今,不光只有明星艺人才拥有粉丝,一个在品牌化程度上发展较好的产品或服务,也同样可以实现聚拢粉丝的效应。对于机构品牌的粉丝来说,信任的是靠谱;对于个人品牌的粉丝来说,信任的是比靠谱更为高级的立场与态度④。衡量这种社交信任关系的公式可以表述为:

关系回报=(相关性+时效性+空间性)×信任系数

其中,相关性为内容与属性的相关程度,时效性为与好友的关系时间与互动频率,空间性为与好友的空间距离,而信任系数则为关系强度的权重系数转化。在网络经济中,成功是自我增强的,它遵

——随着网络用户增多,网络价值迅速膨胀,而这种价值的急速膨胀又吸引更多循的是回报递增原理—

的用户,产生复合效应,从而为“粉丝经济”的发展营造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2.“粉丝经济”的用户黏度

,“粉丝经济”旨在提升用户黏度,也就是增加企业与用户双方彼此之间的从用户管理的角度说

使用数量或频率,就像我们平时注重搞好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样。

黏度是衡量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品牌形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促进销售的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客户管理方面的技巧,精心培养用户的黏度。黏度包括用户对品牌的依赖度、忠诚度和使

,“粉丝经济”被视为一种新媒体营销手段。用程度等方面。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通常而言,黏度越高的品牌价值越大。因此,如何提升用户黏度,是品牌运营的首要任务,具体涉及提升用户的技术黏度、社交黏度和数据库黏度等。在“粉丝经济”中,提高用户粘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如何让顾客变成回头客,让回头客变成老顾客。有数据显示,电子商务企业维系一位老顾

,便客的成本,是拉拢一名新顾客成本的1/10。在这方面,微软利用快速迭代而形成的“锁定效应”

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至于其是否形成垄断或应当如何破解相关的弊端,则需要全方位的认定与艰苦的攻关了。

3.“粉丝经济”的口碑营销

④:《粉丝经济·前言》,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第5页。叶开:《左手信任,右手赢利,两手都要硬———评叶开<粉丝经济>》,《上海证券报》2014年6月17日。杰夫:《粉丝经济催生小米高端粉丝自身转型有才华正能量》,《北京晚报》2014年7月21日。成长:《逻辑思维的粉丝经济》,中国广告网,2014-06-01。魏武挥

,“粉丝经济”实际上就是口碑营销。从网络营销的角度说

美国口碑市场营销协会(WordofMouthMarketingAssociation,WOMMA)把口碑(WordofMouth)定义为消费者向其他消费者提供信息的行为。作为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信息交流渠道,口碑信息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本不受企业干预。然而,企业往往并不甘心情愿地在这一过程中无所作为。口碑营销(WordofMouthMarketing),就是指在品牌建立与维护的过程中,企业或商家努力使消费者通过客户之间尤其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信息或者品牌传播开来。

一般意义上,口碑指的是消费者对企业的看法,口碑传播指的是将这种看法传递给其他消费者的

,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口碑①。。“粉丝经济”过程,口碑营销则指的是以口碑传播为途径的营销方式

作为互联网兴起以后才有的一种网上商务活动,网络口碑营销(InternetWordofMouthMarketing,IWOM)实际上是口碑营销与网络营销的有机结合,旨在应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技术与平台,通过消费者以文字、图片、视音频等表达方式为载体的口碑信息为企业营销开辟新的通道,获取新的效益。在“粉丝经济”中,进行网络口碑营销,就是要利用粉丝通过网络,如论坛、贴吧、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相册和视音频等渠道所分享的对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讨论以及多媒体信息内容,其中包括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信息,增强企业的知名度,赢取产品或服务的良好口碑,塑造与优化品牌效应,以获得优异的经济效益。

4.“粉丝经济”的本质属性

,“粉丝经济”这一概念,可以阐释为通过提升用户黏度来优化口碑营销实效以获取经综上所述

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信任代理形态与经济运作方式。

我们可以用朴实的方式理解为忠诚的消费者与直接的需求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价值。用通俗的

,“粉丝经济”就是把粉丝以话来说,就是把你的粉丝群体培育好,再通过粉丝挣到钱②。换句话说

一种关注与被关注的规则积聚起来,采用各种方式盈利的经济模式。

“粉丝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粉丝可泛指狂热与忠实的追随者、坚定的支持者与拥护。“粉丝经济”就是通过影响用户情绪,达到用户主动参与并主导营销的效果,以最终实现增值的者

目的③。所谓粉丝效应,就是利用粉丝对品牌的信任、信赖、信仰获得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诚如陶

:“总体而言,‘粉丝经济’是一种由精神需要引发的经济类型,其产业属性应为文东风先生所指出

化产业,其经济类型则属于注意力经济,它满足的不是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而是因为心理需要、精

④由于“”满意悖论”(TheSatisfactionParadox)的存在与作用,终极满意的神需要引起的消费需要。

世界最终可能令人不满足。因此,粉丝本质上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与情感方面的诉求,而非纯粹的利益驱动。促进“粉丝经济”的发展,就是利用粉丝的情感作为商业基础,通过开发粉丝所喜欢的内容,

,“为爱付费”的“粉丝经济”成了新商业王道。产生商业价值与经济收益。正因为如此,颠覆传统

“粉丝经济”,赢的未必是产品,而是人心。人心向背,赢的不是数字,是大势所趋⑤。

、“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二

“粉丝经济”不是传统的大规模制造业,而是建立在粉丝对偶像、对品牌认同基础之上的一条新

,“粉丝经济”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条件兴产业链⑥。可以预料的是

下的快速蝶变,依靠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期打造一个品牌的时代得以颠覆,粉丝当道乃大势所

,“粉丝经济”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趋。甚至有人断言,未来

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31日。:《网络口碑传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李文明、吕福玉:《品牌在粉丝经济中崛起》,《企业家日报》2014年5月26日。冯宁宁:《互联网思维下的“粉丝经济”》,《上海信息化》2014年第6期。赵晖:《经济的奇迹,精神的废墟———就粉丝、粉丝经济、粉丝文化答<羊城晚报>记者》,《羊城晚报》2011年11月27陶东风

:《“为你点赞、为爱付费”的粉丝经济》,《企业观察家》2013年12期。李春晓

:《张嫱:粉丝经济是趋势》,《创意世界》2011年第10期。廉锋日。⑤⑥


粉丝经济相关热词搜索:粉丝经济案例 粉丝经济pp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粉丝经济”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粉丝经济"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nvxingchuangye/8373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