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女性创业 > 当归种植时间

当归种植时间

2017-06-19 11:35:1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当归种植时间(共7篇)种植当归赚钱吗?2017年当归多少钱一斤?当归是一味众所周知的药材,它不仅活血化瘀,调理经血,治疗女人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有很好的功效,而且补血作用强,为补血第一药,适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头晕目眩等症。因此,血瘀、血虚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多采用当归进行调养,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

篇一 当归种植时间
种植当归赚钱吗?2017年当归多少钱一斤?

  当归是一味众所周知的药材,它不仅活血化瘀,调理经血,治疗女人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有很好的功效,而且补血作用强,为补血第一药,适用于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头晕目眩等症。因此,血瘀、血虚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多采用当归进行调养,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更健康的状态。

  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入药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增强免疫的功效。种植当归,对于药农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种植项目,如果你想了解这个项目,最想知道的是当归多少钱一斤?2017年种植归赚钱吗?

  

  当归多少钱一斤?

  当归的市场价格在40元左右一斤,因品种不同各地区价格可能会有所差异,市场上还有50元左右一斤、100元左右一斤及150元左右一斤的。当归在我国甘肃、云南、宁夏等省区均有种植,但其中产自甘肃省岷县的“岷归”,因其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销量最广而驰名中外。

  

  2017年当归种植赚钱吗?

  当归种植一亩纯收入8000元

  青海省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2016年脱贫了。用驻村第一书记周青义的话说,脱贫的关键是村里发展了当归特色种植。

  村民张成保家背上贫困户的名声已有不少年头,今年他终于松了口气。去年,他种植的两亩当归带来了1.6万元的纯收入。

  翻看东至沟村脱贫的成绩单,全村精准识别贫困人口36户108人,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元,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38元。短短一年,翻了4倍。其中,当归种植的收入贡献差不多占到八成。当归让“贫困”这两个字告别了东至沟村。

  要想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就不能只押当归种植这一个宝。为了探索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周青义和驻村工作队帮助张成保和另一家贫困户办起了农家乐。短短3个月时间,张成保的农家乐纯收入就达到了2.6万元,而另一家收入也不错。

  “东至沟村有着天然的优势和资源,把这些优势和资源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个‘增收渠’就真正修通了。”大通县扶贫办副主任包元太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有了当归种植和乡村旅游这两大产业作支柱,东至沟村稳定脱贫就不是一句空话。

  

  当归产地在哪里?

  当归在我国的甘肃、云南、四川、宁夏等地多有栽培,生于高寒多雨山区。其实当归均为栽培品,主产于甘肃岷县、宕昌、武都、漳县、渭源、文县等地,云南省维西、德钦、中甸、兰坪等县以及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也有生产,其中以甘肃岷县和宕昌产量高,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之乡”之称。

  当归目前行情及后期预测:

  历史行情:

  2012年当归因种苗受灾点燃涨价导火索,10月产新后价格开始小幅上扬,到2013年随着游资陆续进入,把价格不断推高,进入9月“两打两建”行动,使得当归市场购销疲软,价格小幅震荡滑落。2014年有货者看不到涨价希望纷纷抛货,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从年初40元逐渐跌落到30元左右,仍有大货继续抛出,到年底有货者更是任疼割肉,以21-23元价格抛货,到目前价格一直持续在此价位。2012年当归价格上涨,既有天灾,也有人为因素,福建、湖南、甘肃等地商家大资金的投入,一步步推高了价格,只是“升不逢时”赶上了国家打击假冒伪劣药材行动,致使当归涨价中途夭折。2013年当归确实有减种减产的事实,这为以后陈货消化留有较大的空间。虽然近两年当归种植没有调减下来,但是,也没有多大的扩展。在近两年价格不断下滑过程中,高价囤积的货源多陆续抛出,市场经营户手中存货已少,货源多滞留在药农和大户手中。2015年当归栽种面积与上一年基本持平,随着货源的进一步消化调整,一旦有利好出现,当归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当归采挖基本结束,产地随着上货量陆续增加行情小幅回落,市场行情也随之下走,市场上可加工饮片的好统货售价40元上下,一颗树的饮片47-48元之间,后期行情仍难平静。

  目前行情:

  近期岷县当归城的当归上市量几乎天天在缩减,据了解年初当归上市量基本在240吨,目前上市量仅仅80吨左右,上市量极度缩减,虽然上市量一直在缩减,但是成交率却非常高,就算现在每天上市量80吨,每天的原条成交量依然在50吨左右!

  当归上市量一直缩减,交易换手率却高达63%,价格较年初有所疲软,当归城当归原条交易区只有三分之一有货,而且车辆稀疏,什么情况导致的呢?

  当然市场不乏看空者,十个指头都有长短,专业人士分析:目前当归仅仅是缩量调整,后期稳健上升。分析市场的角度不同,所以结果必然不同,如果仅仅用2009年的行情,当归现在确实涨了4倍,药商们做了这行,来到当归市场毕竟是来赚钱的,谁对谁错都会被历史遗忘,但做生意一定不要追热风,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看涨看跌都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能全靠感觉。2007年会川好多人都坐了一把代价高昂的“过山车”,所以对于目前的价位,好多人都心有余悸,一大部分人落袋为安了,如果所有人都落袋为安了,那么行情一定不会掉价,因为市场需求巨大,没有存货下跌没有动力。

  2015年当时市场一片萧条,好多加工户都空仓,在没人买进的情况下行情都能稳定运行半年,说明行情就是底部,市场的运行规律:跌不动,止跌,反弹,小回调,横盘整理,反转上升。做投资朋友都知道,能判断价格走势的东西只有交易量,天量天价,地量地价。

  岷县当归城市场当归上市量一减再减,可以说上市量缩小到了极致,后期成交量如果放大,价格必然上升,在中国经济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当归价格都能在中高区间平稳运行一年多,一方面说明当归产新预期不乐观,另一方面说明当归库存确实不多。

  当归种植: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宜高寒凉爽气候,在海拔1500~3000米左右均可栽培,在低海的地区栽培抽苔率高,不易越夏,宜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积水或者易板结的粘土和贫瘠的砂质土栽种。

  移栽一般于清明前后移栽为适期。过早,幼苗出土后易遭晚霜危害;过迟,种苗已萌动易伤芽,降低成活率。在整平耙细的栽植地上,按行株距33厘米×27厘米呈三角形错开挖穴,穴深20厘米。然后,选择种苗根颈粗0.3~0.5厘米,每穴按品字形排列栽入种苗3株,栽后边覆土边压紧,覆土至半穴时,将种苗轻轻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然后盖土至满穴,施入适量的草木灰或土杂肥,覆盖细土没过种苗根颈2~3厘米即可。

篇二 当归种植时间
2017葡萄种植每亩成本清单和收入效益分析

  2016年葡萄价格的下跌,种植成本增加,“避孕”葡萄的谣言,导致葡萄销售的滞销。使得很多葡萄种植户由赚钱变得亏损,这是个严重的情况。现在,葡萄种植,真正挣钱的是一些投入很大精力,不断思考学习的朋友,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入的,要开始种植的时候,需要做好更多思考,是否合适。

  人们是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葡萄品质开始有更高的追求,在小面积种植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做精做细,不要盲目的跟风增产,这样价格的冲击对自己的影响也会相对减少。

  在2017年,如果您也想做葡萄种植户,那么你必须知道的是种植葡萄的成本和收益,以下是某老种植户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成本效益分析,虽然每个地方会有一些不同,但相信还是会对你有些许帮助。

  葡萄种植成本收益分析表:

  单位:元/亩

  注:1、此表成本费用未含葡萄种植土地地租金、水电安装及使用费;

  2、表中年产值收益参考当前市场鲜果销售价,未考虑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后带来的附加值;

  3、表中数据为估算值,供宏观投资参考,具体成本参实际投入分解清单。

  葡萄种植头年成本分解清单

  一、苗木:330株/亩×4元/株=1320元/亩

  二、葡萄架:(1800元)

  1、水泥柱:(8cm×10cm×26cm)110根/亩×元/根=1100元/亩

  2、旧镀锌钢线200斤/亩×2.5元/斤=500元/亩

  3、横杆竹木及捆绑铁线200元/亩

  三、避雨棚:(2200元)

  1、楠竹片及高竹1300 ̄1500元/亩

  2、加厚天膜500元/亩

  3、铝线及牛筋绳200元/亩

  四、农药、肥料:(800元)

  1、农药300元/亩

  2、肥料500元/亩

  五、人工:3000元/亩

  1、按熟练工每人管五亩1200元/月×12个月=14400元/5亩=2880元/亩

  2、季节性零工:500元/亩

  成本合计:9500元/亩(未含地租、水利建设费、水电费、销售及广告支出)

  葡萄种植收成年(第二年以后)成本分解清单

  一、农药、肥料:(1400元/亩)

  1、农药300元/亩

  2、叶面肥100元/亩

  3、商品肥200元/亩

  4、农家肥800元/亩

  二、人工:3000元/亩

  1、按熟练工每人管五亩1200元/月×12个月=14400元/5亩=2880元/亩

  2、季节性零工:500元/亩

  三、果袋5000个/亩×0.12元/个=600元/亩

  合计:5000元/亩(未含地租、水利建设费、水电费、销售及广告支出)

  单亩葡萄由头年种植至次年挂果收成至少须投入14500元/亩。

  效益分析:

  第一年,正常管理下每亩约能产300--1000斤果,按最低价2元一斤算第一年可获得600--2000元的效益;提子每斤价在3.5--6元左右。

  第二年,进入丰产期每亩约能产优质果3500斤左右,每亩可获效益7000--10500元左右;往后每年产量均在3500斤以上并可持续几十年。 

  参考:

  葡萄三减半栽培技术让葡萄种植成本减半

  浙江省葡萄研究会理事杨治元老师提出了葡萄三减半栽培技术,即种植株数减半、施肥施用减半、农药使用减半。

  关于三减半节本栽培技术,我们先来看看杨老师是怎么做的。

  种植株数减半

  通过隔株间伐,亩留100多株。过1年至2年再隔株间伐,亩留50株~60株。亩栽100株以上的葡萄园,通过隔株间伐,亩留50株~60株。

  经过改造,杨老师的葡萄实验园没有2米一株的,一般为4米一株、8米一株。

  肥料施用减半

  根据品种需肥特性和树体生长情况施肥,亩施肥2000元以上的葡萄园,需肥较多的品种逐步调减到1500元及以下,需肥较少的品种逐步调减到1000元及以下。

  不同葡萄品种需肥不同,杨老师的葡萄实验园分了四种类型。

  第一种,红地球、超大果粒红地球葡萄。属需肥量比较多的品种。

  亩产量:1750公斤

  亩施肥量:生物有机肥1000公斤,尿素25公斤,国产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35公斤,硫酸镁25公斤,硼砂4公斤。折氮32.5公斤,五氧化二磷21公斤,氧化钾33.5公斤。亩肥料成本约930元。

  第二种,藤稔、醉金香、巨玫瑰、阳光玫瑰、比昂扣、红芭拉多、金手指等品种。属需肥量中等或偏多品种。

  亩产量:藤稔、醉金香1750多公斤,鄞红葡萄1600公斤,巨玫瑰、红芭拉多,阳光玫瑰、比昂扣葡萄1500公斤,金手指葡萄1250公斤。

  亩施肥量:生物有机肥1000公斤,尿素10公斤,国产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硫酸钾35公斤,硫酸镁25公斤,硼砂4公斤。折氮23.3公斤,五氧化二磷18.7公斤,氧化钾31.2公斤。亩肥料成本约830元。

  第三种,夏黑、早夏无核、美人指及美人指系品种。

  亩产量:美人指、金田美指1750公斤,夏黑、早夏无核1500公斤。

  亩施肥量:生物有机肥500公斤,尿素5公斤,国产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硫酸钾35公斤,硫酸镁25公斤,硼砂4公斤。折氮13.5公斤,五氧化二磷11.2公斤,氧化钾26.2公斤。亩肥料成本约570元。

  第四种,红乳、秋红葡萄。丰产性很好,属需肥很少的品种。

  亩产量:1500公斤。

  亩施肥量:生物有机肥500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钾20公斤,硫酸镁25公斤,硼砂4公斤。折氮9.8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15.0公斤。亩肥料成本约410元。

  农药使用减半

  设施栽培亩农药成本200元以上的葡萄园,逐步调减到100元左右;亩农药成本100元以上的葡萄园,逐步调减到50元左右。

  杨老师的葡萄实验园用药可以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来看下近几年的数据。露地栽培年用药15.4次,亩农药成本140元[创业网:

  大棚栽培1999~2010年,年用药7.5次,亩农药成本59.10元。大棚栽培2011~2012年,年用农药6次,亩农药成本48.60元。大棚栽培2013~2015年,年用农药4次,亩农药成本30.00元。

  农药减半关键在于抓住关键时期用药

  1. 萌芽绒球末期杀灭越冬病菌和害虫;

  2. 开花期前后防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

  3. 坐果后防果实病害;

  4. 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用针对性农药防治。

  怎样种植葡萄才赚钱

  葡萄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具备区域竞争优势、就得改变种植思路、

  1、改良品种。首先对于一些不抗病的欧亚种最好采取搭建避雨棚、从而提高葡萄的抗病性,避开雨季,如果资金有限没精力搭建避雨棚,就得从源头上杜绝不抗病品种的引进种植。引入抗病的高品质品种,从外观色泽品质上打赢对手。

  2、差异化发展,引进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不同色泽外观的品种,早中晚熟搭配提前或者延迟采收季节。可以做保护地栽培提前或者做到延秋栽培,把金优二号葡萄在大棚里挂到春节再销售。

  3、控制产量。严格控制亩产量在3-4000斤以内,穗型不要太大,膨大剂浓度不能太高,膨大过头了就会降低糖度的。

  4、施肥。要控制氮肥、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多施有机肥、农家肥、各种微肥、有益菌肥。增加钙的摄入量,葡萄施钙可以避免裂果的发生。

  5、要有品牌观念,打出自己的品牌。

  6、增加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的把自己的葡萄推向市场。

  7、使用有机肥使用好处多

  降低成本:本来需要花钱去买肥,现在反过来由养殖户免费奉送猪粪肥,农庄只出运费,肥料成本也就大大减轻了。

  提高品质:用了有机肥后,水果长得好,健壮病害少,连用药次数、成本也大为减少。农庄的葡萄本来一年需要打药不少于十次,用了有机肥后,不但水果口感比化肥好很多,打药次数也只需三次,比原来减少了70%的用药量。

  这些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急剧扩大,但大都是老品种。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品的逐步提高,那些便宜廉价的果品已经慢慢失去了发展空间,相反、人们对于高品质葡萄消费的需求已经是很渴望了。只要你有好的东西,不怕价格高的,只怕你没有!

篇三 当归种植时间
当归栽培技术

【当归种植时间】

篇四 当归种植时间
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

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

1.形态特征

当归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卵形,2~3回三出或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3浅裂,叶脉及边缘有白色细毛;叶柄有大叶鞘,茎上部叶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伞幅9~13;小总苞片2~4,花梗12~36,密生细柔毛;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侧棱有翅,花果期7~9月。根系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邹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芦头(归头)直径1.5~4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厘米,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当归干品横切面显微鉴别: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纳米,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泌细胞6~9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生物学特性

2.1种子特性

当归的种子薄片状,千粒重1.8~2.0克。当归种子寿命短,在室温下,放置1年即丧失生命力;若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达3年以上。当归种子内胚乳的体积最大,占种子的98%,它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基础。当温度达到6℃时,当归种子开始萌发,随着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温度达到20~24℃时,种子萌发最快,一般4天就可发芽,15天内即可出苗。当归种子萌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当吸水量达到种子重量的25%时,种子开始萌动,但萌发速度较慢;当吸水量达到种子自身重量的40%时就接近其饱和点,种子的萌发速度最快。

2.2气候条件

当归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要求较严。在生长的第一年要求温度较低,一般在12~16℃。当归生长的第二年,能耐较高的温度,气温达10℃左右返青

出苗,14~17℃生长旺盛,9月平均气温降至8~13℃时地上部生长停滞,但根部增长迅速。当归耐寒性较强,冬眠期可耐受-23℃的低温。

当归是一种低温长日照类型的植物,必须通过0~5℃的春化阶段和长于12小时日照的光照阶段,才能开花结果。而开花结果后植株的根木质化,有效成分很低,不能药用。因此生产中为了避免抽薹,第一年控制幼苗仅生长二个半月左右,作为种苗;第二年定植,生长期不抽薹,秋季收获肉质根药用。留种田第三年开花结果。

2.3土壤条件

当归适宜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寒阴湿生态区生长,喜凉爽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大的自然环境。当归叶片角质层不发达,叶肉内栅栏组织只有1层,海绵组织中有大的细胞间隙,因此当归属喜阴湿、不耐干旱的植物类型。当归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黑土,最好是黑油砂土。土壤酸碱度要求中性或微酸性。

2.4养分要求

水分对播种后出苗及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大,是丰产的主要条件。雨量充足而均匀时,产量显著增多;雨量过大,土壤含水量超过20%,容易罹病烂根。当归苗期喜阴,怕强光照射,需盖草遮阳,因此产区都选东山坡或西山坡育苗,当归生长期相对湿度以60%为宜。二年生植株能耐强光,阳光充足,植株生长健壮。

2.5生长发育

当归全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第一次返青、叶根生长期、第二次返青、抽薹开花期及种子成熟期五个阶段,历时700天左右。当归药材栽培一般为3年,第1年是苗期;第2年是成药期,形成肉质根后休眠;第3年是结籽期,抽薹开花,当归根严重木质化,不能入药。

由于一年生当归根瘦小,性状差,因此生产上采用夏育苗(最好在6月上中旬),用次年移栽的方法来延长当归的营养生长期,但一定要控制好栽培条件,防止当归第二年的“早期抽薹”现象。采用夏育苗后,当归的个体发育在三年中完成,头两年为营养生长阶段,第三年为生殖生长阶段。

当归第一年从出苗到植株枯萎前可长出3~5片真叶,平均株高7~10厘米,根粗约0.2厘米,单根平均鲜重0.3克左右。

第二年4月上旬,气温达到5~8℃时,移栽后的当归开始发芽,9~10℃时出苗,称返青,大概需要15天左右。返青后,当归在温度达到14℃后生长最快,8月上、中旬叶片伸展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低于8℃时,叶片停止生长并逐渐衰老直至枯萎。当归的根在第二年7月以前生长与膨大缓慢,但7月以后,气温为16~18℃时肉质根生长最快,8~13℃时有利于根膨大和物质积累。到第二次枯萎时,根长可达30~35厘米,直径可达3~4厘米。

第三年当归从叶芽生长开始到抽薹前为第二次返青。此时当归利用根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迅速生根发芽。开始返青后半个月,生长点开始茎节花序的分化,约需30天,但外观上见不到茎,此时根不再伸长膨大,但贮藏物质被大量消耗。从茎的出现到果实膨大前这一时期为抽薹开花期,根逐渐木质化并空心。随着茎的生长,茎叶由下而上渐次展开,5月下旬抽薹现蕾,6月上旬开花,花期一个月左右。花落7~10天出现果实,果实逐渐灌浆膨大,复伞花序弯曲时,种子成熟。

当归药品规格分为:

全当归一等:干货,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无苔根、杂质、虫柱、霉变。

二等:基本同上,每公斤7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0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10支以外。

五等:(带头归)干货,除以上分等外的小货,全归占70%,渣占30%,有油性,无苔根、杂质、虫蛀、霉变。

归头一等:干货,纯主根,具长圆形或拳状,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

二等:同上,每公斤8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2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60支以内。

3.药用成分及标准

当归根含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成分,挥发油中的中性油成分有:亚丁基苯酞、

β-蒎烯、α-蒎烯、莰烯、对聚伞花素、β-水芹烯等,尚含其他成分,如:豆甾醇、谷甾醇、豆甾醇-D-葡萄糖甙、十四醇-1、钩吻萤光素等,此外,还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E;17种氨基酸以及钠、钾、钙、镁等20余种无机元素。

《中国药典》质量指标: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浸出物不得少于45%;阿魏酸不得少于0.05%。

当归新品种推介

自1990年以来,定西市旱农中心就着力于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优化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工作。采用集团选择、单株选择、重离子辐射、人工常规杂交、化学诱变等育种方法,先后选育出当归新品种岷归1-5号;黄芪新品种陇芪1-3号;党参新品种渭党1-3号,其中:岷归2号和渭党2号获甘肃省科技进步进步三等奖,陇芪2号获定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中药材新品种正在生产中被示范应用。

1.岷归1号

品种名称:岷归1号(甘肃当归90-01)

选育单位:定西市旱农科研推广中心、甘肃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当归新品种岷归1号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厘米,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70克左右。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30~40厘米,叶片深绿色,叶柄紫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根长40厘米,平均鲜根重80.9克。第三年为开花结籽期,株高120厘米左右,茎秆紫色,花顶生,白色,种子淡白色,长卵形,种果千粒重1.9克,种子发芽率92.5%。总灰分5.0%,酸不溶性灰分0.6%,浸出物58.8%,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特级、一级品出成率分别为24.1%和29.3%,较对照分别提高2.5和4.2个百分点。根病平均发病率6%,病情指数2.4%,较对照分别降低0.7和0.4个百分点;提前抽薹率平均19%,较对照降低1.3个百分点。

产量表现:2001~2003年在岷县十里、渭源县会川、漳县大草滩、陇西县碧岩、岷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等点的地区区试中,岷归1号平均亩产鲜当归767.9

【当归种植时间】

公斤,较对照增产19.4%,居参试材料第一位。

栽培要点:当归育苗地宜选择在海拔2400~26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的阴坡或半阴坡,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气、透水性好。幼苗怕强光直射,一般采用秸杆覆盖遮光。育苗时间6月上旬至6月下旬,苗龄100~120天,密度3500~4000粒/平方米;成药期要求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化肥纯氮16~17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3~4公斤。合理密植,采用密植稀定独苗栽培技术,要求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亩保苗6000株。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无公害的农药;结籽期种株返青前,追施磷酸二铵10公斤/亩,在抽薹期适时摘心打顶,当果皮淡紫色,果穗稍下垂时及时采种。【当归种植时间】

适宜区域:适宜在定西市岷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及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等地海拔2000~2600米,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种植推广。

2.岷归2号

品种名称:岷归2号(甘肃当归90-02)

选育单位:定西市旱农科研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岷县药材产业发展局、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当归新品种岷归2号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厘米,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65克。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30~40厘米,叶片绿色,叶柄绿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根长40厘米左右,平均鲜根重78.5克。第三年为开花结籽期,株高140厘米左右,茎秆绿色,花顶生,白色,种子淡黄白色,长卵形,种果千粒重1.9克,种子发芽率90.5%。总灰分3.9%,酸不溶性灰分0.3%,浸出物68.6%,阿魏酸0.148%,质量综合指标显著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特级、一级品出成率分别为23.2%和29.7%,较对照分别提高2.7和3.7个百分点。岷归2号麻口病平均发病率4.4%,病情指数1.8%,较对照分别降低1.3和0.7个百分点;提前抽薹率平均14.8%,较对照降低3.7个百分点。

篇五 当归种植时间
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当归属伞形花科当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50—150cm。根圆锥状,有分叉,野生当归根表皮呈深紫褐色,香味浓;人工栽培当归根表皮呈浅紫褐色,香味稍淡,且根肥大。叶互生,基部抱茎,基生叶及茎下部叶为2—3回奇数羽状复叶,边缘有齿状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每一小伞花序具小花12—36朵,白色;果长椭圆形,熟时呈黄色。花期7—8月,果期8—11月。

当归主要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陕西、贵州等地。我国古代当归即广泛用于作补血剂,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经后或产后失血过多,经期疼痛等症状。当归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正丁叉苯酞(具有特殊香气的成份)和正—戊酰苯粼羧酸,此外还含有脂肪油、棕榈酸,?—谷甾醇、棕榈酸脂、维生素b12、维生素e、烟酸、蔗糖等成份。近代医学表明:当归水溶性非挥发物质能兴奋子宫肌,使收缩加强,挥发性成份则能抑制子宫,减少其节律性收缩,使子宫松弛。同时当归具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降低心肌的兴奋性,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当前韩国制药企业已从当归中成功萃取并大量生产出“紫花前胡素”,而“紫花前胡素”对治疗白血病、糖尿性高血压及降低肾毒素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实验亦证明它能抑制幽门螺杆菌,而幽门螺杆菌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当归种植时间】

由于当归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通过多年来的无序采挖,我省野

生当归资源已逐年枯竭。人工栽培已成为保护、开发野生当归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进行了多年的野生当归引种驯化,田间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

一、采种:11月中下旬野生当归种子成熟季节,上山采集种子晒干,用布袋或呢绒网袋保存于通风、通气处,以备来年3月播种用。

二、育苗:育苗地选择向阳、背风的山坡地。1—2月挖地、晒垡,焚烧杂草、灌木,翻入土中,以利肥土、透气、滤水。3月播种前碎土靶平土块,起沟做畦,畦宽1-1.2米,沟宽0.3米。播种前将种子在28—30℃温水中预处理24小时,取出晒干后拌与细沙,撒播于苗床上,并在苗床上覆盖细沙土1—2cm厚,再在细沙土上覆盖一层干松针,以防浇水时苗床泥沙溅起。播种结束后在苗床上方1—1.5m处用细铁丝固定遮阳网,减少阳光对苗床的嚗晒。播种后15天左右当归种子即可发芽出苗,此时应逐步撤掉苗床上松针,拔除杂草,同时间除弱苗,培育壮苗,苗株距以1—1.5cm左右为宜。

三、移栽:6—7月进入雨季,当归种苗高20—30cm时,选择土层深厚的休闲地或二荒地,砍除杂草、灌木,深翻25cm,每亩施有机厩肥3000kg作底肥,并起沟做畦,畦宽1.2—1.5m,沟宽0.3m。移栽时选择阴雨天进行,株行距20×30cm。打塘移栽,每塘种苗1—2株。

四、田间管理:移栽苗成活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并松根培土。待新苗长到10—15cm时,及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亩用量50—80kg。平时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为按国家gap标准种植中药材,一般不喷施化学农药,以保证当归的品质和药效。

【当归种植时间】

五、采收:12月当归植株叶枯时,即可采挖,加工上市。一般一年生当归根小、色淡、产量低。若不采挖,让其在田间自然越冬,来年继续上长一年,可显著提高产量,一般可亩产干品当归250—300kg。

篇六 当归种植时间
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

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

1.形态特征

当归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卵形,2~3回三出或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3浅裂,叶脉及边缘有白色细毛;叶柄有大叶鞘,茎上部叶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伞幅9~13;小总苞片2~4,花梗12~36,密生细柔毛;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侧棱有翅,花果期7~9月。根系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邹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芦头(归头)直径1.5~4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厘米,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当归干品横切面显微鉴别: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纳米,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泌细胞6~9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生物学特性

2.1种子特性

当归的种子薄片状,千粒重1.8~2.0克。当归种子寿命短,在室温下,放置1年即丧失生命力;若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达3年以上。当归种子内胚乳的体积最大,占种子的98%,它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基础。当温度达到6℃时,当归种子开始萌发,随着温度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温度达到20~24℃时,种子萌发最快,一般4天就可发芽,15天内即可出苗。当归种子萌发时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当吸水量达到种子重量的25%时,种子开始萌动,但萌发速度较慢;当吸水量达到种子自身重量的40%时就接近其饱和点,种子的萌发速度最快。

2.2气候条件

当归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要求较严。在生长的第一年要求温度较低,一般在12~16℃。当归生长的第二年,能耐较高的温度,气温达10℃左右返青出苗,14~17℃生长旺盛,9月平均气温降至8~13℃时地上部生长停滞,但根部增长迅速。当归耐寒性较强,冬眠期可耐受-23℃的低温。

当归是一种低温长日照类型的植物,必须通过0~5℃的春化阶段和长于12小时日照的光照阶段,才能开花结果。而开花结果后植株的根木质化,有效成分很低,不能药用。因此生产中为了避免抽薹,第一年控制幼苗仅生长二个半月左右,作为种苗;第二年定植,生长期不抽薹,秋季收获肉质根药用。留种田第三年开花结果。

2.3土壤条件

当归适宜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寒阴湿生态区生长,喜凉爽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大的自然环境。当归叶片角质层不发达,叶肉内栅栏组织只有1层,海绵组织中有大的细胞间隙,因此当归属喜阴湿、不耐干旱的植物类型。当归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黑土,最好是黑油砂土。土壤酸碱度要求中性或微酸性。

2.4养分要求

水分对播种后出苗及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大,是丰产的主要条件。雨量充足而均匀时,产量显著增多;雨量过大,土壤含水量超过20%,容易罹病烂根。当归苗期喜阴,怕强光照射,需盖草遮阳,因此产区都选东山坡或西山坡育苗,当归生长期相对湿度以60%为宜。二年生植株能耐强光,阳光充足,植株生长健壮。

2.5生长发育

当归全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第一次返青、叶根生长期、第二次返青、抽薹开花期及种子成熟期五个阶段,历时700天左右。当归药材栽培一般为3年,第1年是苗期;第2年是成药期,形成肉质根后休眠;第3年是结籽期,抽薹开花,当归根严重木质化,不能入药。 由于一年生当归根瘦小,性状差,因此生产上采用夏育苗(最好在6月上中旬),用次年移栽的方法来延长当归的营养生长期,但一定要控制好栽培条件,防止当归第二年的"早期抽薹"现象。采用夏育苗后,当归的个体发育在三年中完成,头两年为营养生长阶段,第三年为生殖生长阶段。

当归第一年从出苗到植株枯萎前可长出3~5片真叶,平均株高7~10厘米,根粗约0.2厘米,单根平均鲜重0.3克左右。

第二年4月上旬,气温达到5~8℃时,移栽后的当归开始发芽,9~10℃时出苗,称返青,大概需要15天左右。返青后,当归在温度达到14℃后生长最快,8月上、中旬叶片伸展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低于8℃时,叶片停止生长并逐渐衰老直至枯萎。当归的根在第二年7月以前生长与膨大缓慢,但7月以后,气温为16~18℃时肉质根生长最快,8~13℃时有利于根膨大和物质积累。到第二次枯萎时,根长可达30~35厘米,直径可达3~4厘米。

第三年当归从叶芽生长开始到抽薹前为第二次返青。此时当归利用根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迅速生根发芽。开始返青后半个月,生长点开始茎节花序的分化,约需30天,但外观上见不到茎,此时根不再伸长膨大,但贮藏物质被大量消耗。从茎的出现到果实膨大前这一时期为抽薹开花期,根逐渐木质化并空心。随着茎的生长,茎叶由下而上渐次展开,5月下旬抽薹现蕾,6月上旬开花,花期一个月左右。花落7~10天出现果实,果实逐渐灌浆膨大,复伞花序弯曲时,种子成熟。

当归药品规格分为:

全当归一等:干货,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无苔根、杂质、虫柱、霉变。

二等:基本同上,每公斤7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0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10支以外。

五等:(带头归)干货,除以上分等外的小货,全归占70%,渣占30%,有油性,无苔根、杂质、虫蛀、霉变。

归头一等:干货,纯主根,具长圆形或拳状,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具油性,气芳香,味甘微苦,每公斤40支以内。

二等:同上,每公斤80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12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60支以内。

3.药用成分及标准

当归根含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成分,挥发油中的中性油成分有:亚丁基苯酞、β-蒎烯、α-蒎烯、莰烯、对聚伞花素、β-水芹烯等,尚含其他成分,如:豆甾醇、谷甾醇、豆甾醇-D-葡萄糖甙、十四醇-1、钩吻萤光素等,此外,还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E;17种氨基酸以及钠、钾、钙、镁等20余种无机元素。

《中国药典》质量指标: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浸出物不得少于45%;阿魏酸不得少于0.05%。

当归新品种推介

自1990年以来,定西市旱农中心就着力于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优化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工作。

采用集团选择、单株选择、重离子辐射、人工常规杂交、化学诱变等育种方法,先后选育出当归新品种岷归1-5号;黄芪新品种陇芪1-3号;党参新品种渭党1-3号,其中:岷归2号和渭党2号获甘肃省科技进步进步三等奖,陇芪2号获定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中药材新品种正在生产中被示范应用。

1.岷归1号

品种名称:岷归1号(甘肃当归90-01)

选育单位:定西市旱农科研推广中心、甘肃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当归新品种岷归1号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厘米,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70克左右。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30~40厘米,叶片深绿色,叶柄紫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根长40厘米,平均鲜根重80.9克。第三年为开花结籽期,株高120厘米左右,茎秆紫色,花顶生,白色,种子淡白色,长卵形,种果千粒重1.9克,种子发芽率92.5%。总灰分5.0%,酸不溶性灰分0.6%,浸出物58.8%,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特级、一级品出成率分别为24.1%和29.3%,较对照分别提高2.5和4.2个百分点。根病平均发病率6%,病情指数2.4%,较对照分别降低0.7和0.4个百分点;提前抽薹率平均19%,较对照降低1.3个百分点。

产量表现:2001~2003年在岷县十里、渭源县会川、漳县大草滩、陇西县碧岩、岷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等点的地区区试中,岷归1号平均亩产鲜当归767.9公斤,较对照增产19.4%,居参试材料第一位。

栽培要点:当归育苗地宜选择在海拔2400~26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的阴坡或半阴坡,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气、透水性好。幼苗怕强光直射,一般采用秸杆覆盖遮光。育苗时间6月上旬至6月下旬,苗龄100~120天,密度3500~4000粒/平方米;成药期要求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化肥纯氮16~17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3~4公斤。合理密植,采用密植稀定独苗栽培技术,要求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亩保苗6000株。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无公害的农药;结籽期种株返青前,追施磷酸二铵10公斤/亩,在抽薹期适时摘心打顶,当果皮淡紫色,果穗稍下垂时及时采种。 适宜区域:适宜在定西市岷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及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等地海拔2000~2600米,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种植推广。

2.岷归2号

品种名称:岷归2号(甘肃当归90-02)

【当归种植时间】

选育单位:定西市旱农科研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岷县药材产业发展局、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当归新品种岷归2号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厘米,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65克。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30~40厘米,叶片绿色,叶柄绿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根长40厘米左右,平均鲜根重78.5克。第三年为开花结籽期,株高140厘米左右,茎秆绿色,花顶生,白色,种子淡黄白色,长卵形,种果千粒重1.9克,种子发芽率90.5%。总灰分3.9%,酸不溶性灰分0.3%,浸出物68.6%,阿魏酸0.148%,质量综合指标显著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特级、一级品出成率分别为23.2%和29.7%,较对照分别提高2.7和3.7个百分点。岷归2号麻口病平均发病率4.4%,病情指数1.8%,较对照分别降低1.3和0.7个百分点;提前抽薹率平均14.8%,较对照降低3.7个百分点。

产量表现:2003-2005年在岷县寺沟乡、渭源县会川镇、漳县殪虎桥乡、陇西县碧岩乡、岷

县十里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五点的地区区试中,岷归2号平均亩产鲜当归808.2公斤,较对照增产12.2%,居参试材料第一位。

栽培要点:当归育苗地宜选择在海拔2400~26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的阴坡或半阴坡,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气、透水性好。幼苗怕强光直射,一般采用秸杆覆盖遮光。育苗时间6月上旬至6月下旬,苗龄100~120天,密度3500~4000粒/平方米;成药期要求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化肥纯氮16~17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3~4公斤;采用密植稀定独苗栽培技术,要求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亩保苗6000株;结籽期种株返青前,追施磷酸二铵10公斤/亩,在抽薹期适时摘心打顶,当果皮淡白色,果穗稍下垂时及时采种。

适宜区域:适宜在定西市岷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及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等地海拔2000~2600米,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种植推广。

3.岷归3号

品种名称:岷归3号(原代号DGA2000-02)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重离子束Ar辐射岷归1号种子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岷归3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25~35厘米,主茎淡紫色,叶绿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边缘有缺刻状或钝锯齿,根长23~31厘米,芦头径粗2~7厘米。第三年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进入开花结籽期,主茎高108厘米左右,花顶生,白色,未开放的花苞呈淡紫色,果为双悬果,由二分果构成,分果内有种子一枚,种子白色,千粒重1.97克,种子发芽率65.5%。总灰分4.2%,酸不溶性灰分0.4%,浸出物61.4%,阿魏酸0.148%,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麻口病平均发病率6.1%,病情指数为1.8%。提前抽薹率平均为15%。 产量表现:2005~2007年,在岷县西郊中药材园区和秦许乡、渭源县清源镇和会川镇、漳县殪虎桥乡等五个点进行多点试验,岷归3号平均亩产鲜当归708.1公斤,较对照增产15.0%。特等归出成率25.1%,一等归出成率29.4%。

栽培要点:育苗地宜选择在海拔2400~26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的阴坡或半阴坡,轮作周期三年以上,要求土壤湿润,腐殖质含量高,土壤PH6.5~8。幼苗怕强光直射,一般采用秸杆覆盖遮光。育苗时间6月上旬至6月下旬,苗龄100~120天,密度3500~4000粒/平方米,覆土0.2~0.3厘米;成药期要求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化肥纯氮16~17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3~4公斤。采用密植稀定独苗栽培技术,亩保苗6000株左右;严格建立制种基地,翌年种株返青前,追施磷酸二铵10公斤/亩,在抽薹期适时摘心打顶,以获得生长整齐的种子。适时采种,当果皮淡绿色,果穗稍下垂时采收为宜。 适宜区域:适宜在定西市岷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及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等市(州)海拔2000~2600米,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种植推广。

4.岷归4号

品种名称:岷归4号(原代号DGA2000-03)

选育单位: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甘肃中医学院

品种来源:利用55MeV/u40Ar17+中能离子束2.5Gy剂量辐照岷归1号种子并按育种程序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结籽期主茎深紫色,平均株高72厘米;叶片长34.5毫米,宽24.0毫米;双悬果长4~6毫米,宽3~5毫米,种果千粒重1.895克,种子发芽率73.3%;成药期根系黄白色,平均根长28厘米,芦头径粗4.5厘米左右。内在质量:总灰分4.1%,酸不溶性灰分0.4%,浸出物59.0%,阿魏酸0.127%,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无麻口病株率85%,早期抽薹率15%。

产量表现:在2005~2009年定西市当归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鲜归759.8公斤,较对照增产21.9%。

栽培要点:幼苗喜凉爽湿润气候,采用秸秆覆盖遮光。5月下旬~6月上旬育苗,密度4000~4500粒/平方米,苗龄110~130天。成药期采用垄作密植稀定独苗栽培技术,垄高15厘米,垄宽60厘米,垄沟宽40厘米,每垄植3行,穴距25~30厘米,每穴植二株,7月上旬后选留1株。亩保苗6000~8000株。

适宜区域:适宜在海拔2000~2600米,年降水量500~650毫米的定西、陇南、临夏、甘南等市(州)的高寒阴湿及二阴区种植。

5.岷归5号

品种名称:岷归5号(原代号DG2005-02)

选育单位: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根为肉质性圆锥状直根系。幼苗期主根长13.4厘米,侧根数2.4条/株,单株鲜根重0.87克;成药期根长35.2厘米,芦头径粗3.7厘米。主茎、侧茎均为淡紫色,结籽期主茎高81厘米左右,具4~7节,叶柄长3~7厘米。成药期叶片开展度17~31厘米,长2~

3.5厘米,有2或3个浅裂。结籽期叶柄长8.8厘米左右,小叶片宽3厘米、长4.3厘米。花白色,未开放的花苞呈淡紫色,花期在6~8月间。果为双悬果,长4~6毫米,宽3~5毫米。种子淡白色,长卵形,长1~1.5毫米,宽约0.2~0.3毫米。种果平均千粒重1.9克,种子发芽率87.4%。总灰分4.6%,酸不溶性灰分0.6%,浸出物60.4%,阿魏酸0.125%,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田间病株率27.86%,病情指数9.29,供试品种田间抗病性表现相对较好。

产量表现:在2007~2011年的多点试验中,岷归5号平均亩产鲜归701.1公斤,较对照品种岷归1号平均增产17.4%。

栽培要点:育苗前将熏肥和适量磷酸二铵(30克/平方米)及硫酸钾(10克/平方米)均匀施入土壤,撒种密度3500~4000粒/平方米,覆土厚度0.2~0.3厘米,然后畦面覆盖作物秸秆1~3厘米厚,进行遮阴保湿。成药期要求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配施化肥纯氮16~17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3~4公斤。采用当归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垄宽60厘米,垄高15厘米,沟宽40厘米,每垄栽3行,穴距25厘米,每穴栽两株,早薹过后选留1株。待早薹盛期过后进行定苗,亩保苗8000株左右为宜。

适宜区域:要求海拔2000~2450米,年平均气温4.8~6.8℃,年降水量500~650毫米,≥10℃的积温1600~2250℃,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的气候条件,土壤PH8.2左右的中壤或沙壤土为宜。适宜于定西市的岷县、漳县、渭源、临洮及同类生态区推广应用。 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

由于特定的自然资源优势,主产于定西市岷县的当归、陇西县的黄芪、渭源县的党参,和全市均产的甘草、黄芩、柴胡、板蓝根、大黄、防风、丹参等被称为"十大陇药",为了科学种植中药材,以保证药材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经试验示范及大田应用,特提出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

1.成药期规范化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

当归根系发达,入土较深,喜肥沃土壤,怕田间积水受涝。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排灌便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前茬以麦类作物为好,轮作周期要求三年以上。

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30厘米左右,灭茬晒垡,秋后浅耕,打耱保墒。移栽前结合施基肥再深耕一次,增加活土层,并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疏松。

(2)科学施肥

篇七 当归种植时间
当归种植示范点简介

申藏乡目地坡村当归种植简介

目地坡位于申藏乡东南部,距最近县城20公里,交通便利。平均海拔3100米,无霜期150天,有154户、780人。耕地面积2800亩,人均占地4.5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耕地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2010年全村药材种植30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10%,农民人均中药材纯收入达500多元,今年我们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成了以村主任为首的当归GAP种植示范点,种植面积30亩,其中除草膜示范10亩(黑色地膜),示范点面积占下青尼河组总耕地面积的33%,涉及农户10户。在示范点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规模化。针对农民增收相对缓慢的现状,我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围绕乡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当归种植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建设集中连片的示范点,从而推动当归种植向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基地促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的产业型新农村。

二、政府推动。一是规划、宣传先行;通过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变自愿为主动;二是组织协调到位,由主要领导亲抓,镇村干部蹲点守,做到了具体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三是物资补助到位。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

给示范点农户每户补助地膜4公斤,专用农药4公斤,镇上每亩补助种苗款120元,在给予上体现直接效益。

三、企业参与。按照把示范点建成企业原料基地的要求,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我们积极与兰州药业集团联系,让企业参与建基地、签订单、收产品,从而保证农户的当归有销路,有保护价,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形成长期稳定的原料基地。

四、科技培训。一是抓培训。对示范基地的所有农户进行了产业知识的培训和市场知识培训,培训人数达10多人次;二是讲技术。请县上的技术人员,采用集中培训和实地讲解的方法,使农民掌握GAP种植标准和技术要点,每户至少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五、建协会。按照建成一个基地,创办一个协会,服务一方产业的要求,我们初选了由加工大户、种植大户、技术能人组成的目地坡村当归种植协会,形成变分散经营为联营的营销格局。

申藏乡木目地坡村养殖业简介

目地坡村位于申藏乡东南部,养殖户在么滩组,距乡政府15公里。全组共有农牧24户119人。修建牛棚5座,每座面积50平方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年纯收入2.8万元。还有养殖大户实行放养模式,全组共有牛羊总数达到2000多头,平均牛羊占有率达到10%,草山面积2万多亩。草场草质优良,最适宜放养高原牦牛和藏羊。

我出么滩组大部分以家庭养殖为主,畜牧业发展蒸蒸日上,在棚养项目实施后,部分牛羊数量较少的农户实行圈养,繁殖快,育肥好,出栏率高,农户收入大幅度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申藏乡目地坡运输业简介

目地坡村上青尼河组有致富能手,名叫杨刀加,现年38岁,由于自家耕地面积少,由于山高地凉,气候阴寒,加之科技技术落后,农作物基本上是靠天成长,每亩经济收入最高不过300元。

农业经济收入已无法满足逐渐提升的消费水平需求,自2004年开始,他外出务工,经过朋友介绍跟随玛曲一运输个体户干起了运输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多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回到了上青尼河,他放弃了祖辈留给他的耕地,走上了买车跑运输的道路,自己当起了货运老板,主要运输地方工程物资,经过两年的奋斗,家庭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在不断的努力奋斗下他更换了一辆高吨位的运输车辆,短短两年时间,家里原先的土木结构住房焕然一新,全砖木结构住房坐落在上青尼河村,得到了全村群众的赞扬。

变换经济收入方式,改做运输业后,本人收入大幅度提高,使全家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当归种植时间相关热词搜索:当归种植效益分析 当归种植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当归种植时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当归种植时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nvxingchuangye/8436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