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

2016-01-26 10:25:0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一《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一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呢?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为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国内外一些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事件发生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对预防舞弊事件发生的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的评价便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

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加强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合理的调配各种有一资源,需要我们建立现代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否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

二、是为了防范风险与树立投资者信心。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符合国际惯例,有助于揭示企业内控重大缺陷,维护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秩序。投资者对投资行为的选择,不仅仅基于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还要基于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与运行质量的分析,以判断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的风险来自于两大类:一是来自于违背外部强制性规定,包括合规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二是来自于内部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包括战略定位与实施手段、管理的效率与经营的效果。第一类风险的发生将使企业承担违规成本,导致企业价值下降,第二类风险的发生将直接影响企业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增加

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就是为了防范上述风险。

三、推行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加强交流沟通,促进信息对称的根本途径。

可强化单位内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促进各相关单位或部门之间信息的对称和透明,加强部门之间在授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独立业务审核、资产和记录的接近限制等具体控制环节的协作和配合,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并根据各部门沟通反馈的因管理环境或业务性质的改变情况,适时调整、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

四、推行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有效手段。

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是不够的,常常会因为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串通作弊或不作为而失效,因此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运行质量不断进行评估,即对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及修整活动进行评价。通过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相关部门和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监督其充分、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如何进行内部控制设置、执行和评价的有效互动

企业内部控制的设置、执行和评价是密切相关的整体,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内部控制的设置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执行是企业内控的主体部分,内控评价是最后一步,是企业内控的保障。内控制度设置的好,会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评价过程。执行过程会在某种程度上发现内控设置的一些可行性比较差的环节,进而对内控设置进行修改。通过评价,对内控设置和执行中宏观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

1 内部控制设置

企业会计内控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内控操作制度, 对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障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确保单位内控制度的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设计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内控制度得以执行的基础 从技术上对企业经营活动行为及会计行为制定详细的规定,包括设立独立的内部会计控制监评机构和会计监督机构,执行更严厉的内部会计控制,更及时的年报披露,强制的注册会计师轮换,等等,是内部控制执行的基础和依据。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规定,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和内控相关人员才有规可依,评价时也才有了判断的标准和改进的方

向。

1.2完善内控设置,提高内控执行和评价意识

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作用,带头严格执行,否则就是管理者的失职。内部控制既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和使用的关键,又是企业执行有效经济活动责、权、利明确划分的制度保障,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和每一个经营环节,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思想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行动上带头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把自觉遵守、严格遵守企业内控制度作为提高企业质量的重要任务来抓,作为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作为影响企业全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全体员工了解他们的职责是什么,他们的绩效是如何评价和考核的,以及评价过程中的绩效标准是什么,才能从根本上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产生严格遵守内部控制的自我控制意识。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水平,将内部会计控制置于企业的战略高度,变“要我控制”为“我要控制”,从而达到内部控制执行和评价的最佳效果。

2内部制度执行

内控制度基本制度设置对企业来说还是一个纲要,还不完善。企业的任务是,要在内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具体的作业流程和岗位职责。只有各项具体的流程和岗位职责都出来后,企业的内控制度才算完善。到那时,企业管理才能称作真正的科学管理。

2.1内部制度的执行,让设置不再是“纸上谈兵”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企业里,制度胜于一切。成功的企业只有制定相关的适应公司发展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公司的管理,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使公司全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不过,建立制度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将制度执行落实到位,发挥其效能。没有制度是可怕的,有了制度不执行落实,也同样是可怕的。我们需要好的制度,更需要扎扎实实地去执行落实。执行落实是制度管理的最关键环节。无论多么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落实,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2.2内部制度的执行,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内控制度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进行了专门规定,同时,通过对各项具体业务流程和手续的规范,保证了各项业务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的合理制作和传递,这是正确开展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正确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

失真和片面的信息必然导致错误和片面的决策。而内部制度的执行对信息的正确性提供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不仅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而且,也是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各方面对企业进行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一个讲求诚信,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3内部制度的执行,内部评价的手段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而内部制度的执行是对内部设置的评价手段之一。当无法执行或无法有效地执行时,我们应当反思:是否内部制度设计的可操作性太差还是制度体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二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性

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

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从而有利于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风险

【摘

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会计控制对维系企业经营的有序运行,自企业初建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所指向的目标和企业发展速度存在密切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个工程的有效运转将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充满生机活力,加快业务运作,对企业资产起到保护作用,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因此,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研究,具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1.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1.1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内部控制制度是针对企业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的手段,而环境因素是影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动力所在,它可以防止和减少企业的财产物资受到损坏,影响企业管理的业绩,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这对企业在发展中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都具有防范的价值。由于企业的内部会计环境因素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结构。因此,只有保证企业的决策层董事会结构合理有效,才可以保证内部控制的安全完整。

1.2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正确、可靠的企业会计数据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它可以使企业经营管理者通过内部控制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不仅需要高品质的信息效果和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还要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而内部控制系统正是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的处理程序,让每一位企业员工通信息交流,清楚知晓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进行科学地职责分工,来了解他们各自肩负的责任,使企业的会计资料在公开、透明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条件下产生,同时获取履行职责时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并相互交流。可以有效地防止错

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

靠性。

1.3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同时必须注意要保持与企业经营的信息交流,这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有助于建立和实现企业目标。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完善

2.1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同西方几百年的成熟市场相比,自我完善能力还有差距,由于我国的经济市场中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得到政策的保证。政府也要发挥对企业发展的能动作用,为企业目标准确定位,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营造适应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中学会如何游泳,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才能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共谋发展,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利用在财务数据统计方面的利用财务杠杆,建立产权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重视风险管理,明确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要解决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才能做好市场分析,解决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因为只有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明确,才能实施有效控制,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

2.2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上分析,虽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各异,但企业能够找到决定风险业务流程,由于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就能够贯彻内部控制所制定的原则,企业设立了审计部,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对审计部的定位也可以得到保证,如果严格遵守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监事会的领导下,就会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否则,就容易产生责任不明的风险。但是内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往往虽然制度都较为完善,但由于规模大、经济业务复杂,使有的企业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为此,也可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对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例如,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应妥善处理好内部会计控制设计的制衡机制和内部控制设计中合理使用激励手段。目前,有的由董事会领导,还有的由总会计师领导,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加强董事会对总经理的监控,缓解内部人控制。

2.3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评审与

监督是经营管理部门的责任。是内控的管理监督、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监督与评价活动。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需要定期检查,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并要求执行的效果良好,并要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监督。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实施恰当的有效监督。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不能是持续性的,企业管理层就根本无从准确获知企业的发展状况。

监督机制的建立要注重自我监督与独立评估并重。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各级管理层应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监督,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一旦发现错误、舞弊等情况,立即要进行解决。这是企业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必须考虑其中是否隐含了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的信号。内审部门及其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同时要遵循风险导向原则、一致性原则、公允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成本效益等原则对企业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单位或者流程的负责人应考虑使用专业化的工具,根据评价分析发现内控存在的缺陷,在有关咨询机构的协助下,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依据其自身对风险情况的掌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定期对所辖单位或流程的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提供保障;这能够提高普通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提升控制环境的水平;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结语

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估工作,往往能够比外部独立的评估做得更实际、更有效,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收益把握更加准确,还能够发现漏洞和及时改善措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该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这对于在企业实行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保证企业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连起:内部控制:一个棘手的任务[J].财务与会计,2004,(6).

[2]金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完善.企业研究[J].2012.(02).

(作者单位:红色边疆农场计财科)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三
《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有关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诸如我国巨人集团的倒塌。郑州亚细亚的衰败,震惊中外的琼民源、银广厦事件的发生,乃至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等等这些现象,无不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

内部控制具有其科学的定义和丰富的内容,只有深刻理解内控的内涵才能明确如何强化内控。纵观历史上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大致上分为四个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这个概念最早于1905年由L.R.Dicksee提出,他认为,内部牵制由三个要素构成: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当时的内部牵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1、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2、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实践证明这些设想是合理的,内部牵制机制确实有效地减少了错误和舞弊行为,因此在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内部牵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有关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基础。

(二)内部控制阶段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1958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并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是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从1990年1月起实行,自

此,《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中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的提法也被“内部控制结构”所取代。

(四)一体化控制阶段

八十年代以来,虚假财务报表时有发生。为此,美国成立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设专门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COSO于1992年提出了题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这就是著名的COSO报告。审计准则委员会于1995年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观点,并自1997年1月起生效。新准则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三大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操作性目标);

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信息性目标);

3、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遵从性目标)”。

这三大目标既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又相互交叉。是一种“全部控制论”的概念。在COSO报告中,认为内部控制涵盖了企业内部五大组成部分的丰富内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这五大组成部分与前述三大目标有机地相结合,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COS0报告旨在为各行各业提出这一思路的。我国的企业工作者很有必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从内控的三大目标出发,去考察本单位上述五大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看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内控制度,而且看这些制度是否得以认真贯彻实施。

二、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控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对于国有企业,只是一味地批评计划经济制度管理得太严太死,因此在改革中十分重视经济权利的下放,然而,却淡漠了经济活动内部的至关重要的控制机构,甚至连国有企业多年来积累的内部控制经验也都给放掉了。事实上,并非所有企业都只是靠宏观体制的改革才能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微观领域的改革不能滞后于宏观体制的改革,这也许正是为什么有的企业的在改革中充满了生机,而有的企业却被市场所淘汰的原因所在。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是否先进。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将阻碍着企业内控的发展和完善。

(二)产权关系不明

产权制度改革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是有形无实,尤其体现在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用的职能。有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

成员高度重叠,致使国有单位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模糊。根据有关抽样资料统计,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22.1%,50%以上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78.2%,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47.7%,由此可见,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而应该作为所有者产权代表的董事会,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种责权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不能实施控制,作为代表公司股东的控制主体——董事会也就形同虚设。

(三)人员素质不齐

“水至清则无鱼”,内控制度加强了,贪污舞弊、侵吞资产、弄虚作假容易了,那些私心重、想“捞一把”的法人代表以及某些员工就不那么愿意了。还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只喜欢约束别人的“内控制度”,而讨厌约束自己的内控制度。也有一些国企或私企法人代表的业务素质较低,根本不懂内控制度为何物,当然也就谈不上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了。让思想和业务素质很低的人去管理企业,又如何能搞好内控建设呢?

(四)监督机制不全

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帐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设计

按照COS0内控理论,结合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即

(一)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组织结构、控制目标、员工能力、激励与诱导机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主要的问题是管理层要充分说明内控的完整性;公司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要积极地进行控制;员工的能力与其责任要相匹配。控制环境中的要素很多,对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我想首先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

2、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我们知道,企业内部由四种经济主体所组成,相应地,企业内部也有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这四种控制主体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财产安全、能获得如实报告;经营者的目标

是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不断增加经营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资产安全、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3、要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控制方法作为管理当局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整个公司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法,包括很多内容:如,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业绩与计划考评、调查与纠正偏离期望值的差异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复杂程度的企业均十分重要。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控制环境中包括的要素很多,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有采取内部控制的价值,只需针对那些具有风险并且会影响有关控制目标实现的可控要素进行控制。在风险评估中可以采用如下的风险管理模型:

工作目标-风险评估-控制风险的措施

工作目标是风险评估的起点,是控制环境中的要素,只有明确工作目标,才能识别控制环境的各个要素中,哪些要素存在影响工作目标实现的风险,通过对风险程度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其工作目标的实现。下面以财务部为例,按照风险管理模式对财务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1、财务部的工作目标。财务部属于企业的管理层,其工作目标是为董事会和经理层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

2、风险评估。为了能够达到财务部的工作目标,在分析控制环境中的各个要素时就可能发现:

(1)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按照会计法规做事。

(2)越权管理,让不该做某事的人做了事,如,出纳既做现金账又负责支付现金; 而应该做事的人却不能在正确的时间里去做事,如总账会计到月底还不能完成上个月的会计报表。

(3)信息系统发生错误,从而提供了不正确的数据。 由此可见,控制环境因素中人员和信息系统可能成为引起财务报告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风险要素,因此,财务部应该对这两个关键控制点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方面,而控制措施是针对各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抓住关键控制点。仍以财务部为例,对可能影响到财务部工作目标实现的人员和信息系统这两个关键控制点实施控制。

1、针对人员的控制活动

(1)职责分离

财务部应按照职责分离原则划分各个人的工作,特别是一些不相容职务要实行严格分离。如,记录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人员不应负责调节银行账户;出纳人员的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的岗位不能由一人负责;在手工会计系统中,登记应收账款的总账和登记顾客明细帐的岗位应该分离等。通过职责分离可以有效降低控制风险,比如:将处理现金支出交易同调节银行帐户岗位分离,可以降低不记录支票付款的风险;将资产保管和资产会计记录岗位分离,可以降低盗窃的风险等。

(2)工作流程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务部应为每一个岗位设计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中明确规定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以及正确进行工作的结果等。工作流程图将管理的过程进行了标准化,也就是说:要能够达到让不同的人按照工作流程图去做同样的工作,得到的工作结果将是相同的。

(3)票据与记录控制

票据是证明交易发生和交易的价格、性质及条件的证据。实行票据保管、收款与会计记录人员的岗位分离;对所有票据(包括发票、支票、收据、工时记录等)进行预先连续编号,在此制度下,所有作废的票据都要妥善保存,对已经使用的票据能够有会计人员进行定期销号,并及时与票据保管人员进行核对,以防止交易漏记或重复记录现象,保证全部收入、结算款项等能够及时准确入账。

(4)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

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主要是指限制接近资产和接近重要记录,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采用实物防护措施。比如,将存货存入仓库以防偷盗,如果这一仓库由胜任的职工管理,还能够减少存货的残损;对凭证和记录进行实物安全保护,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凭证和记录的丢失而重新建立所需支付的成本,而且如果要是应收账款的主要档案被毁,则恐怕难以弥补。因此,为了防止这些损失,支付一些成本对资产和记录实施必要的保护还是十分必要的。

(5)绩效考评

财务部定期举行绩效考评会议,作为对财务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事后控制,不仅可以总结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绩效考评,配合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将整个财务部的工作目标与个人工作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财务部的工作目标将通过个人工作目标的实现而达到,即整个团队的成功才是整个部门或公司的成功。

(6)独立稽核人都有可能由于偶然疏忽发生错误,为了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每一个人完成的工作将由与此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另一个人或部门进行验证、审核。比如,手工发票、工资计算表、成本计算单等的正确性审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现金盘点表、存货盘点表等与会计记录的比较,都对防止会计差错的发生有利。

2、针对信息系统的控制活动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四
《公司内控体系建设讲义》

内控体系建设相关知识讲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概述

1、内部控制体系概念

首先什么是内部控制。

我们常常提企业管控,所谓管控就是管理和控制,管理是管人理事教育员工怎样正确做事情,控制是规范员工的行为,告诉员工那些工作可以做,那些工作不可以做。我们谈内控体系建设,并不是说我们企业没有内部控制,我们企业都在进行内部控制。比如说最常见的审核审批是一个控制行为,但是以前没有从风险角度系统的进行内部控制活动。

2、内控形成的三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

最早提出是在美国上世纪40年代,当时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前提假设条件一个人犯错的几率要比两个人同时犯错几率大的多,或者一个人舞弊造假的可能性比两个人合谋起来舞弊造假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2)内部会计控制阶段

随着资本市场和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逐渐由牵制阶段发展到内部会计控制阶段,很多的会计控制手段,比如说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手段。当时内部控制范围还仅仅涉及到会计事项相关的各项业务活动,主要防止侵吞财务和其他违法行为发生、保护企业资产和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一个民间组织发布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性陈述,并且扩大内部控制内涵,不再仅仅局限满足财务的可靠性。而且,它是首先从风险角度看待内部控制问题,这个框架一经提出立即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并在美国和全世界产生很大影响。2002年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爆发财务丑闻,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渲染大波,极大影响美国股市和美国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特别是广大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人们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背景下,时任美国总统乔.布什紧急签署《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中404条款引用COSO框架,因此COSO框架由民间组织制定的框架变成美国企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也就是该框架具备法律效力。随后2004年COSO委员会又颁布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随后其他国家相继颁发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是按照COSO框架建立。

3、我国内控形成的历史

中国内部体系发展历史比较短。国家财政部先是于2001年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3至2005年期间,中国一些大的央企像中航油、中信泰富等企业相继爆发一系列重大风险事故,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2006年国资委首先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按照COSO框架提出来的,因此也被媒体称为也是中国版的COSO。2010年五部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这也标志者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基本建成。从内部控制在国内和国外发展来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我国由不同管理层提出来的。所以说,现在慢慢的国资委和财政部也在趋同。

二、建立内控的必要性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需求

一方面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必要推进,众多

的企业特别是国企央企面临走出去的压力。那么对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越来越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保护股东的利益。尽管我们很多企业有很多内部控制活动,但是这些控制不成体系,不能系统的预防企业风险。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通病是:一是制度很多很全,但是不成体系,传承性很差,有的企业不到一年可以发布100多项制度,但是新的制度颁布后旧的制度并没有废止,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制度规定不清楚,不具备可参考性。 二是组织结构变化频繁,岗位职责不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比较混乱,做事的不管事,管事的不做事,对本部门有利的事情部门之间争着管,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没人管。三是基础工作薄弱,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四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很差,信息传递速度很慢,信息不真实,信息虚报和瞒报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信息的分析更是无从谈起,这极大的影响了增加了企业高层决策的难度。五是领导整天忙着各种事务型的工作,常常扮演着各种救火队长的角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关系企业发展的一些重大事情。六是缺乏制度管理的文化,人治的现象仍然比较明显,践踏制度的现象很普遍。

2、外部监管的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中央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且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会计师事务所还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开展独立审计并且出具审计报告。财政部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必须在今年建立起内控体系,并且今年将接受会计事务所首次内控审计,其他的上市公司也必须在2012年以前建立内控体系。

比如,中国铁建披露巨额亏损就引起社会广泛的争议,尽管证监会没有对中国铁建进行处罚。但是,大家知道纳斯达克在财政部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内控体系并接受外审之前,如果这个事情出现在明年,后果是怎么样呢,可能就不会那么简单。

3、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的要求

确保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个也是外部监管机构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建立内控体系的一个初衷。尤其是我们广大央企面临着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首先我们必须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那么在建立内控体系方面,我们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走在了前面,尤其是那些当时在海外上市的一些央企,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如说我们国家的银行业是与国际接轨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企业,不可否认我们国内的银行在管理水平方面尽管与国外银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总体来说管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再比如像我们的电信业,电信业也是很早建立内控体系。再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中石油在2002年香港上市的时候也是按照香港联交所相关内控要求建立内控体系。这么多年来,在内控体系方面中石油不断的投入,已经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益,中石油的管理水平在国内应该是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他们也看到了内控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处,目前他们又进行到了更高的层次,正在实施内控体系的信息化。通过这些央企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内控体系确实是能够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发挥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大的央企,内控体系的价值越发明显。中央企业普遍都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我们中国中铁也是如此,都是由计划体制改制而来的,有很多计划经济的影子,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认为营销管理很重要,行情好了事故又接踵而来,我们又认为生产很重要,但是我们很少真正认为管理很重要,我们在管理方面的投入很少。为什么呢,因为管理摸不见看不着,很难直接的表现出我们的管理效益,他是个潜移默化逐渐提升的过程。我们也常常在提管理创新,尽管我们发现不少企业的管理创新确实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往往也是昙花一现,既不会推广也没有标准化,不会被继承下去,换一届领导一切又从头开始。比如说在一些单位以科技管理为例,明明在以前的项目中已经攻克的工法,新的项目又在同一个问题再次攻关,这样的现象很普通,甚至还有人对已经攻克的工法又来申报立项,那么试问我们的科技创新又是为了什么。

1997年任正非参观了IBM公司,回来以后就发现华为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不只一点点,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提高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随后,华为与IBM签订了包括流程和内控体系在内的管理建设协议,仅仅咨询费高达5000万美元,在随后的10年当中不断的投入,现在华为建立适应国际竞争具有华为特点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项投入到目前为止,已经高达接近20亿美元。可见,内控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在华为总部设有独立内控审计部门,他与我们平常的审计部门是相区别的,它主要负责公司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的审计和咨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为什么呢,因为华为公司并不是一个上市公司,他没有面对外部监管的要求,它没有外部监管的需要,但是它为什么要建立内控体系,主要的原因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因为缺乏完善内控体系,缺乏风险管理而失败的例子很多,只要留心,各个血的案例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国内企业,前2年闹的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直接导致了三鹿我们国家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破产,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毒奶粉本来是我们的国情造成的,威胁我们健康的食品其实何止是奶粉,最近出现的瘦肉精、垃圾碗、地沟油可以说层出不穷,其他的奶粉生产企业难道就没有三聚氰胺吗,当时他们讲笑话也有只不过三鹿掺的多一点而已,其他企业掺的少一点而已。结果呢,三鹿因为这个事件背下了整个行业的罪名。一夜之间就由行业的龙头老大走向了破产。再往前推,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而且这样的事情仍然在频繁的发生。这里讲讲中国中铁内部一个例子。2008年发生的杭州1115事件,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后来单位对事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问题出现在七个部门,涉及业主、局、工程指挥部、子分公司、项目部、各个层级估计多达二十几个,二十多项,其中任何一项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结果呢,这个事情的发生,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是说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人的失责而形成的。因此,仅仅解决某一部门某一个岗位的问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如果每个项目都是这样,可见我们的风险有多大。风险是完全不可控的。出不出事那就看老天爷了。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企业结果也会不一样,像我们知道的丰田汽车事件,当时对于丰田来说也是一个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后来很好的化解掉。再像前不久,阿里巴巴的欺诈丑闻,如果马云不是在风暴来临之前,及时自查和披露这个事情,阿里巴巴在国际上的声誉就可能受到重大影响,阿里巴巴也很有可能会发生类似三鹿这样的事情,直接走向破产,甚至马云也可能丢掉帅印。马云为什么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一方面是因为阿里巴巴重视对舆情的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对风险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机制,商讨出周全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及时降低了这一事件对阿里巴巴的影响。我想这绝不是马云一个人对这个事情拍脑袋就能够想出来的,因此内控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框架,是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它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管理企业的。就好比人的骨骼一样,人如果骨骼酥松肌肉再发达一拳打出去也没什么力量,只有骨骼结实,拳头才会硬。

4、降低企业管理者的履职风险的要求

这对于我们企业管理者来说,是一种保护。国外企业为什么非常热衷于建立内控体系,是因为,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企业没有建立适当的内控体系,且企业的领导层不能证明自己在重大事故发生面前进行必要的干预,都会被追究责任,甚至判刑。所以呢,国外企业非常热衷于建立内控体系。同样的道理,国资委2008年发布的《央企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国资委第20号令第25条明确规定“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等情形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可见,内部控制对于我们保护我们企业特别是央企、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意义。那么,反思一下三鹿奶粉事件,为什么三鹿董事长田文华会被判如此重的刑法,她只是公司的一个领导层,三鹿奶粉本身是奶农添加这些三聚氰胺造成的。为什么她会被判这么重的刑呢,就是因为她不能在这个事件举证自己曾经发挥过的积极作用。尽管有无数的人员为他喊冤,对她的命运唏嘘不已,但是法律是要讲证据的,是没有感情可言的。可见内控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没有理由不建内控体系。不仅要建而且要发挥实效。

三、我们现阶段建立体系要达到的目的

1、建立全面系统的流程体系

以流程体系作为基础,搭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系统,使流程、内控和风险管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通过流程体系把风险和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我们建立这样的体系,不是说要重新建立一套系统,与我们以前的相关的一些体系比如三标体系相隔离的。内控体系本身相互之间是融合的,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我们的内控体系并不仅仅是流程体系,流程管理与内控和风险管理我们要区分开来,流程管理是一个专门的管理,它与我们的内控体系存在着区别,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建立在流程体系基础之上的,必须要深入到流程才能够使我们的内控体系确实发挥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建立全面和系统的流程体系。

2、提高我们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水平

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满足财政部等五部委、国务院国资委等监管部门的要求。

3、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风险管理的意识

将风险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满足企业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和项目的需求,通过大量的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熟悉我们风险管理的方法。

四、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1、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定义是一套由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实施的程序,以合理确保下面三个目标的实现。一是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二是适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三是经营项目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从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控制体系这样一个框架是由整个公司全员参与的,它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共同实施的一个程序。

我们看下COSO内部控制框架,它分为五个要素来展示的。一是控制环境,二是风险评估。三是控制活动。四是信息与沟通。五是监督。

2、风险管理基本框架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他们就是一码事,只是说他们在不同的一个时间阶段,对这个概念和这个工作的一个提升。

美国COSO里面对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是一种程序,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使其生效应对以下目标实现合理的保证,

在基本框架基础上增加了战略目标的

实现,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的实现,经营效率及效果的实现,包括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实现。

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然后我们再看下美国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图,这个框架图是在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图上的一个提升和一个扩展,我们看到在内部控制和环境的基础之上,我们又增加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这2个要素,同时,在风险评估这个环节我们看到有风险应对这1个要素,对于控制活动还有信息沟通还有监督检查都是我们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图是能够看到的。

对于这个基本框架的一个变化呢,主要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目标方面。它增加了战略目标的实现,包括报告目标的范围也进一步变广了。二是风险方面。我们在风险管理体系框架里面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企业整体层面的风险组合,我们要识别公司层面的风险,我们要对整个公司层面风险进行组合排序,而进行进一步的识别。三是内部环境方面。体现了风险的偏好,风险的容忍度这样的一个概念,我们从控制环境把它变化到内部环境。

3、我国风险管理框架

我国在美国萨班斯法案,日本的有关萨班斯法案基础之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萨班斯法案。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财会(2008)7号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2009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施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

配套指引由《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控五原则和内控“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五、企业建立内部控制遵循的五大原则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首先应该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1、全面性的原则

必须是全员的,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实施;必须是全过程的,从相关活动的预测、决策、执行、考核、监督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内部控制;必须是全面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五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要性探讨》

建立企口甴部挂制制度必要性探口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展到一定段的物,是代企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涵盖了企内部五大成部分:控制境、佔、控制活、信息与交流和督 °五大成部分与前述三大目有机地相合,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内部控制提出以人本的理念,尤其强高管理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运行程中的,以明内部控制的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才是内部控制的真°:内部控制;COSO ;算化;公司治理;企流程  在市争曰激烈的当今社会,企要生存、展已宵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成企很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多企内部控制的只是局限在制内部控制制度和部控制构段,甚至有些企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督, 念就是大特的。因此,我在里有必要企内部控制做一步地探。那什是内部控制呢?内部控制是指了合理保公司各活正常运行,特定目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体°  在20世40年代的美国,内部控制制度出的初期,它就是以一“内部制制度”的形式出的°它的出点很,就是捋一由一个人做人不放心的,同交两位或两位以上的人去施,客上造成施人之的一相互制系,_防可能生的差°最常的制是管 '管物 '管分工,相互制°付款的人不能,采的人不能收,做售的不可以自定信用°到了 ERP的信息代,成系操作人不可以修改系,修改系的人不可以操作,以及不同等的人被授予不同的限等等°些方法是企内部控制的硬方法°  内部控制段1949年美国会会fi会程序委内在(当部控制,一制度要素及其管理局和独立注册会的重要性》的吿中,内部控制首次作了威性定:“内部控制包括机构的和企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的方法和措施°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企的,会信息的准确性,提高效率,推企持行既定的管理政策°1958年10月委会布的 < 程序公吿第29号》内部控制定重新行表述,并捋内部控制刘分会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控制构段1988年美国注册会 金(准公吿第55号〉,提出了 “内部控制构”是了 特定公司目提供合理保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体,包括控制境、会系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_<准公吿第55号> 认1990年1月起行,自此, < 程序公吿第29号> 中将内部控制划分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控制的提法也被“内部控制构”所取代°(四)一体化控制段八十年代以来,虚假表有生° 1992年,美国五家会会会注会会 '会内 '会部 会 '管理会以及管理会)成立了 “反虚假吿委会”,下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的“起委会”,称 COSO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COSO 于 1992 年提出了 “内部控制整

体框架”的研究吿,就是著名的C0S0吿°准委会于1995年布了 <准公吿第78号> ,全面接受了 C0S0吿的点,并自1997年1月起生效。新准捋内部控制定:“由一个企的董事 '管理和其他人 的程,旨在下列三大目提供合理保:1.的效果和效率(搡作性目);2. 吿的可靠性(信息性目);3.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遵认性目)”。三大目既能足不同的需要,又相互交叉。是一“全部控制”的概念。在C0S0吿中,内部控制涵盖了企内部五大成部分:控制境' 佔'控制活 '信息与交流和督 °五大成部分与前述三大目有机地相合,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  按照C0S0的解,内部控制是一个程,象西西弗斯推石一永没有束的那一天,有企存在,就有内部控制°而且,内部控制不是一些人的事情,而是企所有人的事情,企的流程和制度制每一个人,无是好人是坏人。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达成它的目,尽管内部控制不能保企成功°于上市公司来,内部控制保了投者 吿的信心°因此, 的核心上也就是内部控制° 企建立内部控制同要立以人本的新念°要立以人本的新念。人是念新的,企制定目,置核算机制,都必依靠人的造性工作°我国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明 '最重要的志°强以人本,要求企内部控制要充分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合素、道德水准和法意,充分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性、板性和造性,U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取决于企工的控制意和行,而企者的内部控制意和行是 °企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的展° '“广項fe”破,都内者不重 部控制的重要性有° 2002年7月14日美国布的SOX法案第404章要求券交易委会出台相定,所有除投公司以外的企在其年中都必包括:(1)管理建立和造当内部控制构和吿程序的任吿;(2)管理就公司内部控制构和吿程序的有效性在政年度了出具的价。法案要求管理的内部控制年必包括:(1)建立适当公司吿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任公吿/声明;⑵管理用以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的解公吿/声明;(3)管理就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在政年度了出具的价;(1) 明公司 已就(3)中提到的管理价出具了明吿°公司的CEO和CFO不耍字担保所在公司吿的真性,要保公司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系,能及并阻止公司欺及其他不当行。若因不当行而被要求重会表,公司CEO与CFO 公司12个月内认公司收到的所有金 ' 利或其他金性或有益性酬金以及通 公司券而的收益°有更重情者,将受的刑事 ° -定从本上明确了者(管理)内部控制度的建立及有效

性 '合性 °内部控制之于公司治理的作用在于防微杜,最成功的内部控制是把疾患消失于无形°中扁的故事就暗含了内部控制的精髓°魏文王名医扁:“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答:“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那什你最出名呢?”扁答:“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般人以他只能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重之°一般人都看到我在脉上穿管放血、在皮上敷等大手,所以以我的医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无是拉斯加斯的人人,COSO楔型,SOX法案,是前一段得沸沸的李金的暴,都是了防患于未然,也就是内部控制的真°参考文献[1] @美国.班尼斯-奥克斯業法案? (Sarbanes- Oxley Act)[2] @王.COSO模型在会控制中的用[J] ?会研究,2001,(5).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六
《探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第19卷第2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

探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赵玉英

(邯郸矿业集团风雅图片社,河北邯郸Q56002)

摘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应规范的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建立评价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62(2006)02—003l—03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包括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损失,提高资本的获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尤其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电算化已经普要基础,又是企业各项资产安全,完整的保障。每及,但计算机信息失控、破坏情况日趋严重。从而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问题,其关键在于计算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机核算软件存在着密码缺乏牵制性。常用的密码要作用。企业对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有价证设置方法已不适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券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产的增减和发展,所以财务管理电算化应提高会计信息的保费用的支付等经济业务,规定必须有两名或两名

密程度,避免信息泄漏及对实体信息破坏。内部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处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

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用,这就是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主要内容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会计改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企业革过程中,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以本

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

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对这些会计政策

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和会计控制制度,应做出书面文字规定。这样,不

内部控制。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

仅有利于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处理日常会计事项的

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政策和方法,也有利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前后连贯。

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

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

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企业单程序方法。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

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

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

收稿日期:2006—02—17

作者简介:赵玉英(1955一),女,河北邯郸人,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风雅图片社会计师。

3l

万 

方数据

V01.19No.2

JoumalofHandanPolytechnicCouege

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

互控制的作用。如汇出一笔采购货款,规定要由

采购经办人填写请款单。供应计划员(或供应部门负责人)审查请款数额、内容及收款单位是否符合合同和计划。会计员审核请款单的内容并核对采购预算后编制付款凭证,最后由出纳员凭手续完整的付款凭证办理汇款结算(出纳员开出汇款结算凭证,还要通过会计员审核),前后须经四人分工负责处理。而采购汇款的报账业务,则规定要经过采购经办人填写报账单、货物提运人员提货、仓库保管员验收数量、检查员验收质量,以及会计审核发票、账单及验收凭证,编制转账凭证报销。

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规定管钱、

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

安全完整。如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有两人分别掌管。向银行提取较大数额现金时,必须由两人以上,对领款、点验安全入库的全过程共同负责。仓库材料明细账要设专人稽核或另设记账员记账。管账钱、管物、管账人员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调动工作时,规定要由主管领导指定专人代理或接替,并监督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正式移交清单。另外,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物资收发的复秤制、复点制等,也都是防错防弊的内部控制制度。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

性和正确性要求。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做出规定。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账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

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

核对库存商品账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又如现金出纳员除规定每日下班前要结账清点库存现金,遇有差错要及时报告

32・

万 

方数据外,会计主管人员还应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及金库管理情况的责任。

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

控制方法。

(1)计算机代替手工填制记账凭证是相当容易的,并且比手工制作的凭证更规范、效率更高。但是难以给查账和审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先由计算机填制输出记账名或盖章的视作无效凭证,不得进行账务处理。因此,可直接由主办会计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临时数据库中,以便调出修改。同时应对输出的记账凭证确认后签名或盖章,然后交稽核员稽核。的凭证数据转入正式数据存中,以便进行账务处(2)会计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3)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

三、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凭证,然后由有关经办人确认后签名或盖章,无签证操作计算机制作记账凭证,并将数据存人一个对于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稽核员交出纳进行牧、付款,并操作计算机将主办会计存入临时库存中理。

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

会计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

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

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要明确系统管理

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变型。

取权限进行控制。设多级安全保密措施,系统密匙的源代码和目的代码,应置于严格保密之下,从计算机系统处理方面对信息提供保护,通过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利用数值项防止用户利用合法查询推出该用户不应了解的数据。操作权限(密级)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以达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

责任。

选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用人政

万 

方数据

探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赵玉英, ZHAO Yuying

邯郸矿业集团风雅图片社,河北,邯郸,056002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2006,19(2)1次

参考文献(3条)

1.刘艳伟 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期刊论文]-河南化工 2004(04)2.《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 2003

3.陈朝晖;王自然 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期刊论文]-财务与会计(综合版) 2001(09)

引证文献(1条)

1.郑艳华.刘树平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32)

本文链接: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七
《目前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年6月

第22卷 第2期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JournalofShengliCollege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Jun.2008Vol.22 No.2

目前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邵有华

(胜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山东东营257097)

[摘 要] 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支架,没有有效的内控制度,企业管理就无从谈起。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费

用收支失控,会计报表失真,是目前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内控体制不健全,业绩考核不完善,人员素质较低和内部监督乏力是问题存在的原因。构筑严密的内控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内控制度的评审、对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是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的对策。制定一个科学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评审办法,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企业;内控制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35(2008)02-0073-02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既定经济方针、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自我制约和控制的制度。它的基本任务是控制和协调企业内部各种活动,减少错弊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机制正常有序运转。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强化企业内控制度已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完善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结合内控制度工作的实践,试从目前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谈些粗略看法。

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资产、债务不实等等。

  二、企业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企业内控制度存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说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如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中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2.考核企业干部政绩、业绩的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的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有些企业领导为在任期内出“成绩”,便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指标。

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这突出表现在: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对会计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4.内部监督乏力。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没有建立内部监察审计机构,二是一些领导对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重视和支持不够。

  一、目前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支架,没有有效的内控制度,企业的管理就无从谈起。目前,企业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执行的现象比较普遍,突出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主要表现为:有章不循,将制度“挂在墙上”,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企业涉及财会违法违纪案件不断上升,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关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收受贿赂、贪污、挪用或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

3.企业费用收支失控,部分费用的使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使得挥霍浪费现象严重;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4.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

[收稿日期]2008—03—02

  三、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的对策

1.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

[作者简介]邵有华(1958-),男,山东德州人,胜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政工师。

第22卷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供产销”的过程中,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中小企业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单位行政“一把手”及专业人员和纪律检查、审计人员组成的内部评审委员会,从组织体系上确立内部控制审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2.加强对内控制度的评审。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效,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

3.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控制能否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是内部控制制度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要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会计信息是否决定着企业的决策;二是企业是否通过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取信于社会。这两点目前许多企业都未做到。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像是领导对财经纪律了解不深所造成的,实际上是许多领导明知故犯。因此,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贯彻执行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领导人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企业领导者才会有动力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因此应加强对“人”的控制。企业领导除以身作则外,应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赌博、炒股、经商、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超常消费等情况,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二要加强对纪检、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内控评审工作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内容复杂的全新工作,是对管理者的再管理、对监督者的再监督,必须

要有高素质、复合型的评审人员来完成。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纪检、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通过以会代训,每次评审前组织评审组人员学习有关政策、法规,明确评价标准、政策依据,掌握评审方法、重点以及具体要求和做法,确保评审工作顺利进行。

  四、实施内控制度评审的办法

(一)制定科学的评审办法,规范操作

1.规定评审内容。明确重点,锁定内部风险关注对象,重点关注有权、管钱和易发案件部门。将评审内容划分为三大系统:一是决策管理系统,包括公司领导的决策规程、议事程序、会议制度等;二是制度建设系统,包括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制度的健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控制性;三是制度执行系统,包括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业务、重要操作环节、重要时点的制度执行情况等,对这三大系统进行监督评审。

2.实施严格的评审程序。内控评价程序包括:准备、检查、评审、督促整改、资料归档五个阶段。一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法进行,规定在每年末进行一次评审,或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二是采取与项目审计结合进行,在开展全面审计或专项审计的同时开展内控评审;三是采取非现场自评和现场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对被评审对象在管理和业务过程中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对其健全、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其存在的不足和隐患提出改进意见。

3.做出评审结论。内控制度评审实行等级评分制,采取设置评审明细表的方式,将规定的评审内容量化分值,并依据所得分数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优秀”表明被评审单位的内控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水平较高、操作行为规范、隐患得到有效控制;“良好”表明被评审单位内控制度较健全、执行制度较好,基本上达到了防范风险的要求,但个别方面存在不足,仍需要加强管理。“一般”表明被评审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内控制度,但不够完善,内控管理意识欠缺,有时存在有章不循现象,有可能出现案件事故。“差”表明被评审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较混乱,风险意识淡薄,有章不循现象较为普遍,经常出现差错或责任事故。

(二)围绕评审对象特点,突出审计重点

内控制度包涵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两个方面,评审内容纷繁复杂,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评审对象上,要重点关注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科研经费的使用、大宗物资的采购以及创收分配、预算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因为与这些方面相关的部门握有实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能廉洁从政,容易发生违纪行为,只有加强对这些部门的监督,才能把企业内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舒 云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八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其建立》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其建立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如何认识、探讨、研究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围绕内控的含义、作用、组成部分以及当前国内的内控现状展开探讨,并就以上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提出如何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的建议,让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指导当前和以后的会计工作,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 完善和发展 指导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一制约机制的建立一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和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部控制的作用

会不断扩展。目前,它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决策层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管理经营企业,就必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可以通过控制手段尽量提高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保证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

(三)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防止贪污、盗窃、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四)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企业决策层不但要制定管理经营方针、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贯沏执行。内部控制则可以通过袱定办法,审核批准,监督检查等手段促使全体职工贯彻和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同时,可以促使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遵守国家法规纪律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企业的既定方针。

(五)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总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项资源的浪费和错弊的发生,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和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

和责任的方法、管理三者的控制和检查工作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针及其实施、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另外,控制环境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经营计划、利润计划、内部审计及责任会计等。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激励与诱导机制、精神指导、员工能力、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主要的问题是管理层要充分说明内控的完整性;企业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要积极地进行控制;员工的能力与其责任要相匹配。

(二)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的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高层检查、直接管理、信息加工、实物控制、确定指标、职责分离等。在控制活动中主要关注控制与风险评估过程的联系、控制活动的适当形式及其实施、对执行政策和管理指令的保证、控制活动的针对性等等。

(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帐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四)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风险评估中的要素包括对整体目标和业务活动的制定和衔接、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变化的认识和各项政策与工作程序的调整。有关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原则强调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识别和不断地评估有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种种物质风险。这种评估应包括企业所面对的全部风险,诸如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需要不时调整内控,以便恰当地处理任何新的或过去不加控制的风险。

(五)信息交流。信息交流存在于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使员工得以搜集和交换为开展经营、从事管理和进行控制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的经常性评价。一个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和遵从性方面的数据,及关于外部市场中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服务。有效的

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涵盖企业的全部重要活动。这些系统,包括那些以某种电子形式存储和使用的数据系统,都必须受到安全保护和独立的监督评审,并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充分安排加以支持。有效的内控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影响他们的职责,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六)监督评审。监督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控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在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评审活动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

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但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薄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千瓶颈因素。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需要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人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会影响办事效率更有甚者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等。

2、员工整体素质比较低下

一方面,我国很多企业中缺乏知识全面、素质高的会计人才,一般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首选是发达城市的大企业,其次是各大院校,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流向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根本不符合《会计法》中关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规定,只能聘请无会计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比如,内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内部授权不充分,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控制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不合理,控制重点不明确,管理漏洞比较大,内部控制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

4、内部控制电算化程度不高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在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工作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革,也使得会计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但是,内部控制电算化也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重复出现同一错误或几个人同时出错的可能性极小,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请保留此标记只要某一环节处理出错。将会引起其他环节的一系列错误,尤其是当软件程序出现了错误或被恶意篡改时,系统将错误处理所有的会计业务,后果十分严重。

五、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控制

(一)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

(二)健全制度建设,规范内控行为。

(三)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与现行体制法规的协调统一。

(四)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权限。

(五)处理好控点与控面之间的关系。

(六)加强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

(七)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控制意识。

(八)提高人员素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九)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

主要参考文献:

梁悠.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大众商务,2010,(109).

]郑小荣,王美英.内部控制法制化的理论依据、法率特征与实践影响[J]. 当代财经,2010,(04).

李晓慧,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池国华,樊子君.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谢盛纹, 廖义刚, 曹菁主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篇九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所谓内部控制度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制度,它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捏不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贯更好地彻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为了加强和规范会计工作,国家制定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和从事会计管理的基本依据。这些会计法律、法规作为“统帅”只是国家意志的原则体现,而作为“主体”的行业财务制度,也只是对不同行业行使不同调控手段的体现,不能解决各个单位千差万别的具体财务问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在不同单位的具体化,它能把国家有关会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单位理财意志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二是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会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依法执行。从1996年以来进行的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情况看,有些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另外,从建国以来发生的极其重大的会计人员贪污案中也可以看出,会计人员之所以能贪污巨款,都是与单位会计机构内

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1993年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后,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会计管理制度通常认为有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是会计行政法规,如《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第三层次是会计规章,如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等;第四层次是单位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很显然,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仍然是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加强内部控制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

四是有利于改善企业经济管理。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参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企业承包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仅有利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了解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外,同时对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亚细亚关门、“广东国投”破产,都与领导者不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关。反之,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

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就能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一直与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预各项工作,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发挥监督职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1)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学习不够,认识跟不上制度的发展要求。(2)大多数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即便建立了一些制度,但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很重,和具体需要差距很大。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是企业的灵魂,在内部控制中期着关键的作用。他们的经营理念是把管理与独断混为一谈,没有风险防范意识,管理粗放,任人唯亲,滥用职权,属于内部监督,特别是对关键控制环节和重要岗位随意安排亲信,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确实和形同虚设;遵循科学管理理念,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企业存亡的关键。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零散,且条块分割,有些相互重复甚至相互矛盾。从总体上来看,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主要有以下原因:(1)是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以至于制定的内部控制失控。(2)是偏重事后控制。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多是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缺少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3)是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力资源、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4)是内部控制职责、考核的奖惩标准不明确,稽核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三)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智慧,扎实的企业内部基础工作,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保证。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只能局限于数据或事实本身,而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给管理层提出有意义的建议、改进措施。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工作认识不足等等。现代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对数据管理的要求更高、更准。从经营决策的提出、计划指标的制定,直到考核、分配,都必须要求以数据为依据。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实现管理电算化,但不少管理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都影响其管理监督职能的

发挥。

(四)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不规范

仅靠内部监督制度本身还不能发挥管理效能,切实实施并严格按制度办事,并在运行过程中适时加以审计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效能的目的,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重人治轻法制,把人情关系至于公司利益之上。许多单位虽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但是却不能有效的落实,同时也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来保障实施,内部控制不能行之有效,形同虚设。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缺乏完整性、全面性,缺少一个奖赏有度的奖惩制度。有的企业虽然也设立一些奖惩制度,但执行过程中缺乏力度,致使部分人员认为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加之缺乏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同时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不健全,各职能部门之间、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督导,导致各职能部门各成体系、各自为政。

(五)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会面对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在诸多风险中,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营运风险。但不管是什么风险,企业都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三、应采取的措施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领导是关键。从近几年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调查来看,企业领导者法制观念淡薄,追求局部利益而违法违纪,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占很大的比例。为此,《会计法》对企业领导者的会计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也再一次强调“单位负责人对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同时,一个富有魅力和影响的企业领导,自然会把全体人员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反之,就会人心涣散,更谈不上团队精神了。威望取决于领导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养;知识、经验、胆略、才干和能力状况,是否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能否全身心的投入事业;能否公平、公正待人。因此要求企业领导要不断的学习,掌握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更新、发展。同时要提高学法、守法、执法的自觉性,遵守各项内控制度。

(二)设立有效的控制活动

1、职责分离。

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于企业的一切交易或事项都应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地划分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2、工作流程。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对每一个岗位设计工作流程图的办法,在工作流程图中明确规定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以及正确进行工作的结果等。工作流程图设计的目的应达到使管理的过程标准化,也就是说,要能够达到让不同的人按照工作流程图去做同样的工作,得到的工作结果将是相同的。

3、票据与记录控制。

票据是证明交易发生的证据。实行票据保管、收款与会计记录人员的岗位分离;对所有票据进行预先编号,所有作废的票据都要妥善保存,对已经使用的票据由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消号,并及时与票据保管人员进行核对,以防止交易漏记或重复记录现象,保证全部收入、结算款项等能够及时准确入账。

4、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

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主要是指限制接近资产和接近重要记录,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采用实物和技术防护措施。比如,将存货存入仓库以防偷盗,如果这一仓库由胜任的职工管理,还能够减少存货的残损;对凭证和记录进行实物安全保护,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凭证和记录的丢失而重新建立所需支付的成本。在采取电算化核算的情况下,每个岗位只能使用自己设置的密码接触由自己负责的数据,复核岗位只能进行数据查询和复核,而不能具备修改已经形成数据记录的权限。

5、绩效考评。

为了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应实施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激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主观能动性。各部门通过定期举行绩效考评会议,作为对其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事后控制,不仅可以总结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绩效考评,配合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将部门的工作目标与个人工作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部门的工作目标也将通过个人工作目标的实现而达到。


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相关热词搜索: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的建立 内控制度建立情况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1791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