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2016-07-12 14:03: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共2篇)李家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李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与实施方 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为指导,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二、...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家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第一篇

李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整合开发与实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为指导,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二、基本理念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性学习领域,也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非指定性学习领域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校本课程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本课程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二者的联系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3)二者课时可以结合使用。【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2.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对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赖于学校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路子。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能有效地扎根于学校的实际,达到“学校传统”与“现化办学理念”相交融共辉映,从而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综合实践型校本课程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订计划,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置于中心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选择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步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初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1.让学生获取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研究活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家乡、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为家乡、为祖国建设发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6.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学会探究,学会运用所学动手实践,学会学习。

7、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积累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习文学的兴趣,并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二)分类目标:

(三)阶段目标

1.阶段目标随年段递增:

小学低段:学会关心自我

小学中段: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

小学高段: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

2.阶段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指定性领域中的指标:

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第二篇

【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作文主题式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0年9月1日【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作文主题式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主题名称:小学作文教学有效开展的实践研究。

二、主题的由来

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批判。创新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要义,就我校教学现状看,尽管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并就教育教学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我校语文教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仍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大困区,学生作文乏善可陈陷入“不会写”“ 不爱写”的尴尬境地,而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体现,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意义重大,学生作文的水平充分体现着学生学习素养,人文素养及文学才华,所以小学作文教学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另外,我们就校本教研工作的宗旨,解决学校、教师、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及最能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特确立本主题。

三、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工作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意识,改革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式,把教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促进教师专业和综合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教育品牌上来。通过作文主题式教研,建设一支融教学、教研、进修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师队伍,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把我校建设成学习化组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主题中来,自学、自写、自评,从而达到“我笔写我心”。

2、循序性原则

作文教学是有他内在的规律可循的,从低段的字词积累、句段练习到中段的片段、短文习作和高段的篇章综合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激励性原则

注重对学生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4、差异性原则

尊重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达标不封顶。【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5、开放性原则

开放作文的写作内容、写作形式、写作时空,不拘一格,全面开展作文教学。

6、生活性原则

注重作文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注重生活积累,将作文直接应用于生活,彰显作文的实际意义。

五、教研目标

通过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及相关教研活动的开展,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带动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六、教研重点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情感,热爱美好生活,极早养成自学习惯,提笔成文。

七、校本教研制度

1、理论学习制度。理论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学校每月对教师理论学习情况作汇总、评估。

2、教学反思制度。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科研札记),这样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3、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实施校本教研的重要前提。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教学研究,其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定要产生什么新理论;是为了改善师生行为而不在于渴望新观点的产生,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全校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形成课题进行研究。

4、教学案例研究制度。一方面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善于总结反思教学过程,自觉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教学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选取有典型的教学个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分析、反思、讨论,引发教学理念的有效碰撞,激发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主题式课程试点方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4800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