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2016-07-26 09:56: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共6篇)简述建设法治政府需要重点强化的五种意识1 简述建设法治政府需要重点强化的五种意识? 答:一是民主意识。 二是合法意识。三是合理意识。 四是证据意识。 五是程序意识。强化宗旨意识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参加“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按照大石桥市纪委部署,根据...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简述建设法治政府需要重点强化的五种意识

1.简述建设法治政府需要重点强化的五种意识? 答:一是民主意识。 二是合法意识。

三是合理意识。 四是证据意识。 五是程序意识。

篇二: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强化宗旨意识

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参加“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按照大石桥市纪委部署,根据大纪发【2014】12号文件精神,黄土岭镇开展了“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 主题教育活。在整个活动期间,作为镇人大主席,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积极参加黄土岭镇党委开展的各项学习教育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这次活动,感到教训是令人触目惊心,本人在思想上引起极大震撼,现就结合学习和工作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顾湘陵、吴立军、许业福等几名职务犯罪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腐败现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衣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须时刻以法律和廉政准则为镜,鉴照自己的行为,在灵魂深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群众观,从思想深处杜绝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法纪等错误思想,不断反省自己,慎独、慎微、慎权、慎欲, 1

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始终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把握自己、管住自己、走好人生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开展工作,在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的同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正确对待名利,增强廉洁从政意识。 通过学习和观看警示教育片,发现很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年龄差别较大、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党员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名利,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加强世界观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取信于民是一个政治大原则。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才能树起来。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要如履薄冰,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 2

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三、严于廉洁自律,带头遵纪守法。 看到犯罪分子声泪俱下的忏悔和反省,在深感震憾与惋惜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性,为此应常学习、辩是非、不攀比、想大事、干好事,以平常的心态处理事情,不羡慕、不嫉妒别人的富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境时不飘然,逆境时也不至于太消沉。做事、做官、做人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党纪国法,要真正把党纪国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党的纪律、各种法律、规定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和特殊干部,作为党员干部更不能等同于一般职工群众,必须严格遵守、模范执行各项党纪国法,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职工群众,取信于组织,并发挥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纪国法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掌握这些条规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起码要求,我们必须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进一步加强学习,铭记条规,分清是非界限,做到“不越雷池”。一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高级干部之所以没有管住自己,众多原因中有一条值得人们注意和警醒,就是这些人法律知识淡薄,对党纪政纪和国法学习不认真,以至于犯下重罪还稀里糊涂。胡长清在他的问题基本查清后还要求保留党籍,说什么“在党内重新接受改造”。曾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报道过的大庆市长钱棣华因受贿20万被查处,在对其宣布开除党籍时,他却提出了“能不能不开除党籍,哪怕多给留党查 3

【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看几年也行啊!”的可笑要求。留党察看的时间只能是一年或两年,连这点都搞不清楚,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我们要以上述案例为鉴,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纪国法,做到熟知每一条条例,熟知每一个细节。在熟知后,更重要的是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切实做到照章办事、依法办事。

四、保持心理平衡,经受得住诱惑

当今社会,诱惑极多。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投人所好,不惜采用金钱、美色等种种手段对党员干部进行引诱和腐蚀。作为党的干部,一方面要保持心理平衡。古有至理名言:“良田万倾,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寐八尺”。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贪求?近几年揭露出来的许多贪官,最后都受到法律的制裁,落得个人财两空,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场。另一方面要经受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领导干部违法犯罪,都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开始是对一些小事不注意,逐渐顺坡滑下去,终于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就必须从细微处做起,从抗拒每一个细小的诱惑做起,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白永生

【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4

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参加“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白 永 生

5

篇三: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2015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方案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和罗干同志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上级检察机关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要求,结合我院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广大检察人员深刻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增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和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总体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查找和清理当前检察工作和检察人员在执法理念上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教育,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提高法律监督能力,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大竹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

要突出“四个着眼”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即着眼于理论武装,着眼于解决问题,着眼于推进工作,着眼于取得实效。牢牢抓住“三个关键”,即在学习培训阶段,要联系思想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抓住理论清、思想明这个关键;在查摆阶段,要联系工作实际,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抓好查找问题和差距这个关键;在整改阶段,抓住执法规范、提高办案质量这个关键。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问题”:一是政治思想不敏锐,宗旨意识淡漠,二是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三是法律监督意识不强,不敢监督、不善监督,四是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五是服务大局意识不强,就案办案。通过教育达到“六个进一步”目标,即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检察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的形象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步骤及方法

教育活动从五月开始,到年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学习培训、对照检查、认真整改、考核检查五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5月15日至5月31日)

要在全院召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动员部署大会的基础上,广泛形式,层层动员。各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结合自身检察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狠抓落实。

(二)学习培训(6月1日至7月20日)

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分层次、分专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采取集中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等形式,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罗干同志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中政委印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学习教育必须做到五有,即每个干警有学习读本、有专用笔记本和学习笔记、每个专题有一篇心得体会、每个部门有学习讨论记录、班子成员有一篇理论研讨文章(于7月30日前交院教育活动办公室统一上报)。

要切实加大教育活动中培训力度,积极落实教育培训计划。重点搞好对执法岗位的人员培训,并通过请专家讲座,业务座谈等方式组织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0天。同时,积极参加全省政法系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奖征文和知识竞赛两项活动,各支部“有奖征文”选送不得少于两篇(6月20日前送交院教育活动办公室),选送全市“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参赛人员由院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予以确定。

(三)对照检查(7月23日至9月15日)

对照检查采取自查、互查、上下帮查、开门查等形式,从主题教育和专项整改活动排查出的问题中,从涉检信访和上访反映的问题中,从查处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中,从全体检察干警作出本人及配偶、子女及配偶不违规经商办企业的书面承诺活动中,从班子成员相互谈话活动中,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思想根源。自查主要采取干警自查、部门自查、院自查的方式;互查主要采取干警之间、各部门之间排查的方式;上下帮查主要采取院领导与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与干警之间排查的方式;开门查主要采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与检察院有业务往来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检查的方式。

自查、互查、上下帮查要从具体案件、事件出发,要注重发挥正反面典型的教育作用。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树立和宣扬先进典型的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具体的案件和实际工作为重点,从执法思想、执法观念、职业道德、执法作风、执法水平、办案质量上找差距。纪检监察部门和政治处要分别要求全体检察干警对本人及配偶、子女及配偶不违规经商办企业的作出书面承诺。

对照检查的重点:一是检查依法治国的思想是否树立;是否认识到“法治”的本质在于有效制约公共权力;有没有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律信仰;是否坚持了对法律负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专政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是否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职权,严格依法办事,保障执法公正,树立法治权威。

二是检查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是否牢固;是否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否以人民意志为唯一权力来源,自觉落实执法为民的要求,使检察工作始终体现人民的愿望、适应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否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使法律监督始终依照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进行。

三是检查公平正义、一以贯之的监督观是否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否增强是否认识到法律监督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检察机关在国家法律监督体系中的宪法地位;是否深入实践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实效;是否恪守了“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客观、理性执法,避免忽紧忽松、忽左忽右;在执法办案中是否存在监督不到位、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甚至滥用职权、违法办案、贪赃枉法等问题;实体与程序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惩治与预防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观念是否牢固树立。

四是检查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是否真正确立;有没有把握住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自觉将检察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之中,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廉洁规范的政务环境、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

五是检查党性意识、党的领导的观念是否坚定;是否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法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检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否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院班子成员要结合所分管的工作、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对领导干部的要求,综合部门与业务部门中层领导干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广大干警要结合自身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对照上述五个方面来开展检查,做到普遍检查的同时又突出重点,突出针对性。各部门要根据查找出的问题,梳理成条,并提出整改意见,形成书面报告,报院教育活动办公室。

(四)认真整改(9月20日至10月31日)

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各部门负责同志都要认真帮助干警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干警整改。对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要分别通过思想教育、案件剖析、制度建设、机制建设等方式进行整改。在整改中要认真落实《省委政法委关于2015年全省政法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作为重点,按照扎实管用、简便易行和规范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制度体系。同时,按照省、市院的统一安排,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院关于执法规范化制度建设五项具体工作的要求。

在整改活动中,要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完善执法公开制度,建立对群众投诉、举报、涉检涉诉信访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的工作机制,完善内部执法情况通报制度,各相关部门要在年底前建立完善此项制度,并报院教育活动办公室统一整理。

整改工作既要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识上的问题,又要着力解决执法办案活动中的不规范、不作为、甚至违法办案的问题;既要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的问题,又要在实际工作中攻坚克难,实现争创一流的目标。整改工作要按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进行整改,从而确保整改取得实效。推动检察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

(五)考核检查(11月1日至12月30日)

根据政法委和省院安排,在考核检查尾期将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并组织一次基本知识的考试考核,不合格的要重新补课。院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还将根据高检院的规定和省、市政法委制定的教育活动检查细则,按照“六个进一步”的目标,对教育活动实效进行考核,考核和检查结果将纳入各科室年终考核评比。

12月前,各部门要将本部门开展教育活动的总体情况和检查结果书面报院教育活动办公室。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机构,强化责任。将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齐抓共管,统一行动的工作格局。各部门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组织实施,亲自讲课辅导,带头学习讨论,带头清理思想,带头参加培训考试,带头整改,推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要注重抓好结合,正确处理各项教育活动与检察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达到两促进、两不误。

(二)建立工作制度,加强督导。一是建立领导联系制度,班子成员按照分管部门具体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二是建立信息报送制度。院教育活动办公室成员要加强与上级院的协调沟通,及时传达领导重要讲话、上级指示要求,反馈教育进展情况,推广经验,交流理论、体会文章。三是建立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制度。教育活动期间,凡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及其他与检察机关有关的重大事件,必须在一天之内书面报院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院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呈报市院。【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三)搞好宣传,接受监督。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内部简报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宣传检察机关开展教育活动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用舆论引导教育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开展。

篇四: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2015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

第1篇: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党章》,使我对新党章有了一定认识,特别是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新党章,对我党今后的工作起了指导的作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我们党最大的先进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根本要求,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也是全党的共同愿望。

新党章充分肯定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鲜明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新党章将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有利于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落实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适应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党章补充了如下新内容:一是确立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是增写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方向的内容。三是增写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增写这一内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有利于全党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树立依法执政意识。四是增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容。为此,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党章的内容精神,体会共产党只有具备和保持先进性,才能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在历史的舞台上有所作为。还要用新党章的内容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努力学习,把工作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学习新党章,我深深体会到:

一、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党员的先进性,又是由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员队伍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必将有力地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认真学习党员义务,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所要履行的职责,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多做贡献。

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自觉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先进性,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2篇: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闭幕前通过了党章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重大理论观点写入党章,党章修正案的通过反映了我党与时俱进、永葆先进的优良作风。对我们每一名党员来说,新党章的修改,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新党章、践行新党章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以下谈谈我学习的收获

和体会。

一、十八大修订了一篇好党章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2015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写入党章;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

二、领会十八大修党章的意义

此次的党章修改有利于全党更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更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深入学习贯彻新党章内涵

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们要继续贯彻改革开放伟大方针,实现甚至并赶超“十二五”规划计划,实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飞跃。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一举措不仅使得精神文明能更好地跟上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从战略角度来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对新党章内容的理解。作为学校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作为19岁开始便怀揣入党梦想的一名人民教师,今后,我要进一步体会新党章的内容,在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向身边的老党员学习,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争取早日迈进党组织的大门。

第3篇: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从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修改,把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体现在党章中,实现了党章又一次与时俱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从党的一大制定了党纲、党的二大制定了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章,到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总是认真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修改,必将使党章这个党的总章程更加完善,必将在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认真学好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以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颁布为契机,兴起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热潮。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把学习党章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掌握党章基本内容,把党章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要坚持用党章指导和规范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把握党的建设的根本准则,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落实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是规范党员行为的“指南针”,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路线图”。只有认真学好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我们才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才能使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实实在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

学习党章,必须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很好地践行党员的义务。毛泽东同志说的“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做出巨大牺牲所赋予的理想,做为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只有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学习贯彻党章,认真践行党员义务,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每一个党员都要做思想上的先锋。人生如屋,信念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只有思想上的先进,才有行动上的自觉。作为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要立足本职岗位,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切实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观点鲜明。

其次,每一个党员要做行动上的表率。《党章》规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定要强化实干意识,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走在群众前列。要坚持实事求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图形式、走过场、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实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在实干中创新,创新中实干的过程。既敢想敢干,又注重客观实际;既开拓创新,又积极稳妥,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过程中确保不出事。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做“强荣”、“治耻”的积极实践者,做一个心地清静、品行端正的人。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带动群众,真正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

再次,每一个党员要在作风上成为楷模。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要敢于接受群众的批评,纠正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有效倡导和发扬实干精神,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凝聚广大群众一道攻克难关,创造佳绩,做到干一项工作,留下一个样板,完成一项任务,树起一种风范。

总之,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党章的内容精神,还要用党章的内容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敬业岗”“奉献岗”活动中很好地处理好党员在本职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双重角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校教育教学工作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4篇: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几个月来,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活动,通过对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的深入学习与讨论,我增加了许多新了认识,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理解。尤其是关于学习《党章》方面的理论修养。

学习、理解党章,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办事,是我们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党章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的,因而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它是党的活动和自身建设的基本依据,对全党各级组织、全体党员都有约束力。党章告诉了我们党的性质、成为党员的要求、党员的义务与权利。党章对党的活动和党内关系的基本方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党章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完成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党不仅需要有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把自己组织成为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为此,就需要有一个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科学基础之上的章程。科学的党章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统一、行动一致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存在、发展和夺取胜利的一个基本条件。党章是基础,它确定党内一切法规的指导原则;而其他法规是对党章的具体化和必要补充,并对全面执行党章起保证作用。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8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总是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无论是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取得全国执政地位以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密切相联的。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上,体现在党始终主张的“三个代表”上。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每个共产党员按照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上。人民群众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不只是看党的理论、纲领、路线和主张,更多的是看党员的行动,看这种行动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可见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所以,学习和研究《党章》对任何一个党员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没有吃透党章的深刻内涵就难以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通过学习党章,我对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我今后更应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握时代脉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

篇五: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2016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10篇

第1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绘就了“法治中国”的路线图,这体现了中央对于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认识,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迈上新征途。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带头”体现的是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具体执行者,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其一言一行对一般干部和群众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因此,领导干部要切实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知法、懂法从而带头守法,树立对法律的敬畏意识,明白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为,时刻保持清醒的“法治头脑”。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行政权力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运行,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对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即在于完善这种外部监督机制,如人大的预决算审查制度、质询制度和法院的行政诉讼等制度。可见,政府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依法办事,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

严格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在我国,有80%的法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严格执法是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的重要保障。执法者在履行职责时,不践踏法律、不徇私枉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执行程序,真正通过办好每个案件来体现公平正义,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自己身边。同时,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可见,让司法机构在阳光下办事,预防和减少腐败,赢得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支持。司法公开应在建设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建设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建设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群众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满意是衡量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标准。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要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让法治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实惠。这样不仅能够让群众知法、守法,还能够用法律来监督政府、监督各级公务人员。只有将法律信仰的标识烙在每位国人心中,让它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那么公民知法、守法,并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法治社会的建设就不是一句空谈。当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规则的正能量。

十八届四中全会奏响了“法治中国”最强音。在新的征程中,法治会越来越被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亦逐步深入人心,只要全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围,广大群众就能享受到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才能牢牢铸就“中国梦”的基石。

第2篇

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开幕了。历经36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李克强总理用“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383”改革方案,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深化改革”的“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五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第3篇

为期三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政策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于《决定》中所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很深的感悟。《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政策导向,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并以此为基点落实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

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是全面深化的改革,一方面注重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一方面又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层次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而我认为推进法治改革对于会议提出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些一系列的改革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就如同木桶理论中各块木板,每一项改革代表其中的一块木板,而改革的总体目标既国家的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可以视为木桶之中的水,任何一项改革的确实都将导致整体改革效益的下降,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具有很大的牵连性。从推进法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法律的支撑。《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而宪法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进一步强化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对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律。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经济。通过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法律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民主稳定的政治局面、安居乐业的社会秩序和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而这些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实施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终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体系需要法律权威的支持。法律绝不仅仅是政府治理和控制社会的工具,在更关键的另一个方面,法律也是社会控制和规范政府与公共权力的工具。法律至上应成为安排法与权关系的基本原则,法律在公共权力面前取得独立和最高的权威地位是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既一切公共机构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公共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具有合法性,无论是具体的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本身,违法行使公共权力都会引起法律责任,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推进法治改革对于此次整体的改革有着不可言喻的重大影响,法律从某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其影响到了改革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坚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第4篇

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改革的实践在基层,基层改革者任重道远。人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是安徽小岗村农民对包干到户的大胆探索,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正是建立在这样许许多多基层改革者的探索之上。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基层改革者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落实。能否让更多的基层改革者站出来,点燃他们心中投身改革的激情,从而凝聚起一切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力量,将成为本轮改革迈向成功的关键。

要让一切心有梦想的基层改革者脱颖而出。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突破的不仅有思想领域的条条框框,更有现实利益的盘根错节。今天的改革者往往也是被改革者,需要面对在各种利益表达中调整利益格局、取舍利益分配的巨大压力。

人们有理由期待,顶层设计能够为基层改革者创造相对宽容、宽松的体制机制,允许犯错,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让更多的改革者打消顾虑、轻装上阵,为全面深化改革汇聚一切正面力量。

要让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充分迸发涌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对于改革的诉求也都有各自利益立场上的深度表达,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是改革者”,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并不缺乏。但是,面对相对固化的利益格局和不断增强的改革阻力,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改革的信心不足,因而缺乏参与改革探索的主动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激发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改革、个个奉献智慧的改革新格局,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空间,打造广阔的平台,畅通无限的渠道,全面激活基层改革探索的热情,让一切有利于改革探索的创新能量迸发涌流。

我们相信,基层改革者的队伍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改革也将在全面深化中展现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

第5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龙头,说明发展才是核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法跟过去不同,原来市场是基础性作用,是铺垫,现在是决定性作用,是市场说了算。政府职能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守夜人,更符合市场关系。由此我想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大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6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否则其他改革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一旦偏废于此就有可能让改革进度甚至方向得不到掌控。就真的会失去最最基础的力量的支持。引起中国历史上新的翻天覆地的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革命。当那时,普通百姓又要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要苦苦探寻救国之路,又要在发展与倒退中反复,而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受益了,并且一直受益下去,党的执政地位就在大中国的各个角落得到认可,得到维护,不容任何反党、反社会,破坏今天来之不易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历史性,阶段性重大发展成果的大好局面。

党的理论一直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直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瞻性的高度敏感,并善于总结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意在总结出其中的客观规律,并及时的上升到国家意志来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美好,只要我们都不懈努力。

第6篇

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开幕了。历经37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李克强总理用“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383”改革方案,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深化改革”的“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五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第7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市工商局迅速行动,及时部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掀起学习全会精神的活动热潮。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工商执法人员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心得体会:

一是进一步理解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拥护党的四中全会精神。

依法治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持续深入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办事,用全会精神指导工作,践行“两个健康”,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用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工商工作,用法治观念武装头脑,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创新执法监督机制,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以法治工商建设为抓手,把全会要求贯彻在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各项工作中,努力把工商机关依法行政提高到新的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引导民营企业遵纪守法经营。

二是把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如何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如何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得到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认可,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要坚持好党的根本路线,就必须深入非公有制企业,深入基层商会,切实做好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树立“三个理念”,切实维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工商联干部要始终树立三种理念,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便是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一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更好地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是牢固树立为非公有制企业高度负责的理念。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虚心听取群众和企业对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建议,遵循和把握群众工作规律,切实对群众、企业负责。

三是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把群众、企业利益放在心上,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倾听群众、企业呼声、关心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与障碍,这样才能得到群众、企业的拥护和支持,使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务必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工作中切实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努力为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和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是把学习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商工作中,不断提升法治化工作水平。

今后我要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以法治工商建设为抓手,把全会要求贯彻在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做好消费维权等各项工作中,努力把工商机关依法行政提高到新的水平,确保广大市场主体严格履行规定义务,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服务发展、市场监管、消费维权、执法办案的具体行动中传递工商机关的正能量。

第八篇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性也在于实施。法律从制定到实施,是实现立法意图、体现法律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紧紧抓住实施这个关键环节,下大气力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把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揭示出搞好法律实施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作用,为如何加强法律实施提供了基本遵循。

法律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衔接。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与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效的法治保障体系,通过法律实施这根“红线”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整体。社会对法治的感知和理解,集中于法律的实施环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的实施最能集中体现法治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制度的执行力。同时,搞好法律的实施对于增强公众法律意识、树立全民守法观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定出一部好法律不容易,而将之实施好更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社会上不遵守法律规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法不依现象存在,说明法律实施仍有待强化。“如果有了法律而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当前,从“有法可依”向着“有法必依”迈进,是我国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本要求。唯有把法律贯彻实施到社会之中,以法律定纷止争,才能充分发挥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各级政府是行政执法主体,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推动法律实施意义重大。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利益纠葛交织、社会矛盾多发。只有因应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避免职能错位、权责不清、管理缺位、执法偏袒、滋生****、与民争利,确保政府一切活动都在法制框架内开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责任。

法律的实施要确保公平公正,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政府权力运行规则,大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明确责任主体和运行流程,从而避免行政执法错位、越位、缺位,既杜绝多头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等乱象,又使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受到严厉惩处,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使全社会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对行政权力的决策、执行、结果等各个环节都能了解,有助于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其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特别是法治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法治水平和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加强法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的信仰,带头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争做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模范,带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引领人们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随着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律制度必将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在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前进。

第九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为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历史性会议载入史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法治建设的决定、作为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姊妹篇,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思想自觉是行动自觉的先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前提,是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全会文件。我们要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扎实抓紧抓好。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特别是法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坚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反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和国家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在法治轨道上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会《决定》还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向国内外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正确道路,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全会《决定》有一条红线贯穿全篇,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部成就的结晶。能否坚持这条道路,关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关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向是不是正确,关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这就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三个核心要义,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还必须始终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三个核心要义和五个基本原则,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这些都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定海神针,犹疑不得、动摇不得、丢弃不得。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全会《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以上六个方面的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导思想和总目标中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从科学立法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从严格执法看,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从公正司法看,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全民守法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从人才保障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从领导保证看,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形成全党全社会的合力,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关系,始终做到全面准确、坚定不移。

一是必须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阶段,两次全会、两个决定、两件大事,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同一个总体战略部署在同一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大局、精密谋划、周密部署、依次推进的智慧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依法治国提供保障,需要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样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来助力,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从根本方向上是一致的,落脚点都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必须准确把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依法治国的过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只有坚持依据党内法规从严管党治党,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三是必须准确把握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是必须准确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约束力和规劝力支配社会成员的品行。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五是必须准确把握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的关系。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国情与使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展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并划清依法治国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康庄大道。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第十篇

10月20日,举世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收听收看有关全会的最新报道,认真学习会议公报,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各项贯彻落实工作。以下是本人对于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些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机关领导对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对下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关工作作出初步安排,近期将对全局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出部署,各部门将全力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同时,将组织一系列重点专项调研工作,起草好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我们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组织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带头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三服务"工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学习了会议公报后,大家都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我国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最大范围凝聚了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改革信心,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公报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会议精神,以全会精神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增强参谋服务工作能力,努力在推进云南改革发展中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更大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谋划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工作,改革举措细致到各个具体领域。我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为改革更加全面、深入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

身边的机关干部职工和我一样都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涉及众多民生内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期盼。下一步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篇六: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2015市院检察机关预防部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市院检察机关预防部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院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市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际,制定实施

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加快发展”的检察工作主题,突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全省争第一、全国创一流,上水平、创特色、树形象”为目标,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广大预防干警头脑,进一步提升全市预防队伍整体素质,为全面正确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通过教育活动,切实解决思想认识和观念上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保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深入健康发展。教育和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七种意识”,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廉洁从政的意识,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执法为民的意识,平等保护的意识,检察工作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党性意识。做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检察队伍和检察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二、方法步骤

教育活动从5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分为五个阶段:

1、动员部署(5月上中旬)

在市院召开动员部署会的基础上,各单位预防部门要组织全体预防干警进一步学习领会全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精神和省委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省、市政法委和高检院、省市院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会议精神,教育引导预防干警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基本要求,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上级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参加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学习培训(5月下旬至9月上旬)

——学习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省委、市委、高检院、省院及市院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有关文件和领导同志的讲话,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文件,各级政法工作会议文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及有关辅导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汇编资料》和省院《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服务的意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资料》;《学习贯彻党章知识问答》、《科学发展观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社会主义荣辱观、检察职业道德规范。

——学习方法。综合运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讲座、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网上交流等方式深入学;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预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荣与耻在检察机关的具体表现”大讨论引导学;按照市委政法委及市院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走万户、访民情、促公正、保平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学;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丰富学习载体,组织思想汇报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知识问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和主题文艺汇演等活动配合学,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激发干警学习热情。

——学习要求。学习要贯彻整个教育活动始终。各预防部门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紧贴预防干警思想、紧贴预防业务、紧贴工作实际,分层次、分专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每个专题学习时间不少于20天,每人对每个专题的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切实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考勤、有交流、有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预防干警从思想和行动上划清与错误观点的界限,真正搞清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得更透、体会得更深、把握的更准,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3、对照检查(9月中下旬)

市院和各基层院预防部门要严格对照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预防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对去年开展的专项整改活动认真进行“回头看”:重点看领导参阅件查摆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看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落实,看新建立的长效机制是否切实可行,看预防业务工作是否有新的发展。

在“回头看”的基础上,各单位要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具体细节入手,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登门拜访、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信等多种开门纳谏的方法以及自查、互查、上下评查等方式,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深入查摆执法思想和检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

(1)法律监督意识方面。重点查摆是否存在对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认识不清,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等法律监督意识不强的问题。

(2)执法宗旨意识方面。重点查摆是否存在群众观念淡薄,不认真处理或者不公正处理群众的司法诉求,对群众冷硬横推、耍特权、逞威风,甚至侵害群众利益等执法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

(3)服务大局的意识方面。重点查摆是否存在单纯业务观点,没有把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起来等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

(4)党性观念方面。重点查摆是否存在对中央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对上级的要求和工作部署落实不力,甚至敷衍应付、自行其是等党性观念不强的问题。

(5)工作责任心方面。重点查摆是否存在拈轻怕重,得过且过,不认真学习理论,不努力钻研业务,不深入思考问题,思想上固步自封,工作上庸碌无为等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6)工作作风和执法作风方面。重点查摆是否存在抓工作不深入、不扎实,满足于一般号召,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等作风不端正的问题。

4、整改提高(10月)

全市预防部门对干警查摆出来的问题,要逐条归纳梳理,登记造册,明确整改责任,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跟踪检查督导,确保问题得到真正解决。要将查摆整改问题作为深入推进规范化建设的过程,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从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密办案流程,严明工作责任,促进全市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5、考核验收(11月至12月)

全市检察机关预防部门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任务目标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回顾整个教育活动,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工作措施,进一步巩固扩大教育活动成果。要结合年终总结工作,组织预防干警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作风和实际,认真总结学习收获和体会,搞好检查验收,并将学习和查摆整改情况记入单位和个人执法档案。按照中央政法委和高检院的部署,组织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考核,重点考查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的掌握程度,考核结果将纳入年度量化考核评比中。11月5日前,各基层院预防部门要将活动总结报告报市院预防处。

市院预防处

二00六年六月一日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强化党的宗旨意识 如何强化宗旨意识
  • 1、什么市强化宗旨意识(2016-08-16)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强化宗旨意识、法治意识、代表意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5098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