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打造,基地方案

打造,基地方案

2016-07-28 10:13:3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打造,基地方案(共6篇)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实施方案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根据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相关管理办法,在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框架下,制定本...

篇一:打造,基地方案
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实施方案

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根据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相关管理办法,在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框架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区域或园区,加快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利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建设一批引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打造高端企业集聚、产业链条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二)主要原则。

强化规划引导。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各地市根据本地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科学布局产业,突出发展重点,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强化省市联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发挥省市(区)各方优势,省市联手在政策配套、招商引资、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强化龙头引领。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发展,逐步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促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强化应用带动。通过推广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和产品,发挥示范效应、促进规模应用,以应用培育智能制造产业市场,带动产业发展。

(三)总体目标。 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建设10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做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在2-3年内形成1个以上规模超千亿元、3个左右规模超百亿元、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比较完善、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方向加快发展,促进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培育发展100家智能装备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骨干企业,以及拥有自主技术和核心能力的智能装备技术服务和系统集成骨干企业。实施重点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应用,运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生产装备、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智能化水平,争取到2015年底全省各行业应用机器人数量较2013年实现翻一番,智能装备制造能力和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二、产业范围和类型

(一)产业范围。

智能制造是指运用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信息系统与技术,研发制造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以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包括:

1.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和系统。数字化加工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机械加工、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航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行业);流程制造领域数字化车间(化工

冶金、纺织建材、造纸印刷、食品医药、材料、家电、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典型制造领域所需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2.智能测控装置与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数控加工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数控雕铣机、伺服压力机、加工中心);控制系统(DCS、PLC);智能识别系统、运程监控系统、定位遥感系统;自动导引车;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在线检测分析装置;精密传动装置、伺服装置、变频装置;安全检测与预警系统。 3.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应用与服务。集成和应用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以及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或系统,为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供智能技术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

4.其他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智能产品及相关集成应用服务。

(二)类型。 示范基地以产业集聚和产业园区为主要形态,智能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等企业较为集中,初步形成从数控机床到智能机器人,从硬件、软件到信息技术集成服务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并在相关行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设备换人、智能技术应用等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的示范应用推广。

三、入选条件

(一)产业空间集聚

1.基地具有相对集中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原则上要有明确的产业园区边界或在现有产业园区内划定特别功能区。

2.基地规划建设面积一般不少于1000亩,并已预留足够可开发的土地空间,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企业相对集中入园。

(二)产业发展基础

1.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智能制造产业主导地位突出,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对所在地区的产业支撑、带动、示范作用较强。 2.龙头企业。基地拥有3家以上智能装备制造或系统集成服务龙头企业,或10家以上产业链相关企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为主体、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业协作配套的制造体系。【打造,基地方案】

(三)应用示范项目 以基地为中心,辐射至基地所在地市及省内其他相关地区,在家电家具、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五金模具、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汽车摩托车等对智能制造应用需求较强的领域中,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应用重大示范项目,对区域内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

(四)创新能力 1.基地内的企业一半以上建立了专职研发机构,拥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2.龙头企业近3年有申请及新增授权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专利,牵头组建或正在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或参与了全省同类型产业联盟。

3.拥有或正在建设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服务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检验检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融资服务等平台,可以为基地内企业提供专业性公共服务。

(五)产业发展政策

1.市政府已出台或已开始研究制定基地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符合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方向。 2.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有扶持基地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投资环境较好,当地政府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四、培育建设目标

基地培育建设期一般为3年,培育期满后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产业发展目标 1.智能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3年发展的预期目标,并且增加值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在10%以上。

2.智能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或年均增长20%以上。 3.新增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项目不少于5个。

(二)税收

基地智能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年均税收增速不低于25%。

【打造,基地方案】

(三)龙头企业 基地内产值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以上。有一批相关企业因为龙头企业协作配套而入园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能力建设作用明显。

(四)创新能力

入驻基地的智能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不低于3%,其中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5%。

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5家以上。

基地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量年平均增速不低于20%。

建成2-3个为智能制造产业服务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资质认证、融资、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

(五)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基地单位土地面积工业增加值高于当年本市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应指标水平。 基地内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低于当年本市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应指标水平。

(六)两化融合

实施重大应用示范项目依托企业普遍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要求,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贯标试点工作。

五、培育建设的内容和措施

(一)加强产业规划布局。 加强对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和支持。示范基地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基地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选择智能制造产业中若干重点行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基地产业布局,解决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和环保条规约束,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等。

(二)实施政策扶持。 1.经确定进入培育建设名单的示范基地及基地入驻企业,可优先获得省、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扶持。

2.优先在示范基地中择优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试点、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 3.基地内重点企业可优先被培育发展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入驻企业申报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列入项目计划。优先推荐基地企业申报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等国家重点项目。

4.在基地内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以“产学研用”对接的方式,支持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高校科研机构、用户企业等共同开发应用示范项目。

5.对基地内定位于基础性与高端核心技术、关键核心器件与系统开发,具有技术自主性和产业公益性的产业公共创新平台,优先给予平台建设支持。

(三)开展招商引资,促进高端项目和企业落户。 省市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推动示范基地引进智能制造高端项目或并购收购设立公司,试点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利用地市招商引资优势,推动国外著名机器人公司及国内外高端智能制造企业落户示范基地。对于成功落地的重大项目,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中给予重点支持。积极配合示范基地协调解决土地、环评等项目落地问题。 (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支持示范基地企业建设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持示范基地采取依托国家和省级技术机构、系统服务商、骨干企业、专利联盟等形式,建设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检测试验平台、技术转移机构等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

(五)组织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

对基地内重大智能制造项目创新成果,组织专场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会,搭建智能制造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现实需求对接平台。

六、基地管理

(一)管理体制

在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按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进行管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指导、协调全省范围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培育建设,制定促进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基地所在地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当地基地建设,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交基地建设书面推荐函,制定当地扶持基地发展的措施,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各地级以上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基地培育建设,依据基地发展规划,对基地建设和发展开展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二)年度报告。 各示范基地所在地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于每年1月15日前将基地上一年发展情况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每年组织对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省相关扶持政策挂钩。对于评价优秀的基地,将优先推荐申报省政府和国家组织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试点。对于评价不合格的基地,给予警告,并责令整改。对于连续两次评价不合格的基地,将撤销称号。评价办法另行制订公布。

(三)示范基地经验推广。

在示范基地建设期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基地所在地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开展示范基地建设经验交流推广。

篇二:打造,基地方案
发展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发展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打造,基地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创新型孵化器,探索企业孵化新模式,催生创新创业新业态,建设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统领,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为根本,以发掘创新创业潜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创业孵化服务、提升创业孵化效率为内容,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新型孵化器为载体,按照民办公助、四创相融、资源整合、示范引领的原则,整合国际与国内创新创业资源、协同创新链与产业链,打造线上、线下结合,多样互动的新型创业服务载体集聚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二、发展目标立足大众创业、草根创新,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配置的创新型孵化器,实现创意思维多元化、创业条件生态化、资源配置便捷化、服务保障贴心化,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用户参与”的创新创业文化。力争在2016年底投入运营10家以上条件成熟、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孵化器,建成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投入运营20家以上创新型孵化器,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构建多样化众创空间总结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类创业服务主体,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创新型孵化器,重点布局、以点带面,形成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使创新创业呈团簇发展。

实施内容:以摆渡创新工场为载体打造以移动互联产业为主方向的众创空间;以林田远达为载体打造创意文化产业为主方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场;以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为载体打造教育、文化、科技、资本融合的创客空间;以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园为载体打造汽车专业研发人员、汽车专业技术工人、社会汽车发烧友等广泛参与的汽车电子产业孵化平台;以北湖科技园为载体打造长春的“中关村”;以光电子产业孵化器为载体打造激光、遥感、无人机为主方向的创业苗圃;以软件服务外包大厦为载体打造面向东北亚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与创客互动交流空间;以电子商务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专注于电子商务产业的低门槛创业平台;以吉大科技园、工大科技园、吉林师范大学产业园为载体,打造长春高新区与地方高校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创业中心为载体打造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乐土。

(二)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针对创新型孵化器集中办公特点,简化注册登记审批手续,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效率;鼓励建立虚拟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为创业者建立资源获取和服务支持渠道,破除场地及资金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实

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轻资产、重服务”创新创业平台。

实施内容:政府投资或支持创业服务主体建立同实体孵化器相对应的网络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创业辅导、金融服务、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国家专利技术(长春)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创新科技成果托管、转让、拍卖等交易方式,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的产需对接;在孵化器内设置电子政务审批端口,管委会职能部门定期、按需提供政务服务;允许按卡位注册,采取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为创业企业提供便利。

(三)灵活运用财政资金,激发创新创业市场活力

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适当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

实施内容:对经管委会认定挂牌的创新型孵化器,在宽带接入、公共软件、开发工具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鼓励众创空间为创业者免费提供高带宽互联网接入及其他必要的公共设施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入孵企业,给予一定房租补助;以政府购买服务、互利合作等方式引入知名的创业服务组织,建立训练基地。

(四)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金融环境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投资机构聚焦前端项目;引导和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科技金融活动,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和参股投资科技企

篇三:打造,基地方案
2016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方案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在我区城郊地带布局六大产业基地,为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工作必要性

未来五年我区将通过在城郊西部、西南部区域布局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总部基地、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形成全区发展新空间、产业聚集新格局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强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策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规划是产业基地建设的龙头,决定了基地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品质,是指导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路线图”;策划工作,特别是招商策划是落实产业规划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基地产业项目的准入标准,是下一步招商选资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因此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为领导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才能促使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走上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主要工作要求和责任分工

(一)认真研究发展思路,努力推动规划策划顺利进行。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正确理解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思路,明确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内容要求,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各类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同时对基地内现有企业情况、土地存量、基地运作模式、周边环境、招商方向、政务服务、税费土地优惠政策等情况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尽快形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我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要求的六大基地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专家论证,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

(二)统一规划布局,分步建设实施。在我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基地由牵头单位负责,根据各自功能定位、产业定位、运作模式和国家产业政策等要求,重点进行详细规划,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做到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优先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产业基地在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市场网络、产业链条、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确保各基地功能完善、建设到位,促进六大产业基地健康持续发展。

(三)创新招商选资,强化招大引强。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深入研究各产业发展动态,及时捕捉专业产业基地扩展动向,明确六大产业基地招商方向,确定招商引资有效的方式,严格准入标准,提升产业空间的地产强度和空间价值,主动加强沟通联系和服务对接,打造区六大产业基地品牌形象,以品牌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各大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提升环境招商能力,在做好软、硬环境的基础上,各相关单位要明确招商重点,大力推进主题概念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财政贡献突出的优质龙头带动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明确分工责任,同步推进六大基地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工作。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工作由区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对内制定工作方案,搭建好协调配合、信息传递平台,做好衔接协调与督促落实工作,对外做好业务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及联络专家学者等工作。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时间要求及责任分工做出六大产业基地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方案初步完成后,组织专家论证会,多方借智,以加强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工作督导。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共同深入扎实的推进六大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工作。

1、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重汽集团为龙头,整合周边资源,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的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牵头单位:区经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党家街道办事处。

2、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西客站片区智能经济区(腊山)为核心,依托西门子等高科技企业,打造人力资源丰富、科技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商务局、腊山工业基地管委会、腊山创业服务中心、白马山街道办事处。

3、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以新城工业基地为起步区,积极引进大型现代物流项目,在党家和陡沟区域打造组织化程度高、集散能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物流产业基地。牵头单位:区经信局、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新城工业基地管委会、七贤街道办事处、白马山街道办事处、党家街道办事处、陡沟街道办事处。

4、岳而总部基地:结合城中村改造开发,在岳而片区加快引进聚合总部办公室、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等高端业态,打造制度环境良好、服务体系完善的总部基地。牵头单位:区投资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经信局、陡沟街道办事处。

5、文化创意基地:着力打造高知识性,强融合性的文化创意基地,加快郑庄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牵头单位:区文化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陡沟街道办事处。

6、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以郑庄产业园为平台,加强与专业化园区运营机构合作,搞好郑庄外包产业园基地的规划策划。牵头单位: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陡沟街道办事处。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开展调研,掌握情况(2016年2月16日-3月4日)

牵头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对产业基地进行全面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附调查表格,表样不做统一,根据各自产业特点自行编制。

(二)对照标准,形成框架意见(2016年2月27日-3月11日)

牵头部门在已形成的调研报告基础上,对照国家、省、市对产业基地的建设标准、招商条件及优惠政策,初步形成规划策划方案框架意见。

(三)集思广益,完成详规(2016年3月12日-4月1日)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及规划策划初步方案,各牵头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召开论证会,积极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集思广益,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拿出园区详细的规划策划方案。

(四)明确扶持政策,完善招商策划方案(2016年3月26日-4月15日)

在落实国家、省、市已有产业基地招商政策的基础上,明确招商方向,制定准入标准,同时努力探索有利于产业基地内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省市相关政策支持。

(五)论证审议,形成正式规划策划文件(2016年4月16日-4月30日)

将已经过专家论证的六大产业基地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提交区委区政府审议,方案通过后,报请区政府出台正式文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牵头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具体工作,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财力保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部门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和资金调度工作,保证各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确保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分类指导。加强对各个产业基地的检查指导,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并结合工作实施进度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各产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搞好基地形象策划、项目推介和信息发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六大产业基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提升我区六大产业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篇四:打造,基地方案
2015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 ,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第2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镇党委围绕“活力xx、生态xx、文明xx”三大目标,开展新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城建设三大行动的总体思路,按照《xx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领(20XX-2015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xx三个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繁荣、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今后三年,xx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

农村建设,努力把xx镇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的后花园,成为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的新型代表,成为继九峰山、紫石片区之后的全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二、实施原则和方法

(一)规划指导。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

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基础先行。把基础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四)生态优先。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发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

三、重点工作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基础、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基础。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近三年重点实施项目。(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

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沙滩文化打造,实现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社事办(文卫)、文体站、各村社)

(三)环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拆除力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由村(社)集体收购、收租的形式,统一整理拆除后的边角地,拓展村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服务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风景区管理水平。(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管办、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各村社)

(四)产业工程。全面实施xx镇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信息业、国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构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牵头领导:周庆海、王国芳。责任单位:经济办(工业、农业)、招商中心、旅游办、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协调,从项目设计、项目安排、项目布点等方面进行统筹把关。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重大项目分别组建项目专项工作组,确保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项目推进的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各单位、各村社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并举,保障要素。加强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优化镇级财政投入结构,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管理,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镇招投标中心运作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一批新的城镇景观和一批精品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城镇面貌长效管理水平。

(四)宣传引导,构建合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努力营造全镇上下齐心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3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乡总体规划,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重点建设余庄村示范村,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内容

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2、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年度任务,鼓励高层平面式安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采取村庄整理、建新拆旧、适当给予经济补偿等办法,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水平,集中居住农户达到100户以上。二是推进民居房改造,完成示范村住房改造3户,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工作,盘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大力整治私搭乱建住宅等,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地、荒地荒坡建房,鼓励村级组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农村节能节材,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推广,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四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农村联网道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泵站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塘坝扩挖、沟河清淤等工程建设。按照农村新社区的要求,统筹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

3、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工程”。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二是转变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家庭评比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并重,加强农村社会和谐化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经验,调节农村多种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一是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覆盖面要占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盖。二是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林网、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一体化建设规划,分步开展沿路、沿河、沿库区、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结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协助开展村庄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加大农村景观林行动的力度,村庄绿化率平均值达到20%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要在项目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乡财政逐年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二是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我乡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向重点村、重点镇乡、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3、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整体合力。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发展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流通到旅游服务等多环节全覆盖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

4、加强监督考核。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年终由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4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篇五:打造,基地方案
2015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

第1篇: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精品,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将红艳村作为20XX年党建示范点进行打造,为确保党建示范点创建各项工作见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毕节实验区“三大主题”,按生态发展型、经济发展型等类型,科学规划,重点培育,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强化“精品”意识、“景点”意识,以点连线带面,大力加强基层党建示范带建设。紧紧围绕“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有项目资金捆绑投入、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联系的县级领导指导有力、亮点特色明显和地理位置便于学习考察”的标准进行打造,全面提高基层党建整体工作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基本情况【打造,基地方案】

红艳村位于织金县茶店乡东面,地处吱嘎阿鲁湖畔,南与八寨村、桂花村相接,与黔西县五里乡隔河相望。全村辖3个村民组129户426人,其中120户均为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96.8%以上,是一个依托吱嘎阿鲁湖畔,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布依族民族村寨。20XX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3410元。全村现有党员21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少数民族党员18名,占党员总数的85.71%。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利用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结合实际发展经果林种植为主,使之成为拉动村域经济的重要潜力。

三、工作目标

经过一年的打造,以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种养殖业、充分利用“帮、联、驻”工作开展的有力契机,强化信息建设等方式,全面促进和加快发展以富民兴村为核心的社会事业。一是积极协调配合贵阳华威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修建的红艳村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二是积极争取驻村工作队支持建设的龙家院22户110人的饮水管道安装到户项目;三是动员返乡农民工姚林及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郭龙恩、蒙国基等3户搞好由市民宗委扶助10万元的生猪养殖项目,结合姚林、郭龙恩和蒙国基三户的实际情况,分别发展圈舍规模为60㎡、90㎡、130㎡的养殖场,不断带动全乡通过发展养殖业致富;四是结合实际抓好全村300亩柑橘、200亩桃树、80亩李树、50亩杨梅覆盖的经果林种植和管理,同时增种300亩核桃。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种养殖业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促进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15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抓班子,强保障。充分认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实施“领头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基层党组织中深入推进“领头雁”工程的大力实施,结合第九届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契机,强化以村党组织书记为主体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强配优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培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公认、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型村后备干部队伍,为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抓队伍,强管理。一是按照发展党员“三为主”原则,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四制”, 每年高标准发展1名以上党员,不断改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有效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二是建立扶持关爱贫困老党员制度,体现党组织的温暖。积极开展贫困党员帮扶、慰问老党员等活动,使贫困党员、老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建立党员帮扶机制。结合“帮、联、驻”活动,按照扶优扶强、集中扶持等原则,选取有一定致富基础和致富能力的农村党员作为帮扶对象,树立党员先进形象。

(三)抓阵地,强活动。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织组通〔20XX〕20号)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村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规范管理,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功能,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规范化建设方案,在7月底前确保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达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旗帜、挂牌、布局、设施和制度;同时要保持整洁、规范管理,确保室内外环境建设实现“四化”,即“环境硬化、环境净化、环境亮化、环境美化”。根据“四有工程”(即支部活动有阵地、干部工作有报酬,组织运转有经费、提升素质有远教)的要求,一是要完善基本工作制度,健全规范党建工作制度,并做到将党组织议事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装框上墙。二是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高标准建设村级党员活动中心和党员活动室,室内要有200册以上图书和学习资料,并配备日常办公用品和办公设备。

(四)抓经济,促发展。结合红艳村得天独厚依托吱嘎阿鲁湖畔和拥有96.8%的布依族少数民族的优势,通过走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和发挥自然优势搞好种养殖产业强村经济之路。一是积极支持贵阳华威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修建的红艳村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协调土地等为其做好80亩桂花、200亩红豆杉、150亩经果林及80亩香樟树的种植及野猪、肉牛等养殖项目的实施及蒙古包基地等的建设,使项目早日完工建设,促进村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二是在市民宗委驻村工作队的扶助下,对龙家院22户110人的饮水管道进行安装到户;同时,在驻村工作队的资金资助下,动员村民完成700亩的玉米种植和500亩的绿肥种植;三是动员返乡农民工姚林及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郭龙恩、蒙国基等3户搞好由市民宗委扶助10万元的生猪养殖项目;四是结合实际统筹组织规范全村300亩柑橘、80亩李树及50亩杨梅的管理和改良种植,同时动员村民做好拟定于10月引进的300亩核桃种植。五是完成投资12万元建设的红艳组到树垮组1.5米宽的连组路。力求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种养殖业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促进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抓服务,强素质。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党员带头成立“农技协会”,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架起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二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在党员中广泛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活动,组建“为民服务队”,采取进村入户的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培训农业科技知识,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三是结对帮扶,架起党群连心桥。实行“党员包户”,以“双培双带” 培养一批致富能手,并将其形成一套长效机制。

(六)、淳民风、促发展。依托红艳村布依族少数民族特有的“六月六”飞歌节的淳朴民俗,开展大型文艺活动,组建专门的宣传队伍,大力宣传各种惠农利民政策,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同时,将布依族少数民族的特有民俗进行大力宣传,对广大村民进行民风淳朴教育,对特有的民俗进行保护,以“特有”的民俗风情提升自己的宣传影响力,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经费保障

为确保党建设示范点的打造“卓有成效、亮点突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决定20XX年对红艳村党建示范点划拨50000元资金进行打造。其余资金可由村采取上级补助一点、村组自筹一点、部门帮扶一点、党员奉献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群众投劳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将示范点打造好。11月底前,由党建示范点党支部将预算、支出等上报乡党委进行资金督查,同时上报党建示范打造的经验报告,由乡党委组织对其打造结果进行检查验收。

六、实施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月15日-3月30日)

1、成立创建工作组

组 长:李玉龙(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

郭国富(党委副书记、乡长)

杨兴远(乡人大主席)

成 员:

刘明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余登卫(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漆 林(县财政局茶店分局负责人)

龚文果(沙桂管理中心主任兼红艳村包村干部)

王良志(党政办负责人)

严玉梅(组织员)

黄 艳(宣传办负责人)

红艳村支“两委”班子成员

2、召开创建党建示范点动员大会

3、制订创建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4月1日-11月30日)

1、7月底前,按照要求规范化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将其完成情况纳入乡督察督办考核;

2、全年按照要求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8月底,对示范点建设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

4、全年高标准严格发展党员1名以上,并做到各项记录完整准确;

5、大力招商引资,制订计划,全力协助休闲旅游度假村的建设,确保在建设中不因群众阻工等延误项目建设进度;5月上旬完成全村700亩玉米种植;11月底前,积极协调将龙家院组22户110人的饮水管道安装到户;协调资金,发动群众,将红艳组至树垮组1.5米的连组路进行100%硬化;规划种植好全村新栽种的300亩核桃苗种植项目。

6、11月25日前,成立检查验收小组,制定检查方案。

(三)、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12月1日-12月15日)

对党建示范点的打造进行检查验收。12月10日前,由党建示范点党支部对示范点建设中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建议意见等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乡党委,再由乡党委按照上级相关要求上报。检查验收后对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将好的经验以文件方式下文推广至全乡,并不断总结提升。对验收不通过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和完善,责令限期整改。

第2篇: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XX大和XX届X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形成责任明确、运转有序、领导有力、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党建典型示范点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镇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找准党建典型示范点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2、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科学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目标要求

1、基层组织得到全面加强。两委班子团结,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滤布 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无重大社会治安和群体上访事件。

2、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得到较好落实。村级事务管理规范有序,村民自治机制良性运转。

3、党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

4、较好地完成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方法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是抓党建典型示范创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党委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典型创建工作。

2、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①、建立党建工作分析会制度。镇党委每月定期召开党建典型示范点创建工作分析会,总结前期党建典型示范创建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安排下一阶段党建典型示范点创建的重点。②、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每季度组织创建单位责任人、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党建典型示范点创建工作汇报,征求意见和建议,改进方法和措施,进一步探索创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③、建立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纳入对镇、村干部考核的项目之中,实行半年一小考,年终一大考。④、建立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度。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搭建与群众直接对话的平台,随时解答和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当时解答和解决不了的,进一步了解情况,逐步进行解决。

3、狠抓重点工作。一是抓村级班子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调查全镇各村班子状况,进行分类指导。对班子战斗力强的村,镇党委,对其实行“促”的办法,提出更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定期听取村支部书记的汇报,促使先进村提高工作标准,创新工作举措,先进更先进。对班子稳定、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但业绩一般的村,镇党委对其“推”一把,包片领导定期与村干部谈话,在工作上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逐步增强村干部的争先意识,提高他们抓大事、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对存在问题较多,村内不稳定的村,镇党委对其“拉”一把,下派专门工作组驻村解决问题,全程指导村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给予倾斜,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采取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外出参观、压滤机滤布 定期谈话等多种形式,帮助村干部提高素质,对于多数党员群众不满意的村干部,按照程序进行组织调整。进一步完善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村干部的行为。二是抓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依托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法律培训,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依法监督村干部工作的能力。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农村工作的实践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党员发展工作有步骤的进行。三是狠抓村民自治机制的完善和落实。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级管理办法》等村民自治机制,规范村级各类事务管理,把“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公开的内容做到真实、易懂,让群众放心、开心和舒心。四是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农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十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群众遵纪守法,关心村务,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带动村风、民风的明显改善,使党建典型示范点创建工作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第3篇: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创先争优活动部署要求,打造机关党建工作精品工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局机关党组织和局属党组织的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局机关党组织和局属党组织中开展创建“机关党建示范点”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XX届X中全会和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机关党建“走前头”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新规律,创新工作内容、形式和载体,积极构建重点突破、亮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思路,努力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局机关党建示范点活动领导小组

三、局机关、局属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类別及目标要求

局机关、局属党组织要按照市直工委《关于在市直机关党组织中开展创建“机关党建示范点”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规范化建设党组织示范点: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谋划安排党建工作、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机制,以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标准,进一步规范机关、局属党组织建设,做到党组(党委)重视、领导班子坚强、党员队伍过硬、规章制度健全、档案资料规范、党建工作创新,按照今年全市创先争优的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抓好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1、创新基层党属党组织建设工作活动载体示范点:围绕中心工作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符合实际、促进工作的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有科学的实施计划,有适合活动载体要求的工作措施。通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有力推动工作,有力解决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示范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建立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科学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实行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缴和管理党费,定期公示收支情况。

3、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示范点:部门党组(党委)高度重视机关党的建设,党组(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积极履行直接责任人责任,形成部门党组(党委)负总责、机关党组织具体抓、机关各部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确保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4、与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示范点:按照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四级联动、携手共建”和与社区共驻共建活动要求,充分发挥机关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帮助农村、社区基层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树立机关干部良好的形象,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好评。

四、方法步骤

1、制定方案:各单位党组织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选择创建示范种类。第一类机关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每个单位都要进行,机关党委、总支单位还要在其所属基层党组织中选点进行。根据自身单位情况而定。要认真研究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并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以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6月20日前报机关党委。

2、组织实施(6月-10月31日)。各单位要组织相关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打造,强力进行推进。机关党委将对各示范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

3、12月底总结推广:各示范点单位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局机关党委将向市直工委择优确定申报单位进行考核评比,同时在局系统党组织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到示范点观摩学习,推广示范点经验做法,扩大活动成果,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五、重点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创建“机关党建示范点”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推进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抓紧抓好。各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是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带头抓,机关党组织和局属党组织书记对创建活动负责,要全面抓并明确专人负责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措施,明确目标责任,抓好活动落实。

2、机关党委根据市直工委直字号《关于在市直机关党组织中开展创建“机关党建示范点”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市科技局机关党支部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市科技信息中心党支部为市直机关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活动载体示范点单位。未推荐市直机关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活动载体示范点单位的局属党组织为局属系统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活动载体示范点单位,

3、经选定为市直机关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活动载体示范点单位和局系统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活动载体示范点单位的党组织都要按照市直工委直字『』8号《关于在市直机关党组织中开展创建“机关党建示范点”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党建示范点工作、认真扎实开展,切忌搞形式主义。党建工作要有创新,讲求实效,勇于创新、工作成效的标准为是否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否有利于提高党员的素质能力、是否有利于调动机关党员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

4、局机关党委将加强工作的协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示范单位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有效整合单位力量进行重点研究,推进工作创新。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形成若干个值得学习借鉴、有推广意义的各类示范点。局机关党委将加大对活动的指导力度,全程跟踪督导,推动活动落实。

第4篇: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

为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我校党建工作水平,按照《中共乐亭县委组织部关于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意见》及《20XX年乐亭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集中争创总体安排》、《乐亭县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规范化建设内容(参考)》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创建方案。

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形式,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和争创“五个好”活动的深入开展,

篇六:打造,基地方案
2016树品牌助农增收工作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助农增收重大决策、部署,县科技局认真研习《打造“不知火”品牌助农增收》并结合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树品牌助农增收方案。

一、加强品牌打造

(一)狠抓重点品种,打造核心示范基地。以道地优势品种——川贝母为主,依托药业企业狠抓种植技术研究与攻关,制定了相关种植技术标准,建立了川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两个——卡卡沟川贝母种植基地(国青科技)、龙让沟川贝母种植基地(新荷花),新荷花川贝母种植基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ap认证的川贝母基地。新荷花现种植面积2700余亩,建立了11个川贝母现代温室育苗大棚,面积3000余平米,主要用于川贝母两年生幼苗的繁育,可以大幅提高幼苗的保苗率,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国青公司瓦布贝母种植已初见成效。

(二)以公司为依托,严格种植技术规程。以生产无化残、农残及重金属残留道地中(藏)药材为标准,以国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荷花川贝母生态药材有限公司为技术依托,种苗采取集中培育,严把技术关,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标准生产,促进我县道地中(藏)药材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创立地域品牌。

二、注重市场对接、开拓

有效运用现代农业品牌塑造理念,将品牌建设作为公司(组织)、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对接、媒体造势、专家助力,川贝母品牌越来越响,名气越来越大,从而大幅提高川贝母销售价格,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细化责任、加强管理

为了能更好地推进“树品牌助农增收”工作,县科技局“一把手”亲自负责抓此项工作,并明确、细化了具体责任分工,加强各个环节工作管理,从而确保工作得到有效地推进。


打造,基地方案相关热词搜索:教育基地打造方案 打造廉洁文化基地方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打造,基地方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打造,基地方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5170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