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2016-08-18 11:07:5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共6篇)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Word 文档语文“少教多学”的课型研究实施方案棣花初级中学 洪新忠 李勇琨 叶宁一、课题研究的意义。1、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取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Word 文档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第一篇

语文“少教多学”的课型研究实施方案

棣花初级中学 洪新忠 李勇琨 叶宁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取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思想也给出自己的观点:“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的观点,与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观点完全相同。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着“学” ;“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自主性与独创性缺失。教师越教,学生则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美国某科技馆有这样一则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这则语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很大的启示: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懂的。有了朗朗的书声,才会有活跃思维。我们认为要想让学生最大可能的掌握知识,教师要少一些繁琐的讲解,给学生多一些必要的阅读。这正是我们开展“语文‘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研究的“少教多学”课题,就是要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课堂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空间广阔而丰富;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合作学习,这样才能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潜能被唤醒,学生的梦想被激发的时候,学习才会是真正快乐的、优质的,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才有可能。

2、符合我校大力倡导“科研兴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秉承“科研兴校”和“科研进课堂”的精神,大力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同时,认真研究了各种教学的改革思想, 组

织学习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示范课例,决定开展“少教多学”与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研究,因为“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预期通过“少教多学”课题的研究及广大教师的努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通过 。“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的知识、达到高效率的工作水平、形成创造性的洞察力,并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与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学、共同成长的一个平台,让师生双方都获得一个很好的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和促进教学教研的同步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以“高效课堂”理论为指导,以教研活动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现代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逐步形成较成熟的“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服务一线教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在于引导生活的建构,在于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否定与超越,这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追求的过程,正是在这一不断追求中,人变得更加有尊严,更有智慧,更趋于人的本真,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少教多学” 也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出的,也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出的。

2、“少教多学”理论。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 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在《大教学论》里批判当时学校的教育弊端,提出自己的教学理想: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少教多学”也正是针对中国学生只会听课,不会学习的现状提出的,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教学改革,是对学生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负责的一种教学改革。

3、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构建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4、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新时代理念。新课改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改革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

学习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 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少教多学” 正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应运而生的,也是为了扭转学生一直以来被动跟着教师转的学习习惯产生的。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激发教师主动运用并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推进我校课程改革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优质、高效,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通过“少教多学”的研究实践,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 动的真正主人。 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提升我校语文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研究内容。如何构建高中语文课堂“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少教多学” ,探索总结“少教多学”在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课型。“少教多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中,对学生学习方式、语文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的研究,对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及学生学习障碍和困难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以“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1、用文献研究法检索、收集、鉴别、分析、整理相关的理论著作和教育文献,理清课题的理论依据,丰富课题的研究内涵,明确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亟待努力的方向,并从中借鉴前人的成果,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主要用在“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建立“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机制等方面。

2、用行动研究法将“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研究得出的理论成果付诸课堂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验证、总结、反思和优化改进,并从中探索出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成型的课堂模式。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一线语文教师参与,在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归纳,并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主要用在构建语文“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3、用调查研究法的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形式,剖析我校语文教学现状,寻找制约“少教多学” 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构建这样的课堂模式的因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解决当前教学弊端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在课题实施的中后期,还要设立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作课堂满意度的调查,去辅助建立“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4、用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位教师的教学做一个研究周期内的全程跟踪研究,重在有一个前后对比,从中分析检验使用“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成效,尤其是通过一个个课堂的观摩研究,探寻构建“少教多学”课堂模式的有效方法。

5、 对比试验法。分别在七、八、九年级设立一个试验班,并设立平行的对 照班级进行比较。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定用6个月完成,研究周期为 2014年 2 月——2014年 7 月。 研究分为准备申报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 2 月——3月)。(1)设计课题方案,了解课题研究背景,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加强自主性课题实验的理论学习,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并能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确立子课题,明确研究思路,拟定实验方案。(2)组建课题队伍采取学校推荐与教师自愿原则,确定课题组成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开展培训活动。

2.实施研究阶段(2014年4 月——6 月)。(1)按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首先确定实验对比班:实验班七

(1)、八(1)、九(1),对比班七(2)、八(2)、九(2)。其次做好问卷调查,一是学生当前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另一方面是教师当前教学中常态与存在的困惑等调查,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2)按照确定的课题方案进行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2014 年 7 月)。(1)进行实验成果梳理及课题结题工作。(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3)成果展示(研究论文、教学案例)。(4)编纂课题成果集。(5)申请结题鉴定。

七、研究条件与保障措施

1、课题负责人洪新忠:1988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语文教学26年。长期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务副主任,曾多次参与市县课题研究。所撰写的《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初中语文复习方法策略》等10余篇论文获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三等奖。所任语文学科教学连续6年获县教学质量奖。【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2、课题研究其他成员:李勇琨:1995年参加工作,从事语文教学17年。长期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教学副校长。多次参与省市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科研组织、研究能力。叶宁:2001年参加工作,从事语文教学13年。现任语文教研组长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县教学能手。多次参与省市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该课题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外,学校每年支持课题实验资金预3000元,由课题组长具体掌握,用于实验器材、书籍的购买,相关报刊的订阅、校本教材的组编、实验成果的制作与展示、参加课题实验研讨会外出交流参观学习等有关费用,同时学校建立了奖励机制,对课题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的给予全400元奖励,对于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有突出贡献或创造性研究的个人给予100元奖励。

八、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洪新忠: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研究过程的组织、协调;承担一个教学模式的研究。

李勇琨:课题研究过程中材料的收集、整理及研究成果的整理结集;承担一个教学模式的研究。

叶宁:结题报告的编写;承担一个教学模式的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第二篇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的方法探究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2014-3-31

桂花桥中学 教师 石秀 范小君 周晓群 黄钰麟

一、研究背景【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形成英语学习的良好态度与情

感,形成英语的语言交际能力。目前,在峨眉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成绩普遍水平不高。我校处于办学条件薄弱的农村中学,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大量优质生源外流。学生在小学中零英语基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没有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很多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而枯燥的英语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学了一年英语,不会说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英语对孩子们来说,就是折磨,他们完全不想学习英语。在此情况下,我们希望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用情境导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态度与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改变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无兴趣,无积极性,无成就感的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概念界定

情境导入是情境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情境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也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中间环节或者是整节

课的结尾。课堂教学情境的导入与教学情境创设,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它又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对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导入进行探讨。

三、研究目的

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导入的研究,改善教学方法,帮助建立情境教学的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学生学习英语形成良好的态度与情感,从而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

1、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反思教学行为,不断积累和提高对所教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其更具真实性,实用性,从而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2、培养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的能力,理解情景所传递的信息,从而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3、通过情景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教师可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并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研究内容

面对农村初中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情

境教学的导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新教材由于容量大而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使英语学习成为生活实践中的工具。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分析研究初中英语教学的情境导入,使其更具真实性、实用性、生动性、活泼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五、研究对象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1、成果借鉴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借鉴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导入的经验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

深入学习《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研究所教学生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积极思考,善于总结,不断创新。

3、经验总结法

结合实际教学,不断尝试各种有效的方法,善于总结积累、注重研究对比,探求科学、合理、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以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从而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2014.3—2014.4

调查研究课堂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兴趣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的作用。根据教学实际,通过听课、与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调研,制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向及研究任务。确定实验学校(桂花中学、班级(七1班,八1班,九1班,九2班)课题组成员及重点实验教师,拟订课题研究方案。(石秀 周晓群)

第二阶段 2014.4—2014.9

(一)教师做好课题实验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石秀 范小君 周晓群 黄钰麟)

1、首先,教师要明确课题实验研究的中心内容,围绕情景教学这个中心,设计自己的堂课教学。其次,做好参与实验学生的登记造册工作,内容包括之前是否学过英语,家庭环境等情况;第三,自己参与实验的预期目标。

2、了解掌握学生目前英语学习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小测验、座谈会、个别交流等方式,从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具体了解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并进行分析,分类,结合课题,确定初期实验的基本思路。

(二)对教学策略的进行实践,创新并反馈效果 (范小君,周晓群,黄钰麟)

1、研究教材,共同备课

根据实验课题研究方案要求,全面仔细阅读教材,集体备课。实验教师要以情景教学为中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2、定期研讨

期中检测后,上一节研讨课,根据期中检测成绩及授课情况,召开一次实验课题研讨会,对前期实验情况进行回顾,找出优点,分析不足,为后半期矫正课题实验思路提供依据。

3、反思矫正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反思,同年级上实验研讨课,围绕课题研究,认真评课,从教法及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进行研讨,肯定成绩,分析产生不足的根源。

4、召开学生座谈会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的意见和建议,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进一步完善教学思路。

5、成果延伸

通过课堂反复矫正、实践,多次反思,研讨,在研究成果方面与同年级教师达成共识,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参与实验教师组织同年

级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同时将实验研究成果在组内小范围推广。

6、阶段性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参与实验各实验班级与同年级非实验班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在全校上研讨课等形式,在本校英语教研组展评,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教研组内推广,并形成阶段性实验研究小结材料。

7、数据收集及实验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收集各种实验数据,做好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记录,为课题结题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 结题总结及验收阶段(2014.9—2014.10)

实验总结。通过近半年时间的实验研究,总结实验成果。参与实验学校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撰写本次研究结题报告,汇总论文集,课件集。整理材料,形成成果(石秀)

七、研究成果预设

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出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教师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导入的有效策略,并形成相关成果。【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1、调查报告

①《桂花桥中学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调查报告》

②《桂花桥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课堂引入的情况调查及调查报告》

2、《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的策略与研究》论文

3、《桂花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策略教学案例》

4、《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的方法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5.《桂花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导入的课件集》

八、主要参考文献

2015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第三篇

方案一: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微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教育科研水平,就加强我校微型课题研究管理,规范研究过程,约束研究行为。特作如下规定:

1、“微型课题”可由教师个人申报并独立承担研究工作,也可2人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无论是教师个人单独承担还是小组合作研究的,课题批准立项以后,均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研究计划方案(申请表)和微型课题研究月度计划。

2、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2人,课题组长负责制定小组的研究计划,并组织成员按计划分阶段实施本课题组的科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各自的职责,做到围绕目标、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课题任务。

3、课题承担者必须按计划组织实施研究工作,月末要填写好研究活动情况纪录,撰写阶段性小结或反思,装入课题档案袋。平时要主动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推进实施情况,适时邀请学校领导和校内外老师参加有关本课题的研究课、学术研讨、论文交流及其他形式的阶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课题研究时间过半时,应及时撰写课题中期总结。

4、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时,应系统整理、准备好各种资料,向学校教科室提交课题研究方案、过程管理材料、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表”等材料,提出结题鉴定申请。

5、课题承担者要详细记录研究活动过程,并注意做好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每个课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袋,课题结题时各种研究资料要随袋递交教导处,由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档案保存。

6、建立以校长为首,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骨干组成的微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情况。

组 长:杨国民

副组长:陆建良 沈艳红 成琼 杨晓莉

学校将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两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在多方面为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 “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并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在学期期末按学校制定的《虞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表》(见附表)对各承担人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专项评估,课题结题时间协助承担者成果鉴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7、学校对按照计划正常开展活动、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承担人和课题组给予嘉奖:凡通过市局审核鉴定取得结题证书的;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微型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奖励。

8、学校把微型课题研究列为学校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附:微型课题的资料收集与档案管理

①微型课题的资料统一使用A4纸,按立项申请表、月度计划、分月记载、研究报告、论文,过程资料等装入微型课题档案袋,在档案袋封面按以上顺序列出清单。

②微型课题的资料由个人提交,教科室统一收集和归档管理。

③微型课题的资料应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反对网络下载或抄袭。

三点希望:一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二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如何研究,学会研究。三是各课题研究人员要在问题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方案二: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使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高,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县教研室和初级中学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实效,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意义

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课题意识,学习课题研究方法、流程,促使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三、工作目标

1、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整合,促进专业发展。

3、扎实、高效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创建科研型学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微型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20xx年10月)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流程:教师个人申报课题(个人——学科组——教研组)。学校教研室进行审定并批准。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15年5月)

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学科教研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学校教研室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让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总结阶段(2015年6月)

1.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学校开展校级课题鉴定。填写《微型课题结题手册》,县级课题顺利结题。

五、教师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个人自主管理为主。即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总结等。教研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指导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微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科研处、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具体工作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牵头,教研室、教研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课题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建立以校长为首,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骨干组成的微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情况。

组 长:梅军

副组长:潘清海

组员:邢忠文 刘海英 徐慧荣 郑鹏翔 沈晓燕

六、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1.学校将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两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在多方面为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 “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并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在学期期末按学校制定的《学校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表》对各承担人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专项评估,协助课题组成果鉴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2.学校将按照《教师校本研修奖惩办法》对正常开展活动、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承担人和课题组给予嘉奖:凡通过县局审核鉴定取得结题证书的;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微型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奖励。

3.学校把微型课题研究列为学校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方案三: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介绍及研究背景

《 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的研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凡在讲台上有过一年半载经历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极力地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自身教学任务很重,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家长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配合,社会不良习惯侵扰着孩子,所以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位教师,得不到有效解决。再者,尽管很多老师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但很少人对其做系统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究竟生活与教育之间能否划为等号,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这两者之间断然是不能分割的。当下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能以书为伴,以题为友。忽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导致在学习上提不高,生活上不快乐,最后讨厌一切。这就犯了一个大忌——把生活与学习孤立开来。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在局部使这个问题取得一定的突破。

二、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论证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设想

(1)观察现象,收集信息,提出问题。从亲身工作经历中,掌握真实,有效,全面的观察信息。选择10个典型的同学为研究对象,以聊天的形式挖掘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再和班级同学以及其父母沟通。

(2)针对问题分类总结分析。宏观表现反映学生心理变化,宏观表现导致的客观事实,外界事实作用于学生心理,心理作用于外界作用怎样形成良性的互动。以社会生活——心理作用——学习生活为主线。

(3)提出合理可行办法和意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从规范生活习惯入手,其次才是提炼学习生活中的知识。阐明生活是第一性的观点。使父母明白学习好的前提是让孩子爱家庭,爱自己,爱生活,最后才能爱学习。

(4)后期跟踪观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原则和方法

原则: 采集信息客观真实性

选择对象具有代表性

分析从现象到本质

方法: 行动研究法;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选定课题 课题论证 申报立项

实施阶段: 20xx年3月至2015年8月

制定方案——3月1日至4月10日

启动开题——4月11日至 4月30日

实施研究——5月1日至8月31日

总结阶段: 20xx年9月至2015年10月

成果总结——9月1日至10月31日

鉴定结题——11月1日至11月30日

六、预期研究成果

(1)以论文形式论证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3)对孩子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2016课题结题报告撰写的方法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第四篇

一个好的课题结题报告不仅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获得上级科研课题鉴定专家领导小组的认可,而且又是课题研究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的有力佐证。所以,无论是对于课题研究者,还是对于课题管理者而言,都必须了解和掌握“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知识。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报告的基本内容是相通的。如下是“某市级一线教师课题结题报告”的一种书写结构和具体要求。仅供参考。

一、课题概述(你要研究这一课题的原因与意义,字数1000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别人研究本问题的进展)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问题的解决所获得的效益)

(四)概念的界定(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定义)

二、目标与内容(你的研究要达成的效果与实现目标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300字)

(一)目标(研究所要获得的变化情况或收益情况,100字)

(二)内容(达成目标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或做法,200字)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你是怎样研究的课题,2000字)

(一)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科研方法,100字)

(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研究工作开展的程序与步骤,300字)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课题研究中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的,是研究报告的主体和重点, 1600字)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你的课题研究出什么,1000字)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课题研究前后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500字)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包括研究者通过研究获得的认识和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500字)

五、问题与讨论(本课题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300字)

2015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第五篇

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初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子长县后桥明德小学 张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小组合作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但在当前的很多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搞得热火朝天,但细细分析存在许多误区。纵观分析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部分教师盲目的追求,"流行色"、"赶时髦".没有切合实际,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合作学习的理念了解不足,理解不全面,很多时候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往往部分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 "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课堂上,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确定,仅随随便便限于"前后桌",学生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交流与讨论具有随意性;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合作,还是师师合作、师生合作,教师不善于合作交流,势必也会影响教学效率;4、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偏爱和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参与较高,而学习不好的学生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互补性,在角色安排上缺乏明确的分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研究,确实改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2)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

(3)通过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4)通过该课题研究,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成功最为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它有着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王坦对其理论基础做了简要的分析,涉及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

1、社会互赖理论是指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互相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进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

2、选择理论认为,青少年学生有四种需要,即归属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和快乐的需要。选择理论其实就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学生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

3、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休戚相关"、"荣誉与共"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是动机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

4、凝聚力理论认为,小组建设,小组评议及任务的专门化,不但可以使小组的成员协调工作,而且还使全班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功能。

四、课题研究价值

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又为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丰富了一定的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改变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主动性学习习惯,增强主动意识。

2、根据新课程标准,创立新的教学模式。(

3、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自我,发展合作学习能力。(1)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样学生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2)通过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学习小组的组建。首先宣传发动,然后采用自愿组合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平日表现及学习成绩把班级20名同学组成4个学习小组,每组4人,使各组总分基本相近,各组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同时座位按学习小组编排,4人成"方阵"形,便于讨论问题,便于展开活动。各组设计自己的组名,口号,制作成卡片粘贴于教师版面。

2、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在学习小组之间营造互相竞争的氛围,组内每人寻找各自的竞争目标,五人拧成一股绳。形成"齐心协力,力争上游,挑战自我,永不言弃!"的信念。

3、对小组的成绩的变化经常进行分析和对比,每次考试后对一、二、三名的小组分别给予:"三星"、"二星"、"一星"称号以鼓励,对进步的小组也给予鼓励,对落后的小组给予激励,对全体学生都有促进,进步的小组偿到了成功的喜悦,未考好的小组中的未考好的同学会感到对不起本组同学,会暗暗地下决心争取下次考好,这样各组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氛围自然形成。

4、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各组组长自己有学习任务还要帮别人,这种精神要不断表扬。其实,辅导别人的同时,自己对辅导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自已收益更大。对各小组进步特别明显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5、运用评价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教师、学生或同学之间对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有调整和指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采取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评价方法。实验中,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建立相适应的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的增强与提高。如高年级具体的评价指标:1、学习目标明确,有强烈的求知欲,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2、有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竞争向前的自信和意志力。3、有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4、形成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优良思维品质。5、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进行适当的调控。6、能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7、能积极地参与实践,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显然,通过评价策略的科学应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价,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且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从而修正自己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顽皮好动,喜爱集体生活,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能力。若把这些来自于学生的问题,放回于学生之中,鼓励他们去自主解决,就一定会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我成立学习互助组、采用"轮流值周,人人当班委、当学习组长、当小老师"这一自我教育形式。

6、从方法措施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自主学法"指导。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总结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具体做法是备课中有"学法"设计,上课时有"学法"指导,课后有"学法"总结。实验中,更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仅靠自己还不会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实验时,力争做到在建构新知识时,教给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在出现错误时教给学生纠正、反思的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很多,还可以结合班级实际,灵活运用教法传授学法。学期末评选"自主学习小主人".条件是:爱学、会学、主动学、有创造性、有毅力、学习效果好、团结协作好等。

7、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创设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成语趣话"、"错字门诊"、"古诗积累"、"佳作赏析"、"即兴演讲"、"制作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科内容,又充实了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进而产生"不由自主"的自主学习活动,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二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参与接受信息,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会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015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第六篇

方案一: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为什么提出这个课题)

新课程强调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要求学生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我校是一个城市与农村结合的初中,从目前我校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应付式的学习,学习只是迫于升学的压力之下,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善于与他从交流共享学习的乐趣,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等。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研究,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有效唤起学生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共同探求知识奥秘的动力。将学生从一种被迫学习的状态引导到一种自觉自发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长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感受与交流共享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提高学习化学学业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九年级一至四班全体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对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研究,分析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合作学习的操作环节,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全面了解初中化学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取得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初步掌握提高初中化学实验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并完成实践性成果和理论成果。

研究内容: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如何合理分配互助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和人数;

(2)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的研究:如何制定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规范和学习目标;

(3)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的研究:如何在小组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4)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的研究:如何对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四、课题研究手段与方法

行动研究法:关注并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两者的默契程度;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案例研究分析,并对优秀个案予以推广;

观察法:教师通过多方面观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潜力;

调查法: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自我评价情况。

五、课题研究过程与人员分工

(1)准备阶段:查阅有关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研究的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选定研究班级,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并进行初测,根据班级学生的性别、学业、兴趣、个性特点等因素,将学生按一优、二中、一差分成四人一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并制定小组学习目标及学习要求,初步制定小组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制定量化评分表。

(2)实施阶段:按小组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以单元教学为单位,每单元教学结束进行统一测验,结合测验成绩和平时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等诸方面综合考查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全班中的进步,考查小组整体的学习水平,并与平行班级作适当的比较。并根据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以使小组组合达到最优化。定期搜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记录和教学反思。

(3)总结阶段:整理研究材料,撰写术论文,进行研究工作总结,准备结题材料。

方案二:“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我认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并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的学习局而,把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培养常用工具书的习惯。

(4)培养学生有效的预习的习惯

(5)培养学生善做自主学习笔记的习惯。

(6)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勇于追根究底的习惯。

(7)认真复习、独立自主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2、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和指导。

(1)掌握方法,鼓励阅读

(2)优化课堂结构,减轻课业负担

(3)提出要求,自主探索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培养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养成学习的习惯

(6)、要发挥表扬的功效

2、拟定步骤:

1、现状调查及分析(20xx.3——20xx.4)

2、拟定可行性措施(20xx.4——20xx.5)

3、可行性措施的实施(20xx.6——20xx.9)

4、效果调查与分析(教学案例分析)(20xx.10)

5、研究总结(撰写结题报告20xx.11)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促进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3、经验总结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比对,得出研究效果。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研究过程中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与同事沟通,及时交流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

为了很好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完成日常教学及其他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

1、所读书目:

·《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欧阳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学出版社

《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崔其升,谢金国中国林业出版社

相关的期刊篇目

2、阅读设想:

从即日开始至20xx年10月期间,每天在工作之余,抽取40—60分钟的时间完成预设的读书量。

3、具体时间安排:

完成《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阅读的时间为20xx.3—20xx.6

完成《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阅读的时间为20xx.4—20xx.7

完成相关的期刊篇目的阅读时间为20xx.9—20xx.10期间的适宜时间。

四、完成读书笔记的具体时间安排

1.网上收集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知识

2.《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欧阳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学出版社

3.《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崔其升,谢金国中国林业出版社

4.每天读书30分钟,每月写三篇读书笔记

五、完成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6月完成研究案例分析(现状调查及分析)

2、20xx年10月完成教学案例分析

六、申请结题

20xx年11月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研究结果以论文或报告的方式表现。

方案三:“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研究方案

研究课题的题目:小学语言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1、课题的来源和期望目标

素质教育的观念在我国教育界早已深入人心,那么,在课外阅读这个层面上,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我对本班4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第一兴趣的百分比分别为:文艺娱乐活动28%、体育活动26%、美术活动18%、科技制作10%、阅读活动10%、数学活动8%。由此看来,学生在阅读项目兴趣上低于其它类活动。有的学生说,阅读活动不如文艺娱乐活动有吸引力;有的学生认为,看电视、录像、玩电脑、听音乐,直观、生动活泼,比看书有意思。而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喜欢阅读哪一类书籍时很多选择了漫画书,只有个别学生说自己爱看童话等名著。造成学生不爱读书、阅读面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阅读兴趣;2、缺少正面引导。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选择适当的内容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这样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等,把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阅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3、尊重孩子个体的差异

学生对课外读物的解读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因为课外阅读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这种解读差异。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二、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式

1、阅读方法不只是朗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阅读材料选择确定朗读、默读、诵读以及精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学会使用学用的工具书;对所读内容及时时行圈、点、批、注,理解所读的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体味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语言风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等阅读习惯。教给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边阅读边思考,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促进他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2、指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摘抄型笔记是从阅读的内容中分类摘抄好词佳句,至理名言,以及优美的片断。提纲型笔记则是对所读的材料进行提纲挈领的概括,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书中的内容。感想型笔记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想法随时记录下来,走近作者,和作者的心产生共鸣。评价型笔记是对书刊某些方面进行评价,为他人阅读提供借鉴。以为无论何种方法都对提高阅读效果十分有益。阅读中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高。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四(2)班全体学生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研究中提高。

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20xx年9月,制定研究方案

20xx年10月-20xx年1月:形成较完善的课外阅读制度,并在班级实施

20xx年2月-20xx年5月:改进课外阅读教育实验,提高课外阅读教育效益。

20xx年6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

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应用的设想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仅靠课内阅读,更多靠课外阅读。新大纳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又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新大纲强调了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对积累语言材料和提高读写能力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情感的发展。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学生智力背景的有效手段。通过这次研究,使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达到课内教学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补充课内教学这种相辅相成的状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

方案四:“创新写作实验与研究”课题个人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1.时代的呼唤。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课程目标》“表达与交流”要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优秀的佳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3.改变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大多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这种作文形式新、约束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能,展现个性的广阔天地,便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符合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方向。

但是,归纳学生的材料作文写作,主要存在“四大难”。(1)脑袋空空,寻找素材难。(2)假话连篇,抒写真情难。(3)题材老旧,标新立异难。(4)语言贫乏,准确表达难。

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1)认识模糊,训练不到位。很少有教师从课堂教学到批改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2)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得分捷径。因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及老师的作文训练是以应试为中心的,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再强调立意、选材、结构、谋篇,不再要求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而是片面追求得分捷径。(3)观念滞后,重视不够。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有材料作文。正因为它是一种新生事物,好些人困于传统的观念一时还转不过弯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去好好地研究它、也不去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训练,从而导致作文教学与实际需要的脱轨。(4)课程资源配置严重不足。

二、研究目标

1.探索语文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优化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2.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提升学生作文素质和语文教学成绩,进而形成语文教育的特色,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三、研究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学生是本研究一切活动的参与主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与特点,来展开实验。自主在本实验中即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主体性贯穿始终,只有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

2、实践性原则:研究学生创新能力教学的各种途径与方法,都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活动来体现。实践是认识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活动设计的实践性,为主体的有效参与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3、开放性原则:教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评价开放,应是本研究遵循的原则。内容的开放,有利于教育综合信息的整合,更适应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需要;形式的开放,有效地拓宽教育的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方法的开放,有利于激活思维,使策略运用准确到位,促进实践的深入实施;评价的开放,有利于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形成,推动课题的实施。

四、研究内容

根据自己多年带高三的工作实际和毕业班的学生需求,我将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定位为“创新写作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学会写新材料作文”。

五、研究步骤

1.研究周期:四年(20xx年3月——2015年9月)

2.研究步骤:

分三个阶段展开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3——20xx.9)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新课改相关的理论与作文教育理论。利用图书室、互联网、自订(购)的报刊杂志(书籍)学习,不断开阔知识视野,丰富理论水平。

在学生中进行作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为课题提供重要依据。

确定自己子课题的研究方向为“高三学生如何写新材料作文”。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9——20xx.6)

具体研究分三步走:

1.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20xx.9——20xx.9)

2.积累作文写作素材。(20xx.9——20xx.9)

3.合理安排文章结构。(20xx.9——20xx.6)

任务及措施:

(1)总结个人课题研究得失,并围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理论支撑、原则方法、研究过程以及预期成果等,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展开讨论,反复论证修改形成深化研究的新的课题方案。

(2)按方案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并收集有关材料。

(3)根据效果调整或完善课题研究。

(4)总结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20xx.6—2015.9)

整合有关资料,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1.在研究前,采用文献法,查阅了大量先进理论、他人研究成果,并认真学习、分析和研究,吸收其精华。

2.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综合法(理解、阐释、反思、体验、感悟等)等方法。

3.在研究后,采用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研究效果调查法等。

具体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途径:

第一、指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自然,以积累创新素材。

第二、开展艺术欣赏,以感悟创新之美。

第三、轻松作文,以营造创新氛围。

第四、写想象作文,以便获取创新灵感。

第五、打破思维定势,以便掌握创新方法。

第六、作文指导和评点侧重命题、选材、结构、语言,以体验创新乐趣。

七、课题预期成果形式

1.20xx年10月拟完成《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观摩课的录制,做好课后反思及教学案例分析。

2.20xx年10月拟完成有关材料作文写作技巧方面指导论文2篇。

3.20xx年1月前指导学生参加中语会“创新杯”作文竞赛,获奖学生在10人次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微型日记课题研究方案
  • 1、微型课题研究方案(2016-08-0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专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56852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