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 随笔 80篇集锦

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 随笔 80篇集锦

2015-07-21 14:53:06 编辑:chen15372000260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1 教育随笔:只要说得有理就行...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
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1.教育随笔:只要说得有理就行
最近,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阅读活动,阅读故事《狐狸与乌鸦》。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欣赏色彩鲜艳的故事书封面:丛林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树旁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这一画面令孩子们的眼睛为之一亮。我说:“小朋友们看了美丽的封面,你们会想到什么呢?”顿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嚷开了:“我想知道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它们面对面的,在说些什么呢?”“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经验,他们观察分析画面,想像一些故事情节,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理解远离了作品的原意。有的说:“乌鸦骗了狐狸,给它的肉是假的。”有的说:“狐狸要乌鸦做女王,所以乌鸦把肉送给狐狸吃。”还有的说:“狐狸肚子很饿,肉是向乌鸦要来吃的。”没有一个孩子能讲到:乌鸦是因为听了狐狸的好话而上当受骗的,狐狸的那块肉是从乌鸦嘴里骗来的。而且,最后孩子们所表达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婷婷说:“我喜欢狐狸,因为狐狸聪明、会动脑筋,所以得到了那块肉。”涛涛说:“我喜欢乌鸦,因为乌鸦善良、心好,自己舍不得吃,把肉让给了狐狸。”丽丽干脆说:“我想告诉狐狸和乌鸦,你们不要骗来骗去,应该自己去劳动找吃的。”最终,孩子也没有说到故事的主题上来。在活动结束前,我让孩子们讲述故事,每个孩子都讲了自己所看懂的故事。
    活动后,我反思这个问题:在阅读活动中,孩子们所理解的故事情节远离文学作品原意时,教师应该如何作出反应,是去顺应孩子,呵护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提升他们的经验呢?还是按部就班地追求原定的教学目标,把孩子的思路引向作品的主题呢?
    我想,我们所追求的应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更要考虑实现这个目标是否有价值,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和方式是否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不要太在意活动的结果是不是符合作品本身,而应更多关注活动是否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孩子的发言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在交流中能否擦出火花,产生共鸣?文学作品本身也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家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孩子的思路引向“标准答案”,让学生掌握“标准答案”。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教学哪还谈得上有创造性、有个性呢? (选自《幼儿教育》)
 
       2.教育随笔:“对不起”之后
一次玩结构游戏,小宇动手拿了龙龙的玩具,龙龙执意不肯。小宇用力打了一下龙龙,手还没缩回来,嘴里已经很顺溜地冒出一句“对不起”,说完依旧继续和龙龙争抢玩具。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告状。我走了过去,龙龙像见了救星一样哭诉着说:“他抢我的玩具,还打我。”小宇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龙龙满脸通红,鼓着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让人吃惊的话:“我打你一下,也给你说对不起。”顺势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时阻止,避免了一场“战争”。龙龙的这个举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孩子发生矛盾时一句“对不起”真能解决问题吗?
    从两个孩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对不起”这句话当成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只要说了“对不起”,而另一个小朋友就一定会说“没关系”,接下来就没事了。在他们眼里一句“对不起”几乎是万能的。所以,他们才理所当然地一边做伤害别人的事,一边“对不起”脱口而出。
    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我们处理幼儿矛盾时的方法有直接关系。我们教师普遍用的方法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先批评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该道歉的道歉,该玩的继续玩。我们只教会了幼儿说“对不起”,却没有教幼儿怎样才能不用说“对不起”。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教会了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而忽略了帮助孩子在交往中解决矛盾的能力。抢玩具事件中,小宇肯定知道抢玩具是不对的,但他还是抢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会常说“对不起”。他们做事前从不想后果。
    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对不起”只是对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说句“对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改正,但对对方造成的伤害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明白,说了“对不起”以后,事情不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上的安慰转化成幼儿能够明白的具体行动上的安慰,让幼儿看得见,摸得到,便于执行。如让幼儿帮助对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泪等等。这样,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不仅有机会释放心中的愧疚,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渐渐学会在行动之前多想想行为的后果,这样对孩子才更有教育意义,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律,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的发生。(吴文婷 明珠幼儿园)    
 
        3.教育随笔:当孩子吵吵闹闹时,老师该怎么办……
在科学活动“小电珠亮了”中,陈老师的小实验让孩子们兴奋起来。当老师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要用到电”时,话音刚落,许多孩子就高高地举起了手。小小说:“电视机。”丹丹说:“空调”。悦悦说。“电扇”……“我!我!”老师的“点问”跟不上孩子们想回答的欲望,孩子们不再等得到老师的允许,已经开始交头接耳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电脑”“手机”“遥控板”“电视机”“电话”“电扇”……孩子们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噼噼啪啪地说个不停,不管重复不重复别人的答案,不顾老师要求举手说话的规则。年轻的陈老师一时不知所措。“安静!安静!举手说!”陈老师的要求被孩子们的声音给淹没了,谁也没有理会她。“噪音,这是噪音!”陈老师刚刚在“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活动中给孩子们讲了噪音污染,以为这样的提醒会管用,可是孩子们说得更高兴了。“表扬丽丽,表扬果果。”陈老师明白孩子们的心理,可是没有料到,只有几个孩子看着老师,更多的孩子并没有停止说话的意思。“等会儿不许讲话的孩子做小实验!”陈老师有点火了,把嗓门提高了八度,部分孩子的声音也小了,但还有几个说得眉飞色舞的孩子很忘我地在讨论。“批评乐乐,批评卓卓!”陈老师很严厉地指着站起来讲话的“大嗓门”乐乐和卓卓。乐乐看看老师闭嘴了,卓卓也坐了下来,孩子们终于又把目光投向有些恼怒的陈老师。“下面老师再问一个问题……”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老师们经常遇到陈老师那样的尴尬,老师们也常常抱怨孩子们不守规矩,不听话。于是,老师们常常运用以下方法制止孩子们:1.提醒规则。2.说服教育。如“噪音,这是噪音!”3.表扬个别,树立榜样。4.威胁。如“等会儿不许讲话的孩子做小实验!”5.杀一儆百。6.大嗓门压大嗓门,老师提高声音。7.许诺诱惑。如让听话的孩子怎样怎样等。8.实在没有招了就整顿纪律。如拍手或“一、二、三坐好了!”
    其实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我们会发现,孩子有表达的欲望,七嘴八舌说话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处理孩子七嘴八舌问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们的观念出了问题,方法欠妥当。在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参与、交流的需要,他们需要释放自己的感悟、发现、想象、思考等等。因此,遇到这样七嘴八舌的情况,老师只需要给予全体孩子几分钟自由表达、交流讨论的时间,每一个孩子表达的需要都会得到满足,而我们的老师这时候只需要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就可以了。(谭明琴 重庆市涪陵区幼儿园)
 
      4.教育随笔:孩子喜欢老师牵他的手
每次我给小班带班时,孩子们总喜欢和我谈话、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有时护送孩子上厕所的时候他们总喜欢牵着我的手走,并且见了别的小朋友还高兴地说:“老师牵我的手了!”
今天,又是我给小班带班了,下课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厕所,这时李锦华小朋友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去。当我从厕所出来时,有好几个小朋友在那里等我并且争先恐后的抢着牵我的手,于是我牵着他们的手边走边问:“你们小解了吗?”锦华说:“没有。”“那么你们到厕所干吗呢?”他笑了笑说:“我们想牵你的手。”我听了不禁一愣,只是想牵一牵老师的手,就陪老师走一趟,这是多么天真的孩子呀!他们的想法是那样的单纯,做法又是那样的幼稚。只想和老师亲近一下,哪怕只是牵牵老师的手就已经很满足了!
由此,我想到在一日活动中,往往会忽视某个细节,因此,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刚离开妈妈的怀抱多么需要温暖呀,哪怕是牵牵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蛋,他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心理、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从心里爱老师、爱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郭承花 山东省寿光市李官幼儿园)
 
       5.教育随笔:幼儿园里无小事
中午,康瑶老师像往常一样,对照着服药记录表,为孩子们核对分发药品。“中五班,高宸岳,消食片……”康老师打开药瓶,取出药片:“呀,这养心氏药丸不是只有成人才能服用吗?”康老师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核对着早晨入园时宸岳奶奶写下的服药明细:“陈老师,你快给高宸岳家长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宸岳的具体服药情况……”
 原来,宸岳奶奶在匆忙之中,错把自己服用的药丸当成消食片装进了药瓶。“幸亏你们发现了,否则,孩子吃错了药,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真的谢谢你们!”宸岳爸爸满怀感激之情,给幼儿园送来了感谢信。
给幼儿服药,这似乎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只需要教师按时分发,督促幼儿服用即可,经常有家长认为此事简单而不屑一顾,甚至不愿意配合填写服药记录表。今天的事,让所有的人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了“幼儿园里无小事”,更让家长们感受到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细致的重要性。“我一直觉得你们太细致了,服个药还要详细登记,今天才知道,幼儿园里无小事,你们是对孩子负责……”宸岳爸爸不停地表达着他内心的感激之情,这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的细心工作是值得的!
    是的,幼儿园里无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吃饭、小便、喝水、游戏……每件事都很重要,每件事都需要我们用爱去操作。或许,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成就了孩子们的健康与快乐。幼儿园里无小事,做好这些小事,就是我们的选择,就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价值的体现!(张瑞丰 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幼儿园)
        
            6.教育随笔:多给孩子一点游戏的自由
午餐时段,先吃完饭的孩子搬着椅子到走廊内坐下来看书,或者安静地玩一些毛绒玩具,这是我们班的一条规则。最近几天,却总是有几个“不安分”的孩子,不时离开小椅子,跑到玻璃窗前,隔空抓一把,又兴奋地回到座位上,几个人一起哈哈大笑。孩子们在做什么?别扰乱了安静的进餐秩序!我有些担心,远远地盯着孩子们的举动。教室的玻璃窗上布置了孩子们的泥工作品,苹果、香蕉、葡萄、菠萝……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水果店。孩子们飞奔到窗前,伸手一抓,又握着拳头跑回去,几个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没完。难道孩子们在“买水果”?我似乎有点理解他们了:虽然只是假模假样地伸手在空中抓一把,却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多开心呀!或许,让孩子们快乐的原因,就在于这小小的自由吧。我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规则要求,让孩子们多一点点游戏的自由?
于是,我没有制止孩子们的“顽皮”行为,而是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了起来:“我是水果店的老板娘,你们来买的人太多了,我的店里挤不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你别急,我们可以轮流来买!”很快,孩子们就用体育游戏中“拍手接力”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先请两个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去买,回来时拍一下另两个小朋友的手,他们就接着去买,依次轮换。瞧,水果店里秩序井然,孩子们轻松自由地玩着,不时有孩子把拳头伸到我面前:“老师,给你一个苹果!”哈哈,我也跟着孩子们享受到了一份悠闲自得的快乐!
是的,改变一点规则,多给孩子一点自由,我们就能享受到和孩子一起自主游戏的快乐。我想,只有老师成为孩子们的游戏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孩子们才会获得真正的游戏自由。(李新霞 江苏省江阴市机关幼儿园)
7.教育随笔:放手不放眼
角色游戏中,我发现“小吃店”的桌面上,堆满了可乐、水果、茶杯、筷子、碗、水饺……满满的一桌子,显得零乱不堪,就忍不住地走过去整理——此时,我是清洁员;客人点菜了,人手不够我也连忙主动前往帮忙——此时,我是“助人为乐”的“雷锋”;走到菜市场和水果店,发现菜没了,水果也没了,就赶紧跟售货员说:“没菜了,你们得赶紧去进货!”——此时,我是指挥员;超市里的东西掉地上了,我又忙着捡起来,归整着货架上的物品,让它们摆得整齐而有规律——此时,我是售货员;一听到有两个孩子的争论声,我知道是孩子又因游戏吵架了,立即前往解决——此时,我是灭火的“消防员”……在整个角色游戏中,多重角色身份的我忙得晕头转向,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又指导了孩子什么,只觉得这样好累!
游戏过后,静下心来回顾与审视自己在角色游戏中的教育行为,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妥之处:
1.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过高。比如,小吃店必须整洁、有序;孩子要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孩子的争论就是吵架,这是不允许的,他们必须学会自己协商友好地解决矛盾……于是,老师要在这里指手划脚,要到那里帮忙……这样,不累才怪呢。
2.整体观察不够。教师因忙着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只关注细节,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看似发现了游戏中的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指导策略是那么苍白而又无效。
3.教师是主角,孩子成配角。游戏中,教师把自己定位为活动的指挥者,不能真正退位,不能引导孩子自己尝试想办法解决困难!
于是,在以后的角色游戏组织中,我调整了策略:
1.在游戏前把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提出解决的对策,老师再以简洁的语言加以梳理,便于幼儿理解。
2.教师退位,重点以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为主,等待最适宜的时机再介入指导。当然,如果孩子出现危险情况时,必须立即介入解决,不能等待。
3.注重游戏后的评价活动。把活动中发现的情况或以录像、相片的形式进行回放,或以语言的形式把现象描述给孩子,或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发现,说说自己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等等,再让幼儿来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说说哪些方法好,如果再遇到这些问题,还可以怎么做更好。这样,使评价成为促进游戏水平发展的有效推手。
于是,在同样的角色游戏活动时,我轻松了许多。活动一开始,我以谈话形式引入,把问题抛给孩子,“菜市场没菜了怎么办?要到哪里进货?小吃店要怎样做才能吸引顾客?”等等,让幼儿提出对策;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讨论中得来的方法,学习自己整理货架,发现货架没货了自己进货,菜市场和水果店没有再出现断货现象了。而我呢,找到一个既可以观察到全班幼儿活动,又能重点观察超市和小吃店这两个活动区域,不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幼儿的活动情况,整理着自己在评价时要引导幼儿讨论的问题。虽然自己放手了,可是不放眼。我的一双眼睛仍旧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扫视着幼儿的活动。嘿,感觉还真是轻松了许多。是啊,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少一点,一次游戏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教师做为旁观者、观察者,把活动的主阵地交给幼儿,自己当一次“如来佛”,既能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又能运筹帷幄,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这样,既能观察了解到幼儿的整体情况,又能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也才是智慧的教育。(曾惠梅 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8.教育随笔:故事,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故事教学法能将枯燥、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化,不仅能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幼儿更易于接受数学、更乐于学习数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围绕教学目标选故事,故事内容按需增减
数学教学中选取的故事要为完成数学目标服务,并根据目标需要对故事进行增减和取舍,以帮助幼儿理解、探究数学知识。
比如,在进行颜色分类教学时我选用了故事《三只蝴蝶》。它讲述了三种不同颜色的蝴蝶在寻找避雨地方时遇到了三种不同颜色的花,由于花朵要求相同颜色的蝴蝶才可以进来,但三只蝴蝶不愿意分开,因而它们都没有到花朵下避雨。该故事教育孩子好朋友要同甘共苦、团结友爱,但这一主题思想难以为数学教学服务。于是,我对故事进行了修改: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到你的叶子底下来躲躲雨吧!红花说:红蝴蝶的颜色像我请进来。于是红蝴蝶躲进了红花的叶子底下……根据改编的故事内容,幼儿自然而然地将物体按照颜色对应的关系来进行操作。
二、巧用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幼儿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若能巧妙设置故事情境,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良效。
比如,在进行“谁高谁矮”数学活动时我给幼儿设置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一天,动物幼儿园来了三只小猴,一只是小红,一只是小绿,一只是小黄。这三只小猴很调皮,它们一会儿爬高,一会儿爬低。一天,山羊老师让它们排好队,说:矮个排在前面,高个排后面。”谁知,小红听见了赶忙找来了一张小椅子,爬上去,说:“我最高,我排最后面。”小绿一见急了,找来一张大椅子,爬了上去……讲完故事后,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这三只小猴到底谁高谁矮呢?小红和小绿那样比高矮合适吗?怎样才能比较出它们谁高谁矮呢?”从而激发了幼儿探究“怎样比高矮”的兴趣,进而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了比较的规则和意义。又如,在“比较大小”数学活动的操作环节,我依据故事《两只笨狗熊》设置了相关情境,并提问:“大懒和小懒的面包怎么会一会儿变成大的,一会儿又变成小的呢?”通过积极思考,幼儿能理解到物体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与参照物的大小有关系等。
三、挖掘故事中的数学元素,做好数学教学的媒介
在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数学元素,并灵活地将之运用于有关的数学教学之中,让故事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效媒介,这有助于将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从而轻松快乐地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故事《三只熊》中的熊爸爸用大的物品,熊妈妈用中等的物品,熊宝宝用小的物品,能很好地帮助幼儿领悟大小物品之间的匹配关系。故事《小兔子照太阳》能帮助幼儿正确地感知1~4个物品的数量。又如,故事《两只笨狗熊》中两块面包大小的不断变化,一方面能帮助幼儿正确区分大小,另一方面能帮助幼儿理解物体问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上述故事若能择机运用在相关的数学教学之中,则能很好地帮助幼儿掌握其中的对应、匹配以及数量等关系。(宗静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幼儿园)
 
9.教育随笔:用自己的方式去表演
最近,班上幼儿掀起了环保热,他们在各活动区忙碌地准备着环保的宣传工作。随着对噪音污染的深入探究,孩子们不仅找出了生活中的噪音,还指出了噪音的危害。表演区的幼儿想表演有关噪音污染方面的宣传剧,在一本都是环保故事的图书上,他们看到了《耳朵兄弟的奇遇》这一童话剧。剧中讲述了生活在城市中的耳朵兄弟深受噪音的危害,善良美丽的小鸟带他们来到了一个环境优美、没有噪音的地方,那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兄弟俩太喜欢这个地方了,决心向城市里的人们宣传减少噪音污染的重要性,他们还发动身边的好朋友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做一名最棒的环保小卫士。
孩子们想表演这个童话剧,但不知道怎么排练。我便以其中一员的身份加入,他们高兴极了,还给我封了一个“顾问”的称号。
在正式排练前,我先和孩子们分析剧中有哪些角色,不同的角色都有什么特点;然后,我分配角色,让他们各自背台词。结果第一次合练让我大为吃惊。表演时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背台词上,完全忽视了表演。难道是我的引导出问题了?我开始反思。我一边用心体会幼儿表演活动的实质,一边努力寻找适宜、恰当的引导方法。我带着幼儿重新理解了《耳朵兄弟的奇遇》这一童话剧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我引导幼儿自己制定表演计划。孩子们在计划中提到了要理解、熟悉内容,要准备服装、道具,要邀请大家来观看演出,等等。
接着,我完全退了出来,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方式去表演。他们的表演虽然不是那么规范,但每个角色都表演得特别投入。他们的台词是不确定的,今天这样说,明天又改成那样说了,但意思没有变。没想到,孩子们的创造力那么强,语言那么丰富
孩子们将表演计划执行得相当好,服装、道具准备得非常充分,表演也很到位。他们的童话剧上演了,博得了班上其他幼儿的热烈掌声。进行修改、完善后,孩子们还为全园小朋友进行了表演。
幼儿的表演活动不同于成人的戏剧表演,它具有自主性、自娱性、游戏性。在这类活动中,幼儿可以摆脱真实情景的束缚,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教师不必过多地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而是要创造机会和条件,给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注意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支持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这样更能发挥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孟凡星 北京棉花胡同幼儿园)
 
10.教育随笔:适时出现的苹果贴纸
“瓶娃娃”是“数宝宝乐园”里的游戏材料,幼儿可根据教师事先贴在瓶子身上的颜色标记和点子数在瓶子里插入相应颜色和数量的吸管。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差异,我在贴点子时设计了不同的难度:一种是封闭图形,一种是不封闭图形。
我估计中班幼儿在数封闭图形的点子数时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准备了可以作为数数起始点标记物的苹果贴纸。但什么时候投放苹果贴纸比较合适呢?我作了一次尝试。在幼儿第一次游戏时,我先不投放苹果贴纸。正如我所料,幼儿在数封闭图形的点子数时往往会数不清。于是,我站在一旁观察孩子们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我发现有些孩子玩了一会儿后放弃了,转到不封闭的点子图了。而有一小部分孩子想到用手按住一个点子作为起始记号,但由于孩子手比较小,要在数的过程中始终按住那个点有困难。我想这是我应该介人的时候了。我把孩子们召集起来,让他们说说在玩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还让洋洋说说想到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困难。洋洋说,他想到用手按住一个点子作为数数起始的记号,但有时手会移动。这时,我拿出了苹果贴纸,有个孩子叫了起来:“把苹果贴纸贴在一个点子旁边作标记就可以数清楚点子了。”有了记号,再数封闭图形上的点子数自然容易多了。就算是能力稍弱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数清。孩子们可高兴了
在区角活动中,游戏材料不仅要体现层次性,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还要注意投放的时机。就像苹果贴纸,如果我在一开始就投放,可能会对幼儿的自主探究造成一定的干扰,但在幼儿遇到困难有需求时再投放,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正可谓“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沈宁 江苏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11.教育随笔:小班离园变奏曲
小班第一天的离园环节紧张而忙碌。尽管已经提前告知家长,孩子小,行动会慢一些,希望耐心配合,遵守规定在活动室门口的等侯线外排队等候不要拥挤;尽管班级教师明确分工,一人照顾孩子,一人接待家长,可离园时,还是出现了混乱局面。
孩子们的常规还没有建立,听到老师喊大名,没有反应;小班孩子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到别的孩子一走,自己也要跟着走,看到老师拦着,刚刚稳定的情绪又出现波动。有的家长格外着急,特别是听到孩子的哭声,硬要往里冲。结果,老师焦头烂额,许多家长最后陪着孩子一起流着泪离开幼儿园。而老师精心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减少分离焦虑的活动和措施的效果也因为离园环节大打折扣。
老师在离园环节中一味地强调家长和孩子不着急,等一等,而忽视了家长和孩子的感受,没有顾及亲子双方希望尽快见面、不愿长时间等待的迫切心情。殊不知,家长对孩子上幼儿园的焦虑,甚至比孩子还强烈。这时,耐心等待对家长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晚间离园环节虽然时间比较短,但不仅是保教工作的一个环节,更是家园联系的一扇窗口,是家长直接观察和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果此环节出现问题,不仅让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在家长心中大打折扣,更会让家长对教师失去信心。如何让每天的晚间离园环节重新井然有序,带着深深的思考,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变集体为分组
小班孩子刚来幼儿园,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往往一位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的情绪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离园环节。为此,我们积极发挥班级组的优势,把孩子分成三组分别由三位教师组织。这时,每位教师负责八九位孩子,人数的减少让孩子有更多与教师接触的机会,师幼互动的亲密、教师的悉心照顾给孩子带来了足够的安全感,更利于孩子稳定情绪,适应面对一大群家长到来后的新环境。人数的减少也有利于家长很快与宝宝相见。
二、变固定场地为多场地
在离园环节中,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避免出现小班孩子跑丢的现象,我们往往只打开活动室的一扇门,哪怕家长再多也都集中在这一个出口,因此导致家长的等待时间很长。其实,幼儿园里有很多孩子喜欢的地方,为什么离园偏偏要在活动室里边呢?户外活动场地里的滑梯、转椅是孩子们的最爱;小花园旁边的假山更深深吸引着孩子。于是,我们把晚间离园时的游戏提前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自己选择想玩的游戏,自然分成三组。三组孩子分别由一位教师带着,或者一起看看花,或者围坐在草地上做游戏,或者一起去池塘边看小鱼。不需要老师过多地组织,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不再用期盼的眼神盯着远处的家长。我们则把孩子离园的地点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告知家长,避免了原来家长接孩子要先告诉接待教师、让教师去叫宝宝、宝宝再出来的繁琐环节。
三、变单一方式为情景游戏
在离园环节中,我们不仅注重交接的秩序、孩子和家长的情绪,还要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渗透在离园环节中,让家长在接孩子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真正让离园环节成为教师工作的“明信片”。
小班孩子喜爱游戏,为此,我们安排和孩子一起玩简短的游戏,如快乐的小鸡、小孩小孩真爱玩、捡树叶、手指藏起来等,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看到孩子们快乐有序的游戏场景,家长也自然放心地在一旁静静等待,时不时还提示孩子们要跟上老师的要求,俨然是老师的好帮手。
我们还把单调的摆手再见,变成“送你抱抱”的有趣游戏,让宝宝们知道爱老师就要用力抱一抱。在亲亲抱抱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询问:“今天谁来接宝宝?”宝宝几乎都是很自然地应答:“妈妈接宝宝”。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实现了环节过渡,还提高了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的离园环节只经过了三个很细小的改变,但一下子变得井然有序。现在的离园环节,孩子们围坐在教师身边做游戏,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家长的催促变成了:“宝宝不着急,妈妈在一旁等着你。”从孩子、家长的变化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到,教师要敏于关注工作中的各个问题,寻找每个小问题背后的原因,只有用研究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会让我们的工作不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而是充满创造的幸福事业。(王建新 北京市延庆县第二幼儿园)
 
        12.教育随笔:“比”出来的问题
大班的孩子对于跳绳游戏既熟悉又陌生,他们经常看到哥哥姐姐或者爸爸妈妈跳绳。但最初接触跳绳孩子们会觉得很难,模仿着别人抡绳、跳跃,累得气喘嘘嘘,还是不能自如地跳过几个。
为了让孩子们逐渐学会跳绳,增加对跳绳运动的兴趣,我们利用各种游戏进行练习,还在班上设置了跳绳记录表,每周都记下跳绳的结果。这些方法确实很有效,很多孩子的跳绳动作逐渐协调,数量在逐渐增加。孩子们每次都兴奋地比较着:“我比你跳的多!”“美美只跳了6个。”教师也经常关注,和孩子一起比较谁跳的多,谁跳的少。这时我发现有几名孩子总是离小朋友远远的,看他们的记录格中,一个数字都没有。甚至在进行跳绳游戏时,几名小朋友干脆躲进大型玩具的滚筒里,藏在那里悄悄地聊天。
“孩子们,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吧。”老师站在滚筒外,想邀请他们出来参与游戏,可是这些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老师,我们在这里凉快一会儿。”“对,我们跳热了。”
这时有几名孩子听见了,走过来:“他们不会跳,连抡绳子的动作都不会!他们特笨。”“谁不会,谁笨?我们只是歇会儿。”“你们今天根本就没跳。”孩子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起来。
躲在滚筒里的孩子们小脸微微发红,女孩子的眼圈甚至开始红了。看着孩子躲避的眼神,我心里特别不舒服。
其实,我知道他们几个都是做事很认真的孩子。只是由于没掌握跳绳方法,加上自身协调控制能力比较差,学得比其他小朋友慢一些。而每次班上小朋友兴奋地比较跳绳数量时,他们总是默不出声,有意识地回避小朋友的谈论,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加上小朋友不经意的伤害,他们几个开始躲避老师和小朋友,个别孩子干脆放弃练习。
孩子的表现点醒了我:为什么我们总要用一个标准或者数量来衡量每一位孩子,并把不同孩子相互比较呢?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家都在互相比较,“和……比”成了教师和家长的口头禅。不如别人时,我们要“赶”;并驾齐驱时,我们要“超”;“比一比”成了前进的动力。这种“比”带来的是单一的线性发展,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是为了超越他人,而非主动提升自己。我们现在强调孩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应该是以每名幼儿自身的能力倾向为基础的提高,而非单一的横向比较。
感悟到这一点,我静下心来,对跳绳运动进行了认真分析:跳绳作为一种动作技能,它的获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通过对“跳绳”运动感知、表象和理解或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练习才能完成。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必然掺杂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只有清楚地了解幼儿在学习“跳绳”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变化,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优化“跳绳”活动中的教与学。
于是在日常游戏时,我们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如对跳绳数量多、动作连贯、控制力强的幼儿,提供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跳法,如反跳、单脚跳、双脚交替跳、双人跳绳、跳大绳等。这些花样跳绳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虽然有的动作很难,但孩子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乐趣;对于掌握得不好的孩子,教师多耐心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以便形成正确、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我们利用拍照片、录像的手段,再现幼儿的练习情况,供幼儿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同时提醒孩子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注意绳长、握绳的位置等细节对跳绳动作的影响,并帮助孩子改进;对于动作发展较差的幼儿,降低动作难度分步掌握,同时多示范多鼓励,提升孩子的信心和兴趣。
分层指导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原来那些表格中一个数字都没有的孩子,数量也开始逐渐增加,他们也开始兴奋地议论着:“老师,您看我比原来跳的多了。”“老师,我再努力几天,就能跳100个了。”“我们什么时候举行跳绳比赛呀?”自信洋溢在孩子们脸上。原来那种放弃、躲避的心理消失了,他们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比过去进步了。
幼儿之间永远存在着个体差异,当幼儿不自信或者想要放弃时,教师要接纳、分析孩子的差异,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不同孩子的发展,让幼儿做学习的主人,享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穆东燕 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幼儿园)
 
          13.教育随笔:老师我也去——孩子起哄怎么办
“孩子们,安静了,你们想不想听昨天没有讲完的那个故事呀?“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老师开始讲故事了,可是刚刚讲了两句,旸阳就喊着要去上厕所,老师没有停下来,而是冲他点点头,示意要他轻轻地去。可是还没有走到厕所,就有好几个孩子都说要上厕所,老师觉得很奇怪,讲故事之前,明明已经提醒他们上厕所了,这不还是起哄吗?老师是该同意还是该反对呢?
1、就是想“溜溜”?——那就去吧
有时候,孩子没有事就像溜达溜达,教师完全可以满足幼儿这种需求,但为逐渐增强幼儿集体活动的意识,教师还是应该适当有些要求。尤其是大班的幼儿,为了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在分散活都干时上厕所的习惯,为集体活动做好准备。
2、凑热闹很好玩?——暂时放下眼前事情
老师们都知道孩子喜欢模仿,所以老师常常树立榜样,激励幼儿向同伴学习,要知道,孩子并不是什么都爱听老师的,也不是你想让他模仿谁就模仿谁,而是他们喜欢模仿谁就模仿谁,他们觉得谁做的事情跟大家不一样,就喜欢凑热闹,模仿一下。在他们看来,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能给他们带来不少乐趣,好吧,如果眼前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非做不可得事情,那就暂时放下,让孩子凑个热闹吧。
3、欺负人?——考虑周全,提前提个要求。
现在的孩子都非常的机灵,不同老师带班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老师带班时,他们很少起哄,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有要求,而年轻老师带班时,就会成心起哄,当然,这也不能怪孩子,只要教师在活动的时候考虑周全,并说清楚要求,不给幼儿钻空子的机会,自然就不会被孩子“欺负”了。
4、不喜欢?——选择事宜的活动
有时候,幼儿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组织活动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幼儿部感兴趣,就会找理由做别的事情,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操作材料要是和不同年龄班级幼儿的特点,使幼儿积极参与,投入其中,自然就不会起哄了。(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14.教育随笔:学会等待不伤害孩子的兴趣
玩沙活动每个孩子都喜欢,又到了玩沙的时间了,孩子们象欢乐的小鸟一样“飞”到了沙地,一个个很快找到了自己玩的地方,饶有兴趣地玩起沙子来。
不知不觉,玩沙的时间结束了,我对孩子们说:“宝贝们把玩具收起来,我们该回活动室洗手了。”我连喊了三声,孩子们都整理好了玩沙工具,只有乐乐没有整理,还在那边玩。我喊了一声乐乐!乐乐说:“我还不想回去呢,再玩一分钟好吗?”是啊,孩子们正玩在兴头上,当然不愿意回教室了。但是,我也应该给孩子一个时间观念啊。于是,我说:“那好吧!再玩一分钟好了!”“好!”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生活中,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难免会碰到孩子们爱玩,不肯收玩具的情况,我们对待这一问题,要动脑筋,既要顾及孩子的兴趣,又要使孩子遵守一定的约定,“再玩一分钟”类似这样的提示与约定,会引导孩子们在欢快的心情中自然接受,不至于伤害孩子的兴趣和波及孩子的愉快情绪。(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15.教育随笔:用拥抱来稳定孩子们的情绪
这些天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我们也发现班里的小朋友来得越来越晚。8点半我刚开始点名,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小朋友,这时有个小男生在座位上哭了起来,我赶快把他请过来,摸了摸额头(因为昨天午睡起床后他跟我说有些头痛),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一个字“冷”,于是我的大手握住了他的小手,发现他的手指真的很冷,然后我又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帮他把眼泪擦干,不一会儿他就停止了哭泣,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我想起刚才在拥抱他的时候,边上很多小朋友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于是我就邀请其他的小朋友也上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说也奇怪,平时上来做游戏的时候总是乱哄哄的,这次倒是出奇地守纪律,一个一个上来,和我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与其说是我给他们一个拥抱,还不如说是小朋友们给了我许多个拥抱,一下子,教室里充满了温馨的暖流,孩子们脸上也洋溢着甜甜的笑容。 
我发现:拥抱是一种人与人的亲密接触,是心灵真情的表露,是爱心火花的迸发。我们时常会用拥抱来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当他们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怀抱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时,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情绪,一种深刻地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感。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就会用拥抱来稳定他们的情绪,当我与孩子的身体接触时,他们会感觉到好象被妈妈抱着一样,一股暖流随着我的拥抱输送到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孩子便会慢慢将情绪平静下来。拥抱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使他们不再拒绝我,而是从心里认识我,接纳我,依恋我。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吝惜自己的拥抱,慷慨地将你们的拥抱送给需要拥抱的孩子,抚慰他们的心灵,消除他们的不安,帮助孩子形成稳定的情绪,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16.教育随笔:细节的关注体现一个人的责任心
 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我很赞同。就像大船沉没源于一块有虫蛀小窟窿的木板给我们的启示一样:不要忽略小事,小事有时也会铸成大错。
 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历程。”“教师的一言一语、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我深知关注细节的重要性,时常要求自己做每件事情都不要忽略细节。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求孩子做到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关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自身行为的小细节:见面有礼貌的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这些细节的坚持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细节的关注体现一个人的责任心。
在与孩子交往中也要注意细节:听孩子讲话时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这样一个细节让孩子觉得老师就像朋友一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善于运用眼神,细小的动作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刚入小班时,有一个孩子分离焦虑特别严重,当别的孩子已参与到活动中来,他却还哇哇大哭,有一次离园,我亲亲地吻了一下他的脸颊并与他约定明天不哭了。第二天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开开心心的来到了幼儿园……家长说,你昨天亲了他,他开心地向家人宣布:“老师喜欢我,老师亲我了。”轻轻的一个吻换来了孩子顺利摆脱分离焦虑,真后悔为什么不早点亲亲他呢。在我们大人看来只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了,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成长中无法逾越的坎坎坷坷。
再如,每天的离园活动,家长总是询问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我想如果都以“很好”来回答,家长会认为老师可能没有关注到我孩子的表现。因此每天我都会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今天吃了几碗饭;在游戏中做了些什么;区域活动中操作了什么材料;心情如何;遇到特殊的事情,我会用笔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在离园的时候,一一反馈。来不及反馈的,在班级QQ群里反应。家长们听老师说得那么细,都开心地露出笑脸,“老师观察得真细啊,交到你们责任心强的老师手里,我们放心。”
每个人每天所做的都是一些重复的琐碎的平凡的小事,能称得上大事的没有多少件。但是能够把小事、平凡事做好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让我们都来关注细节,做这不平凡的人吧!(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17.教育随笔: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沟通,人与人之间永恒的话题,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气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一句话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和谁的沟通都应该是及时的,做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沟通工作,孩子亲不亲近你关键在于你,孩子能知道什么呢?他们因为畏惧老师,只有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底,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想办法把他们的想法挖出来。我们应该1.多观察孩子的表情,看的懂孩子的想法2.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想想如果自己是他会怎样想怎样做3.让学生匿名写下对自己的想法看法与要求4.玩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玩,和小朋友一起做值日5.及时和家长沟通6.给孩子更多的笑脸,让孩子敬重自己而不是畏惧自己7.用心鼓励赞美他们8.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9.尊重孩子,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10.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11.做和蔼可敬善良的好老师。(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18.教育随笔:如何对抗孩子的选择性障碍
“老师,我喜欢黄色还有紫色。”
“老师,我可以一个涂红色,一个涂橙色吗?”
“老师,我可不可以两个都要啊?”
“老师,这个我也想要。”……面对这些问题,我便开始思考起来,二选一有那么难吗?其实我起初并不是从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的细节中发现这些并不是很起眼的小问题。而是因为我自己,我一向给自己定位为“选择性障碍”,可能我这么说自己并不是很确切,但是我就是觉得,就我个人而言,做决定真的很难,二选一更难……和孩子们一样,生活中遇到问题我就举棋不定,优柔寡断,不知道如何选择。经常会问我身边的人,红色好还是黑色好?放这张图片还是选那张图片?到底是现在还是呆会呢?去还是不去?
从自己身上的点点滴滴发现,原来孩子们有时候也和我一样,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出现,就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发五角星,让孩子自己选一个颜色或者图案,但是往往有很多孩子在选的时候要考虑很久,左看右看都下不了决定。老师说请快一点,选哪个意义都是一样的,然后他们就不得不快点做出选择。还有就是画画涂颜色的时候,我也发现一部分幼儿,看着蜡笔“研究半天”,才选出要涂的颜色。还有个别幼儿,选一个颜色准备涂了,结果想了想又把选的蜡笔放回盒子,然后换一个颜色涂。
生活中的选择题太多了,面对这些矛盾的选择总是左右为难。相信不单单只是我有这些困扰吧!因为我发现身边有还有同事、家人、学生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如果来“对抗”我自己所定义的“选择性障碍”呢?
以我的困扰,我的经验来举例:
一、一一对比,排除选择就像四选一的选择题一样,几率只有25%,当你不确定答案,但是似曾相识的时候你该怎么选择呢?一般我会选择用排除法,针对每一个答案,找出突破口,排除疑虑的地方,剩下最后一个相对可信的答案。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例举方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只对个人喜好而言,不过对我来说还是蛮有用的。
二、逐一询问,征求意见一般孩子在幼儿园碰到这样的问题肯定来询问老师,或者小伙伴;在家就得征求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意见啦。而我们,则会选择同事或者比较亲近的人,也是因事而论。听取大众的意见,然后进行对比、选择,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哦。
三、细细思考,扪心自问一些重要的事情还是得自己做选择,虽然你做的选择在某些时候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也必须去做,那么就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那样做的结果又会怎么样?把能够预料得到的答案思考一下,或者把摆在面前的选择题细细斟酌,然后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怎么样的结果。
四、理清思路,请教专家找一个有见解、有学识、有经验的专家来帮你解决某些问题的时候,远比一个人静静揣摩,独自钻在牛角尖里要好的多。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意义就在这其中。所以有时候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再聪明的人也需要别人的指引。
相信很多人在我所定义的“选择性障碍”上还有更多的经验和方法。我只是从我身边的孩子、同事和我自己身上谈了谈一点小想法。
一个人的一生都要做很多的选择题,会想、会思考的人会做更多的选择题。有时候别太“细心”,有时候别太“多虑”,有时候别太“计较”,有时候别太“用心”。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当的心态,适当的处事方式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一生的选择题,在矛盾中突破障碍,在选择中把握机会……(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19.教育随笔:更多地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
班级的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和孩子平等相处,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当孩子犯错误时,细心地了解原因,耐心地进行引导;当孩子有进步时给予激励表扬,给孩子自信。颖颖的胆子有点小,想和老师交流,但又夸不出这一步。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上课的时候,她一般不举手回答问题。我们便将平时的观察、上课的表现等在家长来园和家长会中家长交流。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找颖颖聊天,特别是看到她主动期待的眼神时,就主动问问她。上课时也将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每一次都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起先,她看到我们总是很紧张,欲说有止。但时间久了,她有事情也会主动找我们,回答问题也比较主动了,对待别人的问题她也主动告诉老师。看着她的改变我们心里也非常的高兴。就因为我们的主动关注,细心了解,让她从不主动转换为主动,何乐而不为呢?更多地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好朋友,也让我们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更加亲近。(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20.教育随笔: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以“精讲多练”为主的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大家都熟知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学方法又可分为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纵观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需加强,已达到“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关键点一: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在我的体育课堂中,会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和改造,以便适合不同的学生水平。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知识信息变为输出状态的信息,以便学生掌握。因此,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尽可能做到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等。
关键点二:语言要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精讲多练”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当然,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对教材钻研把握到位,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关键点三:多用设问和解疑无论是体育教学中的讲解还是指导,都需有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最好是“问题串”来串联,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要注意:(1)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况,难易适度;(2)问题要明确具体;(3)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4)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错误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21.教育随笔:使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情景教育
小班的孩子常有忍不住伸出小手在琴键上摸一摸或在琴盖上翻一翻的想象,原因是他们对钢琴的好奇,有时候看着老师能弹出动听的音乐,也忍不住亲手试一试。看着孩子们对什么都感兴趣,心里很欣慰。然而这其中却隐藏着一些不安全的隐患,我的心中也多了一份担忧和不安。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了一计。这天,正好组织音乐活动,课前我趁孩子不注意时在手指上涂了一点红色颜料。弹完琴,我在盖琴盖时假装自己的手被琴盖夹住,我“哎哟”一声惨叫,并装出非常痛苦的神情,孩子们看到这情景,脸上快乐的笑容没有了,都愣愣地坐在那,有的也许受我的情绪感染,脸上也流露出痛苦的神情。当我装出更痛苦的样子时,琪琪伸出小手要帮我把琴盖掀开,我便暗中助他一臂之力。终于,琴盖被掀起,我的手也“得救”了,所有的孩子都舒了一口气。我边甩手指边说:“哎哟,疼死我啦!”“糟糕,血都夹出来了!”我伸出事先涂了红色颜料的手指,让那些爱玩琴的孩子看。孩子们的脸上露出害怕和痛苦的表情。我抓住时机教育:“钢琴能弹出很好听的音乐,大家都喜欢听,但如果乱玩琴、或者琴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还小,琴盖太重,一不小心就会夹住了,真疼!”。从此,再也没有孩子随便乱玩琴了。
由此可见,教师巧设“险境”使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情景教育,能让孩子们看到危险行为的后果,收到很好的教育效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创设更多不同的“险境”,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危险”,学会保护自已。(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22.教育随笔:谈谈幼儿园里易发的“抓伤”事件
一早打开电脑,惯例浏览博客,看到了小王老师的一篇“抓伤之后”,文中讲述了班中一位宝宝因被同伴抓伤脸部,引起家长不满,然后与家长沟通得以解决的事件。在文章最后,小王老师就本次事件做了一个反思,提出了一些注意点。正好上周五我当班放学时,两位老师都在教室门口关注家长的进进出出,忽视了班里没有被接走的几个孩子,也发生了抓伤事件,想就幼儿园里最易发的“小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防患未然,在“抓伤”之前。
“抓伤事件”虽然是小事,但所谓幼儿园里无小事,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孩子们每天开开心心来园,平平安安回家,杜绝磕磕碰碰的小伤害是很重要的。如何“防患未然”呢?1)时时关注。我们要把所有孩子“尽收眼底”,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一些特殊时段,如课间、饭后、游戏中、放学前,及时把矛盾解决在摇篮里,防止扩大。2)时时提醒。在组织各个活动时“心到、眼到、手到、嘴到”,将“遇事用嘴巴说而不是用手解决问题”的要求始终贯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帮助幼儿养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3)时时防范。有些孩子语言发展较差(这也是小班抓伤事件相对多一些的原因),遇事一急就要用手来解决,我们可以多留心孩子的手指甲,长了的及时修剪,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或降低抓伤的危害。
二、及时处理,在“抓伤”之时。
俗话说“百密一疏”,有时孩子之间的小争吵总会难免,万一发生了抓伤事件,老师的及时处理非常重要。首先,了解抓伤的程度,做好清洗消毒工作。然后,了解事件的发生缘由,及时给予疏导,也可以就事论事,利用一些谈话、讨论活动对全班进行实时教育。第三,与配班老师沟通,告知事件的处理情况,以备家长的询问。
三、有效沟通,在“抓伤”之后。
从老师的角度看,我们的眼里有三、四十个孩子。从家长的角度看,他们的眼里就只有自己家一个孩子,每天放学时,他们会特别关注孩子,吃好了吗?穿好了吗?睡好了吗?学好了吗?开心吗?所以,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有什么状况,我们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缘由,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处理的?主动承担责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谅解。这样,家长就会觉得老师是关心孩子的,也会比较容易取得谅解。如果一问三不知,那就被动了。(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23.教育随笔:教师要关注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班的孩子已经比较好动,打闹的现象也相继变得严重。区域游戏时,只听见建构区中传来“哇”的一声,原来是天天小朋友看到小晨小朋友用积木搭了一把宝剑,他也想要,伸手就拿,于是两人就发生了争吵。我过去想要制止,但是天天小朋友性格比较暴躁,说自己没有这个积木问他要,小晨不给两人就吵起来,当时我就把他带到一边小声对他说话,尽量让他先平静下来,对这两个小朋友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我们再想解决的方法,让这两个小朋友能和好。有的小朋友说好朋友是要相亲相爱,不能争来争去,我让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俩,再次告诉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最后两人总算雨过天晴了,并且合作拼搭了一把大宝剑。
幼儿入园后,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争执或打架现象。如何处理幼儿的打架行为呢?教师调解的问话要指向双方幼儿,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加深彼此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明白了打架是不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引导幼儿相互体谅,并且启发他们用合作的方法“建造一把大宝剑”,继续游戏。
教师要关注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表达情感、解决冲突的方式,所以,我就利用了孩子们熟悉的、身边的“蓝猫” 作为切入口,引导幼儿想正义、助人的方向发展,我仅利用了孩子们自己的资源,引导他们自己协商解决了问题。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给了孩子们一个解决问题、共同探讨的机会。从中孩子们知道遇到此类事件后应该如何解决,有了类似经验,并学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我认为如此解决问题比一般的说教更实际。(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24.教育随笔:让幼儿“学会学习” 教师该做些什么
让幼儿学会学习,教师该做些什么?的确,这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放任自流或瞎子摸灯?显然答案是否定的。11月29日,我有幸观摩了太仓市举办的“聚焦课堂,学会学习”骨干教师会课周活动,我得到了一些启示与体会。
一、让幼儿学会学习,教师应“敏锐善思”。
三个精彩的课堂教学,源于执教者的敏锐善思。三位教师都对教材、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特别沙一老师的大班艺术《熊和石头人》引领我们回到课堂教学产生的源头来思考,如音乐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而大班综合《超级模仿秀》更突出了教师对生活信息的敏锐洞察,将幼儿身边正在发生的“亚运”这一大事件融入活动中。
二、让幼儿学会学习,教师应“胆大心细”。
真正将课堂还给幼儿,教师也需大胆地学会放手,充分肯定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沙老师的《熊和石头人》中对此做了十分清晰的诠释。其中一个环节“请幼儿找个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幼儿自由自主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正因沙老师的大胆放手,留出想象和思维的空间给孩子们,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快乐。同时,对细节之处考虑周密,如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沙老师运用教师范唱,幼儿倾听就很快把知识点解决了”,“用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步,学一学大熊走”,自然中透过了巧妙,即感受了节奏,又不会使幼儿过分的兴奋。教师始终引在前,抛出问题,幼儿自己解决。充分体现了“学会学习”的精神,使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如何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如何帮助幼儿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教育好比牵着孩子教他学走路,要随时准备放手”。让幼儿学会学习,教师该做的还有许多,比如依靠自己的智慧调整课堂的突发事件,教师更需有广博的能力与知识,时刻充分做好准备,才能成为合格的让幼儿学会学习的引领者。(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25.教育随笔:让提问成为关注每个幼儿的机会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幼儿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艺术。
但我在幼儿园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类似“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的提问竟然达到了十几次,被提问的幼儿也常常局限在几个所谓表现好的孩子,其他孩子大都处在消极等待、茫然观看的陪衬状态,这应该引起我们所有教师的反思与关注。
1.关注提问的横向性和纵向性
提问时,如果幼儿积极举手发言,说明幼儿反应快,对问题感兴趣,表现欲、自信心强;反之,如果幼儿从不举手回答,则可能是性格内向、胆小,或对问题不感兴趣,注意力、接受能力慢等。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班内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活动中,可把一些简单或重复性的问题,让能力弱、个性内向的孩子回答,同时给予循循善诱的启发或及时的鼓励,只要孩子能站起来,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口语表达、累积自信心的宝贵机会;而有一定难度或综合性的问题,可让能力强、举手积极的幼儿回答,更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力。
问答的方式可以个别回答与集体回答相结合,可以玩“开火车”的游戏让每个幼儿都回答,可进行“看谁想得多”“看谁想得快”的竞赛,也可根据活动内容随机提问。总之,提问要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一味地让几个举手积极、思维活跃的孩子回答,事必影响其他幼儿回答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关注提问的启发性和扩展性
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灵活的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与模式。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用语简练、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科学的提问,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拓宽幼儿的思维空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合理的提问,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类似“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的提问太简单,幼儿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无助于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自身特点,注意转换角色,适时进行引导,启发幼儿动脑筋、勤思考、多发言,充分激发幼儿的思维空间。
3.关注提问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提问的经历,大脑在接收到问题信息后,需要经过思考组织成语言再表达出来。所以,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是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幼儿只需2~3秒的思考时间即可回答。如果问题可能引发争议,需要幼儿仔细想一想,教师等待的时间则要相应地延长:一方面等待幼儿给出答案,另一方面也要等待幼儿在思考中自我完善,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尽量避免自问自答或急于代替幼儿回答,只有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支持幼儿的自主性学习。
4.关注提问的针对性和鼓励性
教师提问时,应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答案不是唯一性的提问,可用抢答式,从而培养幼儿的竞争能力;对于“皮球掉到坑里怎么办”“如果你迷路了,你会怎样做”等探索性的提问,可用争辩式,鼓励幼儿以多种答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内容需要,穿插运用独答式、齐答式、追问式及对答式等提问形式。否则,千篇一律的提问,很容易使幼儿失去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分散注意力。
对于幼儿的回答,不管对错与否,都要给予肯定或鼓励。教师或赞许地点头,或一声“不错”“很好”“噢,你是这样想的,很棒”,或示意同伴给予热烈的掌声,都会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下一次他还会勇敢地举起自己的小手。
总之,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重视提问,鼓励提问,善于提问,把提问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提问成为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机会。(赵侠 山东省平邑县教育局托幼办)
 
      26.教育随笔:别让回忆塑料化
不同时代的人所拥有的童年是不一样的,童年的回忆也是绝不相同。作为“80后”在农村出生的我,童年的回忆是丰富多彩的。一提起小时候,我心里就觉得美美的:我记得和小伙伴一起捋榆钱、捕蚂蚱、摘桑葚、掏知了猴、用狗尾巴草编动物的事;记得在黄豆、玉米成熟的季节,我们在地头用两块砖搭成灶烧豆子、烤玉米吃;记得和小伙伴比赛跳房子、跳绳、踢毽子、拾子、丢沙包、挑冰糕棍、捉迷藏、爬柴火垛;记得晚上和小伙伴一起跑几里路,趴在墙头上看露天电影,好几家合看一台下满雪花的电视机;还记得一次游戏失败后对着小伙伴说:“你把上次我给你的好吃的还给我,我要一模一样的……”这些回忆,真是美哉!
现如今的孩子们,住在一栋栋的楼房里,总是在家、学校、补习班、游乐场这些有着柏油路或者地板砖的场所生活,出门则坐公交、私家车,极少走路,所以也把周围的景象全都忽略了。更重要的,孩子们的周围已经没有了田野,他们所见到的树木、花草,全是人工种植的供观赏的景观绿化,已失却了自然的野趣。甚至,孩子们看到的花草,只是某些毫无生机的塑料制品,或者只是画上的线条而已。孩子们长大后,回忆里会有什么呢?或许是游戏机、电动玩具以及堵塞的马路;或许是虚拟的网络、麦当劳、洋快餐以及各种上不完的特色班、补习班;或许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孤独……这正如三毛所写的“塑料儿童”,让人感觉可怕!
当孩子们不再对月亮、星星、太阳感到好奇;当孩子们不再关注自然界白亮的月光、温暖的阳光、闪烁的星光;当孩子们不再喜欢山谷中的河流以及那被冲刷光滑的鹅卵石,不再在意空气清新的树林、落叶堆积的小路;当孩子害怕泥土、害怕各种昆虫、害怕各种植物,而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一堆塑料玩具玩耍或看着电视剧度过岁月……大自然就在孩子们面前消失了,大自然就那样眼睁睁地不见了!
我不自觉地害怕起来,我怕孩子们真的被“塑料”化了!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作为幼儿教师、作为家长的我们,有空就带孩子接近大自然吧!想尽办法带领孩子去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礼物吧——让他们了解昆虫、树的种类以及草的繁杂,让他们感知自然的魅力。我相信,一片叶子、一块石子、一粒沙土、一滴露珠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但愿孩子们不要被“塑料”化!但愿孩子们的童年回忆不要被“塑料”化!(卢迎新 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幼儿园)
 
      27.教育随笔:坐到孩子的座位上
在进餐前,我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我连喊了几遍“请安静”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
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教室,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小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我什么话都没说,在那里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
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我们班的录音机有点小问题,播放的时候声音很轻,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孩子们干脆自发玩起了“切西瓜”的游戏。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班的录音机有点问题,很多小朋友听不清故事,我们就改成手指游戏吧。”我关掉录音机,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戏。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往往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便会误解孩子。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身边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并及时引导和调整。另外,我们平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便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季柳琴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中心幼儿园)
 
        28.教育随笔: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
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
背景:大班益智区李成相正在玩扑克,吴向前走过来站在他的身边观看。李成相抬头看着吴向前说:“你到其他地方去玩吧。”吴向前不理他,自顾自的拿起扑克牌说:“这张牌错了,方块5不能排在红桃6下边,你不会,让我来。”李成相伸手去抢吴向前手中的牌:“这里我在玩,你走开。”吴向前抱紧双臂,护着手中的牌说:“你错了,让我来。”“老师……”李成相大声地喊着,并用求助的眼光看着不远处一直在观察他们的我。我并没有走过去,只是伸出手指做了个安静的动作。李成相见我没过去,朝着吴向前瞪圆了双眼,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说过的,这个游戏只能一个人玩,你要玩的话等我玩好了再来。”吴向前看看我,又看看李成相把牌扔在了桌子上,咕哝了一句;“那你玩好了给我玩”便走开去找其他内容玩了……当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发生冲突时,我时常是多一份观察,少一份干预,根据冲突程度来决定是否介入。在案例中可以看出,李成相对教师制定的区域活动规则很清楚,如果他请求教师帮忙,而我马上就去干预,那他就没有机会帮助同伴明确规则,认识到自己的不对,更没有机会利用规则来保护自己,收敛他人。在这一过程中,我看似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事实上是给孩子创设了一个无形的自我体验的空间,使孩子冲突中获得一些必要的经验,或学会保护自己,或学会调节自己过度的行为,学习以适合的方式与人相处。试想,如果孩子一发生争吵,我就急于以权威的角色替他们作出这样、那样的安排,孩子积极的实践体验又任何而来?长此以往,只能使孩子养成告状,依赖成人的习惯,不利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由此可见,区角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还需根据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导在区角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清妍 要塞中心幼儿园)
 
         29.教育随笔:我明天不来了
我带孩子们复习《幼儿画册》上的故事,因为我自己没有教科书,就和往常一样,顺手拿了坐在我边上的乐乐的书。
我开始讲述故事,小朋友们也认真地听着,一边的乐乐忽然嘀咕起来:“我明天不来了。”乐乐是我班最小的孩子,是个心里藏不住话的孩子。我正在讲故事,便没有停下来问她为什么,只是想,小丫头又遇见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
故事讲完了,乐乐又在说:“我明天不来了。”“为什么呀?”我奇怪地问,上午乐乐并没有跟人有冲突呀。乐乐不看我,也不回答我,只是又说了句:“我反正明天不来了。”难道……是因为我拿了她的书?我马上问她:“是不是老师拿了你的书,你不高兴?”乐乐一听,眼眶马上红了,委屈地点点头,眼泪流了下来。
一瞬间,我意识到了自己犯的错误,乐乐用她的不愉快告诉我:在阅读的时候,她不愿意成为唯一手里没有书的孩子。当我不经她同意就拿走书的时候,她的不愉快就开始酝酿了。回想起以前,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不禁感慨万分:我所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其实还是停留在表面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理所当然地犯着同样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很容易避免,只要要求学校多为我们老师配备一套教科书就行了。我感谢乐乐,因为天真,所以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她的反应如同一面最真实的镜子,让我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的教育理念上的误区。
尊重孩子,并不只是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更多的是我们平时言行中对孩子的尊重。如果我在拿孩子书前,问他们一下,谁愿意把书借给老师示范?孩子们也许会纷纷举起小手,乐乐也许会很乐意把书借给我和我一起看。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和孩子之间。(赵丹红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30.教育随笔:请握住孩子的手
每个人传达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爱和尊重是至关重要的。正常情况下,我们会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当孩子的行为会伤害自己的时候,我们有时就会表现得声色俱厉,从而让孩子远离我们。
有一次,看到睿睿在寝室里快跑,我喊他,他装作没听见,依旧快速地在窄窄的过道上奔跑着。突然,睿睿一个趔趄,一下子摔倒在地。糟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快速地冲过去,看到睿睿自己一骨碌爬了起来,顿时松了一口气。
“睿睿,请到我的身边来。”我喊他。
睿睿站得远远的,面带戒色地问:“干吗呀?”
“咱俩说说话。”
“说什么?”睿睿依旧戒备地看着我,一动不动。
“你不用紧张,我想跟你说说,你刚才摔倒的问题。”
“我不疼。”
“可是我心疼,你过来摸摸,我现在还心跳得厉害呢!”睿睿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到我的身边,还是面带戒色,小心翼翼的。
我把睿睿的手放到我的胸口:“你摸摸,老师的心跳得厉害,感觉到了吗?”睿睿点点头。
我轻轻握住睿睿的手,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说:“在活动室里就应该轻轻走路,刚才摔倒了,这很危险。”睿睿低下了头,往我怀里靠了靠。
《美国妈妈这样教孩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训斥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体谅孩子的心情,孩子低头,表示他已经有认错的态度,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已,所以最好握住孩子的手再批评他们,让他们知道你其实是尊重他们的,即使犯了错,你仍然爱着他们。”
我握着孩子的手批评他,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让孩子感觉到:我爱他。孩子也用行动告诉我:我错了,我喜欢老师。(宋艳玲 山东省莱阳市实验幼儿园)
 
31.教育随笔:小鸟死了
“啊——老师,快来看,开开和心心(双胞胎)带来的鸟死了……”宁静的早晨被一声尖叫打破,孩子们立即围了过来。琛琛轻轻地说:“它一动也不动,可能是睡着了吧?”“它肯定是死了。你看,我推推它,它也不动。”琪琪用手推推小鸟反对道。“它好可怜啊,我昨天回家前看过它,它还是活着的呀,今天怎么就死了呢?”“是呀,昨天我还喂它吃小米呢,它吃得可香了。”“昨天它还会在笼子里飞来飞去呢。”“开开和心心还没来,他们知道后肯定会伤心的。”孩子们的眉头越皱越紧。“这可怎么办呢?还是把它扔掉吧,妈妈说会长虫子的。”琪琪的问题瞬间转变了大家的关注点,“好恶心啊,还是扔到垃圾桶里吧。”“是啊,我们还是扔掉它吧。”
从孩子们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小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小鸟的死亡感到惋惜,但他们对死亡还不甚了解,仅有的那点经验也只是从成人那儿获得的。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正好可以借小鸟的死亡引导孩子们了解生命过程,尊重和珍惜生命。于是,我说道:“我们还是等开开和心心来了再来讨论和解决吧,他们才是鸟的主人呀。”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在接下来的晨间谈话环节,我让全班孩子讨论“小鸟为什么会死”“我们该怎么处理死亡的小鸟”。没想到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可用来推测小鸟死因的蛛丝马迹:“小鸟昨天没有被带回家,而且鸟笼里没有食物,它可能是饿死的。”“小鸟的身体是缩起来的,是不是因为冷被冻死了?”“小鸟是不是吃多了,或者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小鸟是死在笼子门口的,是不是它不喜欢被关在笼子里,想飞出去但又飞不出去,所以伤心地死了。”……虽然最后大家还是不知道小鸟到底是怎么死的,但对小鸟的关爱溢于言表。
在如何处理死亡的小鸟的问题上,孩子们达成了共识,决定举办一场“葬礼”,将死亡的小鸟埋在种植园。他们先用软的面巾纸为小鸟擦去身上的脏物,用梳子为小鸟整理凌乱的羽毛。在“葬礼”上每个孩子表情凝重,他们给小鸟送上它最喜欢的小米,并送上一句思念、祈祷的话。告别时,孩子们仍依依不舍。我趁势对孩子们说:“这只小鸟死了,但我们班里还有其他小鸟,我们该怎么做呢?”经过这件事,孩子们似乎懂得了很多,他们深有感触地说道:“我们要每天带小鸟回家,好好照顾它。”“我们要陪小鸟说说话,和小鸟做朋友。”“我们不能忘记喂它们吃东西,不要让它们挨饿挨冻。”“小鸟在幼儿园待一段时间后,我们就把它们放了,让它们去找自己的爸爸妈妈。”……
我觉得通过这件事,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份情、一份敬畏,一份责任。相信今后孩子们一定会倍加珍惜和关爱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动植物,对所有生命都怀有尊重之心和责任感。(徐甜甜 浙江杭州市蓓蕾幼儿园)
 
32.教育随笔:让他留下来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孩子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有用真挚、温暖的爱去换取孩子们的信任,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引导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记得三年前我带小班时,班里有个叫小威的男孩,不仅性格怪异,而且语言发展极差,小班上学期只会说单个的字、词,从不会用短句交流。吃饭时,他总喜欢找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来,将不爱吃的饭菜扔得满桌子都是;午睡时,他常常钻到床底下和我们“躲猫猫”;区域活动时,他常常与小朋友发生争抢,只要是他想玩的东西,其他小朋友谁都甭想玩,倘若哪个小朋友也想玩,遇到他心情不好时他还会抡起小椅子砸向那个小朋友,使得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说实在的,我当时感到很头疼,甚至每天只要看到小威就特别恐慌,因为我没办法预测他还会惹出什么乱子来。尽管当时有好多人建议我向园领导说明情况,劝说他退学,但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我那样做,我是解脱了,但对小威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上幼儿园的机会。小威是无辜的,他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我咬咬牙,决定留下他!
这以后,我常常牵着他的手,让他跟在我身边,同时引导其他幼儿与他交朋友,鼓励他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抓住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开始,班里有很多人告他状,每次我都会耐心地调查、分析,公平公正地处理。
有一次,走进观察区,我看见小豪不小心把刚抽出两片小芽的小豆子揪了出来,此时小豪也回头看见了我,怕我批评他,他猫着腰躲到了钢琴后面。当时我保持了沉默。收拾活动区时,孩子们发现了被揪出的小豆芽,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是小威揪出来的。此时的小威使劲摇头。看到小威被冤枉,我便说出了真相。我还组织了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借故事帮助大家消除对小威的偏见。就在那一刻,我从小威脸上看到了一丝笑容,我对他更有信心了。
又有一次,我看到小威走进了小朋友较少的表演区。我便静静地观察他,只见他认真地用手指着《好吃的食物》图谱,节奏准确地唱着歌。我高兴得紧紧把他抱住,亲了又亲。活动点评环节中,我表扬了小威,并让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又唱了一遍,博得一片掌声。
慢慢地,小威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他不再那么随意、无规则了,能用简短的语言与大家交流了……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很感动,我也很欣慰。爱,要真诚、要无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爱孩子们,因为我会勇敢地承担教育的责任,毫不吝啬地将爱给每一个孩子。(曲淑英 山东胶州市机关幼儿园)
 
      33.教育随笔:吃苹果的故事
作为水果之乡的孩子,吃苹果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我班里就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自己家里种苹果,每次碰上点心是苹果,他们就会摇着头说:“不想吃。”让我每次都大费口舌,进行一番教育,才勉强把苹果吃下去。瞧,今天的午点是苹果,又有七八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不喜欢吃苹果。
“不喜欢吃苹果?”我故意装作神秘:“好,把你的苹果送进我的吃苹果机。”我拿出苹果状的切果机,哈哈,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这个从未见过的机器给吸引住了:“老师,这是什么呀?中间有圆钢圈,四周还有小刀片,它真的能吃苹果?”
我把东东的苹果放在消毒桌上,用切果机按下去,苹果向外分成八瓣,像一朵花一样,苹果核自动留在了中间。“老师,真好玩!把我的苹果花还给我吧!”东东很兴奋,捧着苹果说:“我一块一块吃,有趣,就像吃一个一个花瓣!”
自然地,孩子们纷纷把苹果送到我的切果机下面,把苹果切开来,有滋有味地吃起了“苹果花瓣”,一个个苹果很快被孩子们“消灭”掉了。“老师,下次我还要这样吃苹果……”那几个不喜欢吃苹果的孩子一起对我说。
下次?下次我还有新的法宝呢!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把苹果切开,并把我班种植园地收获的胡萝卜也切成长条放在盘子里,请小朋友用胡萝卜和苹果组合拼出一种图案,再和好伙伴一起欣赏和品尝。果然,孩子们很投入,想象力也很丰富,各种美丽的图案也应运而生。当然,作为午点的苹果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们吃完了……
吃苹果一下子成了孩子们非常向往的事情,因为每一次吃苹果,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吸引孩子,让他们玩得开心,吃得开心。各位老师,你们班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吗?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啊,很管用的哦!(王玉晓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幼儿园)
 
          34.教育随笔:将故事带进建构区
《会动的房子》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图画书。小松鼠在树下的大石头上盖好了房子,结果房子一天换一个地方。房子来到湖里,眼看房子就要沉下去了,这时却露出一个乌龟的头,原来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乌龟的背上。后来乌龟和小松鼠成了邻居,乌龟带着小松鼠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这本书除了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还有鲜活、可爱的动物形象以及诙谐、生动、有趣的语言,很适合幼儿阅读。
就在这时,我发现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建构区活动的兴趣不大,搭建的内容和情境不够丰富。于是,我想到了《会动的房子》,能否将这个盖房子的故事情境迁移到建构区活动中呢?我想尝试一下。
首先,我组织幼儿欣赏了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松鼠的房子,想想为什么小松鼠的房子盖成这样,如果是长颈鹿或其他小动物的房子应该盖成什么样子。之后,我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乌龟还会带着小松鼠去哪里?
在故事欣赏活动之后,我依照故事情节,带领幼儿创建了四个背景墙,分别是大树下、海边、山脚下、湖里,还制作了乌龟壳,将故事书投放在建构区。我与幼儿再次讲起了这个故事,这次故事的内容有了一点变化:森林里其他小动物看见乌龟和小松鼠成了邻居,也想和乌龟做邻居,和乌龟一起去好玩的地方……于是它们都在乌龟的背上盖起了房子……
在接下来的建构区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特别乐意在“乌龟背”上盖房子,还边盖边讲:“房子来到了海边,看见了一个贝壳和海星……”他们盖的房子的高矮、大小各不相同,搭建的内容和情境也很丰富。与以前相比,无论是幼儿的游戏兴趣还是搭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体会到,将图画书阅读活动与其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也能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境,促进游戏的发展。(孟凡星 北京棉花胡同幼儿园)
 
   35.教育随笔:会跳舞的小雨点--语言在形象教育中发展
活动背景:
近阶段我班开展了《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经验比较少,动词和象声词的掌握比较欠缺。但是好动是小班孩子的特点,他们对声音也特别的敏感。孩子喜欢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喜欢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可是,毕竟他们的年龄有限,有时候他们只会用重复的动作和重复的声音表达,动词和象声词不够丰富。
雨是孩子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自然现象,春雨更是频频与孩子们接触的事物。儿歌《会跳舞的小雨点》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内容中的动词和象声词却十分的丰富。利用儿歌《会跳舞的小雨点》这个载体,通过图片、动作、仿编等形式,可以形象地发展孩子的语言。
效果分析:
环节一:回忆生活经验
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你看到的雨是什么样的?下雨的时候你都听到了什么?小雨好像在干什么呢?我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想让孩子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讲述中先接触一些动词和象声词,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对雨的描述仅限于:大雨和小雨;大雨哗啦啦,下雨淅沥沥。这些经验来自于孩子的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和我的动作引导。其他的生活经验基本上没有。
活动开始部分孩子们的拘谨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是客人老师的缘故,或者是我引导的不够到位,比我预想的要差一些。
环节二:理解和学念诗歌内容
1.理解图片中的动词和象声词
当我出示三张图片(小雨点敲打雨伞、小雨点滚到屋顶、小雨点落到池塘里),我问孩子们:你们看到小雨点都和谁在做游戏?怎么样做游戏?他们做游戏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好听的声音呢?然后让幼儿观察并根据他们的意愿挑选图片讲述。孩子们首先挑选的是“小雨点跳到伞上”的图片,他们的回答是:小雨点和雨伞在一起很高兴、小雨点和小雨伞在跳舞、……孩子们回答的虽然不是最好,但是放开了许多。我接着用动作提示孩子,我的动作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时孩子们虽然讲得不太到位,但是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活跃,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儿歌中的动词和象声词。并且我利用儿歌中的啪啪啪、嗒嗒嗒、哗哗哗轻松的引出了“了不起的音乐家”。让孩子理解“音乐家”含义的同时再一次巩固了对象声词的了解。在这个环节中我还始终把小雨点的顽皮和快乐在语言与肢体动作中让孩子充分的感受,给孩子营造轻松氛围的同时更为后面的朗读打好基础。
2.给儿歌取名
由于先前的引导与学习孩子们顺利的切合主题的给儿歌取了名字。
3.尝试学习不同要求的朗诵
在我们一起完整的学习朗诵中,每一遍的我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声音的大小、愉快的情绪、快乐的声音等等。让孩子们在掌握儿歌内容的同时,有感情的朗诵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和情感的体验。
环节三:我请孩子们根据儿歌句型进行仿编
我问孩子们:小雨点最喜欢玩了,你知道他还会去找谁玩,怎么玩,又会发出什么美妙的声音呢?孩子们首先讲到了大地,但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动词的形容还是有点困难,我还是用动作:手的滑动,脚的跺地引导他们,结果他们讲到了:滴到地上,铛铛铛。词用的不错,进步了不少。接着和孩子们共同仿编:落到花上,嘀嘀嘀;敲打树干,咚咚咚。我请孩子们完全的朗诵了这三句。虽然在后面仿编的两句中动词是重复的,但象声词却是不同的。我们说一口气不能吃成一个大胖子,孩子们的进步已经非常的明显。然后我请孩子们完整地朗诵了诗歌一遍,虽然动词和形容词很多,但是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接受。
最后一个环节:提出要求,继续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把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并且继续去仿编。让兴趣和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
整个活动,最大的遗憾是我对教材没有分析透彻。其实儿歌中的动词和象声词之间的联系不是特别的贴切,比如:敲打雨伞,啪啪啪。
可能在孩子们的经验中敲打是与滴滴滴或者嗒嗒嗒比较的贴近。
这样的修改更贴近孩子的知识经验,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毕竟要想孩子在15分钟左右要接受三个动词和不太熟悉的象声词(不算仿编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需要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他们的前进需要循序渐进。所以在修改和理解教材上我做的不够理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年龄特点、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现有的经验等等来设计活动方案,使方案更有操作性的同时更具有实效性。
但是,图片与动作的引导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形象而贴切的动作使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儿歌中动词和象声词的含义,并给活动带来了不少的趣味性,更促进了孩子知识面的拓展,所以形象教育是孩子口语发展的重要手段。(徐秀红 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幼儿园)
 
36.案例分析:由“童言无忌”引发的思考
  都说“童言无忌”,孩子们天真幼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顾忌。可他们所说的一定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只不过有的是模仿,而有的是即兴发挥和再创造。
  幼儿教师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有时让我们高兴、快乐,有时让我们生气、难受,还有的会让我们哭笑不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几则让人觉得好笑又哭笑不得的小故事吧。  
  故事一:“老师,你上吊啊?” 
  昨天上午,隔壁班的戴老师告诉我,她今天心情很不好,气死了。我问她什么原因,她说:“今天早上我早早地来上班了。因为明天有客人老师来听课,我想提前把上课时需要的环境布置起来。趁班上孩子来的还不算多,我拿了一根绳子,站在桌子上,准备把‘欢欢汽车城’几个字挂起来。结果班上一个小孩看见了,问:‘老师,你是不是上吊啊!’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小孩怎么这么说话呢。气得我真想狠狠批评他一下;可是一看,教室门口站着好几位家长,我想还是算了吧,童言无忌,我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于是我忍了忍,什么都没说。” 
  分析:
  这个小孩之所以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想有这样几种可能:1.从平时看的电视、电影、动画片中学来的。 2.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不恰当的时候说过的。3.小孩平时说一些不正不道的话家长不制止,不教育,以致嘴里说惯了。4.孩子自己突发奇想,脱口而出的。 
  故事二:“我说个笑话给你们听听。”
  饭桌上,老师们边吃边聊。忽然小班有位老师说,我讲个笑话给你们听听:“我班有个孩子,自由活动时,他觉得身上痒痒,就对我说:‘老师,你把臭爪子拿出来给我抓抓痒吧’放学的时候他又说:‘老师,我滚回去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分析:
  笑过之后,我思考着一个问题:这个幼儿所说的话仅仅是偶然的吗?我想不是。孩子年幼无知,他根本不知道“爪子”、“滚”骂人的、不文明的语言。也许他的父母平时不注意,开玩笑说了这些话,使孩子误认为“臭爪子”就是“手”,“滚”就是“走”的意思,才闹出了以上的笑话。 
  故事三:“老师,不能骗人。”
  今天我给小朋友发放调查表,其中有一些问题是要求家长问小朋友,然后由小朋友回答,家长记录下来的。比如:你是哪个幼儿园?哪个班的小朋友?你们班有几个老师?等等。最后我问了小朋友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老师吗?老师对你们好不好?”孩子们都说:“老师对我们可好了。”我说:“是啊!你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好孩子,老师对你们就像妈妈对自己的宝宝一样好。”可这时只见鑫鑫一本正经地站起来说:“老师,不能骗人。”“你说谁骗人了?是老师吗?”他点点头。“哦,那你说说看,老师骗什么了?”他说:“老师有时候还骂我们。” 
    分析:
  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小朋友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教师可能会为此急躁,心情不好,或缺乏耐心,对着孩子发脾气,板着脸说一些气话。这对每一位幼儿园老师来说,也许早就习以为常了。可在小朋友看来,这就是老师在“骂人”。老师既然“骂人”了,还说对小朋友好那就是骗人的话。只不过其他孩子不敢说而鑫鑫说出来罢了。我该怎样回答他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当时我的脸变得越来越热了……我把鑫鑫拥在怀里,告诉他:“小朋友不听话的时候,老师很生气,有时候批评你们几句,那不是骂,是喜欢你们。老师是想让你们改正缺点,变得更好,更懂事,知道吗?不过老师生气是不好的,生气时心情不好,对小朋友不好,对自己身体也没好处。谢谢你提醒了我,以后老师一定注意。”他明白地点点头,坐下了。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纯洁无暇。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任何顾忌,这就是孩子的天真无邪之处。在这张纯洁的白纸上,用什么样的笔画出怎样的世界,关键要看成人如何做好表率作用,如何去引导。幼儿的模仿力是很强的,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孩子父母还是幼儿教师,都应该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幼儿的表率。(刘佩娟 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37.案例分析:有时,一个拥抱就好
承承是班上一名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有一些小脾气的男孩子,平日对人很有礼貌,十分聪明,但如果遇到不如意事或者做了错事被老师说的时候,承承便会像失去控制一般大吼大叫着对每个人发脾气,甚至会动手打身边的人,让我们十分头疼。承承暴躁的脾气在小班后期开始逐渐显现,升入中班后有所加剧。小班时我们一面防止他伤害其他小朋友,一面积极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从家长口中我们得知承承父母望子成龙,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由于调皮,承承常被爸爸妈妈大声喝叱,挨揍更是家常便饭。当时我们与承承家长达成共识,不要再动手打承承,多讲道理,同时教给承承一些控制怒气的方法,比如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呼吸,直到平静下来,然后我们再和他进行交流。
案例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升入中班后,深呼吸不那么管用了。九、十月份时,我们与承承之间几乎每天都会爆发一次“战争”。有时是因为承承过于活跃做了一些危险的事,或是欺负了其他小朋友等情况被老师批评了;有时是因为我们收走了他手里捡的脏东西他不干;有时是因为其他小朋友的一句玩笑话把他惹急了,等等。面对种种情况,我采取了及时制止或指出错误行为的做法,开始还有些效果,但承承因为不服气,变得更加暴躁了。“压制”使得我与承承间的关系一度变得剑拔弩张。
解析: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自我意识已经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不具备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一些问题似懂非懂,因为熟悉了幼儿园生活开始叛逆,因为好奇,喜欢尝试不被允许的事情,喜欢证明自己。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压制”只会让他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叛逆心理。
案例二、治标不治本的自我平静法
“压制”不能解决问题,我便将策略调整为冷处理。每当承承大发脾气时,我便沉默地看着他,直到他自己感觉到不应该,情绪有所缓和时再和他谈话。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端:中班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承承的行为班里的孩子都看在眼里。而且气头上的承承真的会做一些过激的事情,比如搬起椅子砸人、乱抓身边的小朋友等,这个时候适当的“压制”还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中班幼儿的是非观念开始发展,承承的行为让其他小朋友对他有了负面印象,不愿和他坐在一起,有时还会说他、孤立他。
怎么办呢?承承脾气这么大,那就让他有个避开他人发泄的地方?于是,我跟他说好,如果觉得要失控了,就可以请求去睡眠室自己待会儿,等到情绪稳定了再出来。有时候承承出来时虽然还是不高兴,但已经没有暴躁的情绪了。这个时候我便鼓励他,告诉他真棒,然后我们再谈一谈他之前行为的问题,给他讲道理,他便能平静接受了。
解析:其实,发脾气时的承承并不是故意乱发脾气,而是真的情绪十分激动,难以自制。这个时候的承承暴躁无比、小脸气得通红通红的。对于这么大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是非观念,承承虽然知道发脾气不对,但他无法排解自己的这种负面情绪,也控制不了自己,就出现发着发着脾气自己就哭了的情况。
案例三、追根求源
没过多久,我发现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承承能逐渐排解负面情绪冷静下来,但承承发脾气的次数并没有减少。他的脾气还是像火柴那样一点就着,这不是治标不治本吗!每次承承发脾气大部分是因为他调皮捣蛋之后老师说了他,或是其他小朋友说了他,承承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评以及对他错误行为的指正,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解析:中班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喜欢证明自己,喜欢得到他人的肯定。但由于承承属于班里较为调皮的孩子,经常会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事,因此我们平时对他的说教也就多一些。承承本身性格好胜、又好面子,再加上中班时期的叛逆心理,当然会对我们“奋起反抗”了。他反抗说明他在乎在同伴和老师心中的形象,在乎同伴和教师的评价,说明他想得到大家的接纳。而批评让他觉得受挫,不被肯定和接纳。
如果让承承感受到我们是接纳他的,如果他能够识别并学会正确地与人沟通的方法,不就能够减少自己行为不当引起的被告状、批评和由此而产生的愤怒了吗!
1.来自同伴的力量
首先,帮助承承逐渐缓和他与其他小朋友间的关系。让承承感受到小朋友告他的状、说他并不是真的不喜欢他,他们反感的是他不合适的行为。
在一次小棋手选举活动中,我们有几个备选人,其中有承承,小朋友通过投票选出小棋手和主持人,承承落选了。落选的他十分沮丧,眼看着就要开始大发脾气了,我马上把承承请到了前面,对他说:“你看,虽然落选了,但是还是有人投你的票。咱们问问他为什么给你投票好吗?”听了这些,承承的情绪稍有缓和。“我喜欢承承,承承帮助过我。”给承承投票的韵翰站起来说道。承承听了开心地笑了,但马上他又有些不高兴了:“那我也不是小棋手,哼!我不喜欢你们了!”这句话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反击,眼看承承又要大发脾气,我赶忙抱住他,示意其他小朋友安静下来,并对承承说:“过几天咱们还要选小棋手呢。到时候你想不想当?你想不想知道怎样小朋友才会给你投票?”承承点点头。我接着说:“那这样,你好好问问小朋友,怎样才能投你票。”承承有些扭捏,我鼓励他快去问。“你改正错误了我就给你投票!”福源第一个大声说道。“福源你喜不喜欢他啊?”我接着问,“我就是不喜欢他打人。”承承听着没有说话,我接着问:“承承不打人你喜不喜欢他?”福源看着承承笑着点点头。“承承你再去问问其他小朋友,怎么样他们就会给你投票了?”“你有进步我就给你投票。”……孩子们越说越高兴,这时候的承承已经完全没有了生气的样子。
解析:小朋友们的表白和正面建议,说出了他们心目中所希望的承承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表达了他们并非真的讨厌承承这个人。这场讨论及时缓解了承承落选后被人否定的不良情绪。
“承承想当小棋手,但是他需要小朋友的帮助,他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并不是有意乱发脾气的,你们愿不愿帮助他进步啊?”我问所有的孩子。“愿意!”孩子们大声回答。正面的引导让其他孩子了解到承承积极的意愿和眼前所存在的困难,孩子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承承,你愿不愿意小朋友们一起帮你进步?”“愿意!”承承大声回答。这时我发现所有孩子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亲切和真诚,我想承承也一定发现了。
2.拥抱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
接下来,如何让承承能够不再一听到老师的批评就怒不可遏呢?一天傍晚放学前,自己的一个动作使我发现了一直被我所忽略的一点。
每次放学前,孩子们吃过晚饭后都搬着小椅子坐在教室的后方等待。那天晚上,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坐在后面准备放学了,只见承承搬着椅子在桌子周围折腾,一会跪在椅子上,一会站在椅子上,要么就是把椅子举过头顶。我叫了他三遍他都不为所动,我大为光火,要求承承坐在自己的座位前,不要过来找我们了。承承跺着脚把椅子搬回身旁坐下,用力地敲着桌子发泄着不满,不时发出很大的“哼”声。“你什么时候不发脾气了,我就会请你过来。”我回头对承承说道,继续组织其他孩子们整理衣物。不一会,后面拍桌子的声音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我回头看看承承,他正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脸上还带着不快的神情,瞪着眼睛看我。“嗯,承承坐得很好,搬着小椅子过来吧,过来坐这。”我指了指身边,承承带着满脸的不高兴走过来。当他走到我身边后,我张开了双臂,说:“来,老师抱抱。”承承一下扑进了我的怀里,紧紧地搂着我,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了下来,小脑袋一个劲地往我脖子里靠。这时候搂着他的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孩子心里的内疚、依赖,以及渴求接纳的矛盾心情。
解析:
这一刻的拥抱代表着和解和接纳。记得托班和小班时,由于觉得孩子小,我经常会摸摸这个,抱抱那个,有时候晚上放学前我会挨个抱一抱每个孩子。随着孩子们长大,中大班时这种肢体接触越来越少。其实孩子们只不过长了一两岁,他们依然渴求老师的拥抱,只是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当然,除了肢体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实现,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和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是我们与孩子们沟通无障碍的重要保障。
反思:
对于承承的问题,起初我便潜意识地认为这是承承一个人的问题,是他需要通过引导去改正的不良习惯。但作为教师,孩子所出现的问题不能仅仅只归因于孩子自身,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对班上其他孩子的影响。一个拥抱瞬间让承承消除了心里的那份不满,也让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依然接纳。
另外,从帮助承承的这一个过程中,为什么那些我认为依据孩子年龄特点而采取的方法、策略收效甚微呢?仔细回想,更多的时候我是用中班孩子的特点来分析并寻找策略的,但对承承个人的分析呢? 《纲要》中强调“面向全体,关注个体”,这就提示我们在关注普遍性的同时,还要学习关注特殊性。况且,当初也只是看到了他所出现的问题所引起的麻烦,对他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要缺乏体察。
改变:
之后,我注意到了与承承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互动,我们会谈这两年我们的相处,他的成长,会谈他发脾气时我内心的感受,也会谈到大班毕业时的分别。承承每次发脾气,我不再通过冷处理让他自己承受了,而是陪着他一起。渐渐地承承发脾气的次数少了,暴躁的程度弱了,我能感受到承承真的变了。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承承一直在说过几天就不来了,要和妈妈去外地玩。一天吃过晚饭后,他突然从背后紧紧地搂住了坐在小椅子上的我,把头埋在我的肩膀后。“干嘛呀,承承?”“我明天就不来了,我想多抱你一会儿。”承承在我背后轻轻说道,这一刻,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我想我会永远记得此时心里的感动。
爱和接纳,永远都是教育的第一主题,是解决冲突的秘匙,是唤醒幼儿内心强大成长动力的催化剂。孩子的爱,也使我感受到幼教事业的甜蜜。愿我们和孩子一起,不断反思,在爱中成长!(李楠 北京市西城区曙光幼儿园)
 
   38.案例分析:我自己可以的
美术活动时,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帮他们修改。“这里应该这样!”“颜色要涂匀,不能留白!”一天,当我要为乐乐修改作品时,乐乐很快抢过我手中的笔,急切地说:“我自己可以的!”当时我愣住了。乐乐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这是我的作品,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是的,当我们自以为为孩子的作品添上精彩一笔时,孩子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了。在美术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完美,教师总是会从自己的审美标准出发,好心地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这样做适得其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所以,在艺术活动中,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或者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进行过多的干预,那么不仅会影响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而且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盛云霞 江苏丹阳市正则幼儿园)
 
39.案例分析:擦鼻涕
背景——
一节美术活动正在有序地进行着,孩子们认真地画着各种新年礼物。“阿嚏——”,一声响亮的喷嚏突然打破了安静的教室,我闻声望去,只见我们的朱钰欣小朋友鼻涕已经挂在了鼻子上,嘴里嘟囔着:“老师,我有鼻涕了。”,并且还试图用自己的袖口来擦去鼻涕。我一边急得直叫:“快快快!快把鼻涕擦掉。”一边已一个箭步拿着纸巾飞速来到她的面前,擦去了鼻涕。“有了鼻涕要用纸巾马上擦掉,知道吗?”我边擦着边唠叨着这句反复出现的话语……
分析——
冬季天气寒冷,与春秋季流行病高发期一样,对于抵抗力还较弱的小班幼儿来说,感冒、流涕的情况时有发生。随之出现的问题也是一连串:有的幼儿鼻涕已经挂在鼻子上了还浑然不知;有的幼儿知道自己流鼻涕了却用手或袖口随手一擦了事;还有的幼儿明知自己有鼻涕了,却总是嚷嚷着“老师/妈妈,我有鼻涕了。”,然后等待别人来帮他擦去。
针对这些现象首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由于大多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较薄弱,自我服务意识还不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如没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那么他们就不会自己解决,只会寻求大人的帮助。其次,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地练习而形成的,在幼儿每次遇到“擦鼻涕”这个问题时,如都是由大人们一次次地替他来完成,那么自然而然也就剥夺了自我服务的机会。
调整——
策略一:环境指导和激励
在幼儿还在练习如何使用纸巾擦拭鼻子的时候,我们制作了形象易懂的“纸巾使用步骤图”(打开纸巾对折一下——包住鼻子——再对折),并且粘贴在了与幼儿身高高度相同的镜子旁边(纸巾就放在镜子下的柜子上,方便幼儿取用),以供幼儿学习正确的使用纸巾擦鼻子的方法。在幼儿拿取纸巾时,都可根据步骤图的提示进行擦拭,特别是“包住鼻子”的这一动作,我们在图片的右上角加上了五角星的特别标注,以此来提醒幼儿要把脏东西包在纸巾中,而不是左右或上下擦。
我的思考:
刚开始时,大家练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每次需要拿纸巾擦鼻子的时候,都会看着步骤图,一边对折纸巾一边还会嘟囔着:“纸巾要这样对折,然后把鼻子包住擦干净。”可是经过了一周的观察发现,刚介绍完步骤图后需要擦鼻子的几个幼儿经过练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但其他幼儿遇到这一问题时,仍需老师提醒后才会关注到图示,与口头提示没有分离。
另外,当大部分幼儿已掌握了方法能熟练擦拭鼻子的时候,“纸巾使用步骤图”就已没有什么提示作用。这时就可改用奖励机制,更换一个表格,对于会自己正确使用纸巾擦拭鼻涕的幼儿,可在自己的一行中粘贴五角星,待集满一定数量后可评为“干净宝宝”,从而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策略二:家园合作共习得
每月开展一次家庭礼仪操作学习,我们把“清洁的身体——擦鼻涕”列为了其中的一项内容。首先,向家长们介绍了平日里幼儿擦鼻涕时的一些问题,大家听时都会心一笑,发现原来小事情里有着大学问。之后,再由我们老师亲身示范了正确使用纸巾擦拭鼻子的方法,以及平时对于幼儿的指导方法,提醒切勿帮助幼儿擦拭,一定要给他们练习的机会,耐心教导。
我的思考: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每时每刻的不断坚持,学校、家庭的共同合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在与家长的交流和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擦鼻涕”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情,孩子鼻涕出来就拿纸巾帮他随手一擦,多么省心。如果提醒孩子要擦鼻涕,而他们却用手或袖口一擦,那还需要洗衣服,真是太麻烦了。这个生活中已经习惯的小动作、小问题,大部分家庭都是忽略的。
经过了礼仪操作的学习,每一个家长都已认识到了这个小事情的重要性,并且了解了科学的指导方法,甚至有的家长还感叹:“原来生活上的教育可以这么的细化,一个简单的用纸巾包住鼻子的动作,我们因为习惯已经忽略了”。经过了一个月的家园共育,效果是显著的,许多孩子都有了自己主动擦鼻涕的意识,并能使用正确的方法擦拭。不过在这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同层次家庭的教育效果,有的家庭因工作繁忙等原因,生活小细节的指导还缺乏坚持性。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中对于这部分幼儿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指导了。
感悟——
离开家庭走进校园这个小社会生活的小班孩子,在春秋流行病高发期总会有感冒流涕的情况,自己动手擦鼻涕成了他们无可避免的问题。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这个小小的事情引起了我们老师的深刻思考:在幼儿擦鼻涕时遇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产生?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幼儿不断练习的,这个坚持性就需要老师、家庭、环境、语言各方面的持之以恒。向家长解读如何正确使用纸巾擦鼻涕的方法细节、利用环境进行指导和激励、教师“婆婆嘴”的指导……将小事情中的各各学问都剖析清楚,并付诸实践,必然会事半功倍,得到欣喜的成效。(张佳慧 嘉定区新翔幼儿园)
 
   
40.案例分析:承诺之后
我们班小舞台有4个柳树的头饰,由于我在制作的时候,时间过于仓促,做得有些粗糙。也不知是走廊的风太大,还是本来就不牢固,眼看着柳树姑娘的头发越来越少,平时总喜欢在小舞台表演的那几个女孩子便频繁地来对我说:“柳树姑娘的头发断了很多”之类的话语。
我想是该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了。
早锻炼结束后,我问幼儿:“小舞台的柳树姑娘最近病了,头发越来越少,我们该怎么帮助它们呢?”话语一出,立即有几个幼儿举起了小手。
悦悦说:“找一些绉纸重新贴上去。”
俊俊说:“把教室里塑料的柳树叶子贴上去。”
“不好不好,塑料的叶子王老师已经贴在窗子那边了。”宁宁也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幼儿觉得还是重新做一些柳树姑娘的头发这个办法比较好。“可是谁来做呢,柳树姑娘的头发要多多的才好看,而且我们这次要吸取上次的教训,要做得牢固一些,等严老师一个人做完,也许春天都要过了,怎么办呢?”我有意的为难地说道。
“我来帮你吧。”珊珊第一个举手说道。接着“我也来帮你”的呼喊声络绎不绝。我统计了一下愿意帮助我一起做柳树姑娘的人数,说:“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来帮助我的,来,先奖励一下这些愿意为班级做事情的好孩子”。于是我请这些幼儿每人上来拿一颗糖。
游戏中,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做枝条,一组做叶子,忙得不亦乐乎。很快,4个柳树姑娘被我们装扮一新。
到了讲评的时候,我说:“集体的力量真大啊,我们十几人一起做,马上就把柳树姑娘打扮漂亮了,谢谢这些帮助大家的小朋友。但是有没有小朋友吃了糖却没有来帮助大家呢?”其实我也就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有漏网之鱼,大家指着桢桢说:“他吃了糖没做”。
在求证于桢桢自己后,我问他:“这可怎么办呢,糖都吃了,为什么没有来帮忙呢?” 桢桢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来。正在此时,下面的幼儿已经迫不及待的发表起自己的意见来。而最终的解决方案都大同小异:让桢桢买点糖来还给班级,桢桢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第二天一早,桢桢就拿了一个装满糖果的塑料袋给我看:“这是给小朋友的。”
“谢谢你,只要改正了老师还是会相信你的!”我应道。
分析:
中班幼儿的责任意识是比较淡薄的,他们对“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的概念是模糊的,也不明白如果做不到会发生的后果。可能当时桢桢并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真正想要来帮忙,而是看到很多幼儿都举起了手而盲目跟从,到了游戏的时候,被其他游戏内容所吸引,就把承诺的事给忘了。
当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后,第二次,他努力做到了。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逐步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使他们了解到:承诺了之后便要想办法做到,不然就是不守信用的孩子。
作为教师要守承诺,重信用,答应小朋友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下诺言。幼儿园的小朋友别看他们小,他们的记性可是很好的,如果老师答应他们的事情没有办到的话,他可能对我们老师失去信心,以后很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老师说的话没用,也许到以后你说什么,叫他们做什么,他们会不做,他们会认为老师说的话没什么作用。其实在幼儿园老师最会答应小朋友的是今天你表现好放学的时候奖励给你五角星,可是往往到了放学的时候你就忘了,也许你只是为了当时表扬小朋友而许下的诺言,你认为无所谓,可是小朋友就不同了,他会一直想着老师为什么放学的时候不奖励五角星呢?很多时候我答应的事情,过一会也就会忘记的,何况在幼儿园里面对这么多小朋友,有时候小朋友做的好你应该马上奖励五角星给他,不然你的事情一多就会忘记。
记得有一次在小班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在做数学的时候,做的很快很好,我当时就表扬了他,而且承诺等小朋友都做完的时候,奖励五角星给他,可是等小朋友做完后就要吃饭了,我没理会这件事情,没想到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这个小朋友的妈妈来告诉我,他昨天晚上一直想着这件事情,老师没有答应奖励五角星给我,今天不太愿意到幼儿园来了。当时我愣了一下,想想自己确实做的不对,没有做个有心人,而且还承诺小朋友这个那个的,我当时只好像这个小朋友道歉,并把五角星奖励给他。
只有我们一直努力做到答应小朋友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才会使小朋友也会做一个懂道理重承诺的好孩子。(王怡婷 嘉定区宝翔幼儿园)

             41.案例分析:你怎么没垃圾?
背景:
在迎新年布置环境的过程中,我们请家长剪窗花一起参与到新年环境的布置中,孩子们见到各种各样精细的窗花都感到很惊喜,虽然是家长完成的,但他们也感到很自豪。于是在活动中我们也投放了相应的材料让孩子进行剪窗花的活动,出示范例以后,我就让孩子们讲讲图意,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剪。
情景实录:
今天又有不少的孩子来到这个区域玩,孩子们把纸对角折三次后就开始剪任意的形状。雨菲剪得很小心,剪了许多长条;绮绮剪了一长条后,又从另一头剪了一下形成交叉,就把三角形剪出来了,看着绮绮剪下的垃圾,雨菲奇怪地问:“你怎么会有垃圾?”“我剪了一个三角形,你看”绮绮说着,她把手中的彩纸展示出来,给雨菲看那儿有一个空三角形,“咦?你怎么没垃圾?”绮绮也奇怪问。“我是这样剪的”,雨菲又拿起一张纸示范给绮绮看,用剪拉花的方式剪了一条条的,“你这样剪不好看,我妈妈说窗花要剪一个个小洞洞的”绮绮说。“不,肯定好看”雨菲也不示弱。
听到声音我走了过去,绮绮见我过去连忙说道:“老师,雨菲剪的窗花不好看!”“不,肯定好看”,雨菲也不甘示弱的说道。
“那你们把剪好的窗花打开,让我们欣赏一下,好吗?”我提议到。两个孩子都把自己的窗花展示了出来,孩子们各抒己见,都表示喜欢绮绮的,我问:“你们为什么喜欢绮绮的?”
和森说:“因为绮绮的可以看出里面有好多的花纹,雨菲的看不出有什么花纹。”
妮妮说:“窗花应该有花纹的,外面窗户上爸爸妈妈剪的还有图案呢!”
熙熙说:“窗花上面要剪出小洞洞才能看得出花纹的。”
“那怎么会这样?剪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剪呢?”我又问道。
孩子们各自议论着:三条边上都要剪,剪的时候应该相互交叉把形状的纸剪下来。听了大家的意见,雨菲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也会剪很漂亮的窗花的。”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雨菲和其他孩子都按照刚才的方法剪窗花。 “老师,看,我的窗花美吗?”雨菲把刚剪成功的窗花展示给我看,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分析与反思:
因为有了家长所剪窗花的展示,激起了孩子们对剪窗花活动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兴趣和成功的欲望,因此他们都很认真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产生了“剪后有垃圾”与“剪后没垃圾”的问题,面对问题孩子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所以产生了争议。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教师的职能也应从讲解员转变为引导者。幼儿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探索活动中,他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作为教师应认真聆听幼儿之间的争议,在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适度帮助之间找到介入的切入点,较好的把握引导的时机。《纲要》中指出:“学习是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于是,在协助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交流的平台,展示两者的作品,让幼儿共同讨论、交流,共同分享过程。这对于幼儿学会探索,学会大胆表达和欣赏别人的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引导幼儿不仅仅是帮助掌握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还应该使他们对探索过程充满热情和信心。我想这是我们在把二期课改理念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探究的问题,也是有待于我们去尝试的,使孩子们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获。(李秋红 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42.个案观察:好听的话
令我有感触的事件:
场景:分享交流
师:今天我去了玩具商店,刚开始有些不满意!你们看了照片就知道了。(播放照片)
幼:营业员在玩。
师:就是呀,我走进玩具商店,营业员只顾自己玩,让我有点不高兴。怎么才能让顾客满意,高兴起来呢?
幼:请问你要买什么玩具?
幼:请进,请进
师:这么多好听的话,顾客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我还想再做一次顾客,你们来做营业员好吗?
幼:请进,请进。
幼:请问你要买什么玩具?
师:我想买一个机器小人。
幼:给你。
幼:一块钱。
师:营业员除了可以说这些好听的话,还能说什么话呢?下一次游戏的时候你可以试一试。
我的分析:
今天我的游戏观察要点是:营业员是否有接待顾客的意识。
我们知道小班幼儿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满足于操纵、摆弄物品。而小班下期幼儿又处于从平行游戏到合作游戏的过渡阶段。在装扮活动中开始以对应性的角色表现出玩伴之间的简单合作行为。因此,商店、超市、理发店等与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经验相关主题的产生,为这个过渡阶段提供了适宜的游戏场所和机会。
其实,当玩具商店的主题产生后,我们已经通过游戏和分享明确了营业员应该接待顾客。但是,小班幼儿的言行有着较大的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加之,今天商店里的顾客不多,于是最具吸引力的玩具使营业员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身份。分享交流中,我以情景再现、情景模拟的回应方式,来加强游戏行为与角色原型的行为、职责的一致性程度。
我的调整:   
分享交流的最后我提出了:“营业员除了可以说这些好听的话,还能说什么话呢?下一次游戏的时候你可以试一试。”这一话题,就可以作为我下次游戏的观察重点,以使本次分享交流的热点在下次的游戏中得以更好地延续。这也更有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和提升。(杨俊 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43.案例分析:给美羊羊送礼物
背景: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许多孩子都学会了静止托球,并让球在球拍上保持相当一段时间,有许多孩子还能尝试一些短距离的行进托球,为入中班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也有个别幼儿对于乒乓运动就是提不起兴趣,有个别孩子一听到要托球了,总是躲在后面……
实录:
今天下午又是练习托球,孩子们刚练了没几分钟,王心远走过来说:“老师,我的手昨天坏了,我的手有点疼。”因为王心远每次托球总是拖拖拉拉,而且还没学会托球,,所以我说:“你还没有会呢,好好练哦,每个宝宝都要会的。”见我不同意,王心远一下把小嘴撅起来,并要把板和球放回去。我顿时有些是生气,加大了嗓门说:“别的孩子都学会了,你现在还不会你就不练了,你什么时候学会呀?”听我这么一喊,王心远一下子没有了声音,转而哭了起来。看到孩子哭起来,我知道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于是我安慰他说:“那好吧,你休息一会儿,等一会儿我们要去给小动物送礼物,你去不去?”听我这么一说,他连忙问:“送给哪只小动物?”“送给美羊羊呀!”“真的?”我把准备好的美羊羊图片挂在了一间房子上。听到要给美羊羊送礼物,顿时,孩子们来了兴趣,都争着要托球给美羊羊。王心远听了也不例外,之后他连忙拿起了乒乓球和板练习起来,他都很投入,很认真的练习。
反思:
对于小班的孩子,像托球之类的活动,常常会引不起孩子的兴趣,而且许多时候都是凭兴趣参加游戏,更何况是参加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因此,对于小班的乒乓运动,孩子需要有趣的情景,老师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环境,使孩子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轻松学习。也从一件细小的事情中可以总结出,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捕捉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有教育价值的事情,切不可视而不见,而应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个性的发展。(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44.案例分析:水中探秘
背景: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进一步美化了乒乓区的游戏环境,丰富了乒乓区的材料。孩子们在区角游戏中,也对乒乓材料越来越感兴趣了,活动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孩子们在玩乒乓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乒乓球宝宝的小秘密,如:会蹦、会跳、会滚等等。
实录:
今天,费伊凡到乒乓区玩起了乒乓球滚画的游戏,滚了一会儿之后,乒乓球上都沾满了颜料,费伊凡宝宝拿着乒乓球,想把它放在水笼头下洗干净,一不小心乒乓球掉到了水池里。由于水池里还有水没漏完,乒乓球“呼”地一下浮了起来。“咦,真好玩!”费伊凡一下子被乒乓球的浮水现象吸引住了。她把水池的翻板完全放平堵住了漏水孔,再往水池里又放了些水,把乒乓球捞起来又扔到水里,捞起来又扔到水里地反复游戏着,玩得不亦乐乎。我迎合了小凡的活动兴趣,给她提供了不同大小和完整性,的乒乓球(半个乒乓球,四分之一个乒乓球等),让小凡进行游戏探索。小凡玩得可开心了,不少幼儿也被吸引过来了,孩子们一边玩,一边看着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这个乒乓球很像一个小碗”,“这个还像一条弯弯的小船呢!小船开喽!”……孩子们重复玩了好几次之后,显得有些兴趣缺缺了,还有几个孩子离开了水池边。看着这种情况,我悄悄拿起一个半球,将一大块圆形的橡皮泥放入半球中,乒乓球“咚”地一下沉了下去,孩子们一下子都瞪大了双眼,惊讶地看着沉下去了的乒乓球。小凡还有些不信地将放有橡皮泥的半个乒乓球再捞了出来,自己再放了一次,乒乓球还是“咚”地一声沉了下去。我询问起在游戏的孩子们:“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这些乒乓球沉下去吗?可以自己试一试你的方法,看看乒乓球是不是沉下去了。” 我给孩子们拿来了许多辅助材料(如:积木、橡皮泥、小铁块等等),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又跃跃欲试起来……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又高涨了。
 反思:
 小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乒乓球会浮水的特性。乒乓球的这种特性也吸引了不少幼儿的关注和兴趣。我及时捕捉到了幼儿活动中的价值,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但幼儿已经反复实验过,而对操作材料的兴趣淡化时,可以采用悬念设置策略,大胆放手,将问题留给孩子,将孩子探索积极性、主动性加以保护,并使之延续和发展,使孩子们能比较持久地对探究物发生兴趣,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寻找、发现它的秘密。(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45.案例分析:我们需要水龙头
背景:小舞台今天迎来了一位抱着孩子的妈妈吴泽榕,小舞台上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活动告一个段落后,妈妈突然开始东张西望,找了一会发现了老师的大椅子,在椅子的背面摆弄了一下,然后的动作就像在洗手,“洗完手”她打开自己的包包,把奶瓶拿出来给宝宝喂起了奶。在分享中老师请她说说今天的游戏,她提出:“我带宝宝去看演出,后来宝宝饿了,我要喂她喝奶,可以小舞台没有洗手的地方,我就自己找了一个水龙头(假象的---老师的椅背),我们能在小舞台装个水龙头吗?”她的话引起了很多孩子的共鸣:“我们饭店也没有水龙头,吃饭的人不能洗手啦。”“我们医院也没有,医生给病人看完病应该洗手的,我去看病的时候就看见人家医生洗的。”……
教师对这次游戏中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动作和行为有两点考虑:有认同也有疑虑。认同的是此幼儿的游戏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迁移了成人的行为特征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对最近春季传染病暴发阶段个人卫生教育也有教育意义,应该是个不错的点;同时幼儿能够主动地出现寻找替代物说明幼儿游戏的水平上有一定的进步,教师可以推动它进一步发展。疑虑的是它---“水龙头”的出现是不是有进一步把它转换成主体性学习探索活动,融游戏与学习于一体,推进幼儿朝着课程发展目标前进的价值?
分析:此自发生成的内容可以与我们一般性的哪个长程目标相吻合?活动能否促进幼儿各方面,如情感、能力、态度、习惯、认知的发展?是否能引发、挑战多数幼儿的兴都与探究?这些都是评判它的价值的标准。第一个答案它可以归纳到我们的主题活动《常见的工具》中,只要符合第二个要求就可以作为生成活动开展;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符合的,首先他可以促进幼儿态度、习惯、情感的发展,如果作为学习性探索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主要看第三点:它是否能够引起多数幼儿的兴趣和探究,因此希望通过再次观察幼儿的游戏后来决定它的最终的取舍。
 鉴于上次活动大家提出需要水龙头的话题,今天的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就先用提供的不同的材料做起了水龙头,有的用弯管积木很快就做好了酷似水龙头的东西装了起来,有的用纸卷成桶装再弯一下也做起了水龙头,但是在看了同伴的作品后,有孩子提出了异议:“你们这个水龙头连开关也没有,不象。”被问到的孩子没声音了,楞在那里,他的同伴不服气了为他争辩:“也有这种水龙头的,它是没有开关的,对,是自动的。”刚刚被问到的孩子也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就是的,我做的就是这种。”孩子们将信将疑,有的同意,有的不置可否。但是对各种水龙头还是很好奇,到各个有安装完成的水龙头那里参观起来,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这个象,那个怎么是什么水龙头啊,。。。。。。。。。”
从这次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争论中,发现幼儿的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水龙头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但是,因为角色游戏的关系,引发了大家对水龙头的关注和兴趣,逐渐成为大多数幼儿的焦点问题,,同时它对大多数幼儿的挑战度还是比较适中的,那么促使它成为学习型探索活动的时机应该也算成熟了。接下来,教师计划把后面一个主题活动《常见的工具》提前,尝试变换了以往的按部就班开展主题的模式,让活动体现更多的尊重幼儿兴趣、灵活把握目标、机制调整内容的一面----让多数幼儿在最需要、最关键的时候学习。(肖飞虹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46.个案观察:孩子的需要≠教师的权力
镜头:
教师正在跟孩子们有序地开展着活动。突然,一同事进来找该教师有事。两个大人寒暄时,孩子们像放鞭炮一样唧唧呱呱地说开了话。待同事一走,教师便大声呵斥:“谁让你们说话啦!老师都忙死了,你们就不能耐点心等待,有什么好说的!”
分析:
孩子们之所以会唧唧呱呱地说话:一是因为教师的说话对象发生了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不在孩子们身上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就松散了;二是因为两位教师之间大声说话的环境让孩子们“有机可乘”——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三是因为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离开了教师有序或有趣的组织,便会散漫、自由。而教师之所以会大声呵斥,那是因为教师权力思想在作祟:“我是因为有正事在忙,应该说;你们有什么好忙的?就是不许说!”如此思想一来,便大发雷霆。
解决策略:
1.正确对待孩子的说话现象
教师的责任是教给幼儿做人的准则,要让幼儿明白,如果自己说话时希望别人静听,那么就把这种希望化作自我要求的行为,做到耐心倾听别人说话,尊重别人。幼儿年龄尚小,控制能力欠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就如镜头中的幼儿,他们明明知道课堂上老师是不允许随便乱讲话的,可当老师交流的对象一旦从他们身上转移到其他教师身上,并发出较大频率的声音时,他们又怎能控制自己保持安静呢?试想,成人参加会议时,明明知道会场上应该保持肃静,不也同样有人抓住空隙交头接耳吗?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小小年纪的孩子们呢?因此,发生这种现象是孩子们调节自身状态的需要,是与周围环境(教师大声说话的影响)相呼应的反应,是教师对话对象转移后的自然后果,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对待。
2.明确交代组织要求
大声呵斥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上课的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师幼之间良好的互动,这是阻碍课堂效率的低级手段。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分析事情的缘由,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们的说话现象。只有认识正确了,师幼之间才会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此时,教师不妨耐下心来,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为切入点,问候一声“小朋友们”,让孩子们作出回应,并观察孩子们的回应状态随机作出调整。一声不行两声,两声不行三声……直到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过来为止。为了在以后此类状况出现时,教师的组织效率能得以提高,教师可直接做出具体的评价:“自由一会儿可以,但当老师组织你们时,你们要及时地管住自己看老师。今天的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老师喊了三次,希望以后只要喊一次,大家就能很快安静下来。”如此一来,孩子们便懂得了老师的用意和自己应该怎么做的目标。在合理的组织要求面前,善懂人意的孩子们会很好地配合老师的。
3.顺势带入活动情景
组织程序一旦稳妥,教师便应该抓紧时间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声情并茂地将一个问题抛出,抑或运用一个动作进行引领观察,孩子们便会在因势利导中积极地投入活动。如此,刚刚同事对课堂的影响便成为了一个不着痕迹的小插曲……
会休息的孩子才会学习,孩子们的说话现象就当是他们的一小会儿放松吧,因为这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摆正自身的位置,在常态的环境中对幼儿做善意的理解,进行用心的组织,才会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只有如此,孩子们的身心才会在每日活动中轻松、快乐健康地成长!(顾小梅 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
 
47.案例分析:吹画
实录:
男孩甲左手拿起毛笔,男孩乙右手拿起毛笔,分别转向范例墙面。男孩甲指着第二张第三张画对男孩乙说:“这是我画的。”最后指向第一张说:“这张是老师画的。”男孩乙转向第三张说:“这张是你画的?”“对啊。”男孩甲又说:“这张是老师昨天画的,她教我怎么画。”说完,他们两人手拿毛笔走到旁边的活动柜中取画画的纸,然后一起坐了下来。
男孩甲首先将手中的毛笔伸进颜料瓶中蘸了下:“是这样的。”接着往自己的画纸上点了几下,男孩乙则关注着男孩甲。“你蘸进去呀。”男孩甲说。男孩乙于是也把毛笔蘸进了颜料瓶,但是没有拔出来。“赶紧拿出来呀。”男孩甲对男孩乙说。男孩乙手拿毛笔不敢在画纸上落笔,转头看着男孩甲在他的画纸上点了几下。男孩甲又蘸了颜料在画纸上不同的地方点了点,男孩乙也模仿着将自己的毛笔伸到颜料中蘸了蘸。男孩甲边点边说:“一会颜料够了就吹。”男孩乙这才动手在自己的画纸上点了起来。男孩甲低头吹起来了,男孩乙停下手中毛笔看着男孩甲。男孩甲左边吹两下右边吹两下,颜料马上四处散开,树干的造型立即呈现出来。完成了吹画,男孩甲坐着等待画面的风干。男孩乙则继续在画纸上同一个地方用毛笔反复点着,看到男孩甲完成了,于是他也低头吹了几下,可是颜料没有被吹开。男孩乙又用手中的毛笔在刚点过的地方点了点,低头吹了吹,颜料被吹开成一条线。男孩乙又蘸了颜料反复在同一个地方点点,点好就吹。同样的动作重复好几次,可是没有像男孩甲那样成功的将树干吹出来。最后他索性将毛笔在点过的地方涂了起来,然后再吹吹,还是没有造型。“我的树干有点干了,我可以用印泥点画了。”他边说边用手指开始点画了…
分析:
“吹画”是用嘴或其他工具把滴在纸上的颜料吹散开来,显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而组成一幅画的美术形式。这种作画方式操作方便、气氛轻松,画面变化无穷,符合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从作画的过程来说,画面不断变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大班孩子不断想像、创作的过程。在不断联想构思的过程中,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运动,思维发散越来越流畅,想像越来越丰富。游戏中男孩甲语言交流互动很活跃,能主动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与男孩乙分享,男孩乙则在交往能力上略逊一筹,不会主动寻求帮助。不过男孩乙在学习时有股韧劲,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始终坚持探索。
如果老师在作画的材料上有所调整,那么吹画活动就更完美了,孩子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颜料色彩的丰富性,孩子对美感更有感觉;吹画工具的多样性,孩子能熟练掌握吹画技巧。
最后的点画梅花是孩子随意在树枝上点的,这对大班孩子来说简单了。我们可以通过范例作用来提升孩子的经验,在范例中以不同形式点画组合成各种花朵的造型。比如将点画有序的排列成5辨花瓣,这不就隐性的包含了冬天里梅花的特征。既能丰富孩子对不同植物的认识,同时点画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金玉凤 上海市普陀区丰庄幼儿园)
          48.案例分析:孩子为什么否认害怕?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和我们成人比起来,面对大大的世界,孩子恐惧的东西要多得多。有时候,我们难以理解孩子的恐惧,因为孩子害怕的东西有时候在我们看起来似乎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心里都会有害怕的事情,害怕的东西,害怕的经历。他们会怕疼,怕吃药,怕打针,害怕消毒水的味道,怕黑,怕灯光昏暗的楼梯……
与之行为相反的,当老师借助故事进行教学活动,问到孩子诸如“你们害怕看医生?”或者“打针到底疼不疼”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斩钉截铁地说“不怕”、“没有”、“不疼”。为什么孩子不愿正视自己的情绪呢?
案例一:
幼儿园餐厅外的空地上常有两三只猫跑来跑去。有些孩子对猫的出现,充满了好奇,说:“你看,有猫,在那上边”;“哇,一只白色的大猫”……可是徐徐(孩子的昵称)站在那里,不停的用袖子在眼睛旁边来回擦,慢慢地哭出了声音。哭的声音引来了身边孩子们的关注,“徐徐,你怎么了……徐徐,你怎么了……”,“我怕猫”。老师摇摇头说:“这有什么好怕的,猫不会过来的。”
思考:
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之所以不承认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因为成人不承认、不接受他们的感受呢?在我们过往接受的教育中,一贯有这样的认知存在,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在故事中“勇敢”的人总会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扬,而胆小的、懦弱的角色却总以“被教育”的身份出现。4、5岁的孩子还处于是非观念较模糊,他们只知道被表扬的是好事,他们也喜欢受表扬。
老师对孩子说“不怕不怕,就是一只猫”或“这有什么好怕的”……这些话好似安慰,但其实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试想,如果我是一个怕猫的孩子,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说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如果得不到成人的认同和理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了。
老师可以试试这样说:“我知道你很担心”或是“你希望它不要靠近你,对吗”亦或是“我小时候也害怕猫,那时我看到猫就躲开它”……试着将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尽力了解孩子的感受,这是老师针对孩子害怕可以做的回应。老师也可以用感同身受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担心,告诉他成人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担心和害怕,后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自己解决的等。
案例二:
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有几个孩子提议玩“老狼老狼几点钟”,大多数的孩子都举起了手,兴高采烈地说着“我要玩”,可是杰杰皱起了眉头,对着身边的同伴说:“我不要玩”。当老师上前追问:“你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不要玩?”时,杰杰的手不停地摆动着,还差点哭了出来,嘴里不停的说“我就是不要玩”。老师转而伸出手问:“那你愿意和我一起扮演狼吗?”杰杰慢慢地将手伸向了老师。
思考:
中班的孩子在识别情绪、调节情绪方面的能力有了加强,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限。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反应时,老师提出“为什么”这一问题会让孩子产生困扰,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找出合理的解释,但更多的时候,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孩子之所以不承认自己的感受,可能与老师经常逼问“为什么”有关。
面对孩子的拒绝,老师换了一种提问的方式,提出“那你愿意和我一起扮演狼吗?”对于老师伸出的手,杰杰没有拒绝。老师不追问“为什么”,因为这时候的步步紧逼只会激化孩子的情绪,在那一时刻,老师要做的只是让孩子能够从负面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
当孩子出现负面时,老师想宽慰孩子,想要帮孩子减轻思想负担,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面对诸如孩子害怕等负面情绪,教师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是帮助孩子去面对他的感受,接纳、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正视。
因为,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是承认孩子的感受。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他们,只有了解了内心世界的现实状况,才会真正去面对问题。(王敏贤 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

              49.案例评析:“这是我的!”
案例:
形形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性格倔强、要强,只要是自己看到或是用过的东西,她就认为是自己的,不许别人动,更不许别人用,稍不如意就会大声哭闹。
镜头一:早晨,形形第二个来到幼儿园,她想去自己喜欢的“爱心医院”玩,可只一会儿工夫,就听到“爱心医院”里传来了争吵的声音。只见形形正在抢夺萌萌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还连声地喊着:“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而萌萌呢,也不相让,因为她是第一个来到“爱心医院"的,那时形形还没来呢。我急忙走过去,把挂在萌萌脖子上的听诊器摘了下来,此时彤彤的手还是死死地抓着听诊器,有种不得到誓不罢休的感觉。
镜头二:要到上课时间了,孩子们听着音乐纷纷找到座位,做好了准备,忽然又传来了形形刺耳的哭叫声。寻声望去,只见彤形和迪迪正在抢一把小椅子,绿色的小椅子像个委屈的玩具一般被她们来回地拉扯着,形形的个子小一些,力气就小,所以最后小椅子让高个子的迪迪抢走了。彤彤不干了,她索性坐在地上,乱蹬着脚丫,放声大哭。而就在她的身边,还有两把小椅子静静地放着,彤彤却不要坐。
分析:
在镜头一中,彤彤和萌萌两个人为了一个听诊器各不相让。她们爆发交往冲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使用的交往策略单一、直接,缺乏实际作用,这种交往是注定要失败和不愉快的。
其实较以前而言,彤彤抢东西的现象随着家园合作教育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从镜头二中我们又看到,彤彤爱争抢、不善于解决纠纷的行为依然存在。与家长再行沟通后我发现,在家里家长都是顺着她的,有时一些无理的要求通过耍耍性子就能得到满足,这就助长了她的不良行为习惯。
策略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揭发幼儿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幼儿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因此,正确地看待幼儿之间的冲突,并因人因事地处理好各种冲突,才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针对镜头一中的冲突,我运用了“及时介入问题现场”的方式,制止了他们的争抢,并询问他们是否都想当医生,两人都点点头,于是我假装束手无策地问:“那要怎么办?”我让周围的小朋友帮她们想办法,最终大家一致表示:两人要轮流玩,否则谁也玩不成。于是两人轮流玩了起来。
针对镜头二中的“抢椅子”事件,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随机教育,我启发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她们的行为对吗,她们错在哪里,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先给一个人。”“谁先拿到先给谁。”“可以拿旁边的椅子。”“可以去告诉老师。”……这时我看见彤彤和迪迪也有点不好意思,她们告诉我:“老师,我不抢椅子了。”
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彤彤慢慢学会了与同伴交往时要用商量的方式,知道要让别人喜欢自己就要学会一起分享,懂得谦让。
幼儿在同他人建立及保持关系的过程中,遇到同别人的观点相冲突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慌乱。培养幼儿正确的交往观念,就是要帮助他们认识或理解对方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当对方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差悬殊时,他们就以为对方领会不了自己的观点,此时他们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也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在一些集体活动中,他们又会认为,自己想什么别人也会想什么,深信自己的想法最正确,而把它强加给别人。这些都是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只有让他们熟悉别人的感受,他们才会理解、接纳别人的想法,从而产生共鸣,意见达成一致,使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创编了幼儿喜欢的儿歌、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影响,还节选动画片中的有关情节以及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例,引导他们分析讨论,使他们学会对别人的感受作出判断,使其懂得,只有相互尊重与接纳才能促成友好地交往。(于文斌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商业幼儿园)
 
50.个案分析:浅谈如何转变幼儿的自卑心理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个别的儿童阶段产生的自卑心理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是如不注意调控,也有少数儿童将变得孤僻、寡言、内向、缺乏自信心。在教育实践中,本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采取一系列策略,如真诚师爱、语言激励、扬长避短、储蓄成功、家园合力,使该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激活、建立和发展。
一、个案背量
幼儿姓名:黄婷君
性别:女
年龄:5岁
班级:大三班
家庭教养情况:
祖母接送,属于隔代育儿。
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孩子的情感。
园所表现情况:
◆通常一天当中,很少能听到她说话。
◆集体活动时,小朋友很少邀请她一起玩。
◆班级自由活动时,她总是一个人悄悄的躲在一边看别人玩。
黄婷君是我们幼儿园大三班的一名幼儿,她性格十分的内向。
作为班主任的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她在班级中没有朋友,那么孤单。就开始注意观察她,寻找她的优点和长处。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发现她乐感很好,很喜欢唱歌、跳舞。于是我在音乐活动中邀请她来表演,可她却连连摇头。
傍晚家长接送时,我与她奶奶交流了此事,希望她能多多引导孩子,没想到她奶奶却当着孩子的面说:“这孩子胆子特别小,就是这么没用。”看着情绪低落的君君,我心里沉甸甸的。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已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出现了自卑心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呢?
二、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
君君的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
鼓励支持少,家人给孩子很多消极的评价,
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总是给孩子消极的评价,
奶奶也常常在孩子面前说“你真笨,你真没用”之类的话;
父母的冷漠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
家人的消极评价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些无疑加重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2.园所环境
教师关注少,由于君君的沉默寡言,在幼儿园里,她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
同伴排斥,没有接纳 常常受到同伴的排斥。这些都让孩子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
3.社会因素
小时候由乡下爷爷奶奶带大的她,没有人加以正确的引导,容易受到自卑的困扰。她自以为家境贫寒,便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三、教育策略
自卑容易使孩子变得孤僻寡言,缺乏自信,不敢进取,自我封闭。但这是可以改变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自信比较容易在环境强有力的情况下得到激活、建立、强化,只要“对症下药”,就会“药到病除”。
针对上述原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帮助君君,鼓励表扬她,建立自信。
1.真诚师爱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孩子渴望得到爱,尤其是自卑心理严重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心理更大。因此,老师要细心留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学习需要、生活需要等,然后给予有效的帮助。
如我了解到君君的情况之后,就有意的去接近她。
早上,她来园,我主动与她打招呼。
自由活动时,看着她一个人独处,我就同她讲讲悄悄话。
集体游戏时,我不断地鼓励她,引导班里的其他孩子也和她友好交往。
渐渐地,君君愿意和我接近了,也能和大家玩成一片了。
早上来园时也能主动地和我打招呼了。终于真诚的关心改变了她。
2.语言激励
对君君,我都以鼓励为主。
君君主动和我问早,我搂着她说:“你真有礼貌。”
君君捡起了地上的废纸扔进垃圾桶,我对她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有责任心。”
君君接受同伴的邀请,参加了游戏,我微笑着说:“看,小朋友多喜欢你呀。”
有时一句简短的鼓励,一句亲切的问候,都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犹如春风拂面。
3.扬长避短
在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君君的乐感很好。因此,我非常想让她在集体中露一手。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有意请了君君这一组,在讲评时,还夸张地表扬君君唱得很有节奏感,并且鼓励她肯定能像老师一样带领小朋友唱,当她红着脸蛋不知所措时,我对她说:“你能行。”
小朋友也给了她鼓励的掌声。终于她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点了点头。伴奏响起,她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声音洪亮,脸上表情也慢慢地变自然了。唱完后,小朋友给了她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我常常给她独唱的机会,她一次比一次唱得好,也不再害羞了,小朋友们也认可了她,都夸她是“小黄莺”。
4.储蓄成功
君君奶奶和其它家人的消极评价,使君君觉得自己没有优点。
于是,我组织班里的孩子,让大家来帮助君君寻找优点。
我让孩子们将君君的优点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装入她的作品袋。
我让君君把每一次能代表自己有进步的东西都放进去,一张图画,一件手工作品……作品袋中的“宝贝”渐渐多了,君君常拿出来看看,脸上流露出幸福和自信的笑容,做起事来更加有信心了。
5.家园合力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只有家园教育一致,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于是,我通过家访,耐心的与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探讨教育的策略,让家长了解成人的评价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知道要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孩子,知道无论多忙,要尽量的挤时间陪陪孩子,要对孩子说:“妈妈(爸爸)喜欢你。”让孩子感受到成人对她的喜爱。在家长的配合下,君君开朗了许多,也比以前自信了。
四、教育反思
1.帮助孩子消除自卑心理应该有耐心,有恒心要消除一个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但却意义重大的工作,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密切关注。
2.要注意寻求家长和配班教师等多方面的配合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多质性,对他们的教育和矫治必须考虑和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收效。因此,转变幼儿自卑心理必须有幼儿家长、配班老师的配合,做到多方位、多层次给幼儿以帮助。
3.要注意转变过程中的反馈调整
自卑心理的形成是长期的,逐渐积累的,自卑幼儿的转变工作因而变得更加艰难。有时,当我们对孩子充满希望,看到他在进步时,往往会发现,只要有一点点的情绪不安或一点点的挫折就会让他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在促进自卑幼儿转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效果不理想,就要及时审视,对设计的行动方案、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调整。(尤静玉 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幼儿园)选自《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51.案例分析:教育应在孩子心灵播洒爱与善的种子
一、案例回放
乐乐是一个聪明、调皮又富有爱心的孩子,尤其对小动物情有独钟。他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常常主动关心、照顾班上“自然角”中的小动物。
午餐时间到了。当闻到香味扑鼻的饭菜时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看到孩子们如此开心,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向大家介绍可口的饭菜名称。可乐乐却心不在焉,不时地往“自然角”方向张望。轮到小朋友陆续洗手了,乐乐却一溜烟来到自然角。老师发现乐乐一人在自然角逗留,便大声提醒道:“乐乐,在干什么呢?快来洗手,别磨蹭了。”听到老师的呼喊,乐乐“哦”地回应了一声,连忙向盥洗室跑去。
开始午餐了。乐乐马不停蹄地将饭菜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细嚼慢咽,乐乐依然不减进餐速度,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了。随后,他又悄悄来到了自然角。
快要午睡了。心细的妞妞发现自然角中的金鱼缸里有小米粒的残渣,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叫喊了起来:“老师,快来看呀,金鱼缸里有米粒。”听到妞妞的报告,老师走了过来,生气地问:“是谁浪费的粮食?是谁把金鱼缸搞得这么脏兮兮的?”听到老师的责问声,孩子们都沉默不语。片刻过后,乐乐来到老师面前解释:“是我放的,因为小金鱼也饿了。”老师一看是乐乐,立马严肃质问:“又是你多管闲事,金鱼爱吃米粒吗?”“金鱼可喜欢吃小米粒了,我刚才看到的。”乐乐辩解道。听到乐乐理直气壮的回答,老师更生气了:“是吗?自然角里不是有专门的鱼食吗?再说,早上已喂过很多鱼食,吃得太饱不把它撑死才怪呢。”老师一连串的“教育”让乐乐哑口无言。“好了,下次专心吃饭,不准浪费粮食了。”听完老师的指令,乐乐无奈地点点头,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睡觉去了。
乐乐“喂金鱼”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在以后的午餐时间里,乐乐自然成了老师重点“监督”的对象。当然,从此以后,金鱼再也享受不到乐乐提供的美味午餐了。
二、案例反思
在反思上述案例前,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案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朵硕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学校的师生前来观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抓在手里,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教育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教育,应该像春风一样,唤醒一颗颗善和美的种子!如果换成我们,或许面对孩子的所谓“不道德”的行为,极有可能采取的是道德责罚、道德训斥,至少是道德说教。教育是让可爱的孩子蒙受道德愧疚,还是让天真的孩子因爱心而自豪?面对这样的教育问题,我们常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乐乐“喂金鱼”的事件,或许需要我们教师对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作深刻的反思。
1.避免使用“表现主义”的处理方式
“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在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自己的教育艺术。为了这种教育艺术的阐释,孩子的面孔可以模糊,可以遮蔽,甚至可以改写。教育故事成了例证,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证明教师的教育艺术。
我们不难看见教师的不少教育故事中,总要渲染原先孩子是那样糟糕,而最后老师总能“四两拨千斤”。乐乐“喂金鱼”的事件也不外乎如此。
有教师认为,倘若把这个故事改写成这样:老师发现米粒之后,不是追查米粒是由谁放的,而是带领孩子一起救助金鱼,清理污秽,给金鱼换水。然后,老师抓住这个契机,给孩子讲解金鱼的生活习性,如何科学喂养金鱼,以及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其实这还是典型的“表现主义”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因为这里的“主人公”依然是老师,老师表现的还是孩子“救世主”的角色。
2.谨慎使用“技术主义”的处理方式
“技术主义”强调的是解决问题。比如班上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的小玩具丢了,老师告诉孩子可能是桌子偷走了玩具,然后,让每个孩子送一句话给桌子,“教育”桌子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这样桌子一定会把玩具还回来的。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个和桌子去说话。这时老师又说,那么多人都在听,桌子一定不好意思,我们应该一个一个进去和桌子单独交流。等所有人一个个和桌子说完话后,果然在桌子上找到了丢失的玩具。当问题解决了,老师也就不再去找究竟是哪个孩子拿了玩具,或者即使知道是哪个孩子,也为了所谓的“保护”孩子的面子而不了了之。
这就是典型的技术主义案例。但是,技术主义必须仅仅是方法,而非原则和目的,否则就是有害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当下的太平无事,还是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德性养成?如果是后者,那么,孩子交出了玩具,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恰恰是教育的起点。“术”中如果缺少了“道”,常常会造成对真正教育问题的遮蔽。就乐乐“喂金鱼”的事件而言,试想:如果不是乐乐自己站出来承认是他做了这件事,教师是否也会用像处理上述丢失玩具事件类似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3.科学使用“建构主义”的处理方式
“建构主义”强调通过深入孩子的心灵,真实地触摸孩子的所思所想,先理解孩子,在与孩子的积极互动中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先想着怎么办,而是先搞清楚为什么,把问题当成课题,甚至把问题当作科学研究来对待。在还没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决不轻易下结论,而是设身处地的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点点滴滴的现象,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质,最后再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解决问题。
再来分析乐乐“喂金鱼”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老师对乐乐的教育从表面上看是对孩子遵守进餐规则、不浪费粮食、科学喂养金鱼的教育,实则上在教育过程中却无意扼杀了孩子纯真善良的爱心。在孩子眼里,小动物是富有生命情感的,他们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宁肯自己少吃一点,也要把食物留给金鱼。至于金鱼是否喜欢吃米粒?让金鱼多吃是否会把金鱼撑死?这些对孩子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喜欢金鱼的情感和关心金鱼的爱心,这种爱心远比教师的说教来得珍贵。然而,在老师的“谆谆告诫”之中,孩子心中的这棵爱心之苗有可能早早地因老师的“好心”而枯萎了。
由此,我们是否也应该对如何写好教育叙事做些反思。刘良华教授曾经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叙事”做过一个界定。他说:“能够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人胜的教育故事,这是教育叙事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叙事的基本难题。”
其实一个好的教育案例,不仅要面向事实本身,努力“去蔽”,把一切外在的东西剥离开来,指向事件的核心,而且还要运用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反思。反思对教师而言,不是自我辩护,而是对事实的尊敬,是对真理的敬畏。更重要的,我们还需要爱,爱孩子,爱教育。而这种爱,有时仅仅就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科学处理孩子的问题之中。(吕燕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52.案例分析:责任心比制度更重要
案例:
我园喜羊羊班有一位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名字叫佳佳,近一段时间教师发现佳佳不像以前那样开开心心的了,就试着问她,可她什么也不说,问来接送她的爷爷,爷爷也不说。事隔不久的一天中午,有一位家长在门卫处刷了卡,来到佳佳所在的班级,对教师说家里有点事,想提前接走佳佳。教师一看眼生,就不让接,那位家长说:“我是佳佳的妈妈,请老师让我把孩子接走吧!”听了这话,教师就问佳佳是不是她妈妈,佳佳低着头,轻轻地点了点。原来佳佳的妈妈在外省工作,基本上都是节假日才回家,平时都是爷爷接送佳佳。知道来人确实是佳佳的妈妈,教师就放心了。于是佳佳妈妈拽着孩子向园门口走去。教师发现此时的佳佳并不像正常情况下孩子看到妈妈来接很欢喜雀跃,而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她妈妈走。这一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教师的警觉,她立即追上去说:“佳佳妈妈,请等会儿。”这时佳佳妈妈有点着急了:“老师,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我们还有事呢。”佳佳妈妈又拽着佳佳往前走,可佳佳的脚步明显地慢了下来。看到这,教师更是觉得不能让佳佳给她妈妈接走。于是,就上前拉住佳佳,又蹲下来抱着佳佳问:“佳佳,你愿意跟妈妈走吗?”佳佳两眼噙满了泪水,摇了摇头。看到孩子快哭了,教师赶忙劝道:“佳佳乖,佳佳不哭,佳佳有什么事跟老师说。”佳佳终于忍不住了,边哭边断断续续地说:“妈妈不要爸爸了,妈妈要把我带到很远的地方去,我不想去。老师,让我妈妈别走好吗?”
听了孩子的话,教师一下明白了,难怪近阶段佳佳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虽然教师也问过她爷爷是什么原因,可佳佳爷爷可能是碍于面子,不愿告诉实情。于是教师立即拨打佳佳爷爷的电话,问是怎么一回事,让不让佳佳妈妈把佳佳带走。佳佳爷爷一听急了,说:“不能,千万不能。”随后他把实情告诉了教师,原来佳佳已判给爸爸了,而佳佳妈妈很爱佳佳,想瞒着佳佳爸爸把佳佳带走,还趁佳佳爷爷不防备时拿走接送卡。
分析:
按照《安全接送孩子制度》的规定,每个孩子上幼儿园时,园方都要求家长办理门监卡手续,然后每天来园接送孩子时都要刷卡,这样门卫才会放行。有了这样的操作程序。在园孩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解决了家长担心孩子被接错或被别有用心的人接走的忧虑。
本案例中,佳佳妈妈持门监卡顺利通过门卫。从程序上说,门卫没有过错,门卫制度上明明白白写着:“请家长凭卡接送您的孩子。”佳佳妈妈有卡在手,来接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而且她确实是佳佳妈妈。如果今天孩子被佳佳妈妈接走,孩子的爷爷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一开始因碍于面子没有把佳佳父母闹离婚的实情告诉教师,且没有保管好幼儿园接送门监卡。
教师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今天就是佳佳被接走,这位教师也无过错。但是,本案例中的教师却是做到了尽心尽责,由于她的细心,防止了争女风波在幼儿园发生。海恩曾指出“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虽然幼儿园制定有安全工作的制度,但是,比制度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责任心。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园长应该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在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再多一份细腻与责任感。防止偶然失误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余翠兰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中心幼儿园)
        
           53.案例分析:几点尝试让小班幼儿远离挑食
每逢金秋九月,幼儿园都会迎来一届小班新生。对于这群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他们是第一次从父母的襁褓中走进集体生活,除了情绪低落外,最严重的就是吃饭挑食了。这一点也是家长们尤为不安的。保证幼儿的健康饮食,不挑食、不偏食,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尝试了一系列的方法,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下面这些小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与大家共享。
案例一:改变家长观念,达到家园共识
观察对象:浩浩
观察与指导:小班新生入园了。小朋友早晨来园时的不安定情绪被我们安抚了一上午终于有了好转,可一到午饭时间,又让我们为难了。有的说“我不爱吃胡萝卜”,有的说“我在家从不喝汤”,浩浩小朋友趴在桌上说:“我不饿。”浩浩这几天从没有好好吃饭,今天严重到拒绝吃任何东西了。我问他:“是不是早晨吃了很多,还不饿呢?”浩浩说:“不是,因为晚上要去吃肯德基,所以不饿。”可现在还是中午呢,他的话让我忍俊不禁。离园时我找浩浩妈妈交流,她说:“不吃就不吃吧,为了让他早晨能高兴地来上幼儿园,我们答应他放学后带他去吃肯德基。”经过了解,我才知道这位家长已经连续3天带孩子去吃肯德基了。于是,我立刻针对这些现象召开了一次家长座谈会,一起讨论孩子的健康饮食问题。
讨论后,我们观念达成一致:首先,要为孩子制定健康、科学的家庭食谱,对于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不要强迫,可以改变烹饪方法让孩子慢慢接受;其次,家长要做好榜样,不挑食。当然,也不可一味迁就孩子,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喜欢吃的就不要限制,殊不知孩子摄入营养不平衡,久而久之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会引发某些疾病。
分析: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情绪低落,依恋父母。而父母为了让孩子早晨顺利入园,常常会答应他们一些非分的要求。且不谈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没有好处,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研究表明:只爱吃肉不吃蔬菜的幼儿,摄入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过少,容易造成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缺失,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出现便秘;反之,只吃素食的幼儿则缺乏生长发育必须的蛋白质和脂肪,往往身体发育欠佳,体质偏弱,抵抗力差。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该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时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
案例二:餐前介绍添诀窍。增强饮食兴趣
观察对象:子烨
观察与指导:午餐前,我们将可口的饭菜领到各班,香气扑鼻。一向活跃的子烨粘到我的身边:“徐老师,今天吃什么呀?这么香。”他虽然嘴上说香,可很少见他吃得很香,因为他只喜欢吃肉类。于是,我很神秘地告诉他:“今天要吃排骨炖山药。我最喜欢吃山药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徐老师一样喜欢吃山药。”于是,子烨兴致勃勃地回到座位上,把我对他讲的话告诉雯雯,又告诉瑶瑶。顿时,孩子们都传开了:“徐老师最喜欢吃山药了,我也喜欢吃山药。”“我也喜欢吃山药……”可想而知,这顿午餐孩子们不仅吃了排骨,还吃光了所有的山药。
没想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竟让全班孩子都“跟风”,于是我正式启用了这种方法。有时,我和配班老师故意窃窃私语讨论当天菜肴,有时,我又故意表现出对当天菜肴很想吃的样子,也有时我们结合当天的食谱,在用餐前讲一段小故事……总之,不断变换的小诀窍对纠正孩子们的挑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分析:
通过丰富多彩的餐前菜谱介绍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更让幼儿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进行午餐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有的幼儿在吃饭时,大脑兴奋中心仍然停留在游戏中,因而产生吃饭心不在焉的现象,而教师要做的是将他们的兴奋点转移到饭桌上。因此,我针对小班幼儿爱模仿,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年龄特点,将一些小窍门运用到菜谱的介绍中,巧妙地预防了幼儿厌食现象的发生。我们常发现,有些食物是幼儿不喜欢吃的,但经过教师巧妙的介绍,他们就会对这些食物产生好感,进而愉快地进餐。
案例三:角色扮演走进餐中,更添愉快
观察对象:小妮
观察与指导:开饭啦!今天吃的是胡萝卜红烧肉和青菜蘑菇汤。有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也有的小朋友吃得有点勉强,而小妮愁眉苦脸地拉耷着脑袋,桌上的菜一动没动。
我突然想起她妈妈跟我交流过,小妮最不喜欢吃胡萝卜和蘑菇了,甚至讨厌闻它们的味儿。在家里妈妈也尝试用了一些方法,好说歹说,软硬兼施,她都没有动摇。我想到小妮最喜欢的动物就是小白兔了,于是,我去找了兔妈妈的头饰戴在头上。“兔宝宝们,今天妈妈为你们摘了许多味道鲜美的胡萝卜和蘑菇,快尝尝,好吃吗?”听罢,孩子们很开心,赶忙大口地吃,然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兔妈妈,真好吃!”我又走到小妮身边,小声地对她说:“小妮是妈妈最喜欢的兔宝宝,你也来尝尝!”小妮看看我,又看看碗里的胡萝卜,最后挑了个小块儿的慢慢放到嘴巴里。这对于小妮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进步,我亲了又亲她:“你真是兔妈妈的好宝宝!”
从这以后,小妮开始尝试去吃胡萝卜和蘑菇了。小妮妈妈也非常激动地告诉我,小妮在家吃饭也渐渐不挑食了,妈妈还一个劲儿地问我用了什么好方法。
分析:
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小动物,我们也经常进行此类的角色扮演游戏。有时只要出示一个具体、生动的形象,甚至一句话,他们随时随地就能进入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而我们知道,良好轻松的就餐气氛对孩子乐于进食是很具有感染力的。当孩子出现挑食现象时,我们不要急躁,也不要强迫孩子进食,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的情绪。用强迫、惩罚、哄骗等消极的方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往往我们从孩子的兴趣着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四:餐后评价奖励,良好习惯再巩固
观察对象:瑶瑶
观察与指导: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班级里挑食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很欣慰,同时也减少了几分担忧。可最近这几天,不知怎么的,原本已经开始吃蔬菜的瑶瑶,常趁我不注意把蔬菜扔到剩菜盘中。我左思右想:不应该啊,瑶瑶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因为她总喜欢去评比栏数她得到了几颗五角星。
离园的时候,我与瑶瑶奶奶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进餐情况。瑶瑶奶奶神秘地跟我说:“徐老师,你可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多有心眼,瑶瑶回来说反正把饭菜吃光老师也不发五角星了。”我这才得知,原来是自己的疏忽,让孩子挑食的情况又有了反复。
于是,在今天吃午饭前,我又郑重地对孩子们说:“现在,小朋友吃饭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实啊,老师把吃饭不挑食的孩子都记在心上呢。等到了星期五,我们就来评一评这周哪些小朋友能得到五角星。”听着我的这番话,这群小家伙都很严肃,特别是瑶瑶,似乎在回忆这几天自己吃饭有没有挑食,又似乎在下决心一定要每天吃饭都不挑食,争取每周都拿到五角星。
分析: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师态度神色上的少许变化,儿童都能看到或感觉到,教师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会影响到儿童。”教师的教育态度是幼儿最敏感的,也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它对幼儿的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自我评价系统没有形成,只有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衡量自身行为的对错,而我们教师是最主要的评价者之一。对吃饭偏食的幼儿,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要注意到,并且及时给予鼓励。我们可以发给幼儿一朵小红花,一个苹果宝宝或者小贴纸等,他们都会很高兴,这样就能调动幼儿进餐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改正吃饭挑食的不良习惯。
将近一学期的努力,我班幼儿的进餐习惯有了很大改善。现在大部分孩子都能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个别吃饭严重挑食的孩子开始尝试吃多种食物,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同时,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午餐教育活动展、午餐观摩评比、家庭教育讲座等,让其他教师和家长有信心、有方法来改正孩子吃饭挑食的问题。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徐朗煜 选自《教育学刊》)
 
  54.个案分析:不要忽视师幼关系的边界
故事背景:
田老师今年带中班,孩子们活泼可爱,经过一年小班,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很好的遵守幼儿园的常规,也有了比较好的习惯。唯独有一个孩子——豆豆,从最初的淘气,到后来的抽动,让田老师担心且心疼。也恰恰是这个孩子,是田老师最喜欢的,她对他要求最严格、关心也最多。
豆豆还小,他说不出来原因,只是觉得田老师对自己比对其他小朋友要格外严厉、在意。小朋友都淘气,可是田老师更容易发现自己。同样都是批评,田老师批评自己更重一些,甚至有些夸大。好像自己的背后总是长着一双严厉、警觉的眼睛,无时无刻都在盯着自己,盯的好难受啊!浑身好像有一堆小蚂蚁,总是到处爬,晚上做梦也是幼儿园的事情。哎,要是不上幼儿园该多好!可是爸爸妈妈又不同意。
豆豆的妈妈也发现上了中班以后,孩子不太愿意上幼儿园了,有时候从幼儿园接出来,孩子好像不是很开心。看的出来,田老师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她很在意豆豆。经常会跟家长有交流,给他们很多指导。
直到一个月前,田老师和豆豆父母都发现豆豆开始有抽鼻子、挤眼睛、干咳嗽、吃手等行为,大家都着急了,尤其是田老师,从有这些动作开始,自己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豆豆,不停的提醒、纠正、没有想到这些症状反而加剧了。豆豆父母赶紧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检查,结论是:儿童抽动症。
心理指导:
知道豆豆得了“抽动症”,田老师比豆豆的父母还着急,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在豆豆身上,自己没有少用心思。
正当大家为此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接到了园长和家长的电话,他们都希望我能去一趟幼儿园,现场看看豆豆在幼儿园的表现,并能给教师和家长一些建议。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中二班——豆豆和田老师所在的班级。孩子们都在区角玩游戏。田老师正在走动中,观察孩子们的自主游戏,偶尔有交流和指导,气氛非常和谐温馨。在一个角落,有个小男孩,长得干净秀气,眉宇间有一抹淡淡的忧愁,正静静的看书,不用猜,他就是豆豆。看到我来了,田老师赶紧走过来,用手指了指角落里的那个男孩——正好是我刚才留意到的。感到田老师在指自己,男孩本来平静放松的身体霎时变的紧张。“过来过来,儿子!”,田老师亲热的召唤。男孩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走了过来。“快叫余老师好”田老师指挥着孩子“跟余老师握握手”,田老师还在张罗着。我发现孩子的身体有些僵硬,表情不自然,眼睛不由自主的开始眨巴,咳嗽,我赶紧对田老师说:“不用忙,不用叫孩子过来,我只是在旁边看看,一切照旧进行。”
上午的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午睡后,我在幼儿园的会议室约见了田老师。
“怎么样?余老师,豆豆有救吗?我能做什么?他这样的病会好吗?会有后遗症吗?”田老师很着急,忙不迭的问。比豆豆妈妈还上心。
我问田老师为什么这么着急,田老师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不知道为什么,从见到这个孩子第一眼,我就觉得在哪里见过他,豆豆比别的孩子明显的淘气,有自己的想法,思维也比较活跃,算得上是个天赋很好的孩子。后来我慢慢的意识到,豆豆为什么那么眼熟?因为他非常像我儿子小时候:长得很像,行为做派像极了,机灵活泼、敏感细腻、脾气着急、眉宇间时常有点淡淡的哀愁……
说起自己的儿子,田老师禁不住心痛,又和我分享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由于当时自己太年轻,处理问题草率,结婚没多久出现了矛盾,婚姻关系不好,大概从儿子三岁起,家里就不太平,吵架成了家常便饭,终于在孩子五岁时离婚了,离婚时因为自己父母的干预,怕孩子跟了自己将来不好再成家,孩子判给了父亲,从那以后,她就很少看见儿子。直到有一天派出所的警察找上门来,才知道孩子因为触犯了法律,被判了刑。听到这个消息,田老师感觉世界都崩溃了。其实,这些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深深的懊悔中,如果自己当时再宽容、忍耐一些,婚姻也许不会走到尽头;如果当时离婚,自己再坚强、有主见一些,儿子就不会判给前夫;如果离婚后,自己对孩子在多一些关心、教育,儿子就不会触犯刑律进了监狱。
但是所有的如果都只是如果,一切都不能重来。当遇到豆豆时,田老师感觉到也许是上天给自己的一个机会,帮助这个孩子——这个像自己儿子一样的孩子,可能自己内心的自责会减轻一些。
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是田老师面对豆豆发生了“移情”,过多的关注给了豆豆不能承受的压力,于是,我把话题又拉回来,继续和田老师聊豆豆的情况。
“其实,豆豆这种表现不是病,你不必太紧张,抽动只是一种行为,不是很要紧,还不能算作‘病’,只要环境改变,行为就会很快停止。”我说。
“那怎么改变?快告诉我,家里和幼儿园怎么配合?”田老师继续问。
“你愿意改变吗?”我问田老师。
“当然!我每天来幼儿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豆豆!我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田老师动情地说。
“我会说几句不好听的话,你能接受吗?”我试探着。
“只要对豆豆好,我都能接受。”
“首先,豆豆不是你的儿子!豆豆有父母!”
田老师有些惊愕。
“其次,你不是豆豆的妈妈!你只是豆豆的老师!”
田老师面露不悦“儿歌里不是唱‘老师像妈妈’吗?我爱孩子有什么错?哪个家长不希望老师像父母一样的爱孩子?”
“你为什么爱豆豆?你也这样爱别的孩子吗?”我问。
“因为豆豆长得非常像我的儿子!我已经失败过一次,我担心豆豆也这样。对别的孩子我也爱,但是跟豆豆不一样。”田老师有些伤心。
“豆豆的家庭跟你的家庭一样吗?豆豆父母的婚姻状况怎么样你了解吗?”我接着问。
“不一样。他的父母关系不错。但是,我还是担心。因为他太像我儿子了!”田老师还是有些担心。
“你的儿子今年多大了?豆豆跟你的儿子生活在一个时代吗?”
“我明白了。余老师,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在称呼上,不能再把豆豆叫‘儿子’。这样容易给你自己造成错觉和不良暗示;其次,降低对豆豆的关注,平均分配你的爱和关注给每个孩子,也就是眼睛不要只盯着豆豆,记住:人是经不住看得,尤其是孩子。最后,如果你对自己的儿子有很深的愧疚,建议你自己主动去修复和弥补,主动去找你儿子。”我建议。
“他会理我吗?”田老师泪流满面。
离开幼儿园之前,我去找了园长,给她提出了一个建议,给豆豆换个班级,因为田老师的问题不是一次谈话能够解决的,园长同意了。
案例分析:
师幼关系不能等同于亲子关系。在这个案例里,田老师没有分清楚这一点,导致了心理学意义上的“移情”:错误的把豆豆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试图弥补自己没有尽到的母亲的责任。补偿的心理让田老师迷失了自己的职业身份,也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伤害。导致幼儿由于压力过大,出现抽动症状。
另外,每学期的开学,各个幼儿园都会调整教师、更换班级教室,这些做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利的:给幼儿创造新鲜的环境,锻炼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能够给幼儿一段时间,幼儿刚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内心是惶恐不安的,由于能力发展的局限,会有各种各样的成年人看起来不能接受和理解的“问题行为”,这时候,非常需要教师的宽容和理解、包容和接纳。如果教师总是处在挑剔、监督、纠错的状态,幼儿就会更加局促不安、导致或加剧“问题行为”。
参考建议:
根据该案例中反应出来的问题,我给广大幼儿教师总结了八条教学建议。
1.新学期开始,尤其是更换了教师和教室的班级,新接手的教师不要急于给幼儿提要求、建规矩。应该把跟幼儿建立亲密关系放在第一位,熟悉了解孩子、帮孩子熟悉教师,熟悉新的班级环境。
2.对班上“个别”的幼儿,可以通过原班级的教师了解情况。如果原班级教师的评价与自己观察到的结果不一样,要深入反思具体原因,避免因为自己的原因带来偏见。
3.如果教师因为个人原因或偏见产生“移情”,要马上深入反思,必要时刻,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区分和隔离,建议远离该幼儿,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告知领导或其他同事,请他们帮助提醒自己。
4.作为教师,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教师,我不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5.当教师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无法引导和处理时,不要试图尽快解决问题,可以先听听同事的意见和家长的反馈,以及他们的处理方法。
6.当孩子的一些行为让教师的情绪失控时,建议先进行自我反省,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会让我生气?也许孩子恰好让你看见了童年的自己,这个时候,要处理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教师自己童年的创伤。
7.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教师就是“万能的靠,也不要因为自己见孩子多,就认为自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在不同的环境。
8.教师只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永远不要用“父母”的心态去教育学生。这是职业界限,对孩子和教师都是有帮助的,避免我们盲目和感性。(余伟 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55.案例分析:“百宝箱”变出的游戏
我班有一个放置低结构材料的“百宝箱”。所谓“百”是指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每样材料有各种玩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玩法。所谓“宝”是指里面每一样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变成一件宝贝。从中班开始,幼儿游戏中的重复模仿行为逐渐减少,各种想像性的创造行为随之丰富。他们不再留恋模拟实物的形象逼真的玩具,转而投向老师设置的低结构材料寻找灵感。幼儿会用“百宝箱”里的材料创造出各种妙趣横生的游戏。随着中班幼儿游戏情节的丰富,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日益变大,他们在寻找材料时更有目的性,从“百宝箱”里也变出了更多有趣的游戏。这些无特定功能、无规则玩法的低结构材料给了幼儿自发使用材料、自主选择材料以及自由组合材料的可能性。
在开展游戏时,老师对材料投放常常存在困惑:材料过多会混淆幼儿的构造思路,材料过少会限制幼儿的发散想像,材料不变则阻碍了游戏延伸。投什么、怎么投、投多少、何时投等都是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行为特点和游戏情况,及时、合理并有序地投放低结构材料,让幼儿自选各种低结构材料,使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案例一:小舞台的“消防水管”
一天,小舞台的演员们突然集体“罢工”了,他们喊着:“不好了,舞台着火了,火已经烧到椅子上了。”大噜噜闻声赶来,对一旁的演员说:“我们得赶紧救火。”说着,他来到“百宝箱”前,找到几根吸管和毛莨,用毛莨接在了几根吸管之间,顿时变出了一根长长的“消防水管”,他拿起水管对着小舞台进行喷射。其他几个孩子看到了,也相继模仿大噜噜做“消防水管”灭火。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完成材料替代的百宝箱
幼儿的游戏源于生活,也会还原生活。“小舞台着火”是幼儿在游戏中突发奇想的情节,也许受“胶州路大火”事件的影响,“着火”成了临时的游戏热点。当孩子们都在惊呼“舞台着火”时,大噜噜想到要救火,但是整个教室里并没有灭火器材,他在“百宝箱”里找到了和消防水管比较接近的吸管材料,完成了一次勇敢的“救火”行动。
用毛莨连接的吸管和消防水管在形状和功能上都有着相似之处,用吸管灭火,正是幼儿进行的一次相似物替代行为。游戏中的玩法取决于材料的特征,材料的形象性和结构性特征可以引发幼儿特定的游戏行为。在每天的游戏中,幼儿创造性地使用“百宝箱”里的多种材料,替代游戏中所需的物品。有形状和功能相似的替代,也有形状不同但功能相似的替代,还有玩法不同的多功能替代。诸如“吸管”之类的生活用品是功能多样的低结构材料,放于“百宝箱”中,可随时随地让幼儿的游戏出彩。
 支持策略:丰富材料,有序归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游戏材料的品种、结构性、数量都会影响孩子的游戏行为。托小班的游戏以情景模仿、重复操作为主,“百宝箱”的材料要相对比较逼真,使幼儿能借助相似的实物引发熟悉的场景行为。同时,数量要相对充足,避免幼儿争抢玩具,影响情节的发展。而中大班的游戏中,幼儿的表征、替代、建构行为都会相对增多,此时给幼儿数量多一些的低结构材料可以引发创造,少一些实物材料可以减少模仿。对材料的投放品种,可以从多个维度去考虑。
比如,按材质分类:纸类(手工纸、皱纸、卡纸、塑封纸、发泡纸等)、积木类(清水积木、彩色积木、管状积木、套环、插塑、雪花片)、棉布类和绳类等。
比如,按形状分类:可将材料裁剪成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如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
比如,按用途分类:生活材料(废旧纸盒、瓶盖、瓶罐、绳子、棉签、吸管、光盘)和装饰类材料(毛莨、亮片、缎带、保利球、珠子)等。
比如,按工具种类分类:蜡笔、塑夹、剪刀、尺、各色笔、大小双面胶、固体胶和橡皮泥等。
除此之外,还有幼儿自己的一个材料筐,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特殊需求或是对某种材料有个别兴趣,都可以把一些临时收集的材料放人其中。如幼儿在小舞台表演时突然发现缺少了一些装饰物品,自发收集了丝巾,放在百宝箱里,把这些丝巾变成裙子、手带、披肩。在进行秋天的主题活动时,幼儿把户外玩耍时捡的一些枯叶、松果,也放进了“百宝箱”,并投放到“青青农场”里去。
“百宝箱”里的材料若不有序归类,很容易成为一个杂物箱。在呈现这些材料时,可选择一个开放式的多层货物架,每层的篮子里还可以用一些废旧收纳盒再进行分割,以保证同类材料或工具集中在一个单元里,不串门、不混淆。在安排时,还应注意将一些常用的工具类、纸类、积木类等材料放在显眼的上面几层,而特殊的零碎的小材料则可以放在底下几层。
案例二:“警察”的新装备
“警察局”开张了,扮演小警察的宝宝带上了“警察帽”来回巡逻,可是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宝宝问我:“我看到警察身上都带着枪,蔡老师,你这里有没有枪啊?”我摇头,示意让他自己想办法。只见他搜索了一番“百宝箱”,对一筐管状积木发生了兴趣。他把几根管状积木接在一起,做了把“手枪”,一会儿工夫又把“手枪”别在了裤子上,神气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武器,并开始四处巡逻,等待时机用“手枪”对付坏人。管状积木枪立刻引起了一群男孩的跟风,之后几天,孩子们用这样的积木组合出了“对讲机”、“充电器”、“手铐”、“警棍”和“机关枪”等,“警察”们带着自己的新装备开始了工作。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进行装扮的百宝箱
“警察局”是最近新开辟的一个游戏活动区,男孩对当警察的热情都很高。大班幼儿不仅有了清晰的角色意识,对警察角色的认知经验逐渐丰富,扮演行为也越发趋于逼真,在游戏中他们不满足戴一顶帽子扮普通民警,而是对警察的装备有更多的要求,而这些装备都需要造型多变的材料来服务。“百宝箱”中的管状积木就是一种形状多变、玩法多样的低结构材料,便于孩子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造型。管状积木变出的“手枪”、“手铐”、“对讲机”、“警棍”等装备,使孩子扮演的警察更像“真警察”。有了这些装备之后,警察游戏的情节开展得更丰富和精彩:“抓小偷”、“对讲呼叫”、“值班”等有趣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支持策略:充分认同,恰当启发
幼儿在每天的游戏中都会数次来到“百宝箱”里寻找帮助,其中的行为可能是一段新游戏情节的开始,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也可能是一次替代、表征行为的出现,更可能是一个变废为宝的里程碑。
在使用“百宝箱”的过程中,作为观察者的老师不仅要用心地捕捉这些瞬间,也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认同,肯定其使用“百宝箱”的自主意识,认同其改变材料玩法的创意,同时也应规范其使用的良好习惯,如按类取拿、物归原处、爱惜物品、不浪费等。而老师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和幼儿一同分享“百宝箱”里的精彩故事,将个别经验传递给大家,引起共鸣的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灵感。如在警察局的游戏中,可说说“警察还有哪些装备”,“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出来”,“这些管状积木可以做警棍,还能做些什么道具”等。
案例三:自动上门的“快递员”
“快递公司”是最近幼儿合伙开起来的,孩子们戴上快递帽,背起快递包,骑着小车出去收快递和送快递。“快递员”有时负责为小吃店送外卖到娃娃家、小舞台等,有时负责为医院送些药品到病人家里。这天,聪聪照常在“快递公司”的服务台前工作着,可一上午都没有生意,看着周围忙忙碌碌,他决定要有所行动。他背起包来到隔壁的“百宝箱”,找了一个大纸盒,在里面装上剪刀、胶水、笔和双面胶,然后将纸盒封起来放到包里,骑着车子来到娃娃家。他敲了几下娃娃家的门,告诉爸爸:“爸爸,我来给你们送快递了。”爸爸说:“我们没有要快递啊?”聪聪神秘地说:“这里面装的都是工具,你们一定需要的。”爸爸这才明白:“谢谢你!我正好要用剪刀剪菠菜呢!”聪聪又问:“还有什么需要我送过来吗?”爸爸想了想:“好像还要一张生日卡片。”聪聪又骑回去,到“百宝箱”拿了一些材料,给爸爸做起了生日卡片。此后的几天,“快递员”忙着为小吃店送上自制的扇子,为娃娃家送上生日卡片等,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交往的百宝箱
角色游戏就像一个迷你社会,幼儿体验着各行各业的人物角色,同时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交往:商品买卖、吃饭娱乐、看病配药、照顾家人等,角色游戏中各种角色关系的存在,促使幼儿广泛地接触他人,扩大交往范围,形成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
快递公司的交往行为主要发生在收发快递的过程中,当顾客没有快递的需求时,这里就显得“无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聪聪自发用“百宝箱”的材料变出了一件“工具箱”,自动上门送给娃娃家。这是幼儿在熟悉“快递游戏”的基础上创造的一个新玩法,是自发设计的新游戏规则。顾客不仅可以提出快递要求,快递员自己也可以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快递一些物品。中班幼儿逐渐从小班的独自游戏过渡到合作游戏,他们有与同伴沟通的愿望,尝试去和别人合作游戏。此时,创设交往的有利条件就非常关键,材料就是其中之一。当幼儿想要和他人交往合作或是建立游戏规则时,可以用一些玩法多样、功能多变的材料变出道具,去发展游戏情节,与其他人建立起联系。
支持策略:位置合理,因地制宜
“百宝箱”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只有放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大功效。如果放置不当,可能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废物箱。经过多次的调试,我们的“百宝箱”放在区域交汇处或是过道的显眼位置,选择孩子在游戏中时常会经过的地方,并广而告之在这个地方的材料筐是大家共用的“百宝箱”,每个人都可以来选材料、用材料并添材料,鼓励幼儿在游戏遇阻时去百宝箱里找找灵感,在游戏无聊时去百宝箱里找点新鲜玩意。
案例中,聪聪在没有快递生意的情况下,来到旁边的“百宝箱”想到了新点子。这个“百宝箱”正是放在“留白区”的,这个“留白区”的主题是不固定的,随着幼儿的兴趣而改变。最近的热点是什么,老师就可以顺应给予支持,和幼儿一起开辟一个新主题。在这里,我们先后出现过“礼品店”、“快递公司”、“警察局”等主题,由于离“百宝箱”比较近,孩子非常喜欢选用“百宝箱”中的各种材料组织各类游戏情节。
案例四:“不司其职”的车展工作员
随着上海车展如火如荼地举行,班中幼儿也提议要举办一个车展。班上的男孩从家中带来汽车玩具、车模和车展介绍资料等,老师利用教室一角铺上几块垫子,布置了一个车展的体验区,柜子则成了汽车展示区。车展游戏一度带动了男孩玩汽车的兴致。而有一天,体验区的管理员乐乐不在门口卖票,而用“百宝箱”里不同大小的方块、圆柱体积木搭起了类似桥的造型。我上前询问乐乐,乐乐告诉我:“这是一个斜坡,我们可以在上面开汽车玩的。”一会儿,乐乐又向我要一块长长的木板做另一边的斜坡……又过了几天,汽车展示区的讲解员铭铭抛下讲解工作,从百宝箱里找来了废旧纸盒,兴致勃勃地做起了小汽车。他告诉我,展示区缺一辆双层巴士,他要自己动手做一辆。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进行构造的百宝箱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会出现各种构造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包括感觉运动的技能,又包括了象征性的表现。”对于年长儿童来说,他们的构造行为正是实现角色游戏中所需物品或场景的替代,用构造的结果进行角色游戏。对于乐乐和铭铭来说,车展游戏中一成不变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其游戏愿望,他们有自发制作游戏玩具、创造游戏玩法的兴趣。因此,乐乐用“百宝箱”里的积木构造自己喜欢的斜坡,铭铭用“百宝箱”里的材料构造自己喜欢的车模。游戏中,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构造行为中,并不代表他们不在进行游戏,而是为了让车展游戏变得更好玩。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游戏的需要,都有发展的价值。
支持策略:适时投放,激发创作
游戏跟随孩子,材料服务游戏,适时适当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火花,让游戏变得更有魅力。而“百宝箱”里的材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可针对幼儿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更新,如幼儿现在对哪些材料最感兴趣,最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使用材料时有何创意想法,当下的热点情节是否缺乏某些材料的支持。在车展游戏中,乐乐在搭建斜坡时缺少了相同长度的积木,老师就应做调整,将各种规格的积木数量补足,便于幼儿搭建更复杂的场景。而对于铭铭自制车模的行为,老师也应留心添加一些大小适宜、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让铭铭的车模能做得更加逼真。
 同时,在投放“百宝箱”的材料时,也要注意把握好节奏。起初,“百宝箱”里的材料应该以一些幼儿常见常用的为主,作为投石问路,材料数量不宜太多,否则容易导致幼儿无从下手。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使用习惯以及游戏情节日益丰富之后,老师可根据游戏需求和幼儿兴趣逐一添加。通常来说,多投放原始材料(废旧物品、自然物等)和结构材料(积木、花片等),可以促进幼儿自己动手改变,满足游戏中的需求。
 从“百宝箱”里变出来的游戏还有很多,老师也在不断地观察与思索,投放最适宜的材料,让“百宝箱”最大限度地演绎出“百”和“宝”的真谛。(蔡璟烨 中福会托儿所) 
          
                      56.个案分析:草坪上的小洞洞
 绵绵春雨过后,在阳光的普照下,幼儿园草坪上出现了许多一厘米大小的洞洞,洞口边缘是一堆浮土。这些洞洞如同一座座微型的小火山,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着这些洞洞议论纷纷:“这些洞洞是从哪里来的?”“洞洞里藏着什么秘密呢?”“会不会是小草渴了,要喝水了呢?”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出现,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发现这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鼓励孩子们展开了探究活动。“草坪上为什么会出现洞洞?”
孩子们的探究需要资源的支持。除了同伴、教师、家长以及相关社会人士的支持与帮助,图书资料、网上信息等材料资源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于是离园前,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草坪上为什么会出现洞洞?”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展开调查。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1.“每个小洞洞里有一棵小草,春天到了,小草就会从地底里钻出来。”
2.“这些洞洞是老鼠洞,我爸爸说,上次他在电视里看到草坪下有许多田鼠洞。”
3.“我爷爷说,我们经常在草坪上玩,把泥踩得很结实,小草们不能呼吸了,所以要在草坪上挖一些小洞,这样能让小草呼吸。”
4.“我在妈妈买的书上看到的,是蝉从地下爬出来留下的洞洞。”
5.“爸爸帮我查了,网上说可能是蚂蚁洞。因为蚂蚁很小,所以这些洞洞也很小,而且洞口还有浮土。”
我把孩子们找到的答案一一罗列出来,然后组织他们讨论。在激烈的讨论辨析过后,孩子们认为答案2不合理,因为老鼠的身体比小洞洞大多了,不可能从这么小的洞里爬出来;答案3也不可能,因为近期内幼儿园没有人去整理草坪,所以这些洞洞不可能是人为的;答案4就更不正确了,因为蝉是夏天出来活动的,这个季节还没有蝉呢。现在,只剩下答案1和5还有待验证。
分析:
当孩子们发现了草坪上的小洞洞后,一系列问题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他们非常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我以幼儿的问题为切入口,设置悬念,调动起幼儿的探究激情,鼓励他们运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来寻找答案。幼儿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当他们带回各种各样的答案后,我又以追问的形式来引导他们考证答案的合理性。如针对答案“草坪上的洞洞是老鼠洞”,我追问幼儿:“老鼠有多大?”“我们发现的洞洞有这么大吗?”“最小的老鼠能从这个洞洞里钻出来吗?”一连串的问题不仅帮助幼儿证实了这些洞洞不可能是老鼠洞,还帮助他们理清了大小、守恒的概念。
“真的是蚂蚁洞哦!”
为了求证到底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我和孩子们带着小铲子来到草坪上,决定挖开这些小洞洞一探究竟。
这时,欣怡说:“我们先看看洞里有什么再挖吧!”她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有的孩子干跪趴下身,把洞口松散的泥扒开,眼睛贴在洞口使劲往里瞧。看了半天,他们很肯定地说:“这里面黑乎乎的,没有看到小草,应该是蚂蚁洞。”话音刚落,许多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用小铲子挖开洞洞。果真不假,许多小蚂蚁出现了。孩子们兴奋地大叫起来:“真的是蚂蚁洞哦!”
分析: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反复尝试,验证思考,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
“为什么下雨后草坪上才会出现蚂蚁洞呢?”
通过孩子们自身的努力,洞洞里的秘密被揭开了,可随之而来的是:“为什么下雨后草坪上才会出现蚂蚁洞呢?”孩子们又带着问题回家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们了解到,原来下雨时为了防止被雨水淹死,蚂蚁要在下雨前把洞堵起来,雨停了,蚂蚁会从洞里爬出来觅食,它们就会把洞口打开。其实,平时草坪上就有这些小洞洞,但小朋友在草坪上活动,踩来踩去的,把洞口踩实了,不容易发现。雨过天晴后,草坪上比较整洁、干净,所以很容易就发现了蚂蚁洞。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全面地掌握蚂蚁洞的秘密,我自编了故事《蚂蚁丁丁历险记》。从故事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蚂蚁怕水的特点及会衔土堵洞的本领,还了解到蚂蚁洞的特点,即洞口小小的、圆圆的,洞口有浮土。蚂蚁衔土堵洞的验证
接下来,为了验证下雨前蚂蚁会衔土堵洞这个现象,我和孩子们又一次进行了实地观察。
在一次下雨前,我把孩子们带到草坪上,他们惊喜地发现,许多小蚂蚁正衔着泥土在堵洞口呢。事实又一次被验证了。现在,只要谈论起蚂蚁洞,孩子们便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相关知识来。
分析:
“为什么下雨后草坪上才会出现洞洞呢?”“平时蚂蚁洞为什么不容易发现?”“下雨前,蚂蚁一定会用泥土把洞口堵起来吗?”在孩子们找到蚂蚁洞后,这三个问题把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想了解蚂蚁洞更多的秘密。在收集资料、听故事、实地观察中,他们探究到了蚂蚁怕水的特点及能感知天气变化、会衔泥堵洞口的本领,还学会了寻找蚂蚁洞的方法。
可见,当幼儿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发生兴趣后,他们会产生许多问题。这时,教师不仅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带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索,适时地把幼儿的注意引向某些有意义的问题,使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蒋莹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实验幼儿园)转载自《学前教育》杂志
 
57.案例分析: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案例一】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梦幻溪》教学片断节选
1.通过谈话导入教学活动。2.欣赏音乐。(1)在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教师请幼儿说说音乐中包含大自然里的什么事物。幼儿有的说是蛇,有的说是蚯蚓。(2)在第二遍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播放各种小溪的视频图片,一个乐句换一张,但不是在乐句的固定某处进行更换。幼儿看到这么多不停变换的图片非常高兴,听完音乐后大声地说“是小溪”。(3)在第三遍欣赏音乐时,师幼一起随音乐用手画出弯弯曲曲的波浪线。3.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变成小溪,跟随音乐动起来。幼儿非常兴奋,大多都趴倒在地上随意乱动。 4.教师出示红色的纱巾、亮纸条,启发幼儿将它们变成“小溪水”,然后跟随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个别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甩一甩纱巾,但很多幼儿都在乱动,难以表现出乐感。
【案例分析】
1.从预设目标来看,教师预设的第三点教学目标是“理解《梦幻溪》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与情境”,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几乎没有引导幼儿对该音乐的音乐形象和意境进行分析和理解。2.从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明明是ABA结构的乐曲,教师则当成单段体乐曲进行教学,整个活动中没有引导幼儿理解乐曲曲调上的变化,这说明教师对教材分析得不够。3.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在进行表演时幼儿忽视音乐的感受而无节奏、无乐感地乱动,这说明幼儿对音乐欣赏得不够。
【案例二】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吉祥三宝》教学片断节选
1.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第一遍。教师问:听起来心情怎么样?2.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第二遍。教师问:歌曲里唱了什么?3.教师介绍歌曲主要内容和歌名。4.分段欣赏,了解歌曲中问答歌唱的形式。教师问:这是谁在唱?你能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动作吗?5.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音乐,并提供道具头巾等让幼儿进行表演。
【案例分析】
1.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听”,安排了整体欣赏、分段欣赏,但某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好,如音乐还没有完全结束就戛然而止,这种做法非常影响幼儿对于音乐美的感受,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大忌”。2.歌曲《吉祥三宝》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有趣的对唱部分,它的音调起伏较大,与幼儿平常接触到的歌曲很不一样。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让幼儿听了几句对唱,并没有引导幼儿重点感受对唱部分在曲调等方面的特色。3.从教学时间分布上来看,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用动作表演歌曲上。这不由得让我思考:幼儿对这首乐曲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乐曲最值得欣赏的点是什么?教学的重点放在用动作表演的环节是否恰当?从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不强来看,教师的做法似乎欠妥。
针对上述案例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前,教师要充分分析选材内容
在选择了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后,教师应先将所选音乐作品“掰开”“掰碎”来分析:若选择的是歌曲,则可以从歌词内容、形象和情感表达上进行分析;若选择的是器乐曲,则可以重点分析曲式结构和情绪情感:若选择的是舞蹈音乐作品,则可以从作品的性质、动作、队形、装饰道具以及情绪情感来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来展示音乐作品的魅力,以引导幼儿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
2.目标定位要科学准确,找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如果定位不准确、不科学,那么即使活动组织得再严密,幼儿的情绪再高涨,也只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而已。目标的游离或过于宽泛容易导致教师把握不住活动的重难点,也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重难点。同样,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找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3.教师要注重音乐欣赏环节设计,重点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客观感情相吻合的过程。一般来说,音乐欣赏的环节应该有整体欣赏、分段欣赏或重点段落的欣赏。教师要运用倾听、观看、思考、想象、联想以及创造性的表达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层层深入的原则,通过欣赏,逐步引导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薛婷婷 湖南省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58.案例分析: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教学行为
心理环境对孩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心理环境的形成,有赖于教师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本文旨在对幼儿教师有利于营造温馨安全心理环境的教学行为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教学行为的特性。
一、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1.研究对象
    选取C市一所省级示范园的3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3位教师均接受过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培训,工作年限在5~1O年之间,平时师幼关系良好,家长和园领导评价较高。
2.研究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法与访谈法。研究者以非参与者的身份,从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通过笔录和录像的方式,对3位教师每天上午9:00一11:00在活动室和室外的部分教学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同时,研究者还对园长、相应班级的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以获得更多的佐证材料。
3.资料整理
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分析:
1.善待犯错误的孩子
善待孩子的错误,就意味着宽容和接纳。一个宽容和接纳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而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可以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善待孩子的错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孩子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
案例1.让小鱼歇一歇
一天,区角活动的时候,A教师正在指导美工区的孩子们折纸。突然,洋洋大声喊道:“老师!林丽捞小鱼了!”她应声望去,只见林丽正从鱼缸里往外捞小鱼,而且,已经有一条小鱼被放在了鱼缸外面。
“林丽,你在干什么?!”她大声制止林丽的行为,同时快步走到她的身边。林丽怔怔地站在那里,眼睛惊恐地看着老师,很显然,她被老师吓着了。
她的眼神使教师A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A调整了情绪,蹲下身来,降低了声调问:“林丽,你为什么要把小鱼捞出来呢?”林丽怯生生地说:“小鱼游泳游累了,我想让它歇歇。”原来如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
“可是,小鱼离开了水会死的。”洋洋说。听了洋洋的话,林丽又把目光投向A,仿佛在向A求证。“是的,”A说,“小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它离开了水就像我们人离开了空气一样,会死掉的。你看,小鱼离开了水多难受呀!”
听到这儿,林丽飞快地拿起那条被捞出来的小鱼,把它放在了水里。
教师A访谈:
像林丽小朋友这样,由于知识经验欠缺所犯的错误,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是很常见的。案例中的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诉说,给了孩子正确的认知经验和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赞扬了孩子美好的用意,保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2.尊重孩子
幼儿期是人格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尊重作为孩子健康和谐成长的要素,对于孩子人格的初步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案例2.尿床以后
午睡过后,教师B在睡眠室开始整理床铺。当整理到佳佳的床铺时,她发现褥子上湿了一大块。“佳佳尿床了!”她赶紧找出了她的备用衣服,来到活动室,准备给她换裤子。
“佳佳,你尿床了吗?”她问。“没有!”佳佳对尿床的事情毫不犹豫地矢口否认。
佳佳的否认是她始料不及的。为什么她不承认自己尿床了呢?难道她穿着湿裤子不难受吗?佳佳用她那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教师B,教师的心猛然一紧:她不想小朋友们知道她尿了床!更不想当着小朋友的面换裤子!
教师B感到深深的自责。她只想到了佳佳应该换上干净的裤子,帮助她换裤子是她的工作。可是她却忽略了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意识到了这一点,她来到了佳佳的面前,轻声对她说:“噢,可能是佳佳睡觉时出的汗太多了,把褥子都浸湿了,让老师看看,你的衣服是不是也湿了?穿着湿衣服要着凉的。走,我们到睡眠室去,老师帮你换衣服,好吗?”
听完教师B说的这番话,佳佳好像如释重负,很乖地跟她到了睡眠室,把湿裤子换了下来。
教师B访谈: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只看到了孩子的生理需求,忽视了孩子需要尊重的心理需求,像完成其他普通的工作一样去给佳佳换衣服,那么,很可能会给佳佳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对佳佳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3.和孩子多亲近
孩子对家长有着很强的依恋心理,他们在父母的身边,会感到幸福、快乐、有安全感。当孩子来到幼儿园,顺利地度过分离焦虑期后,他们会本能地将这种依恋向老师身上转移。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用爱心建立师生之间亲密的情感。这样,孩子们会非常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教育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案例3.老师-抱抱我
“老师,我洗干净了!”“老师,看我的手!”“老师,抱抱我!”看着孩子们高举着洗干净的小手,看着孩子们着急让我抱的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过去,每次户外活动回来后,尽管我总在不断地提醒孩子们把手洗干净,可每次总会有些孩子“应付差事”,并设法逃避我的检查,为此我很伤脑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主动洗手呢?我想,孩子们在幼儿园一天,缺少在爸爸妈妈跟前撒娇的机会,如果能得到老师的拥抱,他们肯定会高兴得不得了。所以,户外活动回来后,我告诉孩子们:如果谁把手心、手背、手腕都洗干净,老师就会抱抱他。孩子们听完后,高兴地跳了起来,嘴里还大声喊着“哇噻”。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教师C访谈:
一个拥抱,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的确是一举多得。
4.帮孩子学会交往
当一个人融入集体当中,体验到被集体接纳和包容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是一种良性的心理体验。作为老师,应当多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孩子学习交往的技能,优化交往行为,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
案例4.不受欢迎的孩子
小强处处不让人,他喜欢的玩具,别人碰都不能碰一下,入园第一天,他就打哭了班上好几个小朋友。时间长了,孩子们都不喜欢他,也不愿跟他一起玩。
一天,孩子们用不同的材料尝试垒高。由于小强来回地跑跳,刚垒起来的易拉罐被他踢得乱七八糟。小朋友们非常生气:“你别捣乱了。”可小强就是不听。冰冰跑来向我告状:“老师,我们不想跟小强玩了。”“那好吧。”我同意了冰冰的意见,把小强叫了过来。我在有意识地让小强体验一下失去朋友的孤独和寂寞。
过了一会儿,我问他:“你猜一猜,小朋友们为什么不喜欢小强?”“因为我打人、抢玩具、跟他们捣乱……”小强给自己列举了一大堆“罪状”,看来小强对自己的行为是有正确认识的,只是缺乏自控力。“那怎样让小朋友们喜欢你呢?”我追问。“我不打人了,也不捣乱了。”小强说。“那好吧,”我说,“你试着跟冰冰他们去说一说,看他们能不能原谅你。”
小强快速来到了小朋友们身边,对冰冰说:“我不捣乱了,你们还跟我玩吗?”冰冰想了想,又看了看其他小朋友,没有人反对,就说:“行!”于是,小强认真地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起来。
教师B访谈:
让每一个孩子融入集体,体验被集体包容的幸福感,是老师的职责。在这个案例中的老师没有急于批评小强的行为,而是引导他通过体验、尝试、内化,有效地帮助他掌握了交往的规则,提高了他的交往能力,最终帮助他融入到集体当中。
二、结果与讨论:
幼儿园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需要幼儿教师懂得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运用合理的教学行为。案例中三位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体察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内心感受
“爱花的人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案例1中的教师A,在林丽把小鱼捞出来之后,没有简单地斥责,而是耐心倾听孩子的善良用意,考虑到幼儿认知经验的局限性,及时体察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并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保护了幼儿的自主性,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空间。
2.保护幼儿隐私,维护孩子自尊
案例2中的教师B在幼儿尿床之后,设身处地考虑到幼儿此时心中的难为情,巧妙地帮助了孩子,这样就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和被尊重。案例3中的教师C的拥抱,顺应了孩子们的依恋心理,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的心理安全需求,营造了温馨的心理环境。这样做都有助于幼儿时期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依恋。
3.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
个别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营造温馨、安全的心理环境是极为不利的。案例4中的教师B就在小强踢翻了别人的积木之后,引导他思考,帮助他体验到别人的不高兴,并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学会换位思考,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社会性技巧,也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郭丽娟 郭中然 河北省沧州市第二幼儿园沧州师范学院教育系)
 
       59.个案分析:对一个交往能力薄弱幼儿的个案研究
案例描述:
宇宇今年3岁,他的爸爸是一名现役军人,妈妈是一名普通职工。宇宇平时不喜欢与人交往,任凭老师怎么引导,他都不愿意参加活动。只是用畏惧的眼光盯着老师看。从宇宇的行为表现上看,他属于典型的社交退缩型幼儿。社交退缩是指儿童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沉默寡言,不愿进入陌生的环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害怕、孤独、胆怯等行为特点。以下几则片段真实记录了宇宇在园的情况:
片段一:早上来园
我第一次接待这个班级孩子入园时,早早来到班级等待,一会儿,宇宇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低着头走进了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一副极不开心的样子,不管妈妈怎么劝说,他就是不肯向老师问早。
片段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教室里的玩具玩,其他孩子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只有宇宇不哭不闹地在座位上摆弄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玩具。游戏时宇宇总是自顾自地玩,如果有人邀请他,他就害怕地躲让。
片段三:放学回家
一天下午,到了放学时间,我把宇宇送到了晚晚班教室,让宇宇等待爷爷来接他放学。在我转身离开时,他忙拽住我的衣角不放,并用无助的眼神看着我,嘴角不停抽动。我询问后才得知,原来宇宇是不想和一些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留在晚晚班,更不愿与其他班的孩子一起玩。于是我就留下来陪在他身边,直到宇宇爷爷来接他为止。
原因分析:
宇宇性格内向,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也不善于与同伴交往,这种性格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宇宇生活环境单一,父母亲工作繁忙,亲子沟通的机会少,时间一长,宇宇变得沉默寡言。宇宇自幼缺少同龄玩伴,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这更加重了他与人交往时的紧张感。此外,宇宇入园后大多由爷爷接送,爷爷接送时只关心孙子的健康问题,其他事情一概不问,导致宇宇的社交退缩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干预。
解决对策:
针对宇宇的情况,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他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1.幼儿园教育
(1)系列教育活动
针对宇宇交往能力薄弱的情况,我特地在班级开展了“小手拉小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等系列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宇宇与同伴间互相帮助、谦让、合作、分享等交往意识。
(2)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选择、设计了有益于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游戏,把交往意识与交往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游戏中去,寓教于乐。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向自己的好朋友借一样美术工具。别的幼儿都开始走动起来,寻找“目标”,只有宇宇端坐在座位上,时而低头,时而左顾右盼。我走过去问他:“宇宇,你看,完成这幅画还需要别的东西吗?”“我……我还少一支红蜡笔。”“哦?那你可以先向旁边的小朋友借一支。”看着他一副极不情愿的表情,我在一旁耐心地鼓励他:“宇宇,快说啊,小朋友肯定会借给你的。”犹豫了一会儿,他终于鼓起勇气,大声对旁边的甜甜说:“你可以借我用一下红蜡笔吗?”说完,宇宇的脸顿时涨得通红。甜甜很爽快地答应了,宇宇接过红蜡笔害羞地笑了。这时,我对宇宇说:“你看,做到了吧!只要你大胆地把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说出来,肯定会得到老师、同伴的帮助。”
(3)节日活动
节日活动可以为幼儿创造愉快的交往机会,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例如,教师节那天,我在班里举行了讲故事比赛,所有幼儿都做了精心准备。比赛开始前,我向宇宇妈妈要了一张故事演讲稿,万一宇宇忘词了,我可以提醒他一下。比赛正式开始了,轮到宇宇时,我蹲下来拍拍他的肩膀,小声地在他耳边说道:“不要紧张,大胆讲吧,如果忘记了,老师会提醒你的。”他听后点了点头。没想到,宇宇发挥出色,越讲越精彩,博得了小朋友、教师及家长一阵阵的掌声。演讲结束后,宇宇得意极了,滔滔不绝地跟身边的小朋友讲述比赛时的状况。从那以后,我发现宇宇自信了许多。
(4)随机教育
生活中的交往是最真实、最自然的,主抓生活活动中的契机开展随机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天午睡起床后,幼儿们穿好衣服准备去吃点心,大部分幼儿动作较快,很快穿戴完毕走出午睡室,只有宇宇和嘉嘉落在最后。我正准备吩咐他们加快速度,突然听到这样一番对话:
宇宇:“嘉嘉,你今天下午睡着了没有?”
嘉嘉:“没有啊。”
宇宇:“那我们就不能做朋友了,老师的手你也不能拉。”
嘉嘉:“为什么呀?”
宇宇:“老师说过不睡觉就不是好孩子,老师不会跟你拉手的。”
说完,宇宇跑到午睡室门口,看到我站在那儿,连忙牵起我的手说:“徐老师,我们拉手,我今天睡着了。”
随后,嘉嘉闷闷不乐地走出来,好像自己真的犯了大错误。我赶紧把嘉嘉拉到身边,握住两个人的手,说:“今天宇宇乖乖睡午觉了,是个好孩子,嘉嘉衣服穿得整齐,也是个好孩子,老师愿意和你们拉拉手。以后宇宇监督嘉嘉睡午觉,嘉嘉帮助宇宇穿好衣服,你们两个做一对好朋友,好吗?”
(5)个别教育
我与宇宇建立了母子般的师生关系,在园期间,我经常找机会与他聊天,牵牵他的小手,抚摸抚摸他,只要他取得一点进步我就会鼓励表扬他,增强他的自信心。聊天过程中,我逐步要求他和老师、同伴、家长见面时说“你好”,告别时要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要说“谢谢”,无意中打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要说“没关系”,等等。此外,针对宇宇的情况,我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与宇宇的爸妈联系,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2.家庭教育
培养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不能光靠幼儿园教育,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1)亲子交流
我要求宇宇父母在正常情况下坚持天天来园接送。每天接送时我都和他们交流宇宇的情况。为了锻炼宇宇的表达能力,我建议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同宇宇游戏,或让宇宇参与家务劳动,从而创造交谈机会。谈话的主题可以联系宇宇在幼儿园的生活,如:“你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今天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了?”等等。
(2)社会教育
我建议宇宇家长带宇宇走出家门,为宇宇创造更多与同龄人、陌生人交往的机会。如:在节日期间领孩子去广场、公园,让孩子与同龄人自然交往,领孩子去超市、商场,让孩子与导购员、收银员交流。我还同他们商议,让家长把每次外出活动情况反馈给我。
反思与总结:
三个月过去了,宇宇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畏惧生人,不再拒绝小朋友的友好邀请,真正融入到了班集体中。我意识到,要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三方共同配合,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环境,并进行悉心指导。(徐姣艳 浙江省宁波市华光幼儿园)摘编自《东方宝宝》
60.案例分析:我更想成为爸爸的儿子——男孩子身上的“气概”
在幼儿园里,男孩子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似乎要比女孩子更多……
案例一:康康即使升入了中班,也要每天来园时在妈妈怀里哭上一阵子。常常是妈妈走后,他还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暗自饮泣,不愿意参加活动。这个状态有时甚至会持续一整天,这让妈妈和老师都很头疼。在与妈妈的交谈中,教师了解到,康康一生下来就由妈妈和姥姥负责照料。爸爸起初是因为工作忙,无法参与到育儿过程中去,后来则是孩子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了。所以,康康从小就特别黏妈妈,所有的活动都要在妈妈陪伴下才能顺利进行。每当妈妈要求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时,爸爸也总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因为,爸爸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玩。每当必须要陪伴康康一起游戏的时候,爸爸只好让康康独自玩,自己则躲到一旁玩电脑、看手机。
案例二:4岁的乐乐在幼儿园里特别喜欢出其不意地攻击别人,班里的老师每天都能听到来自其他孩子的告状声。老师注意到,乐乐的这些行为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来自家庭。乐乐的爸爸性格温和,待人谦和且不善言辞。妈妈性格活泼开朗,也没有打骂孩子的行为。乐乐最亲近的人是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外祖父母。外祖父母特别溺爱乐乐,对乐乐的各种物质需要都给予满足。乐乐爸爸工作繁忙,几乎从没照料过孩子,更谈不上和孩子一起游戏了。乐乐一出生,就由外祖母照料,即使是家长会,也总是外公出席。乐乐说:“我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妈妈,可最喜欢我的人不是爸爸妈妈,是外公外婆。”他曾经告诉老师,爸爸妈妈连给他擦都嫌脏、臭。
案例三:自从升中班后,妈妈发现,帅帅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情绪积极,行为也有很大改善,原来磨蹭、拖延的毛病改了不少。妈妈觉得,这一定和爸爸有关。以前,帅帅不怎么喜欢爸爸,爸爸也懒得陪帅帅玩,妈妈有时就会当着帅帅的面批评他。之后,爸爸越发不愿意照顾帅帅,帅帅也越来越不喜欢他了。意识到问题后,帅帅妈决定改变策略,利用一切机会建立父子连接通道。比如帅爸买了本《泰晤士世界史》,妈妈就在孩子面前夸奖爸爸,说他懂的历史知识比妈妈多,建议爸爸讲给帅帅听。帅帅爸喜欢下围棋,妈妈就多次表达钦佩之意,于是,爸爸主动提出要教帅帅下围棋。爸爸尝到了和孩子游戏的快乐后,主动开始和帅帅一起玩各种男性喜欢的游戏,如打仗、拼装器械、组装汽车等。很快,帅帅越来越喜欢单独和爸爸一起玩了,爸爸的吸引力很快超过了妈妈。爸爸成了帅帅的榜样。
分析:
我们知道,性别角色的建立与双亲有很大关系。孩子们在家庭中学习着角色认同及角色识别。在众多关系中,男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父亲和儿子之间通常需要建立一个传递纽带,并通过这个纽带对男孩子的男性特质进行影响,使男孩最终能够成为一个男人。
在人生初期,一个父亲如果能用充足的心理力量参与到儿子的成长中,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并不断为儿子扮演社会认可的男性形象,不仅能为儿子提供一个成熟的男性榜样,同时还完成着文化赋予成年男人的各种特质,如坚定有力、拥有控制感与秩序感等积极品质的传递工作。
对于男孩子的成长而言,父亲的作用似乎更大。研究表明,即使母亲对儿子百般呵护疼爱,但儿子也会为了成为男人而不断用各种方式将他所能感受到的与父亲关系中的种种不足与缺憾进行主动调整。如,他会为了表达对父亲忽视自己的不满而采取各种或积极或消极的行动。有力量的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冒险、反抗、攻击等很具原始色彩的男性特质,以吸引父亲赞赏的目光;力量不足的男孩子则会退缩到妈妈的怀抱中,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自觉阻断了与父亲的联系,失去男性本能的探索热情与冲动。
其实,男孩子的脑海里与潜意识深处一直盘旋着一个信念:我是妈妈的儿子,但我更想成为爸爸的儿子!
建议:
养育孩子不只是女性的专属。孩子一出生,父亲就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父子关系。因为男孩子人格的形成,受父亲的影响最大。他们通常会通过观察与模仿,将父亲的人格与行为模式记录在自己大脑中。
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对男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孩子出生前,夫妻可以一起商议分工。爸爸除了可运用自己的男性优势参与到教育中,同样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哄孩子睡觉、给他洗澡、讲故事等。父子感情融洽,爸爸的理性、冷静、热情、宽容等特质才能和妈妈的感性、细腻、温柔产生对比。
提倡“父子时间”。建议每天或每周,都可选择一个爸爸和孩子独处的时间。他们可以商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如去军博看展览、去机场看飞机、去公园看风景、去爸爸同事家玩等。对妈妈而言,这也是一段绝好的放松时间。
父子关系比母子关系的建立要复杂些,因为没有那么多天然的亲近感。妈妈应该学会放手,多留些交往的机会给爸爸。妈妈也可学会示弱,让爸爸更受孩子的尊重。
对于男孩子而言,他们骨子里更需要父亲扮演带有权威感的、有力量的、强调责任与规则的社会角色。因此,强调规则、有条件接纳孩子的合理要求应是父亲参与教育的重要原则。当孩子们在不断体会到“我想要”就能获得满足的本能快乐之后,逐渐体会到“我能要”背后的符合规则的现实带给他的更大满足,他的人格将会完成一次巨变!(胡华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61.案例分析:对小班“游戏化一日生活”的真切感悟
今年,我从大班转到了小班工作,从“活动化的共同学习”到“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感觉有很长的路在转折。在陈鹤琴先生对于幼儿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重新学习了北京市《快乐与发展课程》之后,我尝试着进行了调整,发现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顺应才是根本。而对于小班孩子而言,无疑游戏才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如陈老所说,“幼儿是以游戏为主的,游戏是符合幼儿心理的一种教育途径,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游戏,并给幼儿充分的机会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习惯,在游戏中学习思考、学习交往、学习处理问题”。(王佩华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
 
62.案例分析:排队送软垫
如果是大班的幼儿,老师请小朋友排队送椅子只需要说“从×××到×××的小朋友请送椅子”,我一直不觉得这有多难,直到我用同样的话来要求小班孩子。
那天,教育活动结束,我想请孩子轮流送软垫后去厕所。当时考虑到是小班孩子,我还特意请孩子看着我的手,我用手边比划范围边说“从×××到×××的小朋友请送软垫”。可让我很意外的是,只有被我点出名字的孩子起立送软垫,其他孩子还是很疑惑地看着我。这时,我才明白他们不懂我这句话的意思。
刚开始,我想只要他们听多了,就能明白,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我没有改变策略,还是以同样的方式要求孩子,但是效果不是那么理想。后来在翻看《快乐与发展课程》时,看到了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突然反思到我这件事,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游戏的方式呢?这样既能让孩子明白这个要求,同时又能开心地执行。
有了办法,我马上实施。又到了需要孩子轮流入厕了,我对孩子们说:“老师今天要请你们当小鱼,游着送软垫、上厕所。先点到名的是鱼头,后点到名的是鱼尾,那中间的是什么啊?”
“鱼身体!”
“那小鱼游的时候,小朋友能随便插队吗?”
“不能!那样小鱼会生病的!”就这样,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排队送软垫、入厕,不需要老师多余的提醒和要求了。(王佩华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
 
    63.案例分析:谁是警察
因为装修,“后花园”很久没有去玩了。昨天终于装修完了,今天我带着好奇的孩子们向那里“进军”。
哇,好多的小汽车呢!孩子们都兴奋地当起了小司机,整个后花园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玩着玩着,彦泽和道昀的车撞到了一起,谁也不让谁。我想先看看他们能不能自己解决,就没有介入。看他们僵持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解决的意思,忽然我有了一个办法。我大声地询问:“谁是警察啊?这里有人撞车了,快去帮助他们!”
孩子们一下被我的话吸引了,连身处事件中的道昀都举手想当警察,看来这件事容易解决。我请尘尘当小警察去解决,他很认真地指挥着:“你往那开,你往那开。”彦泽和道昀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两人又高高兴兴地去玩了。(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64.案例分析:一次玩纸的活动
这段时间,我想尝试让孩子使用剪刀剪纸,为此需要做一些铺垫。首先就是要孩子加深对纸的了解,于是我设计了玩纸的活动。
在活动中,我发给孩子们每人两种纸(一薄一厚),让他们用各种玩法来感受纸的不同。其间,我让几个孩子说说可以怎样玩,接着就让孩子自己玩,我也和他们一起探索着玩法,希望用自己的兴致来渲染气氛,还希望没有主意的孩子能模仿我。我先把纸放在我的耳边抖抖,听听它的声音,再吹着玩,然后把纸团起来。我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玩得很开心,探索得很认真,很多人都在跟随着我一起玩。最后,我把纸一点点地撕掉,孩子们看着老师居然把纸给撕了特别开心,都和我一起撕起了纸,等我们都撕完了就一起把碎纸抛向空中玩起了下雪的游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很仔细地把碎纸捡起来,因为我告诉他们,这些碎纸是有用的,下次我们要用它们来玩粘贴的游戏。
整个活动以孩子动手探索为主,老师的要求不多,而且老师和孩子一样“肆无忌惮”地玩,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同伴,可以“随便”玩,没有约束。以前的活动,孩子们也都认真地听、和老师互动,但这次的不同在于:我和孩子们玩在了一起,似乎我不是一个教师,也不是在实施教育,整个氛围自然轻松,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而他们是真正地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习。(选自《中国幼儿教师网》)

         65.个案分析:让积木区“活”起来
 一次,我在活动区偶然听到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我对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付诸实践。发现“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意义,才是儿童教育有价值的思想。让活动区“活”起来,让孩子的手动起来,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活动。
案例:
这学期,我们班积木区的主题是搭建美丽的小区。一天,德培照图搭起了图片中的示范建筑。一开始,他看着图搭了两层,又用一小块做顶,并说这是一座大楼。搭到这儿,他开始犹豫起来,摆弄了一会儿就停在那里,搭不下去了。
第二天,他又来到积木区,继续琢磨这件未完的作品。这时,若晗来到德培身边,问:“你搭的是什么呀?”德培答:“我搭的是大楼,这是大楼的房顶,一会儿我还要搭大路呢!”过一会儿,他接着说:“我们家的小区就是高高的楼,旁边还有大路呢,有长长的,有弯弯的!”他一边说,一边随手在地上搭。若晗看了一会儿,也和他一起动起手来。为搭弯弯的大路,他们采用了转向连接法。可是,在把大路与楼房连接起来的时候,两人发生了争执。一个说是有台阶的,一个说是在平地上的。最后他俩商量了一个结果——“我们可以回家再看一看”。
 到了周一,他俩高兴地来到积木区。德培手拿他们家小区的照片,说:“我们家的楼是先下好几层台阶才到大路上的,不信你看!”若晗也说:“我家的不是这样的,明天我也拿照片来,让你看一看。”通过协商,他俩“今天”就先照着德培的图片搭了起来。随后他们又一起想办法搭楼梯台阶,好搭成照片中的样子。在不断的调整中,他们利用斜式连接方法把搭起的两层台阶和二层楼连接了起来。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区形成了。
分析:
“建造小区”这组建筑持续了三四天,孩子们由独自搭建到合作搭建,由目的不甚明确到较明确,由单个的建筑结构发展到采用平式、斜式和转向等连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新的经验。但通过两个孩子的对话,我也发现了积木区在材料投放中存在一些问题:所提供的材料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已经开始自己去寻找新的素材、创造需要的材料;幼儿的搭建水平很大程度上受示范图示的限制,而且搭建水平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要充分利用墙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自信心,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举措:
问题提出来了,应当如何解决就成为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记起了陈鹤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于是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积木区进行“改造”,让积木区“活”起来。
收集图片,为幼儿提供搭建支持  我们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小区的图片,其中包括真实图片和积木图片,老师也着手找一些难易分层的图片。通过收集图片,给予幼儿适宜的表象提示,作为他们建构水平发展的台阶和支架。在提供图片时,我们开始仅仅在积木区的主题墙上提供了一些供参考的实际小区的图片和孩子们自己搭建的范例图片,后来发现图片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孩子们每次所搭建的作品也都是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对墙饰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丰富了参考图片的内容,并且根据孩子发展情况和个体差异,分成了两种参考图片的来源:《我收集的图片》,主要是老师、孩子、家长一起收集的由积木搭建的小区图片,这些参考图片的难度稍大;《哥哥姐姐的作品》,主要是大班小朋友搭建的建筑图片,比较接近孩子的水平,也易于模仿。
展示作品,促进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除了增加参考作品展示区,我们还用照片记录幼儿的建构作品,给孩子们的作品提供了相应的区域——《我们的作品》及《我是小小建筑师》,一方面增加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促进孩子有意识地学习,通过对比有更大的进步。另外,我们还有意地提供给孩子不同形状的房顶,引导孩子想办法搭建出形状不一的房子,让孩子通过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提出挑战性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或主题情节如幼儿在刚开始接触《美丽的小区》这一主题时,只是单纯地搭建房子,通过教师的提问“小区里除了房子、楼房还有什么啊”,引导幼儿“看看小区的照片,看看小区里都有哪些东西”等,让孩子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不断判断幼儿的现有水平,明确引导方向,有效促进幼儿建构水平的发展。同时,抓住幼儿遇到和提出的问题,作为形成和丰富主题、情节、墙饰以及建构方式的助推点。(刘春雨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
 
         66.个案观察记录:品味“豁然开朗”的规则智慧
【案例】
《拔根芦柴花》的音乐(打击乐)活动开始了,引领着孩子们欣赏完毕,在简单地让孩子们交流了倾听音乐的感受后,我便以“我有想打节奏的感觉”将活动自如地引入下一个环节:“这是节奏图谱,今天,我们就用饼干盒和铅笔做打击乐器来准确、快乐地打出《拔根芦柴花》的优美节奏,四人一组合作讨论:图谱上的节奏有哪些变化?比谁打得准,可不能乱打哟!”自主尝试开始了,巡视中,我给予出错的楠楠以耐心的引导:“你这种节奏太快了,听到慢的那种好听的节奏声了吗?来,一起试一试……”指导完毕,我走开了,调皮的楠楠再一次胡乱敲打了起来,那干劲甭提有多神气了。
组织交流的时候到了,我提出倾听的规则:“认真地倾听同伴的节奏,下面的小朋友不可以让饼干盒发出响声,有谁故意发出声音的,就会没收他的饼干盒。”交流开始了,调皮的楠楠又情不自禁地伸出铅笔敲打了两下,我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后,当第四个幼儿正在演示时,楠楠再次违规,我毫不犹豫地没收了她的饼干盒。
活动在有序而快乐地进行着,被没收饼干盒后的楠楠反而变得安静了,静静地看着图谱、静静地看着对面桌子的浩浩打击节奏的样子,看着听着,她竟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竭力地在浩浩的饼干盒上敲打起来,而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一次的节奏竟丝毫不乱,准确无误,哪怕是变化着的地方都能紧随其后,那份投入与专注、节奏的精准真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让人刮目相看。
【分析】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化外界信息与自身的认知结构,同时又不断地改变着认知结构的自身以顺应外界环境。当同化和顺化的结构不同时,其相应的表现也会不尽相同。下面以此理论解读案例中的现象。
表现一:在自主敲打节奏时,简单而又快乐的敲打动作是楠楠思想得以同化的重点,因此,楠楠任随自己胡乱敲打,以解一时玩耍之快,此时,我虽能予以及时的指导,但这种帮助只是蜻蜓点水,并没能真正刺激到楠楠的节奏感,让楠楠顺化到对图谱的节奏反应中来。
表现二:在倾听同伴演绎时,一种情绪判断优先的心理效应仍然让楠楠“情令智昏”地投入到自我表现的情绪同化中,因此顺化出来的便是缺乏耐心倾听、对规则意识不屑一顾的自由状态,此时,她的动机只是停留在生理上(我要动起来敲打)和情感上(我想表现嘛)的需要之上。
表现三:当饼干盒被没收了之后楠楠警觉了,这时她才有了理智上的需要——老师真生气了,得遵守规则了!此时同化和顺化流动到了一种极度的平衡状态,楠楠自觉地适应了集体的规则要求:认真倾听、准确表现,即使在饼干盒没了的情况下,楠楠也会产生出努力在同伴饼干盒上敲打的智慧行为。
【策略】
由此看来,为了使同化和顺化能达到智慧适应的优质状态,教师需要努力揣摩规则的智慧所在:当一种外在的规则具有诚服的震慑力时,它便会转化为幼儿内在的规则需求。于是,我们理应让规则的价值达到以下效果。
1.规则是一种自我约束
案例中,当同伴回答问题时,我给予“有谁故意发出声音的,就会没收他的饼干盒”这一倾听规则后,调皮的楠楠在老师的一再帮助下屡屡犯错,不仅降低了自己的学习效率,而且影响了班级的整体学习秩序,因此,没收饼干盒理应是我适时采取的适当教育措施,其目的旨在让她因受到规则的约束而产生警惕性的自我约束,自觉遵守规则。当然,卢梭在他的著名代表作《爱弥儿》上卷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让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没收饼干盒的行动着实让楠楠心悦诚服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在外在的规则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后,才有了后来的“那份投入的专注、节奏的精准真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让人刮目相看”的行为改变。
2.规则是一种机智善学
郭思乐教授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纠正了的错误有积极的意义。”分析楠楠的个案,我发现:没有了饼干盒的楠楠警觉到了自己的尴尬,当同伴打击乐器的欢快调动起了她的积极性的时候,为了寻找打击的乐趣,她机智地想到了“在同伴饼干盒上敲打”的好办法。内化规则后的她是那么地善学:无论是态度还是能力,都是那么地“一鸣惊人”!当然,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与我对规则的“机智善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试想:如果我在规则中的惩罚缺乏了包容的涵养,冲动之中超越了界定:“没收饼干盒,取消你参与活动的资格。”那么再机智善学的幼儿也无法有机会发挥其灵气。因此,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幼儿,适可而止的才是正确的,既能给予幼儿“知错就改”的时间和空间,又给教师“每一个都重要”良苦用心的目标落定提供可能性。
3.规则是一种道德规范
本案例中,活动之所以高效,那是因为孩子们在活动中遵守了“以礼相听”的道德规范,在同伴回答问题时、在老师悉心指导下,他们都能以谦虚的精神或自主学习、或耐心思索、或悉听指导、或强化练习,此时,规则俨然成了孩子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台湾著名作家刘墉说:“说话时,使听众注意力集中,是一门学问;听话时,集中注意力于说话者,更是一门学问。因为前者是一种才能,后者是一种德性。”感受着整齐划一节奏的快乐,孩子们幸福着——幸福着自身的能力得以提升,幸福着彼此的情操得以陶冶!
4.规则是一种责任意识
自由固然是一种完美,但遵从主流文化的学习规则也是一种完美。为了达成这样的完美,集体活动中,幼儿有责任不影响别人:在别人讲话时不随意打断,认真听别人说话,然后再质疑问难;有责任努力提升自己:以自己的经验为媒介,将他人的经验与自己的经验进行重组形成新的能力。本案例中刚开始的楠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唯我独尊”,没有也不愿清醒地意识自己有必要以“向他人学习”来增长知识、成长自我,而这种没有责任意识的行为便成了另一番熙熙攘攘、混沌一片的乱象:多次提醒、多次帮助仍屡屡犯错,于是,我采取了暂时没收饼干盒的行动,旨在帮助她纠正“不善倾听、不用心学习”的不良行为,提高其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值得欣慰的是:警醒后的楠楠责任意识弥足强烈,产出了“高质量投入、高效收获”的理想成果。
品味豁然开朗的规则智慧,我再一次认识到: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注重用适度的爱充盈孩子的内心是我们育人规则的重要体现,孩子们更会在活动体验中深深地懂得:遵守规则是一种幸福,是使自己内心充盈快乐、走向成功的营养滋补!
摘编自(顾小梅 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67.案例分析:不能滥用“对不起”
事件回放:“我已经说了对不起!”
一天户外自由活动时,陈恒一脸委屈地跑过来告诉我:“蒋老师,赖淞故意抢了我的玩具,还推了我。”于是,我把陈恒和赖淞叫到了跟前,详细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时赖淞歪着脑袋无辜地对我说:“可是我已经跟他说对不起了。”我转身对陈恒说:“他都说对不起了,咱们这次就原谅他,好吗?”陈恒虽然点了点头,但我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的一丝不甘愿。另一天,餐后看书时,王昭雯眼睛红红地跑来告诉我:“蒋老师,赖淞故意把我的书撕坏了。”这时,赖淞赶紧主动跑来向我“承认”了错误:“我已经跟她说对不起了。”我不禁有些纳闷:这孩子是不是把“对不起”当成逃脱责任的借口了?与此同时,班上几个孩子也出现了和赖淞相似的情况。但此时,我还不敢妄加断论,我决定不动声色地观察这个孩子的言行举止。
不出所料,在盥洗室内,我终于见识到了赖淞的“对不起”行动:这会儿喝完豆浆,大伙都在清洗着自己的杯子,盥洗室内显得有些拥挤。这时,后到的赖淞开始用身体使劲儿推挤正在清洗的小朋友。推挤进去后便开始在里面“玩水”,还把水故意喷在了一个小朋友的身上。被喷到的这个孩子不乐意了,说要去报告老师。这时赖淞赶紧使出他的“杀手锏”——对不起,只见他边阻挡着这个孩子边连连“道歉”。我决定不再纵容赖淞的这种行为,于是我高声对着盥洗室里的小朋友说道:“对那些一直故意欺负别人再‘假装’道歉的小朋友,蒋老师可是不会帮他的。”听了我的话,赖淞望了我一眼,默不作声。
共同探讨:“什么样的对不起才是可以被接受的?”
由于班上几个孩子也出现了和赖淞一样的行为,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意识到“对不起”有时并不是万能的。利用中午餐前准备的一段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了哪些对不起是可以被接受,可以被原谅;哪些对不起是不可以接受,不可以被原谅的。为了方便孩子理解,我给孩子形象地例举了两种在不同行为状态下而说的“对不起”,孩子一致认为那些因为不小心做错了事情、伤害了别人而说的“对不起”是可以被原谅的;而那些因为故意做错事,欺负、伤害别人而说的“对不起”,大部分孩子则认为是不可以被原谅的。这时,陈海鑫应和道:“赖淞就经常故意欺负我,虽然他跟我说了对不起,但我还是不想原谅他。”
原因分析:都是滥用“对不起”惹的祸
在事件中的小男孩——赖淞的认知中,他可能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都可以用“对不起”来解决,无论这个错误是不小心犯的还是故意犯的。于是,他开始用“对不起”作为借口,以逃脱自己犯错误所要承担的责任。“对不起”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时候才是可以被大家原谅的,其实是很有学问的。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个男孩子滥用“对不起”的情况,任由他发展下去,他今后关于“道歉”的价值观说不定就会误入歧途,而且也会对其他孩子有负面的影响,最终背离了“对不起”的实际意义。“对不起”并不应该成为孩子逃避自己错误的借口或工具,而应该是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诚心的道歉。孩子通过诚心的“对不起”,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会努力改正,这才是“对不起”所应发挥的真正意义。教师应让孩子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对那些一直故意犯错误再用“对不起”来解决的,是不会被大家原谅的。而这就需要教师时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去观察、去倾听、去判断。请不要让孩子再继续滥用“对不起”了!(饶宇 抚州市保育院)
 
         68.案例分析:安全无侥幸
事故片段:
一给阳光明媚的中午,孩子们正津津有味的享受着食堂为他们准备的中餐。班上的炀炀和扬扬向来吃饭速度较快,今天也不例外赶着争‘第一’。然后问我吃完后到哪里玩?那天周四本来就有个分享活动,再想这俩孩子平时的表现都很不错又会照顾自己,于是我放心的说:拿好自己的玩具到走廊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坐在板凳上玩玩具好了。俩孩子听后兴高采烈地抱着各自的玩具上走廊。甚至还没两分钟,我想去了解孩子的活动状况。可哪晓得,我还没走近孩子,炀炀就摘着眼镜哭丧这向我诉苦:扬扬因枪玩具把他推倒,眉角皮被眼镜扣掉正渗着血……天,仅那么‘一会儿’工夫可能出现这种事情,不幸中的万幸的是幸好没伤到眼珠,假如万一碰到了,这样的后果让人不寒而栗!
案例分析:
幼儿园生活,除了开设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系列游戏、活动外十分重要的是保证幼儿的游戏、活动安全。孩子的年龄特别使得孩子对事物都想玩一玩。如果没在成人确看护下且孩子没能完全保证自身在游戏中的安全,从而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这类安全事故也隐藏在幼儿与同伴见的相处。通过这件事情,作为老师,很有必要注意以下两点:1.以这例安全事故为例在孩子中间展开谈论: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或说是这样学会谦让?当发生事故但又无成人在场帮助时,孩子应该这样处理事故?2.放手让孩子游戏、活动,前提是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因为安全无侥幸!(饶宇 抚州市保育院)
 
        69.个案分析:一名幼儿交往能力的转变
月月是外地来京的小朋友,父母在北京做小生意,她还有一个比她大6岁的哥哥。由于父母工作忙,他们对月月的呵护远不如班上其他幼儿的父母细致周到,加上性格都有些暴躁,致使月月在性格形成过程中受到影响。月月是个性格较外向的孩子,看得出她有与同伴交往的较强的欲望,但不知为什么班上小朋友总是不愿意接近她,还经常告她的状,甚至有些家长也常常来告状。月月在与同伴交往中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带着疑惑,我开始认真观察月月与同伴的交往行为,并想尽快帮她找出原因,改变现状,让她也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在交往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不断成长。(徐秀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关幼儿园)
       
        70.案例分析:捡航航的糖吃
区域活动时,航航从兜里掏出一块糖说:“这是我妈妈给我带的一块巧克力。”小朋友看了看没有更多的反应,继续进行游戏。只有月月快速放下手里的玩具,走到航航身边说:“能给我吃吗?”“不行。”航航果断地说着,并把糖放到了兜里。月月眼睛始终不离开航航的兜,看得出她特想得到这块糖,嘴还在不停地微微动着。
为了吃到这块糖,月月一直跟着航航,航航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航航,我给你玩玩具,你能给我吃糖吗?”“不行,这是我想妈妈的时候才能吃的呢!”“那给我半块糖行吗?”“不行。”航航说完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上午做操回来,航航没注意,不小心糖从兜里掉了出来,月月看到了,迅速捡起来剥开放进嘴里。航航看见了,哭着喊着想要回自己的糖,月月却赶紧使劲地把糖嚼碎往下咽。“你讨厌,我不喜欢你……给我糖。”航航伤心地哭着说。周围的小朋友看到这场景纷纷说:“我也不喜欢月月,我妈妈说不让我吃别人的糖。”“我妈妈也说了抢别人的东西吃不是好孩子。”月月听了一会儿,也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好,因此什么也没说悄悄地离开了。
分析:
月月想吃到这块糖,非常能理解。这么小的孩子对零食,尤其是对糖的依赖很深,很多时候糖能起到安抚孩子情绪的作用。而月月又是一个相对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她来园基本一住就是一周,不像其他孩子一样能更多地得到糖果,因此她想得到糖果时的那种渴望心情远远超过其他幼儿。4岁左右的孩子,对于这块糖到底该你吃还是我吃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往往会认为我喜欢就是我的,我需要就是我的,因此这种想法支持着月月想吃航航的糖,不管人家愿不愿意给。
措施:
散步时,我与月月聊起天来:“月月,刚才吃的航航的那块糖还甜吗?”月月睁大眼睛看着我不说话,我知道她可能意识到不对了。我没有去指责批评,而是问她:“糖是谁带来的?”“航航。”“噢,航航妈妈怕航航哭给她带的。那航航的糖掉在地上,你看见了应该捡起来还给她呢,还是自己吃呢?”月月想了想说:“还给航航。”“真好,可是今天月月抢了航航一块糖吃,少了一个朋友吧!”月月点点头。“下次特别想吃糖时,跟老师说,看看老师有没有办法,好吗?”月月认真地听我说,并接着我的话说了一句:“徐老师,下次我给航航带一块糖来。”“太好了,月月就是这么懂事,快告诉航航‘别难过了,下次我回家给你带块糖来’。”月月高兴地跟航航说了这句话,航航也点头接受了。(徐秀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关幼儿园)
 
           71.个案分析: 今天小朋友都接吗
 下午,月月问我:“徐老师,今天是星期三吗?”“对。”我不经意地回答。月月来到欣悦面前问:“今天你接吗?”“接!吃完饭我妈就接我。”月月又来到炅玉面前问:“今天你接吗?”“接!我妈下班就来接我。”月月可能意识到晚上就她一人住宿了,心里有些郁闷,她叹了口气,回到座位上,眼睛开始有些湿润,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半天没有掉下来。
坐在一旁的嘉悦小朋友正在高兴地摆弄着玩具,突然月月一把抢过她的玩具。嘉悦立即大哭:“老师,月月抢我的玩具!”嘉悦突然这么一哭,把全班小朋友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月月抱着玩具没有还回的意思。我问:“月月,为什么抢小朋友的玩具?”“我想玩。”她生气地回答。“那小朋友正玩着你怎么能抢呢?”“她一会儿可以回家玩。”月月还是抱着玩具不撒开手。为了不让月月心里再难受,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对她说:“大家一起玩吧!”于是我与他们一起玩起了玩具,渐渐地,月月的心情好多了。
分析:
从与月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月月抢嘉悦的玩具是因为嘉悦可以回家,换句话说,其实是月月嫉妒的心理在作怪。她肯定在想:为什么小朋友能回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能回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我不可以?为什么晚上就剩下我一个人,连个伙伴都没有?既然她左右不了成人的这种“不平等”安排,她只有对无辜的伙伴宣泄自己的怨气。从这个案例分析,月月的行为属于情感缺失所致,因为她得不到同伴那样的来自家里的及时关爱。家里父母的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如果能够在幼儿园给月月营造一个“家”的氛围,可以弥补她情感的缺失,她的心理状态也会有所改变。
措施:
现在每到周三晚上只剩下月月的时候,我就尽量把月月的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月月,咱们一起看书吧。”“月月,咱们一起收拾娃娃家吧。”“月月,我教你剪纸吧。”“月月,我给你一块糖……”
月月每次接过老师给的糖都很少吃,而是把它好好地放在兜里,等第二天小朋友来园时,她就分别向小朋友说:“这是昨天我没回家,徐老师给我的糖。”其实她的这一举动是想向大家证明,她虽然没回家但也得到了爱,而且是老师给与的爱。其实这种举动也是月月爱的缺失的一种自我安慰。(徐秀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关幼儿园)
 
          72.个案分析:我漂亮吗
上周,月月对果果头上戴的卡子喜欢得不得了,要了几次也没有得到手。今天来园,月月让妈妈在她很短的头发上梳了个小辫,还戴了两个漂亮的卡子。她一会儿摸一摸,一会儿去照一照镜子,一会儿又问小朋友“我漂亮吗”。“有些漂亮。”有的小朋友回答,但更多的小朋友回答“不漂亮”。
月月伤心地几乎要哭了,含着泪向我告小朋友的状。我说:“是吗?你戴上卡子挺漂亮的。为什么他们说你不漂亮,咱们一起问问去。”我拉着月月的手来到小朋友中间,依次征求他们的意见:“你们看月月今天也戴上漂亮的卡子了,你们觉得月月漂亮吗?”有的小朋友不吱声,有的小朋友摇头,有的小朋友说:“不漂亮。”“为什么你们认为月月不漂亮呢?”我惊讶地问。“月月有时抢我的玩具,我觉得她不漂亮。”“她说话老大声喊,我耳朵都不舒服了。”“她画画老是往脸上手上画,还把我的画画得乱七八糟。”“她老推我,不跟我好好玩。”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哪里是在谈论月月漂亮不漂亮呀,简直成了对月月的批判会。月月低着头,不再让小朋友看自己漂亮不漂亮了。
分析:
4~5岁幼儿初步有了判断美与丑的意识,他们看一件事物的方式开始改变,不再是从前那种“顺应式”的、表面的、惟一的。虽然他们心里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他们看问题的视角拓宽了,他们评判一个事物的好与坏,不再像从前那样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去判断,而初步萌发了综合分析事物的意识。
一个发卡戴上后是否漂亮的话题,却引来小朋友对一个人行为的评价,并最终判断她是否漂亮,这说明美的标准在中班幼儿心里悄悄发生了改变。今天发生在月月身上的这件事,对于她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正是这件事使她开始初次思考“漂亮”的含义,从而触动她行为的改变。
措施:
月月对小朋友们的批评指责,一时不知所措。看着她尴尬的样子,我忙替她解围:“你们刚才说的月月是以前小时候的月月吧!现在长大了的月月已经不是这样的了,那天我还看见她在院子里扶翰奇坐上小汽车,还推他玩呢,特像姐姐。”
我这么一启发事情发生了变化。航航接着我的话说:“月月不抢我糖吃了,那天还给我带了一块糖来。”“那天我摔了一个跟头,月月问我疼不疼,还给我掸衣服。”端端补充说,“月月还帮我搬椅子……”看着小朋友夸奖月月的场面,我很高兴。我注意观察月月,她的表情开始变得美滋滋的。这时我又把话题拉回来,继续问小朋友:“现在你们觉得月月漂亮吗?”“漂亮。”“为什么?”“因为她团结友爱了。”“因为她不抢我们东西了。”此时的月月,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徐秀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关幼儿园)
 
          73.个案分析:别哭了,明天妈妈来接你
今天,皓轩第一次住宿。白天他情绪不错,晚上就不同了,小朋友都在各区域玩,他却很不安,一会儿走到卧室床上趴会儿,一会儿走到卫生间,不停地换地方,幻想他妈妈晚上来接他。
皓轩是典型的男孩性格,有泪不愿意轻易流,更不会放声大哭,此时他虽然心里很伤心,但也决不哭出声来,只是趁小朋友、老师不注意时偷偷哭几下,因此不易让人发现。
但即便是这样,仍然被月月发现了。月月几次走过去说:“皓轩别哭了,明天天一亮你妈妈就来接你了。”她一边说还一边给皓轩擦眼泪,还给皓轩送玩具。皓轩在月月的关心下,情绪真的平静了许多。
分析:
月月不仅是一个爱美的孩子,还是一个极有爱心的孩子,她对伙伴的关心很细致、也很及时。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她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她曾经有过像皓轩这样恋家的痛苦,又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对自己的关爱,因此她此时最能理解皓轩的心情,最能理解皓轩需要什么,同时她也最能把体会到的爱传递给皓轩。
措施:
每当看到月月关心他人的行为时,我总是鼓励她:“你真像姐姐,你长大了,更懂事了。”我真的感受到,这些话在月月的身上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徐秀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关幼儿园)
 
         74.个案分析:我给小妹妹糖吃了
户外活动时,月月看到小班一个小朋友在哭,她走过去,从兜里掏出一块糖说:“别哭了,给你一块糖。”小班小朋友还真停止了哭声。
月月走到我跟前说:“徐老师,小班小朋友哭了,我给了她一块糖,她就不哭了。”我知道月月想得到我的肯定,赶紧说:“你太棒了!可是你哪来的糖呀?”“佳欣给我带来的。”我把佳欣叫过来问:“佳欣,你怎么想起给月月带糖了?”“月月帮我穿衣服了。”“那你怎么想起给月月糖呢?”我不解地问。“她昨天没回家,我怕她想妈妈,就给她带糖了。”“哦,原来你们都是在互相关心呀!真是好孩子!”听完我的夸奖,两人高高兴兴地玩去了。
分析:
从给小班小妹妹这块糖来看,月月关心他人的行为已经越来越主动,范围也已不受班级的限制。同时,她的爱心也得到了同伴的认可,佳欣在家里都会想到在园没能回家的月月,担心她是否想妈妈。这也正是月月关心佳欣,帮助她穿衣服这种友好行为的回报。
幼儿正是在交往中学习交往,从不会交往到会交往,从不愉快交往到愉快交往,逐渐体验到交往的快乐。月月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有了较大的改变,主要是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析她的心理状态,读懂她的内心世界,尽力弥补她的成长缺失部分。对于月月交往中的“过失”采取不强化、不指责的态度,和她一起分析问题所在,并发现月月交往中的点滴进步,有意用放大镜放大。帮助月月树立自信、树立正面形象的同时,启发同伴们用欣赏的眼光看月月,改变幼儿脑子里已有的对月月不佳形象的记忆,这样会对月月交往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徐秀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关幼儿园)
 
75.案例分析:《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把你送到小班去
细节描述:
鑫鑫是某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小男孩,他因顽皮在整个幼儿园都很出名。他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动辄就对其他小朋友实施身体攻击。因此,他在班里既不受小朋友的欢迎,也没有老师喜欢他。
这一天,在午餐前的一点空闲时间里,苏老师让小朋友们自由看看书,安静地等待吃午餐。很多小朋友都在安静地看书,而鑫鑫却东瞧瞧,西看看,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看书上,只坐了一小会儿,他就站起来去书架那儿换一本书。在换书的过程中,他使劲地推搡了一下站在他前面的大伟,将大伟推到在地。大伟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而鑫鑫却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在鑫鑫旁边的童童看见了这一切,便冲着苏老师大声喊起来:“老师,鑫鑫推大伟了,大伟哭了!”听到童童的喊叫,鑫鑫伸手就向童童的头上和身上打去,还动手使劲地揪童童的头发。童童顿时大哭起来。
活动室里发生的一切都被苏老师看在了眼里。苏老师非常生气地走到鑫鑫面前,对鑫鑫说:“苏老师请你把你的小椅子放好了,到衣帽柜里拿着自己的衣服,我这就把你送到小班去,好不好?到小班去!”听到苏老师要把自己送到小班去,鑫鑫立即叫嚷起来:“我不想去小班!我不去小班!”但是,不管鑫鑫怎么叫嚷,苏老师还是使劲地将他从座位上拉起来,一边拉一边说,一定要把他送到小班去。鑫鑫则奋力挣脱苏老师的双手,一边挣脱,一边开始哭起来,哭着说自己不要去小班。终于,苏老师连拉带拽地将鑫鑫送到了小班的活动室里。站在小班的活动室里,鑫鑫泪如泉涌,放声大哭,嘴里不停地喊着:“我不要到小班!我要回班!”
苏老师没有理睬站在那里放声大哭的鑫鑫,而是回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回到班级后,苏老师对大伟、童童和其他小朋友说:“我已经把鑫鑫小班去了,你们看他座位上已经没有人了,我们班不要他了。以后,我们班如果有小朋友不听话、淘气,我就把他送到小班去。”
细节透视
“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在幼儿园里时常可以听到。当幼儿违反规则或顽皮时,不少教师会用“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来警告幼儿,并作为一种惩罚。并会如案例中的苏老师一样,将把幼儿送到小班作为一种惩罚。那么,“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对幼儿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一种警告和惩罚,又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很值得从心理学角度加以深入分析的问题。
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直接与幼儿原有的自我意识相冲突,否定了幼儿原有的自我概念,甚至颠覆了幼儿原有的自我评价。因此,“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可以造成幼儿强烈的内心冲突,并可引发幼儿强烈的反感、抵触乃至怨恨等负面情绪与消极心理。
在心理学中,所谓的自我意识就是指主体对自身特性以及自身与他人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身体外貌、内部状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形式有: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独立性等方面。
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保教人员的“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否定了中大班幼儿原有的社会自我概念。对幼儿来说,这句话他将不再属于自己原已归属的群体。这种社会自我概念的否定会使幼儿的一系列社会性需要,如安全需要、合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确认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当幼儿知道自己不再属于某以群体时,他就会产生孤独恐惧感。
“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还会否定乃至颠覆幼儿原有自我评价。这句话会使中大班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重新进行评价,会使幼儿对自己不断产生出消极的态度。而对一个对自己总是抱有消极态度的幼儿是很难产生自尊心的,实际的情况很可能是,消极的态度不断强化着幼儿的某种自卑心理。
除了消极影响外,它还会损害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幼儿也会因这句话而对教师失去信任。他的惩罚只是一时,幼儿终究还会回到原有班级中,送过的幼儿就会明白,送去还会回来,教师在撒谎,以后对教师的话就会半信半疑,甚至不会再相信。“把你送到小班去”只是对幼儿不良行为的一种威胁与惩罚,只会起一时作用,但却很难让幼儿明确自身的问题所在,根本无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以及道德水平的提升。(舞翼而飞 选自《幼儿学习网》)
 
            76.案例分析:自主阅读该如何开展
背景:每周四是我班去阅览室阅读时间,  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自主阅读,老师只是简单提醒孩子一些看书的常规。
事件记录与思考
记录:
宝宝兴奋的在阅览室搜索着,很快走到一本绘本前站定,并且拿好了开始翻阅起来。
他拿到的是《鼠小弟鼠小弟》,只听他很快读着:“小鼠弟小鼠弟”。我纠正他:“鼠小弟鼠小弟”他哦了一下,翻看第一页,看了下图后又翻到第二页,“哈哈哈……”他嘴里说着,他是认字的?因为纸上正是出现了这些字,我等着他继续读时,他又翻过一页,又开始读起来:“你瞧,我比你重多啦!”还真的认字啊,接着,他很快翻阅了下面的书页,一边翻页,一边很快读着:“哈哈哈,才那么一点啊!”“你瞧,我比你重多啦!”
在读到“鼠小弟鼠小弟,你来试试”那页时,他明显停顿了下,接着很快读出了“鼠小弟鼠小弟你来试试。”
半分钟不到,他把书看完,递到我的面前。
思考:
宝宝认字的技能还挺高,他不需要指着文字一字字的念,而是用眼光一瞥就能读出,应该不是一两年之内的事情了。之所以读成“小鼠弟”可能和他的年龄特点有关,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空间概念,有些前后混淆,以致把文字的前后顺序搞错了。
宝宝在半分钟内将绘本读完看完,说明他只关注了文字,而忽视了图片,这恰恰就是因为他的认字使他过早失去了对画面的关注。
松居直说过:“不光对幼儿,对于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在家庭阅读中,家长过分关注了孩子对文字的认识,使宝宝过早的接触了,而使孩子丧失了其他方面的能力,有些遗憾。”
其实这样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该如何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的确值得探讨。“家长,特别是母亲们,却辅导孩子尽早地独立读书,教他们早识字,早读书。对此我不赞同。把许许多多事情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孩子,这是作为人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行为,是做父母的最大的义务。放弃这种宝贵的机会是愚蠢的。”(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那么我们的自主阅读该如何开展呢?(饶宇 抚州市保育院)
                      
         77.案例分析:承诺莫“夭折”
【案例一】在大班社会活动“美丽的家乡”中,为了激励幼儿能将家乡的景色描述得更美丽,教师A即兴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幼儿当导游,然后根据幼儿的表现评出最佳小导游,并颁发“导游证”。当最佳小导游被评选出来并满怀期待着“导游证”时,教师A却因没有事先准备好“导游证”而慌了神,只好对最佳小导游说:“老师下次给你补上。”但活动结束后,教师A却将“导游证”一事忘得一干二净。
【案例二】教师B为了调动借班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前与幼儿见面时说:“如果在活动中你们能主动参与、踊跃发言,那么老师就将这些可爱的小猴子道具送给你们。”但活动圆满结束后,教师B却将所有小猴子道具都带走了。
【案例三】在大班社会活动“请到我家来做客”中,教师C问玲玲:“你愿意让老师到你家做客吗?”玲玲高兴地说:“愿意。”教师C说:“说好了,周六老师到你家里去做客。”玲玲有些激动地说:“老师我在家里等着你光临。”可是,玲玲周六在家整整等了一天,也没有见到教师C的影子。
【分析与思考】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做出一些承诺,但这些承诺往往会最终“夭折”。教师的失信不仅会让幼儿产生受骗的感觉,而且可能会给幼儿植入“为了某种需要,可以撒谎”的观念,从而不利于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为。
也许有教师会认为.教师A、B、C这样做只不过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只要能满足教学需要、实现教学目的,做那样的承诺也无可厚非。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幼儿对老师的话往往会非常留意和在意。
试想,当幼儿满怀期待的“导游证”遥遥无期时,当幼儿眼看着即将到手的小猴子道具被带走时,当幼儿翘首以盼教师的到访踪影全无时,幼儿的失望又何止千倍万倍。这份失望将扎根在幼儿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对诚信产生大大的问号。
朱永新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危险的职业。与医生相比,教师更具有危险性。因为医生的危险可能只是耽误一个人的生命,而教师的危险可能耽误的是一批人的前程。”就如上述案例中的教师正在不知不觉中教会幼儿撒谎,而谎言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必然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对幼儿做承诺呢?
1.三思而后承诺。在向幼儿做出承诺之前,教师必须思考承诺能否兑现以及怎样兑现。对不可能兑现的就一定不要去承诺,更不可为了某种目的或需要而乱开空头支票。
2.承诺后要竭尽全力兑现。教师一旦承诺幼儿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尽办法做到,哪怕有困难。为了避免出现事后忘记承诺的情况,教师不妨在做出承诺时将承诺事项记录下来。比如,教师A可将给最佳小导游补发“导游证”的事记录在工作记事本上,这样就不会因事忙而忘记。
3.不能兑现要讲清原因。有些承诺在活动结束后可能会因为一些意外而致使教师无法兑现,这就需要教师向幼儿解释原因,讲清道理,并力求获得幼儿的谅解。比如,教师C周六若不能去玲玲家做客,则可提前告诉玲玲原因并约定下次去做客的时间。
    总之,在教学中师幼之间必须真诚地对话。“言必行,行必果。”这是教学中师幼都必须坚守的底线。否则,即使在课程教学的意义上的是一节成功的课,但在人生的价值层面上无疑是失败的。(王君茹 西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78.个案分析:孩子,让我走近你
九月开学这天,寄宿班里来了很多新生,有一个孩子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总爱把头压低、藏在柜子后面;自选活动时,他不太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一人在美工区里一幅接一幅地画下去,头也不抬;户外游戏时,大家都玩得淋漓尽致,笑得前仰后合,而他却甩开老师的手,站在一旁冷漠地看着大家;穿衣服时,他坐在小椅子上发呆,不知道在思考什么,每当我走过去询问他时,他就会睁着黑亮黑亮的大眼睛,看着我不说话。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一个月。
他叫蔻蔻,一个和我有着类似成长经历的男孩,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弟弟。自从妈妈要求将小哥俩分在不同的班级,蔻蔻的笑脸就消失了。我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快乐起来。
一开始,我就小心地疼爱他,可是蔻蔻太敏感,总是排斥我的一番好意,连带对身边的同伴也总是一付拒绝的神情。小朋友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选择了疏远他。看到蔻蔻的失落,我真希望可以走近他一些,让他信赖我。
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滑梯上开心地玩着,蔻蔻则是围着滑梯走了一圈又一圈,我走过去对他说:“走,李老师带你去个地方。”蔻蔻终于有反应了,回了我一句:“去哪儿?”我说:“跟着我走,就知道了。”我将蔻蔻带到另一个滑梯处,因为蔻蔻的哥哥嘉嘉正在那里玩,蔻蔻看到嘉嘉时的反应吓了我一跳。蔻蔻说:“嘉嘉,你怎么会在这里,我好想你。”蔻蔻说完便使劲地搂着哥哥的脖子,生怕哥哥从自己的面前消失。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的心里特别感动,好像也回到童年,和妹妹拉着手捉蝴蝶,不舍得分开。到该回去的时间了,我拉着蔻蔻的手,蔻蔻抬起头看着我,似乎要说些什么,但又咽了回去。
解读:
这是我走近蔻蔻心灵世界的第一步。我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我可以读懂,我可以排解他的烦恼,实现他的期待。
蔻蔻妈妈将小哥俩分开是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否则双胞胎总在一起的话会互相依赖,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也缺少了自己的个性,关键是影响了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但是,双胞胎的心灵是相通的,和哥哥分开让蔻蔻非常不适应。这种分离之痛在常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可对双胞胎不一样。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经历和体会,当初双胞胎妹妹和我分开时,彼此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很大的痛苦,极度的不安会加深对彼此强烈的想念。
早上起床,蔻蔻一直赖床不起,老师叫了好几次,蔻蔻不情愿地坐起来,便开始发脾气,扔拖鞋,伸出小拳头要打张老师。身边的小朋友看见了都说:“蔻蔻,你这样做不对。”蔻蔻似乎听不进去大家的话,还是很生气。我走过去对他说:“来,孩子,你看那是谁?”蔻蔻马上和我一起走到窗户前,透过窗户的玻璃,看到对面的班级,哥哥嘉嘉已经站在他们班的窗户前向这里张望了,看到蔻蔻出现,嘉嘉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传递给蔻蔻一个信息:“你要加油,哥哥会陪着你。”看到嘉嘉,蔻蔻的情绪稳定了许多,轻轻走到座位上,开始平静地穿衣服。我蹲下来说:“以后我们每天早上都来窗户前看哥哥,和哥哥比一比,谁做事情快,好吗?”蔻蔻双手捧起我的脸,“嗯”了一声,这一声让我激动不已。
解读:
蔻蔻能够捧起我的脸,主动拉近我和他的距离,说明我们的关系又进了一步。蔻蔻一直都以哥哥为榜样,很信任哥哥,我相信,如果看到哥哥很适应班级生活,积极面对,一定会对他有影响。所以,我一直在寻找机会,让哥哥用积极的情绪带动弟弟,也让蔻蔻再一次感觉到,老师能够猜懂他的小心思,真心实意地帮助他,相信蔻蔻会慢慢对我产生信赖。
晚间活动时,大家都在玩猜名字的游戏,可蔻蔻躲在柜子后面,老师和小朋友再三邀请他,他还是拒绝了。我看到他看着大家玩,似乎也被游戏吸引了,几次都露出了笑容。于是,我走到他身边:“来吧,和大家一起玩,好吗?”蔻蔻摇头。我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很想参加,这样吧,我和你一组,我们俩一起猜好吗?”蔻蔻犹豫了一下,答应了。玩的过程中,蔻蔻紧紧抓着我的手。游戏结束后,蔻蔻还拉着我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解读:
离开哥哥,蔻蔻要学会自己去适应,变得独立和勇敢。作为老师,我要伸出双手,用我的陪伴使蔻蔻感觉到温暖,让他不再恐惧,给他鼓励和信心,让他坚强起来。
午睡时,蔻蔻要求我坐在他的床边陪他,我答应了。这时,我的双胞胎妹妹来找我,她和我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蔻蔻好奇地看着我们两个人,偷偷地乐了。妹妹走后,蔻蔻说:“你们两个和我们两个一样,都是双胞胎。”我说:“是的,我是双胞胎姐姐,你是双胞胎弟弟。我和妹妹虽然不在一个班级,但是我们会彼此惦记着对方,你们也这样,是吗?”蔻蔻说:“是的。”我亲了亲蔻蔻:“你就把我当作你最信任的哥哥,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你就说出来让我帮助你,好吗?”蔻蔻搂着我,悄悄地对我说了一句:“我喜欢你。”
解读:
能够和蔻蔻走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都是双胞胎,我比别人更能体会到他的情绪和需要。但是,我相信,关键在于通过我的悉心付出,取得他的信任,并成为他新的依恋对象。
自从和蔻蔻拉近了距离,我开始发现,原来蔻蔻有着开朗的一面,他开始愿意参加班级活动,不再躲到柜子后面,他开始积极回答问题,和小朋友交流他的想法和见闻,现在的蔻-蔻都能够勇敢自信地在大家面前演奏小提琴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也会有烦恼和不开心的时候,我们要观察孩子细微之处的变化,解开他们内心中不为人知的小烦恼和小秘密,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揣摩他们的忧伤和快乐,化解他们心中的烦恼和焦虑,伸出可信赖的双手给予他们帮助,从而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李仲玲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79.案例分析:闻一闻、尝一尝
行为记录:活动开始了,我在桌上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杯水,“请每位小朋友来闻一闻水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说:“没有味儿”。“那我们怎么样把水变得有味道呢?”小赵第一个举手回答说:“在水里加些果珍,水会变得甜甜的,我妈妈在家经常给我泡果珍喝,很好喝。”其他的幼儿也跟着说:“老师我在家里也喝过的。”我出示了准备好的材料(糖、盐、果珍),老师准备了一些可以让水变得有味道的材料,一会请你试试看放进这些材料后,水会变成什么味道?我讲完操作的要求后,幼儿就开始试验了。只见小赵拿着自己的杯子先来到了装果珍的杯子前,放了两勺果珍,他喝了一口说:“好甜啊”。他换了一杯水,来到装盐的杯子前,他没有马上实验,而是站在旁边的朋友实验,他走过去问笑笑:“好喝吗?”笑笑说:“不好喝,好咸啊。”听了笑笑的话后,他开始实验,用勺子装了一点点盐放到自己的水杯中,他慢慢的喝了一小口,尝了尝说:“有点咸,是盐的味道。”他转过头来告诉后面的小奕:“这个要少放点,有点咸。”小奕说:“咸的,我不要喝。”他又去尝试其它的实验了。
行为分析:
这是一节小班的科学活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水变味道的秘密,鼓励幼儿大胆去尝试、探索,白开水里加了什么会变成什么味道。活动中,幼儿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很高。活动中的小赵在实验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实验,如:果珍他在家里品尝过味道,因此,实验时他毫不犹豫的放了两勺,他品尝到了甜甜的味道。当实验在白开水里放盐的时候,由于他没有经验,他没有马上实验,而是主动的去询问同伴的意见,然后自己尝试着去放盐。这些说明他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对于自己了解的他会毫不犹豫的实验,而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他能够询问别人来帮助,在自己实验后他还会把自己对实验的感受与同伴一起分享,很棒!(选自《中国少儿艺教网》)
           80.案例分析:小小值日生的争议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责任感,提高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升人中班以来我们开展了“我的班级我负责”,即我当小小值日生的活动,每位幼儿每学期都有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在轮流的基础上,为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推选值日生的时候,我采用了“大家推选和相互选择”的方法,教师在其中扮演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讨论,“强弱搭配”地推荐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值日生的任务,能力强的幼儿起到了榜样和带头的作用,能力弱的幼儿,由于受到了同伴的邀请,会感受到自己被同伴的接纳,充满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案例背景
  一天,乐乐跑到我面前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也想当值日生。”我对他说:“好啊,你好好表现,大家会选你的。”到了评选值日生的日子,孩子们踊跃地推荐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乐乐也坐直了身子张望着大家,可是没有一个孩子推选他。乐乐有些期盼地看了看我.此时,我想起了他对我说的话,就微笑着注视着他,鼓励他大胆推荐自己。乐乐勇敢地举起了手,告诉大家:“我也想当值日生。”这时,晨晨说:“老师,我不同意。”听了她的话,燃燃说:“我也不同意,他上次还打我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同意!对!我也不同意!”听了大家的话,乐乐很委屈,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也很尴尬。
  二、解决策略 
  乐乐想当值日生,想展示自己,可是小朋友们却不接纳他,这是一种矛盾,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马上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及时的交流。“小朋友,你们为什么不同意乐乐当值日生呢?”菲菲说:“老师,乐乐经常打我”,童童说:“上一次乐乐从楼梯上跳下来还把我推倒了。”乐乐听了大家的话,想想自己以前的做法,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对他说:“大家不同意你当值日生是有原因的啊。”看着他失落的表情,我转而对所有的孩子说:“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没有缺点呢?”这个问题一下提醒了孩子们,乖巧的琳琳说:“我应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豆豆说:“有的时候我还吃手呢。”通过这样的讨论,我希望孩子们明白:每一个人都有缺点,重要的是怎样改正。接着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帮乐乐找优点、找信心。“乐乐,你来说说看,你有什么优点呢?”乐乐开始有些不好意思.想想说:“我跑步跑得快。”晨晨接着说:“乐乐做操做得好!”听到小朋友的表扬,乐乐发自内心地笑了。通过交流,大家决定给乐乐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乐乐进步了就请他米当值日生。其实乐乐虽然调皮,但他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很好,在健康活动中表现突出。在这个星期里,我为乐乐搭建了一个健康活动展示的平台,让他带领小朋友做早操,在体育游戏中做示范,成了班里的健康小明星,大家重新认识了一个健康、活泼、快乐的乐乐。面对乐乐的不足,我和孩子们总是说:“如果你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就更棒了!”从此以后,乐乐做事情总是积极又主动,小朋友告状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了。一个星期以后,他终于在同伴的接纳下当上了值日生。
  三、反思交流
  1.当选值日生对于孩子的意义何在。集体是班里每一位幼儿的,大家都有义务和责任为班级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明白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值日生是一种责任,我想我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形式为集体服务。在孩子们看来,值日生也是一种荣誉,不少孩子喜欢值日生的称号,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让孩子们关注和理解“自己做的事情,为大家带来了什么,使集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也就是说要让孩子们因为帮助了别人而感到高兴。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乐乐积极争当值日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面对全班孩子的指责,对于他来讲,无疑是一种打击、是一种伤害。在我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一点,整个事情的处理显得操之过急,乐乐身上的确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然而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且改正的形式、方法还有很多,当众揭短无疑是最糟糕的一种。孩子的主体地位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以孩子的感受为出发点,以孩子的进步和成妊为目的。乐乐这一阶段的确进步了,我希望能给他一次展示的机会,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乐乐,让所有的孩子都看到他的进步,那么最根本的还是让乐乐感受到自己被同伴的接纳。如在当时我能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每当乐乐进步的时候,我能进行及时的表扬,让大家关注到他的进步,也许就会避免了让乐乐这颗幼小的心灵来独自承受所有孩子的指责。(谢丽霞 于桥乡吴定杆幼儿园)     务的机会。在轮流的基础上,为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推选值日生的时候,我采用了“大家推选和相互选择”的方法,教师在其中扮演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讨论,“强弱搭配”地推荐两名幼儿合作完成值日生的任务,能力强的幼儿起到了榜样和带头的作用,能力弱的幼儿,由于受到了同伴的邀请,会感受到自己被同伴的接纳,充满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 随笔 80篇集锦相关热词搜索: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 随笔 80篇集锦

1、我是一个老教师。但对从事幼儿教育时间不长,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雪花积木,可是在游戏开始后不久,我就发现地上的雪花积木撒了好多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 工作随笔(2015-07-21)

2、幼儿园五月份大班的教育心徳(共5篇)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幼儿园大班教育心得本学期,我们在两个《纲要》的精神指导下,认真实施了园本课程方案。在实践工作中,能合理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园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本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幼儿园工作重点,坚持以教研促教改,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幼儿园五月份大班的教育心徳(2016-05-23)

3、在幼儿园里来园和离园时教师和保育员要采用哪些方法做好保育工作(共5篇)幼儿园保育员、食堂、离园等工作职责幼儿园保育员工作职责(一)负责做好室内外包干区的清洁卫生工作,给幼儿创造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二)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好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做好各项教育活动的准备及教育教学的组织工作;(三)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认真做在幼儿园里来园和离园时教师和保育员要采用哪些方法做好保育工作(2016-06-08)

4、名人随笔(共2篇)我是名人我是名人网络时代,想出名的人太多了,也容易出名,随便拍一张照片发在网上,什么“奶茶妹妹”,“犀利哥”,经过网络推手精心策划,一夜爆红。但能自信满满亲口说自己是名人的,恐怕很少吧。哎,我就遇见一个。那天,我们几个旅友去郯城县马陵山游览齐魏古战场。高德导航显示,马陵山就在前面不远处,但因为修路,名人随笔(2016-08-23)

5、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共7篇)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大兴区小学班主任风采展示系列活动之“我讲我的教育故事”活动方案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的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创设提升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的空间,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区教委小教科和进校德育研究室将组织小学班主任每学期开展风采展示的系列活动。教育故事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运用一定的我讲我的教育故事(2016-10-20)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 随笔 80篇集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幼儿园教师工作心得 随笔 80篇集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57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