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2016-12-07 10:18: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共9篇)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冀国税党发〔2008〕15号中共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关于印发《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各市国家税务局党组:现将《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八年五月四日1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副处...

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一篇

冀国税党发〔2008〕15号

中共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关于

印发《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副处级领导

干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各市国家税务局党组:

现将《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四日

1

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

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领导班子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河北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办法》(冀国税党发〔2007〕6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国家税务局系统稽查机构设臵明确职责分工的通知》(国税函〔2007〕910号)的有关规定,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决定,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16名副处级领导干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局)成立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局党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莉任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耿金跃任副组长,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人事处、教育处、监察室、机关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人事处,同时成立监督组、面试组和考察组。

(一)办公室:由人事处主要领导任主任,人事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干部选拔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监督组:由监察室主要领导任组长,监察室、机关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和群众代表组成。负责对干部选拔各环节的监督工作。

2

(二)面试组: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面试评分工作。

(三)考察组:由人事处抽调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被考察对象的考察工作。

二、选拔的职位

经省局党组审定,对空缺的16名副处级领导职位进行选拔:省局机关副处级领导职位2名;保定、秦皇岛、廊坊市国家税务局副处级领导职位各1名;石家庄市、保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局长各1名;除石家庄、保定市国家税务局以外的9个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局长各1名。

三、资格条件

此次空缺的副处级领导职位在全省国家税务局系统现任副调研员、副处级后备干部和现任市稽查局局长中选拔产生,现任市稽查局局长只能参加市稽查局局长的选拔。

副处级领导职位的选拔,必须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基本条件,并具有下列资格:

(一)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二)近2年年度考核连续为优秀或3年连续为称职以上;

(三)任正科级职务3年以上;

(四)一般应具有2个以上正科级岗位工作经历;

(五)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六)年龄一般不超过51周岁(截止到2008年4月底); 3

(七)身体健康。

四、选拔的程序和方法

(一)个人报名

凡符合选拔资格条件的人员均可自愿报名,并填写《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

报名时间:2008年5月5日至6日。

报名地点:省局人事处和各市局人事部门。

(二)资格审查。省局人事处和各市局党组分别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于5月6日下午5点前将《国家税务局系统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报省局党组研究确认。

(三)民主推荐。各单位于2008年5月8日前分别组织召开民主推荐会,对资格审查合格人员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占总成绩的10%(10分)。具体办法如下:

1、报名人员是省局机关的,在省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中进行民主推荐;

2、报名人员是各市局的,在市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县(市)区局、直属单位正职中进行民主推荐;

3、报名人员是省局各直属单位的,在本单位全体人员中进行民主推荐。

参加民主推荐应到人数在50人以下的单位,实到人数不得少于应参加人数的80%;应到人数超过50人的单位,实到人数不得少于应参加人数的2/3。

4

(四)党组推荐。省、市局党组于2008年5月8日前分别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由党组成员根据报名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资历、经历等具体情况,采用填票方式,排出选用顺序。市局党组成员填票完毕后,分别由本人当场将推荐票装入信封封好,人事部门收齐后,与民主推荐结果一起特快专递到省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局人事处)。

推荐票在省局主管局领导、省局纪检组组长、人事处处长和监察室主任的监督下拆封并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予以量化。排序第一名计10分,第二名计9分,第三名计8分,第四名计7分,第五名之后均计6分。党组推荐占总成绩的10%(10分)。

(五)面试。由省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对资格审查合格人员统一组织面试,面试时间定于5月10日进行。面试主要测试竞争者的综合素质、反应能力、表达能力和应急处理问题能力。面试得分占总成绩的30%(30分)。

(七)确定考察人选。省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民主推荐分、党组推荐分和面试分三项成绩之和,按照选拔职位1:2的比例确定32名为拟考察人选,提交省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考察人选。

(八)组织考察。由省局党组派出考察组对被考察人选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竞争职位的适应能力,并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程序, 5

关于印发院组织人事处《公开选拔年轻副处级干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二篇

闽农科委[2007] 26号

关于印发院组织人事处《公开选拔年轻

副处级干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各党支部: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经院党委研究同意,现将院组织人事处《公开选拔年轻副处级干部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发动符合条件的干部积极报名参加公开选拔。公开选拔工作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院组织人事处、纪检监察室具体负责公开选拔工作方案的实施。

特此通知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三日

抄报:院党政领导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公开选拔年轻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处所领导班子结构,不断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我院《关于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经院党委研究决定,进行公开选拔年轻副处级领导干部。

一、 选拔职位、职数及范围【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副处级领导职数3个,面向全院公开选拔。 二、报名的条件和范围

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政策水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具有开拓创新和进取精神,有较强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具备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报名者为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并在正科级岗位工作3年或中级职称5年或副高级职称,身体健康的在职干部。

三、公开竞聘程序

(一)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设立院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公开选拔工作。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院组织人事处、纪检监察室等单位同志组成。

(二)发布公告,组织报名:时间10天

各单位召开动员会,发动符合条件的干部积极报名,并填写《院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职位报名登记表》,参加公开选拔。报名地点设在院组织人事处,电话:87884660。报名时间 6月21日~6月30日止。

(三)资格审查与公示:时间5天

由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对符合条件参加公开选拔的报名者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天。

(四)统一考试:时间2天 统一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和面试成绩占总分的30%(其中: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

1、笔试由院成立理论学习试卷工作小组,负责试卷的命题和评卷。笔试采用开卷考试方式进行,由院组织人事处组织,院纪检监察室监考。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担任领导职务履行职责应具备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重大决定和部署,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方法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参考资料目录由院组织人事处提供)。

2、面试采取演讲答辩的方式进行。面试由选拔演讲、评委质询、问题答辩三部分组成。

(1)选拔演讲。面试者自己设定职位(机关或研究所副处级领导岗位)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包括:本人简历、工作业绩、自我评价、对设定岗位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工作的设想。每人演讲掌握在20分钟以内。

(2)评委质询。评委针对面试者的演讲提出问题,面试者进行答辩。答辩时间掌握在15分钟以内。

(3)问题答辩。主要测评面试者对副处级领导职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由评委提供固定的问题,面试者进行回答。时间掌握在15分钟以内。

(4)评委打分。评委会院有关领导、面试者所在单位的处级领导、院组织人事处、院纪委和有关处室领导、有关专家、工青妇代表组成。根据面试者的演讲和答辩,当场打分,去掉二个最高分和二个最低分,当场统计分数,并公布统计结果。笔试与面试时间拟定7月,具体时间另定。

(5)民主测评。参加演讲答辩会和民主测评的人员为:院属有关处(室)和研究所(中心、室)的代表,每单位2人,其中1人为处级领导,1人为科技干部。(具体人员另行通知)。民主测评成绩占总分的20%。

(五)公布总分:时间3天

按考试成绩占30%、民主测评成绩占20%为基数,化为100分进行统计分数,并按序排列,予以公布。

(六)组织考察:

根据应试者考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对成绩进入前六名的人选,由院组织人事处、院纪检监察室等单位组成考察组,进行德、能、勤、绩、廉的综合考察,提交院党委研究决定。组织考察占总分的50%。

(七)院党委研究决定:

院党委根据进入前六名人选的成绩、组织考察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并决定三名拟聘任人选。另三名未聘人员如确属考察优秀,列入当年院处级后备干部管理。

(八)任前公示、聘任:时间7天

选拔副处级领导职位实行一年试用期制,一年试用期满,由院组织人事处进行考核。胜任领导职位的予以正式聘任;不胜任的予以免职,免职后按原职务安排工作。

四、纪律要求

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干部群众十分关注。在公开选拔工作中,要选拔思想作风好,公道正派,组织纪律观念强,综合素质好的同志参加具体的组织实施和评委工作。对领导和参加公开选拔具体工作的同志,要做好保密工作。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弄虚作假、泄露考题等违纪违规人员要按党纪政纪从严查处。参加选拔者还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发现请客送礼的一律取消选拔资格。举报电话:87869482。

附:《院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

院组织人事处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二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

报名登记表

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工作实施方案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三篇

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视野和用人渠道,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经县委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采取“民主推荐和组织推荐、理论考试与面试、组织考察与公示相结合的“两推三考一公示”的方式公开选拔一批副科级后备干部,完善县管后备干部人才库。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工作,严格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群众公认、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加快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幸福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

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5、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

6、坚持备用结合、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

7、服从工作大局、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

8、统筹兼顾、优化结构的原则。

三、数量与结构

本次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面向全县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在职干部,选拔100名左右的副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其中党外干部所占比例不低于10%,女干部所占比例不低于20%。后备干部队伍必须保持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应占一定比例。注重选调生、80后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在同等条件下选派担任村党建指导员的干部优先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各单位推荐副科级后备干部的数量按照本单位领导职数总额30%的比例(取整数,至少1名)确定。

四、资格和条件

后备干部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甘肃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并具备以下资格:

1、政治思想素质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2、在党政机关、群团组织或事业单位工作,具有国家正式干部身份;

3、具有2年以上工作年限(2009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满1年以上;

4、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66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

5、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学历);

6、近三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其中为2009年参加工作的要求2010年、2011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7、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8、正在受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的,正在党纪、政纪处分规定的任职使用限制期内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受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涉及重大信访事件责任人的,不作为推荐选拔对象。

五、主要程序和步骤

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工作,按照宣传动员、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理论知识考试、面试、组织考察、确定初步人选、讨论决定和公示等程序进行。

1、宣传动员。

《*****县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工作实施方案》经县委讨论同意后,印发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同时在县电视台、县党建网发布公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2、申报和单位审查。

凡本人自愿参与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的人员,先向本单位党组织申报,并由本单位进行初步的资格审查。本单位负责初步审查本人的年龄、学历、工作时间等基本情况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执行党纪法规情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情况和是否涉及有关信访事件的情况。本人申报和资格审查情况作为本单位党组织推荐的依据之一。

3、民主推荐。

民主推荐工作由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组织,县委派出考察组主持进行,民主推荐采取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方式,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得票数有一项未超过50%的,不列为后备干部推荐对象。民主推荐结果由县委组织部分别向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反馈。

民主推荐得分以20%计入综合得分。

4、组织推荐。

民主推荐结果反馈后,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单位分别召开党委、总支、支部委员和领导班子成员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组织推荐人选,人选确定后单位党组织向县委组织部上报推荐报告。其中,组织推荐人数不得超过分配到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推荐名额,本人未申报和不在民主推荐结果中的人员不得列入组织推荐范围。

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后备干部人选的,不计入推荐人选的综合得分,仅作为确定后备干部的依据之一

5、理论知识考试。

由县委组织部根据民主推荐和组织推荐情况,进行资格审查后,对各乡镇、各单位组织推荐的人选统一组织进行理论知识考试。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内容按中组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要求确定,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市情县情、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主要测试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由县委组织部向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反馈。

考试成绩以40%计入综合得分。

6、面试。

县委组织部根据笔试成绩,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确定参加笔试人数80%的人选进入面试环节。面试主要测试干部履行领导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个性特征。面试由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面试小组由县委组织部聘请和抽调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熟悉人才测评工作的有关领导、专家和组织人事干部等组成。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面试成绩以20%计入综合得分。

7、组织考察。

公开选拔正处级干部工作方案 - 山东省水利厅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四篇

公开遴选处级干部报名登记表

说明:报名职位栏请填写“正处级领导干部职位”或“副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副处级干部同时参加正、副处级职位遴选的填写“正处级和副处级领导干部职位”;此表务于5月 11日17时前送交省水利厅人事处。

1

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实施方案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五篇

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科(局)级后备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办法,经市委同意,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重新公开补充遴选副科级后备干部。为真正确保优秀后备干部脱颖而出,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敦化市科级后备干部选拔办法》为依据,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原则,通过公开遴选党政领导干部后备力量,着力改善党政领导干部后备力量匮乏、结构不优、数量不足等实际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更高、能力水平更优、结构比例更合理、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意识更强的复合型后备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我市十二五规划进程,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6.依法办事原则。

三、选拔条件

(一)年龄条件

全市副科级后备干部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学历条件

具有国家承认的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三)任职条件

应为部门(单位)经组织、人事部门考核确定的中层干部。

(四)身份条件

必须是目前各部门(单位)在编在岗的国家公务人员和取得地方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硕士研究生、双学士学位人员工作经历可放宽至一年。

(五)其他条件【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初次参选人员,可不具备中层干部身份,但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学历。

2.具有硕士研究生、双学士学位学历的人员,经单位民主推荐,可直接进入副科级后备干部选拔面试环节。

3.具有国家承认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并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已在部门单位担任组织、人事部门考核确定的中层干部,经单位推

荐,可直接进入副科级后备干部选拔面试环节。

4.参加副科级后备干部选拔的人员,须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群众公认。

5.副科级后备干部选拔初始,参选对象所在单位必须出具部门正式推荐文件(要有党委会记录、部门领导办公会会议记录备查),符合报名条件人员持单位推荐材料方可报名。

四、选拔方式

1.民主推荐。主要采取组织推荐方式进行。各部门(单位)于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5月25日期间将推荐的后备干部材料,包括《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纸质一份、小二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一张及《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报名汇总表》一份,在任中层干部岗位的附组织人事部门任免文件,报送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联系电话:6223840)。

表格下载网址:。

2.资格审查。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副科级后备干部选拔人员名单以及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相关证件原件(学历证书、身份证、部门推荐文件、中层干部任职文件等),由市委组织部选拔后备干部资格审查组进行资格初审,审查合格者方可参加公开选拔。

3.笔试。笔试命题范围参照《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大纲》规定范围,主要测试后备干部综合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文

字表达能力和政策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笔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从高分至低分确定三分之二的人员作为面试人选。2009年经考试补充调整纳入市委组织部管理的、且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后备干部,仍要参加资格确认考试;1972年1月1日前出生的后备干部,可不参加资格确认考试,直接纳入后备干部备案管理范围。资格考试合格者保留后备干部资格,不参加面试。成绩不合格人员,取消副科级后备干部资格。

4.面试。面试主要测试后备干部的逻辑思维、计划组织协调、应变创新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满分100分。面试结束后,将按总成绩从高分至低分取三分之二的人员进入考察环节。

5.考察。由市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考察组,对后备干部考察人选进行综合考察,重点考察后备干部的德才表现、群众公认程度等。

6.人员确定。考察结束后,按综合成绩及德才表现,由市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提出副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后,确定副科级后备干部正式人选。

五、管理措施

实行科学的动态管理。对新选拔产生的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时限调整为5年,至2016年结束。根据后备干部的综合表现、群众公认程度以及岗位需求等客观情况,以近期、中期、远期分类建库。同时按照干部成长规律,确定近期、中期、远期

培养目标,落实培养措施,采取理论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培养。重新调整确定后的后备干部管理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和后备干部所在部门共同负责管理。市委组织部根据后备干部综合表现及管理情况,可直接提出是否作为后备干部继续培养的意见;后备干部在部门管理期间,若出现违法违纪案件,部门提出意见后,报请组织部门备案,直接取消后备干部资格。本次副科级后备干部公开遴选结束后,不再实行年度部门推荐补充副科级后备干部。

六、相关要求

1.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把此次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特别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选拔工作,积极鼓励支持单位干部参加选拔工作。

2.各部门(单位)本着对市委、部门以及干部本人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组织推荐工作。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专门组织召开会议,领会和传达好文件精神,采取部门干部集中推荐与集体讨论的方式,确定部门推荐人员。

3.凡应参加考试而未参加本次考试或考试考察不合格的干部,今后不再做为副科级后备干部进行管理。

附件1:《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

附件2:《公开选拔副科级后备干部报名汇总表》 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2年5月18日印发【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共印100份)

2015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六篇

第1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造就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生动局面的制度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进一步明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要求

《决定》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这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的方向、目标和思路的新概括,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要求。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牢牢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确方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把它放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局下去认识、去审视,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党管干部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最鲜明的政治特色,是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特别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干部工作需要充分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扩大民主,增强透明度。但必须明确,这种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党管干部水平,更好地为党选拔优秀人才,决不是放弃党管干部原则。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每一项措施,都应有利于加强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而不是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着眼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进一步明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标。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习近平同志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正确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等重大问题,明确提出新时期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并对这一标准的内涵作了深刻阐述。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这就指明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着力点。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尤其要使那些理想信念坚定、锐意改革创新、敢于负责担当的优秀干部充分涌现,使各级干部都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水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都很强,必须科学设计,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我们要按照《决定》提出的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选人用人机制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管用,就是改革措施的推出要服务于选准用好干部的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效果,遵循干部人事工作规律,坚持形式服从内容、过程服从结果。简便易行,就是改革制度的设计要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既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此,要正确处理继承干部工作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尤其要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发现和使用干部。要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改革措施要成熟一个推出一个,重大改革举措坚持试点先行。要加强制度统筹,既着力解决制度缺失问题,又有效防止制度繁密现象。要注意各项改革措施的衔接和配套,重视抓好已有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抓住当前干部人事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把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与完善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修订好干部任用条例、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等,努力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决定》提出,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构建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的关键所在。

一是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主要是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一方面,要改进民主推荐、测评方式和程序,增强民意表达的真实性。在干部工作中发扬民主,不仅体现在投票推荐上,而且体现在个别谈话、实地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等各个方面,体现在酝酿动议、考察预告、沟通协商、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对待票数,把得票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把干部推荐得票情况与组织平时掌握的德才和实绩情况对照起来分析,综合考虑确定人选。对那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而得票相对较少的干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坚决纠正唯票取人现象。

二是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合理确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职位、范围、规模,坚持选拔任用条件和资格,改进选拔程序和方法,严格组织考察和把关,加强纪律监督,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防止把严肃的干部工作搞成选秀,坚决纠正唯分取人现象。

三是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根据选任制和委任制的不同特点,探索不同的干部人选产生方式和票数权重,避免一刀切。选任制干部即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适用选举民主。委任制干部即各级党政机关的部门领导、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适用“实绩晋升”。这一层面干部的选拔,主要是扩大提名、考察环节的民意收集和决定环节党委(党组)内部的民主,不能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

四是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搞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总体规划。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尤其要放到基层、艰苦岗位去磨炼。注意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既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不能简单地以年龄划线,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

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

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要据此改革实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完善考核办法,健全奖惩机制,形成促进科学发展导向,促进各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实行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类考核。改进德的考核办法,细化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检验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主要看是否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要把考察识别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健全到基层干部群众中、从履职过程中考察干部制度,完善通过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了解干部办法,建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增强考核全面性和准确性。

完善干部管理相关制度。一是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这对于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统筹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促进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选人用人上,现在还存在着违背五湖四海原则的现象,有的用干部以部门、地域、单位划线,干部调不进、派不出,有的只注重安排身边的干部。客观上讲,单位、部门之间领导职数资源分配不够均衡,从制度上导致干部发展机会不平衡。因此,必须打破干部部门所有,大力推进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统筹用好各类干部资源,增强干部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二是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三是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对干部严格考核、选拔和监督上,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要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规范被问责党政领导干部重新任职的条件、程序。对于那些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责任,而且要终身追责。四是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制度。主要是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通过这些措施,着力改变公务员队伍千军万马挤领导职务这个独木桥问题,调动广大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决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体制保证,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首先要深刻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决定》强调,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这是人才工作重要理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趋势。这不仅不利于把大批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而且易激起社会“仇官心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一些年轻干部破格提拔习惯性质疑,从深层次上折射出社会公众对社会流动不畅的焦虑。因此,必须着力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大力营造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环境,让社会各阶层人员都有通过平等竞争向上发展的机会和通道。

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现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交流渠道不够通畅,许多社会优秀人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中的人才,海外留学人员和普通工人农民,由于受到体制和身份限制,难以进入党政干部队伍。要探索建立由多种干部选拔方法、多条干部选拔渠道构成的干部选拔体系,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对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可推行直接引进、公开选拔、聘任、挂职等办法,畅通进入党政领导岗位和公务员队伍渠道,给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同时,对党政机关干部向企事业单位流动也要进行一些制度性探索,打通干部在不同体制之间的流转通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这种流动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增强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防止期权交易、权力寻租等问题发生,防止干扰正常经济秩序,防止滋生腐败。

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当前推动基层各项事业改革发展,面对的迫切问题是人才缺乏,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学校、医疗卫生、农技推广等机构和艰苦岗位人才匮乏、留不住人、人员素质整体偏低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在待遇、职称、选拔任用等方面真正向基层、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岗位人才倾斜,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进人才向缺乏人才地区聚集。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通过智力引进、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多种形式,实现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要大力倡导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精神,鼓励年轻人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

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李光耀曾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人才,中国从13亿多人中选人才,而美国是从全球70亿人中选人才。此说虽不完全准确,但也有一定道理。这与我国人才引进方式单一、引才审批手续繁琐等不无关系,特别是对外国人才来华留华工作缺乏有吸引力的制度。因此,必须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建立各类人才能力素质标准体系,通过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依靠实践和群众发现人才。要持之以恒抓好“千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完善人才签证、绿卡等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国家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等法律,推动人才试验区建设等,大力吸引国(境)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发展。要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广大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让他们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

第2篇: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述评

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把落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锣密鼓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组织实施。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成效初步显现。

积极稳妥、有序推进——2015年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2015年12月2日上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

这一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积极性的改革举措进入实施前的“倒计时”,标志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2015年4项重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此前,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等重点改革任务的文件已经出台。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的效果最可靠、效力最持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加强谋划、精心组织,把改革紧紧抓在手上,着力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有效推进改革。

为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要举措,专项小组制定了任务分工方案等。专项小组制定并经中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更明确了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个方面内容,基本目标主要体现为上述四个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围绕这些目标任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共提出26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在已经出台的改革文件中,包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聚人才体制机制,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以及总体规划性文件等方面。

这些文件提出的改革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配套对接,针对党的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增强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目前,部分改革措施已产生阶段性效果。实施方案中计划2015年完成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计划2015、2016年完成的部分改革任务已提前启动。

狠抓落实、注重执行——已出台改革文件落地见效

2015年12月,中央组织部先后公布全国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和副处级以上“裸官”清理工作的成果。2015年初,又公布了全国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工作所取得的实效。一组组数字、一项项举措,正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从文件转化为行动,取得具体成效的写照。

制度出台一个就要执行好一个。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坚持一手抓制度制定,一手抓制度落实,对机制不健全的着力改进完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坚决整治规范,确保改革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全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努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选人问题。中央组织部着力推动条例贯彻执行,及时组织学习宣传培训,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使条例真正成为选人用人的严规铁律。2015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也得到认真贯彻。中央组织部结合巡视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规用人问题,2015年以来已经开展两轮,共查处各省区市和中央单位违规用人问题278起,近期即将启动第三轮专项检查工作。

——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知印发后,中央组织部先后深入5个省区市调研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同时,推动各地各部门抓紧确定和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指标。

——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改进后备干部人选产生方式,在新一轮领导班子建设规划中体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要求,推动实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选拔配备年轻干部工作常态化。

——落实《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集中治理“裸官”。全国共有3200余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报告了配偶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情况,对近千名在限入性岗位任职且配偶或子女不愿意放弃移居的领导干部,全部进行了岗位调整。

——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惩戒瞒报漏报。截至目前,中央组织部已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单位已抽查核实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60170名。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数十名厅局级、县处级考察对象因抽查核实发现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

——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集中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2015年以来,采取具体到人、规定时限的办法,全国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36人次。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规定,全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16、3万人;查处6484名“走读干部”。按照《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清理整顿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3094名参加EMBA等“天价”培训的领导干部按要求退学,23个高收费项目被整顿停办。

——落实加强基层基础有关制度规定,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国共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8、6万个。经过整顿,基本配齐7195个村和556个社区长期缺职的党组织书记,93、5%的村和94、9%的社区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化提升。

——加快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中央组织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完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相关制度,增加人才政策开放度。各地各部门以更大力度培养国内创新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据统计,2015年“千人计划”申报人数比上年增长24%,“万人计划”进展顺利。

落实要求不变通,严格执行不走样。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不仅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更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制度意识,形成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

上下联动、逐级推进——各地对改革措施承接配套、细化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还需要上下联动,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扎实推进各地对已出台改革方案、改革文件的细化落实工作,逐级压实责任、逐级推进落实。

执行改革方案要有配套措施。《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及时宣传部署,推动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确保任务无缝对接。各省区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学习传达,研究制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或落实意见。据统计,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4个省已制定下发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措施;15个省区市已完成制定,将于近期下发;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研究制定。

在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承接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实施改革文件要有细化举措。围绕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河北制定文件,对党组织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发挥好领导把关作用做出制度安排;山东出台工作流程,对省管干部调整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云南出台工作规程、贯彻落实意见和一系列试行措施,形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套精细化操作办法。围绕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安徽、湖北、福建等制定和出台实施意见,搞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总体规划。围绕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广西、宁夏、内蒙古等出台实施意见或细则,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

第3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已经中央批准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并在通知中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党组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全文如下:

我们即将跨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已经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今后10年中,为实现我们党和国家确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目标,抵御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战胜各种困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我们党要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在内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展开,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提出和实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公务员制度;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推进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有力地推进了新时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特制定2001-2015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一、基本目标和方针原则

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

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2015年,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基本目标是:

--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

--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

--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

2001年至2015年“十五”期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重点,以初步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目标,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服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成败与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坚持和发扬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干部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勇于改革一切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制度和方式方法。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创新。

--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实现领导班子成员新老交替制度化。

--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时,适应新的情况积极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

--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通过加强立法和健全制度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引导和推动改革逐步深入。

二、党政干部制度改革

3、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通过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逐步实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及法官、检察官制度,提高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水平。

4、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1)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人选的必经程序,适当扩大参与人员的范围,改进民主推荐的方法,提高民主推荐的质量。在干部考核中,普遍运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探索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结果适时适度公开的做法。凡是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能提拔任用。

(2)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在3至5年内,地厅级以下领导干部(特殊岗位除外)的选拔任用,普遍实行任前公示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这项改革逐步进行规范。

(3)推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在新提拔同级干部中的比例。规范程序,改进方法,降低成本。加快全国统一题库建设,完善公开选拔工作的配套措施。实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4)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制度。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改进党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积极探索在差额选举的条件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的方式方法。保护代表参加选举的权利和热情,提高代表参与的能力和水平。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扩大基层民主,做好选举工作的成功经验。(5)实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抓紧制定任期制法规。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完善选任制干部的任期制。县以上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其他工作机构的委任制领导干部,也要逐步实行任期制。

(6)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对新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委任制干部,逐步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满,经考核胜任者正式任职,不胜任者解除试任职务。

(7)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制定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引咎辞职等制度。坚持和完善退(离)休制度。完善对退(离)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保障和服务管理的办法。

(8)进一步完善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制度和办法。制定和细化有关标准、程序,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工作的力度。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或相形见绌的干部,除按规定免职、降职外,可实行待岗制,或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下岗学习、离职分流等多种办法予以调整,妥善安置。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努力拓宽渠道,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9)根据各类干部不同特点,建立和完善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相关制度。

(10)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制订配套法规或实施细则,逐步形成党政领导干部管理的法规体系。

5、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普遍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在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制度。改进实绩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

研究制定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对策。拓宽考察渠道,广泛听取意见,不仅了解干部工作方面的情况,而且要了解干部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有关情况。重视核查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对在考察中群众反映强烈、情况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要深入进行专项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试行考察预告制。探索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标准及其考察方法。

6、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培养锻炼性交流、回避性交流、任职期满交流,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实行跨地区、跨部门交流。

逐步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把干部交流同培养使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干部向艰苦地区和艰苦岗位交流。妥善解决干部交流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完善配套政策。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

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加大东西部干部交流的力度。制定和实施与西部大开发相配套的干部交流规划,有计划地选派西部地区的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7、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建立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回复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廉政鉴定制度、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上级党委对下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改进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拓宽监督渠道,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监督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研究制定有关法规和制度,明确各有关监督主体的权利、责任,规范监督行为,实行依法监督。

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并加强督促检查。试行巡视员制度,严肃查处用人中的违纪违法案件。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探索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选拔任用工作过程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依照有关纪律和法律规定追究责任。

8、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及法官、检察官制度

加强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抓紧研究制定《国家公务员法》、《国家机构和编制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的法规体系。

坚持和完善党政机关干部考试录用制度,改进考试考核方法。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中层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提倡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任职人选。对部分领导职位试行职务聘任制,对技术性、操作性、辅助性的职位试行聘用制。严格执行奖惩、降职、辞退等制度,实行优胜劣汰。

根据党政机关不同职位的特点,制定分类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员额和职数合理设置职位,规范职位管理。改进年度考核工作,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机关工作人员,并运用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实行奖惩、升降。加大党政机关干部轮岗的力度。

9、改进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完善干部脱产学习、在职自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坚持办好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培训班和专题研究班,推进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办班质量。有计划地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出国培训和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后备人才。

在重点抓好任职前培训和脱产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档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着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10、探索符合党政机关特点的工资福利制度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相应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保障退(离)休人员退(离)休费和有关待遇的落实,防止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工资分配差距过大。

探索和完善符合党政机关特点的工资分配方法。改善工资结构。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结合机关后勤管理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养老、医疗、保险等制度的改革,逐步将福利分配货币化、工资化。加快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的医疗、养老、待业保险制度。

三、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11、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激励、监督机制为重点,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完善体制,健全制度,改进方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新机制。12、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

中央和地方党委要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加强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包括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企业、企业集团、资产经营公司、控股公司,下同)的领导人员,原则上由哪一级政府授权,就由哪一级党委管理。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所属企业的领导人员,由投资机构管理。明确管理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职责,避免一个班子多头管理。

取消国有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的行政级别,研究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享受有关待遇的相关办法。

13、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方式

实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公司经理聘任制。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及所属企业的产权代表,由政府和投资机构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任命,经理由董事会聘任。

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产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人选,择优任用。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负责人选举制度。

加快培育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等中介机构。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加强对人才评价推荐机构的指导,发挥人才评价推荐机构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14、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办法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根据岗位职责的特点,确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重点考核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改进考核方法,研究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国有企业中逐步推广。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业绩档案。

15、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激励机制

研究制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具体办法。对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突出,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导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探索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企业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推行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改革的指导和监督。

16、强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党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员和厂务公开等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建立健全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建立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凡是由于企业领导人员失职、渎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并不得继续担任或易地担任国有企业领导职务。

17、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培养制度

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教育培训规划。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明确培训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避免多头培训。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形成科学的培训网络。

建立国有重要企业后备领导人才培养制度。对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18、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用人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改革分配制度,按实绩和贡献多劳多得,易岗易薪。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国有企业工作。

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9、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建设高素质的科学技术干部队伍。

20、推行聘用制度

破除事业单位目前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制定《事业单位聘用制条例》。保障单位用人权和职工择业权的落实,保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合理安置未聘人员。

21、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中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任期限,竞聘上岗,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对教师、医师等专业技术岗位,推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建立政府宏观指导和管理下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化评价机制。以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为依据,建立适合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和岗位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度。制定职员条例,规范职员的聘用和管理。

22、改革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

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积极进行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的试点,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23、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适应知识经济、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年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推动人才培养投入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全面推行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表彰制度。

大力发展并规范人才市场,建设全国性的人才信息网络,逐步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在稳定西部地区现有人才队伍的同时,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向西部合理流动。

五、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导

2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导。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组织部门要做好牵头和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合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纲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分阶段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5、加强对改革的分类指导

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加强监督检查;通过试验和实践已经成熟的经验,要及时加以规范,形成制度;尚无经验和需要探索的,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试验和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认真研究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和办法,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6、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舆论宣传,为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统筹协调,搞好配套改革,妥善解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

第4篇:中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大在对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作出全面部署时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多年实践证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人才,把各方面的人才集聚到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这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之举。

锻造合格执政骨干队伍——

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

11月30日,山东菏泽市开了一场县区交流推进会,主题是党委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与会者不仅观看了制度建设成果展,交流了党委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情况,还对推进县区党委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菏泽这一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务实举措,恰是各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作出了新的部署,最重要的是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而要做到任人唯贤,就要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机制。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中央党校教授李民表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使用“执政骨干队伍”这个词,表明党的执政意识有了新的深化,从执政高度对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有了进一步提升。

与十七大报告、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等相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相比,十八大报告首次集中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明确了选任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视野、路线、标准、方法、途径。

在政策导向上,十八大重申了“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这一积极信号为长期扎根基层、具有真才实学的干部带来了好消息。特别是报告明确提出“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这对进一步打破体制内、体制外人才的流通壁垒,无疑是个重大利好。

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也是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方向。多少年来,我们党一直重视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事实上,近些年来,各级各地在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用上持续升温。以2015年换届为例,在综合分析不同层级选拔配备年轻干部情况的基础上,中央提出了换届时配备年轻干部的目标任务,明确各省区市配备45岁以下市级党政正职、40岁以下市级党政副职、35岁以下县级党政正职的数量要比上次换届时有所增加。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论述,显然为出台更多新政提供了最新的政策依据。

此外,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可以想见,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些具体要求在不远的将来,都将会找到实践的注脚。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使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只有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风清气正,这是纯洁党员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抓手。”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认为,关键是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只有做到民主、公开、竞争,才能实现择优的目标。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着眼党长期执政大局、保持干部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是党的用人标准的重大创新和发展。然而,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一些干部群众说得好,“干部没才会误事,干部无德更坏事”,选人用人先“问德”是个好导向。因此,十八大报告增加“以德为先”的表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扩大民主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李民认为,提高干部选任过程的民主质量,须注意3个方面:一是提名质量,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二是考评质量(

十八大指出,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这对下一步继续深化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竞争性选拔干部是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的重要举措。以2015年为例,全国各省区市竞争性选拔厅处级干部占到新提拔总数的30、7%,中央和国家机关达到46%。可以预计,未来无论在力度、方法、形式等方面,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适”。

广开进贤路广纳天下才

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就在几天前,中组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做好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特殊一线岗位人才医疗保健工作。

人们注意到,十八大报告在部署党建重点工作时,专设一部分来阐述人才工作。这在党代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重视。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指出,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是党对执政规律和人才开发规律的深刻总结与自觉把握,集中反映了党对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的科学判断与战略选择。党管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履行集聚人才的执政责任。十八大报告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这就说明,人才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同时也就上升为与党员队伍、干部队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执政资源,成为执政党实现执政目标的最可依靠的优势资源。专家表示,当前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部门对党管人才认识不到位、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不健全、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适应、党管人才保障不有力等问题。

人才大国与人才强国,一字之差,区别甚大。十八大提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一目标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下大力气解决我国人才开发的质量、结构和效能问题,尽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未来十年迈向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吴江表示,十八大还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第5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我们即将跨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已经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今后10年中,为实现我党和国家确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目标,抵御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战胜各种困难,把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我们党要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在内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策。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展开,关取得了重大进展:提出和实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废险领导职务终身制;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公务员制度;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推进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政干部制度改革,有力地推进了新时期各给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特制定2001-2015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一、基本目标和方针原则

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

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2015年,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基本目标是:

――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

――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

――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

2001年至2015年”十五”期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重点,以初步建立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目标,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提供保证和人才支持。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服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继承与他新相统一,和发扬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干部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勇于改革一切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和制度和方式方法。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积极鼓励和支待各地区、各部门探索创新。

――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实现领导班子成员产新老交替制度化。

――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时,适应新的情况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

――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通过加强立法和健全制度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引导和推动改革逐步深入。

二、党政干部制度改革

3、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求

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通过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肄而出;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逐步实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灾风和腐败现象。

进一步完善国家化务员制度及法官、检察官制度,提高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水平。

4、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1)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人选的必经程序,适当扩大参与人员的范围,改进民主推荐的方法,提高民主推荐的质量。在干部考核中,普遍运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探索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结果适时适度公开的做法。凡是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能提拔任用。

(2)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在3至5年内,地厅级以下领导干部(特殊岗位除外)的选拔任用,普遍实行任前公示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这项改革进行规范。

(3)推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在新提拔同级干部的比例。规范程序,改进方法,降低成本。加快全国统一库建设,完善公开选拔工作的配套措施。实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4)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制度。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改进党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积报探索在差额选举的条件下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的方式方法。保护代表参加选举的权利和热情,提高代表参与的能力和水平。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扩大一些地方扩大基层民主,做好选举工作的成功经验。

(5)实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抓紧制定任期制法规。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完善选任制干部的任期制。县以上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其他部门和其他工作机构的委任制领导干部,也要逐步实行任期制。

(6)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试用制度。对新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委任制干部,逐步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满,经考核胜任者正式任职,不胜任者解除试任职务。

(7)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制定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自愿辞、责令辞职、引咎辞职等制度。坚持和完善退还(离)休制度。完善对退(离)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保障和服务管理的办法。

(8)进一步完善高速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制度和办法。制定和细化有关标准、程序,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工作的力度。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或相形见绌的干部,除按规定免职、降职外,可实行待岗制,或采取改任非领导职务、下岗学习、离职分流等多种办法予以调整,妥善安置。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努力拓宽渠道,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9)根据各类干部不同,建立和完善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常干部的相关制度。

(10)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制订配套法规或实施细则,逐步形成党政领导干部管理的法规体系。

5、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党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普遍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在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制度。改进实绩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

研究制定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对策。拓宽考察渠道,广泛听取意见,不仅了解干部工作方面的情况,而且要了解干部思想、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有关情况。重视核查知情人提供的情况。对在考察中群众反映强烈、情况复杂或意见分歧的问题,要深入进行专项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试行考察预告制。探索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标准及其考察方法。

6、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培养锻炼性交流、回避性交流、任职期满交流,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实行跨地区、跨部门交流。

逐步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把干部交流同培养使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干部向艰苦地区和艰苦岗痊交流。妥善解决干部交流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完善配套政策。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

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加大东西部干部交流的办度。制定和实施与西部大开发相配套的干部交流规划,有计划地选汽船西部地区的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7、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干部选任用工作的监督

建立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回复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廉政鉴定制度、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上级委对下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改进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拓宽监督渠道,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监督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监督。研究制度有关法规和制度,明确各有关监督主体的权利、责任,规范监督行为,实行依法监督。

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并加强督促检查。试行巡视员制度,严肃查处用人中的违纪违法案件。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探索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制度。明确选拔任用工作过程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失职、渎职行为,依照有关纪律和法律规定追究责任。

8、进一步完善国公务员制度及法官、检察官制度

加强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抓紧研究制定《国家公务员法》、《国家机构和编制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党政机关于干部人事管理的法规体系。

坚持和完善党政机关干部考试录用制度,改进考试考核办法。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中层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提倡采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任职人选。对部分领导职位试行职务聘任制,对技术性、操作性、辅助性的职位试行聘用制。严格执行奖惩、降职、辞退等制度,实行优胜劣汰。

根据党政机关不同职位的。制定分类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员额和职数合理设置职位,规范职位管理。改进年度考核工作,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机关工作人员,并运用考核结果对工作人员实行奖惩、升降。加大党政机关干部轮岗的力度。

9、改进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完善干部脱产学习、在职自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坚持办好各级领导干部修班、培训班和专题研究班,推进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办班质量。有计划地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出国培训和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后备人才。

在重点抓好任职前培训和脱产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档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着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10、探索符合党政机关特点的工资福利制度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相应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的宏观,保障退(离)休人员退(离)休费和有关待遇的落实,防止地区间、行业之间工资分配差距过大。

探索和完善符合党政机关特点的工资分配方法。改善工资结构。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结合机关后勤管理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养老、医疗、保险等制度的改革,逐步将福利分配货币化、工资化。加快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的医疗、养老、待业保险制度。,

三、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11、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他适合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激励、监督机制为重点,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完善体制,健全制度,改进方法,病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具有生机与活力选人用人新机制。

12、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

中央和地方党委要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加强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各给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包括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企业、企业集团、资产经营公司、控股公司,下同)的领导人员,原则上由哪一级政府授权,就由哪一级党委管理。政府授瓜的投资构所属企业的领导人员,由投资机构所属的职责,避免一个班子多头管理。

取消国有企业和企业领导的行政级别,研究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享受有关待遇的相关办法。

13、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方式

实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公司经理聘任制。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及所属企业的产权代表,由政府和投资机构按照和有关规定任命,经理由董事会聘任。

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产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人选,择优任用。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人国工会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负责人选责人选制度。

加快培育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等中介机构。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强对人才评价推荐机构的指导,发挥人才评价推荐机构在国有企业人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14、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办法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根据岗位职责的特点,确定考核指标和考核和考核标准,重点考核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改进考核方法,研究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国有企业中逐步推广。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业绩档案。

15、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激励机制

研究制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具体办法。对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突出。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导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探索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选择具体条件的企业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推行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改革的指导和监督。

16、强化国有企业领导人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党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坚持和宣判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员和厂务公开等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公司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建立健全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建立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凡是由于企业领导人员失职、渎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并不得继续担任或易地担任国有企业领导职务。

17、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培养制度

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教育培训规划。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领导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明确培训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避免多头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形成科学的培训网络。

建立国有重要企业后备领导人才培养制度。对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18、完善胃企业内部用人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杈。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改革分配制度,按实绩和贡献多劳多得,易岗易薪。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研究制定具本办法,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国有企业工作。

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9、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人机制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建设高素质的科学技术干部队伍。

20、推行聘用制度

破除事业单位目前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身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有半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制定《事业单位聘用制条例》。保障单位用人权和职工择业权的落实,保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合理安置示聘人员。

21、建立和推行岗位管制度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考任。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中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合理调协专业技术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任期限,竞聘上风,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对教师、医师等专业技术岗位,推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以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为依据,建立适合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和岗位特点的考核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度。制定职员条例,规范职员的聘用管理。

22、改革事来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

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关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按业绩定酬的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积极进行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的试点,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23、改革事业单位的收入制度

适应知识经济、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年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加大培养投入,推动人才培养投入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全面推行以搞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表彰制度。

大力发展并规范人才市场,建设全国性的人才信息网络,逐步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在稳定西部地区现有人才队伍的同时,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向西部合理流动。

五、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导

2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导。各给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组织部门要做好牵头和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推进干部人塥制度改革的合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求按照本纲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分阶段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5、加强对改革的指导

对已经出台的各英改革措施,要及时加以规范,形成制度;尚无经验和需要探索的,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试验和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认真研究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和办法,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26、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舆论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各级支持和参与改革。统筹协调,搞好配套改革,妥善解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各英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

2015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七篇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一)

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局党委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为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年上半年,县人民医院公推公选副院长3人,选拔县疾控中心副主任2人,六套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分别各1人,在选拔的干部中已取得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我局认真学习《条例》精神,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高度重视,深入学习。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局党委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把此项工作做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我县卫生事业的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好。二是加强领导,认真学习。积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机关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条例》精神,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坚持全面把握《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二)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保证提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纯洁性、严肃性,我局首先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认真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进一步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我局不断强化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了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真正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

(三)坚持选拔任用程序,择优充实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队伍。一是强化程序意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我局按照《条例》的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严格的选拔任用程序,一丝不苟的执行空岗预告、民主推荐、民主评测、民主评议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党组票决等工作程序,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坚持群众路线与组织考察并举的原则,注意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做到了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二是拓宽选拔干部渠道。为充实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队伍,拓宽干部选拔的范围和途径,采取了公开招考的方式,面向全县卫生系统提供职位广纳人才。与此同时,严把“入口关”,对报名条件进行严格的规定,对笔试合格者还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确保招录德才兼备的人才壮大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队伍。**来,通过公推公选等方式共提拔2人,民主直选人,任命人,为更多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条件,有力的充实了医疗卫生单位领导队伍力量。

(四)加大培养力度,全面加强机关建设。一是注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我局领导班子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全面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高度重视对干部的培养工作,注意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积极鼓励各级干部参加省、市、县培训,**年,就派出名干部参加由省、市、县举办各类专题研究班、培训班,选派名同志参加全县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是加强机关建设。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我局突出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机关为统领,以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为先导,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说、写、组织、协调的能力,努力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勤学善思、务实高效、追求卓越、廉洁奉公的机关干部队伍,全面增强了我局机关的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和战斗力,在机关中形成人心思进,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促进了机关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机关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推动我县卫生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对《条例》学习、掌握还不够透彻,配套机制不够健全,选拔范围过窄等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的总体要求,从思想上找差距,从机制上求突破,从工作上找抓手,抓重点、抓关键,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符合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用人机制。一是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的方法。根据不同职务的不同职责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考察标准,积极探索拓展干部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群众的参与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人选准、用好。二是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公开选拔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三是积极探索调整不称职干部的有效措施。对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坚决予以调整,解决好干部能下的问题。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二)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自查的通知》(甬组通[20**]46号)精神,我局对20**年7月至20**年6月期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

局党委坚持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干部提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和《宁波市市直单位中层(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意见》等政策法规列入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重要内容,做到带头学习,熟悉掌握。20**年3月,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中组部的“四项监督制度”出台后,局党委立即组织局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专题学习,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四项监督制度”,切实履行职责。为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局还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通知》,要求把“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和测试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的重点内容。同时结合党政换届选举工作,将中组部《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和严肃换届纪律的“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五个一律”通过农民信箱发送、印发给每个党员干部群众,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加强了对干部换届纪律的教育;并及时将《严肃换届纪律宣传手册》和《严肃换届纪律提醒卡》发送给相关人员,做到人手一份,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按要求作出了严肃换届纪律的书面承诺;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真正使领导干部熟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有关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法规要求,为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夯实思想基础。

一、严格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自20**年7月至今年6月,局党委选拔任用干部共5名,其中,局机关处级领导干部2名、森林派出所所长1名;直属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干部2名。在上述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局党委都能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选拔干部,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严格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任职资格。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条例》和《宁波市市直单位中层(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意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对特别优秀和特殊需要的干部,适当放宽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也是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才实施。20**年6月在选拔局办公室副主任时,我们将1名任正科级职务不满三年、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报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才列入竞争选拔对象。

二是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对提拔局机关处级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都由干部职能处室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市编办核定的职数和局干部实际情况,提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建议方案提交党委讨论同意,如提拔局机关处级领导干部的还报送市委组织部审核确定后向全局公布实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办事,做到未经民主推荐的干部不考察,未经组织考察和考察有问题的干部不提交党委讨论,与会班子成员达不到规定的人数不研究,未经集体讨论和任前公示的干部不任命。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好关。(

三是严格坚持竞争上岗。局在选拔任用2名机关处级领导干部时,都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竞争上岗实施细则》的要求开展竞争上岗,认真制定实施竞争上岗方案,严格方案报批程序,保证选拔任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20**年6月和20**年11月先后推出竞争局办公室副主任、局绿化造林与林业经济处处长各1个职位,竞争职位公布后即召开动员会,鼓励所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干部报名参加竞争上岗。后因办公室副主任职位因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数形不成有效竞争且有合适人选的,经党委研究决定,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直接通过民主推荐、个别酝酿、组织考察(含民主测评)、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等干部选拔任用基本程序产生提拔人选;而局绿化造林与林业经济处处长1个职位,因报名人数符合竞争上岗条件,则按竞争上岗方式进行选拔。

四是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局党委始终把严守组织人事纪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每次干部选拔任用动员部署会上,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都代表党委明确表态,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工作方案,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要求干部职能处室和有关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坚持公道正派,认真负责地做好选拔任用工作;要求干部和群众本着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责地参与民主推荐。在推荐时要客观、公正、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干部,坚持看本质、看主流,实事求是地向组织反映情况。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公正负责地投好自己的一票。对实施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和个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我们也设立了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公开接受全体干部职工的监督。几年来,局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规范有序,没有发现违规操作现象,也没有发生用人失察失误现象,从局开展党员干部职工对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满意的。

三、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的监督管理

积极构建开放的工作体系,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做到选拔任用干部的政策让群众熟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项程序让群众明白,干部上岗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让群众掌握,干部的基本情况让群众了解,切实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衡量干部工作的尺度交给广大群众,以公开见公平,以监督保公正。一是落实群众“知情权”。坚持在考察前把推荐的职位及条件、考察目的与任务进行沟通和征求意见,让干部群众先知情,再推荐。坚持考察预告制,给群众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渠道。二是落实群众“参与权”。在推荐工作中,坚持召开全局大会,组织全体干部进行民主推荐、测评和谈话推荐。三是落实群众“选择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在民主推荐中得票数高的干部确定为重点考察对象,经过考察了解和征求意见后确定拟提拔对象。近几年,局提拔任用的干部都是在民主测评中得票多、日常表现好、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四是落实群众“监督权”。坚持对干部选拔任用的事先、事后监督。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选拔任用前,我们将选拔任用干部的每个环节都公开,特别是在考察阶段,能够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前年中组部关于“四项监督制度”出台后,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相关要求,又加强了对选拔任用干部的事后监督,前年下半年、去年年初和年末,分别在市林场和局机关2次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让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使干部职工在干部的提拔任用上,既有发言权,又有评议权,提高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了群众监督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从局一报告两评议情况来看,干部职工对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

虽然近年来我局在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现代林业建设对干部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着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宣传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法规还不够系统深入;二是激励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不够。我们将以这次市委组织部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自查为重要契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改进和加强工作。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自查报告(三)

根据镇徒组[20**]41号《关于对全区20**年度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农委对本单位20**年1月以来的学习贯彻《条例》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一、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的情况

本年度,农委党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领导干部把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股级干部管理的意见》(镇徒组[20**]47号)和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做到学深、学透,贯彻执行到位。党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认真抓好学习:一是要求组织人事干部首先学好《干部任用条例》,正确掌握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条件、程序、纪律及各个环节的操作办法和要求,在“精通”《干部任用条例》上下功夫。二是把《干部任用条例》作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实,使领导干部熟悉《干部任用条例》、组织人事干部精通《干部任用条例》、广大职工了解《干部任用条例》,为执行好《干部任用条例》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把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集中辅导、座谈讨论等形式深入推进《条例》学习,全面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

二、严格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等情况

20**年,农委提拔任命股级干部2人,调整、充实场级干部3人。提拔、上报、备案均符合规定的资格和条件,没有出现违反“十不准”纪律的行为发生。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农委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按章办事的原则,始终从严把握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严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严格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等规定,严把“六关”:一是严把民主推荐关。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对拟任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在民主推荐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发展衡量实绩,凭实绩任用干部”的原则,切实营造唯才是举的用人环境。二是严把资格审查关。对拟任人选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任职年限等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取消。三是严把民主测评关。把干部群众满意度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民主测评票达不到50%的党组不予讨论通过。四是严把组织考察关。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德才进行全面考察,重点考察能否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能否胜任任职岗位工作要求。五是严把公示关。把被考察对象基本情况、简历、考察组成员、反应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予以公告,把选拔任用全过程置于全体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切实增强了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六是严把讨论决定关。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策的原则,局党组书记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不搞一个人说了算,不搞临时动议,严格按照《条例》办事。

三、认真落实干部选拔有关文件要求,强化监督管理

在工作中,农委充分落实广大干部职工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民主推荐中,要求全体人员参加。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有效防止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真正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在农委党委的领导下,组织人事干部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严于律己,遵守纪律,认真执行了“十个不准”和《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等各项纪律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下一步,农委将进一步加大《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规范性,进一步强化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监督检查,按照规定程序、方法、步骤,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保证干部选拔工作顺利进行。

2016演讲稿的撰写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八篇

3

演讲稿,是在演讲前写成的用作口头演讲的文稿,它与一般文稿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书面发表后给读者阅读,而是口头表达后让听众接受,因此,演讲稿的内容、语言必须体现演讲的特点和要求。

具体看来,有以下几点要求;

1、针对性强。演讲稿的种类很多,例如介绍事迹型,阐发事理型,抒发感情型及各类致词等,由于它们的目的、要求、对象各不相同,撰稿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因此,演讲稿首先要针对你演讲的目的要求,其次还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场合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适合不同类听众的口味,达到荡人心魄、鼓舞人心的效果。

2、主题明确突出。演讲是面对面的交流,听众缺少进一步思考的时间,所以演讲稿一般不追求含蓄深奥,而是要求直抒胸意,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比如《未有天才之前》这篇演讲稿在开头就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要发展新文化,就必须创造培植新文化的社会条件。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让听众一开头就很清楚作者的看法。演讲中的主题不仅要做到明确,更要做到突出。有一位演讲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演讲中你要告诉大家你将要告诉他们什么;你正在告诉他们什么;你已经告诉他们什么。这句话其实是说在演讲过程中主题需要反复强调,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材料真实可信。演讲稿的材料包括事实、故事、名言警句、数字统计等,无论哪一则材料,都离不开“真实”。政治家常常对他们的演讲撰稿人说:“我需要真正的感动。”如今的读者已经不相信官话、大话、套话,要让他们真正感动,就离不开说真话、讲真事。比如一篇题为《为了共和国大厦永远屹立》的演讲稿写了“我”作为共和国税官的高尚行为,但同时也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位老板娘拽着我的袖子说:“大兄弟,何必那么认真呢?抬抬手让我过去算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了300元钱……我心想:这钱来得太容易了,都赶上我一个月工资了。此时,我只要稍稍那么一点点……我想到了爸爸常常告诫我的一句话:“喝凉酒,花赃钱,早晚是病。”……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让这点炮弹把我摞倒了,多丢人哪!演讲者并没口号式的宣扬自己的高尚之举,而是坦陈内心动机和复杂的心理,表现那种常人也能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向崇高攀援的过程。这种有血有肉的真实才能令人信服。

4、语言要生动形象。针对演讲面对面与听众交谈的特点,演讲稿的语言要多用短句,要口语化、通俗化,让听众听明白,听清楚,受感动;也要积极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还要讲究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琅琅上口的韵律美。

有人概述毛泽东演讲的特点为“三美”,即通俗美、修辞美,其实也就概括了演讲语言特色。在演讲过程中,短句激烈,富有战斗性;排比句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感叹句激情洋溢,令人振奋;问句咄咄逼人,雄辩有力。举个修例子,董文华在《我不做这样的飞鸽》中这样说:“我们怎能嫌弃脚的土地,难道它不是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组成部分?我们怎能嫌弃大别山贫穷,难道它本来就该是这个模样?难道祖国的儿女只有躲开的理由,而没建设的义务?难道一个新时代的人,一个有血气的表年能做这样的‘飞鸽’?”以上的反问气势逼人,铿锵有力,即感染了读者,同时也演讲的主题得到了强调。因此,语言在演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思路清晰明了。演讲稿的结构,一般有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开头,是给听众的第一印象,要先声夺人,造成一种气氛,开开始就控制住听众的情绪。开头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从题目谈起;揭示中心或概述内容;从寓言故事、典故、名言警句、个人经历等说起。不管哪种方法,演讲者都要找好演讲的切入点,这样才能使演讲内容新颖,构成独特的视角。例如,在一次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中,一个选手以《镰刀和锤子下畅想》为题目,从党旗上的镰刀和锤子的象征意义入手,通过“镰刀和锤子结合在一起并镶在鲜艳的红旗上”暗示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然后列举事例烘托主题,既达到了歌颂党的目的,又避免了中口号式的空洞。中间部分紧承开头,运用真切感人的材料,或抒情或叙事或议论,切忌装腔作势,不着边际,虚多实少。同时,主体部分一定要体现出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否则易使听众觉得演讲内容枯燥管味,从而产生厌烦情绪。结尾,要给听众留下鲜明难忘的印象,切勿伧促收场。常见的结尾方式有:总结全文,强调演讲主题;用哲理性的语言,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用幽默的语言再次制造气氛,让听众于轻松中受到感染;用充满激情的语句,给人以鼓舞。

基本写法:

1、主题的确定。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在演讲中反复突出。使听众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提取主题,一定要从客观上考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适应受众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如演讲稿《新世纪抗战的号角已吹响》,针对我们在经济战中处于劣势的情况,鼓舞人们像抗日战争中一样奋发起来。如《焦书记,现代化呼唤着你!》,针对干部中的普遍现象。如《谁是最可怜而又最可爱的人》,针对学生不顾父母辛劳的问题。又如《英魂兮归来》,针对腐败以及精神滑坡现象。

2、材料的筛选。一定要有材料,主要运用新的生活中来的事实材料。(在材料的筛选过程中建议大家可以一些时事,新闻,或者查阅一些杂志,网上的东西有些过于陈旧,并且有很多人会选择在网上进行摘选,有些比如《青年文摘》、《大学生》《读者》这样的杂志都很好,甚至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歌词,这样不但有新意而且很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3、结构的谋划。同样是三段式,只是词语不同而已。结构包括开场白、主干、结束语。

开场白,方式多种,如开篇入题,借题发挥,提问设问,引用比兴等。(如《新世纪抗战的号角已吹响》开头运用“同学们大家起来”的抗战歌曲)等。常常运用二种是设问法和情境法。总的原则是切题和镇场。

主干,条理层次十分清楚,并在每一个层次前或后面有语言标志。注意在高潮到来时运用排比和点明手势动作等。

结束语,一是概括要点,揭示主题;二是抒发感情,激励人心;三是展望未来,鼓舞斗志;四是饱含哲理,发人深思等。

情感的调动。进入角色,与观众打成一片。以情为文:情不但是结构线索,而且更主要的是中心内容。感情有一定的律动起伏。呈现一条向上的曲线(陡起后下落,再一节比一个高地升起,达到最高峰时戛然而止)。

六、模式:

设问法(能与听众交流)

【开场白】情境法(引导听众进入既定的境界)或开宗明义等。

1.抒情化议论主题:

分成几个层次。每层次前有主句(还可以反复)。

【主干】材料作血肉

2.联系现实和自身(作者和听众):要求三者浑然一体使演讲现场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聚焦点。

3.进入高潮:

运用排比、反复和比喻。向听众呼吁,手势动感强,引人进入一种创造,境界,仰视上空。

【结尾】抒发感情,与听众融为一体。或重申主题,发出号召。

关录用公务员和公开选拔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竞争上岗的经验,我觉得要撰写好竞职演讲稿,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要搞清所竞选的职位的条件及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是否具有实力、有信心竞争。如符合,就要把握机会,积极

勇于参与竞争,树立“我能行”的坚定信念。

其次,要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同一职位的竞争对手情况。只有知己知彼、了解他人,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和展示自身的长处。特点和优势,赢得主动。

第三,要详细了解自己的听众对象。听众的文化层次、职务,他们对演讲者的要求与期盼,他们的偏爱与听讲的习惯以及他们的欣赏品味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构思和草拟演讲稿。

下面以我一篇竞争某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的演讲稿为例来谈这个问题。

一是引言部分,即开场白。一个好的开头,就能首先抓住听众,使之产生兴趣和好感。应采取开门见山,明确宗旨的手法,力求简炼、明白、具有新意和吸引力。如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怀着一种不平静的心情,登上了这个特殊的舞台。首先感谢组织、领导给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和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同事们对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我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副主任职务的竞争,勇于接受挑选。

二是主体部分。这是演讲稿的核心。竟职演讲主体部分一般是由两方面内容组成的,一方面,要简单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情况,工作、经历,获得的各种荣誉等;另一方面是讲述竞职理由和实施目标。理由要充分,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主次要分明,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内容要具体,宜近不宜远,要符合实情,贴近实际,要让人感到你描绘的是一张美好蓝图,又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或达到的,而不是纸上谈兵。比如说:

特色的写法:每个人的语言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撰写演讲稿。

1、比如有的同学自爱演讲的时候很容易忘词而其平时的表达能力又较好,我们就可以采取提纲式的演讲稿书写方式,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简单的列出大框,把演讲稿的主干记住了这样在演讲的时候还有可能自己发挥的更好。

2、如果你在演讲的过程中很容易忘词或者很容易紧张,那么我建议你写那种短小精悍的演讲稿,在演讲的过程中注意把握自己的感情,把你的感情传达出去了,你的演讲稿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如果你是一个很感性而且很能把握自己的情绪的人,那么建议你可以写成一些优美的演讲稿,比如在稿件中你可以写进一些小诗或者一些带有语气词的句子,这样更有助于发挥你的特质勾起大家的心弦。

建议:在演讲稿的书写过程中建议大家经常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可以使你的演讲稿增加很的生动性,比如:排比可以用来增加气势,比喻,拟人让你的文章能更加生动形象,顶针可以使你的语言更有推动和逻辑性,通感可以让抽象的理论和事物具象化。

总之在演讲前撰写好你的演讲稿,更有助于你在演讲的过程中克服紧张等情绪,更有助于大家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掌握好自己的特色,写出只属于你标榜的演讲稿。3

2015纪委工作报告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第九篇

第1篇:纪委工作报告

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黑河市爱辉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二次全体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省、市纪委会议以及区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2015年全区反腐倡廉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反腐倡廉任务。区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区委专门听取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今天,区委常委和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区委书记徐飞同志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一、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回顾

2015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在市纪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推动反腐倡廉“八项工程”深入开展,为加快“和谐爱辉”建设、实现“十二五”顺利开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扎实推进“政令畅通工程”,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程参与党委换届、森林防火、乡镇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两打一清”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监管大整改”专项整治行动,对公选干部、社区工作者招聘、人才储备、考录公务员、林业系统职工病退、项目建设招投标等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种植业结构等政策落实,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市场价格调控、特色种植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不到位、虚假申报等问题,核减补贴面积8.4万亩,核减财政补贴资金70.9万元。

(二)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工程”,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加强效能建设,整肃机关风纪,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风纪开展监督检查,责令10个单位进行整改,着力解决作风涣散、办事不公等问题。深入园区和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3个,为重点企业办理车辆绿色通行证40个,设立省级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1处。开通全省环境工作统一举报电话,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跟踪督办等方式对行政审批、入企检查等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积极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三)扎实推进“促廉从政工程”,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开展党政主要领导讲廉政党课、新提拔领导干部廉政考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等分层分岗系列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下发重要提示、聘请监督员、签订《岗位责任书》、开展监督检查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监督,开展述职述廉91人(次),诫勉谈话8人(次)。严肃换届纪律,举办换届纪律警示教育图片展,开展换届纪律承诺活动,会同相关部门组成督导检查组和问责组,严格开展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有力推动全区党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四)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工程”,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组织全区各部门查找廉政风险点1275个,制定防控措施730项,权力运行得到进一步规范。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专项检查,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和规模以上重点项目实施滚动排查,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的监管。进一步完善防腐制度,建立《涉农民生重点项目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备案制度》,对涉农民生项目和涉农补贴项目进行严格监管。

(五)扎实推进“基层建设工程”,廉政建设得到深化拓展。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员干部履职行为。充分发挥乡镇纪工室职能作用,开展“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和村级财务管理“双签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监督。建立社区纪检小组,强化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以高标准示范点建设为引领,完善公开制度、强化载体建设,党务公开工作在全区各级党组织深入推进。

(六)扎实推进“纠风护民工程”,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性住房分配、城乡低保金发放、农资销售等涉及民生问题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强农惠农资金、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和违规办班问题。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充分发挥12个社情民意联系站和23个政风行风监测点职能作用,维护群众利益工作平台得到拓展和延伸。

(七)扎实推进“惩治腐败工程”,违纪违法行为受到严肃查处。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加大信访维稳力度,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01件(次),启动信访倒查机制妥善处置5起群体访和6起越级访事件。增强办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案件线索,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协调配合,实现反腐败协调资源共享,推广使用《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应用系统》软件,办案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2015年共查办违法违纪案件11件,党政纪处分15人,挽回经济损失20.5万元。

(八)扎实推进“能力建设工程”,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纪检监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执纪办案能力不断增强。以党委换届为契机,加强区、乡纪检组织建设,纪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办公办案信息化、标准化,“金纪工程”稳步推进,标准化办案谈话室和监控室投入使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在2015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目标考评中,被授予“纠风护民”工程、“基层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和执法监察创新成果奖,3名同志分获省、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区反腐倡廉工作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纪检监察机关服务方式、监督手段、预防措施还不够丰富;反腐倡廉制度还需完善,制度执行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基层纪检组织查办案件、应对危机、化解矛盾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恶劣。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做好今年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2015年,是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区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5-2015年工作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反腐倡廉工作意义重大。2015年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区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反腐倡廉建设“八项工程”为载体,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牵动,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执纪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坚决维护党的纯洁

性,为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强化监督检查,服务发展大局,在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上取得新进展

一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的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坚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作为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进一步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区委的要求和部署上来。把贯彻落实区五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全区纪检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履行监督、服务和保障职能,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促进发展不懈怠。加强对党的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二要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始终把监督检查作为重要手段,做到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监督检查的重点就跟进到那里,确保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科学发展重大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按照区委五届三次全会“扩总量、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打基础”的工作部署,围绕大项目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涉农民生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组织协调,创新监管手段,促进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现。加强对安全生产“四个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和瞒报、谎报事故的行为及其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

三要切实加强效能建设。加强效能建设是提高机关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维护政令畅通的有效手段。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机关效能投诉举报中心,完善投诉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效能建设与实绩考评、行风评议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社会评议和组织考评,对效能建设情况实行科学评价。加大效能监察力度,采取明查暗访、专项检查、聘请效能监督员等多种形式,开展机关风纪和行政效能情况监督检查,实现监督检查常态化,认真治理庸懒散问题,严肃处理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健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严格规范入企行为和审批程序,严肃查处作风粗暴、效率低下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

(二)弘扬优良作风,维护群众利益,在加强作风建设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一要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

二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群众利益无小事,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学校医院建设、“三优”文明社区建设等推进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对重大民生建设项目和惠民利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纠风治理力度,坚决查处在教育收费、医疗服务、廉租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行为。加强对社保基金、低保资金、新农合资金、扶贫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涉农专项资金监管。继续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和创建群众满意医院、学校、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活动,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站功能,全面推进政风行风监测点“五进”工作,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协调和反馈网络,构建维护群众利益长效机制。

三要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助于改进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有助于增强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新当选村干部培训、违纪村官现身说法等活动,加强对新一届村“两委”组成人员的法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强化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深化村级党务、村务公开,认真研究和及时发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基层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履职行为的监督,严格纠正在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中独断专行、损公肥私、与民争利等行为,严肃处理少数基层干部侵占挪用惠民资金、违规处置集体资产、侵吞集体收益、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等问题,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改进服务、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为重点,深入推进“四进社区”工程,打造“阳光社区”。加强对社区公共资源营业性收入、公共建设投入等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滥用职权、办事不公、假公济私等行为。

(三)坚持标本兼治,深化源头治理,在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一要注重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干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实施分层分岗教育,采取基地培训、专题培训、重点培训等方式,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党的纯洁性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品牌和基地创建活动,打造农村、机关、社区廉政文化亮点。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处置工作,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以加强拟提拔干部廉政考察和新提拔干部廉政考试为重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全程监督。严明监督制度,认真抓好党内监督、诫勉谈话、函询、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落实。按照省纪委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向区纪委全会述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二要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范腐败为重点,认真开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公路建设等领域的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执行重大工程项目报备案制度,加强对项目决策、招标投标、规划管理、资金管理等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规审批、违规调整规划、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转包、违法分包和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等问题。完善专项资金监管制度,健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制度,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公开载体,细化公开内容,保证公开实效,以党务公开为龙头带动和促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和问责机制,探索“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三要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工作力度。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体现,是惩治腐败和端正党风政风的有效手段。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的案件。进一步拓宽信访举报渠道,落实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巡回接访制度,加大直查快办力度,妥善解决和有效遏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问题。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机制作用,建立完善重大线索报告和信息移送制度,整合办案资源,提升办案能力。严格执行《案管规则》,认真落实“一案双报告”和“一案三会”制度,完善案件审理助辩制,不断提高查办案件质量和效率。

三、注重能力提升,打造过硬队伍,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坚实基础,是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力量。要将纪检监察系统“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与“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紧密结合,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提升综合素质。学习是提升能力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活动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载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纪检监察业务和现代科技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开展读书、研讨、讲座、调研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效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防止走过场和被动学习。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制定五年培训计划,抓好以新任职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为重点的廉政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开展集中培训、组织轮训和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打造胜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强化履职能力。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反腐倡廉各项任务,需要一支能力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纪委常委会工作机制、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形势任务的分析研判,强化对委局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增强领导能力。严把入口、畅通出口,加大内部轮岗和跨部门、跨系统交流力度,通过上挂、下派等途径,培养和锻炼干部,激发队伍活力。加强派驻机构管理,抓好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组织监督职能。注重人文关怀,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干部心理素质,促进干部全面发展,在服务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履职尽责。

(三)树立良好形象。作风是纪检监察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要按照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运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抓好任务落实。强化“一盘棋”思想,健全目标管理、督办检查、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办公办案效率,增强整体工作合力。加强管理和监督,发挥表率作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政纪律。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树立纪检监察干部良好形象,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廉洁、高效运转。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纪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为开创爱辉区科学发展新局面、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2篇:纪委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皖西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自我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校纪委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和教育工委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决策及部署要求,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线,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从教育入手,规范制度,强化监督,切实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我校维护校园和谐、加快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夯实基础、彰显特色,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按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方针,五年来,校纪委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夯实常规教育基础,彰显特色教育成效。在教育对象上,坚持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关键领域、重要岗位上的党员干部为重点;在教育内容上,坚持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核心,以增强纪律观念为目标,把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作为重点;在教育范围上,坚持抓基础、重建设的理念,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抓宣传教育,显著增强了全校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06年以来学校未发生一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我校改革、发展和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1、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常规教育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每年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从2015年“学习贯彻党章、遵守党的纪律”主题教育活动,到2015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校纪委都是注重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牵头协调,精心动员实施,确保取得实效,使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狠抓学习,深入实践。

在常规教育工作中,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党总支和各支部学习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理论与看录像相结合,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相结合,组织举办了党课、报告会、参观考察、书画展览、知识测试等,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提高教育实效。通过一系列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我校党员干部做廉洁的表率、道德的楷模和育人的典范。

2、大力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06年以来,校纪委紧扣“敬廉崇洁”这个主题,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领导组主抓,纪委牵头并积极协调谋划,各部门、各单位上下联动,共同努力,通过在探索中抓规范,在规范中抓深入,在深入中抓创新,在创新中促发展,使廉政文化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充实、领域不断拓宽、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已实现了“七有”:有工作机制、有工作规划、有工作方案、有特色活动、有研究阵地、有研究团队、有研究成果,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机制健全。学校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统筹协调,宣传、组织、工会、学生、团委等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思路明确。校纪委明确了“植根红色沃土,弘扬廉政文化”的工作思路,形成了我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特色。2015年制定的《关于全面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在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及每年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确保了我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规范开展。

三是分类施教。紧扣“敬廉崇洁”这个主题,以学习王瑛、沈浩先进事迹,接受警示教育,举办廉政文化书画展、专题文艺晚会等形式,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廉洁从政,勤俭办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我讲师德”演讲

比赛活动等形式,在教职员工中开展了以“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开展教育主题的演讲、征文、书画比赛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以“廉洁诚信,修身立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四是阵地坚实。校内确立了以“皖西红色文化”和“皖西优秀地方文化”两个展馆为依托、校外确立了以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独山革命旧址群和寿春楚文化博物馆为依托的“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学报、校报分别开辟了廉政文化专栏;校园网设立了廉政文化网页;校广播站开办了“每周一歌”节目;校园醒目位置设置了廉洁教育公益广告;校图书馆设立了廉政文化专题书架,等等。

五是研究深入。2015年12月,经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了皖西廉政文化研究所,该所是我省高校唯一一家从事廉政文化研究的机构。研究所由校党委、纪委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廉政理论研究,目前已完成1个省级、6个校级科研项目。先后有两篇理论研讨文章分别入选中纪委、教育部专题论文集,有三篇被省纪委、省监察厅选入《纪检监察调研成果选编》。为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扩大对外影响,皖西廉政文化研究所于09年创办了《廉政文化》专刊。

我校扎实有效、特色鲜明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省纪委、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纪工委的充分肯定。2015年3月,省纪委、省监察厅命名我校为全省首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省三所高校之一);2015年4月,省教育纪工委组织了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16所高校纪委书记对我校廉政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观摩;2015年3月,省委教育工委组织了全省高校分管宣传工作的书记、宣传部长考察了我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成果。《中国纪检监察报》、《安徽经济报》、《江淮风纪》、《皖西日报》、安徽电视台、六安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我校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广泛报道。特别是安徽电视台以“清风廉韵沐校园”为题,用15分钟时间专题报道了我校廉政文化建设情况,同时也推介了我校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教学、科研工作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皖西学院的良好形象。

(二)全面覆盖、务实创新,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1、规范制度,构建制度体系

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校纪委积极推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把06年确定为“制度建设年”,07年确定为“监督管理年”,08年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09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通过清理、完善和创新,我校构建了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涵盖了四个方面:一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主要由《皖西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皖西学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皖西学院关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9项制度规定,较好地规范了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机制和执行制度的保障机制。二是领导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重点是规范决策制度、用人制度和财务制度等方面,先后制定了《皖西学院关于建立纪委、组织部联系制度和选拔任用干部征求纪委意见的实施办法》、《皖西学院干部任免票决制暂行办法》等13项制度规定,较好地规范了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程序和决策行为。三是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制定了《皖西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后勤服务实体日常监督管理办法》等19项制度规定,较好地堵塞了学校资产流失和资金监管的漏洞。四是公开透明的防腐体系,如《皖西学院党务和校务公开实施意见》、《皖西学院招投标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一是强化学习抓宣传,从思想上筑牢制度防腐的前提。通过主题教育、会议、广播、网络、工作简报等各种途径,广泛深入推进对制度的学习和宣传。

二是加强监督抓落实,从行动上夯实制度防腐的根基。学校坚持每年对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通过督查不断促进制度建设和落实。

三是立行并重抓惩处,从措施上提供制度防腐的保障。在制定制度时注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突出可操作性,明确了违反制度的惩处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注重制度执行力的提高。

(三)突出重点、严格把关,着力强化关键环节监督审计

通过抓关键环节,切实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并教育、保护了党员干部,在监督中突出了“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增强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廉政谈话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对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全程监督,即任前廉政把关,上任廉政谈话,任期内跟踪监督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06年以来先后对34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把关和上任廉政谈话,27名干部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做到了抓早、抓小、抓了,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从而降低了反腐败的成本,确保学校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监察工作,促进廉政建设。加大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加强了对招生录取工作的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大学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监督,端正考风,促进学风建设。对图书教材、仪器设备、大宗物资采购等工作开展全程监督,对采购程序、招标程序、经费使用及合同履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切实做到监督不代替、支持不失职、到位不越位、协调不包办。

三是强化信访监督,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认真执行《皖西学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实施办法》,不断拓展信访举报渠道,完善信访工作程序。06年以来共受理来信28件,其中上级转办7件,来访136人次;立案1件,受到政纪处分1人。通过办案,为学校挽回经济损失11.9万余元。在受理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有案必查,有错必纠,重事实,重证据。校纪委从维护师生员工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出发,办理好来信来访,对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信访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交待。通过核实,对损害师生员工权益的现象予以纠正;对有一般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帮助其改正错误;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同志,及时澄清是非,保护了干部,提高了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维护了学校的稳定,发挥了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综合效益。

四是强化审计监督,降低办学成本。严格执行修缮、维修工程必审制度,06年以来共审计了零星基建、维修项目358个,审计金额1693.13万余元,审减金额269.22万余元,审减率15.9%;对大型基建工程的竣工决算委托审计严格把关,五年来送审金额达1亿零595万元,审减金额1242.41万元,审减率11.7%。通过审计监督把关,减少了开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显著降低了办学成本。

(四)遵规守则、注重学习,不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06年以来,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先后出台了《中共皖西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议事规则》、《皖西学院党总支纪检委员工作职责》等7项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行为;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重大事项一律经纪委全会研究决定,充分发挥了校纪委委员、党总支纪检委员的职能作用;党委非常支持纪委的工作,重视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06年以来我们先后交流出去两名同志,提任了一名副处级干部,选调进来一名年轻同志,并多次派人参加中纪委、教育部、省纪委举办的干部培训班。通过抓自身建设,有效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

纪检监察干部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坚持原则、秉公执纪,扎实推进了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5年9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我们“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3月,省纪委、省监察厅授予我们“全省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省高校唯一一家);2015、2015连续两年我们在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今年6月,校纪委、监审处作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一家单位,在全国开展的五年一次的纪检监察系统评先表彰活动中,被省纪委、省人社厅、省监察厅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对我们五年来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坚强有力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各院系、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同时,也得益于各位纪委委员、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纪委向重视、理解、支持纪委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党员干部、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五年,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积极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形势,不断取得新进展的五年。总体上看,我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是好的,成效是明显的。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积极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与校党委的要求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已经建立,但少数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党风廉政教育普遍开展,形式多样,但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不够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但制度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有章不循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在理论上被广泛认同,而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实施仍面临很多实际困难;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改进。

第3篇:纪委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____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三年工作

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在区委和市纪委的领导下,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纪委有关反腐倡廉的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并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更加深入。三年来,全区各级党政组织不断加大落实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和其它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我区率先在全市制定并实施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法院、区检察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每年都层层签定责任状,将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进一步强化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处级领导以及各部门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意识,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强化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目标量化考核,充分发挥了激励约束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高。较好地落实了中央、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点工作的要求,开展了自查自纠和自省自警教育活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政方针,不断推进述廉、考廉、评廉的规范化、制度化,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实行了微机化管理,成为干部交流、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认真实施《__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管理办法》,对全区车辆管理、新建办公楼、差旅费开支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和庆典活动,节约了财政支出。按照“三必谈、三必做”制度,对新提拔干部全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教育谈话,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性谈话也做到了经常化,收到较好效果。加强了党风巡视工作,聘请了5名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领导作为党风巡视员,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三)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区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惩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在案件查处上,不断加大对重点部门,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部门、实权单位、执法执纪机关的违纪违法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使一些危害群众利益、失职渎职等案件得到了及时查处;加强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和配合,攻克了多起重特大疑难案件;实施了办案责任制、领导包案制、办案责任追究制以及与司法、审计等部门联合办案等制度,加大了案件查办力度。三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0余件(次),受理率100。共立案27起,结案27起,处理处分违纪人员27人,其中,涉及科级干部以及重处分的14人,移送司法机关并受到法律制裁的3人。

(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稳步推进。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每年都把纠风工作重点落实到责任部门,确立工作目标,建立了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大专项治理的力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大力治理教育乱收费,对区属学校收费标准、项目、金额向社会进行公示,清理取缔违规办班60余个。狠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实行单病种医疗收费最高限价,建立价格管理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健全农民负担监测、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等制度,认真落实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报刊订阅费用“限额制”和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通过落实“一免两补”政策、推行农村中小学“一费制”和开辟秋收“绿色通道”等工作,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认真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切实改进评议的方式方法,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纠”与“建”上,督促各参评部门积极向社会公开承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通过组织经常性地明察暗访,扩大了监督的范围。及时调整听证评议代表构成范围,严格组织考核和民主测评,保证评议工作的科学公正。

(五)源头预防治理腐败工作逐步深化。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加强了对源头治理工作的领导,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初步形成。利用区政府网站、__纪检网站等媒体,认真组织学习《__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读本》,先后开展了刑犯现身说法、现场旁听庭审、观看反腐话剧、剖析身边典型案例、举办反腐倡廉漫画展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确保廉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等项改革,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公用车辆管理办法》等内部规定,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加大了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加强了对经济责任审计、财政集中支付等项工作的监察力度,对重大采购招标项目和较敏感的政府活动进行跟踪监控,共参与让杜路工程招投标、乘风商场改制等现场监察15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在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了争做学习型、开拓型、事业型、廉洁型“四型”干部活动(

过去三年,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也应该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贯彻《实施纲要》工作还不够深入,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还不够健全;二是个别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个别单位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相关保障措施还不到位,个别单位和部门制定的有关制度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责任追究制度还没得到很好的执行;四是我区的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个别部门为企业和投资者服务的意识还有待于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过去的三年中,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成了一些思想共识,有一些较深的体会,今后的工作中要很好地坚持。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的反腐败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工作机制,就能形成反腐败工作的整体合力,反腐败工作就有了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才能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坚决保改革、保发展、保稳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来开展,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切实履行职能,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推进机制体制制度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只有在坚持治标,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同时,不断加大治本力度,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主动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只有按照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时代要求,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业务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保持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为全面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二、今后五年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繁荣、和谐、美好西城区的重要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反腐败任务还相当艰巨繁重。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有利条件,增强必胜信心。特别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西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党,根本在人。今后五年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依据党章的规定,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证党的章程和其它党内法规得到遵守和执行;围绕区委的决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政令畅通;认真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为建设繁荣、和谐、美好的西城区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__中央颁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后五年是落实《实施纲要》的关键时期,全区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纲要要求,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三种手段,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任务分工,各负其责,形成整体合力。各级党政正职要主动承担起领导和组织的责任,在推动本地区、本单位业务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实施纲要》的落实。各级领导班子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具体抓这项工作,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担负相应责任。各牵头单位要明确在惩防体系建设中所肩负的责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抓紧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各协办单位要密切配合,按照每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安排,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好分工的各项工作。掌管人、财、物和行政许可权的重点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行政行为,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坚决防止分工不明确、任务不落实甚至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区纪检监察机关要协助党委抓好惩防体系建设,督促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4篇:纪委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五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回顾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力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2015—2015年工作规划,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经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二)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把查办案件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涉案人员职级不高但数额巨大、影响恶劣的案件,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2015年11月至2015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3759件,结案63906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8429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584人。全国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81391件,涉案金额222.03亿元。坚决查处了薄熙来、刘志军、许宗衡等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

(四)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五)健全制约监督机制,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落实述职述廉、谈话、诫勉、函询等制度。

(六)深化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提高防治腐败工作水平。

(七)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全国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人次和经费数大幅下降。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工程建设项目42.51万个,查办违纪违法案件2.43万件。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清理出“小金库”60722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八)全面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进一步强化行政监察工作。

(九)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纪检监察干部管理和监督得到加强。

五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得到遏制,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易发多发,有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涉及人员众多,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腐败行为更加复杂化、隐蔽化,监督机制和预防腐败手段还不健全,揭露和查处难度加大;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其他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非法利益问题突出;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严重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问题比较严重;个别领导干部无视党纪国法,甚至严重违法乱纪。反腐倡廉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第三,必须坚持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履行职责,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之中,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第五,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工作一起抓,整体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得到正确行使。

第七,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作,始终保持反腐倡廉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建议

(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促使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作风

(三)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四)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七)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八)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发展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良好局面

反腐倡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为圆满完成党的十八大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相关热词搜索:2015公开选拔副处级 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公开选拔副处级方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7672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