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

2016-01-31 09:56:5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一《《往事并不如烟》笔记》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供大家学习参考。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一
《《往事并不如烟》笔记》

《往事并不如烟》——读书笔记

往事如烟是人们在感叹岁月的流失,记忆中的旧事就如同一缕青烟渐渐地远去了,漫漫地模糊了,最终消失在人们记忆的深处。但是并非所有的往事都会如此轻易的消散,随着时光的流失,有些往事却渐渐地在心中沉淀下来。

《往事并不如烟》是以个人回忆的方式讲述了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罗隆基、章伯钧、康同璧、史良等这些在中国20世纪很重要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以浓郁的政治情绪对一个特殊时期进行了发难、反诘与批判,虽说那是一个错误不断的时期,但以章诒和女士的身份来说,这未必不是参杂着很多个人主观情感。

1949年6月16日上午,中国民主同盟在北平创办的机关报《光明日报》。自由——这个概念的内涵对知识分子来说,其中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最最宝贵的。它们几乎与人身自由有着同等的分量,被一些人视之为生命。

就是因为“自由”,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了他们无法预料的命运转折。在他们认真以报纸为舆论平台时,遇到了并不自由的政治干涉。《光明日报》把民主党派的那个声明放在了头一,把中共的声明放在了头二。这就出了大乱子,上边命令追回报纸,全部销毁,立即重新排印;并指示“光明”必须要像《人民日报》那样,将中共列在前,民主党派摆在后。看到这边,不禁心里有点为《光明日报》抱不平,虽说共产党是执政党,但怎么可以规定其他党派的的自由呢,而且仅

仅因为是排版顺序问题,但是细想来,中共的这一做法并不过激,中国的国内情势刚稳定不久,执政党地位还没巩固好,所以这也是必要的。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

无论是储安平、还是父亲,都对毛泽东发动整风的诚意,深信不疑。建国七年,他们看到了中共执政的累累成果,也看到了重重失误。所以,毛泽东登高一呼,他们立即响应,打心眼里觉得要好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要好好地帮助中共整风。

当知识分子的激情被调动起来的时候,似乎他们就已经一只脚跨进了毛泽东的陷阱里,而且后来的言论是被骗着加上强行逼出来的,不禁赞叹咱们毛主席的阴名,想起了之前听过的一个小故事,毛泽东主席一次跟周恩来等部下闲聊天儿时,给大家出了个难题解闷儿。毛曾发过这样的感慨,说不吃辣椒的男人不算男人引得周恩来等诸将极力反对主席只是一笑了之。毛让将领们各抒己见想办法让小猫吃辣椒。题目并不难,诸将踊跃发言说了好多办法,周恩来说将辣椒和鱼混着给猫吃,主席说那是欺骗,又有人说直接塞进猫嘴里,主席说那样又太暴力,这时,主席得意地微微一笑,伸出两个指头一语道破天机。主席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往小猫的屁股上抹点辣椒,小猫屁股被蛰得火烧火燎非用舌头去舔不可而且还是心甘情愿!诸将信服,纷纷挑起大拇指称赞毛泽东智慧过人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说:“牛!”毛泽东狡黠地一笑,摆摆手就过去了。对于这次党内整风,毛似乎用了同

样的手法,欺骗加暴力。

至于这些上层阶级的文人们被斗以后,生活差距和之前的很大,但相对于当时中国普通民众来说已经很好了,最难受的应该就是那份言论自由,有话不能说的憋屈。至于我们现在的话,学术上已经自由很多了,但说话的人并不是很多,还是那时的后遗症吧,而且对于现在的大学而言,也不见了那种大学精神,至少我身边没有,大学生不会对时事特别感兴趣,在一起热血沸腾地讨论,都很听话地埋头于个人的事情,什么学潮都已远去,谁都不会去当出头鸟。

至于讲到康同壁母女,我就真正感觉到了那份贵族气质,康同壁母女是贵族,这点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她们的个人修养与艺术才华上。康同壁本人自然不消多说,早年在世界名校就读的经历使她学富五车,文化素养极高,且艺术方面的造诣也相当骄人。而康的女儿罗仪凤则有着不输母亲的文化艺术修养,同时还精于操持家务,极善烹饪,不管是做粤菜,做点心还是做西餐都是得心应手;对感情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痴情的同时又保持着难得的清醒与洞察力,可以说是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真的很佩服她和罗隆基的交流全部是英语,对于她的着装也透露着优雅,但感触颇深的除了她们对“贵族精神”的发挥,对生活,对社会,乃至对整个时代的态度与包容性,既来之,则安之,不管身处怎样的生活环境都能够安之若素,并始终保持着人性的高贵与坚韧,还有就是罗仪凤对高跟鞋的热衷。她的服饰穿戴里,最讲究的部分就是脚下的一双鞋。她穿鞋要配衣服,配季节,配场合,配情绪。一句话,把鞋穿到了审美的境界。所以,她的鞋既是用品,也是

藏品。红卫兵抄家、破“四旧”的时候,她不知该如何处臵,又舍不得把它们丢掉。情急之下,她想用锯把所有的鞋跟儿都锯掉,请作者姐夫帮忙。两人一起对拉,十几分钟,却连一只鞋的后跟儿也没锯掉。罗仪凤累得满头大汗,急得满脸通红。北大物理系毕业的姐夫观察发现:罗仪凤的鞋均为进口货,别看后跟儿纤巧如一弯细月,可内里都有优质钢条做支撑。他擦着汗说:“国产锯怎么对付得了进口钢?罗姨,我们这样干个通宵,也锯不了几双鞋。”这段描写出了罗仪凤对鞋的执着,但我也觉得讽刺,“国产锯怎么对付得了进口钢?”这折射出什么呢,读一遍的时候或许只是一笑而过,但那隐藏在背后的生产水平还是很严重的问题啊。

那是一个早已逝去的时代了,如烟也好,不如烟也好,它已成为过去,留给我们的只有反思,再反思。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二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最后的贵族——《往事并不如烟》章诒和

【内容提要】:这本书是作者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作者仅仅是把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而已,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人。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前者如罗隆基、聂绀驽,后者如潘素、罗仪凤。他(她)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作者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深切的体验观察,出众的文学才华,刻画了当代几位著名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侧影。如此厚重的文学,实不多见。发噱处令人喷饭,艰厄时使人鼻酸,深刻处让人心灵震撼,相濡以沫时又令人眼眶湿润。

【关键词】:回忆、文革、知识分子、起伏

【正文】:这本书原本是同学在图书馆借的,破破旧旧的,封面还被撕去了一部分,说实话,我原本是有些嫌弃的,拿来看只是为了消遣消遣,打发时间。但是当我开始认真的翻阅时,我就一下子把刚刚的嫌弃之情摒弃掉了,泛黄的书页仿佛有些历史,看出版时间,果然比较久了,是2004年1月,原来它躺在图书馆了已经将近10年了,不知道它辗转了几人之手,才变得像如今这样破破烂烂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破损和泛黄的书页反而增加了它的魅力,正如同不是白须飘飘的老中医不容易让人信服一样,不是被人翻旧的书也难以证明它的好。 这里介绍一下作者章诒和:章诒和(1942年9月6日—),安徽桐城(今枞阳)人,生于重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毕业。她是中国民主同盟创办人、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六届主席、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二女。章诒和现为退休作家、戏曲研究学者、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居北京守愚斋;其兄章师明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名誉副主席。章儿时曾居于香港(湾仔与旺角亲戚家)三年,在培正小学读书,建国前随家迁到北京定居;1954年起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60年考进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文学系,大学时期(1963年)被下放到四川川剧团艺术室工作;因为在日记中写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得罪了江青。遂于1970年被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四川省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为现行反革命罪犯并判有期徒刑20年(当时被划为右派),狱中诞下一女;1979年5月丈夫唐良友在成都因急性胰腺炎离世。同年秋天被判无罪释放并回北京,后在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室工作。1979年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休并开始写作,2004年《往事并不如烟》出版。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作者章诒和的文字并不是那种现下流行的华丽的风格,而是平平淡淡,但是

即使是这样朴实的文字,读下来,还是会让人感到忧伤和无力,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知识分子在政治在文革中的无力,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怀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得虚无,如果不是通过这本书,我可能这辈子也不知道某些人,如罗隆基、聂绀驽、潘素、罗仪凤,虽然他们曾今那样出色,所以,其实往事是如烟的,但是作者章诒和通过自己不朽的文字,使得读者知道了解他们,把往事变得不如烟了。本书包括一下六章:

正在有情无思间—史良侧影

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储安平与父亲的合影

君子之交—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之叠影

最后的贵族—康同壁母女之印象

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段

一片青山了此生—罗隆基素描

作者为中国民主同盟创办人、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六届主席、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二女(母为李健生),所以作者在年幼是生活是十分优越的,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对作者章诒和他们家的打击也就更大,正如作者章诒和自己在本书《往事并不如烟》的自序说道 “我这辈子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而提笔的那一刻,才知道语言的无用,文字的无力。它们似乎永远无法叙述出一个人内心的爱与乐,苦与仇。 ”联系作者在四川做过十年牢的经历,可以想象,写书时的作者的情绪。这里我选用了书其中的一章“最后的贵族”作为文章的名字,一是我对这章节影响最为深刻就是“最后的贵族”,二是因为书中所提及的人物在我看来,都是贵族,即使隔着重重的历史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尊严和骄傲,三是文章中不时让人感受到的贵族精神。

其实作者以前过的也是贵族的生活无论是落难前后。之前“1948年在香港,马来的燕窝大王曾送给父亲两大口袋燕窝。回国后我爸忙,我妈也忙,谁都顾不上吃,一直搁在堆放杂物的房间里。”章诒和在书里如是写道。一家人住在大四合院中,中央配给别克小汽车、警卫、保姆、厨师。进门是阔大的庭院,迎面是楹联、花坛、鱼缸及树木。八盆腊梅在正房前廊一字排开,枝干遒桀、纵横有致,

足以入画——送花者是梅兰芳。

即使是身处困境,真正的贵族也不会放弃自己的骄傲。在书中章伯钧无事可做,内心苦闷,终于一天突发奇想,立意要章诒和学习文墨书画。正是这一决定,使得章诒和结识了真正的前朝遗贵,张伯驹夫妇。章诒和师从张伯驹夫人潘素,学习国画。章家与张家至此结为淡如水而又浓于血的君子之交。张伯驹闲云野鹤式的名士做派,潘素面慈心善的待人接物,成为章诒和一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而不久之后,康有为之女康同璧,不避时局,主动结识章伯钧,也使得康章两家结成长达数十年的善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被一种精神感动着。但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知道读到"最后的贵族"那一节时,我才突然发现其实一直感动着我就是洋溢在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当中的那种高层次的文化气息,即"贵族精神"。

这种贵族精神包含了真、善、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还有一种知识分子们特有的固执。真。在这方面最令人震撼的段子是文革中被批判的史良,当被质问和罗隆基是什么关系时,"史良直腰回答:‘我爱他。'"多么的真实,又多么正气凛然。又如张伯驹待客的冷淡及漫不经心。这些都是他们内心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也许是他们的阅历使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已经淡然。

"善"在书中主要表现为这些人物之间深厚的的友谊。如史良和章伯钧之间的友谊。史良赠予章伯钧的毛巾、章伯钧生病时史良亲自送上的小罐鸡汤以及史良丧偶之后,章诒和母女的探访无不体现他们内心的那份惺惺相惜。虽然史良在反右斗争中也顺势对章伯钧进行了批判,但是在李键生(章伯钧之妻)她们看来一切都是可理解、可化解的。

在所有的人在中,章伯钧对储安平更多的事一种歉疚和怜惜。而这种歉疚和怜惜在反右运动中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友情。章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给储安平送去,而储安平也总是定时送去新鲜的羊奶。

又如与张伯驹夫妇虽然"不过是君子之交淡淡如水;不过是看看画、吃吃饭、聊聊天而已"。但是在"人心鄙夷,事态益乖。相亲相关相近相厚的人,似流星坠逝如浮云飘散之时",他们步行数里叩门拜访"向远去的亡灵,送上一片哀思,向持守的生者,送来抚慰与同情"着实是一种贵族的作风。

再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条毛巾顶多只能用两周,不能用到发硬。"这是史良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而这种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她会很固执地也对身边的朋友做出固执的同样的要求,这也是"贵族精神"的一个体现:固执。

在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方面,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康同璧母女。文章中对康氏母女的贵族精神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从着装、饮食、待人接物方面都进行了描写。特别是文中几处关于康氏母女着装的描写:“她身着青色暗花软缎通袖旗袍,那袍边、领口、袖口都压镶着三分宽的滚花锦边。旗袍之上,另套青紬背心。脚上,是双黑色软底绣花鞋。一种清虚疏朗的神韵,使老人呈现出慈祥之美。系在脖子上的淡紫褐色丝巾和胸前的肉色珊瑚别针,在阳光折射下似一道流波,平添出几许生动之气。染得黑玉般的头发盘在后颈,绕成一个松松的圆髻。而这稀疏的头发和旧式发型,则描述出往日沧桑”“她全身蓝色:蓝旗袍,蓝手袋,蓝纱巾,以及一副大大的灰蓝色太阳镜。港式剪裁的旗袍紧裹着少女般的身材,并使所有的线条均无可指摘。虽然一袭素色,但一切都是上等气派的典雅气质。”“会晤中,作为陪客的康同璧,穿得最讲究。黑缎暗团花的旗袍,领口和袖口镶有极为漂亮的两道绦子。绦子上,绣的是花鸟蜂蝶图案。那精细绣工所描绘的蝶舞花丛,把生命的旺盛与春天的活泼都从袖口、领边流泻出来。脚上的一双绣花鞋,也是五色焕烂。”

在文章中作者做了对贵族精神的描述是:一方面,他们身居于上层社会,必须手中有钱,以维持高贵的生活;另一方面,但凡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又都看不起钱,并不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很重。

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内地版已经禁售了,只有香港版和台湾版。不过幸好,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可以找到,也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它的外表而错过这本《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三
《往事并不如烟 读后感》

“文革“中的那些灵魂与情感

——读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有感

一直以来我所了解的“文化大革命”中,有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知识分子和群众受到极大的诬陷和迫害。但那些当时真的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右派”与文人到底是怎样过的,他们的孤独、艰难与悲苦到底是如何,是我读了这本书才真正了解的。

“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从作者回忆她父亲的一些交往密切的朋友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段悲痛无奈的历史,也深深地被那些高贵又悲伤的灵魂,真挚善良的情感所触动。

有容、有执、有敬——史良

史良作为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是作者小时候崇拜的高贵又美丽的女性,一位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律师,一位维护妇女权利的高地位领导者,一位考究生活崇尚文明的美丽女人。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并不只这些,她和罗隆基的感情,她在内心深处掩藏的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感情上的伤痛,以及在被批斗时面对当年自己写给“老罗”的情书的质问,她直起腰杆回答“我爱他”的一幕幕,让我感受到了这位女性的了不起。

当然,史良故事中的跌宕莫过于她背叛自己的多年友人章伯钧的一段。虽然章老政治生涯的坠落不能归咎于史良的背叛,却是这位谦和可亲的史大姐用一只手把章老推入了政治的烈焰中。而章老对史大姐那关键性的批判发言,却说了这样一句原谅她人,宽慰自己的话:“我相信,史良发言前是一夜未眠,因为她在决定开口之前,是要接受良心的考验。”读到这里,我看到了宽容,也感受到了时代对人情的蹂躏对人心的折磨。

史良的晚年与她死后只值三千元的漂亮假首饰,也让我对这位老人身怀敬意与悲悯。“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河流般的忧郁——储安平

凭借《观察》一展才华的知名作家记者“执拗和富于激情的储安平,有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的作风。”他曾以一腔热血投身振兴《光明日报》的征途,和章老打心眼里决定要好好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内心渴望着一种承担的机会,这种承担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也是一种自我证实的需要”。他付出才情学识

与以身殉国之精神,完全凭借他所精通的东西,他所能干的事情而生活,而他的自尊也在这里。但是“反右”的风暴毫不留情地把他从《光明日报》的总编辑摇身变成了读书、放羊的孤家寡人。还不到五十岁的储安平,壮志雄心无处可洒,“他有头脑,但不要他思考;他有精力,但不要他出力;他有才能,但不要他施展。”而在他政治上失意,外界世界充满危险敌意和孤立时,还有忍受妻子的背叛与遗弃!“一个知识分子所不能接受的人格侮辱和一个男人所不能容忍的生活侵犯,同时降临在储安平身上。”最后,他走了,只留下了一张纸条七个字。他以这种方式结束痛苦,保持自己的卓越和尊严。就像作者所说,他的死是最后的修炼,死之于他是展示意志的方式也是证明其存在和力量的方法。

据我搜索有关资料得知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最为突出的是自杀。中国知识分子在文革中不仅在思想上横遭压制,被剥夺了自由从事学术的权利,而且人身自由全被剥夺,陷入牛马之境,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尊严被一扫而空,甚至是做起码的一个人的尊严都无法保持。傅雷、老舍、杨朔等等都走上了自杀道路。这些追求精神孤洁的中国知识分子都为了义无再辱而选择了这种决绝的方式告别人世。他们用死维持着一种精神于不坠,完成了一种人格追求。

而储安平与章伯钧,这偶然吹在一起的两片落叶,之间的情感也给人清晰的印象。章老对他一直抱有歉疚之情,独自站在冷风中目送他的心痛,为不到50岁的他无处施展才能而打抱不平的愤怒,对他的“走”老泪纵横,以及作者母亲对储安平尽心力的照顾,让这个壮志难酬的文人悲苦的人生多了些许温情。 博雅通脱真君子——张伯驹

在作者看来,张伯驹是云间的野鹤、世外的散仙,自在的没人能比。他淡薄的为人处世和惊世的文学艺术修养使他不凡。但令我更有感触的是他自由本真的内心。他不惜变卖家产去买古文物字画做收藏,战乱时和妻子用身家性命地保护,只为“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最后都捐献了国家。还有他不顾利害地要求对戏曲解禁,表达出的一个中国传统文人对当今社会日趋丧失文化品格的深刻焦虑与锥心痛苦。在文革时期,政治吞没人,而张以他饱满个性与独立意志抗拒着政治对人的品质和心灵的侵蚀,一如既往地守着他做人的根本。而当时的民族对文化的认识尚未达到成熟,所以像他这样的文人,注定得不到相匹配的地位,这也映衬了他晚年坐自行车后座回家的凄惋和在医院无法换

病房最后逝世的悲凉。在那个时期,他是孤独的,落伍的。

张章之交是君子淡如水的交往,而他们在深夜短边之际如此沉郁的一抹,与章老去世后,相亲相关相近相厚得人都如浮云飘散时,张氏夫妇去吊慰作者的母亲,走路的时间比在章家的时间都长,这份情谊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此外,还有“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的康同璧, 在人们要不断降低自己做人的标准以便能够勉强过活的时期,康家虽“做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尽其可能地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乐观积极地看待生活帮助他人,展示了最后的贵族风范。还有个性刚烈的聂绀弩,带着一个“服从社会背后的不服从”态度,体味了反人性的诬陷和背弃之痛,荒凉寂寞地将灵魂寄托于文学创作。这其中也有周颖令人隐痛无奈的背叛。最后还有个性强直,雄才大略,但因思想西化又口无遮拦而遭受苦难无法展现其才能的罗隆基,他是吸引无数女孩子的翩翩才子,却孤老余生后因疾病猝死,“才如江海命如丝”。

而贯穿全书始终的作者父亲章伯钧,“不以荣辱待己,不以成败论人。自己本已不幸却为他人不幸所恸”。在“反右”后变成了一个政治上的孤独者。一个由政治而荣也因政治而辱,最终超然于政治之外,被自己心中神圣又伟大的事业所抛弃,“从一个忙碌的政治家变为孤独的思想者。从此,灵魂在自己躯壳里无法安放。”最终寂寞凄凉地死去。他与罗隆基还有很多类似的人担负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与“民主战士”的双重身份,或许注定了最后的悲剧。而作者本身因为由于“这辈子决心保卫自己的天性绝不顺适”也经历了地狱般的一段惨淡人生。

这一个个传奇又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大致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革时期的种种悲怆。一个新政权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对待高级知识分子的问题 。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刚刚从战争的苦难阴影中探出头来,政权的地位也没得到完全的巩固。而能为国家献力的高级知识分子大都是西学归来者,他们的思想不可能同一,文人们也保留着社会文化批判的坚韧和敏锐,对于祖国如何发展各执己见,国家处于一个探索中的的婴儿时期。这一切对于刚刚萌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来说有一丝不和有一丝恐惧。而“文革”的爆发注定不是一人一日就造成的结果,而是有着长久的积淀与身后的原因。虽然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事业会取得比这大得多的成就。但正如邓小平主席指

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千古文人侠客梦,知识分子好议论。章诒和说,“最珍贵的东西,总是以最粗暴的方式毁灭——中国的人与物之命运,常如是。”她又说:“中国人为什么以美丽的绣纹所表现的动人题材,偏偏都要装饰在容易破碎和撕裂的地方?这简直就像中国文人的命一样。”

对于那一段往事,那些为历史为社会的悲剧献出华美的一生的人,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不能遗忘或掩盖这段错误的历史,不能自我欺骗消极抵制曾经的苦难,而要铭记,要努力地积极探索,在未来避免重蹈这有着无限痛苦怅惋与哀思的覆辙。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四
《读《往事并不如烟》有感》

读《往事并不如烟》有感

这本书属于纪实性的回忆录,但又不是完整的回忆,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几位与父母有过往来的几位大知识分子的性格及命运,虽然都只是一些侧影,但其细致的笔触、巧妙的剪裁把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美之间的冲突表现得出神入化。的确,往事并不如烟!作者甘如饴的笔触,以她不死灵魂与高尚人格,让那如烟的往事如一出长篇电影一样活生生地在我们的面前上演,长长的美文,让人叹服。

作者章诒和是中国开国时民主党派民盟、中国农工党领袖、时任共和国交通部长章伯钧之女,后被划为右派。如果不是此书,本人根本不知章伯钧为何人,纵本人非常认真地学习高中时代的《中国近代史》及大学时代的《中国革命史》及关心许多电视文艺作品,但均不能从正统媒体中了解到这些东西。可以相信,作者记录的东西是真实的,也正是这种真实,才让我从此书中看到了建国初期至文革结束时的那一段岁月中的一些人和一些事。

在书中,作者以她真实的经历,给我们描绘了在建国初期,共和国的不少部长均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描绘了这些部长的日常生活。由书才知,建国初期,正当广大人民处于艰难挣扎拼搏的时候,当时担当了国家政治要人的民主派文化精英、政

治精英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在书中看到,共和国的首位女司法部长民盟的史良,那时生活观点是“毛巾是不能用到发硬的,两个星期必须换一条新的”。而这群从旧中国的社会知名人士与知识分子过渡到共和国成立后的政界要人后,继续过的是一种比今天的小资还要好上多倍的生活。他们家中有车、有警卫、有秘书,有专业厨师,动不动就去西餐厅吃牛排、喝红酒,收藏名人名画,还经常到国外买香水、得丝巾等纪念品给自己的干女儿。放在建国初期那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社会大背景下,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第一代的民主党派干部、社会精英们所过的奢华生活。如不是章诒和的书,我将一无所知,还以为共和国的建国初期干部们个个如毛主席一样节俭生活。

往事,既往之事,作为一个时间过程,自是一去不复返,所谓往事如烟。然而,人类社会的经历毕竟有别于碧蓝或者彩色的天空下那袅袅炊烟,人类社会的历史源自每一片记忆的拼接,总是有新的碎片不断地出现。一方面,因为回避或者拒绝真实,记忆如沙子无法聚拢总是那么无奈地从指缝间流失,另一方面,往事虽然不再,其中的惯性却总能有意无意间深入人的思维习性乃至基因,作用于后世,一如现今的以“普通者遭遇”审视章诒和以及刘涌案的是非,延续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大多数相对一小撮的往事逻辑。就这个意义说,的确,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五
《课外阅读报告 往事并不如烟》

课外阅读报告《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又名《最后的贵族》,是伟大作家章诒和先生的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往事并不如烟》一书是章伯钧次女章诒和的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作者把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个人。书中描述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书中所描摹的每一个人都非人物史记似的有始有终,对人物的年经事纬也并不是拿着社会价值的尺度来丈量的。此书亦是一群经历旧社会——新中国的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此书被外界认为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文坛最好的作品之一,兼具文学与历史价值,且在台湾、香港等海外华人圈引发强烈回响。

这本书是作者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作者仅仅是把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而已,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人。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前者如罗隆基、聂绀驽,后者如潘素、罗仪凤。他(她)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作者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深切的体验观察,出众的文学才华,刻画了当代几位著名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侧影。如此厚重的文学,实不多见。发噱处令人喷饭,艰厄时使人鼻酸,深刻处让人心灵震撼,相濡以沫时又令人眼眶湿润。既具较高的文学价值,又足称“以史为鉴”的教材。 章诒和(1942年9月6日—)安徽桐城(今枞阳)人,生于重庆,章儿时曾居于香港(湾仔与旺角亲戚家)三年,在培正小学读书,建国前随家迁到北京定居;1954年起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60年考进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文学系,大学时期(1963年)被下放到四川川剧团艺术室工作;因为在日记中写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得罪了江青。遂于1970年被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四川省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为现行反革命罪犯并判有期徒刑20年(当时被划为右派),狱中诞下一女;1979年5月丈夫唐良友在成都因急性胰腺炎离世。同年秋天被判无罪释放并回北京,后在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室工作。1979年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休并开始写作,2004年《往事并不如烟》出版。

《往事并不如烟》共六篇,分别是正在有情无思间—史良侧影、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储安平与父亲的合影、君子之交—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之叠影、最后的贵族—康同壁母女之印象、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段、一片青山了此生—罗隆基素描。共涉及八人。 正文内容简要摘录:

正在有情无思间——

我一向认为人老了,简单的衣食住行,都是无比的沉重与艰难,他们的内心自不会再有炽热之 情或刻骨之思。但我面前的史良,以忧伤表达出的至爱,令我感动不已。当我跨入老龄,生活之侣 也撒手人寰的时候,史良的涕泣和那方白手帕的记忆,便愈发地生动起来,也深刻起来。是的,脆 弱的生命随时可以消失,一切都可能转瞬间即空,归于破灭,惟有死者的灵魂和生者的情感是永远的存在。

储安平与父亲的合影

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

走在曲折的小径,便想起第一次在这里见到的储安平:面白,身修,美丰仪。但是,我却无论 如何想象不出储安平的死境。四顾无援、遍本鳞伤的他,会不会像个苦僧,独坐水边?在参透了世道人心、生死荣辱,断绝一切尘念之后,用手抹去不知何时流下的凉凉的一滴泪,投向了湖水、河 水、塘水、井水或海水?心静如水地离开了人间。总之,他的死是最后的修炼。他的死法与水有 关。绝世的庄严,是在巨大威胁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顽强中也有脆弱。

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之叠影

君子之交——

有人说:收藏古董,好似留意和观赏月色,古往今来的月色。可如今,收藏不再是个单纯爱 好,它还是个一夜致富的行当。于是,张伯驹的价值便更多地体现在献宝上了。我不这样看。他的一生,比捐献的文物生动得多;他的为人,更比国宝珍贵。我和他相处,感受到的是人的气息 和光泽。而这,才是永恒的。

康同璧母女之印象

最后的贵族——

我想,这些昔日贵族活在今天,日子太难,心也太苦。康同璧常说自己的处世原则是“以不变应万变”,然而,现实却在逼迫她们做出“顺适”。出于教养,也出于经验,她们的“顺适” 往往表现为一种不自觉其努力的努力„„努力的核心内容便是:忍。在云诡波谲、世事不胜其变幻的年头,谁都得忍。普通老百姓,以其渺小而忍。那么,康氏母女所代表的老派家庭的忍,又体现出什么呢?是阅历太多、见事太明的无可奈何?还是抹杀自己、无损于人的智慧生存?

聂绀弩晚年片段

斯人寂寞——

他在号子里回忆过去读过的旧小说,偶有所见,就记录在笔记薄上。居然写了一二十册。聂绀弩受胡风事件牵连了数十年,数十年间不断地怀念胡风,不停地写诗赠故人:“无端狂笑无端哭,三十万言三十年”。

罗隆基素描

一片青山了此生——

罗隆基的九载清华校园生活以及留学生涯,是他对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有着跟他同代知识分子很不一样的认识份子。

学者们对此书的评价:

章诒和这本书有两方面的价值。一为文学,一为思想。

在文学方面,它为中国当代散文写作提供了许多新东西。作者把历史记忆和当代情感融为一体的写作方式,虽然并非独创,但能在集中的篇幅里始终保持饱满的激情,在以往的散文写作中很少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这些打动读者的文字与沉重的历史记忆相融合,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一段历史,一些人物,把一个时代的面貌展现得如此真切和生动,章诒和为当代散文写作所提供的艺术经验,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在思想方面,章诒和为读者提供的是另一幅精神活动的画面。作者所写的历史人物,都是在1957年经历劫难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以往关于反右运动的学术研究中,这些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精神活动,一向较少为人所知。章诒和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作为章伯钧的女儿,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她以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写出了这些曾经辉煌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劫难中的精神活动。历史在一瞬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但这样的命运并没有完全把他们的精神摧垮,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在沉默中并没有放弃思想,作为一个有教养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特殊的历史情景中常常以特殊的方式保持了自己对文化和精神活动追求。中国高层右派的真实生活,当年曹聚仁在他的《北行小语》中曾有过一些记载,但因为曹聚仁特殊的身份,他笔下中国高层右派的日常生活与章诒和笔下右派的内心世界并不完全统一,章诒和可能传达出了更为真实的历史和思想信息,因为她对历史记忆所保持的判断更为清晰。虽然因为章诒和有时过于看重文字的感染力而会使读者对真实的历史闪过怀疑的念头,但因为她对历史整体记忆的真实性,读者还是愿意相信她的历史感觉。

在我看来,此书打动人的属其人物情节。章诒和先生通过几个典型的人物的描写,生动的描绘了文革时期,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残酷的镇压和及其不公平的待遇。叙述了文革中一些重要的知识分子残酷的命运,像她自己的父亲章伯钧、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

康同璧、罗隆基等。书中不乏她自己对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错误做法的思考及其自己的认识。作者用事实说话的做法使人佩服,在当代中国,敢于直视历史,说出执政党的错误,将历史事实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清楚的认识正真的历史。悲惨的情节垫定了悲惨的基调,能抓住读者的心情,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但真实的情节仍然深深打动了我。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六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书笔记》

《优秀教师九堂必修课》读书笔记摘抄

九堂必修课是哪九堂?读书修身——读书是教育之母;自我反思——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教育科研——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大爱厚生——教育就是爱;积极写作——我写故我在;锻炼口才——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注重细节——细节就是力量;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追寻快乐——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第一堂课 读书修身

“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我们是教师,无论年龄多大,无论教哪一年级,无论教哪一科,抑或受到多少教育,我们都应当有一个名字——“读书人”。教书的人首先就应当是一个读书的人,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项修炼就是读书。

作者单位的一名青年教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的书,想想自己过去的教育行为,和大师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弱智儿童。”

※ 注: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克兰境内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主要著作有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三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把心献给孩子》、《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的艺术》。

※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主要著作有《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以及最新出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很可能平庸地度过,教师也是一样,但是如果能努力地追求,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可以称为出色的教育专家。其根本就在于多读书,读好书,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位教师来讲,读书即是最好的备课。

作者高万祥老师问过魏书生一句话:“你早先在农村时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认真地回答:“应该是想到的!”一种自信一种强大的自信。论学历魏书生只是沈阳市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初中32中毕业,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读书是他在青少年时就养成得好习惯,正是由于读书才使得他在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时,仍然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仍然著作等身,正是由于他的读书才使得他具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才会走向成功。对于读书李镇西先生也说过一句话:“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度了一些书。”本书作者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借用作者的两句话改之为:其一“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世俗气。”其二“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过努力认真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 作者推荐的几类书籍:

1、 以《论语》为代表的哲学著作,而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是作者极力推荐的,周国平作品: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其他有陶行知、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等。作者特别推荐一本好书《发现母亲》,作者认为,当代教育学书籍中《发现母亲》是最好的一本。

3、《仁爱一生》和人物传记,象《张伯苓传》、《马寅初传》、《陈嘉庚传》、《夏丏尊传》、还有《陈布雷传》和《往事并不如烟》,其中作者尤其看重并推荐的是《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4、小说,文学就是人学,小说往往有特殊的教育感染功能。作者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

5、诗歌,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作者认为:人的诗意、生活中的诗意,一是指人的真性情,敢爱敢恨,真喜真悲,大彻大悟。二是指人的创造情怀和创造能力。

作者在总结苏氏教育思想时,全面概括只是一句话: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因此我们教育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

下面是苏氏教育观的要点:

1、 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教育必须保护孩子扪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即快乐和幸福。

2、 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

“真正的精神力量则表现在人的善良、敏锐和宽宏大量上,只有善良、宽宏大量能使人成为坚强的人,人最可怕的不幸是精神空虚。”

3、 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

神圣不是迷信中的神圣,而是一个人的精神理想和追求,这是精神的刚毅、勇敢、不屈不挠,生活充实,真正幸福的根源,是动力、是源泉。

4、 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教养的人,他良心的呼唤甚至都不会允许他有是否抄袭同学作业的念头,这对于他就如同赤身裸体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是做不出来的事。”“不要让那些儿童还不懂得它们的意思的词语,从儿童嘴巴里说出来。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的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应当教会儿童去爱,教会儿童去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他们并不存在的感情。”“对于一种人,一种行为,一件事情,你是怎样想的就要怎样讲,任何时候不可试图猜想别人想要让你说些

什么,这种企图会让你成为一个伪君子。”在他看来“只有从小就是这种忠诚的人,才会成为忠诚的丈夫、可敬的父亲。”

我们的教师中就经常有一种毛病,学生犯错误后,诚实地说出来了,却遭到劈头盖脸横眉冷对的批评,而不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其结果往往是越批评越不讲真话,最终导致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可以说应当是阻碍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在同志处于不幸或危险中丢下不管,对待别人的痛苦忧伤,采取冷漠态度是不体面地。道德上的聋子、瞎子、心灵麻木不仁,这是一种最恶劣的毛病。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公德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孩子在童年时期对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的同情人、关心人最有效,从小引导孩子为他人付出是培养同情心的重要途径。

6、 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

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一本好书开始的。

7、 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

学会合作是当今时代全球性的教育主题之一。儿童的孤独是学校生活最可怕的不幸之一。

8、 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敬老孝亲是东西方共同的文化财富,一个孩子如果连他自己的母亲都不爱,是不可能指望他爱他人、爱祖国的。

9、 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极为艰巨、极为繁重的精神劳动能与老师的劳动相比。

10、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

羞耻往往比来自外面的最严厉的惩罚更为有力,因为这是用自己的良心去惩罚自己的良心。培养孩子有羞耻感,这是每位老师需掌握的一个魔杖。知道羞耻才会自尊自爱。不是讽刺挖苦学生就能够让他们产生羞耻感,相反要极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建立羞耻感。

11、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既重视教育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的使命,又重视教育在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方面的使命。既重视学生科技素质方面教育,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第二堂课 自我反思

教师应当是一名知识分子,那么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样的人才能配得上“知识分子”这一称号?千万不要以为有了一定的学历的人就是知识分子,在西方社会普遍的认识和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是:知识分子是有责任感、正义感、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无论古今中外,知识分子最可贵和最本质的人格特征是社会担当,即社会责任,具体地说:知识分子是能够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服务的人,是能超越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给与真诚关注的人,是能够时时关照自己脚下的路又常常抬头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够认真思考生命意义并积极追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够面对世俗洁身自好的或面对权贵敢于坚持真理,有骨气有人格的人。

一、优秀教师应当成为一名优秀知识分子

1、 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

就我们而言就是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与那些因贫困、失亲学生以温暖和关爱。

2、 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启示,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想来具有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绝不枉法贪财等优秀品质,强调自己的人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3、 知识分子的骨气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国几千年文明社会能延绵不绝,依赖着的三大支柱,一是政治和政权力量。二是财富的力量。第三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偏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力量。”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向来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和蔑视权贵,捍卫真理和正义的高尚人格。

4、 教师是天职

在今天日趋功利的教育中,许多教师正在沦为技术性工具,沦为从事简单劳动的技术工人。

教师的职业应当是天底下最为令人敬畏和仰望的职业,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使命感和敬畏感,教师应当时刻在自己心里仰望自己的神圣的天空。做一名优秀教师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做一名古色古香的教师,把真理告诉学生。

教师的生存方式应当是事业型和智慧型的,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无聊的、甚至是愚蠢的荒唐的,教师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然而今天的教师显得比较浮躁,如果大家能集中一起坐下来,静下心来研究教材,琢磨教法,交流工作或沉浸书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做学问,不求短时问成效,但时间长了定会有所成就,收获硕果。

上面谈的应当说是教师应当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教育责任,教育目标,教育追求。

二、我为中国教育流泪

第一部分是反思自己,这部分是反思校园和反思教育,现今的基础教育多有令人心痛的地方。

1、应试教育之痛

现在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标准之唯一,学生为分数而读书,教师为分数而教书,校长为分数而累。学生题作得多,真正应当阅读的书目,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学校成了学店或工厂,学生几乎成了机器般的考生,学生几年学下来的东西,一辈子能用得上的连10%都不到,对学生来讲是人格的摧残,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弱化,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只能出现在文字上和试卷上,而很难铭刻于现代青少年心灵之中,精神世界。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应试教育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已经到了摧残学生、教师、校长,甚至危害国家民族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回天无力。从敬爱的孔老夫子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把做人即品德和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并形成了可贵的教育传统和民族文化血脉,优良的教育传统这条中华文明长河,现在面临断裂和断流的危险。

1、 高考制度之痛

高考作为基础教育检验的手段之一,却没有解决基础教育良好导向的根本问题,复杂、刻板、教条的考试内容,注定了基础教育在题海中泛舟,挣扎。

三、究其根源――人文的失落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确实有了长足进步,富足了一部分人,人们敢于追求富裕,但是不可否认,精神的贫乏也随之而生,有人说现在的中国,追着信息走;赶着钟点走;跟着时尚走;望着高处走(都没错),但是一路前进一路丢失。丢失了单纯,丢失了天真,丢失了快乐,甚至丢失了爱心,好多人生活中没有意思,诗意荡然无存,情感逐渐淡漠,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知识和知识分子再也不是人们尊敬的对象。

1、教育改革必须从打假开始

人文失落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信用危机。反映在学校和教育上就是假的东西太多,即假教育、伪教育、反教育现象太多,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从教育打假开始。

校园铜臭扭曲了师生关系,也扭曲了教育爱心,卢梭在他的教育哲学小说《爱弥儿》中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头一个品质是:“绝不做一个可以出售的人。”他说:“有些职业是这样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应试教育逼着学生抄作业和考试作弊,形式主义的各种验收检查,逼着学校弄虚作假,用材料应付过关。据说为了以假乱真,有的学校在新做的材料上洒茶水然后用微波炉烘干做旧。

2006年香港城市大学一名大陆去的女博士生把一万元塞进教授的信箱,想索要试题,结果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

三氯氰胺、孔雀绿、苏丹红、地板黄、注水肉、瘦肉精、齐二药、假酒、假烟、假药、各种假货、山寨产品充斥着市场,即是信用危机的表现。

2、 弊端源于政绩二字

人文失落的表现之一是功利主义盛行。

教育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几十年来中国教育中国家功利色彩太浓,变态的应试教育,恶劣的师生关系,源于功利主义的不良社会风尚。

中、高考前学生及家长不在学业功课上下工夫进去,反而上香、求签、拜佛。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一句名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说得非常好,这是追求科学真理和科学创新的至理名言。这句话里包含着科学应有的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精神,更有一种为真理献身,坚持不懈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决心。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应当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可惜现在教育是到过来了,只问功利,不管是非。也可以说中国教育的一切弊端都源于“政绩”二字,也可以将“政绩”二字改为“功利”一词。不管怎么说现行的教育体制及升学制度以及不良社会风气在摧残着我们的教育,让人伤心至极。

3、 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

信用危机、功利主义,这一切都源于人文的失落,现在很多工作挂着文化或人文的幌子,其实还是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作祟,在作秀。

本书作者认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人的生存方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因该是让全校师生在学校学习的更好,工作得更好,活得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人文”就是人心,“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包括人的爱国之心,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的教育等。作者

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篇七
《读书资料》

《优秀教师九堂必修课》读书笔记摘抄

九堂必修课是哪九堂?读书修身——读书是教育之母;自我反思——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教育科研——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大爱厚生——教育就是爱;积极 写作——我写故我在;锻炼口才——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注重细节——细节就是力量;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追寻快乐——享受幸福的教育 人生。

第一堂课 读书修身

“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我们是教师,无论年龄多大,无论教哪一年级,无论教哪一科,抑或受到多少教育,我们都应当有一个名字——“读书 人”。教书的人首先就应当是一个读书的人,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项修炼就是读书。

作者单位的一名青年教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的书,想想自己过去的教育行为,和大师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弱智儿童。”

※ 注: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克兰境内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主要著作有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三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把心献给孩子》、《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的艺术》。

※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主要著作有《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 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 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以及最新出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很可能平庸地度过,教师也是一样,但是如果能努力地追求,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可以称为出色的教育专家。其根本就在于多读书,读好书,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位教师来讲,读书即是最好的备课。

作者高万祥老师问过魏书生一句话:“你早先在农村时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认真地回答:“应该是想到的!”一种自信一种强大的自信。论学历魏书生只是沈阳市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初中32中 毕业,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读书是他在青少年时就养成得好习惯,正是由于读书才使得他在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时,仍然走在 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仍然著作等身,正是由于他的读书才使得他具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才会走向成功。对于读书李镇西先生也说过一句话:“我可能是比别 人早读了一些书,多度了一些书。”本书作者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借用作者的两句话改之为:其一“多 一些书卷气,少一些世俗气。”其二“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过努力认真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

作者推荐的几类书籍:

1、 以《论语》为代表的哲学著作,而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是作者极力推荐的,周国平作品: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其他有陶行知、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等。作者特别推荐一本好书《发现母亲》,作者认为,当代教育学书籍中《发现母亲》是最好的一本。

3、《仁爱一生》和人物传记,象《张伯苓传》、《马寅初传》、《陈嘉庚传》、《夏丏尊传》、还有《陈布雷传》和《往事并不如烟》,其中作者尤其看重并推荐的是《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4、小说,文学就是人学,小说往往有特殊的教育感染功能。作者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

5、诗歌,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作者认为:人的诗意、生活中的诗意,一是指人的真性情,敢爱敢恨,真喜真悲,大彻大悟。二是指人的创造情怀和创造能力。

作者在总结苏氏教育思想时,全面概括只是一句话: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因此我们教育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

下面是苏氏教育观的要点:

1、 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教育必须保护孩子扪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即快乐和幸福。

2、 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

“真正的精神力量则表现在人的善良、敏锐和宽宏大量上,只有善良、宽宏大量能使人成为坚强的人,人最可怕的不幸是精神空虚。”

3、 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

神圣不是迷信中的神圣,而是一个人的精神理想和追求,这是精神的刚毅、勇敢、不屈不挠,生活充实,真正幸福的根源,是动力、是源泉。

4、 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教养的人,他良心的呼唤甚至都不会允许他有是否抄袭同学作业的念头,这对于他就如同赤身裸体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是做不出来 的事。”“不要让那些儿童还不懂得它们的意思的词语,从儿童嘴巴里说出来。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的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应当 教会儿童去爱,教会儿童去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他们并不存在的感情。”“对于一种人,一种行为,一件事情,你是怎样想的就要 怎样讲,任何时候不可试图猜想别人想要让你说些什么,这种企图会让你成为一个伪君子。”在他看来“只有从小就是这种忠诚的人,才会成为忠诚的丈夫、可敬的 父亲。”

我们的教师中就经常有一种毛病,学生犯错误后,诚实地说出来了,却遭到劈头盖脸横眉冷对的批评,而不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其结果往往是越批评越不讲真话,最终导致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可以说应当是阻碍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在同志处于不幸或危险中丢下不管,对待别人的痛苦忧伤,采取冷漠态度是不体面地。道德上的聋子、瞎子、心灵麻木不仁,这是一种最恶劣的毛病。为了培养学生 的自律和公德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孩子在童年时期对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的同情人、关心人最 有效,从小引导孩子为他人付出是培养同情心的重要途径。

6、 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

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一本好书开始的。

7、 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

学会合作是当今时代全球性的教育主题之一。儿童的孤独是学校生活最可怕的不幸之一。

8、 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敬老孝亲是东西方共同的文化财富,一个孩子如果连他自己的母亲都不爱,是不可能指望他爱他人、爱祖国的。

9、 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极为艰巨、极为繁重的精神劳动能与老师的劳动相比。

10、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

羞耻往往比来自外面的最严厉的惩罚更为有力,因为这是用自己的良心去惩罚自己的良心。培养孩子有羞耻感,这是每位老师需掌握的一个魔杖。知道羞耻才会自尊自爱。不是讽刺挖苦学生就能够让他们产生羞耻感,相反要极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建立羞耻感。

11、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既重视教育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的使命,又重视教育在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方面的使命。既重视学生科技素质方面教育,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第二堂课 自我反思

教师应当是一名知识分子,那么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样的人才能配得上“知识分子”这一称号?千万不要以为有了一定的学历的人就是知识分子,在西方社会普遍 的认识和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是:知识分子是有责任感、正义感、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无论古今中外,知识分子最可贵和最本质的人格特征是社会担当,即社 会责任,具体地说:知识分子是能够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服务的人,是能超越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给与真诚关注的人,是能够时时关照自己脚下的 路又常常抬头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够认真思考生命意义并积极追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够面对世俗洁身自好的或面对权贵敢于坚持真理,有骨气有人格的人。

一、优秀教师应当成为一名优秀知识分子

1、 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

就我们而言就是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与那些因贫困、失亲学生以温暖和关爱。

2、 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启示,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想来具有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绝不枉法贪财等优秀品质,强调自己的人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3、 知识分子的骨气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国几千年文明社会能延绵不绝,依赖着的三大支柱,一是政治和政权力量。二是财富的力量。第三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偏不倚, 卓尔不群的人格力量。”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向来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和蔑视权贵,捍卫真理和正义的高尚人格。

4、 教师是天职

在今天日趋功利的教育中,许多教师正在沦为技术性工具,沦为从事简单劳动的技术工人。

教师的职业应当是天底下最为令人敬畏和仰望的职业,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使命感和敬畏感,教师应当时刻在自己心里仰望自己的神圣的天空。做一名优秀教师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做一名古色古香的教师,把真理告诉学生。

教师的生存方式应当是事业型和智慧型的,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无聊的、甚至是愚蠢的荒唐的,教师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然而今天的教师显得比较浮躁,如 果大家能集中

一起坐下来,静下心来研究教材,琢磨教法,交流工作或沉浸书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做学问,不求短时问成效,但时间长了定会有所成 就,收获硕果。

上面谈的应当说是教师应当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教育责任,教育目标,教育追求。

二、我为中国教育流泪

第一部分是反思自己,这部分是反思校园和反思教育,现今的基础教育多有令人心痛的地方。

1、应试教育之痛

现在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标准之唯一,学生为分数而读书,教师为分数而教书,校长为分数而累。学生题作得多,真正应当阅读的书目,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学校成了学店或工厂,学生几乎成了机器般的考生,学生几年学下来的东西,一辈子能用得上的连10% 都不到,对学生来讲是人格的摧残,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弱化,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只能出现在文字上和试卷 上,而很难铭刻于现代青少年心灵之中,精神世界。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应试教育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已经到了摧残学生、教师、校长,甚至危害国家民族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回天无力。从敬爱的孔老夫子开 始,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把做人即品德和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并形成了可贵的教育传统和民族文化血脉,优良的教育传统这条中华文明长河,现在面临断裂和断流 的危险。

1、 高考制度之痛

高考作为基础教育检验的手段之一,却没有解决基础教育良好导向的根本问题,复杂、刻板、教条的考试内容,注定了基础教育在题海中泛舟,挣扎。

三、究其根源――人文的失落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确实有了长足进步,富足了一部分人,人们敢于追求富裕,但是不可否认,精神的贫乏也随之而生,有人 说现在的中国,追着信息走;赶着钟点走;跟着时尚走;望着高处走(都没错),但是一路前进一路丢失。丢失了单纯,丢失了天真,丢失了快乐,甚至丢失了爱 心,好多人生活中没有意思,诗意荡然无存,情感逐渐淡漠,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知识和知识分子再也不是人们尊敬的对象。

1、教育改革必须从打假开始

人文失落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信用危机。反映在学校和教育上就是假的东西太多,即假教育、伪教育、反教育现象太多,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从教育打假开始。

校园铜臭扭曲了师生关系,也扭曲了教育爱心,卢梭在他的教育哲学小说《爱弥儿》中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头一个品质是: “绝不做一个可以出售的人。”他说:“有些职业是这样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从事的就是 这样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应试教育逼着学生抄作业和考试作弊,形式主义的各种验收检查,逼着学校弄虚作假,用材料应付过关。据说为了以假乱真,有的学校在新做的材料上洒茶水然后用微波炉烘干做旧。

2006年香港城市大学一名大陆去的女博士生把一万元塞进教授的信箱,想索要试题,结果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

三氯氰胺、孔雀绿、苏丹红、地板黄、注水肉、瘦肉精、齐二药、假酒、假烟、假药、各种假货、山寨产品充斥着市场,即是信用危机的表现。

2、 弊端源于政绩二字

人文失落的表现之一是功利主义盛行。

教育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几十年来中国教育中国家功利色彩太浓,变态的应试教育,恶劣的师生关系,源于功利主义的不良社会风尚。

中、高考前学生及家长不在学业功课上下工夫进去,反而上香、求签、拜佛。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一句名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说得非常好,这是追求科学真理和科学创新的至理名言。这句话里包含着科学应有的独立思 考,怀疑批判精神,更有一种为真理献身,坚持不懈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决心。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应当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可惜现在教 育是到过来了,只问功利,不管是非。也可以说中国教育的一切弊端都源于“政绩”二字,也可以将“政绩”二字改为“功利”一词。不管怎么说现行的教育体制及 升学制度以及不良社会风气在摧残着我们的教育,让人伤心至极。

3、 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

信用危机、功利主义,这一切都源于人文的失落,现在很多工作挂着文化或人文的幌子,其实还是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作祟,在作秀。

本书作者认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人的生存方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因该是让全校师生在学校学习的更好,工作得更好,活得 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人文”就是人心,“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包括人的爱国之心,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的教育等。作者看历史上的“文化大革 命”、日本“军国主义”、德国“法西斯”,也许它们的出现有各种原因,但根本的一点是人心坏了。(见原文第47页)

爱心善良之心,同情之心,这些都是人性中最美好最核心的内容,是文明社会得以维系和延绵的精神乳汁和精神支柱。

现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是卢梭,他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的天性得到全面自由发展,康德受卢梭影响也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在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以外,他什么都不是。”“人就是目的。”

今天的德国中小学是不讲爱国主义的,因为德国人知道,他们的祖辈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因此战后德国的学校德育教育主要是善良教育,他们高度重视孩 子和动植物亲切的交往,培养孩子怜悯的同情心,即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战争和暴力起源于人的内心,印此必须在人的心里播下和平的种子,德国人的反思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爱心教育,善良教育差得太远。例如翻开中国辞典,找虎、狮、狐狸等动物词条解释,总有诸如皮毛可做成衣服,肉内脏可食、骨可 入药等等一类解释文字,其实就是教唆孩子对于动物可以扒皮、抽筋、吃肉。

胡适先生说过:“教育的失败正因为我们今日还不曾有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中国就坏在虚伪的教育培养了虚伪的学生。”

今天的校园就是明天的社会,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爱心教育,善良教育,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我们应当把学校办成“蓝天下的学校,纯净的学校。”

第三堂课 教育科研――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

一名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没有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学有方向教有特色,,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应当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十分灿烂的阳光大道,因此青年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课 题。坚持几年坚持下去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成绩。因此我建议: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要有自己的课题,要参与教科研,要写作品,把实践中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 性上来,站在理论的高度,再回头看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的成长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中国真正的教育名校是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南开中学、春晖中学和西南联大。八十多年前春晖中学的校训是什么?――“与时俱进”,校风:“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流传后世泽被后人,。至今仍生机勃勃,青春焕发。

下面我还要谈到读书和有关的其他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往事并不如烟 读书笔记"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dushu/19603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