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2015-12-19 03:36: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一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家。曾国藩读书,却不读死书,他跳出了困住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泥沼。他明白,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之下,谁能更好地利用、挖掘出别人所没有利用到的潜力,势必能高人一头。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孔孟之道、家族观念、以身作则,全成了他的湘军的兵刃。其实洪、曾二人是相当相似的,他们都懂得建军之本为人心,也懂得如何利用人心。然而曾国藩始终高洪秀全一筹,他在精神层面给与众将士感召之余,更从客观实际出发,务虚不忘务实,才是其制胜的关键。救中国于内忧之中后,他亦欲救华夏于外患之外。利用平内乱所取得的资本,他开始了其革新与守旧并举的尝试。但他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恪守儒道,因而无法开拓,能胜洪之天平天国,却未必能胜西方之坚船利炮。那么革新与守旧矛盾乎?看似是不矛盾的,但是想做好却是相当不容易的。依我看来,矫枉必先过正。决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改良,新理念的诞生必然要伴随着旧观点的破除,至于恢复传统之良性则需留待之后进行,否则结果只有四个字:积弊难除。

之后的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变革,恭亲王、文祥、左宗棠、胡林翼这些名字推动了又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最终的风暴中心,无疑落在了李鸿章的肩膀之上。这次变革与以往之最大不同即是终于认清了一点:强大国力,不但需要改革军务器械,也需要依托科学的思维方式。确定了目标,于是步步向前进,近代化学校、机构纷纷应运而生。一切似乎就要走向成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一轮的变革,以甲午之战中国完败日本而告终。这一战成为了又一重大的分水岭,一败涂地之后,清政府难逃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那么这一战为什么会败呢?为什么蒸蒸日上的国家会败得如此惨呢?蒋先生的观点很明朗:“政治领袖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方面,虽然改革领袖们最终意识到了改革才是硬道理,但是他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他们能作为领袖引领改革,因为他们很好地结合了传统与近代,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为之束缚,虽然比之曾国藩又进一步,但仍然做不到彻底的改革。而这也正是为何李鸿章如先知般地看清中日时局,却最终难逃甲午完败的原因。与其把这场失败归结为是天灾人祸的叠加,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士大夫的妄动,没有慈禧太后的飞扬跋扈,也未必能扭转这段历史悲剧。历史的巨轮只是无情地碾过那些先驱,清政府运行的轨迹却只改变了分毫。之后是被列强瓜分,李鸿章毕竟还只是个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终究出现了致命的错误,《中俄密约》铸成了他终身的打错。但试想,倘若换一个识局势而动的人,结果又会怎样呢?结局未必真会改变,因为评判标准由后人而定,只以成败论英雄,而失败却早已注定。

随后康有为、西太后、义和团又写下了各自的篇章。康有为的变法比之前诸人,更进一步。他抓住了时机,抓住了思想的中心——孔子,抓住了政治的中心——光绪,戊戌变法一时间声势浩大。遗憾的是维新最终被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瓦解,只留下了谭嗣同的碧血。有趣的是,顽固派之后也进行了改革,只是这个改革只见倒退不见前进,失败亦在所难免。终于1911年,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终于打倒了清政府,这也是革命唯一的成绩,之后革命的成果迅速被窃取„„

蒋先生的著作到此戛然而止,但是我想我的疑惑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近代化,如何近代化?做了尝试的人数不胜数,虽均未成功,但毕竟留下了个人的印记。虽然先行者的探索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决不能否认先行者做出过的探索,没有探索哪有成功?每一次探索都有它的重要意义,至少它为下一次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做了林则徐想而未做之事,康有为完成了李鸿章愿而不能的梦想,凡此种种,不正印证了这个道理吗?虽无法螳臂当车,毕竟稍许改变了呼啸的历史巨轮前进的方向。只要有人在,有爱国之心,方向终究能得以修正。只要依然有人高喊着,中国不能亡,中国必将继续前进。

合上《中国近代史》,历史巨轮仍在呼啸,中国的今天,明日前进之方向,正由我辈续写。今天的探索终将换取未来的希望。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二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在这段曲折而苦难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劳苦大众饱受压迫的现实,看到了这个泱泱大国在欧美坚船利炮下无助的景象,还有曾经的统治阶级在面对国家深重灾难是的软弱,但令人欣喜的是,残酷的环境催生伟大的改革,中华民族的很多不好的文化根源在这场大运动中得到反思,中国人民在这次大变革中得到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在这段抗争中得以极大的进步,没有这段艰辛的历史,就没有如今更加现代化的﹑更加开明的中国,只是这场变革的代价是如此高昂,它牺牲了万千大众但终给这个民族留下了永恒的财富。 看完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看到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幕又一幕,不禁让人觉得十分心酸,曾经多少次机遇,本可以抓住,却最终不幸擦肩而过,试想,当初乾隆皇帝能够认识到广州十三行这样一个通商口岸对中国的益处,如果当初吗噶尔尼访华时乾隆皇帝在西方的利器前能多一点虚心,再或者当初的清朝执政者能更加清明(我始终对慈禧太后挪用军费用于庆生耿耿于怀,如果能将这些钱换做更多的坚船利炮,或许甲午中日海战就会是另外一番情景),当然更希望清朝的那些守旧迂腐的文人能认清世界的形势,或许率先崛起的就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国,或许中国的近代史就不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可是历史既成事实,我们也只能感慨,只能在历史历史面前去斟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去省视那些曾经领导中国的人。

近代中国面临改革图强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但当时的世界又何尝不是,日本,俄国,土耳其,都在为赶上历史的潮流进行抗争,但于中国不同的事,他们似乎没有遇到如此巨大的阻碍,其中日本俄国更是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的浪潮加入了侵略中国的大军,只可惜中国少了一位像彼得大帝一样开明贤能的君主,也没有像日本一样愿意为日本的富强实行君主立宪的天皇,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遇到了空前的阻碍。中国之所以没能在遭受鸦片战争的屈辱后迅速的走上改革的道路,一方面,实则当时封疆势力太过庞大,另一方面,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越性的思想让中国人碍于向西方人请教,还有是中国的封建士大夫阶层视封建制度为他们的生命线,他们维护封建制度是因为在封建制度下他们的所学所想才能转化为名誉和地位,相比之下,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忧患意识,有领土需求,这让他们更懂得求变,更懂得向更先进的文明学习,正日隋唐时期派遣遣唐使一样,他们在变中跟上了历史的潮流,而当时的中国则因为一味保守错过了发展的大好时期。其实中华文化并非是天生的保守文化,想当年,春秋战国时期那也是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兵家等各派学说都曾盛极一时,只是随着统一大势,中国社会更趋向于儒家学说使中国的文化环境过于单一,并逐渐走向了一种趋于保守不敢改变的方向,当然这方便的君主的统治却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恰恰是春秋战国那样一个时代为中国后来的汉唐之盛奠定了基调,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社会是需要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文明载体的。

纵观中国的近代史前期,也的确有一帮人有足够的眼光和能力,像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文祥等人,他们都能认识到中国的现状,也知道怎样才是富强之路,但一方面由于当时的中国还有很多没有觉醒乃至愚昧的人借保卫祖宗大义的口号从中阻碍(倒也不能说他们罪恶,其实其中很多人倒也是真心想为国家好,为人民谋利,只能说他们无知,虽然想帮忙,却只能帮倒忙),另一方面是这些人由于所处阶级使他们注定具有不彻底性(身为地主阶级的他们很难去和地主阶级做斗争),他们也许知道中国的社会需要改革,但他们不敢改革,毕竟封建礼教是他们从小的“立场”,而且他们对朝廷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朝廷能认识到世界的潮流和格局,当然,他们也惧怕改革可能引发的内乱,殊不知,这样一场内乱几乎就不可避免,而且越往后只会爆发出更大的破坏力。当然,虽然他们有不彻底性,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他们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

献,他们领导洋务运动使中国有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他们派遣的学生以后将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而他们创建的军队也使中国有了像样的新式军队(虽然中国的海军在甲午海战中不幸战败,但较于鸦片战争时中国军队,到底也有了很大改观),因此,虽然这批人时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客观上,却也为中国后来的近现代之路做了重要铺垫,不能因为谁签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就否认他的功绩,要看到事件的背景。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必须说说,那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开启中国军队“私有”的模式,当初,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在太平军的攻击下屡战屡败,倒是曾国藩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于是这支清朝后期及其倚重的部队刻上了湘的印记,也刻上了曾国藩的印记,从今以后淮军和北洋军也继承了湘军的传统,士兵更愿意听从将领的领导,而对于更高的统帅不太在意,客观上也为清朝的解体唱响了前奏,地方武装的逐渐强大必然威胁到中央的统治,也造就了后来军阀割据的局面,在战乱的年代的确是先有兵权才能有政权,而一帮空有的理想的知识分子也只能感慨怀才无用了。

在侵略中国的众多国家中,其实只有日本真正是一直有灭亡中国的野心,现在想想英国在当时的中国所作所为,虽然恶劣,但还算很有信誉,也并非飞扬跋扈,当初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也只是索取了极少的土地,而是要求更多的开放,况且,当中国谋求自强时,英国德国倒也不吝惜技术,没有因为担心中国的强大而极力遏制中国军力发展,而是让中国顺利请到欧美的工程师帮助改进技术,德国也卖给中国先进舰艇,可见他们对中国追求的更多的是经济利益(这在客观上也帮助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他们不同的是,日本从一开始就对中国怀有极大的领土野心,甲午海战前的几十年便对当时的高丽虎视眈眈,甲午海战取胜后更是要求清政府割辽东,并且还惨无人道的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可见当时的日本才是中华民族最应该提防的敌人,这个近邻从明朝时期开始就觊觎着能从中国或者中国的属国中占得领土,在实现自己目标还更是得寸进尺,妄想消灭中国。只是甲午海战前的中国似乎没有太多人意识到这个潜藏着的危机,即使有人意识到了也苦于社会一盘散沙的现状而无能为力。甲午海战的确是一场划时代的战役,这场战役确定了远东的霸主,让日本获得了巨额的经费用于扩充军事并逐渐扩大对中国军事优势,并在四十年后挑起了针对中国的总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彻底陷入了变乱的漩涡,此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社会饱经动荡之苦,先有保路运动,后有辛亥革命,然后是清帝退位,袁世凯当权,军阀混战,革命军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社会淤积了几百上千年的各种矛盾在这几十年中迎来了总爆发,再加上险恶的外部环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华名族的这场变革是世界史上最曲折最复杂的一次变革,先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后有立宪派,有资产阶级革命派,但他们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中华儿女在黑暗中苦苦探寻救亡的道路,虽屡经挫折,但依旧不放弃,在这样险恶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下,我们最终依然闯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不禁让人欣慰,虽然经受了深重苦难,但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进步,看到了中国的社会正在逐渐摆脱压迫和专制,人民的思想和劳动力得以极大解放,也着实让人高兴。

在这段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华民族走出了苦难的深渊,这其中,孙中山总理的执着和坚持最总促成了辛亥革命这样一场伟大的革命,他让民族﹑民权﹑民心的思想深入人心,他组织创建的革命军后来带领中国走出了军阀割据的状态„当然还有很多的文人﹑艺术家,他们用文字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了更多大众的觉醒,为后来的事业在精神上创立了支柱„而爱国将领们的英勇抵抗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日本)的魔爪,并带领中国走向了统一和和平„他们成绩斐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其中的很多精辟的见解也让人获益良多,他还原了历史的真相,使我们明白了历史人物他们的苦衷从而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充满着传奇故事的历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好好研读,体会历史人物的过错,以开创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三
《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

读书笔记

——读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之读后感

学生序号:59 023111123 姜超

题记:每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都有时代的使命,这种时代的使命是通过他的作品变现出来的。 今日有幸,得老师推荐阅读徐大师《中国近代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我静下心好好的欣赏。

徐中约是华裔美国历史学者,毕业于燕京大学,上世纪50年代前往美国,师从费正清大师,但却与费大师在观念上大相径庭,以费正清为首的美国汉学界认为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源流在西方帝国主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对中国形成冲击,这是一个挑战,对于中国是好的。这是名副其实的西方中心论。徐中约认为中国近代史不应以西方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而是从中国内部原因来深入挖掘„„

总所周知,写历史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多很多资料,而且更要从中辨明真假。写个一部气势宏伟的通史巨著更是绝非微观历史,小历史可比。在当时的这个费正清的绝对权威之下写出这样一部思想不合主流的通史很是不易,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历史总是大浪淘沙,他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已经成为美国本科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必读教科书,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对于一个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这本书丰富全面,分析事情客观独特,却又不走极端,很好的补充了课堂的局限性,通过此书可以全面领略中国是如何从康乾盛世转而列强入侵,继而又重新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此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此书以清朝入关为始而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这样的做法虽然是略显冗长,但是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更为深刻,更能知道前因后果。对西方冲击的研究必须要先对这个冲击承担者清朝机构制度进行研究。中国是如何被入侵的,如何一步一步衰弱的,如何因外力进逼不得不然的转型变化。最主要的是与世界史从1500年开始可以接轨,以此能有个比较。拥有四千多年的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东方,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动对他都丝毫没有任何影响,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人古往今来所传承的独立之人格,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的限制,外部进不来我们出不去。近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教士,探险家等前往中国,打开了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变化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实际统治者在变,制度在变,思想在变,敌人在变等等。当时的具有前瞻性的人正在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以推动中国不断向前。从鸦片战争以前对西方的排斥到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到1898-1912年间的政治改造和革命、再到1917-1923年间的思想革命,最后到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掌权。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的里程碑,构建起概念的框架。与政治变化同时进行的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的根本转型。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自强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和企业开始发展,而外国人则在“不平等条约”保护下在条约口岸开办制造业、航运业、银行业和贸易商号。这种半殖民主义的特征延续中国近一个世纪,是中国近代经济的显著特征。

总体说来,这部书描述了中华民族近四百年的痛苦挣扎到剥茧而出的过程,讲述了平民大众如何度过那个悲欢离合的时代,表达了一位旅美历史学家以中国人的身份对于中国的深深情愫。

中国现在犹如一只涅盘中翱翔而起的凤凰,转世重生。正如拿破仑所说“中国?那里躺着一个酣睡的巨人。让他睡着吧。 因为他若是醒来,将会改变世界。”中国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美国是西方文明的现代化身,中西的交织,使两国将在未来将极大的制约整个世界。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四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年--1949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主流和本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1.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外国列强工业的发展,使得外国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通过一系列的军事侵略,让旧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人民群众采取一系列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告终,但从这些斗争和探索中,使中华民族燃烧起新的希望,中华民族进一步醒觉。

认识: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造成了中国日益贫困和落后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与思想观念,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发抗侵略与探索中国的解放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艰巨的。

2. 对国家早期出路的探索

 包括太平天国的建立、洋务运动的兴办、维新运动的兴起,但是,又是以全部失败告终。

意义与认识: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洋务运动让传统的"重农"思想受到冲击,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推动中华民族的醒觉,冲击了封建制度,对中国近代教育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从上述的例子中,让我们认识到,封建主义救不了中国,只有民主的制度才能让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3. 辛亥革命

 在孙中山领导的多次起义相继失败下,1911年,武昌首先起义,接着各地响应,一举将封建帝制消灭,建立起中华民国,但最终因袁世凯窃国而使革命失败。

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4.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领导,以民主和科学为中心,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五四运动是1919年一场以学生为首的爱国主义运动。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中国革命新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运动、与国民党合作等一系列革命,最终国共破裂。

意义与认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启发

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一条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而国共合作的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吸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次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吧中国革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5.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包括: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形式上有了"统一"。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2土地革命的兴起。1927年先后发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5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胜利、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残暴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等等

(2)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国民党改变"剿共"政策,实行"全国一致对外"

(3)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醒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红眼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取得反法西斯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解的影响。

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醒觉、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7为新中国而奋斗

   内容: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都没有成功,从而使全面内战的爆发,最后南京国民政权覆灭。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生运动的高涨、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意义:中国共产党去的胜利,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五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在这段曲折而苦难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劳苦大众饱受压迫的现实,看到了这个泱泱大国在欧美坚船利炮下无助的景象,还有曾经的统治阶级在面对国家深重灾难是的软弱,但令人欣喜的是,残酷的环境催生伟大的改革,中华民族的很多不好的文化根源在这场大运动中得到反思,中国人民在这次大变革中得到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在这段抗争中得以极大的进步,没有这段艰辛的历史,就没有如今更加现代化的﹑更加开明的中国,只是这场变革的代价是如此高昂,它牺牲了万千大众但终给这个民族留下了永恒的财富。 看完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看到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幕又一幕,不禁让人觉得十分心酸,曾经多少次机遇,本可以抓住,却最终不幸擦肩而过,试想,当初乾隆皇帝能够认识到广州十三行这样一个通商口岸对中国的益处,如果当初吗噶尔尼访华时乾隆皇帝在西方的利器前能多一点虚心,再或

者当初的清朝执政者能更加清明(我始终对慈禧太后挪用军费用于庆生耿耿于怀,如果能将这些钱换做更多的坚船利炮,或许甲午中日海战就会是另外一番情景),当然更希望清朝的那些守旧迂腐的文人能认清世界的形势,或许率先崛起的就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国,或许中国的近代史就不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可是历史既成事实,我们也只能感慨,只能在历史历史面前去斟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去省视那些曾经领导中国的人。

近代中国面临改革图强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但当时的世界又何尝不是,日本,俄国,土耳其,都在为赶上历史的潮流进行抗争,但于中国不同的事,他们似乎没有遇到如此巨大的阻碍,其中日本俄国更是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的浪潮加入了侵略中国的大军,只可惜中国少了一位像彼得大帝一样开明贤能的君主,也没有像日本一样愿意为日本的富强实行君主立宪的天皇,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遇到了空前的阻碍。中国之所以没能在遭受鸦片战争的屈辱后迅速的走上改革的

道路,一方面,实则当时封疆势力太过庞大,另一方面,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越性的思想让中国人碍于向西方人请教,还有是中国的封建士大夫阶层视封建制度为他们的生命线,他们维护封建制度是因为在封建制度下他们的所学所想才能转化为名誉和地位,相比之下,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忧患意识,有领土需求,这让他们更懂得求变,更懂得向更先进的文明学习,正日隋唐时期派遣遣唐使一样,他们在变中跟上了历史的潮流,而当时的中国则因为一味保守错过了发展的大好时期。其实中华文化并非是天生的保守文化,想当年,春秋战国时期那也是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兵家等各派学说都曾盛极一时,只是随着统一大势,中国社会更趋向于儒家学说使中国的文化环境过于单一,并逐渐走向了一种趋于保守不敢改变的方向,当然这方便的君主的统治却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恰恰是春秋战国那样一个时代为中国后来的汉唐之盛奠定了基调,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社会是需要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文明载体的。

纵观中国的近代史前期,也的确有一帮人有足够的眼光和能力,像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文祥等人,他们都能认识到中国的现状,也知道怎样才是富强之路,但一方面由于当时的中国还有很多没有觉醒乃至愚昧的人借保卫祖宗大义的口号从中阻碍(倒也不能说他们罪恶,其实其中很多人倒也是真心想为国家好,为人民谋利,只能说他们无知,虽然想帮忙,却只能帮倒忙),另一方面是这些人由于所处阶级使他们注定具有不彻底性(身为地主阶级的他们很难去和地主阶级做斗争),他们也许知道中国的社会需要改革,但他们不敢改革,毕竟封建礼教是他们从小的“立场”,而且他们对朝廷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朝廷能认识到世界的潮流和格局,当然,他们也惧怕改革可能引发的内乱,殊不知,这样一场内乱几乎就不可避免,而且越往后只会爆发出更大的破坏力。当然,虽然他们有不彻底性,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他们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六
《中国近代史第九章读书笔记》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读书笔记

章节内容概括:

本章内容,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为寻找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的理论成果;同时,还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接受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

重难点概括: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所取得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运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原理来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理解。

以下,分点进行概述:

一、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今本的知道原则,同时,也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发展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论十大关系》主要是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让社会主义成为广大民众的事业”为基本方针,重点发展国内重工业,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同时,它在新的历史条件先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来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并指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在

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盒发展生产力。中共八大路线的正确制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但仍然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必须争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故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文献,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整风运动主要是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加以改革;而反右派斗争,则是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并严重扩大化,但这一斗争在理论上和知道思想上都是错误的,起采取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等方式都是错误的斗争方式,在思想和文化上都形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探索中额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957年,由于“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增强了党内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为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形象,毛泽东等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提出,要抓住历史机遇,在生产战线上来个大跃进,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开创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局面,并严厉批判反冒进,坚持正确意见的中央领导人。同时,在推动“大跃进”的同时,还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以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增产增收为知道思想,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严重损害了广大的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1958年,毛泽东意识到“左”倾错误的严重性,并于1959年的庐山会议中,巩固纠“左”成果,但随后又全面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因此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从1960年开始,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领导人开始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起草相关条例,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认真贯彻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废除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等,直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才使得国民经济有所好转。

(二)“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历时10年,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虽是为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消除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等现象,防止国内资本主义复辟,并为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寻找一条途径,但其否

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成就,实际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同时,“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和造反派组织的煽动,毛泽东在全国开展了“斗、批、改”运动,误判刘少奇、邓小平罪名并予以撤职,在全国掀起了内乱高潮。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都遭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其间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并挫败了“四人帮”“组阁”图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国务危机。时至1976年10月6日晚,依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才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十年磨难和挫折之后,终于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三)严重的挫折,深刻的教训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是处于起始阶段,毛泽东等国家领导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导致犯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历史错误,滞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幸好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大多国家领导能够及时地认识到“左”倾错误的严重性,并及时地进行纠正,才使得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在经历了十年文革后有所好转,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得到了继续发展,并取得了公认的重要成就。历史一再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顽强生命力。

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四)探索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四、感想

通过本章内容的自主学习,我发现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各种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对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以毛泽东为首的国家领导犯了诸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许多历史性的严重错误,滞后了国民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但好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国家领导坚持走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念,实事求是,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发展国民经济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犯“左”倾错误的领导者也能及时地认识到极“左”观念的严重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才使得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人民也能迎来中国

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中国共产党这个集体的伟大,和社会主义顽强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班人,促进未来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员,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坚持走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史为鉴,不断努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七
《中国近代史第十章读书笔记》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读书笔记

章节内容概括:

本章内容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为寻找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果和重大成就。

重难点概括:

对“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伟大转折”的理解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在文革过后,中国的经济又明显的好转。但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在迅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想要和世界经济接轨,赶上世界经济的发展,必须越过重重阻碍。邓小平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降调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和事件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知道观念,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额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同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重新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思想、政治、组织等利于的全面拨乱反正,解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继续纠正“左”倾错误。同时邓小平的正确领导下,在农村改革方面,由地方向全国性地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户自主进行多种经营,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并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在对外政策方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邓小平针对拨乱反正中仍然残留的“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提出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者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并强调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为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基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82年召开党的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中国发展的总任务和经济奋斗目标,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且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集合,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员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全面整顿,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推进了党的建设。

同时,大会决定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应突破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发展的局面,并开始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在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进一步开发包括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提出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国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制订了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计划并予以实施。同时,在“三步走”实施的过程中,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平定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并坚定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和物价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因此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势在必行。在治理整顿的同时,改革开放也进一步推进,推出了搞活国家有大中型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并重点关注中农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集体经济。

在对外工作方面,为打破西方国家对华的“制裁”,中国政府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并实现了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赢得了更加有力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在思想方面,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肯定了毛泽东思

想,并出版一系列《毛泽东选集》,以其为治国、治党的指导方针。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邓小平一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993年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继“八五”计划胜利完成,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部目标,便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刚要,提出要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安替,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

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方面,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三者相互促进”,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治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1997年邓小平领导逝世,举国哀痛,举世关注。但中国的发展还在继续,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1997年至1999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罕见的长江等流域的洪涝灾害和多起非法、反恐时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受了许多风险和考验,但2000年“九五”计划仍然胜利完成,并制定了一步的计划——“十五”计划,为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

自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之后,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共同愿望。经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流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同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推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足部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也为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第十六次全国人大的召开,再次肯定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贯彻实施党的基本路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努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指出应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和重要进展;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为治国之道,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工农产业,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的改革创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人民都能够过上小康生活。

(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取得重大成就,提前并超额完成多项工作计划,展望未来,力争在中共成立100周年时,惠及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六、感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共产党取得重大成就,引领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一五”、“二五”等多项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更是加大了中国人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心与决心。虽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与险阻,但仍然没有止住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在邓小平等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体制改革,

努力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断地促进祖国领土的完整与统一,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顽强不屈的民族;同时,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团结统一,大家都在为祖国的建设而不断地努力。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八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写历史是非常难的,需要很多很多资料,而且更要从中辨明真假。写个一部气势宏伟的通史巨著更是绝非微观历史,小历史可比。读完了,应该说是走马观花看完了这本书后,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对徐中约先生在当时费正清的绝对权威之下写出这样一部思想不合主流的通史的勇气很是敬佩。对于历史的认知,人们的观念也要随时代而转变,同时也要改变心态,历史不是一家之言!历史也总是大浪淘沙,留下的总是弥足珍贵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已经成为美国本科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必读教科书,成为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分析中国的百年近代史角度独特,思维独特却又不走极端,内容可以说是非常丰富。让我们正确认识历史,转变或者说是形成一种真正的历史观,世界观是很有帮助的 ,让自己获益匪浅。

此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此书以清朝入关为始而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这样的做法虽然是略显冗长,但是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更为深刻,更能知道前因后果。对西方冲击的研究必须要先对这个冲击承担者清朝机构制度进行研究。中国是如何被入侵的,如何一步一步衰弱的,如何因外力进逼不得不然的转型变化。最主要的是与世界史从1500年开始可以接轨,以此能有个比较。拥有四千多年的中国一直处在世界的东方,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动对他都丝毫没有任何影响,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人古往今来所传承的独立之人格,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的限制,外部进不来我们出不去。近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教士,探险家等前往中国,打开了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变化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实际统治者在变,制度在变,思想在变,敌人在变等等。

但是读完此书之后最令我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当代的青年学子们该怎么变?

在读徐书中关于80年代的数次学生运动潮流,我的眼睛几乎要湿润了,我为那个年代热血的青年感到振奋和鼓舞。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应有爱国热情、责任感和勇气,而与此对照鲜明的,则是当下年轻学生普遍的冷漠和堕落,是学生素质的问题,能力的问题嘛?还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每到一个时代,如果社会开始腐败,正义无法伸张,那么首先站出来的便是学生。19年是这样,86年是这样,89年也是这样。学生天然地成为社会的清流,平时专注研究,到关键时候则自发反抗社会堕落。他们的每一时刻都为社会的进步做最大的努力,当社会平静有序,他们专注科学、艺术、哲学,提升社会觉悟,发展科研力量;当社会腐败横行,他们就会反对当下的统治,立志要把社会拉进正确的轨道。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不拿俸禄,不是职业革命家,但每时刻都保持对社会的清醒,奉献自己的力量,发出正义的呐喊。

如今,学生普遍堕落了,对政治漠不关心,大学生的心态也日渐浮躁了,这个时代好像就是个浮躁浮华的时代。在大学里,学生团体被严密的学生组织渗透,包括学生会,团支部,以及很多在校团委领导下只会吟风诵月的社团。学校通过入党、奖学金、保研、志愿者名额、免费电影票、大领导大人物来了接待资格、各种有利信息等等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贿赂收买学生干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挤破头想去做干部,当小官,为得是一些切实的利益。学生的理想在上了大学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没人瞧一眼,学生的干部也只会组织吃饭唱歌旅游,没有人在谈论政治了,没有人在谈论社会的前途和身上的责任了。

拼爹时代拼碎了一代人奋斗的意义和努力的信心。大学生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社会有目共睹,没有人再迷信大学生。大学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金子招牌了,也只能骗骗你们的父母,你的孩子是个大学生。大学四年之后,多数人沦为啃老族,蚁族,毕业就直接失业,不知道他们的大学四年是怎么过来的?中国的教育居然也允许这样的教育方式存在?鼓吹的素质教育啥时候能见成效?有几人能做到全面发展?

中国的改革之路进入了深水区,作为未来这个时代的领路人的我们该怎样变才能不负历史的使命,让中国崛起......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九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第一章讲述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外患。全章围绕“剿夷与抚夷”展开,其间不乏作者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提起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腐朽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船坚利炮之间严重力量对比自不必说,但从学习历史以来,教材多是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不义与霸道,此书却更加重视描述英国发动战争的无奈,这场战争已是历史的必然。鸦片战争其中有一部分不能不说是中国人自己招致的,正如作者在本章中所说:“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他各国皆为“夷”。这种意识是自古以来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现实所造成的,也不能全怪中国人夜郎自大。但中国的大国意识充满着矛盾,既希望万邦来朝,天下共主,又有一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清朝政府不允许外人买中文书籍,了解中国的文化。我认为这种矛盾来源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以汉人为主的中华帝国。

满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与泱泱大明相比自然弱小很多,虽然备受压迫,但当他们推翻了多面的压迫者的时候,自己却并没有给他们自认为弱小的夷好脸色看,反而更加的自大与狂妄,这与满族接受汉族的文化不无关系。汉族的先进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能将所有外来的文化染成自己的颜色,清朝的统治者无疑也秉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不只停留在本国的礼仪制度,甚至也影响着中国的对外关系。当时的中国用自己的这套的等级制度拿来面对世界,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无可避免的被扩大抬高了。即使当时中国人还没有世界的意识,但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中国确实是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的,大概他们认为中国的优秀文化只能自己的民族传承下去,外夷既不配也不能弄懂中国的文化。

同时,清朝的统治者归根结底是一个少数民族,害怕汉人勾结外夷推翻自己统治的狭隘民族心理又无可避免的贯穿于清朝历代的统治政策中,从大兴文字狱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担心汉人造反的恐惧心理是多么的严重。就是这样两种矛盾的心态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悲剧:中国成为了一个落后的国度,即使现在仍然在追赶中„„

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最让人心痛的并不是战争、割地、赔款、开口岸。战争输了,还有赢得机会;香港割了,还有回来的时候;银子没了,还有再赚回来的日子;口岸开了,还有再关上的可能(以当时来看,清朝上下确实是对开口岸耿耿于怀,即使这一条款又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这些都没关系,最让人心痛的是战争后中国的不思进取,整整二十年光阴任其白白流走,一个国家怎可愚昧到如此地步!没有危机意识,没有进取精神,一个民族一定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注定在历史的舞台上黯淡了曾有的全部的光彩。

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一个人只有一次少年时,一个民族又会有多少少年时?对于一个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把握时机,锐意进取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章: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

第一章作者讨论了外患,这一章作者笔锋转向了内乱。

清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可谓此起彼伏,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太平天国,它不仅改变了大清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清末的农民起义虽是时代的产物,但也离不开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规律,这一规律的核心即是人口和土地,简单概括起来,不过是人少地多则是黄金时代,人多地少则是大乱之年。

中国到了嘉庆年间已到了循环套的最低点,外加西洋势力侵略,洪秀全式的人物的出现其实是迟早的事,即使没有洪秀全,也会有其他类似的人来担当他的历史使命,用“时势造英雄”来形容洪秀全实不为过,当然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洪秀全的对头曾国藩。

洪秀全虽是个读书人,但是他的小农本性是无法改变的。目光短浅,贪图享乐的弱点注定他即使成功也不会建设新社会,只是建设一个新朝代而已,一个新的封建朝代的建立对当时中国影响无法细究,但我想纵使有改观也不会很大,因为不推翻封建制度,中国便是无希望的,这已被之后的历史所论证,所以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也大可不必惋惜,历史的潮流从来都是披沙拣金的。 再来看曾国藩,曾国藩在历史上一向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是清朝官僚,替清朝剿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让清朝继续他的腐朽统治,从这一方面来看,曾国藩不能算是个正面人物;然而他为人正派,创建了盛极一时的湘军,倡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进步,这样看来也算是中国的改革之士。

我对曾国藩是欣赏的。之后的洋务运动姑且不说,从这章来看,他剿灭了太平天国,维持大清似乎是逆历史潮流的,但仔细想来,曾国藩的这一做法却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像作者所总结:曾国藩作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不能不忠君,同治年间清朝的中兴气象也让他人为清廷经过大患难之后必能觉悟,而最重要的一点即是曾国藩恐清亡而国亡,无疑,曾国藩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已做到了最好。

在这一章论述曾国藩的文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他(曾国藩)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义,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对于曾国藩的这一点,作者无疑是肯定的。这让我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这两个主义不是一回事,但实质上却颇有相似之处,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有没有想到曾国藩,他就是一个“问题与主义”同步进行且处理得当的极好的例子。重视主义而又不忽略做事,这才是中国的头等领袖,至于几个文人的争论是在可笑,本是相得益彰的两种品质,何必一定区分孰轻孰重?

总之,从这一章看来,正因为清朝既无救世之心更无救世之力,所以历史上有了洪秀全,有了曾国藩,更有了在那段混沌历史中闪光的两点。

第三章: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以李鸿章为首的自强事业,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清朝统治者内部的分歧与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本身就具有一系列缺陷的自强事业在朝廷顽固派及未开化的民众阻碍之下,必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中国的民众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相比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巴黎民众来说,还没有建立一个全新政体的意识,多年的封闭使中国人民缺乏了一种宽阔的视野,一切的奋争只是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而大众的愚昧虽然不是中国无改革之力的主要原因,却也造成了整个社会如死水般的灰色基调。 洋务运动发生在此时,又由个别封建地主领导,结果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然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却依旧有着不可泯灭的特殊意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场运动锐意改革的时代精神是永不可磨灭的,作为后人我们大可不必对其所留下的遗憾而扼腕叹息,一些人物,一些记忆曾经在历史中辉煌过,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就像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提曾国藩一样,提起洋务运动与那段中国的改革史,我们便不得不提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李鸿章也可以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比曾国藩的争议还要大。

曾经我认为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挪用军款,贪污受贿,签订条约,丧权辱国,即使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了不少近代企业并筹办了海军,但是相对于他身上背负的国耻来说,这点正面形象似乎永远是一个历史人物无足轻重的影子。

然而看了这一章,虽然看法没有完全转变,但是觉得自己多多少少对李鸿章有些误解,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永远是这样的,必须完完全全多方面了解一个人物才可能真正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单单凭教科书或者某种言论就对一个人妄下论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李鸿章,一个王朝正走向灭亡路途中的关键人物,背负着太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一举一动都可能使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这样的人物注定又太多的

无奈,是的,李鸿章有太多的无奈了,在无奈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有可能就让世人产生了误解。

因为无法得罪西太后与醇亲王,他不得不挪用了海军军款重修颐和园;

因为左宗棠的高调言论,他看着东部各省建设费移用作为进攻新疆之军费; 因为士大夫的轻举妄动,他担忧多年的日本终于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海面; „„

而我们看到的只有北洋海军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我们竟然不知不觉的忽视了。不错,李鸿章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好人,他对科学无知,况又大发国难之财,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与他脱不了干系,只是从这一章作者的叙述中,我明白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东西,每一个阅读历史的人都应该怀着一份尊重之心去看待从前那些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又做出一定贡献故人们„„

第四章: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决不可变更的。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中华民族的瓜分史和复兴史。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割地赔款开口岸,一时间民情激愤,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阶层以及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似乎顿时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想要救国救民。

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注定不能承担挽救中国命运的责任,所以此时的义和团运动只是作为显示中国人民无限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形式成不了大事,自古以来,中国朝代的更替都是由农民起义改写的,而在近代的中国,农民阶层越来越不能左右历史潮流,他们可以作为革命的坚实力量,却再也不能成为领导者了。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在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具体放在中国的国情上似乎就不是那么有效了。曾国藩、李鸿章主导的洋务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篇十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摘要:《重说中国近代史》书名中“重说”这两个字有些许颠覆的含义,作者张鸣教授想通过这本书把某些观点表达出来,也许这些观点会带有汹涌地叛逆,但这样的书看起来更让人带劲,因为冲击力有时候有点强。我记得这样一句话:“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的历史抱着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的我们站在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当身的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是的,有太多的人希望给历史找罪人,希望中国最阴暗,最屈辱的时光有一批人为此肩负起责任,这样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撇清一切,向他们投出肮脏的菜叶,鸡蛋与不屑的言语,这副场面就是活生生的罪犯被当街斩首,老百姓在一旁做着落井下石行为的翻版。

张鸣先生在第一讲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开场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这就令人很困惑。”这让我想到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节课在讲中国近代史分期时,老师曾说过从科学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结束,但是在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习惯上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前段(1840~1919)作为“中国近代史”,后半段(1919~1949)归入“中国现代史”。真的很令人困惑,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分到哪不是根据现代与近代的性质,特点区分的吗,既然知道1840到1949才是科学的,那为什么还要因为惯性而屈服,从而去依赖它,去麻痹自己,蒙住自己的眼睛跟着大家走。许多人都在强调中国的近代史一直在改革,革命。从物器,到制度再到思想都在改,都在变。但是变是为了什么?这就是作者要带给我们的。

作者介绍了“对于近代史的‘三妇’心态”。第一种是怨妇心态,觉得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史,被西方列强期虐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面对中国近代史都存在这种感觉,我在初中,高中每每读到不平等条约,各种赔款时我都会悲愤不满,从正面看这是一种民族情结在影响着你,可是如果过多地强调我们所受的屈辱,常常揭露伤口,暗自悲悯,那就是怨妇心态在作祟。第二种是泼妇心态。“凡是讲打,打不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是作者对这种心态的生动描写。这种心态在近年来更加猖獗,电视上那些抗战正是这些泼妇心态完美地体现。我常常调侃那些抗战片,把那些抗战片的主角联合起来,组一支军队,中国抗日哪用得了八年,八个月中国就能称霸世界。也有人讽刺地说那些抗战片:“每年死在横店的日本人可绕地球八圈。”中国共产党是在抗日战争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但并不是所有的胜仗都是共产党的功劳,而中国在抗日战争的伤亡人数达到了2200万左右,虽然最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这胜利绝非电视剧那么神乎其技。第三种心态是情妇心态,这种心态更像患上“斯德哥尔综合症”对殖民者抱有感激之情,而忽视了殖民本身强烈的残暴,血腥与迫害。张鸣教授认为看待中国近代史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心态问题。纵然他在文章中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从他对三种妇人心态的批判,我们就可以得知我们应该不卑不亢地对待这段历史,即使充满屈辱,但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尊重历史。而非子虚乌有地渲染这段历史,不要为它选择“美图秀秀”,而是尊重事实,面对不足。对于西方殖民的侵略不要太过称赞,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为了自身的利益,有些影响只是附加品,衍生物。挨打就会改变这是人自身机能地设置,并不需要过大地放大“挨打”的作用。

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这两个世界一个是以当时英国为首的西方体系,这是一个向外输出的体系,拥有一个不断侵噬,吞纳他人进入自己的体系中来的特点;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天下体系(朝贡体系),这个天下是内敛的是内缩的,它习惯以一种以德服人的方式让周边国家自行前来朝贡,有一种“你来不来,我就在这里”的深意。他们之间第一次直接的碰撞就发生在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发生在乾隆末年,虽然当时已经踏入康乾盛世的晚期,但是中国人还停留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之下,沾沾自喜。所以面对英国人的工业革命成果和商量通商事宜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乾隆皇帝只是挥一挥衣袖,说了一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最终马嘎尔尼的炫耀与通商的两个目的都没有得到,不过他还收获了一批副产品——中国真正的国情,军事实力与海防要塞等。这就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军队送上了重要的砝码。

人们总习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填加上一个“血腥”的词汇,而中国也是这“血肉钱”的出资者。鸦片就是英国人放在中国身上最初的那只水蛭。这只水蛭拉开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序幕,历史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但是过程往往让人忽视了,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本末倒置,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结果除了告知的作用什么都无法显示。英国的舰队在攻打了广州之后,觉得广州离北京太远了,无法到达恐吓的作用于是他们在北上期间寻找第二个攻击目标长江三角洲,最终打到了南京,签订了城下之盟。英军从虎门战役的关天培,定海三总兵到陈化成都打败了,而且战绩显著。只有在镇海战役中损失的人比较多有100多人。可见鸦片战争打得多么窝囊,张鸣教授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具体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境界比别人差太远。”

是的,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现代化的军事思想与策略,同时中国在当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国家,在面对海战等方面经验,技术与策略差得太远了。这种缺陷在鸦片战争中也体现出来了,经过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在军事硬实力方面与日本并没有差距,可以说在舰艇,武器等方面还超过日本,但这场战中国还是被打败了。其中就是因为中国一昧地以为“夷狄”强的是技,这个技术只是器物上的先进,而忽视这个技术还包括军事纪律,策略与知识,就像北洋水师,他们以为能开船就能打战,因而把总教习威理赶走了,也不遵守《北洋水师章程》了。但是中国人并不是真正懂得军舰的性能和海战的规律,中国总自以为自己很厉害,不肯踏踏实实学习别的国家打了多少场战,损失了多少士兵所获得的经验与方法。但是日本不一样,他们从来都有一个保持学习的心,他们一板一样都认认真真地做,可能就是这种严谨的态度才能让日本比中国少走很多弯路,有时候中国就是总想着走捷径,每一条路都没走透就急急忙忙换另外一条,或者总是匆匆忙忙地选择,没有长远的目光,规划好道路然后从一而终。“其实,中国的变化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每次改革都没有走完它应该走的路,然后很多人就喜欢跳出来对改革进行反思,反思道路选择得正确与否,进而怀疑变革本身的正当性。”为什么不能在改革中遇到什么问题一起解决,而是一遇到问题大家就一起来批判,谁用能从一开始就设计出最完美的方案与道路,英国也是一次次在修整,完善它的制度。连美国到现在都没有重新颁布宪法的国家,都还预留了宪法修正案。而中国又为何总想着一触而就,走捷径,而不愿踏踏实实去学。

诚如张鸣教授所:“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还没有到世界第二大强国,新中国未来的路还很长,所以只有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才不会迷茫,不会重蹈覆辙。这里的历史不仅单纯指中国近代史,还有整个世界的发展史,因为中国现在面对的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遭遇过。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dushu/697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