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发言稿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范文(精选16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范文(精选16篇)

2021-08-17 09:19:0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演讲可以直接提出我想谈的问题和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然后解释原因,最后根据开头对全文做一个简明的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的文章16篇...

演讲可以直接提出我想谈的问题和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然后解释原因,最后根据开头对全文做一个简明的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的文章16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7月1日,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最大的感受是,总书记讲得深厚而执着、庄重而自信,听了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总书记站在政治和战略高度,统揽全局、纵贯百年、远眺未来,深刻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引领性,是划时代的理论创举与实践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创造性提出“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理解,这一崭新提法,提神振气,标注出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我们党成立之时,浸润并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自有的精神谱系。首提的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党的历史、党的传统、党的精神的深刻论述,既有深刻的历史基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2个字,字字千钧,勾勒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天际线”;4组语词,铿锵有力,从历史深处到现实眼前,再指向辽阔远景,拓展着百年大党的“塑德”能级和精神境界。人无精神不立,只有弘扬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葆有政治品格、精神谱系、光荣传统、红色血脉的“大党的风骨”,才能始终保持政治担当、历史自觉、人民立场、复兴使命的“大党的样子”。

  二、创造性阐明“奋斗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功绩基础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作出新的定位,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观点,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新路径,以全新文明形态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全新概括,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三、创造性要求“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理解,这一重大观点,极大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求,把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政治文化不能抽离历史,也不能没有历史滋养。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价值融通,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和价值引导。这一深刻的思想文化革命,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科学属性和优秀品格,发展于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的宏阔实践,成就于尊重历史、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价值自信。可以自豪而笃信地说,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实践者和发展创新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发扬光大者。只有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作用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党奋进新征程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价值力量。

  四、创造性宣示“人民观”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集团、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政治立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首提“三个任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党人民观、人民利益观的最通透、最亮堂的表达。“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因为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谋长久。只有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好;只有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我们党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

  五、创造性阐明“斗争哲学”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我们党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我理解,我们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斗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是我们党开展各种斗争实践的“精神利器”。马克思指出:“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末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斗争哲学”启示我们,只有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基础,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历史召唤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新华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一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发挥新闻报道、评论理论和全媒体传播的优势,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平台渠道,增强宣传实效,为奋力书写“强富美高”新xx建设的现代化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2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参加党委集体学习和抓好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围绕各自分管领域,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抓好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国人寿全系统的学习贯彻、认真谋划公司“十四五”改革发展,畅谈学习体会、深入开展交流、提出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历史交汇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中国人寿全系统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领会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开创中国人寿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王滨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人寿要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定标定位,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定标定位,在把握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大趋势中定标定位,在建成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的战略目标中定标定位,在新的发展阶段自觉担负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使命和责任,谋划好实施好公司“十四五”改革发展新蓝图,努力成为党和国家在金融保险领域最可信赖、最能依靠的重要力量。

  王滨强调,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公司“十四五”改革发展,要重点聚焦七个方面的任务和举措。

  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政策红利、扩大发展空间、拓宽发展路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做强做大健康养老业务,积极参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敏捷高效的产品创新机制和市场反应机制,服务人民所需、实现高质量供给。

  四是升级综合化经营。加快建成集团统一的综合金融销售平台与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利益分润机制,升级支持综合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集团一体化改革。

  五是突破科技化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和业务场景全方位融合,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技人员和费用投入,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六是优化国际化布局。紧跟国家战略实施的主线,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践中推进国际化,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加快推进海外机构改革,稳步构建“一体两翼”新布局,全面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七是坚持安全发展。更加重视风险防控,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系统观念提升风控能力,全面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3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大学的XXX,很高兴今天能和我市各级科技工作者及相关大学、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分享对本次两院院士大会、中科协大会的一些感悟,共同探索我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有关途径。下面,我就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职工作,谈几点个人思考。

  一、坚持科技创新,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职责

  应该说,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科技创新永远是人类最为核心、最为宝贵的发展动力。那么,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勇敢的、睿智的、持之以恒的把科技创新贯穿于本职工作始终,让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实践于、服务于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体的讲,就是要按照总书记本次讲话中提到的,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一切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科研攻坚的核心本质,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强化基础研究,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转变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心态。目前,我们在做一项具体科研攻关时,更多的是关心这项工作会不会成功、能不能给自己提升声誉,而忽略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基础研究更是如此。对此,我们应保有一份“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然有我”的情怀和决心,甘愿为后继科研者铺路搭桥、扫清障碍,甚至有时候还要抱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气、执着。唯有这样,才能在重大基础研究工作中一代接着一代干,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取得成绩。另一方面,要注重集中力量搞科技攻关。现在,在一些大学,因为学科的不断细分、细化,我们有些学科带头人仅仅把眼光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习惯于“关起门来搞科研”,有些人甚至还担心别的学科人员替代了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极为狭隘的,更会耽误重难点问题的科技攻关。我提议,我们的政府、科研机构,应该建立联合攻关的研发平台,让更多的国家级实验室共享出来,让更多有想法的年轻科研工作者联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建立多学科联动机制,让每一个课题都能够集合众智,取得最大限度的突破。

  二、坚持科学普及,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总书记在本次大会上,着重强调,“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除了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大学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和社会各界科技工作者一道,共同推进科学普及,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从而在三个层面形成科普惠及社会文明发展的生动局面。首先,在科技应用层面,要充分借助网络便捷优势,通过大学官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从群众身边事讲起,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加灵活的表现形式,深入浅出的宣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建立科学分析的思维模式,了解更多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在增强各自科学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分辨是非、科学辟谣的能力水平。其次,在科学引导方面,要更加注重科学素质教育在普惠性教育方面的先导作用,特别是要关注青少年科普知识的教育宣传,作为省人大代表,我已经连续两年关注并提交了关于强化义务教育科普内涵、增强青少年科普知识的建议,受到了省科技厅的高度关注。在这其中,一个核心的论点就是通过增设科普教育兴趣班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逐步养成科学思维观,帮助其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最后,就是要通过科普教育,最大限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更多的百姓群众能够了解我国在世界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有哪些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等等,从而不断深化科普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让科普教育真正与时代同呼吸、与共和国同成长,真正造福于民、造福于国。

  三、坚持成果转化,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社会属性

  如何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我一直最为揪心、也是最常思考的问题。这次,总书记特别关注并强调“要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让我为之一振。

  我们市的大学教育资源非常厚实,科研工作者更是数不胜数,每年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就接近X万人,科学门类全、国家实验平台多一直是我市科研工作者引以为傲的优势。但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非常薄弱,大学教育“大而不强”“贡献社会能力弱”已是不争的实事。

  对此,我认为,很有必要搭建一个市级层面的创新驱动平台,来统筹协调我市的科技研发资源。一方面,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到这个平台当中,使其成为连接市场、社会和高校的重要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成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新市场”的重要阵地。在这其中,我建议,应该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对符合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人力资源的支持,帮助他们尽快壮大、适应市场。

  另一方面,建议建立科技资源下沉长效机制。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科技成果转换慢、转化效果差,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科技工作者没有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科研成效,没有用社会发展的思维来定位科技研发路径,换句话说,就是产、学、研、用结合的不够紧密,创新体系没有完全现代化。对此,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科技工作者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让大家学会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来思考科技成果如何为社会所有,真正将科研论文“写入”我市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还应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与上级学会对接,引导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并肩而战,助力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我就讲到这里,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第4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主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五年规划(计划)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有五年规划(计划),都是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制定的。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由党的中央全会讨论通过关于五年规划(计划)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五年规划(计划),是规划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其任务和内容主要是对5年和更长时段内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方向和任务。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一定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通过制定规划建议的方式,确定每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特定时期的远景目标,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战略,从整体上规划和确定了一定时期国家发展的方向、步骤和主要措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通过这样的建议化为宏大的蓝图,然后再转化为全社会一致的行动,使整个国家和社会稳步有序地朝着现代化目标前进。

  当然,党的中央全会通过的还不是五年规划(计划)本身,而是关于制定五年规划(计划)的建议。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五年规划(计划)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由全国人大批准。所以,根据中央全会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将领导制定完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然后正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同时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

  围绕着中央全会的建议,中国共产党还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操作和治理方式,这些都是按照党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成为一定的惯例的。全会建议通过后,就进入了正式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长远目标的阶段,这时又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方式。这样一套运作程序和方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实行的这一方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确保了规划(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需要,又符合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国家整体利益;既统筹了宏观全局,又突出了问题导向;既是在进行顶层设计,又坚持了问计于民;既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又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第5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大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规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路线图,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国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气势恢弘、催人奋进,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指南,为今后做好各方面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首,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轴,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作出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等8个方面重要任务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全国妇联机关党委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要求,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紧密结合妇联改革和妇女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以坚决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实落地,把全国妇联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妇联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下一步,要着力在5个方面下功夫,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抓牢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来抓。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纪律和规矩下行动,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忠诚于党,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妇联组织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中央政令在全国妇联畅通。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把践行“四个意识”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形成组织制度坚持下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扎实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核心,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组织力。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坚持实施并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年度测评,探索推进党建工作定性和定量评价,推进党组织书记向机关党委述职工作全覆盖,指导督促基层党组织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统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推进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正风肃纪。完善落实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到居住地社区妇联报到、下基层扶贫接力小分队等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服务妇女群众。认真贯彻《全国妇联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紧盯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环节、岗位,坚决纠正、查处“四风”问题。

  五是加强机关纪律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格落实《全国妇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约谈制度》《全国妇联巡视督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全国妇联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该问责的坚决予以问责,以问责倒逼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继续探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二种形态,畅通信访渠道,建立问题线索台账,严格处置问题线索,加强纪律审查工作。(作者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第6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下面,我汇报一下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几点体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如期实现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有力有序有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就。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高超的判断力、决策力、领导力、执行力。经过抗疫斗争洗礼,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人民更加团结奋进,全党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今年是“十三五”时期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四大类25项主要指标进展顺利。尤其是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生态环境状况出现转折性变化,2015年至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23.1%。“十三五”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如期实现。明年7月1日是建党100周年,党中央将在明年上半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再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时,规划《建议》表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二、“十四五”规划《建议》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汇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成果

  1.总书记亲自领导、亲力亲为。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7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亲自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并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2.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相结合。制定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中央财办和国家发改委委托60多个单位就“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开展了研究,形成130多份研究报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其中全国人大提供了20多份调研报告,文件起草组都编印刊登《参阅材料》,认真研究吸收。党中央于今年3月和8月两次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7月至9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等7场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8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网上留言100多万条。总的看,这次规划《建议》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是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三、“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

  规划《建议》对我国发展环境作出新的重要判断,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特点之一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各方面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其中有许多新机遇新挑战。

  另一个特点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辩证认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既要善于顺势而为,会开顺风船,又要勇于逆势而上,会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这次我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发展赢得了先机,占有了主动,许多出口订单由海外转到国内,10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11.4%,达到2位数,生动地说明危中有机,克服了危就是机。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

  综合起来看,对“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我国发展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谱写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

  四、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3新”

  规划《建议》核心要义体现在3个“新”当中,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1.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这个新发展阶段,要从我国近代以来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100多年历史中加以理解。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旧中国内忧外患,现代化不可能成功。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以贯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三步走”战略。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即将翻开新的篇章,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我们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平同志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讲话中作了系统论述。第一,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约为10亿。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资源消耗不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浪费,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第五,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新发展理念,就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3.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1)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历史的、实践的、逻辑的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有力带动了国内经济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国际循环动能明显减弱,我国经济逐步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目前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由2007年大约10%下降至2019年1%左右,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由2006年64.5%降至2019年35.7%。同时,内需为主导、国内可循环也是大国经济的共同特征。如美国外贸依存度仅为26.4%,新加坡高达319%,荷兰为154%,但美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影响远远大于新加坡和荷兰。因此,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找准基本路径。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堵点。同时,要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畅通国际循环。

  (3)正确理解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它“是什么”、“不是什么”,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不是被动应对和权宜之计。第二点,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第三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形成大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

  五、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

  1.关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规划《建议》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描绘,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所有元素,8次使用了“基本”二字,如“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这与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述在实现程度上明显不同。

  2.关于“十四五”规划目标。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就是:(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3)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4)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5)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6)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这“6个新”,每一条都有丰富内涵。

  3.规划目标以定性描述为主、蕴含定量要求。中央规划《建议》主要是管大方向、大战略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没有明确量化目标,但在起草文件过程中做了大量测算,心中是有数的。比如2035年远景目标,今后1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年均需要增长4.73%,略低于潜在增长率,届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致相当,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十四五”时期,我国实现5-6%的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在规划《建议》中暗含着关于经济增速的表述,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等。

  4.规划《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仍然使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但内容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他3个“全面”不变。

  规划《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5条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其中,坚持系统观念表述是首次出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布局、新方略,其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十四五”时期要运用好这些经验。

  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规划《建议》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了全面系统部署,有许多创新思想和重大举措。

  1.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规划《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实践表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作为大国,科技如果不能自立自强,永远不会成为强国。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

  规划《建议》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其中前3个“面向”,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前就讲过的,第4个“面向”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新增加的,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形成的新思想。

  规划《建议》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企业在创新中挑大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规划《建议》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最近我们陆续组建了首批国家实验室,要充分发挥这些科技创新“航母”的作用。规划《建议》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这是整个创新链的源头和前端。我国科技资源规模巨大,关键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2.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建议》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宏观的资源配置结构上,要处理好金融、房地产与实体产业的关系,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规划《建议》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些都是有针对性的。现在芯片等行业出现盲目投资和“烂尾”项目,造成重大损失;平台经济出现垄断、泄露个人隐私等问题,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其规范健康发展。

  规划《建议》提出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我国制造业比重2006年达到32.45%的峰值,随后出现波动下降,2019年降至27.17%。我们要吸取美国产业空心化教训,借鉴德国、日本等国重视发展制造业的经验,努力做大做强中国的制造业,因为这是实体经济的本和根。

  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这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我国5G技术和应用世界领先,要巩固和扩大5G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列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一起,富有远见卓识。

  3.关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市场需求是全球稀缺资源。我国商品零售额今年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规划《建议》要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比如,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当前,一些城市对汽车、住房等都有限购、摇号等做法,将来要按照规划《建议》精神完善政策、促进消费。

  在拓展投资空间方面,规划《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扩大投资的领域,包括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等,以及一些重大工程。如川藏铁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但我国已有青藏铁路建设等的经验,完全有能力建成川藏铁路,创造铁路建设新的世界奇迹。

  4.关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实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是明确后续帮扶机制,在政策上、资金上、机制上等继续给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以支持,巩固脱贫成果,不能就此止步,还要全面振兴。规划《建议》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两个问题很关键,一个是“良种”,这是农业的“芯片”;一个是要严格保护耕地,防止“非粮化”“非农化”。

  5.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议》强调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些都制定了规划和政策措施,关键是要落地落细落实。

  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方面,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包括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规划《建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主要是指城市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御重大灾害如洪涝、地震、疫情等的冲击,减轻灾害损失,从灾害中迅速恢复。

  规划《建议》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其中对租赁住房作了强调,比如说坚持租购并举,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这实际上开辟了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的新途径。又如,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市场化和保障性的住房租赁市场都搞好。

  6.关于建成文化强国。规划《建议》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文化建设作了规划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第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第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7.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划《建议》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规划《建议》对碳排放达峰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即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今后相当时期内,我国既要持续推进工业化,又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很高也很迫切。

  规划《建议》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一点是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近年来,我国PM2.5浓度明显下降了,但臭氧含量上升了,二者之间似乎具有跷跷板效应,其机理和治理办法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

  七、深化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

  关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规划《建议》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又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有133家全球500强企业,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其中国有企业95家、民营企业38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自己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开放方面,规划《建议》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目前,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贷款规模较大,近年来少量个别项目风险暴露。今后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谁投资、谁负责。同时,要加强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互动协作,积极引入第三方国家企业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规划《建议》提出要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存在大量顺差,而服务贸易有大量逆差。如,去年货物贸易顺差为5002亿美元,而服务贸易逆差为2594亿美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明确提出,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发挥好这些高水平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功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提升服务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规划《建议》顺应亿万群众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议》明确提出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提出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要“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二是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四是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规划《建议》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议》强调,要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规划《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规划《建议》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议》提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包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就会有更好的保障。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早点提出方案,给人们一个适应过渡期。《建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即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个短板,要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更可持续。

  规划《建议》强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议》提出,要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特别是深刻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提出了“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的重大任务,包括:改革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指挥调度、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应急救治、物资保障体系,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规划《建议》首次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我国未富先老、少子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建议》提出,一是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二是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采取适当方式让他们发挥余热。三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规划《建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就是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体制安排,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

  规划《建议》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并设置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

  规划《建议》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团结奋斗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规划《建议》在这方面作出全面部署。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规划《建议》在这一部分还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部署,要求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等等。除此之外,规划《建议》中还有多个段落涉及法治建设,如内外贸、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境外投资、国家安全、特别行政区、国际法等,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规划《建议》提出了250多项重大举措,13项专门“行动”,包括:科技强国行动、技能提升行动、质量提升行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粮食节约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城市更新行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污染防治行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家节水行动、健康中国行动等,目前已经形成任务分工方案,将尽快出台实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第7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报酬和党建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城市社区和村改居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报酬分别由原来的X元和X元每月,提高到X元/月(含五险)和X元/月,同时确保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X万元以上。

  二是突出阵地建设。通过采取内部观摩、交叉观摩、示范观摩“三步走”工作模式,取得以观摩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的效果。按照年初计划,投入X万元,新建社区活动场所X个,改造提升X个,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X个。探索建立以党建为引领,以三社联动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公共服务标准化、便民服务信息化为标志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机制,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认真受理服务事项项,确保及时办结,提高群众满意率。

  三是强化工作落实。建立基层党建计划巩固提升工作例会制度,明确每月第一周召开工作例会并建立例会工作台账,通过一月一主题,赛进度亮成绩,查问题找原因,交任务抓落实,有效推动基层党建计划实施。

第8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更是一个举旗定向、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件,拉开的是一幅壮丽的政治画卷,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一、几点体会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时间轴线上和空间坐标下的时代盛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十分特殊,脱贫攻坚胜望在即,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也指日可待,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时不远。其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其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既指导于现实工作,又规划于长远未来,对中国发展的分量不言而喻。

  2、“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明确了新战略、新方略、新任务,代表着中国这艘巨轮站在了新起点、开启了新征程。同时,又提出了指导发展的实践论和方法论,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新的历史,等于是一份理念密集、智慧密集、成果密集的战略规划。其政治属性特别鲜明,特别突出,即是重大政治命题,又是今后一切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3、盛会确定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兼具政治性、创新性、时代性、人民性。“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未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要达到何种程度,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涉及到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无论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是一个纵向的深化,无论是新发展理念,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亦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划和目标中都进行了着重的强调和贯穿,同时又进行了升华。尤其是全会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是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总体来看,五中全会为我们做好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和要求,必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驰而不息的奋斗姿态,大力弘扬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二、下步打算

  1、敢字为先,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在更高的参照系中确立发展坐标和定位,对照先进,盯紧标兵,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达目标不罢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打破惯性思维,打破条条框框,对历史遗留问题敢于啃硬骨头,对发展制约瓶颈善于攻坚拔寨。对锐意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创新者撑腰鼓劲。

  2、干字当头,就是真干、实干、埋头苦干。

  一是围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苦干实干。五中全会精神为以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其一,冲刺四季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特殊时期用特殊办法,既埋头苦干,又开动脑筋、广开门路,把“硬功夫”和“巧办法”结合起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集中精力,把时间、财力、物力、资源要素,都聚焦到补短板强弱项上来,集中到各项考核指标进位争先上来,争取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其二,及早谋划明年工作。

  对明年各项工作要进行周密细致地谋划安排,特别是对明年的增长点、重点产业项目、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都提前考虑,把工作做在前头,为明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其三,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多听取各方面意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和政策变化,找准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的契合点,编制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划,尤其是抓住、用好历史机遇,科学谋划布局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大力培育优良产业生态,攻坚突破一批改革举措,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

  二是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苦干实干。着眼于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县正在谋篇布局“六个县域”建设,涵盖了动能转换、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等重点工作。下步的关键,就是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状,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持续用力,使每篇文章都有头有尾、善作善成、落地落实。

  三是围绕保障改善民生苦干实干。开展好正在进行的治污拆违、扫黑除恶“铁腕行动”,扎紧“出血口”,堵住“渗水点”;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卫计、就业、社保等民生事业,办好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更为重要的是,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让各级领导牵挂的黄河滩区、山区深度贫困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四是围绕践行“两山”思想苦干实干。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全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擦亮生态底色。

  3、甘字打底,就是甘心、甘愿、甘为人梯。不断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只要看准的事,不左右摇摆,不朝令夕改,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同时,还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重实干重实绩,让真干者有真事,让实干者得实惠,提振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各位领导,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目标鼓舞人心,我们将以不甘人后的拼搏、百折不挠的韧性、勇往直前的闯劲,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9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中国今后五年到十五年的发展画卷,这幅壮丽的盛世宏图令人鼓舞,令人兴奋。为深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了解各项决策部署,经济日报社、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最近共同主办首都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现在出版部分参加者的精彩发言,向读者请求。

  中共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李忠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主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以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政的重要方法。中共是中国的执政党。五年计划(计划)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有5年计划(计划)都是在中共中央统一的指导下制定的。从1953年开始,中国已经实施了13个5年计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8个计划,有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党的中央全会讨论通过五年计划(计划)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五年计划(计划)是计划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其任务和内容主要计划五年以上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比例关系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方向和任务。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一定时期的国际性国内形势,深层次掌握时代发展趋势和广大群众的盈利、愿望,根据制订方案策划建议的方式,确定每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特定时期的远景目标,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从总体规划和确定一定时期的国家发展方向、步骤和主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通过这样的建议变成宏伟的蓝图,变成全社会一致的行动,使全国和社会稳步有序地向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当然,党的中央全会通过的不是5年计划(计划)本身,而是关于制定5年计划(计划)的建议。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5年计划(计划)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因此,根据中央全会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将领导制定完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计划),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同时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议会议意见,最后全国人大会议决定通过。

  围绕中央全会的建议,中国共产党还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操作和管理方式,这些都是根据党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成为一定的惯例。全会建议通过后,进入正式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长期目标的阶段,此时有严格的程序和方法。这样的一套运营流程和方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充分体现了中共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体现了中共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管理中实施的这种方式具有显着的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领导,而且坚持人民主义原则。它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确保了规划(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它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需求,还满足了长期的发展目标和国家整体利益。它不仅统一了宏观的整体局面,也突出了问题的导向。它不仅在进行顶层设计,而且坚持对人民的问题。它反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管理体系优势的集中体现。

  (作者是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以科学技术自立支持国家创新发展。

  □汪克很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科学技术自立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的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学技术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学技术强国的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科学技术的自立,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大幅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将创新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自立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本身的自立自强,必须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来支持和保障我国产业和经济、国家和民族的自立自强。

  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来源。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学技术自立自强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创新国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科技实力稳步提高。但是,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革新实力和科学技术自立自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实现科学技术自立的最大瓶颈是基础研究弱,原创能力不足。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创新能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大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健全多样化支持机制。另外,基础研究具有不确定性,要区分科学和技术,不能直接将发展技术的构想、管理技术的革新方式转移到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正确稳定的支持,鼓励优秀人才挑战科学问题,致力于基础研究。

  实现科学技术自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学技术力量是很重要的。

  目前,中国创新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创新体系各单元功能定位不明确,合作性能低。一些科学研究院、大学和企业对自己的功能定位认识模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同质竞争、碎片化发展的地方政府在热点领域盲目增加科学技术投入,造成无序发展和资源浪费。与此相对,必须在顶层设计中合理定义各种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引导各创新单元集中在主要责任主体上,构建主体多样、定位明确、有序合作、合作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另外,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战略技术力量,就很难实现科学技术的自立。在世界科学技术最前沿和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科学研究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和地区创新高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在具体工作中,要遵循科学规律,依靠现有优势创新单元,持续支持,以长期工作为中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高标准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激发各种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持续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建立现代科学研究院治理体系,加强科学研究风格和学风建设,创造风格清新、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核心是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实现良性循环。

  围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加强重大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立足科技需求,科学选择创新方向和重点,构建自主可靠、安全可控、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在科学技术布局中,要考虑前瞻性和现实性、现在性和长期性、重点和全局性,瞄准重要前沿和重大战略领域,积极配置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战略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面对重大战略产业的发展,必须进行重要的核心技术攻击。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加强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着重于痛点、堵塞点,着力解决燃眉之急,围绕难点、要点,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

  提高科研产出的适应性,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换效果。我国科技创新存在高质量科技供不应求的问题,也存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畅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目设计和应用脱节,科技之花难以产生产业果实。与此相对,加强科研项目与需求方和产业链的正确对接,产生成果,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辅助等提高转移转换的效率和利益。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做好蛋糕促进共同富裕。

  □汪同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首次以全民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远景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共同财富,必须进一步扩大蛋糕,进一步分开蛋糕。《建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从做好初次分配、完善按因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等方面明确落实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重大举措。

  分配是形成国民经济循环的生产、分配、分销、消费四个环节的重要环节。生产创造的价值财富必须经过分配环节才能进入消费使用,分配结构直接决定了消费环节的内容,而且分配对生产结构和发展、更换机制等产生重要影响。总的来说,收入分配问题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从宏观层面看,主要处理国内生产总值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居民收入与公共收入的结构关系是收入分配环节的重要内容。收入分配结构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也是重要问题,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其表现形式不同。改革开放前,表现为积累率问题的现在,表现为居民可以支配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关系。处理这种比例关系,有利于经济平衡的稳定发展。处理这种比例关系,至少要把握两点。一是根据建议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中等收入组显着扩大的精神,有助于尽快形成和扩大稳定的中等收入组,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兼顾需求和可能性,兼顾国家短期和长期利益,实现平衡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上看,主要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毕竟要实现所有人的共同财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很多,处理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平衡效率和公平,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理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培养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收入分配工作的重点。本次《建议》还提出了一些具体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措施。这些充分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的坚定性和一致性。未来,我们将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到现场,从微观上切实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开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踏入现场,长期工作,向这个目标积极努力。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们一定要在十四五时期努力奋斗,保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最终实现。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倩:

  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

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研发强度,改善研发结构,增加对基础科学和底层技术的研发投入。

  二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展多元金融业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地区间以及产业间更有效的配置;等等。

  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主要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组成。未来一段时间,需在增加人们的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切实发力。

  四是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伴随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动能的变化,未来有高增长潜力的行业包括新兴工业、新消费产业、互联网产业和健康产业等。需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产业结构。

  五是切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一些中心城市产业功能过于集中,尚未形成和周边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未来,需通过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差异互补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义平: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意义重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往往由其资源禀赋所决定。大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条件建立起相对健全的产业链,因而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可以把内需拉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点。当然,我们强调内部可循环,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是不要外循环。选择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点,与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贸易并不矛盾。

  我国具备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的条件。今天的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完全有条件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可以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动态的、发展的、上升的,正是不断满足这种动态需要的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有利于对冲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并可能持续低迷。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有效恢复,保持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基本条件。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必将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激发出来,进而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前线杂志社社长 丁 力:

  深刻认识新形势新阶段新格局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深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新发展形势、所进入的新发展阶段、所构建的新发展格局。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唐立军:

第10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城市基层党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保证,是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党的建设高质量的重要保障。下一步,X区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巩固提升基层党建计划为统领,贯穿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这一主线”;

  抓好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三支队伍”;突出社区、“两新”、机关和学校“三个领域”;实施责任、素质、共建、旗帜、创新、保障“六大工程”,全领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不断强化。

  一、夯实基础,确保“两大功能”全面提升。

  一是强化政治功能发挥。按照上级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在采取干部带头讲、党代表主动讲、基层党员广泛讲的基础上,组织基层党组织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和党课教育,把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严格组织生活规范。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统一印发《党支部组织生活七项制度》学习手册,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现场演示,发文对“三会一课”内容进行全面规范。同时,整合辖区各类党建资源,着力打造不同类型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创新为民服务模式。按照“一社一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创建目标,采取年初定项目、年中抓管理、年底严考核的方式,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打造社区党建特色品牌,确保党员群众欢迎,取得“看得见、评价好、党员群众满意”的实效。

  二、激发活力,确保“两支队伍”作用发挥。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双推双评三全程”制度,严格发展党员,进一步优化党员比例结构;通过建立后备干部队伍机制,推动“两新”党组织书记与经营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2021年组织对全区机关、社区以及“两新”党组织书记,在X大学和市委党校分期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二是突出作用发挥。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亮身份、当先锋”活动,统一配发新党徽,并通过张贴“党员群像图”和摆放“党员先锋岗”等标识的办法,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各单位还采取党员挂牌上岗、为党员现场佩戴党徽、划分党员责任区等方法,激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创新教育平台。依托“X党建服务平台”,开发组织关系在线接转、“三会一课”线上调阅等功能,将“X组工”微信公众号功能扩展为X大版块X项内容,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业务办理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严格组织在线接转组织关系,调阅“三会一课”记录,受理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网上预约,推送政治生日短信,推送党建学习专题内容,增强组织工作的严肃性。

  三、加大投入,确保“两个保障”有力到位。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报酬和党建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城市社区和村改居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报酬分别由原来的X元和X元每月,提高到X元/月(含五险)和X元/月,同时确保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X万元以上。

  二是突出阵地建设。通过采取内部观摩、交叉观摩、示范观摩“三步走”工作模式,取得以观摩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的效果。按照年初计划,投入X万元,新建社区活动场所X个,改造提升X个,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X个。探索建立以党建为引领,以三社联动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公共服务标准化、便民服务信息化为标志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机制,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认真受理服务事项项,确保及时办结,提高群众满意率。

  三是强化工作落实。建立基层党建计划巩固提升工作例会制度,明确每月第一周召开工作例会并建立例会工作台账,通过一月一主题,赛进度亮成绩,查问题找原因,交任务抓落实,有效推动基层党建计划实施。

  四、补齐短板,确保“两个不平衡”有效解决。

  一是典型带动促提升。在机关、社区、“两新”、学校等领域精心培育党建示范点,并通过创新服务载体确保每个示范点都特色鲜明。拟培育“六化”工作法、“红色套餐服务”“党群联络点”“功能党小组”等特色做法,形成品牌效应助推城市基层党建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地企融合促双赢。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建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建立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十联十共”为抓手,定期印发《X区闲置厂房楼宇招商手册》,帮助企业共建招商渠道;利用X博物馆、X事迹展览馆、X展馆等,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将X号生活区活动中心改造成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

  三是共驻共建聚合力。全面实行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在人才、场地、教育和健康医疗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共享场地、物资等X个,促进资源和服务共享。同时,将社区内的“两新”及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区域党委管理,并通过全责管理、双重管理和跟踪管理等方式,确保党员作用发挥。截至目前,参与街道社区共驻共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X个,国有企业党组织X个,“两新”组织党组织X个。

  五、探索创新,确保“两个全覆盖”不留死角。

  一是织密组织网络。在街道社区成立区域党委,划分区域网格,成立若干网格党支部,在居民楼院成立楼院党小组,构建起由区域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组成的三级组织网络。同时,拓展基层组织领域,广泛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团建、工建活动,将党建触角延伸至各个领域,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是实施星级创评。探索创新“两新”党组织“星级创评、分类定级”工作,组织对2020年度在党建工作方面成效明显、社会影响较好的星级“两新”党组织进行表彰,并给予党建经费奖励,进一步激发“两新”党组织干事创业的热情。指导X公司党委和心理咨询师协会党支部,率先在“两新”党组织中建立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示范引领全区“两新”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结合机关党建工作实际,开展“亮身份、当先锋”活动,要求机关党员统一佩戴党徽,亮明身份,评选设立“党员示范岗”,真正让党徽亮出来,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员的形象树起来。同时,结合机关学校工作实际,计划打造卫健委“做忠诚卫士、铸健康盾牌”、X小学“红心向党、科学育人”等X余个特色党建品牌,以点带面促机关学校党建晋位升级。

第11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和xx组织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教育总体安排,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内容。作为组织部的负责人,通过学习,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就如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汇报一下我的认识体会、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学习体会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人才优先是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思想。早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人才培养是关键。作为管干部的组织部门,更要重视人才培养。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重视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提高党管人才的水平。

二、在加快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反思,对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感觉到在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和不足。

(一)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任职前,培训方式方法、内容较为单一,有些人员技能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求,未达到岗位需求,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开展培训。此外,培养过程管理不到位,致使个别职工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培训就是最大的福利,有抵触情绪,不想学、不愿学,得过且过,混日子。在与实际贴合方面,培训针对性不够。

(二)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先行人才评价标准缺乏针对性,对各类人才的个性评价差异缺乏研究,没有建立起分岗位、分年龄段、分职级大小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此外,评价手段较为单一,考评前、考评中、考评后的整个过程缺乏周密系统的制度设计和科学安排,缺乏统筹部署。特别是,注重静态考评、缺乏动态考评,注重结果透明、忽视过程透明。有时候,对考评结果的依据缺乏有说服力的比较分析,让被考评者口服心不服。

(三)人才运用机制不健全。在选人用人上,一定程度存在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习惯于“在少数人中选人”,导致一定程度损伤了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在干部选用程序上,群众参与度不够、民主范围不够广,导致“集体领导较为突出,民主酝酿不够充分”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体、按贡献为标准的利益分配机制,致使“按劳分配”做的不够到位。有时候,过分注重精神激励,没有在物质奖励上予以倾斜。还有的时候,奖励对象往往倾向于高层次人才,对基层一线的人才,工资增长机制仍未形成,各项保障还没有跟上。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针对以上查摆出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先学先行,提高觉悟。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组工干部应该成为党性最强的干部。因此,要认真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在本单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抓好“大学习”,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理解领会,做到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抓好“大宣讲”,把握好基调、把握好时度效,精心组织宣讲宣传和理论阐释,做到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抓好“大调研”,引导本系统各级干部结合宣讲,带头深入基层,做到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身入心入、知行合一。结合调研活动,对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摸排,进一步查明短板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二)聚焦短板,补齐差距。要抓好自身建设。对照查摆、调研发现的问题,坚持刀口向内、抓好整改,切实加强组织部自身建设。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从严治部贯穿自身建设始终,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不断加强部内政治、能力、作风和制度建设,使组织部门成为各部门的表率,组工干部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表率。

要把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把人才优先发展部署和实现在工作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一要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实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和持续开发。二要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才发展宏观调控,加快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实现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整体和谐,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促进人才资本优先积累。四要坚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要通过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三)狠抓落实,深化成效。坚持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纳入日常学习教育重点内容,推动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准确掌握全会精神。组工干部在组织生活会中要聚焦强化党性观念、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等问题,围绕谋划“十四五”发展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结合本系统实际研究落实举措,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坚定理念信念,提升自身能力,着力打造一流素质、一流作风、一流业绩的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第12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重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而且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来加以强调。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只有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实现党的对基层的领导力,才能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此,要着重提升基层党组织“五力”,即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先锋带动力、群众凝聚力、支撑保障力。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领导力。

  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和市委安排,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掌握党章的基本内容,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章情况的督促检查。

  二是加强党组织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以完善党组织实施有效领导、其他各类组织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的运行机制为重点,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发挥统筹协调和服务群众功能、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切实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为重点,强化国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重点,强化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有效维护群众各项合法权益为重点,坚持党建带群建工作。

  三是深入实施党支部建设工程。坚持和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按照规范化、示范化要求,深入实施党支部建设工程,着力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持续整顿后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水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带头参加,推动党支部主题党日的活动内容、方式和实效不断提升。持续深化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运用城市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健全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发挥巡察作用,持续整治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查处“小官贪腐”和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开展X专项斗争,坚决打击“村霸”,支持和保障村(居)民选好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按要求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继续选树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新组织体系,提升组织覆盖力。

  一是扩大农村(社区)党组织覆盖。加大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等重点领域中建立党支部的力度。推广“党建+”模式,以选派党建指导员、联建共建的方式,把党支部的工作手臂延伸到农业产业基地、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外出务工经商群体。拓展社区网格化党建。推动党组织覆盖社区、党小组覆盖网格、党员覆盖居民楼栋,将党组织和党员内嵌到网格中,将服务供给实现在家门口。推广在居民楼栋建立党员连心驿站有关做法,公示楼栋党员责任人职责及联系方式,增进党员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探索在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团体中建立党组织。

  二是统筹推进新兴领域党建。把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作为一个整体设立党组织,由街道党工委直接领导,在产权单位、市场管理部门、物业公司、骨干企业率先建立党组织,向入驻单位和商家店铺延伸。创新推进互联网业党建,对规模较小、党员较少的互联网业单位党组织,由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兜底管理责任。跨区域的大型互联网业单位党委下属的党组织,党员分散跨区域的,可突破时空限制,设立网络党支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构,加强产业集聚区等各类园区党建。根据入驻园区企业的类型、规模、层级和分布区域,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多种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并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在园区内员工居住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按照楼栋和党员工作性质、兴趣爱好、作息规律等,探索建立特色党支部和党小组。

  三是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基层组织体系。积极适应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发展变化,坚持做到新建经济组织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调整经营管理组织的同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配备经营管理人员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人员。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必须在企业章程或相关协议中,明确党组织设置方式、职责定位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洛阳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地企党建工作交流。按照“管人管党建相统一、管资本就要管党建”的原则,理顺市县属国有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实现企业党组织关系集中统一管理。

  三、锻造过硬队伍,提升先锋带动力。

  一是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以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为契机,坚持“三有三带”标准,采取村内“选”、上级“派”、社会“招”等多种方式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条件,列出不适宜任职的负面清单。建立一批功能配套、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基层干部示范教育基地,重点对换届后的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轮训。强化工作绩效管理,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做到奖优罚劣。拓宽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出路,加大关爱帮扶力度,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持续开展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等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注重发挥驻村指导帮扶作用。进一步健全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树立在农村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二是加强基层党务工作力量。重视抓乡促村作用,切实加强乡镇党委班子建设,配备抓党建工作的副书记,配强专职组织委员和组织干事,确保每个乡镇抓基层党建工作人员不少于4人。落实乡镇干部工作补贴等政策待遇,在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等方面进一步向乡镇倾斜。优化乡镇工作生活环境,全面完成乡镇“五小”建设。市县机关新招录的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有计划地安排先到乡镇挂职锻炼。

  三是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从严把好入口关特别是政治关,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双推双评三全程”制度,保证队伍源头质量。加大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工作,有序调控党员发展规模,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开展在职党员公开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跟踪联系、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工作。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

  四是严肃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支部组织活动不落实、不经常、不规范的问题。加大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作力度,用好用活“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创新组织生活、党员教育方式。同时,在流动党员聚集地,跨地域建立流动党支部,解决好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难的问题。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群众凝聚力。

  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困难。以提高阵地利用率和群众满意率为重点,落实村干部挂牌值班制度,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坚持支部引领,发挥好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服务群众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在群众生病、家人亡故等困难时刻,或娶妻生子的喜庆日子,及时提供帮助,着力提升服务的针对性。推行社区服务窗口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值班制度,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当场办结业务比例,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结合区域化党建平台,用好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开展组团式服务。加强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变“群众带着材料跑”为“网络带着信息跑”。

  二是拓展服务渠道。认真落实“一编三定”,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并公开公示,纳入民主评议党员范围。全面推行“双报到双服务”,坚持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推动市县两级机关党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对接社区居民群众需求,认领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督促评价机制。根据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组建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文体活动团队。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代表联系基层制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代表直接联系服务社区。

  三是推进“三社联动”。完善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支持和培育社会组织、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建立社工人才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制度。围绕社区居民需求开发设计社会服务项目,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逐步将适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益性、专业性、技术性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实现政府转移职能与社会组织服务有效对接。每个城市区须培育引进3个以上专业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基层治理。

  五、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支撑保障力。

  一是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

  落实好《关于巩固提升年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建立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

  二是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力争使全市40%以上村实现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等有利契机,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总结挖掘一批试点村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推进工作阵地规范化建设。着力将金融、医疗、文化、旅游、购物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项目引进党群服务中心,将阵地建设成为凝聚人心、提振人气的综合性开放式服务平台。开展以推动全市广大党员群众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为主要目标的新时代“三新”讲习所建设,按照有设施完善的讲习场所、有结构合理的讲习队伍、有丰富实用的讲习课程、有科学有效的讲习方法、有务实管用的讲习制度、有简明必要的讲习资料的“六有”标准,2020年底实现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加大对广大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力度。

  抓好基层党建,关键在创新,核心在做实。大家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开拓思维、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为聚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坚强组织保障,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13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11月2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会。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会议,就进一步深化学习、贯彻落实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深入学、深入悟,把学思践悟的成果转化为工作举措,为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不竭动力。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武,省政协主席李佳出席会议。

  会上,常委同志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交流学习心得,畅谈认识体会,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具体贯彻落实建议。大家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通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好,把各项工作谋划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进,完成好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历史使命。

  楼阳生着重对全会精神作了深入解读,并就抓好贯彻落实提出六方面要求。一要在学深悟透、思想武装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转型发展的领导能力、战略定力、斗争精神和专业化水平。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对标落实上见行动,不断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工作思路和举措,确保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山西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二要在谋篇布局、夯基垒台上下功夫,不断厚植转型发展新动能。着眼实现“转型出雏型”的重要阶段性战略目标,在“十三五”收好官的基础上,确保“十四五”谋好篇、开好局。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我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全力补上短板弱项,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三要在科学识变、紧抓机遇上下功夫,不断锻造转型发展新优势。当前全国各省呈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态势,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要强化战略机遇意识和紧迫感,把握机遇和挑战的辩证关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新发展格局机遇,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省更多产业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供应链中高端,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新发展阶段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水平崛起。四要在目标一流、创新驱动上下功夫,不断培育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围绕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培育产业生态,聚焦“六新”突破,强化创新驱动,贯通产学研用,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开渠引流,集聚先进生产要素,打造科研成果承接转化高地,让创新的种子在三晋大地生根、发芽、成长。五要在强化治理、标本兼治上下功夫,不断创造转型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着力创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深化“三零”单位创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履行好拱卫京畿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本质安全。六要在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众是转型发展的主体。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全省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水平、基本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变成现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会议决定,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于12月下旬在太原召开。

第14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今年两会期间,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面对面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新闻视频中看到习总书记对我省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深切感受他谆谆教诲中所饱含的殷切期望,洋溢着对全甘肃2600多万人民的关心关怀和深情牵挂,让人倍感亲切。

  全国最最贫困的“三州三区”中,甘肃就有临夏州和甘肃藏区,甘肃藏区又包含了甘南州和武威天祝县。在2020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要想不拖国家后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实现全面脱贫,甘肃的脱贫攻坚工作任重而道不远。在这个关键时刻,习总书记亲临甘肃代表团,专门对甘肃的脱贫攻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明确指示,无疑对我省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这个关键时期的重要讲话,我觉得更像是一场战前动员,建立起了所有参与到这次攻坚战中的干部群众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消除杂念,心无旁骛的投身入整个攻坚战的各个环节和万千岗位中去,而我作为这万千岗位中的一份子,深感光荣。

  作为一名80后,我算是身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上一辈人为我们营造了很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小时候对“扶贫脱贫”的概念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虽然家境普通但也没有经历过没饭吃、没衣穿的困境。记得那时候最感兴趣的还是从父辈、从老人口中听他们说起他们那个年代生活如何艰难,诸如买衣服要用票、买吃的要用票、买什么东西都要用票,对那些花花绿绿的一张张小票感觉特别神奇,对他们所说的买猪肉一定要抢到肥的才好而感到不解。后来慢慢长大,走出家乡,历练成长,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大,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和家乡的小县城一样,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着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在我们这个占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有着近14亿人口,虽然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各辈人的艰苦奋斗,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迅速下降,取得了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七成的瞩目成绩,但截至2018年我国贫困人口仍然有近3000万人,而我们甘肃省全省贫困人口数量截至2018年底仍有近110万人。我们的家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甘肃,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艰难的省份之一。这意味着对照总书记脱贫攻坚的标准,全省有近百万的人口愁吃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没有保障。原来贫困一直都在,不是我们岁月静好,而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几句话说的一针见血,字字玑珠。深刻的点明了脱贫攻坚战的发力方向、指导思想和战斗方式。的确,扶贫不能搞大水漫灌式,各家各户的情况不同,造成贫困的原因也不同,大水漫灌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因地制宜的精准帮扶,一户一策才是接地气的最有效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要先扶志气,扶贫要先扶智力,只有扶起来志气和智力,才能从根本上扶起贫困,才能保证脱贫不返贫,建立起彻底脱贫的长效机制。相信没有人甘愿过贫困日子,只是没有致富的信念和脱贫的办法,或者贫困的思想得不到改变,眼界得不到扩展。现在有了更加贴合实际的脱贫战略思想、攻坚方向、政策措施、顶层设计,剩下的就是我们广大基层干部如何去落实去执行的问题,所以习总书记最后谆谆教导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我们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看似与脱贫攻坚战没有关系,实则大有关系。做好各方面服务保障的本职工作,确保领导干部的生活保障和工作环境,让前赴后继扑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职工有房子办公、有车子调研,心无旁骛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实打实的扶贫工作中去,这就是我们这个岗位的价值。我们就是这场脱贫攻坚战众多后勤补给线中的一条,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作风将汇聚成整个补给线的战斗作风,好的作风将如涓涓细流灌注着这条补给线的生命力,使她越加强大。而我将以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做指引,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相信此战必胜,指日可待。

第15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7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通过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收获是很大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其中包含着一系列观点、论断、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正是具有真理的味道,越读越有味道,越学越往心里走,越往深里走,越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结合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照本职工作,检视不足和差距,认识更加清醒,行动更加自觉,责任沉甸甸,使命增强了。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表率作用发挥地不够充分。

  主要表现在:

  1、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认识和理解上还有偏差。对政治纪律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明确,认为政治规矩不就是党章党规吗,这次学习才清晰认识到,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十分重要的党内规矩。有些现象看着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但却是一种传统、一种范式、一种要求。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是自我约束的纪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分管部门和分管的干部,包括本人一定要监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得改,要从思想深处改正错误。

  2、经过学习,还是认识到本人在贯彻中央、市委、全总的重大要求和部署时,有时态度还不够鲜明,在不折不扣上做的还不好,有时存在有选择性执行,有时拿着“结合实际进行落实”这样的借口,选择好落实的、有基础的立即落实,不好落实的往后放放。与中央、全总对标对表还做的不到位,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反映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

  总书记指出,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严守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守好规矩,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只要出现这种问题,大家就要坚决纠正。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是,思想政治引领的方法和手段还是不够多,线下的传统的引领方式单一,无非是发通知学习,搞报告会、宣传会、大讲堂,当然这些也得搞,但是缺乏创新的形式,比如通过兴趣小组,成立职工学新思想交流碰撞会等形式增强互动性,这样引领的效果会更好。

  二是,在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上做得不够好。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是,自我革命精神欠缺,好人主义思想还明显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结合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本人反思在勇于自我革命方面还存在自我革命不经常、不主动的问题,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还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没有切实可行的招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自我革命本身就是对着问题去的,讳疾忌医是自我革命的天敌。怕就怕对问题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结果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变成大塌方。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以上是这次集中学习检视自己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经过深入思考,主要想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整改。

  一是夯实党性修养之“基”。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理解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要带头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通过学习实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二是补足理想信念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通过学习,我将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灵魂。力求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灯塔,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三是常用自我革命之器。要坚持刀刃向内,不断反省内省思想深处的问题,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并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分析,做到知耻而后勇、知止而后定。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坚持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要坚守精神追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要发扬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坚决反对好人主义。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稳心神、管行为、守清白。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不辜负党的重托、组织的信任和职工群众的期待。

第16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11月6日上午,中国人寿集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主持会议,中组部有关司局派员列席会议。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参加党委集体学习和抓好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围绕各自分管领域,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抓好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国人寿全系统的学习贯彻、认真谋划公司“十四五”改革发展,畅谈学习体会、深入开展交流、提出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历史交汇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中国人寿全系统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领会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开创中国人寿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王滨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人寿要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定标定位,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定标定位,在把握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大趋势中定标定位,在建成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的战略目标中定标定位,在新的发展阶段自觉担负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使命和责任,谋划好实施好公司“十四五”改革发展新蓝图,努力成为党和国家在金融保险领域最可信赖、最能依靠的重要力量。

  王滨强调,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公司“十四五”改革发展,要重点聚焦七个方面的任务和举措。

  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政策红利、扩大发展空间、拓宽发展路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做强做大健康养老业务,积极参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敏捷高效的产品创新机制和市场反应机制,服务人民所需、实现高质量供给。

  四是升级综合化经营。加快建成集团统一的综合金融销售平台与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利益分润机制,升级支持综合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集团一体化改革。

  五是突破科技化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和业务场景全方位融合,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技人员和费用投入,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六是优化国际化布局。紧跟国家战略实施的主线,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践中推进国际化,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加快推进海外机构改革,稳步构建“一体两翼”新布局,全面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七是坚持安全发展。更加重视风险防控,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系统观念提升风控能力,全面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派驻中国人寿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集团党委办公室、战略规划部、党委组织部、品牌宣传部、党群工作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范文(精选16篇)相关热词搜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范文(精选16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范文(精选16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fayangao/96533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