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

2016-01-12 08:52:2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一: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供大家学习参考。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一: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是巩固已学知识,拓展新知识的必要手段,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能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开展学生的智力。复习阶段做到有条不紊复习,按部就班地推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更系统化、完整化,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做好全面复习工作要有周密的计划,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此,在复习之前做出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把握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同时不断整合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不断完善,不断补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依人把本”的原则:复习要根据学生的现状,紧紧把握教材,把握新课标。复习不能离开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积累与深化。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利用心理激励效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要采用适当有效的复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3、“分层对待,梯次递进“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现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不同程度的目标,让每位学生都有复习的层次性目标,逐步实现一级一级的目标,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

4、“重基础,提能力”的原则,抓住数学基础知识,注重能力的提高。复习不仅是一个整合知识、储备的过程,也是提高知识量,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过程,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基础是“万木之根”,一切复习都要围绕基础进行。在抓基础的同时,不仅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实现能力的转化,这是复习的根本。在复习的设计与运行中,时刻要注意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依托此目标就有了一个核心,围绕核心复习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复习才会高效。

二、复习目标:针对全班的学习程度,初步把复习目标定为尽力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让优生率达到30%,及格率达到70%,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把平均分提高到100分以上。全班学生80%能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策略:“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

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复习措施:

1、理清知识脉络:全书按四个环节处理,运用表格形式,把各章的内容并列展示出来,形成系统的知识表,理清各章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全书的脉结构。

2、按章节串讲一遍:按全书的章节从前到后再认真解释一遍,在第一轮学习中,没有注视到的,和在学习练习中发现问题的知识环节要仔细地讲一篇,让学生形成更细的更准确的知识点。串讲时,采用边讲边提问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认真记忆。必要时要学生做好笔记。

3、抓住重点习题:在串讲的每一个环节之后,一定要做些练习,在备课过程中,把书中或练习册中的重点练习加以强化,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复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对于一些优生要给予较为有难度的练习,而对于一般的学生重点还是基础性的习题,做到“分层对应”,有针对性地复习。

4、章节小测:小测在复习中很有必要,能及时巩固复习知识,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每天个知识环节之后,都要进行小测,小测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反复训练,直至掌握为止。

5、难点强化:难点是复习的重点,把书中的难点进行整合归类,通过专项训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把难点的内容温习好。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对一些有难点的学习进行特殊的训练,特殊的要求,并把难点归类分析,形成习题进行强化性的复习。

6、专项训练:对于一些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采取专项讲解和专项训练的方式进行复习,讲解知识点,解答方法,进行专项的测试来完成专项复习的目的。

7、系统强化: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强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点,整合全章的内容,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点,以上级考试文件为准绳,把握新课标,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与训练。

复习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而并非为了考试,所以,复习要全面周到,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二: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考试临近,新课结束,为了使所教学生在期末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复习,查漏补缺; 先章后总,循序渐进; 先概念,后题目; 一步一个

脚印; 重基础,抓重点; 知识归类,形成体系; 紧抓课本,适当拓展; 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弱。有部分还没有真正完全适应

初中学习生活,表现出懒散、不善思考、不善总结、不在乎的思想,这样给成绩的提高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主要包括了《有理

数及运算》、《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基本的几何图形》四个章节内容。重点是。《有理数及运算》、《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三章内容。教材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小学知识衔接紧密;同时,注重了知识的趣味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也有一定的弊病,知识不够系统,不够严谨,课本上讲的和考题要求不接近。这样教师就必须补充相关内容,否则是很难应考的。

四、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

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五、复习重点

1、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

2、第4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3、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题。

六、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分单元复习,同时综合测试三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导学稿,收集各小组反馈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布置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测试:严肃考分考纪,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七、复习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

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规范解题书写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2、在复习应用题时增加开放性的习题练习,题目的出现可以是信息化、图形化方法形式,或联系生活实际为背景出现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有层次,难度适中,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3、重视课本中的“数学活动”,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防止命题者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编写相关“拓展延伸”的 探究性题型以及对例、习题的改编题。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前两年的统考试卷,基本把握命题思想,掌握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在每次测试后注重分析讲评,多用激励性语言,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这个题目不是讲过多遍了吗?你怎么还是错了,真是……”。相信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期末考生中超常的发挥。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

复 习 计 划

七年级数学组

2013 12 17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三: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初一数学备课组

复习是巩固已学知识,拓展新知识的必要手段,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能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开展学生的智力。复习阶段做到有条不紊复习,按部就班地推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更系统化、完整化,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做好全面复习工作要有周密的计划,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此,在复习之前做出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把握新课标“以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同时不断整合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不断完善,不断补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依生把本”的原则:复习要根据学生的现状,紧紧把握教材,把握新课标。复习不能离开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积累与深化。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利用心理激励效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要采用适当有效的复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3、“分层对待,梯次递进“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现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不同程度的目标,让每位学生都有复习的层次性目标,逐步实现一级一级的目标,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

4、“重基础,提能力”的原则,抓住数学基础知识,注重能力的提高。复习不仅是一个整合知识、储备的过程,也是提高知识量,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过程,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基础是“万木之根”,一切复习都要围绕基础进行。在抓基础的同时,不仅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实现能力的转化,这是复习的根本。在复习的设计与运行中,时刻要注意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依托此目标就有了一个核心,围绕核心复习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复习才会高效。

二、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内容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对于“实验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以“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等形式分散地编排于各章之中。

在体例安排上有如下特点:

1、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可供学生预习用,也可作为教师导入新课的材料。

2、正文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

3、适当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学栏目,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等提供资源。

4、每章安排了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或全章的复习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结果;“数学活动”也可供教师教学选用。

5、每章安排了“小结”,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

6、本书的习题分为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练习供课上使用,有些练习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有些练习是相关内容的延伸。

三、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整体学习素质较好,学生积极情较高。优秀生点20%,学困生有5名,大部分中等生学习态度较认真。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内容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女生在计算上稍强一些,而一些男生在空间形象感上稍强一些,所以,第一、二章的有理数和整式女生比较好,而第三、四章的列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男生则比较愿意学习一些。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需要进一步温习与训练。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心理觉得是第二遍,有不重视的心理。在第一轮学习过程中,第一章的有效数字、科学计数法和正负数的计算学得不扎实;第二章整式的同类项合并上有一定的困难;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学习不好,有些学生找不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第四章图形的认识中,对于余角和补角方面的计算有一些欠缺。

四、 复习目标:

针对全班的学习程度,初步把复习目标定为尽力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让优生率达到30%,及格率达到70%,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把平均分提高到60分以上。全班学生90%能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复习策略:

“先分后总”的复习策略,先按章复习,后汇总复习;“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习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仿真模拟”的复习策略,在总复习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六、 复习措施:

1、理清知识脉络:全书按四个环节处理,运用表格形式,把四章的内容并列展示出来,形成系统的知识表,理清各章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全书的脉结构。

2、按章节串讲一遍:按全书的章节从前到后再认真解释一遍,在第一轮学习中,没有注视到的,和在学习练习中发现问题的知识环节要仔细地讲一篇,让学生形成更细的更准确的知识点。串讲时,采用边讲边提问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认真记忆。必要时要学生做好笔记。

3、抓住重点习题:在串讲的每一个环节之后,一定要做些练习,在备课过程中,把书中或练习册中的重点练习加以强化,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复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对于一些优生要给予较为有难度的练习,而对于一般的学生重点还是基础性的习题,做到“分层对应”,有针对性地复习。

4、章节小测:小测在复习中很有必要,能及时巩固复习知识,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每天个知识环节之后,都要进行小测,小测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反复训练,直至掌握为止。

5、难点强化:难点是复习的重点,把书中的难点进行整合归类,通过专项训练和反复练习的方式,把难点的内容温习好。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对一些有难点的学习进行特殊的训练,特殊的要求,并把难点归类分析,形成习题进行强化性的复习。

6、专项训练:对于一些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采取专项讲解和专项训练的方式进行复习,讲解知识点,解答方法,进行专项的测试来完成专项复习的目的。

7、系统强化: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强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点,整合全章的内容,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点,以上级考试文件为准绳,把握新课标,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测试中发现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与训练。

七 复习内容及其时间安排

12月19日 有理数;

12月20日 整式加减

12月21日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12月22日 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2月23日和26日 综合模拟 综合试卷

复习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而并非为了考试,所以,复习要全面周到,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全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四: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跨入新的一年,我们的新课结束,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将在1月20日进行,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制定本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复习重点

1、《第二章有理数》:抓住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大小比较等这些重要的概念极其相关知识,以判断的形式为主进行复习,强化训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极其混合运算。

2、《第三章字母表示数》:重点是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难点是列代数式和去括号,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经过填空,判断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强化训练化简求值。

3、《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空间观念: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

内容标准: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5、《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三个定理和线段中点、角平分线等定义的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熟练地结合图形进行线段及角的和差倍

分的简单计算,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分单元复习,同时综合测试三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练习题,收集各学习小组反馈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布置适当的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测试:严肃考风考纪,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1月10日——1月11日,复习本学期各章知识内容。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

1、1月12、13日,综合测试1,讲评;

2、1月14、17日,综合测试2,讲评;

3、1月18、19日,综合测试3,讲评;其目的增强学生期末考试的信心。

4、1月20日,考前心理疏导,介绍解题的方法,学生自己复习,老师答疑。

五、复习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规范解题书写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2、在复习应用题时增加开放性的习题练习,题目的出现可以是信息化、图形化方法形式,或联系生活实际为背景出现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有层次,难度适中,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3、重视课本中的“数学活动”,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防止命题者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编写相关“拓展延伸”的 探究性题型以及对例、习题的改编题。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前两年的统考试卷,基本把握命题思想,掌握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在每次测试后注重分析讲评,多用激励性语言,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这个题目不是讲过多遍了吗?你怎么还是错了,真是……”。相信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期末考生中超常的发挥。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五: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二、复习目标:

1、整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与方法

2、在自己经历过的解决问题活动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问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与过程及所获得的体会,并选择这个问题的原因。

3、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让同学总结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六: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张店中学 七年级数学组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4、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5、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6、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二.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甲的图形经折叠后能否形成乙图的棱柱?如果能形成,回答:

(1)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有什么关系?

(2)哪些面的形状与大小一定完全相同?如果不能形成,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按顺序将上、下两个五边形折叠到所在长方形同侧,然后对着五边形的边依次折下去,就能形成右边的五棱柱。

(1)这个棱柱共有5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相同。

(2)五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一定完全相同,其侧面都是长方形,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注意:从展开图折叠成棱柱,得到的图形是唯一的,而把棱柱展开成平面图形,得到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

例题2: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否展开成如下图所示的图形?

分析与解:解答此类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要掌握一些技巧。(2)中有五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正方体表面不可能展开成这种图形。(7)中有七个小正方形,这就更不可能了。一般来说,有四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这条“线”的两侧各有一个小正方形,都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因此,正方体表面可以展开成(1)、(3)所示的图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或用手折叠可知,正方体表面也可以展开成(5)、(6)所示的图形,但不能展开成(4)所示的图形。即(2)、(4)、(7)不可能,其余都可能。

例题3:请你设计一种方法,用平面去截正方体使得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正方体相邻的三个棱上各取一点,使这点到这三个棱的交点距离相等,连结这三个点得到三条连结线,沿这三条连结线用平面去截,所得的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见下图

注意:做此类题目时,应先充分想象一下,然后操作,以保证正确性。

例题4: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甲、乙两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们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分析与解:本题可根据俯视图确定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列数,然后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

注意:从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时,应从左到右找每列个数最多的作为该排的个数。

例题5:如图,是由几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请在俯视图中的小正方形中填上该位置上的小立方体的块数。

分析与解:由主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行第1列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同

理可知俯视图右上角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由左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列中的两个正方形中都有两个小立方体。

第二单元(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端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1个端点。将线段向两端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有0个端点。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若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则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这时, AM=BM= AB

4、由两条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象叫做角。

5、1°=60′=360″

6、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就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7、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8、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9、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0、 如果两条直线_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2、过A点做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二、典型例题

例题1:如下图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可以读出的射线,分么?

分析与解:(1)直线有一条MN;

(2)线段有:线段AB、线段BC、线段AC;

(3)射线有:射线AB、射线AM、射线BC、射线BA、射线CB、射线CN。

注意:解题过程中,做到“分类”“有序”,“分类”的原则即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的方法是指从某点,某条线段开始有序地数。

例题2:(1)把25°24´36"化为度 (2)求80°2´24"×6

分析与解:

(1)度、分、秒化为度,应从秒开始,将36秒先单独列出

转化为分即36″÷60=0.6′再把24′+0.6′=24.6′转化为度即24.6′÷60=0.41º,最后 得25.41º。(2)有关度数的计算与有理数的计算方法同样,只是运

算的顺序与进制不同,具体如下:

注意:(1)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使用的公式是1′=()1"=()′;(2)的计算方法类似于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使用的是60进制,且度分秒的互化是逐级进行的,不能“跳级”。

例题3: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AOC=38º,求DOE的度数。 分析与解:注意(1)题中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COD=180º,这是由直线AB、CD相交于点O得到的。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来考虑,由 OE平分AOD,可得 AOE =DOE=AOD 例题4:学校进行校际广播操比赛,体育老师是怎样整队的?

1、全体立正,各排向前看齐,是为了什么?

2、以某一排为基准,各排向左、向右看齐又是为了什么?

3、以某一排为基准,各排成广播操队形散开(保持前后左右适当距离),这样的广播操队形整齐美观。为什么?

相平行,而且对角线上的所有同学所在队列也互相平行。

注意:通过学生熟悉的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几何美,同时能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有一定帮助。

例题5:如图所示,过O点分别作CB、AD的垂线。

分析与解:把三角尺的一边和AB重合,同时使另一边紧靠在O点上,沿这条边画直线就是AB的垂线,同理可以过O点作出CD的垂线。

注意:在用三角尺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时,必须把三角尺的一边(理解为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重合。

例题6:我们对钟表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是否注意过时钟、分针的相关位置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呢?

(1) 分针每分钟转6°,时针每分钟转0.5°;

(2)同一段时间内,分针所转的角度与时针所转的角度的比值等于12;由此,你能不能算出1点和2点之间,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重合?什么时候两针成90°的角呢?

注意:有关钟表问题计算,可以利用上述(1)、(2)两个规律来解决。

例题7:用七巧板拼图:

(1) 请用两副一样的七巧板拼出两个人见面互相行礼的图形,如下图(1)

(2) 请用三套一样的七巧板拼出两人打乒乓球的图形,如图(2)

分析与解:对组成七巧板的各种图形的正确认识是解该题的关键。

三、课时小结

1、本章知识是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对几何中的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线、垂线的含义进行研究,并结合生活常识给出了一些基本性质,使我们对几何基本图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本章学习不仅要求同学要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而且要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外作业

第三单元( 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

1.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4.规定了原点 、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 相反数 。

6.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 右边的数 的总比 左边的数的大;正数都大于0,都小于 0, 正数 大于一切负数 。

7.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 原点 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 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 加数 的符号,并把 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 较大 的绝对值减去 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9. 减去一个数,等于 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 0

11.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12.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 幂

13. 中,a叫做底数 ,n叫做指数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

二、典型例题

例题1:用“>”号连接下列各数:,-2.5的相反数,-3.8,3,-4的绝对值

分析与解:当多个有理数进行比较大小时,往往借助数轴,利用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来比较。可分别用字母表示各个数,再在数轴上表出字母对应的数。

A:0 B:-2.5的相反数 C:-3.8 D:3 E:-4的绝对值

注意:比较两个以上的数的大小可借助于数轴这一重要工具,把这5个数字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大到小的排序就自然完成了。

例题2: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相应集合的大括号中

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

例题3:计算:

分析与解:本题可先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简化的代数式,然后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注意: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时一定要注意每个数的性质符号不能改变,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解法是解题关键。

例题4:计算

分析与解:将题中的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以后,可发现本题能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注意:对于计算题,应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例题5:计算(-0.25)2002×42004的值

分析与解:

第四单元(字母表示数)

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_代数式;单独一个 数或一个字母也是_代数式。

2、在代数式中,字母前的数字因数叫做它的_系数______。

3、所含_字母_相同,并且相同_字母的指数__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_合并同类项_.

4、合并同类项法则:__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去括号法则:__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二、典型例题

例题1:用字母表示下面实际问题:

(1)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2)某服装标价为a元,按八折优惠出售,那么出售价是多少元?

(3) 下列每个图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的总数是S。按此规律,推出S与n的关系。

分析与解:

注意:(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时,必须弄清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数字与字母相乘,或数乘以含有字母的式子,一般省略乘号,并把数字写在前面;

(3)字母和字母相乘时,可以把“×”写成“· ”,或不写。

例题2: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分析与解:(1)先要找准同类项,然后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2)此题可以直接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求值,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

个括号里的式子都一样,所以可以像合并同类项一样对这几个式子直接合并。

注意:一般地在求代数式的值时,我们都要先看代数式是否可以合并同类项,如果可以,我们应先合并,再求值。

例题4:在如图所示的2003年1月份的日历中,用一个方框圈出任意3×3个数。

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

一、知识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把原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的形式。

6、本金+利息=本息和,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二、典型例题

注意:①解一元一次方程应认真观察其特点;②去分母时,不能漏乘无分母的项;③分数线不仅表示除号和比号,还起着括号的作用,因此去分母时,要去分数线,应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然后再去括号。

例题3:某同学用十字形框子套住日历中某个月的5个数,这5个数的和是125可能吗?为什么?注意:先按常规方法求出这5个数的大小,再检验是否合乎常理就行了。

例题4:有甲、乙两个容器,甲容器是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3;乙容器是圆柱形,底面半径为1,高为3,如果甲容器装满水,将其中一部分水倒进乙容器,使两个容器内的液面一样高,求此时液面的高。(为3.14,精确到0.01)

三、课时小结

1、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知识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习一元二次、一元多次及二元一次、二元二次等其它方程的奠基石;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也是其它方程解法的基础,其它方程的求解最终会转化成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方程的模型来解决。

四、课外作业

第二阶段:综合复习

1精心准备、.重点练习三份综合试卷

2.针对练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七:精品 七年级数学上册 重点难点 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复习

1.对于有理数a、b,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个数是()

①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②若a+b<0,则a与b异号

③若a+b>0,且a、b同号时,则a>0,b>0

④若|a|>|b|且a、b异号,则a+b>0⑤若|a|<b,则a+b>0

A.个B.2个C.1个D.0个

2.填在上面三个田字格内的数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A+B+C等于()

A.140B.148C.150

D.158

3.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寂静的山谷,驾驶员揿一下喇叭,4秒后听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设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x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B.2x4724340

D.2x4204340A.2x4204340C.2x4724340

4.如图,两人沿着边长为90m的正方形,按A→B→C→D→A……的方向行走.甲从A点以65m/min的速度、乙从B点以72m/min的速度行走,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将在正方形(

A.AB边上B.DA边上C.BC边上)D.CD

边上

5.如图,OB、OC是∠AOD的任意两条射线,OM平分∠AOB,ON平分∠COD.若∠MON=α,∠BOC=β,则表示∠AOD的代数式是(

A.2α-β)B.α-βC.α+βD.以上都不正确,…,6.观察下列数据,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7.下列单项式:-x,2x,-3x,4x,…2341920357,,,4916-19x,20x,…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2015个单项式是_______

8.如图,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积为12,则

x+y=

9.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12,…,则第2015

次输出的结果为

10.如图,∠AOB=∠COD=90,OC平分∠AOB,∠BOD=3∠DOE.试求∠COE

的度数.0

11.如图,线段AB上有两点M、N,AM:MB=5:11,AN:NB=5:7,MN=3,求AB

长度.

12.已知代数式ax5bx33xc,当x=0时,该代数式的值为-1.

(1)求c的值;

(2)已知当x1时,该代数式的值为-1,试求abc的值;

(3)已知当x=3时,该代数式的值为9,试求当x=-3时该代数式的值;

(4)在第(3)小题的已知条件下,若有3a=5b成立,试比较a+b与c的大小.

13.为节约能源,某单位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电费,用电不超过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费,如果超过14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费.若某用户四月份的电费平均每度0.5元,问该用户四月份应交电费多少元?

14.小刘和小周站在正方形的对角A、C两点处,小刘以2米/秒的速度走向点D处,途中位置记为P,小周以3米/秒的速度走向点B处,途中位置记为Q,假设两人同时出发,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8米,E在AB上,AE=6米,记三角形AEP的面积为S1,三角形BEQ的面积为S2,如图:

(1)他们出发后几秒钟时S1=S2。

(2)当S1+S2=14平方米时,小周距离点B

处还有多远?

15.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按月计算每户家庭的水费,月用水量不超过20m时,按2元/m3计费;月用水量超过20m3时,其中的20m3仍按2元/m3收费,超过部分按2.6元/m3计费.小

3

3信息一:这两个月的用水量都超过了20m;

3信息二:六月份的用水量比五月份多3m

信息三:这两个月的交费总金额是93元。

假设五月份小明家用水量超过20m3的部分为xm3,你能计算出小明家这个季度共用水多少立方米吗?

16.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4(b1)20,A、B之间的距离记作AB,定义︰AB=ab.(1)求线段AB的长AB;

(2)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PAPB=2时,求x的值;

(3)若点P在A的左侧,M、N分别是PA、PB的中点,当P在A的左侧移动时,下列两个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PNPM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判断出正确结论,并求其值.

17.某水果批发商欲将A市的一批水果运往B市销售,有火车和汽车两种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均为160元/时.其它主要参考数据如下:

运输工具

火车

汽车平均速度(千米/时)运费(元/千米)100801822装卸费用(元)18001000

(1)如果汽车的总支出费用比火车费用多960元,你知道A市与B市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吗?请你列方程解答.

(2)如果A市与C市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要想将这批水果运往C市销售.选择哪种运输工具比较合算呢?说明你的理由.

18.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

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等角的余角相等D.等角的补角相等

2.连续六个自然数,前三个数的和为2001,那么后三个数的和为()

A.2001B.2004C.2007

3.若x4,y5,且x>y,则x+y=()D.2010A.-1和9B.1和-9C.-1和-9D.9

4.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大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明同学再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小明离开4小时后水龙头滴了()毫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42A.1440B.1.44×10C.0.144×10D.1.44×10

5.数轴上点A,B,C,D对应的有理数都是整数,若点A对应有理数a,点B对应有理数b,且b-2a=7,则数轴上原点应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6.如图,为正方体展开图形,将它折回正方体,则点A会和下列哪两个面连接(

A.1和3B.1和4C.1和6

D.4和6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八: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1、正数与负数

①表示大小

②在实际中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③带“-”号的数并不都是负数

2、数轴  原点

正方向 ①三要素 单位长度

②如何画数轴

③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

3、相反数

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②a的相反数-a

③a与b互为相反数a+b=0

4、绝对值

①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距离,表示成|a|。

a (a≥0) ②|a|= -a (a≤0)

5、倒数

①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作互为倒数。

②a的倒数是1(a≠0) a

③a与b互为倒数ab=1

6、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

①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③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

7、乘方 ②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④立方等于经本身的数是±1,0

①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a²a²„²a=an

②底数、指数、幂

8、科学记数法

①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³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②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①准确数、近似数、精确度

精确到万位

精确到0.001 ②精确度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③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是什么位,这个数就精确到哪位。

④有效数字

⑤如何求较大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方法,一种用单位,一种用科学记数法

二、有理数的分类

1、按整数与分数分

正整数

整数 0 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

2、按正负分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有理数 0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讨论一下小数属于哪一类?

三、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种类有哪些?

2、运算法则(运算的根据);

3、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的根据);

4、混合运算顺序

①三级(乘方)二级(乘除)一级(加减);

②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进行;

③有括号的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④能简便运算的应尽量简便。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一)

1、下列语句正确的的( )个

(1)带“-”号的数是负数(2)如果a为正数,则- a一定是负数

0(3)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4)0C表示没有温度

A、0 B、1 C、2 D、3

2、最小的整数是( )

A、- 1 B、0 C、1 D、不存在

3、向东走10米记作+10米,则向西走8米记作___________

4、在- 22 ,π,0,0.333„„,3.14,- 10中,有理数有( )个 7

A、1 B、2 C、4 D、5

5、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合并在一起构成( )

A、整数集合 B、有理数集合 C、自然数集合 D、以上都不对

6、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数轴是一条直线; B、表示- 1的点,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

C、数轴上表示- 3的点与表示- 1的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

D、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或3。

8、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cm,若在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2005cm长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的整点有( )个

A、2003或2004 B、2004或2005; C、2005或2006; D、2006或2007

9、- 31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0、- a表示的数是( )

A、负数 B、正数 C、正数或负数 D、a的相反数

11、若|x+1|=2,则x=_______________;

12、若|x+2|+(y-3)=0,则2x=______________; y

13、若|a|+|b|=4,且a=- 3,则b=_________;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则a=b B、若|a|>|b|,则a>b

C、若a<b,则|a|<|b| D、若|a|=|b|,则a=±b

15、当a<0时,7a+8|a|=______________;

16、下列名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 )

A、(- 3)3与—33 B、(- 3)2与- 32 C、43与34 D、- 32与(- 3)+(- 3)

17、(- 2)2004+(- 2)2005=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某石油产量为1700000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19、近似数0.0302精确到______ 位,有__________个有效数字。

20、(-1)+(-1)2+(-1)3+„„+(-1)2005=__________________;

A、-2005 B、2005 C、-1 D、1

21、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2、用“<”符号连接:-3,1,0,(-3),-1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 24、已知1<x<2,试确定

m的绝对值为2,求 |ab|-cd+m的值。 m |x2||x1||x| 的值。 x2x1x

25、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秘示,

化简|a-b|+|b-c|-|c-a|。

五、课堂练习与作业(二)

1

、若两数之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

A

、同为正数 B

、同为负数 C、一正一负 D、无法确定

2、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错误的是( )

A、b+c<0 B、-a+b+c<0 c b 0 a

C、|a+b|<|a+c| D、|a+b|>|a+c|

3、若b<0,则a,a+b,a-b中最大的是( )

A、a B、a+b C、a-b D、还要看a的符号才能确定

4、计算( 111 )³(-12)=________________ 324

5、按如图所示的模式,在第四个正方形内填入的数字。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4=-4 B、(1224)=1 C、-(-2)2=4 D、-1-3=-4 39

7、计算(-1)2004+(-1)2004÷(-1)2005+(-1)2006的值是( )

A、0 B、1 C、-1 D、2

8、计算:-32-22=___________

9、计算:(1-2)(3-4)(5-6)„„(9-10)=__________

10、若x2=64,则x=______

11、(1+3+5+7+„„+2005)-(2+4+6+8+„„+2004)=________

12、6999999+599999+49999+3999+299+19=_____________

13、若a<0,则 a=_______ |a|

14、1+(-2)+3+(-4)+5+(-6)+7+(-8)+„„+2005=___________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负数;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C、0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D、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积为1

16、30-(-12)-(-25)-18+(-10)

17、[- 111111+(- )- +]³(- +) 643255

171118、(- 0.5)-(- 3 )+2.75 -() 19、- 19 ³6 4218

220、-52÷(-3)2³(-5)3÷[-(-5)]

21、-24-(3-7)2-(-1)2³(-2)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总复习

教学目标

1.准确地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

2.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解方程时所体现出的化归思想方法;

5.使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有一个总体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和解法步骤,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主要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九: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及章节练习

一:有理数

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3、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4、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5、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7、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8、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1、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2、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3、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4、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5、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6、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7、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18、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19、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0、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1、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

22、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几个单项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7、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8、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9、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三:一元一次方程

1、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还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2、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5、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7、应用:行程问题:s=v×t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 利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标价×折扣数×10%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息和=本金+利息

四:图形初步认识

1、 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几何体简称为体。

6、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1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12、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

1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14、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5、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9、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第一章练习

一、选择题

1.大于–3.5,小于2.5的整数共有( )个。 A.6 B.5 C.4 D.3

2.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为 ( ) A、正数 B、负数 C、整数 D、不等于零的有理数

3.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4.已知点A和点B在同一数轴上, 点A表示数-2 , 又已知点B和点A相距5 个单位长度, 则点B表示的数是 ( ) A.3 B.-7 C.3或-7 D.3或7

5.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 A.1是最小的自然数 B.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 C.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D.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22=-4 B.-(-2)2=4 C.(-3)2=6 D.(-1)3=1

7.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 同号,且均为负数

B. 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 同号,且均为正数 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8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10米 B.15米 C.35米 D.5米

二、填空题

1. -︱-3︱的相反数是_____

2.写出三个有理数,使它们满足:①是负数;②是整数;③能被2、3、5 整除。 、 、 。

3. 若a<0,b<0,则填―>‖或―<‖).

4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_____ 。

三、计算题 33+(-32)+7-(-3) -(+ 5)+(-8 ) (-80)÷2 ×(- 2)÷(-16)

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代数式x+2yz,3a,5x2+4x-1,1,x,mnp,,中有( )? (a)4个单项式,2个多项式 (b)5个单项式,3个多项式 (c)7个单项式 (d)8个整式

2下列各组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x与x (b)4xy2与-4y2x (c)x5y与x5 (d)4与-4

3与a-b互为相反数的是( )? (a)a+b (b)a-b (c)-b-a (d)b-a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5a3-6a3=-a (b)3a2+4a2=7a4 (c)7a+3a2=10a3 (d)a2+4a2=5a2

二.计算1. 7x-(5x-5y)-y=______. 2. -7x2+6x+13x2-4x-5x2=______.

3. 2y+2(-2y+5)-(3y+2)=______.

第三章练习题

1.根据―x与5的3倍和比x的 少2‖相等列出方程是( ). A.3x+5= -2 B.3x+5= +2 C.3

(x+5)= x-2 D.3(x+5)= +2

2. 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现在从乙队抽X人到甲队,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根据题意,得出的方程是( ) A、32+X=56; B、32=2(28-X); C、32+X=2(28-X); D、2(32+X)=28-X

3 一张试卷上有25道选择题:对一道题得4分,错一道得-1分,不做得-1分,某同学做完全部25题得70分,那么它做对题数为- A.17 B.18 C.19 D.20

4.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若x-1=3,则x=2; B.若 x-1=x,则2x-2=2x C.若x-3=y-3,则x-y=0; D.若3x+4=2x,则3x-2x=-4

5.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两倍,乙现在的年龄是 ( ) A.10岁 B.15岁 C.20岁 D.30岁

二.填空题1. x的三倍减去7,等于它的两倍加上5,用方程表示为_____________ 。

2. 若x=-4是方程m(x-1)=4x-m的解,则m= ________;。

3. 若2a与1-a互为相反数,则a等于_____________。

4.拉萨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内(含3千米)起步价为8元,3千米外每千米收费为1.8元,当你回家付出车费20.6元,设你坐出租车x千米?只列方程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32分)

1、解方程(1)2x+5=5x-7 (2)3(x-2)=2-5(x-2)

四.应用题

1.某地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记时制:2.8元/小时, (B)包月制:16元/月。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加收通讯费1.2元/小时。(1)某用户上网20小时,选用哪种上网方式比较合算?(2)当上网时间在什么小时时,两种上网费用一样多?

第四章练习题

一、填空1.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_____,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是_____ 度.

2一个角为23°,那么它的余角为_____、补角为_____

3.45°52′48〃=_________度,126.31°=____°____′____〃.

4.180°-56°42′32〃=_____________,25°54′÷3=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从正面看立体图形,可以知道立体图形的( ) A.长和宽 B.宽和高 C.长和高 D.长、宽、高

2.已知∠AOC=60°,∠AOB:∠AOC=2:3,则∠BOC的度数是( ) A.40° B.20° C.100°

D.20°或100°

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篇十: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2011.12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即将进入新的一年,我们的新课也马上就要结束,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将在1月4-5日进行,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制定本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基础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复习重点

1、《有理数的运算》:抓住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大小比较等这些重要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以判断的形式为主进行复习,强化训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其混合运算。

2、《字母表示数》:重点是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难点是列代数式和去括号,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经过填空,判断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强化训练化简求值。

3、《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三个定理和线段中点、角平分线等定义的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熟练地结合图形进行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4、《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题》: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分单元复习,同时进行综合测试。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练习题,收集各学习小组反馈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布置适当的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测试:严肃考风考纪,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12月26日——12月31日,复习本学期各章知识内容。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

1、1月3日,综合测试,讲评;其目的增强学生期末考试的信心。 2、1月3日,考前心理疏导,介绍解题的方法。

五、复习措施及注意事项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规范解题书写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2、在复习应用题时增加开放性的习题练习,题目的出现可以是信息化、图形化方法形式,或联系生活实际为背景出现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有层次,难度适中,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3、重视课本中的“数学活动”,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防止命题者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编写相关“拓展延伸”的 探究性题型以及对例、习题的改编题。

总之,在复习中我们要争取做到全面、细致,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归纳各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考试的能力,希望通过这几天时间的努力可以在期末检测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2011.12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期末复习计划 七年级期末考备考手册 期末怎样复习备考pp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备考计划"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jihua/1271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