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2016-01-12 10:54:5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一:政治 ...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一:政治

政 治 试 题

班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单项选择题

1 世界观是【 】

A 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 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D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

A 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B 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C 哲学就是世界观 D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3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的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问题 D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关系问题

4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是否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5 尼采哲学是【 】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唯实论 D 唯意志论

6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实践第一观点 C 经验论的观点 D 反映论的观点

7 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的特性,这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8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 】

A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C 是否承认世界的矛盾性 D 是否承认世界的存在性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 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C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1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联系问题上的【 】

A 唯物论 B 辩证法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12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13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

A 肯定和否定 B 量变和质变 C 运动和静止 D 同一和斗争

14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A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 事物是否发生数量增减 D 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15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

A 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B 真象和假象关系的一对范畴

C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一对范畴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6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

A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 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 前者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后者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D 前者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17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

A 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 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 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D 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18 相对真理是指【 】

A 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 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D 暂时正确的真理

19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 社会关系 B 社会意识 C 生产劳动 D 地理环境

20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

A 减少人口的数量 B 提高人口的素质

C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加 D 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21 决定一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 】

A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 B 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22 下列选项中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 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23 下列选项中全面反映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 】

A 为大众谋福利 B 保卫世界和平

C 镇压敌人反抗 D 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敌人入侵

24 国家的起源是【 】

A 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B 调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

C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5 劳动资料包括【 】

A 生产资料的总和 B 土地和人

C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各种生产手段 D 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

26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政治制度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7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

A 在政治上的根本对立 B 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 在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D 社会分工不同

28 社会基本矛盾是【 】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需要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9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 政治法律思想 B 哲学和社会科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物质关系领域

30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

A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1D 2D 3B 4B 5D 6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 A 15A 16D 17D 18C 19C 20D 21B 22D 23D 24D 25C 26D 27C 28D 29 C 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A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时代 B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D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E 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32 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 】

A 重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 社会历史根源 C 阶级根源

D 认识根源 E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A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B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的还是凝固不变的

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D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

E 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4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

A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D 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E 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35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在【 】

A 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B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C 本质能够通过感官直接感知 D 现象只能用抽象思维把握 E 本质与必然性、规律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36 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错误表现为【 】

A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 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C 认为人们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观念” D 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E 认为概念、范畴是先于实践、先于经验的先验东西

37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 】

A 群众路线的核心 B 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功失败的标准

C 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D 一切实际工作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E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38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

A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 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 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39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在于【 】

A 人们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C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E 生产关系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40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E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31ABE 32BCD 33ABE 34 ABCD 35 AB 36ABCDE 37CD 38ABCD 39 ABCDE 40  CDE

三、简答题

41 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答: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它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结构理论是人们关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的观点的总和。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是研究物质的共性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认识。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个性的,物质结构理论是对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认识。哲学物质范畴所反映的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不变的;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的,是相对的、可变的。

(3) 哲学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又以哲学物质范畴为指导。哲学物质范畴不断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物质范畴,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现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完成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样地,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要以哲学物质范畴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只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理论的指导,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才能对复杂事物和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42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答: (1)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 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离开同其他事物的联系,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根本无法存在的。因而唯物辩证法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3) 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是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4)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

43 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思想路线体系中,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具体表现为:

①物质世界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这就决定了一切认识和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或书本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符合实际。

②物质世界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从事实出发,透过其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达到实事求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相信实践的权威,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和惟一标准。

④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还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集中群众实践所形成的正确意见,并回到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44 简述道德特点及其作用

答: (1) 道德的本质。所谓道德,是指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或规范,它既包括道德思想观点,又包括在道德思想指导下的情感、情操和品格等道德品质。从客观方面看,是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则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从主观方面看,包括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

(2) 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不是由国家强制制定和强制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人们通过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3)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社会关系。道德是在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因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道德总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情感和信息,自觉地按照维护整体利益的原则,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中的行为,从而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得以正常进行。

四、论述题

45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高度统一的科学。

答: (1)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它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论证了实践在认识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强调理论要付诸实践,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体现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的科学性,又规定了它的彻底的革命性。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具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它以实践为核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彻底完备的哲学理论;其次还表现为它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还表现为它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阶级基础和保证。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而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一致的。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正确、越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越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发挥它的革命作用,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并能保证它的科学性;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能更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46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方法论意义。

答: (1) 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彼此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要素彼此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普遍联系具有多样的形式。各种形式的联系,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2) 普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对于我们理解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规律的高度揭示现实世界普遍联系的一般形式和本质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是从本质层次上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所以,只有掌握普遍联系的观点,才能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才能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一件工作,必须把它放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放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中,具体分析它的联系形式和特点,才能认识它的性质,发现它的运动发展方向和规律,才能做好工作。

(3) 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①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D.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B )

A. 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

B. 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C. 物质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 世界是理念的产物

3.相对静止是指(B )

A. 与运动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

B.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 与发展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

D. 不可测量的一种物质存在状态

4.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D )

A. 无限性

B. 有限性

C. 物质性

D. 不可逆性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指它的(A )

A. 客观实在性

B. 多样性

C. 运动性

D. 时空性

6.意识就其本质来说,它是(A )

A. 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 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物质

C. 一种神秘的主观现象

D. 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7.正确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D )

A. 提高人的素质

B. 发挥集体的智慧

C.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D. 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主要特征是(A )

A. 相对性

B. 抽象性

C. 实践性

D. 绝对性

9.辨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

A. 从原则出发

B. 从正确的理论出发

C.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从多数人的愿望出发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B )

A. 全部内容

B. 实质和核心

C. 惟一特征

D. 惟一范畴

1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D )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B. 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关系问题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问题

12.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 D)

A.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13.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D )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确定事物的质

C. 认识事物的量

D. 把我事物的度

14.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A )

A. 反映论

B. 能动的反映论

C. 科学的反映论

D. 机械的反映论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中包含(A )

A.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 必须接受实践检验的内容

C. 多数人所承认的内容

D. 在现实生活中有用的内容

16.所谓一元论就是认为(C )

A. 只有物质才是世界的唯一本原

B. 只有精神才是世界的唯一本原

C.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或者是物质或者是精神

D. 世界有两个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物质和精神

1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18.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C)

A.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B.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 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

19.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D )

A. 人的自然属性

B. 人的自身需要

C. 人类的共同特点

D. 人的社会关系

20.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A )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B.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C.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D. 经济上不占统治地位的人

21.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合理

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2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

A. 产品的分配形式

B. 生产资料所有制

C. 经营管理形式

D. 劳动者的素质

23.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属于(D )

A. 阶级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永恒范畴

D. 历史范畴

24.社会意识主要是对(A)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 社会各阶级利益关系的反映

D.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25.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于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是他们( D)

A. 掌握了宣传机器

B. 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C. 人才众多,力量强大

D. 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2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C )

A. 领导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B.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

C. 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

D. 劳动对象的深度和广度

27.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表明(A )

A.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B. 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

C.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 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形态

2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A )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 质变和量变的作用是相同的

D. 质变优于量变

2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表明(A )

A. 认识产生和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B. 实践创造了认识的必要条件

C. 实践沟通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

D. 实践提供了认识的物质手段

3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

A. 方向和道路

B. 过程和形式

C. 源泉和动力

D. 必然和偶然

3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C )

A. 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B. 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

C. 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 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

32.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是指(B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33.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 D)

A. 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 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 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D. 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34.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A)

A.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 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5.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C )

A. 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 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C.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6.揭开全部社会发展史奥秘的钥匙,马克思是在(C )

A. 自然演变史中找到的

B. 由猿到人的演变中找到的

C. 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的

D. 意识发展史中找到的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世界观是( )

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

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哲学就是世界观 D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的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问题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关系问题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是否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尼采哲学是( )

经验论 唯理论 唯实论 唯意志论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

唯物主义观点 实践第一观点

经验论的观点 反映论的观点

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的特性,这是( )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诡辩论的观点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是否承认世界的矛盾性 是否承认世界的存在性【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联系问题上的( )

唯物论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 肯定和否定 量变和质变运动和静止 同一和斗争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事物是否发生数量增减 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 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真象和假象关系的一对范畴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一对范畴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前者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后者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前者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 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相对真理是指( ) 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暂时正确的真理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社会关系 社会意识 生产劳动 地理环境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 减少人口的数量 提高人口的素质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加 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决定一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 )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 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下列选项中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下列选项中全面反映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 )

为大众谋福利

保卫世界和平

镇压敌人反抗

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敌人入侵

国家的起源是( )

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调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劳动资料包括( )

生产资料的总和

土地和人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各种生产手段

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政治制度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

在政治上的根本对立

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在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社会分工不同

社会基本矛盾是(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生产和需要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政治法律思想 哲学和社会科学国家政权 社会物质关系领域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时代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

重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

社会历史根源

阶级根源

认识根源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的还是凝固不变的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

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在( )

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本质能够通过感官直接感知

现象只能用抽象思维把握

本质与必然性、规律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错误表现为( )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认为人们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观念”

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认为概念、范畴是先于实践、先于经验的先验东西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 )

群众路线的核心

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功失败的标准

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切实际工作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在于( )

人们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生产关系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41、42每小题7分,43、44每小题6分,共26分)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和特点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高度统一的科学。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方法论意义。

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四:2015下半年青岛干部网络学院科级考试1

2015年度下半年科级公务员在线考试

满分: 100.0分 得分:74.0分

一 . 单选题(每题2.0分) 得分:34.0

1.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D) 正确

2.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要加强(A)、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正确

3.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

(D)开始实施。

4. 《饮冰室文集》是下列那个学者的文集?(C) 正确

5.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A)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正确

6.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 B)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正确

7. 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D)。 正确

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正确

9. 青岛市有权设定行政许可的国家机关有(A )。

10. 公务员对于上级违背公共利益的不良指令,具有(D)的权利。

11. 《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及周遍551平方公里的陆地租借给德国,期限为99年。这一条约的签订日期是( A) 正确

12.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 D),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 )

14.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B )行使。 正确

15. 债券市价随市场利率上升而下跌,这可认为是( D)。 正确

16. 组织结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C )。 正确

17. 1997年5月2日,卢某因协助外国人非法进入我国国境,被主管公安机关处以5日行政拘留。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这项处罚应当由(A )设定。 正确

1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B) 正确

19.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A)。 正确

20.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A)。 正确

二 . 多选题(每题3.0分) 得分:27.0

1. 公务员负责任的态度可以从(ABD )方面得到体现。 正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ACE ) 正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实现( )比2010年翻一番。 错误 正确答案:AB

4. 下面不是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国家有( AB) 错误 正确答案:AB

5.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今年工作,我们必须强化(AD ),把握好稳与进、转与接、新与旧、舍与得、出与进、面与点的关系,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正确

6. 下列事项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有( )。 BCD

7.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一路一带”倡议,它是指() 错误 正确答案:BC

8.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 )的生态文明理念。 ABC正确

9.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CD )”的论述,这“四个全面”凸显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 正确

10. 《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BC )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正确

11.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要体现(AD ) 正确

12. 公共政策执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错误 正确答案:ABCD

13. 项目的融资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对 (ABCD )的分析。 正确

14. 地方性法规( )。 错误 正确答案:AB

15. 1997年3月某单位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准备给予其没收无线电设备的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应向当事人告知的事项有(ABD )。 正确

三 . 判断题(每题1.0分) 得分:13.0

1. 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正确

AB

.正确 .错误

2. 坚持严格执法,因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

3. 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

4.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可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

5. 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正确

A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错误 B6.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正

7. 需要对环境迅速作出反映的组织应当实行集权化管理。 正确

A

.正确

A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错误 B.错误 B8. 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分析应该注意固定资产的投资总规模,规模越大越好。 正9. 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正

10. 十八大报告中首先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

11. 在组织中,最有潜力、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人力。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

12. “一带一路”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 错误 正确答案:B

A

.正确

.错误 B

13.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俗称“国安委”、“中央国安委”,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下属机构,于2013年11月12日决定成立。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

14. 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一定的变通规定。 错误正确答案:B

A

.正确

.错误 B

15. 国家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正确

A

.正确

.错误 B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五:2015年度下半年科级公务员在线考试

2015年度下半年科级公务员在线考试

满分: 100.0分 得分:74.0分

一 . 单选题(每题2.0分) 得分:34.0

1.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 正确

A. 减少人口的数量

C.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

量的增加

B.提高人口的素质

D.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2.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要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正确

A.公共服务

C.经济发展

B.组织动员

D.维护稳定

3.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 )开始实施。 错误 正确答案:D

A.reserved-41944x1F

C.reserved-42064x1F B.reserved-42005x1F

D.reserved-42125x1F

4. 《饮冰室文集》是下列那个学者的文集?( ) 正确

A.康有为

C.梁启超

B.

章太炎 D.王国维

5.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 )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正确

A.限制人身自由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较大数额的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

6.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 )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正确

A.

干部作风 C.评估机制

B.法规制度

D.惩处制度

7. 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 正确

A.危害性

C.

超常性 B.不确定性

D.不可转化性

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正确

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9. 青岛市有权设定行政许可的国家机关有( )。 错误 正确答案:A

A.青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C.青岛市李沧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B.青岛市人民政府

D.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

10. 公务员对于上级违背公共利益的不良指令,具有()的权利。 正确

A.无条件服从

C.

不合作 B.有条件服从

D.不服从

11. 《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及周遍551平方公里的陆地租借给德国,期限为99年。这一条约的签订日期是( )

正确

A.1898年3月6日

C.1894年7月25日

B.1897年11月14日

D.1883年12月14日

12.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正确

A.“制造质量年行动”

C.“技术改造行动

” B.“制造创新行动”

D.“中国制造2025”

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错误 正确答案:A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4.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行使。

正确

A.人民法院 C.

国务院 B.

公安机关 D.人大常委会

15. 债券市价随市场利率上升而下跌,这可认为是( )。

正确 A.

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B.

违约风险

D.市场风险

16. 组织结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

正确 A.

管理层次的复杂化

C.组织结构扁平化 B.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17. 1997年5月2日,卢某因协助外国人非法进入我国国境,被主管公安机关处以5日行政拘留。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这项处罚应当由( )设定。 正确

A.法律

C.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D.规章

1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正确

A.

以人为本 C.执政为民

B.发展

D.立党为公

19.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

正确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保障和改善民生 B.产业转型升级

20.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正确 A.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

当地公安机关决定 B.享有选举权、丧失被选举权

D.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法院决定

二 . 多选题(每题3.0分) 得分:27.0

1. 公务员负责任的态度可以从( )方面得到体现。

正确

A.底线的责任意识 C.积极的责任意识 B.

积极的责任意识

D.保守的责任意识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六:2015年度下半年科级公务员在线考试1-4

2015年度下半年科级公务员在线考试

满分: 100.0分 得分:74.0分

一 . 单选题(每题2.0分) 得分:34.0

1.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 正确

A. 减少人口的数量

C.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

量的增加

B.提高人口的素质

D.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2.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要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正确

A.公共服务

C.经济发展

B.组织动员

D.维护稳定

3.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 )开始实施。 错误 正确答案:D

A.reserved-41944x1F

C.reserved-42064x1F B.reserved-42005x1F

D.reserved-42125x1F

4. 《饮冰室文集》是下列那个学者的文集?( ) 正确

A.康有为

C.梁启超

B.

章太炎 D.王国维

5.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 )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正确

A.限制人身自由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较大数额的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

6.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 )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正确

A.

干部作风 C.评估机制

B.法规制度

D.惩处制度

7. 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 正确

A.危害性

C.

超常性 B.不确定性

D.不可转化性

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正确

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9. 青岛市有权设定行政许可的国家机关有( )。 错误 正确答案:A

A.青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C.青岛市李沧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B.青岛市人民政府

D.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

10. 公务员对于上级违背公共利益的不良指令,具有()的权利。 正确

A.无条件服从

C.

不合作 B.有条件服从

D.不服从

11. 《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及周遍551平方公里的陆地租借给德国,期限为99年。这一条约的签订日期是( )

正确

A.1898年3月6日

C.1894年7月25日

B.1897年11月14日

D.1883年12月14日

12.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正确

A.“制造质量年行动”

C.“技术改造行动

” B.“制造创新行动”

D.“中国制造2025”

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错误 正确答案:A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4.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行使。

正确

A.人民法院 C.

国务院 B.

公安机关 D.人大常委会

15. 债券市价随市场利率上升而下跌,这可认为是( )。

正确 A.

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B.

违约风险

D.市场风险

16. 组织结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

正确 A.

管理层次的复杂化

C.组织结构扁平化 B.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17. 1997年5月2日,卢某因协助外国人非法进入我国国境,被主管公安机关处以5日行政拘留。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这项处罚应当由( )设定。 正确

A.法律

C.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D.规章

1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正确

A.

以人为本 C.执政为民

B.发展

D.立党为公

19.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

正确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保障和改善民生 B.产业转型升级

20.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正确 A.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

当地公安机关决定 B.享有选举权、丧失被选举权

D.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法院决定

二 . 多选题(每题3.0分) 得分:27.0

1. 公务员负责任的态度可以从( )方面得到体现。

正确

A.底线的责任意识 C.积极的责任意识 B.

积极的责任意识

D.保守的责任意识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七:期末测试6

普宁三中2004-2005年度上学期高一政治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来,答在答题卡上。)

1.王某从银行取出工资,购买所需商品,这一过程体现的货币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 ⑴支票 ⑵信用卡 ⑶有价证券 ⑷ 汇票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⑴⑶⑷ D.⑵⑶⑷

3.2004年9月3日,美元兑换欧元的汇率为100美元=83欧元。假如某一天,汇率是100美元=89。372欧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元升值了 B.美元升值了

C.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 D.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上升了

4.新商品的上市价格往往较高,过了一段时间后,价格逐渐下降。发生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其根本原因是( )

A.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 B.新商品往往供不应求,老商品往往供过于求 C.生产同类商品的厂商之间在市场上激烈竞争 D.提供新商品的某家厂商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 5.某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该企业( )

①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②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③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大 ④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6.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 ()

A.价格,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值,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生产,使生产扩大或缩小 D.交换,使商品不能等价交换 7.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的有( ) A.生活用品 B.生产用品 C.生活必需品 D.高档耐用品

8.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这种消费观念( ) A.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B.是一种崭新的消费观,是消费的新潮流

C.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必将促进经济与生活发展 D.是超前消费、畸形消费

9.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观的正确认识是 () A.符合时代消费方向,应成为每一位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B.在预期收入稳定或允许的条件下,应大力提倡和鼓励

C.否定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应加强对这一消费群体的教育 D.是一种超前消费,国家应该禁止 10.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 A.控制消费品价格上涨 B.控制人口增长

C.增加收入 D.多印人民币,让人们手中的钱增多

某股份有限公司中,10家国有经济的股份占55%,10家集体经济的股份占15%,5家外资企业的股份占15%,5家私营企业的股份占10%,100人的个人股份占5%,并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权分明,运转协调。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企业的特点是 () A.该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该企业发行的股票可上市交易 C.该企业是一个国有控股企业 D.该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

1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扩大公资本的支配范围 B.股份制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

C.股份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D.股份制具有公有性,要大胆利用

1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搞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 ②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③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是 () A.完成劳动任务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C.提高职业技能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5.我国目前最大限度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是 () A.储蓄存款 B.公司债券 C.政府债券 D.公司股票

16.“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针对的是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①流动性 ②收益性 ③风险性 ④稳定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国债成为我国人民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新发行的国债出现了热销的场面,200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决定,2003年我国继续发行1400亿元的国债。据此回答17-18题 17、国债是中央政府代表国库发行的债券,主要用来 A.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筹集资金

B.弥补国库暂时性资金不足,平衡财政收支 C.为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保障资金

D.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筹集长期贷款

18.在我国,国债之所以会出现热销的场面,是因为国债 () A.在各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最小

B.以定期取得红利为补偿条件,其安全性强 C.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

D.由国家信誉和财力为担保,信用度高

19.下列关于商业保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B.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分红保险三大类

C.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D.是投保人转移风险、降低自己损失的一种手段

20.居民用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取收入。所以居民购买股票是 ()

A.一种消费行为 B.一种投资行为 C.一种投机行为 D.一种储蓄行为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据此回答21—23题。

2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最终原因是()

A.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D.我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22.下列属于非按劳分配的有 () ①按个体劳动所得②技术、信息、管理参与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 A.实现社会公平 B.提高经济效益 C.体现平均分配 D.防止两极分化 24.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体现了我国 () A.真正按劳动的数量决定劳动报酬 B.重视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C.重视防止收入悬殊的出现

D.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25.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②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④效率和公平可以等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这表明()

①我国实行有利于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制度②过高收入是不合法收入③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3年我国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国财政收入21691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全国财政支出24607亿元。据此回答27—29题。

27.国家财政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税收 D.预算 28.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29.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C.企业生产的扩大 D.个人购买力的大小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A.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B.更好地发挥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

①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②三大差别扩大的趋势根本扭转 ③基本实现工业化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了经济融和

B.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联系的趋势 C.是指生产要素不受任何限制,在全球自由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 D.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33.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然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从设计到装配,竟涉及8个国家。这反映了 A.生产的全球化 B.市场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贸易的全球化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34.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 () A.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B.借鉴他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C.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D.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国内出口或合作开发资源 35.实施“走出去”战略,意味着 ()

①调整我国对外贸易进口结构,出口大于进口②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 ③减少吸引外资,加大对外投资④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

二、 非选择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农民王某,一家五口人,1976年全家收入300元左右,全家住两间土屋,从生产队里分的口粮仅够吃十个月,家中值钱的大件只有一台收音机、一台缝纫机。现在,他家年收入粮食4000公斤,还养了猪、牛、羊等;一个儿子上大学,年收入1.8万元,盖了一座三层小楼,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还安装了电话。

(1)王某一家的家庭消费在改革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4分) (2)什么原因使王某一家的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2分) (3)在当前情况下,王某一家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4分)

2、2004年4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偷税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偷税罪判处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罚金710万元,以偷税罪判处被告人靖军有期徒刑三年。 (1)有人认为“偷税就是偷大家的钱”,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5分)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打击偷税行为?(5分)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只会拉大南北差距”,对此你如何认识?(5分) (注:南北差距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2)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的全球化?谈谈你的看法。(5分) 普宁三中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政治期末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70分)

二、非选择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1)王某一家的消费内容和消费目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不仅生存资料完全解决,而且发展资料消费已占一定比重,享受资料也比较丰富。这说明生活质量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2)根本原因使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国家经济水平有很大提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王某一家的家庭收入有大幅度增加,这是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

(3)做理性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该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1) 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偷税必然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

②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偷税必将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偷税就是偷大家的钱。

(2)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否则将收到法律制裁。

②偷税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会造成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八:2015年度下半年科级公务员在线考试全48页(青岛干部网络学院)

2015年度下半年科级公务员在线考试

满分: 100.0分 得分:74.0分

一 . 单选题) 得分:34.0

1.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 正确

A. 减少人口的数量

C.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

量的增加

B.提高人口的素质

D.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2.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要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正确

A.公共服务

C.经济发展

B.组织动员

D.维护稳定

3.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自( )开始实施。 错误 正确答案:D

A.reserved-41944x1F

C.reserved-42064x1F B.reserved-42005x1F

D.reserved-42125x1F

4. 《饮冰室文集》是下列那个学者的文集?( ) 正确

A.康有为

C.梁启超

B.

章太炎 D.王国维

5.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 )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正确

A.限制人身自由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较大数额的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

6.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 )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正确

A.

干部作风 C.评估机制

B.法规制度

D.惩处制度

7. 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 正确

A.危害性

C.

超常性 B.不确定性

D.不可转化性

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正确

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9. 青岛市有权设定行政许可的国家机关有( )。 错误 正确答案:A

A.青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C.青岛市李沧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B.青岛市人民政府

D.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

10. 公务员对于上级违背公共利益的不良指令,具有()的权利。 正确

A.无条件服从

C.

不合作 B.有条件服从

D.不服从

11. 《胶澳租借条约》将胶州湾及周遍551平方公里的陆地租借给德国,期限为99年。这一条约的签订日期是( )

正确

A.1898年3月6日

C.1894年7月25日

B.1897年11月14日

D.1883年12月14日

12.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正确

A.“制造质量年行动”

C.“技术改造行动

” B.“制造创新行动”

D.“中国制造2025”

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 错误 正确答案:A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4.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行使。

正确

A.人民法院 C.

国务院 B.

公安机关 D.人大常委会

15. 债券市价随市场利率上升而下跌,这可认为是( )。

正确 A.

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B.

违约风险

D.市场风险

16. 组织结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

正确 A.

管理层次的复杂化

C.组织结构扁平化 B.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17. 1997年5月2日,卢某因协助外国人非法进入我国国境,被主管公安机关处以5日行政拘留。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这项处罚应当由( )设定。 正确

A.法律

C.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D.规章

1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正确

A.

以人为本 C.执政为民

B.发展

D.立党为公

19.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

正确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保障和改善民生 B.产业转型升级

20.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正确 A.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

当地公安机关决定 B.享有选举权、丧失被选举权

D.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法院决定

二 . 多选题(每题3.0分) 得分:27.0

1. 公务员负责任的态度可以从( )方面得到体现。

正确

A.底线的责任意识 C.积极的责任意识 B.

积极的责任意识

D.保守的责任意识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九:毕节人口与计划生育复习题

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50分。

1、______年___月____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颁布第63号令予以公布。

A、2000年12月29日 B、2001年12月29日 C、2001年10月29日

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首次以国家_____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

A、法则 B、法律 C、宪法

3、 公民有生育的权力、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_____。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4、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_____个子女。

A、二个 B、一个 C、三个

5、任何_____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费用。

A、单位和个人 B、团体和组织 C、机构和个人

6、_____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公益性宣传的义务。

A、宣传部门 B、大众传媒 C、社会团体

7、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________。

A、捐助 B、帮助 C、资助

8、实行计划生育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___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A、基本项目 B、免费 C、有关

9、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____保障办法。

A、养老 B、医疗 C、社会福利

10、《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共_____章条。

A、7章47条 B、6章40条 C、8章48条

11、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____倍以上___倍以下的罚款。

A、二倍以上十倍以下 B、三倍以上十倍以下 C、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12、我国已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___的历史性转变。

A、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B、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C、高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13、我国计划生育的历史实践证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______。

A、稳定生育政策 B、人口增长缓慢 C、人口过快增长

1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少出生了____人口。

A、3亿多 B、2亿多 C、1亿多

1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范围包括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的_____服务。

A、生殖健康 B、生殖科学 C、生殖保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____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1年12月29日 C、2002年1月1日

17、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是____共同的责任。

A、各级政府 B、全党全国全社会 C、全社会

18、到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_____以内。

A、15亿 B、14亿 C、16亿

19、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A、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

B、以宣传教育为主、综合服务为主、科学管理为主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

20、"人口增长要控制,应该立法",这是哪位领导人讲的?

A、毛泽东同志提出的 B、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C、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一、什么是计划生育?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后,为适宜客观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在全社会采取的调节生育行为的总称,即;在公民中

实行有计划的控制生育,实行人类生产的计划控制。特点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统一的人口计划,家庭按照国家的生育政

策生育子女。繁衍后代,把人口规模控制在国家人口计划范围内,实现人口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

护相协调。

二、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调节人口的增长速度;

{2}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三、什么是控制人口数量?

是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环境。

四、实行计划生育的核心内了容是什么?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五、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使人口数量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2002年9月1日开始施行。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七、《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1998年7月27日开始施行。

八、“三为主”工作方针: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

九、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朱镕基

十一、生育第一胎的夫妻,应在分娩前申请领取计划生育证。

十二、计划生育的性质?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助政府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人口与、经济、

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的

全国性非营利群众团体。

十三、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0年5月29日。

十四、我国在1982年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确保实现“双降”目标的意见

(2011年6月30日)

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贵州人口总量已严重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问题在贵州具有特殊重要性。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及省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继续降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作为主要目标,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人口问题事关全省“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口总量大、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贫困人口多,是贵州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人口问题是最大的发展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扶贫开发的成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要上“三个大台阶”(即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实现生产总值翻番和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的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同时必须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均占有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把思想统一到人口问题事关全省“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高度上来,深刻认识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发展经济、社会管理、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一起抓,加强战略研究,加强政策统筹,加强工作协调,加强任务落实,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计生工作。

2.全省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全省少生1700多万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十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一五”继续保持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省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然较高,人口数量、素质不适应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新要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未富先老”问题进一步凸显。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制约,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家庭

幸福、民族繁荣和社会进步。

3.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是:有的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对人口计生工作认识、重视不够,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落实,“一票否决”执行不力;工作问效、问责措施不到位,执行政策不严,财政投入不足,基层干部队伍不稳定,部门综合治理责任不落实;有的地方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对政策外生育、早婚早育控制不力,重点难点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工作发展严重滞后;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管理缺乏有效措施;农村群众普遍存在生育二孩、生男孩的观念,公共民生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衔接、兼容不够,“少生多受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仍是“天下第一难事”,决不能盲目乐观、麻痹松懈。人口计生工作的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十二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奋斗目标

4.“十二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奋斗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和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把继续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作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从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强化监督、综合施治等方面,全面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坚持工作目标从高、控制指标从低、依法管理从严、利益导向从优,确保实现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双降”目标,同时落实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其他各项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创造相适应的人口环境。到2015年,全省人口控制预期目标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6‰以内,工作目标从严下达执行;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与合理分布。

三、坚持依法管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5.加大依法治理生育秩序的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人口,坚决控制政策外生育,大幅度减少早婚早育。凡违法生育的,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在法规政策规定期限内未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停止工作、停发工资,直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为止,其间停发的工资不予补发;公民不按法规政策规定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或者出租房屋不执行房东登记报告制度的,不得享受各项优惠奖补政策,直到落实为止,其间停发的补助不予补发。共产党员违法生育的,一律开除党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违法生育的,予以开除;党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其他政策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公民违法生育的,不得报考国家公务员、不得竞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担任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已担任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的,责令其辞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违法生育的,其企业不得评为先进、模范企业;社会公众人物违法生育的,公开曝光和依法处理;出现违法生育的单位,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其主要领导人不得晋级、晋职。

6.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务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人对人、面对面、心连心、手拉手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加大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少生快富等新型婚育观念。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避免因计划生育执法不当引发的恶性案件和其它严重违法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和在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全面推行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实现群众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7.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对已婚育龄群众婚姻、怀孕、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篇十:土地管理作业

第一次一、论述1、土地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土地,作为生产资料,与其他生产资料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5)土地利用的永续性;2、 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区别与联系?答: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联系: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土地资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土地作为自然要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 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区别: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土地资产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其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二、单选题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 )年。C:302、下列哪项是土地管理计划职能的核心( )B:决策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C:图斑4、下列哪项是土地所有权的核心( )D:土地处分权5、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是指( )C: 土地征用第二次一、 论述1、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实行用途变更许可的一项强制性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定性控制、定量控制、定位控制、定序控制。2、什么是地籍管理?地籍管理的任务是什么?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地籍管理的任务是:(1)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何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服务。(2)为维护何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3)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4)为土地管理服务。二、 填空题1、 管理原理可以归结为四大类,即(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与效益原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 土地登记,按登记的时间和任务不同,可分为(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两种。3、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一般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

让)、(转让)、(出租)和抵押等。4、 按照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土地分等定级可以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5、 土地管理目标按管理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土地管理目标、(中观)土地管理目标和微观土地管理目标。第三次一、 论述1、 简述土地储备制度在土地市场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答:1、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通过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政府掌握了城市土地的"统一收购权”和"垄断供应权”,土地储备中心成为代表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上供应土地的惟一渠道和机构,实现了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垄断土地供应的目标。2、盘活企业存量土地资产随着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市区土地实行统一收购,土地储备中心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需要做出整体规划,在土地储备体系中进行土地和资金平衡,加快企业存量土地资产盘活的进度。3、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市区旧城改造在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实行规划优先的政策,加上集中统一的前期开发和土地整理,城市规划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可以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提高城市士地资源配置效率。4、增加政府土地收益根据土地储备制度实行存量土地统一收购和垄断供应,可以有效杜绝土地隐型市场和灰色交易,提高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的比例,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2、什么是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具体包含哪些内容?答1、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通过土地利用管理,确保土地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也就实现了土地管理的总目标。2、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农用地(含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开发、利用(供给)、保护;(2)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供给)、保护;(3)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供给)、保护;(4)对各类土地开发、利用(供给)、保护进行管理。如编制和实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监测、监督,采用地租地价,地税等经济杠杆对土地开发利用进行调控等。二、填空题1、根据近代地租实体―超额利润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地租可区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2、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3、下一年度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应当于每年(11月20

日) 前报国土资源部,而报国务院批准编制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当于上一年度(12月10日)前报国务院批准。4、土地的功能是(负载的功能)、(养育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和储蓄和增殖的功能。5、在土地管理方面常采用的经济杠杆有地租地价杠杆、 财政杠杆 、(金融杠杆)、(税收杠杆)。6、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第四次一、 论述题1、城市土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整个土地市场。一方面,一级土地市场供给和土地价格对二级市场的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具有决定性作用,若一级市场运行不规范,二级市场运行无序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又会反馈到一级市场,从而调节一级市场的供给和价格。这就形成了城市土地使用权流动和信息传导的闭合系统。区别:从市场层次来讲,城市土地市场可划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1)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是指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让与城市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反映的是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我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政府是土地一级市场惟一的供给者,所以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是一种垄断性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存在三种交易方式:出让、出租和入股,其中,出让是一种较常用的交易方式,它又包括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种方式。(2)城市土地二级市场是指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将剩余年期的土地使用权让予其他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反映的是土地使用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与一级市场不同,二级市场土地供给者不是惟一的,所以城市土地二级市场是一种竞争性市场。我国城市土地二级市场主要存在四种交易方式:转让、转租、抵押和入股。2、简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深化改革的建议。答: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和非农用地使用权。 现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转换,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现象。从流转的情况来看,主要有转包、租赁、"四荒”拍卖、承租转包或返包、转让、入股等形

式。 存在问题: 1)存在土地强制流转损坏农民利益的现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从幕后走向前台,并且速度明显加快,但存在不少违背农民意愿,损坏农民利益的问题。 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是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必要的引导。二是土地流转不规范,缺乏契约约束,农户委托集体经济组织缺少农户委托书,统一发包中由于对预期增值认知不清或漠视,造成对农民、集体利益的损坏,甚至剥夺农民承包权,造成不稳定因素。 3)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制约着土地流转。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决定了农民不能轻易离开土地。 4)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缺少中介服务机构。土地流转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乏一个由上到下网络状的中介服务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土地流动渠道不畅,范围窄。 改革建议: 1)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化建设。一是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二是明确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三是考虑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防农村环境遭受破坏。同时,摸索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做到职责明确,手续完备,合同规范。 2) 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群众自愿的原则;再次是依法有序的原则;最后是规范操作的原则。 3)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第一,适当进行宣传引导。第二,努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向。土地流转的方向应尽量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第三,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第四,加强对市场机制的培育和监督。 4) 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建议在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内部设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管理职权,对土地的用途、项目、面积、价格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土地流转过程实行监管,提高工作透明度,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更趋优化、更加有效、更为合理。 5)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依托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为流转双方提供法律、政策帮助,收集土地流转信息,为土地流转搭建平台 三、 单选题1、在土地管理系统中( )是核心D:土地利用管理2、农用地保护的重点是:( )B:耕地3、以下哪项不属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 )B:出售4、下面哪项为按照地籍的特点和任务进行的分类?

C:初始地籍5、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方式的是:( )B:转让第五次一、论述1.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谈谈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爱能力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将土地资源置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巨系统中综合考虑,对其的利用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首先,要树立土地是一种稀缺自然资源的观念,如何支配、使用它,关系到人类当代和后代的生存,福利和幸福,保护土地是当代人的责任。其次,要树立土地、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的系统观,将通过对土地、环境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来实现发展的现象,转变为既能促进发展,又有利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二)实现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三)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a.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b.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c.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d.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e.消除贫困2.你认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革?存在问题:1、征地范围模糊,征地权力滥用。2、征地程序不规范,导致地方政府征地行为扭曲。3、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甚至引发社会矛盾。4、农地产权界定不明确,农民对土地的权益缺乏控制。改革方向:1、从立法上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控制征地规模。2、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农民,切实发挥补偿作用。3、根据被征地面积大小确定安置标准,做到权利义务对等。4、细化征地补偿程序,尊重农民土地权利和民主权利。二、填空题1、土地分等定级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的划分体系。2、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形式:(挂牌), (拍卖 )和( 招标)。3、土地征用的特征:(一种政府权力);(强制性);(补偿性)4、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取的方式:(协议)、(招标)和(拍卖)。5、土地调查包括( 全国土地调查 )、(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6、为实现土地管理目标,提高土地管理效率,要综合用 (行政) 、(经济)和( 法律)技术方法。土地管理第六次作业论述第一题:1、土地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在我国,国家、集体、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土地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相关热词搜索:如何控制人口增长 上海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jihua/1301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