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国家课程计划

国家课程计划

2016-07-13 15:03:1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国家课程计划(共6篇)国家课程计划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国家课程计划
国家课程计划 第一篇

国家课程计划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

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各地要将实施过程中的情况、问题和经验,及时告我委基础教育司。

附件: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

本课程计划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本课程计划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注意教学要求和课业负担适当;从我国实际出发,注意城乡和各类地区的不同特点,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一、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

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的目标: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辩是非的能力。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的情趣。

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目标: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辩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课程设置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的规律设置课程。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学科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课时较少的短期课。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一)国家安排课程

学科:

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九科,有条件的小学可增设外语;初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十三科,还开设短期的职业指导课。

所有学科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此同时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并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学科教学的任务。

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

思想品德 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一般的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辩是非的能力。

思想政治 使学生初步明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我国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初步确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初步树立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国家观念以及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

语文 小学阶段使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和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掌握常用词语和一定的写字技能,会说普通话,会使用常用字典,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知识,学一点文言文,扩大识字量和常用词汇,较熟练地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受到较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数学 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和四则运算的技能,学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简易方程和珠算知识,学一点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一点统计初步知识、直观空间图形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外语 初中阶段开设英语或俄语、日语等,分两级水平:一级水平学习两年,掌握适量的基础知识,通过初步的言语训练,能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活动;二级水平是在一级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一年或二年,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经过进一步的言语训练,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继续学习外语打好基础。

社会 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社会事务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常识,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历史 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包括乡土历史)、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着重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 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掌握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我国地理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自然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常见的物体和现象,初步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与探索,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初步的观察、动手能力,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

物理 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掌握一些力学、电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 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几种最常见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生物 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关于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和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生物遗传、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懂得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

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体育 小学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增强体质,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朝气蓬勃和勇敢顽强的精神。

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进一步加强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竞争的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音乐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初步的感受和表现能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我国民族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一些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能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美术 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美术技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阶段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民间的、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劳动 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劳动技术 使学生掌握一些服务性劳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使学生适当掌握某些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职业指导 使学生了解关于就业和升学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地有关学校和主要职业的情况、职(专)业特点和不同职(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学习择业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能够根据国家需要及自身条件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的方向。

活动

本课程计划设置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

各项活动都要结合其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展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活动设置的基本要求:

晨会(夕会) 举行升旗仪式,进行时事政策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团队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交往的能力。

体育锻炼 进行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其它体育锻炼。使学生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科技文体活动 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由学生自愿参加。使学生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

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以及军事训练等活动。引导学生接触工农,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校传统活动 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学校自定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远足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地方安排课程

为了适应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情况,本课程计划设置了地方安排课程。地方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

(三)课程计划表

表一 学 年 时 间 安 排 表

【国家课程计划】

| 阶段| | | |

| 周数 |小学|初中| 备 注 |

|项目 | | | |

| 上 课 |34|34| |

|-------|--|--|初中最后一学年第二|

| 校传统活动 | 1| 1| |

|-------|--|--|学期上课减少2周,|

| 社会实践活动| 1| 1| |

|-------|--|--|毕业复习考试增加 |

| 期末复习考试| 2| 3| |

|-------|--|--|2周。 |

| 机 动 | 1| 1| |

| | | |包括寒暑假、农假、|

| 假 期 |13|12|节日假,可组织有意|

| | | |义的活动,但不得用|

| | | |于集体课。 |

| 总 计 |52|52| |

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实施细则
国家课程计划 第二篇

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实施细则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关于落实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和《大连市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我校将继续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大连市教育课程计划(试行)》的要求去做。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以下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1)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2)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 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根据我校的实际、教师的潜能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等方面的因素,积极、认真办好我校的校本课程,努力办出学校的特色。

二、课程的设置及具体安排

三、课程安排的说明

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复习考试时间为2周,学校机动2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平均每周3节,其中包括1节信息技术课(我校1-6年级均安排了信息技术课,另外还安排了1课时的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应用时间),,其余两节用于劳动或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个学习领域,以“融合”或“拖带”的形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综合实践可以综合使用,也可分散使用。

3.3-6年级每周的语文课时中安排1节写字课,一、二年级的写字课随语文教学同步进行。

4.学生每天保证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固定安排不少于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5.关于地方课程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国家课程计划】

重点”作为地方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地方课程的实施原则:

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地方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地方课程为独立设置的必修课。

地方课程的内容与科目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含交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地震灾害教育、防雷击灾害教育等)、公共卫生教育(含食品卫生、常见病预防、青春期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国防教育、人口教育、民族常识、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

另外,科技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可安排在科技中心集中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可利用期末学生考完试放假前期间集中进行;还要结合安全日(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周一)、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世界反毒品日(6月26日)、世界爱牙日(9月2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消防宣传日(11月9日)、法制宣传日(12月4日)等宣传活动,集中进行地方课程中的相关专题教育。

地方课程设置表【国家课程计划】

地方课程的实施要鼓励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和社会学习,构建以综合实践为主的实施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地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1)教师评价:侧重于教师在地方课程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2)学生评价:注重其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可采取考试、考查、汇报、表演、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方式。

2015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计划 第三篇

方案一: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机制。

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

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4.抓研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增加活动的频度,通过研讨课、评优课、教学技能比赛、多媒体课件评比、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科学课程的正常实施。

5.抓网络。开辟学科教学网站,及时掌握新课程实施的信息交流广大教师的观点、经验;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共

6.抓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利学课程的评价办法,边实施边完善。

7.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利用新课程实施的机遇,为教师搭好展示教学才能的舞台,努力培养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课程实施活动小组。

2.确定国家课程规定各类学科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领悟各类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在教坛新秀汇报课等常识教研活动中课,让教师感悟新课堂,进一步领会课程标准。

3.积极收集各地执教科学课的经验,收集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我校实施新教材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

前期:在继续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科学探究”的课型模式:

2.构建新型的学生学习常规;

3.课程资源的充实,包括优秀案例、教学素材等;

4.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

5.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6.学生的学业评价。

在前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技能的培训,切实落实各类课程的各项目标。充分发挥学校、课程活动小组成员和优秀教师的作用,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总结前期实施经验,写出前期实施总结。在总结前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照本学科的实施目标,将学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转化为新的研究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不断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展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展示教学新观点,交流教学经验。

(三)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本学科教材实施一个轮回的经验,编辑新课程实施的成果集。

方案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置

表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1为义务教育(1-9年级)课程设置,表2为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的要求,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本省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并报教育部备案。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决定。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3.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4.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些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5.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综合或分科课程,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以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的课程中。

7.1-6年级设体育课,7-9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7-9年级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8.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国家课程计划】

方案三:沙城第六小学课程设置及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艺术类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从而培养—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队伍。

5、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

四、工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刘玉红

副组长:任建军罗金霞

成员:宋长玲杜红李俊杰徐志宏封淑君

2、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各教研组在学期初,认真分析研究本组本学科的学习情况,制订完整的教研工作计划,在第二周内交教务处,批阅后能较好地执行计划,期末有实事求是的教研组工作总结。

(2)、每周四定为教研组活动时间。单周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效果,有教研组活动总结。双周学科主任主持,经常地开展教育理论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小型多样的活动,形成“随时平时研,隔周重点研”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做到目标明确,研究深入,扎实有效。

(3)、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每周进行二次集体备课.继续试行“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化使用”的备课模式,。平时课前共同探讨教材教法,课后认真反思得失,通过“对话、交流、互动”,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成为主流。

(4)、扎实开展“三段两反思”的“行动教育”模式。要求每个备课组的教师参与三轮听“课”。凡是外出作课和参加学校研究课的教师,各组教师为了充分了解授课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风格,第一轮课让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上,这是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全组教师进行第一次反思,帮他寻找自身经验与理念的差距。第二阶段是新设计阶段,关注新教学理念的课例设计和实施,授课教师上完后,全组教师进行第二次反思,主要寻找设计与课堂实际之间的差距,以便再进行新设计。第三阶段是新行为阶段,授课教师展示“两反思”后的教学成果,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

(5)、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专题讲座、观看教学录像、集体备课,认真组织开展研究课、示范课、履职汇报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听课评课机会。学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分析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使教师对当前实施的新课程理念有新的认识,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针对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识地让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事先做好发言准备,讨论时重点发言,使大家受益。

(6)、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打破以往“少数人说了算”的评课方式,让所有听课的教师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进行反馈,互相帮助,不断提高。

(7)、抓好“七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上一节优质课;写一篇优秀论文;40岁以下教师自制一个多媒体课件;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每年订一份教育刊物;承担一次讨论的中心发言人。

(8)、科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培训和电子备课,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并收集、分析、处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信息。

(9)、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互动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先进带后进,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目的。

(10)、继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以“三生教育”为切入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与生活教育,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

3、认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课题研究的规划、指导、督促和协调,认真开展国家、省、市、区、校四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方案四: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将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

2015年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国家课程计划 第四篇

2015年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计划目标:

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三、措施及方法:

1)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3)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以上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只是目前我的初步设计,未尽之处将在学校具体工作安排下,自主学习、集体集中学习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弥补。

2015年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二:

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新课程理念,具有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确保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课题实验的需要,为使课题研究和继续教育工作更加有序,特制定本年度个人培训达标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结合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新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通过学习,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

三、培训内容

1、时事政治教育:以 “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将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教书育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开创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政策法规教育:以《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法律素质,懂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

3、职业道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优秀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4、教育理论学习:以《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点,加强教师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5、加强对《新时期师德修养》《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

四、培训形式:

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为主,教师自学、反思为辅。采用上课、听报告、观看录像,开展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剖析、师德论坛、社会实践、写反思体会文章等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师德的养成是教师终身的实践课题。师德培训只是利用部分时间理解师德的本质内涵,认识师德的实践要点。因此,初拟培训时间不低于5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0学时,自主学习20学时,反思学习10学时。

六、具体措施

1、专题讲座: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培训,了解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新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关心、参与我校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3、自修反思: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4、校本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促进自己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5、课题研究:在参训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应用到教学中后要总结摸索经验,注重个案的研究,通过动手写作教学案例,成为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

2015年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三: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更高。而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肩上背负的重要责任。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人特制定并实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加强政治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平时要关心时政学习,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以身作则。

二、计划目标:

1、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好好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辅导老师认真交流,请教自己不知的和一知半解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认真阅读每一个模块的阅读材料,并完成好相应的阅读检测题。

(2)认真完成探讨话题、大量阅读学员发帖并做好回复。

(3)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力求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认真阅读最后一个模块的各项标题,并完成“模拟考试题目”。

二、具体实施方案

1.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学为人师,身为示范”,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

2.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1) 总之,个人应该成为自己发展和学习的主体、主人。

(2)发展和学习应该是可持续的和长期的。

(3)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

(4)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5)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3.继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无疑是当代教师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

4.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为应付考试到为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方便。

5.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术,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终身学习无疑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因为学习使人自强、让人发展、教人创新。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务实求真,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增长和应用知识,学会怀疑和创新。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勇立潮头。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2015年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教育服务工作,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重心,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抓手,以市、县、网格、校四级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形成网上学习与自培自学相结合、校本研修与集中培训互补的长效学习机制,通过多形式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攀升。

加强以规范、教育模式和行使课程改革等为内容的教师培训,以促进“小团队”捆绑式发展为内涵的教师培养模式,提高全员改革意识,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教育水平。

二、主要工作

1、争取各方面支持,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管理网格组织,发挥教研组、年级段、学科领导小组、学科网格片的主观能动性,扎实开展日常继续教育工作。

2、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师德宣传、学习和实践活动。切实关注常态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效能。形成“我负责我的课堂,我享受我的课堂”的教育教学观。

3、按照市、县教育局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名师工作室,各类骨干培训和各学科集中培训,做到相关教师必参加(全程参与100%),必反省(撰写感想上传网站),必实践(课堂教学呈现亮点),必提高(跟踪关注)的效果。完成县教育局及省、市继教中心下达的其他任务。

4、统一建立沈家门第一小学“教师研训博客”,按教研组进行分类,按照一月一教案,一月一反思,一月一读书笔记,一月一业务学习进行上传。也可根据各教研组的特色开展组内活动,如评课,课堂实录,信息报道等等。先由教师直接上传到“教研博客”,由培训处把关,推荐优秀材料上传沈一小网站,并每月统计公布各教研组自训情况,联合教务处、教科室做好《沈一小教师教育简报》,研究工作,抓好服务。各位培训教师每月选择相关优秀材料上传教研组长,进行电子档案分类存档。

5、扎实浙江资源网和普陀区教研网登录。联系员要积极把我校的学科研训信息上传普陀区教研网。并合理利用资源网,科学运用于常态课堂教学中。

6、建立健全教师学习学分(48分学分)登记考核管理,加强《沈一小教师专业发展手册》的过程管理,指导规范以“五星教学”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开展“沈一小优秀教研组”和“学习型先进教师”学习评选活动,促进全校教师积极学习,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网上学习培训。

7、服务送教送培训下乡、区域联片教学手拉手活动,为输送优质课堂、优质培训课堂、优良教学手段到基层学校提供资源。

8、将学长学校的4440位家长学员定位为沈一小教师继续培训的延伸成员,开展相关的活动,提升学员素质,深化人文家校的发展。努力营造和谐快乐的继续教育良性循环。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总结交流,促进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通过教师政治学习,各类师德行风建设活动,以及通过《教师手册》的培训不断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坚决杜绝体罚、变相体罚、违规家教等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行为。大胆工作创新,积极弘扬正气,宣传典型,鼓励教师多为学校做贡献。

(二)突出“三基”教育,促进校本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

教务处加强老师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学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课堂开发能力和适应课程改革为目标,培训重点内容为五星教学模式、课程标准和能力标准,以及第二课堂技术、课堂实施规范和评价等,要通过集中培训、教研组培训、个出培训等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实施性。

教务处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小团队”捆绑式发展,加强研究,通过重点扶植,推广以及有效激励等,引导教研组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向,结合学校课改方向,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积极促进老师创新和教研组自主有特色地发展。

把“五星理论学习与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措施和办法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优质课竞赛、教学案例及教学论文评选等形式,将学习引向深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验、五星教育“五步式”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抓好以教材教法学法研究和五星教学为重点的校本培训,通过集中调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光盘教学与教师自学相结合、专题报告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015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国家课程计划 第五篇

第1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计划目标:

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三、措施及方法:

1)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县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3)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6)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考核登记。

以上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只是目前我的初步设计,未尽之处将在学校具体工作安排下,自主学习、集体集中学习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弥补。

第2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遵循规律抓好基础,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全面育人,形成特色”的基本思路。以“养成习惯,激发情趣”为切入点,着眼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着手于均衡,公平,和谐的教育结构,着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常规管理,突出教育教学中心,深化课程改革,稳中求变,变中求进,不断增强人文底蕴,塑造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素质。现结合实际就我本学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如下安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教育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和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实验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新和扩展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培训内容

1、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以及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2、突出新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合自身专业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4、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常练教学基本功。

四、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坚决不移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地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在教学中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言行,奉公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廉洁从教,做到不搞第二职业,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私任何学生。继续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成就感,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同时结合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坚决执行师德修养一票否决制,做到依法治教、廉洁从教。

2.做好表率、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行一举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身为一名教师要身先士卒,起到带头作用,言行举止要正派,为人师表。

3.立足校本,扎扎实实搞好学习培训。

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要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观念、行为、设计观念进行深刻的审视。要通过孩子的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通过同事间的“互听互评”活动,观察研究教学来反思,要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及经验总结等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3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为了提高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培训计划》,特拟定个人学习计划:

一、作好学习准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学习计划。

二、培训内容:以《新时期师德教育》“师德教育”培训;以《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及反思》为主的“新理念”培训;以《校本研修面对面》和《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为主的“新课程”培训;以《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为主的“新技术”培训。

二、学习、培训活动安排

1、集中学习培训

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虚心接受授课教师的辅导;认真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积极参加专题讨论和管理者培训、培训者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专项培训活动;按时参加省统一考试。

2、自主学习

利用空闲时间自学,认真做好笔录,按时完成作业。

三、达到的目标

1、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按时参加省统一考试,力争取得好成绩。

2、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

第4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便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为响应上级部门对教师要求的号召,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在学校及上级培训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措施’”的内容和要求,加强学习和自修,争取在短期内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现就我自己的继续教师学习作如下计划:

2015年小学教学计划
国家课程计划 第六篇

篇一:2015年小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师发展型学校工程为载体,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内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面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多层面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真正以高,精,优的品牌立足于国家,省,市名校行列.

二,主要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研,培,导,练,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

3,为师生创设广泛的发展空间,以多种竞赛活动促进教师,学生个性发展,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4,做好迎接区新课程课堂教学达标验收的准备工作

三,具体措施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教导处每学期要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检查指导,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 我们坚持做到"一月一重点"检查制度,并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等.对于上岗未满三年的教师我们推行"推门即听课",翻本即检查的做法.

2教师要自觉的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愿望,使学生轻松,愉悦,创造性的学习.教导处要对教学常规工作及时检查并采取积分量化管理,对评估成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教学质量.

3,教学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上课,备课指导(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

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

三月份开展好第九轮师徒拜师会和师徒汇报

(师徒同上课,评课)

四月份我们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农安,靖宇县

进行扶贫送课讲座活动.

按照进修学校的要求做好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达标验收准备活动(全员教师参加抽签做课,查资料座谈)

与学校党支部联合办好学校的首届文化节.

实行月考制度,以学年为单位组织月考并向学校上报学年考试成绩和详尽的卷面分析.

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每月围绕专题开展学术沙龙活动,专题研究四次.学校随时进行调研和抽查,学期末所有的过程材料上交.

搞好学校的质量测查,在市区知识测查中成绩要名列前茅.

(三),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本学期组织的教师竞赛活动有:

1,开展以考促培的全员教师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提前布置,每月一次,成绩公开量化,并记入教师年终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的内容选自:走进新课程和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郑金州福建教育出版社).专业知识包括语文的古诗文七十首,名家名篇赏析,数学包括简单的数学问题,典型问题.英语内容结合日常培训.此外还有一定的综合知识.

继续搞好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和作业改革,四月末要进行一次学科教师的课堂练习设计比赛.

本学期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有:

语文学科的背古诗大赛,背成语大赛,讲故事大赛,"每月一题"的作文竞赛,数学的口算,数学百题,解应用题大赛等.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1,教育理论培训(包括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理论研讨,看名家论著,听名家上课,听专家报告等.)本学期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一读"(坚持每天上网或从刊物上阅读有关教育信息,经验文章,名师教育专著),"二写"(每周至少写教学随笔或教学札记一篇,每学期至少写两份有价值的创新教案和一篇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三上"(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不同级别的观摩课),做到"四会"即教学理念会应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新.通过这些手段加速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转化.

计算机的高级培训

教师的外语工程培训

以上培训采取学分制.(包括出勤,作业情况.成绩纳入期末考核)

展课题研究,走科研兴校之路

1,搞好我校"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三个课题小组在四月份进行一次课题的大型研讨活动.

2,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特色课题研究,立足解

决本学科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着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3,教师必须做到每节课为学生留足3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递条子.提倡其他教师积极尝试.

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备课管理:学校为各学科组安排固定的备课场所,教学领导届时随机检查,检查结果量化评分.并记入教师年终考评.(对迟到早退不参加备课的教师不但要扣除结构工资,还要扣分)

加强上课管理:教学领导加大随即听课力度.课后根据教学效果予以量化.(解释课任拿听课的分数作为你的教学质量分数.)

加强上课纪律: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在铃响前一分钟到达教室.学校设专人负责巡视教师到岗情况.对迟到,漏岗的教师予以相应的罚款,扣分等处罚.

加强批改管理:不允许错批,漏批,不允许让学生代批.

篇二:2015年小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全乡小学领导的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全乡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全乡小学生素质的不断发展为宗旨。在本学期重点抓好新课程的实施,努力创办优质教育,努力实现优质教学。

二、工作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抓住两个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三篇文章——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在管的科学,理的规范上做文章;加强教研教改工作,努力在教的科学,改的规范上做文章;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管理,继续在探索中高年级的“自主、合作、探究”,低年级的“玩中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在学的科学,习的高效上做文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和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走学习、反思、总结之路。

三、工作目标:

1、学前班入学率达100%。

2、小学生入学率达100%。

3、小学生巩固率达100%。

4、小学生合格率达100%。

5、毕业班升学率达100 %。

8、上级组织的各级各类师生竞赛参加率达100%,力争取得优秀名次。

9、在教学管理、新课程改革、教研教改工作等方面力争取得好成绩。

10、小学毕业班的三率力争达全县农村小学中上游水平。

11、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抓好普九工作。

四、主要工作及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的科学要质量。

第一:严把备、教、辅、批教学常规管理关,坚持把教学管理过程落实到位。每月都要对教师的教学工程进行细致的检查,每次检查后都要认真地做好记录(记好成绩,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为教师打综合评定分。善于总结反思工作,各项检查都要定量定性公正公平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每月都要进行总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师聘用奠定基矗要把检查评比工作成为教学过程监控的主要手段。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在量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真的做到向科学、高效、严格的管理要质量。

备课;在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人人撰写教案,根据教师年龄特点可分为两种情况,7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可写简案,但课堂质量不能下降,7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应写详案。每位教师都熟悉教材的编写意图,备课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和”玩中学“(低年级)的教法备课参照《学科课堂教学标准》,使备课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服务。

第二:要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坚持把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标准要求落实到位。在小学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玩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在各年级中体现新课改(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看教师引导力度,学生参与程度,学生学习深度,知识掌握广度,知识运用灵活性,听、说、读、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在把好课堂教学质量关方面通过两个措施来保证:一是每位教师都要学会《学科教学标准》,教师做到不备课不讲课,要讲课必须提前备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学生预习准备,教学教具准备等),尽量用《标准》来完善课堂教学。二是学校领导要坚持听课,一是跟踪听课,二是推门听课(推门听课)通过走进课堂了解教师备课情况,了解教情和学情等情况,分析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课堂上的主要因素,找准解决课堂教学效率底的有利措施,争取在本学期人人的课堂教学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再也不出现因课堂教学效率底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出现。在教师中掀起互相学习互相请教的研究风气(有必要的话学校要创造条件到其他学校学习经验)。总之,各校要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多做文章,死死盯注紧抓不放,力求知识当堂消化,问题当堂解决。通过以上措施真正体现向教的科学要质量。

篇三:2015年小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了“强管理、提实力、出成效”的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本着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态度,优化教学与管理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为载体,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形成教学、研究、师训一体化的教研工作新机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品位。

三、主要工作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加强各学科、各学段教学策略的研究,体现课程功能观,在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各环节中的整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加强课堂教学监管力度,积极开展课堂常规抽查制度,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学期学校进行二至三次大型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开展全员性听课评课活动,加强个性化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心。

(1)备课: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在备课中力求突出重难点、解决策略、设计意图、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及时认真写反思,向40分钟要实效。

(2)继续抓好“说、上、评”和教学反思:深入课堂听课,及时评课,从听课入手,提高教师讲课水平,突出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

(3)加强理论学习,苦练基本功。每周一次集体教研,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二)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注重教师讲课、评课及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加强教研组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同年级组备课,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取长补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强化对教材、教法的探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学水平。

(三)以教师培训为纽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种培训活动,给教师创造条件,主动参与中心组织的各类听课、培训活动,并要求教师认真做笔记,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价值度。本学期校本培训要做到①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②学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③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④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校。

(四)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做到防范于未然。

本学期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自护自救常识等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全校师生在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同时,要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安全第一意识,安全重于泰山,全校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学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做到人人管、天天讲、月月查;二是安全工作超前思维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排除;三是安全小事意识,对学生发生的每一件事要多过问、多关照,不能袖手旁观、若无其事、麻木不仁,特别是较为严重事故要及时汇报。

时代在飞速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不懈追求,学校的教育一定会在科学发展之路上越走越宽,学校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篇四:2015年小学教学计划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明确课改方向。

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伴随课改全程的活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学习。只有那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看问题才会更准,思路才会更清,行动才会更快。教导处将统筹安排,将学习安排到全校业务学习活动中,渗透到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在学习中,既要学介绍具体经验文章,也要学难懂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防止东施效颦;既要学正面宣传的文章,也要学提出争议的评论,防止人云亦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并经常组织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本期与上期一样,每周一篇学习笔记,一月一篇案例设计一篇教育故事。

二、严格执行常规,提高教育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技能课等现象发生,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教导处批准。

2、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教研室修订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常规》,修订我校教学常规要求,使全体教师明确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将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继续实行学月常规检查制度。

3、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学习课改理论、写读书笔记、钻研课标教材、集体备课、听评课,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探讨等)、定好主题和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要在“实”与“新”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个教研组要创自己的特色,及时、认真总结得失,在期末进行交流,开展先进教研组的评选。

4、抓好集体备课。备课组活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着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各班要针对班级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加以调整,倡导课后撰写教学后记和教学案例。


国家课程计划相关热词搜索: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计划 国家课程计划设置标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国家课程计划”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国家课程计划"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jihua/48321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