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6-07-20 12:47:0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共6篇)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及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及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继续以完善专兼职教师结构和提高“双师”素质为重点,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1、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加速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同时,加快引...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及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及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继续以完善专兼职教师结构和提高“双师”素质为重点,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1、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加速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同时,加快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步伐,每年引进2-3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聘请2-3名企业技术主管或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构建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提高骨干教师为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的能力,逐步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2、通过多种渠道,鼓励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如:教育教学的校本培训、岗前培训、学历提高进修、岗位资格证书培训等,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稳定的教学团队

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建立灵活的奖励机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优越的条件。由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带动其他专业授课教师的进步和发展,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1)营造有利于教学研究的氛围。

把教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的职责范围,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使广大教师清醒认识到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且要政策倾斜,对承担课题研究,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任务或教研成绩显著的教师在评优、晋职等方面优先考虑;开展教研成果的评奖活动,表彰教研工作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争取每人每年发表1篇以上论文或参编一部教材。同时,建立教学研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在专业带头人带领之下,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活动促进教学。

(4)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兄弟院校的交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亲临讲座,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篇二: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现况以及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这一战略目标,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构建,以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为核心,以培育双师素质教师为重点,以创建双师素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以“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双师素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行业专家引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研究团队的建设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全面提升人才汇集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基本原则

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遵循以下“四个满足”的原则:

1、满足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

2、满足新建专业和专业特色凝练的需要;

3、满足科研工作上水平的需要;

4、满足提升教学质量、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主要任务

(一)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以活动为主线,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使良好的师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

(二)建立灵活而富有竞争的用人机制

1、建立高层次人才稳定机制,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的氛围。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措施,充分利用学校人力资源优势。

2、专任教师、辅导员要做好切实可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落实职业规划中的每一条,帮助他们尽快达到规划目标。给于创新平台,创造机会使教师能够迅速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推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积极撰写和发表论文、论著,编写教材等。

3、建立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使人才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合理制定教师岗位和工作量。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减轻教师工作量,适当控制教师总数,特别是大力推进多媒体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演示课的普及。

2、以专业特色建设为核心,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 创建专业(课程)教学特色团队(如:从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中选拔);完善并修订特聘岗位聘用

制度,加强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首席技师的培养,同时创造条件引进和聘用高层次创新型创业人才。

3、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通过计划有效的专业培训和学历学位、出国等进修,提高学院的专任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教师、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岗位培训达到一定比例。

4、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专业课教师应能熟练开出本学科教学实验项目和实训课程,对实验仪器设备能熟练操作运用;加强40岁以下的青年技能教师学历、职称提升工作;聘请行业协会、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库,提高专业教师中来自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

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障措施

(一)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制、激励制度,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工作机制,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将教师职业道德确立为年度考核首要条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以及年度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实行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并举,重点引进专业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1、人才引进

(1)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重点引进学科建设

中紧缺的人才。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等教改建设项目,着力打造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引领职业教育方向的优秀专业(课程)特色团队。从2011年开始着手进行专业(课程)团队的师资结构调整和配置,经过1~2年的打造,逐步形成我校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如: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

(2)实行师资队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制订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技能)人员,或从校外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人才培养

(1)坚持执行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制度,配置导师带教,完善带教制度。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新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精品课程、教法等培训;组织优秀教师上公开示范课;双师素质教师实践教学演示课等。

(2)鼓励理论和技能教师进行学历学位进修。

(3)专任辅导员队伍:专任辅导员学生工作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达到一定比例(如: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其他各项资格认证等),逐步培养专家型辅导员;能够对所带学生给予专业引导,并能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和心理咨询、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

(4)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

养,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①根据各系部门的教学和专业特色,制定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全员培训计划。

②重视和加强市级及以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内涵建设,实现培训模式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相衔接,培训内容与专业教学标准相吻合。

(5)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具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持续培养和挂职锻炼等激励机制。 ①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产学研结合,进行实践能力培训。

②对技能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的培养,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师进行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业技能培训。

③制定合理的职称聘任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使专业课教师逐步完成双师素质培养和转型。

(三)实施教师教学实训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和社会实践制度。

1、加强校企合作。选派教师到大型企业、其它学校培训,了解最新技术,增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协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使教师加深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明确专业建设的重点,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各专业中逐步培养力行业领军人物。

3、搭载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积极组织教师指导学生或自己参加全

篇三: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5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第1篇: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我校以“博爱泽人,博爱慧人,博乐怡人”的“三博”精神严谨治校,逐步形成了博爱、笃学的校风;奉献、精业的教风,乐学、善思的学风,以创新、奋进的开拓精神,在教育科研、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何确保我校教师队伍持续稳定地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快速提高,名优教师更多地涌现,顺利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问题。

为此,我们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提出如下规划。

一. 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师德为先原则。师德是教师职业特点的集中体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作为教师的先决条件。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师德为先的原则,尽快树立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激发教师强烈的职业追求是队伍建设的核心。

2. 制度创新原则。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证才能取得实效。制度创新即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营造教师渴求发展的环境与氛围,提供教师自主发展、施展才华的条件与空间,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队伍优化机制。

3.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个体诸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只有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4.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教师队伍建设要打开层次,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重点落实“新教师培养计划”,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要重点落实“名师工程”。此外,还要提倡教师个性的张扬,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业务专长,尽快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

5.自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是要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教师本人。学校要逐步完善不同教师岗位的任职标准和工作要求,教师为达到任职标准,满足工作要求,实现职务晋升,就要把握机会,自觉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以及其它学习、进修活动。学校大力提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习、进修活动。

二.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

掀起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刻苦学习新知识、努力争做优秀教师的高潮,为积极提高全校教师的文化素质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以教师发展为本,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以创新为动力,优化和谐发展的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创新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有较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

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2.高一层次学历的比例:小学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程度的比例,争取达到95%;中学教师达到研究生水平(包括研究生课程班)的比例,至2015年达到5%;

3.骨干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争取达到30%;

4.中学高级教师人数达到18人。

三.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1)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实事工程来抓,组织教工学习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制定本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2)把师德建设同师资队伍的培养、考核、晋升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3)校内树立本校教师的先进典型,弘扬身边的先进事迹,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

2.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构筑教师专业成长绿色通道

完善学校各类教师的培养制度,大力培养各学科实施“享受教育”的学科带头人。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分层要求、目标推进。围绕培养目标,建构教师三级校本培训框架:每名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负责帮带一名或几名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基本成熟型的教师把个人工作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每学期在一定范围内作1次专题报告,承担1门课程的教学辅导,带领1个教研组的教学研究。

3.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邀请名师做讲座,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课例、学习设计、教学反思等,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品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与自身培训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开展“减负高质”的课堂教学研究,不断积累实践性经验,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加强队伍管理

(1)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提高对“享受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强化干部队伍的研究意识,每位班子成员深入一门学科,有效地进行“享受教育”的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广泛开展“以党风促教风,以党性铸师魂”的活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群众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

(3)重视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形成一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干部队伍。

第2篇: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教育功在千秋,学校教育,教师为本。抓住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关键,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须。教师的专业化是教书育人、保障课改深入高效开展,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条件。教师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职业、事业还是专业,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加强学校内部挖潜,实现自我更新和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造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现实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总数78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39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2人,占全体教师 53 %,学历达大学本科以上者37人,占46.8%。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市级骨干教师两名、县级教学新秀、能手7名。校本教研“文峰”专刊。

我校现有学生380人,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学生小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家庭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主动性不够,教师的引导帮助,对于他们的初中学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更对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上分析可见,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良好的教科研基础,潜力巨大。同时,提高师资水平,培养造就名师已成为我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目标:

深入开展学校教学和管理改革,力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提出:“当好人、做能人、争强人、创名人”的教师培养目标,积极实施“三名工程”。其中名师战略的实施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名师铸就名校,以名师带动师资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通过名师工程的建设,旨在强化我校师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造就一批在全县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扩大和提高我校的社会评价和影响,力争在今后三年内在每一学科培养出2-3名校级教学能手、优秀执教者,1-2名三原县学科带头人,全校培养1-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并以此带动和培养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全面改善我校教学软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成绩的重大突破。

三、渠道和措施:

(一)树立良好师德,培养名师队伍

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爱岗敬业是教师成长的前提。引导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准之一。所以,培养名师,要从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责任感、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上下功夫,有利于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有利于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涌现。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精神,充分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大好形势,把握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学习课改的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牢固确立“学校课程要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2、学习教育政策和法规,增强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意识。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观念,坚持廉洁从教,恪守相关法规和我校教师行为规范,严格实行教师评优师德为先的制度。

(二)加强常规管理,夯实教师基本功,提高教学绩效

1、备课:做好个人、小组、教研组三层面的备课活动,力求紧密结合学情,有效备课,使备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在实处。

2、上课:以“有效教学”为抓手,重视日常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堂。继续组织好公开课的教学,通过研究课的开设、研讨、评课使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有新的提高,提高日常课课堂教学效率。

3、听、评课:继续坚持听评课活动,特别加强评课的研讨。通过听、评课这种教学互动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4、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老师精选习题,注重习题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批改作业要认真,订正要及时并及时批改订正。

5、课后辅导:重视优秀生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6、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通过黑板报、午间广播、校班会和升旗仪式等形式向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力求使学生学而得法。

7、单元章节检测、复习、考试工作:依据教学进度,做好单元章节的总结和单元章节检测工作,重点要将重心放在学生试卷评价上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制订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地进行期中、期末考试的复习。考试中认真监考,批改试卷统一标准。考试后加强学生、班级、教研组、年级组四个层面的质量分析工作

8、竞赛及各级考试:组织好各类竞赛的报名,指导工作。组织好各级各类考试,为同学很好完成所参加的各类考试创造条件。

9、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研究本学科教学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坚持集体备课,认真分析学生现状,在备课活动中要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教法,有的放矢,提高40分钟效率。通过教学基本环节的进一步明晰,完善教师教学的基本素养,为名师的脱颖而出奠定基础。同时,以教研组长负责制为重点,加强教研组建设,强化研究功能,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听课评课制度。

10、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和考核:为配合学校名师工程,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水平,引导青年教师更多地关注业务素质的提高,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目的是以赛代训,促使广大教师尽快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观念,适应课改的需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符合新课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新型的教师,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校本教研,为名师的培养搭台铺路

学校以教育引导,教研支撑,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开展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1、通过新教师培养,奠定师资基础

新教师从教的最初3年对其今后的教师生涯至关重要,应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坚持新老组合的“师徒结对”制度,选定师德高尚、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给予新教师具体的帮助、指导。要求新教师听课达到每学期20节以上,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并撰写相关总结材料。指导教师听课每学期15节以上,要求有针对性地予以帮助,并做出书面记录。教务处、教研室要对新教师成长给与关注,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开门课、跟踪课的指导。新教师(3年内上岗教师)每学期要求至少承担4次以上公开课,通过大量的实践使新教师尽快成熟,力争做到3年过关,5年成才。

2、深入开展课标学习研讨

教师通过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精髓、教学思想、学习要求、考查重点,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科研的前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努力挖掘课程内涵,拓展课程视野,有条件的学科和教师可以开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

3、组织学科教研和教师论坛

学校开展“从中考看课堂教学改革”和“有效教学的探讨”等课题的研究,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总结,力求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开展“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的课例研究和“怎样评价一堂课”的研究。上好每一堂课,体现课堂教学参与、互动、探究、体验等四要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要求,自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积极探索三模教学模式和提高班班通设施的使用率。学校还将通过围绕相关要求和内容进行全员考核、举行多媒体课件比赛等形式,推动教师的学习,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次公开课展示。

5、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各学科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示范课,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校的校研之风。通过说课、评课,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交流互动,达到提高师资整体水平的目标。

6、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认真反思,积极总结

新课程的一个突出要求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通过反思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以期提高。经过深入思考,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整理,无疑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教学论文一篇,骨干教师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篇。借助论文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展示成果,形成向全校乃至全市教学改革辐射与推广的经验。

7、积极参加学案研究和课题研究

学案研究和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要立足本学科,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积极参加,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骨干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勇于牵头,推动教研活动健康高效地开展。

(四)建立和健全教师培养体系

建立一支有较大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关键在培养。培养是基础,评选是手段,不能以评选代替培养。培养工作不到位,选拔就没有质量也没有数量。因此,要把建设名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要落实一系列培养措施,并逐步建立和健全名师的培养工作体系。

根据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要使培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应当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选苗子”。学校根据学科配置和教师现有的水平、能力、进取精神,按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选择名师培养对象,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落实培养工作负责人,并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建立名师培养档案。

2、“压担子”。名师的成长主要靠实践。要给培养对象适时下达与其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科研和改革实验任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来提高自己。

3、“引路子”。学校和相关处室确定专人对培养对象给予系统的、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指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4、“架梯子”。学校要对名师的成长发展积极给予扶植,努力为他们的逐步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根据其自身发展的情况,尽可能提供学习观摩和高层次培训进修机会。在20XX年计划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诚请哈尔滨荣智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我校还将指派2-4名青年骨干教师、领导前往荣智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努力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

5、“搭台子”。学校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交流、研讨和评比活动,为名师提供展示水平和成果的“舞台”。学校还将加大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20XX年计划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请哈尔滨荣智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力促进我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还将指派2-4名青年骨干教师、领导前往荣智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努力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

6、“树牌子”。要通过各种评选活动、总结表彰活动、交流观摩活动、以及运用专业书刊和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和推广名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和经验,扩大影响,树立榜样。对评定的名师要授予相应的称号,树立“名牌”,组织广大教师观摩学习。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教职员工的团结奋斗,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让教师不断提升和成功,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名师的产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名师战略”才能顺利实施,才能为安中明天的辉煌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3篇: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进一步组织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培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劳动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学校管理队伍(2)建设

1、坚持周一例会制度,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

2、管理干部要做到“五个一”要求;即深入一个年级组,深入一个教研组,抓好一个科研课题,指导好至少一个青年教师,高质量的完成听课指标。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靠近。学校领导干部要参加平均每周2小时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4、在县教委开展的“20XX教学管理年”活动中,要认真参加并组织好相关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5、干部在教育科研方面为群众的表率,除抓好一个科研课题之外,每学期要撰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6、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廉正建设;使干部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踏实肯干、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模范。

(3)教师队伍(4)建设

1、坚持周二例会制度,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除集中学习之外,还要进行自学,保证每周2小时学习时间;并写出学习心得及在工作实践中运用的总结。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职工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杜绝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要依法执教,落实好上级有关精神,不搞以盈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3、严格组织观念,严肃劳动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作到政令畅通;下大力气抓好教职工的各项管理,使得教职工进一步积极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等活动。

4、认真贯彻上级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增强教职工竞争意识。

5、继续抓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

(1)做好XX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评选工作。制定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以及培训方案,进一步完善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评选制度,学校要对县校两级骨干教师予以鼓励。

(2)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制度,开展好校内“导师带教”活动.

(3)在教师中继续开展“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学期末评选出我校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并报中教科参选。

(4)请师德讲师团到我校演讲,学习我县优秀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6、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多种培训模式相结合,建设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1)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如培养一批能够担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师,班主任要成为心理辅导员等。

(2)落实好上级及我校的十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意见。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3)努力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培训。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的相应培训工作,广泛学习试验区的先进教学经验与成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落实奠定基础。

第4篇: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教育优先发展”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XX]24号);苏州市教育局《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通知》(苏教办[20XX]5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创新培养机制、优化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强化教科研的引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着力提高教师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全面实现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壮大优秀教师队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丰富、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

(二)基本思路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改革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的思路是: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提高环节,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出成果;发扬严谨治学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并充分发挥老牌四星级重点中学的辐射作用提高区域同行的师资水平。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意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把师德表现作为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使“敬业、奉献、团结、进取”的木中人精神,以及不计名利、以校为家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广大。

篇四: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5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我局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和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人才兴教战略,以实施教育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重点,加快教师

队伍学科结构调整,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结合实际引进各类急需人才,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创新教育系统人才工作机制,为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构建和谐修文教育提供坚定的人才保障。

一、加强领导,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人事科负责实施日常工作,各科室协同配合、分工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

2、完善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考、录用调配、骨干教师培养、教师继续教育等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考核、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薄弱学校教师挂职进修、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奖励等制度。

二、加强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3、抓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加大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力度,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完善教师素质提升管理认定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以此促进广大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4、认真实施“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实施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抓好各类师资培养工作。注重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5、实施学科带头人锻造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拔尖人才的示范辐射作用,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有关学术交流、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同时根据拔尖人才的专业特长组成讲师团,有计划地开设各类讲座,定期到相关学校上示范课和进行专业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教科研和课程改革中的领头雁作用。

6、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抓好各类教师培训,把名师培养、班主任培训和全体教师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机制,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公开课评比等“实战型”培训,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同时,针对农村教师特点开展一系列专题培训,着力加强对农村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师徒结对制,对农村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使每所学校都有一批骨干教师。

7、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干部队伍素质,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本年度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将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授相结合、理论研修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抓好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基础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等方面的干部培训工作,并不断向学校班主任培训延伸,努力培养一支懂管理、会管理、能管理的学校干部队伍。以提高学校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来推动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从而有效促进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引进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8、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严格按《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依法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确保职业准入制度的严肃性。

9、不断完善新任教师公开招考制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招考一批紧缺学科教师,适时适量补充引进新师资,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10、继续推进“名师工程”,不断完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加速培养优秀教师群体。认真落实“引得进,留得住,出得去,育得成”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加大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加快教育系统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拔尖人才培养。

11、制定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根据全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拓宽引进人才渠道,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工作。

四、强化改革,合理使用现有人才

12、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学校设岗工作的指导,搞好依岗定员,强化岗位管理,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和教师评聘分开制度,推进教职工岗位聘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认真落实“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3、统筹教师资源,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对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薄弱学校的需求,并采取有效措施,在生活上、工作上、政治上关心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生活待遇。

14、继续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工作,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第2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20XX年人才工作的通知》(毕教通[20XX]91号)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完成今后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现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提出我县20XX年及今后人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毕教通[20XX]9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人才工作,更新人才观念,紧扣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打造一支规模适量、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的教育人才队伍,为推进金沙教育事业均衡、公平、和谐的方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具体工作

(一)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XX〕79号)文件重新测算中小学编制,制订本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补充计划。按照新的编制标准对我县中小学、幼儿园编制进行重新测算并报县编委审批。目前,我县中小学共、幼儿园教职工共空编1500余个,专任教师空编近1400个。

(二)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

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力度,逐步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新格局和新机制,造就一支思想道德素质高,教育业务能力强,管理理念新,能孚众望,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教育干部队伍。

1、加强培训。按照局党委干部教育培训安排,结合上级有关干部培训任务,分时段、分层次对全县各中小学校长、各分管行政干部等进行理论和业务提升。今年将分层次开展以下培训:

(1)不定期召开全县各中小学校长会和各县直学校校长会,以会代训。(2)选派校长赴到省内、省外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

(3)举办全县中小学校级干部培训,对全200余名中小学校级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

(4)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加省市级中小学干部教育学院培训。

(5)举办全县中小学德育、班主任培训。

3. 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采取民主推荐方式,把一批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好共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建立后备干部信息档案。

(三)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活动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局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目的,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按需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建立“政府指导、单位为主、个人自愿、社会服务”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根据培训对象、培训条件、培训目标等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短期培训、进修、研修、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1. 创新培训形式,抓好各类教师培训。

(1)不断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继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做到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到2015年,各学段新任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或本科及以上学历,提高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90%以上,鼓励城镇小学、初中教师向本科化迈进;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8%(职业中学达90%)以上,鼓励向研究生学历提升。

(2)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加强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等继续教育教材的学习,以《贵州教师誓词》、《贵州教育精神》为重要内容,规范办学系列文件和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的学习。以“一德”(师德教育)统领“四新”(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理论水平特别是师德理论水平。(3)选送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到省内或省外行专业技能提高培训,送培 500人左右。

(4)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

(5)举办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6)举办一期教师师德教育专题培训。

(7)举办一期的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培训。

2. 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1)各级骨干教师要认真完成《金沙县名师、骨干教师考核评价表》规定的各项任务,模范遵守《金沙县中小学名师、骨干教师承诺书》。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金沙县名师、骨干教师考核评价表》每年七月对他们进行年度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上报县教育局师训办。凡没有在教学一线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一年以上的名师、骨干教师,教育局将取消其荣誉称号。对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组织名师、骨干教师开展“结对子”、送课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示范和辐射作用,以优秀的名师群体带动学校整个团队,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工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做好各级优秀人才的推荐选拔工作。按照各级分配名额,做好全国、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各类优秀人才推荐评选工作。

(3)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

(4)抓好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引领水平。金沙教师进修学校是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要创新思路,大力推进其改革和建设。充分发挥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效益,积极推进县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室、远教办、电教站、党校、农广校、职校、普通话测试站等相关教育机构的合作,调整定位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构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上挂高等教育机构,下联中小学校的县级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按照国家和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快其信息化建设,形成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地区远程教师培训与管理平台相互衔接、优质资源共享的卫星电视接收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3. 抓好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评、聘工作。

(1)协助人事部门做好20XX年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教师岗位聘任工作。

(2)做好20XX至20XX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

(3)做好20XX年度教师初级、中高级职称推荐评审工作。

(四)引进、招聘教育人才

以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改善人才专业知识结构,适应金沙教育发展需要为目的,根据金沙教育实际人才需求,积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

1. 引进新教师。根据我县教育需求情况,按照逐年补充的原则,制订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补充计划,并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公开招聘教师工作。本年需通过面稿社会公开招聘高中教师100名、初中教师100名、小学教师150名、幼儿园教师100名,共计450名。

2. 争取和实施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300名。

3.出台优惠政策面向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引进免费师范生和毕业生,争取能引进优秀毕业生40名(其中免费师范生10名)。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建立相关制度,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落实人才工作相关措施,为各类人才在其位、尽其职、显其智、倾其力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二)加大宣传。要广泛宣传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政策,宣传我局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标语等形式,利用重大节日、活动、专题讲座等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人才求真务实,报国酬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特别要加大对优秀知识分子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3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一、人才工作思路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局未来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统筹城乡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合格人才。

二、主要措施

(一)坚持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兴教”行动计划。

第一,积极稳妥地调整中小学布局和结构,按照县政府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方案,全面规划,创造条件,分批实施。龙江、田美、天堂山、地派、平陵、沙迳、蓝田等乡镇把村小高年级的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就读。完成中小学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中小学的设置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类是初中和中心小学分设,一类是片完全小学。村小大部分变为初小或教学点。中心小学和片完全小学规模将比目前的村小扩大一倍以上。【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第二,积极推进中小学“四有”建设工程。做好规划,筹措资金,全面完成片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四有”建设任务。力争中学和中心小学都有标准化的学生宿舍和饭堂。

第三,积极实施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农村小学一部分改为片完小,大部分改变为初小或教学点。列为片完全小学的学校在布局调整时必须按标准化条件达到要求,保留下来的初小也争取三五年内实现标准化建设。

第四,大力实施“质量兴教”行动计划。坚持实行教育教学质量专项考评制度。加强对边远山区小学尤其是撤并后初小(教学点)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指导,每年对中学和中心小学及其负责人进行一次考核。加强实行教育教学质量跟踪检测和随机抽检制度。不断完善检测的内容和方法。坚持实行教育教学质量通报奖惩制度。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实行教育教学质量“一票否决”,表彰奖励教育教学质量成绩优异的学校和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每年举行2—3个学科全县性的中小学知识竞赛,鼓动全体师生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建立学生发展目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发展全程考核。实行每年级每学年双差生总量控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技能大比武制度,全员参与。

(二)坚持普高与职技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示范性学校创建工程。

坚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重,以创建示范性学校为主抓手和龙头,以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推动力,创建龙门中学示范性高中。

启动创建县职业技术骨干学校工程。我县职业技术学校已被列入省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创建计划。20XX年,要完成机构人员合并工作和中心校区校园发展规划设计,扩大校园征地,动工兴建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争取中心校区接收分校点学生。

龙城二中、平陵中学、永汉中学都要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花更大的力气,以提高质量和高考成绩,增强发展的吸引力。

(三)坚持优质与特色的统一,积极推进创建特色教育工程。

坚持巩固、提高、发展的原则。在落实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创建优质学校,争取所有片中心小学以上小学成为县一级学校,60%以上的中心小学和中学成为市一级学校。打造龙门教育两大特色:

(1)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龙门农民画教学。

一是抓好培训,确保每所学校有1—2名能指导农民画教学的教师。二是认真做好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印中学、小学农民画教程,积极探索农民画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方法。三是各中小学组织农民画兴趣班,培养一批农民画苗子。四是建设一批农民画室场(展室)。五是定期举办教师和中小学生农民画大赛,评选优秀作品,使我县中小学农民画走出校园,挂在国外。为我县发展龙门农民画培养一批人才。

(2)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初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模式。

初中课改要突出农村特色,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适当增加农村职业技术的内容。把适用农村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等作为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适用职业技术教育课列入教学计划,学生自主选修一门职业技术课程,学校要加强劳动基地和实用技术场地建设,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行初二后分流和初中分层教学。允许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选择职业技术教育方向,或经过两年初中教育后提前分流到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实行义务教育证书和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双证书”制。

(四)坚持城乡统筹,积极推进教育网络建设工程。

认真研究学校布局调整后保留在乡村的初级小学,防止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教育不公平。对留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创造条件让留在农村学校的学生都能接受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的教育,享受优质教育。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第一步,实现片以上完全小学校校有计算机室和语音室,重点学校力争达到国家生机比标准的要求;第二步,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开通和使用城域网(惠州教育数码网),基本达到校校通和教育资源共享的要求;第三步,建设一批校园网和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兴建科教信息中心,为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六)坚持教育、办学“两主体”的统一,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程。

(1)把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作为实施“强师兴教”的重点,每年选送一批教师到大专院校脱产学习,每年招进一批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的师范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大专院校联合举办本科函授班,争取五年内全县中学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层次的人数达标。研究生学历占一定比例。(2)切实解决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问题。采取盘活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全县一盘棋,全面调整,逐步解决学科不对口问题。对一些虽然学科不对口,但非专业优势明显的教师,可选送到大专院校培训,一些小学教师可选到中学任教。(3)委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举办短期培训班。重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快骨干教师培训进程,扩大培训规模。(4)选送一批教师到大专院校进修培训。(5)抓好全县各学科教学成绩后十五名的教师的培训。(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培养一支作风过硬学者型的校长队伍。(7)加大经费投入,减轻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经费负担。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1、在用人制度上,要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

2、在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3、在人才的合理流动方面,要逐步放宽直至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分、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

4、大力推进“质量兴教”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第4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20XX年,市教育局系统人才工作的计划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实施人才建设创新项目为抓手,以提高人才队伍师德素养和育人能力为重点,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为建设一支适应我市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一、以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道德教育

围绕中小学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中心工作,以深入学习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师职业道德法规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继续在全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工作,做好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工作;以组织召开暑期教师学习会、暑期领导干部学习会等为有效载体,扎实开展教育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依法执教和依法施教的法制意识和水平;认真开展陕西省师德标兵、先进个人及第九批特级教师评选活动,扩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果和积极影响。进一步加大师德失范事件的预防和查处力度。

二、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强化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培训工作

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工作原则和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全市教育系统“万名干部东部行”培训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年内组织举办四期培训活动,培训副科级领导干部200名。深入落实《中共宝鸡市市委办公室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宝市办发[20XX]13号),进一步扩大高级研修和提高培训人员比例,积极选派学员参加国家、省级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举办市、县级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提高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班14期,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400名。加强培训质量监控和日常监管,切实提高校长培训工作质量。继续开展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改革”试点,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创新市培、县培模式,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培训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2.3万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篇五: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5幼儿园教师自培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教师,自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二期课改为核心,以《课程指南》及新教材为准绳,加强学习、研究,整体地领会与把握,并积极开展实践研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保教质量,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提升和发展。

二、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期,我园仍是9个班,其中2个托班,2个小班,3个中班,2个大班。本学期,我园在调走2位教师的同时又新进了2位教师。现在一线教师共有18名,其中在读本科有2人,大专有23人;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高级教师9名,一级教师18名,平均年龄27岁。总体来说,我园教师较年轻,学历层次较高,接受信息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保教工作现状

1、经过学习,教师对二期课改的理念有了粗浅的了解与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能尝试运用新理念。如:教师能知道并注意关注幼儿,捕捉幼儿的信息,能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但在如何引发幼儿生成问题及教师如何回应方面,仍普遍存在着问题。

2、由于实施了分组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探索欲望等有了明显提高,学习习惯得到改善,而这些反过来又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质效得到提高。

3、通过学习,教师对整合这一理念开始重视起来,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活动中整合思想还不够明显地体现出来。相对来说,托班的情况比小中大要好一些。

4、能运用电教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及制定计划等,但不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功能。

(三)幼儿现状

我园的外部条件比较好,有充足的幼儿活动场地,所以幼儿的动作发展较好。其次,我园幼儿喜欢参加活动,对活动充满了好奇。但幼儿的探究动手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应加强幼儿音乐、美工的教育,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艺术能力,我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应加强培养。

三、主要目标

1、继续开展二期课改研究,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立足自培,完善师资自培工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继续学习、领会《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精神与理念,大胆实践,加强保教工作过程化管理,逐渐使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良好的教育行为。

1、加强学习、研究《指南》、新教材,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新的教材观。

根据区教研室“读通、读懂、读烂”这一精神指示,继续组织教师围绕课程指南和新教材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促教师整体地领会、把握新教材,促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措施:

①以班组教研组为单位,一起通读主题全部内容,一起分析教材每一内容所蕴涵的教育价值,一起研究主题实施中要发展孩子哪些基本经验,主题中哪些内容适合我们孩子,哪些需要替代,哪些需要补充,哪些需要删除,主题的展开可以从哪几个点进行,主题何时导入,何地导入,以何种方式导入等。

②以综合教研组为单位整体学习课程指南:分段式读,每读一段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理解加以阐述。

2、加强实践研讨,促观念向行为转化

大胆、积极地实践新教材,在实践新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积累经验与教训,丰富、扩展、创造教材。

研究专题:如何以整合的思想实施新教材?(包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整合”这一教育思想?)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如何引发幼儿生成问题?教师如何回应?

3、结合反省课题,开展案例实证研究。即将已撰写好的案例化为教案,进行实践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案。

4、加强保教常规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①修订、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管理制度》,使幼儿园的保教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一日活动操作规范,加强保教工作检查考核,如是否做到分组教学等,并与月考核、学期考核相挂钩,从而制约保教工作的随意性,增强保教工作有效性。

5、加强2-3岁托班教养工作研究,

①学习、研究、实践《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②加强2-3岁教材的学习研究实践

③托班获奖教师展示活动

④加强托班“市青年教师课题”的开展。

(二)立足自培,完善师资自培工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挖掘园本资源,加强自培工作

①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讲座

②遵循自愿的原则,开展各类培训(英语:着重口语训练;绘画;吉它;长笛;信息技术培训:Authorware6.0)。

措施:

A、学期初,向全体教师发放“培训征询表”,了解教师愿意参加培训及愿意承担培训项目的情况,并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

B、规范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及承担培训任务:每次培训由培训者做好培训出勤记录,学期末视出勤情况给予一定的学分,记入“十五”期间教师培训情况记载卡,培训者则在学期末给予一定的奖分。

2、加强岗位练兵活动,加快教师师能提高

①各班网页制作与交流

②开展案例评比活动

③结合区教研室的精神,开展“说新教材”评比活动

④每位教师学习1-2本保教理论书籍,撰写1-2篇学习体会(包括结合反省课题的案例写一篇论文),开展1-2次理论指导教育的实践活动。

要求:一般教师字数不少于500字,园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不少于1000字,园级骨干教师不少于1500字,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不少于2000字。

⑤多媒体课、学件交流(一学期上交2件)

⑥“良好环境对幼儿的作用”征文

⑦新教师半日活动设计评比,新教师组织工作的体会交流

⑧开展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评比

3、完善带教制,积极开展层级带教,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

区级导师

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园级骨干教师→园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鼓励骨干教师在带教园内带教,并争取各类公开活动和竞赛的机会,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输送部分骨干教师外出拜师带教。

新教师:指定教育观念相对较正确、教育经验较丰富的骨干教师或培养对象为新教师进行全面的带教。

4、新进教师补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全体教师制定本学期的个人发展计划,期末,视完成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三)注重各课题过程化管理,切实做好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保教工作质量

篇六: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5教师出国研修计划

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一: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和有关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为追踪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提高我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与我校合作开展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力度,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推进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一批在学校各学科(专业)领域内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二、选派计划

(一)选派范围

主要从我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中选拔;优先资助“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和语言类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二)选派规模

根据学校与留学基金委签订的协议及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学校计划每年选拔2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

(三)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1)访问学者;留学期限为6-12个月;

(2)博士后研究;留学期限为12个月。

出国访学的期限一般要求应为12个月,其中语言类教师出国访学、研修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

(四)留学国别(地区)

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资助内容

学校与留学基金委联合资助内容包括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及在外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赴英国的访问学者可申请1000英镑以内的Benchfee。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留学基金委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本项目所需经费由留学基金委与学校共同负担,超出奖学金资助部分发生的费用由选派人员个人承担。

四、申请条件

(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学成后回国为祖国和学校发展建设服务;

(二)应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教学质量优秀,科研业绩突出;

(三)须在本校工作满3年,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

(四)申请时原则上须有明确的国外合作对象或已取得拟赴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正式邀请函;

(五)外语成绩达到合格条件的申请人员,在选派时学校优先考虑;外语成绩未达到合格条件者,可提供反映其外语水平的考试成绩证明进行申报,此部分人员被录取后,需参加相关外语培训并获得合格成绩或在此期间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派出;

(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东北林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引进计划人选”优先列入本研修计划;已受学校资助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不再受本计划资助。

五、选拔办法及申请受理时间

(一)选拔方式

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基层单位选拔推荐,学校审核,留学基金委负责审批”的方式进行。各单位应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及人才培养梯队建设需要审定申报人员所制定的研修计划,遴选排序推荐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根据单位推荐排序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最终确定资助人选。

(二)申请受理及派出工作安排

(1)初审:学校发布申报通知,受理各单位及个人填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时间为每年12月初;

(2)确定资助人选:学校根据单位推荐排序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最终确定资助人选,时间为每学年第一学期末;

(3)外语培训:确定的资助人选中有未达到留学基金委派出外语要求的人员需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或赴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进行外语培训;

(4)学校负责审核、录取及申报:学校根据申报个人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邀请函(含意向性)及外语水平合格证明确定申报留学基金委人选,时间根据留学基金委通知安排确定;

(5)留学基金委确定录取人员:留学基金委审核申报材料后公布录取人员名单,时间为每年11月左右;

(6)派出:符合派出条件的被录取人员凭我校开具的派出证明即可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系办理派出手续。申报个人根据各单位工作安排及邀请函时间尽快确定时间出国研修。

六、派出管理、考核及其他

(一)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为使被选派人员能及时派出,请各单位及申请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妥善安排好培训和出国期间相关学习和工作任务;

(二)被录取人员派出前应签订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合同,办理出国(境)审批表及交存保证金等派出手续;

(三)被留学基金委录取人员应在6个月内出访,超过6个月,除特殊情况外,学校将取消其出国研修资格,改派他人;

(四)受资助人员不得随意放弃受资助资格,须按照留学基金委管理要求出访,出国期满需按时返校报到;

(五)出国人员办理完护照、签证等手续并获得留学基金委的离境机票后,在离校前将出国时间报告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教师与专家办公室。如离境前仍未告知而擅自离境,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六)派出期间管理:

(1)派出人员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合理制定在外访学、研修计划,紧凑安排学习任务,密切联系对方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导师,确保研修质量,尽快提高业务素质;

(2)派出人员抵达留学所在国(地区)后,一个月内将入学证明、居住地址告知人事与专家工作处;

(3)派出人员在外期间应每月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汇报思想动态、学习进展以及专业领域从事研究开展情况等;

(4)学校不定期与对方合作导师取得联系,了解派出人员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经发现有思想不端、违法乱纪、松懈懒惰、长时间未与导师联系等现象,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上报留学基金委,直至终止对派出人员资助并取消其余下出国期限;

(七)回国考核:

(1)期满回国人员应提供带有对方合作导师签名的出国期间个人表现鉴定书;

(2)回国人员撰写出国期间学习总结和学术成果报告(附学术成果);

(3)所在单位根据回国人员的出国期间个人表现鉴定书、鉴定意见,结合回国人员完成出国前研修计划情况进行综合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人事与专家工作处;

(4)回国人员应分别以出国期间研修学科(专业)领域专业知识,出国期间业务总结、感想和体会为主题在本单位作学术报告;

(5)留学回国人员应具备承担双语教学的能力。

对于回国考核不合格人员,学校不再资助任何形式的出国研修、访学,并将此次出国经历视为无效。

七、本办法由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负责解释。

八、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二: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计划

一、目的

按照“一流学校、一流师资、一流课程”的原则,学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至国外知名高校,学习本专业前沿课程,拓宽国际学术视野,孵化国际化课程。派出教师应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结合个人学术研究方向,设定学术发展规划,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学术骨干。

二、任务

1、派出教师以旁听形式全程学习一门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专业课程,进修结束回校后用于教学研究。

2、派出教师在外进修期间,应参加一次高质量的国际研讨会,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

3、派出教师应利用国外学术资源,为已(拟)承担的科研项目做好资料收集等工作。

4、派出教师应积极协助学校物色、联系引进人才的人选。

三、要求

1、派出教师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向所在单位汇报进修成果,并提供课程考勤证明及参加国际研讨会的邀请函。

【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派出教师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通过学校组织的出国进修成效考核。【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3、派出教师在派出前应与人事处签订派出进修协议,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完成协议规定的服务期限。该服务期限不能抵冲派出教师原先与人事处约定的其它服务期限,两者应累加计算。

四、名额与期限

自2001年至2015年,学校每年选派1—2名优秀青年教师至国外知名或一流高校进修。进修派出分春季和秋季两期,每期5—6个月。

五、年龄

派出教师的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

六、待遇:

1、学校全额保留派出教师在外进修期间的每月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2、派出教师通过出国进修成效考核后,学校向其发放在外进修期间50%的每月校内基本岗位津贴。

3、学校向派出教师提供一次经济舱往返国际机票和办理护照、签证等费用。

4、学校向派出教师提供1,000美元学习补贴(按汇率以人民币支付)。

5、派出教师若未通过出国进修成效考核,或违反派出进修协议,学校将视情要求其返回全部或部分学习补贴。

七、选派程序

1、每年3月初,教师经学校批准后报名申请,并提交出国进修计划。

2.每年4月初,学校组织遴选小组对申请人员进行遴选,确定派出人选。

3.每年4月起,派出教师落实前往进修的国外高校,完成国内相关报批手续,办理签证等事宜。

4.每年8月后或次年2月后,派出进修。

八、其它

20xx年起,本计划的实施视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确定。

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三:“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实施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强校”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学校近年来出国留学选派工作实际,决定实施“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

第二条本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在三年内(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选拔200名左右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学术机构进行研修学习,拓展学术视野,加快自身发展。同时推进学校与国外大学建立广泛的联系,开展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

第三条本计划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按照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审批、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程序组织实施。

二、研修类别与选拔条件

第四条研修类别

研修类别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攻读博士学位、合作研究、进修人员等。

第五条派出方式

派出方式分为国家公派和单位公派两类。

国家公派指经学校推荐,列入国家选派计划,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留学人员。

单位公派指按照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选拔,经学校审批,由学校资助赴国外进行研修的留学人员。

第六条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团结合作精神,有学成回国为学校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学术思想活跃,有固定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学术目标。

3.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用外语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

4.申请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须具备选派部门或接收方的具体规定。

三、计划实施程序

第七条制定计划

1.学校制定3年出国计划,各学院编制年度派出计划(一定三年):以工科为主的学院以本单位45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的8%推荐拟派出人员;以理学和社会科学为主的学院以本单位45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的5%推荐拟派出人员,经学校评审批准后列入本计划入选人员。入选人员和所在学院做好出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人员按时派出。

2.列入学校“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的人员,学校人事、外事部门和所在单位将努力创造条件,分期组织外语培训和考试,并协助个人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联系、落实国外接收单位。

第八条派出渠道

1.本计划资助人员的35%通过学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订的协议派出(如:“全额资助”、“西部项目”、“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项目”等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项目)。

2.本计划资助人员的65%以单位公派形式派出。

个人联系国(境)外接收单位并获得对方资助,在收到外方的入学通知书或邀请信后,可向本单位提出单位公派出国留学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学校批准后,纳入该计划。

第九条出国研修人员的派出

1.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政策派出。

2.单位公派留学人员按照“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管理。

各单位应积极协助拟出国留学人员联系国外接收单位,在收到外方邀请信后,及时做好工作安排,督促申请人按规定程序办理派出手续。

3.列入本计划人员在获得资助资格后,应及时到人事处办理有关资助手续。

四、计划管理

第十条出国研修人员须与学校签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国研修协议书》,同时须安排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我校教职工为其国内保证人。保证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负经济连带责任。

第十一条出国研修人员的国外管理

1.研修人员到达所赴国家后,应在一个月内向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报到,并将国外通信联系地址及时告知所在学院及学校主管部门。在国外学习期间应每三个月向所在单位汇报国外学习工作情况。

2.出国研修人员留学期满后应按时回校工作。学校一般不予延长留学期限,确需延长留学期限的,由本人在期满前三个月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上报人事处,办理审批手续。学校最多批准延期一次,期限不超过一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按留学基金委规定原则上不得申请延长留学期限。

第十二条出国研修人员回校后应以学术报告等形式向学院汇报工作,同时向学校提交书面总结、科研论文、科研成果报告等。

五、政策措施

第十三条出国研修人员的资助政策

入选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按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学校签订协议执行。

入选单位公派留学人员,按照学校50%、学院30%、个人20%的比例承担出国研修生活费用。

第十四条留学期间的相关待遇

在批准的出国期限内,发给其基本工资,享受住房分配待遇;超期及延期人员,学校停发工资并停止住房分配待遇等。

第十五条入选国家、省部级、学校各类人才支持发展计划的留学人员,其留学费用及留学期间相关待遇按有关计划执行。

第十六条每年一月份,学校总结上年度出国留学工作,对工作突出的学院给予表彰奖励。同时按上年度回校人员的30%评选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对按期回校、成果显著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具体发放标准为:

对以国家公派方式派出,受国家全额资助的回校人员一次性补贴人民币8000元;

对以国家公派方式派出,受西部项目、1:1配套项目资助的回校人员一次性补贴人民币3000元;

对以单位公派方式派出,受学校资助的回校人员一次性补贴人民币5000元。

第十七条学校从人才基金中每年预算30万元设立“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基金”,每年评选若干项创新项目,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均可申请,项目评审通过后学校予以资助。

第十八条自20xx年起,1965年以后出生人员晋升教授职称,原则上须具有在国外知名高校或学术机构研修学习一年以上的留学经历。

第十九条学校希望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的对外拓展贡献力量。

学校鼓励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邀请外方专家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讲学、项目开发和技术交流,参加我校重点科研课题的攻关、研究工作,举办重要国际会议或全国重要学术会议及开展其他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十条学校鼓励各学院、学科充分发挥优势,采取交流、互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关系。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六、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计划所需经费由学校人才基金列支。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参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及管理实施细则》执行,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年度计划
  • 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2016-07-28)
  • 2、师资队伍建设计划(2016-08-01)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jihua/4986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