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新课程改革大纲

新课程改革大纲

2016-09-05 13:08: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新课程改革大纲(共5篇)新课程改革50问 纲要版新课程改革50问 纲要版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狭义的课程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新课程改革大纲》,希望能帮助到你。

新课程改革50问 纲要版
新课程改革大纲 第一篇

新课程改革50问 纲要版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狭义的课程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

二、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方面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具体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1、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贯彻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基本精神、基本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五、新课程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三个基本特征: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六、这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七 、什么是国家课程?什么是地方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统一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学生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设计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基本精神为指导,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为目的,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利用校内外现有条件和可挖掘的资源而研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八、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按课程资源功能划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划分,有校内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

从技术层面看,又有校内信息技术资源和校内外网络资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学生本身也是课程资源。

九、学校和教师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新型教师。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般有以下基本途径:

1、开展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十、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十一、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十二、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十三、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2、调控。3、反思。4、合作。

十四、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差异?

1、单向性与综合性。

2、专制性与民主性。

3、统一性和差异性。

4、承袭性与时态性。

十五、教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观?

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生同样也在完成着某种隐性的教学任务。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究中增强探究的能力,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着经验。这种隐性任务是一种生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比显性的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在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确立的“教学任务观”。

十六、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现代教学主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七、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用好课本中的问题?

1、注重对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意图的理解。

2、注重问题的挖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重点,理清思路。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有机地渗透问题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十八、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要注意些什么?

1、注意提问的目的。

2、注意提问的功能。

3、注意提问的内容。

4、注意提问的方式。

我们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争辩性、想象性、发散性、批判性和兴奋性。

为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一要构造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二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三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十九、为什么说转变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二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1、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学内涵。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3、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二十一、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提供给幼儿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

二十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 二十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动和静的关系?

1、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

2、教师要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

二十四、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

和色彩。教师要确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二十五、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1、明确分组、分工。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3、指导倾听与互助。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二十六、教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要防止陷入技术至上的泥坑,切实倡导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

二十七、如何处理好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教学中,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十八、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4、留想象作业。

二十九、课程评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的特点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新课程改革大纲】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十、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发展性教师评价。

三十一、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新课程改革纲要(山香版)
新课程改革大纲 第二篇

新课程改革背诵纲要

(山香教育版)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时代背景)

(一)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二)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三)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背景)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

(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我国现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

(1)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2) 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 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4)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5)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及甄别、选拔的功能;

(7)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四、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二)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这次课改在强调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注重把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 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课改除了重新厘定课程目标之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几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第二节 新课改的目标

一、 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 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

(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

(二)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三性。

(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六)课程法制化。

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 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二) 重建课程结构和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 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涵义如下:

1.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 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3.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1) 基础教育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

(2) 基础课程教育强调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 基础教育课程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第二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一、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 ★ ★

(一)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

征。其内涵包括: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 ★

(一) 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二) 对待教学关系上,新工厂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三)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我国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征 ★ ★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热爱学生,关系学生的成长。

3. 民主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4. 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6.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差异。

第三节 新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 ★ (教学目的)

(一)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二)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关系)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

第四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 ★ ★

(一) 自主学习

1.概念: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2.特点:(1)是一种主动学习

(2)是一种独立学习

(3)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二)探究学习★【新课程改革大纲】

1.概念:也称发现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2.类型: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

3.特点:(1)问题性 (2)过程性 (3)开放性

(三)合作学习★ ★

1.概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方式。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

2.特点:(1)互助性 (2)互补性 (3)自主性 (4)互动性

3.意义:(1)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3)能够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 ★

(一)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应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

(二)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

(三)独特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 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概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性学科。

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 整体性。(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实践性。

(三)开放性。

(四)生成性。

(五)自主性。

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教学大纲
新课程改革大纲 第三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08003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学时:18 理论课学时:18 学 分:1

适用对象:2011级师范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以讲座的形式全面介绍自2001年开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材料,主要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解读,从不同侧面诠释本次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独特之处,从而更新学生原有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涵养。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2009新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平台模块中开设的公共教育理论基础课程。该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解读《课程改革纲要》,形成学生现代教育观念,尤其是更新学生的课程观念,丰富学生的教育内涵,使学生具备新课程背景下应有的观念形态,更快更好地融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大潮之中。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课程改革的背景

教学目的和要求:深刻领会改革背景;理解改革刻不容缓。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都是领会改革背景,认清改革的急迫性。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与趋势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状况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准备与启动

第二讲 新课程目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和改革具体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和改革具体目标 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三讲 新课程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课程结构的调整。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领会课程结构调整的意义,理解调整的具体内涵。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绿色证书”教育

第四讲 新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意义与功能;区分与原有大纲的不同。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意义与功能;区分与原有大纲的不同。

一、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二、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三、新课程标准与原有大纲之比较

第五讲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学目的和要求:深刻理解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彻底转变教学观和学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都是教学观和学生的转变。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二、教学观与学生观 三、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四、学习方式

五、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六、现代教育技术

第六讲 新课程评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课程评价的具体内涵;深刻领会课程评价的根本指导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都是新课程评价内涵以及评价的指导思想。 一、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 二、学生评价 三、教师评价

四、加强与新课程实施的评价 五、考试改革 第七讲 新课程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课程管理的制度及基本改革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我国新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 一、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 二、课程管理改革与制度

第八讲 新课程资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深刻领悟课程资源的内涵;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学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课程资源的意识培养;难点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应用。

一、课程资源的意义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实践环节:除了教师较为系统的理论讲授外,本课程拟尝试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互动的具体方式如讨论,问答,学生讲演等,同时适当组织学生观看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录像。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16学时集中讲授和探讨,2学时机动安排。

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查,以百分制计分。总分数包含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参与情况或作业完成情况,期末成绩主要以完成的小论文质量为标准。

七、推荐使用教材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著《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课程考试大纲(专)
新课程改革大纲 第四篇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1043307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考试对象:所有学习该课程的学生

一、课程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了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结构与标准、教学理念、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的掌握情况。第二,促进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课程知识。第三,使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教学的优点,寻找教学的不足。

二、课程考核方式及时间

本课程的考核均以闭卷考核的形式进行,考核成绩为百分制。课程学习成绩的计算方法是:期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作业或期中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

三、教学时数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周(18周,周课时3)。

四、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求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的知识。第二,要求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自己的有关经验以及所学习的教育原理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第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要求学习者要本着建构自己的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和小学教育实际的德育理念和班级管理理念,要能够形成自己的德育理念和班级管理理念。做到活学活用。第四,课程考核的关键掌在于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反对对所学内容的死记硬背。

五、课程使用的教材与参考书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5、汪霞主编:《 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田慧生.曾天山著:《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实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7、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001.版。

六、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本考试大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践运用。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大纲】

考核内容

基础教育的含义、基础教育的特点以及课程改革的意义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教育的概念,课程的概念。

2、基本原理理解:基础教育的特点,课程改革的意义。

3、实践思考:课程改革为什么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考核内容

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新科技革命的特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新科技革命的特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基本原理理解: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新科技革命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3、实践思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三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考核内容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内涵。

2、基本原理理解: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内涵。

3、实践思考: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四章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考核内容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基本原理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实践思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意义。

第五章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标准与结构

考核内容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标准的意义与作用,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内容和特点。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标准的意义与作用,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内容和特点。

2、基本原理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标准的意义与作用,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内容和特点。

3、实践思考: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第六章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

考核内容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

2、基本原理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的内涵

3、实践思考: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与以往观念的区别。

考核内容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学习方式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实施方法。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学习方式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实施方法。

2、基本原理理解: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实施方法

3、实践思考:教师怎样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第八章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大纲】

考核内容

【新课程改革大纲】

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功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功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教师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

2、基本原理理解: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功能、教师发展性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

3、实践思考:发展性评价的实践要求。

第九章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管理

考核内容

课程管理的内涵、课程管理制度类型、内容、学校课程管理的模式,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管理特点。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课程管理的内涵、课程管理制度类型、内容、学校课程管理的模式,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管理特点。

2、基本原理理解:课程管理制度类型、学校课程管理的模式,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管理特点。

3、实践思考: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管理特点。

第十章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

考核内容

课程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基本原则、内容,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考核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课程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基本原则,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2、基本原理理解:课程资源的分类,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基本原则。

3、实践思考:教师怎样有效地利用开外课程资源来实现教学目标。

七、题型结构

题型主要有理解概念、填空、判断、简述、论述、实践分析等。

教研室名称:小学教育教研室

执笔人:

审核人:

审定人:

编写日期:

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改革大纲 第五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原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大纲】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

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课改核心理论(简)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什么是课程的三级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的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新课程改革大纲》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新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改革试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新课程改革大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新课程改革大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jihua/6165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