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2016-09-01 11:54: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共4篇)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总结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总结 今年,根据八十四团小麦生产现状,按照团办发【2015】11号文件的要求,农技中心加大了小麦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的力度。引进了新冬43号杂交小麦、高产冬小麦新冬41号以及春麦高产优质新品种新春38号,通过一年的载重,田间表现好,增产显著,为本团加快...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总结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第一篇

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总结 今年,根据八十四团小麦生产现状,按照团办发【2015】11号文件的要求,农技中心加大了小麦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的力度。引进了新冬43号杂交小麦、高产冬小麦新冬41号以及春麦高产优质新品种新春38号,通过一年的载重,田间表现好,增产显著,为本团加快引进推广小麦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试验目的

根据本土壤和季候特点,引进适合本地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掌握不同品种小麦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总结不同品种小麦种植模式和高产栽培技术。

2、 试验地点

①、 八十四团6连:新冬43号,50亩地;144-1,30亩地;条田:13农,承包户:刘新文

②、 八十四团7连:新冬41号,63亩地;条田:上四农,承包户:雷文江

③、 八十四团10 连:新春32号,285亩地;条田:三斗三斗上8#,承包户:谭杰等3人。

3、 田间调查

3.1、播种:

新冬43、144-1;9月17日播种,播种量分别为16.5kg/亩、20kg/亩。

新冬41号:播种日期为9月18日,播种量为28.6kg/亩。【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新春38号:播种日期为3月29日至4月2日,播种量为30kg/亩。

3.2、田管

3.2.1、水肥运筹:

新冬41号:基肥:磷酸二铵20kg/亩;追肥3次,尿素30kg/亩,高磷钾15kg/亩。全生育期灌水7次,亩灌水量450m³。

新冬43号和144-1:种肥磷酸二铵13.5kg/亩,追肥5次,尿素45kg/亩,滴灌肥18kg/亩,全生育期灌水7次,亩灌水量480m³。

新春38号:种肥:磷酸二铵10kg/亩,追肥4次,尿素43kg/亩,滴灌肥12kg/亩,全生育期灌水7次,亩灌水量450m³。

3.2.2、化控:【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新冬41号4月16日化控,亩施多效唑30g;新冬43号4月9日、4月22日,分别用多效唑35g/亩、45g/亩;新春38号和144-1未化控。

4、结果分析:

从上表可看出:新冬43号较新冬22号株高增加22cm,但茎秆坚硬,由于化控及时(2次化控),倒伏率仅为点片倒伏。而新冬22号茎秆较细,造成大面积倒伏。由于今年干热风来的早且重,

而新冬43号生育期较长,所以造成减产。因为扬花期高温,穗粒数少,建议继续减重。

新冬41号穗大粒多,千粒重高,单产在587.7kg,较新冬22号增产17.5%;新春38号穗大粒多,单产450.8kg,较新春14号增产20.2%;建议加快推广。

试验人:农技中心:董明江 六连:王春平 七连:俞前锋 十连:韩可

2010-2011年度国家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总结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第二篇

2010-2011年度国家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总结

实施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为了加大新品种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品种的认知度,进一步扩大推广种植区域,充分发挥优良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更好的服务于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主持下,由我省种子管理总站负责承担的2010-2011年度河北区域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在国家、省级各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实施单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示范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 示范任务、指标:

本年度示范品种:冬小麦衡4399、衡136,示范面积分别为:衡4399:1000亩;衡136:1500亩。示范地点分别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护驾迟镇前营村和东杜村。预期产量指标:衡4399在春浇三水情况下,平均亩产550-600kg;衡136在春浇1-2水情况下,亩产实现450-500kg。

二、 任务落实与完成情况:

2.1示范品种的选择:

本年度示范的两个冬小麦新品种,均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其中:衡4399于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8002。目前已参加山东省中高肥组小麦区域试验。突出表现:多穗早熟、高产稳产、多抗广适、落黄漂亮。自审定推广以来,在我省已得到大面积种植,发展势头良好,深受欢迎。

衡136属节水抗旱、高产类型品种,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9015。目前正参加国家冬麦区旱肥组生产试验,表现突出。该品种节水性强,具有穗大产量高、节水抗旱性强、抗病、抗寒、耐热、落黄好的突出优点。生产示范普遍认为:省种省肥,节水抗旱,比其他一般品种能够少浇1-2水,且产量高、抗逆性强,非常适宜我省黑龙港流域乃至国家冬麦区旱肥地块推广种植。

2.2示范基地概括:

深州市护驾迟镇前营村和东杜村,位于我省旱作所试验站西北,紧临大广高速、石黄高速和307国道,具有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两基地主要以农业为主,人口2500人左右,小麦年播种面积350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示范田规范、成方连片,具备机井21眼,灌溉设施齐全,水肥条件适宜。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较高,对新品种的认识能力强,组织性强,管理规

范。借助我省旱作农业研究所的技术依托,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达到较好的示范效果,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2.3示范采取的主要栽培措施与具体做法:

1、强化整地、播种质量,鼓励足墒播种:

“七分种三分管”是当今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针对广大农民整地粗放的特点,我们深入示范村开展对整地质量的技术指导,使示范户真正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底墒充足,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出苗均匀,示范村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

2、根据品种特性、播种习惯确定最佳播种量、适宜播种期,开展分类指导: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衡4399:以亩成穗45-50万,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38-42g为实现亩产千斤以上产量水平的合理群体结构,最佳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播量22.5万-25.0万/亩基本苗。

衡136:以亩成穗38-40万,穗粒数36-42粒,千粒重40g左右为最佳产量结构,适宜播期掌握在10月5-15日,播量21.0万-22.5万/亩基本苗。

根据两个示范村的实际情况,播前开展科学播种、分类管理技术建议,专人负责,2010年10月25日前示范面积全部落实。

3、推广播后镇压技术,培育冬前壮苗:

针对本年度小麦播种后降水量少、且大部分麦区为抢墒播种的特点,我们强调了播后镇压技术。至小麦越冬前,大部分示范田均实施了该项技术,衡4399、衡136冬前基本都达到了壮苗标准,其中:衡4399冬前群体5点平均112.5万/亩,衡136冬前群体5点平均98.8万/亩,为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4、加强冬前管理与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对新成果、新技术的了解与认识:

根据本年度大部分麦区为抢墒播种的特点,提出了及时采取冬前补墒灌溉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示范区90%以上于12月20日前落实。利用广大农民冬闲季节,以幻灯片、明白纸等形式深入示范村开展技术培训5-6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通过技术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示范户科学种田的意识,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深刻的了解,起到了划龙点睛的作用。

5、春季管理技术跟进,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结合小麦返青期气候干旱、气温回升缓慢等特点,及时采取了早春锄化、镇压、增温保墒、科学运筹春一水计划。根据不同麦田苗情、墒情状况,提

出分类指导、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技术方案,并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广大示范户手中,使广大农民早春管理有了技术依托,不盲目随从,从而实现良种良法的科学配套。

6、加强中后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增粒重、促高产:

4月中下旬,示范区集中开展小麦吸浆虫专项治理工作;5月初正值小麦抽穗开花期,统一实施“一喷三防”综合防治工作,对示范区集中配给农药、实施集中喷防,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7、适时收割、科学管理:

结合小麦新品种示范、繁种工作,辖区内小麦示范田做到专人负责,专机收获。统一收割、统一晾晒、统一入户,避免了机械混杂、降低机械损失,实现了优良小麦品种的高产、高效,示范区6月22日前基本全部收获完毕。

三、示范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衡4399、衡136小麦新品种的示范,使新技术、新成果得以迅速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本年度组织有关专家现场实打实收:深州前营村衡4399示范田平均亩产实现585.5kg,最高亩产651.2kg。东杜村衡136示范田,5户春浇2水平均亩产498.5kg,最高亩产545.8kg,分别比当地其他品种增产50-60kg/亩,增产率实现8-10%。

以平均亩增产50kg、节水40方/亩、次为例,按小麦粮食市场均价2.06元/kg,少浇一水节支40元/亩计算,通过示范可实现亩增收、节支额140-150元,辖区内2500亩示范田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达35.0-37.5万元。

通过对节水抗旱、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型小麦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可有效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状况。良种良法的配套实施,降低生产成本,节本增效。在今年冬春连旱的特殊气候年型下,示范工作再次实现了优良小麦新品种的增产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示范效果。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深州护驾迟试验站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助这一窗口,2011年5-6月,国家、省、市级各界领导和种业界同仁亲临示范区考察,对我单位实施的示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优良新品种的表现给于较好的评价。5月30日,组织武强县、武邑县农开办邀请当地种植大户在示范区开展了“节水抗旱、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系列冬小麦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到会代表200余人,广大种植户亲眼看到了优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领悟了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措施对小麦的增产作用。通过示范、考察、观摩,扩大了对外影响,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几点工作体会:

小麦新品种的示范工作,在育种家、种业界、种植户之间起到了桥梁和 纽带作用。通过多年的示范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广大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但是,现今小麦新品种层出不穷,好品种、大品种不多,成果转化率低。如何通过示范工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们认为:

1、 领导重视是前提,技术落实是关键。

我们采取了“专家包片、技术员包村抓户、辐射带动千万户”的示范推广思路。专家、技术员亲临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查苗情、看墒情、诊病害、提建议,调动示范户参与示范的积极性,保证技术落实到位。

2、 服务跟进是保障,抓好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为了提高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和小麦生长关键期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工作,围绕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针对品种提出科学管理意见和措施,让广大农民真正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

3、 开展高产创建擂台赛,专家实打评奖,充分调动农民科技种田的积 极性。

本年度在深州前营村和东杜村两个示范区开展了高产创建擂台比赛,邀请有关专家现场实打验收,设立奖励等级,现场评奖,现金奖励。通过这一举措,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辐射带动周边村、户扩大对优良新品种种植的热情,宣传效果、扩大影响。

五、示范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小麦新品种的示范工作需要资金支持,用于对广大示范户落实种子、农资等补贴。但是,目前大都由育种单位自己出资给于补助,资金周转困难,补贴难以兑现。因此,建议设立示范专项资金,提高补贴额度。

2、技术落实存在障碍,农村的现状是外出打工多,劳力不足,农机具、灌溉机井少等影响管理措施的落实。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农机具的推广步伐,促进农村科技进步。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2011年8月20日

2015县粮食生产年度工作总结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第三篇

县粮食生产年度工作总结

粮食生产事关全局,**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县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386个村、居委会,4598个社,24.62万农业户,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5万人,46.14万个农村劳动力。全县幅员面积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万亩(习惯面积),其中水田18.3万亩。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2015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429552吨,比重庆市下达计划385400吨,增加产量44200吨,增产11.5%;比2015年增产24352吨,增6.0%。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68万亩,比市计划147.90万亩,增加1.78万亩,增1.2%。其中小春播种面积51.08万亩,产量95510吨;小麦15.83万亩、23675吨,胡豌豆7.25万亩、8554吨,洋芋28万亩、63281吨。大春播种面积80.60万亩,产量30292吨;水稻18.09万亩、73021吨,玉米32.74万亩、128623吨,红苕22.40万亩、102401吨,豆类5.66万亩、3961吨,其他杂粮1.71万亩、1286吨。晚秋播种面积20.10万亩、24750吨,比市计划18万亩,增11.7%。再生稻2.10万亩、3600吨,秋洋芋10.5万亩、12600吨,秋红苕5.40万亩、7500吨,秋荞2.10万亩、1030吨。撂荒地5.56万亩已全部复耕,以村为单位经两次公示。目前正在兑现农民直补资金;

(二)技术推广

**县制定了扶耕助粮和狠抓粮食生产的意见。5月上旬,县委、县府、人大、政协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朱衣镇帮助贫困户搞“双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农促耕”活动开展。

在**龙桥乡建立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实现单产485.9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17.9%;在公平镇、红土乡建立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片2000亩,得到了市农业局检查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分别建立300-500亩的高产示范片,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三)实施百万工程

**县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实施了“优质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实施。完成基地建设示范面积1.08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实现总产2079吨,比对照平均亩产102.8公斤,增产89.7公斤,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6.1%,并建立种子繁育基地28亩,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为了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县农业局联系了“彭氏加工厂”、“红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万胜粮食加工厂”三家龙头企业,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龙头企业与农户落实了订单1.65万亩,农产品数量4950吨,目前已收购产品3890吨,订单兑现率已达78.6%。

(四)信息反馈

**县按照《重庆市调度月历》要求,按时规范上报了相关数据及资料,未出现一项未报情况。并积极主动上传粮食生产动态,增产增收,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抗灾、救灾及民情的民意等信息今年共上报农情统计39次、中国种植业网采用**县农情材料29篇、在《**农业》上报道生产动态155篇。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三、增产原因分析

[1][2][3]下一页 今年,**县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二)播种面积扩大。过去,部分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认为结构调整就是减粮扩经,没有理解结构调整的真正内涵,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认真宣传结构调整的真正含义,恢复性的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特别是重庆市出台的撂荒地复耕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就扩大了5万多亩面积,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三)粮价上扬,市场看好。从去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呈上扬趋势,使种粮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使部分撂荒多年的土地种上了粮食。

(四)技术落实到位。由于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入村到户,多次印发技术资料、科技赶场、召开各种培训会等种形式,将技术落实到田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四、主要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面对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题研究。并召开了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目标责任书,制发了《**县关于抓好2015年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了2015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用以指导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全面实施。

基本思路:切实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突出标准化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县粮食恢复性增长,实现农民增收。

总体目标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达到145万亩,总产达到42万吨,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达到1.2万吨,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4%以上。

工作重点是:深挖复种潜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狠抓晚秋生产,开发利用秋冬资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二)、深挖复种潜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恢复发展粮食的难点是恢复粮食播种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调整,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播种面积一度呈下滑趋势,给恢复粮食播种面积带来了较大难度。**县通过撂荒地复耕,采取间套种,增加复种指数,特别是开发晚秋来扩大复种面积。一是抓住关键季节,指导和鼓励农民种满种尽撂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四脚等可利用耕地;二是实行分类指导,适度增加旱粮和杂粮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利用田坎种植玉米、高梁、大豆、杂豆等作物;三是科学间套作、优化耕种模式,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

(三)、切实抓好晚秋生产,充分利用秋冬季资源

**县秋季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宜种晚秋作物较多,同时晚秋作物具有成本低、时间短、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高、效益好的特点,把发展晚秋生产作为当前增加粮食产量,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来抓,突出抓好以秋洋芋、秋红苕、再生稻为重点的晚秋生产。

(四)、努力推广标准化先进实用技术

要稳定粮食面积,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秋冬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成本,实现增效。

一是大力推广良种。引导农户选用农业技术部门推介的农作物良种。在市农业局推介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水稻主推了Q优5号,Q优2号、川香优2号、D优68、D优527等优质杂交良种。玉米主推登海3号、登海11号、绵单1号、海禾1号、长城9904、成单19等品种,马铃薯主推鄂薯3号、脱毒米拉等品种,红苕主推67-12、南薯88、梅营1号上一页[1][2][3]下一页 等品种。

二是加大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力度。根据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场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将市里制定的优质水稻等无公害标准栽培技术编制成普及资料,及时印发培训到农户;重点推广主要粮油品种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同时开展粮食品种、产地环境、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检测方法等标准、规程的推广,使主要粮食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三是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抛秧,脱毒马铃薯,玉米地膜覆盖育苗,平衡施肥,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避灾增产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16万亩,抛秧2.5万亩,地膜玉米6万亩,脱毒马铃薯8万亩,平衡施肥60万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30万亩次。

四是大力示范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农田保护性耕作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于一体,且有免耕栽培节省投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覆盖栽培节省用水和种植的农产品无公害的特点,是一项简化了生产流程的农业新技术的全新综合体,其关键技术是要求秸杆覆盖,免耕种植,保持水土流失,是省工省力、降低种植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产的好技术。我县按照农田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原理和各地具体情况,加快了试验示范推广进程。

2016农委会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第四篇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农委紧紧围绕“优质稻米、生态畜禽、特色蔬果”等主导产业,坚持“提质与增效并举、园区与龙头共建、品牌与市场齐抓”工作思路,以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为引领,以富民增收为核心,以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创建为抓手,积极应对干旱、霜冻、多风等恶劣天气和突如其来的H7N9疫情,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基本现代化扎实推进。针对我县农业基本现代化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多次召开会办会、推进会,对照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据县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测算,**年上半年我县农业基本现代化自测得分82.5分,同比净增12.18分。

——夏粮单产总产双增收。大力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努力克服持续旱情、多次霜冻等诸多不利因素,夏粮取得较好收成。据作栽站测产显示,全县夏收小麦面积155万亩,亩产410公斤,总产63.55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7公斤和3.1万吨,实现了单总产双增收,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高效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围绕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融合、功能多元”发展要求,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持续投入,农业项目持续带动,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39万亩,累计达到25.51万亩,占耕地面积12.82%。

——畜牧业健康发展。积极规划实施大中型畜禽规模养殖场提升工程、重大动物防疫绩效延伸管理工程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强化制度,健全体系。上半年全县存栏生猪52.3万头,家禽358.1万羽,大家畜2.8万头,其中奶牛1.2万头,上半年累计出栏生猪53.9万头,家禽1126.66万羽,产生鲜牛奶13258吨。生猪、家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84.3%、98%、99%,其中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60%。

——造林绿化取得历史性突破。今春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观摩评比和专项督查,农委组建林业技术服务队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树立一批造林绿化典型乡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打十大工程,突出4条主线。上半年共完成植树1080万株,成片林完成栽植9.8万亩,农田林网7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至23.18%。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本建成。县农产品质检站通过省级计量认证,乡镇检测室建成挂牌,人员、机构、编制、设备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及示范创建工作逐步展开。新上报“三品一标”28个,累计认证有效“三品”总数326个。“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超过90%以上。农业投入品、畜禽检疫、农产品监管面达100%,抽检合格率均在96%以上。

——农村清洁能源事业后发快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长寿高效农膜、有机降解液态地膜,强力推进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和秸秆综合利用。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0.65万吨,化肥利用效率提高3.5%以上。新增沼气总池容2500立方米以上,可转化畜禽粪便12万吨以上、秸秆15万吨以上。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大型沼气工程等项目30个。预计畜禽粪便利用率可达9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98%,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可实现98.5%以上。

——打假护农保春耕。根据年初《**年**县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总体安排,努力探索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加大对全县城乡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生产销售市场的检查执法力度。重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春季种子市场执法活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月”等专项活动,维护农资市场的秩序,确保春耕生产安全。

——农民培训工作超序时。除了采取室内集中授课、田头现场指导、村头集中培训外,还采取街头技术咨询、集镇散发技术明白纸、宣传车环绕村庄广播宣传、乡村广播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传播农业实用技术,深受农民好评。全县计划农业专项技术培训3万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3300人。分别已完成21614人和2319人,占全年任务的72%和70.3%。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上半年,全县共落实小麦良种补贴150.45万亩,发放补贴资金1504.5万元。全县有344个行政村、3527个村民小组、近15.6万户因此受益。发放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农药96吨,叶面肥70吨,累计金额504万元。

——策应扶持取得重大成果。上半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策应扶持项目9个,资金1.98亿元。

——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年农委承担重点工程共有7个,其中5个已完成,包括西南岗林果产业带、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工程、绿色示范村建设工程、成片示范林建设工程、330省道绿化带建设工程。另外,西南岗特色产业基地、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都达到序时进度要求。

——招商引资力度再加大。县出征仪式后,农委招商组分三批外出招商。目前已引进3个项目,包括龙威电子、华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博温特建材有限公司。金针菜贮藏加工出口的外贸项目正在洽谈。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下半年基本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农业基本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以“四个确保”为总目标,即:确保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确保农民收入实现“十连快”,确保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推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情。

(二)主要目标:根据《中共**县委常委会**年工作要点重点任务分解方案》文件精神,农委下半年主要目标包括:

1.完成1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开工,固定资产到位资金1.5亿元。

2.重大项目达到序时进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常态化开展。

3.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达到18%。林木覆盖率增长1.12个百分点,达到23%。

(三)重点内容及举措:在工作落实上,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四大工程”:

1.粮食产业丰产丰收工程。确保粮食安全保供给是**农业基本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必须积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品种布局、高产技术推广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全面完成水稻“四改”三年攻坚任务。以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项目实施为平台,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确保良种、良法配套,夺取粮食高产,并由点到面,逐步在全县示范推广。

2.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工程。立足于“优质稻米、生态畜禽、特色蔬果”等主导产业,积极引导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拳头产品”和“单打冠军”。重点开展高效示范和蔬菜标准园示范“两个创建”活动,继续加大园区“三新”推广力度。积极服务有机稻米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水稻机插秧面积。大力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和生态健康养殖,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

3.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工程。切实加强科技推广机构基础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与科技推广人才队伍两大关键支撑,提高全县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水平。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深入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农业科技入户等项目。加强对村组干部、农技人员、种养大户的培训,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不断完善“五有”乡镇建设,充分发挥“12316”服务热线等平台作用,及时发布惠农信息。

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坚持以循环农业的理念保障农业生产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西南岗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筹集沼气和循环农业发展资金,推广“猪—沼—菜(果、粮)”的循环农业模式和规模养殖场“一池三建”工程,建立健全沼气服务机构,确保“有人建、有人用、有人修”。

(编辑:圆圆)

相关热词搜索:甘肃省小麦推广品种 小麦高产新品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麦新品种推广总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zongjie/60639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