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2016-09-10 11:45: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共6篇)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事件分析总结医院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总结模版医院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总结模版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某某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卫生应急工作遵循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将卫生应急工作与医院日常...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事件分析总结

篇二: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医院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总结模版

医院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总结模版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某某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卫生

应急工作遵循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将卫生应急工作与医院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努力开创卫生应急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院2015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院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

议,研究卫生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总指挥、各位副院长任副总指挥、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不定期召开应急管理会议,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2、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实行规范管理;3、对事发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估,及时了解掌握事故的原因、特征、规律、医疗救援资源、地理交通善等信息;4、按照工作分工组织现场抢救;5、向当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或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其指令和任务,统一口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起因、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宣传信息、安全保卫四个工作组,分别由分管副院长为组长,成员为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每个小组成员建立了人员档案。

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及下属各工作组更新了了行政类、后勤保障类、医疗

护理类应急预案。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了我院灾害脆弱性分析,并对相对风险较高的前八项因素的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院范围内的培训、考核。

我院把队伍建设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调整

充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了(什么什么)队伍。

我院承担着某地紧急救援重大任务,在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落

实应急管理负责人员,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各救援队伍人员职责。通过整合专业救援力量,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我院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作为一项经常性

的工作来抓,常年不懈。由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医疗技术操作的专业培训。按照医疗卫生系统应急管理培训的具体内容组织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预案》等。今年我院共派出()名医生、()名护士参加四川省卫计委组织的()应急救援培训。

储备足够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不定期进行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模拟演练,提

高应急体系协同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伤亡群众的医疗救护能力。有专门人员定期检查我院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设备的性能状况,按规定进行了经常性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加强总值班、信息报告工作进一步加强规范了医院总值班工作制度和流程,进行了总值班培训,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坚持实行了由领导班子和职能科室领导每天值班的总值班制度,修订了总值班工作职责,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将总值班室的位置调整到急诊楼。

畅通信息,及时报告:我院根据地区应急管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处理工作相

关规范,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信息报送流程。流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及时向总值班和院领导报告,通知医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理情况。我院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保证了应急管理宣传

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各科室各部门积极开展了应急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应急安全知识,并通过院长办公会、科主任护士长会、职工代表大会、行政查房、OA网通告等形式开展防火、防震、交通等安全知识教育,让广大职工掌握了应急常识和应急措施,增强了防灾避灾意识和技能。

医院对消防安全隐患非常重视,对医院重点部位、物资仓库,易燃易爆、人员密集场所等进行了系统集中排查,重点检查整治电器线路、用火用电用气、疏散通道、应急照明、消防器材、报警系统等部位,落实了整个医院的消防安全。在进行系统拉网式的消防检查工作的同时,继续实施了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监管,加强了监控和制度落实,确保了预防火灾的措施落实,月检与专检相结合,保障消防检查无死角、无漏项。对到期的灭火器及时更换,开展了医院2015年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分批次、分科室对全院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消防器材使用培训。

典型案例。

虽然我院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离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还有差距,当前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认识不到位。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危机和忧患意识;二是体系不够健全。预案体系还不完备,一些已制定的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强;三是部门间协调不够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不断努力,按照四川省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抓好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和督查,实现我院应急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篇三: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2015卫生应急工作总结

总结一:卫生应急工作总结

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和工作机制。明确区公卫委会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畅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紧密的部门协作机制。贯彻《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完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明确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急工作职责,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总结我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不断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二、强化卫生应急常态管理【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依据省市相关预案,结合我区实际,梳理并逐步完善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动态修订机制,并通过演练或应急实践,检验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可操作性。【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开展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信息主动搜索,进一步巩固和规范全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结合《传染病防治法》与《浙江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规范全区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疫情报告单位每月应有传染病疫情网报。提高学校因病缺课监测敏感性,做好监测学校网络直报试点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调整充实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卫生应急队伍,明确卫生应急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通讯网络。重点做好卫生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医疗卫生救援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善队伍装备,提高处置能力,实现卫生应急队伍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卫生应急处置业务培训的力度,提高各类人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年内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演练。通过演练,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协调和统一性,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从而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四、加强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严格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通知》和《海曙区救灾防病应急预案》要求,积极做好救灾防病准备工作,及时、客观、规范地报送救灾防病相关信息。参照国家及省市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储备目录,有计划、有重点地配备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加强使用管理,及时补充、更新消耗或失效的救灾防病物资,完善应急物资的调用机制,为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资保障,切实做好急性传染病的应对准备工作。

五、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示范街道建设,做好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准备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进社区,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等事件的多部门协同应急演练,密切与社区间的卫生应急工作联系,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巩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和市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街道创建成果,指导余下3个街道卫生应急工作示范街道创建工作,为创建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区做好准备。

六、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防群控能力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指导群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除恐慌心理。提高群众防范、规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意识,以利于组织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七、加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力度

切实做好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规范传染病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重点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鼠疫和新发急性传染病等严重威胁公众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处置机制。

总结二:卫生应急工作总结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应急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国家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积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大卫生监督检查、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提高卫生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零发生,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区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全年受理、处置医疗争议(有一定影响或进行赔付的)12起,处置率达100%,赔付金额为168762元,其中:万元以上赔付5起。全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争议的发生率较2015年相比,同比下降28.6%(2015年万元以上赔付的共7起)。同时,检查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900余户次,学校食堂760户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26户次、抽检水样1480份,共查处涉及违法案件19件,处罚金额39650元。排查疑似传染病疫情7种40起213例,处理学校(托幼机构)突发疫情34起(流腮、水痘、手足口病)。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扎实提高思想认识

深入贯彻和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作为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展开讨论,增强了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工作人员分析、判断、处理、调解能力。

(二)强化领导,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调整完善了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加强应急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应急人员职责、任务,始终做到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规范、统一标准,为预防、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霍乱防治预案》、《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等。同时,将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下坚实基础。

(三)扎实防范,积极预防突发事件

一是加强应急演练。为充分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切实提高应急队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先后组织开展了应急献血演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习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检验并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丰富了实战经验。

二是强化应急值班。为确保应急工作的及时、高效,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应班制度,始终做到时时有人值班、天天有领导带班。不论正常工作、双休日和节假日,要求应急人员24小时随时保持通讯畅通,遇有情况,随时处理。在必要的时候,应急装备一刻不离人,随时准备出击,随时保持戒备状态。认真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确保了无漏报、无迟报的现象,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按照《国家公共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卫生部及省、市CDC的统一要求,建立了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开通了国家疫情信息网上直报系统,加强了各医疗单位信息传递,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

三是加大应急宣传。在开展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注重拓展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依靠群众对卫生安全的关心、关注,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做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通过信息网络、报社、《温江黄页》、《温江旅游全图》、单位政务公开栏等信息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开卫生应急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行政许可、执法监督等重要事项,进一步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使社会监督更加透明。

(四)科学处理,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年初,在我区个别镇(街)发现了流腮和手足口病,其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发病较高,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加强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防制知识宣传,严格指导落实晨检、病假追踪、消毒防范等制度,及时对全区20所中小学校16671名1—6年级学生实施了流腮疫苗免费应急接种,流腮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全区儿童健康安全。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卫生应急工作的领导,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群体性意外伤亡事故的卫生应急工作做出统一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明确疾病控制、医疗救治、执法监督机构的职责分工,做到应急指挥协调有序,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二是强化监测预警。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正常运行,强化不明原因肺炎或疑似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鼠疫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一旦发生或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格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及时、准确、全面报告。三是做好应急准备。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技术和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明确相关卫生应急预防、处置有效。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时,迅速反应迅速,及时救援。四是加大监督检查。重点做好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监督检查。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做好餐饮具卫生和消毒监督工作,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查找并及时消除单位内部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进一步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科学预防、及时处理。

总结三:20XX年青原区卫生应急工作总结

20XX年,全区卫生应急工作以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和应急队伍建设为核心,不断强化卫生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全面提升了我区卫生应急工作整体水平。现将卫生应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体制

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我区卫生应急工作基本实现了体制健全、机制完善、运转协调、有序规范。各单位根据《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和《青原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了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值守、卫生应急响应、卫生应急处置、卫生应急工作评估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流程、处置程序、技术标准和控制措施。

二、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为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我区狠抓了专业人员的强化培训,结合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围绕霍乱、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年初编制了全区业务人员全员培训计划,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了基层防疫人员应急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业务人员的卫生应急意识、补充更新了卫生应急知识,提高了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三、强化防控措施,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

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落实了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了以区疾控中心为技术依托,以城区医疗卫生单位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及零报告制度,并明确了各网络直报单位责任人、工作职责、规章制度。同时,区疾控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发生疫情后及时进行网络监控,并及时上报,真正实现了传染病报告的动态性、实时性和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反应机制,提高了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组织卫生监督人员深入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医疗机构175家,应用文书360件。同时,做好了区委、区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制定了食品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加强了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食品卫生安全。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开展业务实战演练

我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积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每年均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各类专用防护用品、消杀药械、诊断试剂及耗材,作为自然灾害发生后及传染病流行应急处置物质,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立即启用。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现场处置能力,做好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组织、技术、程序、装备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我区未雨绸缪,有效防控,2015年5月26日,我局组织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及各医疗卫生机构80余人开展了手足口病疫情实战应急处置演练。 按照拟订的演练方案进行了演练操作,应急机动队成员在演练中按规定程序认真操作,特别是隔离服的穿、脱程序进行了重点演示,并回答了考评人员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演练,进一步验证了我区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疫情报告程序、应急指挥能力、现场防护措施、流行病学调查、疫区消毒隔离、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应急储备物资调动等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及实践能力,同时对演练作出了客观实际的考评,指出了不足,提出了改进要求。

五、全力以赴,应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5年出现手足口病疫情,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区卫生局主动加强与区教育局沟通协调,加大对区内各小学、托幼机构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和缺课登记制度,加强对疑似病例报告工作。区疾控中心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搜索、消杀及宣传工作,及时掌握病人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等资料;各医疗机构全面启动预检分诊工作,严格疑似病例排查工作并及时上报,全面落实手足口病转诊制度,发现符合临床表现患儿做好登记后,立即送往定点医院救治。做好了消杀物质贮备,加强环境消毒和污物的安全处理,避免院内感染发生。对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了强化培训,重点培训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知识。经过部门精心配合,有效遏制了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

六、存在问题

1、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宣传不够深入广泛。

2、乡、村卫生应急能力有待提升。

3、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4、卫生应急工作经费欠缺,致使应急演练、应急检测等工作开展受限。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大众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增强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对工作的主动性。继续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做到卫生应急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2、继续加大卫生应急培训力度,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3、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加强部门协作。不断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预案动态更新修订机制,增强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经费投入,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

总结四:医院卫生应急工作总结

xxxx年,安阳市卫生局卫生应急工作在省卫生厅和局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 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 关法规和预案为基础,紧紧围绕“一案三制”建设,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学、依靠法律、依靠群众,积极参与建立和完善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 断强化了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和处置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了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控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 将今年卫生应急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

一是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市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周修子同志为组长 的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卫生系统内部各部门的卫生应急管理职能,实行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了各项卫生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值班,强 化责任。为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值班的职责,全面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我局设置了总值班室,由办公室(应急办)负责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负责收 集和上报相关信息。市直各卫生单位都建立了基层应急预警信息报告制度。三是建立队伍,完善网络。市直各卫生单位按照要求,分别建立了基层应急信息报告员队 伍,拓宽了信息报告的渠道,提高了信息报告的时效性。

二、大力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

依据省卫生厅年度比武方案,我市制定了卫生应急大练兵实施方案,科学筹划,严密组织,大力展开了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了卫生应急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

一 是开展了全市抗洪救灾卫生应急演习。为全面提升我市抗洪救灾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推动和检验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成效,6月29日,我市组织12个应急大队 开展了抗洪救灾应急演练。演习采取情况诱导、分步演练的方式,区分溺水急救演习、创伤急救演习和卫生防疫演习三项内容实施。共出动人员160人,车辆30 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城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于自强出席演习。全市各县(市)卫生局局长、应急办主任,疾控中心主任,120急救指挥中心主 任,市直及驻安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卫生应急队员,共计260名进行了观摩。通过演练,进一步规范我市卫生应急指挥程序,锻炼应急队伍,提升卫生 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指导市直各大医院开展了应急救援急救技能大练兵。年初以来,我市采取理论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10个 医院开展了卫生应急大练兵,全面提升了全市卫生应急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是集中学习卫生应急知识手册和各专业基础知识,开展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成人机 械通气(经口)、急救止血技术、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伤员坐位)等操作训练。全市共组织培训20期,培训人员300余人次。

三是开展了 卫生监督执法大练兵暨技能比武。8月2日-3日,我市举办了职业卫生技术比武培训选拔暨职业卫生工作座谈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各县区推荐的40余名 职业卫生业务骨干进行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业务知识及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等培训考试,选拔出10名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封闭训练,参加全省职 业卫生知识竞赛和技术大比武,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4名队员获得个人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是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 动。在组织市本级大练兵活动的同时,加大了各县(市、区)的指导督导力度,推进了卫生应急大练兵的深入开展,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不同形 式的练兵比武活动。汤阴县进行了以人禽流感、呼吸道传染病、食物及职业中毒为主的应急演练。共出动车辆9辆,人员56人次,2家二级以上医院、县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参加了演练。安阳县于8月25日,举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演习。县领导、县卫生局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县直各医疗卫 生单位班子成员、医护人员代表、各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医护人员代表350人参加演练。 内黄县组织30余名专业人员,开展了疫情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模拟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狠抓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根据省卫生厅《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评估标准》,结合安阳卫生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安阳市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评估标准》,区分队伍建设、预案体系建设、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应急宣传等内容开展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一是开展卫生应急骨干培训。结合卫生应急工作会,组织全市90名卫生应急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1天的培训。根据省卫生厅统一安排,3月上旬在市卫生局六楼会议室组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培训,共培训卫生应急指挥和系统使用人员85人。

二 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预警。认真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建成了以疾控中心为龙头、各级医疗单位为依托、覆盖全市的传染病监测报告 网络;设立了应急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建立了应急接报与响应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门诊医务人员对就诊病人进行门诊登记和可疑病人筛查,对传染病依 法进行填卡报告。杜绝了漏报误报现象,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目前,全市55所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三 是修定完善卫生应急预案。

篇四: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2016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总结

篇五: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2015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1篇: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三)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七)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二)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五)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六)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七)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八)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九)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传染病学、临床检验、流行病学、消毒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的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诊断的技术性标准和规范;

(二)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三)对全国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四)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五)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负责指导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性工作。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

第二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应当根据情况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和控制工作,并可以组织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第四章人员培训

第二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十四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六条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

第二十七条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所辖区域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二)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

(三)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

(四)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况;

(五)现场检查。

第三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或者暂时关闭相关科室或者暂停相关诊疗科目。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对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监督管理和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一)未建立或者未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

(二)未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以及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违反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

(四)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

(五)未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六)未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职业卫生防护。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本办法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四)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五)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第三十七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部门归口管理。

第三十八条采供血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参照本办法。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原2000年11月30日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止。

2医院感染预防方法

关注易感人群防止交叉感染

密切监测血像,若白细胞<3×109/L或发现血像聚降,须暂停治疗,密切监测体温及一般情况的变化,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治疗前常规检查病原微生物,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感染指标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分室治疗。

【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减少侵入性操作

如治疗前列腺增生时,尽量不留置尿管,指导患者采用自然憋尿法合理充盈膀胱,治疗胰腺肿瘤时,不插胃管。对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及插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并缩短置管时间。

保持医院环境清洁

治疗室内空气消毒,以开窗通风换气为主。每天紫外线照射1次,病室温度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45%-65%。治疗室地面消毒,用医院常用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雾消毒。

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对于上发生器胶囊的消毒,每完成一次治疗后,先用蘸有含0、05%次氯酸钠的消毒溶液的毛巾擦净表面的耦合剂,再用清水润湿的布擦拭干净;对于下发射器的消毒,由于水腔为开放式,直接接触人体,故每做一次治疗应当换一次治疗用水。

第2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领导我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我院感染工作,以住院病人和院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三、分析评价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控制在≤10%以内。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五、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六、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七、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积极控制。

2、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一、感染管理科每年年初必须制定出该年度的培训计划。

二、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及工勤人员都必须积极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

三、不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活动。

四、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学习。

五、临床科室不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时,根据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降低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六、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

二、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并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四、感染管理小组于每月30日后到各临床科室收集情况并签收。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4、洗手制度

一、全院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四)当医护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护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洗干净的手不得配戴饰物。

三、医护人员使用肥皂洗手时,必须保证肥皂干燥。禁止将肥皂直接浸泡在不漏水的肥皂盒中。

5、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1、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

2、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3、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4、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读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5、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

6、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7、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8、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

9、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10、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岳西县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6、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一次。

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

三、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四、室内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

五、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六、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瓶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七、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7、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

二、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

三、凡遇有厌氧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必须换衣、帽、鞋并及时消毒处理。

四、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做到随脏随换。禁止在病房、走道上清点衣被。

五、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六、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七、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病人后及时消毒。

九、弯盘、治疗碗用后及放入消毒液进行预处理浸泡消毒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后再用;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十、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

8、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室布局合理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四、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含皮试);用后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内,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专用容器内,其它医疗垃圾严格按《岳西县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收集,凡不能回收的垃圾由后勤部统一进行处理。

六、体温表应在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的容器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

9、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二者之间需设置缓冲区。

二、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统一穿手术专用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衣,并换鞋或穿鞋套。

三、无菌手术应放在污染手术前做。

四、感染手术一律谢绝参观。

五、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六、接送病人的手术平车必须注意及时换轮或消毒,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应一人一换。

七、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八、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配制及使用方法,并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九、无菌物品的存放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十、手术室清洁用具必须严格分区使用,不得混用。

十一、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消毒时间、操作人员签名等项目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登记。

十二、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广泛预防措施作好个人防护。

十三、所有手术后的垃圾,必须按照《岳西县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社会。

12、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二、供应室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

三、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

四、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

五、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六、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

七、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

八、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

九、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

十、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1次,每次60分钟,并有记录。

10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换药前必须按要求认真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二、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内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物品及无菌容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有专用拖把及抹布,用后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

四、室内禁止放其它无关物品。

五、无菌伤口与污染伤口必须分区换药。

六、感染性敷料等污物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每日作为医疗垃圾及时清运。

第3篇: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

各临床、医技科室。

三、职责

1、医院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下同)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2)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3)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

(4)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5)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6)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2、临床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3、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患者,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四、工作程序

1、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

(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确诊为传梁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2、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

(1)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

①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控制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②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④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2)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①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②医院感染控制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A、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源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患者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患者甚至暂停接收新患者。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F、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③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④当其它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地区或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⑤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3、消毒灭菌与隔离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器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特别是感染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

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要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甲醛气体灭菌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行。自然挥发薰蒸法的甲醛薰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可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

(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6)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洗手设备:

a、病房及各诊疗科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有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b、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

c、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d、不便于洗手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

②洗手指征:

a、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b、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脱手套后。

③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10~15秒钟,然后用流动水洗净。

④手消毒指征: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c、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⑤手消毒方法:

a、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b、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⑥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7)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1000ppm)拖洗。

②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4、消毒药械的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监督管理。

(2)感染控制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具体负责对全院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3)药剂科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消毒灭菌药械选购的审定意见进行采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必要证件,监督进货产品的质量,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

(4)使用科室应准确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予以解决。

5、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1)抗感染药物的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医院有健全的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

②医院对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

③检验科和药剂科每半年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并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④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制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⑤医院应开展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包括血药浓度监测和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的监测,以控制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2)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①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②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③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④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⑤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患者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3)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建议:

①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②以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迹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

③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

④应用抗感染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

⑤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⑥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参见《一次性用品、物品贮存监控管理制度》)

7、医院感染的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①医院必须对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②医院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③医院感染控制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④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患者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⑤100~500张病床的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8%;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①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②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③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④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μ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⑤各种消毒后的内窥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它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⑥各种灭菌后的内窥镜(如腹腔镜)、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⑦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3)环境卫生学监测

①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②医院应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第4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制定目的及意义

一、制定全院感染控制规划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配合好上级业务部门对本院临床科室和各村卫生室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采样监测,对不达标的科室和卫生室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措施。

三、组织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对有关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对策。

四、负责医院人员的业务培训。

五、监督检查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六、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凡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七、监督进入医院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药械每季度查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对进口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无菌日期、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八、每季度检查卫生室一次,包括一次性卫生用品监测情况,毁形记录,各种无菌包内有无指示卡。

九、每月对全院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

十、定期检查全院污水处理及污物的焚烧情况。

各科室人员职责

一、负责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二、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三、积极配合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四、宣传、学习医院感染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五、协助值班人员对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实施合理使用抗生素规则。

六、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积极配合,动员全科人员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工作。

七、积极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开展工作,协调与病区医、护、患者之间关系。

八、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定,制度、计划、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九、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做好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标本的收集,把好质量关,不弄虚作假。

十、实施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指导乡村医生工作。文秘114版权所有

十一、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报告,降低漏报率,预防和控制感染。

十二、保管和整理好医院感染有关资料,并负责保密。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检查本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督促本院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六、做好对乡村医生卫生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附:成员名单

小组组长:院长郑国友

组员:防保人员吴家志王会

综合科医生扈文黎施雁

注射室张海琨普学兰

药房人员王敏郑桂萍

普通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保持清洁。

二、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加强各类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对特殊感染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十二、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三、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四、严格执行陪护及探视制度,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抗生素应用的管理制度

一、成立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原则上由全院人员参加。

二、随机抽查病历、处方,查有无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力争控制使用率在80以下。

三、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配伍禁忌。

四、药剂科建立抗生素管理制度,定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生素的信息。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经治医师必须及时报告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于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协助调查,执行控制措施,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二、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二、发现感染病例,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有暴发流行趋势时应随时报告。

三、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垃圾应当及时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合理应用抗生素。力争控制在80%以下。

五、出现输液反应,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六、执行标准化预防,做好双向保护,有被锐器刺伤后要立即处理,并报防保科备案。

七、被hiv、sars污染后,严格执行卫生厅《医疗机构利采供血机构预防和控制hⅳ医源性感染消毒标准》。

篇六: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2015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第一篇: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截至今天11时,全省受灾人口1122.6万人,转移安置17.2万人(含路途滞留人员),因灾死亡8人,因灾伤病10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7千公顷(776万亩);倒塌房屋5.3万间(其中民房1.44万户、3.06万间),损坏房屋12.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4.5亿元。

1.交通运输情况。至今日11时,全省23条高速公路有3条全线封闭、4条部分开放通行、4条限速或间断放行,其余12条高速公路全线开通。9条国道中有3条无法通行。72条省道中有59条畅通,10条(共15处)交通中断。合肥到各市、各市到辖区县(区)全部通车,皖南、大别山区干线公路通行困难。目前,有328个乡镇、3899个村交通中断,影响566.7万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途中及服务区滞留车辆6550辆,约18100人。机场滞留1620人。

2.市场供应情况。据各地上报,全省各市成品粮库存充足,供应有序,价格平稳,与雪前相比,波动不大。全省蔬菜供应量增加,交易量增大,价格进一步回落。猪肉货源总体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个别地区由于特殊原因,生猪屠宰量减少,猪肉价格上扬。全省城市供水、供气情况正常,未发生停水或停气24小时以上的现象;城市公交运行基本正常。中石化安徽石油分公司、中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两大集团成品油库存充足,正在经营的加油站供应平稳正常。

3。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情况。全省有70个乡镇、396个村委会供电中断,影响80万人;44个乡镇、310个村委会通讯中断,影响36万人。目前,灾区共发放雪灾救济款5056万元、救济粮619万斤、棉被4.5万床、棉衣11万件。全省派出医疗小分队456支次,医疗救治3073人。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统一指挥和调度。29日,省委、省政府成立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指挥部,协调解决抗雪防冻救灾工作中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9日晚、30日晚,指挥部召开专题会,分析存在问题,强化工作部署,抓好工作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全力推进抗雪救灾工作。各地、省直各部门按照《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ii级响应的要求,及时启动相应救灾应急预案,成立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切实抓好重点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关于畅通道路通行、确保通达的指示和要求,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铲雪除冰,努力改善路况条件,千方百计保证畅通,并切实加强监控和调度,认真做好引路、巡逻和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发现和排解通行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武警出动兵力3000余人,部队出动10439人次,民兵预备役出动42394人次参与清扫积雪。针对公路滞留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省政府办公厅30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公路滞留人员生活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救助”的原则,切实担负起解决公路滞留车辆和人员生活救助问题的责任,及时提供生活保障服务,认真排查影响稳定的各种苗头性问题,确保滞留人员不受冻、不受饿、有医疗、有燃油,维护好社会稳定和安宁。

三是确保城市生命线正常运转。各市、各部门针对实际困难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对措施,维护城市居民生活稳定。增加运力投入,搞好运力调配,保障城市公交正常运行。强化节约和调节,抓紧抓好设备检修,保证正常供水供气。加强电力调配和线路抢修,确保正常供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成品油、天然气、液化气等物品,优先安排运输通道,免费予以放行;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切实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市场供应,积极组织货源,搞好产销衔接,稳定供货渠道,侏障市民需求。

四是保障受灾群众安全和生活.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指挥部于1月30日下发了《切实做好防范雪压坍塌避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各部门坚持安全至上、生命第一,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积极开展清除积雪和房屋加固,及时转移居住在危房中的群众,努力清除安全隐患,尽全力减少人员伤亡。同时,省政府进一步增加抗雪救灾资金投入,加大冬令救灾物资投放力度。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抽调小分队,分赴重灾乡镇和火车站、客运站等地进行巡诊,并加强120急救力量,做好每日卫生网络监测报告,积极防病治病。高度重视农村特别是交通、供电、通讯中断地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抽调15.3万名干部深入农户,了解情况,慰问群众,解决问题,妥善安排受灾群众急需的口粮、衣被、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五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方式,及时报道天气预报以及防灾抗灾知识,强化广大群众的抗雪防冻救灾意识,督促广大群众加强预防措施;发布全省抗雪防冻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各地救灾工作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报道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抗雪防冻救灾工作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关于全力以赴投入抗雪防冻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关于全力以赴投入抗雪防冻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市、县(区)财政局:

连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连降大到暴雪,已经造成严重灾害。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抗雪防冻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把各项救灾工作做实。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次雪灾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充分认识这次抗灾的特殊性、繁杂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抗雪防冻救灾工作。要把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制定救灾应急方案和具体措施;要进一步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主抓救灾工作;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救灾组织,安排专人办理救灾事宜。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深入一线,查灾核灾,把灾情的基础工作做细。做好救灾保障工作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救灾资金科学合理分配的依据是灾情。各级财政部门要尽快组织专人深入受灾地区,逐乡、逐村、逐户进行查灾,下大功夫把灾情查清、查准、查实。要指定专人负责灾情的汇总和上报工作,以最快速度将当地灾情予以上报。要动态掌握灾情发展,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应对新灾,

务求救灾工作的及时高效,不留死角、盲点和空档。

三、调整支出,筹措资金,保障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到位。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灾情实际,及时调整支出,调度资金,确保急需。要坚持救灾资金重点使用的原则,分轻重缓急,突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突出重灾地区,突出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要根据气候和灾情的发展,未雨绸缪,安排筹措好对可能发生的灾情进行救助的资金,进一步增强救灾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四、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救灾资金及时拨付。救灾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万火急,责任重大。各级财政部门要想灾区群众所想,急灾区群众所急,以最快速度将救灾资金发放到位。要按照救灾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资金发放的各项要求。中央和省级下拨的救灾专款要尽快商有关部门落实到位。要针对雪大路封,交通通信中断的特殊情况,想方设法用最快速度把救灾资金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要进一步加强救灾资金管理,确保救灾资金专款专用,严禁缓拨、滞留。对挪用、挤占、截留救灾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安徽省财政厅

二oo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抗雪防冻救灾医疗救治组

抗雪防冻救灾医疗救治组

工 作 简 报

第一期

市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本期目录

市卫生局要求做好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合肥急救中心做好严寒医疗急救应急准备

市卫生局要求做好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月25日,市卫生局发出《关于做好防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降温降雪天气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这次强降温降雪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导致交通运输受阻,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部分地方供水管道破裂、房屋损坏,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增多,相关的急诊病人增加。为此,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做好防范应对强降雪天气的紧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明确1名领导近期重点负责此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二、切实做好应对强降温降雪天气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市急救中心要进一步加强雨雪天气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必要时应为救护车安装防滑链,确保安全行车,抢救到位,转送及时。

各医疗机构应做好应对雨雪天气的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和病人的防寒

保暖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门急诊工作,尤其是加强夜班门急诊工作,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遇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做好雨雪天气导致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三、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3月实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周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每周向市疾控中心“12320”报告一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发生情况,遇有1次3人以上中毒要及时报告。

四、加强应急值班和信息上报工作

各县(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的加强应急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领导总值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向市卫生局应急办报告。

合肥急救中心做好严寒医疗急救应急准备

连日来,合肥地区普降大雪,气温较低,很多路面上冻、湿滑,许多市民摔伤。1月22日凌晨至下午三时,该中心共出诊98次,其中因路滑摔伤造成的多发伤、骨折就有27次。自大雪以来,中心共出诊抢救病人1341人次,其中,多发伤和各类骨折伤300余人次,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急症280人次,气体中毒17个(均为散发)。

为应对因天气恶劣造成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和煤气中毒等,中心突发公卫事件及突发灾害性事故应急医疗救援队已做好指挥调度、现场急救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准备。同时,为应对天冷、路滑,我中心为救护车安装了防滑链并由专人为救护车加防冻液并进行保养以保证救护车及时、安全到达现场,抢救、转送病人。

抄送: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指挥部。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合肥军分区负责同志 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市委宣传部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指挥部各工作小组办公室

第四篇:抗雪防冻救灾医疗救治组

抗雪防冻救灾医疗救治组

工 作 简 报

第一期

市抗雪防冻救灾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本期目录

市卫生局要求做好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合肥急救中心做好严寒医疗急救应急准备

市卫生局要求做好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月25日,市卫生局发出《关于做好防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强降雪天气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降温降雪天气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这次强降温降雪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导致交通运输受阻,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部分地方供水管道破裂、房屋损坏,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增多,相关的急诊病人增加。为此,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做好防范应对强降雪天气的紧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明确1名领导近期重点负责此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二、切实做好应对强降温降雪天气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市急救中心要进一步加强雨雪天气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必要时应为救护车安装防滑链,确保安全行车,抢救到位,转送及时。

各医疗机构应做好应对雨雪天气的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和病人的防寒

保暖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门急诊工作,尤其是加强夜班门急诊工作,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遇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做好雨雪天气导致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三、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1-3月实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周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每周向市疾控中心“12320”报告一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发生情况,遇有1次3人以上中毒要及时报告。

四、加强应急值班和信息上报工作

各县(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的加强应急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领导总值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向市卫生局应急办报告。

合肥急救中心做好严寒医疗急救应急准备

连日来,合肥地区普降大雪,气温较低,很多路面上冻、湿滑,许多市民摔伤。1月22日凌晨至下午三时,该中心共出诊98次,其中因路滑摔伤造成的多发伤、骨折就有27次。自大雪以来,中心共出诊抢救病人1341人次,其中,多发伤和各类骨折伤300余人次,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急症280人次,气体中毒17个(均为散发)。

为应对因天气恶劣造成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和煤气中毒等,中心突发公卫事件及突发灾害性事故应急医疗救援队已做好指挥调度、现场急救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准备。同时,为应对天冷、路滑,我中心为救护车安装了防滑链并由专人为救护车加防冻液并进行保养以保证救护车及时、安全到达现场,抢救、转送病人。

抄送:抗雪防冻救灾工作指挥部。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合肥军分区负责同志 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市委宣传部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指挥部各工作小组办公室

第五篇:市经委抗冰防冻工作情况汇报

市经委抗冰防冻工作情况汇报

长沙市经济委员会

2015年1月23日

近段以来,我市遭遇30年来罕见的持续低温冰冻天气,给全市电力供应、道路交通等造成严重影响。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冻灾危害,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加大电力、燃料、县区道路和春运综合协调和现场处臵力度,市经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保压结合,削峰平谷,确保城乡居民和重点单位电力供应和春运安全。

一、基本情况

截至1月21日,受冰冻影响,全省220千伏主要输电线共调闸16条次,500千伏“电力高速公路”跳闸17条次,受冰冻影响,三峡、葛洲坝送电湖南和省内西电东送通道中的12条500千伏线路处于停电状态,500千伏株洲云田变电站处于停电状态,500千伏长沙艾家冲、湘潭鹤岭、益阳复兴、岳阳昆山、怀化牌楼等变电站鹤12座220千伏骨干变电站覆冰严重,长沙电网500千伏艾家冲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覆冰严重,宁乡电网运行情况非常危急,宁乡供电区只剩下艾玉线1条220千伏线路进入,电网结构、安全运行面临着严峻考验。受供电线路影响,我市当前用电指标大幅减少。冰冻初期,全市实际用电负荷236万千瓦,大大超过原计划的224万千瓦。从21日开始,省里

要求我市用电负荷控制在140万千瓦以内,比实际需求压减100万千瓦,下降41.7%。140万千瓦分配:农村20万千瓦(正常需要70万千瓦),城区120万千瓦(正常需要170万千瓦)。22日由于冻灾加剧,省里再压减长沙用电负荷10万千瓦。为保证用电负荷控制在省下指标以内,当天全市拉闸限电600多条次。主要是压企业生产用电,保居民生活用电。为确保线路正常供电,电力部门先后组织1200多人集中除冰,目前500千伏复沙ι号线已恢复运行。在市政府的帮助下,1月23日紧急调集200余人,分乘5辆军车,赶赴宁乡对毛玉线162基杆线实施除冰,为进一步提升电源输送能力、增加长沙用电负荷开辟新渠道。市领导对抗冰保电和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冰保电一线的干部职工极为关心和关怀。1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市委常委、副市长徐湘平深入受灾最严重的220千伏学士变电站,仔细巡视了站内各种设备,对电力职工沉着应对、吃苦耐劳和辛勤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亲切慰问。1月22日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建辉、副市长文树勋、虢正贵等亲临电业局现场指导工作,对抗冰保电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主要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1月21日市委市政府紧急会议后,工业系统高度重视,当晚主管副市长文树勋即召集经委、电业局等单位进行了周密部署,迅速贯彻落实润儿书记、剑飞市长重要讲话精神,对抗冰保电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市经委和电业局等主要领导迅速行动,树立抗大灾、打持久战的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紧急会议精

神和市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抓落实,并分片下到抢险一线指导抗冰保电工作。

2、成立应急小组。市经委成立了油主要领导担钢的抗冰防冻应急协调办公室,下设宣传报道、综合协调和应急处臵三个组,公布了24小时值班电话,主管领导和应急协调小组成员手机24小时开机。市电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首的抗冰保供电领导小组,下设调度指挥、现场抢险、供电服务、后勤保障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明确相关局领导亲自指挥。

3、深入现场指挥。为加强协调配合,经委分管领导和电力处处长坐镇电业局,和局里的同志一起密切注意负荷变化,及时处臵紧急事项。

4、强化有序用电。按照剑飞市长“暂停工业用电,暂停宾馆娱乐场所取暖、动力用电,加强紧急情况下用电管制“的指示精神,调整有序用电方案,优先保障城市急救、通讯、自来水、交通等特殊行业用电需求,保春节期间居民用电,对高耗能、连续生产的工业企业暂停供电,限工业,保民用。同时考虑到每天130万千瓦甚至更低的严峻形势,实施科学调度,强化有序用电,制订了多个有序供电方案。

5、加强信息通报。及时发布信息,每天草拟通告一张,公布相关信息。同时采取开辟专栏、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将市委市政府抗灾防冻的措施和要求传递到千家万户,报道先进典型,动员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节约用电、安

全用电,千方百计赢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6、启动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7、保障燃油供应和春运安全。目前成品油供应虽然平稳,为保证未来几天不受道路冰冻运输受阻的影响,已督促占我市油品供应90%以上的中石化组织运力,加大供给,扩大储备。春运重点是确保道路安全。结合春运启动,树勋副市长将带领经委、春运办的同志在第一时间深入春运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针对道路结冰,部分客运线停开的现象,积极协调民航、铁路、水运等增开运力分流部分旅客,确保走得了、走得好。

三、主要困难

1、因冰冻进一步加剧,持续时间长,电力供应状况可能进一步紧张。一是主电源无法送进。我省500千伏线路停电15条,导线覆冰3毫米以上17条,导致长沙在没有计划停电的情况下,由于外面的电输不进湖南,只能靠本地电网和有限的几条线路供电,特别是是宁乡地区,仅剩一条220千伏线路送电,负荷降至平时的20%;二是220千伏变电站及线路覆冰严重,最厚处达15毫米,电网受电能力受到严重制约;三是负荷缺口加大,22日省下负荷指标减到130万千瓦,当天事故限电110万千瓦,限电区域主要涉及城区新安、中岭、井弯子、火焰、体育新城和新开铺等110千伏变电站。

2、目前主要靠压生产,保生活。按2015年1度电创造19元价值计算,压电造成全市gdp每天损失2亿元,工业总产值每天

损失4亿元,将给全年特别是一季度工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3、因冰雪灾害,道路交通受阻,给春运组织和安全工作及物资运输带来巨大压力。

针对上述困难,我们已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制定了多套应对措施。通过保重点、保节日产品生产,组织企业增开零点班等,千方百计减少损失;通过加强调度、削峰平谷,有序用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通过除冰、融冰、加大线路巡查力度保障输电线路安全;通过调剂运力、增开运力,确保燃料、油气供应;通过采取车辆防滑措施,多渠道分流旅客等,确保春运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医疗机构工作总结 医疗机构校验总结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医疗机构应急事件总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zongjie/6290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