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6-12-08 09:31: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共9篇)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状况调研报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野川镇文化站、西沟村、河西镇苏庄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联系点市教育局、兴高...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一篇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野川镇文化站、西沟村、河西镇苏庄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联系点市教育局、兴高能源进行了调研。结合同全市文化界人士座谈讨论的情况,总的来讲,我市的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同时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关注农民,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乡村的文明风尚,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泽州县和阳城县2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城区和高平市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50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200个市级特色文化村。

第一,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文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2007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入9255万元,同比增长59.68%,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有了较大突破。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三下乡”、“四进社区”服务活动,缓解了农民群众看戏难、看图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的问题。2008年10月份,正式启动“文化低保”工程,4个月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支付160余万元,为300

个贫困村送电影3600场,送戏104场,建立农民书屋35个;累计回收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购书补助卡29806张,为贫困村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送图书56000册,全市近20万群众开始受益。

第二,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目前,县级“两馆”建设初见成效,沁水县文化馆、图书馆和陵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两馆合一)主体工程已完工,阳城县图书馆已经立项,城区、泽州县的“两馆”建设均已列入重要议程。2008年,全市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32个。全市40%的村建设有文化活动室。全市现有农家书屋300多个,藏书100余万册。同时,将村党支部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整合为一体,用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高了农村公共资源共享率和农村文化活动的集聚力。就高平市野川镇文化站和西牛庄村、西沟村、苏庄村来讲,文化氛围浓厚,基础设施较好,文化建设惠及到了全村百姓。

第三,拓展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一是同节庆活动相结合,如陵川县的“红叶节”、泽州县的“金秋小康文化旅游月”、沁水县的“柳宗元文化节”、高平市的“炎帝文化节”、城区的“白马禅寺祈福节”等,打造了文化品牌。二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每年春节、元宵节,市区和各县都要组织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杯”民间艺术擂台赛、泽州县的八音会擂台赛、高平市西牛庄村、苏庄村、姬家山村的春节文艺演出等,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了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推动了乡风文明。西牛庄村创新“十星级”文明户的做法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肯

定。

第四,发挥了农民文化主体作用。在“送文化”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十分重视“种文化”工作,利用传统和重大节日、集市、庙会等,开展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吸引群众参与。鼓励指导民间力量兴办了八音会、手工艺品、根雕、石艺、个体放映队、农民书屋等文艺团体。这些自办文化组织,大都以“自我投资、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式组建,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帮助创建了一批文化示范户,开展了“特色文化村”评选,把广大农民组织到了文化建设当中,推动了农村文化发展。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待和衡量,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民群众素质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市222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大专以上的只有不到4%。就农村来讲,受教育程度更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到了90%以上,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多。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课题。

第二,文化基础设施滞后。目前,全市六个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不平衡,城区只有190平方米,泽州县租借,高平市1800平方米,阳城县2031平方米,沁水县在建,陵川县400平方米;各县

市区的图书馆,只有阳城县达到了国家最低评估标准。84个乡镇(办事处)的综合文化站,除2008年新建改建的32个外,其余的均不达省定标准,其中有一半文化站无法开展正常活动。全市2337个行政村(居委会),60%的村庄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已建成的文化活动室也有一半以上没有达标。“无文化阵地,有阵地无器材,大部分器材十分陈旧”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第三,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大部分农村受场地、经费、人才的限制,文化活动手段简单、形式陈旧、内容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每年相关部门都要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但覆盖率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仍然存在看电影难、看图书难、看戏难的现象。一些地方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对“留守”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如何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特别值得研究。

第四,农村文化队伍薄弱。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不足。比如泽州县,17个乡镇中,综合文化站的在编在岗人员只有9名,而且大部分乡镇文化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乡镇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真正做文化工作的不多,“专干不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大多数没有经过文化主管部门的考核选任,而是由乡镇政府自行安排干部兼任,许多人员没有艺术专业特长,存在着专业不专、后继乏人的状况。

第五,农村文化发展失衡。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因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建设差异较大,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文化建设相对较好;经

济欠发达的地方,文化建设也处于相对的贫困状态。

第六,文化体制机制缺失。有的地方把不住“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没有把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没有把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民生重点,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文化工作也总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重点工程、农村稳定等工作;有的地方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步骤、重点、项目、保障等环节,没有系统的、具体的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无序性的问题;有的地方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对农村文化投入缺乏规定性的制度保证,对农村文化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二篇

**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村位于。近年来,我村先后被省评为档案工作目标省一级单位、广东省卫生村;被市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调解工作先进单位,被镇评为先进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在市、镇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带领下,**村党总支、村委会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建设新农村文化事业,不断加强村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提高群众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切实促进了村两个文明建设,现将近年来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创建的组织规划工作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速我市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更好地配合我镇建设“现代化港口新城”的发展目标,把我我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文化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党支部、**村委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突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广大群众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了文化管理机构,成立了社区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社区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2008年文化事业经费占社区可支配收入总支出的1.5%以上,把发展文化事业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年来,社区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累计近500万元。

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在注重发展生产、改造环境的同时,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环来抓。我村现有小学1间,幼儿园1间,凉亭2间,灯光篮球场2个,2青少年服务中心1个、老年人活动中心1间、妇女学校1间小公园三个,公园里安装了一系列康乐设施。

06年底投入近100万元对20年前建设的新、旧村坊的前街大道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和绿化工程。投入10多万对环村河进行清淤净化工作,让环村河干净流畅。为规范村内饮食业的管理,促进本村的饮食文化发展,村投入60多万元闲置资金用于兴建36多间统一风格的大排挡商铺,形成一条风味食街,让食店迁往食街继续经营。

2007年投资了100多万元,新建了村老人活动中心,为促进和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奠定了较好物质基础;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学校改造,进一步完善**小学的硬件设施;投资近200万元在涌边建立两座拉膜式的凉亭和三座省一级公厕,新凉亭的落成为群众提供一个歇息乘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公厕的落成不仅方便群众,和新凉亭一样成为我村的一道风景;投入83万在新沙路上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为方便群众出行,我村在新沙公路旁50米处增建一座钢结构的桥,连通对面海新区。

08年,为了进一步绿化家园,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我村于清明节前后在村口、广麻公路旁、马士基公路旁、**工业区公路旁等区域开展三期植树活动;为美化闲置地,我村投入15万修整新老人活动中心门前的400平方米土地。投资近100

万元在各路段治安盲点进行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新莞人居住中心,投入1000万建设一栋中远宿舍楼,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两栋大楼落成后,预计可容纳4000多人居住。

今年投入20多万元“改造”老人活动中心, 内设有展览室、老人活动室、图书馆、宣传室、曲艺社等活动场所。其中**图书室藏书量达3000多册,内容包括了各种科普、教育、文史、少儿等图书,报纸20多种、期刊30多种,年增长8%以上,并全天开放,提供村民学习知识、增长见闻。

三、抓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群众是文化创建的主体,**村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文化创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有力条件,提高村民素质。每年**村都组织当地村民、新莞人、未成年人参加培训教育讲座,让广大村民、外来员工及学生提高认识,确保日常生活安全。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村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前来举办知识讲座,为村民、新莞人进行授课,并积极组织召开农户座谈会、外出参观等活动,向农民传播农业生产、生活的科技知识,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摆脱贫穷和愚昧,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加强企业生产安全,**村配合上级部门组织好安全生产主任培训班及有关的知识讲座,提高了员工的生产安全技能。针对农村妇女的科学育儿意识薄弱的情况,通过开展育儿期、更年期、家庭教育等知识讲座,聘请专家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不断加强妇女学习,提高妇女整体素质。

为进一盛渲染学习氛围,**村与时俱进,利用宣传栏、大

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群众进行党建、计生、社会治安、农业、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农村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每年编撰宣传栏12期以上,不断提高村民对当前形势各方面的认识。同时,注重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实行每天开放,并定期举办讲座、读书活动、图书展销和报告会等读者活动。

每年积极参与市、镇举办的“书香之家”、“学习之星”评选活动、计生、消防等知识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以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契机,多次邀请村的外出老干部回来指导,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等活动,使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四、贴近群众,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村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适时组织多项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广纳贤才,成立了**村曲艺队,**篮球队、龙舟队、舞狮队、舞蹈队、合唱队、仪仗队等7支文化建设队伍,并设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通过分层管理,抓好他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提高他们整体素质,使其成为村文化工作的骨干。

每年为了使村民和新莞人过上一个欢乐热闹的春节,在村党总支、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每年**村都组织春节文体活动,内容分设了拔河比赛、篮球赛、卡拉ok比赛、文艺晚会、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猜谜语、抛圈圈等活动,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互动游戏,同娱同乐,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焕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体现了大家努力拼博,各显其能,奋争向前的积极性。

**村各个文化场所都有专人管理,确保一个安全、干净、优美的文化环境,使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气氛。每天傍晚到晚上,文化体育公园的球场上、运动场等各处上更是热闹非凡。

粤剧、曲艺在我村有悠久的历史,村中男女老少甚为喜欢。为了发扬村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群众感受气氛、接受教育,每年在元旦都举办粤曲文艺晚会,丰富大家文娱活动,陶冶大家的情操。一年到晚都有活动,每晚都有几十观众在座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共同参与、自导自演。。

每年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水乡特色的龙舟活动,全体队员互相团结,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为村添光荣。

五、抓投入,让科教、卫生、计生等事业有新发展

**村对教育极为重视,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全面升级改造,通过绿化园林、增设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投影室、语言室、改建篮球场、建橡胶跑道等,不断提高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近年来,**小学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并于去年成功把**小学创建成“市一级学校”。同时,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教育基金会”,通过教育基金会实行“奖教奖学”,并对成绩优异的教师和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使学生勤奋学习,教师乐于施教,形成一种勤学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教与学的学习风气,使教育事业更进一盛。

为了能更好地配合我市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打造好“四项工程”,我村全体领导非常重视环境卫生的管理。以“五整治”活动及麻涌镇创建省卫生城市为契机,社区积极加强对广大群

凉水镇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三篇

凉水镇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我镇今年大力加强了全镇的农村文化建设,现将目前我镇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文化机构

2010年建设完工1个建筑面积333平方米的二层文化站。拥有1700册图书,16种乐器,1套视听设备和1套体育器材,设置文化助理1名。全镇12个村共拥有12个村文化活动室,拥有图书8万余册。【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二)基本队伍的建设情况

全镇文化站有文体骨干30人,共有业余文艺队3支,业余文艺队员425人。这些文艺队和文艺骨干为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增添农村传统节日的欢庆气氛等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1、文化站的基本情况。镇文化站是一个镇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科普培训的必备场所,是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组织、管理机构。新建文化站虽配有相应的功能室。但由于缺乏资金,存在书籍偏少偏旧,设备设施陈旧单一等现象,缺乏吸引力,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2、文化室的建设情况。文化室是各村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镇村级文化室12间,但实际上大部分都处在“只见招牌,不见内容”的状态,或关门或转为他用。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情况

据调查,近几年来镇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镇财政共投入资金12万元,主要集中在镇村两级的重大庆典活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的欢庆活动、个别村民小组公房建盖等四个方面。由于财政紧张等原因,未能将文化事业经费纳入预算,村级文化室更无经费来源,镇村文化活动场所的更新维护无从谈起,管理难以到位,实际上处于有名无实、自生自来的状态

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重视建好文化设施。近年来,镇政府在凉

东村和凉西村分别建设了一处文化广场,2010年在凉水中学前新建1个小广场,供村民健身活动。在镇区南部凉水河北岸铺设长2.2公里,宽

6.5米的沿河水泥路,供镇村居民清晨、傍晚散步、锻炼。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例如在镇政府、凉西村、友谊村办起了乒乓球室、篮球队、秧歌队、门球场等个体文化产业既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抵制了腐朽的落后习俗。这样,在农村打破了公办单一的文化室格局,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私办文化局面。

每逢农闲时节,各村的自娱活动队就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活动。友谊村的门球场是专为老年人建设的一个较好的活动健身场所。凉西村的秧歌队,不分男女老少每天都活跃在村文化广场上。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一道光彩。

三、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基本经验

我镇的文化氛围相当浓重,在一些村,文化活动开展的还非常有声色。篮球、乒乓球、门球、秧歌队、二人转等文体活动一直是我镇传统的特色项目。凉西村、凉东村的秧歌队长盛不衰,腰站村、友谊村的门球队伍不断壮大,凉水中学、中心校的篮球队经常开展校际间的比赛,镇直机关的乒乓球活动也很有特点,闲暇之余,镇领导带头参加活动,大部分机关干部的乒乓球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正是由于活动开展的好,各村的社会风气也有了明显好转,前些年赌博、迷信等风气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是个大阵地、大群体、大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如何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对文化的新要求,是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综合我镇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匮乏。我镇虽已新建了文化站,但缺乏配套措施,图书数量少,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直接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图书作用的发挥。

2、农村文化队伍不健全,素质不高。全镇只有一名专职文化干部,村文化中心户不健全,造成了文化队伍不健全,不稳定的局面。文化干部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在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中影响着职能作用的发挥。

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镇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农村文化建

设的发展。现多数乡镇都是“吃饭”财政,缺少对农村文化建设计划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资金投入,硬件缺乏。群众文化活动缺少应有资金支持,使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受制。

4、文化活动不足。就调研的整个情况来看,农村文化活动的数量不多,仅局限在节日,而日常及农闲时节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成为断层,且种类少、形式单一,层面不宽,质量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渴求,以至于除电视外,只能在扑克、麻将桌寻找寄托。

5、整体发展不平衡。由于各村经济情况不同,领导认识的差异,基础条件的不均,文化干部素质的优劣使各乡镇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属于自由式发展,缺乏指导性,整体性、标准化的发展要求,这种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五、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2、夯实基础,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3、强化培训,加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指导。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4、勇于创新,把农村文化建设推上新台阶。

凉水镇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3日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四篇

书卜村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村共有3个社,84户,360人,主要以土族为主,还有汉、蒙、藏等民族。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属浅山地区,耕地面积为672.1亩。

2011年建成农家书屋1所,共有藏书 余册,电子音像制品 套,配备文化资源信息共享设备一套。书屋建成以来指定我村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妇联主任兼任管理员,对农家书屋进行制度化管理,将图书进行了编码登记。今年开始农家书屋实行免费开放,并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走进农家书屋,近半年来累计开放一百余场次,多种类的实用图书大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每年元旦期间在我村组织开展农民篮球赛,来自达拉乡烂泥滩村和中心学校、童家等7支篮球队参加比赛,此项比赛为展示共和农民精神风采起到了推动作用。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组建社火对1支,二十余人的锣鼓队成了我乡社火表演中的一大亮点。

许家寨村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村共有5个社,179户,680人,主要以汉族为主。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属浅山地区,耕地面积为573.9亩。

2009年建成农家书屋1所,共有藏书 余册,电子音像制品 套,配备文化资源信息共享设备一套。书屋建成以来指定我村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妇联主任兼任管理员,对农家书屋进行制度化管理,将图书进行了编码登记。今年开始农家书屋实行免费开放,并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走进农家书屋,近半年来累计开放一百余场次,多种类的实用图书大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我村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组建社火队1支,参加演出群众近百余人。我村书画爱好者繁多,其中三名被选入乡书画爱好爱好小组,一名被加入县书法协会。今年在乡主题书画展比赛中我村书法爱好者许存儒的《朱子家训》被评为优秀书法作品。下半年我们打算在村内开展一次农民书画比赛,为提高农村书法爱好者的积极性,推进民间文化的蓬勃发展,丰富群众文化,活跃文化氛围,给基层书画爱好者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五篇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

【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XX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

2016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六篇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我们深入部分乡镇村,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喜成就

近年来,我们抢抓库区移民搬迁补偿机遇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围绕“活动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组织规范有序、社会风尚良好”的目标,遵循整体部署、阶段推进、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和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主要载体,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基层文化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全县上下紧抓国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县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或维修改造,站房面积均在500平方米左右,内设“三室一厅”(书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同时作为共享工程服务中心,12个乡镇均配置了3台以上电脑、1台投影仪、1台易播宝,其中有8个乡镇配备了卫星三级站。全县192个村(居)委会建起了文化室,配备了兼职管理员;高标准建成农家书屋147个,每个书屋配有标准书柜5组,报刊架1个,实用图书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100种,报刊杂志30种以及阅览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设备。全县共有27户市级、101户县级、1360户乡镇级文化科技中心户。每个社区至少有1户文化科技中心户及1名文化信息员。这些由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科技中心户构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看书读报、健身娱乐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文艺活动,组织各村、居委会以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经常性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到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农家大院。全县每年送科技下乡达100多场次,送戏下乡达15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达2000多场次,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机构的组织和阵地作用,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自2016年开始,全县开展了三次电视歌手大赛,每次大赛均吸引数千城乡群众参与,屈乡大地处处歌声飞扬,群众性文化活动由此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每三年一届的民间文艺汇演,也使一些沉寂多年的优秀民俗文化得以发掘,并绽放异彩。如民俗表演《开山号子》、《陪郎“四十八”揖》、《正月十五烧毛狗》、《灵牛耕地》,薅草锣鼓《象牙床》,山歌对唱《车风斗》,杨林堂鼓等,这些节目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搬上舞台就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广为流传。目前,全县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县政府连续表彰了三批48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2016年,屈原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除此之外,茅坪、归州、沙镇溪等乡镇还投资数万元举办农民运动会或专场文艺汇演,广受群众欢迎。各乡镇的广场文化、节日文化蓬勃兴起,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在农民中发掘人才,建立起稳定的骨干队伍,逐步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华,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艺人传授、集中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基层文化骨干,涌现出了一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节目和民间艺人。全县大大小小的民间艺术社团有40多个,大多由农民自筹资金、自置道具组建而成的业余剧团、文艺队、戏班子。这些社团活跃乡村,为农村的婚丧嫁娶及重大节庆提供演出服务,走出了一条以艺养艺,市场促艺的新路子。比如,杨林桥镇的民间文化能人组建了2支民间艺术表演团队,1个文艺节目策划工作室,全年开展演出活动达50多场次。梅家河、九畹溪等乡镇的民间艺人自发组建的文艺社团,年创收达数万元。这些文化社团的演出节目涵盖歌舞、小品、秧歌、皮影戏、吹打乐等特色艺种,原汁原味、诙谐幽默,颇受农民的青睐。

二、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观念滞后。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依然存在,“只要经济搞上去了,一俊可以遮百丑”的观念依然存在。文化工作“排不上号,摆不上位”,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钱紧了扔掉”的现象。还有的片面的认为:“文化工作是吹吹打打,蹦蹦跳跳,可要可不要”,因此“上面检查装装样,任务来了一阵风,风头一过无影踪”。诸如此类,种种错误认识,导致文化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二)农村文化阵地总量偏少。近年来,在各级文化政策的惠顾下,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虽然都完成了兴建或维修改造的任务,但内部配套设施有限,利用效率不高。村级普遍存在“阵地少、活动少、设施差”的现状。部分村里的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多年未购进新书,现有图书陈旧破损,内容过时,少有人借阅。少数村虽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但因其设施简陋、设备陈旧而少有人光顾。这些现象,非库区乡镇较之库区乡镇,经济弱乡镇较之经济强乡镇,显得更为突出。截至目前,全县只有20%的村建有文化广场,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占全县农户的比例尚不足1%。这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农村文化队伍十分薄弱。乡镇文化干部绝大多数为兼职,主要在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平时主要精力忙于其他工作;有的文化专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整体素质不高,在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不到应有的职能作用。由于待遇偏低,条件较差,难以吸引优秀的年轻专业人才到基层工作,这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低,农民群众文化增收的意识淡薄,渠道单一,许多民间艺术品、工艺品自产自用,很少进入市场流通,商品转化率低,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民俗文化活动大都由农民自发组织,没有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民俗旅游项目;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缺乏规划指导,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没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加快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巩固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形成和谐的思想与文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平台。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好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支持”。当前,文化阵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仍然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县、乡两级要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经济不断发展、财政不断增长的同时,逐年提高在这方面的投入比例。要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时,要把项目带动战略引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些投资大、影响大的建设项目,可实行招商引资,采取商业化运作,推动一批公共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二是要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有财力条件、有工作基础、有工作积极性的乡、村、农户率先建立一批质量较高、活动较正常的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以点带面,通过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逐步在全县建立较为健全的网络阵地。三是要坚持“综合利用、资源共享”。集镇中心村可与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共同使用”,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并明确一名村干部为文化协管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充分发挥阵地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运动场所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

(二)拓展文化内涵。根据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一要丰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节庆日、农闲等时机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时间上,要把“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在文艺风格上,要将传统节目与现代节目相结合;在文艺内容上,要将民俗表演与政策形势宣传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又增长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依法致富的本领,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要深化创建活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的文化活动,倡导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通过送戏、送图书、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文艺活动等形式,推进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积极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要培育典型特色。通过特色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对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要保护好、发展好,对民间文化资源要系统挖掘、整理,按照“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利用”的方针,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工作,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屈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好高龄艺人,特别是在全省、全市有影响的民间艺人,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建立传承机制。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抓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为基础,优秀民间艺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文化中心户为阵地,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原生态文化网络体系。要积极开发具有当地传统和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创新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开发文化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四是倡导自办文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持民间文艺队伍或个体办的文化实体,支持农民自办书社、演出队,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力争到2016年,全县每个乡镇甚至行政村都有业余文艺队伍,最终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文化网络,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创新文化体制。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一要深化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屈原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要不断深化文化单位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要理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达到“管人、管钱、管事”的统一,人员编制进入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纳入全额财政供给,解决其后顾之忧;活动经费按照有关政策列进县财政预算的“盘子”,由县财政按渠道拨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活跃农村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多方支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对于现有民间艺术团体。如皮影戏剧团、花鼓戏剧团、龙狮演出队等,要大力支持其以市场运作方式,与旅游景区、婚庆公司嫁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要规范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成立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

(四)建好文化队伍。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馆)至少有一名专职干部和相应的兼职干部。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化组织的职能作用。一要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素质。要经常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专职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生活、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二要发挥好“文化协管员”的作用。村级文化协管员是最基层的专门从事文化管理的队伍,要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辅导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每年举办若干期农村文体骨干培训班,不断拓宽乡镇文化干部的知识层面,提高文化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正、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体部门的职能作用。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注意发现、培育农民文化骨干和带头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特别是要发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活跃在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乡土艺术家”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2015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七篇

第1篇: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年在县委、政府、和县文明办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会议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主线,强化“四个第一”(即: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职责、服务是第一抓手、满意是第一标准)的理念,以“四个要”(即:各项工作要提速、执政能力要提高、基层工作要加强、干部水平要提升)为总体要求,专心致志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六个抓”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现就我镇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抓领导,夯责任,同谱“三个文明”建设新曲。

镇党委、政府历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都非常重视,为确保精神文明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做到强化领导,夯实责任,注重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方针。镇党委、政府将精神文明与经济工作同等对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始终做到精神文明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年初,与各村党总支、镇直各支部签订了《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及时制订、下发了《xx镇~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理出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线,以“五进农家”活动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强环境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二是坚持一份责任书,涵盖全镇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年初与各村党总支、镇直各支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使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了实处。三是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网络建设。组建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队伍,年初抽调3名机关干部充实到镇文明办,健全了精神文明工作网络。各党总支、各支部对精神文明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并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使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呈现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应用写作参考

二、抓教育,重宣传,营造有利~环境。

用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切实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学习前有准备、有内容,学习中有主题、有调研,学习后有建议、有报告。从镇党委班子成员做起,深入学习xx大精神、县委会议精神等内容,每周一集中座谈交流心得,在交流会上提出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如何抢抓机遇发展xx经济社会”等调研题目,班子成员结合分管的工作每人一题深入基层展开实践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和村两委会干部、村民座谈等形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写成2千余字的调研报告9篇,为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对机关干部的教育从点滴做起,围绕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建全完善了机关干部学习制度,每周一早上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中央、省、市、县领导的重要讲话及会议精神,各部门订阅党报党刊、《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曲靖日报》等,使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趋深入、经常化。今年以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工作作风教育整顿活动2次,60余名干部均结合自身实际写了心得体会、剖析材料、整改措施等各1份,制作“学习专栏”12期,达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目的。第三,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了新时期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共举办30人以上的集中学习培训班4次,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观看了《永远的长霞》、《人民的好公仆牛玉儒》等优秀电教片,号召大家学习榜样,争当先进,为xx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三、抓建设,重落实,巩固上不断发展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完善。我镇持续深入抓好“5、6、10”创星活动、“心连心”进村入户宣讲、文明村、文明单位申报等活动,同时,进一步细化评定标准,规范评定程序,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创评方法,强化监督,实行动态管理,使此项活动有了新的进步。全民参与创星活动的热情明显高涨,星星的份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攀升。“心连心”宣讲从原来的沟通交流到“五送三帮一带”。缺什么送什么,出钱、出物、出力、出智,帮落后支部村组,帮后进党员干部,帮困难群众。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在“送、帮”过程中,侧重于“输血”,更注重于“造血”。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从“说教”方式向“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送文化、送服务”的实做真干方式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亲切紧密。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如何让它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今年实施的“群星文明工程”,无疑是激活细胞,盘活精神文明建设资源,促进“肌体”完整功能的有效发挥。由“5、6、10”到“5、6、7、8、9、10”,创评面从机关单位(部门)、村(组)、农户拓展辐射到学校、街道、个体工商户、个人。纵到底,横到边。个人(部门)工作干得好不好,一看星星(牌)就知晓。而门店的星牌成了新的招牌,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光顾。文明形象成为全民共同珍惜的东西。“群星文明工程”的实施,使xx呈现了“群星闪耀,星光灿烂”的可喜景象。

四、抓亮点,在创新中有发展。

xx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很多,在典型中抓出亮点成为今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以开展“平安xx”为主题的平安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十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和“三村四化”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在全镇开展“平安xx”创建活动。在机关单位、校园、村组中广泛开展“平安文明单位”、“平安文明校园”、“平安文明村组”创建,通过一系列的软硬件建设,提高了各单位、各部门的文明形象,营造了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在全镇党员中开展“十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对机关和农村党员制定不同的星级标准进行评比,营造了“人人争先进、个个创十星”的良好氛围。三是在全镇农村中广泛开展“三村四化”建设,通过推进“农业产业特色化、村庄道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四化建设,在全镇农村基本实现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的“三村”目标。在建设中,首批确定了xx、石龙、方郎、龙洞、迤堵、竹园、大营、大曲宗、六谷等八个村民小组为建设点。重点投资60余万元加强对石龙村民小组的软、硬件建设,建成了化园式的村中心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集学习、娱乐、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在村庄主要道路两侧建立了集图片、文字

、漫画为一体的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并对原有街道、水沟、挡墙进行改造兴建,设立了绿化带,安装了路灯,并顺利承办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分会场的各项工作,提升了该村的文明形象,成为全镇“三村四化”建设的典范。继石龙新村建设之后,又先后投入资金130万元,建设了龙洞村、代坞村、陆曲宗村,通过以点带面的措施,xx镇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

创新是xx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创新促创星,以创星促发展”的思路,软件抓宣传,硬件抓投入,创新载体,虚功实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现在全镇共有文化阵地(文化户、党员活动中心户、村(组)活动室)46个,农村文艺队6支100余人,文化阵地和文艺队的建立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二是创建活动形式多样。“群星文明工程”全面实施,“依法治镇,以德治镇”全面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敬老模范村、科普文明村、生态文明村”等文明创建逐步展开及各类示范户、行业标兵的创评。全镇文明创建活动,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红红火火。三是文明之花竞相开放。目前,全镇有省级文明单位(村)3个,市级文明单位(村)9个,市级科普文明村3个,县级文明单位(村)25个。安全文明村寨、小区创评面达100%。镇党委、政府今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是思想认识上。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属“软工程”,看不见,摸不着,做不完,要想做好,不容易。工作的性质是重要的,工作的时间是加长的,工作的努力是加倍的,产生的效益是隐形的。部分领导干部受思想认识的局限,对这些工作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组织落实不到位。二是总结宣传上。xx近年来做了很多事,出了一些好典型,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但总结得少,宣传报道少,辐射面窄,影响力小。三是工作结合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两张皮”现象。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统筹兼顾,有机结合。不同程度地存在“就经济工作抓经济工作”或者“就精神文明抓精神文明”等现象。

针对存在问题,今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党委工作大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更新观念中提高认识,促进党员干部的思想大统一,认识大提高,工作大进步。二是要在经验总结上和对外宣传上下功夫。要把全镇范围内好的做法,好的榜样搜集起来,加以疏理,整理、包装,使之条理化,规范化,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书面材料,作为典型经验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学习督促和业务培训力度,努力营造人人讲学习、比学习、搞宣传的良好氛围,为打响xx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增强xx典型经验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要在工作结合上下功夫。要找准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具体工作的最佳结合点,选准切入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走群众路线,多听群众意见,广收民情,广凝民心,广聚民智,整合民力。做到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工作有机融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软硬兼顾,虚实结合,协调发展。

第2篇: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XX年,在**精神文明办的领导下,我镇深入学习贯彻“xxxx”重要思想,以xx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局,以服务镇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中心,以文明创建为重点,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文明程度,为构建和谐***提供了精神动力,推动了***经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为夯实创建组织基础,我镇成立了***镇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镇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并出台了《***镇XX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委XX**号),明确职责及办事机构,强化考评,努力提高文明办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1、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化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兴***的良好氛围。开展《践行xxxx,争做文明市民》通俗读物学习教育活动,使“xxxx”的基本要求成为全区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2、开展“千万市民文明旅游行动”。

(1)开展了“我是***形象”礼仪普及行动。在镇机关及镇内相关服务行业内积极开展了“事事关系**发展,人人代表**形象”的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全镇掀起了人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的热潮,各旅游经营行业和服务人员切实转变了观念,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倡文明礼貌用语和讲普通话。提倡在公务活动、对外宣传和接待等过程中使用普通话,力戒低级庸俗和不文明用语。促进了当地广大居民同外来游客的沟通。

(2)开展“文明在细节”行动。结合“五一”、“十一”各黄金周和***节活动,广泛宣传国家有关**文明规章制度,普及环境的文明知识,做到在**过程中“嘴不乱说、口不乱吐、手不乱扔、脚不乱行”。**镇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3)开展“微笑诚信”服务行动。以“游客为上帝”的理念,要求镇内服务单位“守法经营、诚信服务”,弘扬**精髓,展示**魅力,让人有如家的感觉,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4)开展行业文明竞赛活动。去年镇委、政府开展了首届“优秀接待单位”评选活动,共评选了五家,其中餐馆三家,旅店一家,茶馆一家。今年将继续该项活动的评选,并将增设评选范围。广泛倡导行业文明竞赛,积极营造文明、诚信服务氛围。

(5)完善了场镇低音广播、大桥河边安全警戒线及警示标志牌、**镇安全告示牌等提示用语和标志,积极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温馨的环境。

活动促进效益。据统计全年约接待各类投资商100余批次。经多次实地考察,***和其他投资商多次实地考察,对投资***产生了浓厚兴趣,营造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

三、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四有”新人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机构、网络、阵地建设。完善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情况报告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试行一票否决制度,实现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2、构建教育体系。不断健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

综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每个学校都设立了德育教研组,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健全“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配备了一名法制副校长,同时配合公安、文化、食品卫生等部门,加强了周边环境的整治。

3、深化教育实践。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组织开展了“清明扫墓”和“红色之旅”等教育活动。继续坚持开展寒暑假期学生教育活动,总结推广“孝育、孝道、孝行”、“农村隔代家庭教育”、“一帮一”结对帮扶等成功做法。

第3篇:乡镇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省级文明镇为龙头,带动全镇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明村镇创建基本情况

全镇争创第九届省级文明镇1个,争创市级文明村2个,争创县级文明村5个;争创市级文明单位3个,争创县级文明单位4个。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全民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我镇把提高全民素质作为一个根本任务,贯穿精神文明工作始终,做到常抓不懈。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和镇机关干部职工分别每月学习一次的制度;认真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xx大精神、农村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人物事迹,进一步提高我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2、加强道德教育。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宣传品1000余份。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干部、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清明节、“七一”等节日,组织全镇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族美德教育,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内容。

3、普及推广科学文化、法律和实用技术。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科普宣传;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普及宪法和法律基本常识;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今年以来举办水稻、柑桔、烤烟、竹业、小吃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期,1980人次。

(二)抓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向上的精神氛围

1、发挥文化基地作用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艰苦奋斗革命教育基地建设,把传薪阁、文昌宫、革命烈士陵园的管理和使用当作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修复,完善管理,使教育基地做到“有场地、有教员、有教材、有登记薄、有制度”。自年初以来新接待镇内外受教育干部群众26批、2816人。健全镇文化活动中心、健身路径、门球场、露天文艺演出场地、音像店、网吧、歌舞厅等设施,实施镇文化站综合楼新建工程,年底可竣工并投入使用;建设一批镇农村文化室、思想道德教育宣传橱窗和科普宣传画廊等,扩大基层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

2、以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动、活泼、参与面广的群众性活动。实施“文化名镇”发展战略,制定“文化名镇”实施方案,逐步推进“文化名镇”方案的实施;举办春节游春牛、游鱼、舞龙等民众表演;于3月12日**“尊师重教日”开展卡拉ok、书法、绘画等比赛;开展了八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系列文艺演出;成功举办了2015年首届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廉政文化“五进”(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农村、进家庭)活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3、实施文化名镇发展战略。今年来,我镇以提高**知名度为目标,制定了《**镇文化名镇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文化名镇建设工程:通过我镇被确认为“苏区”重点区域,抓好了对革命烈士陵园、赤卫队值班炮台和红军驻扎过的罗厝礼堂等遗迹的维护和文物资料的收集;完成《**镇誌》出版的有关前期工作;成立了福建省邓子基教育基金会**镇奖教助学基金;举办了**文化艺术周活动,开展文艺演出6场和书画展一天;文化阵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了长阜、俞邦、中堡、中街等五个村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同时新建了李窠、梨树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长阜村农民公园已安装了健身器材并投入使用,篮球场也投入使用,并完成了公园的路径建设,正在着手绿化。

(三)抓环境建设,全力打造良好的镇容镇貌

1、小城镇建设不断推进。在投入5、1亿元,先后完成了10期旧镇改造,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集镇道路格局后,随着集镇功能的不断完善,人口加速聚集,我镇注重科学规划,注重以人为本,努力做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2015年我镇按照“高品位、高起点”的要求,提升集镇品位,占地14886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文昌小区已全面完工,现正在着手建设中心花园,拟开发的1、38万平方米的金泰小区已完成土地报征、简易房拆迁、青苗补偿,同时占地500余亩的文昌花园建设已完成数字化测量和正在规划设计中。

2、集镇管理不断加强。成立沙县城监大队**中队,加强集镇城管中队、环卫站队伍建设,增加集镇硬件投入,加大集镇环境整治力度和保洁工作。实施茂丰市场改造项目,目前已投入25万元完成了市场屋棚及周边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西街桥改造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预算等工作;将军路、幼儿园、三角坪等重点地段正在进行整治,彻底解决中山路占道经营问题,中山路围栏即将安装。

3、配套设施不断跟进。加大了在集镇教育、卫生、文化、交通、饮水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提升集镇。投资160万元的夏二中心校学生公寓楼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投资420万元中心卫生院综合楼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投资220万元文化站综合大楼和投资600万元的客运站均已封顶;烟草站建设项目完成土地报批、简易房拆迁,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迁坟工作。

(四)抓文明创建,提高村民良好的道德风尚

今年以来,我们瞄准新目标,采取新措施,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1、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树立中堡村、俞邦村精品村典型,并利用典型辐射,带动各村开展“星级文明村”创评活动,全镇28个村(居)创评覆盖面达100%,群众参评率达90%以上,深化文明村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评出五星级以上文明户4152户。

2、开展“五好家庭”创评活动。积极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在开展创评中,表彰了一批“五好家庭”共2380户。

3、开展签订赡养老人协议活动,以中堡村作为活动的试点,通过动员、宣传,签订赡养合同8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五)抓和谐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开展

我镇以建设和谐**为目标,以文明创建促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强化,设立了镇信访接待室,认真搞好了各类信访事件的调处;2、改进计生管理与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实施了计生整治月活动,重点整治了性别失调、早婚早育、一男超生、二女外逃等突出问题(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全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确保第十届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做好第十届省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档案整理和归档工作。

3、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将业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篇:2015精神文明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xx市气象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气象文化活动,大力提升气象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促进气象局的团结与和谐,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为气象业务服务和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继续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开展好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的各项活动。

二、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内涵,提高创建质量。确保市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顺利通过。组织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岗位”、“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氛围。结合各个重大节日和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有三人参加了四川省气象局举办的全省气象部门职工运动会,积极参加xx市委主办的建党90周年唱红歌演唱会。促进部门和谐建设。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把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史(第2卷),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举办党史教育报告会,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模范事迹,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七。一”前夕,积极参加xx市委主办的建党90周年唱红歌演唱会。

四、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深入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切实搞好机关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整治办公场所环境、整治居住生活环境、创建优良政务环境、创建节约环保型机关、积极参与环保公益行动,营造健康和谐优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五、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

进一步完善帮扶规划,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积极协助帮扶村抓好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帮助帮扶村发展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协助建好村两委班子,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组织开展支部对口帮扶、党员结对帮扶活动。

六、深入开展“三大行动”

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党员示范单位”活动,组织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比学习、比团结、比服务、比业绩、比奉献”,引导广大党员起好带头和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组建多种形式的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街道、社区和“挂、包、帮”帮扶村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广泛开展“公开日”行动,倾听群众意见,受理群众投诉,宣传政策法规,开展助民惠民活动。七、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在阶段性总结和领导点评、双向述职、群众评议的基础上,推荐评选创先争优活动涌现的先进典型,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举行表彰。充分利用部门内外各类媒体,加强对典型的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学习先进,振奋精神,改进工作,创造佳绩。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局党支部被xx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有一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表彰。

气象局全体干部职工将团结奋斗,紧紧围绕“坚决重返‘十强县’奋力再造新xx”的奋斗目标,为xx的经济建设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第5篇: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XX年度,我局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作风整顿建设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深入落入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认真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工作。现将XX年度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机制,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年初,我局建立健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完善了《XX年度精神文明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精神文明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一级抓一级。领导班子坚持“学习好、团结好、勤政好、廉政好”,搞好自身建设。并将精神文明单位工作纳入对局机关各股室、下属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层层落实责任,逗硬考核奖惩。同时,党、团、工、妇女组织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要分工合作,齐抓共管。要落实兼职工作人员,及时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确保了将精神文明工作落到实处。

二、以“市文明单位”要求为准则,努力创建“市最佳文明单位”

XX年度,我局再次被称为“市文明单位”。对此殊荣,我局行业系统内干部职工倍受鼓舞。决定用实际行动使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努力创建“市最佳文明单位”。

(一)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创建“xx幸福家园”为载体,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继续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普及20字公民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以五十百千示范点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提高文明修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继续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节约型机关、学习型家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关心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积极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力保出色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一是打造“一城三区”,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打造“一城三区”的总体思路,我局积极完善县城(城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白马关旅游景区、金山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工程建设、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廉租房建设工程、市政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工程等五大工程。截止目前,已有灾后重建市政设施共54个项目,截止11月底已竣工43个项目。同时,廉租住房建设工程一期、二期已完工交付使用,三期主体已完工,201XX年4月底将完工交付使用。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在面临工期短、资金紧缺、物质紧缺的不利情况下,我局积极协调,多方组织,组织施工单位昼夜加班,确保完成工程任务。

二是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市管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凝心聚力,三年复兴;南接北扩,八年共荣”的奋斗目标,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工作环境为切入点,紧密结合生态县建设、五十百千示范点创建,集中开展了城市风貌改造等专项治理工作,基本达到“《四化体系》”标准。积极实施麓峰路、围城路、老围城路、西山路等道路改造工程;投资500万元,对金雁路、汶江东路等路段进行风貌按照仿古风格进行风貌改造;积极实施县城人行道维修、绿化补植工作等。

(三)重视科学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职工文体活动。

为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健康意识,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年初,开展了职工文艺汇演;为提高干部职工身体素质,开展了职工运动会,开展了职工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在各项比赛过程中,干部职工都能够发扬团结、拼搏、向上的精神,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建设文化氛围,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XX年工作计划

在XX年,我局精神文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打算如下:

(一)继续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创建“xx幸福家园”为载体,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了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夯实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基础。

(三)利用有效手段,不断提高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

(四)弘扬振兴精神,不断增强自身建设。

第6篇: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以来,XXX县交通局在市局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坚持、贵在创新的原则,不断深化“六型”文明机关创建,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紧密融合,拼搏进取,务实创新,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推进了各项交通工作展现新面貌,实现新突破。

一、加强领导,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建立领导决策机制,将创建活动纳入党组议事日程,与重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一是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jú长孙文强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专门组织,使创建工作常抓不懈。今年二月份,结合全局机关整顿和人员调整,筛选四名同志组建了党办室,具体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日常工作,各单位支部书记主抓精神文明工作,形成严密的精神文明创建体系,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抓常新,得到了长足发展。三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层层负责制,jú长亲自挂帅主抓,班子成员分头抓,将有关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股站室,实行责、权、利挂钩,凡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达标,本职工作任务完不成的,严格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做到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考核严明,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以人为本,促进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人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干部职工所思所想所盼改进工作,谋划未来,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赢得了干部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全局上下政通人和,人心向上,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力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创新开展。【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首先,坚持“事业取人,任人唯贤”的原则,大胆任用年轻干部。在股站干部述职述廉、接受全局职工评议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新成立了两个科室,调整、提拔了股站级干部16名,选拔任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中层干部,使全局机构设置更加科学,中层干部人员结构、文化层次、工作活力有了明显改善,为年轻干部的锻炼成长搭建了进步的阶梯,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二,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我局良好地坚持了周五集中学习制度,采取分组讨论、经验交流、论文征集等方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强化交通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利用党校、职校,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岗位练兵、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在全系统开展了一系列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活动。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教育共120余课时,举行综合性考核2次,法律知识考核3次。

第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彰显先锋本色。为保证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我局为参加学习的人员统一配备了笔记本,各种座谈、谈心、讨论、专题研究等活动做好记录并定期交流。全局73名党员人均参加党课培训40课时以上,共抄写读书笔记220余万字,撰写心得体会221份、党性分析材料75份,开展征求意见谈心活动300余人次。全局党员的党性观念、宗旨观念、廉洁观念明显增强,在各项工作中冲在前沿,发挥了旗帜作用。我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被评为市县两级先进单位。

同时,我局广泛开展了评优评先活动,通过自下而上层层选拔,评选出五位先进个人,通过在全局大会上大张旗鼓的表彰、专题刊发先进事迹等有效形式,以身边人和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在全系统形成了树典型、学先进、做贡献的浓厚氛围。规范的教育,严格的管理,使得交通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进事迹也层出不穷。2015年运管站4名女同志资助的贫困生邢清梅,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唐山师范学院,jú长孙文强又亲自带领四名同志为她送去了2000元助学金,勉励她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三名执法人员在稽查归来的路上,及时搭救受伤司机,不顾工作疲劳,把伤者送往医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治,确定伤者无任何危险后才离开医院。这些先进事迹在全县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以来,我局共收到表扬信6封,锦旗8面,为我局行风建设争得了良好荣誉,在全县行风半年初评中名列执法单位第一名。

三、求真务实,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结合交通工作实际,创新开展行之有效的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是我局多年来坚持的工作做法。今年以来,我局立足交通实际,贴近职工需要,围绕道路、机关、执法、领导、平安“五大形象工程”建设,着重抓了以下几项活动:

用浓厚氛围鼓舞人。我局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行业、青年文明号、星级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会、调度会等形式,加强工作指导,交流经验做法,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六型”文明机关创建经验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局属四个站分别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单位,全局连续11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全系统实现了文明单位一片红。

用规章制度规范人。用完善的制度、严格的管理规范全员行为。先后制订完善了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等规章制度18项91条,印制成册,人手一份,开展规章制度落实月活动,全员进行统一测试,有效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求明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用创建活动引导人。我局相继开展了“爱我交通、我为交通做贡献”、“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会、共产党员挂牌上岗、职工乒乓球比赛等多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先进性教育演讲比赛中我局选手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些活动既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又凝聚了人心,焕发了职工爱我交通、奉献交通的强烈愿望和工作热情。

今年11月份,交通局成功举办了全县“XX杯”乒乓球大赛,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玉杰致开幕词。大赛特别邀请了XXX市高管处、中铁十四局二公司和在高速公路拆迁征占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驻军等三个单位组队参赛,六标段和八标段的施工单位也派出了队员参加比赛。全县共20个代表队和100余名运动员进行了两天紧张激烈地角逐。交通局代表队稳扎稳打,力克群雄,获得团体比赛冠军,两名选手还分获单打的好成绩,为交通系统赢得了荣誉。县领导为三支特邀参赛队伍颁发了特别贡献奖。此次活动促进了各单位之间的团结,增进了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与地方的关系,对津汕高速公路2015年顺利竣工通车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也为交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交通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发展保障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局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强化保障措施,营造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抓服务。结合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双提”工程,强化便民服务措施,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挂牌上岗等制度,今年又新推出了预约bàn zhèng制度和刷卡缴费业务,简化了办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今年7月份,jú长带领局行风办和稽征、运管两站负责人上门走访外地引进运输车队4家,局行风办与稽征、运管负责人走访个体车主50余户,为他们送去了慰问信和征求意见信,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了工作开展,今年以来就吸引了150余部外地车辆落户XXX。二是抓环境。在机关内部抓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替换了部分办公桌椅,对办公楼内外进行整体粉刷,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更换了两块大型形象宣传牌,对办公楼后平房进行翻修改建,建立了内部餐厅,把其中三间作为职工活动室,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外部抓好道路和征收环境。积极探索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确保公路养护质量,保障干线公路常年保持畅洁绿美;建县四十周年期间,在主要道路出入口摆放了六个花坛,平整了通往马骝山的道路,在县界醒目位置制作了三块大型宣传牌,为我县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积极开展阳光服务和“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干部职工走上街头,深入集市,广泛发放宣传资料,营造宏大的宣传声势,真心实意地为车主业户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抓节约。坚持“抓大钱”,不忘“省小钱”,精打细算,从小处着手,过好紧日子。从手边节约水电费,出门关灯,随手关水;从脚边节约燃油费,实行行车日记制度,按行程定点定额加油,实行修车逐级审批制度,杜绝乱修车现象;从身边节约办公费,实行双面打印,文件资料、报表等通过网络传输,减少纸张使用,购买办公用品先申请,jú长办公会研究审批,集中采购;从嘴边节约招待费,局机关、公路站内部餐厅相继营业,严格实行派饭单制度,按规定标准接待来宾,做到节俭朴素,文明热情。几项措施的实施,仅今年就节省费用近5万元,时时刻刻节约、点点滴滴节约已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有效开展,对交通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进取,在系统内部形成了安全稳定、争先创优的良好政治局面,在全社会树立了发展交通、奉献民众的良好交通形象。

津汕高速公路地方协调工作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XXX段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5%以上;

投资1000余万元的东大街改建、兴华路油面工程、宣北干沟桥、沿海路中修罩面等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完成10个村10公里的村道建设任务,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

截止11月底,各项交通规费共计完成3885、8万元,占年计划的369%,比去年同期增长53%,创历史最高水平;

运输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全县营运客车达86辆、1720座位,营运货车1476部、2、2万吨位。四个简易客运站、三个候车亭和50个招呼牌除辛集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外已经全部完工,提前实现村村通客车……

扎实深入的精神文明建设已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引领着广大干部职工,昂首阔步,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描绘美好的明天,谱写下一个崭新的辉煌!

2015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八篇

第1篇:校园文化建设总结范文

由一个总结之时到来,回顾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工作是历历在目。本年度,我校仍以“抢机遇,抓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过程,促养成,育合格中人才”为重点,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单位”和“十星级文明学校”为契机,在团结进取、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一、加快校园环境建设 优化学校环境文化

本年度,学校在校园人文环境方面,着力营造 “三化” (绿化、净化、美化)工程。 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对教室、办公室的维修改造;更换了陈旧的学生课桌椅;为各科室安装了空调设备;完成“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安防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步伐,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二是对校园的美化绿化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根据需要增添了宣传橱窗两个,从内容上重新设计了校务公开栏。 三是不断优化校园音响广播系统,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坚持轻声播放经典名曲,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班级黑板报、学校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书香外部氛围。四是保持校园内所有教育活动、生活场所洁净。校园“三化”划到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开展评比活动。五是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健康,避免不良风气、行为、文化对学生的身心侵害。让每位学生在精心设计与布置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

二、搭建多彩展示舞台 构建学校活动文化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它不但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得在校园内形成了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文化氛围。

(一)广泛开展德育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1、常规德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首先是狠抓班集体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此,学校开展了以“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中午红领巾广播、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主题班队活动、学校及班级黑板报月查、优秀学生评选、“流动红旗班”月评、文明班级争创等常规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养成教育,努力在学生中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2、节日活动搭建广阔的德育平台。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清明节,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四、五年级学生到鄂西特委纪念革命先烈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儿童节,举行“舞动心灵 唱响童年”歌咏会、体育达标运动会活动。“五?一”和“七?一”专题板报与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党史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党的情怀。

3、品德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为提高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实效性,学校以课题形式,对小学品德课程与其它德育途径相结合的策略展开研讨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结合品德学科开展了“忠、孝、雅、诚”教育活动。同时,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常规对品德教学进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了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

4、加强养成教育。我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突破口,以礼仪教育为载体,按“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要求,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知识结构,提出不同的要求。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养成教育转化为活动,落实到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师生的文明言行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5、积极组织多彩的学科活动。每学期定期开展作文竞赛、科技制作比赛、演讲比赛、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等活动,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

6、深入开展校园读书活动。由德育处牵头,其他科室协助指导的“品读诗文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形成了“读——诵——演——写——评”一系列活动,提高师生文化品味;在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集中优秀图书方便学生随时阅读;学校广播站开辟读书专栏;图书室设立了师生图书借阅登记册;专为学生设计了“课外阅读积累本”;并由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我是朗读小明星”、“读书之星”、“书香班级”评比活动。

(二)深入开展督查活动,促进教学规范。

学校严格执行《恩施市中小学教学管理规定》,注重教学工程规范化管理。一是认真制定学校及处室工作计划,做到计划可行、必行。同时督促教师拟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并监督落实。二是加强平时督查,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质量分析等环节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如实记载,通报批评,并在教师绩效考核中扣分。三是在学期末进行常规工作检查,并用检查结果对教师绩效进行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常规管理的落实,让教学井然有序,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一是组织各课题实验教师认真参与申报课题的全程研究工作。二是对即将结题的课题做好资料整理汇编。三是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个人研究课题。

2、开展“课堂教学比武”等常规教研活动。一是组织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二是参与“五优”评选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教师教研热情,还提高了教科研能力。

3、认真开展专题校本培训活动。促使校本培训活动经常化、规范化。

4、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一是积极参与州教科所组织的网上教研活动。二是以教研组为中心,结合学校教研工作开展常规教研活动。三是与邻近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 联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规范师生知情意行 彰显学校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最终体现,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等方面。我校做法如下:

(一)狠抓学校领导班子行为文化建设。学校领导是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要重视并加强班子成员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真心实意谋学校发展的观念。工作中努力做到用先进的理念引领教职工,用积极的工作激情感染教职工。生活中给教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人格与尊严,以德治校,以人格魅力和力量使教师信任、信服,构建以身作则、以人为本的学校领导文化。

(二)强化教职员工行为文化建设。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同时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对象,教师形象建设是流动着的校园文化。因此,我校在教师行为文化建设上一是实施“三抓”:抓师德建设,抓业务培训,抓教研教改。二是开展“三爱三心”活动:热爱教育有事业心,热爱学校有责任心,热爱学生有爱心。三是实践“四个负责”:为学生现在负责,为学生未来负责,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所有学生负责。努力促使每位教师成为一个以信誉至上、敬业负责、正直诚信、好学力行、重视细节、团队意识强的实践者。

(三)落实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我校在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方面,一是着力于诚信教育。二是主张自主教育。三是加强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应懂得感恩。因为懂得感恩的学生才知事、懂事、理解与尊重人。经常性组织学生助残帮困捐款捐物等献爱心活动中,宣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美德,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心教育。此外,还教育学生要懂得对环境的感恩,懂得珍惜环境,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四是注重好学力行。教育要学生以学为本、要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体验每天有进步和成功的快乐。五是关注特长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人应该有自己的特长。为此我校每周一下午组建开设有书法、舞蹈、棋类、科技、趣味数学、快乐英语、写作、球类等13个兴趣小组。

(四)加强安全防患,保校园平安。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每位教师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每月进行安全自查,及时消除了电线老化、电源开关破损、窗户玻璃松动、楼梯栏杆空隙过大等安全隐患。以班队会、健康教育课、集会强调、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增长了安全知识,增强了自我防护能力。利用班队会进行学生疏散演练。 二是加强疾病预防。坚持每月2次环境消杀工作,阻断疾病传播途径。“手足口病”“h1n1流感”流行期间,学校将消毒密度加大为每月8次(幼儿园为每天一次),并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有效阻止了传染病在学校爆发。

四、规范幼儿园管理,彰显办园特色。

1、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按要求配备保教人员,落实法定待遇,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素质较好的保教队伍。完善硬件设施,美化内部环境,优化了办园条件。家长接送幼儿制、班级责任制、学期工作量化考核制等管理制度建立了正常的办园秩序,调动了保教人员的工作热情,规范了办园行为。

2、开展教研,提高保教质量。教师通过参与上研讨课、互动评课等环节,整体提升了幼教、保育水平。幼儿园组织园本教研时,还邀请了家长代表参加活动,这为了解社会、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建立了一条信息通道,也是提高办园水平的得力措施。

3、丰富的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多采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的最主要形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了认知能力。此外,幼儿园还利用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机会,充分发展学生活动能力,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2篇:20xx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包括: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黄太福老师的主题班会--感谢父母,生动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拥而泣,班主任及前来听课的兄弟学校的老师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并响起了阵阵掌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2、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天广播时间1小时,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我们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拒绝管制刀具进校园”、“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 “元旦文艺汇演”、“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六一游园活动”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扎实抓好品行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突出抓了两个方面:

一 是完善“他律”,倡导“自律”。

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及校规、班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形成“他律”。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受教育者的内心自律。因为一个良好言行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我们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言行习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良好的言行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二是扎实抓好生活细节,促进养成教育。

在师生中广泛倡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等古训和格言,提倡“寓卓越于平凡,寓成功于细节”等理念,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全体师生讲学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已蔚然成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人人是赤小形象,个个是赤小环境的保护者”的局面已经形成。

三、创建优美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1、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

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以创建“县级名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对校园进行了布局调整,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已完全分开,新建了特色鲜明、寓意深远的学校大门和硬化了宽敞美丽的校道;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使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幽雅。

2、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处处是教育之地” ,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走近校门,“改变自己从今天开始,良好习惯成功的起点”的大型标语,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进入校园,“文明、自信、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自强、奋进”的校训,“博爱、严谨、敬业、奉献”的教风和“自主、好问、乐读、精思”的学风,庄重、醒目,催人奋进;“奋斗改变人生,拼搏创造辉煌”等警句,耐人寻味,时刻激励着学生的斗志;文化长廊中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提醒着学生;巨幅《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同学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时刻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润物细无声,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环境,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学生学习创造的天地。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一扇扇别具特色、富有新意的班门脱颖而出;彰显个性的班风折射出班级特色;室内的环境设计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社会一角”使学生对社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了解、更多一份责任;“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心里话”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班级之星”带动了全班,坚定了信心,每一颗“星星”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骄傲的告诉同学和老师:我能行,我最行;“父母的叮咛”让孩子们读懂了父母的融融爱意、良苦用心,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巧手慧心”展示学生的个性、才华。经过一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又成为了我校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树立可学的师生楷模

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在文化长廊中开辟专栏展示“教师风采”;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劳动积极分子,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年级,各班也成立了“进步之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天道酬勤,付出必有收获。近一年的工作,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缔造和谐校园,能带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创造出一个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优质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以市文明单位这一崇高的荣誉为目标,激励自己,要求自己,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一如既往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使这枝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红,越开越艳。

第3篇:20xx年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

1、历史传统

一所学校尤其是有着较长历史的文化名校,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必然有其文化的积淀。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代里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本身就为学校增添了一笔无形的但影响深远的文化果实。这些文化积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盐步中心小学建校几十年,她取得的成就为人称道,校内建有“书法见长”的校雕,校史展览室里展示的学校优良的传统是最佳的题材。今天,学校的师生员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追求的足迹也将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新的内容,也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中的文化积淀。

2、校风校貌

有人曾说: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治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盐步中心小学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便于教学和维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师生和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见证了我校“书画见长”的发展历程。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园世界是充满教育意义的生活世界。校徽、校雕、校歌、校训,每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凝聚着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信息,它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反映了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其无数次的“视界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志趣变得高尚,道德得到升华。校园里,学生每天漫步于陶园,他们欣赏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观赏着水池里游动着的锦鲤。学生们怕踩疼了脚下的小草,怕惊动了水池在游玩的鱼儿。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德育人”的工作思路,形成“团结、 严谨、 勤奋、 向上”的优良校风。从教风建设入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学习、开展以“正师德、强师能、树师表”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论坛,端正教育观念,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典型示范、评价导向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塑“敬业、爱生、钻研、开拓”的师表新形象。

其次,我们坚守学校这一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以“五爱”教育为主线,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通过广播、宣传栏、德育走廊、校刊等各种载体,通过午读、班队会、思品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的方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营造“爱国守法、尊师守纪、团结互助、勤奋好问”的良好风气。

第三,我们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要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遵照《守则》《规范》的要求,尊师守纪,团结友爱。盐步中心小学倡导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鼓励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启发诱导,去打通人的思想,打动人的感情,激励人的意志,那么学生必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尊重,热爱,信赖老师。所以,我们更大程度上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从管理入手,促进学生自治,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良好班风、教风、学风、考风、校风的形成,关键在教师,落实在学生。使学生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具有积极作用。学校从办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是教师教育的结果,而是家庭教育,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交往的结果。学校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学生日常管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使学生明了是非界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看管型向自觉型的转变。

从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入手。学校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突破点,以月主题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为此,学校采取措施净化、美化校园(校园文化墙),利用电视台、橱窗、黑板报、广播站、图书室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有效地发挥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于不经意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3、教育科研

盐步中心小学在多年教育科研实践中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批在校内外有较高声誉教师。现任教师中,高级教师60多人。教师的整体素质很高,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改科研工作,实现“以科研树名校,以创新促发展”;“书法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盐步中心小学制定教改科研规划,拟定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包括素质教育体系,师资保障体系,教育技术体系,现代管理体系四大体系;提出了“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名师”的口号,在科研工作中实现从个体科研向集体科研转变,从单纯写教研论文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4、校本教研

同时,未来的教育需要我们立足校本研究,学校鼓励广大教师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将研究作为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撰写教育教学个案,生成体现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

未来的教育还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学习化组织建设。学校通过多种活动在教师群体中大力宣传终身学习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包括学历教育,有组织的业务培训,以及非正规学习的自学,看书,读报或其他学习);提倡教师群体成员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进行学习;倡导教师群体成员间通过问题研究,观点争论,提高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激励教师自觉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化组织。通过这些途径,学校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教师研究,成长,成材的环境,使教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课堂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第二课堂体系。目前学校第二课堂共有科技方面有:车模,创造发明小组;艺术方面有: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美术等;体育方面有:篮球队,乒乓球队,武术队等。文学方面有:广播站,校园电台诗朗颂等。同时还有佛山小记者和南海小记者。第二课堂全校90%的学生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第二课堂立足校园,积极活动,已成为弘扬校风,引导健康潮流的生力军,已成为同学们激发潜能,挥洒智慧的天地。

第4篇: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一、基本认识

1、习惯不养成,一切等于零。

2、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

3、从素质教育角度符合健身益智,活动增智,读书益智的素质教育要求。

4、实际调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同学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相对落后。

基于这种认识,把校园文化的落脚点放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上。

二、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想

1、主题:用文化引领行为,用活动管理育人,让德育在校园闪光。

2、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我能行》。

3、口号:让学校的一切都讲习惯,让一切的习惯成为自然。

4、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体的本领。

5、特色是:让位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含情,让每个心灵都净化。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重点放在外部行为习惯养成上(外部表现)

1、墙壁文化:

(1)学生行为习惯: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践踏花草,不违规行走。

(2)学生学习行为习惯: 问题自己去发现,过程自己去体验,方法自己去寻找,结论自己去总结。

2、采取措施:文明组(班)评比、学生会管理、举报奖励制度。

3、习惯养成定位。

①抓学生习惯养成立足实和小。

“习惯不养成,一切等于零”。这已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生活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基于以上认识,方下镇xx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把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定位于“实”和“小”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方面重点抓了把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把教育内容落实到实处,把习惯养成落实到具体的活动管理中等方面;而在“小”方面则体现:一是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小,从点滴入手,点点到位;二是开展的活动要小,如叠被子、擦桌子、放水杯、摆脸盆等生活小事。

②抓学生习惯养成注重“小题大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身边的事抓起,从点滴事做起--以小见大。

“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抓学生习惯养成上,注重从平常事抓起,从点滴事做起。时时处处事事贯彻“小题大做”的原则,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为了把学生的习惯养成落到实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编辑撰写《xx小学学生管理方案手册》,以此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程管理。在此基础上配备专职教师。同时,学校把学生活动情况作为“文明班”评比和“评优争星”的重要条件进行量化,有力的保障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规范了学生行为,也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师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

4、日常规范具体化,标准化。

路队行走要遵规守则,课桌摆放要纵横成行,卫生用具放置定点到位,水杯摆放错落有致,学习用具摆放整齐划一,被褥折叠要棱角分明,班务分工要细化到人。

第二阶段,重点:在进行外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向内在品质养成上努力--用活动管理育人。

活动一,学校提出学校生活六个一的指导意见,一切工作围绕六个一开展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xx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总结一学期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理顺素质教育的思路,本学期提出了学校生活“六个一”的指导意见,更加扎实有效的规范了学校教育教学行为。

一、每人读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在读书活动中,为了避免选书购书的盲目性,学校分别从童话、寓言、小说、人物传记、科学等分类藏书中,印发图书目录,指导学生选书购书。同时为了弥补学校藏书的不足,学校还实施了“1大于3”的读书工程,积极倡导学生自购图书交流阅读,起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二、每人每天记一条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事、大事、平常事,时时留意。通过记录新闻,既可以丰富生活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每人每天开展一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为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校生活,切实做到学习、娱乐、健身合理有序,我校特意下发了《告家长通知书》,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让家长从中配合,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

四、每人参加一项志愿者活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当今少年儿童必备的素质,根据农村特点,我们引导学生开展捡垃圾、擦洗墙壁广告等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变化,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

五、每人每学期参加一项劳动创收综合实践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自主创收。既可以通过诸如“收酒瓶”“检废旧塑料”进行劳动创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偿家务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经历。

六、每人学会一种技能。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起到健身益志的作用。为此,我们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主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一种诸如下棋、手工制作、拉二胡、养殖……等技能。

总之,遵循“健身益智”“活动增智”“读书启智”的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学校生活的指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活动二,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既是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诠释,又为有序、有效进行养成训练指明方向。为此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在学生习惯养成上注重学生外在表现的同时着力打造学生的内在品质。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为了深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根据学生实际重点提出了“四个一点”的养成举措:这四个一点是进步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再仔细一点;合格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再全面一点;优秀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再自信一点;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再坚持一点。

四个一点的实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的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等内在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活动三,“朝三暮四”

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把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定位于“实”和“小”上,经过一学期的践行,收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称赞。在此基础上xx小学抓学习习惯养成又推出了新举措。

常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制定计划及时反思总结的习惯,是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中,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与打造“有效课堂教学”并举。因此,开学初学校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中更具体的推出了“‘朝三’‘暮四’习惯养成措施”。

“朝三”是指每天早晨到校前后,学生必须首先解决三件事:“今天我要做什么”“准备好了吗”“我打算怎么办”,每天通过这三问,让学生养成按计划行事、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逐步改变那种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疲于应付的坏毛病。

“暮四”是指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后,让学生自省自结学习情况。这四个问题分别是:“今天我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怎样做的更好”“我还要做什么”。如此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勤于反思的好习惯,起到“今日事、今日毕”的教育教学效果。

为了把此项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学校组织了以少先队辅导员为组长,以学生会成员为主体的检查小组,对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实行过程性管理,并以此作为评优争星的重要条件。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活动四,孝心活动

在所有的习惯中,劳动习惯最值得推崇;在所有的爱心中,“孝心”最为可贵。基于这种认识,方下镇xx小学在学生中开展了“孝心大行动”综合实践活动。让孝心在学生中发扬光大。

(一)开展节日送“礼”活动。“三八妇女节”、“九九老人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学生奉献爱心,表达孝意的最佳时机,因此每逢佳节到来之际,学校都不失时机地进行节日教育拓展活动,号召学生为家人送上一句祝福、献上一杯热茶、为忙碌的父母捶捶背、为操劳的爷爷奶奶洗洗脚……温馨的举动犹如一份好礼,送来了家庭的和谐,传承了中华文明。

(二)开展每人每天为家庭做一件好事活动。逢年过节为家庭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是天天寻找机会做好事。为把孝心培养活动进行到底,让学生形成终生坚守的生活习惯,学校把“每人每天为家庭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列入德育计划,并专门印制了《孝心行动联系卡》,实行学生家长签名制和“日清、周查、月结”制度,以此作为评选“孝星”的重要依据。有力的配合了学校开展的“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活动,深受师生和群众的好评。

活动五 志愿者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少先队员使命感,方下镇xx小学在学生中开展少先队志愿者活动。少先队员课间忙碌的身影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办公室里的“钟点工”。寓教于活动之中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原则。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主体意识,根据学校开学初提出的《学校生活“六个一”》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人人争当志愿者活动。教师办公室里每天早晨同学们忙碌的身影就是志愿者活动的一个缩影。此项活动倡导了尊师良风,和谐了师生关系。

(二)广播站里的“实习生”。每到中午饭时,各班小喇叭里一定准时传来这稚嫩的童声--“xx小学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为了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少先队志愿者在少先大队的倡导下,扩大了“校园之声广播站”。从此,国家大事、学校新闻、美文品读、成语故事、语言童话等相继出台,轮流播放。志愿者在编辑、摘抄、播放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倾听着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智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室里的“小先生”走出了教室。“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互相帮助行,合作大家行。”这是xx小学校魂《我能行》中的语句。几年来,xx小学始终践行“我能行”的办学理念,使“校魂”扎根于师生之中。“我能行”的理念,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其自信心。学生自愿结对子,互为师徒共同提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大家行”的团队意识。志愿者活动更进一步扩大了“小先生”的范围,“大课间”“上学、放学路上”一个全校性的“大哥大姐帮小弟小妹”的新风正在形成。

自主是活动的宗旨,自强是活动的目标。通过少先队志愿者活动定能提高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活动六,班级文化贴出来

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能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领积极向上的学风和校风。为此,方下镇xx小学创新学生管理思路,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喜欢表现,争强好胜,不甘心落后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管理育人的契机,多层次、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并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教室墙壁、黑板报等有限的空间,开辟《美术天地》、《书法欣赏》、《规范字展览台》、《作文世界》、《创新天地》等文化平台,学生通过“平台”发表作品,张扬个性,各显其能。

这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尽享成功的快乐。就连以往默默无闻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拥有了久违的快乐和幸福。

活动七,把安全教育作为一号工程

为了确保学生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方下镇xx小学开展了安全教育进课堂的活动。把安全教育融入整个学校教学体系之中。突出了学校工作“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素质教育理念。

为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方下镇xx小学用“五个一”规范安全教育行为,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每天一次安全提示。“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骑车要注意安全,不要违反交通规则”;“不要随意吃零食,小心食物中毒……”,这些琐碎小事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常说不厌的话题,每天实实在在的提示,犹如警钟长鸣耳畔,让学生时刻绷紧安全之弦,让“意恐迟迟归”的母亲不再提心吊胆。

(二)每周一次安全总结。杜绝安全隐患的前提在于提高师生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因此,学校把每周一次安全总结列入到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中,让师生在每周的总结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吸取教训。

(三)每月一次应急演练。学生的安全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消防、交通等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三大主题,有效的安全技能训练,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危害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为此,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工作管理,并根据教学计划除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外,把每月一次安全应急演练作为班级雷打不动的一项日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每学期一次安全奖惩。为了避免安全教育走过场,杜绝师生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糊涂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实行了“安全工作问责制”,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有力保障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成效。

(五)每年一次健康查体。常言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定时查体,防患于未然,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而且有利于防止乙肝等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因此,学校每学年都以告家长通知书的形式,积极配合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健康查体工作。实现了有效预防,最早治疗的目的。避免了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让珍爱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安全的樊篱永驻心间。学校推行的安全工作“五个一”的举措,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师生自我保护能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活动八,开展校园文化展评与学习活动

(一)《弟子规》前人头攒动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撰的学生生活规范。其中大部分内容至今仍是我们效法的典范。为了有力地配合学校开展的行为习惯

201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半年度工作总结
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第九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半年度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布置,我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并按照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我村半年来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西南边陲山区,辖18个村民小组,408户,1502人,党员38名。水田1164亩,旱土378亩,水面134亩,林地2231亩,果园30亩。2015年人平纯收入2098元,历年税费上缴尾欠2.1万元,累计负债3.5万元。全村改灶126户,改栏130户,改厕310户,改水385户,水泥路入户70户,楼房改造率82,劳动力输出450人。年牲猪出栏1380头。全村共有私家汽车8辆,电话普及率6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50。村支两委现有成员4名,班子齐全,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2015年全村无民事、刑事和集体上访现象发生,年度绩效考核列全乡第四。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村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5年总体规划是:

1、硬化1.5公里村级主干道路,铺好乡政府至村部2公里沙路,6月底竣工。

2、兴建xx村村级汽车站一座。年底至明年初完工。

3、搞好10—40户沼气池建设试点,试点成功后,年底全面铺开。

4、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增加造血功能,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

5、积极宣传发动,将有线电视迁入农户家中,力争实现户户通有线。

6、规范建立村部,整章建制,建立健全村各项规章制度。

7、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三、当前推进情况

1、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入户,广泛了解村情民情,宣传目的和意义,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广大村民群众对其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悬挂横幅2条,张贴标语45条,建立宣传栏1个,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理事会议27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2、抓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对村支两委干部各自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规范村级政务管理入手,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9人组成的“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积极参与、监督、公开和决策该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务和财务。四是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公示制度,让村民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通过几个方面的措施,使全村干部各个层面的干部和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

3、抓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为使新农村建设在xx村稳步推进,我们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半年来共有县级各单位6个,领导11人次来村调研4次,召开现场会3次,争取资金50万元,其中道路硬化17万元,沙路3万元,汽车站28万元,其他资金2万元。二是充分发挥我村在外的社会力量,共筹集资10万元。资金的到位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首先抓好了村级道路的硬化,在原有1.3公里水泥路的基础上又将其延伸,现已经全面按标准完成了村级主干道1.5公里的水泥路面硬化,使全村主干道全面贯通,改变了我村交通闭塞的面貌,并为邻近的双凤、瓦叶、石垅三个村打开通道,方便了5000余人的生产生活。其次,将乡政府通往村部的次干道3公里,全部铺上沙石路,改变4个组几百余人下雨不能出门的

局面,大大方便所辖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第三是争取上级部门重视,将xx村汽车站列入规划,征收了土地,争取了资金28万元,为年底xx村汽车站顺利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是积极宣传和引导村民群众,迁入有线电视100户,使之能及时了解各类新闻信息和资讯,掌握经济动态,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要手段之一。第五是大力发展种殖业,增加造血功能,上半年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110亩,经济作物70亩。

四、存在的困难

该村地理位置较差,交通闭塞,村级经济发展滞后,村上无任何集体经济来源,村民收入仅靠劳动力输出和种田,无任何支柱产业和种养殖业来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差。因此,资金是影响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瓶颈;其次,该村劳动力输出较多,只剩下老幼、妇女在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量较单薄;第三,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与外界交流较少,导致村民思想僵化,小农经济思想比较严重,这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打算

1、继续做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激发和提高村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同参与的氛围。

2、继续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3、引进技术,启动40户沼气池建设的试点,试点成功后拟全面铺开。

4、集中精力,全面完成xx村汽车站的建设。

5、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局面,大大方便所辖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第三是争取上级部门重视,将xx村汽车站列入规划,征收了土地,争取了资金28万元,为年底xx村汽车站顺利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是积极宣传和引导村民群众,迁入有线电视100户,使之能及时了解各类新闻信息和资讯,掌握经济动态,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要手段之一。第五是大力发展种殖业,增加造血功能,上半年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110亩,经济作物70亩。

四、存在的困难

该村地理位置较差,交通闭塞,村级经济发展滞后,村上无任何集体经济来源,村民收入仅靠劳动力输出和种田,无任何支柱产业和种养殖业来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差。因此,资金是影响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瓶颈;其次,该村劳动力输出较多,只剩下老幼、妇女在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量较单薄;第三,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与外界交流较少,导致村民思想僵化,小农经济思想比较严重,这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打算

1、继续做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激发和提高村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同参与的氛围。

2、继续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3、引进技术,启动40户沼气池建设的试点,试点成功后拟全面铺开。

4、集中精力,全面完成xx村汽车站的建设。

5、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机关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县级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zongjie/7693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