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观后感 >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

2016-02-19 13:50:0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一《甘肃省博物馆观后感》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一
《甘肃省博物馆观后感》

甘肃省博物馆观后感

书于2010年7月4 日

生于陇长于陇,尔来已有二十年矣,却有一种不知甘陇真面目的感觉,对陇的了解也只有从书本、传闻中知晓,不曾真正的全方位的了解。此番有幸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内心潮坪澎湃。甘博坐落于西站附近:外观宏伟、气势磅礴,屹然临架于繁华的西站,门前傲然挺立着“甘肃省博物馆”几个辉宏的大字。 博物馆博物馆,还真够博的。先说说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丝绸之路”吧。怎么说呢,也许有些外国人不知道甘肃,但他一定知道会宁;也许有些外国人不知道会宁,我坚信他一定知道在某个地方有个路叫“丝绸之路”。甘博内形象化的丝绸之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集光电、动画、声等于一体。启动开关,蜿蜒曲折的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就跳动了起来:阵阵驼铃、狂风肆虐、人声潮起潮落,想一想,我们的古人就往来于此间沟通着东西的文化、科技、军事。谱写着一道又一道的丝绸文明、华夏文明。 博者,广博、博深也!辉宏、举世瞩目的丝绸文明告一段落,映入眼帘的彩陶文明。说到陶文明我们大多会想到景德镇的“唐三彩”,而忽略了发源于我们甘肃的马家窑彩陶——彩陶艺术的巅峰。马家窑彩陶的花纹是似椭圆而非椭圆的尖形纹,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半山彩陶(发现于甘肃),它的花纹是水波纹。馆内还再现了我们古人做陶的工艺流程,栩栩如生。看看我们的彩陶、看看工艺流程,你就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古人:应运低下的生产力,却造出了如此精湛、辉宏的工艺,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悠悠华夏文明绵延数千里,而这一阶段的文明就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听狂风在呼啸,浩瀚的大漠绵延数千里无边无际,我们走进了古代军事。在这里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却有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残骸。(想象,甘博内可能不是这个。)大漠上呼啸的狂风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远古时代:无边的大漠上屹然无数烽火台。可悲可叹的周幽王啊,“烽火戏诸侯,赢得美人笑”。唉!无奈啊,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又是谁说的

女色不入儿郎。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明,亘古至今,有忠于事业者也有忠于生活者,人之愿也,不可强!华夏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对老者的怀念,我们为之立墓,看看这些辉宏磅礴的墓吧。无数精美地陪葬品,显示了其身份与地位。生前虽拥有百万,死后能带走一分一文吗?百万、亿万之翁又怎样,多少帝王(人家是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的雕栏玉砌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岁月的长河中销声匿迹。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就这样苟延残喘的延续着,直到永远······· 广博的博物馆中有着无数的古玩器械,有的精美绝伦,有的随便一般化。有佛的化身———佛经;有书法竹筒;还有冰河时代的霸主—恐龙。历史古物应有尽有、无奇不有,只有你没见过的,没有你见不到。悠悠甘肃文明之多,尽列其中。 观博物馆有一看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恍若间梦游远古:神奇的四大发明;精明的钻木取火;精湛的彩陶文化;精美的丝绸。游牧、农耕文明不断兴起并发展,几千年的智慧,几千年的积累,几千年的文明铸就了今天的“零八奥运”,“一零世博”。展望未来.遥望昔日,今天的博物管换回来的记忆,每一件文物都是标志;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千年的文明是我们取不尽的财富;千年的文化是我们智慧的根源。 探索过去,实践今天,共创明天!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二
《甘肃博物馆观后感》

对于甘肃的了解也只有从书本、传闻中知晓,不曾真正的全

方位的了解甘肃。此番有幸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内心潮坪澎湃。

甘肃博物馆坐落于西站附近:外观宏伟、气势磅礴,屹然临架于

繁华的西站,门前傲然挺立着“甘肃省博物馆”几个辉宏的大

字。

博物馆博物馆,还真够博的。先说说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

“丝绸之路”吧。怎么说呢,也许有些外国人不知道甘肃,但他

一定知道会宁;也许有些外国人不知道会宁,我坚信他一定知道

在某个地方有个路叫“丝绸之路”。甘博内形象化的丝绸之路采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集光电、动画、声等于一体。启动开关,蜿蜒

曲折的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就跳动了起来:阵阵驼铃、狂风肆

虐、人声潮起潮落,想一想,我们的古人就往来于此间沟通着东

西的文化、科技、军事。谱写着一道又一道的丝绸文明、华夏文

明。 博者,广博、博深也!辉宏、举世瞩目的丝绸文明告一段

落,映入眼帘的彩陶文明。说道陶,文明多会想到景德镇的“唐

三彩”,而忽略了发源于我们甘肃的马家窑彩陶——彩陶艺术的

巅峰。马家窑彩陶的花纹是似椭圆而非椭圆的尖形纹,而与之相

对应的就是半山彩陶(发现于甘肃),它的花纹是水波纹。馆内

还再现了我们古人做陶的工艺流程,栩栩如生。看看我们的彩陶、

看看工艺流程,你就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古人:应运低下的生产力,

却造出了如此精湛、辉宏的工艺,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悠悠华夏文明绵延数千里,而这一阶段的文明就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

听狂风在呼啸,浩瀚的大漠绵延数千里无边无际,我们走进

了古代军事。在这里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却有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残骸。(想象,甘博内可能不

是这个。)大漠上呼啸的狂风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远古时代:无

边的大漠上屹然无数烽火台。可悲可叹的周幽王啊,“烽火戏诸

侯,赢得美人笑”。唉!无奈啊,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又是谁

说的女色不入儿郎。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明,亘古至今,有忠

于事业者也有忠于生活者,人之愿也,不可强!华夏传统美德尊

老爱幼,对老者的怀念,我们为之立墓看看这些辉宏磅礴的墓吧。

无数金美德陪葬品,显示了身份与地位。生前岁拥有百万,死后

能带走一分一文吗?百万、亿万之翁又怎样,多少帝王(人家是

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的雕栏玉砌湮没在历史的风雨中,在

岁月的长河中销声匿迹。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就这样苟延

残喘的延续着,直到永远·······

甘肃博物馆中有着无数的古玩器械,有的精美绝伦有的随便

一般化。有佛的化身———佛经;有书法竹筒;还有冰河时代的

霸主—恐龙。历史古物应有尽有、无奇不有,只有你没见过的,

没有你见不到。悠悠甘肃文明之多,尽列其中。 观博物馆有一看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恍若间梦游远古:神奇

的四大发明;精明的钻木取火;精湛的彩陶文化;精美的丝绸。

游牧、农耕文明不断兴起并发展,几千年的智慧,几千年的积累,

几千年的文明铸就了今天的“零八奥运”,“一零世博”。展望

未来.遥望昔日,今天的博物管换回来的记忆,每一件文物都是

标志;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千年的文明史我们

取不尽的财富;千年的文化史我们智慧的根源。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甘肃是我国远古神

话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作为华夏

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甘肃段,因其特殊的地理

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甘肃位于全国文物大省之列,

甘肃省博物馆也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

物、民族文 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自建馆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获得历史文物藏品82000

余件,堪称精品的历史文物有3000余件,国宝级文物16件(组),

国家一级文物720余件(组)。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

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

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

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

阵、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仪礼简、旱滩坡出土的医药简、泾川

唐代大云寺的舍利金棺、敦煌藏经洞北宋淳化二年“报父母恩重

经变”绢画等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文物珍宝。此外东汉的铜奔

马、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和邮

电事业的标志。馆内收藏的黄河古象化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

具古象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剑齿象骨架化石。还有目前发现的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古生物化石标本,闻名世界,影响巨大。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三
《博物馆观后感》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甘肃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甘肃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甘肃位于全国文物大省之列甘肃省博物馆也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交会处地处黄河流域上游省内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古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是我国的彩陶大省素有“彩陶之乡”美誉。省内史前遗迹分布之密集文化内涵之丰富出土器物数量之众、品位之高在世界彩陶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甘肃是中国彩陶的发祥地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持续时间最长、类型最为众多、器型最为丰富、制作最为精致、图案最为绚丽、艺术价值极高的地区。“甘肃彩陶”展厅中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

交相辉映最引人瞩目的有宽带纹三足彩陶钵、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和著名的大地湾地画等。 驼铃阵阵羌笛悠扬。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集中展示系统反映古丝绸之路的精美文物包括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是以地球生命演化史为主线陈列展出了大量甘肃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包括地球厅、海洋动物厅、恐龙厅黄河古象厅四个分展厅。

为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同时增进班级的内部交流、增强友谊,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全体研究生于11月18日对甘肃省博物馆进行了集体参观。 经介绍,我了解到,甘肃省博物馆,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 多年来甘肃省博物馆陆续推出了《甘肃佛教金铜造像展》、《甘肃古代书法艺术展》、《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特别展》、《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书画展》、《甘肃精神》、《抗震救灾图片展》、《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精品展》、《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野生动物——人类的自然遗产》、《新中国成立60年甘肃考古发现成果展》等主题鲜明、展品丰富、社会反响热烈的一系列展览,并根据社会与观众的需要举办了各种临时性展览。 博物馆的终极价值是传承文化,青年则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体,让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正是让其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了解历史,博物馆必不可少,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与人和社会关系密切,伴随发展。当今社会,博物馆已成为人们扩大知识视野、满足审美享受、培养生活情趣的重要场所,也将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文明传承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博物馆之行使他们受益匪浅,收获很大。首先,是对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在假期组织这样的集体活动能很好地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使同学关系更加融洽亲密;并且,通过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大家更加了解甘肃、喜欢甘肃了代发现的各类

古生物化石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相关知识。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四
《博物馆观后感》

甘肃省博物馆观后感

甘肃省博物馆

简介••••

••

大地湾一期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五
《兰州市博物馆观后感》

兰州市博物馆观后感

曾经有一位朋友跟我说,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这个城市的博物馆,因为通过博物馆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城市,了解它的悠久历,,风土人情,人文情怀,宗教信仰等等。.想想的确是这样,博物馆记载了这个城市的成长历程,记载了一个城市从古到今的历史演变。作为甘肃省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中心的兰州,其博物馆一定有太多的宝藏和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研究!

兰州市博物馆所在地原为白衣寺故址,可以说是人杰地灵。市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区:“兰州历史文物展”和“馆藏书画精品展”。 走进市博物馆的“兰州历史文物馆”展区的那一刻不由得就被一种浓浓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同时又不枯燥无味,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就好像回到了古代一样。这里展出了马家窑、齐家、辛店文化陶器,白衣寺塔藏文物,佛教造像,铜器,东汉明器等文物200余件,着重反映兰州远古先民所创造的古代文明,启迪人们对兰州黄河文明的认识和热爱。 每一件展品都做得形象逼真,佛教塑像更是具有特色,就像真人在那战着一样。有一件展品特别引人注目,也是马家文化的代表作,其造型为奇特的喇叭形,听解说员说可能就是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以瓦为框,以革为面,可击也”的土鼓,是所有中国膜鸣鼓的母胎。该器物主要由喇叭形的大头和呈罐口、盘口造形的大小头以及长形圆筒状的中腔三部分组成,前后贯通。部分器表施有黑红相间的网格纹、锯齿纹、漩涡纹等彩陶

纹饰,具有较明显的马厂类型文化之早期特征,有的还保留半山类型文化晚期风格。每一件展品都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瓷器上面的花纹同时也反映出在儒家孔子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人民追求自然与人混为一体的理念,追求天地人和,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j走进“馆藏书画精品展区”,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息。陈列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有现代知名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也有古代流传下来的。无论哪一幅作品,上面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写得苍劲有力,表现出陇上书画的艺术魅力。里面陈列的一些画有的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歌颂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有的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每一件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件汉代出土的书法作品,虽然历经千年,但是字迹仍然那么清晰可见。表现出我国造纸术历史悠久和从古至今人们对书法作品的热爱和欣赏!

省博物馆和市博物馆相比更胜一筹,它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的综合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在这里都有丰富的收藏。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它有“甘肃彩陶”、“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古生物化石”三个常设主题展览,每个展区都各具特色。

走进“甘肃彩陶”展区的那一刻,立即被这里各种各样的彩陶吸引住了,乍看一模一样,仔细瞧却各有特色,其类型众多、器型丰富、制作精致、图案绚丽、艺术价值极高。展厅中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交相辉映,最引人瞩目的有宽带纹三足彩陶钵、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和著名的大地湾地画 。这里的一切不由得让人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千年的文化仿佛出现在眼前。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集中展示了420余件系统反映古丝绸之路的精美文物,包括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望着这里的一切,面前似乎出现了一缕缕的驼队从这里经过,每个人都精神焕发,每个骆驼都膘肥体健,伴着阵阵驼铃向前方走去…“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是以地球生命演化史为主线,陈列展出了大量甘肃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包括地球厅、海洋动物厅、恐龙厅,黄河古象厅四个分展厅。分别介绍了地球与生命进化和地质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发现的各类古生物化石,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相关知识。

看完之后,我不由得惊叹,在这里,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展现的如此淋漓尽在,也反映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六
《延边博物馆观后感——孔令帅》

观延边博物馆有感

姓名:孔令帅 专业年级: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参观时间:2011年10月25日

参观地点:延边博物馆

参观目的:了解一个生活在中国东北部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朝鲜族的文化与历史,并熟悉朝鲜族的发展历程以及朝鲜族的各种事件。了解它融入中华民族后的成就,以及朝鲜族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所注入的新鲜“血液”。 参观成员: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全体学生

【摘要】中国朝鲜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居中国东北【1】。20 世纪 30 年代,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民族矛盾尖锐,使大量的朝鲜人争先恐后迁居到中国东北来,成为中华民族其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朝鲜族地区先后解放,1946 年进行了土地改革,1949 年在延吉创办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于1952 年9月成立【2】。民族歌曲有:《桔梗谣》、 《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有民族特色的枷椰琴、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关键词】延边博物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迁入民族;中华民族;

今天,一个令我十分难忘的日子。我怀着激动地心情带着对朝鲜族历史和文化的喜爱来到了延边博物馆,这一个记载着延边朝鲜族人民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神奇地方,让我认识和了解了朝鲜族的历史与民族风情。在这里我了解了延边朝鲜族的由来:中国朝鲜族是迁入民族。

他们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居中国东 北,这是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历史源头。当时,腐朽的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但是由于当时朝 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生活水准低、人口增长、缺乏就业机会;再加上外国的劳工需求、 获得土地、充足的经济机会,也吸引人们寻求移民。特别是 1869 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为了求生图 存,朝鲜灾民只好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地向我国进行迁徙。

20 世纪 30 年代,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 鲜半岛,民族矛盾尖锐,令人窒息的宪兵武断统治根本不给朝鲜人任何政治和行动自由,在狭窄的半岛上 失业贫民丛生,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破产农民。正是朝鲜国内这些诸多推力,更使他们容易受日本所谓“满 洲乐园”的欺骗性诱惑和宣传,作为开拓民争先恐后迁居到中国东北来。苦难的朝鲜灾民越过鸭绿江和 图们江后来到中国东北这个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同汉族、满族等其他民族的人民一道,披荆斩棘,饱 经沧桑,在两江沿岸一带进行开垦,用双手和血汗把这个荒芜的迷茫大野,开发浇灌成稻香四溢,物足 年丰的富饶之地。 朝鲜族由于长期在与朝鲜或韩国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生活,逐渐转变为有别于朝鲜半岛民族的中国朝鲜族共同体,成为中华民族其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朝鲜族有一个自治州、一个自治县,均 在吉林省。即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和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 东部,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延边 朝鲜族自治州于 1952 年 9 月成立,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和东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成立于 1958 年 9 月,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两江道相望。

在这里说说朝鲜族的历史吧。朝鲜族先民原居朝鲜半岛,自 17 世纪 20-30 年代到 20 世纪 40 年 代的 300 年间由于战争、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从朝鲜半岛越过鸭绿江、图们江边界,陆续迁移到 中国东北地区定居。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从朝鲜半岛迁入,这是中国朝鲜族的主 要来源。由于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特别是 1869 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椎,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同汉、满等族人民杂居共处。但此时迁 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 找生路,不顾清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下来,据统计,1870 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 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 1 万多人。1883 年在集安、临江、新宾 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 3.7 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19世纪50~60 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1905 年,日俄争夺东北的战争结束后, 摇摇欲坠的清廷才终于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 清政府决定通过允许外来人口居住在东北地区来提高人口密度,从而达到增强东北边疆的防卫力 量。为此清政府于当年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 200 多年的封禁令,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 年在 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 1885 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 700 里、宽约 50 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更便于朝鲜农民大 不堪忍受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 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 1910 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 部分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 1918 年已达 36 万多人。

朝鲜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 统。1906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朝鲜聚居区以后,朝鲜族人民便开始了抗日活动,从自发的到有组织抗日 活动层出不穷。1927 年 10 月,在朝鲜地区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汉 联合抗日游击队在各地建立起来。数以万计的朝鲜族战士在抗日战场上捐躯。在解放战争时期,仅延边参军的朝鲜族就达 5 万人【3】。朝鲜战争爆发后,大批朝鲜族青壮年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邻国同胞并肩战斗,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中国朝 鲜族迁移中国境内的历史过程,是与中国东北各族人民患难与共,互助互惠,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发和 建设美丽家园的过程,也是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逐步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过程。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朝鲜族地区先后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1946 年进行了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前,朝鲜族作为农业民族,其人口多聚居于乡村,从事传统的水稻生产,兴办民族教育,比较完 整地保存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朝鲜族社 会在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尤其是,

随着市场意识的增强, 朝鲜族经济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水稻耕作, 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其人口从乡村流入城镇,由小城镇流入大中城市,由东北的传统聚居地区流向关内发达地区和国外。仅就人口流动状况来看,朝鲜族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向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输出劳务, 另一方面由传统的居住地东北三省迁移到北京、 天津及山东半岛、 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朝鲜族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走在国内其他民族的前列【4】。伴随大规模流动人口,朝鲜族社会在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具有民族特色的朝鲜文化给中国文化注入了鲜活血液,让中华文化更加多彩。朝鲜族人民具有悠 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 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以及枷椰琴的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 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 其舞姿或柔婉袅娜, 如仙鹤展翅, 如柳枝拂水; 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朝鲜族歌曲具有旋律流畅、 婉转、明朗的特点。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等,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谣》、 《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人人会唱。

朝鲜族的体育活动也有特点。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 娱乐活动。足球更是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得到普及。现在延边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足球之乡”。荡秋 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朝鲜族比较讲究 夫 慈 子 孝,长子赡养父母,人们非常鄙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朝鲜族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子后其余的人才能就餐。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者同路时,年轻人须走在后面, 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老者说明原委。朝鲜族的好多优秀的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朝鲜族人民特别重视教育,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就兴办了不少学校。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儿女上学“的好传统。解放后,各地纷纷建立“家长会”、“董事会”等民间办学组织,自筹资金、材料,办 起了几百所中小学。早在 1949 年在延吉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大学——延边大学。后来陆续 创办了延边医学院、 延边农学院、 延边教育学校等高等院校和延边艺术学校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和 1000 多所中小学校【5】。 各级教育网已经形成。 各类院校已造就出的一代朝鲜族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遍布中央、 省和朝鲜族地区的各条战线。在延边地区还建立了各种成人教育学校。农业、林业、文、史、教育等各种 科研团体,为延边的文化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对延边博物馆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知道了朝鲜族的历史,还了解了他的文化风俗。同时作为一个在 这具有民族特色大学里学习的学子, 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的吸收朝鲜文化。我想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加深刻的了解朝族历史,更好的学习朝族文化中的精髓,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 朝鲜族简史编写组编:《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延边人民出

版社1984年

【3】 严圣钦著:《各民族共创中华---朝鲜族的贡献》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年。

【4】黄有福主编:《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朝鲜族》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吉林省民族研究所 书 名: 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篇七
《参观博物馆之观后感

今天下午不上课, 全班去参观博物馆。忘了是谁说过,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那么请到它的博物馆去。我早知道湛江博物馆离我们学校不远,但我一点想去的念头都没有。可能是我对湛江的感情还有深到想要去了解它的程度。虽然说不用拘在教室上课是一件令人稍感愉悦的事情,不过老师明说了,要交观后感。于是一开始,这只是在完成一件任务。仅此而已。 题外话扯太多了。 不过这次湛江博物馆之行, 还是有话说的。

总的来说,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很不愉快。在我的心中,“博物馆”这三个字,它的本身就是很庄严得了。何谓博物馆,就是浓缩了历史的地方,就是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交流的桥梁。可是眼前的现实和我梦想的相去甚远。或许它只是一栋建筑物,刚好里面存放的是与过去有点关系的东西,又刚好它被称为“博物馆”。

来到门前时,大家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掏出手机和相机,拼命地拍啊, 照啊!照了个人的又照集体的。一拨人照完了又换一拨。我们站得的很整齐,表情却僵了。我突然害怕这汹涌的人群,害怕从他们口中发出的声音。 老师让我们来的目的我不得而知 但我想一定不会是让我们来到这里拍一堆的照片,回去喜滋滋地传上QQ空间,建了一个新的相册,就叫“博物馆之行”。 只是为了让来访的好友看见2009年3月24日,本人去了一趟博物馆。 那些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傻傻的拍了很多,但我已不再想上传到哪里。其实这些照片要的话,网上那么一搜,就会闪出了一打。就算拍了照片,又传上了空间, 好友知道你去过。那再往后呢,过后有多少人会解读历史,记住历史。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不就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那些发生在我们的过去的事情,而不是只有到此一游的证据罢了。

人群一涌而进,突然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喧闹,空气混杂起来。 身处闹市之中,我们岂能用一颗谧静的的心去感受流淌在我们身旁的一切,它所要倾诉的话语我们又怎么能听得见。 我逃也似的跑上了二楼。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看看那些我不曾熟悉的过去,默默地又默默去亲近我们的祖祖辈辈。可是人们都不懂,在这里,连呼吸都是一种亵渎。其实不该说大学生没素质,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通病。多少年了,总是会在一些杂志和报刊上看到类似那样的文章,说中国人到国外旅行,每到一处都是大声的喧哗。以致外国人在一些地方特地用汉语标明不要做什么什么之类。我相信,只要是中国人看到这些文章一定会很气愤,说老外看不起咱中国人。其实我们不能怨别人,是我们自己不要了自己的脸。才丢脸丢到全世界去。熟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犯错不要紧,但要紧的是知错却不改错。中国腾飞了,GDP直线的增长了。在别人眼中看来,只不过是一群暴发户而已。不然这么多年了,连大学生都不知道在一些公共场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别人。或许应该这么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说来也是,读了十几年书,也不见在哪个年级开过个人修养问题的课程。中国相传的“礼仪之邦”没有继承下来,谁之过?我从二楼下来, 坐在门口坐等着大队伍转移到二楼了, 才走进大厅。我观察了一下,坐在门口的那些也许是工作员的阿姨,也是唾沫满天飞,说的不亦乐乎。这里已经没有一处可以栖息的地方。回去时,我在门口转了几圈,又看见了那炮口里面塞满了垃圾。扔的人不该,管的人不该。其实不是我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这一幕一幕真的让我很不舒服。有时我会想,历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孜孜不倦的寻根探源又是为了什么。就像是人一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去和回忆,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也有它的过去和回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我走进一楼的大厅,映入眼帘是一副巨幅油画。画的是抗法战争的画面。不知为何,我竟然有泪积在眼眶。1889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的年代,离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年。即使透过照片,我也难以想得出那个时代的样子。也无法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疼痛。不管是之前的鸦片战争还是眼前的抗日战争,留给我的是历史书上的一串串文字和一幅幅黑白的图片。将近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祖祖先先可是战斗了100年。

寸金桥我常常走过。可是我不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抗法烈士。我以为这是关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典故。孰不知是“一寸土地一寸金”啊。原来它承载的是如此沉重的意义。昔日的寸金土地莫不是血流成河,尸骨皑皑。谁可知道,脚下坚立的土地,沉睡着多少灵魂。时时刻刻守护着他们誓死都不愿放弃的家园。我们是幸福的,没有战争。我们是幸运的,在先人的庇护下,不知天高的成长。我不得不为我们的祖先深深地感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发达,武器先进,想要取得胜利并非是一件难事。可是一百多年前,经济等多方面的实力与西方相差甚远。凭的是满腔的热血,对祖国母亲无限的热爱,对家园的坚定守护。纵然赤手空拳,硬是让敌人畏惧三分。用那血肉身躯,挡住千军和万马。

人总会有一死。好男儿就应当保家卫国,在所不惜。死亡,谁不曾害怕过?这战争没完没了,似乎看不到尽头。我害怕自己再也不能回到妻儿身边。我多想像以往一样,在地里回来后,一家人喝着热热的菜汤。前有古者,后有来人。我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前方已尸骨皑皑,后面还有无数的人倒下。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我又看见了她如花的笑靥。如果风会说话,请告诉她,战争一定会有结束的那一天,要好好的活下去,把孩儿抚养成人。

战争呵,从古至今,让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母亲,若不是你太过孱弱,你的孩儿怎么会遭受如此的耻辱。可即便这样,我也不曾有过一句怨言。

战争的世界,我们没有在里面。硝烟四起,妻离子散,家园破碎的悲痛,岂是生在蜜罐、长在蜜罐里的我们能够领悟的。唯一可以窥的一二的,只有那时的诗人留下给我们心海澎湃的诗篇。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座纪念碑,铭记历史,铭记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了我们的幸福,曾经牺牲了性命。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甘肃省博物馆观后感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开放时间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甘肃省博物馆的观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uanhougan/2473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