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观后感 > 大跃进观后感

大跃进观后感

2016-02-23 12:31:3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大跃进观后感篇一《大跃进运动始末观后感》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大跃进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大跃进观后感篇一
《大跃进运动始末观后感》

大跃进始末观后感

2020096119

大跃进始末这个视频向我们讲述了大跃进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我对大跃进运动的始末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大跃进产生的影响也有了一些认识。以下是我对大跃进运动的了解与感想。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大跃进运动发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例如提出“超英赶美”的奋斗目标。农业战线连续放出亩产万斤粮的“卫星”。还有全民大炼

钢铁等。

这样的运动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跃进造成的饥荒导致了许多人的死亡。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从1958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

然而我们应该以史明鉴,不能再重蹈覆辙,犯以前犯下的左倾错误。大跃进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发展经济方面我们得到的教训是,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是不可取的。只有尊重和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尊重科学技术,靠先进的管理,才能高速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

以上是我在看了大跃进始末这个视频的感想。

大跃进观后感篇二
《读《“大跃进”的发动》有感》

读国史有感

————读《“大跃进”的发动》有感

罗平汉教授的《“大跃进”的发动》一书清晰地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主的决策者们发动大跃进的思想历程。《“大跃进”的发动》回顾了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决策和发动过程,再现了“大跃进”中的各种各样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那么不可能,也绝不应该发生的不可思议的荒诞之举,在书中剖析了“大跃进”得以在中国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深刻揭示了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那么给国家带来的只会是严重的损失,给人民带来的是难以估量的灾难。

在中国,大跃进是建国以来遭受批评和攻击最多的事件之一,很多人对这一运动是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例如,有的研究人员在其著作中写道:“大跃进是主观主义的产物”①。曾经参与指挥大跃进运动的薄一波同志也认为:“大跃进’是得不偿失的”、“大跃进‘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灾难’”②。一些历史书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等等,也都是按这类观点来叙述大跃进的。

那么‘大跃进’发展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看待‘大跃进’呢?从‘大跃进’中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教训? 作者在后记里做了概括,在大跃进的发动的主观原因上,主要是归结为领袖和许多群众都普遍产生的急于求成的赶超思想,这种思想促成了片面强调高速度发展的大跃进运动。

其实,发动“大跃进”的初衷,原本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的跃进式发展,这本来是好事,但结果却事与愿违,非但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反而延缓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和影响。

从书中可以看出强烈的赶超英美,赶超所有国家的思想,是“大跃进”得以发动的最初动因。有赶超思想本是正常的,我国在建立之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客观上存在着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与比较,而人们在追求社会主义这种新制度之时,就曾设想它 ①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第710、719页。 ②

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新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能够体现出来,就必须尽早改变落后的状况,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做到这一点,如果经济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或者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步,显然始终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追求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的经济发展速度,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特征,中国亦不能除外。

于是在这种内外环境下,国家领导人们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大跃进的号角吹响后不久,各地方便开始大放卫星。初夏,收获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人民日报》上放出的卫星有:

6月8日,河南遂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亩产2105斤。

6月30日,河北安国县亩产5103斤。

7月12日,河南全国小麦亩产最大的“卫星”亩产7320斤。

8月30日,河南商城余集乡跃进人民公社四队亩产30009斤。

9月9日,河南信阳鸡公山乡人民公社亩产48925斤。

9月18日,四川陴县友爱乡第九农业社亩产82525斤。

当时最大的卫星是“广西环江县中稻亩产十三万斤”, 这是整个大跃进运动中放卫星的头号冠军。那么,这样的“卫星”是怎样放出来的呢?难道曾经是农民,也种过地的毛主席对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心中也没有数吗?其它领导人难道也不清楚?还是领导人们这方面的知识欠缺?

事实上,毛泽东不是科学家,思维方式严格说来并不机械,从小又在农村长大,还干过相当一段时间农活,那是那么容易被欺骗的。那么这里面一定有更为复杂的原因。有人把这原因简单地归结成“急于求成”,显然是不成立的。历史上有几个渴望国家富强的领导人不急于求成的?但是,也没有见到几个因为急于求成就去搞这种大跃进的。

探究“大跃进”发动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当时遍布全国的赶超思想,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美好愿望,其次当时举国上下成百上千万人想要创造人间奇迹的“强国梦”,还有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过分自信与依赖、对自然科学及其规律包括对现代经济生产常识缺乏了解、急于求成,再加上毛泽东诗人的罗曼蒂克式的幻想和唯

意志论倾向,一心想着“人定胜天”、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因此发生像大跃进运动这样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虽然大跃进过去了那么多年,但今天大部分人仍然不愿去回顾这段历史、有的人对大跃进更是从根本上否定,认为大跃进就是领导人们的一次重大决策失误。那么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能从大跃进中借鉴些什么呢?

在今天的中国,不也有不少人一样好大喜功吗?不少地方政府在GDP数字上弄虚作假,不顾人民生活条件大兴土木搞虚假繁荣或花巨资去争什么世界第一,靠污染生存环境祸害子孙万代以换取一时的税收高增长,许多项目不严格按科学办事,仅凭领导意志,造成百姓的血汗钱大量浪费,不也一样荒诞吗?

物价、房价像放卫星一样的飙升,地方官员欺上瞒下、好大喜功,人大代表有谁真正发出了和政府不一样的声音、又有几个是真正代表人利益的,在经济建设上中央和地方政府从来都是大手笔,但又有多少不是重复性建设、破坏性建设、污染型建设,在新闻方面只有符合领导意图的信息才能发送,各级领导干部在各种指标上“层层加码”最后互相攀比到荒谬地步......

在当前,到处都在追求“大跃进”,“票房大跃进”①、“圈地大跃进”②、“拆迁大跃进”③、“投资大跃进”④......

无论政府还是商家,都在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收益,这就导致了我们有太多方面与大跃进时期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们不能等到历史重演时才行动。与其五十步笑百步,不如想办法弄清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所在,借鉴大跃进的经验和教训,及早找出对策,防患于未然。 ① 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破百亿。据《深圳商报》报道,“建影院”已然成为中外投资者热衷的创富项目。

② 山东省诸城市已经在2010年6月“撤销辖区内全部1249个行政村的建制,合并形成208个农村社区。 黑龙江省东宁县2009年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迁,全县60万平方米的平房全部被列为拆迁对象。 2010年3月22日,湖北省发改委主任任许克振公布了12万亿投资计划。 ③④

大跃进观后感篇三
《观后感》

观影感——《八九点钟的太阳》

-- 对新中国初期出现一些错误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党和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开创新中国美好未来的关键时期,却正是在这个新时期发生了一些内乱。这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内乱不仅破坏了法规制度,宪法受到侵犯,原来就薄弱的民主法制荡然无存,道德文化基础都受到破坏,而且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在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之后,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祖国贫穷面貌的斗志。在胜利面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同年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大跃进”的序幕由此拉开。之后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这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条路线严重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证明,由于错误地批判反冒进,实际上改变了中共八大确定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八大二次会议前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一些大中型建设项目,有2/3是在这个时期动工的,后来形成了一大批生产能力。在这个时期,原子能等一些尖端技术开始被突破,农田水利建设得到显著发展,并长期发挥作用。但是,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人们生活困顿不堪,出现了大饥荒,很多贫苦人民在饥荒中失去生命。面对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给予中共以深刻的教训。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调整经济的正确方针的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中尚未得到彻底纠正,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后来更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它使中共,国家

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65年11月,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彭德怀曾在庐山会议上向毛写了万言书,指出了大跃进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毛勃然大怒,把提出反对意见的彭德怀,黄克诚等人打为反党集团,彭后来在文革中被红卫兵绑架并在批斗中打断两根肋骨。刘少奇因和毛泽东在政见上的分歧,毛把他打为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最高代表,惨遭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最后含冤而死!这成为我国历史上以来最大的冤案。从文革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文革名义上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革命集团利用,特别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并且相互勾结,到处煽风点火,制造混乱,每次运动也都杀了一批所谓的顽固的反革命分子,背着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实践证明,文革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其中民主制度遭到很大破坏,集体领导的原则变成了毛泽东的个人专制,出现了对毛泽东极端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

实践证明,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当前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而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在50年代社会主义改后,国内几乎没有资产阶级的威胁,而领导者对于形势的错误臆断,应当为今后党内有所借鉴。

大跃进观后感篇四
《观后感》

关于读后感

1、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

俗话说:“有果必有因”。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在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不是他的父亲和妻子不关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来给她作个分析吧。影片中描绘她的部分没有富贵多,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 —— 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这个故事说到这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剧情仍未结束。也许导演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不断在变,人也随着不断地变。但是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尝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 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觉得是由当时迂腐的社会观念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 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原以为富贵和家珍会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可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打动。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就

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2、“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六年后,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活着》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大炼钢,大跃进,大批判,文革,历史是个死物,它不会说话,但你只要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得到,自然也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往往也只有历史,才是最具有力量的,因为它真实的,你就算闭上眼睛,也逃不脱这个存在。用我党的话说,时代在进步,经济在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在飞涨,国家力量在几何级暴涨,可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已经在繁华的物质生活中忘却了自己的尊严。王小波说,“中国历史几千年,没有几个人有过自己的个人尊严。。。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不代表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只算是一块肉”。。《活着》里的福贵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肉,他放弃所有的尊严,低三下四,低声下气,一而再,再而三的苟喘偷生,福贵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在做什么,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走资派,什么是尊严,他都不知道,这个人,就只求生存。在中国,每个人都在喊着过幸福生活,但却有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在努力着如何生存,和残酷的现实做激烈的斗争,没有尊严的事情做的太多,也渐渐麻木,以至于后来他自己也想不起来初衷却只是想过个安稳日子。“我跟着你,只是想过着安稳日子”家珍一直在电影里重复着这句话,有家,有人,比什么都好,命运的重重磨难并没有让这个家破灭,福贵的家犹如风雨中飘零的浮萍,摇摇欲坠,始终不倒,面对着残酷的现实,福贵与家珍唯默默承受这些无法言喻的痛苦,撕破脸前的自尊,然后再继续生活,这是中国人最可笑也最谆朴的道德品质。一直以为,我们的眼里只看得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再远一些,就已经看不清楚了,连自己都在找寻尊严,更何德何能把别人当人来看呢?都是身体,一具东西罢了。。。

比起小说,电影来,更为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屏幕上,文字里的只是六十年前的历史,不复而返,而现实中,我们生活的年代,依然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幕幕类似富贵放弃尊严,只求生存的惨剧,经济在飞跃,精神在退步,人与人之间更为冷漠,千丝万缕根根离不开金钱利益,屁民依然是屁民,混蛋依然还是那个混蛋,所有的尊严都在国家,民族身上无穷的放大,而另一方面,人民的自尊却在渐渐的磨灭,唯一增加的只有那无力的怜悯以及无望的愤怒,《活着》纪录了历史的真相,屏幕上的中国让现时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到沉重的思考当中,福贵坎坷的一生历历在目,无论小说或是电影,都在重述着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就只是一件物体那样的活着。看完电影之后我不禁问起自己:六十年过去,我们是继续这样活着,还是继续这样的活着,还是去死。。。做为一个屁民,我有的选吗?

3、活着是一种使命

?????????????????????????????????我是在教室和班上同学们一起看《活着》这部电影,可以从同学们的不同反应中看出他们对于这部片子的一些看法。或是笑,或是哭,或是一种不屑,或是一种震撼,我觉得这部电影教给我很多东西。

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但是相应地减轻了一些伤感的让人觉得很沉重的情节,以使看的人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故事选择了40、50、60三个年代作为故事发生的

时代背景,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40年代,主人公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沦落为了一个佃户,气死了父亲,随后被抓去当壮丁打仗;50年代,富贵一家经历了大跃进,生活艰苦,但是却在挤牙缝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来,富贵的儿子有庆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其痛可知;60年代,文化大革命悄然而至,在动乱中人们的生活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富贵的战友春生被批斗致死,女儿凤霞在生孩子时因大出血也惨死了。电影中故事到此便谢幕了,结尾是富贵夫妇和女婿外孙一起活了下来。之所以说电影的改编减轻了悲伤的情节,是因为原著中,结尾只剩下富贵一个人活着,带着一头他梦寐以求的老牛。他的妻子、女婿、外孙都相继先他而去。面对这样的影片,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伤感,又怎能不让人震撼。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富贵的母亲教育他只要活着高兴,穷也不怕。少爷时代的他只知玩乐,生活颓废。穷了以后,他反倒找到了家庭的快乐,妻儿的幸福。赌博时他没想过回家,当被抓去打仗,每天踩在死人尸体上,不知道能否活着归家时,他又是如此地想家,想着家中的妻儿老母。在那种孤独绝望的时刻,人才会如此深切地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

他们往后的日子很艰苦,生活拮据,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死。我看到当富贵和他的妻子为死去的一双子女号啕大哭时,教室里的部分女同学也禁不住地抽泣起来,这就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死者的惋惜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吧。电影完了,我心中想着的竟是要好好活着,莫名地想起了家中的亲人。每个人都要好好活着,因为身后都会有惦记他希望他活着的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人负责,活着不只是自己的事,而是关系着很多人的感情和命运的事。

《活着》这部电影,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一个凄婉悲惨的命运。人们在自己的笑声中思考着生命这种东西,同时也在想着应该怎样活着。如同我,是无论如何不想过与片中人一样的生活,但是我却赞赏富贵面对打击面对挫折的勇气以及他在生活中勇于改过的精神。富贵的贤惠妻子或许在他人眼里有点儿傻,但是她的坚强却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活着有很多的意义,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们不必去苛求他人与自己趋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着,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去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

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珍视生命,创造价值。

4、电影《活着》观后感

从战争到文革,我们的祖辈可以说是从悲剧中来又回归到悲剧中去,文革中的悲剧确实任何人都无法一笔带过,即便是我们的父辈在经过如此多年之后,也无法摆脱文革噩梦,乃至并未经历过文革的我们这一代,都禁不住为文革时的凄凉而战栗。

相对于战争而言,战争尚有明确的目标,尚有持久的希望,然而对于文革,我们只能盲从,我们只能相信,而不能否定,不能怀疑,更不能议论,它带给人们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比战争更恐怖,更让人无法想象。

众多的思想囚笼,冤假错案,文革式“文字狱”,都让我们祖祖辈辈不堪回首„„ 影片中主要是描述一个文革中的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生活经历,说它是普通的,是因为基本上那一代人或多或少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当时生活的写照,但是当这个所谓的“普通”拉到现代的这么一个语境当中,那它就不再普通了,我所说的不普通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福贵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恒久韧力。从一个富家子弟到一贫如洗,从高瓦大屋到无家可归,从大家庭到妻离子散,从平淡生活到残酷战争,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后,他仍能对曾害死自己儿子的朋友春生说:不想活也得活,咱俩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着不容易啊。 在这么艰难的生活中,福贵仍能懂得生命的可贵,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他仍能对生命有所期待,而在我们这一代,在如此发达的社会中,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们有理由轻

生吗?我们有理由诅咒我们的命运吗?福贵确实不普通,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不懂生活的人群眼中。

第二点不普通的是那个时代人的淳朴,宽容,博大。其实那时候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希望生活会越来越好。正因为这简单的信念,他们在那个近乎荒唐的岁月,仍能保持内心的那一份纯真。他们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并不是孤独地在这世间挣扎求存,于是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得生存的意志与动力,没有轻易地被外在的一时的荒唐与残酷所击倒。这一点,影片中在家珍对春生的态度改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儿子的死,家珍一直恨春生,然而在春生想寻死的时候,家珍放下仇恨,对春生说:‘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要好好活着。

这种宽容与博大,我想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实属鲜见吧。然而却在文革年代,仍能保持着这一份品格,这让我对现代社会发出根本的疑问,难道道德水准下降,价值缺失,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泥沙俱下的各种思潮,都是社会发达的过错吗?这是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做出反思,并对精神生活多下功夫呢。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现代生活的幸福与富足,我也相信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正如福贵在影片最后时所说的话一样:“牛之后,我们的生活就越来越美好”。

5、

关于影评

活着的剧情简介 · · · · · ·

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

富少福贵(葛优)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巩俐)屡劝无果后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当夜,福贵输光所有家产气死父亲,被迫靠变卖母亲首饰租间破屋过活。一年后,家珍手拉凤霞怀抱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到家中,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安份守己的日子。 但好景不常,内战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一番辗转终回到家乡与一家人团圆后,凤霞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

1、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中国大陆十大禁片”的帖子,每部片子被禁的理由都写得有鼻子有眼,有些理由大抵是站得住脚的,有些则不然,比如说《活着》是“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这不是瞎掰么?都什么年代了,封杀一部电影还犯得着如此上纲上线?我向来很不喜欢网上一些写手自己罗列个十大八大十六大,然后冠上个很惊世骇俗的标题,好像这X大如何如何的权威,不过是唬人罢了。

最近一直在对比着认真观摩陈、张两位大导演的早期作品,比如看一部《黄土地》,就接一部《红高粱》。这不,看了《活着》,顺带着拿出《霸王别姬》来复习了一遍,本来是想把《蓝风筝》也一起复习下的,实在是当初看《蓝风筝》留下来的那股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一阵一阵的袭来,不忍再看。看完《活着》,我就冒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禁它?这样的疑问在初次看另两部作品的时候,不曾有过。

关于它为什么被禁,原因众说纷纭,在没有内部人士站出来解密之前,我们也只能猜测。而我比较倾向于这么一种说法,即片方的不积极报审所致。也就是说,由于本片的投资主要来自海外,片方并没有打算靠大陆市场来收回投资,更何况当时大陆对海外投资的票房收入卡得很死,所以就干脆来个鱼死网破,讨个被禁的响头来刺激海外市场,同时还对影片的评

奖起到某种作用。导演和投资方,一个得名,一个得利,如此岂不两全?

这么一说,似乎颇有点“小人之心”的味道,但分析一下,却不无道理。就在前一年,张大导演的同学陈大导演可是在国外摘回了分量极重的一片金叶子啊!而《活着》与《霸王别姬》,相似之处还真不少:比如都是导演首部以海外投资为主的大制作,演员都有巩俐和葛优,配乐和指挥也是一班人马,都用了一种传统艺术作为载体,都有一个人给打成了反革命,故事的时代背景也是几多重合„„张同学拍这片子的动机和意图里,多多少少有一些竞争的成分,哪怕没人跟他竞争,他也得跟自己较劲啊,出道都十年了,是该有部代表作了! 我没看过据说比电影好得多的原著,就单说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没觉得它把“活着”的含义给说透了,虽然台词中不止一次的道出了什么是“活着”。这片子我看得还比较轻松,特别是二喜那段,挺乐呵的,有点《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感觉,结尾那个长镜头更是温情地不得了。按说本片最抓人的地方应该是两个孩子的死,但至少我没有被打动,两个孩子的死都非常戏剧化,戏剧化的处理是应该的,只是我觉得导演没处理好。第一个孩子死在头上的时候,突然春生出现了,悲转为了愤而后是怒;第二个孩子死在头上的时候,一个王教授在那里好不麻烦,让人不知是该喜还是悲,只能感慨起“乐极生悲”来。

而这两个孩子的死,都是直接死于突发事件,间接死于时代环境。也就是说,本片的悲剧首先是个人悲剧,其次才是社会悲剧。这是与《霸》和《蓝》最大的不同,前者突出的是社会悲剧,后者则是个人与社会并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在意识形态上它并没有达到被禁的底线,更不用说逾越了。当年反思文革的《芙蓉镇》,同样是在讲一个“活下去”的故事,不就顺顺当当的公映了么?

《活着》和拿刚捧回小金人的《窃听风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片中没有反面角色(《窃》顶多就那个国安局高官算反派),本来我是很惯性思维的,先后估计了好几个人会成为“坏人”(就像《霸王别姬》里的小四)的:将来长大的有庆,当上干部的春生、和和气气的镇长或者精明能干的二喜。结果都没有,相反这些人还都是“好人”。另外,它讲了集体食堂,但没说食堂的不合理;它讲了土法炼钢,但没说那钢不能用(就像《窃》没有把东德说得一无是处)。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去直接揭露什么人性的恶和制度的恶,从这一点上,也遭不来封杀之祸。

我也绝不是说反思历史就一定要着力刻画意识形态问题,其实我倒觉得《活着》这种淡化意识形态的方式挺好,只是导演没有做到位。《窃》也同样淡化了意识形态,做得就样样到位。换句话说,把它虚构成某个别的国家或者移植到某个专制国家,这个故事也同样可以发生;完全的撇开意识形态,就把它看成是一个人追求自由和心灵救赎的故事,其水准也不打折扣。理性的德国人甚至还在最后借那位曾经的部长的口来发问,现在的联邦德国就是我们想要的自由国家吗?在批判专制的同时还不忘质疑现状。

而从整体上,《活着》要是完全的撇开意识形态,这故事基本上就很弱了;可要是说它如何如何的批判了大跃进和文革呢?力度显然又不如《霸》和《蓝》。就这么不尴不尬的被夹在了中间。最主要的问题,我觉得是导演对本片节奏把握和戏剧张力失衡,各个时期的时间分配和故事衔接不是很好,有些情节跳跃比较突兀,有些又显得拖沓。而且片子花了那么多篇幅讲春生欠一条人命,结果却不了了之,对春生的后来一点交待都没有。还有片尾突然提到镇长被打倒,也没了下文。这两个安排是最让我不满意的了,人家王教授好歹最后还提到了他不再吃馒头的情况呢。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活着》称得上是张导的代表作,我也觉得它还不错。但看了这么多他的作品之后,我还是不得不说,我觉得张导的代表作是《英雄》。真的,不是讽刺。撇去为秦始皇翻案这条黑线,我可是对它色彩的运用喜欢得不得了。说到底,张导就是个摄影,大摄影,中国头号摄影。这点我绝对服!试问《活着》代表了他的什么?风格?手法?思想?态度?我都没有看出来。三大导演在同一时期完成了反映同一时代的三部力作,遭到封杀的

大跃进观后感篇五
《观后感》

习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工作成效汇聚起强国兴国的力量。

教师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6

9月9日上午,我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在影院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真的很感动,心灵再一次被洗礼,观看的整个过程我是含着泪水看完的。在中国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内忧外患的困难年代,总理能够深入群众,扎实调研、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和对百姓和谐可亲,与民一体的亲和风范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

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特别想静下心来的写一篇文章,的确想写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受。这部电影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现在正值全国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高三教师,我们也是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为了高考这个梦想,为了不会让学生有遗憾,所有老师去拼、去冲、去闯、去奋斗、去创造。暑假补课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月考,我们三班这个集体也针对月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班主任刘繁青老师分析了暑假补课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定位了一本二本的边缘生,各任课老师也积极给班主任献言纳策,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思想,都能全力以赴的为高考追梦!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我需要时刻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让自己在为学校的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这才对得起我现在的工作,对得起我现在所要面对的学生,对得起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我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会走的更好!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看的我泪流满面,热血沸腾,感到世界是那么精彩,人性是那么美好!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40年风雨变迁,40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 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而犯所谓的“错误”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旧病复发,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

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他是群众利益的代表,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个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我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从来没有体验过贫穷和饥饿,但今天 我感谢革命先辈为我们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我们当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教师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1

“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这是小制作、大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影片中的总理是一个勇于担责的形象。他一进村,面对百姓就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让你们吃苦了。同时,他又是一个亲民者形象。他不唱高调,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生存是第一位的。他最关注的是人民的吃喝拉撒,引导、鼓励大家说真话。他看着野菜团子和被饥饿的村民吃光了树叶的秃秃的树枝,那种沉重而辛酸的样子,让人体会到了他与人民休戚与共的感情。人格的构建总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完成的。影片以坚实的细节表现了总理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的细腻感情。他不忍心吃老奶奶特地为他做的面条,转而一想:我不吃,老奶奶心里永远会有一个疙瘩,遂大口将其吞下。为减轻张二廷的负担,他想收养他的一个孩子,被婉拒后,他设身处地地说:如果换成我,能否承受骨肉分离之痛呢? 总理毕竟是总理,他的慧眼最终落在当时危及老百姓生存的公共食堂上,勇敢地向最高领导人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明确态度,促成毛主席下决心撤销了这个大跃进中诞生的大锅饭“怪物”。周总理此行的历史意义即在此。编导者至此成功地在银幕上完成了一个亲民、负责、在大事面前勇于担当、敢于建言的大写的总理形象。这一形象闪现的思想与人格光辉,让后人永远高山仰止。

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作为一名教师应理解基层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处于联系群众第一线,在传承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上,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总理的无私形象将成为永恒的党员领导干部形象。

大跃进观后感篇六
观后感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湖南省高等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湘南学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我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并且写下这篇观后感,时刻警醒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的职责。

从小教室就挂着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时起周总理在我心目中就是我奋斗的榜样,那时起我也在心里暗暗地发誓要学周总理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但是只是这样想着,我却不曾去发现周总理为人民所做的事,为人民为国家所付出的汗水。通过这个电影我才真的意识到做人民的公仆是这样的不易,周总理原来是……。

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经济领域的错误导向“浮夸风,大跃进”再加上苏联奉行霸权主义单方面背信弃义,使中国经济一度陷入困难,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中国这个刚出生的婴儿饱受煎熬。在这关键时刻中央迅速做出调整部署,中央领导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部下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那时刚刚从病榻下下来的周总理来到了革命红色老区河北邯郸伯延公社。由此展开了四天四夜的调研。

当周总理的车队进入公社,走下车与众人见面,原本因为听说领导要来调研而导致的公社紧张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只见公社众人两眼饱含了泪水,无语哽咽,只看到公社主任说了一句;周总理!这一句周总理道出了周总理在他心中的地位,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周总理则是话中带甜,话语十分亲和,没有一点官腔,没有一丝领导架子,真的从头到脚看不出半点。

接着出现的一幕,让我这个七尺男儿不禁潸然泪下,大家平日里看到树上的叶子,总是忍不住去抚摸它,去感受它,甚至摘下它,可曾想到过叶子可是那个时期,人民群众的口粮,公社几十里路上的叶子全没有了,而如今餐桌上的浪费又可曾停止过呢?食堂里那被倒掉的一盆盆剩菜剩饭,包子满地都是的场景,它们都还历历在目呢!同学们啊,我们可曾想过树叶混搭的小米粥放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否可以毫无顾忌的喝下去?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节约筷子下的每一颗米饭,嘴巴下的每一口佳肴。否则那样的悲剧真的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在我们身边再次上演。

到了晌午时刻,周总理走到餐桌门口一只脚已经他进了门,看到桌上摆的事鸡蛋和红烧肉,于是询问这些东西哪里来的?当得知那是用公社给大家买粮食的钱买来的时候,那只已经过了门的脚又踏了回去,然后跑到公社食堂和大伙共进那用树叶做的小米粥,事后还细心的自己掏钱把买肉买蛋的钱补给公社。周总理我想向您致敬,您是中国的好总理,您不用群众一针一线,您敢于乐于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万事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生不敢居功自傲,一生争做人民好公仆。

影片当中总理深入群众研究调查,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做,与民甘苦,与民同享乐比比皆是。

看完影片后,想起人常说的一句话“民以食为天”。心中有个疑问,那个年代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为什么还能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的党,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相信党能治理好国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究其原因,正如片中周总理所言,“我们牺牲无数先烈,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周总理转达毛主席的批示:“大食堂解散还是保留,人民群众说了算。”正是这“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人民群众说了算”的承诺得到了切实的履行,才让人民群众相信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才会有战争年代九旬老母送儿上战场,不怕流血牺牲;灾荒时期垂暮之年卖了寿棺,只为让总理吃上一口自己亲手做的抻面……

影片生动展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最为生动的诠释。炎炎干旱日,周总理联系驻地部队给村民运来紧缺的洁净水;瓢泼大雨夜,周总理为积极抢救瓜苗的群众准备驱寒的热姜汤;暮鼓晨钟时,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连夜梳理发现的问题……这一个个细节,一组组镜头,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同舟共济的距离,心心相印的接触,彼此坦诚的沟通,是一种自觉臵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强调,因为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毫无疑问,勇于和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也使我颇受感动,感慨良多。一是有感于面对中央政策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时,周总理的真诚道歉;二是有感于群众提出部分政策的弊端时,周总理的虚怀若谷;三是有感于得到主席指示解散大食堂后,周总理的当机立断。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当下,我们有极个别官员下来调研,警车开道,不到田间地头,只住宾馆、酒楼,他们运用手中权力呼风唤雨,搞潜规则,谋取私利,对老百姓没有什么尊敬和爱意,已经没有了对百姓的爱,有的只是对权利的欲望,把权力看做是敛财的工具。当人们对他们的行为有所指责的时候,他们还是满口辩解没有一丝悔过之心。当然权利的对面是群众对他的爱戴也越来越少,恨越来越多,哪些人心中没有群众,群众心中自然也没有他们。权利和爱的天平是非常准确的,不容丝毫马虎。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是一语中的。调查的真谛就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其实很多问题是在调研过程中探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调查越细致越准确,决策就会越正确。总理在邯郸伯延公社调查,其实就是在解决农民的饿肚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吃饭方式问题,是否还保留吃食堂饭的问题。如果调查不到真实情况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方法,虚假的信息只会带来错误的决策,会误国误民。总理在邯郸伯延公社调查过程中,总理一步步揭开以村主任凤林为首的村干部“善意”的谎言,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捕捉细节、去伪存真的敏锐的洞察力对今天的我们调查研究工作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之所以能够了解到伯延公社的真实情况,靠的是真心、真情和真诚。总理一进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才会异常敏锐。当他看

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已让他察觉到情况不正常。总理善于从细节入手,给小王老师穿鞋、去二挺家串门,一步步剥开伯延公社的“庐山真面目”,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感动。毛主席提出的我党三大法宝的第一大法宝,就是统一战线,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直提倡的工作作风。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深刻领悟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内涵,对“四风”问题要防患于未然,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我们只有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让我党长盛不衰,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历史走到今天,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少了,鱼水情谊淡了,群众的幸福感少了,不安全不信任系数多了。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那就应先弄清楚新形势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常说走群众路线,就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来,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困难和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将“让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敢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党和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影响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老有所养,让奋斗的人看到希望,让人民群众相信认可“中国梦就是咱老百姓的梦”,才能再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凝聚十三亿人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最后我想在这里表个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以一名优秀红盾卫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踏实、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为群众,贡献自身的全部力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大跃进观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大跃进电影观后感 大跃进视频观后感 大跃进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跃进观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跃进观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uanhougan/2592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