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豪放词

豪放词

2016-01-16 08:34: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豪放词篇一《豪放派-豪放词》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豪放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豪放词篇一
《豪放派-豪放词》

豪放词篇二
《豪放派-豪放词》

豪放词篇三
《豪放词》

豪放词篇四
《豪放词》

豪放词篇五
《豪放词赏析》

豪放词篇六
《豪放词》

豪放词篇七
《宋代豪放词》

豪放词篇八
《试论苏轼的豪放词》

试论苏轼的豪放词

苏轼现存三百四十余首词,各种风格的豪放词仍居少数,现存苏词绝大多数仍属于婉约词。但他的豪放词题材扩大,思想内容与形式都独具特色,尤其风格多样:以散句入词,以诗入词,开创辛词之沉郁,飘逸、旷远、绮丽、豪放、清雄、刚健、开朗,联想丰富,比喻新奇,结构莫测,用笔挥洒自如,自由张扬个性,创新意识浓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之他那广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一步入词坛,立刻给词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一、豪放词风的形成及其原因

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因此他的一生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苏轼豪放词风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革新词风是历史所趋

词,原是民间之物,题材宽广,思想活泼,风格清新,作为一种新兴诗体,本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可惜晚唐温庭筠等花间派词人在发展词令的同时,却把词引向了“艳科”的小径。北宋初期多数词人,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体现到歌词创作之中,他们的作品初具风雅体貌。然而囿于传统偏见,词坛依然沿承五代遗风,即使是代表时风的晏欧词,也只被目为“词中西昆”。柳永词倒是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但主要是形式上,其内容仍是“花间”的继续。

另一方面,北宋一些著名文人在政治上都有比较大的抱负,他们不满晚唐五代以来卑靡的文风,故掀起了文学革新运动,余波所及,在词坛上也受到了影响。在范仲淹的词里已有一些风格豪放的作品,如《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出苍凉劲拔的特色,开拓了新的词境。创造出新的腔调,发豪放派词风之先声,而王安石更明白反对依声填词的作法,到了苏轼继承了他们的作风。

(二)、苏轼旷达豪放的自然野性

在苏轼生命和艺术中,贯穿首尾都充满了非同一般的“野性”。从苏轼在诗词中喜欢用的意象中,“我们就能多次地看到‘野鸭’‘野鹘’‘野凫’‘野菊’‘野桔’等这样一些具野味意象的诗作”(木斋先生《苏轼野性论》第一节)。这种“野性”,有崇尚自然之野性,也有狂放不羁之野性;是自然之性,也是不驯服之性。它其实是苏轼徘徊于出仕与归隐之时形成的特殊人生观。诚如朱靖华先生所言:“实是他好纵放逸,浑朴天真,雍容旷达与大自然打成一片的情怀的体现”。(朱靖华《论苏轼晚年中的野性》)苏门学士晃补之说他“居士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①“横放杰出”四字正是对东坡性格的准确概括。

苏轼的野性寄于山水之间,他崇尚自然,不拘格套。《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狂野。这首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并对于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颇为得意。苏轼的这种野性,造就了词坛上独有的豪放词。正是有了他的狂放不羁,才有了他豪放的词风。对苏轼的豪放词风,南宋胡寅有一段很著名的评价,他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②

宋初词坛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局面,从柳永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神宗、哲宗、徽宗时,苏轼,黄庭坚、秦观、贺铸和周邦彦等“元祐词人群”带来了宋词的空前繁荣。他们的词多表现个体人生的失意不幸,都市化的文学镀上了一层想象中的山林化色彩。③而苏轼是其中的中流砥柱,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放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有其曲折的经历和鲜明的个性是他豪放词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和基础。

二、豪放词的风格、艺术特色

(一)、豪放词派的创立

自从明人张南湖首创词有婉约、豪放两派之说,后之论词者,大多宗之。但也有学者提出

异议,认为豪放词的数量不能与婉约相匹俦。如认为“宋人论词,虽说有婉约、豪放两派,但我们衡量词史上的名家,究竟有多少可属于婉约派?有多少可属于豪放派呢?一般公认的比例数,大致是五比一。”(见郑骞《词曲的特质》)北宋豪放派一般仅承认苏轼一人,而苏轼的豪放词,按台湾王保珍先生所标举,为20余首(参见王保珍《东坡词研究》):“综观全部东坡词,其豪放之作,不过二十至二十五首之谱,比例不大。”也有论者认为苏轼词真正够得上是“豪放”词的,仅有“大江东去”一首而已,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豪放”词派的存在。

这种现象,说明对“豪放”词艺术特质、审美价值缺乏理论的、系统的认识。可说是论者对豪放词的直观感受,尚缺乏细致的分析。

苏轼最早的词作,按王文诰《苏诗总案》载, 为熙宁五年(1072)所作《浪淘沙》,词句尚为“绮陌香尘”“槛内群芳”之类,可说是尚在学步欧晏。翌年所作的《行香子·过七里滩》,已堪与苏轼之诗名匹配,尤其是上下片之结句“过沙溪急, 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均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仍未见苏轼之人格、性格、词格。之后作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堂庑渐大、登临渐高,使用了大字眼、大角度,使用了议论的句式。已可见苏轼豪放洒脱词风的苗头。

真正实现豪放词风创作的,是苏轼随后的知密州时期。试看其《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密州之前,东坡确无此类“鄙俚浅近、叫呼眩鬻”之作,此词特点有五:一是多用议论而非传统词作之具景细微的刻划。全词由“世路无穷”以下皆为议论,一气贯下,如此气势,舍东坡其谁也?二是由议论而产生了直露,而非传统词作的含蓄蕴籍。写景物而云“野店鸡号”,抒情怀而云“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此亦确非一般词人所敢写;三是多用典故,以补议论之空乏;四是用大字眼,如“千字”“万卷”“千端”等,铺大景致,如“云山摛锦”等;五是全词既有“孤馆灯青”一类景物所透露的惆怅感,又有“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洒脱感,形成一种超旷豪逸的总体审美感受。此五者,皆后来“豪放词”之特质。此词作为坡公在词风转折时期之作,其意义在于对传统的某种破坏,而不在新风格之建立。因此,尽管艺术上有不成熟或太过之处,亦不足为怪。苏轼抵达密州之后的词风,基本上沿着上述特质加以发展,终于使豪放词风得以确立。

随后作的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身在荒远的北国,思念家乡,梦会亡妻,这无疑是典型的婉约词题材,但一入东坡之手,便绝不似柳七、秦观之作。他将豪迈、洒脱的胸襟溶入令人九曲回肠的题材之中,而使人在“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些表面凄凉的意象之中,感受到某种超旷之美。词人写凄清悲凉,却绝不深入细腻地刻画,而是以“千里”“十年”“泪千行”及“明月夜、短松岗”这些大字眼、大景致、大画面来表现,从而化凄清为苍凉,转婉约为豪放。可以说,这是一首以“豪放”写“婉约”之作。是苏轼第一首艺术上获得空前成功的豪放、婉约结合之作。

其后便是那首著名的描写出猎场面、气势如虹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推出了雄浑的第一首豪放词代表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题一作《猎词》,傅藻《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此词是东坡的第一首艺术上获得空前成功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纯豪放词。因此,可以说,从这首词之后,词的世界就打破“倚红偎翠”月牙板的一统天下。苏轼本人写完之后,也异常兴奋。他与友人作书曰:“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与鲜于子骏书》)

东坡此词,其一,所写出猎之题材,本身就不与十七八女郎、月牙板相为俦侣,而非东州壮士抵掌顿足高歌、吹笛击鼓为节不足以尽其长;其二,其中的主人公形象自然也非柔肠百曲之士,而是“聊发少年狂”的“老夫”、“亲射虎”的“孙郎”等;其三,以大字眼、大角度、大景致、大笔勾勒,而绝不精雕细刻。如“千骑卷平冈”视野开阔,充满动感,一个“千骑”夸张了阵容,一个“卷”字,使满纸皆为飞扬的尘土;其四,以典故增加豪放疏落中深稳不足的审美感受,如“牵黄”“擎苍”,以当年李斯之叹息不可得,反衬今日词人之自由豪迈;其五,以魏尚自比,有一种惆怅感,失意感,惆怅失意之中,又揉进超脱清旷,如“鬓微霜,又何妨”等。这些因素,不仅构成了此词豪放的总体审美的因素,而且奠定了豪放词的基本构成因素。

刘扬忠先生在全面考察了北宋晚期词坛状况后认为:“谓苏轼的新词风应者寥寥则要,谓其毫无应者,在北宋时尚未成派则又嫌绝对。至少,在他的门人中,黄庭坚与晁补之二人因与他文艺观相近、疏宕清旷的艺术个性相似而作词也与他同趋一路,这可以证明苏词在北宋已开始衍派,一个虽时机未到而未及衍成大宗、但当时已有羽翼的苏轼词派,在当时是隐然存的。”④有鉴于此,完全可以说,苏轼在密州时期,确已创立了“豪放”词派的风格。

(二)、豪放词的情感与竟境

苏轼的豪放词,无论是怀古咏史,还是写景抒情,都写得十分出色。这类豪放词,虚实相间,有机融合。它们不是按客体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客体,而是按客体应有的样子来反映客体,所以词中充满着比喻、想象和夸张。⑤这种直抒胸臆的词作,其情感至深。且看《念奴娇·赤壁怀古》。

1、“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宏大情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曰:“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引)但这里的江山景色,却使词人深有感触,——意有所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寥,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眼前的景色使词人联想到三国鏖战古战场— “赤壁”,感到事业无成而岁月不我与,“情有所激”写下了此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首先就从大处着笔,总写长江,由江水触发怀古幽情。“千古”二字既表现历史久远,又表示风流人物众多。这样众多的英雄人物,都被这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淘尽了。一是说现在没有风流人物了,暗伏下自己壮志难酬的内容;二是说岁月的无情,又含有人生苦短而事业无成的感叹。然后再点出怀古的内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会对风流人物——周郎如此多情,对周郎的塑造在词里也栩栩如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原来是因为他要借周瑜这个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周郎年少得志,深得孙权信任,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千古流芳。苏轼自也有此抱负:“帕首腰刀是丈夫”(《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也有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想有朝一日能“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鐶,何时逐汝去,与

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抗击入侵的敌人。这不就是想使“樯橹灰飞烟灭”吗?词人在借古人的衣冠,抒发自己渴望在抗击辽和西夏的入侵中立功报国的胸怀。但是此黄州,不就是自己刚刚从监狱中出来之地么?壮志未酬,功业未就,人已衰朽,早生华发。对人生的问题,词人无法解决,旷达的胸怀好象也不要求解决,只好“一樽还酹江月”,于是也就流露出词人对政治失意的不满,有着“人生如梦”的消极情思。写人物,以雄奇之景去衬托,有形貌描写,有情态的刻划,有英雄业绩的渲染,形象突出,个性鲜明。这是很能体现苏轼豪放风格的一首词。

从词史发展的角度看,豪放词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苏轼有意识地创作了“颇壮观”的豪放词,突破了“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扩大了词的题村范围,提高了词的精神境界,这是他超过前人和同时代人的地方。⑥其豪放词风格多样:既有上面提到的豪放作品,又有感情深挚、思致沉婉的作品。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哲理诗的境界

如果说苏轼把词带向“诗言志”的境界,是在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人李煜、韦庄、范仲淹、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等人词作言志基础上的进一步开拓,那么他将词提升到形而上的哲理诗的境界,则是更大胆也更独到的创新。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其中的代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以说,此词通篇都是咏月。上片在咏月中蕴含人神之际、天地之间、以及人生道路的迷惘、探寻、追求与苦闷,下片在咏月中蕴含人人之间、兄弟之间,以及人的内在情感的哲理性的审美观照。

此词的艺术特质由几个方面构成:首先是境界阔大雄奇。上自汗漫天宫、琼楼玉宇,下自朱阁绮户、悲欢人间,无不海涵。其次是醉酒骋思、情思浪漫。醉酒是浪漫的催生剂,有了醉意,才有这似醉似醒的朦胧浪漫的境界,才有“明月几时有”的痴问,才有“把酒问青天”的痴举,才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痴想,至“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恐已醉深矣!月在当时,本不可登,词人却认真地提出是否登月的问题,月上是寒是温,当时本无可知晓,词人却认真地以其寒而怕登月。在这些如醉如梦、似幻似痴的醉词中,却蕴藏了多少人生哲理之妙趣。第三点,词人以大手笔、大字眼,写大境界,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在情绪上大起大落。如下片先写“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离愁别恨,愁之深,恨也深,却以“此事古难全”一语解过,并以“千里共婵娟”写“但愿人长久”的期冀。第四点,是词人所表现出的洒脱旷达的情怀。

词中充分体现了苏轼对永恒的宇宙和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与认识,是作者长久以来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小结。东坡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思怀知己亲人,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自己的深刻思考,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苏轼此词,直如行云流水一般,浑若天成。一种浪漫情怀和深沉感喟在千古以来默默不语的月华之中弥漫隐现,时时触动我们的心灵。此非人言,已近乎神语。⑧又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富有哲思理趣,表现了词人超然达观的精神。苏轼的哲理词超凡脱俗、出神入化,极大地提升了词的审美境界和艺术品味。

词自兴起、发展、衍进至唐宋五代在文人手中臻于成熟,具备一种独立文本所必须的文体本色了,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传统。但到了北宋中叶,这一传统遇到了一次严重的挑战,那就是当时的文坛盟主苏轼自杭州创词以来,有意与“柳七郎风韵”相对,“自成一家”词风。与题材扩大相映,在语言上屏弃了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广泛地吸收前人的诗句入词,以诗为

词,适当吸收口语入词,给人清新自然之感,为了充分表达意境,他有时还突破音律的限制,试图改变,并且在相当程度上也确实改变了词创作固有的风貌。

三、苏轼豪放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

苏轼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吸引了许多作家在他的周围,成为欧阳修以后北宋文坛的旗帜和杰出领导者。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无咎、以及陈师道等,都受到过苏轼的培养和影响,成为知名的文人。苏轼以他的创作,扩大了词的题材,拓展了词的表现功能和社会作用,丰富并宏大了词的意境。他以诗为词,兼收并蓄,汪洋恣肆,恢宏豪放,如南宋刘辰翁所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北宋末年,靖康事变,引发了豪放词派的迅猛发展。这时期除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岳飞、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还我河山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南宋以后,苏轼诗词文集更加流行,他的一生执中持平,刚正不阿,虽屡遭贬谪而处之泰然的处世态度也引起后世正直文人的同情和钦仰,他浪漫主义的精神和豪放不羁的词风为后来许多不满现状,要求变革创新的诗人词家所喜爱和仿效,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苏词格高境大,文笔恣肆,他对词体进行的全面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题酒边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以后宋词出现了空前繁荣,并最终实现了与唐诗的同等地位,其中苏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提起北宋文坛,我们不得不提起苏轼,提起苏轼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显赫位置和他开创的豪放词风,尤其是他在黄州期间的系列词作的独特魅力。苏轼豪放词的成就,除了在内容、格调、技巧、语方等方面超过了当时的一般词作外,也超过了同时代其他作家所写的几首“豪放词”⑨虽然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变革的重要人物,但苏轼却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对于苏轼的豪放词后人褒贬不一。褒之者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向想薌林酒边集后序》);贬之者谓“子瞻之词虽工,而多不入腔,正以不能唱曲耳”(彭乘《墨刻挥犀》)。其是非功过,迄今无定论。不过我认为“酒有别肠,诗有别材”,只要能传达真情美感的词就是好词!

参考文献:

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苏轼《东坡集》(中)卷三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人生——苏轼与佛禅》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语堂《苏东坡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黄任轲,朱怀春《苏轼诗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录胡寅《酒边词序》。 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版社1989年版

刘杨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殷光熹:《宋词探美》北京:线装书局,2008.8 年

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卫琪:《人间词话典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葛晓君、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文新:《古代诗歌与散文》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

豪放词篇九
《豪放词专题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豪放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豪放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1402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