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

2016-01-28 09:31:5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一《6,西湖词语》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供大家学习参考。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一
《6,西湖词语》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二
《情描写的词语》

描写表情的成语

呲牙咧嘴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精神恍惚 精神焕发 嫣然一笑 横眉冷对

嘻皮笑脸 噤若寒蝉 瞠目结舌 黯然神伤 黯然销魂

面面相觑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眉头紧皱 张口结舌 面红耳赤 眉飞色舞 兴高采烈 哭笑不得 破涕为笑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三
《西湖讲解词》

西湖讲解词

各位朋友,现在由我来带领各位游览西湖。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西湖的苏堤,开始对西湖进行游览。在这游览之前,我要对西湖位臵进行阐述,西湖位于杭州城市的西面,所以叫做西湖。佛教中西方叫做极乐世界,所以杭州的西面是佛教场所的集聚地,我们要知道杭州在五代时期有一个小朝廷叫钱氏吴越国,他们这个家族都是信奉佛教,在吴越国时期的杭州香火很旺盛,当时灵隐寺的规模是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比现在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而西湖边上有净慈寺,也有两个佛塔叫做雷峰塔和保处塔。

佛教教义当中宣扬的是世间充满着苦难,以慈悲之心看这个世界,我们大家的脸就是一个眼鼻口就是一个苦字。一般的寺庙里面都是中间一个释家摩尼两边是阿难和迦叶。这两个一个代表苦难,一个代表智慧。人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痛苦,比如说前段时间一部电影《泰炯》,这种旅途才叫痛苦啊,有了痛苦才有苦难,苦难需要用智慧去化解,最终达到成佛功德圆满。换一句话说人生可能有许多苦难,有大大小小的困难,出来玩就是好好放松,忘掉不开心的事,放下各种包袱,好好放松一下,或许游玩结束后会得到一种新的境界。

古代人对人生里的分位三境界,人生早年像佛家思想当中的慈悲之心,青年到中年像儒家思想的出仕,晚年道家思想是入仕。那么当年疏浚西湖的苏东坡,他是一个什么思想的人呢。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一个才子,他很早就考上功名做官了也就是出仕了。可是在入仕为

官的过程当中他受到了当时的改革派王安石的排挤,他的官位从中央贬到了地方、在江苏的徐州、安徽的阜阳、浙江的湖州、海南等地方做过官。但是有一个地方他作官做过两次,那就是杭州,当他第二次来到杭州的时候,发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杭州的西湖因为王安石变法当中的农田水利法几乎被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于是他向当时北宋的皇帝请命,第二年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给他重建西湖的钱并不多,苏东坡就发明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方式,来重新打造了西湖。所以说杭州老百姓忘不了他,把我们看到的那条堤叫苏堤。我问他大家一个问题,苏东坡为什么会为民请命呢,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因为他的很多朋友都是来自佛教界的,比如说有一位叫佛印的朋友,对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佛家的慈悲之心再他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他无论走到哪里那个地方他的政绩一定是斐然的。但是他的一生当中注定没有归隐的日子,他不会像苏州的文人那样有着属于他们的方寸之地园林,他经常在漂泊,我们在中国可以看到两个地方一个是海南的天涯海角景区,还有一个是我们眼前的西湖。对于西湖的游览,他在一千年就说过‚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所以说无论你们是不是有文化的人,你们来到西湖一定不是一般的人啊。

首先我们看到一块石碑,石碑上苏堤二字,是一个经典的错别字。是耳朵旁的,查中国汉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也找不到这个字。顾名思义就是让大家在眼睛看西湖的时候,用耳朵听。在石碑的对面是苏东坡的塑像,这是苏东坡先生在思考人生,因为我们接下来走的苏堤就是他的杰作。

我们走在苏堤上,看到了桃红柳绿再加上苏堤上的六座桥,有一句话"苏堤景致六吊桥见株杨柳见株桃"分别代表的是桃树和柳树。首先是柳树,柳树的名字叫杨柳,当年隋炀帝下江南,爱上了这里的柳树,便把自己的姓跟柳树搭配在一起,叫杨柳。杨柳是现在在杭州又有一个新的名字叫‘人造龙井’许多不法商贩把西湖边的柳树叶摘下来,回家之后去炒炒,柳树叶子越来越小,看上去跟龙井的雀舌形状一样。但是我告诉你们大家,请大家擦亮眼睛,真正的龙井一定是两叶一芯,泡出来的时候有像毛毛虫一样的东西,那叫茶多芬,而假的东西是没有了。真的龙井喝下去大家排便畅快,假的喝下去就立马胃痛。

还有一个是桃树,每个人都说这是桃花运,这条堤也被被成为情人堤,据不完全统计,只要在这条堤上走过的情侣都能够终成眷属。西湖边上有许多爱情的故事,远的白娘子和许仙、梁山伯和祝英台、苏小小和阮玉。近的西湖边上秋水山庄原来的主人史量才和沈秋水、今天西林印社的杜月笙和他的二老婆别墅、今天平湖秋月的哈同与罗家林别墅在西湖边上都有他们过去的爱巢,说明了爱不仅仅要去说,更需要去表达这种表达最好用实际行动啊。

大家边走边看,来这里有一条大龙船,这条船成为两岸交流的一个见证,这条大龙船是西湖边最大的游船,是为了迎接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所修建的,当年连战来到大陆,胡总书记给了他的祖父连横一份抗战的血书,让连战非常感动。而他的祖父连横的纪念馆就在西湖边上。

大家继续往前走,看到前方有座桥,叫映波桥。是苏堤六桥的第一座桥,这里是拍摄雷峰塔最佳位臵,映波就是映着雷锋塔的波。大家现在可以拍几张照片。

拍完,大家继续向前。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在外事码头坐船,大家跟上。1972年的时候美国尼克松总统就是乘坐这个公司的船出发的。好,我们现在走上船,船上都是外国元首游览西湖时的照片。现在我开始介绍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的西面所以叫西湖,他三面环山一面城,大家往南山路的净慈寺看,他是南宋十大丛林之一,西湖十景叫做南屏晚钟。这里的钟要敲108下,敲也有讲究,代表一年有12个月、有24个节气、同时有72侯,加起来108。里面有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杭州有个僧人济公和尚也在净慈寺,做过和尚,传说中运木古井的意思就是在那里发生的。那座山也叫南屏山,南屏山那里葬着一位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他写过一本书叫《海国图志》,这是一本中国最早的阐述国富民强的书,可是当时他只能空想未来,魏源在失意之余来到了杭州一个寺庙做了和尚。那个地方两个人一个济公和魏源,一个代表理想一个代表现实。前提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幸福的生活,现在大家生活富裕了,出来玩的地方看的也很多,不过,一个人最大的成就不是经济上的、也不是政治上的,而是你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各位,我们在西湖边上看到的这座塔叫雷锋塔,这座塔是五代吴越国的国王钱弘淑老来得子,为了感谢他的妃子,而修建的塔。后因这座塔在雷锋山上,所以叫雷锋夕照。不过,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塔

叫雷锋新塔。而老的雷锋塔已经在1924年9月25日倒塌了,原因是老的雷锋塔的塔砖呢,上面刻着经文。传说他里镇压着白娘子,有辟邪的作用,老百姓把这些辟邪的砖头统统般回家,事实上这一点反映了一个问题:老百姓是爱着自己的家的,甚至是无时无刻的,家里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男人是一个田加上一个力,代表的男人要出力。而女人呢只有三划,双腿是叉开的,代表着女人是要生育,古代的时候这样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所以说‚男主外、女主内‛男人需要把这个家给稳住所以要努力工作,而女人为了这个家的后代找想想尽办法留住男人的心,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啊。 雷锋塔倒掉之后,鲁迅先生写了一篇「论雷锋塔倒塌」,这篇文章说明,经过几千年的压迫,中国妇女从此站起来了。然而当杭州市政府决定重建雷锋塔的时候,遇到阻力最大的就是中国妇联,最终在中国妇联一片反对声中,雷锋塔还是在2002年重造了。所以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塔叫雷锋新塔。不过,这座塔已经连续好几年被评为杭州最差的景点。韩国首尔大学一位教授朴素闲,当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委,他当时说:"如果我还是评委的话,我肯定对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投反对票,因为雷锋塔是是人造景观"后来这位教授2011年退休,我们杭州立马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再雷锋塔边上,我们看到一座似塔非塔,似楼非楼的楼叫城隍阁。是为了纪念城隍菩萨周新而建立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只为两个人落过泪一个是大脚马皇后,另一个就是城隍菩萨周新。周新无论从为官、为人都被朱元璋所欣赏,故把他封为城隍菩萨。城隍庙是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四
《西湖导游词》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 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五
《赞美西湖的词句》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六
《西湖解说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之一

西湖——西湖云水

西湖云水

我们的祖先,曾经在传统医药的站位上,来划分我们的文化版图。黄河流域,是针灸文化圈,长江流域,是本草文化圈,江南一带,则是汤药文化圈。这种汤药文化圈的概括,真是挖到了江南文化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它与“针灸”“本草”不同的是,“汤药”的“汤”字盖指液体,二两个读作“商”音的“汤”字便可以用来形容横无际涯的水势,因此这汤药文化圈的说法,是直截了当地扑向了水的主题。

一代代前人,有的以风水谈玄,有的为《水经》做注,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关于水的文化遗产。不过,在今天我们再去追溯西湖的来历,已经不必求索于《周易》问诸于阴阳了。

这是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时期的西湖地区,此时这个地方正处在强烈的火山喷发期,炙热的岩浆不停地从岩缝中喷涌而出,就这样,岩浆不停地流淌着,燃烧着,终于有一天,外流的大量岩浆造成了地壳的塌陷,于是火山口成了洼地,而这洼地便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余秋雨:西湖是一个浅浅的海湾,是海水,后来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使它和大海的通路封住了,它就变成了内湖。

接下来的沧海桑田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是这片洼地的轮回,却从没有因为岁月的缘由,而停下它的脚步,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后,海潮的出没使它变成了澙湖,后来,海水终于退去,于是一个被后人称作西湖的胡泊,便出现在了东南大地。

余秋雨:西湖有一个奇迹般的问号,也就是说它怎么会这样美丽,它为什么变成奇迹呢?就是它不是天造地设的美景,它不是黄山,它不是张家界,它不是长白山天池,这些都是天造地设的美景,西湖不是。

曾仕强:第一个,西湖的水一年比一年清澈。西湖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加大,这怎么可能,这根本不可能人家只有缩小啦。

余秋雨:但是请注意这样的一个内湖,显而易见,它一定是年年蒸发天天蒸发,那么杂草丛生,然后会越来越变成一个盐碱地,然后什么也不是。到如果西湖变成一个盐碱地的时候,周围的生态也就完全变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湖文明、杭州文明根本就不存在了,一个荒凉的海滩而已。那么比较早的时候,这一带的人就想保护住已经开始出现的内湖生态。

2002年,浙江的考古工作者在仅与西湖有一江之隔的萧山,发现了已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它比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还要提早1000年,在跨湖桥文化遗址中,有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物,这便是这件同样经历了8000年岁月的独木舟。可以说这一次被称作当时的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重大发现,是对中国水文化的最为形象的注解,8000年以前所打造的船只虽然搁浅,但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先民们所生活过的东南大地,却留下了无尽的连天水网。

网,是岁月的脉络,船,是泽畔的图腾。

古老的《诗经》是先民的歌唱,站在水边的先民们,曾经这样唱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个“杭”字,与代表水上行舟的“航”字,原本就是一个字,但是当舟船文化随着海潮的退落渐渐远去,文明却在大地上扎下了深根,于是便有了杭州的出现,出现在水的家乡。

余秋雨:那么特别是在公元7世纪的前期,隋炀帝挖运河的时候把杭州作为一个运河的终点,那个时候大家就认真来对待了,就是努力地希望能够用堤坝把湖和海隔开来。其实这件事情很早就做了,钱塘,就是当时的一个堤坝,把它隔开来。接下来呢,就是一定要用运河的水来冲这个水,让它变淡,越来越淡,然后再把这个已经淡了的湖呢,做了6个井,通向人口聚居的杭州,作为6井。

在所有表达乡情的词汇里,有一个人们常常会用的到的成语“离乡背井”。井,并不仅是生活的符号,而且是家乡的象征。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并不是“床榻”的“床”,而是“井床”的“床”,他是看见了洒满井床的月光,才写下了那首家传户颂的怀乡之作。不过,杭州人对于井的情感,还来自于一种更为特殊的缘由。正因为杭州的出现是缘于海潮的起落,所以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饮用之水都带着海潮的咸苦,因此城中居民对生活用水的依赖,便唯有储满淡水的西湖,可是全城的居民如果都去西湖取水,其间是怎样的奔波劳苦,可想而知。直到唐代宗时期李泌来任杭州刺史,这道苦涩的难题才得到了解决。不过这李泌却又是离乡背井,因为他的家乡是在那一片遥远的八百里秦川。按照史料的记载,李泌的做法是“开凿六井”,然而,这六口水井说是水井,实际上却是水池,池中的水道又径与西湖相通。自六井开凿以后,西湖之水才在真正意义上注入杭州古城,滋润了千家万户。正因为这六井依然存在的缘故,今天当我们扒着井栏向井中探头而望的时候,便一眼望见了唐朝。但是,我们望见的却不仅是李泌的恩泽,而且还望见了另一位杭州刺史的功德,这真是上善若水呀。

(公元822年)白居易来到杭州做刺史,距离李泌开凿六井已经四十年,由于这时的西湖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所以每逢旱天,西湖便变得很浅,而且一逢雨季,湖水又溢满全城。

余秋雨:在9世纪的20年代,来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叫白居易。白居易来到杭州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有问题的西湖,你想,西湖从原始的开掘一直到隋炀帝的时候经过一点整治,但是整治的力量也是不够的。白居易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西湖呢?就是杂草雍噻,水量越来越少,周边的土地有待于它来灌溉,海水不能灌溉只能用淡水灌溉,但是它本身已经很少的水了。白居易面对这个西湖的时候,他是行政长官,他必须有所作为。

为了整治西湖,白居易便主持了一项为时三年的水利工程,并在自西湖北岸到武林门一带,修造了一道长长的堤坝,这道堤坝经过古城的变迁,早已隐入了“参差十万人家”而不复存在,但是杭州的历史却永远不会忘记它,这道理非常的简单,杭州,已经是西湖的化身。断桥所在的这道白堤原本叫做白沙堤,自打被称作白堤之后,它便具有了人赋品格,一个“白”字,既是一种巧合,又是一种忆念,杭州的百姓曾在这里迎接过流浪于仕途的江州司马,却又希望这位理水的诗人不要“抛得杭州”,而在美丽的白堤之上作千载勾留。

余秋雨:白居易这个大诗人,他把自己最辉煌的年月执行在这个水利工程师所要做的事情上,让杭州的人忘记了他是一个诗人,更忘记了他是中国第一流的诗人。我说他故意把诗藏在石块间,藏在水草丛中,故意的。不过他如果真的在那写很多诗的话,后代杭州的诗人就不敢写诗了,因为他太伟大啦。所以在这个里边,文本文化和民众的生态文化产生了很明显的比较,白居易选择的是民众的生态文化。

当西湖的垂柳飘去了唐诗的雪絮,水畔的枝条就开出了宋词的杏花,开着开着,就开成了那一行优美的佳句“花退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第二次久住西湖,是在出任杭州太守的那三年时间里,不过苏东坡初来任上便遇上了大旱之年,遇到了河床袒露,遇到了井水干涸,然而到了第二年,杭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带却又是洪涝成灾。于是一项浚治运河浚治六井浚治西湖的水利工程便在这位诗人太守的任内铺开了浩大的场面。20万众民工的汗水从骄阳似火的盛夏一直洒到了阴霾冷冽的寒冬。据《杭州府志》记载,浚治西湖的时候,由于苏东坡的决意二维与百般筹措,工程进展尚称顺利。但是剩下的唯一困扰,就是这满湖的淤泥杂草无处安置。这,恰恰又为西湖美景中十分独到的苏堤的出现不仅安置了悬念而且埋下了伏笔。西湖的淤泥杂草最终被派上了最佳的用场。世间许多所谓的弃物,最终的去向往往如此。“非是不堪为器用,都因良将未留心。”

余秋雨:用一个比喻来说,我说他曾经吧西湖比成是西子变成一个美女,面对这个美女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他不愿意做诗人,他愿意做一个真正男人来治理她,苏东坡当时就做了一个真正的治理美人的男人。治理的怎么样?治理得好不好?治理得很好。很好的标准就是,由于他治理的杭州已经有可能成为国都,所以南宋就把它变成了国都。南宋成为国都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和军事形势有关。但这军事形势当中,我要选择它,一定它是美丽的繁华的,这跟苏东坡的治理有直接关系。

苏堤的出现不但让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不再环湖绕远,而且为空阔的水面平添了一道贯通两岸的六桥风光。可以说苏堤的形成,在整个西湖风光的演变中乃是一次创造性的完善。苏东坡的创造力在无数的文化前贤中,可谓拔山扛鼎,但是凡属于东坡创造却又能独具心裁,她创造了紫砂中的东坡堤梁,创造了美食中的无上妙品,更创造了宋词中大江东去式的豪放之风。如果说那些创造都还属于生活与艺术的创造,那么这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苏堤,便是他所创造的政绩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对于同一题材的描写,能够让所有后人全部落入重复的陷阱,同样是一种创造。正由于这种缘故,他那首仅仅28个字的晴雨之歌,才会成为永久流传的西湖绝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感谢先民们把这一片水网密集的地方为一代代后人们选作了安身立命之所,因为这里西通水系,东濒沧海,南枕钱江,北贯长河。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恰好位于一个水的交叉点,让经济源流一体,让文化四通八达。

水,又是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古代“钱”字与“泉”字本就是互相通用的。西湖,最先也曾叫作钱塘湖,既寓本地的水泉之多,又寓杭州的经济富庶。经济学家曾经断言,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方都在江河的下游。因此,若用今天的话说是占尽了区位的优势,杭州才有了“钱塘自古繁华”之说。不过,秦代的“大泉五十”,虽然直接表明了它的币值,但是在许多人看来,它在艺术上的优美程度却远逊于有着瘦金书字样的“崇宁通宝”之类的宋钱。其中的缘由是它在最初铸造的时候,便融进了艺术的基因。这掌心的铜钱虽然只是一枚,可它却有着一个王朝的经历,当初成于北地最后流落南方。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一联非常经典的词句,以鲜明的形象勾画出了东方美学中豪放与婉约的最为主要的特征。而“杏花春雨”一词,本身就挟带者湿湿漉漉的水的意蕴。可以说水,作为世间一种十分独特的物体,在其千变万化的形态中,从来就具备着从好放到婉约的全部特点。豪放时,它可以风生水起,狂澜万丈;婉约时,它又可以风定无波,静水平流。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更多的时候则属于后者,代表着婉约主体呈现出温和的风貌。

许江:西湖塑造了中国城市的山水观念,这个观念超越了我们一般所说的“园林”。它把真山真水聚拢在一起,它把风月和丽日邀约在一起,和一城的人共度春夏秋冬。

西晋末年,中原崩乱,北方的大量流民开始一路向南迁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史称永嘉丧乱。祝贺词南迁的人口大约有九十万,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士族阶层,像产生过一代书圣王羲之的王氏家族,产生过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谢氏家族,即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所指的王谢二家便是其中的代表。这种家族中的一些杰出人物,将自己的艺术灵性与江南的青山丽水相融合,再次为江南文化的空灵秀美铺上了一层浓浓的底色。但是当莽荡的烽烟再起,历史的旧剧又不得不再次上演。公元1127年,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获,眼看着金兵就要兵临城下,北北宋君臣们便匆匆卷起了曾经在《清明上河图》展现过的繁华旧梦,慌不择路的开始了千里流亡。自此,宋氏南迁的长长队伍,便沿着历史的纪年走过了北宋与南宋的分野。

田涛:举朝南迁,举国都南迁,把这样的一个南迁,我们从表面上看来他把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的开封一下子迁到了钱塘江畔去了。临安,临安这个词汇,顾名思义,临安临安者,临时安顿而已,实际上他心里所想的还是有朝一日要光复当时的大宋江山,即所谓的王师北定中原之日。遗憾

的是他这种期盼始终没有得到实现。不过当政治中心从北方黄河流域南迁之后,和政治中心一起跨过长江的却有当时源自于黄河流域的各种文明。

对于艺术的迷醉以致痴心不改,赵宋天子们实在是历史上的典型。宋室南迁之后,恢复了设置皇家画院的传统。一些供职于皇家画院的画家也一改北宋时期的画家们所擅长描写的北地山水的面目。山水是宋代画家最为擅长的题材,而画家们终日面对着西湖的山光水色便自然成了她们描摹的对象。按照北宋的传统,画家笔下的山水都要有一个富有诗意的题名,而这些题名通常又要求文字简洁一语中的并让人过目不忘。因此,在马远等人的画卷上,便出现了“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双峰插云”与“苏堤春晓”这样的排列整齐的点题之句。这便是“西湖十景”的由来。由于西湖十景的名字起得十分恰切,终于越叫越响,最后叫成了最具文采的独家景点,并让天下所有的人们都记住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与山水实景高度融合的优秀范例。

在这里,用“水墨丹青”作为中国绘画的又一称谓,似乎更为富于东方色彩。色彩,因水而渗透,笔墨,因水而润泽。有了水的十分神奇的功用,人们的那些奇思妙想才得以在这一片深青浅黛的湖山胜处电翠飞花,并表达出了以灵秀为宗的关于水的主题。

花港观鱼的“港”是水,柳浪闻莺的“浪”是水,平湖秋月的“湖”也是水,三潭印月的“潭”,自然还是水。水,漾泳着晨雾夕阳涵纳着云影天光;水,涌动时有光芒之美,这光芒竟然是千形百态;水,平静时有倒影之美,这倒影竟让人浮想联翩。缓缓驶去,那是苏小小乘坐的油壁香车;翩翩而至,那是李慧娘眼中的美哉少年。几道疏帘绿柳堆烟,那是西湖佳话仍然在断桥之侧搬演游湖借伞;一把破扇遮风避雨,那是绝代风僧要回到净慈古寺参加蒲团打坐。西湖之水把东方的画卷浓涂重抹,让千年的岁月情醉湖山;西湖之美把独家的美妙推向极点,让所有的模仿不敢抄袭。

王旭烽:我觉得西湖的精神应该是“雅”,就是中国文化里的那种文人的精神,非常典型的文人精神。因为中国文化精神层面还是很多的,它有平民百姓的,也有商贾的也有侠客的,当然也有像于谦,他也是杭州人,他是高官了。西湖很重要的就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士大夫的精神,尤其是更加偏重于文化艺术这一面。因为中国文化人学了文化以后是要考官的,之后就变成了士大夫。但是西湖的精神更偏重于文化艺术没有附属于政治的那种纯粹的审美的精神。

明代崇祯年间出自浙江东阳的进士张国维曾在一部水利全书式的著述中说道:为政一方,说先要考虑江河之害,不能治水,便不能治政,不能治政,便不能治国。其实这一关于治水的观点是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管子曾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害,五害之属水为大。事实上,一切有所作为的官吏,对于治水的问题都总是魂牵梦绕,就像白居易,就像苏东坡。

余秋雨:西湖是一个人造的美景,是人为了自然生态自我奋斗的结果。这美景有两种,一个就是它天造地设鬼斧神工,让人们享受让人们糟蹋;另外一种像西湖,它本来没有美景,不是美景,它很可能成为很丑陋的地方,但是就靠人类的,它和自然的一种对话,一种艰难的对话,一代代的延续下来,结果就变成了一个到现在为止都让我们很兴奋的一个话题。在马可波罗时代,当外国人都睁开眼睛要惊叹的这么一个美景。所以我觉得西湖这个奇迹是非常能够符合当代有关人和自然对话的这么一个中心课题。

2000年开始的宏大的西湖西进工程,不仅拓展了西湖的面积,而且更是焕发了西湖的美丽。但是热爱西湖的人们,面对这一片葱翠的湖山并没有忘记它从远古走向今天的无尽沧桑。它从形成澙湖到人工浚治的重大变迁,以及它在从实用功能转化为审美功能的长期过程中所凝聚的代代辛劳。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这样,当它们的实用功能一旦走到极致,便往往会与审美功能欣然而遇。这,已经为众多的文化遗产所证明。正因为它们与西湖有着相同的经历,所以当我们站在西湖水畔的高峰,去了望万里江山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了连通南北的京杭运河,看到了横亘大漠的丝绸之路,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看到了绵延北国的万里长城。

西湖,湖水虽浅却深不可测;西湖,面积不大,却云水无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彩,高雅如西湖的诗词,通俗如断桥的传说,以及雅俗共赏的林林总总,正是自西湖云水而来。

此时,当我们飞行,在掠过长堤的时候,在掠过三岛的时候,在掠过名重东南的六和塔的时候,在掠过水网纠结的西溪湿地的时候,我们又完全可以说,只要西湖不干,便是活的遗产。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断桥残雪 柳岸闻莺——花港观鱼

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之二

临安的记忆

为了展现西湖历史并弥补影像的缺失,情景再现的创作手法,也在西湖中多处运用。再现的场景一共拍摄了数十场,但仔细算下来还是以南宋的情景为多。是的,对于西湖而言,南宋的内容尤其是临安的内容,是无法绕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南宋的人物,南宋的民俗乃至南宋的饮食,其实都是关于临安的记忆。

公元1127年5月,康王赵构登基,改号建炎史称南宋。同年十月金人大举入侵,南宋王朝形势危急。高宗赵构否定了“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踏上了漫漫南逃之路。先渡过长江后经镇江再经苏州,一路逃往杭州。在提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想起了西溪,可以说当时的高宗赵构连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应该在哪里立足,即便是到了杭州,最初的打算也只是暂时歇脚而已。然而,当他第一眼看到西溪时,便立刻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并说出了那句“西溪且留下”。自此南宋王朝便留在了杭州,并将杭州升为临安府。临安,最初的含义只是高宗皇帝在昭告天下,我们是临时在这儿定都的,因此又被称为“行在”。当然“临安”一词还有别的意味,那就是收复失地“北定中原”,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一歇便永远的歇了下来。就就如同那一句北定中原的誓言,喊着喊着便融化在了这一片江南烟雨当中。

是西溪让高宗留了下来,但南宋的皇城却没有建在西溪。这座凤凰山上的石碑已经非常斑驳,“忠实”二字传说是宋高宗赵构的亲笔。这里便是当年皇城的遗址之一。当年皇城的范围其实是相当阔大的,南至苕帚湾西至凤凰山,东至中河北至万松岭,都属于皇家的大内。从中国传统的风水上说,凤凰山肯定要比留下更胜一筹。其西南为秦望山、玉皇山,西北为八盘岭、万松岭,钱塘江则环绕在凤凰山的东南方。这里不仅是隋朝府治唐代州治的所在地,而且当年的钱鏐也曾经在此修建王宫。南宋的皇帝看中这里,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因缘。当年凤凰山麓的龙楼凤阁,今天自然早就不见了,但是如果是认真寻觅皇城的旧踪,人们就会发现,这里依然存在着昔日的皇家格局,仅这片当年开拓的八卦田,便是十分独特的临安的记忆。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以供皇家耕种的“籍田”。它共有八丘田地种着八种庄稼,八丘组合形同八卦。皇家耕种自然只取象征之意。我们所说的是一片土地尚且这样讲究,至于皇宫的精致可想而知。

(2003年年底至2004年8月,发掘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挖掘地址位于上城区严官巷附近) 久居杭州的傅伯星先生,数十年研究南宋与杭州的地方史志,并长期专注南宋皇城绘制了大量的专题图稿。这一张张图稿中的皇城建筑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临安是南宋王朝偏安一隅的缩图,与汉唐的长安无法相比,但这个“苟安”的王朝却也存在了152年。宋王朝长大31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很长的王朝。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七
《西湖解说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之一

西湖——西湖云水

西湖云水

我们的祖先,曾经在传统医药的站位上,来划分我们的文化版图。黄河流域,是针灸文化圈,长江流域,是本草文化圈,江南一带,则是汤药文化圈。这种汤药文化圈的概括,真是挖到了江南文化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它与“针灸”“本草”不同的是,“汤药”的“汤”字盖指液体,二两个读作“商”音的“汤”字便可以用来形容横无际涯的水势,因此这汤药文化圈的说法,是直截了当地扑向了水的主题。

一代代前人,有的以风水谈玄,有的为《水经》做注,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关于水的文化遗产。不过,在今天我们再去追溯西湖的来历,已经不必求索于《周易》问诸于阴阳了。

这是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时期的西湖地区,此时这个地方正处在强烈的火山喷发期,炙热的岩浆不停地从岩缝中喷涌而出,就这样,岩浆不停地流淌着,燃烧着,终于有一天,外流的大量岩浆造成了地壳的塌陷,于是火山口成了洼地,而这洼地便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余秋雨:西湖是一个浅浅的海湾,是海水,后来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使它和大海的通路封住了,它就变成了内湖。

接下来的沧海桑田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是这片洼地的轮回,却从没有因为岁月的缘由,而停下它的脚步,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后,海潮的出没使它变成了澙湖,后来,海水终于退去,于是一个被后人称作西湖的胡泊,便出现在了东南大地。

余秋雨:西湖有一个奇迹般的问号,也就是说它怎么会这样美丽,它为什么变成奇迹呢?就是它不是天造地设的美景,它不是黄山,它不是张家界,它不是长白山天池,这些都是天造地设的美景,西湖不是。

曾仕强:第一个,西湖的水一年比一年清澈。西湖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加大,这怎么可能,这根本不可能人家只有缩小啦。

余秋雨:但是请注意这样的一个内湖,显而易见,它一定是年年蒸发天天蒸发,那么杂草丛生,然后会越来越变成一个盐碱地,然后什么也不是。到如果西湖变成一个盐碱地的时候,周围的生态也就完全变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湖文明、杭州文明根本就不存在了,一个荒凉的海滩而已。那么比较早的时候,这一带的人就想保护住已经开始出现的内湖生态。

2002年,浙江的考古工作者在仅与西湖有一江之隔的萧山,发现了已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它比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还要提早1000年,在跨湖桥文化遗址中,有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物,这便是这件同样经历了8000年岁月的独木舟。可以说这一次被称作当时的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重大发现,是对中国水文化的最为形象的注解,8000年以前所打造的船只虽然搁浅,但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先民们所生活过的东南大地,却留下了无尽的连天水网。

网,是岁月的脉络,船,是泽畔的图腾。

古老的《诗经》是先民的歌唱,站在水边的先民们,曾经这样唱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个“杭”字,与代表水上行舟的“航”字,原本就是一个字,但是当舟船文化随着海潮的退落渐渐远去,文明却在大地上扎下了深根,于是便有了杭州的出现,出现在水的家乡。

余秋雨:那么特别是在公元7世纪的前期,隋炀帝挖运河的时候把杭州作为一个运河的终点,那个时候大家就认真来对待了,就是努力地希望能够用堤坝把湖和海隔开来。其实这件事情很早就做了,钱塘,就是当时的一个堤坝,把它隔开来。接下来呢,就是一定要用运河的水来冲这个水,让它变淡,越来越淡,然后再把这个已经淡了的湖呢,做了6个井,通向人口聚居的杭州,作为6井。

在所有表达乡情的词汇里,有一个人们常常会用的到的成语“离乡背井”。井,并不仅是生活的符号,而且是家乡的象征。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并不是“床榻”的“床”,而是“井床”的“床”,他是看见了洒满井床的月光,才写下了那首家传户颂的怀乡之作。不过,杭州人对于井的情感,还来自于一种更为特殊的缘由。正因为杭州的出现是缘于海潮的起落,所以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饮用之水都带着海潮的咸苦,因此城中居民对生活用水的依赖,便唯有储满淡水的西湖,可是全城的居民如果都去西湖取水,其间是怎样的奔波劳苦,可想而知。直到唐代宗时期李泌来任杭州刺史,这道苦涩的难题才得到了解决。不过这李泌却又是离乡背井,因为他的家乡是在那一片遥远的八百里秦川。按照史料的记载,李泌的做法是“开凿六井”,然而,这六口水井说是水井,实际上却是水池,池中的水道又径与西湖相通。自六井开凿以后,西湖之水才在真正意义上注入杭州古城,滋润了千家万户。正因为这六井依然存在的缘故,今天当我们扒着井栏向井中探头而望的时候,便一眼望见了唐朝。但是,我们望见的却不仅是李泌的恩泽,而且还望见了另一位杭州刺史的功德,这真是上善若水呀。

(公元822年)白居易来到杭州做刺史,距离李泌开凿六井已经四十年,由于这时的西湖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所以每逢旱天,西湖便变得很浅,而且一逢雨季,湖水又溢满全城。

余秋雨:在9世纪的20年代,来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叫白居易。白居易来到杭州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有问题的西湖,你想,西湖从原始的开掘一直到隋炀帝的时候经过一点整治,但是整治的力量也是不够的。白居易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西湖呢?就是杂草雍噻,水量越来越少,周边的土地有待于它来灌溉,海水不能灌溉只能用淡水灌溉,但是它本身已经很少的水了。白居易面对这个西湖的时候,他是行政长官,他必须有所作为。

为了整治西湖,白居易便主持了一项为时三年的水利工程,并在自西湖北岸到武林门一带,修造了一道长长的堤坝,这道堤坝经过古城的变迁,早已隐入了“参差十万人家”而不复存在,但是杭州的历史却永远不会忘记它,这道理非常的简单,杭州,已经是西湖的化身。断桥所在的这道白堤原本叫做白沙堤,自打被称作白堤之后,它便具有了人赋品格,一个“白”字,既是一种巧合,又是一种忆念,杭州的百姓曾在这里迎接过流浪于仕途的江州司马,却又希望这位理水的诗人不要“抛得杭州”,而在美丽的白堤之上作千载勾留。

余秋雨:白居易这个大诗人,他把自己最辉煌的年月执行在这个水利工程师所要做的事情上,让杭州的人忘记了他是一个诗人,更忘记了他是中国第一流的诗人。我说他故意把诗藏在石块间,藏在水草丛中,故意的。不过他如果真的在那写很多诗的话,后代杭州的诗人就不敢写诗了,因为他太伟大啦。所以在这个里边,文本文化和民众的生态文化产生了很明显的比较,白居易选择的是民众的生态文化。

当西湖的垂柳飘去了唐诗的雪絮,水畔的枝条就开出了宋词的杏花,开着开着,就开成了那一行优美的佳句“花退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第二次久住西湖,是在出任杭州太守的那三年时间里,不过苏东坡初来任上便遇上了大旱之年,遇到了河床袒露,遇到了井水干涸,然而到了第二年,杭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带却又是洪涝成灾。于是一项浚治运河浚治六井浚治西湖的水利工程便在这位诗人太守的任内铺开了浩大的场面。20万众民工的汗水从骄阳似火的盛夏一直洒到了阴霾冷冽的寒冬。据《杭州府志》记载,浚治西湖的时候,由于苏东坡的决意二维与百般筹措,工程进展尚称顺利。但是剩下的唯一困扰,就是这满湖的淤泥杂草无处安置。这,恰恰又为西湖美景中十分独到的苏堤的出现不仅安置了悬念而且埋下了伏笔。西湖的淤泥杂草最终被派上了最佳的用场。世间许多所谓的弃物,最终的去向往往如此。“非是不堪为器用,都因良将未留心。”

余秋雨:用一个比喻来说,我说他曾经吧西湖比成是西子变成一个美女,面对这个美女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他不愿意做诗人,他愿意做一个真正男人来治理她,苏东坡当时就做了一个真正的治理美人的男人。治理的怎么样?治理得好不好?治理得很好。很好的标准就是,由于他治理的杭州已经有可能成为国都,所以南宋就把它变成了国都。南宋成为国都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和军事形势有关。但这军事形势当中,我要选择它,一定它是美丽的繁华的,这跟苏东坡的治理有直接关系。

苏堤的出现不但让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不再环湖绕远,而且为空阔的水面平添了一道贯通两岸的六桥风光。可以说苏堤的形成,在整个西湖风光的演变中乃是一次创造性的完善。苏东坡的创造力在无数的文化前贤中,可谓拔山扛鼎,但是凡属于东坡创造却又能独具心裁,她创造了紫砂中的东坡堤梁,创造了美食中的无上妙品,更创造了宋词中大江东去式的豪放之风。如果说那些创造都还属于生活与艺术的创造,那么这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苏堤,便是他所创造的政绩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对于同一题材的描写,能够让所有后人全部落入重复的陷阱,同样是一种创造。正由于这种缘故,他那首仅仅28个字的晴雨之歌,才会成为永久流传的西湖绝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感谢先民们把这一片水网密集的地方为一代代后人们选作了安身立命之所,因为这里西通水系,东濒沧海,南枕钱江,北贯长河。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恰好位于一个水的交叉点,让经济源流一体,让文化四通八达。

水,又是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古代“钱”字与“泉”字本就是互相通用的。西湖,最先也曾叫作钱塘湖,既寓本地的水泉之多,又寓杭州的经济富庶。经济学家曾经断言,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方都在江河的下游。因此,若用今天的话说是占尽了区位的优势,杭州才有了“钱塘自古繁华”之说。不过,秦代的“大泉五十”,虽然直接表明了它的币值,但是在许多人看来,它在艺术上的优美程度却远逊于有着瘦金书字样的“崇宁通宝”之类的宋钱。其中的缘由是它在最初铸造的时候,便融进了艺术的基因。这掌心的铜钱虽然只是一枚,可它却有着一个王朝的经历,当初成于北地最后流落南方。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一联非常经典的词句,以鲜明的形象勾画出了东方美学中豪放与婉约的最为主要的特征。而“杏花春雨”一词,本身就挟带者湿湿漉漉的水的意蕴。可以说水,作为世间一种十分独特的物体,在其千变万化的形态中,从来就具备着从好放到婉约的全部特点。豪放时,它可以风生水起,狂澜万丈;婉约时,它又可以风定无波,静水平流。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更多的时候则属于后者,代表着婉约主体呈现出温和的风貌。

许江:西湖塑造了中国城市的山水观念,这个观念超越了我们一般所说的“园林”。它把真山真水聚拢在一起,它把风月和丽日邀约在一起,和一城的人共度春夏秋冬。

西晋末年,中原崩乱,北方的大量流民开始一路向南迁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史称永嘉丧乱。祝贺词南迁的人口大约有九十万,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士族阶层,像产生过一代书圣王羲之的王氏家族,产生过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谢氏家族,即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所指的王谢二家便是其中的代表。这种家族中的一些杰出人物,将自己的艺术灵性与江南的青山丽水相融合,再次为江南文化的空灵秀美铺上了一层浓浓的底色。但是当莽荡的烽烟再起,历史的旧剧又不得不再次上演。公元1127年,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获,眼看着金兵就要兵临城下,北北宋君臣们便匆匆卷起了曾经在《清明上河图》展现过的繁华旧梦,慌不择路的开始了千里流亡。自此,宋氏南迁的长长队伍,便沿着历史的纪年走过了北宋与南宋的分野。

田涛:举朝南迁,举国都南迁,把这样的一个南迁,我们从表面上看来他把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的开封一下子迁到了钱塘江畔去了。临安,临安这个词汇,顾名思义,临安临安者,临时安顿而已,实际上他心里所想的还是有朝一日要光复当时的大宋江山,即所谓的王师北定中原之日。遗憾

的是他这种期盼始终没有得到实现。不过当政治中心从北方黄河流域南迁之后,和政治中心一起跨过长江的却有当时源自于黄河流域的各种文明。

对于艺术的迷醉以致痴心不改,赵宋天子们实在是历史上的典型。宋室南迁之后,恢复了设置皇家画院的传统。一些供职于皇家画院的画家也一改北宋时期的画家们所擅长描写的北地山水的面目。山水是宋代画家最为擅长的题材,而画家们终日面对着西湖的山光水色便自然成了她们描摹的对象。按照北宋的传统,画家笔下的山水都要有一个富有诗意的题名,而这些题名通常又要求文字简洁一语中的并让人过目不忘。因此,在马远等人的画卷上,便出现了“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双峰插云”与“苏堤春晓”这样的排列整齐的点题之句。这便是“西湖十景”的由来。由于西湖十景的名字起得十分恰切,终于越叫越响,最后叫成了最具文采的独家景点,并让天下所有的人们都记住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与山水实景高度融合的优秀范例。

在这里,用“水墨丹青”作为中国绘画的又一称谓,似乎更为富于东方色彩。色彩,因水而渗透,笔墨,因水而润泽。有了水的十分神奇的功用,人们的那些奇思妙想才得以在这一片深青浅黛的湖山胜处电翠飞花,并表达出了以灵秀为宗的关于水的主题。

花港观鱼的“港”是水,柳浪闻莺的“浪”是水,平湖秋月的“湖”也是水,三潭印月的“潭”,自然还是水。水,漾泳着晨雾夕阳涵纳着云影天光;水,涌动时有光芒之美,这光芒竟然是千形百态;水,平静时有倒影之美,这倒影竟让人浮想联翩。缓缓驶去,那是苏小小乘坐的油壁香车;翩翩而至,那是李慧娘眼中的美哉少年。几道疏帘绿柳堆烟,那是西湖佳话仍然在断桥之侧搬演游湖借伞;一把破扇遮风避雨,那是绝代风僧要回到净慈古寺参加蒲团打坐。西湖之水把东方的画卷浓涂重抹,让千年的岁月情醉湖山;西湖之美把独家的美妙推向极点,让所有的模仿不敢抄袭。

王旭烽:我觉得西湖的精神应该是“雅”,就是中国文化里的那种文人的精神,非常典型的文人精神。因为中国文化精神层面还是很多的,它有平民百姓的,也有商贾的也有侠客的,当然也有像于谦,他也是杭州人,他是高官了。西湖很重要的就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士大夫的精神,尤其是更加偏重于文化艺术这一面。因为中国文化人学了文化以后是要考官的,之后就变成了士大夫。但是西湖的精神更偏重于文化艺术没有附属于政治的那种纯粹的审美的精神。

明代崇祯年间出自浙江东阳的进士张国维曾在一部水利全书式的著述中说道:为政一方,说先要考虑江河之害,不能治水,便不能治政,不能治政,便不能治国。其实这一关于治水的观点是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管子曾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害,五害之属水为大。事实上,一切有所作为的官吏,对于治水的问题都总是魂牵梦绕,就像白居易,就像苏东坡。

余秋雨:西湖是一个人造的美景,是人为了自然生态自我奋斗的结果。这美景有两种,一个就是它天造地设鬼斧神工,让人们享受让人们糟蹋;另外一种像西湖,它本来没有美景,不是美景,它很可能成为很丑陋的地方,但是就靠人类的,它和自然的一种对话,一种艰难的对话,一代代的延续下来,结果就变成了一个到现在为止都让我们很兴奋的一个话题。在马可波罗时代,当外国人都睁开眼睛要惊叹的这么一个美景。所以我觉得西湖这个奇迹是非常能够符合当代有关人和自然对话的这么一个中心课题。

2000年开始的宏大的西湖西进工程,不仅拓展了西湖的面积,而且更是焕发了西湖的美丽。但是热爱西湖的人们,面对这一片葱翠的湖山并没有忘记它从远古走向今天的无尽沧桑。它从形成澙湖到人工浚治的重大变迁,以及它在从实用功能转化为审美功能的长期过程中所凝聚的代代辛劳。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这样,当它们的实用功能一旦走到极致,便往往会与审美功能欣然而遇。这,已经为众多的文化遗产所证明。正因为它们与西湖有着相同的经历,所以当我们站在西湖水畔的高峰,去了望万里江山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了连通南北的京杭运河,看到了横亘大漠的丝绸之路,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看到了绵延北国的万里长城。

西湖,湖水虽浅却深不可测;西湖,面积不大,却云水无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彩,高雅如西湖的诗词,通俗如断桥的传说,以及雅俗共赏的林林总总,正是自西湖云水而来。

此时,当我们飞行,在掠过长堤的时候,在掠过三岛的时候,在掠过名重东南的六和塔的时候,在掠过水网纠结的西溪湿地的时候,我们又完全可以说,只要西湖不干,便是活的遗产。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断桥残雪 柳岸闻莺——花港观鱼

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之二

临安的记忆

为了展现西湖历史并弥补影像的缺失,情景再现的创作手法,也在西湖中多处运用。再现的场景一共拍摄了数十场,但仔细算下来还是以南宋的情景为多。是的,对于西湖而言,南宋的内容尤其是临安的内容,是无法绕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南宋的人物,南宋的民俗乃至南宋的饮食,其实都是关于临安的记忆。

公元1127年5月,康王赵构登基,改号建炎史称南宋。同年十月金人大举入侵,南宋王朝形势危急。高宗赵构否定了“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踏上了漫漫南逃之路。先渡过长江后经镇江再经苏州,一路逃往杭州。在提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想起了西溪,可以说当时的高宗赵构连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应该在哪里立足,即便是到了杭州,最初的打算也只是暂时歇脚而已。然而,当他第一眼看到西溪时,便立刻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并说出了那句“西溪且留下”。自此南宋王朝便留在了杭州,并将杭州升为临安府。临安,最初的含义只是高宗皇帝在昭告天下,我们是临时在这儿定都的,因此又被称为“行在”。当然“临安”一词还有别的意味,那就是收复失地“北定中原”,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一歇便永远的歇了下来。就就如同那一句北定中原的誓言,喊着喊着便融化在了这一片江南烟雨当中。

是西溪让高宗留了下来,但南宋的皇城却没有建在西溪。这座凤凰山上的石碑已经非常斑驳,“忠实”二字传说是宋高宗赵构的亲笔。这里便是当年皇城的遗址之一。当年皇城的范围其实是相当阔大的,南至苕帚湾西至凤凰山,东至中河北至万松岭,都属于皇家的大内。从中国传统的风水上说,凤凰山肯定要比留下更胜一筹。其西南为秦望山、玉皇山,西北为八盘岭、万松岭,钱塘江则环绕在凤凰山的东南方。这里不仅是隋朝府治唐代州治的所在地,而且当年的钱鏐也曾经在此修建王宫。南宋的皇帝看中这里,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因缘。当年凤凰山麓的龙楼凤阁,今天自然早就不见了,但是如果是认真寻觅皇城的旧踪,人们就会发现,这里依然存在着昔日的皇家格局,仅这片当年开拓的八卦田,便是十分独特的临安的记忆。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以供皇家耕种的“籍田”。它共有八丘田地种着八种庄稼,八丘组合形同八卦。皇家耕种自然只取象征之意。我们所说的是一片土地尚且这样讲究,至于皇宫的精致可想而知。

(2003年年底至2004年8月,发掘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挖掘地址位于上城区严官巷附近)

久居杭州的傅伯星先生,数十年研究南宋与杭州的地方史志,并长期专注南宋皇城绘制了大量的专题图稿。这一张张图稿中的皇城建筑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临安是南宋王朝偏安一隅的缩图,与汉唐的长安无法相比,但这个“苟安”的王朝却也存在了152年。宋王朝长大31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很长的王朝。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八
《描写神情的词语》

五年级词语积累 (一)

一、描写描写人物的成语。

心情词语:兴高采烈、喜出望外、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怒气冲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闷闷不乐、

神态词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得意洋洋

外貌词语:眉清目秀、面色苍白、白发苍苍、面黄肌瘦

动作词语:指手划脚、手舞足蹈、七手八脚、摇头晃脑

品格词语: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大公无私、不屈不挠、拾金不昧、 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二、带有反义和同义的成语。

反义成语:积少成多、前俯后仰、大同小异、深入浅出、凶多吉少、出生入死 同义成语:兴国安邦、翻山越岭、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眼疾手快

三、带有数字的成语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四、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 对牛弹琴 杀鸡吓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呆若木鸡 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 人怕出名猪怕壮 虎虎生威、虎头蛇尾、虎口拔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马到功成、鸡犬不宁、狐朋狗友、牛鬼蛇神

五、有关描绘四季的四字词:

春: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夏: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花繁叶茂、酷暑难挡

秋:金秋送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五谷丰登。

冬: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寒风凛冽、银装素裹

六、 ABCC式:

衣冠楚楚 春雨绵绵 波光粼粼 气势汹汹 大名鼎鼎 白雪皑皑 生机勃勃 AABC式:

面面相觑 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乐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窃窃私语

八、描写山水美景:

描写花草树木: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描写风雨: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暴风骤雨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描写波浪:风平浪静 白浪翻滚 惊涛骇浪 浪涛汹涌 浪涛澎湃 波澜壮阔

波浪滔天

细波如鳞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九、描写笑: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眉开眼笑 哄堂大笑 喜笑颜开 莞尔一笑

开怀大笑 笑容满面

描写人多:蜂拥而来 川流不息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描写数量多:不计其数 密密麻麻 不可计数 数以万计 成千上万

描写地方大:辽阔无垠 无边无际 广阔无边 一望无垠 广袤无边一望无际

描写色彩多: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五彩斑斓 色彩斑斓 万紫千红 姹紫嫣

红 五光十色

表示时间极短:霎时间 一眨眼 一刹那 刹那间 一瞬间 倏地 人物神情的词语

成语: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漫不经心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惊慌失措

傲慢:不屑一顾.大模大样 锋芒毕露 高高在上 孤行已见 顾盼自雄 好为人师 呼幺喝六 骄兵必败 骄傲自满 矜功自伐 居功自傲 老虎屁股摸不得 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 马耳东风 旁若无人 器小易盈 煞有介事 舍我其谁 盛气凌人 恃才傲物 忘其所以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扬长而去 自命不凡 不因人热 大摇大摆 咄咄逼人 倔强倨傲 桀骜不驯 富贵骄人 高视阔步 目指气使 气焰熏天 轻世傲物 神气活现 心高气傲 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 出言不逊 蛮横

描写人物高兴的: 欢天喜地、普天同庆、振奋人心、喜出望外、心情舒畅. 开开心心.喜洋洋.乐呵呵.笑呵呵.乐陶陶.和颜悦色.神采飞扬.神采奕奕. 描写人物和善的:慈祥.和颜悦色.仁至义尽 仁言利博 仁心仁闻 万家生佛 和蔼可亲 菩萨低眉 善气迎人

描写人物惭愧的:叨在知己 腼颜人世 无地自容 无立足之地

1)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园、

披头散发、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2) 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3)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4)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

六神无主、心神不定

四字和三字的 目登口呆 目不转睛 神采奕奕 全神贯注 面带愁容 双眉怒竖 剑眉怒竖 直眉瞪眼 横眉竖眼 乐悠悠 乐滋滋 喜洋洋

笑嘻嘻 笑眯眯 笑呵呵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九
《纪录片《西湖》解说词(完整版)》

《西湖》总导演 夏燕平

西湖不是纯自然的美景。

她不像黄山、九寨沟,西湖是千百年来人类治理疏浚、依势造景的山水之湖泊;她不像漓江、张家界,西湖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怀世事、寄托情绪的精神之湖泊。因此说,西湖的美是天造人设的,《西湖》纪录片亦复如此。

许多第一次来到西湖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西湖之于中国人,太熟识了。

因为熟识,后来便不大有人愿意说西湖,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怎么也说不好西湖。近代以来,西湖没有足以背诵的文,没有足以传唱的歌,没有足以传世的画,当然也没有足以把玩的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有出息的影像作品,是挑战观众的视觉经验,你得给人以陌生的东西。西湖,人们还陌生吗?

当我们离开西湖的景致,蜷缩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把西湖这盘千年长度的磁带,往回倒的时候,我们发现,西湖,其实人们还是陌生的,陌生正是在于人们的熟识:“熟视无睹”。 西湖是沧海桑田。从海水浸蚀的瀉湖,到可灌溉之湖,鱼虾之湖,饮用之湖,直至审美之湖。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造化和巧夺天工。远的不考,拜苏东坡之大名,我们都知道苏堤。其实还有与其比肩的杨公堤、稍逊风骚的赵公堤、早己隐入十万人家的白公堤„„仅苏东坡治下的那次疏浚,就动用了二十万民工。

西湖是“户盈罗绮”。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却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南宋后期,临安加上流动人口,约有一百四十万。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大城市伦敦,人口不过三万四千。难怪元初马可·波罗惊叹杭州是“天堂之城”。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说:“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艺 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这个“现代化”还包括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西湖是东南佛国。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说:“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除了庙宇林立、高僧大德云集之外,更重要的是,佛家义理通过日常生活渗入杭州人的饮食起居,一年一度,历时三个月的声势浩大的“香市”便是足证。不仅东南大地,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皆“认祖归宗”。道家在西湖有著名的“葛洪炼丹处”等十多处道观。马可·波罗之后,传教士们先后来到杭州,于是杭州有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二十多座。伊斯兰教在杭州也有相当的传播,建有约五座清真寺。

西湖是唐诗宋词。许多人初来乍到却似曾相识,是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文学的西湖: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文传千古的还有:李清照、林和靖、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梅尧臣、范成大、朱熹、岳飞、文天祥、吴文英„„元明清时的马可·波罗、于谦、袁宏道、张岱、袁枚、郑板桥、康有为、陈曾寿„„近当代的名人孙中山、张静江、蒋介石、司徒雷登、鲁迅、周作人、戴望舒、郁达夫、李叔同、夏衍、毛泽东、周恩来„„

西湖是“勾栏瓦舍”。中国的戏曲艺术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样式,肇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戏和文自此合璧,南方人谓之“戏文”。汤显祖、关汉卿、李笠翁、洪异等都在西湖这个舞台上有过充分的表演。中国有四大民间故事,其中两个故事的发生地传说在西湖:《白蛇传》

和《梁祝》。《白蛇传》被中国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所演绎,《梁祝》更借以西湖的音乐——越剧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誉满世界。西湖还有《红梅记》(李慧娘)和《杨乃武与小白菜》,这都成了戏。

西湖是“壮怀激烈”。西湖不乏秀美,西湖也有壮美,悲壮之美。旷日持久的宋金、宋元战争中,产生了一代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宗泽、刘铸、吴价、吴磷、岳飞、辛弃疾、陆游、韩世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除了“忠骨岳坟”,西湖还有安葬了后来的民族英雄于谦、张苍水,世称“西湖三杰”。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鉴湖女侠秋瑾“面对故国湖山,埋骨西泠”。徐锡麟墓、章太炎墓、陶成章墓、浙军攻克南京阵亡将士墓、史量才墓、蒋百里墓„„您还觉得西湖仅仅是秀美吗?

中国两千年的文明演进,我们都可以在西湖这个舞台上,找到她的发端、发祥和发展。这或许是许多惊艳西湖的人们被《西湖》惊艳的缘故,也是我们创作团队最初的奢望。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

第一集 西湖云水

我们的祖先,曾经在传统医药的站位上,来划分我们的文化版图。黄河流域,是针灸文化圈,长江流域,是本草文化圈,江南一带,则是汤药文化圈。这种汤药文化圈的概括,真是挖到了江南文化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它与”针灸”“本草”不同的是,”汤药”的”汤”字盖指液体,二两个读作”商”音的”汤”字便可以用来形容横无际涯的水势,因此这汤药文化圈的说法,是直截了当地扑向了水的主题。

一代代前人,有的以风水谈玄,有的为《水经》做注,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关于水的文化遗产。不过,在今天我们再去追溯西湖的来历,已经不必求索于《周易》问诸于阴阳了。 这是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时期的西湖地区,此时这个地方正处在强烈的火山喷发期,炙热的岩浆不停地从岩缝中喷涌而出,就这样,岩浆不停地流淌着,燃烧着,终于有一天,外流的大量岩浆造成了地壳的塌陷,于是火山口成了洼地,而这洼地便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访谈

余秋雨(学者):西湖是一个浅浅的海湾,是海水,后来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使它和大海的通路封住了,它就变成了内湖。

接下来的沧海桑田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是这片洼地的轮回,却从没有因为岁月的缘由,而停下它的脚步,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后,海潮的出没使它变成了澙湖,后来,海水终于退去,于是一个被后人称作西湖的胡泊,便出现在了东南大地。

>>访谈

余秋雨(学者):西湖有一个奇迹般的问号,也就是说它怎么会这样美丽,它为什么变成奇迹呢?就是它不是天造地设的美景,它不是黄山,它不是张家界,它不是长白山天池,这些都是天造地设的美景,西湖不是。

>>访谈

曾仕强(学者):第一个,西湖的水一年比一年清澈。西湖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加大,这怎么可能,这根本不可能人家只有缩小啦。

>>访谈

余秋雨(学者):但是请注意这样的一个内湖,显而易见,它一定是年年蒸发天天蒸发,

那么杂草丛生,然后会越来越变成一个盐碱地,然后什么也不是。到如果西湖变成一个盐碱地的时候,周围的生态也就完全变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湖文明、杭州文明根本就不存在了,一个荒凉的海滩而已。那么比较早的时候,这一带的人就想保护住已经开始出现的内湖生态。

2002年,浙江的考古工作者在仅与西湖有一江之隔的萧山,发现了已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它比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还要提早1000年,在跨湖桥文化遗址中,有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物,这便是这件同样经历了8000年岁月的独木舟。可以说这一次被称作当时的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重大发现,是对中国水文化的最为形象的注解,8000年以前所打造的船只虽然搁浅,但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先民们所生活过的东南大地,却留下了无尽的连天水网。

网,是岁月的脉络。

船,是泽畔的图腾。

古老的《诗经》是先民的歌唱,站在水边的先民们,曾经这样唱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这个”杭”字,与代表水上行舟的”航”字,原本就是一个字,但是当舟船文化随着海潮的退落渐渐远去,文明却在大地上扎下了深根,于是便有了杭州的出现,出现在水的家乡。

>>访谈

余秋雨(学者):那么特别是在公元7世纪的前期,隋炀帝挖运河的时候把杭州作为一个运河的终点,那个时候大家就认真来对待了,就是努力地希望能够用堤坝把湖和海隔开来。其实这件事情很早就做了,钱塘,就是当时的一个堤坝,把它隔开来。接下来呢,就是一定要用运河的水来冲这个水,让它变淡,越来越淡,然后再把这个已经淡了的湖呢,做了6个井,所谓六井,通向人口聚居的杭州。

在所有表达乡情的词汇里,有一个人们常常会用的到的成语”离乡背井”。井,并不仅是生活的符号,而且是家乡的象征。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并不是”床榻”的”床”,而是”井床”的”床”,他是看见了洒满井床的月光,才写下了那首家传户颂的怀乡之作。

不过,杭州人对于井的情感,还来自于一种更为特殊的缘由。

正因为杭州的出现是缘于海潮的起落,所以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饮用之水都带着海潮的咸苦,因此城中居民对生活用水的依赖,便唯有储满淡水的西湖,可是全城的居民如果都去西湖取水,其间是怎样的奔波劳苦,可想而知。

直到唐代宗时期李泌来任杭州刺史,这道苦涩的难题才得到了解决。不过这李泌却又是离乡背井,因为他的家乡是在那一片遥远的八百里秦川。

按照史料的记载,李泌的做法是”开凿六井”,然而,这六口水井说是水井,实际上却是水池,池中的水道又径与西湖相通。自六井开凿以后,西湖之水才在真正意义上注入杭州古城,滋润了千家万户。

正因为这六井依然存在的缘故,今天当我们扒着井栏向井中探头而望的时候,便一眼望见了唐朝。但是,我们望见的却不仅是李泌的恩泽,而且还望见了另一位杭州刺史的功德。 这真是上善若水呀。

白居易来到杭州做刺史,距离李泌开凿六井已经四十年,由于这时的西湖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所以每逢旱天,西湖便变得很浅,而且一逢雨季,湖水又溢满全城。

>>访谈

余秋雨(学者):在9世纪的20年代,来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叫白居易。白居易来到杭州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有问题的西湖,你想,西湖从原始的开掘一直到隋炀帝的时候经过一点整治,但是整治的力量也是不够的。白居易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西湖呢?就是杂草雍塞,水量越来越少,周边的土地有待于它来灌溉,海水不能灌溉,只能用淡水灌溉,但是它本身已经很少的水了。白居易面对这个西湖的时候,他是行政长官,他一定要做事。

为了整治西湖,白居易便主持了一项为时三年的水利工程,并在自西湖北岸到武林门一带,修造了一道长长的堤坝,这道堤坝经过古城的变迁,早已隐入了”参差十万人家”而不复存在,但是杭州的历史却永远不会忘记它,这道理非常的简单,杭州,已经是西湖的化身。 断桥所在的这道白堤原本叫做白沙堤,自打被称作白堤之后,它便具有了人赋品格,一个”白”字,既是一种巧合,又是一种忆念,杭州的百姓曾在这里迎接过流浪于仕途的江州司马,却又希望这位理水的诗人不要”抛得杭州”,而在美丽的白堤之上作千载勾留。

>>访谈

余秋雨(学者):白居易这个大诗人,他把自己最辉煌的年月执行在这个水利工程师所要做的事情上,让杭州的人忘记了他是一个诗人,更忘记了他是中国第一流的诗人。我说他故意把诗藏在石块间,藏在水草丛中,故意的。不过他如果真的在那写很多诗的话,后代杭州的诗人就不敢写诗了,因为他太伟大啦。所以在这个里边,文本文化和民众的生态文化产生了很明显的比较,白居易选择的是民众的生态文化。

当西湖的垂柳飘去了唐诗的雪絮,水畔的枝条就开出了宋词的杏花,开着开着,就开成了那一行优美的佳句”花退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第二次久住西湖,是在出任杭州太守的那三年时间里,不过苏东坡初来任上便遇上了大旱之年,遇到了河床袒露,遇到了井水干涸,然而到了第二年,杭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带却又是洪涝成灾。于是一项浚治运河、浚治六井、浚治西湖的水利工程便在这位诗人太守的任内,铺开了浩大的场面。

20万众民工的汗水从骄阳似火的盛夏一直洒到了阴霾冷冽的寒冬。

据《杭州府志》记载,浚治西湖的时候,由于苏东坡的决意而为与百般筹措,工程进展尚称顺利。但是剩下的唯一困扰,就是这满湖的淤泥杂草无处安置。这,恰恰又为西湖美景中十分独到的苏堤的出现不仅安置了悬念而且埋下了伏笔。西湖的淤泥杂草最终被派上了最佳的用场。世间许多所谓的弃物,最终的去向往往如此。”非是不堪为器用,都因良将未留心。”

>>访谈

余秋雨(学者):用一个比喻来说,我说他曾经吧西湖比成是西子变成一个美女,面对这个美女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他不愿意做诗人,他愿意做一个真正男人来治理她,苏东坡当时就做了一个真正的治理美人的男人,治理她。

治理得好不好?治理得很好。很好的标准就是,由于他治理的杭州已经有可能成为国都,所以南宋就把它变成了国都。南宋成为国都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和军事形势有关。但这军事形势当中,我要选择它,一定它是美丽的,繁华的,这跟苏东坡的治理有直接关系。

苏堤的出现不但让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不再环湖绕远,而且为空阔的水面平添了一道贯通两岸的六桥风光。可以说苏堤的形成,在整个西湖风光的演变中乃是一次创造性的完善。 苏东坡的创造力在无数的文化前贤中,可谓拔山扛鼎,但是凡属于东坡创造却又能独具心裁,他创造了紫砂中的东坡提梁,创造了美食中的无上妙品,更创造了宋词中大江东去式的豪放

之风。如果说那些创造都还属于生活与艺术的创造,那么这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苏堤,便是他所创造的政绩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对于同一题材的描写,能够让所有后人全部落入重复的陷阱,同样是一种创造。正由于这种缘故,他那首仅仅28个字的晴雨之歌,才会成为永久流传的西湖绝唱。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感谢先民们把这一片水网密集的地方为一代代后人们选作了安身立命之所,因为这里西通水系,东濒沧海,南枕钱江,北贯长河。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恰好位于一个水的交叉点,让经济源流一体,让文化四通八达。

水,又是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古代“钱”字与“泉”字本就是互相通用的。西湖,最先也曾叫做钱塘湖,既寓本地的水泉之多,又寓杭州的经济富庶。经济学家曾经断言,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方都在江河的下游。因此,若用今天的话说是占尽了区位的优势,杭州才有了“钱塘自古繁华”之说。

不过,秦代的“大泉五十”,虽然直接表明了它的币值,但是在许多人看来,它在艺术上的优美程度却远逊于有着瘦金书字样的“崇宁通宝”之类的宋钱。其中的缘由是它在最初铸造的时候,便融进了艺术的基因。

这掌心的铜钱虽然只是一枚,可它却有着一个王朝的经历,当初成于北地最后流落南方。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一联非常经典的词句,以鲜明的形象勾画出了东方美学中豪放与婉约的最为主要的特征。而“杏花春雨”一词,本身就挟带者湿湿漉漉的水的意蕴。可以说水,作为世间一种十分独特的物体,在其千变万化的形态中,从来就具备着从好放到婉约的全部特点。豪放时,它可以风生水起,狂澜万丈;婉约时,它又可以风定无波,静水平流。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更多的时候则属于后者,代表着婉约主体呈现出温和的风貌。

>>访谈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西湖塑造了中国城市的山水观念,这个观念超越了我们一般所说的“园林”。它把真山真水聚拢在一起,它把风月和丽日邀约在一起,和一城的人共度春夏秋冬。

西晋末年,中原崩乱,北方的大量流民开始一路向南迁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史称“永嘉丧乱”。祝贺词南迁的人口大约有九十万,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士族阶层,像产生过一代书圣王羲之的王氏家族,产生过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谢氏家族,即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所指的“王谢”二家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种家族中的一些杰出人物,将自己的艺术灵性与江南的青山丽水相融合,再次为江南文化的空灵秀美铺上了一层浓浓的底色。

但是当莽荡的烽烟再起,历史的旧剧又不得不再次上演。

公元1127年,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获,眼看着金兵就要兵临城下,北北宋君臣们便匆匆卷起了曾经在《清明上河图》展现过的繁华旧梦,慌不择路的开始了千里流亡。自此,宋氏南迁的长长队伍,便沿着历史的纪年走过了北宋与南宋的分野。

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篇十
《杭州西湖诗词》

关于杭州西湖的诗词

1、《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2、《西湖留别》【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3、《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4、《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5、《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6、《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7、《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8、《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重别西湖》【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10、《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夜泛西湖》【宋】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2、《开西湖》【宋】苏轼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13、《岳鄂王墓》【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14、《忆西湖》【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15、《西湖杂诗》【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16、《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17、《南游吟草》【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18、《西湖》 【北宋】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关于西湖的诗句,以及描写西湖的诗句和古诗: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南游吟草》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晓出净慈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冷泉亭》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平湖秋月》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风荷 》

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夜泛西湖》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湖心亭》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关于西湖的诗句: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3、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4、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

8、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9、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西湖的词语 描写西湖的四字词语 形容西湖的词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为情而写的西湖词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18519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