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

2016-02-11 16:36:0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一《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一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一、为人师表的概述

古有“师表”说法,孔子倡导以身作则,提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的道理,他认为教师要有良好的言行举止,自身做好才能够教导学生,学生也才会听从教导。孔子身体力行,鼓励学生有方,因此被后世之人誉为“万世之表”。但为人师表一词最早出现在《北齐书·王盺书》中。“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为人,是指做人、处事、接物的一切活动;

师,是指学习、仿效;

表,是指榜样、表率;

师表,可以仿效的表率。

起初是对官吏和教师的统一要求,到了现代,专指对教师的要求。

含义:是指教师在生活、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与行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表率。体现在两个方面: 坡渡镇中心学校办公室 姚鸿章

1、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体现的场所和区域:教学中、生活中、社会实践中。

2、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自身体现的两个方面:素质与行为:A,素质包括能力素质、身心素质、道德素质等;B,行为包括教学行为、日常生活行为、社会实践行为等。

教师的素质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具体体现为:

(1)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做好自身,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巨大教育力量来源于以身作则。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在学生眼中,教师的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道德标准,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的表率作用特别强,因为不管愿不愿意,学生都在无形中模仿并学习者老师的行为。越小的学生学习能力越强,同时越是会把老师的言行举止当做金科玉律去做和遵守。这时候老师能否做好自身,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导学生该有一个良好的品德,那么身为教师就要做出表率,平时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模仿学习能力很强,老师的行为无不给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为人师表的表现在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含义为: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

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的模范。)。老师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在现在社会,新文化不断出现并冲击淘汰旧文化。过去,可能从学校学到的东西就足够应付完成教学任务,而如今,如果教师闭目塞听,自我满足,不去学习吸收新文化,那必将被现在的社会潮流所淘汰。既要为人师,那么就要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还要有正确的观点去对待新事物,已学到的新知识结合自身知识,来给学生教学,解惑!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也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作为教师不单单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新知识,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做到“学为人师”,还应该做到“行为世范”,教师不仅仅用知识教育学生知识,还应该以自身的品行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自己学生生命受到大巴车的威胁时,不顾危险将两名学生推到安全区域,自己双腿被压断,最终截肢。这样要求每一个教师是不切实际的!张丽莉给大家诠释了舍己救人的精神与品格,确却是值得我们学习。

(3)教师为人师表是哪种教科书都无法取代的一种力量,如果教师不能够做到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学习并传授新知识,那学生的学习最终会被电脑所代替,学生能否健康的接受新知识将无法得到保障!教师的作用也就凸显的更为

重要。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能够光嘴上说说,为人师表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同时具备优良的品格,在学习跟生活上成为学生的榜样。

二、为人师表的特点

为人师表的基本特点从本质上说是师范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师范精神”首先属于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范畴,它是从事师范教育的人们所具有的一种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是教师爱业、敬业、精业、创业的基本品质。从教育精神来看,“师范精神”是指以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丰富深广的人文精神为渊源,以对自身与他人的人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为根本宗旨,趋美向善,修身正己、奉献示范,向着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具体表现为:

(一)人本精神。以人为根本,通过理解人,尊重人,进而教育人,注重人的素质,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富有爱心的人文情怀是教育者最基本的条件。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现实人生,而且要关心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生存智慧,而且要提升他们的生活情感。《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在于亲爱人民,在于使人们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教育以育人为本,师生心灵相通,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

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师生关系就越来越密切。在教师的社会生活中,不仅要关爱受教育者,而且要热爱祖国,关心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关爱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素质和民族素质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精神。成为求真务实、崇尚真知、捍卫真理的榜样。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出现和知识经济的产生,把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和农耕文明孕育的鄙夷科技、注重经验的心态尚存,我们更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在人类素质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以文辅德,以文博识,以文益智,以文裨才,将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视为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师范院校的教师和所培养的未来教师,不仅首先树立起科学精神,努力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积累,深厚的学术根基,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且更要肩负起在全民族树立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重任和历史使命。

(三)文化精神。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在人的素质发展和文明进步中的基础性地位。教师的文化素质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和长远的。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二
《第二章 第五节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三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师的公正

2.学习准备

3.因材施教原则

4.元认知

5.教师人格

6.意识

7.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8.竞争

9.为人师表

10.教育法

11.积极强化

12.教师职业道德

13.动机

14.体育

15.品德

16.交往动机

17.教学过程

18.个性差异

19.潜课程

20.教学

21.心理健康教育

22.精加工策略

23.教师

24.标准化测验

25.问题空间

26.教学模式

27.成就动机

28.常模

29.动作技能

30.教师申诉制度

31.合作学习

32.观察法

33.范例教学法

34.学校咨询与辅导

35.原型启发

36.社会性压力源

37.德育过程

38.认知策略

39.班级授课制

40.教师文化

41.性格

42.课程标准

43.问题解决

44.陈述性知识

45.班级平行管理

46.教师的公正

47.学习准备

48.因材施教原则

49.元认知

50.教师人格

51.观察学习

52.人的全面发展

53.陶冶教育法

54.问题情境

55.学校事故

答案

名词解释

1.教师的公正: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4.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5.教师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和道德品质与境界,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

6.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7.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8.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9.为人师表:即在品德学问上给人做出榜样。教师的为人师表,因其职业的特殊要求,往往成为经常化的自觉行为,具有很强的表率性。

10.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活动,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积极强化:是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加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12.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13.动机:指激起或维持某种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内部动力。

14.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6.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赞赏。是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17.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18.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19.潜课程: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

20.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21.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2.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4.标准化测验:是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这种测验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去管别的考生怎么样。

25.问题空间:解决问题时,你所知道的与你所需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差距就是问题空间。

26.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27.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8.常模:就是指特定参照团体在测验上所获得的平均分数。

29.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运动技能,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

30.教师申诉制度:我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做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这是宪法关于公民申诉权利规定在教师身上的具体体现。《教师法》确立的这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程序的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就是教师申诉制度。

31.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成而言的。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

32.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

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33.范例教学法: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34.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35.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

36.社会性压力源: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37.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38.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39.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0.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43.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44.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45.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46.教师的公正: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4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4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50.教师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性的道德行为的范式和道德品质与境界,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主体本质。

51.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部的操作。

52.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53.陶冶教育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

54.问题情境: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55.学校事故:学校事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发生的学生、教员、设施、设备的事故以及盗窃、火灾等其他灾害的总称。狭义的学校事故是指未成年的受教育者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与学校活动有联系的人身伤害事故。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A 2、 A 3、 C 4、 D 5 、C 6、 C 7、 C 8、 D 9、 D 10、 D

11 、D 12 、C 13、 C 14 、D 15、 A 16、 A 17、 B 18、 C 19、 C 20、

D

二 非选择题:

(1)马克思、恩科斯;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2) 工业革命;

(3)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4)生产力方面;使社会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22、(1)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俄国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美国黑人奴隶自1863年1月1日起永远获得自由

(3)材料一中农民享受拥有财产、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参加选举等自由权利,地主

不得买卖农民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缴纳一定的赎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和宅院地。材料

二规定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可以参加联邦军。

23、(1)美国 林肯 ; 美国 奥巴马

(2)领导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

发展扫清了道路

(3)有关系 因为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从而使黑人

后裔才有参加选举并当选为总统的可能。

24、 (1)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而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而日本封建势力薄弱;中国面对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2)中国维新派弱小,没有实权,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日本改革力量强大,有

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采用武装斗争,推翻了封建势力代表的幕府统治,解除了改革的障

碍。

(3)日本明治维新时,国际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而且正集中力量侵略

中国。而中国戊戌变法时国际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

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广

为传唱的歌曲词作者是( )

A、欧仁·鲍狄埃 B、狄盖特 C、聂耳 D、马克思

2、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书

中系统地阐述了一种新的理论,即( )

A、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理想社会主义 D、民主主义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4、《共产党宣言》的起草者是( )

①杰斐逊 ②华盛顿 ③马克思 ④恩格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英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 )

A.工业革命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6、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英国压制美国经济的发展 B、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D 、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

7、“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样说的理由是

A、巩固了北方各州的资产阶级统治

B 、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8、 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的文献是( )

①《宅地法》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美国南北战争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满足了农民对西部土地的要求

C 、消除了种族歧视 D、 为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10、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场关系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

B 、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 、国家的统一得到了维护

D、 赢得了民族独立

11、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你找出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

治维新的共同点( )

A 、都推翻了旧政权 B、 都由资产阶级领导进行的改革

C 、都废除了农奴制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12、19世纪上半叶,激化社会矛盾,成为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障碍的是( )

A 、沙皇专制制度 B 、封建专制制度 C、 农奴制 D、 资本主义制度

13、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其

中“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指( )

A 、清除了农奴制残余时期 B 、沙皇封建专制时期

C 、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D、 以上都不对

14、课后,四位同学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不同的观点。甲同学:改革的目的是巩固

统治;乙同学:改革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丙同学:是一场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丁同学:使俄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你认为上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丁同学 D、丙同学

15、19世纪中期,通过各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一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其

中通过统治阶级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

A 、俄国 日本 B、 英国 法国 C 、德国 意大利 D、 美国 日本

16、有人说:“通过1861年改革,使俄国农民获得了解放。”请你从下面四个选项中给

他找出一个理由( )

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C 、可以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 D 、农民不再多缴纳租税

17、 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军政大权的封建统治阶级是( )

A、 天皇 B 、将军 C 、大名 D、 武士

18、 19世纪中期,最早用炮舰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19. 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内容是( )

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 、废藩置县 D、 发展现代教育

20.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有( )

① 改变了封建制度 ② 提高了国民素质 ③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④ 摆脱了沦为殖民

地的危机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材料:“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

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1、材料出处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2、上述材料指的是什么事件?

3、这一历史事件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上述材料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哪方面影响?它还引起了社会结构的什么变化?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材料一 农民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

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

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二 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内,或一州的指明

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⑴判断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是什么文件的内容?

⑵两则材料所要解放的是什么人?两文件分别使他们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⑶两则材料对被解放对象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23、读图,回答后面

问题:(14分)

图一 图二

a)写出上图人物所属国家和姓名。

(2)图一中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图二人物的当选与图一人物有没有关系?说明理由。

24、阅读下面对比表,回答后面问题:(14分)

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

社会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封建势力强大封建

势力薄弱,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领导 力量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由于其软弱性,不敢发动群众,力量小倒幕派

掌握实权,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基地,武装推翻幕府统治

政策 措施变法法令“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强制推行,行之有效

国际 环境 帝国主义时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亚洲,

主要是中国

⑴从社会背景上分析,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是什么?

⑵从领导力量上分析,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是什么?

⑶从国际环境上分析,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又有哪些不同?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读《不跪着教书》前是书名的独特吸引了我,读《不跪着教书》后是作者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该书是著名教育家吴非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 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何谓“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又该怎么教书?带着期待与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边读一边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正如吴非老师的 “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不跪着教书,教师怎么样做呢?在书中给了我明示: “不跪着教书”, 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

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教师的灵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因此,高尚的师德情操应当成为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则是高尚师德情操的基石。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想起来就会含笑于心的人„„

“不跪着教书”, 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

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鮮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五
《爱永远是老师的代名词》

“爱”永远是“老师”的代名词

农克感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儿童。”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爱因斯师之伟大就在于博爱。

在5.12大地震中,谭千秋、张米亚、瞿万容„„这些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名字,用责任和生命诠释了教师大爱的深沉内涵,在生命的最后书写了一个最大的“师”字。这个“师”字如椽巨笔,镌刻在每个人心灵的最深处,成为不朽的丰碑!德之伟大在于义无反顾。刘宁、乔广平、汤红„„这些平凡的生命用瞬间的永恒见证了“义无反顾”所蕴含的意义,它所体现的无私的爱,言语无法表述,文字难以形容,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与日月同辉,与我辈同行。

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见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揭示了人民教师爱与责任的崇高境界。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令人震撼,催人奋进。就在这最危难,最紧急,最关键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学生的生。

这是一个让无数人感动流泪的画面。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而就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学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的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获救了,他却被无情的地震夺走了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为拯救学生,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教学楼完全倒塌了„„她的青春定格在了26岁。一个多么年轻的生命,一个让人多么心痛的事实。

还有太多太多令你铭刻在心的名字:向丽、汤宏、严蓉、翟万容、吴忠红、张米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老师”。

然而这些老师的名字,以前我们一无所知,他们只是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就是这些最平凡最普通的老师,不惜陨身,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学生的安全。毫无疑问,是一种无私无畏的高贵精神在驱使着他们,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辉在激励着他们,是一种对他人生命的无限敬畏、恃重、关怀与爱护在告诫他们——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在灾难面前,在生死关头,我们的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崇高的英勇无畏和大爱之举。他们用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生命长城,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人民教师的职责,展示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师德,谱写了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

著名诗人臧克家有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这些英雄都已经死了,但我们相信,他们还活着,而且,还会永远地活着。他们不是活着的人,而是活着的灵魂和精神;他们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们无形的心中。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老师”。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六
《2012年初三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初三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1)《泊秦淮》中写对国家命运关心的句子:_ .

(2)《浣溪沙》中“来和去”相对比的句子

(3)但愿人长久,

(4)_ . ,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5)野语有之曰: , ,我之谓也。

(6)请写出借“月”来抒发情怀的诗句(两句):

2. 口语交际(3分)

你和王红一起参加鸡西市团委举办的一次大型演讲比赛,你获得了一等奖,而王红只获得了优秀奖,她很伤心。这时,你会如何安慰她?

3.名著阅读。(3分)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4. 综合性学习(9分)

每年的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

[弘扬传统]

(2)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3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3分)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55分)

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8题。(15分)

①②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

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释】①师旷:盲人乐师。 ②衽(rèn):长袍。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1)公被衽而避 (2)故撞之 (3)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6.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2分)

晋 平 公 与 群 臣 饮。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释之,以为寡人戒。”

8.阅读全文,选择其中你欣赏的一个人物,加以点评。(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7分)

①生命,对每个人都是铁面无私的。那么,一个人可以活两次,不是很可笑吗?

②其实不是。

③我不妨举两个例子。生长在17世纪的英国人威仁爵士,他原来是格里汉学院与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但他在四十八岁那年,突然异想天开,他要改变自己的职业,开始过另外一种陌生的生活,从事一个新的创造性事业。于是他把自己的后半辈子献给了城市建设。他在后半生的四十年中,一共建造了五十三座教堂与坐堂,单单伦敦的保罗座堂就使他名垂千古。称誉他的人都说,威仁爵士活了两次。

④中国唐代诗人温庭筠年轻时放荡不羁,出入于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声,为侧艳之词”,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他人到中年之后,一改旧习,先后任方城尉与国子监助教,治理地方,颇有政绩;为人师表,作风严谨。连他昔日的朋友都说温庭筠完全变了一个人。

⑤威仁改变职业,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另一项成就;温庭筠再塑人生,从风流才子变成了诲人不倦的老师。对他们来说,不是等于活了两次吗?

⑥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活了三次,甚至四次都是可以做到的。美国博士史威原来研究宗教,是神学院博士,他后来改学音乐,成为音乐学院博士,又成了当时最杰出的风琴师之一。他中年之后,舍弃舒适的物质生活,去毒蛇猛兽出没的蛮荒野林之中考察。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医学博士。

⑦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充实,我们不妨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之后,改变一下自己的爱好,把其他方面的潜能表现出来,让生命之舟驶向另一个成功的彼岸。由些可见,在生命的过程中要为自己另创新路,开拓新的人生境界。这对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必要。

⑧有一位先哲曾经说过:“当一扇门向你关闭之际,另一扇门将向你打开。”

9.请给选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并说明理由。(4分)

10.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下面。(3分)

11.选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什么么作用?(4分)

12.选文第⑧段有什么作用?(3分)

13.读完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体会。(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3分)

小扇轻摇的时光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4.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 (4分)

答:____

_

15.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4分)

答:

16.选文中加横线部分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17.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

答:

18.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4分j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七
《论文关键词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终身学习论文摘要本文从师德行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终》

论文关键词:师德修养 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终身学习

论文摘要:本文从“师德行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终身学习”五个方面论述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干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了这个称呼〃多少教师放弃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甘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三尺讲台上用青春和智慧书写平凡的人生〃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动人的诗篇。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深感困惑和不安。学生似乎越来越难教〃职业压力似乎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改革理论〃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在课堂与备课之间疲于奔命〄在处理学生矛盾中焦头烂额〃面对各种考核忧心忡忡。由此〃抱怨声声〃埋怨不断。在这种现状中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似乎毫无意义。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教师对未来一代的人才培养的奠基作用〃都使教师职业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任何时候学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如何搞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教师对道德的认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而且是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看到〃更能在心灵上影响学生的往往不是教师的“说”〃而是教师的“行”〃而是由教师道德水平决定的〃是反映教师真实品格的行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爱博大无私。深沉久远〃是一种崇高的情感。“经师易做〃人师难当”。没有这种教育的崇高的爱〃顶多只能做个教书匠。因此〃教师要学会完善师德修养。在现今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教师要了解、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多才多艺的谋略、热情深厚的品质塑造学生的人格〃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从以上可以看出〃师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教师既要以崇高的师德理想作为自身修养的目标〃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从现实实践的具体问题人手〃只有刻苦磨练、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效〃达到师德修养的目的。

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标准

教师之所以有崇高的赞誉〃在于有“为人师表”的思想境界。而“为人师表”最直接地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外在文明的言行举止是教师师表风范的基本要求。

1 遵纪守法。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本身就要成为遵纪守法的人。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做一个遵守法律的好公民。其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老师。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严守纪律的好学生。

2 语言文明。语言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科学知识的传授〃美好思想感情的交流〃总是离不开语言〃教师应善于用语言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必须做到语言的纯洁性、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激励性。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仪表大方。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它包括衣着朴实整洁、举止稳重端庄、态度和蔼可亲、风度从容典雅、教态高雅洒脱等。只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能为人师表。

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单靠语言的宣传〃也不是为了教育而故意的做作。它是一种表率〄是一种深入到心灵的影响和感染〃也是一种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的无言的感受。应提倡“捧着一棵心〃不带半根草”的奉献精神〄激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作为教师自己的道德品质来看〄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感。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书育人这项职业〃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态度。即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尊重职业的规范和要求〄重视职业的社会意义的实现。第三〃行为。即按照职业规范和要求行事〃恪尽职守〃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完成或实现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爱岗敬业的道德境界——乐教勤业。

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篇八
《成语》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为人师表名词解释 为人师表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为人师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为人师表是什么什么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22023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