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带有王的词语

带有王的词语

2016-02-16 10:45: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带有王的词语篇一《包含-"王"-字的成语》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带有王的词语》,希望能帮助到你。

带有王的词语篇一
《包含-"王"-字的成语》

1▲霸王别姬 △bàwángbiéjī △典故: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2▲霸王风月 △bàwángfēngyuè △典故: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例子: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纯用火攻,可谓“~”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3▲称王称霸 △chēngwángchēngbà △典故: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例子: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4▲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chéngzéwéiwáng,bàizéwéikòu △典故: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例子: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的成语。(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 5▲帝王将相 △dìwángjiònxiàng △典故: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

,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公子王孙 △gōngzǐwángsūn △典故: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例子: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把扇摇。(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 7▲混世魔王 △hùnshìmówáng △典故: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例子:多谢戮力同心,拽倒十余年~。(《晚清文学丛钞·新罗马·会议》) 8▲内圣外王 △nèishèngwàizhǔ △典故: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9▲乃心王室 △nǎixīnwángshì △典故: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出处:《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10▲擒贼先擒王 △qínzéixiānqínwáng

△典故: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1▲天壤王郎 △tiānrǎngwángláng △典故: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12▲王顾左右而言他 △wánggùzuǒyòuéryántā △典故: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13▲王侯将相 △wánghóujiàngxiàng △典故: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例子:~,岂有种乎。(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14▲王孙公子 △wángsūngōngzǐ △典故: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例子:从来仕宦官员,~,要讨美妾的都到广陵郡来拣择聘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15▲曳裾王门 △yèjūwángmén △典故: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出处: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例子:弹剑作歌奏苦声,~不称请。(唐·李白《行路难》诗) 16▲张王赵李 △zhāngwángzhàolǐ △典故: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出处:《梁书·范缜传》:“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带有王的词语篇二
《包含-"王"-字的成语》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成语拼音成语典故成语出处举例子霸王别姬bàwángbiéjī形容英雄末路《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霸王风月bàwángfēngy比喻用粗暴的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纯用火攻,可谓“~”了。(清·李汝珍《镜称王称霸chēngwángch王:帝王;霸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成则为王,败chéngzéwéiw旧指成功了就,bàizéwéikòu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的成语。(鲁帝王将相dìwángjiònxià皇帝、王侯、《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公子王孙gōngzǐwángsū旧时贵族、官《战国策·楚策四》: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混世魔王hùnshìmówá比喻扰乱世界n多谢戮力同心,拽倒十余年~。(《晚清文学丛·新罗马·会议》内圣外王nèishèngwàiz指一方面具有《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乃心王室nǎixīnwángsh本意是忠于朝《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擒贼先擒王qínzéixiānqín指作战要先抓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天壤王郎tiānrǎngwáng天壤:指天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王顾左右而言wánggùzuǒyò指离开话题,《孟子·梁惠王下》王侯将相wánghóujiàng泛指封建社会《史记·陈涉世家》:~,岂有种乎。(清“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王孙公子wángsūngōng旧时贵族、官《战国策·楚策四》:从来仕宦官员,~,要讨美妾的都到广陵郡来拣“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凌濛曳裾王门yèjūwángmén曳:拉;裾:汉·邹阳《上吴王书》:弹剑作歌奏苦声,~不称请。(唐“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李白《行路难》诗)”张王赵李zhāngwángzh泛指一些人。《梁书·范缜传》:“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吹自擂,~。(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的古训,却很明白“~”的成语。(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

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把扇摇。(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晚清文学丛钞·新罗马·会议》)

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都到广陵郡来拣择聘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唐·李白《行路难》诗)

带有王的词语篇三
《包含-”王”-字的成语》

1▲霸王别姬 △ b à w á ngbi é j ī △ 典 故 : 形 容 英 雄 末 路 的 悲 壮 情 景 。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 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2▲霸王风月 △ b à w á ngf ē ngyu è △ 典 故 : 比 喻 用 粗 暴 的 态 度 对 待 幽 雅 的 事 情 。 △例子: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纯用火攻,可谓“~”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3▲称王称霸 △ ch ē ngw á ngch ē ngb à △典故: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 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 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 : 王称霸, 关张无命无功。 ” △例 子: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 4▲成则为王, 败则为贼 △ché ngzé wé iwá ng,b àizéw éikòu △ 典 故 : 旧 指 成 功 了 就 是 合 法 的 , 失 败 了 就 是 非 法 的 。 △例子: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的成语。 (鲁迅《南腔北 调集·谈金圣叹》 ) 5▲帝王将相 △ d ì w á ngji ò nxi à ng △ 典 故 : 皇 帝 、 王 侯 、 及 文 臣 武 将 。 指 封 建 时 代 上 层 统 治 者 。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6▲公子王孙 △ g ō ngz ǐ w á ngs ū n △ 典 故 : 旧 时 贵 族 、 官 僚 的 子 弟 。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 : 为 招 。 ” △例子: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把扇摇。 (明·施耐庵《水 浒全传》第十六回) 7▲混世魔王 △ h ù nsh ì m ó w á ng △典故: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 钱 有 势 人 家 的 子 弟 。 △例子:多谢戮力同心,拽倒十余年~。《晚清文学丛钞·新罗马·会议》 ( ) 8▲内圣外王 △ n è ish è ngw à izh ǔ △典故: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 : 以自为方。 ” 9▲乃心王室 △ n ǎ ix ī nw á ngsh ì △ 典 故 : 本 意 是 忠 于 朝 廷 , 后 比 喻 爱 国 。 △出处: 《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 ” 10 ▲ 擒 贼 先 擒 王 △ q í nz é ixi ā nq í nw á ng △ 典 故 : 指 作 战

要 先 抓 主 要 敌 手 。 也 比 喻 做 事 首 先 要 抓 关 键 。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11 ▲ 天 壤 王 郎 △ ti ā nr ǎ ngw á ngl á ng △典故: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 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 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 : 中,乃有王郎。 ” 12 ▲ 王 顾 左 右 而 言 他 △ w á ngg ù zu ǒ y ò u é ry á nt ā △ 典 故 : 指 离 开 话 题 , 回 避 难 以 答 复 的 问 题 。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 13 ▲ 王 侯 将 相 △ w á ngh ó uji à ngxi à ng △ 典 故 : 泛 指 封 建 社 会 中 位 尊 、 禄 厚 、 权 重 、 势 大 的 贵 族 。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例子:~,岂有种乎。 (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 14 ▲ 王 孙 公 子 △ w á ngs ū ng ō ngz ǐ △ 典 故 : 旧 时 贵 族 、 官 僚 的 子 弟 。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 : 为 招 。 ” △例子:从来仕宦官员,~,要讨美妾的都到广陵郡来拣择聘娶。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 奇》卷十二) 15 ▲ 曳 裾 王 门 △ y è j ū w á ngm é n △ 典 故 : 曳 : 拉 ; 裾 : 衣 服 的 大 襟 。 比 喻 在 权 贵 的 门 下 做 食 客 。 △出处:汉·邹阳《上吴王书》 “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 △例子:弹剑作歌奏苦声,~不称请。 (唐·李白《行路难》诗) 16 ▲ 张 王 赵 李 △ zh ā ngw á ngzh à ol ǐ △ 典 故 : 泛 指 一 些 人 。 也 指 寻 常 之 辈 。 △出处: 《梁书·范缜传》“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 ”

带有王的词语篇四
《有诗词作品传世的古代帝王》

诗词作品传世的古代帝王

1、 西楚霸王项羽:一首。《垓下歌》。

2、 汉高祖刘邦:两首。《大风歌》、《鸿鹄歌》。

3、 汉武帝刘彻:八首。《瓠子歌》二首、《秋风辞》、《天马歌》、《西极天马歌》、《李夫人歌》、《柏梁诗》《思奉车子侯歌》。

4、 汉赵帝刘弗陵:一首。《黄鹄歌》。

5、 汉灵帝:一首。《招商歌》。

6、 汉少帝刘辩:一首。《悲歌》。

7、 魏武帝曹操:二十一首。著名的有《篙里行》、《短歌行》、《步出夏们行》等。

8、 魏文帝曹丕:四十首左右。著名的有《燕歌行》等。

9、 魏明帝曹睿:十余首。

10、 魏高贵乡公曹髦:一首。

11、 宋文帝刘义隆:三首。

12、 宋孝武帝刘骏:二十多首。

13、 齐高帝萧道成:二首。

14、 齐武帝萧赜:一首。

15、 梁武帝萧衍:八十多首。著名的有《东飞伯劳歌》、《江南弄》等。

16、 梁简文帝萧纲:近三百首。宫体诗的代表作家。

17、 梁元帝萧绎:一百二十多首。

18、 陈后主陈叔宝:近百首。

19、 北魏孝文帝元宏:一首。

20、 北魏孝明帝元翊:一首。

21、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一首。 22、 北魏节闵帝元恭:一首。 23、 北周明帝宇文毓:三首。 24、 北周宣帝宇文赟:一首。 25、 隋文帝杨坚:一首。 26、 隋炀帝杨广:四十多首。 27、 唐高祖李渊:一首。 28、 唐太宗李世民:九十八首。著名的有《帝京篇》十首。 29、 武则天:四十余首。 30、 唐玄宗李隆基:六十三首。 31、 唐宣宗李忱:六首。著名的有《吊白居易》。 32、 后唐庄宗李存勖:词三首。 33、 南唐烈祖李昪:一首。 34、 吴越王钱镠:十八首。著名的有:《筑塘》。 35、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二首。 36、 吴越忠献王钱弘佐:三首。 37、 闽王王昶:一首。 38、 前蜀高祖王建:一首。 39、 南唐中主李璟:诗作一首、词作四首。 40、 南唐后主李煜:诗十八首;词三十多首。著名的主要有《虞美人》等。 41、 宋太祖赵匡胤:两首。《咏初日》、《咏月》。 42、 宋代守成的君主有诗词传世者共十人: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桢、神宗赵

顼、高宗赵构、孝宗赵奢、光宗赵谆、理宗赵昀、宁宗赵扩、度宗赵谌等 。

43、 宋徽宗赵佶:诗十几首;宫词三百多首。

44、 辽代有诗作传世的君主是: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

45、 金代有诗作传世的君主是:海陵王完颜亮、金世宗完颜雍、金章宗完颜璟。其中海陵王现存诗五首、断句一则、词四首,是金代诸帝中诗词水平最高的一位。

46、 元文宗图帖睦尔:一首。

47、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二首。

48、 明太祖朱元璋:三十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诗作是赐赠宋濂的一首楚辞体诗。

49、 明代守成君主中有诗词传世者为:建文帝朱允汶、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赡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镗、明世宗朱厚璁、明武宗朱厚照、明神宗朱翊钧等。

50、 清圣祖玄烨:一千一百多首。

51、 清高宗弘历:四万三千五百八十多首。

52、 清代诸帝有诗作传世者还有:雍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

带有王的词语篇五
《包含-”中”-字的成语》

包含-”中”-字的成语.txt1▲哀感中年 △āigǎnzhōngnián △典故: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例子:神丹浪说解还童,~遇谢公。(清·丘逢甲《东北感春诗》) 2▲暗中摸索 △ànzhōngmōsuǒ △典故:摸索:寻求,探索。在黑暗中寻找。后比喻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 △出处:唐·刘餗《隋唐嘉话》:“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绰)、沈(沈约)、谢(谢眺),暗中摸索者亦可识之。’” △例子:先生有志于木刻,是极好的事,但访木刻家是无益的,因为就是已有成绩的木刻家,也还在~。(《鲁迅书信集·致沈振黄》) 3▲百发百中 △bǎifābǎizhòng △典故: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例子:回见子牙,叩头在地:“丞相妙计,~。”(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 4▲杯中物 △bēi zhōng wù △典故: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出处: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例子:赖有~,还同海上鸥。(唐·杜甫《巴西驿亭观江涨》诗) 5▲薄寒中人 △bóhánzhòngrén △典故: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

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出处:《楚辞·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例子:~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宋·苏轼《九月黄楼作》) 6▲驰名中外 △chímíngzhōngwài △典故: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例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7▲此中三昧 △cǐzhōngsānmèi △典故: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出处: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8▲从中渔利 △cóngzhōngyúlì △典故: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例子:广州解放后,地下庄就展开了人民币的投机“炒卖”。他们制造黑市……乘机~。(穆欣《南线巡回·广州——南中国的门户》) 9▲从中作梗 △cóngzhōngzuògěng △典故: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例子: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畏其~也。(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10▲粗中有细 △cūzhōngyǒuxì △典故: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例子:《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的大将。 11▲大中至正 △dàzhōngzhìzhèng △典故: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12▲待字闺中 △dàizìguīzhōng △典故:字:许配;闺:女子卧室。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出处:《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 △例子:养成一个如珠似玉的女儿,不特好才貌,还缠得一双小足儿,现年十七岁,待字深闺。(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回) 13▲当轴处中 △dāngzhóuchǔzhōng △典故:正处在车轴的中间。比喻官居要位。 △出处:《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赞》:“车丞相履伊、吕之列,当思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14▲砥柱中流 △dǐzhùzhōngliú △典故: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15▲堕云雾中 △duòyúnwùzhōng △典故: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16▲恶语中伤 △èyǔzhòngshāng △典故: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17▲非池中物 △fēichízhōngwù △典故: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例子:子建怀才抱智,终~;若不早除,必为后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18▲风中秉烛 △fēngzhōngbǐngzhú △典故:秉:拿着。风中拿着烛易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出处: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19▲风中之烛 △fēngzhōn

gzhīzhú △典故: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例子:老拙夫妇年近七旬,如~,早暮难保。(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20▲釜中生鱼 △fǔzhōngshēngyú △典故: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出处:金·元好问《寄西溪相禅师》诗:“门堪罗雀仍未害,釜欲生鱼当奈何。” 21▲釜中游鱼 △fǔzhōngyóuyú △典故: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22▲腹中兵甲 △fùzhōngbīngjiǎ △典故: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出处:《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23▲刚中柔外 △gāngzhōngróuwài △典故: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

带有王的词语篇六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大全》

对待同事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大全

天高地厚 天罗地网 天长地久 天经地义 冰天雪地 惊天动地 有备无患 有头无尾 有恃无恐 无所不有 东张西望 南辕北辙 前街后巷 前仰后合 左右为难 左推右挡 天昏地暗天旋地转天高地厚天南地北顶天立地经天纬地有口无心有眼无珠有惊无险东奔西走东拼西凑南来北往前倨后恭空前绝后左右逢源左右开弓松原市扶余县实验小学 王海侠

天经地义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诛地灭 天造地设 天差地远 天公地道 天寒地冻 天荒地老 天旋地转 天悬地隔 开天辟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昏天暗地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勇无谋 有教无类 有意无意 有利无弊 有益无损 有增无减 东奔西跑 东拉西扯 东倒西歪 东涂西抹 声东击西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前赴后继 前思后想 前因后果 前呼后拥 前俯后仰 瞻前顾后 左膀右臂 左邻右舍 左支右绌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七上八下 横七竖八 承上启下

先来后到 喜新厌旧 除旧布新 口是心非 返老还童 积少成多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苦尽甘来 生离死别 生死存亡 九死一生 贪生怕死 生死攸关 舍生忘死 舍生忘死 醉生梦死 起死回生 阴晴圆缺 眉来眼去 来龙去脉 摇头摆尾 损公肥私 柳暗花明 弄假成真 顾此失彼 严寒酷暑 悲喜交加 三长两短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同床异梦 化险为夷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头重脚轻 阴阳怪气 阴差阳错 去粗取精 黑白分明 虎头蛇尾 若隐若现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惹是生非 大街小巷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大材小用 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内忧外患 死去活来 你死我活 争先恐后

大公无私 求同存异 取长补短 反败为胜 轻重缓急 始终如一 颠倒黑白 能屈能伸 礼尚往来 半信半疑 大同小异 深入浅出 转败为胜 眼高手低 无中生有 早出晚归 化敌为友 轻重倒置 是非曲直 混淆黑白 哭笑不得 大惊小怪 乐极生悲 古为今用 返老还童 拈轻怕重

带有王的词语篇七
《带有近义词的词语》

带有近义词的词语

吉林省扶余县实验小学 王海侠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经天纬地 欢天喜地 冰天雪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千言万语 风言风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姹紫嫣红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眼疾手快 花红柳绿 不知不觉 粗枝大叶 跋山涉水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和颜悦色 志同道合 豪言壮语 摇头摆尾 撕心裂肺 枝折花落 高谈阔论 聚精会神 金枝玉叶 三年五载 左邻右舍 左膀右臂 左顾右盼 发号施令 博古通今 将信将疑 半信半疑 兼收并蓄 兼容并包 良师益友 严师诤友 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东张西望 东讨西杀 东倒西歪 东倒西歪 东奔西跑 声东击西 大街小巷 左思右想 里应外合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千辛万苦 千变万化 千军万马 千真万确 千呼万唤 千头万绪 前因后果 开天辟地 南腔北调 街头巷尾

带有王的词语篇八
《词类活用 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带有王的词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带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带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带有数字的词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带有王的词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带有王的词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23747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